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嘉興市政府工作報告

嘉興市政府工作報告

嘉興,是浙江省的地級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嘉興市政府工作報告,希望對你有用!

嘉興市政府工作報告
嘉興市政府工作報告篇1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xx”發展回顧

“xx”時期是嘉興發展進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市政府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治環境、惠民生,較好地完成了“xx”規劃確定的預期目標,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新台階。

這五年,是綜合實力穩步增強的五年。地區生產總值從2315.5億元增加到3517.1億元,年均增長8.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3萬美元。財政總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638.8億元和350.4億元,分別是20xx年的1.9倍和2倍。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達到5957億元和4920億元,分別是20xx年的1.7倍和1.8倍。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775.7億元,是“xx”時期的1.8倍,嘉紹通道、錢江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並投入運行。浙商迴歸到位資金981.5億元,連續四年位列全省同檔城市第一。

這五年,是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的五年。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從2.1%提高到2.7%,累計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3.6萬名,其中國家、省“千人計劃”專家各111名,新增發明專利授權2985項。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75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44%、42.3%和24.9%;服務業增加值突破1500億元,年均增長10.1%,高於地區生產總值增速1.5個百分點;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22萬噸左右。三次產業結構從5.5∶57.7∶36.8調整為4.0∶52.6∶43.4。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取得積極進展,累計騰退低效用地4.6萬畝,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20xx年下降19.3%,省下達的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全面完成。

這五年,是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五年。新型城鎮化、“多規合一”等改革獲批國家試點,在全省率先啟動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行政審批層級一體化、綜合行政執法等改革,五年累計獲批國家、省改革試點146項。編制政府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市級部門行政權力從11552項減少到3875項,428項審批事項下放至縣(市、區),市級部門行政審批事項減少到59項,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落實事中事後監管制度517項;新增市場主體26.2萬家,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40家。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1538.1億美元,其中出口1069.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8.9億美元。嘉興出口加工區升格為國家綜合保税區,嘉興港口岸擴大開放獲得國家批覆。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户烏鎮。

這五年,是城鄉建設加快推進的五年。綜合交通體系不斷完善,路網密度達到206.6公里/百平方公里,內河航道通航里程達到1957公里,“三縱三橫三連”高速公路網基本建成。資源能源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1270萬千伏安,自來水日供水能力達到249.4萬噸,累計供應天然氣18.2億立方米。市域一體化發展取得積極進展,“1640”、“四百一千”的現代化網絡型田園城市框架初步形成,累計實施城市有機更新2.5萬畝,完成土地復墾5.1萬畝,改造集聚農房9.2萬户,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53.3%提高到60.9%,統籌城鄉發展水平位居全省首位。

這五年,是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五年。水環境質量實現歷史性轉變,累計完成黑臭河和垃圾河整治1893公里,新建污水收集管網2389公里,8847家工業企業實現污水全入網,市控以上斷面水質從五類、劣五類為主轉變為四類、三類為主,四類水以上比重由18.7%提高到77.6%,交接斷面水質考核從不合格轉變為連續優秀。生豬養殖業減量提質取得重大突破,生豬存欄量從294.7萬頭削減至32.8萬頭。大氣污染整治深入實施,超額完成燃煤鍋爐、黃標車淘汰任務,空氣質量平均優良率達到64.5%。城鄉面貌明顯改善,累計拆除違法建築4738萬平方米,改造舊住宅區、舊廠區、城中村6731萬平方米,新建改造綠化22萬畝,建成生態綠道851公里。新增國家級生態鎮(街道)34個。

這五年,是羣眾得到更多實惠的五年。各級財政民生支出累計達到1187.5億元,年均增長18.2%。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5499元、26838元,農村居民收入連續20xx年位居全省第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到1.695∶1。五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口48萬,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9%以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26萬人和197萬人,城鄉低保標準統一提高到664元,最低月工資標準由980元提高到1660元。義務教育入學率和鞏固率達到100%,高中段教育入學率達到99.1%,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8%,“xx”期間所有縣(市、區)全部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成效明顯,城鄉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建成率100%。養老機構牀位增加到2.9萬張,是20xx年的3倍。成功創建並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實現省級平安市、縣(市、區)創建“十一連冠”、“滿堂紅”。

這五年,是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的五年。“三公”經費預算全部公開,公務考察、接待和用房管理進一步規範。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會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累計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1644件、市政協提案1986件。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進展,制定出台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得到提高。累計清理政府規範性文件1199件。

過去一年,市政府按照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17.1億元,增長7%;完成財政總收入638.8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0.4億元,分別增長8.6%和7.1%;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8.8%。重點抓了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穩增長。組織實施“項目大推進、招商大引進、服務大跟進”專項行動,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513.8億元,增長13.2%。開展創新驅動發展拓市場試點,對出口額在400萬美元以下的生產型企業實行出口信用保險政府聯保,實現外貿出口229.3億美元。海寧皮革城列入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4.6億元,增長11%,網絡零售額增長36.8%。組織開展“轉型發展服務年”活動,設立總額59億元的政府性產業基金,減免企業税費97.1億元,新增製造業貸款43.4億元。實施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新增“個轉企”1669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9家、上市公司5家。開展金融風險防控專項整治,企業應急轉貸資金制度實現縣(市、區)全覆蓋。

二是堅定不移推進轉型升級。新引進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29家,新增省級企業研究院17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8家。嘉興科技城成為全省五大科技平台之一,秀洲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格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市農科院水稻新品種選育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深入實施“四換三名”工程,完成“機器換人”投入538.5億元,騰退低效用地1.2萬畝,整治提升低端落後企業2392家。制定實施加快樓宇經濟提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中德、中日、中荷、中法等4家產業園區被列為首批省級國際產業合作園,南湖基金小鎮、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鎮、海鹽核電小鎮、海寧皮革時尚小鎮和桐鄉毛衫時尚小鎮入選全省首批特色小鎮。

三是持續推進各項改革。深化“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建立完善部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實現鎮(街道)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全覆蓋。深化行政審批層級一體化改革,啟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改革試點。實施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組建市、縣、鎮三級綜合執法機構。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行“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組織開展國家深化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建立全省首家市級資源要素交易中心。嘉善、海寧被列為國家縣城深化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積極構建供銷、生產、信用合作“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經濟股權確權頒證,縣、鎮兩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實現全覆蓋。

四是加大城鄉建設和環境整治力度。啟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紮實推進“多規合一”,完成嘉興空間發展與保護總體規劃編制。深入實施“三改一拆”,組織開展“公鐵”沿線環境整治,拆除各類違法建築1458.3萬平方米,拆出土地1299萬平方米,拆後利用率達到77.2%。獲批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加大交通治堵力度,中心城區新增公共停車位588個、公交專用道13.3公里,打通由拳路、商務大道等5條斷頭路。堅定不移打好治水攻堅戰,對全市所有城鎮污水處理廠實施提標改造,新增污水達標入網企業2121家、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農户13.5萬户。加快平湖塘延伸拓浚、擴大杭嘉湖南排兩大水利骨幹工程建設,完成市域外配水工程(杭州方向)項目省級立項。大力實施“五氣共治”,淘汰燃煤鍋爐1603台、黃標車1.8萬輛。嚴格執行新環保法,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105件。

五是千方百計增進民生福祉。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幫助4.5萬名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加快社會保障制度整合銜接,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加大社會救助力度,發放困難羣體醫療救助金5453.2萬元。加強城鄉住房保障,新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2萬套。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城鄉社區覆蓋率分別達到100%和91%。深入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實施新一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和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啟動會考招生制度改革,海寧、桐鄉、海鹽成為全省首批教育基本現代化縣。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穩步推進“雙下沉、兩提升”,促進醫療衞生資源城鄉均衡分佈。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免費開放,舉辦市第八屆運動會暨第三屆市民運動會。深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強化社會風險排查化解管控,加強新居民管理服務,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xx”勝利收官,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中共嘉興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外來建設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嘉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所有關心和支持嘉興發展的海內外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既要看到成績,也要看到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xx”期間,地區生產總值等個別指標未能達到預期目標。隨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實體經濟發展面臨更多困難;科技創新能力有待增強,傳統產業提升不快、新興產業佔比不高;中心城市集聚輻射帶動能力亟待提高;資源環境約束緊張,治水治氣任重道遠;醫療、養老、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務離廣大人民羣眾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網絡等領域存在潛在風險隱患,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穩定的壓力不小。在政府自身建設方面,一些政府工作人員改革意識、責任意識、法治意識不強,庸政懶政怠政依然存在,消極腐敗現象還時有發生。我們一定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切實採取更加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關於《“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的説明

“十三五”是充滿機遇、充滿挑戰的五年,是嘉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根據中共嘉興市委《關於制定嘉興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市政府認真研究並聽取各方面意見,制定了《嘉興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議。下面我就三個問題作簡要説明:

(一)“十三五”發展的指導思想

《綱要(草案)》按照市委《建議》提出了“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為統領,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八八戰略”為總綱,以“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為新使命,以“更進一步、更快一步,繼續發揮先行和示範作用”為總要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轉型升級不動搖,緊扣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這一中心,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兩富”“兩美”嘉興建設,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力打造現代化網絡型田園城市,以黨的誕生地各方面工作取得的優異成績向建黨100週年獻禮。

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是時代的要求,關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堅持轉型升級不動搖,緊扣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這一中心是嘉興“十三五”發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是嘉興實現轉型發展的重要保障。《綱要(草案)》順應新形勢新階段提出新目標新任務,既堅持謀劃長遠,體現戰略性、前瞻性,又注重着眼當前,反映現實性、可行性;既堅持統籌兼顧,對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作出全面部署,又聚焦圍繞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提出具體措施、專項工程和重大項目,做到抓住關鍵、突出重點、推動全局。

(二)“十三五”發展的主要目標

《綱要(草案)》按照市委《建議》提出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提出了包括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資源環境等四個方面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總的目標:

——綜合實力更強勁。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創新驅動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以上,到20xx年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比20xx年翻一番,併力爭快翻。

——生態環境更優美。到20xx年,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明顯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黑臭河和劣五類水體全面消除,在上游來水水質達標基礎上,市控以上斷面三類水成為主體,PM2.5平均濃度明顯下降,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5%以上,讓嘉興的天更藍、地更淨、水更清。

——城鄉區域更協調。市域空間發展格局更加優化,城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居民收入均衡、要素配置合理、產業發展融合的體制機制加快構建,“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加快轉型,到20xx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8%,統籌城鄉發展繼續走在前列。

——人民生活更幸福。社會就業更加充分,社會分配更加公平,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以上,五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口30萬,到20xx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20xx年,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5歲,廣大羣眾的富足感、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治理體系更完善。重點領域及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治理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法治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努力打造社會活力強、社會秩序優、社會風氣正的地區。

(三)“十三五”發展的主要任務

《綱要(草案)》提出“十三五”發展必須認真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並對今後五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確任務。主要是以下九個方面:

一是推動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加快構建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的政策制度環境和公共服務體系。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優化人才發展平台佈局,着力打造人才強市。完善區域創新體系,高標準建設一批科技創新集聚區和“泛孵化器”,大力培育創新企業羣。完善科技服務體系,推進科技金融緊密結合,全力打造長三角科技企業孵化高地和高科技成果轉化重要基地。

二是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高地。突出製造業強市、服務業興市不動搖,加快打造互聯網經濟強市,統籌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重點培育信息、文化、旅遊、時尚、金融、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等八大千億級產業,打造支撐嘉興未來發展的新增長極。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加快發展都市型生態農業。

三是打造城鄉區域發展一體化先行區。強化發展空間總體管控,科學佈局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着力構建“一核三帶三區”市域生產力佈局,完善“1640”、“四百一千”的現代化網絡型田園城市發展架構。全面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強化副城綜合實力,增強鎮一級的集聚功能、生產功能、服務功能,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着力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四是構建江南水鄉優美生態環境。堅持綠色惠民,嚴格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和生態立市戰略。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全力打好生活污水、工業污水、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確保所有工業企業污水實現達標入網,城鄉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PM2.5防治為重點,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科學劃定永久性生態用地,加快構築生態安全屏障。推進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

五是再造開放引領新優勢。大力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按照“兩個無差別、三個更好”的要求,全面融入大上海都市經濟圈,以交通基礎設施對接為基礎,推進與上海在產業發展、要素配置、公共服務、政策環境等領域的同城化。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積極參與長三角城市羣協同發展,提升區域合作水平。創新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加快對外貿易優化升級,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水平。

六是創造安居樂業幸福生活。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統籌推進各類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健全城鄉均等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和勞動者報酬增長機制,大力推進低收入羣體加快增收。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體系、社會救助福利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優化醫療衞生資源配置,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增強養老康復服務設施供給能力,努力讓全市人民擁有更好的教育、更高質量的就業、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健全的健康服務和更高水平的養老服務。

七是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崇文厚德、求實創新”的嘉興城市人文精神和“勤善和美”的當代嘉興人共同價值觀。大力發展文化事業,深化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扶持優秀文化產品創作生產,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創新文化產業發展業態,到20xx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7%。注重城市形象塑造,培育一批具有嘉興地域特色的重大文化品牌,打造江南水鄉文化傳承典範。

八是提升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以滿足需求、適度超前為導向,加快推進“四網一路一空港”建設,統籌推進嘉興南站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實現內外交通“無縫銜接”、各種交通方式“零距離”換乘。打造“智慧嘉興”,深入推進光網城市建設,運用互聯網創新城市治理。強化能源供應保障,推進水利設施現代化,加強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提升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水平。

九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和社會治理。圍繞優化調整政府與市場關係,加快推進要素市場、政府職能、社會組織、法治建設等基礎性制度創新。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機制,創新行政管理服務體制。健全公平高效市場環境,深化投融資體制、要素配置差別化和國資國企改革,再創民營經濟新優勢。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勵市場主體供給創新,推動供給與需求兩端協同發力。構建社會多元治理新格局,健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切實保障社會公共安全,增強全民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着力建設“法治嘉興”。

各位代表,未來五年的奮鬥目標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我們堅信,有市委的堅強領導,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十三五”規劃的宏偉藍圖一定能夠勝利實現!

三、20xx年主要工作

起跑決定後程,首戰影響決戰。20xx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務必要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綜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建議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7.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長8%,“三去一降一補”取得實質性進展,耕地保護和節能減排降碳指標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重點做好以下七項工作:

(一)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

着力擴大有效投資。更加註重投資的結構與效益,進一步加大產業投資、創新投資和重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快推進502個年度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生態環保項目投資增長15%。深入實施招商選資和浙商迴歸,力爭引進世界500強公司、全球行業龍頭企業和總投資1億美元以上項目20個,實際利用外資達到25億美元,浙商迴歸到位資金350億元。創新投融資機制,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社會事業領域、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深入實施供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專項行動,切實保障大項目好項目用地需求。

着力提升產業競爭力。把發展實體經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中國製造20xx嘉興行動綱要》,開展製造業“四化百項”工程,加快培育發展、改造提升智能製造裝備、化工新材料、光伏新能源等“十大產業鏈”,推動工業做大做強。聚焦發展互聯網經濟,推進全國“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市試點和烏鎮互聯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啟動培育10個互聯網特色小鎮、100個“互聯網+”工業示範試點企業,力爭信息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全力辦好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加快建築業轉型發展。突出服務業興市,實施服務業投資“百項千億”工程,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科技信息等現代服務業,加強旅遊資源和產業鏈整合,力爭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1.2個百分點。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深化農業“兩區”建設,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推動種養殖業轉型升級,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確保完成省下達糧食生產任務。高標準推進省級特色小鎮建設,加快培育一批市級特色小鎮,形成小鎮建設聯動發展、滾動推進的良好態勢。

着力強化供給側精準發力。健全企業優勝劣汰機制,突出整治“低、小、散”,對“殭屍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債務重組、破產清算實現市場出清。全年完成“個轉企”1500家,新增股份制企業100家,實施兼併重組企業100家。切實為實體經濟企業減負,對涉企成本進行全面清理、集中整治,大力幫扶企業化解資金鍊、擔保鏈風險。加快房地產去庫存、優結構,完善公積金政策,強化土地供應管理,保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優化金融供給結構,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加強金融和金融衍生品監管,力爭新增上市公司1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30家,直接融資規模達到500億元。

(二)強化科技創新驅動

加強科技平台建設。高標準推進秀洲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嘉興科技城建設,積極籌建浙大海寧(國際)研究院,推動省級高新技術園區實現縣(市、區)全覆蓋。打造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台,構建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創客多方協同的新型創業創新機制,啟動建設一批運行模式先進、配套功能完善的創業創新示範中心,力爭新增市級以上科技孵化器11家,新建“兩創中心”標準廠房60萬平方米。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深化產學研合作,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應用示範專項,促進科技與產業融合。深入實施科技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0家、科技型企業400家,實現規模以上企業技術研發機構全覆蓋。深化省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擴大科技風險投資引導基金規模,撬動社會資本向科技創新領域聚集。加快網上網下科技大市場建設。

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啟動省級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創建。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探索科研項目經費、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創新,積極推行科技創新券制度,提高科技資金使用績效。創新人才發展機制,深入實施“創新嘉興·精英引領計劃”,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配套完善高層次人才亟需的國際教育、高端醫療等公共服務,力爭新建院士專家工作站6家,新引育國家、省“千人計劃”專家30名、市級領軍人才100名。深入推進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建設,力爭新增發明專利授權850件。

(三)深入推進改革開放

積極推動各項改革實踐。全力支持嘉善縣域科學發展綜合配套改革、平湖產業結構調整機制創新、海鹽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海寧循環經濟示範城市、桐鄉中小城市綜合改革、秀洲分佈式光伏發電應用示範區、南湖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改革等國家、省改革試點,加快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試點經驗。積極推進財政預算管理改革,探索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加強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績效評價。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實施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加快建立外派監事會制度,推動從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圍繞“三權到人(户)、權隨人(户)走”,深化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改革,積極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工作。

提升開放型經濟引領水平。加快建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和示範企業,擴大高端機械、高新技術產品和服務貿易出口。支持外貿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市場。鼓勵企業擴大先進技術、關鍵設備、節能環保等產品進口。加快嘉興綜合保税區建設步伐,高標準建設國際產業合作園。鼓勵企業“走出去”,到境外建立生產基地、研發設計機構、能源資源基地、營銷網絡、“海外倉”,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國際併購,實現產業鏈、價值鏈的全球佈局。

全力推進接軌上海。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完成市域軌道交通線網與上海城市軌道交通網對接方案,加快滬乍杭鐵路前期工作。大力推動滬嘉產業協同創新區建設,提升嘉善臨滬產業合作園區、平湖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和濱海新區等平台功能。充分複製借鑑上海自貿區改革經驗,打造利用外資新高地。加強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大力引進上海高端教育、醫療資源,積極推進醫保、公交“一卡通”應用,在滬嘉邊界區域實現通訊同城化。建立健全接軌上海工作機制,加強市駐滬聯絡工作。

(四)努力建設美麗城鄉

加快美麗城市建設。健全“多規合一”機制,進一步優化市域空間佈局、功能定位。完善市域基礎設施,加快推進杭州灣跨海大橋北接線二期、杭平申線航道改造等工程,繼續推動嘉興軍民合用機場項目及市域軌道交通項目前期工作。加快中心城市國際商務區、湘家蕩等重點區塊開發建設,引導和支持各副中心城市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深入實施城市有機更新,統籌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和海綿城市建設,加強城市規劃和設計,推進中心城區子城廣場、南湖湖濱、博海路等片區更新開發。科學開展城市交通治堵,加快城市快速路網建設,新增公交專用道10公里。擴大市容市貌網格化管理覆蓋面,健全“數字城管”應用體系,加大城市環境衞生頑疾的整治力度。

加快美麗新市鎮建設。高品位、高質量推進新市鎮規劃建設,實施新一輪市級小城市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做好省級小城市試點申報。大力實施新市鎮改造提升工程,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城鎮延伸,建成一批美麗示範街區和特色社區,提升新市鎮的潔化綠化亮化美化水平。堅持產城融合,培育壯大新市鎮主導產業。積極推動就地城鎮化,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在新市鎮落户。

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四級聯創,深化“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作。完善耕地保護補償激勵機制,深入推進農房改造建設,加快待整治自然村落向“四百一千”集聚,完成土地整治復墾7500畝。加強村莊建設規劃和農房設計,加大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力度。實施新一輪村級集體經濟壯大工程,鼓勵發展民宿經濟、農家樂和農村電商,推進富民強村。

(五)加強環境治理和保護

加大治水治氣治土力度。持續深化“五水共治”,組織實施城鄉生活污水治理、污泥固廢整治、河湖清淤連通“三大工程”,新增受益農户5萬户。加快城鎮集中式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開工建設城東再生水廠,力爭市控以上斷面四類及以上水質達到80%以上。完善生豬養殖業常態化監管機制,鞏固減量提質成果。加快市域外配水工程(杭州方向)步伐,完成工程初步設計,同步開展分質供水前期工作。實施區域水系綜合治理,加快推進平湖塘延伸拓浚、杭嘉湖擴大南排等水利工程建設。深入實施“五氣共治”,倒逼重點管控企業廢氣達標排放,加強餐飲場所、工地、碼頭堆場等清潔化管理,加強秸稈資源化利用,完成黃標車淘汰整治,確保全年PM2.5濃度和重污染天數實現“雙降”。加強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開展污染場地治理修復試點。實現固廢處置設施縣(市)全覆蓋。

加大“三改一拆”力度。堅持拆改結合、拆用並舉,依法治違、長效管護,完成拆改面積1600萬平方米、創建2個“基本無違建縣(市、區)”。利用好國家對棚户區改造的政策機遇,加快舊住宅區改造,重點做好中心城區杉青閘、文生修道院等地塊改造工作。持續深化“四邊三化”,鞏固“公鐵”沿線環境整治成果,全市新增改造綠化面積2.2萬畝。

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健全能源消費總量、單耗和煤炭消費總量“三控”制度,推行用能預算管理,完善用能權指標交易機制。調整能源結構,推進煤改氣、油改氣以及電能替代等工作,加快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利用。建立企業排污雙證許可制度,加強對重點企業排污總量監管,嚴禁新上高污染、高排放項目。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一批示範園區和企業,完成100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

(六)加強社會建設和改善民生

促進城鄉居民持續增收。落實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實施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規劃建設大學生創客孵化中心6家。加強就業援助,增加公益性就業崗位,促進困難人員就業。加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培訓力度,新增城鎮就業6萬人,力爭更多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鎮穩定就業。完善社會平均工資指導線制度,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強化欠薪預警防範和綜合處置,加大排查力度,充實工資保證金和應急週轉金,堅持打擊惡意欠薪、惡意討薪“兩手硬”。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大社會保障擴面工作力度,推進居民醫保與職工醫保制度的銜接,加快建立城鄉一體的失業保險制度,動態調整各類人員社會保障待遇。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和社會救助工作,做好低收入羣體增收幫扶和精準扶貧。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鼓勵發展各類民辦養老機構,積極探索醫養結合模式,實現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城鄉社區全覆蓋。加快推進市老年公寓改擴建、市老幹部活動中心擴建等項目建設。創新住房保障模式,加快向公共租賃住房貨幣補貼轉變。積極發展紅十字和公益慈善事業,完善殘疾人社會救助制度,開工建設市殘疾人康復中心。

推動社會事業普惠均衡發展。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發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推進全國“志願服務模範城”創建。加快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進農村文化禮堂提質擴面和城市社區文化家園建設,切實做好遺產遺址、歷史街區的傳承保護和活化利用,加快推動嘉興博物館二期、馬家浜文化博物館項目建設。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建立以縣為主學前教育統籌發展機制,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國家特殊教育改革試驗區建設,實施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創新,支持在禾高等院校加快發展。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抓好分級診療,推廣診間結算。做好國家衞生城市複查迎檢工作。落實全面兩孩政策,啟動市婦保院二期建設。實施全民健身工程,提升羣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發展水平。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羣團組織創新發展,紮實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事務、統計、檔案、史志、氣象等工作。

加強社會治理創新。深入推進“三社”聯動,加大社會組織、專業社工培育力度。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做好新形勢下信訪工作。完善公共安全保障體系,強化食品藥品監管,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大事故。紮實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全面開展“七五”普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制定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創新推進新居民管理服務。加強互聯網綜合治理和網絡安全維護。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總結推廣“烏鎮管家”經驗,加強反恐怖能力建設,依法嚴密防範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支持駐嘉部隊建設,做好國防動員、雙擁優撫安置等工作,促進軍民融合發展。

(七)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依法履行政府職能。把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健全“四張清單一張網”制度,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構建科學合理的政府職責體系。加強政府法制工作,強化與市人大的立法銜接。規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健全公眾參與、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等制度。深入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加快建立統一的政務諮詢投訴舉報平台和聯合執法協調指揮機制。加強和改進行政複議工作。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編制政府職能向社會組織轉移清單。

加強行政權力監督。“權力應該被用來限制權力”。自我強化政府受監督意識,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司法監督,加強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積極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加強對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跟蹤審計,加強行政效能監察,加大督查問責力度。

加強作風和廉政建設。打鐵還需自身硬。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堅決整治“庸懶散”,破解機關“中梗阻”,決不允許尸位素餐,努力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失敗,允許試錯,有錯必改,為改革創新者撐腰鼓勁,為敢於擔當者擔當。打通聯繫羣眾“最後一納米”,強化第一線服務,把羣眾的“點贊”作為推動政府工作前進的動力,把羣眾的“吐槽”作為努力改進政府工作的明確方向。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堅決懲處各類腐敗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

各位代表,時代賦予我們重任,人民寄予我們厚望,唯有實幹才能鑄就新的輝煌。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嘉興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振奮精神、凝心聚力,勇於擔當、真抓實幹,為實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不懈奮鬥!

嘉興市政府工作報告篇2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市人民政府認真貫徹黨的和xx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省委“八八戰略”和幹好“一三五”、實現“四翻番”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市委七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牢牢把握穩中求進、轉中求好的工作總基調,鋭意進取、克難攻堅,較好地完成了市七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47.7億元,增長9.3%;完成財政總收入517.5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82.3億元,分別增長9.7%和9.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39087元和20556元,增長9.5%和10.3%。

(一)着力擴大有效需求,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實施招商選資和浙商迴歸“一號工程”,引進世界500強公司、全球行業龍頭企業和總投資1億美元以上項目23個,實際利用外資22.1億美元,浙商迴歸到位資金210億元。實施擴大有效投資“三抓三保”專項行動,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10.2億元,增長16.3%,其中民間投資佔比達到62.9%。強化項目要素保障,新增建設用地3萬畝,消化利用供而未用土地2萬畝,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增長12.3%。完成200個市級政府投資項目竣工驗收。鼓勵企業開拓市場,擴大自主品牌產品和服務貿易出口,實現進出口總額317.6億美元,其中出口215.1億美元,分別增長10.5%和9.8%。加快城市商圈和農村商貿流通網絡建設,積極培育新興消費熱點,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1%。

(二)着力調整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組織實施“機器換人”現代化技術改造,加快推進省光伏產業“五位一體”創新綜合試點,完成工業技改投入563.4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2.7個百分點。開展工業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市本級和海寧市率先試行差別化城鎮土地使用税政策,全市騰退低效用地1.2萬畝。加快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完成“個轉企”6025家、“規下轉規上”516家,新增百億製造業企業1家。建築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加快服務業集聚發展,新增省級服務業集聚示範區3個,現代物流、旅遊休閒等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嘉興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605萬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萬標箱,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4725萬人次。實施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計劃,新建糧食生產功能區14.8萬畝、省級現代農業園區22個,實現農業總產值259.7億元,糧食生產保持穩定。

(三)着力推進改革創新,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各級財政科技投入12.1億元,增長15.3%。加快集聚創新資源,新增創新載體37家,遴選“創新嘉興·精英引領計劃”人才項目133個,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3489名。中電科技集團第三十六研究所楊小牛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化與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大院名校合作,組織實施省級以上重大科技專項23個,新列國家創新基金項目17個。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量407件,被列為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市。積極推進各項國家、省改革試點,嘉善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和海寧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進展順利,平湖產業結構調整機制創新試點、濱海港產城統籌發展試驗區建設全面啟動。在全省率先實行行政審批層級一體化改革,下放市級審批事項457項。紮實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95%的村級經濟合作社完成股份制改造。加快金融創新步伐,新設各類地方法人金融組織9家,新增直接融資170億元。

(四)着力深化城鄉區域統籌發展,現代化網絡型田園城市建設加快推進。完善市域基礎設施,開工建設杭平申線航道改造項目,秦山核電方家山擴建、錢江通道北接線一期等工程紮實推進,嘉紹跨江通道建成投運。制定促進市本級經濟發展的政策意見,順利完成湘家蕩管理體制調整。加快城市有機更新步伐,全市啟動有機更新1萬畝,中心城區子城廣場、南湖湖濱等區塊徵遷工作加快推進,完成房屋徵收2118户。強力開展城市交通治堵,完成禾興路、勤儉路等交通幹道綜合整治工程,優化公交線路33條,全市新增專用停車位1.1萬個,主副中心城區實現公共自行車全覆蓋。開展“三小車”專項整治,順利完成市區編號殘疾車退運。強力實施“三改一拆”,改造舊住宅區、舊廠房、城中村2320萬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築1266萬平方米。開展農村土地整治復墾,改造集聚農房1.7萬户,復墾土地1.3萬畝。開展12個市級小城市培育試點,海鹽縣與丹麥鬆德堡市建立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新增美麗鄉村先進鎮16個。組織開展接軌上海系列活動,積極參與“山海協作”,援藏援疆援青援川等對口支援工作進展順利。

(五)着力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生態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全面落實市、縣、鎮三級“河長制”,市域範圍1.3萬公里河道實現責任全覆蓋。加快推進截污納管,新建污水收集管網393公里,2218家工業企業實現污水達標入網。認真貫徹省人大會決定,制定實施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的政策意見,科學劃定禁、限養區,加強日常監管,拆除違建豬舍579萬平方米,生豬存欄量比年初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加強飲用水源保護,貫涇港、長水塘等生態濕地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實施千島湖、太湖“雙水源”戰略,組織開展太湖引水項目書編制等工作。全市及各縣(市、區)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年度考核均為合格以上,其中嘉善、海鹽、海寧、桐鄉為良好。深入開展“清潔空氣”專項行動,推進燃煤鍋爐脱硫脱硝設施建設,新建改建空氣監測站14個。嚴格執行能源消費總量和能耗強度雙控制度,實施印染、造紙、化工、製革四大行業整治,否決高污染、高能耗項目161個,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712起,關停企業169家。大力實施“雙清”和“四邊三化”行動,清淤疏浚河道1086公里,新增和改造提升綠化面積4.5萬畝。預計省下達的節能減排各項指標全面完成。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各級財政用於民生支出230.2億元,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5.9%。加強就業幫扶工作,新增城鎮就業10.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加快社會保險擴面提標,實施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整合。健全社會救助機制,發放醫療救助金4618萬元,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8086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525元和384元。加強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新增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273家、養老機構牀位3340張。積極開展教育現代化縣(市、區)創建,我市成為省內唯一所有縣(市、區)全部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的地市。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治工作,實現省級衞生強市、衞生強縣(市、區)“滿堂紅”。積極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通過國家首批示範項目驗收。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位列全省第一、全國第十。舉辦首屆市民運動會,嘉興籍運動員在第十二屆全運會上取得了17枚獎牌的優異成績。人口計生和新居民工作得到加強,工會、青少年、婦女、慈善、殘疾人等事業全面發展,統計、檔案、史志、氣象等在服務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全力抗擊歷史罕見高温乾旱,有效保障生活生產用水。全力抗擊“菲特”颱風及其帶來的有水文記錄以來最大洪澇災害,紮實做好受災羣眾救助、災區排澇防疫、災後恢復生產等工作,實現了“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保安全”的目標。加強社會應急聯動體系建設,認真做好信訪工作,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再次榮獲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優秀城市。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紮實推進國防動員、雙擁優撫等工作,成功承辦“浙江金盾-13”人民防空應急應戰救援演習。民族、宗教關係融洽和諧,外事、對台、僑務、港澳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政府自身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嚴格依法履行政府職責,主動向市人大報告工作、向市政協通報重大事項,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316件、市政協提案384件。落實行政規範性文件“三統一”制度,清理規範性文件114件,辦結行政複議案件110起。深入開展走訪服務和破解難題專項行動,積極幫助企業和基層解決實際困難。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六項禁令”和“28條辦法”,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公務用車、公務接待、因公出國(境)支出下降15.7%。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政準則,大力推進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腐敗案件查辦力度不斷加大。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中共嘉興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個崗位上辛勤勞動的全市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駐嘉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嘉興發展的海內外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經濟穩中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結構性、素質性矛盾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有待提升,投入產出比偏低,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力不強,治水治氣、節能減排等生態建設任務十分艱鉅;城鄉居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年初確定的目標尚有一定差距,事關羣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安全生產、食品安全等方面還面臨不少問題;政府職能轉變仍然滯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問題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依然存在。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20xx年目標任務和主要工作

20xx年是深入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落實“xx”規劃的關鍵一年。根據市委七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中央有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省委“八八戰略”和幹好“一三五”、實現“四翻番”的決策部署,牢牢把握科學發展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改革統攬全局,堅持穩中求進、改中求活、轉中求好,着力在提質增效上見成效,在改善民生上出實招,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開局,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為加快“三城一市”和“兩富”現代化建設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在政府工作中,要牢牢把握“五個更加註重”:更加註重深化改革。大力營造敢為人先、勇於創新、寬容失敗的改革氛圍,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加快推進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更加註重發展質量效益。不簡單以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論英雄,更加突出人均生產總值、畝均税收、全員勞動生產率等衡量標準,加大約束性指標考核權重,堅定不移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努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更加註重生態文明。堅決守住生態環境底線,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和政策,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並重、資源開發與節約集約利用並重,促進生態環境加快好轉,努力讓嘉興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空氣更清新。更加註重民生改善。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新增財力、公共資源更多向民生傾斜,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優先辦好各項民生實事,努力為城鄉居民創造數量更多、收入更高的就業崗位,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更加註重平安建設。加強社會治理創新,健全羣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和社會矛盾化解機制,完善社會公共安全治理體系,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着力打造長三角最具安全感的城市。

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工作導向,建議20xx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8%;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生產總值比重2.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省價格調控目標保持銜接;節能減排各項指標完成或超額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

圍繞上述目標要求,今年市政府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以改革為統領,不斷激發發展活力

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建立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削減行政權力,公開權力運行流程。深化行政審批層級一體化改革,加強行政審批事項下放運行管理,創新事中事後監管為主的管理機制。推進模擬製、代辦制、聯審制“三制聯動”審批,構建全市統一的網上審批平台。建立負面清單制度,實施企業投資“零審批”試點。開展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快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積極培育社會組織,規範中介服務市場秩序。

推進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強化“畝產論英雄”導向,擴大差別化城鎮土地使用税試點範圍,加快建立存量土地盤活、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分配與土地產出效益掛鈎制度,健全低效用地退出機制,力爭全市騰退低效用地1萬畝。推進水電氣、建設用地、環境容量等資源要素差別化定價,建立健全工業用地、節能量、水權、排污權交易制度。加快金融創新發展,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發展普惠金融,支持嘉興銀行等地方性法人金融機構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大做強。

提升發展民營經濟。堅定不移地把提升發展民營經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取消和廢止制約民間投資發展的各種歧視性政策規定。推進工商註冊登記制度改革,抓好“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工作,新增工商法人企業6000家以上、“規下轉規上”500家。引導民營企業加強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大力鼓勵民間資本投向教育科研、醫療衞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和市政公用事業。

加快財政、國資改革步伐。完善財政管理體制,加快建立公開、透明、規範的預算制度,推進政府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切實提高財政資金績效。健全税收徵管體制,完善政府非税收入徵收管理制度。嚴格政府舉債程序,控制優化債務規模和結構,健全政府債務風險管控機制。推行國有企業分類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資監管,加快建立以效益、淨資產收益率和社會貢獻率為主要指標的分類考核評價體系。妥善處理市屬企業改制歷史遺留問題。

統籌推進各項改革試點。積極推進國家、省改革試點,用足用好先行先試政策,着力形成嘉興改革的集羣優勢。加快嘉善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海寧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和平湖產業結構調整機制創新試點建設,及時推廣成功經驗。支持桐鄉全國旅遊綜合改革試點、海鹽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建設,不斷積累經驗。抓好濱海港產城統籌發展試驗區建設,積極推進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建設。

以開放促改革。充分發揮好嘉興在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中的“橋頭堡”作用,深入開展接軌上海系列活動,進一步加強與上海的全方位對接。主動承接上海自貿區的輻射和溢出效應,搶抓機遇全力建設改革發展配套區。深化嘉興港與周邊大港合作,推動嘉興出口加工區整合提升為國家級綜合保税區,力爭實現嘉興港全域開放。加快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貿易出口,鼓勵優勢企業走出去投資建立經貿合作區、製造基地和市場營銷網絡,進出口總額增長6%。積極參與杭州都市圈和浙東經濟合作區合作共建,紮實做好新一輪援藏援疆援青援川等對口支援工作。

(二)強力推進“五水共治”,加快建設美麗嘉興

打好治水攻堅戰。舉全市之力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倒逼經濟轉型升級。完善“河長制”,堅決整治臭河、黑河、垃圾河,確保年底前基本消滅垃圾河,有效改善臭河、黑河水質。加大截污納管力度,新建污水收集管網220公里,加快推進工業企業污水全入網,對無法按期入網企業實行分類整治。強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加快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農村污水處理自然村全覆蓋。完善區域聯動治理機制,確保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年度考核全部合格以上。實施水利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建設平湖塘延伸拓浚、擴大杭嘉湖南排等工程,清淤疏浚河道1000公里、建設標準圩區35萬畝。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開工建設一批應急備用水源項目,確保飲用水源安全。全力推進市域外引水工程,深化千島湖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完成太湖引水工程立項批覆並開展可研報告編制,力爭項目早日開工。深入開展國家節水型城市建設,積極推廣應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

狠抓大氣污染防治。大力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應量,削減煤炭消費總量。開展工業廢氣治理,積極推行“煤改氣”,加快燃煤鍋爐淘汰步伐。強化機動車尾氣整治,做好公交車、出租車“油改氣”工作,加快“黃標車”淘汰進度。建立健全禁止秸稈焚燒的長效監管機制,深入開展工地揚塵、餐廚油煙等專項整治,切實加強灰霾天氣監測預警和治理。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強化重點區域、行業和企業的監管和綜合整治。

聯動推進城鄉共治。進一步加大“三改一拆”力度,建立健全有違必拆的長效機制,全面開展無違建縣(市、區)、無違建鎮(街道)創建活動。積極開展以城鄉垃圾清理為重點的清潔家園專項行動,完善城鄉環境衞生保潔長效機制。加強固體廢棄物管理,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力度。深入開展“四邊三化”行動,加快推進城市楔形綠地以及城市出入口、河道兩岸等綠化工程,新增和改造提升綠化面積4萬畝。

(三)全力擴大有效投資,切實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強化招商選資和浙商迴歸。堅持引浙商、招央企和選外資三管齊下,深入實施招商選資和浙商迴歸“一號工程”,確保實際利用外資15億美元、浙商迴歸到位資金230億元。堅持招大引強選優,力爭引進世界500強公司、全球行業龍頭企業和總投資1億美元以上項目20個,每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至少引進一個總投資50億元以上大項目,每個省級經濟開發區至少引進一個總投資20億元以上大項目。完善項目准入機制,堅決杜絕引進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和低效益項目。

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全年安排“三個千億”項目488個,計劃投資540億元,加快建設杭平申線航道改造、桐九公路改建等一批工程,力爭開工建設杭州灣跨海大橋北接線二期等項目,繼續深化市域軌道交通、嘉興軍民合用機場等項目前期。完成市級政府性投資項目竣工驗收150個以上。加強項目用地保障,積極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國家、省重點項目計劃獲取點供指標,抓好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全年盤活存量土地6500畝以上。

優化投資結構。以提高投資質量效益為導向,切實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作用,大力引導民間資本投向“五水共治”、科技創新和社會民生等領域,進一步提高民間投資比重。狠抓實體經濟不放鬆,完善產業發展規劃,出台優先扶持產業目錄和配套政策,加快推進一批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產業升級項目,力爭工業投資突破1000億元。深入實施服務業“百項百億”工程,進一步提高服務業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

(四)加快結構調整步伐,着力打造嘉興經濟升級版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修編嘉興科技城規劃,大力引進各類創新資源,探索開發建設新機制,全力打造科研與產業相融合的創新大平台。加快浙江科技孵化城(光伏高新園區)建設步伐,積極爭創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深化產學研合作,支持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加快發展,推進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等創新載體建設,籌建嘉興科技成果轉化交易中心。加強鎮(街道)科技服務中心建設。大力引進各類風險投資機構,紮實推進省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積極扶持成長性科技型中小企業,新增省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30家以上。深入實施“創新嘉興·精英引領計劃”,完善柔性引才工作機制,新建院士專家工作站5家以上,年內引育領軍人才100名左右,實現國家“千人計劃”縣(市、區)全覆蓋。

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以“四換三名”工程為抓手,深化工業強市建設。加快“騰籠換鳥”步伐,深入實施印染、造紙、化工、製革四大行業整治,力爭提前一年完成“xx”落後產能淘汰目標任務。加快推進省光伏產業“五位一體”創新綜合試點和中國核電城建設,大力發展高端裝備製造、高端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和新型節能環保等產業,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突破2800億元。深入實施“兩化”融合,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全面推進“機器換人”,實施技術改造項目1000個。積極推進“空間換地”,促進開發區、工業園區集約發展、提質增效,省級以上經濟開發區加快建設成為高新技術園區,加大中小企業創業中心和小微企業園建設力度,新建標準廠房50萬平方米。大力推行“電商換市”,鼓勵實體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積極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深化質量強市建設,大力培育名企名品名家,年內新增百億製造業企業2家、浙江名牌12個,積極培育壯大高素質企業家隊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

優先發展服務業。加快國際商務區核心區建設步伐,紮實推進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着力引進一批重點項目和企業,大力培育總部經濟、研發設計、物聯網、商務會展等高端業態。優化市域物流園區佈局,鼓勵專業市場創建區域品牌和集體商標,加快推進南湖區基金小鎮、國際商務區金融廣場建設,推動現代物流、專業市場、金融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提速提質發展。完善城鄉消費網絡,大力發展商貿流通、健康養老、信息消費等生活性服務業,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加強旅遊資源整合優化,提升旅遊公共服務平台功能,着力打響大嘉興旅遊品牌。

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深化農業“兩區”建設,新建糧食生產功能區14萬畝。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現代種子種苗產業,積極推廣“萬元千斤”等新型生態循環種植模式。嚴格落實生豬養殖總量削減計劃,堅決拆除違建豬舍,引導規模化、生態化養殖,促進生豬養殖業減量提質。加強農業“三位一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擴大農業保險範圍,進一步發揮好農合聯作用。支持農科院等機構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強化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組建農民學院。

(五)統籌推進新型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努力實現更高水平的城鄉一體化

優化市域空間佈局。堅持規劃“一套圖”和空間“全覆蓋”,修編完善市域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相銜接,加快市域融合發展步伐,促進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轉型。完善規劃管理體制,強化規劃執行剛性。制定落實促進市本級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加快推進國際商務區、湘家蕩區域、温泉新城等重點區塊開發建設,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支持各副中心城市特色發展,加快形成錯位發展的新格局。加大中心鎮培育力度,深化省、市兩級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完善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科學設置土地開發強度,提高城鎮建設用地利用效率和集約化水平,不斷優化城鄉建設用地空間。

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加大城市有機更新力度,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子城廣場項目建設,統籌抓好各重點區塊改造,全市啟動有機更新1萬畝。優化城市交通擁堵治理,加強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實施“增支路、連斷點、疏瓶頸、建場站”工程,新建改建三環南路、三元路等道路,打通由拳路、長水路等一批斷頭路,科學規劃公共停車場所,完善交通微循環管理,市區新增專用停車位5000個,全市建成地下空間130萬平方米以上。堅持公交優先發展,整合優化公交線路,提高公交班次密度,市區公交分擔率提高2個百分點。完成市區四(三)輪電動車整治和人力客運三輪車退運工作。積極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着力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

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落實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規範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新增流轉面積8萬畝以上。深入做好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探索建立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和跨社置換機制,穩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試點。深化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健全農村產權交易平台,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權流轉試點,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進有能力在城鎮就業和生活的農村居民有序實現市民化。調整優化村莊佈局,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強化農房設計服務,逐步解決農民剛性建房需求,年內完成土地整治復墾1萬畝。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深入推進“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程,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高標準建成一批省重點培育示範中心村,加強歷史文化村落保護,進一步彰顯江南水鄉特色。

(六)加強社會建設,着力增進民生福祉

健全就業創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公共就業服務機制,規範發展農村勞務合作社,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新增城鎮就業崗位6.5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加強創業培訓服務,實施大學生創業圓夢行動,積極創建國家創業型城市。繼續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整合工作,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待遇確定和正常調整機制。完善城鄉一體的社會救助體系,加快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並軌步伐。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深化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大力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養老產業發展,積極推進為低收入羣眾服務的養老機構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覆蓋80%以上的城市社區、50%以上的農村社區。加大公共租賃房建設力度,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4181套。積極發展紅十字會和公益慈善事業,加強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建設,維護婦女兒童和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善城鄉精神文明建設長效機制,確保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積極開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完善“文化有約”服務平台,推進優質文化資源更多向基層、向農村傾斜。加快文化產業集聚區建設,着力培育一批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和品牌。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加快教育現代化步伐,實施第二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紮實推進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創建,加強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聯盟建設,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重視名師名校長培養,加大公辦學校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力度,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提高全民科學素養。推進“健康嘉興”建設,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健全基層醫療衞生機構運行機制,積極推進商業醫療保險,實現國家衞生城市創建縣(市、區)“滿堂紅”。實施“單獨兩孩”政策。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免費開放,積極創建省體育強市。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羣團組織發展和參與社會治理,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事務等工作。

深化“平安嘉興”建設。推動社區、社團和社工互動發展,加強新居民管理服務,夯實社會管理基層基礎。深化安全管理體制改革,建立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長效機制,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創新食品藥品和農產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建立健全全過程監管和可追溯制度。加強企業誠信制度建設,完善信用約束機制。強化網絡社會管理,促進網絡依法規範有序運行。深化社會普法教育,加強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深入開展領導幹部接訪下訪活動,做好人民調解工作。推進應急平台體系和防災減災工作規範化建設。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密防範和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大力支持駐嘉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建設,加強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和人民防空工作,促進軍政軍民團結,實現省雙擁模範城市“六連冠”。

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新形勢、新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為民、務實、清廉,做到政府工作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絕不辜負全市人民的期待和重託。

着力建設為民政府。始終保持與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紮實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的各項規定,帶着感情見羣眾,帶着問題下基層。堅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凡是涉及羣眾利益的決策都要充分聽取羣眾意見,凡是損害羣眾利益的做法都要堅決防止和糾正。始終把人民羣眾的期盼作為工作的取向和動力,勤勤懇懇、想方設法為羣眾多做貼心事、實在事,今年市政府將實施強化污水治理、整治大氣污染、建設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等10項民生實事項目。

着力建設效能政府。堅持“實幹論英雄”,大力弘揚勇於擔當、敢於創新的優良作風,滿懷激情幹事創業,真抓實幹破解難題,比學趕超、爭創一流。加強調查研究,精簡會議和文件,嚴控各類慶典表彰和評比達標活動,堅決反對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調動各方力量,合理配置行政資源,確保政令暢通。深化績效管理,完善考評機制,加強督查督辦,嚴肅查處推諉扯皮、行政不作為等行為,進一步提升政府的執行力、公信力。

着力建設法治政府。堅持依法行政,認真落實市人大及其會各項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積極聽取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的意見建議,主動接受司法監督和輿論監督。完善重大事項和重大項目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加強新型智庫建設,健全決策諮詢制度。規範行政執法裁量權,加強行政複議規範化建設。全面實行政務公開,深化電子政務工作,完善網絡問政平台,保障落實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着力建設廉潔政府。認真貫徹中央關於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各項規定和國務院“約法三章”,嚴格執行公車配備使用管理、辦公用房、公務接待、因公出國(境)等方面的具體制度,“三公”經費在20xx年預算的基礎上下降30%以上。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切實加強對規劃審批、項目招投標、土地出讓、政府採購、國有產權交易、財政資金補助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監管,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堅決防止和糾正損害羣眾利益的不正之風。

各位代表,嘉興正處在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的任務艱鉅而繁重,責任重大而光榮。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嘉興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人民,開拓進取,真抓實幹,為加快推進“三城一市”和“兩富”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奮鬥!

嘉興市政府工作報告篇3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xx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市政府認真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省委“八八戰略”和“幹好一三五、實現四翻番”的決策部署,在中共嘉興市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執行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決議,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着力抓改革、穩增長、促轉型、治環境、惠民生,新常態下不斷湧現新亮點。全市地區生產總值3352.8億元,增長7.5%;財政總收入568.1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7.1億元,分別增長9.8%和8.8%;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43元、24676元,分別增長9%和10.2%。

(一)致力穩增促調,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實施擴大有效投資“三抓三保”專項行動,舉辦首屆浙(禾)商大會,引進世界500強、國際行業領先企業和總投資超億美元項目32個,實際利用外資24.96億美元,浙商迴歸到位資金264.5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21.2億元、增長16.3%。強化項目要素保障,消化利用供而未用土地1.9萬畝。加強項目管理,完成182個市級政府投資項目竣工驗收。深入推進工業強市建設,大力實施“四換三名”工程,完成企業技改投入662.3億元,騰退低效用地1.2萬畝,新增上市公司5家,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8%、11.7%和15.7%。建築業產值達到1134億元。國家能源局在全國推廣我市分佈式光伏發電經驗。平台功能得到提升,平湖獨山港區和嘉善姚莊工業園區獲批省級經濟開發區。統籌做好穩出口、促消費等工作,外貿出口236.51億美元、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5%,網絡銷售零售額達到678.9億元。服務業發展保持良好態勢,接待國內外遊客5391萬人次,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突破1000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1.6%。成功承辦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新建糧食生產功能區15.1萬畝、新增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9個,糧食生產連續20xx年保持穩定增長。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步伐加快,新建創新載體40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0家,引進國家和省“千人計劃”人才37名,新增專利授權量1.7萬件,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5%。全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及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等節能減排指標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提前一年實現“xx”淘汰落後產能目標。

(二)堅持先行先試,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深化行政審批層級一體化改革,428項省、市行政審批事項下放至縣一級。海寧、嘉善在全省率先開展核准目錄外企業投資項目不再審批改革試點。實行政府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市級部門行政權力從11552項減少到3875項,明確市級部門主要職責492項。全面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新增各類市場主體5.8萬個。在全省率先啟動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試點,組建市、縣、鎮三級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推進市場監管體制改革,組建市場監管局。總結海寧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經驗並在全市推廣,各縣(市、區)全部列入省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深化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加快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步伐,新增流轉土地面積12.1萬畝,統籌城鄉發展水平列全省第一。嘉善縣域科學發展綜合配套改革、平湖產業結構調整機制創新試點、桐鄉全國旅遊綜合改革試點、海鹽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等各項國家、省改革試點進展順利。獲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加強區域合作交流,實施深化接軌上海三年行動計劃,積極參與杭州都市圈和浙東經濟合作區共建,援藏援疆援青和“山海協作”等對口支援工作進展順利。

(三)大力實施“五水共治”,生態環境治理取得積極成效。加強水環境治理,加大“清三河”力度,全面完成垃圾河清理1066.2公里,整治黑河、臭河847.8公里。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新建污水管網594公里,新增污水達標入網企業4152家。紮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受益農户10.2萬户。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實現生豬養殖業減量“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目標,各縣(市、區)死亡動物無害化集中處理中心全面投運。全市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考核首次獲得優秀。加強飲用水安全保障,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明顯改善。市域外引水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統籌抓好防洪、排澇、節水等工作,整治標準化圩區33.9萬畝,加固海塘6.8公里。深入實施大氣污染整治,組織開展秸稈禁燒專項行動,淘汰高污染小鍋爐小爐窯665台、黃標車2.5萬輛,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70.3%。加強固體廢棄物處理與綜合利用,市本級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大力實施“四邊三化”行動,新增改造綠化面積4.6萬畝,新建生態綠道108公里。加強生態示範創建,新增國家級生態鎮(街道)5個。

(四)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城市功能進一步提升。啟動國家“多規合一”試點,開展新一輪市域總體規劃修編。完善市域基礎設施,杭平申線航道改造、嘉興應急備用水源等項目紮實推進,建成錢江通道北接線一期、湖嘉申線航道一期等工程,嘉興軍民合用機場改擴建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認真落實促進市本級經濟發展的18條意見,完成市本級規劃管理體制調整,國際商務區、湘家蕩區域、温泉新城等重點區塊開發建設步伐加快。全市啟動城市有機更新10097畝,中心城區子城廣場、南湖湖濱等區塊房屋徵收、設計規劃和招商工作有序推進。大力實施“三改一拆”,積極開展無違建縣(市、區)、無違建鎮(街道)創建,改造舊住宅區、舊廠區、城中村1722.8萬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築20xx.8萬平方米。開展城市交通治堵,大力實施道路綜合整治工程,全市新增專用和公共停車位7925個,開發利用地下空間145.9萬平方米。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中心城市新建公交場站40個,優化公交線路51條,公交分擔率進一步提高。市區順利完成“三小車”整治。加快濱海港產城統籌發展試驗區建設,嘉興港口岸擴大開放獲得國務院批覆,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6880萬噸和115.6萬標箱。支持各副中心城市特色發展,區域發展協調性進一步增強。聯動推進4個省級和13個市級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中心鎮綜合承載功能得到提升。大力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改造集聚農户1.4萬户,復墾土地1.1萬畝。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四級聯創”,新增市級美麗鄉村先進鎮15個。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各級財政用於民生支出255.2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6.2%。深化統籌城鄉就業,新增城鎮就業10.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9%。加快社會保障提標並軌步伐,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標準平均提高10%,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首次統一併提高到每月588元。完善住房公積金政策,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5485套。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新增機構養老牀位2128張,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城市社區、農村社區覆蓋率分別達到89.2%和75.2%。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新建改建幼兒園46所,新增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34所、省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3個,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開工建設。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連續兩年居全省第一。啟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大運河嘉興段6段河道和2個遺產點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功承辦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綜合畫種·動漫展區展覽。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和基層衞生綜合改革,推進優質醫療資源“雙下沉、兩提升”,認真做好重大傳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實現國家衞生城市創建縣(市、區)“滿堂紅”。完成省榮軍醫院遷建。加強“體育強市”建設,大力開展羣眾體育,嘉興體育代表團在第xx屆省運會上取得了144枚金牌的優異成績。實施“單獨兩孩”政策,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幫扶制度進一步完善。檔案、史志、氣象等工作不斷加強,婦女兒童、青少年、殘疾人、慈善等事業取得新成績。完成全市第三次經濟普查。被確定為全國首批社會工作服務示範地區。加強新居民管理服務,啟動省居住證制度改革試點。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和食品藥品安全整治專項行動,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5.2%和9%。加強信訪工作,完善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榮獲全省平安建設銀鼎。深化雙擁創建,首次實現縣(市、區)省級雙擁模範城(區)創建“滿堂紅”。國防動員、人防、民族、宗教工作得到加強,外事、僑務、港澳台等工作不斷深化。

(六)紮實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政府自身建設取得新進展。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28條辦法”、“六項禁令”,圍繞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紮實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政風建設成效明顯。市政府發文減少24.7%,清理規範性文件480件,全市性大會減少27.1%,“三公”經費支出下降39.8%。推進政務公開,市、縣兩級政務服務網全面開通,公開各類政府信息6.2萬條。紮實開展“雙千雙百”進村入企走訪服務活動,一批影響基層、企業發展的問題得到解決。年初確定的10項民生實事項目順利完成。嚴格遵守和執行各項法律法規,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定期向市人大報告、向市政協通報工作,積極迴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321件、市政協提案379件。深入開展正風肅紀專項檢查活動,機關效能建設得到加強。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深入推進。

各位代表,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轉型升級的迫切要求,我們主動應對各種困難和風險挑戰,較好地完成了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這一成績來之不易,各級幹部也是蠻拼的。這是省委、省政府和中共嘉興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開拓奮進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外來建設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離退休老同志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嘉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關心支持嘉興發展的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部分企業生產經營比較困難,投資後勁不足;結構調整困難較大,經濟發展過多依賴低端產業、過多依賴資源要素消耗、過多依賴低小散企業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中心城市集聚輻射功能不強,城市綜合競爭力有待提升;資源與環境約束日益趨緊,環境治理和保護的任務依然艱鉅;城鄉居民持續穩定增收機制有待完善,多元化羣體利益的協調難度增大,社會和諧穩定依然面臨不少壓力。與此同時,一些政府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服務能力有待加強,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的長效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對此,我們要直面問題,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20xx年目標任務和主要工作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完成“xx”規劃、研究制定“十三五”規劃的重要節點。根據市委七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認真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八八戰略”和“幹好一三五、實現四翻番”的決策部署,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堅定不移推進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加快推進“三城一市”和“兩美”嘉興建設,努力完成“xx”規劃目標任務,為“十三五”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一要主動適應新常態。全面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等特徵,切實把調結構轉方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找準規模與質量、速度與效益之間的平衡點,保持定力,積極作為,努力實現更高起點、更高標準、更高質量的發展。二要牢牢把握新機遇。抓住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上海自貿區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以及當前我市正在推進的各項國家、省改革試點機遇,不斷集成改革紅利、開放活力和創新驅動力,加快培育嘉興新的發展優勢。三要不斷拓展新空間。充分發揮嘉興綜合比較優勢,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堅持調整存量和做優增量並舉,積極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切實增強發展的後勁和可持續性。四要努力增進民生新福祉。始終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和滿意導向,着力解決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在更高水平上完善社會保障,發展社會事業,優化社會管理,努力滿足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五要紮實推進依法行政新實踐。充分發揮法治引領和規範作用,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建議20xx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5%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省價格調控目標保持銜接;節能減排各項指標完成或超額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重點工作是:

(一)突出提質增效,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步伐

以擴大有效投入促轉型。發揮投資對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組織實施擴大有效投資“項目大推進、招商大引進、服務大跟進”專項行動,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以上。優化投資結構,聚焦大項目、好項目帶動,確保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重大工業技改、重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項目投資均增長20%以上。堅持國資、外資、民資“三資齊上”抓投入,注重發揮政府投資的導向作用,推出更多面向民間資本的優質項目。加強項目要素保障,繼續做好供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工作,積極向上爭取省重點項目土地點供指標。結合研究制定“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謀劃儲備一批符合我市長遠發展需求的戰略性項目。

以提升產業素質促轉型。加快工業強市建設,重點圍繞主導產業、特色優勢產業等領域做強“十大產業鏈”,促進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形成更高水平的集羣發展優勢,力爭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達到3600億元。深入推進“四換三名”工程,組織開展“兩化”融合專項行動,實施“機器換人”項目900個,騰退低效用地1萬畝,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發展。紮實推進國家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建設,抓好平湖、桐鄉“浙江製造”試點工作。推進服務業提速提質發展,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科技服務、電子商務、健康養老等服務業,力爭服務業增加值突破1500億元,佔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2%。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支持種養大户、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發展,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升農業產出效益。守住糧食安全紅線,增強糧食保供能力。

以培育經濟新增長點促轉型。抓住烏鎮被列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的契機,加快發展以互聯網產業為核心的信息經濟,積極爭創國家互聯網產業創新發展綜合試驗區。大力發展時尚經濟,充分運用創意設計、品牌運作等手段,推動服裝、皮革、毛衫、箱包等傳統優勢產業向時尚化轉型。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深入推進港產城統籌發展,加快海河聯運集疏運體系建設,培育壯大臨港先進製造業集羣,力爭濱海新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1200億元。大力發展軍民融合產業。搶抓上海迪士尼開園機遇,加快旅遊業轉型發展,着力打造運河國際旅遊休閒城市。按照企業主體、資源整合、項目組合、產業融合原則,加快規劃建設一批特色小鎮,以新理念、新機制、新載體推進產業集聚、產業創新和產業升級。適應消費結構升級趨勢,大力發展網上交易、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商貿業態,積極培育消費熱點。

(二)堅持改革引領,不斷釋放體制機制紅利

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立完善公開公正的畝產效益綜合評價機制,啟動開展服務業企業績效評價。推廣要素分層定價、企業分類指導制度,積極推行土地、電力等資源要素差別化供給,全面開展城鎮土地使用税政策調整工作。健全要素交易平台,深入推進土地、排污權、用能等節餘指標交易,激勵企業更好地盤活存量、優化增量。

深入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圍繞“三權到人、權跟人走“聯動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改革,紮實推進農村產權確權登記頒證。健全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體系,穩步推進農村產權市場化流轉、抵押擔保和入市交易。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監管,全面完成村級集體經常性收入低於30萬元的經濟薄弱村轉化工作。

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認真貫徹新《預算法》,健全預算管理制度,完善預算追加和調整管理辦法,深入推進預決算公開。建立跨年度財政預算平衡機制,研究編制三年滾動財政規劃。改革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方式,加強績效評估。規範政府性債務管理,切實防範和化解政府性債務風險。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推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積極推廣核准目錄外企業投資項目不再審批等投資便利化措施。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探索利用社會資本建設大項目的體制機制。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鼓勵支持民辦教育、民辦醫療、民辦養老等事業發展。加快金融創新步伐,積極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做大做強,鼓勵金融機構開展金融產品創新。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國資佈局,加快國有資產整合重組,加大主導產業和優勢企業培育力度,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國有企業轉型發展。完善國資監管體系,健全監管制度和機制,逐步建立以管資本為主的監管方式。實施國資公司分類管理,加快建立以效益、淨資產收益率和社會貢獻率為主要指標的分類考核評價體系。

(三)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

加強創新平台建設。抓住嘉興科技城被列入省級創新平台的機遇,加強創新資源整合,推進科技城擴容提質,着力打造科技與產業高度融合的創新核心區。支持平湖張江長三角科技城、秀洲光伏高新園區、嘉善歸谷科技園、海鹽中國核電城等平台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園區積極創建國家、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深化省校合作模式,發揮好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作用,不斷提升戰略合作水平。完善專業化、社會化的科技公共服務體系,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泛孵化器”建設,啟動建設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

促進科技資本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省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支持設立科技支行、科技小額貸款公司、科技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擴大創投引導基金規模,不斷健全科技投融資體制。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研發機構,重點支持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加快建設科技大市場,推進市、縣、鎮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服務體系建設。

集聚創業創新人才。深入實施“創新嘉興·精英引領計劃”,紮實推進人才改革試驗區建設,引育國家、省“千人計劃”人才35名以上。實施“人才強企”工程,注重企業家精神培育,加大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健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等工作機制,加快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努力把嘉興打造成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的樂園。

(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

加大接軌上海力度。大力實施“與滬杭同城”戰略,全力打造浙江省接軌上海示範區。做好與上海城市軌道交通的規劃對接,加強嘉興軍民合用機場與上海機場集團合作,紮實做好滬乍杭鐵路前期工作。提升臨滬經濟區開發建設水平,健全省級以上開發區、市鎮工業園區與上海平台的長效合作機制。加快推進上海自貿區協作配套區建設,及時複製、借鑑上海自貿區的管理經驗。深入實施一批合作辦學、辦醫等社會民生項目,繼續推進兩地公交、醫保等“一卡通”,努力實現與上海公共服務資源的互聯共享。認真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繼續做好援藏援疆援青等對口支援工作。

提高引資質量效益。深入實施招商選資和浙商迴歸“一號工程”,圍繞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開展精準招商,引進世界500強、國際行業領先企業和總投資超億美元項目20個,確保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以上,浙商迴歸到位資金288億元。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整合招商資源,繼續辦好嘉洽會等主題招商活動,加強與境內外知名商會、投資促進機構合作,引導企業通過合資合作、產業鏈配套等方式引入投資者。加快各類開發區特色化、專業化、差異化發展,鼓勵支持建設各類新經濟園,啟動中德工業園建設,力爭嘉興出口加工區獲批國家綜合保税區。

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完善出口基地公共服務平台,協同推進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推動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重點支持高附加值產品、自主品牌產品出口。引導企業擴大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和重要能源資源進口。進出口總額增長7%。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勵重點龍頭企業到境內外建立營銷網絡,建立境外經貿合作區,支持企業開展國際併購和股權投資,大力培育跨國公司。鼓勵外貿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市場,促進內外貿融合發展。

(五)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着力建設“美麗嘉興”

深入推進治水治氣。實施“消滅黑臭河、劣Ⅴ類水三年行動計劃”,完成河道清淤1000公里,鞏固垃圾河治理成果,力爭全面消滅黑河、臭河。加快截污納管進度,新建污水管網280公里,加快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步伐,進一步加大工業企業污水全入網推進力度。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實現農村小集鎮污水收集管網基本全覆蓋。深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完善生豬養殖業控量提質長效監管機制。全面落實“四位一體”保潔機制,嚴格水環境執法監管,鞏固八大重點區域治理成果,促進水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紮實推進平湖塘延伸拓浚、擴大杭嘉湖南排等工程建設,繼續實施圩區治理。加快市域外引水步伐,力爭項目早日開工建設。加強大氣污染整治,統籌推進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秸稈焚燒、餐廚油煙、揚塵等“五氣共治”,全面開展高污染鍋爐專項整治,實施燃煤電廠清潔排放技術改造,推廣秸稈多元化利用模式,全面完成黃標車淘汰任務。提高環境空氣監測預警能力,完善大氣污染應急響應體系。

大力實施節能減排。嚴格執行能源“雙控”管理,嚴禁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項目。深入開展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創建,大力發展綠色環保產業,實施節能技術推廣應用示範項目180項,完成80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深入做好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國家試點工作。調整能源結構,積極推廣分佈式光伏發電應用,繼續做好“煤改氣”、“油改氣”等工作。加強重點企業排污總量監管,堅決打擊超標準排污行為。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以新《環保法》實施為契機,鐵腕治污,依法嚴懲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嚴格執行主體功能區制度,加強生態環境空間管制,堅守生態保護紅線。健全生態保護激勵約束機制,開展區域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試點,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放財政收費制度。完善排污權交易辦法,實行排污總量削減替代制。創新環境治理方式,培育環境污染治理第三方市場。推進公眾廣泛參與的環保制度建設,及時公佈環境信息,加強社會監督。

(六)紮實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

優化城市空間佈局。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探索建立“多規合一”機制,修編完善市域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以及鎮級總體規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融合銜接,形成“一本規劃,一張藍圖”。加強市域內重大功能區塊、戰略性資源統籌,促進主副中心城市一體化發展。加快縣域城鎮化進程,推動六個副中心做大規模、做強功能、做優環境,實現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提升市域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加快推進杭州灣跨海大橋北接線二期、京杭運河三級航道整治等工程。

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堅持產城融合發展,實施城市組團開發,加快嘉興科技城、國際商務區、湘家蕩區域、温泉新城等重點區塊建設。認真落實市本級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樓宇經濟,積極引進和培育總部基地、新興金融、文化創意等業態,推動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轉型。高標準實施城市有機更新,加快中心城區子城廣場、南湖湖濱、火車站等片區更新改造步伐,確保早出形象。繼續推進“三改一拆”工作,深入開展無違建縣(市、區)、無違建鎮(街道)創建,重點抓好城郊結合部、工業園區等區域綜合整治,帶動重點區塊改造提升。加大城市交通治堵力度,強化科技治堵、交通管理和社會參與,加快實施一批交通暢通項目,不斷提高城市通行速度和羣眾滿意度。積極爭創省公交優先示範城市。加快建立“數字城管”應用體系,積極推行“路長制”,不斷提高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

加快建設美麗鄉村。紮實做好省、市兩級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不斷提升新市鎮輻射帶動能力。優化村莊規劃佈局,有序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完成土地整治復墾1.1萬畝。加強農村建房管理和危舊房改造,積極開展省級農房改造示範村建設。深入實施美麗鄉村“四級聯創”,加強歷史文化村落保護,積極創建一批優美庭院示範户。深入實施“四邊三化”行動,大力開展平原綠化,新增改造綠化面積2.5萬畝。

(七)繁榮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增進民生福祉

加強居民增收和民生實事工作。積極拓寬城鄉居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計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完善促進就業、鼓勵創業、自主擇業的體制機制,建立就業困難人員實名管理服務制度,統籌做好重點羣體就業工作,新增城鎮就業6.5萬人。實施高校畢業生創業引領計劃,加快創業示範基地、創業園建設。完善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促進職工工資穩步增長。健全為民辦實事的長效機制,市政府今年將繼續推出水環境治理、交通治堵、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等10件民生實事項目。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快社會保險擴面提標,建立全民參保登記和動態管理機制,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健全社會保障待遇確定和正常調整機制,實現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全覆蓋。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紮實推進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積極推廣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新模式。推進市老年公寓和殘疾人康復中心建設。加強社會救助規範化建設,穩步提高對貧困家庭和困難人羣的救助標準。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進廉租房與公租房並軌運行,新開工保障性住房1960套。

提高教育事業發展質量。加快教育現代化步伐,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大力實施第二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推進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促進基礎教育高水平均衡發展。深入開展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爭創國家特殊教育改革試驗區。加快職業教育體制改革,加大“五年一貫制”中高職統籌發展力度,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嘉興學院等在禾高校發展,加快推進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建設。積極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努力建設學習型城市。

加快文化事業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起點開展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加快城鄉一體化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文化有約”服務平台,力爭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做好大運河遺產保護工作,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鼓勵文藝精品創作,推出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重視文化產業基地建設,積極培育文化創意、文化旅遊、文博會展等業態,促進特色文化產業加快發展。

提升衞生體育等事業發展水平。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加強公共衞生服務資源整合,繼續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水平,完善合理分級診療模式,不斷提高基層就診比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大公共體育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力度,加快發展體育產業,舉辦第八屆市運會。加強人口計生工作,深入實施“幸福家庭關愛工程”,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八)加強社會治理創新,深入推進“平安嘉興”建設

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加強新形勢下羣團工作,積極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紅十字會等羣團事業發展。創新社會組織管理體制,重點培育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公益慈善類、科技類、社區服務類等社會組織,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重視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志願服務專業化、社會化水平。

強化基層管理服務。健全社區服務體系,加強社區公共服務信息平台建設,完善城鄉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功能。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改革,強化新居民綜合管理。引導和動員羣眾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讓村(居)委會集中精力開展村(居)民自治。

努力促進社會和諧。建立暢通的訴求表達、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機制,充分利用市長電話、政務微博等平台,不斷拓寬社會公眾民意表達渠道。加強和完善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加強“六五”普法教育,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開展社會矛盾大排查、大調解,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大力推行陽光信訪,着力化解信訪積案。

切實保障公共安全。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堅決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方式,健全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完善信用約束機制。健全突發事件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着力打造長三角最具安全感的城市。大力支持駐嘉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建設,推進國防後備力量和人民防空建設,力爭實現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創建“三連冠”。

努力建設法治政府

黨的xx屆四中全會對建設法治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認真落實《中共嘉興市委關於全面深化法治嘉興建設推動法治建設走在前列的實施意見》,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一要加快職能轉變。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最大限度地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加強政府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職責,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化“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建立健全“四張清單”動態調整機制,重點推進權力清單“瘦身”、責任清單“強身”、政務服務網功能提升。深化行政審批層級一體化改革,進一步清理壓縮審批事項,優化和規範審批流程,推動政府職能由注重事前審批管理向加強事中事後監管轉變。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加強政府職能精細化管理,理順權責關係。

二要嚴格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健全行政決策機制,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行政決策程序,建立決策後評估和糾錯制度。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深入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健全行政執法裁量權基準制度。全面推進政務公開,重點加強財政預決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加強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專門監督和審計監督,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輿論監督。

三要切實改進作風。鞏固擴大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高標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28條辦法”、“六項禁令”,堅持不懈糾正“四風”。始終把人民意願和關切作為政府工作着力點,進一步密切與羣眾的聯繫,增進與羣眾的感情,凝聚羣眾的智慧和力量,共同維護和促進來之不易的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好局面。完善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制度,組織開展“轉型發展服務年”活動,不斷提高服務基層、服務企業、服務羣眾的針對性和精準度。大力倡導敢於負責、敢於擔當、敢闖敢試的精神,加強對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對確定的目標、部署的任務,一抓到底,確保政令暢通。從嚴管理公務員隊伍,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員要始終堅持謀利民之策、辦親民之事、解困民之憂,努力贏得人民羣眾的更多信任,獲得人民羣眾的更大支持。

四要堅持廉潔從政。深刻領會“三嚴三實”要求,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道德修養,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強化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嚴格執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嚴格控制和審計公務消費。堅持用制度規範行政行為,形成靠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有效機制。強化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對各類腐敗行為保持“零容忍”,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

各位代表,新常態新徵程已經開啟,發展的號角催人奮進。大力推進“三城一市”和“兩美”嘉興建設,需要全體嘉興人民的共同奮鬥!只要我們的心往一處想,嘉興的發展就有堅實的基礎、堅強的動力和保障;只要我們的勁往一處使,嘉興的發展就能適應新常態,邁向新徵程,跨上新台階;只要我們咬定青山不放鬆,就一定能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創造光輝的業績,實現人生的美好價值!各位代表,身處偉大的時代,面對偉大的夢想,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嘉興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腳踏實地,攻堅克難,為譜寫中國夢的嘉興篇章而努力奮鬥!

標籤: 嘉興市 報告 政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xpz4g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