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一篇:刺齊論(一)

《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一篇:刺齊論(一)

★★★★★篇名釋:

《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一篇:刺齊論(一)

1、 前部主論針刺深淺與病位之關係、官針之功能、九針之作用、刺之九變、十二節、五臟病之五刺法、十二經刺之深淺、徐疾標準;

2、 後部主論針刺筋、脈、肌、皮、骨五體之淺深標準,並作出了相應解論;重申了“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之偉大主張;闡述了針刺時機之“大約”,各種體質下針刺徐疾、深淺、多少之標準,繼而提出了“上工”至“下工”針刺之四層境界。齊者,標準也,原則也。因通篇所論均為針刺標準,故此名篇《刺齊論》。

‖SW50—D0101→Q0102‖→‖SW51—D0101‖SW50—D0101黃帝問曰:願聞刺要。

黃帝説:我想聽聽針刺要領。

Q0101岐伯對曰:【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過之則內傷,不及則生外【壅】,壅則邪從之。淺深不得,反為大賊,內動五臟,後生大病。

歧伯回答:病有浮沉之分,刺有深淺之分,各至九針定理。勿要偏離原則,刺太深就會內傷五臟,刺太淺就會外生壅塞,壅塞就有邪氣相隨。淺深尺度不當,反成嚴重傷害,在內擾動五臟,繼而生出大病。

Q0102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膚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脈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就是説:病,有在毫毛、腠理的,有在皮膚的,有在肌肉的,有在血管的,有在筋膜的,有在骨節的,有在骨髓的。

‖LS09—C0128‖→‖SW50—Q0102‖→‖SW51‖LS09—C0128春氣在【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時為【齊】。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齊;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

春之邪氣在毫毛,夏之邪氣在皮膚,秋之邪氣在分肉,冬之邪氣在筋骨。刺這些病,分別以相應天時為標準。所以刺肥人,用作秋冬深刺之標準;刺瘦人,用作春夏淺刺之標準。

‖LS07—C0101→C0116、C0120→C0125‖→‖SW50—Q0102‖→‖SW51‖LS07—C0101【凡刺之要】,【官針】最妙。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淺針深,內傷良肉,皮膚為癰;病深針淺,病氣不瀉,【反】為大膿。病小針大,氣瀉太甚,疾必為害;病大針小,氣不泄瀉,亦復為敗。失針之宜,【大者瀉】,小者不移。已言其過,請言其所施。

所有針刺之要領,官制九針最為巧妙。九針之所宜,各有其作用。長短與大小,各有所施功效。不知作用,病不能移。病位淺進針深,就會內傷好肉,外傷皮膚成癰;病位深進針淺,病氣不能瀉出,反而形成大膿。病小而針大,正氣瀉出太多,小疾必成大害;病大而針小,病氣不能瀉出,也會反覆失敗。誤用九針之宜,大者瀉,小邪不能移。已經談過誤用九針之危害,謹容我談談施針之法。

C0102病在皮膚,無常處者,取以鑱針於病所,膚白勿取;病在分肉間,取以員針於病所;【病在經絡,痼痺者,取以鋒針】;病在脈氣少,當補之者,取以【鍉】針於井、滎分俞;病為大膿者,取以【鈹】針;病痺氣暴發者,取以員利針;病痺氣,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針;病在中者,取以長針;病水腫、不能通關節者,取以大針;病在五臟固居者,取以鋒針,【瀉於井、滎分俞,取以四時】。

病在皮膚,無確定部位者,用鑱針針刺病處,膚色蒼白勿要刺;病在分肉左右者,用員針針刺病處;病在經絡有頑固痺症者,用鋒針治療;病在脈氣少,應當補氣者,用鍉針針刺井、滎等穴;病為大膿者,用鈹針治療;病痺氣突發者,用員利針治療;病痺氣,痛卻不去者,用毫針治療;病在內部者,用長針治療;病水腫、不能通關節者,用大針治療;病在五臟定居者,用鋒針治療,在井、滎等穴用瀉法,治在相應天時。

C0103凡刺有九,以應九變:一曰輸刺,輸刺者,刺諸經滎、輸、髒俞也;二曰遠道刺,遠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俞也;三曰經刺,經刺者,刺大經之結絡、經分也;四曰絡刺,絡刺者,刺小絡之血脈也;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間也;六曰大瀉刺,大瀉刺者,刺大膿以鈹針也;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痺皮膚也;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針】,【則】取痺也。

刺法共有九種,以應對病之九變:第一種叫輸刺,輸刺,是刺各經之滎穴、輸穴、五臟俞穴;第二種叫遠道刺,遠道刺,是病在上部刺下部,刺六腑俞穴;第三種叫經刺,經刺,是刺大經之結絡、本經穴位;第四種叫絡刺,絡刺,是刺小絡脈之血絡;第五種叫分刺,分刺,是分肉左右穴位;第六種叫大瀉刺,大瀉刺,是用鈹針刺破大膿;第七種叫毛刺,毛刺,是刺皮層之浮痺;第八種叫巨刺,巨刺,是左病刺右經,右病刺左經;第九種叫焠刺,焠刺,是燔針劫刺法,依法治痺症。

C0104凡刺有十二節,以應十二經。

凡刺有十二種針法,以應對十二經之病。

C0105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後,以治心痺。刺此者,傍針之也。

第一種叫偶刺法。偶刺法,是用手持針直入前胸,如從後背直入痛位,一針刺前胸,一針刺後背,用於治心痺。刺心痺,是在心旁用針。

C0106二曰【報刺】。報刺者,刺痛無常處也。上下行者,直內無拔針,以左手隨病所,按之,乃出針,復刺之也。

第二種叫報刺法。報刺法,是刺痛無定位之周痺。痛位上下移動者,垂直入針勿要拔針,用左手追隨痛位,按摩,方可出針,反覆針刺。

C0107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舉之前後】,恢筋急,以治筋痺也。

第三種叫恢刺法。恢刺法,是直刺筋之周圍,或前或後提插捻轉,分散筋之緊急,用於治筋痺。

C0108四曰齊刺。齊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氣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痺氣小深者也。

第四種叫齊刺法。齊刺法,是垂直刺入一針,兩旁刺入二針,用於治療寒氣稍深;又叫三刺法,三刺法,是刺稍深之痺氣。

C0109五曰【陽刺】。陽刺者,正內一,傍內四而浮之,以治寒氣之博大者也。

第五種叫陽刺法。陽刺法,是病位正中刺一針,周圍浮刺四針,用於治療大面積寒氣。

C0110六曰直針刺。直針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氣之淺者也。

第六種叫直針刺法。直針刺法,是開引皮膚才刺它,用於治療稍淺之寒氣。

C0111七曰輸針。輸刺者,直入,直出,稀髮針而深之,以治氣盛而熱者也。

第七種叫輸針法。輸針法,是垂直入針,垂直岀針,緩慢髮針而深刺,用於治療邪氣盛而熱。

C0112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痺,稍搖而深之,致針骨所,以上下摩骨也。

第八種叫短刺法。短刺法,是刺骨痺,稍稍搖針而深入,刺至骨痺病位,用於上下摩擦骨節。

C0113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第九種叫浮刺法。浮刺法,是兩旁入針而浮刺它,用於治療肌羣緊急而寒。

C0114十曰【陰刺】。陰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後,少陰也。

第十種叫陰刺法。陰刺法,是左右率刺它,用於治寒厥;身中寒厥,在足踝後,是足少陰腎經之病。

C0115十一曰傍針刺。傍針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痺、久居者也。

第十一種叫傍針刺法。傍針刺法,是直刺病位兩旁各一針,以治留痺、久病不愈之症。

C0116十二曰【贊刺】。贊刺者,直入,直出,數髮針而淺之,出血,是謂治癰腫也。

第十二種叫贊刺法。贊刺法,是垂直入針,垂直岀針,頻頻髮針卻淺刺它,出血,這是叫治癰腫。

C0120故用針者,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也。

所以用針者,不知年歲之遞增、六氣之盛衰、虛實之起因,不可用來做醫生。

C0121凡刺有五,以應五臟:一曰半刺。半刺者,淺內而疾髮針,無針傷肉,如拔毛狀,以取皮氣,此肺之應也。

大凡針刺有五種,以對應五臟:一種是半刺法。半刺法,是指淺淺入針卻頻頻髮針,勿要刺傷肌肉,如拔毛一樣,以去皮層病氣,這就是肺系病之相應刺法。

C0122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後針之,中脈為故,以取經絡之血者,此心之應也。

二種是豹紋刺法。豹紋刺法,是在病位左右前後用針,以刺中血管為原則,用於刺去經絡之血絡,這就是心繫病相應刺法。

C0123三曰【關刺】。關刺者,直刺左右,盡筋上,以取筋痺。慎無出血,此肝之應也。【或曰淵刺,一曰豈刺】。

三種是關刺法。關刺法,是垂直針刺關節左右,直到筋上,用於治筋痺。謹防出血,這就是肝系病之相應刺法。有的叫淵刺法,有的叫豈刺法。

C0124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雞足,針於分肉之間,以取肌痺,此脾之應也。

四種是合谷刺法。合谷刺法,是左右雞足狀,將針刺於分肉附近,用於刺肌痺,這就是脾系病相應刺法。

C0125五曰輸刺。輸刺者,直入,直出,深內之至骨,以取骨痺,此腎之應也。

五種是輸刺法。輸刺法,是垂直入針,垂直岀針,深深刺入至骨,用於刺骨痺,這就是腎系病之相應刺法。

公眾號:其人頌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ylqv7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