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孝感市政府工作報告

孝感市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具有官方性、事務性、彙報性等特點,語言嚴謹凝練、沉穩莊重。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孝感市政府工作報告,希望對你有用!

孝感市政府工作報告

孝感市政府工作報告篇1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團結和依靠全市人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圍繞大力推進“五個跨越”、加快建設“五個城市”〔1〕,堅持“競進提質、升級增效”不動搖,積極適應新常態,保持定力謀發展,全市經濟持續平穩運行,民生改善呈現新亮點,主要經濟指標總量在全省處於4—6位,增幅高於全省和武漢城市圈平均水平,較好完成了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堅持穩增長與謀長遠結合,實體經濟有新發展。工業經濟持續擴規。深入推進“三大工程”〔2〕,改進服務企業方式。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2家、達到1148家;新增銷售收入過10億元企業5家、達到28家;新增過百億元產業聚集區1個、達到6個。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3家、達到125家。新增省級以上研發平台10個、達到56個;新增院士工作站19家、達到32家。新增中國馳名商標2件、湖北名牌產品41件。新增建築業產值79.2億元、達到390億元。現代農業發展加快。堅持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糧食生產實現“十一連增”。農業特色板塊基地達到550萬畝。農村土地流轉率達到27.3%。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5788家,數量全省第一。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1200億元,增長12%。完成農田水利建設投資20億元,新解決25.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植樹造林17.1萬畝。新建通村公路1019公里。主要農作物機械化作業水平達到72.5%。開通了農業氣象“直通車”服務。減少農村貧困人口3.86萬人。完成第四輪“三萬”活動。服務業發展勢頭向好。鼓勵“小進限”,新增“限上”企業〔3〕145家、達到1025家。升級旅遊休閒消費,接待遊客16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00億元,分別增長14.3%和19.1%。擴大信息消費,4G信號覆蓋率達到90%。電力、煙草、郵政、通信、石油、鹽業等行業實現新發展。爭取重大政策性項目成效顯著。成功獲批國家新型城鎮化、信息惠民、養老服務、低碳工業園區、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等一批國家試點項目。滾動實施100個重大工程項目,完成年度投資225億元;31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7億元。武西鐵路孝感段、安陸火電廠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

——堅持抓改革與促開放結合,市直“三區”、縣域經濟顯現新活力。全面啟動深化改革工作。全市共承擔國家級改革試點項目22項、省級32項。對涉及市政府層面的重點改革項目,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推進。完成食品藥品、衞生計生、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等機構改革。組建孝感日報傳媒集團、廣電傳媒集團。“兩型”社會專項改革試驗取得新進展,大別山試驗區生態保護得到加強。運用改革辦法破解發展難題。引進漢口銀行、民生銀行,組建孝感農村商業銀行,全市金融機構新增貸款117.3億元。注重多層次融資,富邦科技成功上市,18家企業在“新三板”〔4〕、“四板”〔5〕掛牌。市城投公司、市高創投公司分別發行16億元企業債券,爭取棚户區改造政策性融資38億元。整合9000萬元財政資金,撬動11億元貸款扶持實體經濟發展。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市場主體突破28萬户。開展節約集約用地專項整治,盤活存量土地10098畝。規劃建設252個“三類”新社區〔6〕,開工174個,節約土地3450畝。實施“槐蔭人才計劃”,列支55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人才的引進、培養和獎勵。加強“三支隊伍”〔7〕建設,打通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大力推進迴歸創業工程,新創辦投資500萬元以上回歸企業690家。深度推進對外開放。開展務實招商,引進省外資金735億元,增長15.3%。突出產業鏈招商,孝南紙製品、漢川食品、應城化工、雲夢皮草、安陸糧機、大悟風能、孝昌機械電子等產業新引進配套項目140個。黃麥嶺磷化公司與省聯發投實現戰略合作。新批外商投資企業29家。新增出口實績企業57家、達到230家。孝昌鴻翔鴨業成為全省第一家肉禽自主出口企業。市直“三區”跨越發展的基礎不斷夯實。市高新區20個產業項目竣工投產、62個開工建設、26個簽約籌建。新引進落户世界500強和上市公司11家,日本小糸、中央發條、友成控股等一批日資企業扎堆發展。軍民融合產業示範基地實現產值145億元,增長11%。市臨空經濟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7億元,“四縱六橫”骨幹路網加快形成,推動白水湖大橋武漢段正式開工,普洛斯、申通等物流項目動工建設。市雙峯山旅遊度假區核心景區詳規提檔升級,續建和新開工項目5個。推動縣域經濟競相發展。孝南50%的鄉鎮財政收入過5000萬元,區級財政總收入突破20億元;漢川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1家,總數佔到全市的三分之一;應城實施技改擴能項目143個,傳統鹽化產業加快轉型升級;雲夢外貿出口逆勢上揚,增幅全省第一;安陸“一區五園”〔8〕活力顯現,園區工業增加值佔該市的76.6%;大悟引進新能源項目7個,“華中風電之都”雛形初現;孝昌苗木花卉、生態旅遊等產業快速發展,機械電子產業產值佔該縣的40%。

——堅持城市建設與環境治理結合,城鄉面貌呈現新變化。以全域理念完善城鄉規劃。《孝感市城市總體規劃》獲省政府批准,6個縣市城市總體規劃完成修編。規劃管理得到加強,市區一體控違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城鎮化率提高到52%。以建設和改造並舉提升中心城區品位。孝感城區實施城建項目110個,完成投資50億元。主城區實施7條骨幹道路改造工程,完成44條背街小巷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東城新區25個重點建設項目順利推進;南城新區骨幹路網建設進展順利。以延伸兩個“六張網”〔9〕為抓手完善城鎮功能。6個縣市城區實施城建項目145個,完成投資29.7億元。城鎮公共服務網絡向農村延伸,覆蓋面大幅提高。“四城同創”〔10〕、文明衞生村鎮創建、新農村“一線一點”〔11〕建設紮實推進,9個鎮入選新一輪全國重點鎮,孝感市連續五屆榮獲省級文明城市稱號。以市場取向推進城市管理創新。孝感城區實施環衞作業市場化、路段管理標準化、市政維護專業化“三項改革”,引入城市綜合管理第三方考評機制,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以前瞻思維改善生態環境。完善重點湖泊、主要流域保護性開發長效機制,落實國控重點污染源企業在線監控制度,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年度計劃。投資9.3億元實施減排項目113個,節能減排完成省定任務。在孝感、應城、雲夢、大悟城區新建水廠4座。孝感和6個縣市城區的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孝感城區新增綠地150萬平方米,槐蔭公園三期基本建成,6.5公里綠色生態走廊初步形成。

——堅持保基本與促公平結合,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社會事業不斷進步。教育公平進一步體現,5個縣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國家認定、2個通過省級評估,市直“三區”教育教學條件明顯改善;新改擴建農村標準化學校52所,招錄1038名大學生到農村任教,全年資助貧困學生6.2萬人。衞計工作有機融合,實施衞生基礎設施項目27個,啟動300名新型鄉村醫生培養計劃;強化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落實“單獨二孩”政策。文化體育惠民工程取得新進展,開工建設市文化中心,改造完成市體育中心,建成30個村級文化廣場。孝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成功舉辦第11屆中華孝文化旅遊節,承辦重陽與亞洲孝道文化國際論壇。應城、安陸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市。駐孝部隊在承擔急難險重任務、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國家安全、人民防空工作有新進展,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事業健康發展,民族宗教、外事僑務、統計調查、對台、地方誌、檔案、保密、機關事務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績。民生保障不斷完善。明確政府部門主體責任,紮實推進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確定的100件為民實事和市政府承諾的十件實事。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有效落實,“雙助”行動〔12〕力度加大,新增城鎮就業6.3萬人,救助困難羣眾34萬人次。“五項社保”〔13〕實現增覆擴面,新增參保人數9.3萬人。城鎮職工和居民住院報銷比例分別提高3個和1.5個百分點。“五項社會救助”〔14〕標準大幅提高,發放救助資金增加1.5億元。新改擴建農村福利院21所,市、縣兩級社會福利中心實現全覆蓋。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房4.4萬套,建成1.96萬套,改造農村危房4126户。住房公積金管理體制理順。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社會治理不斷創新。注重運用新方式、新手段,有效應對綜治、信訪、維穩、安全生產新形勢。深化平安孝感建設,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在全省率先推行“一村(社區)一警”,在市、縣城區建成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在城鄉實現網格化管理全覆蓋。食品藥品、產品質量、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信訪、社區矯正工作位居全省前列,社會保持和諧穩定。高質量完成第九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

——堅持改進作風與強化監督結合,政府自身建設得到新加強。作風轉變成效明顯。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市政府黨組廣泛徵求意見,明確了5個方面、35項整改任務。堅持不迴避矛盾,積極迴應羣眾關切,21項年度整改任務已經完成,14項需要長期整改的任務按時間節點有序推進。落實“三短一簡”〔15〕要求,倡導“一線工作法”,採取部門聯動、現場辦公的方式,推動工作在一線落實。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市政府建立完善六大決策委員會〔16〕,對國土、規劃、財政資金、國有資產、投融資等重大敏感事項,實行集體議事決策。主動接受人大及其會和政協的監督,市政府班子成員領辦2—4件建議、提案,共承辦市人大代表建議96件、市政協委員提案244件。全面清理市政府現行規範性文件,公佈市級行政權力清單〔17〕,行政許可事項由310項減少到90項。深化行政複議相對集中改革,辦理行政複議案件158件。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較好落實。堅持“一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切實履職履責,加強督導檢查,強化執紀監督,市政府班子每季度開展一次警示教育活動,全市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取得實效。加大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力度,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改革,對工程建設領域、財政性資金和民生項目實行全過程監管。完善民生工程項目公開徵集、公示、聽證、評議等辦法,探索同類項目整體打包招標建設,推行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從源頭上預防腐敗。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在困難中奮力前行,在競爭中創新突破,實現了好於預期的經濟社會發展。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艱苦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離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孝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向所有關心支持孝感改革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在宏觀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支撐發展的大項目、大產業還不夠多,經濟轉型升級、保基本運轉、保民生支出的壓力較大;在資源環境約束偏緊的情況下,面臨着保持合理的發展速度與保護好生態環境的雙重壓力;在人民羣眾多樣化的需求下,民生改善的力度、城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離人民羣眾的期盼還有不小的差距;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形勢下,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遵循市場法則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改進作風、推進清廉政府建設任重道遠。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通過改革創新,採取綜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圍繞加快建設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打造“湖北的蘇州”和建設“魅力孝感”戰略目標,堅持競進提質、升級增效,主動適應新常態,有效引領新常態,全面推進深化改革和法治孝感建設,持續推進民生改善,深入推進作風轉變,奮力完成“xx”目標任務,譜寫大力推進“五個跨越”、加快建設“五個城市”和孝感第三次創業新篇章。

(一)把做大做實有質量的經濟總量作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繼續做大做強工業,發展有效益的農業,提升第三產業比重,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發展。

處理好擴規模與調結構的關係,提升工業經濟質效。研究深化推進“三大工程”的新途徑、新辦法,抓龍頭、補鏈條、壯產業、創品牌、強管理、拓市場。加快推進100家骨幹企業技改擴能、兼併重組,新增銷售收入過10億元企業3家。選擇1000家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開展“把脈問診”,推動優化升級,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00家。做實小微企業孵化平台,鼓勵支持個體轉企業,新增小微企業1000家。出台促進24個優勢特色產業聚集區發展的政策措施,設立院士工作站,鼓勵引導產業鏈項目聚集發展,新增過百億產業聚集區2個。立足調優結構,加快推進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以國家信息惠民城市試點為契機,推進“兩化”融合〔18〕,讓信息技術服務市場主體、方便人民羣眾。創新政府服務企業方式,“一對一”、“實打實”解決企業發展難題。

以“三農三化”為目標,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建基地、抓加工、創品牌、增效益,推動農業產業化提檔升級。重點完善3個省級、4個縣級農產品加工園區功能,叫響地方特產品牌,提高農產品效益,農產品加工產值增長12%以上。着力發展以種養大户、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主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農村土地流轉率提高到30%以上。以提升農民職業化水平為目標,培訓新型職業農民3300人次。實施“美麗孝感、清潔鄉村”工程,推動“一線一點”新農村建設和新一輪“三萬”活動取得新成效。加強農田水利、農業裝備、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建設,打通農技、氣象服務“最後一公里”,糧食總產穩定在45億斤左右。實施精準扶貧,減少貧困人口3.5萬人。

堅持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和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態,提升第三產業比重。制定出台支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具體措施,重點培育一批骨幹商貿企業,引進一批大型商貿企業,扶持本土商貿企業做大做強。新增“限上”企業80家。加快物流園區建設,完善物流通道網絡,推進生產、倉儲、交易物流中轉無縫對接。加快發展電子商務、快遞服務、文化創意、健康養老等新興服務業,引導和擴大個性化、多樣化消費。完善農村消費平台,健全供銷社網絡體系,支持電子商務向農村延伸,方便農民羣眾就近消費。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加大支持地方實體經濟發展力度,新增貸款126億元以上。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力爭14家企業在“新三板”、“四板”掛牌。提升孝感旅遊品牌,重點發展一日遊和二日遊,旅遊綜合收入增長15.9%。做強皮草、化工、機電三大主導出口產業,抓好出口行業、出口產品的多樣化,幫助更多的企業實現自營出口,新增出口實績企業30家。

做到爭取、引進、建設同步推進,把項目作為做實經濟總量的重要支撐。加大項目的謀劃力度,結合編制“十三五”規劃,研究國家重大產業政策,加強對長江經濟帶、漢江生態經濟帶、漢孝大臨空等戰略規劃的研究,加強與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武西鐵路、天河機場三期等重點工程的對接,力爭更多的項目納入國家、省相關戰略規劃。研究新常態下招商引進的新辦法,繼續堅持“三抓三不放”〔19〕,圍繞產業結構優化、產業鏈條延伸、產業集羣發展,開展有針對性、專業性、實效性的定向招商。對已經引進落户、產能發揮不夠充分的項目,逐一研究,幫助盤活存量或開展二次招商。力爭新引進投資過億元項目65個,其中過10億元的10個。細化100個重大項目的年度建設清單,按時間節點強力推進。打擊“四霸六強”〔20〕,優化項目建設環境。

(二)把推進新型城鎮化作為統籌區域發展的重要抓手。最大限度用足用活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城市政策,堅持全域孝感理念,一張藍圖繪到底,從嚴執行和管控規劃,統籌區域發展。城鎮化率提高到52.6%。

配套提升孝感城區整體功能,加快推進“六大組團”〔21〕建設。繼續加強主城區背街小巷綜合治理,加大棚户區改造力度,改善城市出入口環境;開展孝感城區地下管網普查。加快推進東城新區重點項目建設,改造提升董永路,完成乾坤大道延伸、澴川路擴建工程;加快配套城市功能,吸引人口聚集。着力抓好臨空區水、電、路、氣、污水處理、城市防洪排澇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突出孝文化和生態兩大元素,加大項目招商和建設力度,推動生態文化旅遊區取得實質性進展。實施天仙南路、北京南路拉通工程,打通南城新區與主城區路網對接;加快推進老澴河綜合治理工程。支持雲夢實施城區東進戰略,加快雲孝交通對接。推進孝漢交通一體化,力爭孝漢大道三期全線貫通、漢孝城際鐵路建成通車。推進316國道改擴建,開工建設107國道外遷工程,啟動孝感至漢川、孝感至應城一級公路建設。推進“四城同創”,深化城市綜合管理考評機制。實施城市暢通工程,組織“城管綜合會戰”,重點解決孝感城區交通擁堵、佔道經營、噪音污染、廣告亂設、站前廣場混亂等市民反映強烈的問題。

堅持城市新區、產業新城“雙輪驅動”,統籌推進縣市城區、小城鎮和中心村建設。支持漢川城北、應城城南、安陸河西、大悟高鐵、孝昌澴西等城市新區建設,通過產業帶動就業、聚集人口。以“四化同步”〔22〕試點鎮為示範,以30個市級重點鎮為依託,打造一批具有濃郁本土特色的工業強鎮、農業大鎮、商貿重鎮、文化名鎮、旅遊旺鎮。以建設新社區為載體,通過鎮村聯動、有序集並、整體搬遷等措施,建設新農村。加強特色古鎮、傳統村落保護。推進户籍制度改革,實行居住登記制度,加快人口市民化進程。

以壯大產業為核心,強力推進市直“三區”跨越式發展。支持市高新區圍繞五大產業聚集區進行招商,做強軍民融合示範基地,實現產業聚集發展;加快建設8個新社區,落實失地農民保障機制;學習借鑑上海自貿區經驗,創新服務、孵化、融資平台,引領“一區四園”發展。新簽約、開工、竣工項目各20個,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支持市臨空經濟區搶抓漢孝大臨空建設機遇,加快與武漢對接步伐;加大招商和落地項目建設力度,力爭普洛斯項目建成運營;完成基礎設施投入20億元以上,力爭3個新社區全面竣工。支持市雙峯山旅遊度假區推動核心景區標準化建設,加強生態保護,提升景區品位,加快打造成為華中地區旅遊品牌、武漢城市圈重點旅遊目的地。

發揮各地特色優勢,協調推進縣域經濟爭先進位。加大重大項目、產業發展、公共資源配置、政策資金的統籌協調力度,推動縣域經濟跨越發展。擴大經濟發達鎮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推動鎮級市試點,做大做強鄉鎮經濟。支持孝南發展紙製品、傢俱森工等特色產業,培育7大百億產業集羣〔23〕。支持漢川做大工業規模,進入全省一類縣市區先進行列。支持應城鹽化產業轉型發展,推動廚衞家居、食品醫藥產業實現集羣發展。支持雲夢拓展“一區三園”〔24〕,唱響“楚國別都、黃香故里、古澤雲夢”旅遊名片。支持安陸建設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區,提升“李白故里、銀杏之鄉”知名度。支持大悟發展綠色能源、科教文化等特色產業,打造生態文化旅遊區。支持孝昌機械電子產業進入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羣,加快建設全省山區經濟強縣。

(三)把改革創新作為適應經濟新常態的根本動力。通過深化改革,增強發展的新動力;通過創新驅動,拉動發展的新引擎;通過大眾創業,激發市場的新活力。

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有力有序推進改革。在政府職能轉變方面,堅持把改革貫穿政府工作始終,以政府自身革命為引領,帶動主要領域改革。完成政府機構改革的後續工作;做好國務院、省政府新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和承接工作;深化“三集中三到位”〔25〕改革,動態調整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目錄;完善市級行政權力清單、負面清單和責任清單;深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加強綜合執法、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完成公車制度改革。在經濟領域,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出台加快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創新開發園區體制機制的意見;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深化物價、財税、金融體制改革;啟動不動產登記工作,加強產權市場建設,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平台,全面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在社會領域,全面推進國家中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試驗區建設;開展分級診療、醫養結合試點,抓好8家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啟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強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

發揮科教、軍工優勢,大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強科技與經濟對接、創新成果與產業對接,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以新業態、新產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轉化重大科技成果30項。發揮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依託武漢及本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組建市級企業技術創新聯盟。新建省級企業研發平台3-5家,爭取國家和省科研項目50項。搭建軍民融合信息交流平台,推動軍工企業利用設備、技術、人才優勢,尋求戰略合作者,鼓勵軍工企業開展合資合作、擴大民品生產,支持本地企業配套生產軍品。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

圍繞釋放創造潛能,鼓勵大眾創業、全民創業。簡化行政審批,打破市場壁壘,激發市場活力。完善創業服務平台,建立政策激勵機制,組織實施“六大創業工程”〔26〕,支持有專利、有技術、有創業意願的人創業。繼續實施“槐蔭人才計劃”,大力集聚創新人才。深入實施迴歸創業工程,新創辦投資500萬元以上回歸企業600家。

(四)把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推動社會事業進步的目標。努力縮小城鄉之間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務的差距,全力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織牢社會安全、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三張網”,確保人民羣眾共享發展成果。

以彰顯孝文化特色為着力點,推動文化事業邁出新步伐。用好孝文化研究成果,開展孝廉、孝德、孝親、孝誠系列活動。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辦好中華孝文化旅遊節。新建一批村級(社區)文化廣場,加強農家書屋管理利用,實施全民健身工程,引導人民羣眾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做大孝感日報傳媒集團、廣電傳媒集團等文化龍頭企業。

以促進教育公平為方向,協調發展各類教育。新建、續建教育項目11個,對322所學校進行“全面改薄”〔27〕。實施“城鄉校際聯盟行動計劃”,推進校際教育教學一體化改革,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利用。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積極發展特殊教育。優化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規劃,啟動湖北工程技師學院建設,加快職教資源整合,創新職教人才培養模式。支持湖北工程學院、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建設發展。加強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監管。

以夯實基層基礎為重點,為人民羣眾提供滿意的衞生計生服務。推動城市衞生優質資源向農村傾斜,推進市縣、縣鄉醫院醫療聯合體建設,緩解“看病難”。創新支付方式,加強價格監管,規範醫療機構服務行為,緩解“看病貴”。實施孝感中醫院、孝昌第一人民醫院、雲夢城東醫院、應城和安陸婦幼保健院等改擴建項目,改造提升8個鄉鎮衞生院。關心關愛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2個點。

以最嚴格的全過程監管為手段,確保食品藥品安全。建設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區,支持雲夢創建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合格率達到96%以上。加強食品藥品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環節追溯體系。對城鎮餐飲行業實行信息公示制度,對農村集體聚餐實行備案管理。對城鎮藥品零售企業實行電子監控全覆蓋,對鄉村醫療機構藥品強化規範管理。治理“餐桌污染”,依法嚴厲打擊“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確保人民羣眾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以完善體制機制為方向,推動社會治理創新。加強社會組織、專業機構建設,增強社會調適功能。推進公共服務、市場服務、志願服務進社區,深化網格化管理,增強三個“1+X”服務體系〔28〕活力。加強村級資產、資金、資源管理和監督,推進村務公開規範化、常態化。深化城鄉警務改革,構建適應動態治安特點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法治孝感、平安孝感。深入開展綜治信訪維穩“六大行動”〔29〕、健全完善“十大機制”〔30〕,全面推進“陽光信訪”和依法逐級走訪,支持羣眾理性表達訴求、依法維護權益。加強源頭控制,開展隱患排查,實施專項整治,確保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加強國防教育、民兵預備役建設,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七連冠”、全省雙擁模範城“八連冠”。加強人防建設,發揮好人防設施的城市功能和經濟社會效益。發展慈善事業,落實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外事僑務、統計調查、對台、老齡、殘聯、地方誌、檔案、保密等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科協等羣團組織依照各自章程開展活動,支持中央、省駐孝單位建設和發展。

(五)把民生改善作為政府工作的落腳點。更加註重保障基本民生,兜住底線,更加註重困難羣體、特殊人羣的就業救助,更加註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努力讓人民羣眾過上有質量的生活。

堅持把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最大限度地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深入推進“雙助”行動,實施大學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突出做好重點人羣的就業工作。引導轉變就業觀念,發展與就業政策相適應的職業教育培訓,推進就業機會平等,讓更多的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的就業技能、獲得應有的崗位。

堅持保障和救助“兩手抓”,構建更加牢靠便捷的社保“安全網”。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社會養老、醫療保險體系建設,完善被徵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機制。拓展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應用功能,方便人民羣眾就醫。完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災害救助應急體系,加快城市社會福利中心建設,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擴大城市居家養老服務覆蓋範圍。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分配和管理力度,新開工保障性住房5.9萬套,建成1.9萬套。規範小區物業管理,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

堅持保護、建設、治理“三位一體”,建設生態孝感。策劃建設一批生態、環保項目,推進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支持大別山試驗區突出發展生態產業。推進“綠滿澴川”行動,支持孝昌、安陸創建省級林業生態示範縣,支持孝南朱湖、漢川汈汊湖、安陸府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加強老灌湖、雲夢曲陽湖等濕地保護。推進城市公園、街頭綠地建設,確保國家園林城市創建驗收達標。加大閒置土地清理處置力度,深化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市創建工作。加強重點湖泊生態治理修復,嚴格落實人大決議,保護好王母湖、野豬湖。實施槐蔭河、府澴河流域水污染綜合治理。推廣清潔燃料,嚴控交通和施工揚塵,實施機動車環保標誌管理,確保空氣質量不斷改善。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五年行動,整治農業面源污染。健全完善一企一檔、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制度,確保達標排放。兩年內全部關閉雙峯山沿線採石場。

各位代表,市政府今年將繼續辦好“十件實事”。①實施困難羣眾臨時救助制度;新增城鎮就業4.5萬人以上,“雙助”幫扶20xx名困難人員就業創業。②建立健全貧困學生資助體系,資助各類貧困學生6萬人以上,資助資金1.2億元以上。③醫療救助貧困羣眾2.6萬人以上;為孝感城區60歲以上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幫助解決殘疾人生活困難。④為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建立數據庫和健康檔案,免費提供健康服務。⑤推進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全覆蓋,保障人民羣眾飲食用藥安全。⑥實現農村客運“村村通”;孝感城區新增公交線路2條。⑦改造孝感城區20條背街小巷,新建改造60條街巷路燈,優化改造5處路口。⑧實施槐蔭河截污工程,改善槐蔭河水質。⑨推進文昌中學、丹陽中學、實驗國小、玉泉國小與市直“三區”4所學校開展合作辦學試點,實現教育教學一體化管理。⑩免費定向委培100名新型鄉村醫生。

三、以法治政府建設為核心,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鞏固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認真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堅持依法行政、執政為民,切實做到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

堅持做到依法依規、全面履行職能。編制實施《孝感市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規劃》,在政府部門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用法治引領和規範政府行為。加大向社會力量購買政府服務力度,用法治化、市場化、社會化的手段履行好政府職能。開展法治單位創建活動,建立健全基層法律服務體系,為困難羣眾提供法律援助,圓滿通過“六五”普法驗收。建立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制度,提升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落實公務員履職問責規定 ,重點對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行為進行追究。

堅持做到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把執法管理力量向基層一線傾斜,重點加大對食品藥品、工商質檢、公共衞生、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執法力度。完善執法程序,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從嚴懲處執法違法行為。提倡言行文明,熱情服務,實現行政執法的公正化、人性化。暢通舉報投訴渠道,讓人民羣眾的訴求得到及時有效迴應。

堅持做到主動接受監督、陽光運行權力。強化權力監督制約,做到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加強對行政審批、項目招投標、土地出讓、政府採購、國有資產產權交易等重點領域的監管。健全完善政府重大決策和重要事項事前向人大報告、與政協協商機制,採取現場督辦、當面回覆等方式,提高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實效。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意見建議,高度重視司法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開展有立法權城市的申報工作。加快電子政務平台建設,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讓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完善對同類項目整體打包招標建設機制,全方位加強重大工程監督。

堅持做到務實高效、清正廉潔。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省委六條意見和市委七十五條要求,嚴格執行“四風”整治〔31〕的各項制度,進一步精簡會議和文件,推動政府系統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堅持“三情”結合破解發展難題,實實在在謀事創業。強化責任擔當,每名市政府班子成員、每個政府部門確定3—5個重點難點工作,定期督查推進落實情況。改進抓落實的方式方法,做到發現問題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檢查督辦在一線、落實到位在一線。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市政府領導、政府部門負責人主體責任,嚴以修身、嚴以律已,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管好班子、帶好隊伍,形成實實在在做人、乾乾淨淨做事的清廉政風。進一步加大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力度,支持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堅決糾正損害羣眾利益的不正之風。

各位代表,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勇擔重任,勵精圖治,鋭意進取,努力完成“xx”目標任務,大力推進“五個跨越”、加快建設“五個城市”,譜寫孝感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孝感市政府工作報告篇2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面對宏觀經濟下行和特大幹旱等複雜嚴峻局面,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人民,以黨的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競進提質、效速兼取”的總要求,圍繞推進“五個跨越”、建設“五個城市”,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勇於擔當、攻堅克難,全市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社會保持和諧穩定,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位居前列,增幅高於全省和武漢城市圈平均水平。預計實現生產總值1230億元,增長10.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57億元,增長28.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8億元,增長12.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9.1億元,增長28.1%。

——產業實力明顯提升。工業經濟量增質好。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80億元,增長13.6%。“三大工程”強力推進,淨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2家,達到1052家;淨增銷售過億元企業130家,其中過10億元企業4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2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8.5%。24個優勢特色產業集聚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27億元,增長30.9%。與工信部合作開展40家小微企業“診斷”試點,小微企業管理水平、創新發展能力提升。新增市場主體7.1萬户。建築業增加值達到67億元。農業經濟保持穩定。奪取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特大幹旱鬥爭的全面勝利,糧食總產實現“十連增”。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新增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9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1026億元。實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147個,完成投資20億元。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到72.2%。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建成投入使用。新解決25萬人安全飲水。基本解決5.3萬人脱貧。圓滿完成第三輪“三萬”活動。第三產業加快發展。以孝感為中心、縣市為節點的區域物流網絡建設加快,新增“限上”企業108家。新增貸款達到108億元,孝感連續11次獲評省金融信用市州。接待遊客14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84億元,分別增長18.2%、19%。

——發展後勁明顯增強。項目建設力度加大。強力推進事關孝感發展全局的100個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完成年度投資392.7億元。在建億元以上項目382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30個。爭取中央、省專項資金62億元。一批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對外開放程度加深。新引進投資過億元項目57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6個。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廣東物資集團、馬瑞利集團(意大利)等中外500強企業落户孝感投資。工信部五所華中分所落户孝感。外貿出口7.4億美元,增長16%;實際利用外資2.75億美元,增長15.8%。8家企業獲准在境外投資,外派勞務人數居全省第一。“迴歸創業工程”領域拓寬,項目增多。市直“三區”發展速度加快。支持市直“三區”跨越式發展,下放市級行政審批權力113項。高新區探索建立快速高效落實機制,93個項目開工、28個項目投產。東城新區20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啟動,26個重點項目順利推進。臨空經濟區納入全省“大臨空”規劃,累計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0億元,啟動建設物流項目4個。雙峯山旅遊度假區啟動20裏生態畫廊規劃建設,旅遊公路建成通車。縣域經濟發展亮點紛呈。孝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突破100家,漢川財政總收入突破20億元,應城新增市場主體達到1.3萬户,雲夢外貿出口實現翻番,安陸醫藥食品產業集羣產值突破100億元,大悟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孝昌產業鏈招商引進光電配套項目16個。

——城鄉面貌明顯改善。孝感市城市總體規劃通過評審,“全域規劃”體系不斷完善。城鎮化率提高到51%。孝感城區建設提速。實施城建項目146個,完成投資87.8億元。人民廣場二期、槐蔭公園二期、八一水廠、污水處理廠二期等工程基本建成,107國道京廣立交橋加固改造工程完工,長征北路、體育東路等市政維修工程進展順利,槐蔭公園三期、城際鐵路站前廣場開工建設。縣市城區建設提質。6個縣市城區共完成市政基礎設施投資34.7億元,新增建成區面積26.4平方公里。“美麗孝感”建設提升。“四城同創”長效機制初步建立,“四項行動”有序展開,“六大秩序”專項整治效果明顯。文明衞生村鎮、“一線一點”,建設步伐加快。編制完成王母湖、野豬湖、白水湖、汈汊湖等湖泊保護規劃。全市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0.6%。孝感城區新增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12天。實施減排項目65個,關閉高污染、高耗能企業17家,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改革創新明顯推進。堅持“三情”結合找科學有效路徑,在市委統籌下,編制完成《大力推進“五個跨越”、加快建設“五個城市”綱要》。“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9大領域38項改革試驗走在武漢城市圈前列,大別山試驗區基本實現“三年明顯變化”目標。“十大融資辦法”有效運用,15家企業啟動“新三板”掛牌工作,7家企業在“四板”成功掛牌。孝感城區財税徵管體制進一步完善。“營改增”試點全面啟動。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穩步推進。“七大土地增容措施”用足用活,重大項目建設用地得到基本保障。推廣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03萬畝,佔耕地面積的26.1%。社會管理方式不斷創新,開工建設“三類”新社區82個,236個社區完成“1+X”綜合服務中心規範化建設。城鎮網格化管理和小區物業管理“兩個全覆蓋”領域拓寬。“天網工程”順利實施。統治信訪維穩“六大行動”深入開展,“十大工作機制”健全完善。機構改革有力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食品藥品、衞生計生、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機構改革全面啟動。

——民生保障明顯強化。教育、衞生、社保等民生支出佔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比例分別提高到21.4%、10.6%、14.9%。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10元,增長9.5%;農民人均純收入8987元,增長12.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政府承諾的“十件實事”順利推進。社會保障取得新進展。實施“雙助”行動,新增城鎮就業5.4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新改擴建農村福利院22所,建成示範性城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62個。完成農村危房改造4436户。啟動住房保障“三房並軌”試點,住房公積金擴覆1.7萬人。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孝感列入國家中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首批試點城市,孝南、漢川、雲夢分別通過教育部義務教育均衡督導評估,61所農村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順利推進,8所市直學校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以城鄉大病醫療保險為重點的醫改工作深入推進。應城、孝昌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出生人口性別比穩步下降。孝感榮膺“中國孝文化之鄉”,成功舉辦“魅力孝感20xx年暨中華孝文化旅遊節”,楚劇展演活動列為第二批全國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創建項目。首部《孝感市志》出版發行。孝感成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城市,連續五年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至孝至誠、圖強圖新”的孝感城市精神深入人心,湧現出“最美植保站長”周小賀、“最美社區警察”吳和平等一批先進典型。

——自身建設明顯加強。全市政府系統深入開展“轉作風、抓落實、促跨越”活動,求真務實、幹事創業精神進一步增強。作風轉變有力推進。嚴格執行中央、省委、市委作風建設規定,“三短一簡一儉”有效落實,“四風”問題有效整治。推行機關“大科室”制改革,開展審批“三集中三到位”,減少內設機構226個。依法行政有力推進。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監督,82件人大代表建議、234件政協提案全部辦結。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複議權試點改革,加大“兩法銜接”力度,順利通過“六五”普法中期檢查。廉政建設有力推進。突出重點對象、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初步建立。完成145項政府投資項目全程跟蹤審計,審減資金2.5億元。組織開展涉及羣眾切身利益的專項檢查監督。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高度重視的結果,是市委統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支持配合、有效監督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羣眾同心同德、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參與、支持、關心孝感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是:經濟總量、發展質量,與建設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打造“湖北的蘇州”和“魅力孝感”戰略目標還不相匹配;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仍然存在,民生事業欠賬仍然較多;面臨的改革任務更艱鉅,矛盾和問題更復雜,成本和難度更大;幹部作風有待改進,執行力、落實力還有差距。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年,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性目標的關鍵年。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系列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堅持增量提質、改革創新,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着力轉變政府職能,着力激發市場社會活力,着力完善體制機制,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按照加快建設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打造“湖北的蘇州”和建設“魅力孝感”目標,全面推進“五個跨越”、加快建設“五個城市”,開創孝感第三次創業新局面。

20xx年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1%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以上;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5%、12%;城鎮新增就業4.3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以內;單位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達到省定目標。

(一)致力於增強發展活力,加快推進改革創新

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解放思想,勇於開拓創新,以改革促發展。緊緊圍繞加快建設“五個城市”,正確、準確、有序、協調推進改革。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強化市場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更好營造市場環境,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創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兩個“六張網”建設機制,健全農村土地流轉市場,逐步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文化產業發展體制機制,加強孝文化研究和挖掘,不斷擴大孝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發揮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試驗區、大別山試驗區、國家高新區三個金字招牌的優勢,加快推進一批綜合改革試驗。統籌推進“五個全覆蓋”,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縮小城鄉差距,建立公平、正義、法治社會。

推進創新創造創業。建設國際科技合作(孝感)創新園,建好“國家級軍民結合產業示範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培育高新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實施高新企業創業和培育工程,推進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建設。深化產學研用合作,加快技術成果轉化。鼓勵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支持三江集團、華中光電加快民品發展。堅持政策引才、事業留才、環境聚才。制定實施“三支隊伍”三年培養計劃。堅持企業創新與全民創業並舉,大力實施“迴歸創業工程”,創建“創業型城市”。

加強對外開放與合作。把招商引資作為擴大開放的主攻方向,用增量盤活存量,以外力激發內力。把握招商規律,提高招商能力,敢於利用優質資產、優勢品牌開展合作,把資源向好項目傾斜。有效承接產業轉移,加強產業鏈招商,實現集約集羣發展。重獎引進重大項目的有功之臣。力爭全年內聯引資增長15%,引進過億元項目65個,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2%。繼續實施外貿“三項工程”,壯大出口企業實力,外貿出口增長10%。深化區域合作交流,推進漢孝一體化建設,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漢江經濟帶。加強友好城市經濟文化交流。

(二)致力於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推進新型工業化。實施“三大工程”,以工業的提質增效實現經濟總量的提速擴容。深入推進“市場主體增量提質行動”,做多做強市場主體,淨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0家、孵化企業1000家。構建骨幹企業提升、中小企業成長、小微企業孵化梯次培育機制,做實品牌質量戰略、中小企業公共服務、“智力支持+政銀企集合貸”扶持三大平台。落實企業“直通車”服務制度,強化工業經濟要素保障。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升園區政務商務服務水平,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向園區集中、向支柱產業聚集。鼓勵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壯大產業集羣,24個優勢特色產業集聚區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0%。大力培育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化“兩化”融合試點,加快建設孝感軟件產業園,全面建設“智慧孝感”。支持建築企業對外發展,做好建築勞務維權服務。

提升農業現代化。以“三農三化”促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穩定糧食麪積,優化糧食結構,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45億斤左右。擴大農業板塊基地規模,提升建設標準。抓好水利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發展設施農業、特色農業。促進農機與農技融合配套。繼續推進“四個一批”工程,新增農產品加工產值過10億元企業2家以上,農產品加工總產值增長15%以上。引導承包經營權向專業大户、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鼓勵發展規模經營。紮實推進“一線一點”建設。實施精準扶貧,解決3萬人基本脱貧。開展好新一輪“三萬”活動。

壯大現代服務業。以“三個加快”推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把服務業打造成孝感跨越發展的新引擎。編制服務業發展規劃,出台支持第三產業發展意見。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着力建設一批現代物流園區。支持民生銀行、漢口銀行在孝感設立分支機構,改制重組縣市農商行,新設2-3家村鎮銀行,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大力發展服務外包、信息諮詢、科技研發、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優化城鄉商業網點佈局,推進超市進社區,新增“限上”企業120家。積極發展家政等服務業,探索推進養老產業、健康服務產業。加快發展文化旅遊業。編制完成全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挖掘孝文化特有內涵,開發孝感民俗文化資源,強化旅遊項目支撐,推進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接待遊客人數、旅遊總收入分別增長17%、18%。

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按照提質、增效、升級要求,主動轉變投資增長方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繼續抓好事關孝感發展全局的100個重大項目建設,築牢發展底盤。準確把握中央和省投資政策導向,積極謀劃一批發展後勁強、帶動作用大、綜合效益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好項目。力爭普惠性項目獲得更多份額,個性化項目取得新突破,項目庫滾動保持1.5萬億元投資規模。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麻竹高速、107國道改造、孝感火力發電等重大基礎項目建設。深化領導包保項目責任制,優化項目落户環境,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86個,其中過10億元項目20個。結合“xx”規劃中期評估,優化完善發展舉措,謀劃“十三五”發展規劃。

(三)致力於拓展發展空間,切實加強區域協調統籌

推進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城鎮化率提高到52.1%。提升規劃水平。優化城鎮化佈局和形態,豐富完善“1531”城鎮空間體系,深化細化孝感中心城區總體規劃,有序推進重點鎮、示範村(社區)和重點項目規劃。提升建設水平。推進孝感城區“六大組團”建設,逐步提升城市功能,有序拓展城市空間。按照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持孝文化特色要求,穩妥推進舊城區改造。圍繞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攻堅年,重點推進槐蔭公園三期、澴川公園、鄧家河中央濕地公園、仙女湖公園等綠地建設,新增綠地面積150萬平方米。加快6個縣市城區擴容提質,紮實開展“四化同步”鄉鎮試點,積極推進30個重點鎮、100箇中心村建設。落實放開城市落户限制的具體措施,促進人口合理有序流動和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提升管理水平。按照創建時間節點,完成“四城同創”年度目標。加快推進城市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實行城市綜合管理第三方考核評價問責,實施城市交通暢通工程。

推進市直“三區”加快發展。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推進“扁平化、模塊化、流程化、績效化”管理。推動高新區做強做大高端裝備製造、光電子信息、食品加工等產業集聚區。強化科技創新的政策、金融、人才、平台支撐,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淨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以上、在孵科技創業企業30家。推動臨空經濟區搶抓“大臨空”建設機遇,創新對外開放合作機制,加快推進基礎設施、現代產業、城市社區三大建設,實現三年“出形象”的工作目標。推動雙峯山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建設,整治景區周邊、沿線採石場,提升景區整體形象,夯實創建5A景區基礎。

推進縣域經濟競相發展。把加快發展縣域經濟作為提升孝感區域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突出縣域產業重點,強化縣域發展支撐。支持孝南加快紙業擴能,建成百億產業集羣;漢川加快優勢產業集聚,五大優勢產業增加值達到160億元;應城深度挖掘鹽化、石膏資源,構建鹽化為基、多元發展產業格局;雲夢加快“一區三園”建設,建設雲孝一體化先行區;安陸加快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構築“四化同步”發展新優勢;大悟重點發展生態文化旅遊區,建設綠色能源示範縣;孝昌重點發展特色休閒農業,建設林業生態示範縣。

(四)致力於提升生態文明,切實加強生態建設

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堅持綠色發展方向,把生態文明貫穿發展全過程,讓孝感更加美麗、更具魅力。實施藍天、碧水、寧靜、清潔“環保四大工程”。嚴格執行市人大會《關於加強王母湖、野豬湖保護工作的決議》,實施澴東湖泊生態環境保護。推動臨空經濟區爭創國家“綠色生態示範城區”。確保省級環保模範城創建達標。

切實促進資源節約。堅持低碳發展、循環發展。加快市高新區園區循環化改造,提升鹽化、磷化、火電產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充分利用再生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支持企業引進先進技術,發展新興能源產業。實施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嚴格新建建築節能監管,鼓勵公共機構使用節能技術。開展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市創建。

切實強化污染治理。從源頭預防、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等環節入手,全程加強污染治理。實施機動車環保標誌管理,加強PM2.5監測,改善空氣質量。整治主要河流沿線排污口,啟動城區老澴河南岸截污管網建設,爭取槐蔭河、澴河水質不斷改善。提升城區垃圾處理能力,啟動建設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控制農村面源污染。

(五)致力於改善民生福祉,切實加強社會建設

強化社會保障。加大投入力度,確保民生支出佔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5%以上。健全城鄉均等的就業培訓、就業服務、就業援助三大體系,促進弱勢羣體充分就業。擴大五項保險覆蓋面,實現社會保障從制度全覆蓋向人羣全覆蓋轉變。完善市直“三區”“三個一體化、一個新機制”,逐步向縣市區開發區推廣。建立城鄉低保、五保供養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全面實現動態管理。完善造血式“雙助”長效機制,切實保障弱勢羣體基本生活。推進“三房並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體系。鞏固完善住房公積金管理體制。

發展社會事業。突出教育公平,推動優質資源向農村學校和困難羣體傾斜。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普通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支持高等院校內涵式發展,加快職教資源整合,發展成人教育,改善特殊教育辦學條件。提高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城鄉基層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擴大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機制。完善東城區醫療衞生功能佈局。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加快孝文化與城市建設、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繼續辦好“中華孝文化旅遊節”,推動“中華孝文化名城”建設取得新進展。加快孝感日報傳媒集團產業園區建設,組建孝感廣電傳媒集團。加快建設市文化中心,統籌推進市縣鄉文化場館建設。促進婦女兒童事業發展,重視關愛老年人、殘疾人,依法保護其合法權益。貫徹落實民族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做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七連冠、“全省雙擁模範城”八連冠。

創新社會治理。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化、市場化相結合,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加大“三類”新社區建設力度,完善3個“1+X”綜合服務管理體系,推進網格化管理和小區物業管理向鄉鎮延伸。完成第九屆村委會換屆選舉。深化“平安孝感”、“法治孝感”建設,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完善社區矯正工作機制。落實綜治信訪維穩“十大機制”,暢通、拓寬信訪渠道。健全完善應急聯動機制,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能力。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從源頭預防安全事故。加強價格調控監管,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加強農村飲水安全管理。對食品藥品實行最嚴格全過程監管,用重力、重責、重典治理,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各位代表,市政府將繼續辦好改善民生“十件實事”。⑴新改建100個示範性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和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動中心;組織孝感城區65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⑵啟動東城區國小建設;新改建農村中國小教師保障住房500户,配套完善食宿、淋浴設施500套。⑶改擴建鄉鎮衞生院25個;醫療救助貧困羣眾2.4萬人以上。⑷改建市體育中心;向社區、行政村新增體育設施320套。⑸建設100家放心糧油連鎖店。⑹貫通孝感城區天仙北路、黃陂東路、航空南路等斷頭路;新改建垃圾中轉站12座、公廁14座。⑺新建孝感城區社會公共綜合停車場1處;新增公交線路2-3條,新增公交車30輛。⑻新建孝感城區2個標準化集貿市場,改造升級13個集貿市場。⑼實行殘疾人市、縣城區免費乘坐公交車。⑽免費辦理困難羣眾法律援助案件1200件以上;援助3000名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圍繞建設責任型、服務型、法治型、廉潔型政府,切實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1、以全市政府系統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突出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倡導“責任在我、執行在我、落實在我”理念,踐行“一線工作法”,推動情況在一線摸清、問題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落實、發展在一線體現,打造一支政治強、責任清、作風正、工作實的公務員隊伍。

2、強化層級擔當,建立人人擔當、層層擔當的責任體系,打造暢通“最後一公里”落實鏈條,做到小事不拖拉,難事不迴避,好事不攬功,大事不獨斷。

3、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抓好政府職能轉變“接、放、管”,做好機構改革“控、調、改”。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

4、推行精細化管理,加強公務員能力席位建設,強化平時考核,提升行政效能,創建示範型機關。

5、加強市電子政務雲中心建設,推動統一電子監察綜合管理平台、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市縣鄉村四級政務服務體系規範化建設。

6、堅持在人大、政協監督支持下開展工作,認真執行人大及其會的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重大決策出台前向人大報告、與政協協商並聽取意見,提高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的辦理質量。制定實施《孝感市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規劃》。

7、研究制定厲行勤儉節約、公務接待、公務用車等實施細則。推進預算決算信息公開和“三公”經費公開,“三公”經費支出只減不增。

8、加強行政執法和效能監察,加大審計監督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紀違規行為,嚴格規範公務員廉潔從政行為。

各位代表!建市20xx年來,勤勞樸實、智慧勇敢的孝感人民創造了輝煌成就,也一定能夠在第三次創業偉大進程中再立新功!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神聚力,砥礪前行,全面推進“五個跨越”,加快建設“五個城市”,為共同譜寫中國夢的“孝感篇”而努力奮鬥!

附:名詞解釋

〔1〕五個跨越、五個城市:是指市委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五個湖北”建設新任務要求,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產業跨越、城鎮跨越、文化跨越、動力跨越、民生跨越,加快建設經濟強市、鄂豫省際區域性中心城市、中華孝文化名城、創新城市和人民幸福城市。

〔2〕三大工程:是指百家骨幹企業提升工程、千家中小企業成長工程、萬家小微型企業孵化工程。

〔3〕限上企業:是指限額以上商貿企業。

〔4〕四城同創:是指孝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衞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四個國家級城市。

〔5〕四項行動:是指孝感在“四城同創”工作中組織實施開展的全民參與、共建共享、文明教育、示範創建等四項具體行動。

〔6〕六大秩序專項整治:是指孝感城區開展的施工秩序、市場秩序、交通秩序、廣告秩序、文化秩序、市民行為秩序等六個方面的專項整治行動。

〔7〕一線一點:是指全市推進城鄉一體化和新農村建設15條示範線、10個示範村(社區)建設。

〔8〕十大融資辦法:是指激活民間投資、爭取銀行貸款、爭取政策投資、加強招商引資、擴大直接融資、注重海外融資、採用BT和BOT等方式融資、爭取中省企業投資、經營城市和經營土地融資、利用政府投融資平台融資等十個融資方式。

〔9〕新三板:特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因為掛牌企業均為高科技企業而不同於原轉讓系統內的退市企業及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故形象地稱為“新三板”。後來擴容到上海張江、武漢東湖、天津濱海高新技術園區企業。

〔10〕四板:是指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主要掛牌非上市、非公共、具有較高成長性的企業,是繼新三板之後中小企業的又一融資渠道,業內稱之為“四板”。

〔11〕七大土地增容措施:是指爭取用地指標;城鄉土地增減掛鈎;根據項目需求分類分期供地;節約集約用地;盤活閒置土地、遷村騰地、復墾土地;發展“飛地經濟”、建設“園中園”;定期清理土地,解決多佔少用、佔而不用問題。

〔12〕三類新社區:是指城市、城鎮、農村三類新社區。

〔13〕天網工程:是指為滿足孝感城市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需要,利用圖像採集、傳輸、控制、顯示等設備和控制軟件組成,對固定區域進行實時監控和信息記錄的視頻監控系統。

〔14〕六大行動:是指矛盾糾紛大排查、領導幹部大接訪、信訪積案大化解、社會秩序大整治、法制教育大宣講、綜治信訪維穩大督查等六項化解社會矛盾的行動。

〔15〕十大工作機制:是指預防社會矛盾產生的防治機制、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羣服務管理機制、“兩新組織”服務管理機制、輿論信息引導機制、公共安全保障機制、社會矛盾大調解機制、重點行業和場所及重點人的管控機制、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機制、政法隊伍建設長效機制、組織領導機制。

〔16〕雙助行動:是指困難救助和就業援助。

〔17〕三房並軌:是指將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統一納入公共租賃住房範疇,實行“統一租金、分類補貼、租補分離”的保障方式。

〔18〕中央、省委、市委作風建設規定:是指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六條意見和市委75條規定。

〔19〕三短一簡一儉:是指開短會、發短文、講短話、簡辦事、勤儉節約。

〔20〕四風:是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21〕三集中三到位:是指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向一個科室集中、行政審批服務向審批服務中心集中、行政審批事項向電子政務平台集中,審批職能歸併到位、審批職能授權到位、網上審批到位。

〔22〕兩法銜接:是指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

〔23〕xx普法:是指開展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國家基本法律,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等普法教育第六個五年規劃。

〔24〕兩個六張網:基礎設施六張網是指供排水、供電、供氣、交通、信息和市場,公共服務六張網是指教育、衞生、文體、社保、安居和安全。

〔25〕五個全覆蓋:是指基本公共服務和管理、社會保障、現代化教育、基本醫療衞生服務、住房保障等五個方面的全覆蓋。

〔26〕三支隊伍:是指鄉村教師、鄉村醫生、鄉村幹部三支隊伍。

〔27〕外貿三項工程:是指推進骨幹企業和產業集羣龍頭工程、加速成長企業壯大工程和實施開口企業實績工程。

〔28〕智力支持+政銀企集合貸:是指孝感支持服務小微企業發展的一種新型模式。具體是從購買智力服務、搭建融資平台、完善服務體系、主動服務企業等四個方面服務小微企業。

〔29〕兩化融合:是指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高層次的深度結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兩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撐,追求可持續發展模式。

〔30〕三農三化:是指農業產業化、農民職業化、農村生態化。

〔31〕四個一批工程:是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戰略,即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在全省形成一批在全國同行業有競爭力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知名品牌、一批銷售收入過5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園區、一批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的縣市。

〔32〕“1531”城鎮空間體系:是指市域城鎮體系規劃,“1”即孝感中心城市,由孝感主城區、東城新區、臨空經濟區、生態文化旅遊區、南城新區、雲夢城區六大組團組成,“5”即漢川、應城、安陸、大悟、孝昌等5個縣(市)城區,“3”即30個重點鎮,“1”即100個市級示範中心村。

〔33〕六大組團:是指孝感主城區、東城新區、臨空經濟區、生態文化旅遊區、南城新區、雲夢城區。

〔34〕三個一體化、一個新機制:是指城鄉一體化的就業培訓制度、城鄉一體化的醫療保險制度、城鄉一體化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行政機關僱員制和事業單位聘用制。

〔35〕3個“1+X”:是指社區“1+X”服務平台、“1+X”組織網絡、“1+X”隊伍。“1+X”服務平台:“1”是指村(社區)黨員羣眾服務中心,“X”是指黨員羣眾服務中心提供的黨員羣眾議事、便民利民、宣傳教育、就業指導、文體活動、幫扶救助、矛盾調處等多種服務功能。“1+X”組織網絡:“1”是指村(社區)黨組織,“X”是指自治組織、羣團組織、民間社團組織和其它各類協會等。“1+X”隊伍:“1”是指村(社區)幹部隊伍,“X”是指以村(社區)黨員為主體,各種社會能人、志願者隊伍、社區工作者參與的服務隊伍網絡。

〔36〕接、放、管,控、調、改:“接、放、管”就是要求地方政府接好中央下放的審批事項、放出地方本級該放的權力、管好因減少事前審批而愈發重要的事中事後監管行為。“控、調、改”就是要求地方機構改革過程中嚴控地方政府機構編制總量、調整優化機構編制結構、挖掘機構編制潛力。

〔37〕三公經費:是指政府部門人員在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產生的消費,即俗稱的公車、公款吃喝、公費旅遊。

孝感市政府工作報告篇3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xx"工作回顧

"xx"時期,是孝感極不平凡和取得顯著成就的五年。面對艱鉅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和經濟下行壓力,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緊緊依靠全市人民,攻堅克難抓改革,綜合施策促發展,遠謀近施增後勁,傾心盡力惠民生,經濟社會保持持續健康發展,"xx"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見附件一),大力推進"五個跨越"、加快建設"五個城市"邁出堅實步伐。

這五年,經濟規模成倍增長,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堅持把做大經濟總量作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在調整優化結構中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地區生產總值每年淨增百億元以上,總量達到1457.2億元,是20xx年的1.8倍。財政總收入169.4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2.8億元,分別是20xx年的2.9倍、3.6倍。工業在逆境中增量提質。以"三大工程"為抓手,創新服務方式方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年增加100家以上,總數達到1257家,增加值719.6億元,是20xx年的2.5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67.5億元,是20xx年的2.6倍。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3件、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3個。建築業產值436億元,是20xx年的3.3倍。農業在調整中取得突破。以"三農三化"為方向,建基地、抓加工、創品牌、增效益,農產品加工產值1360億元,是20xx年的3.6倍,主要農產品穩定增長。完成水利投資116億元,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達到98.5%。完成土地整治投資41.5億元,建設高標準農田219.7萬畝。農機化率達到73%。防災減災體系健全完善,戰勝連續四年乾旱。減少貧困人口22.3萬人。連續五輪"三萬"活動獲省委、省政府表彰。第三產業在培育中升級發展。以"三個加快"為目標,積極培育現代物流、文化旅遊、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7.1億元,是20xx年的2.1倍。全市金融機構增加到43家,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餘額分別增長2.5倍、3倍。旅遊人數1840萬人次、綜合收入115億元,分別是20xx年的2.3倍、2.5倍。電力、煙草、郵政、通信、石油、鹽業等行業實現新發展。投資支撐作用明顯增強。滾動實施牽動孝感發展全局的100個重大工程項目,完善"雙包保"和"六個一"推進機制,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24.9億元,是20xx年的3.2倍,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802個,其中過10億元項目96個。爭取國家級試點22項、省級試點39項。市本級實戰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創新市直"三區"體制機制,強化統籌功能,下放113項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市高新區升格為國家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0家,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10億元,是20xx年的6.1倍,產業新城、城市新區的主戰場作用凸顯。市臨空經

濟區納入全省大臨空規劃,基礎設施、產業項目、城市新社區三大建設全面推進,臨空新城形象初顯。市雙峯山旅遊度假區20裏生態畫廊形成,華中旅遊品牌影響力擴大。縣域經濟競相發展。7個縣市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都超過百億元,財政總收入都超過10億元。

這五年,統籌城鄉步伐加快,城鄉面貌顯著變化。堅持"全域孝感"理念,推動新型城鎮化擴容提質,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城鎮化率提高到53.2%。市縣鄉村四級規劃全面貫通。市、縣總體規劃完成修編,"1531"規劃空間發展體系形成。孝感中心城市提檔升級。孝感城區實施城建項目504個,完成投資241.9億元。新建改造骨幹道路42條,綜合提升背街小巷64條,新增綠地面積450多萬平方米,新增公交線路8條,建成八一水廠和2座污水處理廠。建成區面積達到55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50萬人。縣市城區建設力度加大。漢川城北、應城城南、雲夢城東、安陸河西、大悟高鐵、孝昌澴西等六大城市新區加快建設,全市城鎮建成區面積達到252平方公里。"美麗孝感"建設有序推進。"四城同創"、"一線一點"示範成效明顯,孝感、應城順利通過國家園林城市考核驗收,孝感榮獲省級文明城市五連冠,漢川、應城、安陸進入省級文明城市行列。市、縣城區建立市場化、專業化城市綜合管理新模式。兩個"六張網"不斷向農村延伸覆蓋,新建通村公路4200公里,延伸供水管網近萬公里。"兩型"社會建設取得新進展,大別山試驗區綠色能源產業發展迅猛。王母湖、野豬湖等湖泊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效。"綠滿澴川"行動紮實開展,植樹造林2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8.9%,建成省級宜居村莊55個。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力度加大,重點企業污染源在線監控實現全覆蓋,飲用水水質穩定達標,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目標任務。

這五年,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發展活力顯著增強。堅持把改革創新、擴大開放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發展新動能得到匯聚。通過清障鬆綁激發市場活力。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市級行政審批事項減少到257項。落實減税降費政策,每年減輕企業負擔近3億元。推行工商註冊登記便利化,新增市場主體20.7萬户,總數達到31.3萬户。最大限度釋放技術、人才潛能。積極推進軍民融合發展,4個軍民結合產業園聚集企業63家,產值達到165億元。建成省級科研平台40家,設立院士專家工作站50家。建立孵化器13家,孵化企業456家。孝感連續五屆榮獲國家科技進步城市、獲批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三情"結合破解發展難題。實施"十大融資辦法"、"七大土地增容措施"、"槐蔭人才計劃",有效破解融資、用地、人才難題。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撬動銀行擴大信貸84億元。市、縣普遍建立政府性融資平台,發行企業債券94.3億元,58家企業在創業板、"新三板"和四板掛牌。開工建設"三類"新社區211個,多途徑盤活存量土地5.4萬畝。招碩引博289人,"三支隊伍"建設經驗在全省推廣。以產業招商提升引資質效。緊盯行業龍頭,配套延伸產業鏈條,

突出二次招商,引進產業項目1425個,佔項目總數的74.2%,新引進行業龍頭企業30家。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120家,新增有出口實績企業151家,產品出口到137個國家和地區。

這五年,社會建設紮實推進,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根本目標,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為民興辦實事,民生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75.2%。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提高到25700元、12700元。促進充分就業的機制得到完善。積極開展國家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服務平台,持續開展"就業創業在家

鄉"活動,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城鎮新增就業27.4萬人。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基本建成。"五項社保"參保人數達到466萬人次,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出台實施。城鎮居民醫保參保率、新農合參合率分別提高到99%、99.9%,大病保險全覆蓋,報銷比例提高到70%。建成社會福利中心、殘疾人康復中心等服務設施141個,發放社會救助資金37億元,常年救助困難羣眾41萬人。建成保障性安居房4.5萬套,改造棚户區13萬户、農村危房3.54萬户。住房公積金實繳人數增加到21.5萬人。均等化的公共服務惠及更多人羣。改擴建標準化中國小校301所、幼兒園181所,建成農村教師週轉房3200套,資助貧困生37.4萬人次。全市整體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認定。湖北工程學院、湖北職院辦學水平提升,湖北工程技師學院獲批組建。新改擴建市縣醫療機構32個、鄉鎮衞生院77個、標準化村衞生室635個。普遍實行基本藥物制度,6個縣市全面啟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衞生計生資源有效整合,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6.67個比值。城鄉文體基礎設施提檔加速,"村村通""村村響""户户通"等惠民工程如期完成。承辦重陽與亞洲孝道文化國際論壇、中國孝廉文化研討會等活動,每年舉辦一屆中華孝文化旅遊節,榮膺"中國孝文化之鄉"。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市通過複核。20xx年孝感市政府工作報告(全文)20xx年孝感市政府工作報告(全文)。安定有序的社會治理格局日益完善。建立綜治信訪維穩反恐"十大機制",推進城鄉警務機制改革,實行"一村(社區)一警",建成覆蓋城鄉的網格化管理和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應急處置快捷高效,平安孝感建設走在全省前列。陽光信訪、法治信訪、責任信訪深度推進,3個"1+X"服務體系全面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層層壓實,食品藥品和產品質量監管面擴大,市場決定價格機制初步形成。雙擁模範城創建成效顯著。地方誌獲評全國先進集體。老齡、殘疾人事業有新發展,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援疆援恩、對台工作取得新進展,國資監管、統計、調查、人防、保密、檔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這五年,法治政府建設力度加大,政府自身建設顯著加強。堅持轉作風、抓落實、促跨越,着力打造人民滿意政府。依法行政邁出堅實步伐。實行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市、縣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堅持依法履職,制定市級行政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建立完善六個工作委員會,對重大事項實行集體議事決策。嚴格控制機構編制和財政供養人員總量。每年向市人大報告、向市政協通報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市政府班子成員領辦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形成常態機制。圓滿完成"六五"普法任務。行政效能明顯提升。打通政務服務平台,下沉服務事項300項。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審批程序簡化、時限壓縮。紮實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四風"整治持續深化。踐行"一線工作法",強化主責擔當,一支政治強、責任清、作風正、工作實的公務員隊伍正在形成。廉潔從政自覺性增強。推行同類項目整體打包招標建設,實行規劃審批前公開公示制,建立重大項目質量終身負責制,對政府性投資項目全程審計,對財政性資金和重大項目全過程監管,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建立完善警示教育、談話提醒、問責追責制度,持續推進糾風正紀促跨越活動。支持監察部門履行監督責任,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進行查處問責。

剛剛過去的20xx年,實體經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我們堅定信心,主動作為,全力對衝下行壓力,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的發展勢頭,較好完成了市五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見附件二)。

一年來,我們致力於穩增長壯產業,實體經濟穩中向好。把幫扶實體經濟作為穩增長的

主要抓手,狠抓中省重大政策部署落地生根。紮實開展"優質服務辦成事、創新創業幹成事"和"千名幹部進千企"活動,組織開展"五個對接",創新財政資金使用辦法,精準服務企業,設立10億元市級產業發展基金,在25個產業集聚區建立院士工作站,政府與企業攜手共渡難關。引導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線上銷售額83億元。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推動農業與文化、旅遊、休閒體驗相結合,5.6萬人實現精準脱貧。

一年來,我們致力於擴投資增後勁,發展基礎不斷夯實。把項目投資作為推動發展的生命線,精準對接中省戰略規劃,推動重大戰略項目化、具體化,策劃"十三五"項目庫、總投資3.8萬億元,謀劃106個項目向社會推介,爭取中省預算內投資項目491個、資金24億元。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100個重大工程項目完成年度投資410億元,漢十鐵路、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孝感段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推動招商項目向產業集聚、向園區集中,20餘家日資企業扎堆發展。

一年來,我們致力於抓改革促創新,市場活力加速釋放。把改革創新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以激發市場活力、減輕企業負擔、破解融資難題為着力點,深入推進行政審批等各項改革。強化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理念,出台創新創業"1+2+N"支持政策,設立5000萬元投資引導基金,發放1000萬元科技創新券。組建科技眾創聯盟和各類眾創空間,搭建"中華孝道創業園""創業大學"等創新創業平台,湧現出一批充滿活力的創業團隊和市場主體。

一年來,我們致力於抓統籌重生態,城鄉面貌進一步改善。以綠色發展為引領,圍繞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孝感,推動實施一批道路、供排水、無害化處理等基礎設施,完善城鎮功能,改善城鄉生產生活條件。推動實施一批綠化亮化、環境潔淨工程,孝感城區改造提升"六大生態主題公園",建成3條城市防護林景觀帶,在市域內建成王楊線、應湯線、觀音湖線等7條綠色長廊。推動實施一批生態環境保護工程,朱湖、府河、汈汊湖、老觀湖等國家級濕地公園生態得到修復。全省新農村建設暨城鄉一體化工作會議在我市召開,孝感經驗在全省推廣。

一年來,我們致力於惠民生兜底線,人民羣眾幸福指數得到提升。以普惠共享為根本目標,增加公共服務、公共產品供給,努力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人羣。真心實意幫扶特殊羣體,通過"雙助"行動實現2271名困難人員就業創業,五保供養標準、低保保障線進一步提高。為孝感城區60歲以上老年人全部購買意外傷害綜合保險,為14.7萬名留守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對7.66萬名留守兒童實施"六有"關愛。創新方式,結合去庫存,籌集800套房源,解決孝感城區困難家庭住房問題。着力推動教育、衞生、文體等社會事業均等化,全市新增校車582台,中國小校嚴格執行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市直7對學校建立校際聯盟。衞生計生信息服務實現"一卡通",實施分級診療,推進醫養結合。集圖書館、博物館、羣眾藝術館等六大場館於一體的市文化中心主體工程封頂。統籌推進綜治、信訪、維穩和安全生產,形成和諧穩定的大平安格局。

各位代表,五年來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廣大幹部羣眾,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各界人士和離退休老同志,向駐孝部隊、武警官兵和中省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孝感發展的同志們、

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推動創新發展;着力推進產業融合、區域融合、城鄉融合,積極拓展發展新空間,推動協調發展;着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綠色發展;着力打造開發園區核心載體,發展創新共同體和平台經濟,推動開放發展;着力提高社會事業均等化水平,優化供給方式,提升人民羣眾生活質量,推動共享發展。通過大力推進"五個跨越"、加快建設"五個城市",實現建設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戰略目標。

(一)加速推進產業跨越,奮力實現經濟強市建設的新突破。堅持速度質量效益並重,提升產業層次,壯大產業實力。以實施中國製造20xx孝感行動為抓手,推動工業提速擴容、提質增效。改造提升傳統支柱產業,通過兼併重組、智能化改造和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集成應用,推動食品飲料、紡織服裝、鹽磷化工三個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過千億元。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政策集成、要素集聚,推動高端裝備製造、光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產業集聚發展,打造千億級軍民融合產業集羣。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推動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智能機器人等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結合,加快培育"數字企業"、智能工廠。以"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為方向,推動農業種養加一體、"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穩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序推進農業規模化經營,深入實施"四個一批"工程,產值過10億元農業產業化企業達到30家以上。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培植壯大新型農業主體,推進農村三次產業深度融合。以打造區域性現代服務業中心為目標,推動新興服務業總量壯大、佔比提升。加快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建設市高新區金融港,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推進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着力發展以"孝感天下、情潤山水"為主題的特色旅遊,實施社區服務體系工程,滿足羣眾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建設智慧城市,加快推進信息惠民工程,培育壯大新興業態。

(二)加速推進城鎮跨越,奮力實現鄂豫省際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的新突破。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圍繞"1531"城鎮體系,南依大武漢,北聯大別山,城鄉大統籌,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城鎮化率達到61%以上。按照"六大組團"佈局,加快構築百萬人口大城市格局。堅持新建與升級並重,優化提升主城區核心承載功能,創建國家衞生城市、生態園林城市、環保模範城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加快建設東城新區行政、文化、商住等功能區,推進生態文化旅遊區、南城新區項目建設,建成市臨空經濟區10平方公里核心區,打造兼具孝文化、楚文化特色的雲夢水鄉園林城市組團。堅持城鄉統籌,加快構建城鄉互動、功能互補的城鎮體系。科學確定5個縣市城區發展定位,拉開中等城市框架,打造縣域人口、產業集聚的主戰場。推進30個重點鎮圍繞"一鎮一業",走規模化、差異化發展道路。選擇6個重點鎮開展小城市試點建設,逐步形成片區發展中心。以100箇中心村為示範,建成500個風貌特色顯著、產村高度融合、人居環境優美的美麗村莊。圍繞推動綠色發展,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孝感。堅持綠色產業與生態保護兩手抓,加快發展"兩型"產業和大別山試驗區綠色產業,推進產業、園區、企業循環化改造,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推進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加強濕地與河湖生態系統的恢復和保護,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加強水污染、重金屬及危險廢棄物治理,全面推進土壤修復,城鎮和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100%和95%以上,

形成"藍天、碧水、寧靜、綠地、田園"的自然之美。20xx年孝感市政府工作報告(全文)文章20xx年孝感市政府工作報告(全文)出自,此鏈接!。

(三)加速推進文化跨越,奮力實現中華孝文化名城建設的新突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至孝至誠、圖強圖新"的孝感精神,打造孝文化特色品牌,壯大特色文化產業。加強孝文化研究和載體建設,提升中華孝文化名城影響力。推進孝文化與紅色文化、楚文化、李白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孝廉、孝德、孝親、孝誠精神載體;把孝文化厚植在城市建築景觀中,打造一批孝文化主題公園、民俗文化基地等標誌性物質載體;整合中華孝文化旅遊節、黃香文化節、孟宗文化節等節慶品牌,打造孝文化活動載體,真正讓城市成為文化的容器。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人民羣眾日益豐富的精神文化需求。高標準建設市、縣博物館、圖書館、羣藝館,建成上下聯動、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設各類文化廣場,方便羣眾就近健身休閒。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設立槐蔭文藝獎,創作更多文藝精品。加大融合、培育、壯大力度,把文化產業打造成為新的支柱產業。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增強地方主流媒體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推動文化與科技、教育、體育、旅遊融合,規劃建設文化傳媒產業園。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讓老年人高質量安享晚年,打造具有孝文化特色的休閒養老服務品牌。

(四)加速推進動力跨越,奮力實現創新城市建設的新突破。着眼於激發活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拓展發展空間,鼓勵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一步明確供給側改革的主攻方向,最大程度收穫改革"紅利"。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推動政府職能向營造環境、優質服務、維護公平轉變。以激發活力為目標,推進市場化改革,從制度層面為市場主體清障鬆綁。深化各項改革,抓好改革試點,創造更多孝感經驗。牢固樹立開放發展的理念,最大維度擴大對外開放。依託武漢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大臨空經濟區,以市高新區、市臨空經濟區和7個省級開發區為載體,深度融入武漢城市圈、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羣,形成區域發展共同體。以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為契機,推動市縣交通一體,促進產業錯位互補,實現市域協同發展。堅持"六度"原則,招大、引強、選優,創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實效。依託自由貿易區、"一帶一路",鼓勵企業開拓新興市場,設立境外貿易和投資機構。搶抓國家全力支持"雙創"的政策機遇,最大限度激發創新創業動能。培育企業家精神,厚植創新創業文化,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大力實施"槐蔭人才計劃",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引領計劃",推進迴歸創業工程,壯大創新創業羣體。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推動"一校一街一匯十園區"建設,健全創新創業平台。完善激勵機制,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建成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

(五)加速推進民生跨越,奮力實現人民幸福城市建設的新突破。堅持把更多財力向民生傾斜,着力推進"五個全覆蓋",彰顯社會公平正義,有效提升城鄉居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推進更加高效科學的社會治理全覆蓋。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豐富完善3個"1+X"服務體系,全面深化網格化管理和精細化服務,統籌推進"三類"新社區建設。實施更加嚴格的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監管,堅持綜治信訪維穩反恐一起抓,創新完善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推進更高標準的社會保障全覆蓋。實現社保由制度全覆蓋向法定人員全覆蓋轉變,"五項社保"參保突破500萬人次。對困難羣體實現應保盡保、應助盡助,提高城鄉低保、醫療救助、五保供養、臨時救助標準,提高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殘疾人保障

水平,基本建成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體系。以"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為總要求,到20xx年底,實現33.95萬貧困人口全部脱貧銷號、503個貧困村全部脱貧出列、2個貧困縣全部脱貧"摘帽"。推進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全覆蓋。建立統一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大力發展普惠性、公益性學前教育,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實現更高水平的職業教育,支持高校加快發展。推進更加便捷、實惠的基本醫療衞生全覆蓋。建設健康孝感,全面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實現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覆蓋。推進城鄉公共衞生計生服務均等化,提高人民羣眾醫療衞生保健水平。大力普及衞生保健知識,引導健康綠色生活方式。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推進更加普惠、公平的住房保障全覆蓋。以滿足新市民需求為出發點,以有效保障困難羣體住房為重點,構建人有所居的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新增保障性住房1.5萬套,實施棚户區改造9萬户,住房公積金繳存人數增加到28萬人。

三、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們將圍繞工作目標(見附件四),按照"率先、進位、升級、奠基"的要求,堅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着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重點抓好五個方面工作。

(一)強化"三大支撐",在做大做強實體經濟上實現新開局。

強化產業支撐。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繼續實施"三大工程",啟動中國製造20xx孝感行動,支持企業通過自主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優化存量、引導增量、主動減量。全年新增銷售過10億元企業3家、規上企業100家、小微企業1000家。引導關聯企業集中連片發展,推動25個產業集聚區擴規提質,新增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集聚區2個,總數達到10個。設立軍民融合產業基金,主動對接航天科工等國家軍工集團,做強汽車零部件、智能製造產業,推動整車生產引進取得突破。建立惠企政策月度發佈制度,及時把中省政策送到企業,服務到企業家。組建產業促進專班,健全"一對一"包保企業長效機制,把中央提出的"六降"政策落實到位,切實把企業的成本降下來。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推廣"一高三新"模式,實行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循環有機農業連接。完善農產品加工園區公共服務功能,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推動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增長10%。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創建工作,建成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大力發展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實施農田水利"七大工程"和高標準農田整治工程。做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和氣象、水文等工作。補齊三產業短板。增加優質產品、優質服務的有效供給,積極培育擴大信息消費、綠色消費、養老健康消費等新的消費熱點。新增限上單位50家。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創建省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示範基地,完善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推進電商下鄉、農產品進城,把更多的本地產品銷出去。推進金融服務網格化,支持企業上市和債券融資,防範金融風險。綜合施策加大去庫存力度,保持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提升重點景區服務功能,建設鄉村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帶,增強"一日遊、兩日遊"短線休閒度假吸引力,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28億元。

強化項目支撐。主動對接中省政策和戰略,積極爭取中省投資在孝感有更大份額。抓緊做好"十三五"項目前期工作,列出項目清單加快推進。集中力量推進牽動孝感發展全局

的100個重大工程項目,實施過億元項目1000個以上。務實推進中、省試點項目,高質量完成年度目標。在公共服務、生態保護、基礎設施等領域,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啟動建設一批示範項目。加快漢十鐵路孝感段、316、107、346國道改擴建、孝感至應城、漢川至蔡甸一級公路等工程建設,力爭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孝感段、麻竹高速大悟段主體工程完工,漢孝城際鐵路建成通車。打造"智慧孝感",啟動智慧政務、醫療、教育、交通等工程建設,提升信息惠民水平。

強化園區支撐。以園區為平台,用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力。發揮市高新區"一區四園"的引領作用,補短板、強功能、促發展,引進投資過5000萬元項目20個、開工建設20個、竣工投產20個,三大主導產業規模達到120億元。着力提升市臨空經濟區核心區承載功能,加快建設已簽約落户項目,啟動高新技術和文化旅遊產業園建設。做實做強市雙峯山旅遊度假區,提檔升級核心景區,加快建設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支持各縣市區圍繞"十三五"發展定位,實現特色、差異、聯動發展。孝南、漢川、應城按照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定位,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平台集中,重點打造新型產業聚集區、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示範區和全國循環經濟發展示範區。雲夢、安陸按照農產品主產區定位,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為主的特色產業,打造城鄉一體、"四化同步"示範區。大悟、孝昌按照重點生態功能區定位,依託山水資源發展綠色經濟,打造華中綠色能源之都、全國苗木花卉交易基地。

(二)實施"三大攻堅",在突破重點難點上實現新開局。

實施結構性改革攻堅。完成好中央、省級各項年度重大改革任務,有序推進政府層面改革。更大力度推進簡政放權,開展新一輪市級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清理,公佈市、縣兩級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建立投資項目聯合審批平台,提高審批效率。有序推進户籍、財税、金融、企業、價格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化市直"三區"和7個省級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推進農村產權交易、集體林權、糧食流通和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實施新型城鎮化攻堅。突出城市規劃的歷史傳承和區域文化,突出建築風格的主色調,強化規劃的引領性、強制性、嚴肅性,堅持"多規合一",一張藍圖繪到底。繼續實施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三年行動計劃,積極推進"4+2"試點任務。着力配套完善孝感中心城區整體功能,實施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工程,穩步推進舊城和棚户區改造。加強綠化管護,啟動航空公園建設,完成垃圾填埋場擴建工程,設置公共自行車便民站點,改造提升背街小巷、物業管理薄弱小區基礎設施,完成老城區水改6000户,新增天然氣用户2萬户。圍繞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全面提升縣市城區、中心鎮輻射帶動功能。持續推進"四城同創"、文明衞生村鎮和"一線一點"建設,深化城市綜合管理,切實加強城市安全、交通、環境等方面的精細化管理,通過省級衞生城市複查,提名國家衞生城市,支持縣市爭創省級文明城市。繼續實施"綠滿澴川"行動,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啟動新一輪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垃圾綜合治理行動,讓羣眾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實施精準扶貧攻堅。把精準脱貧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在鞏固精準識別成果、解決好"扶持誰"的基礎上,有效落實"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的各項硬措施。實施"五個一批"工程,配套完善"1+N"扶貧措施,整合各方力量、各類資金、各種資源,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以增強羣眾自我造血功能為重點,強化自主脱貧內生動力,確保年度9萬貧

增"五項社保"參保10萬人次。健全完善臨時救助、醫療救助、重特大疾病保險制度,大幅提高城鄉低保、五保供養標準。對弱勢羣體實施分類救助,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提升市社會福利康復中心服務功能,加強農村福利院建設和安全管理,城市社區和農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覆蓋面分別達到90%和20%以上,孝南、孝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籌集公共租賃住房2210套,完成棚户區改造3.5萬户。推動小區物業管理提檔升級。新增住房公積金實繳人數1萬人、公積金貸款12億元。

完善公共安全體系。加強食品藥品全過程監管,建立企業"紅黑名單"制度,建成市檢驗檢測中心。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推進道路交通、消防管理社會化,加大對電梯、鍋爐等特種設備的專項整治力度,建立安全生產檢查清單,實行"雙隨機"制度,堅決遏制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強化網格化管理作用,開展社區"減負增效"專項治理,支持和推動志願者服務。建立"互聯網+法律援助"綜合服務平台,成立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重視社會矛盾糾紛前端治理,推動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有效銜接、整體聯動。深入推行陽光信訪,依法依規解決羣眾合理訴求。落實綜治領導責任制,織密防控體系,高壓反恐防暴,重拳打黑除惡,壓警情控發案,建設平安孝感。建立部門官方微信、網絡發言人制度,正確引導網絡輿情。健全應急管理體系,有效處置突發事件。

民生決定目的。多年來,我們持續為民興辦十件實事,補齊了民生需求中的很多短板。從今年開始,我們將通過市長信箱、媒體徵集等多種渠道,常年收集實事項目,直接納入日常工作,不限數量,應辦盡辦,讓人民羣眾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

(五)提升"三大能力",在政府自身建設上實現新開局。

提升依法辦事的能力。出台實施《孝感市法治政府建設規劃(20xx-20xx)》,用法治引領政府工作。圍繞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領域,開展政府立法工作。啟動"七五"普法,大力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決策,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出台前向本級人大報告、與政協協商制度,實行終身責任追究和責任倒查機制。發揮行政複議監督糾錯作用,規範部門執法行為。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規定。在市直"三區"和各縣市區開發區實行綜合行政執法,在市、縣城管領域推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

提升高效做事的能力。建立政務雲平台,建成啟用市民之家,打造部門聯動、聯網運行、覆蓋到村的政務服務"線上政府"。集約整合基層各類便民服務資源,簡化優化服務流程。大力倡導"一線工作法",每個政府部門確定3-5個重點難點問題,集中精力推動大事難事,形成競相有為、主動作為的幹事創業氛圍。加強經常性政務督查,強化監察聯動監督,對政府出台的文件、研究的重大事項,實行責任清單制。鞏固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深入整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嚴格治庸問責,確保令行禁止、政令暢通、執行有力。

提升乾淨幹事的能力。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強化政治紀律和規矩意識,通過談話提醒、

重點約談、問責倒逼,把硬約束、強監督、嚴執紀的措施落到實處。最大程度讓政府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公共資源交易項目進平台實現全覆蓋,政府投資項目實現全程審計監督,經營性國有資產實現集中統一監管,切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支持監察部門履行監督責任,加強源頭治腐,持續深化"四風"整治,強化監督執紀,從嚴追責查處,以反腐倡廉的實際效果取信於民。

各位代表!未來五年是藍圖變成現實的五年。發展全憑實幹,奮鬥成就夢想。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珍惜機遇,牢記重託,只爭朝夕,擔當有為,大力推進"五個跨越"、加快建設"五個城市",不斷開創第三次創業新局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標籤: 孝感市 報告 政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lxxvk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