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篇:刺要論(二)

《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篇:刺要論(二)

‖LS01—D0201→Q0201、Q0206→Q0216‖→‖LS05—Q0125‖→‖SW50‖LS01—D0201黃帝曰:願聞【五臟六腑所出之處】。

《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篇:刺要論(二)

黃帝説:我想聽聽五臟六腑脈氣所出之處。

Q0201岐伯曰:五臟五【輸】,五五二十五輸;六腑六輸,六六三十六輸;【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腧也】。

岐伯説:五臟有井、滎、輸、經、合五種輸穴,共五五二十五穴;六腑有井、滎、輸、原、經、合六種輸穴,共六六三十六穴;經脈有十二種,絡脈有十五種,共二十七種脈氣用於上下運行。脈氣所發出為井穴,所溜過為滎穴,所注入為輸穴,所經過為經穴,所進入為合穴,二十七種脈氣所運行,都在五種輸穴。

LS01—Q0206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四關主治五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臟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

五臟對應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穴,十二原穴出自四個關節(兩肘兩膝),四個關節主治五臟。五臟有疾,當刺十二原穴。十二原穴,是五臟供奉三百六十五穴精氣、五味之原因。五臟有疾,感應出自十二原穴,十二原穴各有所屬內臟。明確掌握原穴,觀察相關反應,便知五臟所受之傷了。

Q0207陽中之少陰,肺也,其原出於太淵,太淵二。

腰上之少陰髒,是肺臟,肺之原穴出於太淵穴,太淵有左右二穴。

Q0208陽中之太陽,心也,其原出於大陵,大陵二。

腰上之太陽髒,是心臟,心之原穴出於大陵穴,大陵有左右二穴。

Q0209陰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於太沖,太沖二。

腰下之少陽髒,是肝臟,肝之原穴出於太沖穴,太沖穴有左右二穴。

Q0210陰中之至陰,脾也,其原出於太白,太白二。

腰下之至陰髒,是脾臟,脾之原穴出於太白穴,太白穴有左右二穴。

Q0211陰中之太陰,腎也,其原出於太溪,太溪二。

腰下之太陰髒,是腎臟,腎之原穴出於太溪穴,太溪穴有左右二穴。

Q0212【膏之原】,出於【鳩尾】,鳩尾一。【肓之原】,出於【脖胦】,脖胦一。

膏之原穴,出於鳩尾,鳩尾有一穴。肓之原穴,出於脖胦,脖胦有一穴。

Q0213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者也。

以上十二原穴,是主治五臟六腑有疾時。

Q0215今夫五臟之有疾也,譬猶刺也,猶污也,猶結也,猶閉也。刺雖久,猶可拔也;污雖久,猶可雪也;結雖久,猶可解也;閉雖久,猶可決也。

而今這五臟有疾時,就象有刺,就象污穢,就象死結,就象閉塞。有刺雖久,尚可拔出;污穢雖久,尚可清洗;死結雖久,尚可解開;閉塞雖久,尚可疏通。

Q0216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説也。夫善用針者,取其疾也,猶拔刺也,猶雪污也,猶解結也,猶決閉也。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有人説久疾不可刺,並非恰當説法。那善於用針者,治療久疾,就象拔刺,就象雪污,就象解結,就象疏通。疾患雖久,尚可消除。稱久疾不可治療,是未得取穴之術。

公眾號:其人頌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rexw6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