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瀘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瀘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瀘州是長江上游重要港口,為四川省第一大港口和第三大航空港,成渝經濟區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瀘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希望對你有用!

瀘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瀘州市政府工作報告篇1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查,並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是我市搶抓機遇、克難奮進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緊緊圍繞建設川滇黔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的總體定位,着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59.7億元,比20xx年(下同)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81億元,增長36.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8.3億元,增長13.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9億元,同口徑增長12.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0元,增長10.6%;農民人均純收入9470元,增長12%,較好地完成了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向全市人民承諾的民生實事全部兑現!

一、積極應對挑戰,經濟發展穩中有進

一年來,我們面對宏觀經濟下行、酒業深度調整、房地產市場變化等多重壓力,迎難而上、積極作為,保持了良好的經濟運行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綜合施策穩定增長。出台了30條穩增長措施,制定了幫助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發展系列政策,積極籌建四川瀘州純糧原酒發展基金,將工業發展引導資金提高到4.8億元,設立了2億元醫藥產業扶持資金,發揮了較好的組合效應。切實幫助區縣破解發展難題,促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750.7億元,增長11.6%。

整合資源優化平台。將全市所有園區整合為四川瀘州長江經濟開發區、瀘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三大園區”。瀘州長開區形成“一區五園”佈局結構,榮獲“四川最具投資價值產業園區”稱號;瀘州高新區新增建成區面積2052畝,創建國家高新區通過部委會審;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17億元,被評為“四川省知識產權示範園區”。創新投融資平台,組建了瀘州市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工業投資集團公司、高新投資公司和交通投資集團公司,投融資渠道有效拓展。

科學規劃引領發展。堅持以規劃為龍頭,編制了《瀘州市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20xx—20xx年)》、《瀘州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瀘州港發展戰略研究》、《四川瀘州長江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瀘州沱江新城概念性規劃》、《瀘州長江生態濕地新城概念性規劃》、《瀘州智慧城市建設概念性規劃》、《瀘州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瀘州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xx—20xx)》、《瀘州高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一系列重大發展規劃,完成了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登記,啟動了“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

二、加快轉型升級,八大產業穩步發展

一年來,我們圍繞“產業發展突破年”的工作主題,大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加快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八大產業實現增加值1025億元。

工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堅持優先發展酒業不動搖,加快調整產品結構,“工農牌”、“歪嘴郎”、“瀘小二”等產品銷售市場不斷拓展。大力發展純糧固態釀造,種植高粱70.1萬畝。瀘州老窖“一園三基地”、中國酒鎮·酒莊、郎酒濃香型白酒生產基地、華夏龍窖白酒產業園等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全市規模以上酒類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2.1%。化工、能源、機械產業轉型升級取得積極成效。年產15萬噸潤滑油加氫項目開工建設,煤制氣一期工程、北方公司纖維素醚生產線等項目加快推進。觀文煤礦投入試運行;頁巖氣累計產氣1億立方米;北辰電力產業園建設有序推進;成功列入全國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範城市。四川長液·廈門海翼西部基礎件項目建成投產。現代醫藥產業快速發展,阿斯特年產50萬套醫療器械、科瑞德藥物製劑生產線等項目建成投產,成功引進山東步長集團等醫藥企業9家、總投資70億元。全市規模以上醫藥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7.7%。

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業,城西城市綜合體、西南商貿中心二期等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瀘州)西南商品博覽會”;“拉貨寶”、“瀘州購”等本土電子商務平台全線運營,全市電子商務實現交易額90億元、增長39.8%;瀘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功獲批,瀘州水運口岸成為國家第一批進境糧食指定口岸,首批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糧食順利抵達瀘州港,新開通“瀘州至南京至韓國”近洋航線;瀘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3134萬噸、增長15.8%,其中:集裝箱吞吐量32萬標箱、增長59%;瀘州機場通航航線達14條,實現旅客吞吐量71萬人次、增長61.6%。加快發展現代金融業,樂山銀行在我市設立分行;四川宏圖物流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掛牌上市。20xx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613億元、貸款餘額920.8億元,較年初分別增長14.3%和20.1%。加快發展旅遊業,張壩桂圓林、天仙硐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成功創建全省旅遊標準化示範市,實現旅遊總收入183.9億元、增長28.6%。大力發展健康養老、文化創意等新興服務業,我市成功列入全國首批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現代農業穩步推進。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實施121個產業化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8.2億元。成功舉辦“瀘州優質農產品(北京)展銷周活動”。糧食總產量達198.3萬噸,實現穩中有增。肉類總產量達34.4萬噸、增長3.3%。竹林面積達351萬畝,居全省第一。新增省級標準化示範項目8個、省級龍頭企業5家,新發展農民合作社示範社33個、家庭農場220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40%。鎖口水庫、觀文水庫、倒流河水庫等骨幹水利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41萬畝,新增耕地2.9萬畝、節水灌面15.7萬畝。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紮實推進,新建聚居點70個。我市成功創建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三、狠抓項目建設,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一年來,我們強力實施項目攻堅,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居全省第3位,比20xx年提升4位。

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實施207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20.2億元。成自瀘赤高速公路瀘州段建成通車,全市高速公路通車裏程達378公里,居川南第一位。93公里繞城高速公路閉合運行。瀘州機場遷建工程、敍大鐵路、敍古高速公路、敍宜高速公路瀘州段、瀘合產城大道、納福港城大道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隆黃鐵路敍永至畢節段預可研獲國家發改委批覆。武駿特種玻璃製品生產線建成投產,瀘州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四川合辰實業循環經濟等項目開工建設。

要素保障持續有力。全年投資到位資金1204億元,增長31.2%。民間投資881.9億元,增長32.4%。爭取各類用地指標2.9萬畝。關口110千伏、瀘縣220千伏等一批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工業用電量39.5億千瓦時、增長4.2%,工業用氣量12.6億立方米、增長10%,成品油供應量48.1萬噸、增長13.1%。

搶抓機遇成效明顯。主動對接國家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被列為全國重要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節點城市),一批重大項目列入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利用全國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等政策機遇,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儲備重大項目480個、總投資9000億元。

四、完善城鎮體系,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步伐加快

一年來,我們圍繞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全市城鎮化率達44.8%。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192.6億元、增長47.1%;建築業實現總產值518.9億元、增長27.3%。

中心城區功能品質進一步提升。啟動“兩江新城”規劃建設,實施7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4.3億元。沱江六橋、忠山隧道、雲龍機場快速通道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改造完成立體交通3處,建成人行天橋5座。城東、城南等污水處理廠及截污幹管工程有序推進,新建、改造供水管網25公里。“兩江四岸”整治工程完成長江現代城段和沱江濱江路景觀改造。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113.2平方公里、人口達116.6萬人。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縣城和小城鎮建設加快推進。瀘縣、合江、敍永、古藺四個縣城實施城市建設重點項目38個,完成投資66.1億元,建成區面積增加3.4平方公里,人口增加3.5萬人。全市新增國家級重點鎮13個、省級“百鎮建設試點行動”示範鎮10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3個。

爭取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取得成功。積極探索試點工作,出台了《瀘州市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方案》。全面放開落户限制,引導和鼓勵農業轉移人口20xx8人落户城鎮。5個鄉撤鄉設鎮,改設或增設街道辦事處5個。我市成為全省唯一的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級市。

五、推進改革創新,發展動力有效激發

一年來,我們堅持改革與創新並舉,着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在重點領域實施了62項具體改革事項。

政府職能加快轉變。積極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市政府工作部門由33個調整為32個。調整、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31項,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23項。全面推行“兩集中三到位一杜絕”,辦結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175萬件。在全國率先啟動了不動產統一登記示範建設工作。在全省率先開展工商登記“先照後證”試點,新增各類市場主體2.8萬户、各類企業5200户,分別增長21.7%和85.7%。

經濟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穩步推進瀘天化集團改革工作,華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興瀘水務集團啟動股份制改造工作。市商業銀行增資擴股進展順利,四川中國白酒產品交易中心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工作有序推進,啟動了納溪、瀘縣農村信用社改制工作。加強財政預算管理制度建設,調整市區財政管理體制,實現了市區税收屬地徵管。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基本完成。

創新能力加快提升。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瀘州高新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創建成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酒類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通過資質認定和授權,四川省高性能液壓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啟動建設。設立科研專項資金4000萬元,與科研院校開展合作項目249個。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轉化重大科技成果52項,實現高新技術產值100億元、增長18%。我市成功創建為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

六、擴大開放合作,區域競爭力不斷增強

一年來,我們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開放空間有效拓展,發展優勢明顯增強。

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成功承辦“20xx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12個國家和地區的420多家企業參展,成交金額128.2億元。“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落户瀘州。我市成為第xx屆西博會主題市。成功舉辦“四川(瀘州)-法國醫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交流會”。與新加坡開放合作三年規劃加快落實,與杭州國際城研中心等單位的戰略合作不斷深化。全市實際到位外資增長19.1%,進出口總額增長21.7%。

招商引資取得實效。全市新履約市外國內項目679個,投資總額1128.3億元。積極參加“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萬企出國門”、科博會等活動,成功舉辦“兩江新城”推介會、中國酒城·瀘州投資説明會。新引進投資10億元以上的項目20個。

區域合作不斷深化。加強長江沿岸城市交流合作,與南京市政府、上海國際港務集團簽署港口物流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推動赤水河區域合作發展,與遵義、畢節、昭通等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主動融入成渝經濟區,推動川南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實施對口援建甘孜州稻城縣、鄉城縣,雅安市寶興縣項目17個,完成投資1.1億元。

七、持續改善民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一年來,我們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基層基礎建設,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民生工程有力推進。全市民生支出196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0%。城鎮新增就業3995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14%。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大病保險制度。開展法律援助23447人次。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6985套,啟動實施棚户區改造26191套、農村危房改造14405户。整治“三無院落”113個。新改建農村公路973.1公里。地質災害避險搬遷1868户。深入推進“七大扶貧攻堅行動”,幫助7.6萬人脱貧解困。解決了農村30.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和12.9萬户用電難問題,全面消除了“無電校”和“無電户”。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教育事業均衡發展,新建、改擴建中國小校16所,新建公辦幼兒園19所,“上學難、入園貴、大班額”等問題得到進一步化解,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出台政策解決了農村偏遠教師生活補貼問題。川滇黔渝結合部醫教園區建設加快推進。瀘州醫學院更名四川醫科大學通過教育部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評議。衞生事業加快發展,西南醫療康健中心、市人民醫院新院等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市婦幼保健院強化了臨牀支撐。9家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進。在敍永縣3個鄉鎮開展了全民免費預防保健試點工作。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審批6636例。文體廣電事業蓬勃發展,話劇《蔣兆和》在北京、成都等地成功演出,《天賜瀘州》首次公演,4個區(縣)、5個鄉鎮成為“全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瀘縣創建為全國文化先進縣。奧林匹克體育公園建成投用。參加省第十二屆運動會奪得44枚金牌,居全省第三名,創歷史新高。

生態建設進一步加強。強化節能減排,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削減1.5%、1.8%、24%、28%,大氣可吸入顆粒物(PM10)下降5.1%。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紮實推進,在全省率先出台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瀘州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加快推進。投入資金6574萬元,實施赤水河流域瀘州段環境綜合整治。全市新建鄉鎮污水處理廠26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7.5平方公里,完成營造林48萬畝,鞏固退耕還林61.5萬畝。

社會保持安全穩定。認真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責任制,嚴格實行“一票否決”。安全生產“四項指標”全面下降,我市成為全省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的兩個市之一。落實了食品安全“五級監管”制度,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不斷強化。集中開展打黑除惡專項鬥爭暨社會治安專項整治行動,破獲各類刑事案件7534起。大力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中心城區“天網”三期工程建成投用。堅持用羣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依法規範信訪秩序,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6485件,社會大局保持了和諧穩定。

國防動員、人民防空、民兵預備役建設不斷加強。拓展雙擁共建領域,海軍592艦被命名為“瀘州艦”。婦女兒童、青少年、慈善、殘疾人、老齡事業持續發展,民族宗教、台灣事務、外事、僑務、消防、保密、檔案、氣象、地方誌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深入查找“四風”突出問題,紮實開展“9+1”專項整治,“三公”經費支出減少14.8%。認真落實依法治市工作規劃,依法行政進一步加強。嚴格執行市人大及其會的各項決議決定,自覺接受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376件、辦結率100%。堅持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調整完善市政府法律顧問團,嚴格執行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和“三重一大”民主決策制度。深化政務公開,建成行政權力依法規範公開運行系統,網上公開運行行政權力事項近3萬件。全面推進政府投資項目工程招投標和政府採購電子化。“12345”市長熱線受理羣眾有效來電2.9萬件。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加強行政監察、財政監督和審計監督,廉政風險防控“三早三卡”機制進一步完善。嚴厲查處了政府系統195起違紀案件,始終保持了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給予我們監督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向駐瀘部隊官兵和社會各界人士,向全市人民,表示衷心感謝並致以崇高敬意!

各位代表,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也清醒看到,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加快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升級的雙重任務仍然艱鉅。白酒、化工、能源、機械等傳統優勢產業還處於深度調整期;現代醫藥、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雖然發展較快,但總量偏小,短期內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不明顯。二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還需加快推進,妨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亟待破除。三是關係羣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扶貧、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四是政府自身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一些政府工作人員“庸懶散浮拖軟”和“不具體、不落實、不負責”等不良現象還時有發生,依法行政、廉潔從政等工作還需進一步加強。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採取有力措施積極解決。

20xx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xx”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發展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認真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主動適應新常態,主動作為穩增長,以創先爭優的志氣、攻堅克難的勇氣、開拓創新的鋭氣,搶抓國家建設長江經濟帶等機遇,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求好、好中求快”的工作基調,突出“產業轉型發展年”的工作主題,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向創新要效益,把規劃變為行動,把藍圖變成現實,加快建設全國重要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長江上游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加快建設川滇黔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奮力開創瀘州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新局面。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比20xx年(下同)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1%。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動產業轉型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加快調整優化白酒產業。堅持夯實基礎、調整結構、拓展市場,支持瀘州老窖、郎酒等優勢酒類企業創新營銷模式,擴大市場份額;加大對“小巨人”企業的扶持力度,引導中小微酒類企業整合壯大。大力發展純糧固態釀造,高粱種植面積穩定在70萬畝,打造“瀘州釀”區域品牌。有序推進瀘州老窖“一園三基地”、郎酒濃香型白酒生產基地等項目建設。充分發揮國家酒檢中心等功能平台的作用,確保國家酒類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通過驗收並投入運行。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以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示範片、示範點建設。大力發展現代養殖、高效林竹、綠色蔬菜、精品果業等八大特色農業產業,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嚴守耕地紅線,耕地保有量達到38.4萬公頃以上。確保糧食總產量達195萬噸以上,優質稻面積穩定在180萬畝,優質蔬菜、名優水果面積分別達到100萬畝以上;肉類總產量達到36.2萬噸以上。新建現代林業基地20萬畝。提高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2個百分點。新增市級龍頭企業15家,創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8個,發展家庭農場40個。開工建設瀘縣三星橋水庫等抗旱水源工程,加快推進敍永納坪、古藺朝門煙區水源工程建設,不斷完善農業基礎設施。

加快發展現代製造業。大力推進化工、能源、機械產業轉型升級。確保煤制氣一期、年產15萬噸潤滑油加氫等項目建成投產。支持中海瀝青提升煉油產能,推動石油化工產業做大做強。開工建設中海石油氣電集團生物質天然氣項目,確保北辰電力產業園項目建成投產,推進西部智能電網裝備產業園、航天瀘州工業園等項目建設。加快建設岔角灘煤礦、箭竹坪煤礦。完成長起、邦立重機、長江機械一期項目搬遷,確保瀘州長江機械有限公司“智能工廠”建成投產。大力發展現代醫藥產業,開工建設步長生物製藥及新藥產業化基地、瀘州食品藥品檢測中心、瀘州醫學成果轉化中心、秦巴GAP研究中心等項目,辦好“20xx年中國醫藥企業家年會”。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華潤購物中心、海吉星農產品商貿物流園一期、萬誠國際紅星美凱龍商城、步步高購物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快建設瀘州臨港物流園,建成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啟動跨境電商工作。辦好“第三屆中國(瀘州)西南商品博覽會”、迎春購物月等活動。推動“鄰家壹佰”智慧社區超市建設,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試點工作。積極籌建瀘州農村商業銀行,完成瀘縣農村信用社改制工作。積極引進股份制銀行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支持瀘州市商業銀行在成都設立辦事處,推進企業境內外上市,加快證券、保險、債券業發展,促進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規範健康發展。強化區域合作,開展旅遊營銷,着力打造“醉遊中國”白酒金三角旅遊線、“長征豐碑”紅色旅遊線,力爭龍橋文化生態園、堯壩古鎮、花田酒地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大力培育健康養老、文化創意等新興服務業。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加快建設“三大園區”。瀘州長開區突出港口功能完善和區域物流合作,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物流業,積極爭創省級開發區。瀘州高新區突出項目帶動、開放支撐和體制保障,加快建設長江經濟帶創新發展示範區,爭創為國家高新區。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突出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00億元以上。

二、提升互聯互通能力,加快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

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對外運輸通道,力爭敍古高速公路敍永至古藺縣城段建成通車,推進敍宜高速公路瀘州段、瀘渝(G8515)高速公路建設,做好敍威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設敍大鐵路,開工建設川南城際鐵路瀘州段,力爭隆黃鐵路敍永至畢節段開工,積極開展渝昆鐵路、沿江鐵路前期工作;加快建設瀘州機場遷建工程;協調推進長江瀘渝段航道險灘整治。加快建設市內幹線路網,推進瀘合產城大道、納福港城大道建設,改造提升重要產業基地、重點城鎮、重點景區林區道路;新改建通鄉公路150公里、通村公路200公里。完成城北公交樞紐站主體工程,加快城西客運中心站、敍永川瀘西外客運站等項目建設。

推進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建設。依託高速公路,優化客運佈局,提升客運服務水平。穩步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建設,逐步開行城鄉公交車,促進農村客運區域化經營。優化城市公交體系,促進城市緩堵保暢。力爭瀘州機場開通新航線,旅客吞吐量突破80萬人次。加快建設瀘州港續建工程,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8萬標箱。鼓勵運輸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積極爭創國家4A、5A級物流企業。

推進交通運輸支持系統建設。加快建設“智慧交通”,完成瀘州港綜合信息平台一期工程建設,開發“智慧交通”手機APP功能,初步形成交通大數據與雲平台中心。加快建設“綠色交通”,大力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加大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力度。加快建設“平安交通”,建成交通運輸日常監測與應急指揮中心,完善交通運輸運行監控體系和車輛、船舶GPS及3G視頻監控功能,確保交通安全。

三、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

加快中心城區建設。堅持“有保有壓、突出重點、有序推進、健康發展”,推進城市建設。完成“兩江新城”分區規劃,優化調整控制性詳細規劃。沱江新城完成西南商貿中心二期、蜀瀘大道四期工程建設,加快建設沱江六橋及連接線、川滇黔渝結合部醫教園區、西南醫療康健中心一期、城西城市綜合體等項目。長江生態濕地新城建成歡樂派海灘公園,加快建設麒麟組團等項目,啟動長江濕地生態公園一期工程建設。堅持“疏解老城、完善功能、提升品質”,改造提升老城區。完成忠山隧道工程建設。建成城東、城南污水處理廠及截污幹管工程。推進枇杷溝歷史文化街區徵收安置、藍田舊城改造、麻沙橋-學士山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深入開展愛國衞生運動,確保通過第六次“國家衞生城市”複審。加快建設“智慧城市”。

推進縣城和小城鎮建設。指導四個縣城提升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推動瀘縣、合江與中心城區一體化發展,輻射帶動敍永、古藺縣城建設,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和吸納能力。着力建設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示範作用強的重點集鎮,力爭2—3個鎮列入全國建制鎮示範試點鎮。重點圍繞“兩線兩點一基地一龍頭”,加快建設幸福美麗新村,全面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及困難户、無房户農房建設。

開展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積極探索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設立專項基金,建立社會保險銜接制度,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探索多元化可持續的城鎮化投融資機制,促進籌資渠道多元化。創新行政管理高效與行政成本降低的管理模式,啟動瀘縣撤縣設區工作,支持合江加快撤縣設市進程,有序推進鄉鎮區劃調整。

四、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動力活力

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加大政府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力度。實施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有經營性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推動瀘天化集團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規範政府投資項目,加強融資平台建設和管理,鼓勵社會資本通過PPP等方式參與項目建設。繼續實施工商登記“先照後證”試點。加快財税體制改革,進一步規範預算管理和政府性債務管理。深化農業農村體制改革,加快農村產權確權頒證,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爭取並做好土地制度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探索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繼續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示範建設工作。激活民間資本活力,加強企業家能力建設,助推民營經濟轉型升級,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實施50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户、省級創新型企業8户。培育和發展科技服務業,推進科技孵化平台建設,確保瀘州高新區綜合孵化器建成投運,加快醫藥等專業孵化器建設。優化提升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加快“川南科技成果與專利技術實體交易市場”建設,啟動高端裝備研究院、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建設。積極爭創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實施“酒城科技英才”計劃,培養、引進一批重點產業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實施質量升級計劃,深入推進質量強市工作。

深化對外開放合作。注重招大引強,圍繞重點產業、重點園區,立足全球市場,開展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招商,千方百計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大項目。瀘州長開區重點招引一批有實力的商貿物流、現代製造企業,力爭中國物流城市配送中心、公路貨運中心、生產資料流通中心等項目簽約落地。瀘州高新區重點圍繞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醫藥產業鏈,力爭引進一批重點項目。深化與沿江港口城市的合作,密切與成渝經濟區城市的協作,推動川南經濟區一體化進程。加強與滇東、黔北地區的對接,加快赤水河區域合作發展。繼續深化與新加坡的交流合作。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發展成果全民共享

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確保公共財政用於民生支出的比重保持在70%以上。全面落實各項就業促進政策,確保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完善基本養老和社會救助制度體系,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進一步擴大社保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推進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在敍永縣開展全民免費預防保健試點工作。加強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解決農村29.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開展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整治。改造城鎮危舊房和棚户區16072套,新開工保障性住房1940套。推進“寬帶鄉村”惠民工程建設,解決農村“上網難”問題。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力度,提升地質災害綜合防治水平。強化風險監測和日常監管,提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能力。

加大扶貧攻堅力度。繼續以烏蒙山片區為主戰場,大力開展精準扶貧,深入推進“七大扶貧攻堅行動”,重點扶持56個貧困村脱貧解困,減少貧困人口7萬人以上。加快貧困地區、邊遠山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敍永、古藺農電體制改革,推進農村電網改造。開展“扶貧結對網絡行”等活動,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扶貧。

加大生態建設力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加快國家木材戰略林基地建設。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土壤污染修復等工程建設,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0平方公里。加快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確保通過國家中期評估。大力整治農村環境污染,推進城鄉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確保瀘州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建成投用。深入開展大氣、水污染綜合防治,紮實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全面完成總量減排目標任務。

六、加強社會建設,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加快中高職銜接和職業院校集團化建設步伐,推進國家中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試驗區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開展“醉美瀘州·百姓舞台”等文體惠民活動。推進宋代石刻博物館、文化藝術中心、白招牌全民健身廣場、廣播電視“户户通”、固定電影放映點等項目建設。加快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建設,提升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強重大疾病防控。加快市人民醫院新院、市中醫院新院建設,完成市婦幼保健院二期工程前期工作。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6‰以內。加強國防動員、國防後備力量和民兵預備役建設。做好雙擁、民族宗教、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對台、外事、僑務、保密、檔案、氣象、人防、地方誌等工作。

強化安全生產監管。認真貫徹落實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強化政府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加快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強化煤礦和非煤礦山、消防、危化品、公共場所等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監管。着力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建成1個國家級、8個省級安全社區,新建一批省級、市級安全文化示範企業。動態排查治理安全隱患,持續開展“打非治違”專項鬥爭,堅決防止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千方百計確保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城鄉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村(居)民自治作用。健全維護羣眾權益和化解糾紛機制,加強專業化和行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進一步暢通和拓寬羣眾訴求表達渠道,依法規範信訪秩序。深化社會治安專項集中整治,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健全立體化防控體系,促進社會治安大局持續平穩向好。強化信息研判和動態預警防範,提高維穩處突水平。啟動戒毒康復醫院建設,強化社區矯正工作,切實加強特殊人羣管理。強化應急管理,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全面落實依法治市工作規劃,完善社會普法教育機制,紮實開展“法律七進”活動。

七、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推進政府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建立並向社會公佈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規範前置審批和中介服務事項,制定投資項目審批核準前置要件目錄,取消無法定依據的中介服務事項。加強市、縣、鄉三級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強化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一體化管理。

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在全市行政機關全面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建立行政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

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積極推行綜合執法,大幅減少市縣兩級政府執法隊伍種類,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推行行政複議委員會制度。健全完善城管執法體制,推進執法事權重心下移,全面推進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嚴格規範行政執法程序和行政執法裁量權,向社會公開發布裁量標準。加大關係羣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

強化行政權力制約監督。嚴格執行市人大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切實做好建議提案辦理工作。自覺接受司法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拓寬羣眾監督渠道,及時迴應處理羣眾合法合理訴求。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切實加強財政預算、重大項目建設、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建立全市行政規範性文件查詢檢索系統。強化政府內部權力制約,加強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公共資源轉讓、政府投資、政府採購等重點領域監管。

加強作風和廉政建設。鞏固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建立健全密切聯繫羣眾、改進作風長效機制,持續治理“四風”、“三不”、“庸懶散浮拖軟”等不良現象。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完善廉政風險防控“三早三卡”機制。加強廉政宣傳教育,強化理想信念、宗旨觀念、廉潔自律和警示教育,促進政府工作人員廉潔從政。建立行政監察與審計監督聯動機制,嚴格監督執紀問責,嚴肅查辦腐敗案件。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新的征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做好今年政府各項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依靠全市人民,凝心聚力、鋭意進取、紮實工作,為瀘州實現“兩個率先”而努力奮鬥!

瀘州市政府工作報告篇2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查,並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本文來自派智庫

20xx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是瀘州發展歷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緊緊圍繞“建設川滇黔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的總體定位,牢牢把握“奮力走在全省次級突破前列”的總體要求,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實現了“着力六個突破、力爭四年翻番”的良好開局。全市完成生產總值1140.5億元,比20xx年(下同)增長1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16.3億元,增長1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66.4億元,增長2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9億元,增長14.9%;地方公共財政收入109.6億元,增長3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21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8455元,增長13.3%。在此,我向大會報告,全市經濟總量實現跨越升位,“九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本文來自派智庫

一、投資拉動,在項目建設中夯實發展後勁

一年來,我們以“項目落地見效年”為工作主題,打基礎、利長遠,強力實施項目攻堅,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量躍居全省第7位,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

項目落地見效。實施184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17.6億元。新開工10億元以上的項目24個、100億元以上的項目3個,竣工10億元以上的項目3個。敍宜高速公路瀘州段、瀘州機場遷建工程開工建設,瀘渝高速公路、成自瀘赤高速公路瀘州至自貢段建成通車。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通車裏程90公里,總里程達316公里。古藺觀文水庫啟動建設,納溪黃桷壩水庫主體工程全面完工。

要素保障有力。到位項目資金904.1億元,增長23.1%。民間投資652.7億元,增長37%。獲批工礦廢棄地復墾項目13個,實施增減掛鈎項目15個,落實項目用地3.1萬畝。林莊220千伏主變增容擴建工程、敍永新區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竣工投運。工業用電量增長19.5%,天然氣供應量增長11.8%,成品油銷售量增長4.6%。 派智庫

發展後勁增強。我市列入《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20xx—20xx年)》、《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xx—20xx年)》,納入全國二級物流園區佈局城市。隆黃鐵路敍永至畢節段、內瀘城際鐵路獲得省政府支持組建項目公司,古敍煤矸石電廠、渝昆鐵路、樂自瀘鐵路瀘州段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儲備項目1105個,總投資達6806億元。

二、多措並舉,在市場調整中鞏固瀘酒優勢

一年來,我們面對白酒產業的深度調整,主動作為、積極應對,千方百計穩定質量、穩定市場、穩定隊伍,白酒產業在調整中發展、在發展中優化。

酒業基礎進一步夯實。編制完成《瀘州建設“中國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總體規劃》。瀘州老窖“一園三基地”、二郎 名酒名鎮、中國酒鎮·酒莊、郎酒濃香型白酒生產基地、華夏龍窖白酒產業園、永樂醬酒園區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發展釀酒專用高粱61.2萬畝,新建窖池5036口。酒類產品新創建中國馳名商標5件、省著名商標4件,新培育四川名牌10個。

功能平台進一步完善。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通過驗收。國家酒檢中心檢驗檢測能力不斷提升。國家酒類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籌建順利。四川中國白酒產品交易中心完成交易額64億元。“瀘州·中國白酒商品批發價格指數”平台發佈全國白酒價格總指數36期。白酒酒莊文化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工作加快推進。 版權所有

瀘酒市場進一步拓展。成功舉辦“第十四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白酒專業博覽會”,實現交易額116.3億元。引導酒類企業創新營銷模式、拓展銷售市場,瀘酒中低端市場份額有效擴大。全市白酒產業實現規模以上增加值356.6億元、增長13%,銷售收入723.7億元、增長16.8%。

三、優化升級,在結構調整中做強產業支撐

一年來,我們圍繞“一產抓特色、二產抓提升、三產抓拓展”的思路,以工業為重、工業為大、工業為先,堅持調存量與擴增量並舉,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3.6:60:26.4.

傳統工業加速轉型。化工產業加快調整步伐,空間佈局進一步優化,產業鏈進一步延伸,天華公司1,4—丁二醇項目投入試生產。能源產業加快整合步伐,實施煤礦清理整頓和兼併重組,一次性關閉民營煤礦52處。機械產業加快技改步伐,廈門海翼·長江液壓西部基礎件基地一期工程完工,邦立重機異地技改項目加快建設,國機重工西南產業園、長江機械廠異地技改項目實現開工。

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增速居全省第1位。成功舉辦首屆中國(瀘州)西南商品博覽會。佳樂世紀城核心功能區建設進展順利,西南商貿城二期工程啟動建設。瀘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707萬噸、增長15.3%,其中:集裝箱吞吐量20.1萬標箱、增長48.9%,總量佔全省的77%,“四川航運首港”地位凸顯。德陽銀行在我市設立分行。新增小額貸款公司13家、融資性擔保公司2家。20xx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410.8億元,比年初增長16.2%;貸款餘額766.8億元,比年初增長21.8%。實現旅遊總收入143億元,增長34.9%。 派智庫

現代農業增產增效。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44萬畝。糧食總產量達198萬噸,增長3.3%。連片發展畜牧、林竹、果蔬茶、高粱、優質稻、烤煙六大特色效益農業。新建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區17個。新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382家。新增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2個,“三品一標”產品認證達168個。四川銀鴿5萬噸竹纖維項目建成投產。建設“菜籃子”便民店20個。啟動了第二批12個省市新農村示範片和110個新村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新農村綜合體11個。 版權所有

四、整體推進,在加快建設中提升城市品位

一年來,我們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推進產城互動發展,加快構建“一主四副多點”新型城鎮體系,“江、山、酒、港”城市特色更加鮮明。

中心城區擴容提質。建成區面積達109.4平方公里、人口達108萬人。城北繞城環線一期、龍馬大道北延線道路竣工通車,五條高速公路城市進出口通道、忠山隧道、沱江六橋開工建設。城市公交專用道投入使用,建成人行天橋7座。啟動實施舊城危舊房和棚户區改造項目16個。全面推進主城區“兩江四岸”建設,改造長、沱兩江濱江路8公里,東門口廣場、單碗廣場、館驛嘴廣場、龍馬廣場一期工程建成開放。改造提升了忠山公園、張壩桂圓林公園、護國公園等7個公園,龍透關公園一期、植物園一期、江南生態公園等9個公園和酒城樂園建成開放。城市綠地覆蓋率達35.1%。創建“國家園林城市”通過驗收。

縣城和小城鎮提檔升級。瀘縣完成縣城道路全域“白+黑”改造。合江撤縣設市獲得省政府同意並上報國務院審批。合江、瀘縣成功創建國家衞生縣城。敍永縣完成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縣城商業綜合體啟動建設。古藺縣城西區建設初具規模,天立酒街二期主體工程完工。全市33個鎮鄉完成規劃修編,5個鎮列入全省第一批“百鎮建設試點行動”試點鎮。全市城鎮化率達43.3%。

產業園區升位發展。瀘州經濟開發區列入“全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重點培育基地”,成功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瀘州經濟開發區納入全省“51025”重點產業園區發展計劃,古藺經濟開發區獲批籌建“四川省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川渝合作園區申報為“省級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全市產業園區建成區面積達53.1平方公里、入駐企業1337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262.8億元、增長16%。

五、統籌發展,在加壓奮進中激發區縣活力

一年來,我們堅持統籌規劃、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各區縣自加壓力、競相發展,次級突破的底部基礎不斷夯實。區縣公共財政收入達63.6億元,增長21%。 內容來自

“三個新區”啟動建設。組建了“江南新區”、“瀘州臨港產業物流園區”、“瀘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和投融資公司。“江南新區”啟動了茜草新城建設,加快了“三長”廠搬遷進度,瀘合大道控制性工程開工建設,合江食品工業園、納溪麒麟新城、江陽董允壩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園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瀘州臨港產業物流園區”啟動了核心區建設,納福大道控制性工程、龍港路、滾裝碼頭續建等項目開工建設,保税物流中心(B型)、進口糧食指定口岸建設和申報工作加快推進。“瀘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構建了“一區三園”模式,完成創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申報工作,機械裝備產業園入駐企業達70家,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成功引進北辰電力產業園等項目,瀘州醫藥產業園入駐企業14家。

烏蒙山片區加快發展。推進“七大扶貧攻堅行動”,實施連片扶貧開發項目3個。敍永賽德水泥項目建成投產,江門20萬噸竹漿紙一體化項目加快推進。觀文、岔角灘、箭竹坪、西華煤礦加快建設。全國巖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第四次省部聯席會暨現場會在我市召開,“糧經複合、綜合治理”、“立體農業、產村相融”、“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產村一體、文旅交融”等治理模式受到高度評價。

民營經濟蓬勃發展。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推行個體小額經營社區備案管理,新增市場主體2.5萬户。65户民營企業納入重點培育上市企業名單,完成宏圖物流公司上市輔導工作。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675.1億元,增長14.3%。 內容來自

六、改革開放,在環境治理中營造比較優勢 版權所有

一年來,我們堅持“三為主”、突出“三重點”、強化“三主動”,在改革創新中增強動力,在開放合作中增添活力,在優化環境中爭創優勢。

重點領域改革邁出新步伐。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紮實開展,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進展順利。調整和完善市區財政體制,實行税收屬地徵管,營業税改徵增值税試點工作完成。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城鎮落户限制。人事制度、工資收入分配製度、醫藥衞生體制、文化體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加快推進。轉化重大科技成果12項,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户,新增授權專利547項。我市被評為20xx年度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開放合作邁上新台階。成功舉辦瀘州·新加坡經貿合作座談會,促成凱發集團、吉寶訊通、裕廊國際等企業在我市投資發展。主動對接大企業、大集團,新引進榮程集團白酒生產基地、航天瀘州工業園等投資5億元以上的項目74個。到位市外國內資金682.2億元,增長32.9%。瀘州港新開通“瀘—漢—台”江海直達航線、瀘州至上海商品汽車滾裝班輪、瀘州至昆明鐵水聯運集裝箱班列。瀘州機場新開通至西安、南寧、廈門、長沙航線,通航城市達10個,旅客吞吐量達44萬人次、增長41%。實現進出口總額2.3億美元,其中外貿出口2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5293萬美元。

環境治理取得新成效。營造公平有序的建設環境,深入開展“治堵、治違、治擾、治拖”等工作,建設市場秩序明顯好轉。營造安定祥和的治安環境,紮實開展“打盜搶、攻毒品、治亂點”系列打擊整治行動,全市刑事案件下降16.2%,社會治安狀況穩定好轉。營造整潔優美的城鄉環境,城市風貌塑造上檔升級,夜景光亮工程建設有序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投入運行。營造規範有序的信訪環境,全面落實屬地責任,從政策層面有效化解了一批羣體性信訪問題。營造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環境,開展安全生產“五大攻堅行動”,探索創新了“十大監管方法”。強化基層基礎建設,新啟動14個省級“安全社區”創建單位,新建公路防撞牆和波形護欄1142公里。推進“科技興安”,全市3154輛客車、983輛公交車安裝了GPS定位系統和3G視頻監控系統,96個渡口碼頭、76艘客渡船安裝了3G視頻監控系統,安全監管水平進一步提升。

七、民生優先,在惠民利民中構建和諧社會

一年來,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加大民生投入,注重從制度層面解決民生難題,促進民生事業持續改善。財政用於民生領域的支出達175億元,佔公共財政支出的70.2%。 本文來自派智庫

民生工程紮實推進。投入資金64億元,完成119個民生項目。城鎮新增就業416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1%。“五項社會保險”覆蓋360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69%。城市低保、農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標準分別提高40元和15元。開工保障性住房7198套,改造棚户區住房3056套、農村D級危房11569户。新建農村公路1381.2公里,新增農村客運班線46條。改造升級農村電網1120千米。解決農村33.4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完成重大地質環境治理項目9個。減少農村貧困人口73600人。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創建“省級文明城市”通過驗收。瀘州大劇院建成投用。“三館一站一書屋”全部免費開放。瀘縣農民演藝網創建為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新增全國文物保護單位12處。穩步推進教育均衡發展,以“三開減負三開放”為主要內容的素質教育深入實施。城區(縣城)“大班額”難題逐步化解。應屆大學聯考重點本科上線人數增長43.4%,增幅居全省第1位。“川滇黔渝結合部教科城”開工建設。公共衞生保障能力不斷增強。“西南醫療康健城”一期工程啟動建設,市人民醫院新院建設主體工程正式動工。全民健身活動蓬勃發展,競技體育水平不斷提高。奧林匹克體育公園主體育場竣工投用,張壩體育中心完成運動場地建設。人口計生“十大重點工作”全面完成,人口自然增長率4.03‰。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紮實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工程深入推進。發展地面數字電視用户2.3萬户。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順利推進,完成了省級綜合試點工作。新建新型社區服務綜合體3個。完成了第九屆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

生態環境不斷優化。我市列入全國第一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全面完成省上下達的節能減排指標,削減化學需氧量2.2%、氨氮3.3%、二氧化硫3%、氮氧化物4.1%。二道溪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垃圾焚燒發電廠開工建設。瀨溪河、龍溪河、永寧河等小流域污染治理紮實推進。完成營造林46.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9.5%。創建“省級環保模範城市”通過驗收。

公安“三項建設”紮實推進,維穩保安能力明顯提升。“六五”普法深入開展,提供法律援助2346件。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全部投入使用。繼續深化對口援助甘孜州稻城縣和鄉城縣工作。對口援建寶興縣“4.20”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取得階段性成效。國防動員和民兵預備役建設進一步加強。民族宗教、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對台、外事、僑務、消防、保密、檔案、統計、氣象、雙擁、人防、地方誌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圍繞提高公信力、執行力和免疫力,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443件,辦結率100%。落實政府常務會學法制度。在全省率先啟動了“依法行政第三方評估”。清理規範行政權力事項6663項,調整和取消行政審批事項96項。開展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深化行政複議規範化建設。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有序推進。新聞發言人制度進一步完善。政務服務體系實現四級聯動,市、縣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一體化運行,政務服務工作連續5年獲得省政府表彰。市政府門户網站改版升級,“12345”市長熱線受理羣眾有效來電3.2萬件。深入推進懲防體系建設,廉政風險防控“三早三卡”機制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展。嚴格執行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各項規定,紮實開展幹部作風整頓,深入整治工作不具體、不落實、不負責等問題。拓展政風行風熱線,加大專項治理力度。充分發揮監察、審計職能,確保了權力在有效制約和監督下規範運行、廉潔運行。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面對極為複雜的宏觀經濟形勢、極為嚴峻的困難和挑戰,在市委的科學決策、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有力監督、大力支持下,全市廣大幹部羣眾凝心聚力、真抓實幹、攻堅克難,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關心、支持、推動瀘州發展的全市人民、駐瀘部隊官兵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受國際國內市場深度調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結構性矛盾凸顯等因素影響,我市部分經濟指標增速未能實現市七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預期目標。同時,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產業支撐不夠有力;改善民生任務繁重,全市還有41萬貧困人口,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等領域關係羣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亟待解決,促進城鄉居民持續增收的難度加大;社會治理面臨不少新的情況,安全生產壓力較大,社會治安形勢依然複雜;政府自身建設與人民羣眾的期望還有一定差距,服務質量、服務效率還需進一步提高,廉政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採取有力措施加快解決。

20xx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是“着力六個突破、力爭四年翻番”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用改革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和城鎮化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求好、好中求快”的工作基調,突出“產業發展突破年”的工作主題,堅定“凝心聚力、加快發展”不動搖,堅定“着力六個突破、力爭四年翻番”不動搖,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加快提升開放合作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安全穩定。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比20xx年(下同)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緊扣突破主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大力調整工業結構。推動白酒產業領先發展、率先發展。加快瀘州老窖“一園三基地”、二郎·名酒名鎮、中國酒鎮·酒莊等項目建設。力爭國家酒類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通過驗收,積極爭取全國白酒酒莊文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落户瀘州。加強酒類企業梯度培育,加大瀘酒品牌保護力度。引導企業調整產品結構,擴大瀘酒中低端市場份額。辦好“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不斷提升瀘酒影響力和知名度。加快推動化工、能源、機械產業轉型發展。推進北方公司有機硅產品下游生產線項目建設,做好中海瀝青投資新建項目前期工作。確保觀文煤礦投產運營,加快岔角灘、箭竹坪、西華煤礦建設,推進古敍煤矸石電廠、石屏二礦前期工作。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動機械產業向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升級,重點發展大型工程機械、石油鑽採裝備、航空航天裝備、節能環保裝備。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確保糧食總產量達195萬噸以上。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強農業產業示範基地建設,推動特色農業規模化發展。新建現代林業基地20萬畝。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家,建設規範化農民專業合作社20個,發展家庭農場20個。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加強農產品產銷銜接。提高主要農作物耕種收農機化綜合水平。推進第二批12個省市新農村示範片建設,新建新農村綜合體9個,啟動50個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試點。

全面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完成《主城區商業網點規劃》修編,推進佳樂世紀城、西南商貿城二期建設。啟動瀘州市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加快規劃和推進公益性農貿市場建設試點。完善物流產業發展綜合體系,培育和引進大型物流企業。拓展瀘州港經濟腹地,力爭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5萬標箱,提升“四川航運首港”地位。積極引進金融機構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和區域性總部,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推動優質企業上市融資,規範發展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等準金融機構。推動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加快云溪温泉、玉蟾山温泉度假區、鳳凰湖旅遊開發等項目建設,力爭張壩、天仙硐創建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力爭創建“全省旅遊標準化示範試點市”通過驗收。完成旅遊總收入165億元。積極培育電子商務、會展經濟、文化創意等新興服務業。

二、注重以人為本,推動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

建設暢通宜居城區。加快建設沱江六橋、忠山隧道工程,力爭開工建設長江二橋、長江六橋;加快城市環線及連接線工程建設,完成城南、黃艤、石洞、胡市、城西、納溪、方山、龍港路八個城市進出口通道建設,努力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推進舊城危舊房和棚户區改造,新啟動中心城區10個改造項目。深入推進主城區“兩江四岸”建設,建成開放長江生態濕地公園一期、玉帶河濕地公園二期、東巖公園等城市公園,完成楊橋湖城市公園的規劃設計。提高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實施環境質量提升、揚塵污染治理等專項行動,營造整潔優美的城鄉環境。啟動第六次“國家衞生城市”複審工作。

優化完善城鎮體系。完成《瀘州市城鎮化發展規劃》。優化城鎮空間佈局,加快構建城市發展走廊,推動各縣城與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提高城鎮建設用地集約化程度,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優化調整行政區劃,加快合江撤縣設市工作,支持有條件的鎮改設街道辦事處。加強重點鎮和中心村建設,開展“全國重點小城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省第二批“百鎮建設試點行動”試點鎮申報工作。確保全市城鎮化率提高1.6個百分點。

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強城鎮實有人口服務管理。引導和鼓勵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就地落户,促進轉户人口向主城區、縣城和中心鎮有序集聚。實施“農民工住房保障行動”,建設公共租賃房4000套,定向分配農民工公共租賃房600套。新開工保障性住房2500套。穩步推進城鎮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完善農民工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障體系。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注重產城融合,提升城鎮吸納就業能力。

三、強化落地見效,推動項目投資快速增長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成自瀘赤高速公路瀘州至赤水段建成通車。加快建設敍古高速公路、敍宜高速公路瀘州段、敍大鐵路、瀘州機場遷建工程。力爭G8515榮昌(川渝界)至瀘州高速公路開工建設、敍威高速公路瀘州段納入省高速公路路網規劃。推進隆黃鐵路敍永至畢節段、渝昆鐵路、內瀘城際鐵路、瀘州至自貢大件公路前期工作。 內容來自

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二道溪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啟動納溪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開工建設城東、泰安污水處理廠,推動截污幹管工程建設。力爭啟動南郊、北郊、茜草水廠擴建工程和納溪水廠新建工程。加快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開工建設城南垃圾壓縮中轉站,做好城西、城北垃圾壓縮中轉站前期工作。開工建設泰安220千伏、鄰玉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加大供氣、通訊、光纖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建通鄉公路300公里、通村公路210公里。實施重點骨幹水源工程,加快建設合江鎖口水庫、敍永倒流河水庫、古藺觀文水庫。大力實施中低產田和坡耕地改造,加快農村電網改造、土地綜合整治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加快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生活垃圾設施。

四、加強分類指導,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壯大

統籌“三個新區”發展。圍繞“兩化”互動、“三化”聯動,加快建設“江南新區”。推進南部新城起步區、茜草新城、合江新城建設,啟動江南生態城核心區建設,加快瀘合產城大道建設。積極打造納溪都市農業樣板區、江陽董允壩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園、合江大橋酒莊經濟實驗區。力爭啟動納溪轉型發展示範園區建設,推動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創建全國生態工業園區。加快合江川渝合作示範區建設,啟動川黔、川滇合作示範區建設。圍繞港產城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瀘州臨港產業物流園區”。推進納福大道、龍港路、成自瀘赤高速公路與瀘州港互通連接線、滾裝碼頭續建等項目建設,啟動實施神仙橋碼頭二期工程,力爭瀘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進口糧食指定口岸申報成功。圍繞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瀘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爭創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依託機械裝備產業園,加快建設國機重工西南產業園、長江機械廠異地技改等項目;依託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建成北辰電力產業園項目一期,跟蹤引進電動汽車電池等項目;依託瀘州醫藥產業園,加大招引力度,確保新入駐醫藥企業3家以上。

加快扶貧攻堅步伐。以烏蒙山片區為主戰場,深入開展“七大扶貧攻堅行動”,提升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堅持開發式扶貧,創新工作機制,實施連片扶貧開發項目3個、整村推進項目25個,完成農村扶貧解困73800人。積極幫助敍永、古藺落實少數民族地區待遇縣相關政策。

破解區縣發展難題。堅持市區縣一體化發展,大力培育縣域經濟。着力盤活存量,不斷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積極爭取用地政策,穩妥推進政策性用地指標跨區縣有償流轉。搭建投融資平台,拓寬項目資金籌集渠道。嚴格控制新增污染,保障建設項目環境容量需求。探索多渠道融資,放寬民間資本市場準入領域和條件,扶持中小微企業,助推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五、突出重點領域,推動改革創新取得實效

加快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探索組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推進公司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推廣個體小額經營社區備案管理制度。深化金融改革創新,做好市商業銀行增資擴股、農村信用社改制工作。深化財税體制改革,探索合理劃分市與區縣事權和支出責任。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強政府債務管理,防範和化解財政風險。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基本完成農村“五種權屬”的實測確權登記工作。開展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試點,探索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

積極推進社會事業改革。鞏固醫藥衞生體制改革成果,深化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綜合改革。適時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制定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擴大養老保險參保覆蓋面,促進城鄉養老保險制度轉移銜接。深化素質教育綜合改革,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破解城區(縣城)“大班額”和幼兒園入學難問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繼續完善人事制度、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穩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推進市縣政府部門機構改革,全面實行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建設工程項目並聯審批,簡化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率。完善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配套政策。啟動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脱鈎工作。推進政府採購標準化建設。

切實推進創新能力建設。提高科技創新驅動能力,積極實施“技術創新示範行動”,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市場化。加大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示範企業培育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範城市”創建工作,力爭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通過驗收。探索人才引進新機制,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關心各類人才成長。

六、堅持招大引強,推動開放合作效益提升

增強招商引資實效。整合招商資源,發揮區縣、園區、企業主體作用,提高招商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選商引資,立足全球市場,圍繞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招大引強,突出招引工業、服務業項目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確保引進到位市外國內資金增長10%。

提升對外合作層次。深化與新加坡等國家的交流合作。搶抓國家建設長江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機遇,做好瀘州水運口岸申報國家開放口岸工作,深化與長江流域港口城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合作。鞏固“瀘—漢—台”江海直達航線,爭取開通瀘州至武漢至韓國等近洋航線。推動赤水河流域保護與開發,探索建立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和扶貧開發試驗區。主動對接成渝“雙核”,推動川南經濟區一體化進程。

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提高開放型經濟質量。豐富利用外資方式,促進外資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優化提升對外貿易,加快培育重點出口園區和企業基地。鼓勵企業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建設外派勞務基地。

七、辦好為民實事,推動民生事業持續改善

實施民生工程。確保公共財政預算用於民生支出的比例達70%。推進就業促進、扶貧解困、教育助學、社會保障、醫療衞生、百姓安居、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文化體育等重點民生工程。落實各項就業促進政策,推進“省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確保“五項社會保險”總覆蓋650萬人次。改造棚户區住房23591户、農村危房14331户。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力度,推進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工程建設。力爭解決農村25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加大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力度。抓好菜籃子工程建設。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發展社會事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開展“教育均衡發展合格鄉鎮”創建,做好國家中國小素質教育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工作。加快建設川滇黔渝結合部醫教園區。實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幸福美麗鄉村(社區)文化院壩”建設。深化文化市場綜合整治,開展“掃黃打非”專項行動。啟動《川南區志》編修工作。健全城鄉醫療衞生服務體系,提高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完善市級婦幼保健功能。加快建設西南醫療康健中心,推動市人民醫院和市中醫醫院新院建設。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提高養老服務水平。全面建成奧林匹克體育公園,力爭完成江南體育生態園主體框架,啟動白招牌全民健身廣場建設。實施人口計生“六大行動”,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建設,探索建立農村應急廣播體系。繼續做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加強國防動員、國防後備力量和民兵預備役建設。做好雙擁、民族宗教、婦女兒童、殘疾人、保密、統計、檔案、人防、氣象等工作。

改善生態環境。加強天保工程建設,鞏固和推進退耕還林工程,嚴格森林資源保護。加大石漠化、地質環境恢復、土壤污染修復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推進生態縣、生態鄉鎮、生態村、生態小區建設。控制和減少農村面源污染,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推進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強化節能減排工作,加大環境空氣污染治理力度。

八、加強社會治理,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完善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一票否決”制度。不斷創新安全生產監管方式,加強“科技興安”,強化基層安全管理。動態排查和治理安全隱患,全面加大安全整治力度。強化安全生產“五級監管”,把各項措施落實到基層一線和操作者層面。紮實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攻堅年”行動,深入開展“打非治違”專項鬥爭,堅決扭轉安全生產工作被動局面。 版權所有

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創新羣眾工作方法,進一步暢通和規範羣眾訴求表達渠道,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信訪突出問題。深入實施“六五”普法規劃,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完善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羣的服務管理。實施鄰里中心試點項目,建設新型社區服務綜合體。加強網絡社會管理,推進網絡依法規範有序運行。強化應急管理,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鞏固深化平安建設。紮實推進公安改革創新,不斷提升能力水平。完善治安防控體系,構建街面巡邏防控、城鄉社區村莊防控、單位內保防控、行業場所防控、視頻技術防控“五張網絡”。繼續實施社會治安專項行動,嚴打多發侵財犯罪、集中整治毒品問題,深化整治治安亂點,促進社會治安更好、羣眾安全感更強。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工作,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將更加註重依法行政、務實勤政、清廉從政、為民施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潔政府。

推進依法行政。堅持依法治市,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行職能。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高度重視司法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加強與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的聯繫。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羣團組織開展工作。推動領導幹部學法經常化,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團作用,在政府部門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全面完成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啟動相對集中行政複議權工作。實施“開放式決策”。規範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行使。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和新聞發言人制度。

提高行政效能。進一步簡政放權,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全程電子化招投標。優化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完善流程化管理機制。推動電子政務平台升級,推進行政權力依法規範公開運行。提升政府網站服務水平,辦好“12345”市長熱線。全面推進政府績效管理,優化目標績效考核。紮實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決糾正“四風”,深入整治工作不具體、不落實、不負責等問題,推進作風建設制度化、常態化。

強化廉政建設。深化懲防體系建設,注重源頭預防腐敗。開展專項治理,及時有效解決羣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拓展延伸廉政風險防控“三早三卡”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厲行勤儉節約,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支出,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嚴格執行部門預算、政府採購、公開招投標制度,加強工程建設、公共資源交易等重點領域監督,強化行政監察、財政監督和審計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各位代表:時代賦予重任,奮鬥鑄就輝煌。我們堅信,任何困難都改變不了瀘州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任何挑戰都阻擋不了我們凝心聚力、加快發展的堅定步伐。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依靠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和衷共濟、奮勇爭先,為“着力六個突破、力爭四年翻番”,為在全省率先實現次級突破、率先實現全面小康而努力奮鬥

瀘州市政府工作報告篇3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查,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xx”時期及20xx年工作回顧

“xx”以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和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雨雪冰凍災害、汶川特大地震和國際金融危機等影響,立足四川、依託重慶、融入成渝、拓展滇黔,大力實施“四個四”發展戰略,譜寫了瀘州跨越發展的輝煌篇章。

過去五年,是建市以來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五年。20xx年與20xx年相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15.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3.3倍,年均增長33.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7倍,年均增長3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倍,年均增長17.5%。

過去五年,是建市以來結構調整力度最強的五年。工業

強市戰略取得顯著成效,“四大產業”強勢支撐;“七大園區”迅速崛起,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瀘州化工園區、四川合江臨港工業園區列入全省“1525”工程名單;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0.4%,比“十五”時期高11.6個百分點。新農村建設成片推進,特色效益農業穩步發展,現代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港口物流、商貿流通、旅遊、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商貿物流中心、旅遊組織中心加快構建。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5.2:56.5:28.3,第二產業比重比“十五”期末提高17.9個百分點。

過去五年,是建市以來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五年。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加快推進,大城市框架初步形成。與20xx年相比,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27.4平方公里,城區人口增加29.2萬人。城鎮化進程加快,預計全市城鎮化率達40.8%,比“十五”期末提高6.8個百分點。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129.3億元,是“十五”期間的

6.1倍,以“四大通道”為主的立體交通網絡體系基本完備;全市100%的鄉鎮和7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農村通行條件明顯改善。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四川省森林城市”和“四川省園林城市”成功創建,“國家衞生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範城”成果不斷鞏固發展。

過去五年,是建市以來改革開放效果最明顯的五年。農村綜合改革成效顯著。國企改革更加深入和完善。醫療衞生體制改革穩步實施。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江陽區統

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深入實施。龍馬潭區、納溪區經濟社會管理自主權適度擴大。瀘縣、合江、敍永和古藺開展擴權強縣試點成效初顯。民營經濟快速發展,佔GDP比重提高到56%。招商引資成效突出,累計到位市外國內資金896.6億元,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37個、10億元以上項目18個,英荷殼牌瀝青、美國赫克力士、特雷克斯、德國萊茵化工、新加坡鋭佳陶瓷等一批世界500強和跨國公司落户瀘州。融入成渝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建設取得新進展,與泛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區域合作不斷加強。

過去五年,是建市以來社會建設成績最突出的五年。教育培訓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健康城”建設啟動實施,醫療衞生服務能力持續提高。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瀘州籍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世錦賽等國際國內賽場上連創佳績。文化事業長足發展,人民羣眾精神生活更加豐富。科技創新成果顯著,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8.9%。廣播電視覆蓋面不斷擴大,在全省率先建成和開播無線地面數字電視。人口計生、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全面加強。社會管理不斷創新,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成功創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和“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國防動員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不斷加強。民生工程深入推進,累計投入資金117.2億元,實施民生工程項目468項。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5.1%和11.2%。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總體上看,“xx”規劃實施效果好於預期,各項目標

任務圓滿完成。

20xx年是實施“xx”規劃的決勝之年。一年來,按照“鞏固回升、加快發展”的工作基調,深入實施“四個四”發展戰略,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全面完成市六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4.8億元,同比(下同)增長1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8.8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03.7億元,增長26.6%;第三產業增加值202.3億元,增長7.3%。預計人均生產總值16044元,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60.4億元,增長31.1%;87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90.6億元,增長6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7.6億元,增長48.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9.8億元,增長1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5元,增長13.3%。農民人均純收入5388元,增長15.2%。居民消費價格總體水平漲幅2.8%。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實施項目攻堅,投資拉動有新成效

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構建。瀘州港集裝箱碼頭二期工程投入使用,二期續建工程完成投資1.7億元。川黔、宜瀘渝、成自瀘赤高速公路瀘州段建設加快推進,完成投資50.7億元;敍藺高速列入省高速路網規劃,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國省幹線公路改造順利實施,瀘永路、瀘宜路全線通車。農村公路建設完成投資9.8億元,新建通鄉公路187.8公里、通村公路1248.3公里、斷頭公路300.2公里。瀘州客運中心站建設前期工作順利推進。瀘州港進港鐵路專用線和敍大鐵路加快建

設;隆黃鐵路敍織段項目預可研已由鐵道部組織專家審查;內瀘城際鐵路、渝瀘昆鐵路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瀘州機場新增至上海航班,運行航線達6條;機場遷建工程順利推進。

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大力推進。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完成城市總體發展概念規劃和總規綱要編制。沱江一橋複線橋、藍安路二期工程竣工通車。長江截污幹管工程如期完工。關口土地整理項目基本完成,消除了城市向北延伸的山地制約。國窖長江大橋、江陽西路支幹道、蜀瀘大道二期改造等工程積極推進。沙茜片區、城西片區、城南片區、城北玉帶河片區、納溪組團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房地產業完成投資54.5億元,增長29.2%。城市建成區面積達82.7平方公里,城區人口達84萬人。

產業園區建設初具規模。“七大園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7億元,新增建成區面積1.2萬畝,建成道路49.7公里。園區效益顯著提升,“七大園區”入駐規模以上企業268家,實現銷售收入545.8億元。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四川瀘州經濟開發區、瀘州化工園區、瀘縣經濟開發區提前邁入“百億園區”行列,分別實現銷售收入118.2億元、132億元、102.3億元和102億元。

要素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爭取中央、省專項補助資金36.2億元,增長38.6%,其中擴大內需資金8170萬元。爭取四川省地方政府債券轉貸資金6億元。充分發揮政府融資平台作用,為重大項目建設融資14.7億元。其中興瀘集團融資

4.7億元,第二期興瀘企業債券發行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在

全省率先完成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新增建設用地15.8萬畝。爭取供應天然氣11.7億立方米、成品油27萬噸。全市全社會用電量36億千瓦時。

二、堅持優勢優先,產業發展有新提升

工業經濟鞏固回升。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599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7億元,增長29.9%。“四大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70.8億元,增長27.2%。酒業保持強勁增長,實現增加值162.5億元,增長32.9%。瀘州老窖集團和郎酒集團龍頭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實現銷售收入122.7億元和50.3億元,增長30.5%和52.3%。“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集中發展區、郎酒二郎名酒—名鎮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化工產業鏈條不斷延伸,三木集團煤化工一期項目竣工投產;北方公司7萬噸有機硅、天華公司聚四氫呋喃、中海瀝青成品油罐區擴建工程等項目加快建設。機械產業配套實力顯著提升,玉柴重工西部基地開工建設,“三長”技改搬遷全面啟動。能源產業形成規模開發,敍永煤礦年產45萬噸擴能技改項目試生產,石屏一礦成功試運行,觀文、岔角灘和箭竹坪煤礦加快建設。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高性能液壓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順利啟動,國家酒檢中心投入運營,工業科技和質量支撐不斷強化。

第三產業持續活躍。現代物流業蓬勃發展。瀘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772.3萬噸,增長52%;瀘州機場進出港旅客24.6萬人次,增長21%;宏圖物流躋身全國通用倉儲企業15強;

隆盛物流園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城鄉商貿流通共同繁榮。城鎮、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191.4億元和68.4億元,增長18.7%和18.8%。西南商貿城開工建設,運管中心建成啟用。建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1695個。現代金融服務業發展取得突破。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827.2億元、貸款餘額406.7億元,比年初增長22.9%和31.2%。成立龍馬興達小額貸款公司,註冊資本居全國小額貸款公司之首;瀘縣正浩小額貸款公司掛牌開業;引進招商、興業、交通三家股份制銀行在瀘設立分支機構。華西證券瀘州營業部開業運行。各類保險機構實現保費收入30.8億元,增長30.1%。旅遊發展態勢良好,實現旅遊總收入66.1億元。

現代農業穩步發展。投入資金23.1億元,順利推進新農村示範片建設,8個一類示範片完成三年規劃建設任務的58.4%,6個二類示範片建設工作全面啟動。合江三江、納溪天仙、瀘縣龍腦成為山區型、生態旅遊觀光型、丘區型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樣板。“名酒·名園·名村”建設啟動,探索了統籌城鄉發展新模式。農業生產穩定增長。糧食總產量210.9萬噸,連續七年增產;“六大特色效益農業”產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生豬規模養殖比例達47%,瀘縣、合江、納溪被列入全省現代畜牧業重點培育縣。江陽區首批成為全省20個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縣之一。納溪區、敍永縣躋身全省現代林業產業十強縣。合江縣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農業產業化水平提升。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114個,實現銷售收入237億元;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1289個,帶動農户30萬户。瀘州桂

圓、瀘州糯紅高粱、合江荔枝、納溪天仙枇杷地理保護標誌正式獲得批准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正式實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納溪黃桷壩水利工程開工建設,古藺龍爪河等引水工程加快推進;新建鄉村機耕道394.6公里,推廣使用農業機具6525台(套);發展節水灌面4.7萬畝;改造中低產田14.9萬畝。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135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22億元。

三、提升酒城品質,城鄉環境有新面貌

城鄉風貌明顯改觀。以“1573工程”為載體,大力實施“五十百千示範工程”和“211示範工程”,全面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投入1.2億元,着力推進“五亂”治理向偏街小巷延伸、向鄉鎮村莊拓展、向標本兼治轉變。投入16.5億元,開展城鄉風貌塑造,主城區和各縣城、幹線公路沿線風貌各具特色。投入3700餘萬元,對主城區26個農貿市場實施升級改造,全部達到“三化”標準。投入近6000萬元,對舊城區近6萬米小街小巷進行改造,江陽區大河街、龍馬潭區轉角店、納溪區永寧路等面貌煥然一新。城鄉結合部、農村垃圾處理等專項治理行動和“七進”活動深入推進,宣傳工作有聲有色,城鄉居民良好衞生習慣逐步養成。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全民參與、全力攻堅,創建全省“環境優美示範城市”和“環境優美示範縣城”取得突出成效,順利通過第五次“國衞”複審暗訪。

生態建設再上台階。“雙創”工作邁出堅實步伐,全市森林覆蓋率48.8%;城市建成區綠地率34.6%,綠化覆蓋率39%。推進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營造林53.3萬畝,實施森林管

護746萬畝,鞏固退耕還林61.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12.9萬畝。“生態細胞工程”蓬勃開展,“三河一線”鄉鎮生活污水處理示範工程全面啟動。耕地實現佔補平衡,“金土地”整理土地23.9萬畝,耕地保有量38.4萬公頃。敍永縣、古藺縣成功納入國家石漠化治理重點縣。

節能減排取得實效。全力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萬元GDP綜合能耗預計下降4.5%;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0.37萬噸和1萬噸,氨氮排放總量控制在0.5萬噸以內。興瀘污水處理廠技改工程建成投用,6個區縣城市污水處理廠和2個區縣城市垃圾填埋場建設全面完成。

四、深化改革開放,發展動能有新加強

重大改革縱深推進。財税管理制度不斷創新和完善,預算編制執行水平進一步提高,財政收支規模躍上新台階。實現一般預算總收入101.7億元,增長43.6%;一般預算支出126.4億元,增長31.4%。國企改革不斷推進,積極做好火炬公司改革脱困工作。華西證券增資擴股進展順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通過省級驗收,配套改革全面啟動,合江縣被列入全國林改100個典型縣。深化醫療衞生體制改革有序進行,基本醫療保障、基本藥物制度、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取得重大進展。政府機構改革順利完成。

開放合作成效顯著。招商引資新籤外來投資項目1040個,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7個;到位市外國內資金339.2億元,增長34.6%。開放型經濟實際到位外資3292萬

美元,增長68.6%;外派勞務1261人;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460萬美元;對外貿易1.3億美元。區域合作務實推進,與武漢成功簽署港口物流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外事、僑務、對台、海關、口岸和檢驗檢疫等工作有序開展。

區縣發展充滿活力。江陽區工業集羣培育和城市建設取得較大突破。龍馬潭區成為商貿物流中心建設主戰場。納溪區初步形成優勢工業、特色農業和旅遊業互促共進良好格局。瀘縣“加速建設丘區工業強縣,加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先進縣”成效明顯。合江縣加快成為川渝合作前沿平台。敍永縣商貿物流對滇黔地區輻射作用明顯增強。古藺縣“四色”產業強勢發展。

五、持續改善民生,社會建設有新進展

民生工程紮實推進。投入33.9億元,全面完成“九大民生工程”的102個民生項目。城鎮新增就業3.2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5%,培訓農民工6.3萬人。扶持農村貧困人口8.2萬人,城、鄉困難羣眾年人均醫療救助178.9元和174.3元。補助寄宿制貧困學生生活費6.2萬人,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7.6萬人。城市、農村低保對象累計月人均補助176.5元和64.4元,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覆蓋45.8萬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覆蓋45.1萬人。“新農合”參合379.2萬人,平均參合率93.1%。新增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房源6225套,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1.2萬户,棚户區改造3505户,農村困難羣眾危房改造670户,新建沼氣池1.1萬口,解決飲水安全問題25.8萬人。國省幹線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數

達77.5,整治病險水庫27座,實現20户以上自然村通電話250個。新建鄉鎮綜合文化站38個、農家書屋705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40個。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兩全普九”深入推進,“兩基”水平鞏固提高;大學聯考本科上線1.1萬人,首次突破萬人大關;學前教育、高等教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瀘縣通過“四川省義務教育示範縣”評估驗收,被確定為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革試點縣;敍永縣順利通過省政府教育督導評估;合江少岷職校成功創建國家重點職高。醫療衞生事業全面發展。新建縣級醫院2個,鄉鎮中心衞生院9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9個。公眾飲食用藥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以瀘州大劇院為首的“十大重點文化工程”順利推進,掃黃打非、網吧管理、文化遺產保護保持全省領先水平。競技體育水平不斷提升,我市代表團在第十一屆省運會上名列金牌榜第4位。廣播電視“村村通”完成4122個自然村建設任務,“三網融合”積極推進,地面數字電視、手機電視等新興媒體加快發展。低生育水平進一步穩定,人口自然增長率3.28‰。江陽區、納溪區創建為國家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合江縣、瀘縣創建為省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米袋子”、“菜籃子”工程深入實施,重點商品價格監測和調控力度不斷加大。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紮實推進。人防工作榮獲“全國人民防空工作先進集體”。完成《瀘州市志》編撰任務。國防、雙擁、氣象、民族宗教、檔案、保密、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工作得到加強。

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羣眾和信訪工作資源進一步整合,“大調解”工作格局初步形成,集體訪、越級訪、重複訪等各項指標持續下降。政法“三項重點工作”和公安“三項建設”深入推進,維穩安保、嚴打整治等專項行動紮實開展,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加強,隱患排查和專項治理深入推進,“四項指標”分別下降13%、6.9%、21.4%和

4.2%,較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未發生重大及以上事故,連續三年獲得“全省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市”稱號。司法行政工作不斷加強,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784件。

六、打造陽光政府,行政效能有新提高

依法行政繼續推進。創建法治政府和深化部門行政執法責任制示範活動全面開展。“五五”普法通過省上檢查驗收。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499件,辦結率、滿意率均達100%。

政務公開不斷深化。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公開政府信息2.8萬條。“12345”市長熱線辦理羣眾來電2.1萬件,辦結率97%;市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榮膺“20xx年全國優秀政府網站”。舉辦“陽光政務”、政風行風直播熱線46期,辦理羣眾反映問題2457件。電子政務進一步擴展,信息化管理工作繼續加強。政務公開、公共企事業辦事公開更加規範,廣大羣眾對政府行政行為的知情和監督領域不斷擴大。

標籤: 瀘州市 報告 政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mm00y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