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銀川市政府工作報告

銀川市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是我國民主政治的集中體現,展現了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全貌,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幾篇銀川市政府工作報告,一起看一下吧!

銀川市政府工作報告

銀川市政府工作報告篇1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拼搏奮進,經濟社會發展邁出新步伐

20xx年是我們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奮力推進改革發展取得新成績的一年。全市上下圍繞在“四個寧夏”建設中走在前、作表率,在轉型升級、優化環境、改進作風三個方面作出示範的新要求,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堅持開放內涵式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95.67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比全區平均水平高1.5個百分點,居五市之首;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51.70億元,增長12.7%,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53.60億元,增長14.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92.76億元,增長2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2.47億元,增長9.9%;進出口總額45億美元,增長8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18元,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0275元,增長10%。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好勢頭。

——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突破。出台《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實施方案》,大力推進經濟工作項目化,着力“穩一優二提三”,產業結構出現新變化。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及時出台穩定工業增長、首台(套)產品認定等扶持政策,全力“保增長、保降耗”,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71.71億元,增長10.5%。生態紡織園如意科技25萬錠高檔紗線、中銀絨業500萬件羊絨衫及210萬件高端羊絨服飾,寶丰能源60萬噸烯烴等107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產,新增產值117億元。輕工業佔比提高4個百分點。經濟技術開發區戰略性新材料、數字化裝備製造等創造了國際國內多個行業“單項冠軍”。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佔規上工業比重提高1.8個百分點。銀川科技園開園運營,引進中科院銀川中心、浙江大學技術轉移中心等研發機構、科技公共服務平台近20家,成為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銀川)示範基地。新認定國家、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推進企業“兩化”融合,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六大高耗能產業佔比下降4.5個百分點,萬元GDP能耗下降17.55%,扭轉了“xx”以來能耗居高不下的局面。新興產業迅速起步。IBI育成中心軟件動漫、文化創意、物聯網、雲計算等新興產業加速聚集,入駐企業308家,主營業務收入達31.26億元,網上交易額2890億元,獲得國家級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和工業設計創意產業綜合服務平台等稱號,對我市乃至全區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示範引領作用初步顯現。引進中興集團建設大數據中心,榮獲“智慧城市商業模式創新和中國領軍智慧城市”大獎,入選首批“寬帶中國”示範城市。世界電子競技大賽落户併成功舉辦首屆比賽。淘寶特色中國寧夏館、京東商城寧夏館等國內知名電商平台上線運營,網上商品銷售快速增長,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32億元。服務業提速發展。服務業投資佔比提高4.6個百分點,完成增加值578.74億元,增長7.2%。“雙十工程”進展迅速,西夏萬達、上陵波斯頓酒店等建成開業;公鐵物流城、潤恆物流園等項目加快推進,實現社會物流總額2822.67億元,增長11%。舉辦房車博覽會、賀蘭山國際巖畫峯會等展會、活動40場次,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分別增長20.67%和19.5%。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18.4%。“三精”農業加快發展。完成農業總產值106.83億元,增長6%。新建改造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基地)30個,新增設施園藝1.1萬畝,建成永久性蔬菜基地3.9萬畝,中地、月牙湖萬頭奶牛生態牧場運營良好,有機水稻、釀酒葡萄、適水產業加快發展。累計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7家、家庭農場24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655家,成立全區首家優質水稻產業聯合體,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4%。特色產業佔農業總產值比重達90%以上,佔農民收入比重超過51%。

——美麗銀川建設成效明顯。修改完善《銀川市城市總體規劃(20xx-20xx)》,編制完成全域銀川總體發展戰略策劃、產城一體化規劃及生態規劃,未來城市發展理念、產業定位、生態導向全面確立。永、賀兩縣與市區同城化、靈武融入開放核心區步伐加快。以安置區建設為重點的舊城(棚户區)改造加快推進,建成安置區183萬平方米,回遷安置羣眾1.7萬餘户,改造老舊小區67萬平方米,特色小城鎮、中心村建設進展迅速,城鄉一體化步伐加快。濱河、兵溝、永寧3座黃河大橋進展順利,新建改造大連路等城市道路31條、小街巷10條;實施部分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啟動第七、第九污水處理廠建設,第八水廠建成供水,基礎設施綜合配套功能不斷提升。全力推進主幹道大整治大綠化、愛伊河景觀提升等一批重點生態綠化工程,綠博園一期、11個小微公園建成向市民開放,新建完善園林綠化面積1500公頃、造林7467公頃,市域綠量擴大、檔次提升。藍天工程紮實推進,高標準完成二排溝、四二乾溝等綜合治理,實施工業廢氣治理項目21個,拆除老舊鍋爐152台,淘汰黃標車、老舊車9727輛,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74天,比20xx年增加23天。完善“大城管”體制機制,在三區成立城管巡回法庭,出台《“門前三包”責任制管理辦法》、《停車場規劃建設管理辦法》,交通秩序、户外廣告、渣土車灑漏等專項整治成效明顯,清理“兩違”建築993萬平方米,城市精細化管理不斷加強。榮獲“亞洲都市景觀獎”唯一城市綜合獎。

——改革開放步伐全面加快。重點改革成果豐碩。完成市縣兩級政府機構改革,工商、質監、藥監三局合一。實施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改革,在全國省會(首府)城市率先組建行政審批服務局,市民大廳建成運行,社會各界反響良好;開展行政審批事項“清零”規範,保留78項、減幅48%,取消免徵8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為企業和羣眾減負2.5億元。全年新登記註冊企業9095户,增長68.8%。“金融強市”取得重大突破,成立金融工作局,組建金融控股、西部(銀川)擔保等4家地方金融機構,成立3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引進金融機構6家,浦發銀行銀川離岸業務創新中心揭牌運營,寧夏網蟲、天佳科技等11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發行城投債、私募債42億元,爭取棚户區改造融資貸款184億元。金融業增加值佔第三產業比重達到23.5%。

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基本完成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賀蘭縣在全區率先開展土地信託流轉試點,永寧縣探索成立糧食銀行,全市累計流轉土地52.81萬畝,佔承包耕地的51.6%。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濱河新區“四城”建設成效顯現,完成大環境綠化9萬畝,建成濱河中學、橫城花園一期等23個項目,國際醫療城、科教城部分項目主體封頂,全年完成投資70億元。綜合保税區註冊企業87家,黃金珠寶文化產業園、懿豐葡萄酒等項目基本建成,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出口業務上線運行,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加快建設,獲批水果種苗指定口岸,進出口貿易突破17億美元,實現了封關運行一年見效的預期目標。臨港經濟區“六通一平”基本完成,建成陸港物流園一期。閲海灣中央商務區“三園一軸”基礎設施建成向市民開放,國際交流中心全面啟用,寧夏建築設計院等總部樓宇落成投用,入駐企業89家,進入了運營見效新階段。開放通道加快貫通,新開通5條國際客運航線,實現所有省會城市航線全覆蓋,開闢銀川至青島港等出海通道。與瓦努阿圖維拉港市等2個城市建立國際友城關係。成功舉辦銀川首爾經貿推介會、呼包銀榆經濟區第一屆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等活動,實施招商引資項目245個,到位資金466億元,引進世界和中國500強企業7家;積極支持優勢企業“走出去”,中銀公司併購盛大遊戲,梅花生物併購伊品生物。我市對外開放和國際化步伐加快。

——民生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全年民生支出192億元,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3%。為民辦10件實事全部完成。實施青年大學生創業“揚帆計劃”和電子商務創業培訓計劃,IBI育成中心成為國家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全年培養小老闆2889人,培育小企業1448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57萬人,新增城鎮就業6.26萬人。新建擴建中國小、幼兒園30所,金鳳區、西夏區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檢”,興慶區、永寧縣通過“區檢”,優質教育資源擴面提升,進入全國首批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試驗區。寧夏幼兒師範學校升格為高等專科院校。啟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行市三醫院由寧夏醫科大附屬醫院託管、市中醫院法人治理結構試點,推廣“先住院、後付費”診療模式。10所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和157所標準化村衞生室投入使用,開展政府購買社區衞生服務試點。市第一人民醫院與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建立合作關係,銀川卡瓦中心免費救助兒童先天性心臟病50例,國際醫療城引進7個頂尖專科。“單獨兩孩”政策啟動實施。縣(市)區文化館、圖書館實現全覆蓋,成功舉辦西部放歌·詩歌節、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銀川賽段、自治區第十四屆運動會等大型活動,市民文化體育生活豐富多彩。鼓勵被徵地農民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行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提高城鄉低保標準,推行殯葬惠民政策。建成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公租房與廉租房合二為一,新納入住房保障3245户5497人,住房公積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加大。累計搬遷移民12744户56416人,移民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540元,增長16%。加大肉菜儲備投放、市場調控、價格監管力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累計上漲2.1%。積極推進社會治理創新,興慶區和諧社區建設試點經驗在全區推廣,建立食品監管新模式,打擊傳銷、吸毒人員“大收戒”等社會治安專項行動成效顯著,安全生產形勢保持平穩,羣眾安全感、幸福感不斷提高。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紮實開展,靈武市、閩寧鎮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國防動員、雙擁工作穩步推進,防災減災、地震、氣象、統計、仲裁、檔案、地方誌等工作取得新進展。

——政府自身建設切實加強。紮實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積極轉作風、抓發展,針對查擺出的“四風”突出問題和羣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市政府領導班子制定整改措施78項,已完成73項,整改率93.5%。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區市若干規定,全面清理規範公務用車、辦公用房,會議、文件和評比表彰項目分別減少30%、29.5%、16.8%,“三公”經費下降23.8%。主動接受人大及其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全年提請人大審議地方性法規4部,制定政府規章、規範性文件12件,議案建議提案辦結率100%。在全區率先開展行政複議權相對集中試點。高度重視並切實抓好國家土地利用管理督察、土地出讓金審計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進一步規範了土地管理和財政資金使用。創新電視問政、施政“三位一體”監督模式,開展“兩不一慢”整治行動,問責和處理89人,機關和幹部作風明顯好轉,政府效能和執行力進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一年,在諸多困難和挑戰面前,我們知難而進,頂住了壓力,經住了考驗,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生態紡織園、綜合保税區、iBi育成中心、綠博園、市民大廳建設運行等多個方面刷新了銀川速度,創造了銀川效率,推動經濟社會實現了新發展。成績來之不易。這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艱苦奮鬥、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奮戰在各條戰線的廣大幹部羣眾,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駐銀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為銀川改革發展作出貢獻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經濟穩定增長的壓力仍然較大,投資持續增長的動力不足,新興產業和服務業規模還不大,改革創新的力度還不夠,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任務十分艱鉅。二是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還不快,保障改善民生有待加強;羣體性上訪、涉法涉訴、違法違規建設等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不容忽視。三是基礎設施配套功能還不完善,城市地下管網老化,存在安全隱患;精細化管理還有不到位的地方,老舊小區、城鄉結合部和農村環境有待提升。四是法治政府建設需要加強,個別幹部依法行政水平不高,執行力不強,抓落實不夠,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這些問題,我們將認真對待,採取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努力讓人民羣眾滿意。

二、適應新常態,全面加快開放內涵式發展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市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xx”規劃的收官之年。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要求繼續圍繞在“四個寧夏”建設中走在前列、做出表率,適應新常態,抓住新機遇,加快推進開放內涵式發展。新常態下,國家不斷優化空間發展佈局,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傾斜支持,將為我們加快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持續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帶來更多政策利好;國家重點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把寧夏定位為推進主要面向阿拉伯國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區開展交流合作的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自治區提出加快寧東基地、綜合保税區、濱河新區、生態紡織園、空港物流園區深度融合發展,爭取成立國家級經濟開發新區,這是我們加快建設試驗區核心區、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支點的重大機遇。當前我市經濟總體向好,率先調整轉型的效果初步顯現,輕紡、新材料、信息產業、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正在形成,開放載體不斷夯實,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對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我們要堅定信心,主動作為,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勢頭,不斷創造新優勢,培育新增長點,開創銀川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總的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五次全會、自治區“兩會”、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搶抓“一帶一路”、“兩區”建設等歷史機遇,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深入實施“2258”工作思路,突出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突出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突出美麗銀川建設,突出改善民生,突出依法治市,加快開放內涵式發展和國際化現代化進程,全面完成“xx”規劃目標任務,推動開放、富裕、和諧、美麗銀川建設取得新成效。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地方財政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5%,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長10%,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達到95%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3.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節能減排指標任務。

各位代表,確定這樣的目標,既是我們高點定位,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的責任使命,也是我們自加壓力、起跳跨越的現實需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必須堅持加快發展不動搖,直面挑戰不退縮,全力以赴抓產業,千方百計擴總量,改革創新求突破,為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注入持續動力。紮實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建設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形成重大項目梯次推進、持續發力的格局,力爭全年完成投資1700億元。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加大新興產業、基礎設施配套、生態建設、民生和公共服務領域投資力度,提高政府投資效率,擴大企業和社會投資。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爭取更多大項目進入國家和自治區計劃盤子。創新招商引資理念和方式,着力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和戰略投資者,力爭全年引進到位項目資金增長10%以上。我們必須目光放遠,步伐穩健,政策更新,措施更實,全面超額完成目標任務,推動開放內涵式發展行穩致遠。

三、堅持創新驅動,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堅持市場導向,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力促經濟發展由要素、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化,推動經濟結構由工業主導型向服務業主導型轉變。

加速新型工業化。制定實施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堅持做大優質增量與調整優化存量“兩手抓”,推進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西北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示範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左右。提升園區承載力。建立政府主導、企業為主、市場化運作機制,完善園區電力、供水、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差異化、特色化考核評價機制,發揮好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引領帶動作用,促進生態紡織園與寧東基地、銀川科技園與iBi育成中心等園區聯動發展,提升產業配套水平和集聚效應。加快西夏區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步伐,出台相關配套政策,重點實施以產業發展為基礎、財政增收為核心的“西夏突破”工程。開展閒置低效用地清理行動,提高園區土地利用率和產出效益。加快“輕、高、新”產業發展。推進生態紡織園“一園多區”投產運營和達產達效,力促如意科技5000萬米色織布、3000萬件襯衣,中銀絨業220萬米高端精紡面料,綜保區10萬頭氣流紡高檔紗線等項目建成投產,加快培育和引進上下游關聯(配套)企業,打通紡織工業全產業鏈。培育壯大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葡萄酒等優勢特色產業,力爭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6%,佔工業比重提高1.6個百分點。大力發展智能製造、新材料產業,實施奧鋼聯高端鑄件、天通及佳晶藍寶石等重點項目,啟動建設晶體材料產業園,引進加工企業,打造全球最大的單晶硅生產基地和國內最大的工業藍寶石生產基地。加快發展通航產業,啟動建設通航產業園及西北地區小飛機交付中心,舉辦西部航空展及跳傘節,發展飛機制造、維修、飛行培訓、航空服務等相關產業。加速發展信息產業,抓好中興(銀川)大數據中心、iBi育成中心二期項目,辦好世界電子競技大賽和微電影節,力爭iBi育成中心主營業務收入突破40億元,網上交易額達到4000億元,加快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遊戲動漫軟件等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全面推進智慧銀川和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加大企業培育扶持力度。支持如意、中銀、寶塔、寶丰等龍頭企業走兼併重組、資本運作的路子,進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產品附加值,推動產業向價值鏈的高端、向“微笑曲線”的兩端發展。實施“個轉企、小升規”工程,引導中小微企業為優勢產業和大企業協作配套,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家,新增規上企業40户。推動落實差別電價、電力直接交易等優惠政策,創新小微企業“服務超市”、銀政企對接等服務平台,降低企業發展成本。引導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實施西北軸承智能化熱處理、伊品色氨酸等60個技改項目,淘汰落後產能56萬噸,促進冶金建材、生物醫藥等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抓好城市礦產示範基地、銀峯鋁業循環經濟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推進產業節能化、循環化發展。

推動服務業提質提速。抓好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統籌發展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打造現代服務業示範區,不斷提高服務業的質量和水平,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物流、快遞企業,爭取菜鳥公司智能物流骨幹網節點落户銀川,抓好公鐵物流城、潤恆二期、蘇寧雲商等重點項目建設,大力發展大宗商品物流、冷鏈物流和第三方物流,提高城市配送和物流信息化水平,物流業增加值增長6.5%以上。推進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建設。實施寧港新經濟產業服務園、寧夏電商谷等項目,建好海爾(銀川)虛實網服務園、曹操購物網等本土電商平台,打造區域性電子商務產業聚集區和電子商務培訓基地,促進消費向生產和經營領域延伸。打造西部國際旅遊目的地。整合提升東西兩條文化旅遊帶功能,加快推進回鄉文化園二期、三沙源、華夏河圖·生態小鎮、軍博園二期等項目,打造賀蘭山東麓葡萄文化長廊。抓好西夏陵申遺及西夏博物館遷建,完成韓美林藝術館、規劃展示館布展運營,新建銀川文化創意基地,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大宣傳推介,開拓韓國、台灣及阿拉伯國家和地區的入境遊市場。完善旅遊接待服務體系,推動觀光遊向休閒度假遊轉變,讓遊客住下來、能消費,旅遊總收入增長10%以上。促進商貿服務業提檔升級。推進永泰城、新華聯廣場、建發大閲城、亙元萬豪等“雙十工程”建設,完善“一主兩副”商圈功能,打造特色街區和社區商業生活服務圈。培育發展健康及養老服務業。順應消費結構升級和人口老齡化趨勢,出台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引導支持社會資本投向醫療保健、體育健身、健康養老等領域,推進銀川愛心護理院、法國愛德府養生養老等項目建設,完善健康服務體系,打造區域健康養老服務中心。

加快農業現代化。以“三精”農業為抓手,以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為核心,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打造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區,農業總產值增長5%以上。發展壯大特色農業。重點發展五大優勢特色產業,推進設施園藝、有機水稻、奶畜產業、適水產業、釀酒葡萄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生產,新建改造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基地)30個,建設蔬菜標準園區10個、標準化養殖示範場35個以上、大水面生態養殖示範點10個,新增釀酒葡萄1.2萬畝。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引進、扶持一批龍頭企業、流通主體,完善“種養加銷”全產業鏈,培育國家、自治區級“合作示範社”和“星級家庭農場”60家,組建水產聯合體,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8%。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完成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10個。加強農產品冷鏈體系建設,完善營銷網絡,讓更多的優質特色農產品打入國內外市場。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建設高標準農田45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5萬畝。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依法保護耕地、基本農田和水源地,治理農村面源污染。鼓勵農業科技人員下鄉入户、創新創業,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推廣應用,加強農業氣象、信息化等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培養職業農民1.5萬人次,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7%,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作業率達到91%。

突出創新引領發展。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提升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帶動能力,完善科技園等科技產業園區功能,加快建設研發中試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打造國家科技創新試驗示範區。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企業科技創新後補助機制,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0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需求,支持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實施各類科技項目100個,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就地轉移轉化,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和產品。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為科技創新裝上“安全閥、保護器”。推進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建設。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組建人才服務聯盟、西北人才金港等平台,大力引進和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高水平創新團隊。鼓勵支持企業通過技術入股、股權激勵等方式引進入才,吸引科技人員創新創業。

四、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發展動力活力

按照自治區“改革落實年”的要求,圍繞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推進改革,圍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擴大開放,打造“兩優”環境高地。

加大改革力度。繼續簡政放權。加快建立政府部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企業投資項目負面清單,進一步釐清政府權責邊界,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穩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擴大法人治理結構試點。再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對保留的事項進行動態管理並及時向社會公佈。加強市民大廳及行政審批服務局運行制度體系建設,同步推進網上辦事和電子監察,打造現代化的政務服務平台,實現“一局一章管審批、一個窗口辦成事”。深化財政體制改革。把今年定為“財源建設年”,堅持“工業富市”與“金融強市”並重,千方百計做大財力總量。把政府性債務納入預算管理。設立產業發展基金,探索建立財政投入基金化、政府投資資本化制度,放大財政資金效應。建立統一的政府購買服務平台和機制,制定購買服務目錄清單;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模式,支持社會資本進入市政基礎設施、公益事業等領域。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引進華夏、光大銀行等金融機構,籌建壽險公司、融資租賃公司、股權投資服務中心等地方金融機構,穩步發展P2P、眾籌、第三方支付等互聯網金融,打造區域金融中心。支持企業從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力爭培育20家中小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爭取發行伊斯蘭金融債券。加快企業徵信體系建設和運用,推進誠信銀川建設。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推進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改革,建立完善市屬國有企業經營預算、績效考核和收益上繳制度。組建通聯資本、創新資本、新興產業資本運營公司,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抓好農村綜合改革。全面完成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承包地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探索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建立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推廣土地信託流轉、糧食銀行、農機作業公司等模式,穩步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壯大村集體經濟。出台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實行統一的居住證制度,讓進城農民同等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務。

加快試驗區核心區建設。推進閲海灣中央商務區和濱河新區、綜合保税區、臨港經濟區“三位一體”開放核心區建設,打造對阿合作和總部經濟新高地。加快閲海灣中央商務區運營見效。圍繞承辦第二屆中阿博覽會,完善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配套功能,突出對阿招商和項目合作。抓好綠地中心、閲海金融大廈等重點項目,促進慶華集團、工行寧夏分行等企業總部建成或入駐,努力實現“雙百”目標。出台扶持獎勵政策,發展會展經濟,集聚園區商氣人氣。高標準建設濱河新區。堅持新型產城一體化、“四城”融合發展之路,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大框架。突出核心功能區建設和產業支撐,着力推動國際科教城、國際醫療城、濱河產業園、橫城整體開發實現突破,加快通用航空、大數據、醫療旅遊、休閒度假等新興產業和高端服務業聚集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田園城。推動綜合保税區轉型發展。培育壯大黃金珠寶、葡萄酒、清真牛羊肉等主導產業,力爭引進1~2家世界或中國500強企業,全年進出口總額達到20億美元以上。拓展完善口岸功能,高標準建設進口肉類、進境水果種苗口岸,積極發展融資租賃等業務,開展黃金珠寶、紅酒及進出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完成配套生活區和二期建設。積極對接上海等自貿區發展,抓好海關監管、檢驗檢疫等貿易便利化的創新制度落地,試點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管理模式,爭取離港退税等政策,推進“三個一”便利化通關,爭設國際郵件交換站,加快申建中阿(銀川)自由貿易園區。促進臨港經濟區融合發展。加快與綜保區、濱河新區、寧東基地聯動發展,承接發展航空物流、出口加工等外向型產業。

構建開放大通道。重點打造空中、陸上、網上絲綢之路,努力在對阿、對東北亞等國家開放合作上實現新突破。協調推進銀川河東國際機場三期擴建,開通銀川至迪拜等國際客貨運航線,規劃建設銀川國際航空物流中心,發展航空物流和臨空經濟。積極佈局中歐班列運行節點城市,開拓陸路經中亞直達歐洲的貨運班列,加強與天津、青島、深圳、鄭州及霍爾果斯、二連浩特等重要口岸的通關協作,構建多式聯運、向西出境、向東出海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推進迪拜傑貝阿里自貿區與銀川跨境電商平台互聯互通,打通中阿網上貿易通道,推動建設中阿貿易投資便利化示範區。

五、統籌城鄉發展,加速新型城鎮化進程

落實自治區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定位,突出核心帶動,加快建設大銀川都市區,打造生態宜居、富有活力、獨具特色的國際化現代化城市,爭創聯合國人居獎。

提升城鄉規劃建設水平。優化城市空間和功能佈局,調整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促進“三規合一”、“多規融合”。編制實施總體城市設計、特色風貌研究和建築導則。加快永寧、賀蘭與主城區“三個同步”、靈武與開放核心區深度融合發展,嚴格執行“三低一綠”標準,保持舒朗、大氣、清爽的城市風格。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開展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啟動第九水廠、西夏區與金鳳區給水管道連通工程,實施城市供熱主管網建設,加快老舊天然氣管網改造,確保城市供水供氣安全。推進四座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啟動賀蘭山東麓山洪溝等治理工程,健全防洪排水體系,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加快棚户區改造,完成42個631.35萬平方米安置區建設,確保羣眾按期回遷,年內基本消除城中村。實施老舊小區改造50萬平方米,建好鎮北堡、良田等7個特色小城鎮、15個美麗鄉村,大幅提升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

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體系。協調推進銀西高鐵建設,啟動城際軌道等立體交通體系規劃。推動濱河、兵溝、永寧黃河大橋局部建成通車,實施青銀高速銀川段改擴建,規劃109國道永寧至賀蘭段東移遷線工程,新建延伸六盤山路、寶湖路、瀋陽路等道路20條,改造小街巷10條,完善“東西貫通、南北相連”的路網格局。加快公交優先發展,啟動BRT二號線及火車站綜合客運交通樞紐設計建設,優化線網布局和站點設置,提高公交運營服務水平和出行分擔率,創建公交示範都市。加快建設步行、自行車等慢行系統,促進綠色低碳出行。完善智能交通系統,優化交通組織管理,改造擁堵節點,挖掘現有道路通行能力,合理佈局停車設施,解決好市區局部交通擁堵和“停車難”問題。

優化生態環境。持續做好“綠化、水系、空氣”三篇文章,把“碧水藍天、明媚銀川”的城市品牌擦得更亮。鞏固提升主幹道大整治大綠化成果,重點實施110國道綜合整治、正源北街、賀蘭山路等道路景觀提升工程,抓好綠博園二期、城南運動休閒生態園等項目,新建10個小微公園,提高綠化和園林景觀品位。爭取舉辦20xx中阿(銀川)綠化博覽會,申辦綠博會。加快治理銀新干溝等城市“龍鬚溝”,抓好愛伊河水生態環境整治、水洞溝水土流失治理等項目,實施華雁湖、鳴翠湖、鶴泉湖等湖泊濕地清淤治理和恢復工程。開展“空氣質量專項會戰”,加強空氣污染源監測解析和綜合施策,加大燃煤鍋爐整治力度,實施多熱源聯網集中供熱工程,推廣清潔高效供熱方式,抓好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建築揚塵治理,讓銀川的水更綠、天更藍、空氣更清新,讓老百姓生活在生態田園、美麗的銀川。

促進城市管理提檔升級。以中阿博覽會為重大節點,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人性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營造文明優美宜居的城市環境。實施城鄉一體化潔淨工程,突出抓好無物業老舊小區、城鄉結合部、市區溝渠環境衞生,有效整治亂停亂放、黑車營運、佔道經營,加強門頭牌匾、户外廣告、建築工地及渣土車規範化管理。完善環衞基礎設施,提高機械化清掃率和保潔水平,推進環衞作業專業化、市場化改革。創建國家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示範城市。推進智慧城市綜合管理,促進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建設覆蓋全市的電子政務網絡和公共服務雲平台,實現城市信息化管理、民生精細化服務。深化文明城市建設,繼續評樹重獎“最美銀川人”,抓好市民文明素質養成,培育城市人文精神,促進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提升。

六、突出改善民生,着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更要保持民生工作的“超常態”。要進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優先解決民生問題,繼續為民辦好10件重點實事,讓城鄉居民的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

加大民生工作力度。以創業帶動就業。完善創業政策和服務體系,組建創業大學,啟用人力資源市場,培育打造創業孵化示範基地,提高創業成功率。落實好加快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穩定中小微企業就業,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城鎮困難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工作,新增城鎮就業4.5萬人。努力讓每一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都能實現創業創富的夢想。大力推進扶貧開發。高標準打造閩寧鎮扶貧開發樣板,突出“一區(縣)一策、精準扶貧”,加快整村整鄉推進,抓好產業發展、移民增收、設施配套、管理服務,做大做實村級互助資金,全面完成“xx”生態移民、勞務移民安置任務,力爭移民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着力增加居民收入。進一步提高企業退休職工、居民基礎養老金及優撫對象撫卹和生活補助,建立城鄉低保標準自然調整及“同城化”機制。推進農民工用工實名制和工資銀行直接支付制度,嚴厲打擊惡意欠薪、拒不支付農民工勞動報酬的違法行為。提高農村教師和鄉鎮醫護人員績效工資水平。落實工資福利改革政策,穩步提高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工資收入。加快社會保障提標擴面。建立“五險合一”經辦管理體制,推行全民參保登記和擴面徵繳,全面實行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提高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實行按病種分值結算,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加強大病醫療救助和殘疾人等特殊羣體扶助關愛,不能讓羣眾因病返貧、因災致貧。繼續擴大住房保障範圍,探索推行政府回購商品房用於保障性住房新模式,加強公租房公平分配和保障房配套設施建設,實現住房困難家庭應保盡保。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抓好物價穩控。加強社區鮮活農產品公益性網點配套建設,推行“農超對接、訂單直銷”模式,擴大本地農產品基地直採和流通比例,啟動蔬菜價格政策性保險。通過政府調節和市場調控“兩隻手”,保障農民的“錢袋子”和市民的“菜藍子”。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施二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推動學前教育向社會購買服務,有效緩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穩步推進優質教育擴面提升工程,優化教育佈局,加快中國小標準化建設,擴大優質高中資源覆蓋面,率先在全區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覆蓋。創新職業教育辦學機制,對接產業需求,優化專業設置,加快培養合格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快特殊教育發展,優化民辦教育發展環境。加強師德建設,完善教師聘用、培訓、評價考核機制,促進城鄉校長、教師交流,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公平、高質量的教育。着力提高醫療衞生服務水平。穩步推進市屬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和財政補償新機制,逐步取消“藥品加成”。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流動,推行分級診療和醫師多點執業,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啟動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項目,鼓勵支持社會辦醫。放大卡瓦中心效應,推進國際醫療合作。推動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規劃建設中心圖書館,建成文化館新館、兒童劇院,廣泛開展“文化銀川·花開四季”、“書香銀川·銀川書香”等羣眾性文化活動。加強文藝精品的創排和市場推廣,切實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辦第八屆全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絲綢之路國際馬術大會等大型賽事活動。完善公共健身設施,打造運動休閒特色品牌,讓市民快樂體育,健康生活。

創新社會治理。全面推進網格化管理,加強社區標準化建設,提高社區工作者待遇,增強基層組織治理能力。抓好特殊人羣和網絡空間的服務管理。全面完成“xx普法”,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落實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改進“三調聯動”機制,着力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和信訪積案。完善市場監管體制機制,健全食品藥品安全可追溯監管體系,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構建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侵財、涉毒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深化平安銀川建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力度,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高度重視做好防災減災、應急管理工作。積極創建雙擁模範城“八連冠”,加強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建設,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市。

七、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

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對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了新要求。我們要牢固樹立法治理念,運用法治方式,不斷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努力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加強科學決策。制定《重大行政決策規則》,建立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的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機制,使政府的各項決策於法有據,更加符合民意。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設立政府法律顧問團,使法律顧問在政府重大決策和推進依法行政中發揮積極作用。完善政府立法機制,加強規範性文件審查備案,切實提高政府立法質量。

堅持嚴格執法。加快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進執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加強城市管理、市場監管、公共衞生、安全生產等重點領域綜合執法,試點環境保護跨部門綜合執法,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執法不作為等問題。落實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和執法責任制,細化量化行政裁量標準,建成行政處罰電子監察和“兩法銜接”平台,嚴格規範執法行為,努力使公平正義的陽光照到每一個人的身上。

強化權力監督。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深化電視網絡問政和施政,完善“三位一體”常態化監督體系,放大監督效應。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羣團組織的重要作用。加強政府內部層級監督、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和效能督查。加大政務公開力度,重點推進財政預算決算、公共資源交易、重大項目及民生資金等領域信息公開,及時迴應社會關切,接受人民羣眾的監督。

推進作風建設。認真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整治“四風”問題。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出台政府重大投資建設項目管理辦法,抓好工程建設、土地出讓、招投標、政府採購等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監管,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健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制度體系,堅決控制一般性支出,保持財政供養人員、“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啟動公車改革。深入開展“轉作風、抓發展”活動,加大行政問責力度。嚴查“三不”案件,持續整治“兩不一慢”行為,努力打造一支勤政為民、崇尚法治、清正廉潔的公務員隊伍。

各位代表,新常態、新發展、新作為。讓我們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不斷開創開放內涵式發展新局面,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而奮鬥!

銀川市政府工作報告篇2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是我們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推進大開放、大建設、大發展的一年。一年來,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加快建設“兩個最適宜”城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大力實施“2258”工作思路,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務實苦幹,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實現了本屆政府的良好開局。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73.49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3.8%、11.8%和8.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4.6億元,增長1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49億元,增長2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8.06億元,增長1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9036元,增長12%。推動銀川科學跨越發展取得新成就。

——項目帶動成效顯著。堅持經濟工作項目化,深入開展“準備之冬”、“建設之春”、“發展之夏”和“收穫之秋”系列活動,實施重點項目582個,完成投資867.3億元,助推產業升級。

工業經濟回升向好。積極應對年初工業經濟低速增長的不利局面,加強運行調控和協調服務,及時出台《關於促進工業經濟增長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措施,累計投入各類工業發展扶持資金3億多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實施重點工業項目240個,神華寧煤400萬噸煤制油、寶丰260萬噸焦化二期、中石油寧夏石化“45/80”大化肥等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工業增速逐月回升,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92.16億元、增長12.4%。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邁出新步伐,iBi育成中心一期建成投用,入駐企業達到120家,高新技術產業聚集效應初步顯現,被評為“全國十佳最具投資競爭力園區”。寧夏生態紡織產業示範園“一園兩區”建設加快推進,賀蘭園區引進山東如意集團投資74億元建設如意科技時尚產業城,建設廠房、倉庫68.2萬平方米;靈武園區基礎設施基本完工,建設廠房60萬平方米,成功創建國家級羊絨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銀川科技園基礎設施基本完成,引進中科院建設西北唯一的科技創新與產業育成中心,寶塔石化、永成生物等企業研發中心入園建設。全年實施節能技改重點項目34個,新認定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5個,神華寧煤、隆基寧光通過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驗收。恆源萬福、天人和等13家中小企業在天交所成功掛牌上市。工業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好轉。 現代農業提質增效。“三精”農業加快發展,完成農業總產值103.95億元、增長4%。新建、改造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基地)30個,農業科技貢獻率達57%,賀蘭縣成為全國21個現代農業改革發展示範區之一。設施園藝總量達到33萬畝,奶牛存欄16.2萬頭,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有機水稻、釀酒葡萄、

供外蔬菜、萬畝生態牧場等特色種養基地規模擴大、效益提高。國家、自治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89家,創建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36個,培育家庭農場101家,流轉土地10萬畝,帶動農户10.15萬户。建設高標準農田81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6.84萬畝。完成“三品一標”認證認定429個,創建中國馳名商標、名牌產品9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

服務業提速升級。區域商貿物流中心建設成效明顯,“雙十工程”進展迅速,新華聯廣場、永泰城、大閲城等商業綜合體陸續開工,亙元萬豪等星級酒店主體封頂,萬達嘉華、悦海新天地、奧特萊斯名品折扣城開業運營;“大物流”格局初步形成,海爾(銀川)虛實網服務園落户國際公鐵物流中心,潤恆農產品物流園、陸港物流中心等項目加快推進,全年實現社會物流總額2431億元,增長10%;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建設有序推進,淘寶網特色中國寧夏館建成運營,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獲批。金融服務業加快發展,引進中信、浦發等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分別增長11%和16.5%。會展經濟初具規模,成功舉辦大型展會17場,參展人數超過100萬人次。東西兩條文化旅遊帶功能不斷完善,華夏河圖、世界穆斯林城、韓美林藝術館等項目加快推進,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開園運營,成功舉辦首屆西北風情自駕遊等大型活動,全年接待遊客70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0億元、增長20%。

——開放步伐全面加快。濱河新區建設迅速起步。確立“生態城、文化城、旅遊城、產業城”定位,編制完成戰略規劃、總體規劃,收儲土地12萬畝。重點項目“百日大會戰”成效突出,濱河工業園基礎設施配套趨於完善,橫城小鎮一期、濱河中學等8個項目完工,國際醫療城、濱河生態文化園等25個重點項目全面開工,累計完成投資30多億元,新區產業集聚、生態效應逐步顯現。銀川綜合保税區封關運營。創造了在全國審批速度最快、建設速度最快的記錄。引進領鮮·普諾斯保税倉儲中心、中銀絨業保税倉庫、西部黃金珠寶文化產業園等21個項目,同步規劃建設臨港經濟區等配套園區。閲海灣中央商務區初具雛形。“三園一軸”基礎設施建成投用,銀川國際交流中心全面啟用,引進中石油寧夏分公司等總部項目39個。開放合作成效顯著。對阿、對東北亞、對台開放不斷拓展,成功承辦舉辦首屆中阿博覽會及國際穆斯林企業家峯會、中國(寧夏)韓國友好交流周、全國台企聯銀川行等重大活動,中俄韓醫療合作結出碩果,銀川卡瓦心臟中心正式運營。開通銀川至香港、台北、曼谷等客運航線,與法國博朗斯市、德國奧爾登堡市等4個城市締結國際友好城市。全年實施招商引資項目290個,引進海爾、中鋁等世界和中國500強企業5家,實際到位資金412.6億元。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4億美元、增長76.4%,對外開放和國際化邁出了新步伐。

——城鄉環境明顯改善。堅持精品建設、精美打造、精細管理,“美麗銀川”系列行動取得豐碩成果,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獎。確立“全域銀川”理念,啟動城市長遠發展戰略規劃研究。以道路暢通為重點的舊城(棚户區)改造順利推進,累計拆遷改造1661.86萬平方米,開工建設安置區34個、737.95萬平方米,實現了和諧拆遷、羣眾受益。打通新建新華西街、湖濱西街、慶豐街等道路39條,改造小街巷13條,開工建設濱河、永寧黃河大橋及連接線工程。快速公交一號線穩定運營,公交分擔率提高到26.8%。全力推進主幹道大整治大綠化、濱河新區大環境綠化、唐徠公園六期整治、七子連湖擴整、西部水資源綜合利用等一批重點生態工程,立法保護濱河新區黃河兩側、愛伊河沿線濕地,完成綠化面積6102公

頃,濕地面積達到5.31萬公頃,獲得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藍天工程”啟動實施,藥企污染、燃煤鍋爐、機動車尾氣等重點污染源治理初見成效,高標準完成永二乾溝綜合整治及徠龍公園建設,使昔日的“龍鬚溝”成為城市景觀公園。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52天,PM2.5達標率81%。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和文明細節行動,建立“大城管”體制,成立城市綜合管理委員會、環境和食品藥品公安分局及城管流動速裁法庭。“數字城管”建成運行,建立城市綜合管理考核長效機制,機械化清掃保潔、渣土車整治、“中國式過馬路”等專項治理卓有成效,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城市複檢。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德勝、望遠片區納入主城區統一規劃,掌政鎮、良田鎮等6個特色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永寧八渠、賀蘭蘭光等中心村建設快速推進,新建21個幸福村莊示範點,完成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10個,建成農村公路269公里,城鄉面貌明顯改觀。

——民生事業有力推進。為民辦10件實事全面完成,民生社會事業投入達178億元,佔公共財政支出的80%以上。出台支持青年大學生等重點羣體創業優惠政策,建成全區首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城鎮新增就業6.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1%。社會保險擴面提標,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城鄉低保標準,建立重特大疾病救助機制。新建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0個、居家養老服務站25個,建設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殘疾人康復中心。調整擴大住房保障範圍,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8111套,改造城市棚户區3458套,4952户困難家庭享受住房保障,成為全國首批利用住房公積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試點城市。着力平抑物價,新建標準化菜市場10個、社區蔬菜直銷店33個,加大肉、菜等食品價格調控力度,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控制在3.5%以內。生態移民、扶貧攻堅紮實推進,新建移民住房14817套,搬遷移民9361户、40590人,探索工廠建在村頭等產業扶貧新模式,全力打造閩寧協作移民扶貧示範鎮,生態移民地區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同比增長30%左右。優質教育擴面提升工程啟動實施,每年安排5000萬元用於教育教學質量考核獎勵,組建五大教育發展共同體,與北方民族大學共建附屬中學,賀蘭縣、靈武市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縣驗收,成功創建2所全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醫療衞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新建社區衞生服務站10所、標準化村衞生室33所,在全國率先試點推行“先住院、後付費”診療模式。低生育水平持續穩定。成功創建國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圓滿舉辦亞洲首屆IBHF世界盃馬術繞桶賽、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銀川賽段等高規格賽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銀川信息網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進入“國家智慧城市試點”行列。平安創建工作不斷深化,社會治安持續穩定,安全生產形勢保持平穩,徵地拆遷等信訪突出問題得到有效化解,榮獲“20xx~20xx年度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優秀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紮實開展,國防動員、雙擁工作穩步推進,防災減災、氣象、統計、仲裁、檔案、地方誌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政府效能不斷提高。以“三減兩提高”為核心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全年共取消下放市級行政審批事項18項,減少審批程序61項,減少審批時限808個工作日,取消免徵行政事業性收費26項,在全區率先建成四級政務服務網絡,成為西北地區審批事項最少、速度最快的城市。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人大議案建議、政協提案辦復率均達到100%,提請人大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6件,制定政府規章、規範性文件16件,修訂出台《政府工作規則》及《常務會議規則》。堅決落

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區市若干規定,大幅精減節慶論壇展會,撤銷檢查評比表彰活動54項,“三公”經費同比下降18%。全面完成市及縣(市)區兩級政府性債務審計,加大效能監察和政務公開,完善問責系列制度,加強勤政警示教育,在全區率先推出電視問政,督促解決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1100多個羣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機關和幹部作風進一步好轉,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不斷提高。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一年,全市幹部羣眾團結一心,拼搏奮進,攻堅克難,共同創造了銀川綜合保税區、濱河新區、閲海灣中央商務區建設,以及道路暢通、老舊小區、棚户區改造、人才科技大廈封頂、銀川艦回家等多個“銀川速度”,豐富了“賀蘭巋然、長河不息”的銀川精神,展現了銀川人“敢想敢幹、敢試敢闖”的時代風貌,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可喜成績。奮鬥凝聚汗水,成績來之不易。這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關心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奮戰在各條戰線的廣大幹部羣眾,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駐銀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關心支持銀川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總量不大、發展不足仍是我們最大的市情,銀川改革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在:一是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鉅,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支撐作用不足,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節能降耗形勢嚴峻。二是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物價上漲壓力較大;三是城鎮化建設投融資瓶頸亟待破解,城市規劃和精細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四是政府職能要進一步轉變,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需進一步理順。對此,我們將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好,讓人民滿意。

二、20xx年的主要工作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完成“xx”規劃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於在新形勢、新起點上推進銀川改革發展,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具有重大意義。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區改革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建設開放寧夏、富裕寧夏、和諧寧夏、美麗寧夏的奮鬥目標。特別是,自治區提出銀川要在建設“四個寧夏”中走在前列、做好表率,發揮好龍頭、領跑、示範、帶動作用,對銀川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我們新的使命。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全面分析、部署了今年的形勢與任務,提出要抓住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新型城鎮化“三大機遇”,認清面臨的加快發展與轉型升級、經濟增長與節能減排、推進城鎮化建設與控制債務風險等重大挑戰,處理好GDP增長與持續健康發展、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全面發展與重點突破等重大關係,落實好“2258”工作思路等“七個堅定不移”,全面推動銀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好自治區、市委的決策部署和具體要求,堅持數量與質量並重,突出質量;堅持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並重,突出招才引智;堅持銀川速度與銀川效率並重,突出銀川效率,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推動銀川率先發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政府工作總的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及xx屆二中、三中全會、自治區十一屆三次全會

和中央、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開放內涵式發展,搶抓“兩區”建設、“兩大戰略”機遇,深入實施“2258”工作思路,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現代化國際化進程,加快“兩個最適宜”城市建設,加快民生改善,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着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着力提高城市品位,着力增強社會活力,着力增強羣眾幸福感,全面建設開放銀川、富裕銀川、和諧銀川、美麗銀川,努力開創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新局面。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左右,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4%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5%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5%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減排完成自治區下達的控制指標。

今年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產業轉型,打造銀川經濟升級版。要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做優做強工業,做特做精農業,做活做大服務業,在產業結構調整上邁出新步伐。

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深入實施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突破的工業振興工程,實施重點工業項目320個,工業投資增長20%以上,力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做大園區經濟。放大園區帶動和集聚效應,提升產業配套能力,打造產業集羣。把寧東基地作為全市產業發展的基礎,加快延伸能源化工產業鏈條,抓好寶丰煤制烯烴、寶塔石化120萬噸PTA等重大項目。把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引領產業轉型的龍頭,加快建設銀川iBi育成中心,培育發展新一代互聯網信息技術、大數據、雲計算、“2.5產業”等新經濟業態。把寧夏生態紡織產業示範園、銀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作為引領輕工業發展的載體,完善園區道路、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配套,加快培育羊絨紡織產業集羣,打造中國羊絨紡織之都和國家級生態紡織產業基地。出台相關配套政策,支持西夏區實施國家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壯大特色產業。大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以西軸高端軸承產業園、巨能機器人等項目為抓手,提高裝備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以西安隆基硅、佳晶藍寶石等項目為重點,打造亞洲最大的新材料生產基地。大力發展生態紡織產業,力促如意集團年產30萬噸如意紡高檔紗線、中銀絨業500萬件羊絨衫等項目建成投產,建設靈武羊絨電子交易中心,推進骨幹企業品牌、技術、資本國際化。大力發展高端葡萄酒及酒莊產業,加快張裕、中糧、德龍等優質葡萄示範基地及葡萄酒項目建設,打造葡萄種植、加工、展示交易、工業旅遊全產業鏈。大力發展信息產業,推進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建設,支持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大數據的開發與應用,抓好西部工業雲谷、3D打印技術等前瞻性項目,促進“兩化”深度融合。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和節能降耗。加快技術進步,支持企業產品創新、品牌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打造企業成長梯隊,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實施重點技改項目80個,改造提升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發酵及生物製藥等傳統產業。健全重點用能企業監測管理和預警調控機制,推行企業能耗對標達標、能源審計和電力需求側管理。加強項目節能評估,堅決淘汰鐵合金、水泥等落後產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培育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以農民增收為核心,突出生態、安全、優質、高效,大力發展“三精”農業,加快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區,農業總產值增長5%以上。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導力度,推進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推廣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建改造30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基地),壯大設施園藝、奶產業、有機大米、適水產業、清真牛羊肉等優勢特色產業,新增蔬菜種植面積2萬畝、有機水稻1萬畝,奶牛存欄達到17萬頭。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扶持壯大一批龍頭企業、流通主體,加快培育一批專業大户、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推進多種形式規模經營,完善利益聯結和分配機制,提高農民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的收益。完善農產品質量檢測、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完成10個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認定,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力爭更多的農產品打入國內外市場。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嚴守耕地紅線,集中連片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工程,創建高標準農田6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30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示範園區10萬畝。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加強基層農技骨幹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培養職業農民。建設一批農業機械化示範園,主要農作物機械化水平達到91%。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抓好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推動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層次提升,打造現代服務業示範區,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推動商貿服務業升級。抓好亙元萬豪、永泰城、大閲城等十大五星級酒店、十大商業綜合體建設,放大萬達廣場、奧特萊斯名品折扣城品牌效益。加快特色商業街區和社區商業網點建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連鎖、快遞等業態,培育新興消費,打造教育、醫療、購物、旅遊在銀川品牌,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完善現代物流體系。推進全國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範城市提檔升級,加快公鐵物流中心、潤恆農產品物流產業園、國際農機汽車城等物流園區建設運營,建設銀川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培育壯大物流骨幹企業,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大力培育會展經濟。實施銀川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建設,辦好中國西部(銀川)房車博覽會、國際羊絨暨服飾博覽會等品牌展會,培育引進專業會展公司,提高會展配套服務能力。實施“金融強市”戰略。爭取成立金融工作局,大力引進國內外金融機構,培育銀行、證券和保險等現代金融業態,着力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結算中心。創建西部(銀川)擔保集團,完善擔保體系,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擔保難問題。加強上市後備企業培育、儲備,支持企業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引入專業化農業保險公司,大力發展村鎮銀行、農村小額貸款公司、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構建農村金融體系。推進“誠信銀川”建設,建立健全社會徵信體系,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提升西夏王陵、賀蘭山巖畫、鎮北堡影城、水洞溝、回鄉文化園等景區功能和服務水平。加快濱河新區全域5A級景區建設,推進兵溝自駕車基地、國際遊客集散中心、軍事文化博覽園二期、永寧國際綜合旅遊度假區等重點項目,抓好西夏陵申遺及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賀蘭山東麓葡萄文化旅遊帶建設。開發精品線路,打響旅遊品牌,全年接待遊客80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78億元。

(二)突出改革創新,增強發展內生動力。要堅持以改革促發展,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方式轉變的內生動力,努力推動改革實現新突破、創新取得新進展。

抓好重點領域改革。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和改進預算管理,推行全過程預算績效評價。規

範市及縣(市)區政府性債務管理。進一步明確市與轄區兩級事權和支出責任。創新財政扶持產業發展模式,整合專項資金,設立產業轉型基金,引入競爭性申請項目資金機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放寬市場準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和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每年統籌安排財政資金5億元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支持引導非公企業和民間投資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保障性住房、社會事業等領域,建立投資回報補償機制。加大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把本地名優產品優先列入政府採購。創新投融資模式。盤活政府經營性資產和事業單位資產,做實濱河新區、綜保區、城投等投資公司,組建住房、體育、文化旅遊等融資平台,發行城投債20億元,提高市政基礎設施和城鎮化建設投融資能力,緩解財政收支壓力。穩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全面推進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改革試點,逐步建立功能明確、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快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健全集約節約用地制度,加強土地批後監管。推進農村土地、房屋確權登記,設立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開展土地流轉信託試點,探索農村資產資本化、證券化路徑,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創新型銀川建設。發揮銀川科技園科技研發、產業創新的平台作用,加快研發大樓、人才公寓、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園建設,加強與國家大院大所合作,抓好中科院科技創新與產業育成中心、寧東科技園等“園中園”建設。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80個。突出企業主體,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搭建技術創新平台,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家,國家級、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提高專利申請質量,發明專利申請量佔專利申請比重達到30%以上。建立企業科技創新後補助機制,鼓勵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人才特區”建設。堅持人才優先發展,突出“招才引智”,加大柔性引才力度,着力引進高科技領軍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外經外貿人才等高層次緊缺人才,注重用好用活現有人才。加強與國內、區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鼓勵各類人才帶項目、帶技術、帶團隊在銀創新創業。建立以實績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激勵保障機制,打造西部人才高地。加快“智慧銀川”建設,抓好國家“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引入中興集團,大力推進公共信息平台、智慧政務、智慧民生等重點工程。

(三)突出開放帶動,加快建設試驗區核心區。要圍繞“引領全區、輻射西北、融入世界”的定位,按照自治區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支點的部署,大力推進“兩區”建設,打造試驗區核心區,開創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構建開放戰略載體。力促濱河新區出形象。堅持“四城”戰略定位,突出國際化、現代化、高端化,打造“生態田園城”。高標準完成新區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及控制性詳規,加強與臨港經濟區、綜合保税區、河東國際機場區域一體化聯動發展,推進與鄂托克前旗上海廟跨區域合作。加快推進203省道輔線、兵溝等3座黃河大橋及連接線和機場三期等重大工程,加快實施國際醫療城、科教城、養生新城、信息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成污水處理廠、濱河生態文化園、黃河外灘公園景觀棧道等項目,促成綠地空港城、天山海世界等大項目落地,力爭新區在管理運營、基礎設施、生態綠化、高端產業培育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力促綜合保税區快見效。堅持建設、運營、見效並舉,逐步啟動二期建設,推進國際貿易

服務中心、研發檢測中心和生活配套區建設。抓好一期入園、註冊企業(項目)建設運營,重點引進培育輕紡、葡萄酒、通用航空、清真食品、融資租賃等主導產業和項目。用好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機遇,爭取阿里巴巴等電商企業落户,建設線上線下全方位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集羣。探索建立“一區多園”模式,加快自由貿易園區申報步伐。力爭年內外貿進出口額突破13億美元,再造一個銀川外貿,實現運營見效全國最快的目標。力促閲海灣中央商務區早成型。堅持建設、招商、運營並重,優化商務區規劃和城市設計,完善基礎設施配套,穩步推進閲海灣經濟區建設。加快推進綠地“雙子塔”、新華聯廣場等32個重點項目,抓好中阿博覽會永久性會址建設,大力發展總部經濟、金融服務等高端商務,爭取韓國、阿拉伯國家在銀設立領事機構,建成國際化、現代化示範區。

擴大開放合作。構建開放通道。利用第五航權開放,開闢銀川至中亞、中東、東南亞等國際航線,推進銀川至首爾等國際航班常態化運行,爭取“落地籤”、“過境籤”和外國人居住證等促進出入境便利化的政策。完善銀川陸港口岸功能,發展公鐵聯運、鐵海聯運,加強與內蒙古策克、新疆霍爾果斯等口岸及天津、連雲港等港口的合作,加快形成向西出境、向東出海的便捷通道。拓展開放平台。依託中阿博覽會、國際穆斯林企業家峯會等國際平台,加強與阿拉伯國家及穆斯林地區、東北亞乃至世界各國的交流合作,重點做好面向阿拉伯國家的金融、農產品加工、旅遊服務;推進與天津、杭州等發達地區和毗鄰地區的經濟合作,深化與潮商、台商的務實合作,承接東部沿海地區加工貿易鏈條延伸。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制定促進外貿發展的實施意見,依託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吸引國外資金和國內民營資本;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赴外投資,設立特色產品銷售中心,拓展中亞、北非等新興市場。完善選商引資機制,緊盯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引進國際國內500強企業和戰略投資者,加強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實效,力爭全年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突破430億元。

(四)突出城鄉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要抓住寧夏沿黃等10個區域性城市羣列入國家城鎮化規劃的戰略機遇,按照自治區打造“大銀川都市區”的要求,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爭創聯合國人居獎。 完善規劃體系。堅持“全域銀川、城鄉統籌”理念,完成城市發展戰略策劃、產城一體化規劃、生態規劃編制,調整修編城市總體規劃。優化重點區域、重要節點城市設計,嚴格控制老城區建築(住宅)高度,突出城市“三大特色”,保持歷史文化名城風貌。優化城市空間佈局,提升永寧、賀蘭與市區“同城化”發展水平,加快靈武市重心北擴,構建城鄉融合、多級支撐、組團發展的新型城鎮化格局,爭取列入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在兩縣一市設立規劃分局,深入開展違法建設專項整治行動,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

優化城市功能。充分發揮區域中心城市和沿黃城市帶核心城市帶動作用,着力在功能完善、品位提升、形象塑造上做好示範和引領。深入推進棚户區改造工程,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安置區,回遷安置羣眾1.7萬户、183萬平方米,改造城市棚户區2.7萬套。大力實施道路暢通工程,新建、改造道路18條,實施一批道路微循環和慢行交通工程。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加快公交線網向新建小區和農村延伸,推進公交場站、換乘樞紐建設,提高公交運營服務水平,創建公交都市示範城市。完善智能交通系統,優化交通組織和路口渠化、信號燈配時,大力倡導文明交通、綠色出行,有效治理交通擁堵。加強城市基礎

設施建設,優化城市地下管網設計功能,實施建成區老舊管網升級改造工程,改造供水管網41公里、燃氣管網69公里,改造集中供熱面積77.66萬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200萬平方米,推行熱計量收費100萬平方米。推進污水處理擴容升級,新建第七、第九污水處理廠,實施賀蘭山路等城市防洪排水工程,全面提升基礎設施配套水平。

精細管理城市。深入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制定城市管理規劃,提高管理標準,全面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加強佔道經營、户外廣告、“渣土車”標準化、規範化管理。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建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及餐廚垃圾集中處理項目。穩步推進環衞作業專業化、市場化,逐步實行作業和管理分離,提高機械化清掃率。完善“大城管”體制機制,提高“數字城管”運行效率,實現全方位、精細化、實時有效管理。深化文明細節專項行動,紮實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着力塑造“美麗心靈”,提升市民素質,培育城市人文精神。

建設“美麗鄉村”。建好鎮北堡、通貴等6個重點小城鎮,促進城鎮功能與產業定位的有機融合,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抓好綠色中心村試點,推行農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鄉運、縣處理”,建設人口集中、設施齊全、環境優美、農業現代化的新農村。完善農民變市民的政策措施,統籌户籍、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政策,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五)突出綠色發展,加強生態環境治理。要始終堅持生態優先、保護環境,做好“綠化、水系、空氣”三篇文章,打造“碧水藍天、明媚銀川”新名片,加快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提升生態品位。堅持擴大綠量,提升檔次,打造精品,新建完善園林綠化面積500公頃,造林5700公頃。繼續推進大整治大綠化工程,抓好濱河新區大環境綠化、唐徠公園六期整治和“綠博園”建設,實施友愛中心路、正源街等主要道路景觀林帶及配套綠化工程,加強銀西生態防護林帶建設,構建高密度、大綠量、多色彩的城市“綠網”。完善城市水系,實施繞城水系連通、愛伊河景觀提升、閲海環湖濕地改造等工程,加強湖泊濕地生態修復、保護和利用。新建10個小微公園,做好街頭綠地、小遊園的精品化改造,打造“一街一品,一街一景”,讓市民親水近綠、親近自然。

強化環境保護。加快生態保護立法,劃定生態紅線,嚴格“綠線”控制,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建立環境保護績效考核、責任追究、社會監督等機制,嚴格環保準入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制定全市溝渠綜合整治規劃,實施二排溝、四二乾溝城市段綜合治理,加強賀蘭山東麓等水源地保護,抓好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實施“藍天工程”,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分析和聯防聯控,抓好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燃煤鍋爐、施工揚塵等污染源專項整治,打造空氣質量西部最優“金字招牌”。

(六)突出民生改善,大力發展社會事業。要堅持民生導向、富民優先,把新增財力主要用於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機制,讓城鄉居民的幸福感進一步提高。

加大民生工作力度。堅持不懈地辦好羣眾最關心、最需要的事情,繼續為民辦10件重點實事。建

立健全創業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深入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完善人力資源市場功能,實施創業就業培訓1萬人以上,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城鎮困難人員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新增城鎮就業2.5萬人。持續推進社會保險擴面提標,統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建立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繼續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優撫對象補助水平,實施殯葬惠民政策,擴大社會救助覆蓋面。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業,提升社區養老服務水平,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和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實行公租房與廉租房“合二為一”,新建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9000套,實現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優化土地、住房供應結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保持物價基本穩定,建設蔬菜生產基地3~6個,推行蔬菜訂單直銷模式,升級改造社區蔬菜直銷店50個,減少流通環節,加大商業儲備投放,增強物價調控能力。創新扶貧開發模式,堅持扶貧與扶“志”(志氣、智力、素質)相結合,突出抓好生態移民安置、主導產業培育、創業就業培訓、勞動密集型企業引進等工作,高標準推進閩寧鎮及“一城兩園”建設,力爭移民地區人均純收入突破8000元、增長20%以上。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推進教育優先發展。新建續建中國小、幼兒園30所。推進公建民辦、民辦公助,擴大公益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持續推進優質教育擴面提升工程,組建銀川六中、九中等學校發展共同體,促進城鄉、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普通高中教育多樣化、特色化辦學,完成寧夏幼兒師範學校升格。創新職業教育辦學和公共實訓機制,啟動建設濱河新區教育園區,打造西部職業教育高地。抓好國家中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試點,實施“梯級”名師培養工程,推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破解擇校難題,讓教育公平惠及更多家庭。提高醫療衞生服務水平。加快公立醫院改革,完善公立醫院績效評價和財政補貼機制。允許民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範圍,鼓勵支持民營醫院建設和發展。完善基層醫療衞生服務體系,推進分級診療,引導羣眾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推進中俄韓醫療合作,啟動中航公司造血幹細胞庫、細胞治療中心項目,讓羣眾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實施“健康銀川”行動,加強婦幼保健和公共衞生工作。適時啟動“單獨二孩”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完善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深入開展“書香銀川·銀川書香”活動,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檔案事業繁榮發展。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動漫遊戲等新興文化產業。加快建設運動休閒城市,推廣“人人運動計劃”,承辦自治區第十四屆運動會,辦好世界穆斯林馬術大會等國際性賽事,提高賀蘭山體育場等文體設施運營管理水平。

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社會服務治理體系建設,擴大網格化、智能化社區試點。抓好流動人口、特殊人羣和虛擬社會的管理服務。培育扶持行業商(協)會等社會組織,大力發展志願服務組織,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羣團組織發揮作用。深化平安創建,推進“六五”普法教育,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完善“大調解”工作機制,創新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大治安重點地區整治力度,增強羣眾安全感。加強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監管,讓羣眾吃得放心。嚴厲打擊食品藥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政府監管、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消防、建築施工、地下管網等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有效預防和減少重特大事故。加強防災減災、應急管理工作。積極創建雙擁模範城“八連冠”,加強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和人防建設,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創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倍加珍惜和維護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穩定的大好局面。

(七)堅持為民務實清廉,建設人民滿意政府。我們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順應人民對政府工作的新期待,認真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轉變職能、優化環境、改進作風、提高效能,讓社會和羣眾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轉變政府職能。完成縣(市)區政府機構改革,規範機構設置。試行權力清單制度,釐清政府與市場以及社會的邊界,強化政府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職責。建立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機制,制定購買目錄,在學前教育、基層醫療衞生、城鄉社區服務等領域擴大試點。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審批事項“負面清單”,實行“三個一律”、“三個50%”,大力推進“三減兩提高”。啟用新建市民大廳,審批服務“一門受理、多證聯辦”,推行網上審批、電子監察,打造“兩優”環境示範區。

推進依法行政。完善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諮詢、社會公示、聽證評估等制度。嚴格落實執法責任制,強化執法監督,加強行政複議工作,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提高人大代表建議、意見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質量。大力推行政務公開,推動電視、網絡問政向電視、網絡施政轉變,讓羣眾更好地瞭解政府、監督政府。

改進工作作風。大力改進文風會風,文件和會議數量再壓縮20%以上,嚴控各類慶典表彰和評比達標活動。從政府領導班子做起,帶頭轉變工作作風,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帶頭密切聯繫羣眾,帶頭解決實際問題。推行政府績效管理,完善重點工作公開承諾、目標管理和督查考核機制。開展“正風提效促跨越實現銀川速度向銀川效率提升”活動,加大對重點工程、重大項目、民生工作的督查力度,強化行政問責,着力整治公務人員庸懶散慢等不良現象,提高政府效能和執行力。

做到廉潔從政。認真執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推進財政預算、決算公開,嚴格公務接待、公務用車、辦公用房標準,嚴控公務出國(境),“三公”經費再壓縮5%。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政府內部監督、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抓好公共資源交易、政府投資項目、民生資金等重點領域的監管。嚴查各類違紀違法案件,着力解決羣眾反映突出的政風行風問題,以政府勤政廉政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各位代表,美好前景催人奮進,新的征程任重道遠。讓我們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人民,團結拼搏,鋭意進取,全面建設開放銀川、富裕銀川、和諧銀川、美麗銀川,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而努力奮鬥。

銀川市政府工作報告篇3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各位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是新中國成立六十週年,也是近年來銀川發展最困難、最特殊的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市人民政府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不利影響,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化危為機,力促發展,全力做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奮力推進“兩個最適宜”城市建設,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圓滿完成了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經濟指標大幅提升。預計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75億元,比上年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8億元,增長14.3%;地方財政預算總收入92.53億元,增長43.1%,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4.02億元,增長22.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92.1億元,增長3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5.48億元,增長19%。呈現出危機中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良好局面。

—城鄉環境更加宜居。城鄉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快速推進,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明顯增強,特色品位更加彰顯,城市化率達65%,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綠化模範城市通過驗收。被評為“20xx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開放合作成果顯著。成功舉辦20xx中國市長論壇、隴海蘭新經濟促進會第二次年會等重大活動,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招商引資實現新跨越,到位資金超過350億元,增長52%,連續六年領跑全區,華潤集團、蘇寧電器等8家中國500強企業落户銀川。

—全民創業蓬勃開展。培養小老闆和創業者1390人,創辦小企業1003家,創造就業崗位9850多個,湧現出一批創業明星、創業之星,創建創業型城市試點工作走在全區乃至全國前列。

—羣眾得到更多實惠。為民辦10件實事圓滿完成,籌資3.6億元解決了歷年徵地拆遷補償、失地農民安置等遺留問題,有效解決城市供暖、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市本級投資項目拖欠工程款等羣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15910元和5410元,均增長10%。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保增長,經濟發展回升向好

面對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我們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市委的決策部署,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政府工作首要任務,迅速果斷行動,着力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強力拉動經濟增長。搶抓中央擴大內需一攬子計劃和國家部委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有利時機,爭取中央新增投資項目184個,中央和自治區專項資金近44億元,市本級投入重點項目建設資金37.8億元,實施了一批事關全局、事關民生、事關長遠的重大項目,帶動了民間投資,有效促進了全市經濟企穩回升。

堅持把保工業增長作為重中之重,市財政投入工業發展專項資金6000萬元,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務企業力度,減免、緩交社會保險費5300多萬元,税務部門落實各項政策,共為企業減免退税22.6億元,幫助企業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推動銀政銀企合作,出台《關於搞活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意見》,向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注入資本金4500萬元,為企業落實擔保貸款2.24億元、貼息500餘萬元,着力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幫助企業恢復生產、開拓市場、渡過難關。狠抓項目帶動,投資1000萬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建成投產60個,完成投資220億元,增長21%,有力遏制了工業增速大幅下滑態勢,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超過240,打贏了工業保增長攻堅戰,為全市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認真落實國家搞活流通、擴大消費政策。完成重點商貿項目投資35億元,命名27家商貿“小巨人企業”。推進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新建改造農資、日用品配送中心7個,農家店280家。深入開展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工程,銷售額6100萬元;落實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拉動農民消費近1億元,全年農村消費增長67.6%,比城市高55.8個百分點。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完成投資99.6億元,增長26.7%;商品房銷售面積509萬平方米,增長67.8%。大力發展會展經濟,積極培育消費熱點,組織承辦銀川國際汽車博覽會、房車生活文化節等大型展會15場次,拉動消費近30億元,汽車零售額增長達60%,城鄉消費需求得到有效釋放,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二)化危為機強內功,產業競爭力明顯提升

工業實力加速壯大。充分利用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加快推進“小巨人企業”培育工程、機械裝備製造業“鑄龍”工程,深入開展企業成長管理諮詢服務,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競爭力,45户“小巨人企業”在保增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寧東基地煤炭、電力、煤化工重點項目進展順利,中電投27萬噸電解鋁等項目建成投產。機械裝備製造業配套能力顯著提升,建成鑄造、熱處理、模具等配套中心7個。伊品集團8萬噸賴氨酸等項目投產,伊順集團清真牛羊肉等項目順利實施,羊絨產業實現了優化升級,新材料產業產值增長50%。風電、光伏發電及新能源裝備製造項目快速推進。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實施重點技改項目34個,新增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各2家、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重型鑄鋼件、鎂合金等生產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強五優”產業在應對危機中不斷壯大。

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完成農業增加值33億元,增長7.5%。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發放農業直補資金8537萬元,增長14%。“兩強多優”產業快速發展,新建設施園藝4.2萬畝,舉辦了中國西部設施園藝節、首屆中國(寧夏)園藝博覽會;沉着應對“三聚氰胺”事件,實施奶產業“鑄龍工程”,奶產業發展穩步回升;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總產達93.7萬噸、增長5.8%;葡萄、長紅棗、花卉和“適水產業”穩步發展。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不斷提高農村信息化、農業機械化水平,新增自治區級龍頭企業17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47家,累計流轉土地面積15.26萬畝,增長69%。強化農業科技服務,建設農業科技示範園區23個,實施科技特派員創業項目87個。推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工作,發展小額貸款公司14家,村級資金互助組織37家。

服務業迅速發展。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259億元,增長11.5%。空港物流中心、銀川物流港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陸港一期工程、寶丰能源物流中心投入運營,興慶區物流市場帶改造提升步伐加快,開工建設寧夏國際小商品交易中心,積極引進中鐵物流等知名第三方物流企業,推動傳統貨運企業轉型升級,現代綜合物流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成功舉辦首屆中國(銀川)西部總部經濟發展高層論壇,中鹽集團等68家企業總部落户銀川。着力優化金融生態環境,與開發銀行、建行等銀行建立中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引進了石嘴山銀行等金融機構,榮獲中國最具發展潛力金融生態示範城市。軟件、動漫產業加快發展,央視動漫製作基地落户銀川。啟動建設運動休閒城市,新建、改建運動場所25處,向社會開放近40所學校體育場館,成功舉辦首屆端午龍舟賽等大型體育活動,我市代表隊進軍法國“城市之間”國際版總決賽,獲得第三名的好成績。旅遊目的地城市建設加快推進,西北風情旅遊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實現旅遊收入29億元,增長30%,榮獲20xx國民休閒特別貢獻城市、中國優秀生態旅遊城市。“三個中心一個目的地”建設取得新突破。

(三)積極推進城鎮化,城鄉建設邁上新台階

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加快編制金鳳區南部、西夏區北部、賀蘭山東麓等重點區域控制性詳規,城市規劃設計不斷提升。實施市級重點建設項目21個,“黃河金岸”堤防、北京路地下通道、南郊公交場站等工程竣工,火車站改擴建、職教中心及教育園區基礎設施、賀蘭山體育場等重點工程順利推進,啟動賀蘭山水廠建設,新建、續建城市道路28條,改造小街巷15條,建成先鋒牆、當代名人雕塑和建城2120xx年紀念碑。加大舊城改造和拆遷整治力度,拆遷面積近210萬平方米。實施了正源街、湖濱街、清和街、長城路等特色街區改造,城市特色和品位進一步彰顯。深入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理順市、區兩級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體制,城市衞生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加快城鎮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出台《關於促進農民進城穩定就業並安家落户的意見(試行)》,興慶區統籌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進展順利。特色小城鎮及中心村建設深入推進,新建“塞上農民新居”示範點14個,改造農村危房5642户,建設農村公路182公里,解決了8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實施“黃河金岸”沿線田園風光建設、包蘭線兩側生態及生產力提升工程,新建高標準農田45萬畝,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四)狠抓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生態文明建設有力推進

加強園林綠化和生態建設,實施賀蘭山路等16條林帶、新月廣場等15處景觀提升工程,新增改造城市綠化面積500公頃,人工造林15.22萬畝。建成城市東南部水系擴整連通工程,海寶公園、黃河濕地公園完成年度建設計劃,新增濕地面積5000畝,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黃沙古渡被評為國家濕地公園,中山公園被列為國家重點公園。強力推進節能減排,實施節能改造項目25個,年節約標準煤45萬噸,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9%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分別削減3.6%、2.8%,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90%,躋身全國節能減排20佳城市行列。嚴格執行新建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開展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推進節水技術改造和中水回用,啟動綠色回收網點建設,財政補貼推廣節能燈50萬隻,有力推動了社會節能。加強突出環境問題治理,對31家企業重點污染源進行實時監控,開工建設第五污水處理廠,實施了二排溝、四二乾溝、銀新干溝清淤集污工程,拆除小鍋爐151台,製藥企業空氣污染、餐飲油煙、噪聲擾民等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25天,居西北地區省會城市首位。加強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運處理,寧東鎮等4個鄉鎮被命名為自治區“環境優美”鄉鎮。

(五)深化改革開放,發展活力明顯增強

市、縣(區)政府和鄉鎮機構改革穩步推進,調整界定部門職能209項,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改革。行政審批“兩集中三到位”改革試點進展順利,保留行政許可事項180項,在鄉鎮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極大地方便了羣眾辦事。大力推行《黨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當行為問責辦法》,行政機關效能和執行力不斷提高。城投公司融資能力明顯增強,發行企業債券工作進入國家發改委審批階段。鑄龍投資公司組建運行,閲海集團管理機制進一步理順。自來水、污水處理市場化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供熱價格實現了動態調整。園林事業單位改革全面推開、平穩運行,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全面實行。主動參與沿黃城市同城化發展,寧蒙陝甘毗鄰地區合作深入推進,與連雲港等城市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區域合作交流不斷深化。重點圍繞香港經貿旅遊文化周、中國(寧夏)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活動,大力開展項目推介,落實招商引資項目239個,在麥地那、聖彼得堡等城市,開設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超市和展廳,對外經貿合作成績喜人。

(六)大力改善民生,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出台《關於促進創業就業的若干政策》,開展了首屆“全民創業月”活動,扶持建立創業孵化基地3個,創業示範園區10個,實施創業培訓1.4萬人,落實創業小額擔保貸款2849萬元,推動大中專畢業生開展創業就業見習,創業帶動就業成效明顯。新增城鎮就業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轉移農村勞動力13.7萬人次。面對危機,絕大多數企業做到了不裁員、不減薪,為維護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啟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將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醫保,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住院報銷比例提高到50%以上。着力解決學校“大班額”問題,投資11億元,新建改造中國小校33所,三區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促進了教育均衡發展。設立了二中國際部、九中中德班和六中創意班,特色教育加快發展。創新型銀川建設深入推進,安排重點科技項目127項,專利申請量增加15%。全面啟動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衞生服務試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受益面進一步擴大,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有力有效。承辦了首屆食品安全論壇,整合監管職能,加強專項整治,成立食品(藥品)公共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在部分中國小推廣營養早餐,建設全國食品安全城市取得明顯進展。培育新型人口婚育文化,實施人口出生缺陷社會化系統干預,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15‰。積極構建住房保障制度體系,開工建設廉租住房41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53萬平方米,新建改造外來務工人員公寓130套,改造市區危房13萬平方米,將8569户困難家庭納入廉租住房保障。城鄉低保和社會救助力度加大,設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34個。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成效明顯,移民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831元,增長16%。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入衝刺攻堅階段,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動員社會力量糾正不文明行為,城市文明程度不斷提升。隆重舉行銀川建城2120xx年慶祝活動,“賀蘭巋然、長河不息”的銀川精神得到廣泛認同,市徽、市歌、市樹、市花和市鳥正式確立。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月上賀蘭》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資助劇目,“湖城之夏·廣場文化季”被評為全國特色品牌活動,《黃河文學》入選全國“農家書屋”重點推薦書目,公共文化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國防動員和人防建設不斷加強,雙擁共建活動深入開展。統計、仲裁、檔案、慈善、地方誌、紅十字、社會福利等各項事業取得新成績。

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共辦理人大代表議案6件、建議56件,政協委員提案373件,辦復率均達到100%。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羣團組織開展工作。加強政府立法工作,提請人大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4件,出台政府規章5件,“五五”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深入開展,法治銀川建設有力推進。啟動新一輪平安銀川創建活動,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解決了一批社會治安和信訪突出問題,羣體性上訪事件下降29%。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紮實開展“民族團結月”活動,民族宗教領域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在困難和挑戰面前,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取得的成績極其不易。這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鼎力支持的結果,更是全市人民迎難而上、共克時艱、同心同德,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幹部羣眾,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離退休老同志,向關心支持銀川建設發展的駐銀部隊、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轉變發展方式的任務還十分緊迫,外貿進出口總額下降幅度較大,統籌城鄉發展任務艱鉅,個別部門和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強,執行力有待提高,等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將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實施“xx”規劃最後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對於我們鞏固應對危機成果,夯實經濟回升基礎,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為“xx”規劃啟動實施創造良好條件,至關重要。根據市委十二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總的要求是:深入貫徹黨的xx大、xx屆四中全會和中央、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把加強科技和人才工作創新、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作為重點,乘勢而上,奮力突破,着力統籌城鄉發展,提升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水平;着力加強社會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和諧銀川建設;着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強經濟發展的內在活力和動力;全面完成“xx”規劃,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政府自身建設,努力開創“兩個最適宜”城市建設新局面。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左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8%和7%以上;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5%以上;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2%以上。

這裏需要説明一點,確定以上發展目標,充分考慮了宏觀經濟形勢的複雜性和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緊迫性,充分考慮了保就業、保民生、保穩定的現實需要,兼顧了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兼顧了經濟發展、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其中最關鍵的是,要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重中之重,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結構調整相結合,把繼續做好應對危機各項工作與謀劃長遠發展相結合,更加註重改革創新,更加註重機制建設,更加註重可持續發展,務求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重點抓好以下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推進工業結構調整

壯大“一強五優”產業,增強企業和產業核心競爭力,工業增加值增長13%以上。

大力提升產業層次。深入實施“小巨人企業”培育工程,紮實推進企業成長管理諮詢服務計劃,着力提高企業綜合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引導支持有潛力的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培育龍頭骨幹企業,增強行業整體競爭能力。加快寧東基地建設,推動煤炭資源就地轉化和精深加工,延伸煤化工下游產業鏈。繼續推進機械裝備製造業“鑄龍”工程,支持模具、精加工等配套中心投產達效,提高區域專業化協作、配套水平。積極發展新材料產業,啟動實施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鑄龍”工程,加快提升羊絨產業技術層次,壯大發酵及生物製藥產業實力,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

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實施投資1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80個,重點抓好銀星能源500兆瓦太陽能發電裝置、伊品生物45萬噸玉米深加工等30個投資億元以上項目,力促發電集團20xx噸多晶硅、鄂爾多斯榮昌絨業100萬件羊絨衫等項目建成投產,推進豐友化工熱電聯產等35個重點技改項目,完成工業投入280億元,增長27%。拓展工業發展空間,推進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夏區、永寧縣“寧東工業園區”建設,抓好寧東基地臨河C區等重點園區基礎設施和標準化廠房建設,規劃論證石油化工園區。整合現有工業園區,明確產業定位,嚴格執行投資強度等工業用地控制標準,增強園區承載能力。

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制定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落實和完善支持政策,推進光伏、光熱產業和風電裝備製造業發展,打造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鼓勵寧東發展光伏發電產業,支持開發區建設西北地區新能源裝備研發、製造和應用示範基地。大力推廣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二)統籌城鄉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

堅持用工業化、城鎮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力促“兩強多優”產業聚集升級,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區,農業增加值增長6%。

加快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瞄準向城市供應主渠道,堅持農副產品提質、擴量、增效並重,支持節能温棚改造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擴大設施園藝標準化、可控化和工廠化生產規模,新增設施園藝4萬畝。加大奶產業“鑄龍”工程實施力度,推進奶牛“出户入園”和品種改良,新增奶牛2萬頭。加速糧食生產現代化進程,建設千畝以上糧食高產示範區12個、有機糧食基地10個,優質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60萬畝。抓好蔬菜標準園創建工作,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示範推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50萬畝以上。實施“適水產業”鑄龍工程,加快建設育種基地,扶持建設6個“適水產業”示範區。做強做大清真牛羊肉產業,推動花卉、長紅棗、葡萄等優勢特色產業一區一品、連片發展、規模經營。積極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發展體驗參與、旅遊度假、會展觀光等都市型現代農業,辦好第二屆園藝博覽會及特色農業展示洽談會,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繼續實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振興工程,新培育國家和自治區級龍頭企業8家、市級15家、農村專業合作社25家。建立健全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户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展村企共建,建立生產基地,發展訂單農業,帶動優勢特色產業規模化生產,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完善農產品流通和市場銷售體系,建成寧夏農產品物流中心。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提高農村信息化服務水平,抓好農技推廣示範縣(市)區建設,創建5-10個特色產業科技示範園。推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和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繼續打造靈武長紅棗等地理標誌產品和有機、綠色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品質和附加值。推進農業政策性保險工作,奶牛、設施園藝投保率分別達到50%和30%以上。

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穩步推行城鄉統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三區農業户口和非農户口性質劃分,做好住房、社會保障等配套政策的銜接,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業人口在城鎮就業和落户。積極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合法有序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以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為突破口,做好農村宅基地整理復墾,抓好興慶區、金鳳區統籌城鄉試點,新建“塞上農民新居”示範點10個,改造農村危房2500户。創新小城鎮建設投融資體制,引導企業到小城鎮開發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着力發展小城鎮支柱產業,建設小城鎮加工商貿園區。繼續實施“黃河金岸”沿線、包蘭鐵路兩側村鎮環境綜合整治和生產力提升工程,建成高標準農田30萬畝,新建農村公路150公里,在全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

(三)注重產業培育和結構優化,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

把促進服務業發展作為結構調整的重要着力點,強力推進“三個中心一個目的地”建設,提高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7%。

着力擴大居民消費。完善促進消費的配套政策措施,進一步做好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工作,實施家電和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加大農機具購置補貼力度。加快商貿流通體系建設,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建改造農資、日用品配送中心6個、農家店150家。實施社區“雙進工程”,加快新建住宅小區商業網點設置,新增連鎖、便利網點50個。大力培育商貿“小巨人企業”,抓好萬達商業廣場、華潤萬家等15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建設,力爭引進沃爾瑪、麥當勞等國際知名商企。積極培育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閒旅遊、教育培訓、家政服務等消費熱點,促進消費結構升級。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完善會展中心運營機制和配套服務體系,辦好第四屆中國銀川清真美食文化節、第三屆國際汽車博覽會等系列展會,積極培育品牌、擴大影響。加快發展區域性總部經濟,抓好金鳳區中央商務區規劃建設。大力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鼓勵動漫軟件、文化創意、工業設計等創意產業發展,擴建寧夏軟件園,支持開發區建設國家級動漫產業基地,積極發展供應鏈業務外包和信息技術服務外包,培育一批骨幹服務外包企業。完善現代物流體系,加快空港等物流園區建設,推動寧東與陝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聯動。開工建設公鐵聯運場站,加強與青島、連雲港等港口的合作,爭取開通銀川至連雲港集裝箱“五定班列”、銀川至天津集裝箱專列。建成寧夏國際小商品交易中心、中國穆斯林國際小商品交易中心。

發展壯大旅遊產業。完善旅遊業發展規劃,加大資源整合力度,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旅遊業發展。加快賀蘭山東麓文化旅遊帶、黃河長城旅遊區和沿愛伊河休閒旅遊帶開發建設,推進旅遊與文化等相關行業融合發展,積極培育生態遊、鄉村遊、自駕遊等特色旅遊產品,建設旅遊商品市場,延長產業鏈條。加快重點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旅遊市場監管,提高接待服務層次,提升旅遊業發展水平。推進運動休閒城市建設,辦好全國登山大會、釣魚大賽等大型休閒主題活動,完善體育設施佈局,推廣“人人運動計劃”,組織好羣眾性體育活動,開展“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和“每天鍛鍊一小時”活動,積極備戰第七屆全國城運會、第十三屆全區運動會。辦好第九屆銀川國際汽車摩托車旅遊節,全年旅遊接待人數、旅遊收入均增長20%以上。

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綜合運用土地、規劃、銷售等手段,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構建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做好公有住房房改和康居住房辦證工作,促進二手房市場發展,盤活住房租賃市場。整頓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依法嚴肅查處房地產開發企業圈地不建、捂盤惜售、囤積房源、哄抬房價等違規行為,加強市場監測,完善價格監管體系,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引導居民理性購房。

(四)推進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加快發展方式轉變

把推進自主創新和節能減排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建設創新型銀川,推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增強經濟發展內在動力。

強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動企業成為科技創新主體,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產品研發投入,開展產學研合作,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爭取建成新瑞長城、小巨人機牀等8家國家級、自治區級企業研發中心,力爭建立1-2個優勢特色產業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家。加快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礎平台建設,搭建面向企業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組織實施100項重點科技項目和50項科技創業項目,啟動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創建工作,逐步取消政府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制度,培育技術產權交易市場,爭創1-2箇中國名牌產品、10-15個寧夏名牌產品。

加強人才工作。圍繞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培養創新人才團隊,建立重點產業高層次人才信息庫。鼓勵有實力的企業以項目招標形式引進科技創新骨幹人才,建立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面向區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聘一批在重點產業、重點項目、重點學科、重點領域碩士學位以上的緊缺人才。以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為重點,制定分層次的人才培訓計劃,抓好黨政人才公共管理、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工商管理及科技人才專業知識更新培訓,鼓勵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才繼續深造,努力構建人人享有學習和成才機會的學習型社會。完善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加強節能減排監管,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堅決執行落後產能限期淘汰制度。抓好伊品生物公司氨氮處理等節能改造項目,大力推行能源審計和合同能源管理,重點行業企業單位產品能耗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實施一批循環經濟項目,扶持靈武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示範區建設,推進工業廢物回收利用和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啟動低能耗和綠色建築示範項目、節能建材示範工程,推行12層以下新建住宅太陽能熱水一體化應用系統。加快建築節能和分户供熱計量改造,分户計量達到25%以上。加大高效節能產品推廣力度,政府採購和公用設施一律採用節能產品。實施全民節能行動,開展“低碳社區”創建活動,大力倡導綠色健康“低碳生活”,推動全社會節水、節電和節材。加大源頭治污力度,推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抓好第五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快已建成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加強第二排水溝、永二乾溝治理,開展機動車尾氣治理,強化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嚴格耕地和水源地保護,推進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村創建工作。確保完成“xx”節能減排目標。

(五)着力彰顯品位,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努力把城市做精、做美、做出品質,爭創中國人居環境獎。

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編制《銀川市城市近期規劃(20xx-20xx年)》和興慶區東北部、金鳳區西北部等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完善縣(市)域總體規劃,整合黃河以東區域發展規劃,加快編制燃氣、供熱等專項規劃,提升城市規劃設計水平。安排市級重點建設項目30個,實施兵溝黃河大橋及連接線、城市南北中軸線和六盤山路、寶湖路、長城路公鐵立交等重點項目建設,完成“黃河金岸”柏油路面及興慶區段連接線、火車站站前廣場、賀蘭山體育場、黃河書院、黃河小鎮建設工程,推進銀川至寧東輕軌項目前期工作。改造小街巷20條,進一步完善市區路網體系。加大城鄉結合部、城中村拆遷整治力度,改造市區危舊房屋10萬平方米。抓好上海路、文化街、民族街等特色街區改造工程,實施城市雕塑三期工程,提升城市品位。

構建良好生態環境。實施銀西10萬畝生態防護林、職教基地周邊綠化等工程,提升德馨公園、愛伊河兩側綠化檔次,抓好城市景觀林、道路配套綠化和節點改造,擴大市樹、市花種植,新增改造綠化面積500公頃。積極申辦第九屆中國園博會。推進村莊綠化和農田林網建設,加大山沙區及賀蘭山東麓生態治理力度,完成人工造林11.8萬畝。加快實施城市西北環水系連通、閲海西側防洪排水溝道整治、西南部防洪排水等工程,建立水質監測體系,加強濕地保護,完善城市水環境生態圈。

大力開展“精細化城市管理年”活動。加快建設數字化城市綜合管理平台,完善“重心下移”管理機制,推行環衞保潔、垃圾處理市場化,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推進舊小區綜合整治,着力解決城市供暖遺留問題,擴大住宅小區物業管理覆蓋面,全面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實施佔道攤區規範和改造工程,進一步優化市容環境。堅持公交優先發展,擴大公交線網覆蓋面,開通銀川至寧東、靈武城際公交,加快公交向鎮村延伸,提高運營服務水平。加強現代交通管理科技、設施裝備的應用,優化市區交通組織管理,有效解決上下班高峯期部分路段交通擁堵問題。

(六)加強政策引導,增強全民創業實效

完善創業政策體系,優化創業環境,推進創業型城市建設。

加大政策扶持。安排創業專項資金1000萬元。完善和落實全民創業政策措施,制定出台《關於鼓勵科技人才開展科技創業的若干意見》,支持科技人員利用科技成果、專利技術創辦或領辦企業,鼓勵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蔘與創業,引導農民圍繞市場和產業基地自主創業,積極培育青年、婦女等各類創業主體。建立創業型城市評價和創業環境監測指標體系,強化部門推動創業職能,完善工作聯動機制。

優化創業環境。抓好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新建創業示範園區、孵化基地10個,建設標準廠房10萬平方米。加大小額貸款擔保力度,提高信貸額度,建立審批、擔保、貸款發放“一站式綠色通道”。創新培訓方式,為創業者提供項目推介、項目評審、經營管理、市場分析等全方位服務,全年培養小老闆1000名,培育小企業1000家,開發創業項目1000個,創造就業崗位1萬個。

弘揚創業精神。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月”活動,辦好創意創業展和創業項目推介會。積極培養、樹立創業典型,着力培育創新創業文化,打造“創業銀川”品牌。

(七)推進改革開放,開創內陸開放型經濟新局面

着力破解影響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和後勁。

加快重點領域改革。夯實政府信用融資平台,擴大開發性金融合作規模,充分發揮城投公司和鑄龍公司作用,積極推進城投公司發行企業債券。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提高資產綜合使用效益。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擴大中小企業擔保中心資本金,加大貸款貼息力度,引導企業擴大投資,支持企業上市融資。拓寬農村融資渠道,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村互助資金組織10個,推進農業設施抵押貸款和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引導信貸資金更多投向農村。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積極引入競爭機制,鼓勵民間和社會投資進入城市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領域,加強對中小企業參與政府採購項目的支持。完成自來水總公司和污水處理公司改制,完善公交公司市場化經營和財政補貼機制。繼續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努力擴大開放。加強區域交流合作,辦好首屆寧蒙陝甘毗鄰地區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承辦第三屆中國回商大會及穆斯林企業家峯會,爭取承辦中阿經貿論壇,積極申請在我市設立中國回商商會、中國國際商會穆斯林分會。創新招商引資方式,緊盯世界和中國500強企業,突出產業鏈招商,加大對科技、金融、現代服務業項目的招商力度,繼續實施世界銀行“投資促進試點”項目,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00億元。引導企業開展對外經貿合作、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積極推進與馬來西亞、泰國互設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展銷廳,力爭外貿進出口總額有較大增長。

(八)堅持民生優先,讓發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積極幫扶企業穩定就業,建立健全重點投資項目拉動就業增長機制,用三年時間解決政府歷年欠企業工程款問題。開工建設人力資源市場,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公共就業服務,加大就業困難羣體和零就業家庭援助力度,切實幫助城鎮無業青年、社會閒散人員及刑釋解教人員實現就業,購買公益性崗位800個,新增城鎮就業4.5萬人。抓好培訓和轉移就業力度,實施就業、創業培訓5萬人,培養新型農民20xx人,轉移就業達到80%以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按照三級政府分級負擔的原則,為三區達到參保條件的8萬農民辦理養老保險,為60週歲以上農民發放養老金,切實抓好兩縣一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建立村幹部、市級勞模、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相銜接的配套政策,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積極推行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和“一卡通”。建成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加大低收入羣眾幫扶力度,完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積極發展社會福利、慈善和殘疾人事業。抓好整鄉推進扶貧開發試點和產業扶貧工作,加大移民地區種、養殖業扶持力度,確保移民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於全市平均水平。開工建設外來務工人員廉租公寓和外來創業者公寓。加強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監管和市場調控,保持物價平穩運行。

切實為民辦好10件實事:

1、全面推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

2、新建廉租住房3000套、經濟租賃住房500套、經濟適用房1000套、限價商品房800套;

3、通過長期租賃或購買方式解決31個社區衞生服務站用房;

4、改造完善市區10處路口和10條主幹道交通管理設施;

5、新建和改擴建城市公廁50座;

6、解決14萬農村羣眾飲水安全問題;

7、資助1500名高齡老人居家養老,建立完善60個養老服務站;

8、為5000名城鄉困難家庭孕期婦女免費進行新生兒出生缺陷干預;

9、為10個社區和1000名貧困殘疾人免費配發康復器材;

10、新建改造100個社區未成年人室外活動場所。

(九)繁榮社會事業,全力構建和諧銀川

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總攬,統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加快教育事業發展。認真落實《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創新培訓模式,強化隊伍建設,着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調整優化學校佈局,實施一批中國小改擴建工程,完成第一幼兒園遷建,解決中國小“大班額”問題,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改革教育質量評價方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辦好國際班、創意班等特色教育。推廣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辦學模式,全面建成職教中心。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快發展幼兒教育和農村學前教育,支持民辦教育、民族教育發展。

提高羣眾健康水平。大力推進醫藥衞生體制改革,擴大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衞生服務試點,積極穩妥地推行市屬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加強醫院優勢特色專科建設。繼續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治療。加快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加大食品流通環節安全檢測力度,全面推行營養午餐進校園,建立區域之間、部門之間信息交換和聯合執法長效機制,確保食品安全。完善計生服務體系,推進人口素質提高工程。

增強文化軟實力。加快文明城市創建步伐,做好公共文明指數測評迎檢工作,深入開展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着力提高市民素質。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廣播電視、數字電影放映、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完成農家書屋建設。加快實施文化精品工程,繼續打造“湖城之夏·廣場文化季”、賀蘭山巖畫藝術節等活動品牌。做好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加快市屬文化單位改革,抓好專業院團創作生產和《月上賀蘭》巡迴展演,支持文化城、回鄉文化園等文化實體健康快速發展。依法規範文化市場準入、退出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的文化市場環境。

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認真抓好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完善“大調解”工作體系,積極預防和穩妥處置各類羣體性事件,建立重大羣體事件問責制。深入推進基層平安創建活動,深化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完善城市監控報警聯網系統。強化安全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整治,確保生產安全。改善基層自治組織辦公條件,抓好村(居)委會換屆選舉,推進“示範社區”創建。加大“誠信銀川”建設力度,建立全市企業信用信息平台。做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大力開展民族政策宣傳教育,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依法加強宗教事務規範化管理,鞏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加快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深入開展雙擁共建。

科學編制“xx”規劃。把編制“xx”規劃作為今年的一項重大任務,準確把握今後一個時期國內外發展大勢,緊扣銀川實際,從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入手,把體現特色和發揮優勢貫穿於規劃編制的全過程,科學合理地確定“xx”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思路和重大項目,明確建設“兩個最適宜”城市的新任務、新目標,為銀川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繪製更加美好的藍圖。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完成好今年的各項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將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堅持科學、民主、依法行政,切實做到公開、公正、陽光操作,打造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法治政府。

(一)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全面完成市、縣(區)兩級政府和鄉鎮機構改革,完善“扁平化”管理運行機制,切實加強和改善政府公共服務,注重為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效發揮中介機構、行業協會的作用。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打造“陽光政務”,推行“兩集中三到位”改革,逐步實現行政許可事項網上辦理,強化政務大廳服務功能。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辦好政府門户網站、“12345”市長熱線和市長信箱,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加快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加強災害性天氣和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提升公共管理水平。

(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大力推行科學立法、開門立法,提高政府立法質量,認真清理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依法規範行政行為,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落實重大決策、重大事項專家諮詢、民主決策、社會公示、聽證制度,建立公眾有序參與政府決策機制。自覺接受人大及其會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加強審計監督和行政監察,強化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廣泛接受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加強基層民主法制建設,抓好全民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快法治銀川建設。

(三)切實提高行政效能。加強政府效能建設,制定出台《銀川市政府績效管理條例》,健全政府績效考核評估機制。全面實行政務協同辦公,提高工作效率。大力弘揚和踐行“賀蘭巋然、長河不息”的銀川精神,強化實幹和責任意識,奮發有為,激情幹事,緊盯重大項目、重點工作和關鍵環節,強有力地抓好督查落實,切實提高執行力。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完善電子考勤管理,強化效能監察和行政問責。大力精簡會議、文件及各類檢查評比活動,開短會、講短話、發短文。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企業、深入一線、深入羣眾,破解難題、推進工作。

(四)加強政府廉政建設。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和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深入開展對中央新增投資項目的監督檢查,加強人財物管理,加大關鍵崗位的監督,強化規劃、土地管理、政府採購、政府投資項目代建等重點領域監管,切實抓好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堅持厲行節約,大力壓縮公用經費和一般性開支,降低行政成本。加大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力度,堅決糾正個別部門和公務人員中存在的損害羣眾利益的行為,勤儉辦事、乾淨幹事,以良好的政府形象取信於民。

各位代表!回首20xx,我們在困難中奮進,耕耘收穫;展望20xx,我們在希望中前行,激情跨越。讓我們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紮實工作,乘勢而上,奮力突破,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全面完成“xx”規劃目標任務,為建設“兩個最適宜”城市、開創銀川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標籤: 銀川市 報告 政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q4odl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