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淮北市政府工作報告

淮北市政府工作報告

淮北,簡稱“淮”,古稱相城。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省北部,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幾篇淮北市政府工作報告,一起看一下吧!

淮北市政府工作報告
淮北市政府工作報告篇1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xx年及“xx”:經濟社會發展躍上新台階

20xx年,全市人民在中共淮北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加快城市轉型、建設精緻淮北主線,積極作為,真抓實幹,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經濟社會實現持續平穩發展。預計全年完成生產總值765億元,增長4.5%;財政收入93.2億元,增長2.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0.2億元,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925億元,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90億元,增長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90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30元,增長10%;居民消費價格漲幅0.8%,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物價基本穩定,實現充分就業。

一年來,我們集中精力做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政策措施落實,經濟實現穩定增長。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採取一系列既利當前、更惠長遠的重大舉措,力促經濟平穩有序運行。持續增加有效投資。以“九個一工程”為引領,突出抓好項目建設。453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17億元,一批具有牽引作用的重大產業項目進展順利。平山電廠一期工程1號機組併網發電,2號機組即將投產。海聚科技高速貼片生產線增至8條,投資25億元的煤焦化綜合利用二期投料試產。163個轉型升級和技改項目加快推進,其中50個工業項目竣工投產。謀劃重大項目187個,總投資1173億元。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11.98億元。大力促進社會消費。加強流通主體培育,新增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82家。舉辦兩屆房地產展交會促銷,全年銷售商品房面積180萬平方米,去庫存60萬平方米。開展“雙百”“五進”活動,拉動消費20多億元。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3.2億元,增長12%。積極擴大對外貿易。着力培育外貿支柱企業,加大對90家重點外貿企業包保服務力度,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5.5億美元,較上年略有增長。設立市口岸辦,與上海鐵路局簽訂建設青龍山鐵路樞紐“無水港”合作協議。全力以赴幫扶企業。安排財政資金1.5億元,實施穩崗補貼政策,惠及職工18.2萬人。失業保險費率由3%降至2%,減輕企業繳費負擔1.12億元。全面落實結構性減税政策和涉企收費清單制度,減免企業税費10.7億元。深化“幹部幫聯企業、打造精良產業”行動,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開展百名金融顧問服務百家企業活動,推進“4321”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設立1.6億元續貸過橋資金等舉措,有效化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深化與淮北礦業、皖北煤電、淮海實業、中煤礦建等省屬企業合作發展。實施企業培育工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至799家。

(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轉型升級取得新成效。制定調轉促“496”實施方案,開展9大重點工程專項行動,全面打響調轉促攻堅戰。工業結構不斷優化。非煤產業增加值佔全市工業的70.8%,同比提高5.9個百分點,對財税貢獻首次超過煤炭行業。設立1億元的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繼續加大對“雙新”產業扶持力度。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別實現產值465.5億元和360億元,為加快調轉促奠定了良好基礎。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增加值佔全市工業的比重達66.9%,同比提高6.1個百分點。新增5件中國馳名商標,相當於建市以來的總和。服務業發展提質增效。服務業完成增加值238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的31%,較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53.5%。中易物流園、隋唐運河古鎮文化旅遊等項目加快建設,口子文化博覽園主體工程完工。4個電商產業園區建成運營。成功舉辦第四屆食博會、第六屆石榴文化旅遊節和第二屆葡萄採摘節。全年旅遊綜合收入38.9億元,增長15.2%。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加快。小麥單產保持超千斤水平,糧食生產“十二連豐”。新增設施蔬菜種植面積1.02萬畝、水果種植面積8500畝。新增土地流轉面積3萬畝,家庭農場增至1169家,農民合作社發展到1206家。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41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542億元,增長6.4%。鳳凰山、榴園、高嶽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

(三)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展活力不斷釋放。堅持用改革的辦法應對困難挑戰,以開放拓展發展空間。重點領域改革實現突破。獲批全省唯一的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市。市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工作順利完成。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市級權力事項精簡49.1%,市、縣(區)、鎮(街道)三級政府權責清單體系建立並公佈實施。基層醫藥衞生體制綜合改革持續深化,市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啟動。頒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2.1萬份。按期完成機關事業單位工資調整和市級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在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啟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舉債融資機制,將政府債務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完善市屬國有企業分類考核評價辦法,推進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投入資金1.4億元,實施政府購買服務項目60個。集中新建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房產交易與不動產登記、金融服務、信訪接待五個便民利企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金融創新成效顯著。市建投集團順利改革轉型,全年融資突破50億元,首次通過中國銀行間協會和上海證交所各發債20億元,首次從東亞銀行獲得6億元外資貸款。全市直接融資106.6億元,實現歷史性突破。口子酒業在上交所主板上市,3家企業成功登陸“新三板”,26家企業在省區域四板市場掛牌。招商引資強力推進。堅持市級領導帶頭招商,強化精準招商、以商招商和產業鏈招商,引進並開工規模以上項目103個,其中投資3億元以上項目10個。中國供銷淮北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簽訂建設協議,年產18萬噸煤焦油加氫及5萬噸針狀焦聯產和相山海螺日產4500噸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成功引進,投資20億元的金龍光電觸摸模組、投資5.1億元的傳化公路港物流等一批重大項目全面開工,上海電氣、浦發集團投資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加快建設,20萬噸混合芳烴精製及苯基合成材料一期項目即將建成,相邦鋁基複合材料一期建成投產,納税超過千萬元。創新創業持續拓展。推進企業主體、創新載體和產學研一體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增強創新驅動力。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9家,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107.4%,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5家。成功創建鳳凰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烈山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濉溪經濟開發區獲批省鋁基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出台“1+6”推進大眾創業政策,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實施創業富民提升工程,開展創業培訓3610人,提供創業指導3741人次,培育初創企業216户,帶動就業1.5萬人。淮北技師學院獲批籌建。落實“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等改革措施,新登記註冊私營企業3908户、增長21.3%,新增個體工商户12431户、增長19.5%。智慧城市一期工程進展順利。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一站通”平台在全市174個社區實現全覆蓋,延伸到14個村,169項與羣眾密切聯繫的事項實現網上辦理。市直部門權力清單涉權事項4942項、縣區涉權事項8147項即將全部上線運行。建立大數據庫,入庫各類數據3.68億條。設立智慧城市產業投資基金,與北大方正合作推進淮北方正智谷科技園建設。智慧城管和平安工程二期加快推進。

(四)統籌推進城鄉建設,精美城市形象進一步彰顯。以文明城市創建為抓手,完善基礎設施,強化城市管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淮北至蕭縣北客車聯絡線和符夾線擴能關鍵節點工程達到序時進度,青阜線電氣化改造啟動。完成城鄉公路交通建設投資13億元,濉唐路一期工程完成,與泗許高速互聯互通,打開了城區南大門;合相路一期主體工程完工,拓展了城區向西延伸的空間,解決了多年夢想解決的省道202穿越濉溪縣城的問題。蕭淮路中段建成通車,市區至煤化工基地快速通道、孟山南路連接線分別完成工程總量的69%和61%。淮水北調及市級配水工程全面開工建設,已基本具備通水條件。220千伏飛來峯及110千伏溪河、西園、皖蘇輸變電工程竣工投運。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市區兩級投入資金2億元,改造提升老城區配套設施。東山北路改擴建工程、西山南路建成通車。加快推進13條斷頭路建設,鷹山南路、光明路順利貫通。古城路等4條道路人行道改造,迎賓大道環島、淮海路公交候車亭改建,孟山北路等5條道路路燈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升級改造紡織苑、南黎農貿市場。新建、改造供水與燃氣管網106公里,完成地下管網普查2600公里,年新增中石油天然氣供應20xx萬立方米。實施城市增綠提升工程,綠化城市道路12條,新建公園遊園和街頭綠地16個,新增城鎮綠地193萬平方米,建成城市綠道57公里。南黎公園、仁和公園、桓譚廉潔文化公園、東湖花海、長山南路綠化成為新的城市景觀。引導主城區優質公共資源向東部新城區轉移,市職教園區二期工程進展順利,市一中東校區、市人民醫院東院區、“創客驛站”大學生服務中心完成規劃設計,即將開工建設。城市管理不斷加強。“多城聯創”取得積極進展,順利通過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驗收和全國無障礙建設先進城市省級複核。開展市容、交通秩序、户外廣告等專項治理,市區主次幹道全部實現市場化清掃保潔,餐廚垃圾集中處置項目加快建設,劃定相山區露天燒烤禁燒區,城市環境更加整潔美觀。加強主城區公共停車資源綜合管理,新劃定臨時公共停車場13處,新增各類臨時停車位1500多個,緩解了道路擁堵和停車難。新投放公共自行車3100輛,站點佈局覆蓋市區和濉溪縣城,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全省物業管理工作現場會在我市召開。美麗鄉村建設有序實施。加快第二批11箇中心村建設,實施村莊道路、綠化美化亮化等項目151個,竣工136個。第三批11箇中心村規劃建設全面啟動。榴園村入選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村和全省綠色村莊示範村,“四季榴園”創建國家4A級景區順利通過評審。蒙村、郭王村躋身全省美麗宜居村莊。

(五)突出抓好污染防治,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成立市環保委,實行治超、治污、治安、治税“四治”聯動,統籌推進環境污染治理。大氣、水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集中整治交通運輸揚塵、機動車污染、燃煤鍋爐、城市建設揚塵、石料廠物料堆場攪拌站、餐飲油煙等領域污染。超額完成省定“黃標車”淘汰任務,秸稈禁燒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PM10平均濃度降至9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微克/立方米,順利完成省控目標。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摸底調查,相陽溝、躍進河等城區溝河清淤工程基本完成。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新建污水處理廠2座,新建污水管網42公里,我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考核居全省第三。生態建設加快推進。繼續實施森林增長工程,完成造林綠化3.1萬畝,建成森林長廊43.6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20.7%。投資1.09億元,完善南湖核心景區配套設施,生態環境和景觀效果進一步提升。完成東湖景區一期綠化1800畝,啟動中湖治理,謀劃申報河湖連通與水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六)大力改善民計民生,社會治理效能和服務羣眾水平有效提升。全市用於民生支出108.7億元,佔財政總支出的83%,34項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城鄉居民得到了更多實惠。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持續加強。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大力扶持高校畢業生和困難羣體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1%以內。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人均月增184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提至70元。發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金2580萬元。在全省率先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試點,推進省際異地就醫聯網結算。開展大病保險試點,報銷比例提高10至15個百分點。新開工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區改造安置住房11136套,基本建成12765套。在全省率先出台一系列改善市民居住條件的優惠政策,棚改貨幣化安置順利實施。1435户農村危房改造全部竣工。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繼續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7所。落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入學政策,推進義務教育資源合理配置,引導教育資源向農村和薄弱學校傾斜。出台創新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實施意見,深化職業教育市級統籌改革。公共衞生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條件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新農合工作綜合考評居全省第一。市歌《淮北是我家》廣為傳唱。我市健兒在全國首屆青運會上獲得一金一銅。人口計生工作全面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婦女兒童、青少年、老齡等事業得到加強,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檔案、地方誌、氣象、防空防震等工作取得新進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成功舉辦全國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推進會。“六五”普法圓滿收官。紮實推進平安淮北建設,社會治安整體防控能力顯著增強,基層綜治維穩信訪工作中心(站)全面建成。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推進網上信訪,完善信訪和調解聯動工作體系。由市級領導牽頭包案,加大對房地產領域信訪突出問題的處理力度。健全農民工工資專户制度,有效解決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各類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連續3年實現雙下降。加大食品藥品安全治理整頓力度,保障羣眾飲食用藥安全。

(七)着力轉作風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圍繞“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深入開展精細作風建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規範公務接待,全市“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2.3%。堅持依法行政,在全省率先建立市政府重大事項決策制度體系。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13件、政協委員提案185件,滿意或基本滿意率達到98%以上。不斷深化政務公開、網絡問政,辦理市長信箱和網上留言1088條,辦結率98%以上,榮獲全國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加強行政執法和效能監察,加大審計監督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紀違規行為。

各位代表!回首過去五年,我們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應對各種困難挑戰,凝心聚力,鋭意進取,開創了轉型發展和精緻淮北建設新局面。

這五年,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全市生產總值連跨三個百億元台階,年均增長9.7%。財政收入年均增長5.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2%,固定資產投資3493.7億元,是上一個五年的3.1倍。濉溪縣進入中國縣域經濟最具發展潛力百強縣(市)榜單。相山區獲評全國食品工業強區。

這五年,產業結構逐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由8.8:64.6:26.6調整為8:61:31。非煤產業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培育。連續兩次獲得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榮譽稱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較“xx”末增長了6倍。順利通過國家循環經濟試點示範城市驗收。

這五年,發展基礎不斷夯實。累計完成重點項目投資20xx億元,安徽礦機裝備、大唐虎山電廠、華孚色紡工業園一期、思朗食品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設上升為省級戰略。淮北至蕭縣北客車聯絡線加快推進,完成火車站改擴建工程,泗許高速和濟祁高速淮北段建成通車,南坪港實現通航,綜合交通體系日益完善。

這五年,發展活力持續迸發。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和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全面展開,户籍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交行、招行、馬鞍山農商行入駐,成立首家村鎮銀行,組建淮礦集團財務公司,在全省率先實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民營經濟加快發展,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五年提高10.9個百分點。對外開放邁向新台階,累計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43個,利用省外資金133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2.8億美元,年均增長25.7%。

這五年,城鄉面貌深刻變化。户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1%,年均提高1.3個百分點。入選國家智慧城市、餐廚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再次躋身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城市行列。新增森林面積21.35萬畝。“三線三邊”治理成效顯著,打造一批“村容整潔、生態宜居、特色鮮明、生產發展”的美麗鄉村。

這五年,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1%和13.7%。民生工程考核連續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陣。獲評全國創業先進城市。城鎮新增就業25.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2萬人。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市,人民羣眾安全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煤炭價格斷崖式下跌的情況下,20xx年及“xx”取得了來之不易的發展成就,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與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創業創新、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向駐淮解放軍、武警官兵和政法幹警,向關心和幫助淮北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深切感到,前進的道路上還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經濟總量不大、結構不優,煤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不足,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城市棚户區改造任務十分繁重,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問題需要持續化解,農村貧困人口脱貧尚需加大幫扶力度。政府工作中也存在差距和不足,少數公職人員思想觀念、工作能力不能適應新常態,工作中還存在不會為、不敢為等問題。對此,我們將採取積極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十三五”: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推動我市發展轉軌、產業轉型、城市轉向、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深刻影響還在繼續,世界經濟仍處在深度調整期,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可能會經歷一個L型增長階段,我市依靠煤炭支柱產業支撐較高發展速度不再可能,新的增長動力還不足彌補傳統增長動力弱化造成的缺口。同時也要看到,未來五年,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創造歷史性機遇,創新引領發展潮流湧動。特別是隨着國家“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中原經濟區和我省淮河流域綜合治理與振興發展等重大戰略的深入實施,以及我市高鐵項目即將建成,淮北處在京滬之間、四省交界、全國居中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要素聚集能力和開放發展水平將進一步提升。我們既要強化憂患意識,樹立底線思維,又要強化機遇意識,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勇於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繼續為淮北轉型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根據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通過的《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我市“十三五”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着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以城市轉型為主線,深入推進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探索建立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建設精緻淮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經濟持續健康較快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到20xx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

——產業升級取得實效。到20xx年,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現代服務業大發展的現代產業格局基本形成,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創新創業活力增強。創新創業體系更趨完善,形成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制度環境。民營經濟發展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取得新突破。園區科技發展平台更加堅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突出,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持續增強。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取得積極進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明顯成效,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部分改革試點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區域合作、招商引資與對外貿易的質量水平不斷提高。

——城鄉建設更加精美。新型城鎮化試點深入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紮實推進,城鄉空間佈局進一步優化,城市對人口的集聚能力不斷增強,山水生態宜居城市特色更加彰顯。

——生態環境日趨優良。資源能源集約節約利用,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和強度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達標排放,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生產生活方式綠色水平不斷提升。園林城市和綠化模範城市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城鎮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農村居民收入快於經濟增長。貧困人口提前實現整體脱貧。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市民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實現全國文明城市爭創目標。法治淮北建設取得顯著進展,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重點把握五個方面:

(一)堅持創新發展,培育轉型升級新動能

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工程,到20xx年,全市1-2個產業基地進入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實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工程,推進先進技術和智能化裝備應用,促進煤炭、電力、裝備製造、紡織服裝、新型建材五大傳統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實施服務業加快發展工程,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發展。實施農業現代化推進工程,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生產體系和產業體系,走三次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實施質量品牌升級工程,以品牌質量促進產業升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工程,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明確各開發園區主導產業和發展方向,打造特色產業集羣,加快產城融合。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實施“互聯網+淮北”行動計劃,推進互聯網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實施人才高地建設工程,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業為紐帶、政府加強引導的人才培育機制。實施民營經濟提升工程,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權和創新收益。

(二)堅持協調發展,形成統籌推進新格局

實施“416”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形成“一主一次,南北聯動”的城市發展格局。深化美麗鄉村建設,全市鎮級政府所在地和自然村環境整治實現全覆蓋。實施縣區經濟振興工程,到20xx年,縣區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分別佔全市的80%和55%以上。推進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和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城鄉公共交通。堅持城鄉同治、全域共建,統籌推進城鄉文明一體化發展。培育精深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實施一批軍民融合產業項目。

(三)堅持綠色發展,塑造生態文明新優勢

合理佈局城市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行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爭創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爭創全國環境保護模範城市。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垃圾處理,加快河湖、塌陷區綜合治理。促進資源集約節約高效利用。

(四)堅持開放發展,拓展對內對外合作新空間

全面加強區域合作,主動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原經濟區建設。瞄準長三角、珠三角和台灣等重點區域,實施精準招商。加強與央企和知名民企合作,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轉移和上海產業轉移。擴大外貿規模,優化外貿結構,支持企業加快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

(五)堅持共享發展,建設和諧幸福新淮北

發展學前教育,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普及高中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高等教育發展。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健全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完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體系。實施“醫養結合”等新型養老模式,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和養老服務業。創新計劃生育管理,提高人口發展協調性。實施“全民健身、健康淮北”行動。深入推進扶貧開發,到20xx年,確保完成全市脱貧任務。

開局之年:奮力譜寫轉型發展和精緻淮北建設新篇章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全面實施調轉促“496”實施方案的攻堅之年。我們要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擴大開放,招商引資,增加投資,在繼續擴大有效需求的同時,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增強持續增長動力,着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實現“十三五”發展良好開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財政收入增長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10%,城鎮新增就業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節能減排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重點做好十個方面工作:

(一)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力促經濟在穩定增長中提質提效

千方百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強化經濟運行調節和監測預警,對企業分類指導。積極開展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重點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税費、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等方面,打出“組合拳”,幫助企業應對當前困難,保持競爭優勢。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能,在優化存量中提升產能利用率和市場競爭力。支持在淮省屬企業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第三產業和新業態,實現轉型升級。繼續深化“幹部幫聯企業,打造精良產業”行動,搭建銀企對接、產銷對接平台,幫助開拓市場,穩定企業發展。

加快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和開發園區建設。圍繞創新驅動、項目拉動、龍頭帶動、園區載動,推進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鋁基新材料、電子信息、綠色食品、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加快推進相邦鋁基複合材料二期、金龍光電觸摸模組、淮北北大方正智谷科技園等項目建設,力促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5%。推動七大開發園區抓產業規劃,抓龍頭企業,抓設施配套,抓科技創新,抓爭創省級基地,力爭成為工業增長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開展製造業升級專項行動,推動新一輪技術改造,在裝備製造、食品等領域實施“互聯網+”創新示範試點工程,促進傳統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組織實施年度轉型升級和技術改造項目160個,完成工業技改投資190億元,全面提高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水平。加快培育一批安徽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繼續開展“抓在建、促投產”活動,推動企業“小升規”,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0户。

優先發展服務業。加快現代物流、信息諮詢、科技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推進文化旅遊、商貿流通、家政服務、體育休閒、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創新發展電子商務等新型商業業態。順應消費結構加快升級和個性化定製消費的趨勢,積極培育新興消費,擴大傳統消費,發展新的消費模式。爭取列入省首批信息消費試驗區。繼續實施促進居民住房消費的優惠政策,鼓勵農民進城購房,鼓勵市民改善住房條件,鼓勵發展個人投資住房租賃業,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積極消化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穩定發展。加快傳化公路港物流、青龍山鐵路無水港、郵政快遞物流園等項目建設。新增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50家,服務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2.5%以上。

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完善建設創新型城市總體方案,圍繞調轉促,實施創新主體培育、“雙創”平台打造、產學研開放創新、產業技術升級和科技金融結合六大行動計劃。加強與市內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爭創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1家,新增創新型(試點)企業3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8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達到10.5%,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件。

(二)堅定不移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積極與央企對接,及時把握央企投資和產業佈局動態,力爭引進一批體量大、質量高、牽動性強的合作項目。堅持與知名民企、台企和外企深化合作,瞄準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台灣地區等產業轉移重點區域,圍繞現代服務業和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綠色食品等新興產業,制訂有針對性的招商方案,組織舉辦專題招商推介,開展“一對一”上門招商、“點對點”對接項目。密切跟蹤北京、上海等地產業轉移新動向,依託各種人脈關係、客商資源,力爭儘快掌握京滬兩地產業轉移的範圍、對象和批次,結合我市需求,篩選確定承接的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利用新型煤化工產業發展研討會、鋁基新材料產業發展研討會、食博會、石榴文化旅遊節和葡萄採摘節等節會平台,加大產業招商力度,加快引進一批戰略投資者。調整招商引資考核辦法,強化縣區、部門、開發區招商引資主體責任,完善重大產業項目調度和協調推進機制,力促萬達商業廣場、中國供銷淮北農產品批發市場等一批項目儘快落地建設。確保全年利用市外資金增長10%以上,力爭引進10個投資規模超5億元的大項目。

強化項目支撐帶動。今年計劃安排重點項目506個,完成年度投資401億元。全面實施“四督四保”制度,完善協調推進機制,突出抓好以“九個一工程”為重點的項目建設,以項目帶動產業發展。開工建設單機135萬千瓦機組的平山電廠二期國家示範工程、18萬噸煤焦油加氫及5萬噸針狀焦聯產項目,加快推進口子東山產業園、華孚色紡50萬錠工業園二期、相山海螺日產4500噸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產線等項目建設,確保煤焦化綜合利用二期、年產20萬噸混合芳烴精製及苯基合成材料一期項目全面投產,華中天力、浩豐實業等達產達效。

加緊謀劃申報項目。緊抓我省實施淮河流域綜合治理與振興發展的戰略機遇,着力在城鄉建設、交通水利、產業發展、採煤沉陷區治理與水環境綜合整治等方面謀劃實施一批項目,爭取列入省支持範圍。積極對接國家重大工程包謀劃項目,繼續跑省跑部申報國家專項建設基金,新增入庫儲備重大項目200個以上,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加大對大眾創業的財税支持和金融服務,健全完善創業輔導、人才培訓、信息諮詢等公共服務體系,激發全民創業熱情,確保新增私營企業2150户、個體工商户4800户以上,民營經濟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同比提高一個百分點。扶持百家骨幹民營企業做大做強,支持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兼併重組,鼓勵企業以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等形式引進戰略投資者,推進各類資本交叉持股或合作投資。以民辦公助等形式,支持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器建設。

強化要素保障。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重點,堅持以項目爭取資金。積極穩妥推進PPP等市場化投融資模式,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積極爭取用地指標,實施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加大閒置低效用地清理和再利用力度,推進工礦廢棄地治理,保障重大項目用地需求。推動招才引智和本土人才開發並舉,創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有利於人才創新創業的寬鬆環境。

(三)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攻堅,構建有利於轉型發展的體制機制

推進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圍繞增強城市資源聚集能力、人口吸納能力和綜合承載能力,突出“產、錢、地、人、治”,全面推進產城融合、城市投融資、土地要素、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等重點領域改革,着力解決制約城市轉型發展的深層次矛盾。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持續推進“放管服”結合,深化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建設,制定政府權力運行監督管理細則,實施清單動態管理。完善市、縣(區)、鎮(街道)三級政府權力清單平台建設,實現所有權力事項網上公開運行全覆蓋。

改革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制。穩步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重心下移,分級負責,把主體責任落實到縣區,基礎工作分解到鎮、街道,建立條塊結合、權責利統一的長效機制,調動縣區抓城市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持續推進財税金融改革。進一步完善預算體系,加大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一般公共財政預算的統籌力度。推進全口徑預算編制,將政府所有收支納入預算管理。規範政府性債務管理。穩步推進税收徵管體制改革。組建省股權託管交易中心皖北融資中心。創新開展“信貸+”融資服務。加大企業上市(掛牌)工作推進力度,鼓勵優質企業利用股權和債權拓寬融資渠道。

創新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深化國企改革,加強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實現由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健全預算調入機制,規範收益收取,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四)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全域統籌發展

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淮北-阜陽、淮北-合肥城際鐵路前期工作。加快推進符夾線擴能、青阜線電氣化改造工程,力爭高鐵聯絡線主體工程年底前完工。開工建設合相路、古毛路、淮六路與濉唐路4條道路二期工程。確保6月底前,市區至煤化工基地快速通道、蕭淮路淮北段路面改善工程建成通車。實施澮河南坪至臨渙閘段航道整治。南坪船閘主體工程完工。確保110千伏光明變、口子變輸變電工程投運。

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將新修編的城市總體規劃上報國務院審批,完善各類修建性詳規和專項規劃,促進市、縣“多規合一”。以東部新城建設為重點,優化城市功能佈局與空間結構,不斷彰顯“一帶雙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灣”的精美城市風貌。高標準規劃建設採煤沉陷村莊搬遷集中安置片區,與百善鎮規劃建設相統一,打造宜居宜業的城市南部次中心。加快地下綜合管廊等規劃編制,積極爭取進入國家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落實城市控制性詳規向市人大備案制度。實施老城區主次幹道、背街小巷、地下管網等設施改造升級,新建、改建一批城區菜市場。抓好龍山南路等續建工程建設,加快實施泉山北路等10個符夾鐵路道口改造工程,打通方安路等老城區12條斷頭路,建成淮海路人行天橋,暢通城區交通微循環。完善東部新城路網、水網、電網、排污治污等基礎設施和住宿餐飲、休閒娛樂等商業服務設施配套,提升新城區服務功能。拓寬改造梧桐中路,規劃建設東部新城與老城區間的快速通道。抓好市人民醫院東院區、一中東校區、職教園區二期工程建設,建成“創客驛站”大學生服務中心。開通濉溪至市職教園區109路新公交班線。開工建設城市規劃館和會展中心。實施太山路等14條新建道路綠化及東湖景區二期綠化,推進相陽溝、老濉河南段、蕭濉新河北段等河渠綠化,完成城鎮綠化190萬平方米。新建兒童公園、花山公園。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管理水平。建設智慧城市二期工程,應用大數據促進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便民化。推動城鄉環衞一體化全覆蓋。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啟動餐廚廢棄物收運體系建設。全面推進物業管理規範化、現代化。

加快推進農村人口市民化。深入實施城鄉户籍一元化管理改革,全面放開市區、縣城和建制鎮落户限制,完善居住證公共服務功能。探索建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銜接並軌機制,推進“五有”並軌。落實進城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注重開發適合農業轉移人口的就業崗位,提高農民進城落户積極性。

加快建設美麗鄉村。全面完成第三批11箇中心村項目建設,啟動第四批中心村規劃建設。持續加強 “三線三邊”環境綜合整治,推進“三治三增三提升”向鎮、村延伸,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結合精準扶貧,大力實施“一村一品”興業富民工程,扶持農村特色產業發展。

(五)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夯實“三農”發展基礎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貸款試點,探索開展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等改革試點。深化供銷社改革。

提升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業水利建設,實施農業機械化示範創建工程。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推廣農業物聯網技術。開展糧食綠色增產模式攻關,建立135萬畝核心示範區,擴大設施蔬菜種植面積,發展優質水果種植,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實施綠色增效工程,推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快鳳凰山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和4個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

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採取財政扶持、信貸支持等政策措施,加快培育骨幹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新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規範農民合作社發展,提高家庭農場生產經營能力。大力發展主體多元、形式多樣、競爭充分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在知名電商平台籌建淮北農產品特色館。

(六)持續推進精深文化建設,以文化內涵提升城市品位

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整合公共文化資源,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中心村農民文化樂園建設。構建覆蓋城鄉的文化體育基礎設施網絡,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發展。加強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管護,探索完善農村公共文化設施 “建管用”機制。繼續開展市民文化節和文化惠民消費季等文化活動。

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文化與旅遊、教育、科技、體育等行業的快速融合,增強文化產業發展活力。提升發展新聞出版、廣告演藝等傳統文化產業,積極發展創意設計、網絡傳媒等新興文化產業。加快隋唐運河古鎮文化旅遊、國購汽車文化園等項目建設,推動南湖等旅遊景區創建國家4A級景區,口子文化博覽園建成開放。加快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擴大和引領文化消費。

傳承創新特色文化。深入挖掘紅色文化、運河文化、好人文化、石榴文化資源,打造一批具有淮北特色、知名度高的文化品牌。編制紅色旅遊發展規劃,開通紅色旅遊線路。放大運河世遺效應,加大柳孜運河遺址保護和旅遊開發力度。

(七)持續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建設山清水秀天藍的美好家園

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堅持“四治”聯動推進環境整治,持續加大治霾治污力度,落實主要污染源監管措施,全部關閉燃煤小鍋爐,提標改造火電、水泥等高污染行業企業,標本兼治推進秸稈禁燒,確保PM10平均濃度繼續下降。加強污水處理設施改造升級,推進老濉河、澮河等主要流域及龍支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強化畜禽養殖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實施森林增長工程和石質山場綠化景觀提升工程,新造林2.5萬畝。開工建設中湖省級濕地公園及烈山、卧牛山生態恢復工程。

促進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實施資源再生利用示範工程。支持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推廣綠色建築、建材,倡導合理、綠色消費。出台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實施意見,鼓勵綠色出行。全面推廣應用節能新產品、新技術。實行水資源論證和用水定額管理制度,建設節水型城市。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

(八)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增強羣眾獲得感

全力辦好民生實事。繼續實施34項民生工程,新增農村道路暢通工程、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等項目,提高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基本公共衞生服務、政策性農保、特教生均公用經費和校舍維修改造等5項補助標準。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退役士兵、失地人員等重點羣體就業,為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培訓、權益保障提供優質服務。

堅決打贏棚户區改造攻堅戰。以改善市民居住條件為目的,抓住國家棚户區改造政策新機遇,積極爭取利用國開行、農發行長期低息貸款,以老城區為重點,科學界定拆遷範圍和地塊,實行民主和諧拆遷和房票購房安置,倒排時間節點,嚴格調度考核,強力推動一縣三區完成棚户區改造年度任務。新增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13142套。繼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

完善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全面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建立完善社會保險數據庫。按照政策及時調整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水平。加快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統籌發展,建立城鄉統一的醫療保險制度。依法推進社會保險擴面徵繳,擴大工傷保險覆蓋範圍。健全社會救助體制機制,鼓勵、引導和動員慈善組織、志願者、企業等各方力量通過多種方式參與社會救助。開展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健全以五保供養為主的農村養老服務網絡。

提質發展教育事業。完成學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提升學前教育普及水平。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縮小城鄉校際辦學水平差距。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做好新建小區配建義務教育學校工作。建立教師無校籍管理制度,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教育公平。圍繞產業轉型升級,整合職業教育資源,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推進市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強醫療聯合體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衞生資源合理配置。實施好全面兩孩政策。落實全民健康行動計劃,全力爭創省級衞生城市。辦好市第十屆運動會。加快發展婦女兒童事業,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關愛幫扶體系。大力發展社會福利和慈善公益事業。做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加強氣象、防空防震、防災減災工作。

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實行“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精準扶貧,確保全年減少貧困人口2萬人以上。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事業,落實單位和幹部定點幫扶機制,強化投入保障,提高扶貧成效。

(九)深化社會治理創新,切實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深化法治淮北建設,不斷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謀劃“七五”普法規劃,加快法治文化建設,不斷提升法治宣傳教育實效。深入開展依法治校、誠信守法示範企業、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依法行政示範單位等法治創建活動,提高社會管理法治化水平。完善民族宗教事務治理體系。

加強基層基礎工作。以爭創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為目標,深入推進平安淮北建設,加快完善立體化數字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持續推進基層綜治維穩信訪工作中心(站)規範化、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繼續推行重大不穩定問題清單制度,暢通信訪渠道,堅持依法治訪,最大限度減少矛盾的產生。

強化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鑄安”行動和“六打六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推進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全覆蓋,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立足讓市民吃得更放心、用藥更安全,以爭創省級食品藥品安全城市為抓手,大力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強化依法監管、全程監管和社會共治。

支持駐淮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現代化建設。推動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深入開展“雙擁在基層”和“四方共建”活動,全力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

(十)注重改進和創新政府工作,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進一步規範政府系統重大事項決策行為,確保決策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進重點領域綜合執法,建立健全自由裁量權基準制度,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自覺接受人大及其會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

不斷創新政府管理。健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公益性事業投資運營。加快新型智庫建設,健全決策諮詢制度。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加強政務平台和政府網站信息化建設,擴大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範圍,及時迴應社會關切。簡化優化審批流程,推行網上辦事,為羣眾辦事創業提供更好的服務環境。

持續提升行政效能。始終把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作為最大的責任,夙夜為公、勤勉工作,勇於擔當、敢於突破。深化精細作風建設,堅決整治“庸懶散拖”,堅決糾正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推動政府工作提速提效。

切實加強廉政建設。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厲行勤儉節約,嚴防“四風”反彈。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加大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政府性投資、公共資源交易等重點領域監管力度。嚴格執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認真履行“一崗雙責”,馳而不息正風肅紀。

讓我們在中共淮北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齊心協力,開拓奮進,紮實工作,為建設精緻淮北、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而努力奮鬥!

淮北市政府工作報告篇2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精緻淮北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20xx年是我市改革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形勢和繁重任務,全市人民在中共淮北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圍繞建設精緻淮北目標,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保持轉型發展定力,迎難而上,逆勢前行,經濟社會持續平穩發展。預計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50億元,增長9%;財政收入91.35億元,下降1.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2.81億元,增長4.2%;固定資產投資833億元,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9.8億元,增長12.9%;進出口總額5.4億美元,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00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00元,增長11.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1.3%;城鎮新增就業4.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06%;節能減排完成省控目標。

一年來,我們以“九個一工程”為抓手,統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一批事關長遠和全局的大事取得重大進展。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8億元,為歷年之最。煤化工快速通道、濉唐路及合相路改建工程加快推進,一批損毀嚴重的省縣道完成整修。澮河南坪港全面建成通航。經過不懈努力爭取,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高鐵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設上升為省級戰略,焦化二期4個關聯項目進展順利。海聚科技園一期、市職教園區一期工程建成投用。4.92平方公里的南湖核心景區建成並向市民開放。淮水北調市級配水工程規劃編制完成,華家湖水源涵養與生態補水工程初顯成效。濉溪經濟開發區積極爭創國家級開發區,市、縣經濟開發區和鳳凰山經濟開發區獲評全省投資環境十佳開發區。堅持不懈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獲評首屆安徽省文明示範城市,並再次被推薦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深化改革開放,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堅持以改革創新破解難題,以擴大開放促進發展。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由390項減少到253項,精簡35.1%。改革工商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全市新註冊企業3301户,增長52.4%,民間投資佔比上升到76.8%。推進財税金融改革。調整市、區分税制財政體制,充分調動區級科學理財、加快發展的積極性。改革預算編制管理,全面公開預決算和“三公”經費信息。擴大營業税改增值税試點。湖商村鎮銀行、濉溪農商行和淮礦集團財務公司掛牌運營。推動社會領域改革。順利完成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改革。探索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推進職業教育市級統籌。鞏固擴大基層醫改和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果。穩步推進户籍制度改革,新發放居住證5846張。創新城市建設管理體制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城區1000萬平方米環衞保潔作業順利實現市場化運作。成立市投融資委員會,完善政府性融資平台功能,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探索房屋徵收貨幣化安置。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完成土地確權登記頒證面積67萬畝。全面推進小型水利工程建管體制改革,改造提升“九小水利”工程,打通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推進林權抵押貸款,建立公益林補償機制。持續推進招商引資。市級領導牽頭成立17個招商團,大力開展組團式協同招商、委託招商、以商招商,遴選39名年輕幹部掛職招商。引進並開工投資規模億元以上項目105個,迎輝光電、金富士食品等一批重大招商項目落户淮北。組織開展了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三本車業、恆興汽配等44個項目開工建設,其中28個項目實現當年引進、當年簽約、當年開工。七個省級開發園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8.2億元,新增建成區面積6.6平方公里,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65個。

二是着力應對困難挑戰,經濟保持穩定增長。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採取擴投入、促消費、強實體等綜合舉措,確保經濟運行平穩有序。加大項目投資。強化市級領導聯繫督查重點項目制度,加快推進427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90.9億元,其中153個工業項目完成投資191.8億元,增長25.1%。相邦鋁基複合材料、銀龍三佳高鐵軌道板、華中天力鋁業、思朗保健食品、中威礦山設備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相繼建成或竣工投產。平山電廠累計完成投資15.4億元。持續擴大消費。完善城市商業網點佈局,全市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業網點增至44個。完成相山路標準化菜市場維修改造,建成鄉鎮商貿中心9家,直營農家店120家。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淮北企業網開通運營。加快發展流通產業,新增限額以上商貿流通單位107家。出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完成房地產投資152億元,銷售商住房面積172萬平方米。全力幫扶企業。免徵開發園區企業3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減輕企業負擔3300萬元。緩繳和減收企業社保費11.24億元,發放穩定崗位和技能培訓補貼4814萬元。強化市企戰略合作,支持省屬煤炭企業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深入開展“幹部幫聯企業,打造精良產業”行動,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9家,總數達739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40億元,增長11%。強化要素保障。加強政銀企對接合作,各項貸款餘額664.2億元,較年初增加50.5億元。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直接融資94億元,10家企業簽訂“新三板”、“四板”合作協議。多途徑保障發展用地,上報獲批各類建設用地13692畝,清理閒置土地1950畝。

三是着力推進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8.1:67.2:24.7調整為8:66.9:25.1。現代農業穩步發展。糧食生產實現“十一連豐”,成為全省第二個小麥畝產千斤市。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510億元,增長16.5%。“段園葡萄”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新增土地流轉面積3萬畝,家庭農場增至861家,農民合作社發展到1164家。工業結構持續優化。機械製造、食品工業、紡織服裝和建材業等非煤產業完成增加值345.5億元,佔全市工業的64%,同比提高6.4個百分點。電子信息、鋁基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速發展,實現產值407.7億元,增長20.2%。煤化工產業鏈進一步延伸,首次實現全線盈利。服務業發展步伐加快。出台加快發展物流業的指導意見。淮北汽車城獲批省級服務業集聚區。國購城市綜合體、中泰廣場基本建成,淮礦物流園二期、中易物流園和國購汽車文化園、隋唐運河古鎮、政通夢幻王國等項目加快建設。成功舉辦第三屆食品工業博覽會和第五屆石榴文化旅遊節。服務業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科技支撐作用不斷增強。新增授權發明專利113件,增長22.8%,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5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400億元,增速居全省前列。相邦複合材料創新團隊列入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計劃。龍湖高新區獲批設立省級“留學人員創業園”。杜集礦山機電裝備科技企業孵化器獲省級認定。烈山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鳳凰山國家級農業科技園通過科技部現場評審。

四是着力建設精美城市,城鄉統籌展現新面貌。堅持建管並舉,突出環境整治,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持續完善城市功能。投資16.3億元,實施城市道路、管網、橋樑、綠化和電網建設等重點項目127個。維修加固東崗樓立交橋,新建、改造東山北路、惠黎路、長山中路等14條城區道路,東部新區4條道路建成通車。增設公交候車亭54座,更新改造人民路、相山中路路燈697柱,完成長山路橋等7座道路橋樑和部分街區廣場亮化工程。推進供水、供氣向城市周邊延伸,新鋪設燃氣、供水和污水管網84公里。完成2570公里地下管線普查探測並建成信息管理平台。實施城市增綠工程,建成綠道34.3公里。順利通過國家園林城市驗收。整治老濉河、相陽溝、躍進河等城區溝河,清理淤泥24萬立方米。完成房屋徵收191萬平方米,建成安置房89萬平方米,已有3000餘户居民遷進新居。強化城市管理服務。加強“市容管理示範路”建設,完成濉溪路等6條道路街景整治。實施公共自行車惠民工程,日均使用量4.5萬人次。出台進一步加強物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規範物業管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4%以上,入選國家第四批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加快建設美好鄉村。首批13個重點中心村全面建成,統籌推進第二批11個重點中心村規劃建設。深入開展“三線三邊”治理,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濉溪縣獲評全省美好鄉村建設先進縣,烈山區入選全國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榴園成為全省宜居村莊示範村。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加強工業大氣污染防治和機動車排氣污染治理,嚴控污染物排放增量,改造燃煤鍋爐68台,淘汰黃標車、老舊車8659台。定期開展采石場及石料加工、物料堆場、渣土運輸、建築工地、混凝土攪拌站等環境專項整治。積極抓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組織實施節能降耗專項行動,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全力爭創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完成森林增長工程造林 6.6萬畝、森林長廊建設66.7公里、東部山場綠化1.6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20.5%。全面推進東湖及華家湖周邊採煤塌陷地、廢棄礦山等地質環境整治與生態修復,完成治理面積3196畝。

五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建設進一步加強。在收支矛盾較為突出的情況下,用於民生領域支出92.5億元,佔財政總支出的80.7%。民生工程全面完成。34項民生工程投入29.1億元,比上年增加7.6億元,羣眾得到更多實惠。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紮實推進。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突出抓好重點羣體就業。積極推進城鎮居民大病醫療保險,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城鄉低保標準、企業離退休人員和被徵地農民養老金穩步提高。兩所敬老院、900張民辦養老機構牀位、64所社區養老服務站建成使用。發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金5815萬元,受益學生7萬多人次。420户“以船為家”漁民全部上岸安居,“老字號”羣體工齡補助發放政策嚴格落實。實施公租房廉租房並軌運行,新開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區改造住房1.35萬套,基本建成1.2萬套,710户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部竣工。發放公積金貸款23億元,10470户家庭住房條件得以改善。社會事業加快發展。推進城區教育資源合理配置,整體提高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市轄三區全部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認定。新農合工作在全省率先推行二代身份證讀卡結算報銷,並實行按牀日付費。柳孜隋唐運河遺址躋身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我市一張世界級文化名片。文化惠民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全部免費開放。我市在省十三運會、六屆殘運會和七屆民族運動會上取得較好成績,八一男排全國聯賽主場落户淮北。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完成15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12個城市標準化示範社區、30個村級組織服務用房建設。276個村順利完成新一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我市躋身全國首批社會組織建設創新示範區。紮實開展平安淮北建設,堅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羣眾安全感指數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市政府應急指揮信息系統投入使用。穩步推進信訪工作制度改革,基層綜治信訪維穩工作平台全面建成。開展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專項行動,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安全生產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積極開展打非治違和隱患治理,關閉地方小煤礦8對,淘汰落後產能92萬噸,各類事故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嚴厲查處製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行為,保障人民羣眾飲食用藥安全。圓滿完成戰時國防動員演練。第三次經濟普查工作榮獲全國先進。婦女兒童、青少年、老齡、殘疾人、紅十字等事業取得進步,人口和計劃生育、司法行政、雙擁共建、人防、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氣象、地震、檔案、保密、地方誌等工作繼續加強。

各位代表!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我們注重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查擺“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對自查和徵求到的475條意見建議列出“問題清單”,逐項逐條分解,狠抓整改落實和建章立制。堅持依法行政,規範政府系統重大決策行為。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辦理市人大代表議案、建議133件和市政協委員提案186件,滿意度99%以上。辦好《政風行風熱線》、《説辦就辦》和《法制時空》欄目,辦理市長信箱和網上留言1358條,累計為羣眾解決實際問題4512個。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國務院“約法三章”,修訂完善市政府工作規則,強化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和政務督查,務實改進政府作風。精簡會議文件,清理超標準辦公用房,規範公務接待,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勤政廉政建設進一步加強。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遇到的困難超乎預期,付出的努力非同尋常。全市上下在挑戰中堅定信心不動搖、改革攻堅求突破,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這是市委正確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全市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向駐淮解放軍、武警官兵和政法幹警,向國家和省駐淮單位,向在我市創業的投資者、建設者,表示誠摯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部分骨幹企業和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效益下滑。新興產業規模不大,服務業發展滯後,招商引資氛圍不濃、大項目偏少,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社會治理任務繁重。少數公職人員工作作風不實,服務和擔當意識不強;公職人員當中自我要求不嚴、不勤不廉現象時有發生。對此,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採取積極措施,有效加以解決。

二、適應新常態,把握新機遇,奮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穩步發展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市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xx”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任務艱鉅、意義重大。從宏觀形勢看,世界經濟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總體復甦疲弱態勢難有明顯改觀;我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為主要特徵的新常態,發展條件和環境發生深刻而複雜的變化。從淮北自身看,受煤炭行業產能過剩、需求萎縮、價格下跌等當前因素,以及我市產業結構不優、經濟總量不大、質量效益不高等長期累積問題影響,經濟運行仍將處於非常困難時期。必須從當前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積極適應新常態,既要看到宏觀經濟減速換擋、轉方式調結構更加緊迫,更要看到我市改革活力增強、經濟增長動力正從以煤為主轉向多點支撐、民營經濟加快發展、一大批項目正在加緊建設等利好因素,繼續保持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以改革創新的思路、開放發展的舉措、轉型升級的成效,贏得未來發展的主動。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建設精緻淮北目標,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深化改革開放為動力,以調結構促轉型為主攻方向,以推進自主創新和發展民營經濟為重要驅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強化風險防控,全面推進依法治市,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財政收入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城鎮新增就業4.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節能減排完成省定任務。

重點做好十個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動重要領域改革

堅持以改革促進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積極有序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實施政府機構改革,科學配置部門職能,理順部門職責關係。承接落實好國務院和省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繼續精簡市級行政審批項目。公佈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涉企收費清單,完善事中事後監管機制。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實行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實施辦公用房管理和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深化財税金融改革。創新政府融資平台運行機制,深化土地收儲和投融資管理體制改革。改革財政支持企業發展方式,建立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將政府性債務收支納入預算統一管理,加強風險防控。充分發揮綜合治税平台作用,堅持依法徵管。全面落實資源税、營改增等税改政策。大力引進域外銀行來淮設立分支機構。擴大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和規模,重點推進中小企業在場外市場掛牌融資。深化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按照統分結合、責權利一致原則,明確界定市、區在規劃建設管理方面的事權和責任,建立科學合理、運轉高效的城市管理體制。實施招投標管辦分離體制改革,建立“一委一辦一平台”運行機制。深化城鄉發展一體化綜合改革。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落實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創新水利發展體制機制,繼續做好相山區機井管護和劉橋水廠建管試點工作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社會投資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探索市場化的淮水北調市級配水工程投融資體制、建管體制和水價形成機制。建立公共資源城鄉均衡配置體制,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積極爭取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文化和社會事業改革。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行縣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無校籍管理,推進職業教育向多元投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向發展。積極推進市級公立醫院改革,鞏固完善基層醫改和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穩步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二)全力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

推動淮北轉型發展、加快發展,關鍵靠投資拉動,靠招商引資,靠項目支撐。抓招商引資添增量。瞄準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企業開展精準招商,抓好產業延鏈補鏈招商,引導外來投資更多地投向新型煤化工、食品加工、裝備製造和鋁基新材料、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重點產業及現代服務業,提升招商引資產業符合度和投資強度。實施專題推介招商、委託招商和駐點招商,鼓勵各載體單位依託標準化廠房、低效閒置土地等開展“零土地招商”和“二次招商”。加強與央企、知名民企對接,加大對蘇浙滬、閩粵和港台招商力度,推動區域經濟合作,全年引進並開工規模以上項目100個。抓項目建設增後勁。今年計劃安排重點項目435個,完成年度投資453億元。強化市級領導聯繫督查重點項目制度,完善項目協調推進機制,突出抓好“九個一工程”建設。繼續開展“抓在建、促投產”行動,全面提升項目開工率、竣工率和投產率。推動平山電廠2台66萬千瓦機組年內投產運行,積極推進國安電力二期、中利電廠三期及大唐熱電聯產項目前期工作。合理確定213個政府性投資項目,帶動和激活更多的市場主體增加投入。抓園區提升促集聚。加快推進七個省級開發園區建設,做好市開發區新區產城一體化總體規劃和龍湖高新區規劃調整評審及報批工作,加快標準廠房、公租房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完善臨渙工業園基礎設施配套,積極推動與上海華誼、神華集團等大企業合作,促進煤化工產業上規模、提質效。繼續推動濉溪經濟開發區向國家級開發區邁進。支持杜集經濟開發區打造國家級礦山機電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支持鳳凰山開發區打造國家級食品產業基地,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推動市開發區新區與烈山區5平方公里園中園競相發展。加快濉蕪現代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儘快引進一批工業企業入園發展。

(三)創新驅動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堅持調整存量與做優增量並舉,進一步強化創新驅動發展的引擎作用,依靠創新培育工業競爭新優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強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加快技術創新與技術改造,促進傳統產業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共生共贏的市礦關係,共同謀劃和實施煤電、煤化聯產項目。搶抓電力體制改革的機遇,爭取獲批直供電和自備電。積極推進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設,確保年內焦化二期、年產20萬噸混合芳烴加氫項目建成投產,推動寶鋼氣體空分裝置、幹熄焦餘熱發電、煤焦油深加工、特種炭黑等項目開工建設,不斷延伸煤電化產業鏈。依託安徽礦機、口子酒業、華孚色紡等骨幹企業,抓好關鍵技術和裝備的改造提升,重點推進138個工業轉型升級技改項目。深入開展“幹部幫聯企業、打造精良產業”行動,做大做強行業領軍企業,加快專精特新企業成長,促進小微企業“小升規”,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0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着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堅持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調結構、促轉型的重大舉措,強化政策支持,推進電子信息、鋁基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和高端裝備製造等5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加快建設傲龍網絡、大華活性炭等24個投資億元以上新興產業重點項目,確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5%。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施科技提升園區、產學研協同創新、科技型企業培育行動計劃,深化與中科院、上海交大、淮北師大等高校與科研院所合作,抓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60億元。啟動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市培育工作。爭創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圍繞經濟結構調整和新興產業發展,加大創新人才培養引進力度。

(四)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增效

堅持把發展服務業與提升城市功能、優化產業結構結合起來,完善鼓勵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在淮省屬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在穩定主業的同時,拓展現代服務業;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平等進入服務業領域,開發多層次市場,促進服務業消費。優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力爭在研發設計、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節能環保服務及品牌建設等方面有大的突破。加快電子商務平台建設,拓展本地特色產品銷售渠道。做好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修編工作,推進青龍山商貿物流園等規劃建設。加強與上海鐵路局和合肥海關合作,積極推動青龍山火車站“無水港”建設。促進金融等新型業態加快發展。升級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推進城市商業綜合體、專業市場和商貿購物中心建設,提升核心商圈輻射功能。引導大型連鎖超市、批發市場等流通業態轉型升級。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超對接”和“企超對接”工程。促進文化旅遊體育融合發展,拉動體育健身消費,加快隋唐運河古鎮、政通夢幻王國等文化旅遊項目建設,謀劃打造隋唐運河古文化、美好城鄉自然風光和紅色文化傳統教育三大主題精品旅遊線路,推動“四季榴園”、南湖創建國家4A級景區。創辦“房產超市”,實現房地產市場消費常態化。加快發展新興服務業。將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新興產業有機結合,促進各種創新要素聚集、交融,催生新的業態和商業模式,推動發展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創意應用等智慧型新興產業。大力發展信息消費、養老和健康服務業。發展假日經濟、會展經濟,辦好20xx中國淮北食品工業博覽會、第六屆石榴文化旅遊節。

(五)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

在穩定糧食生產基礎上,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持續增加糧食等農產品供給。積極推進土地治理,完成高標準農田水利建設2萬畝。繼續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建立135萬畝小麥、40萬畝玉米高產攻關核心示範區。實施“糧安工程”危倉老庫維修改造。抓好“主食廚房”、“放心糧油”工程,助推食品工業快速發展。加強“菜籃子工程”建設,擴大蔬菜生產基地,發展規模養殖,培育100個標準化規模種養示範基地。加快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示範家庭農場50個,新增農民合作社示範社50家。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帶動各類經營主體共同發展。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加快五鋪等6個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完善口子等4個食品園區功能,推動食品加工向生物科技和保健養生方向拓展。努力爭創鳳凰山國家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提升美好鄉村建設水平。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嚴防舉債搞大拆大建,引導羣眾自覺自願、投資投勞建設美好家園。結合“三線三邊”環境治理,啟動第三批11個重點中心村建設。以解決垃圾收集處理、安全飲水、道路暢通和改善生態為重點,帶動全市村莊面貌逐步改善。大力實施興業富民工程,推進“一村一品”、鄉村旅遊等特色產業發展,努力走出一條村莊建設與產業發展、羣眾致富互促共進的新路子。

(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全面落實鼓勵和支持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深化改革、強化服務、優化環境,推動民營經濟加快發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深化“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推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和項目審批收費“一表制”,清理不必要的證照和資質、資格審批,降低企業創辦門檻,全年新增私營企業2150户、個體工商户4800户。鼓勵大眾創業。依託現有創業孵化基地,支持大學生和海外留學人員領辦、創辦企業,引導更多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促進更多個體工商户升級為企業法人,充分激活全社會的創業激情,努力在全市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助推民營經濟轉型發展。發揮產業投資基金引導作用,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民營企業立足自身優勢,把握市場需求,積極從傳統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向現代服務業延伸,向現代農業拓展。支持民營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產品開發。提高企業家素質,發揮企業家作用,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着力優化發展環境。堅持以服務促管理、以扶持促發展,簡化辦事手續,提高服務效能。堅持依法行政,嚴肅查處濫用行政權力干預民營企業合法生產經營活動,讓企業家放心、放膽發展。加強全社會誠信建設,以良好的誠信環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建立銀政擔合作和代償按比例分擔機制,放大擔保功能,為民營企業創造寬鬆的融資環境。

(七)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

堅持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佈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穩步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實施全域城鎮化戰略,加強規劃協同,分輕重緩急編制市區各區塊修建性詳規,做好城鎮規劃與土地規劃銜接,編制土地儲備規劃,提高城鎮土地利用率。啟動高鐵新區建設,完善東部新城區基礎設施和商業配套,增強新城區對人口的吸引力。打通古城東路、環山東路、方安南路等城市斷頭路,加快龍山南路、桂苑東路建設,大力推進老城區主次幹道、背街小巷、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改造,實施孟山南路貫通工程。建設烈山片區污水傳輸一期工程。建成南黎公園。以文明創建為抓手,持續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和管理水平。強化城市管理“一盤棋”意識,實行市區聯動、部門協作、重心下移,充分發揮社區管理作用。深化“市容管理示範路”創建工程,完善網格化管理平台。新投放公共自行車3100輛。深化環衞作業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提升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推行房屋徵收貨幣化安置。全面提升城市物業管理水平。完善區域綜合交通體系。加快淮北至蕭縣北高鐵聯絡線工程進度,積極推進符夾鐵路擴能工程和青阜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加快濟祁高速淮北段、煤化工快速通道建設,完成合相路一期主體工程,續建蕭淮路中段、濉唐路工程。開工建設南坪船閘,整治沱澮河航道。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管理,大力發展城市公交併向小城鎮延伸,努力構建城鄉互通、高速繞城、公鐵水聯運的綜合交通網絡,讓淮北交通變得更加通達順暢。加快縣城和小城鎮建設。按照滿足城鎮化快速發展需要並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大縣城和小城鎮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力度,提升綜合承載能力。推動天然氣、集中供水等公共服務設施向城鎮、鄉村延伸。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繼續實行居住證制度,縣城和建制鎮落户全面放開。有效解決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就業、就醫、子女入學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問題,讓進城務工農民進得來、留得住、過得好。

(八)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並重,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體系,打造“山青、水秀、天藍、景美”的山水生態城市。強化污染防治。以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為抓手,繼續實施清潔生產、飲用水源地保護、總量減排、大氣污染治理、固廢處置和新能源替代等重點環保工程。加大揚塵污染防治和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力度,專項整治煤炭、粉煤灰堆場和採石場,加強市區貨運車輛通行線路管控。嚴格監測和控制城市PM10和PM2.5。繼續推進火電、水泥等高污染行業脱硫、脱硝和除塵改造。加快污水集中處理工程及配套管網建設。下大力氣抓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積極爭創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大力實施森林增長工程,綠化荒山4500畝,植樹造林2.9萬畝,爭取今年讓全市石質山披上綠裝。推進城市主要道路、出入口和南湖公園、相山公園等重要節點景觀綠化提升改造,新增城鎮綠化170萬平方米,建成綠道50公里。按照“調、輸、蓄、用、節、淨、美”的總體思路,統籌安排城市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加快推進淮水北調和市級配水工程,繼續實施華家湖水源涵養和生態補水工程及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抓好東湖、中湖採煤沉陷區治理和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廢棄礦山20xx畝。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做好工業、交通、建築等重點領域節能工作,降低能源、水資源消耗。繼續清理開發園區閒置及低效用地。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九)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堅持以民生工程為抓手,推動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持續辦好民生工程。全年計劃安排財政資金30億元,實施34項民生工程。繼續提高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補助標準,將涉及困難羣體生活的農村低保、五保供養等項目提標10%,擴大新農合大病保險實施範圍以及貧困殘疾人救助與康復救治面。完善績效考評體系和建後管養機制,切實發揮民生工程的最大效益。積極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羣體就業,落實鼓勵自主創業的扶持政策,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完善社會保險制度,推進醫療保險城鄉統籌,全面實施城鎮居民大病醫療保險,鞏固擴大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覆蓋成效。抓好社會保險擴面徵繳,推進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區改造住房9600套,基本建成1.2萬套(含續建項目),完成365户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統籌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繼續實施學前教育三年提升計劃。做好新建住宅小區同步配建幼兒園和義務教育學校工作。推進市職教園區、一中新校區、人民醫院東院區建設。深入實施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強化重大疾病預防控制。促進人口計生工作轉型發展。推進柳孜隋唐運河遺址考古公園建設。加強基層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管護,鼓勵有條件的鎮村建設農民文化樂園,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十)努力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更加註重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認真解決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確保社會安定有序。不斷創新社會治理。紮實推進法治淮北建設。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困難羣體法律援助。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引導和支持羣眾理性表達訴求、依法維護權益,暢通和規範羣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完善初信初訪辦理制度,推進涉法涉訴信訪改革。嚴格落實領導幹部接訪約訪下訪制度,推行“陽光信訪”,全面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認真做好重大事項社會風險評估工作,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發生。全面夯實基層基礎。以爭創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為目標,大力加強社會治理基層基礎工作。充分發揮基層綜治維穩信訪平台作用,進一步健全制度機制,落實保障措施。推進智慧城市和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深化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加強社區矯正工作。完成開放式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加強公共安全防控。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健全應急處置聯動機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深入開展“本質安全年”和打非治違專項活動,繼續推進小煤礦關閉整頓工作,加大對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監管力度,依法嚴厲打擊貨運車輛超載超限運輸,有效防範各類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加強國防、雙擁和人防工作,支持駐淮部隊建設,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三、強化法治理念,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

堅持把依法行政的要求貫穿於政府工作的始終,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加快法治政府建設進程。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強化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意識,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法定程序。堅持和完善聽證制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完善市、縣(區)行政執法管理,推進食品藥品安全、工商質監、公共衞生、安全生產、文化旅遊、資源環境、農林水利、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領域綜合執法。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強化權力監督制約。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依法執行人大決議決定,重大決策出台前向人大報告,認真做好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意見,主動接受社會公眾和新聞輿論監督,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重要作用。加強對政府內部權力的制約,強化行政複議、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更加註重審計成果的有效運用。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大力推進行政權力運行、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政府信息公開。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加強政府網站建設,推進政務公開信息化。

各位代表!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是人民羣眾的期盼,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面對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全市各級政府工作人員必須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始終保持奮發有為好狀態。大力發揚“釘釘子”精神,真抓實幹,勇於擔當,以鍥而不捨的韌勁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強化績效考核和政務督查,嚴肅查處履職不到位、行政不作為、慢作為和亂作為等問題,着力提升行政效能。鞏固和拓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國務院“約法三章”,嚴控“三公”經費支出,持之以恆反對“四風”,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自覺遵守廉潔從政各項規定,進一步樹立為民務實清廉政府形象。

讓我們在中共淮北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和依靠全市人民,以更大的決心、更足的幹勁、更實的作風,開拓進取,克難奮進,為全面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為加快城市轉型、建設精緻淮北而努力奮鬥!

淮北市政府工作報告篇3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xx年:攻堅克難、奮發進取

剛剛過去的20xx年,面對宏觀經濟下行、煤炭價格大幅下降的複雜嚴峻形勢,全市人民在中共淮北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定信心,知難而進,圍繞建設精緻淮北謀篇佈局,着眼長遠做規劃打基礎,優環境抓項目,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築和諧,經濟社會實現持續健康平穩發展。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650億元,增長9 %;在煤炭税收同比下降27%的情況下,完成財政總收入93.03億元,比上年下降8 %,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0.68億元,下降2.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05億元,增長10.1%,其中非煤產業增加值284億元,佔全部工業的56.2%,同比提高10.9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692億元,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億元,增長13.9%;外貿進出口總額4.4億美元,增長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0元,增長10.5%;農民人均純收入8500元,增長13%。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1%;節能減排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

一年來,我們積極爭取、主動跟進,一批事關全局的重大項目取得新突破,一批招商引資項目簽約落地。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產業發展規劃獲省政府批准,上升為全省煤化工發展重點。大唐虎山電廠投產發電,填補了我市作為能源基地無大型火電機組的空白,總投資58億元的平山電廠獲國家發改委核准正式開工建設。符夾線擴能暨高鐵聯絡線項目得到國家鐵路總公司認可,正待批覆立項。我市躋身全國第二批智慧城市試點。再次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堅持規劃先行,引領城鄉發展。為優化城鄉空間佈局,編制完成全域空間統籌規劃,與皖北城鎮羣城鎮體系規劃對接。按照地上地下統籌、產城一體、組團式發展的思路,積極謀劃城市發展的重點。完善了綜合交通發展和城鄉公共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按照“調、輸、蓄、用、節、淨、美”統籌的思路,編制完成水資源利用與水環境治理規劃。淮水北調淮北市配水工程方案、南湖和東湖景區規劃通過專家評審,旅遊、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即將編制完成。出台城市供水、燃氣、排水防澇、道路綠化、電網配套和棚户區改造等專項規劃。調整了市開發區新區總體規劃和龍湖片區控制性規劃,完善了臨渙煤化工產業園與澮河新城聯動發展規劃。完成一縣三區村莊布點規劃和37箇中心村建設規劃。按照市縣一體原則,開展濉溪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工作。這些規劃相互銜接,合理佈局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符合中央和我省關於城鎮化工作的總體要求。

(二)狠抓項目推進,擴大有效投入。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抓手,完善市領導聯繫督查重大項目機制,全年組織實施重點項目391個,完成投資417.3億元。圍繞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省道235市開發區新區至泗許高速連接線、省道101平山口至徐樓段改建工程全面開工,省道202百善至渦陽段復工建設,南坪港一期工程主體完工。淮海東路等10條道路建成通車,沱河路等16條道路綠化工程全面完成,鋪設供水管網67公里、污水管網50公里、天然氣管網21公里。首座220千伏文昌宮智能變電站投運。總投資3.9億元的火車站及廣場建設基本完工,即將投入使用。淮礦集團工程建設公司科技大廈1號樓工程榮獲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圍繞發展優勢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積極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華中天力鋁業、相邦複合材料、聖祥食品等項目開工建設,陽光機電、海聚科技園等項目加快推進,美信鋁業、金龍機電等項目竣工投產。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超過300億元,增長25%,增速居全省前列。全年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3家。圍繞推動服務業提速增效,規劃建設一批現代物流、信息服務、文化旅遊等服務業項目。百善物流園獲批省級服務業集聚區,淮礦物流園一期基本建成,大潤發二店、紅星凱越廣場開業運營,政通夢幻王國旅遊項目開工建設,國購汽車文化產業園、口子文化博覽園、四季榴園建設進展順利。華東區互聯網數據中心項目落户市開發區新區。新增限額以上流通企業108家,總數達339家。服務業完成增加值175億元,增長8%。圍繞提升農業發展水平,加快現代農業項目建設。完成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資2.1億元,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29萬畝、除澇面積45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2.9萬畝。新增高效規模化種養基地110個,全市糧食總產120.1萬噸,實現“十連豐”。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累計達到197家,實現產值428億元,增長26%,增幅居全省前列。圍繞改善生態環境,大力實施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投入資金1.37億元,完成東湖、南湖區域地質環境治理和龍岱河等3條河道治理工程。加快推進37箇中心村規劃建設,完成投資8.7億元。榴園、南山、郭王、黃新莊等一批特色精品村莊成為全省美好鄉村建設的亮點。全面啟動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工作。超額完成省下達的森林增長工程年度任務。

(三)加大改革力度,創新體制機制。出台加快政府性投資項目建設意見,完善工程建設招投標管理辦法,改變“八分開”缺少統籌的狀況,逐步提高城市建設效能。調整徵收安置補償辦法,健全拆違控違機制,積極化解城市建設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完善市土地管理委員會工作機制,開展土地清理專項行動,進一步規範土地利用。深入推進基層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營改增”試點穩步開展。完善財政資金管理使用辦法,盤活存量資金,提高使用效益。推進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成立市融資委,規範政府融資行為。組建交通、水務、南湖和臨渙工業園投資公司,積極拓展融資渠道。持續推進金融創新。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在淮設立分支機構,同創擔保公司完成增資擴股,濉溪縣農村信用社改制工作穩步推進,淮礦集團財務公司、湖商村鎮銀行獲准籌建,龍盤工貿等3家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制定林權抵押、專利權質押貸款辦法,支持企業以股權質押、商標專用權質押、動產抵押等多種方式融資。完善考核獎勵辦法,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全年新增貸款103億元,增長20%。大力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與上海交大、中國林科院建立全面合作關係。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新增流轉土地10.8 萬畝,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1100家,家庭農場達到269家。相山區獲批全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烈山區成為全省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區。

(四)多措並舉幫扶企業,壯大提升實體經濟。加強與在淮央企和省屬大企業戰略合作,及時幫助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加快推進“百億口子”行動計劃,扶優扶強重點骨幹企業。出台促進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的46條意見和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82條措施,全力以赴保企業、穩增長。全面落實“五緩兩降兩補貼”政策,困難企業緩繳社保費3.68億元,累計減收社保費6330萬元,為57家企業發放就業崗位補貼1.25億元。紮實開展“幹部幫聯企業,打造精良產業”行動,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用地、用工等方面難題185個,落實貸款11.6億元。啟動跨區域進高校引智工程,為企業引進70多名高端人才。積極推進工業強市戰略,深入實施“萬千百十”工程,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5家,總數達714家;新增產值超億元企業72家,總數達392家。落實省市專項扶持資金1.44億元,用於擴大融資擔保金,支持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大力實施創業富民工程,開展以創業帶動就業富民行動,完成創業培訓7900人,新增私營企業2102家、個體工商户12587户。民營經濟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3%,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

(五)不斷優化投資環境,持續推進招商引資。大力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市級行政審批項目從261項減少到157項,精簡率達39.8%。優化再造審批流程,全市43家行政審批單位申報材料精簡率、辦理環節精簡率、承諾時限壓縮率分別為12%、19%和31%。免收市、區開發園區企業39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減輕企業負擔2900萬元。對招商引資項目實行招商單位全程幫辦制度,推進“一會制”、“一表制”並聯審批。加快園區載體建設,夯實招商平台,承接產業轉移的能力不斷增強。市開發區新區成為全省產城一體化試點園區。龍湖省級高新區獲准籌建。濉溪開發區成為全省創新型園區,獲批省級鋁基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鳳凰山開發區獲准擴區併成為省級科技園區。杜集開發區成為全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濉蕪產業園建設與招商同步推進。調整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考核辦法,瞄準北京、上海、江蘇崑山、浙江、廣東和台灣等地,突出領導幹部帶頭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依託幫聯企業招商。全市引進投資規模億元以上新建項目102個,合同引資額405億元。其中引進工業項目67個,商貿物流項目22個,其他服務業項目13個。與中建七局、中水電十三局、中鐵四局等央企及北控水務合作共建基礎設施項目成功簽約,近期將陸續開工。全市累計引進市外資金330億元,增長43.5%;實際利用外資4.5億美元,增長 20%。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積極參與中原經濟區、淮海經濟區協作,擴大了城市開放度,提升了城市知名度,獲得了大量的產業發展和項目信息,形成與央企、知名民企和外資、台資合作發展新機制,搭建了區域交流合作新平台。

(六)大力改善民計民生,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在財政收入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堅持民生優先,壓減一般性支出。全市財政用於民生領域的支出 81億元,佔財政總支出的80%。34項民生工程全面完成。落實義務教育保障經費1.87億元,惠及學生23萬餘名。發放各類教育資助資金6446萬元,資助學生8.8萬人次。18個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全部建成使用。72.7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52.5萬人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實現了全覆蓋。城鎮基本醫保實現省內異地結算。新農合參合率全省第一,率先實現市級統籌。全年發放各類社會救助金2.97億元,救助困難羣眾125.5萬人次。新增養老機構牀位3075張。新建30個村級組織服務用房。94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6個公共文化服務信息化建設項目全部完工,34個公共文化場館和516個農家書屋全部免費開放。提前兩年完成省定農村清潔工程建設任務。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受益羣眾11.7萬人。改造完成農村公路危橋18座。把解決22663户被拆遷户安置問題作為最緊迫的民生工程,採取有力措施集中解決難題、掃除障礙、理順機制,加快24個安置點293萬平方米安置房建設。新建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區改造房19047套,基本建成12421套。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制度的保障功能,幫助9452個家庭改善了住房條件。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合理配置主城區教育資源,重新劃分義務教育學區,實行中國小校陽光招生,有效解決了大班額現象和擇校問題,體現了教育公平。高質量完成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各項任務。市職教園區建設進展順利,累計完成投資5.7億元。農民文化樂園建設試點穩步推進。市圖書館獲評國家一級圖書館。市婦幼保健院二期工程開工建設,市中醫院躋身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全市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全部達到規範化建設標準。紮實推進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我市健兒在全國第十二屆運動會上摘得2金1銅,省羽毛球隊落户淮北。積極開展城鄉結合部環境綜合整治,紮實推進文明創建活動,城市形象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不斷創新。出台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辦法,努力為羣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加快農村社區建設,村級組織公共管理和服務水平全面提升。杜集區成為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範單位。開展用羣眾工作統攬基層信訪工作試點,紮實推進“領導幹部大接訪”活動,妥善處理羣眾信訪矛盾糾紛,積極化解信訪積案。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強化,“天網”一期工程全面建成。以實行居住證制度為主要內容的户籍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推進“打非治違”和隱患排查,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對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實行“一票否決”,保障人民羣眾飲食用藥安全。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各項人口計生工作指標。國防教育、雙擁和人防工作得到新加強。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機關事務管理、保密、檔案、地方誌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婦女、兒童、青少年、老齡、殘疾人和慈善等事業實現新發展。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堅持強化政府自身建設,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的各項規定,着力破解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認真解決羣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建立邀請市人大、市政協領導列席市政府常務會議制度,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辦理市人大代表議案、建議110件和政協委員提案186件,滿意度99%以上。加大政務公開力度,推進網絡問政,辦好政風行風熱線和説辦就辦欄目。辦理“市長信箱”和網上留言938件,回覆率97.5%,榮獲人民網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先進市稱號。完善重大行政決策機制,規範政府決策行為,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強化目標管理,集中開展“大督查”活動,促進重大決策落實。繼續對全市機關、公共服務單位及128名科(處)長開展民主考評,強化問責問效。加強對重點工程、關鍵領域的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從嚴查處違紀違法案件。認真履行“一崗雙責”,進一步深化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嚴格落實國務院“約法三章”, “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同比下降14.2 %。全面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工作,為加強管理、推進改革奠定了基礎。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面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我們遵循經濟發展規律,保持定力,沉着應對,推動淮北開放轉型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一年,市委堅強領導、統攬全局、科學決策,提出了建設精緻淮北的奮鬥目標,更加明確了淮北的發展方向;這一年,市人大、市政協對政府工作理解支持、有效監督,為淮北的發展集聚了正能量;這一年,全市廣大幹部羣眾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奮發進取,為淮北的發展作出了新貢獻!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和離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駐淮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在我市創業的投資者、建設者,向關心、理解、支持淮北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產業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財政收入出現負增長,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新的財税增長點還不多,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比重偏低,老城區擁擠需要疏解,新城區組團需要配套,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少數公務人員的進取和服務意識不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辦事效率不能適應我市轉型發展的需要。我們將高度重視這些困難和不足,採取切實有力措施推進解決。

20xx年:改革創新、穩中求進

20xx年是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為打造精緻淮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縱觀形勢,我們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仍然較多。世界經濟低速增長的態勢仍在延續,我國經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階段,我市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任務比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更加艱鉅繁重。但是,調結構需要戰略定力,轉方式需要歷史耐心,急不來,也慢不得。面臨新形勢,我們的發展思路、工作套路和心理預期都要作出相應調整,需要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加快調結構轉方式,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而不是片面追求增速拼資源,甚至犧牲環境,得不償失。思路調整不過來,就很難適應新形勢,新變化。同時,我們應該看到,黨的xx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必將進一步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為我市破解發展難題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我們還要看到,我市整體納入中原經濟區規劃,國家加大對資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支持力度。我們還擁有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促進皖北振興、全省新型城鎮化試點等多項政策機遇。經過50多年的建設,我市產業發展基礎、城市文明程度和人文環境等優勢比較明顯。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產業精良、文化精深、城市精美、作風精細的精緻淮北,到20xx年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進一步明確了提升經濟質量、加快轉型發展的總體思路。這些目標和思路以及據此形成的一系列規劃,已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正在轉化為推動淮北加快轉型發展的強大動力。特別是經過去年招商引資和推進項目的前期工作,今年將有大批項目開工建設,推動項目引進轉化為項目建設收益,提升經濟發展的內驅力和支撐力。只要我們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始終保持開拓進取的昂揚鋭氣,堅定信心,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就一定能夠奪取新一輪發展的主動權。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以及中央、全省經濟工作暨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七屆七次全會的總體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牢固樹立大開放、市場化、規劃引領和可持續發展理念,以推進開放轉型發展為主線,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抓手,以調結構轉方式為主攻方向,更加註重改革創新增活力,更加註重改善民生促和諧,努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平穩發展,在打造精緻淮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程上邁出新步伐。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財政收入增長3.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5%,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1%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以內,節能減排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重點做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圍繞釋放發展活力,着力推進改革創新。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與社會的關係,深入推進政企、政資、政事、政社分開,把政府工作重點轉移到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以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為契機,理順部門職責關係,優化工作流程。嚴格控制機構編制,確保財政供養人員總量只減不增。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事項,簡化辦事程序,壓縮審批時間,提高辦事效率。實施工商、質監行政管理體制調整和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培育發展各類中介組織。推進財政和投融資體制改革。實施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在全市首批44家預算單位開展預決算和“三公”經費信息公開。將財政資金扶持企業發展改變為貸款貼息等方式,並與企業納税掛鈎,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繼續做好“營改增”擴圍試點。穩步推進市、區財政體制改革,科學界定市、區事權、財權,促進財政支出責任明確、收益共享、協調增長。積極引進金融機構來淮設立分支機構,加快發展地方金融體系,確保濉溪農商行年內掛牌,湖商村鎮銀行開業運營。加強政銀企對接,繼續推廣中小企業助保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專利權抵質押貸款,力爭全年新增貸款110億元。積極做好企業上市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發行工作,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強化政府投融資平台建設,着力提高投融資運作水平。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完善“借用還”一體化良性循環機制。加快推進其他領域改革。鞏固和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理順城市建設管理體制機制,規範政府性投資項目管理,創新徵收工作方式。有序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加快環衞作業市場化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和經營機制,推進國有資產資本化。嚴守底線,嚴控總量,盤活存量,促進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全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構建有利於全民創業的體制機制,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推動民間資本投向基礎設施、基礎產業、金融服務、節能環保和教育、醫療衞生、健康養老等領域,進一步釋放民間投資潛力。實施創業富民提升工程,完善和落實税收優惠、小額擔保貸款、“個轉企”等扶持創業政策,培育壯大各類市場主體,力爭全年新增私營企業1600 户、個體工商户1.5萬户,民營經濟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4%。

(二)圍繞增強發展後勁,着力抓好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實施重點項目426個,年度計劃投資498.1億元。開工建設符夾線擴能暨高鐵聯絡線、濟祁高速淮北段、市區至臨渙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快速通道等重大交通項目和南坪船閘工程、淮水北調淮北市配水工程,確保省道235市開發區新區至泗許高速連接線、省道101平山口至徐樓段改建工程以及省道202線百善至臨渙段、縱樓至孫謝莊段續建工程和平山口至西山隧道改建工程主體完工。加快建設平山電廠一期、淮海實業煤矸石建材綜合利用和口子工業園東山項目,積極做好淮宿機場、平山電廠二期、國安電廠二期、中利電廠三期、任樓煤礦改擴建、國電風力發電等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確保華孚工業園全面投產。推動實施理士電池等200個重點技改項目,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大重點項目督查調度,有效破解用地、資金、環境等瓶頸制約,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圍繞食品和新型煤化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抓好延鏈補鏈、產業集羣和配套服務招商。緊盯世界500強、國內100強和行業10強企業,及時捕捉投資動態,主動出擊,着力引進大企業、大項目。以完善城市功能為重點,加快引進一批商貿物流、金融服務、文化旅遊、健康養老等生產、生活性服務項目。聚焦重點區域科學招商,把北京、上海、浙江、廣東、江蘇崑山、台灣等地作為引進央企、外企、民企和台企的重點,鍥而不捨,持續跟進。在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的同時,強化專業招商,積極開展委託招商和園區共建招商。全面落實39項行政審批費用減免政策,加快准入項目審批,完善開發園區“封閉運行”機制,加快建設標準化廠房、現代物流等配套設施,為招商企業落地創造良好環境。加強項目預審,把好節約集約用地、環境保護和對財税的貢獻關。完善招商項目調度機制,推進在談項目儘快簽約,簽約項目儘早落地,力爭全年引進固定資產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00個。大力提升園區建設水平。加快市開發區“二次創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集聚、資源集約、產城融合。優化市開發區新區工業、商貿、公共服務空間佈局,完善交通、供電、通信等配套設施,着力打造產城一體、四化同步、宜業宜居的工業新城。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加快臨渙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設,完善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爭取落實直供電和自備電政策,提高招商引資的競爭力。完成濉蕪產業園“十路四橋”等配套工程。提升濉溪開發區產業競爭力,積極爭創國家級開發區。支持鳳凰山經濟開發區建成全國知名的專業園區。支持杜集經濟開發區爭創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三)圍繞培育精良產業,着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以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助推經濟增長。深化與在淮央企、省屬大企業對接合作,充分發揮大企業對全市經濟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積極推進“百億口子”行動計劃,支持口子酒業加快發展。以未來產出可達50億元、100億元以上的骨幹企業為重點,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領軍企業。繼續實施“萬千百十”工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夯實精良產業支撐主體,力爭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家、產值超億元企業80家。繼續深入開展“幹部幫聯企業,打造精良產業”行動,全力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鼓勵更多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千方百計擴大外貿進出口總量。以加快發展優勢產業引領轉型升級。緊抓省委、省政府支持淮北發展新型煤化工的戰略機遇,開工建設總投資147億元的年產220萬噸焦炭的煤焦化二期、年產10萬噸的粗苯精製、年產30萬噸的煤焦油及深加工、新型牆體材料等12個關聯項目,全面拉開新型煤化工基地建設的序幕,拉長產業鏈,做大產業集羣,力爭到20xx年,煤化工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煤化工產業基地和循環經濟發展示範基地,成為推動淮北跨越崛起的引領工程。改造提升煤電傳統產業,關閉淘汰落後的地方小煤礦。以龍頭企業為支撐、重大項目為抓手,加快推進食品工業向精深加工發展、機械製造業向高端成套設備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向高精細發展、新型建材產業向節能環保方向發展,提升產業發展層級和水平。培育壯大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確保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0%以上。力爭鋁基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列入全省重點產業生產力佈局和調整規劃,爭取更多的支持。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驅動結構調整。加快企業主體、創新載體和產學研一體建設,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力爭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60億元。突出人才與產業發展融合,指導市屬高校調整學科設置,培養實用人才。強化人才第一資源理念,積極招才引智,依託高水平人才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加強與中科院、清華大學、上海交大、淮北師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搭建新型煤化工、鋁基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台。啟動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市創建工作,力爭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達到550件和85件。加快推進龍湖高新區和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支持烈山區爭創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以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化產業體系。繼續實施服務業提速增效行動,力爭服務業完成增加值190億元,增長9%。加快老城區傳統服務業提檔升級,謀劃建設龍湖高新區、職教園區和市開發區新區服務配套設施。繼續推進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加快流通產業發展,不斷優化消費環境。重點抓好淮北義烏小商品城、國購城市綜合體和中泰廣場等重大服務業項目建設。鼓勵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推進青龍山商貿物流園、淮礦物流園二期、中易物流園建設。大力發展健康養老、科技研發、工業設計、休閒旅遊等新興服務業,強化旅遊產業功能配套和景區景點建設,力促四季榴園成功創建國家4A級風景區。辦好第三屆食品工業博覽會和第五屆石榴文化旅遊節。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四)圍繞打造精美城市,着力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老城區基礎設施改造力度,有序引導公共資源向新城區轉移。加快南湖景區建設,確保年內核心景區建成開放。強化城市路網建設與改造,逐步打通斷頭路,提高城區快速通達能力。加快實施東崗樓立交橋維修加固工程。持續開展城市道路綠化及供排水、燃氣管網改造。指導各縣區和在淮省屬大企業有序推進棚户區改造。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以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為契機,抓好城區東部山場綠化和森林增長工程,確保完成1.6萬畝荒山綠化和6.4萬畝年度造林任務。推廣芳香種植,為城市綠化增添色彩。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積極推進相陽溝等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強化污水處理和中水利用,確保污水達標排放。加大清潔能源推廣使用力度,抓好大氣污染防治,有效改善空氣質量。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着眼於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放大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榜樣作用。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實施城市管理示範街創建工程,積極開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環境衞生專項整治,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奮力爭創第四批全國文明城市。堅持城鄉同治、共建共享,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文明創建。加強社區環境綜合整治,切實抓好基層創建工作。以服務市民、方便市民為目的,積極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五)圍繞強化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着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加快產城融合,統籌城鄉發展,着力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進一步深化户籍制度和與之相掛鈎的就業、社保等配套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強農村建設用地整治,爭取啟動“人地掛鈎”政策試點,增強用地保障能力。結合採煤塌陷區村莊搬遷安置和煤化工產業基地配套完善,謀劃啟動澮河新城建設,打造市域南部次中心。大力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繼續開展小麥、玉米高產創建活動,抓好“菜籃子工程”建設,提升養殖業規模檔次,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構建南糧、北菜、東部特色水果的產業佈局,着力發展高效、生態、特色農業。提升鳳凰山等4個食品工業園區承載能力,加快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業。重點培育發展100家農業龍頭企業、100家農業合作示範社和50個市級示範性家庭農場,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百善等6個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帶動全市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紮實推進美好鄉村建設。繼續完善37箇中心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確保8個省級重點示範村達標驗收。規劃建設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生態特色和人文特色的示範村,積極發揮示範村對全市美好鄉村建設的帶動作用。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統籌使用專項資金支持美好鄉村建設。突出“三線三邊”,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現中心村垃圾集中收集、污水有序排放。

(六)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強和諧社會建設。鞏固完善民生工程。按照保基本、補短板、兜底線、可持續的要求,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務實安排民生工程項目,關注弱勢羣體,解決羣眾最關心的問題。對農村低保、貧困殘疾人等涉及困難羣體生活的項目擴面提標,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大力培育精深文化。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力度,循序漸進建設農民文化樂園,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積極做好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發展,重點抓好隋唐運河古鎮文化旅遊、濉溪文化產業園、國購汽車文化產業園、口子文化博覽園等重大項目建設。實施文藝精品工程,擴大對外宣傳和交流,不斷提升淮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重點解決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和殘疾人就業。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促進各類教育全面協調發展。啟動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師德水平。規劃建設市一中東校區,確保市職教園區一期工程9月1日前建成使用。鞏固基本醫保覆蓋面,提高基本醫療保障和服務水平。推動市緊急救援中心和市人民醫院東院區建設,支持市婦幼保健院、職防院爭創三甲專科醫院。支持駐淮部隊建設,深化雙擁優撫安置工作。積極備戰全省第十三屆運動會。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認真做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重要作用,推進科普、檔案、地方誌、兒童、老齡、慈善等事業發展,進一步加強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氣象、地震等工作。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改革信訪工作制度,完善考評機制,加大領導幹部接訪下訪力度,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全面推行用羣眾工作統攬基層信訪工作,着力解決信訪熱點問題、遺留問題。深入開展“六五”普法活動,紮實推進“法治淮北”、“平安淮北”建設,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預防和依法懲治違法犯罪。加強農村社區建設,年內全面建成鎮級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完善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機制,健全網絡輿論引導機制、輿情監測體系。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進一步加強重點行業和領域安全隱患整治,加大“打非治違”力度,有效防範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必須強化問題導向和責任意識,堅持政府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責任化,進一步改進和創新政府工作,不斷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紮實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基層傾聽意見,主動接受羣眾監督,着力解決與羣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大力弘揚真抓實幹之風,發揚“釘釘子”的精神,敢於擔當、勇於負責,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精簡會議文件,改進文風會風。嚴格政府績效管理,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深入開展政風行風評議活動,加大治慵治懶治散力度,強化效能督查,通過幹部作風轉變促進政府職能轉變。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完善行政決策風險評估機制,着力提高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更加自覺地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高度重視社會公眾、新聞媒體和網絡輿論監督。深入推進政務和辦事公開制度,及時主動公開涉及羣眾利益的信息,向羣眾説真話、交實底。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嚴控財政預算外支出,確保“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入推進廉政風險防控,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堅持用制度管人、管錢、管土地、管項目。堅決糾正損害羣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切實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宏圖凝聚人心,形勢催人奮進。讓我們在中共淮北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創新務實,鋭意進取,為圓滿完成本次大會確定的各項任務,為打造精緻淮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標籤: 淮北市 報告 政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mrovj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