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鷹潭市政府工作報告

鷹潭市政府工作報告

鷹潭市是江西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是中國重要的銅工業基地,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鷹潭市政府工作報告,希望對你有用!

鷹潭市政府工作報告
鷹潭市政府工作報告篇1

──20xx年1月12日在鷹潭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市長熊茂平作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市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xx年及“xx”工作回顧

20xx年是完成“xx”規劃的收官之年,是我們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的重要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一個希望、三個着力”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省委十六字方針,按照“主攻項目、決戰‘三區’,凸現特色、實現跨越”總體要求,堅持把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作為首要任務,全力落實穩增長促發展40條和創新創業36條具體舉措,大力推進“8+1”重點工作,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預計(下同)全年完成生產總值640億元、增長9%,財政總收入112.4億元、增長10.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3億元、增長13.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0億元、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532億元、增長1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8億元、增長1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30元、增長9.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5元、增長10%。

(一)產業升級提質增效。沿320國道產業集聚升級帶建設加快推進。電鍍集控區、小微企業孵化基地一期、總部經濟大樓等項目陸續建成,建成工業重點項目22個,新增產值150億元,鷹潭高新區、貴溪經開區躋身全省工業園區十強。銅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眾鑫成年產2萬噸銅基複合線材等7個項目開工建設,紅旗銅業12萬噸高性能銅材等8個項目建成投產,銅精深加工佔比提升8個百分點。成功承辦中國(鷹潭)“互聯網+銅產業”發展暨20xx年銅交易大會,內陸首家銅期貨交割倉庫和中江國際商品交易中心開庫運營,銅現貨貿易量達40萬噸。地方特色產業加速集聚。養元“六個核桃”等14個非銅產業項目竣工投產,水工、節能照明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增長10%、12%,新能源光伏發電項目裝機容量達100兆瓦,非銅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提升2.8個百分點。旅遊產業不斷壯大。全省旅遊發展大會籌備工作進展順利,聖井山綜合開發等21個重點旅遊項目有序實施,尋夢龍虎山、地質花卉公園市場反響熱烈,全市接待國內遊客增長38%,旅遊總收入增長45%,我市列入首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龍虎山景區獲批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商貿物流業快速發展。十大專業市場開業運營5家、進駐商户510餘家,實現營業額5.8億元。貨運業實現銷售收入60.49億元、上繳增值税4.97億元,現代物流園被評為全國優秀物流園區。電子商務產業實現交易額270億元、增長123%,高新區獲批全省首家跨境電商產業示範基地。現代農業穩步發展。糧食總產達70萬噸。白鶴湖、雷溪、楊溪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進駐龍頭企業29家,全市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516家、家庭農場112家,179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2億元、增長11%。

(二)新型城鎮化加速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和省級“多規合一”試點建設穩步推進,市城鄉總體規劃暨“多規合一”(20xx—2030年)和新型城鎮化規劃(20xx—20xx年)編制基本完成。320和206國道拓寬改造、餘信貴大橋、餘信貴大道等城際交通項目穩步推進,新二中、恆大學校、人民醫院信江新院、信江菜市場、信江污水處理廠等新區配套項目進展順利,城南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排水排污管網等老城改造項目有序實施。鹽業公司、磷肥廠等棚户區和城中村改造有序推進,全市棚改項目開工率100%,完成棚改60萬平方米。採取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門檻、“以購代建”、商品房抵扣等政策穩定住房消費,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城鎮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新增城鎮常住人口2.45萬人。十強中心鎮標準化建設和擴權強鎮試點穩步推進,187個秀美鄉村建設點全面完成。深入開展城鄉環境專項整治,全面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實施PM2.5監測,農業面源污染、水庫水質治理成效明顯,11箇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基本完工,我市列入國家城鄉生活垃圾委託第三方治理試點城市,貴溪、餘江獲省級森林城市稱號。

(三)重點改革取得突破。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三單一網”建設順利推進,政府部門權責清單公佈實施,全面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145家中介服務機構入駐“中介超市”,全市各類公共資源實現網上交易。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試點順利推進。“12345”政務服務熱線試運行。市縣兩級不動產統一登記中心掛牌成立。公務用車改革紮實推進。深化財税金融改革。組建四大市級融資平台,改革重組市投資集團。市工業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開業運營,設立企業應急轉貸基金,累計為企業解決融資15億元。“財園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發放貸款9.5億元。江西銀行、九江銀行在鷹設立分支機構,全省首個小貸資產證券化項目在上海證交所掛牌,3家企業在“新三板”、5家企業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近20億元,爭取地方政府債券額度34.8億元,其中置換存量債務27.1億元。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餘江國家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圓滿承辦全國宅改集中調研交流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流轉率38.6%。完成國有林場改革。

(四)發展後勁明顯增強。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實施大中型建設項目345項,完成投資292億元。向社會發布總投資430億元的59個PPP試點項目。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項目41個、資金16.35億元。高新區9億元企業債券成功發行。貴溪、餘江列入全國深化縣城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鷹潭機場、鷹潭港、信江三級航道等項目納入省“十三五”規劃。全方位開放力度加大。全力對接“民企入贛”,市直八大領域引進項目122個,鷹潭高新區總投資40億元的十大項目集中開工,全市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實際進資278億元、增長13.6%,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增長11.3%。關檢合作“三個一”模式順利實施,開通寧波至鷹潭轉檢通道,實現外貿出口9.3億美元、增長4.8%。創新創業步伐加快。銅檢中心通過國家“三合一”驗收現場評審,銅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取得省級資質,高新區獲批國家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1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實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新登記企業3154家、增長27.9%。

(五)民生事業持續改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民生支出佔70%,十大惠民工程75件實事基本完成。新增城鎮就業2.48萬人,城鎮就業率97.3%,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77萬人。連續20xx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月人均增資199元,為5.8萬企業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12.1億元。全市3萬餘名被徵地農民納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多險合一”實現各項社保信息“同人同城同庫”管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95%以上。啟動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新農合參合率99.1%。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450元、240元。新建1200套公租房全部開工。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六大工程”,全年減貧7365人。江西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鷹潭衞生學校獲批,中等職業教育“三校合一”整合工作加快推進。國家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啟動,村級衞生計生服務室標準化建設實現市域全覆蓋。成功舉辦對台千人專場授籙活動和第八屆海峽兩岸道教文化論壇。啟動實施第六屆優秀政府文藝作品獎評選活動。大上清宮遺址考古發掘獲國家文物局批准。全民健身活動精彩紛呈,承辦了全國乒超聯賽八一女隊主場比賽和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賽。

餘江縣榮獲全省徵兵工作模範縣稱號,“雙擁”工作取得豐碩成果。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和治安形勢持續平穩,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統計、檔案方誌、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氣象、防災減災、人防民防、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六)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紮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嚴格落實“一準則兩條例”、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和中央八項規定,開展違規插手工程建設項目和教育、醫療、殯葬、税收四大領域“紅包問題”等專項治理,加大審計監察和查處腐敗案件力度。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辦復人大代表建議69件、政協提案115件,代表、委員滿意率100%。實施法治政府建設考核評價,市行政複議委員會成立並運行,市縣政府和城區40個社區全部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強化政府部門績效考核和行政問責,電子政務綜合辦公平台正式運行,政務環境進一步優化。

需要向代表報告的是,隨着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轉變,“xx”後期增速普遍放緩,我市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下行壓力。20xx年主要指標中,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速比年初預期目標分別低2、1.5、2.8個百分點左右。對照“xx”規劃目標,部分指標略低於預期目標,其中生產總值、實際利用外資分別低1.3、0.2個百分點左右。總體看,我市“xx”規劃目標任務基本完成,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這五年是我市經濟總量穩步擴大、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的五年。全市生產總值是“xx”末的1.7倍,人均生產總值達8740美元,較“xx”末增長62.2%。財政總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較“xx”末實現翻番,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xx”末的2.8倍。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達1987億元,是“xx”期間的2.9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口總額分別比“xx”末增長94%、156%。

——這五年是我市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動能加快轉換的五年。三次產業結構由9.5:62.8:27.7調整為7.6:60:32.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是“xx”末的1.8倍,市屬工業增加值佔全市規上工業比重突破60%。“七位一體”銅產業體系基本形成,銅產業循環經濟基地獲批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銅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較“xx”末實現翻番。水工、節能照明、大健康、眼鏡等特色產業產值實現四年翻番。鷹潭高新區升格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龍虎山躋身國家5A級旅遊景區,新增4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成功承辦第三屆國際道教論壇。現代物流園、國際商貿園初具規模,集聚發展態勢日益顯現。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成功創建貴溪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

——這五年是我市城鄉面貌深刻變化、鷹潭魅力明顯提升的五年。全市建成區面積由58.9平方公里拓展到71.2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55.53%,較“xx”末提高8.13個百分點。信江新區30平方公里內的主幹路網全面貫通,建成區面積達8平方公里,“一江兩岸”城市格局已經形成。完成棚户區和城中村改造1.41萬户,完成城市30餘條主次幹道和老城區85%的小街小巷提升改造。建成信江兩岸十里綠色景觀長廊,城區綠化面積138萬平方米,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鎮村聯動建設紮實推進,塘灣、錦江、羅河、上清列為國家重點鎮,完成“秀美鄉村”建設點1151個。榮獲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市稱號。

——這五年是我市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後勁活力持續增強的五年。餘江農村宅基地制度、城市公立醫院、行政綜合執法體制、智慧城市、信息惠民等列入國家改革試點,一系列關鍵領域的改革取得突破。開放型經濟成果豐碩,累計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實際進資1047.2億元、年均增長19%,累計利用外資9.59億美元、年均增長14.8%,連續五年被評為全國外貿百強城市。新增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家、企業技術中心7家,國家、省級科技立項253項,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5個百分點。

——這五年是我市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羣眾得到更多實惠的五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xx”末增長72.4%和99.8%。五年新增城鎮就業13.7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29.8萬人。累計建成保障性住房6.2萬套,中心城區保障性住房覆蓋率達25%,居全省前列。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28.7萬人。社會養老保險和“三張網”醫療保險體系均實現城鄉居民全覆蓋。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森林覆蓋率達58.2%,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80%以上,主要河流斷面水質、城市集中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xx”減排任務全面完成。平安鷹潭、法治鷹潭建設紮實推進,“六五”普法規劃全面完成。

各位代表!五年的不懈拼搏,為鷹潭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展望未來,我們已經站到了新的發展起點上,這必將進一步激勵我們信心百倍、豪情滿懷地開創鷹潭更加美好的明天!

過去五年的成績來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法律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全市上下團結一心、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幹部羣眾,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鷹單位、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離退休老同志,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鷹潭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產業層次整體水平不高,特色產業優勢仍未得到充分發揮,產業結構調整任重道遠;城鄉基礎設施還不完善,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與羣眾需求還有差距;思想解放的力度、開放包容的環境、服務發展的水平等方面還存在不足,服務型政府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快。對此,我們一定認真對待,切實加以解決。

二、“十三五”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必須緊緊抓住並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市政府根據《中共鷹潭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了《鷹潭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以下簡稱《綱要(草案)》),提出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奮鬥目標。

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遵循“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提前翻番、同步小康的總目標,以提質、增效、升級為中心,以創新、改革、開放為動力,按照省委十六字方針,全面落實“主攻項目、決戰‘三區’,凸現特色、實現跨越”的總體要求,奮力開創鷹潭“世界銅都、中華道都、田園新城”的新局面,為建設富裕秀美宜居和諧鷹潭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綱要(草案)》提出了“十三五”時期鷹潭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收入提前翻番,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生態環境鞏固提升。

——經濟規模更加壯大。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左右,到20xx年,達到98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3%左右,達到1000億元;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0%左右,達到18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外貿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0%和2%左右,分別達到273億元和10.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五年累計超過15億美元。

——轉型升級更加明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5:57:38,旅遊業綜合收入達到350億元;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5%,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GDP的比重達到4%;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低於0.07%。

——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城市佈局得到優化,設施功能不斷完善,新型城鎮化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更加均衡,城鄉差距明顯縮小,到20xx年,全市城鎮化率達到62%;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均達到9%左右,分別達到41430元和19210元,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脱貧。

——社會發展更加和諧。就業較為充分,到20xx年新增城鎮就業人數達10萬人,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社會保障機制更加完善,城鄉三項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7%以上,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數達到5.9人;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以上,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等完成省政府下達指標。

——生態環境更加秀美。全市森林覆蓋率穩定在58.2%左右,森林蓄積量達到850萬立方米,主要河流監測斷面100%穩定達到或優於Ⅲ類水質;單位GDP能耗年均下降2.7%,累計下降13%;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政府下達的指標範圍內,力爭AQI良以上等級天數比例穩定在85%以上;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提高到95%以上和100%;努力爭創國家森林城市和省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改革開放更加深入。在政府職能轉變、激發市場活力、構建開放型經濟、創新發展機制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明顯進展,體制活力和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部分領域成為我省深化改革的試驗、示範區;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在加快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國際產能合作方面取得新突破,部分行業走在全省前列。

——法治建設更加完善。法治鷹潭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人民民主更加健全,人權得到切實保障,產權得到有效保護,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為實現上述目標,《綱要(草案)》還提出了產業轉型升級、統籌城鄉均衡發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增進民生福祉、全面推進依法治市等8個方面的任務和建立健全機制這一保障。指導思想、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是在正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認真研究國家和省重大決策部署,全面分析我市各種有利條件,深入查找存在問題與差距的基礎上提出的。這些目標任務對於加快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不僅是必須的,而且通過努力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我們堅信,有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有全市上下的團結拼搏,一定能夠鑄就“十三五”發展的新輝煌!鷹潭人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

《綱要(草案)》已印發給各位代表,請予審議。

三、20xx年的工作安排

20xx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第一年。總體看,今年經濟下行的壓力仍將持續,面臨的發展形勢更為嚴峻。我們要進一步增強發展信心,積極應對挑戰,確保完成本屆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財政總收入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左右,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計劃任務。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在新常態下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舉措,既要堅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更要積極尋找新的發展動力源,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主要是把握“五個更加註重”:一是更加註重供需結合,增強發展動能。堅持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通過在基礎設施、棚户區改造、公共配套等領域充分挖掘內需潛力,保持有效投資規模,不斷優化需求結構;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通過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益,增強持續增長動力。二是更加註重改革創新,激發發展活力。圍繞全面深化改革,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釋放改革紅利。圍繞建設創新型社會,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業態創新等各方面創新,以創新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三是更加註重開放升級,拓展發展空間。整合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區位優勢,主動對接國家、省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進一步創新開放模式、完善開放機制、強化開放合作,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分工協作,以區域聯動助推發展升級。四是更加註重城鄉統籌,促進協調發展。依託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突出城鄉規劃管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三個一體化”,有序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進程,走出具有鷹潭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五是更加註重改善民生,推進共建共享。堅持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脱貧,補齊民生短板保障公共服務,突出綠色發展優化生態環境,使人民羣眾有更多獲得感。

具體來説,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多點發力,推動經濟穩定增長。

把穩增長放在首要位置,着力在挖潛能擴投入、興實體強動能上下功夫,繼續保持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

1.強化投資的關鍵作用。加快項目建設,堅持以“8+1”重點工作為統領,全年安排大中型建設項目292個,總投資955億元,年計劃投資336億元。其中,新開工建設皖贛線電氣化改造等123個項目,建成投產新希望30萬噸飼料加工等63個項目。創新投資方式,做大做強四大市級融資平台,推動有軌電車等總投資336億元的47個PPP項目簽約建設,加強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支出管理,擴大政府購買服務範圍。加大“三爭”力度,緊密對接國家“七大工程包”、“六大消費工程”和四類新工程包等投資領域,積極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做好花橋水利樞紐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實施一批重大項目,不斷增強發展後勁。

2.強化消費的基礎作用。促進信息消費,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廣電子商務,推進鷹潭電商創新孵化基地、貴溪電商生態產業園、餘江電商創業園等十大電商產業園建設,大力發展阿里巴巴餘江農村淘寶,加快形成線上線下聯通互促的新商業模式和消費方式,力爭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400億元。穩定住房消費,推進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打通商品房與棚改安置房、公租房、租賃房三個渠道,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實現公租房貨幣化,有效釋放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着力化解房地產庫存。發展文化消費,扶持國際眼鏡城等綜合體健康發展,推進文化創意小鎮建設,打造一批特色街區,舉辦眼鏡、黃蠟石等區域性展銷會,加強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着力打造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推動旅遊消費,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積極發展農家樂、鄉村度假、户外運動等休閒旅遊新業態。大力發展養老、家政、健康消費,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3.強化企業的主體作用。健全企業幫扶機制,加強政策引導服務,着力幫助企業解難題、促發展。深入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積極落實結構性減税、普遍性降費等政策,實施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管理,降低企業交易、財務、物流、人工、用電等成本,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積極清理“殭屍企業”,優化、消化存量產能,力爭淘汰落後銅產能20萬噸。深化校企對接合作,加強技能培訓,拓寬招工渠道,破解企業用工難題。

4.強化金融的支撐作用。整合財政性資金統籌設立市級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扶持產業發展升級。強化市工業控股公司和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的運作,推廣“財園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等融資模式,整合組建市融資擔保公司,引導更多資金投向實體經濟。發展普惠金融,力爭興業銀行等股份制銀行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推動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穩健經營。加大企業直接融資力度,力爭新增上市企業1家、上“新三板”企業3家。

(二)堅持三產融合,加快產業升級步伐。

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協同推進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力促在做大總量、調優結構、彰顯特色等方面取得突破,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1.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以沿320國道產業集聚升級帶為載體,大力實施“工業強基、企業減負、產業升級”工程,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450億元,市屬工業、銅精深加工、非銅產業比重分別提高2、7、2個百分點。以銅產業轉型升級為主導,推進勝華22萬噸銅杆等6個項目建設,新增銅精深加工產能32.5萬噸。依託銅期貨交割庫和中江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大力開展銅貿易招商,積極爭取設立國家物資儲備庫,力爭全年銅貿易額突破500億元。健全銅拆解加工區管理機制,創新海關、檢驗檢疫服務方式,力爭全年進口廢料增長50%以上。以培育特色產業集羣為方向,推進以綠色水工、機械裝備為主導的智能製造業,加快一芯科技1.8億張智能芯片等項目建設,支持三川集團發展“智慧水務+綠色水工+健康水業”,大力引進配套關聯企業,建成全國重要的現代水工產業基地。推進以LED照明和新能源為主的光電新能源產業,確保陽光照明5000萬套LED節能燈等項目儘快達產,加快中節能貴溪光伏發電站等新能源項目建設,爭取裝機容量達180兆瓦。推進以綠色食品和飲料為主的大健康產業,加快雲露食品等項目建設,確保養元“六個核桃”等項目達產達標。推進貴溪發展精細化工產業、餘江發展創意製造產業。以園區產城融合為支撐,落實好支持園區發展的各項政策,加快小微企業孵化基地二期、園區道路管網、保障性住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市民保障工程,不斷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力爭龍崗工業園創建省級產業園,支持貴溪經開區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餘江工業園擴區4平方公里。

2.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着力加快旅遊城市建設。按照“連點串線、擴面成片”的思路,確保聖井山綜合開發、逍遙城綜合體、智慧龍虎山體驗中心等項目建成運營,推進龍虎山旅遊產業園、天師林等項目建設,加快白鶴湖生態休閒觀光項目開發,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努力形成多極支撐、南呼北應、城景一體的大旅遊發展格局,確保圓滿承辦全省旅遊發展大會。按照建設旅遊城市的要求,規劃建設休閒街區、城市綠道、騎行公園和慢行系統,加快推進城區主要道路和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設置,確保龍虎山連接線改造和天洪公路竣工通車。力爭全市接待國內遊客增長28%、旅遊總收入增長35%。着力打造區域物流中心。依託物流龍頭企業,整合零散物流信息網點、零擔快遞網點,建成集信息、配貨、倉儲、中轉服務功能為一體的第四方物流綜合服務平台。加快現代物流園和國際商貿園建設,推動浙商聯盟建材家居城等專業市場規範運營,力促大三江電商物流港等一批項目建成投運,形成物流集聚發展效應。

3.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強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整合涉農資金,加大農業投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新增高標準農田5萬畝。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重點發展綠色大米生產加工、優質特色果業等八大農業產業工程,加快發展苗木花卉、毛竹等六大林業特色產業。積極發展農業“接二連三”新業態,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增“三品一標”認證企業15個。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力爭新增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0家以上,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300家、家庭農場120家。加快白鶴湖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開工建設濱湖生態遊憩區、農業科技園等項目,建成白鶴湖大道、苗木花卉景觀帶,引進落户一批優質現代農業項目,確保示範園區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三)堅持城鄉統籌,加速新型城鎮化建設。

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五個三”的新要求,堅持以人為核心,以城鄉一體發展為引領,紮實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建設,使城鎮功能不斷完善,城市品質明顯提升,城鄉環境更加宜居。

1.以市域規劃為龍頭,優化城市空間佈局。爭取市城鄉總體規劃暨“多規合一”(20xx—2030年)順利獲批,修編完善土地利用規劃,加快編制生態環保規劃,建成“多規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實現“一張藍圖”管控城鄉空間。按照“一核兩帶四區”空間佈局,推進320國道拓寬改造、餘信貴大橋、餘信貴大道貴溪段和餘江段建設,啟動信江南路延伸段項目,推動貴溪主城區、餘江城東新區、月湖新城開發建設,促進鷹貴、鷹餘同城化相向發展。

2.以信江新區為核心,增強中心城區承載力。加快信江新區繁榮發展步伐。強化商業功能,加快推進天虹商場等商業綜合體建設,繁榮發展信江大市場和步行街。強化公共服務功能,確保高教園區春季開學,恆大學校秋季開學,加快新二中、中國小生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建設,引進戰略合作商託管運營人民醫院信江新院,開工建設“四館”工程。強化市政配套功能,開工建設信江新區北區總長11公里的7條道路,建成信江新區菜市場、垃圾轉運站、污水處理廠。加強城市地上和地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棚户區和城中村改造力度,推進老一中、二二三地質隊等片區改造,啟動防腐廠、東湖等片區改造,完成8.5萬平方米改造任務。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加快林蔭西路改造、院裏路貫通等項目建設,實施主城區75公里的雨污水管網、燃氣管網改造,不斷完善城市功能。

3.以精細管理為重點,不斷提升城市品位。推進城市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管理,加快實施智慧城市和信息惠民國家雙試點工程,完成城市公共信息服務平台、雲計算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強城市公共管理,實施城區道路臨時佔道停車收費經營,加快城區停車場以及主城區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優化公交運營線路。加大城市環境治理力度,開展城區建築垃圾、揚塵污染專項整治,營造乾淨整潔有序的市容環境,積極爭創省級文明城市。

4.以城鄉一體為方向,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改革完善户籍制度,實施居住證制度,推動城鎮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有序推進進城農民轉移落户。加快鎮村聯動建設步伐,着力提升中心鎮的產業集聚和公共服務水平,十強中心鎮污水處理廠全部開工,建成塘灣、錦江、上清3個污水處理廠,完成200個左右“秀美鄉村”建設點任務。建成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啟用農村11座垃圾中轉站,實施城鄉生活垃圾委託第三方治理,逐步推行“户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城鄉環衞一體化模式。着力推進城鄉交通客運一體化建設,加快鷹北公路客運樞紐站和公交樞紐站、鷹西短途客運站、鷹南公交樞紐站建設,升級改造省道41.6公里,完成縣鄉道升級改造100公里、通自然村公路硬化240公里、公路危橋改造加固15座,推動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

(四)堅持改革創新,增強發展動力活力。

牢牢把握新常態下的新形勢,着力強化改革、開放和創新三大動力支撐,努力開創體制機制更活、發展環境更優、發展動力更足的新局面。

1.加大改革攻堅力度。抓好改革舉措落實。推進簡政放權,加強行政審批目錄管理,完善行政權責清單動態調整機制,深化政務服務網建設,規範運營“中介超市”。深化財税改革,擴大預算績效管理範圍,加大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力度,實行政府債務餘額限額管理,加快綜合治税平台和非税收入徵繳系統建設。加大企業信用監管警示系統的應用力度,加強“信用鷹潭”體系建設。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加快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市場建設,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推進供銷合作社和農墾改革,擴大政策性涉農保險範圍。穩步推進公務用車改革。深化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工作。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加快綠色殯葬改革。大力推進先行先試。積極推進餘江國家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形成制度性成果和經驗。推進全國行政綜合執法改革試點,推進跨部門、跨行業綜合執法。推進貴溪、餘江全國深化縣城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設立新型城鎮化產業發展基金。積極開展科技金融試點工作。積極探索特色改革。探索高新區市場化運作機制,加快產城融合發展。推進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建設,推動龍虎山文化旅遊發展集團引入戰略合作伙伴,搭建盤活旅遊資產、整合旅遊要素、開發旅遊產品新平台。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健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機制。

2.加大開放升級力度。融入“一體化”格局。高位對接長江經濟帶、滬昆高鐵經濟帶等重大區域戰略,積極推動鷹梅鐵路、鷹潭機場、貴溪—資溪高速公路、信江河道整治等項目落地,在市場要素整合、產業分工協作、公共信息共享等領域找準共同對接點,着力分享重大區域戰略帶來的發展紅利。提升“引進來”成效。策應全省招商引資重大項目攻堅行動,加強重點產業招商,更加重視引進技術、管理等高端生產要素,提高招商引資質量水平。拓展民企入贛成果,實施“鷹商迴歸”提升工程,力爭全年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31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6億美元。加快“走出去”步伐。抓住我市列入全省國際貿易“單一口岸”試點的有利時機,加快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建設,實現單一窗口和通關一體化。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搶佔更多國際市場份額,力爭實現外貿出口9.48億美元。

3.加大創新創業力度。搭建好創新創業平台。加快發展眾創空間、創新工場等新型創業孵化模式,帶動一批創客團隊、創客平台快速集聚發展。推動銅檢中心和銅產業工程技術中心整合,力爭銅檢中心取得國家實驗室資質。培育好創新創業主體。積極策應全省創新驅動“5511”工程,推進“兩化”融合,深入實施“互聯網+”智能製造行動計劃,推進國家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建設,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5%。營造好創新創業氛圍。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放寬民間投資准入領域,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制定更加開放、更加靈活的人才政策,大力培養和引進創新人才。落實創業各項獎勵扶持政策,大力扶持創業活動和新業態培育,努力營造尊重、保護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

(五)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以創建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為契機,堅持綠色崛起、綠色富民的價值取向,注重綠色生產和消費,打響生態品牌,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道路。

1.加強環境保護治理。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完善大氣環境質量監測預警體系,力爭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0%以上。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實施“河長制”,啟動農村飲水提升增效和山塘整治工作,推進全國小農水重點縣、信江河治理、童家聯圩等項目,實施中小型水庫水質治理、畜禽清潔生產和標準化建設。加強水源監測和日常監管,確保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推動六國化工廢水綜合治理項目,推進海利化工、麒麟化工搬遷入園。繼續實施貴冶周邊土壤修復工程,強化企業固體廢物分類處理,嚴格危險廢物管理。

2.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實施工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推進國家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試點城市、國家第二批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範基地和國家循環化改造試點園區建設,加大貴冶餘熱綜合利用項目推進力度。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深入推進農業標準化、清潔化生產,打造一批以“道教龍虎山、綠色農產品”為主題的知名品牌。加速提升生產性服務業、旅遊業和新興服務業發展,着力構建集約高效的綠色服務業體系。積極推行綠色建築,促進建築產業優化升級。完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和評價體系,開展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新一輪清理工作。

3.推進綠色生態建設。實施人工造林4.4萬畝,加快低產低效林改造和森林撫育步伐,重點保護好“一區兩園”,建成鷹西濕地公園、信江生態公園、信江植物園,加快白露河治理及景觀提升改造,力爭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強化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落實領導幹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厲懲處違法違規行為。

(六)堅持惠民共享,增強人民羣眾獲得感。

按照“人人蔘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切實增強人民羣眾的獲得感。

1.傾力辦好民生實事。辦好十大惠民共享工程70件實事,確保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民生支出比重達70%。深入實施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進一步加強對貧困家庭勞動力、農業富餘勞動力等就業困難羣體幫扶,努力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能力。完善“多險合一”信息系統功能,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城鄉低保等制度,建立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制度。

2.大力推進脱貧攻堅。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建立更加精準系統的扶貧台賬。抓好產業扶貧,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户”等多種形式,建立完善產業發展與貧困羣眾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貧困村“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抓好保障扶貧,拓寬扶貧資金來源渠道,健全農村低保制度,加強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加快實施教育扶貧工程,加大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力爭退出貧困人口8628人、退出貧困村7個。

3.協調發展社會事業。統籌推進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全省教育信息化試點建設,提高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完成“三校合一”整合。推進健康鷹潭建設,全面實施國家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着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合理配置婦幼保健、學前和中國小教育、社會保障等資源,滿足新增公共服務需求。大力發展羣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做好大上清宮遺址現場考古發掘工作。抓好豆製品和米粉集中加工區建設。提升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能力,建立全程監管體系,確保食品藥品安全。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加強國防教育、人防民防、民兵預備役建設。進一步做好統計、檔案方誌、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涉台事務、氣象、防災減災、老齡和殘疾人等工作,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知識分子聯誼會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工作。

4.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深入推進法治鷹潭建設,啟動實施“七五”普法規劃,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的銜接配合機制,推動城鄉律師法律服務均等化。

完善“12345”政務服務熱線運行機制,打造陽光信訪,依法化解信訪突出問題。深入推進平安鷹潭建設,完善打防控一體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成並運行“天網”工程,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增強人民羣眾安全感。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制度,狠抓安全生產工作,提升應急處置水平,防範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七)堅持務實進取,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對新常態下做好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必須解放思想、敢於創新、勇於擔當,做到換屆之年思想不懈怠、工作不鬆勁,確保“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

1.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一步強化發展意識。面對新形勢,我們將始終牢記發展是第一要務,增強對“五個發展”的統籌能力,不折不扣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重大決策部署,以創造性工作把決策部署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效。面對新常態,我們將始終秉承“環境是競爭力,也是生產力”的理念,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着力營造更加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面對新任務,我們將始終保持“一着不讓抓落實”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強對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加強政府部門目標責任制考核,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2.圍繞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強化擔當意識。改革進入攻堅克難深水區,決心比認識更重要,擔當比方法更重要。做好今年工作,必須大膽改革、鋭意創新。我們將堅持把改革創新精神融入到政府工作各個方面,貫穿於全年工作始終,勇於面對矛盾、直視問題,敢於攻堅闖關、破解難題,善於創新舉措、探索新路,以關鍵領域、重點環節的突破,進一步累積疊加鷹潭發展的後發優勢。

3.圍繞全面依法治國,進一步強化法治意識。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強化法治思維,健全法治政府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提高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完善依法決策機制,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高行政執法水平。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公眾輿論監督,高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

4.圍繞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強化廉潔意識。鞏固和拓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格落實“一準則兩條例”,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四風”,遏制不作為、亂作為的懶政怠政行為,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深入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切實加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監管,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十三五”的藍圖已經繪就,新一輪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勇於擔當、開拓奮進、不負重託,確保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奮力譜寫建設富裕秀美宜居和諧鷹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篇章!

鷹潭市政府工作報告篇2

20xx年1月21日在鷹潭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市長 熊茂平

市長熊茂平作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市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全面貫徹“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幹興贛”十六字方針,按照“主攻項目、決戰‘三區’,凸現特色、實現跨越”總體要求,認真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各項政策措施,全力推進“8+1”重點工作,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健康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預計(下同)全年完成生產總值606億元,增長9.8%;財政總收入101.7億元、增長9.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3.4億元、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40億元,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455億元,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5億元,增長12.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00元、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20元、增長11%。

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改革創新力度進一步加大。圍繞“小政府、大服務、活市場、優環境”,一系列關鍵領域的改革取得突破,進一步累積了發展升級的後發優勢。政府機構改革穩步實施,整合組建市衞計委、市場監督管理局、機關事務管理局、農業和糧食局、白鶴湖現代農業示範區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和綜合檢驗檢測中心等機構,完成市政、環衞、園林綠化、公交公司等管理體制改革,建立“12345”政務服務熱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展順利,制定了市本級行政審批項目目錄和行政職權目錄,精簡審批項目245項、精簡率79.6%,清理歸併行政權力760項、保留行政職權1248項;制定了工業服務業等企業註冊登記聯審聯批和建設項目優化審批流程試行方案,聯審聯批系統上線運行。市場體制改革相繼推出,制定了加快非公經濟發展、公共領域擴大開放、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等文件,推進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新登記市場主體7600户,新登記資金25.42億元,分別增長16.5%和12.3%,非公經濟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0%。財税金融體制改革紮實推進,全口徑預算改革順利實施,政府、部門和“三公”經費預決算全面向社會公開,綜合治税平台上線運行;進一步優化市級四大融資平台,完成城市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授權經營,平台投融資規模和能力進一步增強。農村領域改革成效明顯,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和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土地流轉面積30萬畝、流轉率達33%,全面完成國有林場改革。教育體制、文化體制、醫藥衞生體制等社會事業改革紮實推進。

(二)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加速。面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考驗,克服了銅產業震盪波動、物流運輸業税收回落、房地產業持續走低等諸多困難,科學應對,主動作為,在調結構轉方式促轉型上取得明顯成效,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7.9:62.4:29.7。工業經濟加快發展。沿320國道產業集聚升級帶建設穩步推進,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3300億元、增長11.4%,市屬工業增加值佔比首次突破50%,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7.5%,我市列入國家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試點城市和國家第二批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範基地。銅產業取得新突破,內陸首個銅期貨交割倉庫和中江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成功獲批,銅精深加工業逆勢上揚,淘汰落後產能22.75萬噸,置換先進產能30萬噸,銅合金材料列入全省20個工業示範產業集羣。地方特色產業不斷壯大,三川水工產業園、節能照明基地、硫磷化工基地分別進駐企業15家、18家、10家,水工產業列入全省60個工業重點產業集羣,微型元件產業列入省級產業基地。旅遊產業快速發展。成功承辦第三屆國際道教論壇,來自27個國家2500餘名嘉賓參會,進一步提升了鷹潭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十大旅遊項目有序實施,“尋夢龍虎山”實景演出順利試演,逍遙城主體完工,全省旅遊重點產業集羣現場推進會在我市召開,龍虎山景區被評為20xx“美麗中國”十佳旅遊景區,智慧龍虎山被評為中國智慧旅遊創新項目。全市接待國內遊客增長36.7%、旅遊總收入增長43%,龍虎山景區接待遊客增長34%、旅遊直接收入增長24%。商貿物流業穩步發展。鷹南現代物流園周邊環境整治成效明顯,鷹西國際商貿物流園初顯雛形,十大專業市場建設有序推進,勝華機電五金商貿城一期基本完工,手拉手汽車城、浙商聯盟建材家居城、國際眼鏡城投入試運營。上海鋼聯等電商平台投入使用,我市列入全國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貨運業實現銷售收入67.49億元、上繳增值税5.8億元。現代農業集約發展。全年糧食總產達69.7萬噸,實現“十一連增”。雷溪、楊溪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建設進展順利,新增高標準農田12萬畝,白鶴湖現代農業示範區獲批國家級示範區。全市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410家、家庭農場120家、專業種養大户897家,183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2億元。

(三)新型城鎮化步伐進一步加快。市域總體規劃(20xx—2030)編制完成中期成果,獲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和省級“多規合一”試點市,城鎮化率達54%,提高1.27個百分點。信江新區30平方公里內的主幹路網基本貫通,建成區面積達8平方公里。老城區鹽業公司、老一中、上下桂等棚户區和城中村改造有序推進,全市完成棚改面積188萬平方米。高鐵站前廣場、市民廣場、四海路延伸、龍虎山南大道改造和北極閣主體等項目全面竣工。貴溪東城區、餘江城東新區、月湖新城建設快速推進,同城發展步伐不斷加速。十強中心鎮建設穩步實施,194個秀美鄉村建設點全面完成,“一江兩河”綜合治理穩步推進,86座小(二)型以上水庫除險加固全面竣工,完成人工造林4.7萬畝,改造農村公路353.5公里,農村建房“三清理一整治”行動初見成效。城鄉環境明顯改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保護建設力度加大,節能減排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建成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信江鷹潭段監測斷面達標率100%,中小型水庫水質專項治理取得較好成效,貴冶周邊土壤修復、貴電脱硫脱硝改造等治理工程順利完成。

(四)開放帶動效應進一步凸顯。全年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240億元、增長15.3%,實際利用外資2.15億美元、增長11.9%,外貿出口8.8億美元,連續五年被評為全國外貿百強城市。贛港、贛台經貿合作等重大招商活動成果豐碩,引進中船重工、養元“六個核桃”等5億元以上項目14個,科明銅業、九隆科技等27個億元以上項目建成投產,鑫發實業、昇興包裝等40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開放平台不斷提升,海關、國檢掛牌運營並列入全省關檢“三個一”試點,電子口岸基本建成,鷹潭至寧波“五定班列”運行平穩。

(五)民生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十大惠民工程64件實事基本完成,民生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達63.4%,提高5.1個百分點。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78萬人、城鎮就業率96.8%,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2.28萬人。全省社會保險“多險合一”信息系統在我市試點運行,實現“五險”統一徵繳、市內就醫“一卡通”和異地就醫即時結算。連續20xx年為企業退休人員提高養老金,養老金支付率和社會化發放率均達100%。全市近3萬名被徵地農民納入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啟動農村居民大病保險試點,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390元。社會救助水平逐步提高,為困難羣眾發放生活補助資金2.68億元。新開工建設公租房4000套,基本建成2512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657户。市區與餘江供水管道連通應急用水工程順利竣工。

(六)協調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科技進步綜合水平明顯提升,省級創新研發平台達10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達2個,新增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翻番達32家,專利申請受理量和授權量實現年度雙翻番,鷹潭高新區列入全省首批10個知識產權試點園區。鷹潭職院遷建工程進展順利,城區學校改擴建、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有序推進,“大班額”治理成效明顯。我市列為全省唯一一個居民健康卡發放試點城市,市人民醫院信江新院主體完工,新建村級衞生計生服務室118個。“單獨兩孩”政策順利實施。承辦了中國文聯“送歡樂、下基層”文藝志願服務活動,舉辦了第七屆海峽兩岸道文化藝術交流論壇,首次晉京舉辦鷹潭歷史文化之光展,黃蠟石文化集聚區正式開園。參加省第十四屆運動會實現競賽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我市列入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平安鷹潭、法治鷹潭建設加快推進,信訪維穩、應急處置、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進一步加強,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七)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增強。深入開展“連心、強基、模範”工程和“四進三改兩覆蓋”活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明顯成效,161項意見建議全部整改結束。辦復人大代表議案建議65件、政協提案120件,代表、委員滿意率100%。完善政府工作規則,強化政府部門績效考核和行政問責,電子政務綜合辦公平台試運行。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中央八項規定,開展整治“小金庫”、“三公”經費、公務用車、辦公用房等專項治理,加大審計監察和腐敗案件查處的工作力度,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政風行風建設取得新成效。

與此同時,統計、檔案方誌、外事僑務、氣象服務、防災減災、民兵預備役、國防動員、擁軍優屬、人民防空、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成績和進步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依法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全市人民鋭意進取、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幹部羣眾,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鷹單位、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離退休老同志,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鷹潭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不大,產業結構不優,重大項目支撐乏力,發展升級的壓力仍然不小;中心城區輻射帶動力不強,縣域經濟總體實力有待提升,統籌城鄉發展的責任仍然重大;公共服務供給與民生改善需求存在差距,社會建設和管理的任務仍然繁重;轉變政府職能、運用市場化手段推動發展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發展環境還需優化,建設法治型、服務型政府的要求仍然迫切。對此,我們一定認真對待,切實加以解決。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xx”規劃的收官之年。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始終保持發展升級的戰略定力,堅決貫徹落實省委十六字方針,按照市委十六字總體要求,堅持把穩增長作為首要任務,持之以恆抓產業、抓項目、抓投入,做大總量,提升質量,助推發展升級;最重要的是要始終保持改革開放的創新定力,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突出問題導向,創新開放思路,把改革創新貫穿於各個領域、各個環節,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動力;最核心的是要始終保持民生優先的施政定力,堅持把羣眾利益擺到最高位置,做到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統一,多思民生之盼,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以民生福祉的不斷增進,凝心聚力促發展;最關鍵的是要始終保持攻堅破難的實幹定力,以“釘釘子”精神,一年一年幹下去,一件一件抓落實,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進,使我們的發展更有活力、產業更具實力、城鄉更富魅力。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三屆七次、八次、九次、十次全會精神,遵循“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幹興贛”十六字方針,按照“主攻項目、決戰‘三區’,凸現特色、實現跨越”總體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力推進“8+1”重點工作,更加註重改革創新,更加註重轉型升級,更加註重城鄉統籌,更加註重民生改善,更加註重生態文明,奮力邁出打造世界銅都、中華道都、田園新城新步伐,為建設富裕秀美宜居和諧鷹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財政總收入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8%。以內,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左右,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計劃任務。

實現上述目標,今年重點抓好以下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進工業強市,形成集羣發展新態勢。

堅持以“1+6”產業體系為方向,以沿320國道產業集聚升級帶為主戰場,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00億元。

1.加速銅產業轉型升級。圍繞建設世界銅都的戰略目標,加快銅產業發展要素集聚,進一步延伸銅產業鏈條,努力打造“七位一體”的產業體系。做大銅精深加工,力促勝華集團22萬噸銅杆、眾鑫成銅業2萬噸銅基複合線材等8個項目開工建設,紅旗銅業12萬噸、江冶實業1.8萬噸高性能銅材等10個項目建成投產,力爭全年銅精深加工和終端應用產品比重提高10個百分點。做活銅貿易市場,依託銅期貨交割倉庫和中江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健全完善銅貿易發展措施,大力開展銅貿易招商,加快形成集展示、交易、採購、倉儲、配套服務於一體的交易平台,力爭銅現貨貿易交易量增長50%以上。做旺銅原料市場,以列入全省關檢“三個一”試點為契機,積極爭取廢六類進口轉關轉檢正常化和廢銅綠色通道,加快進口廢物原料拆解、循環經濟技術研發與孵化中心等項目建設。做優銅研發檢測平台,加快建設國家銅及銅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整合銅產業技術平台,積極申報銅基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國家試點,增強銅產業科技創新能力。

2.壯大特色產業集羣。按照“依託龍頭帶動一批、立足優勢培育一批、招大引強擴展一批”的要求,加快推進水工、節能照明、硫磷化工、大健康等十大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狠抓工業項目建設,力爭養元“六個核桃”20萬噸飲品、百鍊化工8.8萬噸氟化新材料等10個項目年內投產見效,力促吉智食品、英弗五金等10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加快黃金產業園、博蘭得光伏小微逆變器等10個項目建設,增強工業發展後勁。

3.強化工業發展保障。推進沿320國道產業集聚升級帶建設,實施工業園區提升計劃,着力打造富有活力、可持續的“經濟走廊”。創新體制機制,建立高新區市場化運作機制,推進工業園區擴區調區,力爭龍崗工業園創建省級產業園。完善園區配套,着力完善與產業集羣相配套的金融、物流、市場服務體系,加快小微企業孵化基地、科技孵化園、總部經濟大樓等項目建設,確保電鍍集控區投入運營,新增標準廠房5萬平方米;大力實施“新市民”工程,推動園區向城市功能區轉型。破解要素瓶頸,積極創新投融資模式,對競爭性領域的產業,政府由支持具體項目改為設立工業發展基金;用好“財園信貸通”等政策措施,規範運營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加強企業用工幫扶,抓好職業技能培訓,探索建立對外勞務合作機制。

(二)着力推進新型城鎮化,構築全域鷹潭新格局。

堅持以列入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和全省“多規合一”試點市為契機,以信江新區為市域中心,全力實施“1+3+10”城鎮發展模式,努力形成“四區同城、十鎮聯動、產城融合、智慧共享”的城鎮化發展新格局。

1.突出中心城區帶動。實施產城融合工程,出台扶持政策,積極引導總部經濟和公共服務機構進駐中央商務區,大力推進天虹商場、鷹潭大廈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建設,建成市民廣場步行街,完善新區功能配套,使信江新區成為宜居宜業的核心區。實施棚户區改造工程,推進老一中、鹽業公司、朱埠村、上下桂村等棚户區和城中村改造,科學佈局社區文教衞體老等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市民“15分鐘生活圈”。實施景觀提升工程,突出信江兩岸道路景觀和慢行功能,加快鷹西大道濱江沿線和白露河景觀提升改造工程、信江國家濕地公園、信江植物園、鷹西濕地公園等建設,營造“碧水繞城、綠樹融城”的生態宜居環境。實施道路暢通工程,加快新區路網四期、環城東路延伸等16條城區主次幹道建設,推動中心城區交通大貫通;加速鷹北公路客運綜合樞紐站和公交樞紐站建設,爭取鷹西客運站、鷹南公交樞紐站年底建成運營。實施便民服務工程,加快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建設,改造完善主城區農貿市場、垃圾中轉站等市政配套設施,加快開放式羣眾性運動場、老城區公共停車場、供水供電供氣管網、加氣(油)站等項目建設,優化城區公交線路,構建網格化、標準化、數字化城市管理格局,進一步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2.構建新型城鎮化格局。着力推進同城發展,編制完成鷹潭市域總體規劃(20xx—2030),加快320、206國道拓寬改造步伐,力爭206國道改造年內全面竣工;開工建設餘信貴大橋,啟動信江南路延伸段、餘信貴大道貴溪段和餘江段建設,全力推進鷹貴、鷹餘一體化發展。着力推進縣城建設,認真落實好促進縣域經濟發展20條措施,加快縣城新區拓展和老城改造步伐,推動貴溪市現代工業新城、餘江縣產城一體化示範試點區建設,儘快繁榮發展月湖新城。着力推進鎮村聯動,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和擴權強鎮政策,加快推進十強中心鎮建設,完成187個自然村點的秀美鄉村建設任務。

3.健全城鄉一體機制。圍繞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一步推進户籍制度改革,統一城鄉户口登記制度,調整户口遷移政策,力爭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圍繞公共服務一體化,探索建立政府、企業、個人“三位一體”成本分擔機制,抓緊完善與户籍制度相配套政策,穩步推進教育、就業、養老、醫療衞生、住房保障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常住人口。圍繞投融資體制多元化,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鼓勵社會資本通過土地運作、項目融資、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逐步構建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項目建設市場化的投融資體制新格局。

(三)着力推進服務業發展,強化轉型升級新支撐。

充分發揮服務業對一、二次產業的重要促進作用,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力爭服務業增加值突破200億元。

1.加速發展旅遊業。樹立全域旅遊理念,整合旅遊資源,推動龍虎山主景區、中心城區、白鶴湖示範區三大板塊旅遊功能融合、要素互補,着力打造全國著名的休閒旅遊目的地。主攻核心景區,加快龍虎山景區產品開發和功能配套步伐,力爭地質花卉公園、逍遙城、聖井山漂流、夢幻樂園等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啟動天師林、農業生態園、大上清宮二期、景區路網等項目。加大“尋夢龍虎山”品牌推廣力度,提升演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其成為新的旅遊消費熱點。推進全域旅遊,挖掘道文化、銅文化等文化積澱,整合北極閣、眼鏡博物館、古玩一條街、黃蠟石市場等旅遊資源,完善旅遊賓館等服務配套,規劃建設慢行旅遊通道,加快城景一體步伐。推進白鶴湖示範區旅遊休閒功能開發,建成白鶴湖大道,啟動濱湖生態遊憩區、苗木花卉景觀帶等項目,整合周坊、畫橋紅色旅遊資源,着力形成“南有龍虎山、北有白鶴湖”發展格局。強化營銷管理,以創建智慧景區為契機,推進景區運行機制市場化、服務標準化建設,依託高鐵開通百趟旅遊專列,提升整體營銷策劃和宣傳水平,力爭全市接待國內遊客增長38%,旅遊總收入增長45%。

2.繁榮發展商貿物流業。按照“城內大商貿、城郊大市場、城鄉大流通”的佈局,加快鷹南現代物流園、鷹西國際商貿園建設,推進萬壽宮商城、農機大市場及大型商業綜合體等項目建設,力爭林安商貿物流園一期、勝華機電五金商貿城二期、大三江電商物流港一期等項目竣工。強化政策引導,嚴格划行歸市,規範手拉手汽車城、浙商聯盟建材家居城、國際眼鏡城等專業市場管理,儘快形成市場輻射效應。完善貨運信息平台、物流公共服務平台等配套設施。健全電商交易網絡平台,推進贛東北電商谷、中部電子商務國際貿易中心等項目建設,促進電商、網購、快遞等融合發展,形成區域性電子商務產業集羣。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加快實施農村商品配送中心、農貿市場改造升級。

3.創新發展新興服務業。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積極引進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設立分支機構,確保小微企業和“三農”貸款增速增量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水平。推動“三農”政策性保險擴面。支持開展民間借貸登記管理機構試點工作,積極防範金融風險。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加快“四館合一”、文化創意產業園及特色街、銅文化產業園、餘江雕刻產業園建設,做大做強黃蠟石市場。鼓勵社會力量進入健康養老服務領域,加快市社會福利養老中心建設,提升改造15個農村敬老院,力爭建成48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積極發展家政社區、信息諮詢等新興業態,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四)着力推進“三農”工作,構建現代農業新體系。

按照“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不斷挖掘新潛力、培育新優勢、拓展新空間,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色。

1.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抓好示範化引導,以白鶴湖列入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為契機,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使用力度,加快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引進落户一批優質現代農業項目。抓好特色化產業,積極培育壯大蔬菜、果業、茶葉、休閒農業等八大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油茶、早熟梨、毛竹、葡萄等7個萬畝生產基地,推進林下經濟“12233”工程建設。抓好標準化生產,新增省級以上農產品商標名牌和“三品一標”20個,建成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5個。

2.創新經營體制機制。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探索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制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餘江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不斷激活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加快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新增流轉土地5萬畝。深入開展“財政惠農信貸通”試點,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力爭新增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0家以上,銷售收入達80億元以上,新增家庭農場1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60家。

3.增強綜合生產能力。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做好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新建高標準農田12萬畝,確保糧食總產69萬噸以上。深入實施第二輪全國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完成72座小(二)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加快東川河改造、月湖童家聯圩等項目建設,力爭新增和恢復灌溉面積1.2萬畝。推進城市公交向農村延伸,改造農村公路360公里。完善農技推廣、農產品檢測體系,提高農業生產安全保障能力。

(五)着力推進改革攻堅,增添發展升級新動力。

堅持問題倒逼改革,致力把已出台的重大改革舉措落實好,新推出一批既惠當前又利長遠的高質量改革舉措,把更多的改革紅利有效轉化為發展新動力。

1.繼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認真做好行政審批事項“接、放、管”工作,深入推進“三單一網”建設,制定公佈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加快全市電子政務綜合辦公平台和網上審批系統建設,實現所有事項全流程、並聯式網上公開審批。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改革,完成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推動執法權重心下移,加大跨部門、跨行業綜合執法力度,推進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加強中介服務管理,規範和培育中介服務市場,探索建立“中介超市”。

2.繼續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深化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減少工商登記前置行政許可事項,全面實行“先照後證”登記制,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建立涉企收費清單管理制度,規範減少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負擔。進一步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大力推行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多種投融資模式。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不斷健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實行國有企業上繳國有資本收益制度,推行市級投融資公司企業化運營機制,提高國有資產運營效益,做大做強國有資產。推進價格領域改革。啟動“信用鷹潭”建設工程,完善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3.繼續深化財税體制改革。建立統一規範的部門預算體系,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除涉密信息外一律公開預決算。清理、規範、整合財政專項資金,最大限度發揮使用效益。規範政府舉債融資,將政府債務納入預算管理。推進税制改革,進一步擴大“營改增”範圍。加強結餘結轉資金管理,規範非税收入管理和財税優惠政策。進一步規範實施好29個政府購買服務試點項目,逐步擴大試點範圍。

(六)着力推進開放升級,拓展內生髮展新空間。

堅定不移實施大開放主戰略,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深化區域開放合作交流,充分激發創新創業創造活力,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後勁和支撐。

1.擴大開放水平。突出招大引強,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羣—產業基地”的發展方向,策應全省重大項目招商引資三年攻堅計劃,強化境外海外招商,探索實施諮詢公司、專家代理、招商顧問等招商模式,緊盯行業龍頭企業,力爭全年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27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37億美元。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培育壯大重點出口企業,力爭實現外貿出口9.4億美元。

2.加強“三爭”工作。圍繞對接國家“七大工程包”,高位跟進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贛東北擴大開放合作等重大戰略,編制完成“十三五”規劃,建立覆蓋全市統一的項目儲備庫。積極論證包裝一批投資額大、牽動力強的重大項目,做細做實項目前期,努力提高項目申報的質量和效益,爭取獲得更多項目、資金和用地指標,力爭鷹潭機場、華能核電、花橋水庫等項目納入國家和省計劃盤子,確保爭取上級資金增長20%以上。

3.推進創新創業。更加註重科技協同創新,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力度,發揮研發平台創新驅動能力,新增省級研發平台2個、市級研發平台5個,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50億元、增長20%。推進知識產權入園強企“十百千萬”工程,實施質量興市戰略。全力支持本土人才大膽創業、在外鷹商迴歸創業,營造“引智興鷹、創業興鷹”的濃厚氛圍。

(七)着力推進生態建設,走出綠色崛起新路子。

圍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始終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嚴守生態紅線,構建生態文明,努力在全省創建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中主動作為、創先爭優。

1.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淨空”行動,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強化建築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推進公交車、出租車等天然氣利用,啟動PM2.5監測,空氣質量保持國家二級標準以上。推進“淨水”行動,大力實施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加強信江流域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加大洪五湖等中小型水庫水質治理力度,推進海利化工、麒麟化工搬遷,確保城南、信江新區、龍虎山污水處理廠竣工投運。推進“淨土”行動,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推廣“户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為主的城鄉一體垃圾處理模式,紮實推進重金屬污染治理和畜禽養殖等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開工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2.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大力實施工業園區循環化、生態化改造,加快推進“城市礦產”和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範基地及潢溪省級循環經濟基地建設。抓好工業、建築、交通和公共機構節能,推進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城市建設。大力推進光伏和風力等新能源項目建設。加強低丘緩坡地、未利用地綜合開發利用,推進“旱地改水田”工作,確保耕地佔補平衡。深入開展園區再造工程和閒置土地清理專項行動,加快消化批而未供土地。鞏固農村建房“三清理一整治”專項行動成果。

3.創新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嚴把項目環保準入關,確保建設項目“三同時”執行率100%。推進重點企業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推廣環境治理特許經營、合同能源管理、污染第三方治理和各類節能環保產品。加強林地紅線保護管理,推進造林綠化“四大工程”建設,加快陽際峯自然保護區一級項目建設,完成造林綠化4.62萬畝,力爭森林覆蓋率達58.2%。

(八)着力推進民生改善,開創社會事業新局面。

按照“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可持續”的原則,大力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努力提升人民羣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1.辦好民生實事。在全面完成省下達民生工程任務的基礎上,圍繞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全力做好就業創業、社會保障、教育公平、醫療衞生、食品安全、公益文化、保障性住房、交通出行、宜居鷹潭、法治鷹潭等十大惠民工程75件實事,確保全年民生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達60%以上。結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工資制度,提高基本工資標準並建立正常調整機制。強化資金和質量監管,完善長效機制,確保民生工程發揮持久效益,讓老百姓更多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2.發展社會事業。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恆大九年一貫制學校、新二中等新改擴項目;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加快推進鷹潭職業技術學院遷建工程;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全省教育信息化試點建設,探索優質教育託管模式。強化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建成市人民醫院信江新院,加快市縣公立醫院改革和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綜合改革,鼓勵扶持民營醫院做大做強,實現村級衞生計生服務室標準化建設全覆蓋。依法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建立覆蓋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信用信息平台。做好全國、省、市勞動模範評選表彰工作。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試點工作。大力發展羣眾體育和競技體育。

3.創新社會治理。深入推進法治鷹潭建設,健全和創新普法體制機制,努力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依法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強化社會面管控“四項建設”,加強社區規範化建設和網格化管理,發展社會組織,推動社會建設和管理重心下移。依法預防化解社會矛盾,建立律師參與信訪接待和信訪疑難案件第三方評查制度,推進信訪省內終結制度,依法處理“以鬧取利”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強網絡監管和輿論引導,淨化網絡環境。建立健全事故防控及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完善應急處理機制,防範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同時,進一步做好統計、檔案方誌、外事僑務、涉台事務、氣象和老齡工作,加強國防教育、人防民防、民兵預備役建設,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知識分子聯誼會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工作。

(九)着力推進自身建設,樹立法治政府新形象。

黨的xx屆四中全會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將緊緊圍繞法治政府建設,堅持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創新治理方式,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1.強化法治意識,做到依法治市、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健全領導幹部學法守法用法考評機制,不斷強化法治思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完善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建立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依法規範行政行為,理順事權,釐清責任,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嚴格執行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全面落實重大行政行為備案審查制度。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司法監督,虛心接受羣眾監督和輿論監督,切實加強監察、審計等內部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

2.強化實幹意識,做到主動作為、敢於作為、善於作為。建立政府工作協調、反饋、督導機制,健全政府部門目標責任績效考核機制,突出過程監管,嚴格督促檢查,進一步加快政府工作節奏,提高工作效率。建設誠信政府,嚴格履行向社會作出的承諾,把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落實情況和為羣眾辦實事情況作為評價政府誠信程度的重要內容。優化發展環境,嚴格責任追究,堅決遏制不作為、亂作為、中梗阻等行為。

3.強化廉政意識,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鞏固和拓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認真貫徹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全面落實“兩個責任”,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四風”,全面開展廉政風險防控,嚴格建設工程招投標、財政轉移支付等公共資源管理權力的監管,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完善清理“吃空餉”長效機制,積極穩妥推進公務用車改革,全面規範辦公用房、公務接待,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方向凝聚力量,實幹催生鉅變。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謀求新動力,努力展現新作為,為建設富裕秀美宜居和諧鷹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鷹潭市政府工作報告篇3

——20xx年1月14日在鷹潭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市政府代市長 熊茂平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市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建設富裕秀美宜居和諧鷹潭的目標,全面貫徹落實省委提出的“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幹興贛”十六字方針,按照“主攻項目、決戰‘三區’,凸現特色、實現跨越”的總體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做好穩增長、調結構、抓改革、優生態、惠民生等各項工作,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預計全年完成生產總值560億元,增長11%;財政總收入92.66億元,增長16.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6.13億元,增長12.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22億元,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400億元,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7億元,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00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9940元,增長12.9%。

(一)產業升級提質增效。“1+6”產業快速發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750億元,位居全省第三。銅產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500億元、增長16%,江銅集團躋身世界500強,鷹潭(貴溪)銅產業循環經濟基地獲批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水工、節能照明、眼鏡等非銅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四年翻番。貴溪成功獲批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縣)創建地區,餘江工業園列入全省重點工業園區。旅遊業實現較快增長,全市接待國內遊客1330萬人次、增長23%,旅遊總收入96.5億元、增長28.5%;龍虎山景區接待遊客650萬人次、增長28%,旅遊直接收入2.77億元、增長30%。商貿物流業增勢強勁,貨運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29億元、增長69.4%,上繳税費9.82億元、增長95.2%。經濟運行質量更趨優化,二、三產業比重提高0.9個百分點,税收佔財政收入的比重達80.3%,提高9.6個百分點。

(二)城市建設步伐加快。開展了城市總體規劃實施評估工作,完成了信江新區南北區、高新區、老城西區等一批控規及專項規劃編制。信江新區建設穩步推進,路網二期和三期、龍虎山北路、城市防洪堤、信江大市場、濱江景觀一期和二期、信江浮橋等工程全面竣工,高鐵站前廣場、中央商務區、高教園區、市民廣場等重點項目有序推進,濱江“天際線”初具雛形。老城區功能不斷完善,林蔭西路全面貫通,建設路、站江路、四海路和小街小巷等道路管網改造工程順利完工,完成棚户區改造15萬平方米。新建改造白鷺公園、梅園公園等十大特色公園,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榮膺“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市”。月湖新城建設步入快車道,月湖經濟大廈、綠地大道等21個項目全面推進。貴溪東城區建設步伐加快,成功創建省級園林城市。餘江縣城區東拓穩步推進,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全市建成區面積拓展到68.3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53%,提高1.75個百分點。

(三)“三農”工作穩步推進。成功應對“6·29”洪災和歷史罕見伏秋連旱,全年糧食總產達69.6萬噸,實現“十連豐”。白鶴湖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創建工作進展順利,貴溪、餘江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初見成效,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58家,實現產值62.2億元,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06家、家庭農場125個。鎮村聯動建設紮實推進,貴冶周邊新農村建設精品示範區和“三區三線”民居改造提升工程順利完工,全市236個“秀美鄉村”建設點全面完成。實施水利建設工程項目130個,完成99座小(2)型以上水庫除險加固。改造農村公路284公里。大力推進“森林城鄉、綠色鷹潭”建設,完成造林綠化5.4萬畝。全面啟動淨空、淨水、淨土行動,紮實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屬污染防治和水庫水質專項治理工作,主要河流斷面Ⅱ-Ⅲ類水質和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空氣環境質量保持在Ⅱ級標準以上。

(四)開放水平明顯提高。全年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197億元、增長14%;實際利用外資1.9億美元、增長12.7%。招大引強步伐加快,成功引進中能石油、霸王衡器等投資5億元以上項目12個,百鍊集團、金帝鞋業等15個億元以上項目建成投產,上詮電信、海尚科技等21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對外貿易增勢喜人,連續四年被評為“全國外貿百強城市”,全年完成外貿出口9.1億美元、增長12.3%;寧波至鷹潭轉關線路正式開通,鷹潭至寧波“五定班列”運行平穩,進口固體廢料6000標箱、增長151.6%;鷹潭海關、國檢即將掛牌。“三爭”工作成效顯著,貴溪、餘江納入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規劃,銅產業循環經濟區、鷹潭創建本科院校等25個重大項目納入贛東北擴大開放合作戰略支持範圍。

(五)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市共投入民生資金18.9億元,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76件實事94項民生指標。全市新增城鎮就業2.39萬人,城鎮就業率達96.5%,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2.03萬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3.4億元,我市被評為全國民營企業招聘周組織工作突出城市。連續9年提高養老金標準,人均月增資158元,發放城鎮退休職工養老金7.2億元。47.5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10萬名60歲以上老人領取養老金,城鄉居民參保率達95%。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三張網”醫療保險體系實現城鄉居民全覆蓋,城鎮醫保水平進一步提高。發放城鄉低保1.06億元,城鄉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分別達到253.7元和126.3元。新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4008套,基本建成2092套。累計為5292名白內障、193名脣齶裂、401名先天性心臟病、41名白血病和343名尿毒症等重大疾病患者實施免費救治。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基本建成。

(六)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科技創新“136”工程取得新成效,成功申報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連續20xx年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市”。促進教育公平取得明顯進步,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實現全覆蓋,學前教育不斷加強,城區學校“大班額”治理工作進展順利。衞生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有序實施,全市100%的行政村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文化事業日益繁榮,成功舉辦第二屆中華賞石展暨黃蠟石文化博覽會和中國第xx屆根藝石藝博覽會,《道之韻》赴埃及成功匯演,建市30週年系列羣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龍虎山》特種郵票順利發行。成功舉辦市第七屆運動會和首屆體育文化節,連續20xx年榮獲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優秀組織獎。深入推進平安鷹潭、法治鷹潭建設,有力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六五”普法中期工作成效明顯,社會治安、信訪秩序進一步好轉,安全生產形勢平穩,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七)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政府職能轉變取得明顯成效,市民服務中心正式運行,251項審批服務事項集中辦理,公共資源項目實現網上交易。精簡行政審批項目44項,承接省下放行政審批事項66項,取消評比達標表彰項目86項。嚴格厲行節約,公用經費在年初預算的基礎上壓縮10%,“三公”經費壓縮20%以上,政府投資項目優化節儉資金8億元。集中開展企業發展環境和行業不正之風突出問題等專項整治活動,創新農村集體“三資”、民生資金和政府投資工程項目標後監管模式,審計監督、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取得新成效。

與此同時,人口計生、方誌檔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涉台事務、氣象服務、防災減災、質量監督、民兵預備役、國防動員、擁軍優屬、人民防空、婦女兒童、老齡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成績和進步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依法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全市人民鋭意進取、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幹部羣眾,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鷹單位、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離退休老同志,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鷹潭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總量不大、產業結構不優、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加快發展、轉型升級仍是我們的主要任務。二是中心城區輻射帶動力不強、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仍是我們亟待加強的工作。三是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民生工作與羣眾期盼還有較大差距。四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改進幹部作風等方面問題仍需我們努力破解,等等。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務重大而艱鉅。做好今年的工作,對全面完成“xx”規劃至關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二中、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七次、八次全會精神,按照“主攻項目、決戰‘三區’,凸現特色、實現跨越”的總體要求,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以“8+1”重點工作為抓手,突出轉型升級、城鄉一體、和諧惠民、綠色發展四大工作主題,強化項目帶動、開放推動、消費拉動三大發展支撐,促進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奮力邁出建設富裕秀美宜居和諧鷹潭新步伐。

20xx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620億元,增長10%左右。財政總收入105.2億元,增長13.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4.7億元,增長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40億元,增長12%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80億元,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9億元,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00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11000元,增長11%。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5%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6‰以內。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4%,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省下達目標以內。

實現上述目標,今年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深化改革,增強發展活力。

堅持問題導向,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以改革促發展,以改革助轉型,以改革增效益,以改革惠民生,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和社會主體的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1.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鞏固“兩集中、兩到位”改革成果,繼續大力度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建立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管理制度,完善並聯審批、網上審批制度,落實重大產業項目綠色通道機制。強化行政服務中心職能,做到“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一窗口”出證。深化大部門制改革,強化機構和職責整合,理順權責關係,嚴控機構編制,完成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2.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完善項目審批核準辦法,鼓勵支持社會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金融以及教育、衞生、文化等社會事業領域,加快市政、園林綠化等政企分開步伐,推進市公交公司股份制改造。優化政府投資結構,重點用於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的重大項目,主要投向基礎設施、高新產業、生態環保、社會事業等領域。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積極推行“先照後證”登記制、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放寬企業經營範圍登記,最大限度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3.深化財税體制改革。推進市縣部門預算改革,加快建立規範統一的部門預算體系,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增強政府統籌資金能力。深化税收徵管改革,推進綜合治税平台建設,加強重點行業及重點税源管控,提升徵管效能。穩步推進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改革。有序推進“營改增”試點工作。積極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制定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目錄,建立公平開放的公共服務購買制度。切實抓好政府債務風險管控工作,探索構建政府債務預算管理體系。合理配置財政資源,優先安排社保、教育、科技、衞生等民生支出,從緊編制“三公”經費預算,紮實推進“三公”經費公開,將縣(市、區)納入公開範圍。

4.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實行差別化落户政策,制定與户籍制度改革相適應的配套政策措施,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步伐。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建立健全市、縣、鄉三級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確保完成宅基地使用權地籍調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改革試點工作。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完善土地租賃、轉讓、抵押二級市場。開展農村建房“三清理一整治”和閒置土地清理整治專項行動,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進一步規範徵地程序,改革完善徵地制度,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落實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創新城市管理方式,完善城市治理結構,強化城管委職能,完成“數字城管”建設,推行城市網格化管理模式,提高城市智能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二)致力轉型升級,壯大工業實力。

堅持以建設綠色世界銅都為目標,以打造沿320國道產業集聚升級帶為載體,以做大做強“1+6”產業為方向,着力構建“大龍頭引領、大產業支撐、大集羣發展”的現代工業體系,力爭全市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100億元。

1.推進產業升級。堅持“地企合作、兩頭延伸、轉型升級”,進一步鞏固和拓展銅產業在全國的領先優勢,構建銅原料、銅冶煉、銅加工、銅貿易、銅研發、銅檢測、銅文化為一體的產業體系,力爭全市銅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800億元。做精銅深加工,力爭上詮電信、科炬新材料等6家企業建成投產;做強優勢銅企業,力爭3年內紅旗集團、建鑫銅業等4家以上企業產值突破50億元;做大銅現貨交易,儘快建成銅交割庫,爭取設立銅期貨交割倉庫,形成有色金屬交易市場;做旺銅原料市場,加快銅拆解加工區二期工程、江銅再生資源30萬噸拆解項目建設,推進銅拆解作業區與九江港的合作,開展與海西口岸的對接,力爭全年銅貿易貨物量達12萬噸,進口固體廢料6500標箱。圍繞培育壯大六大特色產業,全力打造水工、節能照明、眼鏡、雕刻等十大特色產業基地,力爭省級產業基地達到7個,10億元以上龍頭企業達到8個。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確保三川水錶2月份整體搬遷至水工產業園,力爭陽光照明、百鍊化工氟化新材料等36個新上項目投產見效,河北養元年產20萬噸核桃露生產基地、連展科技年產2億支精密電子連接器等24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力爭3年內水工業、節能照明、大健康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均突破100億元。

2.強化平台升級。按照“特色產業帶、田園風光帶、宜居宜業區”的要求,精心編制規劃,高標準打造沿320國道產業集聚升級帶,加快形成產業發展整體優勢,力爭全市工業園區主營業務收入達1300億元。推進產城融合發展,高標準實施320、206國道拓寬改造工程,加快園區道路管網、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開工建設龍崗商務服務區,力爭電鍍集控區2月份投入運營。推進園區擴園升級,力爭高新區拓園3平方公里以上,餘江工業園擴區4平方公里以上,支持貴溪工業園區創建國家級工業園區。加快高新區小微企業孵化基地、童家創業基地、科技孵化器等創業平台建設,促進中小微企業快速健康發展。深入實施“園區再造工程”,盤活閒置土地和廠房,提高入園項目投資強度,力爭高新區投資強度達到150萬元/畝,新建標準廠房10萬平方米。強化發展要素保障,搭建工業園區投融資平台和銀企合作平台,發揮“財園信貸通”融資優勢,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強化領導聯繫企業幫扶工作機制,破解企業融資、招工等發展難題。

3.深化創新升級。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建設銅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銅新材料產業院士工作站、三川水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大健康檢驗檢測中心等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台。大力推進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積極推進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智慧鷹潭、電信光網城市等工程建設,提高經濟社會信息化服務水平。大力實施“新市民”工程,制定企業優秀人才保障性住房、子女就學等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推進知識產權“四個一”升級工程,實施質量興市戰略。

(三)優化產業結構,做旺現代服務業。

圍繞打造全國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全國著名休閒旅遊目的地城市,大力發展高鐵經濟,培育一批拉動力強的消費增長點,推動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力爭服務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比重提高2.1個百分點。

1.加快推進商貿物流業大繁榮。按照“城內大商貿、城郊大市場、城鄉大流通”的佈局,全面推進現代物流園、鷹潭國際商貿園、銅循環經濟國際物流中心三大片區建設,加快推進十大專業市場建設,力爭浙商聯盟建材家居城、手拉手國際汽車城、國際眼鏡城、勝華機電五金商貿城、萬壽宮商城等5個項目基本建成運營,開工建設物流基地、金屬交易市場等一批項目。結合棚户區和城中村改造,優化城市商業網點佈局,引進全國知名的大型連鎖零售企業進駐鷹潭,加快建設銅鑼灣等一批城市商業綜合體,力爭碧海藍天、濱江廣場等綜合體開業運營。加強與中國網庫集團合作,建設贛東北電商谷,大力發展第四方物流,力爭林安物流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早日開工。完善物流配套設施,加快鐵路口岸作業區、電子口岸、保税區、物流信息平台建設。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加快農村商品配送中心、鄉鎮商貿中心、農貿市場改造升級。

2.加快推進旅遊業大發展。大力實施旅遊強市戰略,按照“一廊三區,四核多片”的規劃佈局,推進十大旅遊項目建設,致力在豐富夏天避暑、冬天養生旅遊產品上下功夫,致力在完善旅遊配套、挖掘道教內涵上下功夫,努力把龍虎山打造成四季宜遊的經典景區,力爭全市旅遊接待人次突破1500萬,實現旅遊收入超120億元。全力推進在建重大旅遊項目,確保龍虎山大型實景演出、逍遙城旅遊綜合體、聖井山綜合開發、夢幻樂園等4個項目基本建成運營。完成旅遊產業園區規劃編制並啟動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天元度假區、龍虎山大道延伸段等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旅遊綜合承載能力。全力辦好國際道教論壇,加快大上清宮二期和道學院等一批道教宮觀建設,啟動龍虎山道教養生園建設,促進道教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強化旅遊市場營銷,加強跨區域旅遊協作,共同打造贛東北旅遊圈、閩浙皖贛無障礙旅遊黃金走廊,進一步提升鷹潭旅遊業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美譽度。

3.加快推進新興服務業大提升。大力發展現代金融業,建立完善信貸政策執行和信貸投放考核激勵機制,加強“信用鷹潭”建設,進一步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推進中小企業信用示範區、融資超市建設,鼓勵支持優強企業上市,切實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力爭引進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各1家,設立村鎮銀行1家,新開辦2家以上小額貸款公司,組建政策性擔保公司3家。積極推動保險業發展。加快發展文化休閒娛樂業,全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儘快繁榮特色商業街、餘江雕刻一條街、黃蠟石專業市場,打響鷹潭文化創意品牌。大力發展健康養老服務、家政社區服務等新興業態,積極發展信息諮詢、企業策劃等中介服務業,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四)突出全域鷹潭,加快城鄉一體。

堅持以“全域鷹潭”規劃為龍頭,按照“1+3+10”城鎮發展模式,統籌推進中心城區、縣城、中心集鎮、中心村“四位一體”發展,着力構建城鎮功能互補、空間佈局優化、產業配套協作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力爭城鎮化率達55%。

1.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承載力。編制完成全域規劃,完善老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高鐵片區修建性詳規編制。信江新區重點抓好高鐵北站周邊、高教園區、濱江沿線三大片區建設,全面建成高鐵北站站房、高鐵站前廣場、鷹北公路客運和公交樞紐站等6個項目,大力推進中央商務區、信江生態公園等25個項目建設,開工建設路網四期、餘信貴大橋、民悦佳園等6個項目,高標準打造濱江“天際線”,聚旺新區人氣。老城區按照“大片區規劃、大項目推進、大配套建設”的要求,重點抓好鹽業公司、二二三地質隊等5個棚户區和朱埠楊家、夏家等15個城中村整體改造,搭建棚户區和城中村改造投融資平台,統籌公建項目、商貿流通、公益事業,科學佈局文教衞體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一批小廣場、小遊園,打造“15分鐘市民城市生活圈”,達到改造一片、提升一片、繁榮一片的整體效果。鷹東片區重點實施環城東路至鷹雄大道延伸改造、中鐵十一局倉儲等項目。鷹南片區重點抓好天潔東路延伸、平安路改造和南站貨場周邊環境整治等項目。鷹西片區重點抓好鷹西高速路口周邊整治、道路管網基礎設施、中童鎮集鎮提升改造等項目。通過2-3年的努力,着力構建“新城區聚人氣、老城區提品位、月湖新城和鷹西、鷹南片區競相發展”的格局。

2.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實施工業轉型升級、現代農業“接二連三”、服務業倍增、縣城建設提升、鎮村聯動發展、城鄉環境治理“六大工程”,完善財税、土地、金融等扶持政策,進一步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大力推進鎮村聯動,重點抓好錦江、塘灣、童家、上清等十強中心鎮建設,規範、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賦予中心鎮部分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精心規劃建設核心街區、重要建築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集羣,不斷提高小城鎮承載輻射能力,力爭中心鎮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完成200個以上自然村點的新農村建設任務,着力打造320、206國道沿線新農村建設精品通道和中心鎮周邊中心村精品示範區。

3.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深入開展“糧食穩產增產十大行動”,建設高標準農田3萬畝,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68萬噸以上。加快推進農業規模化,積極推行土地規模經營,加快貴溪、餘江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理順白鶴湖現代農業示範區管理體制,力爭成功創建國家級示範區。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堅持市場化理念、工業化辦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畜牧、蔬菜等特色農業產業,着力實施林下經濟“12233”工程,扶持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力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新增25家以上,銷售收入達70億元以上,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00家、家庭農場100家。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加大“三品一標”申報認證力度,新增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12個以上,建成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60個。

(五)強化項目帶動,擴大有效投入。

堅持以“8+1”重點工作為抓手,深入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大項目促進大投入,以大投入實現大發展,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力和發展後勁。

1.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全年計劃安排重大建設項目370個,總投資840億元,當年計劃完成投資304億元。圍繞促進產業升級,重點實施工業、旅遊、物流等一批支撐能力強、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產業項目159個,完成投資182億元。圍繞推進城市建設和城鎮化進程,重點實施老城區道路管網改造、人防工程等一批重大城建基礎設施項目68個,完成投資41億元。圍繞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實施小農水重點縣、苗木花卉基地等重大農業基礎項目54個,完成投資19億元。圍繞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市社會福利中心等一批重要民生項目34個,完成投資15億元。圍繞加快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着力實施第七類廢料拆解、污水處理設施等重大項目42個,完成投資32億元。圍繞完善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着力實施白鶴湖大道、城市燃氣管網等重大項目13個,完成投資15億元。

2.完善項目推進機制。本着“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責任化”的原則,實行“五個一”重點項目保障機制,對“8+1”各重點項目建立責任、協調、調度、督查、反饋、獎懲等六大機制,形成“儲備項目抓謀劃、簽約項目抓落地、開工項目抓進度、竣工項目抓運行”的良性循環。加大土地收儲力度,制定完善土地收儲和供應計劃,完成新增收儲土地1萬畝並保持每年庫存儲備土地1萬畝,為項目建設提供充足的用地保障。本着“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切實加強招投標、資金、項目質量等監督管理,實現項目科學高效運作。

3.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搶抓實施贛東北擴大開放合作戰略和央企入贛的重大機遇,以敢開放、真開放、全開放的胸懷和氣魄,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深化多區域開放合作交流,全面構築大開放戰略空間。圍繞“1+6”產業、旅遊業、商貿物流業、現代農業的做大做強,採取重點客商、重點項目“一對一”對接洽談、跟蹤落實的方式,建立招商專家諮詢團、市縣聯合招商團、項目推進服務團,力爭在引進“大央企、大省企、大外企、大民企”上取得新突破,每個產業引進1-2家龍頭型企業,全年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22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億美元。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擴大外貿規模,確保全年實現外貿出口9.78億美元。加大“三爭”工作力度,爭取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城市礦產”示範基地、棚户區改造等重大項目獲得上級資金支持,爭取規劃建設通勤機場。加強項目包裝儲備,確保重大項目有序接替,做到謀劃一批、在建一批、儲備一批,力爭更多重大項目列入省重點項目調度。

(六)保障改善民生,推進社會建設。

大力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努力提升人民羣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1.突出抓好民生工程。堅持“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可持續”的原則,進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努力做到財力向民生傾斜、政策向民生聚焦、服務向民生覆蓋。在全面完成省下達民生工程任務的基礎上,圍繞解決好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全力做好扶持創業促進更高質量就業、提高社會保障救助水平、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強化醫療衞生保障、發展公益文化、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改善居民出行條件、實施安全惠民“菜籃子”、營造宜居生活環境、深化平安鷹潭創建等十大惠民工程64件實事,讓老百姓更多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2.全面推進社會事業。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鞏固提升學前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動創建鷹潭本科院校。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加快貴溪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步伐,基本建成市人民醫院信江新院,加快兒童醫院和市人民醫院全科醫生臨牀培養基地建設,啟動新農合大病保險和居民健康卡發放試點工作。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啟動科技館、新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建設,抓好文化精品創作和生產。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建立覆蓋從生產加工到流通消費的全過程監管制度和體制。整合公共文化服務平台、食品藥品檢驗實驗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等資源,做到資源共享,協作共用。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積極備戰省第十四屆運動會。落實“單獨兩孩”生育政策,健全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進一步做好檔案方誌、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涉台事務、氣象和老齡工作,加強國防教育、人防民防、民兵預備役建設,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工作。

3.不斷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平安鷹潭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創新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羣服務管理,依法防範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深化法治鷹潭建設,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宣傳教育,增強市民法治意識,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深化和諧鷹潭建設,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規範信訪秩序,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的工作體系,加大矛盾糾紛調處力度,推進社區規範化建設和網格化管理,推動社會建設和管理重心下移。深化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改革,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切實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七)構建生態文明,促進綠色崛起。

把生態優勢作為我市加快發展的最大優勢,把生態建設貫穿跨越發展全過程,促進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相得益彰。

1.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推廣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大力實施工業園區循環化、生態化改造,加快推進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餘江潢溪循環經濟基地建設,全力推動鷹潭高新區創建國家低碳工業園區。切實抓好節能減排,推進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城市建設,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依法關停生產工藝落後、治理不達標的污染企業。

2.深入推進生態建設。圍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推進“森林城鄉、綠色鷹潭”建設,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加快低產低效林改造步伐,確保完成人工造林4.4萬畝。加快城市生態水系治理,加速推進鷹西國家濕地公園創建工作,啟動白露河周邊景觀和化工廠片區、鷹西大道濱江沿線提升改造工程,高標準打造“一江兩岸”十里綠色長廊,努力建設“碧水繞城、綠樹融城”的生態宜居城市。嚴格林地紅線保護管理,着力深化集體林權制度、國有林場改革,建立森林資源消長考核制度,提高生態保障能力。

3.不斷加強環境保護。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開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鞏固拓展貴冶周邊重金屬污染防治成果,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工業污染治理、受污染地區生態修復等工作。啟動高新區、信江新區、月湖新城3個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快實施排污管網、雨污分流、截污工程。加強大氣環境監管,全面建成PM2.5等指標監測體系並運行。加強水環境保護,大力實施“一江兩河”治理、農村清潔工程、農村面源污染整治等生態工程,完成貴冶節水減排改造、六國化工渣場及循環水綜合治理項目,啟動海利化工、麒麟化工搬遷,完成市區與餘江供水管道連通應急用水工程,確保飲用水源安全,使鷹潭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人與自然更加和諧。

(八)注重廉潔高效,加強自身建設。

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將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以提高行政效能為關鍵,以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為根本,着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1.增強創新力,建設學習型政府。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提高駕馭市場經濟、應對複雜局面和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堅持把解放思想貫穿於政府工作全過程,善於打破思維定勢,敢於衝破利益藩籬,勇於突破狹隘視野,注重運用改革創新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矛盾,不斷增強政府工作的預見性、主動性、針對性。

2.增強執行力,建設服務型政府。結合推進政府機構職能轉變,簡政放權、縮時增效,把工作重心轉到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完善市、縣、鄉、村四級政務服務體系,規範便民服務中心運行模式。強化敢於負責、敢於擔當的意識,完善政府績效管理,狠抓督查落實,使政府工作更加務實、親民、高效。

3.增強公信力,建設法治型政府。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依法管理經濟社會事務,規範政府行政行為。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自覺接受羣眾監督和輿論監督。堅持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

4.增強自律力,建設廉潔型政府。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踐行“八項規定”,堅決抵制“四風”,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有關規定,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強化對行政審批、招標投標、土地出讓、政府採購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管,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中國夢”的偉大征程鼓舞人心,“鷹潭篇”的宏偉藍圖催人奮進。讓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凝聚共識,攻堅克難,努力建設富裕秀美宜居和諧鷹潭,為江西邁出“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幹興贛”新步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標籤: 鷹潭市 報告 政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0lr9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