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永泰市政府工作報告

永泰市政府工作報告

永泰鎮是江西省宜春市樟樹市的南大門,南與新干縣大洋洲鎮接壤,北距樟樹市區17公里,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幾篇永泰市政府工作報告,一起看一下吧!

永泰市政府工作報告
永泰市政府工作報告篇1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各位代表連同《永泰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併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回眸20xx年和“xx”發展

20xx年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加速、奮力跨越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縣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全力攻堅、奮力衝刺,圓滿地完成了縣xx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任務。據初步統計,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2.7億元,增長11.6%;財政總收入(不含基金)3.21億元,增長28%,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不含基金)2.1億元,增長31%。

一、三次產業持續增長。農業基礎更加穩固。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4.9億元,增長5.5%。農業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進一步發展,新增省級農產品加工示範企業和GAP標準出口示範企業各1家,列入農業部第一批全國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單位企業1家。油茶良種繁育及配套技術列為國家林業科技推廣示範項目。二次產業加快發展。全縣工業總產值32.6億元,增長17.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4億元,增長19.2%。成功引進冠城大通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創意產業園;一批新增工業項目按期推進。永泰抽水蓄能電站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進入可研報告階段。建築業發展加快,完成建安產值86.55億元,增長37.8%;建安和房地產業入庫税收1.3億元,增長34%。第三產業拉動明顯。旅遊業保持較快發展。全年接待遊客166.1萬人次,增長20%;創旅遊產值4.29億元,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2億元,增長18.1%。

二、發展後勁持續增強。堅持項目帶動,加大項目策劃、生成和推進力度,開展“項目建設年”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堅年”活動。迅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大幹150天、打好“五大戰役”的決策部署,安排“五大戰役”項目59項。全縣上下提速增效、比學趕超,創業激情迸發,發展氣勢凸顯,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7.3億元(含兩路),增長56.6%,超額完成市下達的42.56億元任務。項目數量、年投資計劃完成情況和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冠城大通、萬科集團、新恆基集團、國電電力等一批知名企業入駐我縣,特別是海西(永泰)創意產業園、海峽(永泰)省級影視基地等重大項目的落地,中國雲頂景區的開發建設,加快了我縣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三、城鄉建設持續推進。重視城鄉規劃工作,《永泰縣城市總體規劃修編(20xx-20xx)》上報市政府審批,南城區等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完成,鄉鎮、村莊規劃加快編制。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縣府路拓寬改造、樟樹阪大橋、濱江景觀工程等項目完成招投標。南江濱路和劉岐大道BT招標工作正在進行。火車站站前大道、站前廣場、北江濱路、龍頭大道、龍峯園至縣政府路段改造及沿街景觀整治等工程有效推進。城區防洪堤建設和清涼溪改造工程全面加快。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污水處理廠建成運營。城峯路口安置房正在建設,劉岐大橋南側等3個地塊安置房項目完成招投標,樟樹阪大橋東側、高速公路安置地完成施工圖設計。房地產項目進展順利,違法建設有效遏制。省道、縣道改造全面鋪開,鐵路、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葛嶺市級示範性小城鎮、4個市級綜合示範村建設取得成效。盤谷鄉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通過初審。塘前等6個鄉鎮被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評為綠色鄉鎮。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全面啟動。農村家園清潔行動57個行政村列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部通過市級驗收。

四、改革開放持續深化。妥善安置福州特種電機總廠、園藝場職工。全面實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順利完成第二輪聘用合同簽訂工作。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25名、緊缺專業技術人員37名。網上審批及效能監察系統正式開通運行。創新開發建設模式,嘗試推行BT建設和項目代建。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穩步進行。規範管理農村建房用地。推進殯葬改革,試行異地火化。參加各類招商活動,簽約外資項目3項,總投資5500萬美元;內資項目12項,總投資56.02億元;新批合同外資1199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75萬美元,出口總值1416萬美元,均超額完成年預期目標。內資實際到資5.55億元,增長40.5%。

五、民生保障持續進步。調整公務員津補貼及中國小教師績效工資,公共衞生與基層醫療衞生及其他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城鄉教師住房公積金得到全面落實。村幹部待遇、退休幹部補貼、最低工資標準進一步提高。新增城鎮就業2409人,再就業13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99%。城鎮居民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紮實推進。國有集體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醫保問題得到解決。拆遷安置房建設加快推進,建設廉租房79套、3611平方米。城鄉居民低保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優撫安置工作紮實到位。啟動被徵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障工作。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55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6196元,增長11.1%。

六、社會事業持續發展。優化整合學校佈局,完成永泰一中與城關中學搬遷,新成立青雲中學,實驗國小附屬幼兒園獨立建制。寄宿制工程全面完成,28個校安工程重建項目順利推進。實驗國小搬遷工程及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縣醫院門診綜合大樓動建。鄉鎮衞生院、村衞生所改造提升逐步推進。新建赤錫鄉敬老院。建設“食品藥品放心工程”,開展餐桌污染、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作。開展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和計生工作紮實開展,利益導向機制進一步完善。規範司法所用房建設,社區矯正工作全面開展,“五五”普法通過市級驗收。安全生產工作不斷加強,校園安保全面提升。綜合整治大樟溪流域水環境,生態創建工作取得成效。其他各項社會事業也都取得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經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xx”奮鬥目標已全面完成。過去的五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新台階,步入了加快發展的歷史新時期,開創了歷史新局面。

——過去的五年,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實力明顯提升。

五年來,全縣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健康持續較快增長,經濟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全縣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6%,是“十五”末的2.4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20xx年翻了兩番;財政總收入突破3億元,年均增長22.2%,地方級財政收入突破2億元,是“十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長22.5%。累計實施重點項目109項,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2億元,是“十五”投資總和的4.4 倍,年均增長53. 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4.5%,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

——過去的五年,“三農”工作穩步推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農業產業化水平提高,獲得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省級1家、市級14家、省級示範企業2家。農業標準化步伐加快,獲得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國家級1個、省級4個、市級5個。農業品牌建設取得突破,“永泰李幹”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永泰芙蓉李”、“永泰柿餅”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農產品加工獲得省級名牌1個、省著名商標4個、市知名商標9個。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46家。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65萬畝,除險加固水庫17座。我縣被列入省第五批初級水利化縣建設並通過驗收。完成造林綠化21.52萬畝。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2.64萬人次。

——過去的五年,第二產業加快發展,質量與效益不斷攀升。

產業發展逐步走上規模、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的良性軌道。骨幹企業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不鏽鋼製品、食品加工、工藝品製造、電力生產供應、紡織服裝等五大行業成為工業主力。建築業和房地產業發展迅速,五年來完成建安產值256億元,年均增長30.3%,是“十五”總和的4倍,獲得省“優秀建築之鄉”稱號。水電開發持續推進,全縣完成水電建設投資6.33億元,新建電站15座,新增裝機容量4.23萬千瓦;在建電站7座,裝機容量6.79萬千瓦;新建35千伏變電站2座、220千伏變電站1座;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通過省政府驗收。

——過去的五年,旅遊產業上檔升級,城鄉商貿日趨繁榮。

成功創建“中國優秀旅遊縣”、“中國温泉之鄉”,獲得“福建省最佳旅遊目的地”、“福建省十大空中最美家園”、“福州十大名片”等稱號。名山室、嵩口鎮分別獲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先後引進開發御温泉、櫻花泉、大樟溪休閒娛樂中心、雲頂景區等旅遊項目,帶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20xx年旅遊接待人數比“十五”末增加2.5倍,旅遊收入增加3.2倍。第三產業發展加快,商業貿易、金融保險、郵電通訊等傳統服務業得到加強,“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順利實施,一批大型超市及專賣店、便民連鎖店等新興服務業蓬勃興起。

——過去的五年,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城鄉面貌不斷改觀。

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持續推進。建成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城市承載功能日益完善。城市綠化、美化、亮化、淨化效果顯著,市容市貌明顯改觀。新增城市公共綠地面積38.7萬平方米,人均綠地面積2.3平方米。省道、縣道通行能力不斷提高,完成省道改造53公里、縣道改造269公里,全縣通車裏程達1153公里。環境保護力度加大,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居全省前列,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縣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減排控制在市下達指標內。新農村建設“雙百工程”和農村家園清潔行動成效明顯。全縣254個行政村提前三年實現“村村通”水泥路。行政村通水和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建成132個行政村村部、2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18個鄉鎮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場所,新建一批農家書屋、農民健身工程點、村級籃球場。完成造福工程搬遷786户3440人。防災減災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過去的五年,改革開放持續推進,招商引資取得實效。

部門預算、政府採購全面推行。農村綜合改革有效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國有、集體企業改革穩步進行。國有資產監管制度不斷完善。建設工程招投標行為更加規範。搭建城市建設投融資平台。重點項目審批工作提速增效。政府機構、行政審批、事業單位人事制度、財政體制、金融保險等各項改革平穩推進。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五年來共簽約外資項目 14個,總投資9324萬美元,累計新批合同外資4358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044萬美元,是“十五”的1.4倍。新增出口自營企業11家,出口總值年均增長46.4%。

——過去的五年,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和諧建設穩步推進。

深入實施“科教興縣”戰略。科普工作得到加強。各類教育協調發展,“雙高普九”通過省級驗收。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文化事業日益繁榮。成功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個,虎尊拳等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市級保護範圍。羣眾性文體活動活躍,競技體育成績顯著。廣電事業進一步提升。醫療衞生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實施13個鄉鎮衞生院改造提升工程,完成150個村級衞生所建設。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基本建立,突發公共衞生應急處置能力得到提高。計生基礎管理不斷加強,低生育水平進一步穩固。新增城鎮就業1.3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國土資源監管得到強化。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事業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發揮了重要作用。人事、編制、統計、審計、地震、氣象、農機、愛衞、民族宗教、外事、台僑、檔案、地方誌等各項工作全面發展。

——過去的五年,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社會大局安定穩定。

廣泛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城鄉文明程度和全民素質不斷提高。自覺接受人大及其會的工作監督、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及時辦理答覆人大代表意見議案、政協委員提案,積極配合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進行視察調研。“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紮實開展。清理政府規範性文件,行政行為和執法工作進一步規範。部門工作作風和行業風氣得到改進,辦事效率不斷提高。政府政務、信息公開全面推進,績效評估體系更加科學完善,行政效能有了新提升。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不斷完善,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斷加強。深入推進“平安永泰”建設,各類信訪糾紛得到有效化解,社會治安明顯好轉。安全生產監管長效機制更加完善。國防動員、雙擁共建、民兵預備役、徵兵、人防等工作進一步加強,被省委、省政府和省軍區授予“雙擁模範縣”。

回眸過去的五年,成績的取得確屬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縣廣大幹部羣眾開拓創新、團結拼搏的結果,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和廣大幹部職工,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同志、各人民團體,向駐樟部隊、武警官兵、政法幹警,向所有關心支持永泰建設和發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總結五年來的工作,我們深切體會到:只有解放思想才有出路。在加快發展的浪潮中,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敢想敢幹,先行先試,才會勇立潮頭、突破發展。只有準確定位才能奮進。要以開闊的視野融入全省、全市發展格局,從實際出發,超前謀劃,準確定位,才能夠開拓奮進、勇往直前,實現跨越發展。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攻堅。安定團結的局面是加快發展的前提,幹事創業的氛圍是推動工作的基礎。要充分調動幹部羣眾的積極性,才會煥發出無窮的創造力,才能攻堅克難、敢於突破,能幹事、幹大事、幹成事。只有搶抓機遇才有作為。機遇稍縱即逝。永泰的騰飛關鍵在於今天的努力。要只爭朝夕,積極謀動,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在項目建設會考驗幹部、鍛鍊幹部,在搶抓機遇中謀劃發展、推進發展。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仍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縣域經濟總量偏小,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方式單一;基礎設施歷史欠賬多,成為跨越發展和影響羣眾生產生活的最大瓶頸;財源結構比較單一,財政收支矛盾大;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較大,部分羣眾生活還比較困難;項目建設面臨人才、技術、土地等方面制約;徵地拆遷工作難度大,一批對我縣發展大局、發展環境有重大影響的項目難以推進;部分幹部羣眾思想因循守舊,觀念落後,創業意識不強;少數幹部工作作風不夠紮實,一些部門工作效率不高,等等。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予以高度重視,採取更加紮實有效的措施,下大氣力加以解決。

展望“xx”發展和今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後五年,是我縣加速推進創新創業、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務必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央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作出全力推動跨越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為我縣實現跨越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同時,經過“xx”的奮鬥,我縣經濟總量、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都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特別是向莆鐵路和福永高速公路即將建成通車,為“xx”發展迎來全面提速的“高鐵時代”,永泰跨越發展的條件已經具備。我們當以開拓創新的解放思想,以放眼世界的開闊視野,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以展望未來的長遠眼光,以跨越發展的願景追求,以對永泰人民負責、對永泰未來負責的歷史責任,科學謀劃今後五年的發展。

根據縣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擴大)會議通過的《中共永泰縣委關於制定永泰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縣人民政府進一步廣泛徵求意見,集思廣益,編制形成《永泰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議。

按照縣委統一部署,我縣“xx”規劃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省委八屆十次全會和市委九屆十五次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跨越發展為主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立足點,強化產業支撐、統籌城鄉發展、深化改革開放、促進社會和諧、推動跨越發展,努力把永泰建成馳名全國的生態旅遊縣。

根據《規劃綱要(草案)》,“xx”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奮鬥目標為: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以上,到20xx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45億元,力爭比20xx年翻一番;人均生產總值力爭比20xx年翻一番;財政總收入(不含基金)年均增長17%,突破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9%,突破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突破3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4%;實際利用外資五年累計6000萬美元,外貿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0%;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協調,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30:37:33,文化、創意、旅遊產業貢獻率不斷提高。

為實現上述奮鬥目標,今後五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工作和主要任務是:

一、建設生態永泰,實現城市品位提升。圍繞打造宜居利居樂居的山水温泉旅遊城市,嚴格執行《永泰縣城市總體規劃(20xx至20xx年)》,拉開城市建設新框架,構築“一圈、一線、一帶”的空間開發佈局。加快主城區改造提升和南城新區開發建設,彰顯山水生態特色,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到20xx年建成城區面積達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8萬人。提升園林綠化城市新形象,到20xx年,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9.5%。加快鄉鎮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村莊規劃的編制和修編,建設綠色鄉鎮和優美鄉村,推動建設各具特色的小城鎮。加快建設國家級生態縣,保護建設好藤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大樟溪水源涵養區、飲用水源保護區、水土保持區、風景名勝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推進林業振興,加快實施“四綠”工程建設,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到20xx年,全縣生態公益林面積達11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3.1%(新口徑)。

二、建設暢通永泰,實現區位優勢提升。着力推進向莆鐵路、福永高速公路、莆田興化灣至三明尤溪高速公路(永泰段)建設。對接省市高速公路網規劃,積極謀劃建設閩清至永泰、福清至永泰高速公路,全面打通出海、出省、連接內陸腹地的便捷快速大通道。加快省道202線、203線改造和農村公路提級改造。進一步加強安保設施建設和公路養護,到20xx年,力爭全縣公路網通車總里程達1449公里,年綜合平均好路率到80%以上。按照“數字永泰”統籌規劃,大力推進現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速高效信息網絡。加強以農田水利和防災減災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監測網絡及預警預報、快速反應和救援的應急機制,全面提高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三、建設小康永泰,實現產業層次提升。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力爭全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5%。推進農業產業化、品牌化經營。到20xx年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分別達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加快發展新型生態工業。改造提升紡織服裝、農副產品加工、竹草編工藝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快大樟溪梯級電站、永泰抽水蓄能電站等清潔能源發展,培育創意產業等新興產業。強化工業園區主導產業定位,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引導重點產業向各類園區集聚。到20xx年,力爭全縣工業總產值達75億元,年均增長15%。加快發展建築業。全力推進由建築大縣向建築強縣轉變,提升建築業綜合實力。全縣建築業產值年均增長 15 %以上,20xx年達150億元以上,税收突破 2億元。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推廣新型流通方式和經營業態,重點規劃建設南城區商貿服務中心區,提升中心城區商貿服務水平。到20xx年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3%,年均增長13.5%。大力發展旅遊業。以生態、温泉與文化為特色,創建馳名全國的生態休閒旅遊勝地和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到20xx年,實現旅遊接待人數、旅遊總收入均比20xx年翻一番。

四、建設和諧永泰,實現全民素質提升。認真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切實提升高中辦學水平,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學前教育以及特殊教育。樹立人才資源是科學發展第一資源的理念,堅持引進和培養並重,探索完善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努力構建集聚人才大平台,為全面推動跨越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撐。大力促進和擴大就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重視創業帶動就業,引導和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和靈活就業。加快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加快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加快衞生事業發展,進一步改造提升鄉鎮衞生院,保障人民身體健康。鞏固提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水平,確保新農合參合率穩定在95%以上。鼓勵發展各類商業保險。完善救災救濟管理機制,提高社會幫扶救助能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推進科技創新和文化發展,不斷優化科技創新環境。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斷提高文化公共服務能力。加強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廣泛開展羣眾性文體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化“平安永泰”建設。完善突發性、羣體性事件預防處理機制,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紮實推進“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公民法律素質。大力維護校園及周邊地區安全穩定。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有效防範和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嚴格質量全程監控,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五、建設效率永泰,實現行政效能提升。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政府管理創新,建立健全與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工作機制。切實增強公僕意識,堅持權為民所用,全面提高科學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建設,把為民辦事、為民謀利、為民服務作為各級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嚴明政務紀律,確保政令暢通。強化行政機關和執法部門的效能監督,嚴肅查處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影響政府形象的行為。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深入基層,真抓實幹,做到調查研究在一線、靠前指揮在一線、埋頭苦幹在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政績創造在一線。讓全體政府工作人員在解決發展難題、破解複雜矛盾中見高低,在推進項目進展、做好羣眾工作中顯本領。加強誠信建設,整治信用環境,打造誠信政府、效率政府,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有諾必踐、有言立行,樹立永泰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20xx年是實施“xx”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要緊緊抓住發展機遇,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追趕意識,大幹開局之年,加快發展,推進跨越。

根據“xx”發展目標和任務,20xx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12%;財政總收入(不含基金)增長15%,地方級財政收入(不含基金)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不含兩路);農業總產值增長5%;工業總產值增長1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5%;出口總值14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00萬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3%左右;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和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控制在市下達基數內。以上目標在實施過程中力爭完成得更好些、更快些。

為實現上述目標,縣人民政府將致力抓好以下七項重點工作:

一、圍繞促進經濟增長,堅持擴大內需戰略

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牢固樹立“經濟工作項目化”理念,堅定不移地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繼續打好“五大戰役”,拉動投資增長。20xx年安排“五大戰役”項目51項,計劃總投資29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3.3億元,其中:重點項目建設戰役27項,計劃總投資19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3.83億元;城市建設戰役9項,計劃總投資6.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07億元;民生工程戰役10項,計劃總投資3.3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1億元;新增長區域戰役4項,計劃總投資93.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億元;小城鎮改革發展戰役1項,計劃總投資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0.3億元。加強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爭取金融信貸支持。引進人才和資金,擴大城建投資建設公司資本金規模,發揮旅遊發展公司、國有資產營運公司作用,做實做強融資平台。探索建設投融資新模式,採用BT、BOT等方式,鼓勵社會資金參與項目建設。開闢重點建設審批“綠色通道”,積極爭取用地指標。嚴厲打擊阻撓、干擾項目建設的違法犯罪,依法着力解決徵地拆遷等難題。嚴格項目質量安全監管,建設精品工程、陽光工程、安全工程。加強項目策劃、論證與儲備,保持縣域經濟跨越發展後勁。

擴大城鄉消費需求。完善商業網點規劃佈局,壯大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培育健身、養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物流、會計審計、廣告裝潢等現代商務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優化升級。依託火車站、高速公路互通口,深度規劃綜合性現代商貿物流中心。放開搞活房地產市場,規範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用足用活房貸政策,鼓勵市民貸款購房。全面落實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政策,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激活農村消費。積極發展新型消費業態,拓展新興服務消費,讓廣大羣眾享受現代生活,得到更多實惠。

二、圍繞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業現代化和農民生活水平

加快發展城郊型效益農業。在鞏固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全力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立足鄉鎮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抓好區域特色農業規劃佈局,引導發展設施農業。重點發展設施蔬菜和高山反季節蔬菜,培育發展花卉、苗木等新興產業。大力開發山地資源,加強台灣農業優良品種、先進技術的引進推廣,進一步調優做大李果、青梅、食用菌、油茶、茶葉、木竹等傳統特色主導產業。鼓勵和扶持同安、嵩口、大洋、東洋等鄉鎮成片種植油茶,建設國家油茶生產重點縣。鼓勵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化運作,爭創“全國綠色食品基地縣”。優化畜牧業結構,發展牛、羊、兔等草食型動物和土雞、土鴨等特色畜禽產品;充分利用現有水面資源,引導發展設施水產養殖。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在梧桐、長慶等有條件的鄉鎮規劃建設農產品加工業園區。進一步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並引導其充分發揮作用。加強營銷體系建設,激勵流通經濟能人,拓寬農產品流通渠道。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繼續實施“雙百工程”、“明亮工程”,推進示範村、特色村建設。加強村莊環境綜合整治,落實農村家園清潔行動長效機制,徹底改變農村“髒、亂、差”形象,建設美好家園。加強標準農田、水利建設和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建設農村户用沼氣池500口,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抓好鄉村道路管護,加快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使客運班車向偏遠村莊全面延伸。繼續加大扶貧工作力度,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按照節約用地、保障農民權益的要求推進徵地工作。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完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和宅基地管理機制。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發展農村小額信貸,積極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

三、圍繞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水平

發展壯大工業。立足打造特色園區,科學規劃建設海西(永泰)創意產業園和台口高新技術園區。致力發展新型工業,提高園區准入門檻,變招商引資為“擇商選資”,提高單位土地的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抓好園區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配套,提高園區對項目的吸納和承載能力,把園區打造成優勢產業集聚的新平台、承接產業轉移的新載體。進一步完善馬洋、城峯工業集中區配套設施,清理淘汰低產能企業,整合標準廠房,激發老工業集中區活力。着力扶優扶強,擴大企業規模,做大現有紡織服裝、電力能源、農副產品、工藝品加工等重點產業。加大對企業幫扶力度,支持企業技術革新和結構升級,重點支持金泰紡織等企業實施技改項目。促進冷製取山茶精油、順達食品、雙隆捷特數碼科技、福州艾瑞數碼影像等項目建成投產,做好葡萄酒釀造酒莊前期各項工作。加強企業運行監測,科學調度生產要素,抓好節能降耗,推行企業清潔生產,促進企業健康運行。鼓勵企業申辦出口自營權,擴大產品出口規模。加強部門協調服務,全力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用工難、用地難、融資難、審批難問題。加強企業職業經理及一線骨幹等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訓,提高企業家素質。突出做好永泰籍能人工作,推動“迴歸工程”實現新突破。

做強建築業。充分發揮“優秀建築之鄉”整體優勢,鼓勵企業通過聯合兼併重組、股份合作等方式,加強資源整合和要素集約,組建大型建築企業集團,增強市場競爭合力。加快結構轉型升級,在鞏固傳統土建的基礎上,主動適應國家投資轉移新趨勢,大力拓展業務領域和建築市場。繼續落實促進建築產業發展優惠政策,鼓勵開展“創名牌、創優質”活動,鞏固提升永泰建築業品牌。推動新技術、新工藝運用,提高施工質量和水平,鼓勵企業資質晉級。依託縣城鄉建設職業中專學校,加強建築和規劃設計人才培養。引導企業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內部經營管理,引進高級經營管理和技術人才,提高駕馭市場能力。力爭建安產值比增15%以上,突破100億元。

做大水電業。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建設清潔能源基地。全力加快界竹口電站移民安置和工程建設進度,確保4月底下閘蓄水。加快總裝機120萬千瓦的永泰抽水蓄能電站各項前期工作,推進項目立項並動工建設。結合供水和生態保護,調整大樟溪梯級電站規劃設計,着手龍湘、新店、劉歧等電站前期工作,為“xx”全面開發奠定基礎。積極引導和扶持現有小水電實施技改,提高效益。健全完善電網規劃建設,提高供電質量。

提升旅遊業。立足建設馳名全國的生態休閒旅遊勝地和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推進我縣旅遊大開發大提升,發展高端產品,促進由旅遊資源大縣向旅遊強縣轉變。發揮温泉、生態優勢,結合界竹口電站建設,做好水上文章,打造大樟溪休閒旅遊帶。樹立“大旅遊”觀念,培育青雲山旅遊集羣,爭創國家5A級旅遊區。鼓勵天門山、赤壁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遊區。全面建成櫻花泉項目。高目標定位,將雲頂景區建成面向國內中高端市場的高山休閒度假基地和福建旅遊新地標。高站位規劃,面向國際化,啟動建設梧桐湯埕温泉旅遊綜合體。以省道202線青雲山生態景觀示範路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旅遊基礎設施。謀劃建設高等級山地自行車賽道,打造“國際户外運動中心”。加快盛億酒店建設,積極引資建設下林五星級酒店。規劃建設旅遊購物中心(街)、旅遊博覽中心,加快旅遊商品開發,提升旅遊整體效益。加強旅遊從業人員的培養,提高旅遊接待服務質量和水平。舉辦特色節慶活動,加大在央視等高端媒體宣傳力度,加強與知名旅行社合作,拓展客源市場。

四、圍繞宜居城市建設,提高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

加強城市規劃管理和經營。按照建設山水温泉旅遊城市的要求,認真實施城市總體規劃,編制控制性規劃、修建性詳規,抓好規劃監督管理,嚴格按規劃建設。運作好土地儲備與交易,盤活用好城市無形與有形資產,實現城市滾動發展。探索推進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園林綠化、城市保潔等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積極實施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不斷提高經營城市能力。

大力推進縣城建設。加快舊城改造步伐。全面完成縣府路拓寬改造、環城路改造、龍峯園至縣府路沿街景觀整治工程,建成人民會堂,謀劃沙浮路拆遷改造。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路網推進為基礎,圍繞新區主軸架構,啟動南城新區開發,進一步拉大中心城市框架,強化城市綜合功能,增強集聚力和輻射力。建成劉岐大道、龍頭大道,推進火車站站前大道、站前廣場建設,形成南城區主幹路網。動工建設汽車客運南站,籌建縣行政服務中心。以樟樹阪大橋、新實驗國小和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城區防洪堤、濱江景觀工程建設為引領,建設樟樹阪新區。推進日出東方一期、永福廣場二期、閩峯·山水國際、泗洲華庭等地產項目,支持萬科地產實施大樟溪岸地產項目。加快劉岐大橋南側等一批安置房建設步伐,力爭拆遷羣眾早日遷入新居。

強化城市綜合管理。以省級園林縣城、文明縣城、衞生縣城“三城聯創”為載體,創新城市管理理念。加強市容市貌整治,抓好臨街建築立面改造,以廣告牌匾整治為重點,規範管理廣告燈飾、門面裝飾和店前美化;加強攤外攤、店外店和流動攤點管理,規範市場秩序。加強城區保潔工作,着力做好城鄉結合部、小街背巷、農貿市場等衞生死角保潔。開通城區公交車,在重要路口設置“紅綠燈”;加強交通秩序整治,抓好出租車、公交車、三輪車、摩托車等管理,嚴厲打擊非法營運,進一步規範交通秩序和營運行為。加強重點路段、關鍵節點、標誌性建築燈光夜景建設。抓好城市園林綠化,加強聯奎公園管理,對城區現有公園、綠地進行改造升級,謀劃建設城區新的公園。加強城建監察,嚴禁違法建設。

加快鎮村規劃建設。完善鄉鎮、村莊規劃編制,優化空間佈局,加快小城鎮建設。按規劃要求推進葛嶺市級示範鎮建設和嵩口、梧桐、同安、大洋等中心集鎮建設,形成特色鎮。其他鄉鎮按規劃合理確定發展規模,量力而為,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加快城鎮户籍制度改革。結合全縣新一輪發展規劃,科學佈局規劃農民居住點建設,做到符合規劃、集約用地、集聚資源、方便生活生產。

完善城鄉路網設施。着眼“大交通”建設,進一步拉大交通網絡主骨架,形成縣域通達、區間對接的交通網絡,暢通對外聯接通道。全力服務福永高速公路、向莆鐵路(永泰段)建設,配合推進莆田興化灣至三明尤溪高速公路(永泰段)徵地拆遷工作,加快推進與高速東出口連接的北江濱路、南江濱路建設,以及省道203線馬洋大橋至界竹口、埔埕口至伏口梧村段,省道202線永泰城關至莆田界公路改造工程。加強路政執法,強化公路養護,保障道路安全暢通。

五、圍繞“兩型”社會建設,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致力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重點抓好綠色城市、綠色村鎮、綠色通道、綠色屏障“四綠”工程建設,提高城鄉綠化率。加快構建大樟溪兩岸綠色長廊,加強生態公益林和藤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增強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強植樹造林,鞏固造林綠化成果,提高森林覆蓋率。嚴厲打擊亂砍濫伐行為,優化森林資源結構,提高森林資源質量。鞏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創建成果,積極推進生態鄉鎮、生態村建設,建設秀美鄉村。繼續深入開展大樟溪、清涼溪、長慶溪等流域及其他重點支流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加強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落實減排目標責任制,強化污染物減排和治理。探索低碳經濟現代發展模式,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最大效益發揮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作用。強化重點區域、行業環境監測和污染整治,有效控制城市大氣、噪聲污染。嚴格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環境影響評價,強化執法監督。依法嚴格保護飲用水源。推進殯葬改革,治理“青山掛白”和亂建墳墓。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健全縣、鄉(鎮)、村三級監管網絡,嚴查城鄉違法用地,切實保護耕地。加強礦產、温泉、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嚴格河道採砂監管,規範鐵路、高速公路建設棄渣管理利用。

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城鄉防洪能力。加快建立地質災害易發區調查評價體系,健全完善地質災害、森林防火、動植物疫病、氣象和重點流域防洪監測預警體系。加大重點區域地質災害治理力度。加強搶險救災隊伍建設,提高物資保障水平。

六、圍繞實現科教興縣,提高社會事業發展水平

加強科技和人才工作。不斷優化科技創新環境,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繼續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加強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養,普及推廣先進實用農業技術。創新人才引進、流動機制,積極推動重點行業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健全人才培養、考核和激勵機制,加強機關幹部職工及各類人才隊伍建設。

繼續優先發展教育。倡導尊師重教。強化教師專業培訓和績效考核,提高教師整體素質。認真實施中國小布局規劃。繼續實施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加快實驗國小搬遷工程建設。大力推進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鼓勵社會多元投入,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城區新建樟樹阪、東門等2所公辦幼兒園,確保每個鄉鎮有1所公辦幼兒園。推動4所普通高中學校達標升級,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整合兩所職業中專學校,科學設置與我縣產業發展相對接的專業,建成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力爭兩年內達到國家級職業學校標準。扶持發展特殊教育、老年教育,重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支持發展民辦教育。

統籌發展文體等各項社會事業。建設完善城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協調發展競技體育和全民健身運動。加快建設縣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籌建縣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充分發揮鄉鎮綜合文化站、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場所作用。加強文物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作,實施嵩口歷史文化名鎮古建築羣保護性修復工程。加強張元幹等歷史名人、“三狀元”、張聖君信仰、地方武術等特色文化的挖掘研究與宣傳,濃厚文化研究氛圍,繁榮各類文藝創作。加快推進海西(永泰)創意產業園和海峽(永泰)省級影視基地建設,加強文化創意人才引進和培養,積極發展文化產業。深入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強化全民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培養,進一步提升城鄉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培育文明新風尚。加強宣傳工作,培養社會正氣和正確價值觀,營造積極向上社會風氣。重視老齡和老幹部工作,建設離退休幹部活動學習場所。關心殘疾人福利事業,保障婦女兒童權益。協調推進民族、宗教、物價、審計、統計、外事、台僑、地震、人防、地方誌、檔案、老區和關心下一代等各項工作。

七、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促進充分就業。建立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致力拓展就業渠道,城鎮新增就業20xx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00人。鼓勵自主創業帶動就業,扶持發展高就業容量的產業。落實小額擔保貸款等就業扶助工作。幫助高校畢業生、零就業家庭的勞動力就業。依法維護企業和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強勞動關係三方協調、工資集體協商和防止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工作。

加強醫療衞生和計生工作。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進一步提高城鎮居民和職工醫保、新農合籌資標準,擴大保障覆蓋範圍。切實加強城鄉醫療衞生機構規範化建設,完成縣醫院綜合門診大樓主體工程,實施清涼、紅星等鄉鎮衞生院改造提升工程,謀劃遷建縣中醫院。規範醫患糾紛處置,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完善各類突發性公共醫療衞生事件應急預案,健全醫療救治和衞生監督體系。深入開展愛國衞生運動,增強全民衞生觀念、健康意識。加強人口和計生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完善縣計生服務站建設,建成21個鄉鎮計生服務所,爭創省級計生優質服務先進縣。

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全面落實城鄉居民低保政策,深入開展“春風行動”送温暖活動,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救助體系,妥善安排困難弱勢羣體生產生活。擴大城鎮基本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覆蓋面。完善被徵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確保60週歲以上被徵地農民每月領取60元的養老補助金;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確保全縣60週歲以上農民每月領取55元的基礎養老金。加強“菜籃子”基地建設,建立健全糧食、蔬菜、副食品等物資儲備制度,提高市場價格調控能力。繼續實施農村“造福工程”和危舊房屋改造工程,建設廉租房240套,逐步解決困難羣眾的住房問題。

切實提高社會管理能力。認真落實涉及羣眾利益的各項政策,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糾紛。高度重視信訪工作,堅持縣領導接訪日製度,實施依法處理信訪事項“路線圖”,進一步完善羣眾利益協調、訴求表達、權益保障和矛盾糾紛調處機制,構建“大調解”工作體系,積極預防和化解各類不穩定因素。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嚴重刑事犯罪。加強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工作。規範和完善社區服務與管理,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基層民主管理水平。做好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關注流浪乞討人員和精神病人收容救助工作。加強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管理,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健全完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提高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維護社會安定穩定。深化全民國防教育,加強後備力量建設,提高雙擁共建水平。

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時代使命賦予重託,崛起鐘聲催人奮進。面對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將更加自覺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做謀長遠、打基礎的事情,做惠民生、為民利的事情,做劃時代、創歷史的事情,做造福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着力建設務實高效、民主法治、清正廉潔、勤政為民的政府,全面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

加強作風建設,堅持高效行政。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強化行政效能監察,堅決治庸治懶、提速增效,確保令行禁止、政令暢通。堅決杜絕行政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現象,堅決打擊吃拿卡要、推諉扯皮等行為。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和激勵機制。大興真抓實幹、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建立督查倒逼和責任追究制度,以強有力的措施狠抓落實,努力提升執行力。加快電子政務信息化平台和網上行政處罰及執法監察系統建設,進一步推行網上辦公,提高工作效率。

加強民主建設,堅持科學謀政。積極推進民主行政,善納諫言、廣開言路,擴大信息收集渠道。大力推進政務公開,擴大幹部羣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將羣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政府工作的重點抓緊、抓實、抓好。建立健全科學決策機制,進一步健全重大事項集體決定、專家諮詢、社會公示和聽證制度,廣泛集中民智,推進政府決策民主化、規範化、科學化。

加強制度建設,堅持依法執政。實施依法治縣方略,全面推進法制化建設。完善政府工作規程,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完善行政複議和行政問責制度,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規範行政行為。自覺接受人大及其會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努力建設行為規範、公正透明、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

加強廉政建設,堅持廉潔從政。強化行政監察、財政監管和審計監督,加強對工程建設、土地出讓、資金管理等重要環節的審計監督。完善國有資產和公用事業單位特許經營權監管體系和運營格局,加強對公共資源的招投標監管。落實財税改革政策措施,全面清理整治“小金庫”,加強部門預算、政府採購、政府債務管理工作,建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規範各類行業協會、市場中介服務組織管理。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堅持領導幹部述職述廉制度。嚴肅查處各種違法違紀行為,切實糾正損害羣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樹立政府清正廉潔形象。

加強服務建設,堅持為民勤政。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嚴格規範行政行為,做到超常規不違規。強化服務意識,前移工作窗口,下移工作重心,不斷增強服務羣眾、服務項目建設的能力。加強調查研究,知曉縣情、瞭解民情、掌握實情,切實幫助羣眾解決實際困難。始終堅持執政為民,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辦人民之所盼。凡是政府作出的承諾,就一定要兑現;凡是對老百姓承諾的事項,就一定要辦好。

各位代表,百舸爭流,破浪者領航;千帆競發,奮勇者當先。今天的永泰,已經步入跨越發展的快車道。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和依靠全縣人民,同心同德、砥礪奮進,堅定信心、共克時艱,為實現“xx”的良好開局,為全面推進永泰科學發展、跨越發展而努力奮鬥!

永泰市政府工作報告篇2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xx年及“xx”工作回顧

20xx年,面對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在鄭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認真踐行“三嚴三實”,圍繞世界歷史文化旅遊名城建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權,積極作為經濟發展新常態,妥善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抓改革創新,強投資開放,促結構轉型,求民生改善,着力提升“三大主體”工作,經濟運行穩中向好,轉型創新加速推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較好地完成了市四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文化創意園、中嶽非晶新材料二期等30個省、鄭州市重點項目和150個市本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80億元;全年引進域外境內資金100億元,重大項目37個,當年開工23個。爭取省政府代發地方政府債券24.3億元,新增銀行貸款和資本市場融資20.1億元;中信銀行入駐登封;翱翔科技、中嶽非晶、河順股份在“新三板”成功掛牌上市。存量建設用地集中清理處置3219.6畝,收回閒置土地4宗;爭取建設用地指標1920.1畝,收儲土地3424.2畝,供應土地1479.5畝。全市預計實現生產總值519億元、同比增長9.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6.3億元、增長0.8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07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0億元、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85億元、增長15.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2623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670元,分別增長9.5%、10.5%。

——結構調整深入推進。全域旅遊步伐加快。《登封建設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示範工程戰略規劃(20xx-2030年)》、《嵩山論壇生態文化示範區概念規劃》編制完成。旅遊新業態不斷湧現,世界功夫中心正式簽約,天河體育休閒廣場主體完工,嵩山愛諾丁風洞、少林古兵器展覽館開業運營,登封旅遊“天貓店”正式上線,禪武大酒店、永泰淨舍與“途家網”成功聯姻;探索“賽事節會+旅遊”新模式,汽車拉力錦標賽盛況空前,嵩山馬拉松、武術少林拳、永泰素食文化節成功舉辦,嵩山論壇年會、中華五嶽年會、遺產保護與數字化國際論壇影響廣泛。旅遊標準化不斷推進,少林景區和嵩陽書院、中嶽廟景區順利通過國家5A、4A級旅遊景區複驗。我市被命名為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榮獲全國地質公園科普先進縣(市)。“天地之中”文化旅遊專業園區、登封特色旅遊服務商業區被評為“鄭州市五強專業園區”。美麗鄉村初見成效,大金店鎮三王莊村、唐莊鄉範家門村美麗鄉村項目全面實施,石道鄉李爻村被命名為河南省首批美麗宜居村莊,徐莊鎮楊林村入選河南省第三批傳統村落,扳倒井村、朝陽溝村被列入河南省特色旅遊村和鄉村旅遊示範村,告成鎮被評為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全年接待遊客1100萬人次、同比增長8.2%;實現旅遊總收入83億元、增長16%;文化旅遊產業增加值達到50億元、增長13%,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9.6%。工業發展持續升級。主導新興產業累計完成產值260億元、同比增長16%,佔工業比重21%,成為推動工業發展的新動力。中嶽非晶被納入中原千億級非晶產業集羣。亞力山卓家居生產基地、慧寶源生物醫藥產業園等項目加快推進,TATA木門一期、躍博智能門鎖、銀河科技SMD一期、白雲牧港等項目竣工投產。嵩山風電場實現併網發電。通用機場經過三年努力,終獲總參、空軍司令部、民航中南局審批,成為國家通用機場新政策頒佈後,全國首批、全省第一個獲批的通用機場。創新創業綜合體完成投資4.4億元,建成面積16萬平方米,入駐研發機構和人才團隊10家、企業5家;浪潮集團成功簽約,豫雲科技順利落地;“阿里巴巴”、“地球貓”、“嵩基e便利”等電商平台投入運營。傳統產業進一步提升,30家地方主體煤礦深入實施“163”工程,自動化生產和安全生產水平全面提高;新恆美鋁型材二期投產見效,昊南新型耐材實現自動化生產。產業集聚區和專業園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33億元,新入駐企業25家。現代農業穩步發展。糧食總產量達到20.1萬噸,接近歷史最高水平。落實支農、惠農補貼5500餘萬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壯大,新發展鄭州市級龍頭企業4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8家、家庭農場15家,核桃、金銀花、苗木花卉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30萬畝。建成康家現代、中宇華強等現代都市生態農業示範園5個。生態養殖發展迅速,三木綠源成功創建國家級標準化規模養殖示範單位。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站及5個鄉鎮農技推廣區域中心站建成投用。我市獲得“全國供銷系統電子商務示範縣”、“全省首批糧食服務型行政執法建設示範點”榮譽稱號。

——新型城鎮化質量不斷提升。堅持規劃引領,《登封世界歷史文化旅遊名城概念規劃》全面落實,《登封市城鄉總體規劃(20xx-2030年)》綱要、《登封市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管理導則》編制完成,《登封市智慧城市規劃設計方案》綱要通過專家評審。路網建設加快推進,鄭登快速全線貫通,汝登高速(登封段)、S323升級改造基本完成,G207、S316、S237(南段)大修改造全面完工,修建道路77條159.7公里。投資81.2億元,完成大棚户區改造、幹線公路兩側拆遷210萬平方米,新建安置房226萬平方米,建設配套設施103個,回遷羣眾5890户2.4萬人。城市承載能力不斷提高,少林大道(東段、西段)綜合提升工程全面完工;濱河路(國道207-大禹路)建成通車;潁河路、菜園路等16條道路完成大修整治;中城區主幹道9.5公里路燈完成升級改造;新增城市綠地面積31萬平方米;新建天然氣應急調峯站1個,新鋪設供熱管網17.4公里、供氣管網11公里,新增人防工程8萬平方米。龍璽灣、德融花園、天河英倫莊園等房產項目主體完工,國際商貿城開業運營。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衞生綜合整治,創成省級人居環境達標村22個、示範村11個,石道鄉被命名為省級生態鎮,唐莊鄉被評為省級衞生鎮,國家衞生城市順利通過屆滿複審。

——生態保護力度持續加大。紮實開展大氣污染治理,淘汰黃標車5002輛,位居鄭州縣市區前列;整治污染企業90家,完成環保改造企業25家,治理建築工地44處、油煙餐館565家,PM10、PM2.5濃度削減率分別為11.3%、4.3%,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61天。加強砂石礦山管理,規範採砂磨砂行為,逐步實現砂石開採與環境復綠同步進行。加大飲用水源地保護,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治理逛河8公里、少溪河2公里,建設生態廊道133.2公里,造林面積1.5萬畝。省級節水型城市創建順利通過考核驗收。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民生支出30.7億元,佔財政支出74.6%。積極促進就業再就業,完成各類培訓2萬人次,發放小額貸款7229萬元,新增城鎮就業8966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9萬人。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建立三級包户幫扶機制,實施貧困户互助金貸款項目,完成整村推進項目5個、特色經濟項目4個、易地搬遷3849户1.6萬人,實現8100人穩定脱貧。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積極實施國培省培計劃,開展各類師資培訓2.1萬人次。辦學條件持續改善,投資9747萬元,建成實驗高中運動場館,新建鄉鎮幼兒園8所,改擴建農村學校23所,創成省、鄭州市級示範成人學校22所,資助貧困學生3.7萬人次。城鄉醫療衞生設施不斷完善,完成潁陽、送表、徐莊衞生院改擴建工程,中醫院門診綜合樓主體完工,市醫院腫瘤病房樓建成投用。新農合籌資水平提高,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農村居民參合率達99.1%。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創建通過省級評估驗收。“五險合一”全面實施,累計發放社保卡33.6萬張。發放低保金9040.4萬元、慈善救助金187萬元。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投入1億元,為全市65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有線電視網絡數字化雙向改造完成投資3000萬元,扶持鄉鎮文藝隊伍80支,文化下鄉演出4000餘場,二十四節氣、嵩陽寶劍鍛造技藝等5項入選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楊嶺鬧歌榮獲河南省文藝演出最高獎項“金鼎獎”。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成立17個鄉鎮監管所;加大食品藥品抽查檢測和行政執法力度,居民飲食用藥安全進一步得到保障。安全生產基層基礎不斷加強,監管水平持續提升,安全生產形勢基本平穩。建立三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平台,全面推行“一單式”逐級走訪、“一本制”台賬管理,及時解決羣眾合理訴求,全年進京非訪總量下降79%,分行業矛盾調處化解率達95%以上。紮實推進平安登封建設,新增190路高清視頻監控,在全省率先建立“四位一體”視頻工作室,創成平安基層單位200個、零發案村210個,命名鄭州市民主法治村25個。深化提升網格化管理,集中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嚴厲打擊和妥善處置非法集資,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人民羣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提升。

——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深入推進機構改革,優化調整政府組成部門“三定”規定,食品藥品監管、衞生計生、工商質監、交通行政執法和道路運輸管理體制改革順利完成,大冶鎮、告成鎮被列入省級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紮實推進“五單一網”制度改革,建立涉及85個單位政府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全部錄入鄭州市五單信息管理系統,政務服務網正式上線運營。我市獲得“全國電子政務公開先進縣(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先照後證”全面實施。啟動公車改革,行政機關、參公事業單位取消的公車已全部封存。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三公”經費支出同比下降22.1%。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監督和羣眾監督,辦結人大代表議案、建議92件,政協委員提案157件,滿意率達98%。

同時,統計、審計、物價、檔案、老幹部、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事務、地方史志、民兵預備役、“雙擁”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保險、氣象、郵政、通信、煙草、鹽業等部門,在支持和參與地方經濟建設中都作出了積極貢獻!

各位代表,20xx年各項工作目標的順利完成,標誌着“xx”圓滿收官、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台階。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地區生產總值是“xx”末的1.7倍,年均增長10.9%;財政收入是“xx”末的1.5倍,年均增長9.1%。轉型發展取得重大突破。三次產業比重由2.9∶78.1∶19調整為2.7∶61.1∶36.2。高新技術企業由3家增加至13家,產業增加值達到45.6億元,增長1.6倍。新型城鎮化成績斐然。累計拆遷1560萬平方米,新建社區41個1291萬平方米,安置羣眾3.7萬户15.2萬人。完成道路367條733.2公里、生態廊道79條758.6公里。城鎮化率提高12個百分點。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升。累計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24個,實際引資409億元。成功舉辦四屆嵩山論壇年會、兩屆國際少林武術節,我市被確立為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示範區。羣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加7895元、6534元。“xx”,我市先後被命名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河南省旅遊標準化示範縣、河南省少林文化出口基地,榮獲河南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紅旗渠精神杯競賽活動先進集體等上三級榮譽376項。

各位代表!五年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得益於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得益於市人大、市政協的鼎力支持,得益於全市上下的齊心協力、砥礪奮進。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廣大幹部羣眾,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所有關心和參與登封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發展水平需進一步提高,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主導及新興產業規模佔比偏小,經濟增幅收窄;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水資源日益緊缺,環保壓力不斷加大;城鎮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功能還不完善,城市價值還未得到充分體現;教育質量和水平還不高,設施比較欠缺,人才比較缺乏;貧困人口數量較多,精準扶貧任務繁重;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公共產品相對不足,服務能力和水平與人民期盼還有一定差距;政府自身建設仍需加強,作風建設成果還不牢固。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十三五”奮鬥目標及20xx年工作安排

“十三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是:到20xx年,三產比重調整為2.3∶47.7∶50;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00億元,年均增長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到30.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760億元,年均增長14%;旅遊直接收入年均增長6.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40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700元;城鎮化水平達到65%以上。社會治理創新體系更加完善,民主法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羣眾安居樂業、幸福指數顯著提升。

關於“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主要任務、主要政策措施等,已形成《登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並印發各位代表,請一併審議。

20xx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按照市委的總體要求,我們將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以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示範工程為統攬,堅持全域旅遊、城鄉統籌,突出“大創新、大開放、大建設、大管理”主線,實施“大轉型、大旅遊、大民生”工程,深化提升“三大主體”工作,開闢“2211”綠色通道,加快轉型發展,全面扶貧攻堅,為實現“兩個率先”和建成具有天地之中“中”文化特色的世界歷史文化旅遊名城而努力奮鬥。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穩步增長,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完成鄭州市下達目標。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統籌謀劃、完善提升,加快推進全域旅遊

堅持實施全域旅遊戰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創新發展模式,推動旅遊產業由單一觀光型向休閒度假、健康養生複合型轉變。加快推進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啟動嵩陽書院、少室闕等數字化遺產保護展示項目,年內開工世界功夫中心、中國禪武文化國際研修中心,加快建設文化創意園、少林寺博物館、嵩山文化旅遊綜合體、嵩山國際文化養生度假區,完成陽城養生園主體工程、嵩山少林武術博物院建設。力爭“五一”節前豫見鐵路文化主題公園開業運營。大力發展旅遊新業態。謀劃引進國內知名企業,發展度假地產;藉助嵩山論壇,加大項目推介力度,推進嵩山論壇生態文化示範區建設;探索賽會新模式,積極籌辦國際功夫擂台賽、汽車拉力賽、嵩山馬拉松等活動,着力引進一批國內外專項體育賽事;創新“互聯網+旅遊”發展模式,推動旅遊創新,釋放新興旅遊消費活力;謀劃開發若干精品旅遊線路,全面促進文化遊、鄉村遊、生態遊、研學遊、工業遊等業態蓬勃發展。完善旅遊功能。謀劃大嵩山旅遊環線,啟動環山旅遊景觀大道升級改造工程,統籌實施慢行道、停車站點等服務系統。規劃建設旅遊小鎮、遊客集散中心,啟動錦鵬依山郡、鄉土情文化綜合體,推進明清古城保護展示項目,完成國際商貿城二期建設,力爭天河五星級酒店建成投用。加快完善旅遊配套服務功能,逐步把城區打造成大旅遊的遊客服務中心。提升旅遊環境。進一步規範旅遊市場秩序,提升旅遊管理服務水平,創建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縣(市)。加快推進智慧景區建設,推廣智慧旅遊APP,完善交通服務、語音導遊等功能。啟動嵩陽書院申創國家5A級旅遊景區,音樂大典創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精心籌辦第十一屆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

二、提質增效、集羣帶動,打造工業升級版

樹立“大轉型”理念,堅持產業引領、項目帶動、集聚發展,着力提升供需匹配度,加快新舊產業動力轉換。做大主導新興產業。依託中原千億級非晶產業集羣,制定五年發展計劃,建立登封非晶產業聯盟。加快推進TATA木門二期項目,完成亞力山卓板材生產區建設,力爭登電玄武巖、銀河科技陶瓷一季度試生產,白雲牧港、思源醫療器械儘快達產。新上一條年產1500架無人機生產線,進一步擴大無人機生產規模;加強與浪潮集團對接,爭取儘早入駐登封,開展更多領域合作。力爭主導新興產業產值達到290億元。做精傳統優勢產業。緊盯《中國製造20xx》產業發展方向,引導傳統企業向主導新興產業轉型,傳統產業佔工業經濟比重下降到73%。繼續實施煤炭“163”工程,加快推進資源整合和兼併重組;延長鋁行業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培育發展鋁型材等精深加工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和自主研發力度,支持嵩山礪風碳化硼、磨料砂帶等新材料項目。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力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57億元。3月份集中開工通用航空機場、豫雲科技大數據等一批重大項目,慧寶源生物醫藥等一批產業項目投產見效。圍繞主導產業和發展定位,實施精準招商,重點引進一批税源型、規模型、科技型項目,力爭全年引進域外資金100億元;強化項目服務,優化流程,破解瓶頸,保障項目招得進、留得住、建得快;謀劃一批帶動全局、關係長遠的項目,力爭納入省、鄭州市籃子,爭取更多政策和資金支持。完善產業集聚平台。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承載力,確保產業集聚區隧道竣工通車,高新技術園區申報省級產業集聚區,循環工業園區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園區。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堅持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不斷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力爭實現農業總產值23.3億元、休閒農業營業收入8億元、龍頭企業年產值突破14億元,保障糧食總產穩定在16.5萬噸左右。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擴大油菜、果蔬採摘等種植面積,新增特色作物種植面積1.5萬畝,促進傳統種植業向景觀複合型農業轉變;發展生態養殖產業,加快推進河南三木、全生農牧擴建項目。大力發展都市生態農業。依託唐莊都市生態示範區,加快登封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核心區建設。強力推進有盼頭等14個現代都市生態農業示範園項目,推出休閒農業精品線路2條,創建三星級休閒農業園區2個、四星級2個,完善提升休閒農業莊園12家,促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積極培育新型農業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升基層農技推廣服務能力,建立完善“三級四層”檢驗檢測監管體系。力爭申報“三品一標”認證基地7個,培育省、鄭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0個、家庭農場12家。持續改善農業發展條件。認真落實強農支農惠農政策,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新建、整理高標準良田4.8萬畝,實施潁陽鎮農田水利現代化示範鄉鎮項目,建成3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四、城鄉一體、提升功能,紮實推進人的城鎮化

樹立系統思維,科學謀劃世界歷史文化旅遊名城“成長座標”,建立綠色、循環、低碳的城市建設運營系統,留住城市文化“基因”,提升城市價值。加快完善規劃體系。圍繞《概規》落實,進一步明確名城概念內涵、標準體系、建設目標,加強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的規劃和管控,分步推進建設。編制完成登封市城鄉總體規劃和名城保護、景觀風貌等32個專項規劃,科學劃定城市發展邊界,合理佈局新市鎮。加快交通路網建設。新建鄭少洛高速崔坪站、永登高速劉碑站,改擴建鄭少洛高速登封東、登封西收費站。積極謀劃G207改線,做好G234、S319建設前期工作;3月份開工鄭登洛城際鐵路;加快推進商登高速建設,力爭汝登高速建成通車。繼續鞏固和發展農村公路,不斷提升公路等級和通行保障能力。加快完善城市功能。融入海綿城市理念,啟動中城區雨污分流、地下綜合管線工程建設,完善雨水收集、淨化、利用等功能。加快推進嵩陽南路跨高速大橋工程,力爭6月底建成通車。新建、改建濱河路(旅遊新城)南段、洧河東路等10條市政道路。編制和實施市區公共交通規劃,增加公交線路和公交車輛,方便羣眾出行。完善市區停車場佈局,規劃建設2個停車場。推進中城區110千伏變電站項目,3月底完成中城區路燈升級改造。啟動供氣、供熱調度中心項目,鋪設燃氣管網58.3公里、供熱主管網7公里、供水主管網24.1公里。加快城鄉電網建設,完成10千伏電力線路改造145.3公里。加快羣眾安置。加大新型社區投入,啟動新型農村社區配套項目70個,完成嵩陽辦城南莊、嵩潁苑二期、少林辦第一社區、中嶽辦韓村交河口一期等安置房建設;加快城市新區社區建設,疏導老城區人口向新區轉移。搶抓鄭州市舊城改造、土地增減掛鈎等政策機遇,切實解決新型社區手續問題,為羣眾辦理房屋產權證。加強城市管理。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創新城市管理方式,建立“三室一庭”司法保障機制。加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啟動智慧城市建設,分系統推進城管、交通、教育、衞生等數字化平台建設,完善智慧應用基礎設施,逐步構建智慧城市綜合運營管理系統。鞏固提升創衞成果,深入開展愛國衞生運動。堅決遏制違法建築,嚴厲打擊違法建設行為。引入經營城市理念,市場化運作廣告標牌、停車場等城市公共資源。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依託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風貌特色村,申報鄭州市美麗鄉村試點2個,完成中嶽辦北高莊村、盧店鎮崔崗村試點建設;支持送表爭創全國農村環境衞生整治示範鄉鎮。深入挖掘鄉土資源,在每個鄉鎮選擇一個特色村,高標準規劃、高品位打造,力爭建成一批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產業帶動、鄉風文明的美麗鄉村。

五、持續發力、多管齊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改善環境質量,建設宜業宜居的美好家園。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讓天更藍。加快推進華潤電力、中嶽電力、榮奇熱電超潔淨排放項目,確保穩定達標排放。持續開展污染散源調查,做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加強揚塵、油煙、機動車尾氣等環境污染控制。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健全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工作機制;加大環境執法力度,確保全年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力爭空氣質量整體處於優良水平。不斷改善水體環境,讓水更清。切實加強河流沿岸排放企業監控,加大飲用水源地保護力度,確保水質穩定達標。創新水資源保護方式,新建一批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加快建設旅遊新城污水處理廠,完成市區3座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工程。加快創建國家級節水型城市,爭創省級生態鄉鎮1個、生態村1個,鄭州市級生態村3個。加快實施造林綠化工程,讓地更綠。抓好林業生態建設,完成生態林營造6200畝、林業產業工程3500畝、森林撫育和低質低效林改造1.2萬畝,建成道路、農田綠網62公里。

六、積極作為、攻堅突破,持續深化改革創新

進一步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圍繞服務世界歷史文化旅遊名城和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示範工程建設,重新梳理、優化調整部門職責。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推進簡政放權,進一步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推行“五單一網”制度,切實解決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問題。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做強城投、天中實業、中鑫實業三個投融資公司,做實廣電、水務、文化旅遊三個行業公司。建立土地融資平台,加大土地收儲力度,加強城際鐵路及高速公路站點、水庫周邊等重點區域土地管控,爭取應收盡收;加快土地一級市場開發整理,盤活土地資源,提升融資水平。進一步鞏固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場監管信息平台建設。加快推進不動產製度改革,做好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加快科技創新。加大創新資金扶持力度,探索設立產業扶持基金和創新創業基金,全力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引導企業建設技術中心,提升核心競爭力;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家,完成增加值53億元、同比增長16%;做好專利技術轉化,發揮專利效益,力爭完成專利授權項目600個。強力推進創新創業綜合體建設。加快完善科技孵化器功能,建設電子與新材料創新創業綜合體二期服務中心項目,力爭全年引進運營團隊1個、創新創業人才10名、入駐企業(研發團隊)15家;加快完善科技加速器功能,推進創新創業科技園建設,打造高新技術研發與創新創業集聚地。

七、以民為本、夯實基礎,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實施精準扶貧。按照扶貧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貧成效“六個精準”要求,構建專業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大格局,實施民政、衞生、教育、人社、工會、金融、殘聯等多部門聯動扶貧,分類開展醫療救助、民政救濟、慈善捐助、工會幫扶、信貸支農、社會互助等行動。積極實施雨露計劃培訓2300人、整村推進項目5個、易地扶貧搬遷527户、區域特色經濟項目2個、產業化扶貧項目15個,力爭8000人穩定脱貧,確保20xx年實現全面脱貧。紮實做好水文章。啟動“雙水源”戰略,通過引進境外水、蓄住天上水、利用再生水、涵養地下水、推行水務一體化管理五個途徑,着力解決用水緊缺問題。2月份開工建設河門水庫;3月底前與省水投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全面啟動水生態體系建設。鞏固提升水利設施,實施水庫移民後期扶持項目,加快推進告成鎮大中型水庫移民避險解困工程。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積極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縣(市)。完成中國小新一輪佈局規劃,新建幼兒園1所、中國小1所;投資7926萬元,完成鄉鎮學校校舍維修工程20個、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改善工程22個;發展社會辦學,投資5100萬元,完成中嶽辦漢武路學校建設。在市區開工一所師資優良、設備完善、環境優美的現代化、示範性高中。實施骨幹教師梯隊培育和人才引進工程,搭建名師成長平台,招聘知名師範院校優秀畢業生100名,逐步打造優秀教師團隊。實施教育集團化發展和高端資源引進工程,整合現有教育資源,探索組建登封教育集團,引進省內外名校入駐登封,力爭在3至5年內教育質量達到鄭州市郊縣中上游水平。提供更優質的醫療健康服務。做好市人民醫院與省人民醫院醫療聯合體建設,加大對市區3家公立醫院投入力度,努力打造區域醫療中心。擴大縣域內鄉鎮衞生院與市直醫院建立醫療聯合體試點;加強城鄉衞生設施建設,改擴建君召、大金店、東華、白坪衞生院,力爭中醫院門診綜合樓、市公共衞生綜合管理服務中心儘早投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繼續保持在99%以上,住院病人實際補償比高於20xx年同期水平。謀劃籌建登封市食品藥品檢驗監測中心,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領域違法行為,堅決治理餐桌上的污染。構建普惠託底的社會保障體系。完成技能培訓8500人次,新增就業再就業55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5萬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7000萬元。認真落實城鄉低保、五保供養、困難羣眾救助等政策,積極開展慈善活動,保障弱勢羣體生活需求;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力爭建成農村養老服務中心2個,確保登封市老年福利中心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完善農村文化信息工程和農家書屋建設,繼續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完成城區有線電視數字化網絡雙向改造二期工程。加快通訊網絡建設,提升4G網速,實現高清視頻通話。

八、創新方式、深化管理,持續提升社會治理能力

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建立現代安全管理體系,強化制度機制環節管理,把責任落在實處,把工作做在細處;堅持隱患即事故觀念,必須提前着手、必須落實責任、必須提前問責,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遏制較大事故,確保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抓好高清視頻監控和電子警察升級改造,深入推進羣防羣治,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快陽光調解平台建設,促進民事、行政、司法調解制度銜接,強化訴調對接,完善多元化糾紛化解體系;抓好社區警務建設,推進多元共治。繼續推進“一單式”逐級走訪、“一本制”台賬管理,強化首辦負責,抓好積案化解,加大非訪治理,引導羣眾依法信訪、網上信訪。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嚴厲打擊非法集資、惡意欠薪等違法行為,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政府自身建設

堅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認真貫徹《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xx—20xx年)》,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維護穩定。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提高政府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深化服務型行政執法,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強化執法監督,促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暢通行政複議渠道,依法化解行政爭議。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紮實做好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廣泛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督。

堅持羣眾至上,打造為民政府。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秉持為民情懷、事業理想和工作韌勁,始終把羣眾觀點根植於血脈裏,體現到政策中,落實在行動上。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時效,樹立可親、可信、可敬的政府形象。深入基層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多做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事情,用幹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羣眾的“幸福指數”。

持續改進作風,打造效能政府。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進一步完善政府工作規則,推動政府高效運轉,落實工作責任,嚴格工作時限,強化督促監督檢查,全面提升行政效率。創新政府管理方式,推廣電子政務和網上辦事,實行政務公開。大力倡導默默無聞、踏實肯幹的作風,堅決抵制幹一説二、浮誇造勢的行為。深入轉變政府職能,創造更良好的發展環境,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強化行政問責,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努力打造一支能力過硬、勤勉盡責的公僕隊伍。

強化從嚴執紀,打造廉潔政府。清正廉潔是政府的生命線。恪守中央“八項規定”,堅持勤儉節約辦事,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強化預算執行動態監控。進一步規範國有資產處置、公房租賃、荒山林地承包等公共資源處置,維護公共利益不受損害。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切實規範權力行使,立“明規矩”、破“潛規則”,着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嚴格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着力正風肅紀,以零容忍態度糾正和查處損害羣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努力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各位代表!東方風來滿眼春。登封發展的藍圖已經繪就,面臨的機遇千載難逢,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鋭意進取、開拓創新、克難攻堅、奮發有為,為早日建成世界歷史文化旅遊名城而努力奮鬥!

標籤: 永泰 市政府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nxz4o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