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六盤水市政府工作報告

六盤水市政府工作報告

六盤水,別稱“中國涼都”,位於貴州西部,市名來自最初下轄的六枝、盤縣和水城三個特區的頭一個字組成,是“三線建設”誕生的一座年輕工業城市。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六盤水市政府工作報告,希望對你有用!

六盤水市政府工作報告

六盤水市政府工作報告篇1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xx”時期工作回顧

“xx”是我市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和支持下,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主基調主戰略,牢牢守住發展、生態、安全三條底線,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實現了“xx”圓滿收官,進入後發趕超、同步小康的重要階段。

——這是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的五年。堅持以加快發展為第一要務,綜合實力持續攀升。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201.08億元,年均增長14.9%;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5280.03億元,年均增長42.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到130.26億元,年均增長21.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92.72億元,年均增長17.4%;金融機構存款、貸款餘額分別達到976.8億元和779.74億元,年均增長14.4%、16.7%;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3327元、7522元,年均增長11.5%、15.6%;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數提高到80.8%,年均提高3.9個百分點;盤縣進入全國百強縣、西部十強縣行列,鐘山區、水城縣、六枝特區進入全省經濟強縣行列。

——這是轉型發展提速增效的五年。大力優化產業結構,三次產業結構從20xx年的6∶60.6∶33.4調整為9.5∶51.1∶39.4。圍繞“百姓富、生態美”推動一產轉型,啟動實施農業特色產業“3155工程”並完成320.75萬畝,糧經比從20xx年的70∶30調整為36∶64;一產增加值增速連續兩年排名全省第一,助農增收綜合考核連續五年排名全省第一。成功獲批第七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建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26個,其中引領型園區8個。圍繞“結構好、效益高”推動二產升級,循環經濟示範城市獲國家批覆,黔桂天能等一批循環經濟項目建成投產;煤礦正常生產礦井機械化程度達到69%,煤炭資源就地轉化率達到70%,煤層氣開發利用率達到40%,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8%;建成11個產業園區,其中省級產業園區5個,產業園區產值年均增長24%;大數據電子信息、大健康醫藥、新型建築建材等產業發展風生水起。圍繞“市場活、可持續”推動三產優化,以建設山地健康旅遊目的地城市為目標,精心精準打造“中國涼都”山地旅遊升級版,成功舉辦第八屆貴州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培育冬季滑雪、温泉度假、户外運動、農旅文融合發展等旅遊新業態,初步彰顯了我市山地特色旅遊的獨特魅力。全市接待遊客和旅遊總收入年均分別增長35.3%、47.4%,山地旅遊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引進銀行、保險和證券機構11家。鐘山區成功進入全省10個現代服務業發展示範區。

——這是基礎設施突飛猛進的五年。交通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安六城際鐵路、滬昆客專境內段建設加快;高速公路通車裏程達到320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月照機場建成通航,航班通達北京、上海、廣州等11個城市。水利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建成雙橋、魚洞壩、舊院等5座中型水庫和8座小型水庫,水庫庫容達到3億立方米;開發利用地下水機井400口,累計解決117.72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電網、信息等建設取得新成績,建成輸電線路5334公里、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45座,主網實現雙環網供電。推進“寬帶六盤水”、農村地面數字電視建設,全面實現“鄉鄉通寬帶”“村村通電話”,行政村通寬帶覆蓋比例達到100%。市中心城區實現4G全覆蓋。

——這是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的五年。全面推進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7.5%。完成第四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加快推進鐘山、水城、紅橋和市中心城區、六枝、盤縣兩個“三地同城化”。成功進入全國首批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城市和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建成機場高速、內環快線等城市道路,建成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涼都體育中心、六個城市濕地公園等公共服務設施,開工建設水城河綜合治理工程等重大項目,實施市中心城區249個城市山體保護規劃和景觀提升,城市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大力開展“四創”活動,我市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盤縣獲“國家衞生縣城”稱號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多彩貴州文明行動”考評連續兩年排名全省第一。啟動建設34個特色小城鎮,創建省級示範小城鎮5個、省級樣板鎮1個;六枝郎岱等9個鎮被列為全國重點鎮,盤縣妥樂古銀杏景區保護與治理項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個小康行動計劃完成投資82.5億元,建成美麗鄉村省級示範點21個,農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這是生態文明建設卓有成效的五年。堅持把生態做成產業、把產業做成生態,按照“四個最大化”要求,大力實施“綠色貴州”建設六盤水三年行動計劃,累計完成營造林215.23萬畝,治理石漠化29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074.91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48.5%,比20xx年提高11.5個百分點。成功獲得“三鄉五園”八張國家級重要生態名片。鐘山區被列為全省主體功能區6個重點開發區之一。發出“美麗涼都拒絕污染”強音,狠抓環境污染治理,建成14座污水處理廠等環保設施,城鎮污水處理率和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1.6%和88%。淘汰落後產能452.75萬噸,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9.78%,完成“xx”節能減排指標任務。深入實施重點流域河長制,三岔河流域內考核連續兩年排名全省第一。啟動空氣質量AQI監測並定期發佈監測數據,全市空氣質量API優良率達到99.4%。開展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和環境保護“六個一律”利劍行動,嚴肅查處一批生態環保違法案件。

——這是改革開放全面深化的五年。啟動3批189個市級重點改革專題,完成改革任務128項。創造性地開展“三變”改革,得到中央領導和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並在全省推廣,六枝特區、盤縣、水城縣進入全國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資源配置、國有企業、財税金融、社會事業、司法體制等改革不斷深化。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規劃,六盤水海關獲國家批覆設立,成功舉辦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六盤水分論壇、第三屆川滇黔十市州合作與發展峯會。榮獲20xx年“中國十佳投資環境城市”,引進500強企業23家,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累計完成228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累計完成10.02億美元,年均增長62.61%。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661億元,佔全市GDP比重達到55%。國家科技“863”計劃項目實現零的突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累計完成263億元,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提高到41.4%,人才總量達到27.4萬人。

——這是發展成果更加惠民的五年。每年啟動實施一批民生工程和民生實事,累計完成投資307.5億元。大力實施精準脱貧,實現盤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61個貧困鄉鎮“減貧摘帽”,實施241個貧困村“整村推進”,累計減少貧困人口55.99萬人,累計實施易地扶貧搬遷8752户、34712人。加快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到34.2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大力實施“4+2”等教育工程,從20xx年起每年壓縮行政經費5%用於實施教育“9+3”計劃,啟動基本普及20xx年教育,開工建設高中本站、以朵職教城和六盤水師範學院二期、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二期等重點工程。創建5家三級醫院,開工建設涼都醫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9.12%,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實現全覆蓋;全面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人口計生實現“三降一升”目標。高標準舉辦消夏文化節系列活動,涼都夏季國際馬拉松賽獲“金牌賽事”稱號;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個,成功申報2項國家級非遺名錄;羣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取得新進步。城鎮和農村低保標準分別年均增長16.67%和22.48%。實施城鎮保障性住房43150套,改造農村危房159781户。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和留守老人精準關愛救助保障。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連續五年實現“雙降”。全市羣眾安全感滿意度達到94.43%,較20xx年提高14.68個百分點。連續兩年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各項事業取得新成績。

——這是自身建設持續加強的五年。自覺在市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重大決策向市人大會報告、向市政協通報、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自覺接受各方監督。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堅決落實中央、省、市作風建設各項規定。制定和公佈市級35個行政機關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取消行政審批事項144項,下放審批權限事項165項,辦理時限壓縮率達到65%。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和“陽光曬權”活動,率先在全省建成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市、縣網上政務辦事大廳站點。“六五”普法通過省級驗收。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全面推進民生監督工作,勤政廉政建設取得新成績。榮獲20xx年“中國十佳誠信政府”稱號。

剛剛過去的20xx年,我們堅持把保總量、保速度、保進位作為首要任務,強化運行調度和精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有憂、憂中有喜的態勢。全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1%,20xx萬元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18%,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2%和1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金融機構存款、貸款餘額分別增長19.5%和11.2%。“十件民生實事”完成投資50.6億元。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奮,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我們深深體會到,推動六盤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堅持上接天線與下接地氣相結合,既要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思想、重要精神為指引,又要了解羣眾心聲、迴應羣眾期待;必須堅持把握大勢與發揮優勢相結合,與時俱進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立足本地實際,創造性地抓好貫徹落實;必須堅持盤活存量與培育增量相結合,既要立足煤、做足煤的文章,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又要不唯煤、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必須堅持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相結合,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不斷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內生動力,提升發展活力;必須堅持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結合,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把生態之美化作百姓之富;必須堅持加快發展與改善民生相結合,突出抓好脱貧攻堅第一民生工程,統籌解決好教育、醫療、就業、社保、養老、住房等民生問題,讓人民羣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過去五年的成績,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各族幹部羣眾羣策羣力、艱苦奮鬥的結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各級幹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向駐市人民解放軍、武警消防官兵和人民警察,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我市改革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的狀況沒有改變,城鄉差距大,脱貧攻堅任務艱鉅;經濟下行壓力趨緊,傳統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調結構轉方式任務艱鉅;上學難、看病難、養老難、就業難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安全生產保障能力不足,民生保障兜底任務艱鉅;少數幹部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的現象依然存在,違規違紀現象時有發生,個別領域腐敗易發多發,政府職能轉變任務艱鉅。我們將正視問題,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十三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

“十三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市委六屆九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主基調主戰略,守住發展、生態、安全三條底線,突出抓好大扶貧、大數據、大健康三大戰略行動,突出抓好循環經濟、農村改革、山地旅遊三件大事,突出走好山地特色產業生態路、山地特色現代農業路、山地特色健康旅遊路、山地特色城鄉一體路四條新路,奮力譜寫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新篇章,確保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十三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以上;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貧困縣鄉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退出;20xx萬元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6%,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和12%左右,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城鎮化率提高到55%以上;新興產業佔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0%、服務業比重提高到45%左右;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預期壽命達到全面小康目標;森林覆蓋率達到60%以上,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指標任務。通過五年努力,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一方陣五前列”。

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是“十三五”時期的總綱,三大戰略行動、三件大事、四條新路是總路徑。我們將堅定總綱、總路徑不動搖,培植後發優勢,奮力後發趕超,努力走出一條不同於東部、有別於西部其他地區的發展新路。今後五年,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堅持以脱貧攻堅為統攬,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入貫徹科學治貧、精準扶貧、有效脱貧基本方略,把脱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時期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大力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堅決打贏脱貧這場輸不起的攻堅戰。全力落實脱貧任務。深入實施“33669”脱貧攻堅行動計劃,明確時間表、制定作戰圖、打好殲滅戰,決戰三年、擺脱貧困,確保到20xx年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精準落實脱貧措施。堅持脱貧攻堅“八個精準”,認真落實“1+10+6”文件。大力實施“五個一批”,加快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實現村村有特色主導產品、鄉鄉有產業扶貧基地、縣縣有高標準農業示範園區和大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狠抓易地扶貧搬遷,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户10.7萬人;積極爭取中央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貧困地區25度以上坡耕地和15度至25度重要水源地坡耕地實現退耕還林還草;完成農村幼兒園、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全部免除(補助)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就讀高中、大學的學雜費,不讓貧困家庭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完成貧困地區縣鄉村醫療衞生服務網絡標準化建設,減少農民羣眾因病致貧返貧;實現“兩線合一、減量提標”,織牢民生網底。嚴格落實脱貧責任。強化脱貧攻堅六大責任,立下軍令狀、用好指揮棒,層層傳導壓力抓落實。發揮大連對口幫扶優勢,深化“千企幫村、萬户結對”活動,統籌好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積極構建大扶貧格局。

(二)堅持以循環經濟為旗幟,大力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圍繞建成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目標,高舉循環經濟旗幟,加快建立綠色循環低碳的現代工業體系。抓好全域循環化發展。堅持把循環經濟貫穿到生產、流通、消費的全過程,貫穿到一產、二產、三產的各方面,全面推進產業循環、城鄉循環、社會循環,加快建設一批循環經濟示範縣、示範鄉鎮、示範園區、示範行業和示範企業。抓好工業循環化改造。堅持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加快傳統產業生態化、循環化、綠色化改造,推動煤電鋼等傳統產業向精深加工轉型升級,延長產業鏈、拓寬產業幅、提高附加值。大力推進煤炭清潔生產,提高煤炭生產安全水平、集約化水平。加大煤層氣、頁巖氣等新能源開發利用力度,推進煤炭地下氣化項目建設。加快局域電網建設,推進電能就地轉化利用。到20xx年,煤炭資源就地轉化率達到80%以上,建設中國南方現代煤電化一體化基地、西南地區重要的能源基地、貴州非常規天然氣示範抽採基地。抓好資源循環化利用。大力推進煤矸石、礦渣、建築廢料、粉煤灰等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和再生資源回收,實現資源“吃幹榨盡”“變廢為寶”。

(三)堅持以山地特色為主導,全力培植後發趕超優勢。做好山地特色農業文章。圍繞打造喀斯特山區特色農業示範區目標,按照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户的思路,以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為載體,以“3155工程”為抓手,加強品種品質品牌聯動和市場培育,提高經濟作物佔種植業、畜牧業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到20xx年,特色農業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糧經比調整到20∶80左右。培育壯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農業經營主體,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實現農業“接二連三”。做好山地特色旅遊文章。圍繞建設山地健康旅遊目的地城市,以大交通帶動大旅遊、以大數據助推大旅遊,促進農旅、文旅、工旅等深度融合,加快發展避暑納涼、休閒度假、冬季滑雪、户外運動等山地旅遊新業態,不斷豐富“中國涼都”品牌內涵。加快推進“智慧旅遊”建設,重點打造一批具有唯一性和競爭力的重點景區景點,完善配套設施和功能,提升服務管理水平。到20xx年,接待遊客20xx萬人次以上,旅遊總收入達到260億元左右。做好山地特色城鎮文章。遵循城市發展規律,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全面提高城市工作水平。加強城市設計,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加快推進兩個“三地同城化”融合發展。加強城鎮地上地下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海綿城市試點,建成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加快完善城鎮道路網絡,推進市中心城區城市軌道交通立項工作。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鎮,推進城鎮棚户區和工礦企業棚户區改造,培育一批區域性中心村和示範村,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四)堅持以大數據、大健康行動為抓手,不斷髮展壯大新興產業。把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大健康產業“姊妹篇”作為我市彎道取直、後發趕超的戰略引擎來抓。大力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加快引進落地一批大數據優強企業,建成北斗大數據、中國網絡菜市場等一批產業園,推進“雲上貴州·安全雲”運用中心等大數據項目建設。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打通“黔貨出山·涼都珍好”和“網貨下鄉”雙向通道。全力推進大數據招商引智工作。到20xx年,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產值達到180億元左右。大力實施大健康戰略行動。圍繞“醫、養、健、管”,推進大健康六大產業體系建設。突出“醫養”結合,加快發展大健康醫藥醫療產業,積極發展中藥材及民族藥材、中成藥及民族藥品,打造大健康醫藥和大健康醫療品牌。突出“健養”結合,加快發展綠色健康、養身養老、户外運動等產業。到20xx年,大健康產業產值達到200億元左右。大力發展其他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具有產業基礎和市場前景的裝備製造業。大力發展天然飲用水產業,力爭到20xx年產值達到100億元左右。建設一批新型建材產業基地。加快發展現代金融、倉儲物流等服務業。

(五)堅持以互聯互通為目標,加快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加快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建成滬昆客專境內段、安六城際鐵路,加快推進畢水興城際鐵路水城至盤縣段、六盤水經威寧至昭通城際鐵路立項工作。建成盤興、六威高速公路,加快推進納興高速、宜六高速赫章至六盤水段建設,形成“三橫兩縱一環線”的主骨架。加快國省道、縣鄉道提等改造步伐,實現90%國道、30%省道提等為二級以上公路,力爭全市鄉鎮實現二級路全覆蓋,100%行政村通油路、通客車。培育和加密月照機場航線,到20xx年進出港旅客突破50萬人次;開工建設盤縣機場併力爭“十三五”建成。推進北盤江航運建設。加快完善水利工程網絡。圍繞縣縣有中型水庫、鄉鄉有穩定供水水源目標,規劃建設一批保障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用水的骨幹水源工程。大力推進盤縣英武和水城縣彭家橋兩座大型水庫前期工作,力爭“十三五”開工建設。加強供水管網工程和民生水利保障工程建設維護管理。實施農田水利配套工程。加快完善信息基礎設施網絡。深入實施“寬帶六盤水”工程,加快推進“三網融合”。到20xx年,力爭實現自然村“村村通寬帶”。推進“無線城市”建設,加快手機免費無線上網工程建設,實現4G、無線局域網城鄉全覆蓋。加快完善能源基礎設施網絡。建成一批高效率的輸變電站及大容量輸電走廊。規劃建設煤層氣、頁巖氣、焦爐煤氣輸送管網工程,建設一批LNG工廠和加氣站。建成中緬天然氣管道六盤水支線工程。

(六)堅持以生態文明為引領,推動生產生活生態綠色化。在“建”上下功夫。大力實施退耕還林、荒山造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態建設工程,確保森林覆蓋率年均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在“護”上出實招。加強重點行業領域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及配套收集系統、垃圾回收運儲處理設施建設。加強水生態保護,建成重點流域沿岸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加強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加大農田改良和修復力度。在“治”上使狠勁。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加快清潔能源代替利用。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加強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治理。推進水源地環境整治。到20xx年,市中心城區空氣質量AQI優良率穩定在85%以上,鄉鎮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在“管”上求實效。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落實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用好“兩把利劍”,強化“兩個問責”,嚴厲打擊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等違法犯罪行為,做到鐵腕治污、不欠新賬。

(七)堅持以“三變”改革為突破,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創新。着力構建加快發展新體制。深化“三變”改革,完成農村產權確權登記頒證,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平台和股權交易平台,建立風險基金和農業發展基金,建立股權監管機制、股權退出機制、合同備案機制、法律顧問機制,激發“三變”改革綜合效應。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國有企業、資源配置、財税金融等體制機制改革,紮實推進教科文衞體等社會事業和司法、社會治理體制改革。完善落實破解民營經濟發展難題的政策措施,着力保障民營企業發展需求,到20xx年民營經濟比重提高到60%。努力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完善對外開放戰略佈局,抓住國家實施“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戰略機遇,積極參與區域分工協作,重點推動與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及東南亞、東盟國家的經貿往來,主動融入黔中經濟區、滇中經濟區、成渝經濟區等區域發展。充分發揮六盤水海關大通關、大開放、大物流作用,把涼都消夏文化節辦成開放大平台,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全力打造創新創業新高地。實施人才引領工程,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產學研合作,推動協同創新合作,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加強眾創、眾包、眾扶、眾籌支撐平台建設,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建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創業創新。提高社會研發經費佔生產總值的比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八)堅持以民生改善為根本,着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集中力量實施以脱貧攻堅第一民生工程為重點的“1+7”民生工程,讓人民羣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深入實施教育提升工程。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基本普及20xx年教育,基本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新增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5所、省級示範性幼兒園10所。優化職業教育結構,推動高校內涵建設、轉型發展,積極發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和民辦教育。深入實施健康涼都建設工程。大力實施醫療衞生“十百千”工程,完善市縣鄉村四級醫療服務網絡。積極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加快發展“智慧醫療”。加強醫療衞生人才隊伍建設。實行最嚴格的全過程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強化計劃生育服務管理,落實全面二孩政策。深入實施就業創業促進工程。圍繞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目標,大力實施全民創業行動計劃,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建立創業服務平台。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健全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深入實施社會保障兜底工程。推進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民政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實現城鄉居民公平享有醫療保障。全面提升自然災害綜合防範和應對能力。深入實施城鄉危舊房改造工程。加強城市老舊住房隱患排查排除,統籌推進城鎮保障房、易地扶貧搬遷房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推動城鎮保障房向建制鎮、工礦區、產業園區和教育園區延伸,努力讓人民羣眾住有所居、住得安全。深入實施公共安全保障工程。築牢安全生產基礎,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創新安全生產監督制度,促進安全生產形勢徹底好轉。深化“平安涼都”建設,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制機制,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營造平安和諧穩定環境。深入實施文化體育惠民工程。充分挖掘“三線”文化、夜郎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打造區域特色文化產業集羣。積極發展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統籌發展各項事業,繼續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大力支持軍隊、武警部隊和法院、檢察院工作,加強國家安全、司法行政和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科協、人防、檔案、紅十字、地方誌等工作。

三、20xx年的重點工作

今年是“十三五”時期的開局之年,是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關鍵之年,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的攻堅之年。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意義十分重大。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一產增加值增長7%左右、20xx萬元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三產增加值增長13%左右;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萬人,實現六枝特區、水城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7個貧困鄉鎮“減貧摘帽””,130個貧困村退出;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5%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增長15%左右;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以上;金融機構存款、貸款餘額分別增長20%和18%左右;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1%和12%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指標任務。

圍繞實現全年目標,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確保脱貧攻堅實現良好開局。堅決打好易地扶貧搬遷關鍵一仗。圍繞易地扶貧搬遷“八個精準”,堅持以自然村寨整體搬遷為重點,加強土地和資金需求保障,實施易地扶貧搬遷2.7萬人,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統籌推進脱貧攻堅行動。圍繞產業脱貧,大力實施特色產業扶貧、鄉村旅遊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等工程,讓貧困户更多分享農業全產業鏈和價值鏈增值收益。圍繞生態補償脱貧,加大貧困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力度,讓一批貧困人口就地轉成生態保護人員。圍繞教育醫療脱貧,落實好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把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範圍。圍繞社會保障兜底脱貧,穩步推進“兩線合一、減量提標”,加強最低生活保障與社會救助制度的銜接。強化各類扶貧資源整合。積極爭取上級扶貧資金支持。出台扶貧資金和涉農資金整合管理辦法,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用好對口幫扶、定點幫扶、結對幫扶力量,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多種形式參與扶貧開發。建好用好“扶貧雲”和“扶貧專線”。

(二)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全力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全面認識去產能、調結構大背景下對我市經濟發展的深刻影響,毫不動搖堅定盤活存量與擴大增量的工作定力。準確把握盤活存量是穩增長的重大基礎,實施工業“十百千”工程,年內引進4户以上500強企業、實施40户規上企業技術改造、新增1200户以上企業市場主體及80户以上規上企業。推動煤炭產業化危為機,堅持建設提升一批,完成“六化”礦井建設30對,新增機械化礦井10對以上;堅持重組提升一批,支持優強煤業主體兼併重組;堅持轉型提升一批,支持黔桂天能等國有和民營大型煤業集團轉型發展;堅持融合提升一批,支持煤電聯營和“煤電+下游產業”融合發展。煤炭資源就地轉化率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積極推進大用户直供電,積極推動發電企業拓展市場,努力提高發電負荷。支持首鋼水鋼集團轉型發展,做強鋼鐵主業、做優非鋼產業。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淘汰一批落後產能,清理處置一批“殭屍企業”。深入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強化重點行業企業精準服務,為企業轉型升級創造條件。準確把握擴大增量是調結構的科學路徑,全力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產值佔比提高5個百分點。推進煤炭資源、清潔能源綜合利用,完成煤層氣抽採量12.37億立方米、利用率達到42%。推動紫森源煤矸石綜合利用項目產業化取得突破。大力發展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引進大數據產業投資資金100億元、企業100家和人才100名;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建成4個縣級電商運營中心,新建電商服務站(點)150個;全力開發新型建築材料和裝飾材料,加快玄武巖提取高強度纖維及下游產品項目建設,開工一批新型建材產業基地。大力實施提高民營經濟比重五年行動計劃,全力實施小微型企業“125”計劃,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加快發展,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力推進山地特色農業發展。完成“3155工程”種植100萬畝,強化已實施“3155工程”的中後期管護和結構調整優化,提升產業標準和特色產業競爭力。大力推廣林菜、林藥、林草、林禽等林下種植養殖模式。加快發展特色養殖和山地畜牧業。大力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基本建成水城米籮、六枝郎岱、盤縣滑石、鐘山大河等11個引領型示範園區,分別新增省級園區、省級重點園區2個以上。引進和培育一批農業經營主體,分別新增省級、市級龍頭企業10家和25家以上,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00家以上。加快農業現代擔保體系建設,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全力推進以山地特色旅遊為重點的服務業發展。深入挖掘山地旅遊業態,大力實施山地健康旅遊目的地城市建設三年行動方案,辦好第三屆全市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大會,推進重點景區提檔升級,建成梅花山國際生態休閒度假區。加快培育和引進一批旅遊龍頭企業,推進旅遊地產發展,全力打造“中國涼都”山地特色旅遊品牌。實現旅遊總收入100億元,增長35.5%以上。大力發展現代金融業,力爭大型金融機構在我市設立區域性互聯網金融服務平台,推動浦發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設立六枝村鎮銀行。加快推進研發設計、商貿會展、家政服務、文化娛樂等服務業發展。

(三)大力推進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證制度雙落地,建立健全“人地錢”三掛鈎機制,城鎮公租房擴大到非户籍人口。農業轉移人口落户城鎮4萬人以上,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9.5%。提升城市實力。嚴格執行城市總體規劃,大力實施“多規融合”。加快“三地同城化”發展步伐,大力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大坪子至董地、烏蒙大道、天湖南路、鳳凰東路等道路;啟動實施棚户區改造78328户;新建一批停車場、便民超市等公共設施。深入開展“四創”活動,推進城市綜合執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增強城鎮活力。啟動10個特色小城鎮建設,實施“1+N”鎮村聯動工程21個、“8+X”項目20個。舉全市之力承辦好第五屆全省小城鎮建設發展大會,實施六枝特區“整區推進”工程。展現鄉村魅力。深入實施六個小康行動計劃,全年完成投資17億元以上,創建點覆蓋率增長10%以上,力爭達到80%以上。做好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加強村寨規劃管理,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四)大力推進投資消費,增強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着力擴大有效投資。完成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335億元以上。強化基礎設施投資,完成交通投資100億元、水利投資60億元、電力投資6.7億元。建成滬昆客運專線境內段,加快推進安六城際鐵路建設;推進六威高速公路建設,力爭建成盤興高速公路,加快納興、六赫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推進“四高兩快”沿線綜合環境建設;啟動國省道改造84公里;農村公路行政村通暢率達到100%;加快月照機場盲降系統工程和停機坪擴建工程建設。完成觀音巖、阿雨、萬營水庫主體工程。開工建設中型水庫1座以上、小型水庫7座;實施2.5萬人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全力推進地方直供電輸配系統建設,投運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5座、輸電線路1336公里。啟動實施市中心城區公共免費WIFI項目建設,實現市內4G全覆蓋。加大產業投資力度,加強“5個100工程”內容建設,完成工業投資360億元、房地產開發投資180億元;優化投資結構,億元項目投資增長15%以上,產業投資佔比保持在45%左右。着力擴大居民消費。圍繞擴大住房、汽車、旅遊、養老健康、居民用電等消費,落實好刺激、獎勵政策。打通保障性住房、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農業轉移人口落户住房之間的政策性通道,有序化解房地產庫存。規劃建設一批特色商業街區,開展特色農產品展銷會等展會和活動,建設18個標準化菜市場和農貿市場,多措並舉促進消費。

(五)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加強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深入實施“綠色貴州”建設六盤水三年行動計劃,完成營造林50萬畝、石漠化治理56.5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4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提高3個百分點。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紮實推進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和大氣、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開工建設10個污水處理廠,新建改造污水收集管網60公里。城鎮污水處理率、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3%和89%,市中心城區空氣質量AQI優良率達到85%以上。強化生態環保監管。全面實行產業准入負面清單,加強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環境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六)大力推進改革開放,有效激發發展動力活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整市推進“三變”改革,完成確權登記和清產核資,積極開展“兩權”抵押貸款試點,推行財政資金股權化改革,創造條件建立產權交易中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國有企業分類改革,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深化財税體制改革,完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全力擴大對外開放。加快六盤水海關建設,力爭9月底前建成開關。用好酒博會、茶博會等重大活動平台。加強與國內外和周邊地區區域經濟合作。深化大連對口幫扶工作。圍繞特色優勢產業,大力開展精準招商,完成省內外招商引資項目實際到位資金1000億元。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力度,每萬人人才資源數達到980人。

(七)大力推進民生改善,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抓好就業根本民生。大力實施就業創業促進工程,引導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復退軍人、婦女創業就業,幫助就業困難羣體和特殊羣體就業,城鎮新增就業9.37萬人以上。抓好教育長遠民生。六枝特區、盤縣、鐘山區基本普及20xx年教育和盤縣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通過省級驗收。實現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全覆蓋。建成高中本站。新增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1所以上。推動六盤水師範學院嚮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力爭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成功創建省級示範職業技術學院。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抓好醫療健康基本民生。實現鄉鎮衞生院標準化建設全覆蓋、縣級以上公立醫院遠程醫療全覆蓋。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和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加強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紮實抓好國家衞生城市創建工作。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強化服務和管理,落實全面二孩政策。抓好社會保障普惠民生。鞏固和擴大社會保障覆蓋範圍,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統籌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落實農村“三留守”人員關愛救助保障政策。抓好安全穩定重要民生。深入推進“2221”安全生產體系建設,加強應急應對能力建設,實施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工程,做好信訪維穩工作,嚴防各類重特大事故事件發生,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紮實辦好“十件民生實事”。(1)壓縮6%的行政經費用於教育精準扶貧,對2萬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家庭學生上高中、大學免除(補助)學雜費。(2)扶持微型企業1300户,帶動就業6500人。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6500人以內。(3)高中本站實現招生。建設28所農村幼兒園、32個標準化農村寄宿制學校和80個農村留守兒童之家。(4)基本建成涼都醫院。所有農村中國小配置校醫。提高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補助標準。(5)農村、城市低保標準分別提高18%和10%,提高殘疾人補助標準。(6)基本建成水城河綜合治理工程。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萬户。(7)新建、改建農村通組路和串户路796公里。新增公共停車位1280個。(8)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沿線移動網絡有效信號實現全覆蓋。(9)完成5個傳統村落消防安全改造。(10)實施26470户“三改三治”及庭院硬化、21個鄉鎮垃圾收集處理、5個行政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推進166個行政村便民服務設施、161個行政村文體活動廣場及設施建設、234個自然村寨污水治理、5203盞照明設施安裝。新建1個縣級老年體育活動中心,新建和改造30個全民健身路徑工程,新建50個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將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不斷增強執行力和公信力。

(一)圍繞執政有章,加強法治建設。堅持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所有行政行為都要於法有據,任何部門都不得法外設權。出台《市人民政府規章程序辦法》。完善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公開權力運行流程和審批流程。完善和深化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政府決策執行糾偏機制。自覺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監督,高度重視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建議,充分發揮工青婦等人民團體的橋樑和紐帶作用。政府所有工作都要全面接受人民監督,充分體現人民意願。

(二)圍繞從嚴從實,加強作風建設。認真踐行“三嚴三實”,自覺向中央、省委和市委看齊,堅決維護中央、省委和市委權威。堅持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決懲處失職瀆職、懶政怠政。以行政權力瘦身為市場主體強身,推動招商引資代辦中心、中央和省屬單位公共服務事項進駐政務服務中心,最大限度精簡辦事程序,簡化辦事環節,縮短辦理時限。切實改進服務方式,實現市縣鄉政府行政事務“一張網”,暢通羣眾辦事“最後一公里”,讓“信息多跑路”“羣眾少跑腿”,變“羣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

(三)圍繞擔當作為,加強能力建設。堅持用五大發展理念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認真學習研究國家政策,吃透上情、把握市情、瞭解外情,找準我市落地落實的切入點和結合點,推動彎道取直、後發趕超。始終把幹事創業謀發展、狠抓落實惠民生作為最大責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夫必須在我”的境界,善於“扣扣子”、勇於“擔擔子”、勤於“釘釘子”,敢作敢為、善作善成,以政府的效能指數提升全市的發展指數。強化正向激勵,嚴肅行政問責,讓“實幹家”有為有位,讓“太平官”無處可混。

(四)圍繞從嚴治政,加強廉政建設。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自覺遵守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充分運用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切實管好公共權力、公共資金、公共資源、公務人員,紮緊“制度鐵籠”,打造“數據鐵籠”,讓權力運行處處留痕,在政府系統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氛圍。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深化拓展民生監督工作,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努力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回顧“xx”,我們碩果累累;展望“十三五”,我們信心滿滿!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市各族幹部羣眾,鼓起勁來抓發展,彎下腰來拔窮根,攜起手來奔小康,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而努力奮鬥!

六盤水市政府工作報告篇2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和支持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高舉“發展、為民”的旗幟,堅持主基調主戰略,牢牢守住發展、生態、安全三條底線,積極主動適應新常態,統籌做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經濟運行平穩。全市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大關,人均生產總值實現5876美元,高於全省平均數。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穩步增長,經濟社會風險可控,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二是轉型步伐加快。三次產業結構從6.6:57.1:36.3調整到7.2:54.4:38.4,產業投資比重達到45%。山地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勢頭強勁。煤炭資源就地轉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非税收入佔比下降13.85個百分點,財税結構逐步優化。三是發展活力增強。市場主體、註冊資本金分別增長12%、37.7%。民營經濟佔比達到52%。縣域經濟佔比達到68.1%。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713億元,增長43.6%。四是發展環境優化。綜合交通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月照機場建成通航;六六高速建成通車,我市成為全省第二個縣縣通高速的市州。水利工程、生態建設全面推進,發展基礎不斷夯實。五是民生持續改善。減少貧困人口14.55萬人。新增就業10.02萬人。農村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6791元、21168元,增長12.9%、11.1%。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到77.4%。

一年來,我們重點抓了以下九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以加快發展為要務,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狠抓目標管理,細化分解目標任務,強化經濟運行調度,推動經濟工作落實。大力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深入開展“雙服務”大行動,穩定經濟運行。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042.73億元,增長14.1%;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36.27億元,增長26.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56.36億元,增長11.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28.74億元,增長4.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36.9億元,增長13.2%;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完成817.1億元、701.2億元,增長8.3%、16.9%。

(二)堅持以轉型升級為導向,着力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推動三次產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一產轉型邁出新步伐。全面實施農業特色產業“3155工程”,完成特色產業種植88.98萬畝;調減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0萬畝;糧經比從51:49調整到39:61。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加快推進,新增11個市級園區為省級園區,全市省級園區達26個;水城米蘿獼猴桃產業園區、六枝郎岱農業園區在全省績效考評中分別排第一位和第五位。盤縣刺梨果脯等6個特色農產品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我市榮獲“中國野生獼猴桃之鄉”、“中國野生刺梨之鄉”、“中國紅豆杉之鄉”稱號。省級、市級龍頭企業分別達33家、126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66家。二產升級取得新成效。產業園區產值突破千億元,完成1028.8億元,增長17.6%。黔桂天能煤電化循環經濟園區建成,開發苯加氫、LNG等19個煤焦化下游產品。煤層氣開發利用率達到33.3%。紅豆集團生物製藥、製衣項目和紅豆杉基地開工建設,富士康精密電子製造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品三商砼公司、安凱達公司等新型建築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實現我市民營企業上市零的突破。三產優化實現新突破。召開了全市第一屆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大會,牂牁江、妥樂古銀杏、野玉海等一批特色旅遊景區實現升級提檔,玉舍滑雪場填補了我省冬季旅遊項目空白,旅遊收入增速位列全省第一,“貴州屋脊·中國涼都”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加大“引金入市”力度,引進了招商銀行、貴陽銀行等金融機構。商貿物流、文化體育、康體養生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

(三)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持續擴大投資規模。緊緊圍繞“5個100工程”、交通水利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重點領域,全力推進重大工程、重大項目投資建設。全年集中新開工項目1296個,總投資2086.3億元,完成投資747.5億元。加強項目策劃包裝,全市項目庫總投資達1.83萬億元;納入預安排國家重大工程項目313個,總投資953億元。市屬投融資公司融資到位資金105.21億元,建立政府性債務風險化解機制;完善土地管理長效機制,加強土地收儲和供給。推進項目審批、投資審計規範化、制度化建設,出台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管理、前置審計等制度;審計政府性投資項目110個,審減金額8.97億元。

(四)堅持以三地同城為引擎,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全面推進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城鎮化率達到44.5%。第四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獲省城規委審查通過。啟動市中心城區控規全覆蓋編制工作,完成棚户區改造等33個專項規劃、56個鄉鎮總體規劃和319個村莊整治規劃。加快推進鐘山、水城、紅橋同城發展,完成內環快線主體工程,水西南路建成通車,機場高速加快建設,棚户區改造、鐘山大道和人民廣場地下人防工程、水城河綜合治理工程等項目全面啟動實施。完成市中心城區9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盤縣、六枝城市路網建設加快,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城市拉力持續增強。大力推進示範小城鎮建設,建成“8+X”項目32個,新增省級示範小城鎮1個。“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完成投資39億元。深入推進“四創”活動,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盤縣通過“國家衞生縣城”評估;我市獲“全省文明城市”稱號,水城縣、鐘山區、盤縣獲“全省文明縣城”稱號。

(五)堅持以交通水利為重點,大力破解發展瓶頸。實施交通建設“三年會戰”,安六城際鐵路開工建設,滬昆客運專線境內段建設加快,六盤水火車站新站房投入使用。杭瑞高速畢節至都格段、盤興高速建設加快,都香高速六盤水至威寧段、納晴高速境內段前期工作有序推進;開工建設一批景區景點旅遊公路和重要節點公路項目,提前啟動實施“十三五”規劃通村油(水泥)路1734公里。推進水利建設“三大會戰”,納入“三位一體”規劃的骨幹水源工程開工14個;黔中水利樞紐一期主體工程和雙橋水庫基本建成,大中型水庫、水電站下閘蓄水6個,排全省第一;花巖洞應急取水工程併網供水。開發利用地下水機井232口,解決26.8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加強電力通信設施建設,建成10千伏以上項目313個、變電站16座,新增線路1994公里,實現市中心城區220千伏電網全覆蓋;市縣鄉中心區域實現4G網絡全覆蓋。

(六)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不斷激發發展活力。全面推進2批104個重點改革專題。資源市場化體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實現“應進必進”。礦業權招拍掛出讓制度全面推行。統籌城鄉發展體制改革步伐加快。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有序推進水城縣農村產權確權整縣試點。盤縣被列為全省城鄉總體規劃“多規融合”試點縣。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組建市生態旅遊委,將生態環保納入各縣區工作目標管理控制性指標考核。積極推動國家生態功能區補償改革試點前期工作。國有企業改革改制不斷推進。基本完成128家市屬國有企業清產核資工作。組建8家市屬投融資公司。採取PPP模式完成市燃氣總公司改革改制。出台國有企業用人、資產收益管理等制度。水城礦業集團產值突破百億元,全市實現百億元產值的企業達3家。扶貧開發機制改革有效推進。認真落實精準扶貧和“六個到村到户”,完成52個貧困村“整村推進”和15個貧困鄉鎮“減貧摘帽”。出台財政扶貧資金有償使用滾動發展實施辦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金融扶貧實施方案。財税金融改革穩步實施。加強政府性債務分類管理,建立政府性債務風險化解準備金。強化市級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規範黨政機關差旅費、會議費及“三公”經費等支出。出台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建設實施意見。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紮實開展。出台加快教育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啟動基本普及20xx年教育計劃。全面深化職校進園區辦學模式。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完成市、縣兩級政府機構改革。加快推進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積極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工作。繼續壓縮行政經費5%共4470萬元用於教育“9+3”計劃。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完善招商引資項目考核辦法,推行招商引資項目全程代辦和並聯審批制度;全方位開展招商引資,引進華潤、富士康、紅豆集團等500強企業進駐六盤水。加強交流合作,與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貴陽市、黔西南州、貴陽海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社會領域改革深入推進。引進漢方集團參與涼都人民醫院建設和辦醫;啟動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全面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制定科技計劃項目績效評估管理規定。出台加強城市基層管理推進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

(七)堅持以生態文明為引領,牢牢守住生態底線。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編制《六盤水市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發展規劃》並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強資源循環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8%。組織開展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行動,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20萬畝,完成營造林45.37萬畝,治理石漠化53.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55.5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45.4%。明湖國家濕地公園榮獲“最美生態濕地公園”稱號;牂牁江國家濕地公園、月亮河森林公園獲國家林業局批准。成功舉辦20xx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六盤水水生態文明與水生態基礎設施分論壇。深入實施“十二件環保實事”,嚴格執行環境監管“六個一律”,城市污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75.7%和71%。從去年6月1日起定期發佈PM2.5等六個參數的空氣質量指數,優級天數達62天,良級天數達137天。三岔河河長制考核排名全省第一。紮實推進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產能89萬噸,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49%,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省下達指標範圍內。

(八)堅持以改善民生為目的,統籌發展社會事業。紮實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完成投資79億元,佔計劃的120%。深入實施教育“9+3”計劃,完成學前教育工程26個,建設寄宿制學生宿舍15.73萬平方米,開工建設高中本站,加快建設以朵職教城、六盤水師院二期、六盤水職院二期工程。開工建設涼都人民醫院,建成12個鄉鎮衞生院、44個村衞生室;完成全市鄉、村兩級衞生計生機構整合;紮實推進人口計生“雙誠信雙承諾”工作和“三按月”績效管理,完成“三降一升”目標任務。

成功舉辦獲得“銀牌賽事”的夏季國際馬拉松賽等涼都消夏文化節系列活動,成功承辦全省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等重大賽事活動;組建貴州磅礴傳媒集團。啟動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落實“3個15萬元”政策,新增微型企業3006户,帶動就業1.71萬人。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特殊人才1280人。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10.25%和10.17%,認真落實臨時救助制度。完成4大省屬國有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移交辦理工作,全市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達到90%以上。新農合參合人數226萬人,參合率達到99.06%。改造農村危房20700户,建成保障性住房9114套,完成住房公積金支持保障房建設試點城市項目貸款6.4億元。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整治、大防範,認真制定並落實煤礦安全生產“8個100%”措施,集中開展打非治違“六打六治”專項活動,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10.83%和6.12%。“平安涼都”建設深入推進,鐘山區獲“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城區”榮譽稱號。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積極發展,工會、共青團、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檔案、氣象、人防、紅十字、地方誌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九)堅持以轉變職能為核心,切實提高行政效能。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十項規定。出台《市政府議事規則》等制度,進一步規範政府工作。堅持依法行政,科學民主決策,公佈市級36個行政機關權力清單。取消和下放行政許可審批事項162項,推行“錯時、延時、上門、訂單、預約”五項服務和“領導進中心”、“局長進大廳”等活動,行政審批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壓縮率達到65%。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勤政廉政建設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深刻體會到:必須牢牢把握經濟新常態這個發展大勢,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決策部署,只要中央有要求、省委有決策、市委有部署,市政府就有行動、有落實;必須牢牢把握加快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堅持主基調、實施主戰略,不動搖、不懈怠,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必須牢牢把握維護穩定這個第一責任,加強社會治理、化解矛盾糾紛、抓好安全生產,營造加快發展的良好環境;必須牢牢把握保障改善民生這個根本,堅持把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作為奮鬥目標,着力提高羣眾生活水平;必須牢牢把握生態建設這條底線,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必須牢牢把握轉變作風這個關鍵,大力整治“四風”突出問題,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推進政府自身改革,不斷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這些基本經驗,我們將在今年的政府工作中繼續堅持。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各族幹部羣眾團結奮鬥和各方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向駐市人民解放軍、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公安幹警,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我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謝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受要素成本不斷上升、工業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兩頭擠壓,全市煤、鋼、電、鋁等傳統工業增速放緩,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任務艱鉅;二是精準扶貧不到位,貧困人口穩定增收保障不強,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務艱鉅;三是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難度大,生態工程建設和環境保護任務重,節能減排壓力大,守住生態底線的任務艱鉅;四是政府性債務壓力加大,煤炭、鋼鐵和房地產等行業存在經濟風險和社會風險雙重壓力,防範化解風險的任務艱鉅;五是一些幹部本領不強、作風不實、擔當不夠、執行不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的任務艱鉅。對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堅持用發展的辦法、改革的舉措和紮實的作風認真加以解決。

二、20xx年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完成“xx”規劃的收官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區域中心城市、國際標準旅遊休閒度假城市、大健康旅遊目的地城市目標,高舉循環經濟旗幟,守住發展、生態、安全三條底線,堅持主基調、主戰略,主動適應新常態,主動搶抓新機遇,主動實現新作為,以上率下、把握大勢、統籌全局、着眼民生、提速轉型,推動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開創新局面,為實現同步小康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以上;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6%以上,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增長15%;非税收入佔比下降5個百分點以上;20xx萬元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以上;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以上;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增長21%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以上;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增長11%、17%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41‰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61‰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指標任務。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工作,確保完成上述目標任務,對於“xx”圓滿收官、“十三五”良好開局至關重要。我們將圍繞適應新常態、搶抓新機遇、實現新作為,精心編制好“十三五”規劃,為同步小康謀好篇、布好局。我們將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解決新常態下面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用法治引領改革發展破障闖關,用改革推動法治建設破浪前行,共同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業滾滾向前。

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更加突出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以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落地見效的改革措施,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制定落實國家和省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實施意見。全面統籌項目融資需求,規範過渡期融資工作。大力推行PPP等模式,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完善借、管、用、還一體化財政金融聯動機制。深化實體經濟領域改革。完善先照後證制度,積極爭取“電子執照”試點。出台加快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政策措施。建立“政、銀、企”三方聯席會議制度,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做好公共資源交易互聯互通試點工作,規範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目錄範圍。深化財税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營改增”,認真組織實施煤炭資源税從價計徵改革。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制定完善市縣兩級財政管理綜合績效評價體系。清理和規範税收優惠政策。深化統籌城鄉發展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城鄉規劃“多規融合”。開展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加快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全面完成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完善扶貧項目資金使用管理機制和貧困鄉鎮考核辦法。深化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改革。啟動北盤江流域生態文明改革試點。制定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指標體系和考核辦法。出台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實施細則。制定環境重點案件督導督辦制度和最嚴格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深化社會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教育綜合改革。全面實施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制定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方案。加快推進公交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方面,深入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從嚴執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依法履行政府職能。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對法定職責範圍內的行政事務,勇於負責、敢於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懲處失職、瀆職。推行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度。大力推進“減政、減負、減支”,紮實抓好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政務平台建設。深化簡政放權,全力做好行政審批“接、放、管”各項工作。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決策必須符合民意民心。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確保政府決策合法合規。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堅持政府重要文件合法性審查。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完善決策諮詢機制,注重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建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堅持猛藥治痾、重拳治亂,讓法治成為政府全體公職人員的信仰。大力推進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行政檢查等規範化執法,積極推進綜合執法。嚴格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資格管理和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和公示制度。加強執法人員教育和培訓,提升執法能力和水平。強化權力監督制約。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司法監督、新聞媒體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強化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完善行政權力運行機制,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依法推進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嚴肅問責,嚴厲懲處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加大廉政建設力度。鞏固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國務院“約法三章”和省委、市委十項規定,持續深入反“四風”改作風。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嚴明黨各項紀律,建設廉潔政府。

三、20xx年重點工作

圍繞實現全年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圍繞擴投資促消費,全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充分發揮投資的支撐作用和消費的拉動作用,確保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7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72億元。

着力擴大有效投資。搶抓國家實施“七大投資工程包”機遇,努力把政策機遇變成項目和資金。調整優化投資結構。注重調結構、補短板、惠民生,多管齊下擴大有效投資,財政建設性投資重點用於支持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完成工業投資750億元、農業投資147億元、城鎮建設投資261億元、房地產開發投資200億元、交通投資90億元、水利投資62億元、社會事業投資160億元。注重擴大產業投資,產業投資比重保持在45%以上。強化項目建設抓手。做深做實項目前期工作,繼續實行項目集中開工機制,全年集中新開工項目1200個以上,完成投資800億元以上。推行項目觀摩機制。加強項目調度督查,推進簽約項目抓落地、落地項目抓建設、建設項目抓投產。加強投資要素保障。大力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積極爭取金融機構信貸資源傾斜,着力解決項目資金難題。轉變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投入產出水平,滿足項目建設需求。加強用水、用電、用工、拆遷安置等各項保障,全力做好協調服務工作。有效防範經濟風險。全面落實新預算法,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清理和化解。在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等領域推廣PPP、BOT等模式,提高資產經營水平。密切關注煤礦、房地產、金融等行業的潛在風險,有效防控經濟問題引發的社會風險。嚴打非法集資,淨化金融市場環境。

着力促進消費增長。大力培育消費熱點。積極爭取國家“六大領域消費工程”項目支持,利用獨特的氣候、資源、區位等優勢,大力培育健康、養老、旅遊、信息、住房、綠色、教育文化體育消費,滿足羣眾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加快完善市場體系。積極培育壯大流通主體,大力引進國際國內知名零售商。加強農村商貿流通設施建設,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新建和改造一批配送中心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有效促進大眾消費。鼓勵和引導商貿流通企業依法開展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加強市場秩序整頓和規範,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

(二)圍繞優結構增後勁,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按照市場要活、創新要實、政策要寬的要求,堅定不移地推進一產轉型、二產升級、三產優化。

圍繞“百姓富、生態美”推動一產轉型。立足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打好“生態牌”、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着力打造喀斯特山區特色農業示範區,把山地特色農業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要求,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完成農業特色產業“3155工程”種植85.5萬畝。紮實推進苗木基地建設,完成苗木培育基地1萬畝。堅持種管並重,建立後續管護機制。推進品種更新、品質提升、品牌創建,大力打造涼都聖果、涼都紅豆杉、涼都春芽、涼都核桃、涼都刺梨、涼都紅櫻桃等特色農產品品牌。加強農業科技隊伍能力建設,積極與省內外農科院(所)和農業院校合作,建立特色產業研發中心和研發基地。加快推進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提升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規模和質量,新增1個以上發展型園區為引領型園區,新增1個以上市級園區為發展型園區,高標準建成六枝郎岱、盤縣滑石、水城米籮、鐘山大河等8個示範園區。大力發展特色有機農業、生態農業、旅遊農業,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積極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重點培育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户、家庭農場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導本地企業轉型發展特色農業,引進、培育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鼓勵和支持返鄉大學生、鄉土人才、返鄉創業人員創辦示範園、示範場和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大力培育農村經紀人隊伍。分別新增省級、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0家、25家以上。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加大農業發展支持力度。以縣為單位加大涉農項目資金整合力度,健全金融支農制度,發展農業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機構,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覆蓋面。按照“產權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要求,加快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盤活村級資金、資產和資源,豐富村級集體經濟業態。

圍繞“結構好、效益高”推動二產升級。大力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堅持盤活存量“過日子”,以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為抓手,政企同力、抱團取暖,分類指導、一企一策,推動煤炭、電力、鋼鐵、鋁業、建材等傳統工業企業開足馬力。支持鼓勵傳統工業企業瞄準市場,優化產品結構,推動技術創新,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併重組,推動煤炭行業轉型升級,煤炭資源就地轉化率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科學統籌煤電化、煤電材一體化產業園區建設,支持黔桂天能大力發展精深煤焦化產業。推進上海華誼集團與水城礦業集團深度合作,創造條件幫助路喜園區煥發活力,大力支持六枝工礦、盤江控股、水城礦業集團加快改革改制工作。堅持提升增量“強底子”,大力推進產業園區建設,完善水、電、路、氣和綠化等基礎設施。加快一批園區項目建成投產,儘快釋放產能,提供增量支撐。重視產業園區要素資源聚集和自我發展能力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高舉循環經濟旗幟,把循環經濟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力爭國家發展改革委年內批覆《六盤水市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發展規劃》。大力實施循環經濟園區、產業、企業、項目,全力推動六枝工礦、盤江控股、水城礦業集團加快傳統煤業和現代煤化工一體化發展,加快水鋼循環經濟輕型牆體材料和鋼材深加工項目建設,確保黔桂天能煤焦化下游產品開發實現25個以上。加快推進煤層氣、頁巖氣和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加大粉煤灰、煤矸石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推進紫森源綜合利用項目完成二期中試。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創造條件發展以大數據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支持鐘山區呼叫中心產業園、盤縣LED產業園、紅橋梅安森等企業發展,加強與富士康深度合作。充分發揮中草藥資源和涼都氣候資源優勢,加快發展大健康醫藥養身產業,支持紅豆藥業、漢方集團、三特藥業、宏奇藥業、聖濟堂藥業等做強做大;規劃建成一批萬畝中藥材基地,推進道地中藥材原產地認證;積極引進知名藥業集團到我市投資興業。加快發展新型建築建材產業,加快建設一批新型建材產業基地,支持安凱達等企業研發新型建築材料。整合各類建築公司資源,集中力量培育壯大一批建築業龍頭企業,支持鄉村建築隊伍做強做大,提升本土建築行業的資質和實力。

圍繞“市場活、可持續”推動三產優化。立足融合發展抓好生產性服務業。加強物流通道、物流網絡、物流園區和物流企業培育,重點推進紅橋物流園區、月照機場臨空產業園、六盤水南方煤炭儲備交易中心等建設。大力發展現代商務、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節能環保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推進六盤水電子商務產業園和西南盤興電子商務公司建設,爭取列入“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加大“引金入市”力度,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在六盤水設立分支機構和後台服務機構,力爭引進2家以上銀行在我市掛牌運營。立足提升水平抓好生活性服務業。圍繞建設大健康旅遊目的地城市,加大“貴州屋脊·中國涼都”品牌宣傳推介力度,加快構建“快旅慢遊”服務體系,打造六盤水文化旅遊發展升級版。全年旅遊收入增長30%以上。完成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加快編制各景區景點專項規劃;加快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成野玉海1至6號路等一批景區公路,完成四格至毛口旅遊精品線立項並爭取年內開工建設,每個縣區打造1個以上“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版示範點。大力發展以健康服務和養老服務為重點的休閒地產、旅遊地產;着力打造旅遊精品,加快牂牁江、廻龍溪、妥樂古銀杏、烏蒙大草原、野玉海、玉舍滑雪場、韭菜坪、水城古鎮等重點旅遊景區深度開發,開工建設梅花山國際生態休閒度假區,建成海坪等一批旅遊小鎮,大力發展特色工藝品、特色美食等旅遊商品;提升旅遊管理服務能力,提供人性化、個性化、精細化服務。加快發展家政、社區服務等服務業。

(三)圍繞城鄉統籌發展,全力推進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堅持以人為本、道法自然,完善思路、創新舉措,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路子。

加快推進“三地”同城。堅持規劃引領。按照產城景互動和“多規合一”的要求,做好“三地”各類規劃的銜接和融合;編制完成《市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生態保護、水系、景觀、道路、供氣等專項規劃。加快建設數字規劃信息管理平台,實現規劃同城統一。嚴格規劃執法,保持對“兩違”建築的高壓態勢。堅持基礎先行。開工建設一批“三地”同城路網,確保機場高速上半年建成;紅橋東路、康樂南路、麒麟路、德宏路年內建成。爭取以PPP模式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立項和開工。加快推進棚户區改造,全面實施今年68101户改造任務。統籌推進供水、供電、供氣等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承載能力。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堅持管理提升。深入開展“四創”活動,按計劃推進各項創建活動,推動活動向縣鄉村延伸覆蓋。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機制,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信息化、規範化水平。

加快特色示範小城鎮建設。着力推動產城景互動。堅持把小城鎮建設與產業園區、旅遊景區景點等有機結合起來,打通城區、園區和景區的通道,實現以城聚產、以產興城、產城景互動融合。着力完善功能配套。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加大財政專項資金投入,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推動特色城鎮建設。深入實施“8+X”項目,加強供水、供電、排污、環衞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教育、衞生、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配套,提升城鎮承載能力。着力打造特色亮點。統籌山水、田園、鄉村、城鎮等要素,彰顯自然景觀、建築風格、民族風情和文化品位,啟動10個以上特色小城鎮建設,新增省級、市級示範小城鎮各1個以上。把柏果鎮、巖腳鎮、郎岱鎮、玉舍鎮建設成為省級“樣板鎮”。

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堅持規劃統籌、把握標準、整合資源、產業跟進的原則,深入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項行動計劃,以縣鄉為主體,整鄉整村推進,集中連片打造,擴大覆蓋面和受益面,讓美麗鄉村處處可見。突出抓好資金籌措。統籌整合好各類資源要素,大力爭取上級資金,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拓寬融資渠道,擴大融資規模。突出抓好建設管理。建立“建、營、管”一體化機制,確保各項設施正常運轉、永續使用。堅持政策、項目、對象、投入、補貼“五個公開”,強化資金監管,及時足額兑現。嚴格審計和監督,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突出抓好產業培育。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和鄉村旅遊業,讓更多的特色農產品走出鄉村、走向市場,讓“美麗鄉村”生態美、產業美、環境美。

(四)圍繞改善發展條件,全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深入實施交通建設“三年會戰”,加快推進滬昆客運專線境內段和安六城際鐵路建設,加快水城至盤縣城際鐵路、盤縣鬆河至響水運煤專線前期工作。杭瑞高速境內段建成通車,加快盤興高速建設,開工建設都香高速六威段,加快納晴高速境內段前期工作,爭取六盤水至宜賓高速納入國家和省發展規劃。完成國省道改造97公里;開工建設一批重點區域幹線公路、旅遊公路、運煤公路。加快農村公路管護體制改革。加強月照機場運營管理,開通更多航班航線;推動盤縣支線機場納入國家民航發展空間佈局規劃。積極配合省實施好光照庫區航運建設工程,力爭北盤江航運建設工程納入《西江航運幹線航道建設規劃》。加快現代水利工程網絡建設。深入實施水利建設“三大會戰”,力爭納入“三位一體”規劃的水源點年內全部開工建設,加快推進朱昌河、懶龍河等中型水庫建設,建成卡河水庫、紅巖水庫等骨幹水源工程;大力推進六枝、鐘山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及盤南中型灌區建設;加強地下水開發利用,切實解決好工程性缺水問題。加快能源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電網投運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5座,線路431公里;改造數字化變電站3座、投運2座。開工建設中緬天然氣管道六盤水支線工程和六枝天然氣液化項目,完成紅橋LNG輸氣站建設。加快實施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會戰”,全力推進“寬帶六盤水”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快智慧城市創建。

(五)圍繞建設美麗涼都,全力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以“綠色貴州”三年行動計劃為契機,堅持造林綠化與石漠化治理、產業發展、改善環境、景觀打造相結合,把生態做成產業、把產業做成生態,努力實現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旅遊價值最大化,把生態產業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着力在“建”上求突破。以“3155”特色產業為載體,以退耕還林還草和石漠化治理項目為支撐,用三年時間集中完成荒山綠化、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150萬畝。森林覆蓋率每年增加3個百分點以上。着力在“治”上下狠勁。下大力治理水環境,深入實施重點流域河長制,建成市污水處理廠工程,按標準改造提升8個、新建6個城鎮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7%;下大力防治大氣污染,紮實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確保首鋼水鋼4#、5#燒結機及六枝工礦、盤江控股、水城礦業集團矸石發電廠主要污染物超標排放通過整改驗收,提高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下大力解決廢渣問題,加快推進水城縣海螺水泥和盤縣三合水泥窯協同處理垃圾、鐘山區垃圾焚燒發電等項目,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5%以上。紮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全面完成“xx”節能減排指標任務。着力在“管”上出實招。深入貫徹新環境保護法,用好森林保護“六個嚴禁”、環境監管“六個一律”兩把“利劍”,強化林業生態紅線保護和環境污染“兩個問責”,嚴肅查處生態環保不作為、亂作為行為,讓“美麗涼都拒絕污染”深入人心。

(六)圍繞激發動力活力,全力實施開放創新。抓住國家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帶來的新機遇,全面提高開放帶動和創新驅動能力。搭建開放帶動平台。用好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六盤水分論壇、涼都消夏文化節兩個平台。加快推進臨空經濟區、“無水港”等載體建設,力爭國家儘快批覆成立海關和檢驗檢疫機構。瞄準黔中、滇中經濟區,深化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更好更快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珠江—西江經濟帶,全力打造“雙向橋頭堡”。加強與瑞士、台灣、大連等區域交流合作,推進畢水興和周邊區域經濟合作。打造創新驅動引擎。大力實施“六大科技行動”,啟動紅橋、六枝、紅果、水城經濟開發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和6個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建設。加強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形成多項關鍵技術專利或專利羣。深化與省科技廳的科技合作,爭取紫森源、安凱達等企業重大專項項目申報工作取得突破。制定切實可行的企業、項目科技創新目標體系,力爭更多科技創新項目進入省級以上規劃和實施計劃。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堅持企業為基,做多、做強、做精市場主體,全年新增市場主體1.8萬户,新增註冊資金200億元。深入推進民營經濟五年行動計劃,完成民營經濟增加值660億元、增長22.5%,完成民間投資780億元、增長25.8%。着力破解民營企業准入難、融資難、政策落地難等問題,鼓勵民營企業進入交通運輸、信息產業、能源、水利、教育等領域,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搭建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平台,創造條件提供更多信貸支持;堅決落實國家、省和市政策措施,讓民營企業在政策陽光的普照下茁壯成長。

(七)圍繞提升公共服務,全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把繁榮發展社會事業作為促進社會公正、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途徑。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深入實施教育“9+3”計劃,繼續壓縮行政經費5%用於教育“9+3”計劃。大力實施基本普及20xx年教育計劃。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和管理。加快高中本站、以朵職教城建設。推進六盤水師院二期、六盤水職院二期改擴建工程建設,確保六盤水師院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六盤水職院順利通過省級示範評估驗收。加快發展各級各類教育。大力發展衞生計生事業。加快涼都人民醫院建設。加強基層衞生計生機構標準化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醫療院所合作,大力發展優質醫療。突出抓好人口計生服務管理創新,紮實開展嚴打“兩非”專項治理行動,有序推進“單獨二孩”生育政策和計生利益導向“四項制度”落實,確保實現人口計生“三降一升”目標。加快發展文化體育事業。抓住省實施“八大文化惠民工程”機遇,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高標準、高質量辦好涼都消夏文化節系列活動。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加快老王山生態型多梯度高原運動訓練示範基地大本營一期、野玉海耐力性高原訓練基地建設。統籌發展其他社會事業。紮實推進殯葬制度改革,加快推進西福園公墓和市殯儀館遷建項目建設。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提高市民科學素質。重視國防建設,支持軍隊、武警部隊建設和法院、檢察院工作。加強國家安全、司法行政、雙擁優撫、民族、宗教、人防、檔案、外事、僑務、老齡、對台、氣象、工青婦、殘疾人、地方誌、紅十字等工作。

(八)圍繞增加民生福祉,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思路,切實做好改善民生各項工作。實施扶貧攻堅。深入推進片區扶貧、整體扶貧、黨建扶貧、社會扶貧、對口扶貧,做到精準扶貧“六個到村到户”,貧困人口發生率降低到17%以下。實行目標、任務、資金和權責“四到縣”制度,整合用好扶貧資金,加強扶貧資金審計。努力擴大就業。加快推進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實施全民創業行動計劃和“雙百工程”,推動大眾創業。積極幫助困難羣眾和特殊人羣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進一步擴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覆蓋面,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全市基本社會保險參保覆蓋率達到90%以上;城鄉低保標準提高10%以上;推進市社會福利中心遷建工程。認真落實臨時救助制度。加強住房保障。推進城鎮保障性住房、農村危房改造和扶貧生態移民工程建設,規範廉租房、公租房、棚改房分配,強化資金管理和使用。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4378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5萬户。加快推進政策性農房災害保險工作。狠抓安全生產。認真落實新安全生產法,深入開展煤礦安全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強化紅線意識、底線意識,全面落實“8個100%”措施,確保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深入開展“六打六治”和隱患排查治理等專項行動,統籌抓好道路交通、非煤礦山、建築施工、危化物品、地質災害、消防等領域安全生產工作。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創新社會治理。深入推進“平安涼都”建設,堅決打好命案攻堅、禁毒嚴打整治、打擊涉黃涉賭違法犯罪“三大戰役”。強化公共安全監管和應急處置體系建設,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營造平安和諧穩定環境。

紮實辦好十件民生實事。(1)創建市級示範中國小校(幼兒園)15所;新建、改擴建13所公辦幼兒園;推進農村義務教育25萬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治理受地質災害危害學校27所。(2)改擴建鄉鎮衞生院13個,其中,重點鄉鎮衞生院12個,一般鄉鎮衞生院1個;開工建設六盤水市人民醫院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培養基地;改建村衞生室100個。(3)新增新能源公交車20輛、出租車350輛。(4)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工程搬遷1800户7100人;完成9個貧困鄉鎮“減貧摘帽”,實施5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5)繼續實施“3個15萬元”扶持政策,新增微型企業1300户,帶動就業6500人以上;城鎮新增就業9.24萬人。(6)解決全市23.5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確保縣城及鄉鎮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7)完成10所農村敬老院改造提升。(8)加強城市配套設施建設,建成人民廣場及鐘山大道部分地下人防工程;建成10個地下人行通道;新建城市停車場1個(495個停車位);實施市中心城區集中供熱100萬平方米;建成六盤水污水處理廠。(9)基本完成水城河綜合治理工程。(10)大力推進綠色貴州六盤水造林綠化工程,完成荒山綠化、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50萬畝。

各位代表!涼都大地春潮湧,揚帆破浪正當時。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借勢揚勢,擔當作為,讓涼都經濟熱起來,讓涼都環境美起來,讓涼都人民富起來,為全面完成“xx”規劃目標任務、創造六盤水更加幸福美好未來而努力奮鬥!

六盤水市政府工作報告篇3

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20xx 年工作回顧過去一年,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和支持下,我們始終堅持主基調,實施主戰略,以承辦省第八屆旅發大會為契機,以“5 個100 工程”為抓手,緊緊依靠全市各級幹部和羣眾,堅定科學發展、後發趕超、同步小康的信心和決心,鋭意進取、奮力拼搏、紮實苦幹,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增速較快、結構趨優、位次前移、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堅持凝心聚力抓經濟,發展形勢不斷向好。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和安全生產嚴峻形勢,經濟保持了平穩健康運行。全市生產總值完成882.11 億元,增長15.9%,人均生產總值突破3 萬元; 財政總收入完成178.31 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23.59 億元,分別增長9.88%和19.0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80億元,增長35.9%,其中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突破千億元大 關,完成1054.93 億元,增長3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09.33 億元,增長14.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620 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934 元,增長14.5%;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為754.42億元、599.88 億元,分別增長11.57%、18%。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73.4%,提高4 個百分點。全省增比進位預排名, 我市從20xx 年第5位上升至第3 位,盤縣進入西部十強縣和全國百強縣,填補了貴州全國百強縣的空白。——堅持創新驅動促轉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圍繞農民增收致富抓農業轉型,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8.06億元,增長6.5%。糧經比由63:37 調整到51:49。糧食總產量達80.9 萬噸, 增長7.45%。建成紅心獼猴桃、茶葉、紅花油茶等特色產業示範基地25 萬畝。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82 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549個。12個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圍繞優化結構抓工業升級,完成500萬元以上工業增加值433 億元,增長20.4%;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3户。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持續增長,完成原煤產量7309萬噸、洗精煤2526.15萬噸、焦炭562.94萬噸、鋼材454.55萬噸、水泥720.8萬噸、發電量421.75億千瓦時;工業用電量122.55億千瓦時。煤礦企業兼併重組工作有序推進。黔桂天能130萬噸焦化、盤北煤矸石發電廠1號機組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實施產業園區“百日攻堅行動”, 完成園區基礎設施投資110億元、產業項目投資220億元;建成標準廠房180 萬平方米。淘汰落後產能207.4萬噸,單位生產總 值能耗下降3.42%,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省下達指標範圍內。圍繞現代服務業抓三產優化,完成三產增加值320.26億元, 增長16%。旅遊業加快發展,接待遊客700 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4.36 億元,增長34.9%。涼都會展中心投入使用,建成盤江雅閣、涼都錦江2個五星級酒店,五金商貿城、西南家居博覽城等一批商貿物流項目相繼建成。堅持把“5 個100工程”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建設了一批重點項目,打造了一批亮點工程。——堅持辦好旅發促發展,城市品質不斷提升。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突出“創新業態,轉型發展,打造六盤水旅遊產業升級版”的主題,辦成了一次“圓滿、精彩、出彩”的旅發大會。堅持一地舉辦、全市聯動,借勢發力、借題發揮,無中生有、小題大做,以旅發大會助推城鎮建設,實施了市中心城區和盤縣、六枝特區縣城城市基礎設施和功能性市政設施等一批重點工程, 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品質大幅提升。規劃建設了一批業態新、環境優、容量大的城市綜合體,促進新區拓展與舊城改造共同推進;啟動了25個特色小城鎮建設,重點打造了淤泥、羊場、巖腳、玉舍等一批示範小城鎮。堅持以旅發大會提升涼都品牌,重點建設了野玉海、牂牁江、妥樂古銀杏、坡上草原、隴腳月亮河、韭菜坪等特色旅遊景區,玉舍森林公園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明湖濕地公園成為全省首個國家級濕地公園。“貴州屋脊·中國涼都”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榮獲“美麗中國·十大生態文明城市”、“中國紅豆杉之鄉”、“中國野生獼猴桃之鄉”等稱號;位列中國最具競爭力城市西部排行榜第7名、中國十佳開發潛力城市排行榜第9 名。——堅持基礎先行築平台,發展條件不斷改善。交通建設取得新進展,滬昆客專境內段加快推進,安六城際高鐵預可研報告獲得批覆,六盤水火車站改造主體工程完工。水盤高速、六鎮高速建成通車,六六高速、杭瑞高速畢都段、機場高速、市中心城區內環快線加快推進,盤興高速開工建設;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2262.3公里,提前兩年完成“xx”規劃目標。月照機場主體工程基本完工,盤縣支線機場完成規劃選址工作。水利建設取得新突破,20xx年全省集中開工骨幹水源工程20個,我市佔5個; 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大壩順利封頂,白河溝、魚洞壩、舊院水庫全面竣工;治理病險水庫5座;解決29.39萬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生態建設力度加大,實施市中心城區108個山頭綠化1.04萬畝,完成營造林52.54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3.3%;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8.44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53.5平方公里。啟動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完成14.1萬户民居整治。——堅持投資拉動增後勁,發展基礎不斷鞏固。緊緊圍繞國發2 號文件和“5 個100 工程”謀劃項目、實施項目、推進項目,完成工業投資490億元、交通投資92.6億元、水利投資43億元、城市建設和房地產投資219億元、其他投資134.3億元,完成社會投資455 億元。加強項目策劃和包裝,儲備項目3518個、總投 資1.56 萬億元。堅持用項目開工“倒逼”前期工作,抓好項目建設季度集中開工,全年新開工項目1261個、總投資2251億元,完成投資711.4億元。堅持半年召開一次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會, 實行“旬調度、月督查、季考核”機制,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排名全省第一。積極向上爭取支持,全力保障項目建設用地,新增用地指標2.7萬畝。——堅持改革開放增活力,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啟動“營改增”試點,有序推進分税制財政體制改革。加大“引金入市”力度, 成功引進重慶銀行、招商銀行、海通證券、方正證券,新增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各1家。全年融資到位資金116億元,其中市級平台公司31.71 億元。成功發行企業債券31 億元,市級第二期16 億元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准。切實推進簡政放權,市級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189 項,行政審批時限壓縮率達51.3%,公安、國税、地税、工商等市級審批權限直接下放到開發區(園區); 市級行政事業性收費由122 項減少到69 項,為3 萬餘户企業和個體工商户減免税6.45 億元;全市壓縮5%的行政經費共4501 萬元用於支持教育事業。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縣域經濟佔GDP 比重接近70%。全面完成民營經濟三年倍增計劃,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 比重達48%。成功舉辦中國涼都·六盤水休閒產業博覽會、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會等重大活動,組織長三角、珠三角、香港、大連、昆明等系列招商推介活動,全年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100 億元,增長69.2%。——堅持公共服務保需求,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實施教育“9+3”計劃和“四項突破工程”,中、國小生輟學率分別降至2.6%、0.3%; 完成學前教育工程14 個、高中教育工程50 個,建設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宿舍9.66 萬平方米;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餐基本實現全覆蓋;率先在全省推行“產業園區+標準廠房+職業教育”模式,完成職業教育、高中教育招生68959人。鑫晟煤化工“煤氣流牀氣化關鍵技術與工業示範”項目獲國家立項,實現了我市項目在國家“863”計劃零的突破;啟動13個省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建成國家煤炭清潔轉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貴州科學院六盤水分院掛牌。建成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涼都體育中心、六盤水美術館等一批標誌性公共服務設施,豐富了涼都品牌內涵;成功舉辦第十屆中國涼都消夏文化節、夏季國際馬拉松賽、國際滑翔傘公開賽等活動,夏季國際馬拉松賽被中國田徑協會授予“馬拉松銅牌賽事”稱號。六枝特區原生態音樂作品《我愛我家》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作品類“羣星獎”;“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隊伍拓展模式”列入國家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成功創建三級甲等和二級甲等醫院各5家;完成19個鄉鎮衞生院規範化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8.74%。人口計生工作主要指標實現“三降一升”。招才引智力度加大,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特殊人才2503人,其中博士22 人、碩士351人。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穩步發展,工會、共青團、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檔案、氣象、 人防、紅十字、地方誌等工作取得新進步。——堅持改善民生謀福祉,保障能力不斷提高。紮實抓好“二十件民生實事”,完成投資161 億元。新增城鎮就業10.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5%。社會保障標準、醫療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城鄉基本醫療保障實現全覆蓋;全年發放低保金7億元,惠及48 萬城鄉低保對象;完成24萬人冬春困難救助。完成3.57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2.8萬户農村危房改造。大力實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規劃,爭取上級財政扶貧資金2.85億元,啟動實施扶貧生態移民搬遷2萬人,減少貧困人口15.26萬人,20個鄉鎮實現“減貧摘帽”,52個貧困村實現“整村推進”。建成省救災物資儲備庫六盤水代儲庫、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和市救助管理站。深入開展“平安涼都”建設,大力實施“天眼工程”和“333工程”,全市未發生重大羣體性事件和惡性治安案件。安全生產形勢平穩趨好,前所未有地加強了安全生產隊伍建設和行業監管,安全生產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實現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降”,全市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降低到0.54,首次實現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控制在100 人以內。過去一年,我們始終堅持把政府自身建設作為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保障。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十項規定和市委十項規定,狠抓“四風”治理。加強行政效能建設,大力減政、減負、減支。強化政務公開,市級各部門“三公”經費公開全面實施。全力推進依法行政,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紮實開展“陽光 曬權”活動,勤政廉政建設取得新成績。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和積極幫助的結果,是全市各族幹部羣眾團結奮鬥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向駐市人民解放軍、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公安幹警,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我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謝意!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小,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產業結構單一,發展方式粗放,資源集約化、規模化利用程度低,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低;交通基礎設施落後,工程性缺水問題突出,生態環境脆弱,制約發展的瓶頸依然存在;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城鄉二元結構、城市二元結構、農村二元結構矛盾突出,城鎮化水平低,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尚不完善;扶貧攻堅任務依然艱鉅,貧困家庭缺乏穩定、可持續的收入來源;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煤礦企業兼併重組工作仍面臨挑戰;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政府工作部門還存在工作效率不高、服務意識不強的問題。對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用改革的精神和發展的辦法來加快解決。20xx 年工作目標和改革重點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市委六屆五次全會的決策部署,按照“全黨抓發展、全民奔小康”的思路,堅持主基調主戰略,堅持穩中求進、提速轉型、又好又快的總要求,牢牢守住發展、生態、安全三條底線,把改革開放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生態文明建設“三大戰略”,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六盤水建成產業更加優化、環境更加優美、人民更加富裕、社會更加和諧的經濟強市。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6%;財政總收入和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分別增長16%;500萬元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工業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城鎮人口比重提高到40%,民營經濟比重提高到50%,縣域經濟比重提高到7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6%;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4‰ 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指標任務。各位代表!貧窮落後是我市的主要矛盾,加快發展是我市的主要任務。改革開放是推動我市經濟社會提速轉型、後發趕超的關鍵一招,搞改革沒有坦途,不改革沒有他途。我們要堅定不移貫徹好黨的xx屆三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市委六屆五次全會精神,突出戰略導向、問題導向、民生導向,切實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在更高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向改革要紅利、要效益,以改革開放新成效推動經濟社會大發展。當前要重點抓好十個領域年度改革事項的落實。(1)深化資源市場化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運行機制。全面推行礦業權招拍掛出讓制度。完善礦產資源勘探、交易配置市場化運行體制機制。推進煤層氣和瓦斯綜合開發利用,實現資源市場化配置、規模化開發、循環式利用。制定實施礦產資源、土地資源“圈而不採、佔而不動”治理辦法。積極爭取大用户直供電試點。出台煤炭資源就地轉化的指導意見。(2)深化統籌城鄉發展體制改革。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支持我市開展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城鎮化試點,開展城鄉規劃“多規合一”改革。制定市中心城區、縣城和建制鎮全面放開落户限制的具體辦法。加快水城縣百車河和盤縣劉官鎮統籌城鄉轉型發展項目建設。積極穩妥構建農業經營體系,壯大集體經濟,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制定綜合改革實施方案。(3)深化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改革。成立市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積極爭取北盤江流域納入全省生態文明制度改革試點。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考評機制、獎勵扶持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建立企業治污、治氣、治渣和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保障制度。建立殯葬秩序治理聯動機制。爭取進入國家生態功能區補償改革試點。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4)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全力支持水鋼、水礦、盤江等大中型省屬國有企業實施產權制度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制定市屬國有企業分類改革實施方案。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推進國有企業內部用人、工資制度等改革。落實支持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5)深化扶貧開發機制改革。制定精準扶貧實施意見。完善扶貧工作考核辦法。建立扶貧資金有償使用、滾動發展、多元投入機制。實行扶貧資金績效評價機制和競爭性分配方法。(6)深化財税金融改革。優化財税結構,不斷降低非税收入佔比。完善財政體制,健全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強化政府債務風險管控,建立健全規範的舉債融資和債務規模控制制度。編制金融業發展規劃。加大“引金入市”工作力度,建立金融組織體系和借貸、資本、債券、基金、擔保等金融市場體系。(7)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爭取我市進入國家和省設立的教改實驗區,大力引進優質教育資源進入我市聯動辦學。推行縣域內校長、教師定期交流輪崗制度,創新優秀校長、教師引進機制。推進學區化改革。全面深化職校進園區辦學模式,全面實施職業院校“雙證書”制度。(8)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成市、縣兩級政府機構改革。建立行政審批績效評估機制、責任追究機制、獎懲激勵機制。繼續依法依規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推行並聯審批和“一章結”、“一費清”制度。深入清理和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繼續壓縮5%的行政經費用於發展教育事業。出台政府購買公共服務 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撤縣設市(區)、鄉改鎮、鎮改辦工作。(9) 深化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出台加快開放型經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積極推進六盤水循環經濟示範城市和攀西—六盤水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建立區域合作平台扶持政策、獎勵制度和共建共享、收益分成機制。完善招商引資項目考核辦法,對招商項目實行連續三年考核。推行招商引資項目全程代辦和並聯審批制度。(10)深化社會領域改革。統籌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衞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制定出台全市養老服務體系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實施意見。組建科技成果轉化後補基金。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編制城鄉社區服務體系中長期建設規劃,出台加強城市基層管理推進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推進訴訪分離改革。20xx 年工作安排圍繞實現全年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着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六盤水經濟升級版。按照“一產轉型、二產升級、三產優化”的思路,推動三次產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大力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改造和提升傳統工業,實現資源規模化開發、集約化利用、循環式發展,不斷拓寬產業幅、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是我市工業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着力推進產業園區建設。紮實開展產業園區項目建設“春季百日攻堅行動”。加快園區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向園區延伸和配套。推動中小企業入駐標準廠房,新建標準廠房100萬平方米以上。注重園區環境保護,“貴州屋脊·中國涼都”拒絕污染項目落地。努力提高煤炭資源就地轉化率。改造提升能礦產業,紮實推進煤礦企業兼併重組工作,加快“六化”礦井建設,支持煤礦企業做大做強。加快發展以煤焦化為主的精深加工。充分用好駐市大企業、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術優勢,成立市煤炭產業研究中心,築造煤炭產業發展產學研平台和人才高地。全力推進工業循環經濟發展。緊緊抓住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的重大機遇,加快盤北、路喜、盤南、董地等園區煤、電(焦、氣)化示範基地建設。推進大灣園區裝備製造精鑄件項目和盤北開發區首黔項目落地開工,啟動建設水城發耳煤基液體燃料項目一期工程。支持大型國有企業和紫森源等民營企業發展煤矸石綜合利用、煤層氣開發利用和瓦斯發電。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快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節能環保、高端製造、安全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為重要支柱產業,豐富產業業態,完善產業體系。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強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注重品種品質品牌建設,發展壯大園區主導產業,提高園區配套設施、技術裝備和社會化服務水平,重點加快六枝郎岱、盤縣滑石、水城米籮、鐘山大河等農業園區建設,確保新增1個以上市級園區進入省級重點園區,2個以上市級園區進入省級園區。加快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大力實施農業特色產業“3155工程”,完成“3155工程”規劃編制。紮實推進苗木基地建設,打造具有六盤水唯一性的農業特色種苗(木)基地。組建市農科院,加強與農業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搭建“3155工程”的人才科技支撐平台。設立“3155工程”發展基金,市級和各縣(特區、區)分別組建2 家以上農業擔保公司。出台“3155工程”考核辦法。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引進、培育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省級、市級龍頭企業,鼓勵和支持返鄉大學生、鄉土人才、返鄉創業人員創辦示範園、示範場和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户、家庭農場,培育農村經紀人隊伍,打造特色農產品信息通道。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加強以基本口糧田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以農業機械為重點的農業生產工具變革。完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體系。大力培育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和符合市場需求的新型職業農民,不斷提升農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依法、規範、加快推進土地流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76w0y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