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道真縣政府工作報告

道真縣政府工作報告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簡稱道真縣)是遵義市轄下的自治縣,以漢代學者尹道真得名。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道真縣政府工作報告,希望對你有用!

道真縣政府工作報告
道真縣政府工作報告篇1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自治縣七屆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寶貴意見。

“xx”時期及20xx年工作回顧

“xx”時期,自治縣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自治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自治縣人大和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高舉發展、團結、奮鬥旗幟,緊緊圍繞“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主基調,大力實施“工業強縣、城鎮化帶動”主戰略,努力克服國內經濟下行和自然災害等不利因素影響,搶抓機遇、突破突圍、加快發展,較好地完成了“xx”規劃目標,開創了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一是綜合經濟翻番突圍。主體指標全面翻番,預計“xx”期末,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33億元,同比增長15.5%、年均增長16%;工業增加值4.61億元,同比增長16.8%、年均增長18.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0億元,同比增長39.7%、年均增長51.4%,其中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65.09億元,同比增長27%、年均增長48.9%;財政總收入7.48億元,同比增長13.6%、年均增長34%,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8億元,同比增長19.8%、年均增長3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21元,同比增長10.9%、年均增長1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72元,同比增長11.6%、年均增長16%。與“xx”期末比,所有主體指標均實現翻番目標。增比進位突破突圍。全面實現縣級“減貧摘帽”(1)目標,預計小康實現程度達90%;綜合經濟測評排位由20xx年的全省87位上升至20xx年的39位,由20xx年的全省非經濟強縣46位上升至20xx年的17位,成功跳出後10位籠子,實現了突破突圍。

二是工業發展破題推進。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工業園區“無中生有”,着力推進“一區三園”(2)規劃,累計完成建設投資35億元,園區一期路網、5萬平方米統建房和2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已建成投用,2萬平方米的“雁歸工程”(3)創業園和污水處理廠項目已啟動建設,園區入駐企業76家(其中獨立選址37家),已建成投產45家。企業培育成效明顯,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達64家,其中規模以上34家;建成年產20xx噸中藥飲片生產線、年產250噸植物天然提取生產線、年產200噸純化合成生產線、日產20xx噸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和年產60萬立方米商品砼混凝土等重點產業項目。資源開發穩步推進,總裝機25.5萬千瓦的角木塘、官莊、浩口等中型水電站正加快建設;鋁土礦、頁巖氣等資源勘查工作全面推進,鋁土礦勘查已獲資源量2.7億噸,其中詳查1.2億噸、已備案0.8億噸。全社會發電量30億度,用電量13.44億度,其中工業用電量4.56億度;共生產水泥210萬噸。

三是城鎮建設提速增效。大力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和城鎮“倍增計劃”,累計完成城鎮建設投資243億元,城鎮化率達40%。空間佈局更加優化,完成了縣城總體規劃第三輪修編和新區、老城、工業園區等控制性詳細規劃,有序推進新區開發、老城改造和城市路網建設。開工建設“林達·陽光城”、“迎江一號”等房開項目近170餘萬平方米,建成114萬平方米;完成瓦宅、齊心等10餘個棚户區改造項目,老城片區、黃家院子等棚户區改造項目有序推進,累計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60萬平方米;實施了竹王大道、迎賓大道、迎江二路等縣城骨架路網建設,新拓城區道路28公里,15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功能配套更加完善。投資1億元,實施城區“白改黑”14.7公里、改造背街小巷30公里、人行道10餘萬平方米;新(改)建五峯路、朝陽路、桂花路等河濱道路;實施了遵義路、河濱路等沿線風貌整治工程和濱河景觀工程,提升打造了和合廣場、玉溪廣場等16個休閒場所;實施美化綠化亮化工程50個,新增路燈3000餘盞,城區綠化面積18.5萬平方米;實施了玉溪河河道整治為主的城區排洪排污工程;建成農貿市場4個、城市一類公廁10座、縣城區污水處理廠1座、垃圾填埋場1個,整治城區旱廁500餘座,城市配套功能不斷完善。城鄉統籌更加協調。完成了鄉(鎮)總規編制和54個村莊、20個新農村及小康示範點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深入實施小城鎮建設“七個一工程”(4),累計開發集鎮道路20公里、鄉(鎮)房開項目20萬平方米,開工鄉(鎮)污水處理項目5個,舊城鎮成功列入省級示範小城鎮,洛龍鎮成功列入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城鎮管理更加規範。共整治老舊危樓1968棟20xx户,查處“兩違”建築(5)13萬平方米,規範搬遷經營户4000餘家;實施了人行天橋、休閒步道、街道休閒座椅等一批便民工程;大力開展“三創”工作,成功創建國家衞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城市形象明顯提升。

四是高效農業頭角嶄露。大力實施“5311”農業產業化工程(6),實現農業總產值30.89億元,年均增長26.3%。實現了產業規模壯大,常年種植烤煙10萬畝,共收購煙葉106.34萬擔,實現產值11.63億元;新增茶園10萬畝,全縣茶園面積達21.1萬畝;常年種植商品蔬菜10萬畝;新增中藥材20.9萬畝,累計種植面積達25萬畝;累計肉類總產量12.5萬噸、水產品1.1萬噸,實現畜牧漁業總產值25.3億元;完成糧食總產量14萬噸,同比下降12.5%,確保了糧食安全,優化了農業結構。實現了農業品牌提升,按照“培育經營主體、打響特色品牌”的思路,共培育省級龍頭企業3家、市級龍頭企業20家,組建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59個,極大地推動了特色品牌打造,道真玄蔘、洛黨參、灰豆腐果和道真綠茶(硒鍶茶)等品牌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獲得貴州省著名商標4個、名牌產品1個。實現了園區高效引領,大力推進農業園區建設,“仡山茶海”茶旅一體化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基本建成併成功列入省級示範園區,“百草谷”農業旅遊示範區初具規模,“黔韻紫海”香草休閒農業旅遊綜合體加快推進,園區引領作用凸顯,高效農業發展步伐加快。

五是第三產業勢頭強勁。到20xx年底,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20.48億元,佔全縣GDP總量的42.37%。旅遊產業初見成效,圍繞一環、一線、六景區、六組團“1166”旅遊總體佈局(7),大力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大沙河仡佬文化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七彩浣溪高山休閒農業養生度假區、大磏拓創山雲澗旅遊地產等重點旅遊項目有序推進,隆興花園、洛龍大塘等一批鄉村旅遊示範點初見成效,建成鄉村旅遊接待點80個,累計接待遊客320萬人次,累計旅遊收入19.8億元,其中20xx年5.67億元。商貿服務提檔升級,建成商業設施11萬平方米;新增物流公司6家、快遞網點8個,建成互聯網+幸福道真電商產業園;建成道真客運站,共有客貨運企業4家、客運車142輛、出租車130輛、公交車24輛;兩江假日酒店、嘉聯酒店建成投用;新增中小型超市5個。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3億元、同比增長12.2%,年均增長16.8%。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民營經濟佔生產總值比重從20xx年的28%提高到20xx年的45%,累計新增個體工商户6348户、微型企業704户,累計註冊資金6.2億元。

六是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大力實施“小康六項行動計劃”(8)。小康路更加通暢,全力推進交通建設三年大會戰,累計開工建設農村公路1142公里,其中縣鄉道改造216公里、通村公路(含產業路)926公里,危橋改造6座,共計通車裏程1724.5公里,實現了100%行政村通油(砼)路、100%原建制村通達和鄉(鎮)之間基本循環成網的目標,獲得全省農村公路建設試點示範縣稱號;茅台集團幫扶“小康路”建設全面推進,道武高速走向方案已確定,道安高速建成通車,結束了道真無高速公路的歷史,“一環三高四橫四縱”(9)的骨架路網基本形成。小康水更加安全,全力推進水利建設三年大會戰,縣城新區供水工程、縣水質檢測中心和縣城應急供水工程已投入運行;大沙河水庫實現下閘蓄水,大巖角、雙壩水庫建設有序推進,沙壩水庫(加高擴容)工程已開工建設;累計建設小水窖5773口、農村人飲工程544處,新建和整治微型水庫115座,累計解決了農村14.2萬人的飲水問題,農村自來水供給率達85%。小康電更加保障,累計新建110kV變電站2座、35kV變電站2座,新建110kV線路37.8公里、35kV線路30.87公里,新(改)建10kV及以下線路822公里,完成竹王大道電纜入地工程,全面解決了農村無電户用電問題。小康訊更加快捷,累計建成2G基站150個、3G基站287個、4G基站513個,通訊覆蓋率達96%,農村無線電視覆蓋率達98%,實現了100%自然村通電話。小康房更加舒適,累計實施黔北仡佬民居33135户,其中生態移民1779户、危房改造21974户、特困户建房537户、地災搬遷1448户,建成小康示範村(寨)150個,“四在農家·美麗鄉村”新居覆蓋率達66%,人居環境更加優美。

七是發展活力明顯增強。大力實施開放帶動、改革驅動戰略。招商引資成效明顯,組建縣投資促進局,專門負責招商引資工作,成功引進了百花葯業、中鐵二局、重慶旅投、重慶名豪等企業駐縣發展,共引進項目255個、簽約資金427.7億元,到位資金165億元。改革創新縱深推進,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簡政放權;鼓勵社會組織參與教育、衞生、消防、交通、城管等公共服務工作;完成了市場監督管理體系、水務一體化和林權制度改革,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農村房屋確權登記、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等工作有序推進,養老、扶貧、教育、就業、衞生、農村綜合配套等改革相互促進、良性互動。金融擔保體系不斷完善,建立城投公司等5個縣級融資平台,共向農發行、國開行、貴州銀行、工行等金融機構爭取到位貸款21億元。農村信用體系不斷健全,20xx年度金融機構存款餘額81.1億元,同比增長25.3%、年均增長20.3%;貸款餘額33.86億元,同比增長14.7%、年均增長22.5%,成功創建農村金融信用縣。對外形象明顯提升,大力實施開放戰略,開展區域合作,先後與大連、上海楊浦區結成對口幫扶城市;加大仡佬文化宣傳推介,舉辦了“中國·道真首屆仡佬儺文化藝術節暨國際儺文化學術研討會”等文化旅遊節慶活動;榮獲“中國銀杉之鄉”稱號;大力實施綠色貴州三年行動計劃,累計完成綠化造林27.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6%;成功承辦了省市項目觀摩、工業、農業、水利、教育、交通、小城鎮建設等方面的現場會。

八是社會事業爭優創先。大力實施和諧民生優先工程。教育事業突破發展,大力實施教育“9+3”計劃(10)、“4+2”突破工程(11)、中職“百校大戰”(12)、學前三年行動計劃,累計完成各類教育項目150個,實現了道真中學、城關二小、玉溪中學聯動搬遷和隆興國小、洛龍國小整體搬遷,每個鄉(鎮)均建成1所公辦幼兒園,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工作已通過國家認定,普及十五年教育已通過省級驗收,縣中等職業學校成功創建省級中職示範校,道真中學成功創建省級示範性高中,累計大學聯考“一、二本”錄取4806人,其中“一本”1445人。衞計事業協調發展,完成8個鄉(鎮)衞生院和106個村衞生室改擴建工程,縣醫院、縣中醫院分別成功創建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和二級甲等中醫院;全面完成計衞整合,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醫藥改革和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持續推進,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體系不斷完善。人口計生工作繼續保持全省一類縣水平,成功創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建成縣檔案館、縣城全民健身中心、3個社區全民健身中心、12個鄉(鎮)綜合文體廣場、12個村級文體廣場、44個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12個健身路徑工程,舉辦仡山歡歌羣眾文體活動211場;“三幺台”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縣成功獲得“貴州省民族民間(儺戲)文化藝術之鄉”,三橋鎮成功獲得“貴州省民間文化藝術(仡佬族三幺台習俗)之鄉”稱號;成功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管理省級示範縣和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九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圍繞“羣眾最急需、保障最薄弱、社會最關注”的問題,大力加強民生保障體系建設。“減貧摘帽”如期實現,全力實施扶貧開發攻堅工程,累計投入扶貧資金3.28億元,實施扶貧項目265個,累計11個貧困鄉(鎮)實現“減貧摘帽”,減少貧困人口6.73萬人,實現了全縣整體“減貧摘帽”目標。就業體系更加完善,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行動,累計新增城鎮就業1.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完成創業就業培訓2萬餘人次,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2萬餘人;招考和引進各類專業人才1510人。社會保障擴面提標,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綜合參保率達99.85%,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6.38%;農村低保、城市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2580元、每人每月440元,年均增長16.8%、27%,累計發放各類保障和救助資金3.46億元;實現了14個鄉(鎮)敬老院全覆蓋,集中供養率達42%。社會治理有序有力,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整治和“打非治違”專項行動(13),累計投入安全生產各類經費7000餘萬元,排查整改各類安全隱患5萬餘項,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累計接待受理羣眾來信來訪1589件5457人次;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持“嚴打、嚴防、嚴控、嚴管”,社會平安穩定,“六五”普法工作通過驗收,無毒縣創建成果鞏固提高,人民羣眾安全感持續上升,連續5年達95%以上,20xx年達98.49%,位列全省第7位、全市第3位。20xx年民生實事紮實推進。①實施公租房建設2272套13.9萬平方米,其中玉溪田嘴432套正在地下室施工、忠信48套已完成主體、巴漁園區96套正在基礎施工、上壩重慶產業園1696套已完成前期工作(400套正在基礎施工);實施棚户區改造3438套45.35萬平方米,其中玉溪馬金台800套正在平場、東街社區南門1200套正在徵地拆遷、上壩下石梘650套已完成平場,通過貨幣安置788套(已簽訂安置協議427户);實施舊住宅綜合整治3062户,已完成整治2346户,已簽訂補償協議1435户。②實施4個鄉(鎮)衞生院業務用房改造項目,其中玉溪正在方案設計、上壩和三江已開工建設、河口正在主體施工。③實施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台項目5個,目前,平模和河口已完工投用、隆興和洛龍已完成主體建設、縣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正在主體施工。④殯葬一體化項目已開工建設。⑤實施5所城區薄弱學校改造項目,其中民族中學、曙光國小、齊心國小綜合樓主體已完工,城關二小教學樓、民族國小綜合樓正在主體施工;實施4所鄉(鎮)公辦幼兒園改擴建工程,其中大路幼兒園已投用,洛龍、三橋幼兒園正在基礎施工,上壩幼兒園已完成前期工作,即將開工建設;羣益國小地質災害治理已完工並通過驗收。⑥實施通村油路建設211公里,正在設計240公里,啟動縣鄉道改造112公里;道武公路改造項目已全部完工,道南公路改造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進度的80%。⑦道真體育場正在內外裝飾;十二盆山地公園正在招商談判;五峯公園項目已啟動前期工作;竹王大道(北段)貫通工程已完成基槽建設,正在橋樑樑片施工,預計春節前通車。⑧洛龍、陽溪污水處理廠已完成土建工程;根據上級要求,三橋、舊城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地已變更到隆興、桃源、忠信3個鄉(鎮)實施,變更後的項目已報市發改委,待審查通過後實施。⑨實施農村危房改造8100户,已竣工7946户,其餘正在實施;實施地質災害搬遷243户,已搬遷87户、正在搬遷156户;實施扶貧生態移民搬遷216户,已完成142户,正在建設74户。⑩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已解決2.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剩下5.1萬人飲水安全項目已完成設計並列入20xx年實施計劃;木質電杆改造工程已全面動工。

十是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完成政府機構改革,正確履行政府職能。認真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努力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自覺接受人大及其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累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508件和政協委員提案235件,其中20xx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90件、政協委員提案65件,辦結率均達100%。嚴格執行中央、省委、市委和縣委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的相關規定,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14)教育活動,切實強化“四風”(15)專項整治,嚴肅查處“吃拿卡要”等行為,着力整治“庸懶慢浮貪”和羣眾反映強烈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共清理清退吃空餉幹部158人,清理消化超編制、超職數、超規格配備幹部174人,清理違規公車23輛,查處“吃拿卡要”和“慵懶拖散”幹部41人。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加強行政監察、財政監管和審計監督,堅決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行為,共立政紀案件63件,行政處分67人,維護了公平公正、清正廉潔的政府形象。

同時,統計、調查、物價、保密、供銷、郵政、保險、水文、氣象、移民、民族宗教、老齡、殘聯、消防、科協、科技、檔案、工商聯、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人事人才、外事僑務、機構編制、智力支邊、國防動員、國防教育、人民防空、紅十字會、計生協會、老年委、關工委、自然保護區和住房公積金管理等工作均取得了明顯進步。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是道真發展速度最快、發展力度最大、發展成效最好的五年,也是全縣上下克難攻堅、傾力改革、不斷創新、破題發展的五年,更是基礎設施改善最明顯、城鄉面貌變化最明顯、民生改善程度最明顯、羣眾生活水平提升最明顯的五年。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上級黨委、政府和自治縣委的正確領導,得益於各位代表和政協委員的監督支持,得益於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更得益於全縣廣大幹部羣眾的共同奮鬥。在此,我謹代表自治縣人民政府向所有參與、關心、支持道真經濟社會發展的同志們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經濟總量仍然很小,人均水平低,地方財政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不高,民貧財弱的基本縣情仍未改變。二是產業結構不優,發展方式粗放、產業單一,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不高,特別是大數據、大健康、旅遊和商貿物流等新興產業還處於初始階段,三次產業結構比例僅為34.7﹕21﹕44.3,中間小、兩頭大的結構比例仍未改變。三是發展瓶頸較多,融資難、用地難、就業難和缺乏人才、缺乏技術、缺乏平台等要素問題制約經濟持續增長的矛盾仍然突出。四是扶貧任務仍然很重,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教育、醫療、衞生等社會事業欠賬較多,農村基礎設施還很薄弱,推進同步小康的任務仍很艱鉅。五是公共服務能力較弱,政府抵禦金融債務風險、自然災害和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等方面的治理體系還不健全,看病貴、上學遠、出行難和用好電、走好路、喝好水等民生問題還未根本解決,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六是政府效率和政務環境仍不夠好,個別單位的工作作風和辦事效率還亟待提高,服務發展、服務人民的意識仍然不強。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十三五”時期的奮鬥目標及戰略重點

各位代表,今後五年,既是我縣提速趕超、加快發展的加速期,也是攻城拔寨、實現同步小康目標的攻堅期,更是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中央繼續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並出台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加大對西部欠發達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政策扶持力度;省委、省政府對全省發展困難縣的幫扶力度不斷加大;新一輪扶貧開發、革命老區、武陵山區、集團幫扶等各類政策的落實,道安高速公路的開通,重慶、貴陽等地的輻射帶動,都極大地提振了我們加快發展的信心,為我們拓展發展空間、加快發展速度、提升發展質量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條件。

我縣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16),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持“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新跨越”主基調,深入推進“工業強縣、城鎮化帶動”主戰略,以守牢底線、走好新路、同步小康為主線,以大扶貧戰略行動為指引,同步全面小康為目標,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突破突圍、跨越發展,着力推進“八大工程”(17),致力強化“五大保障”(18),統籌推進“五位一體”(19)建設,確保如期如實實現同步全面小康目標。發展定位是: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20)發展戰略,依託遵義、貴陽,順應黔渝區域合作新趨勢,主動融入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努力把道真打造成為脱貧攻堅“示範區”、黔渝開放合作“創新區”、成渝都市“後花園”和黔北經濟“新明珠”。奮鬥目標是:確保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0億元以上,力爭120億元以上,年均增速16%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2%以上、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3%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20億元,年均增長3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800億元,年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20%以上;財政總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分別年均增長15%以上;招商引資五年累計到位資金580億元。

(一)強力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全面奪取脱貧攻堅新勝利。堅持把脱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時期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以脱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定不移實施“35669”(21)行動計劃,舉全縣之力打贏科學治貧、精準扶貧(22)、有效脱貧攻堅戰,如期實現脱貧攻堅“三步走”(23)戰略目標。全面構建大扶貧工作格局。突出“黨委主責、政府主抓、幹部主幫、基層主推、社會主扶”,健全縣、鄉、村三級扶貧工作機構,實行黨政主要領導“雙組長”領導體制和縣負總責、鄉(鎮)抓落實、重在村(社區)工作機制。強化領導幫扶、幹部駐村、定點掛鈎、對口幫扶措施,做到不脱貧不脱鈎。全面實施精準脱貧。強化全省“1+10”(24)文件政策落實,重點抓好基礎設施、產業和就業、生態移民、教育、醫療健康、財政金融、社會保障兜底、社會力量包乾、特困地區特困羣體、黨建等扶貧“十項行動”(25),按照“八個精準”(25)要求,紮實開展“遍訪貧困村貧困户”活動,完善落實貧困退出機制,對貧困人口實行動態精細化管理,做到扶貧對象和脱貧成效精準。落實目標、任務、資金和權責,推動涉農資金集中整合使用,探索財政扶貧資金和農村集體資源量化到户、股份合作、入股分紅、滾動發展,做到扶貧項目和資金精準。因地制宜充實配強駐村工作組,堅持“六個到村到户”(27),聚焦“兩有户”、“兩困户”、“兩無户”、“兩缺户”(28)實施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做到因村派人、扶貧到户精準。實行最嚴格的差異化考核和問責激勵雙重機制,建立常態化督促檢查工作機制,做到考核評價和督促檢查精準。全面推進脱貧攻堅“示範區”創建。創新扶貧開發體制機制,根據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不同致貧原因,選擇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貧困鄉(鎮)、貧困村,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脱貧致富路子,統籌推進扶貧開發與“四化同步”、區域經濟、改革開放、生態環境保護,探索運用大數據扶貧、典型扶貧等新途徑,打造一批從貧困村蜕變為小康示範村、從貧困鄉(鎮)蜕變為小康示範鄉(鎮)的脱貧攻堅示範點,形成一批典型示範,打造脱貧攻堅道真模式,為全市扶貧開發攻堅探路子、作示範。

(二)強力實施“四輪驅動”戰略,加快“四化同步”進程。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四輪驅動”戰略,按照“做優一產、做強二產、做大三產”的思路,着力推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促進經濟合理佈局和協調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以“綠智園區”(29)建設為平台,以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為支撐,以優化投資環境為保障,堅持“三高四低一適宜”(30)原則,着力培育壯大大健康醫藥、特色食品加工、能礦開發、裝備製造等為重點的產業;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產業,大力實施“互聯網+”(31)行動,積極推進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物聯網等項目建設,力爭建成黔北渝南倉儲物流中心。到20xx年,全部工業總產值達12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億元,年均增長31%以上,工業企業突破500個。建立健全工業園區投融資平台和相關服務網絡,逐步實現從依靠政府投入向自我滾動發展轉變,到20xx年,培育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1家以上、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10家以上,確保園區產值突破100億元,力爭進入省級經濟開發區行列。建成角木塘、官莊、浩口水電站,全力推進煤電鋁一體化項目建設,加快煤礦兼併重組工作,力爭實現運營煤礦3家,實現煤炭產能90萬噸。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大力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按照“東進西控、北改南拓”的思路和城區、園區、景區“三區融合”的理念,強化產城融合,增強城鎮帶動能力,確保城鎮化率達48%以上。按照“一心三極、一橫兩縱”(32)的城鎮空間構架,建成13-15萬人口的中心城區;深入推進小城鎮建設“8+X工程”(33),着力抓好中心城鎮建設,打造特色小城鎮,構建中心輻射、節點連接、一體發展的新型城鎮體系。全面完成“四館一中心一廣場”、濱河景觀、五峯公園、十二盆山地公園、鄉(鎮)污水處理廠、垃圾轉運站、天然氣管網等重點項目。穩步推進新城區開發和老城區改造,大力實施保障性住房,全面整治老舊危樓,解決羣眾住有所居的問題。啟動縣城區樓宇防滲美化工程,鞏固“國家衞生縣城”創建成果,全面開展“國家文明縣城”創建,按照“以城養城、以城建城”思路,強化城市經營,實現城市管理市場化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按照“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和農業“接二連三”(34)的發展目標, 突出“高原生態、綠色有機”,積極發展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繼續推進“5311”農業產業化工程,穩定糧食生產,培育壯大烤煙、茶葉、中藥材等優勢產業,積極發展花椒、核桃、油牡丹、無公害蔬菜等特色產業。到20xx年,實現種植中藥材50萬畝、茶園30萬畝、烤煙10萬畝、商品蔬菜10萬畝。加快“仡山茶海”、“百草谷”、“黔韻紫海”等“1+14”農業園區(35)建設,推動農旅一體化發展。到20xx年,培育國家級龍頭企業5家以上、省級龍頭企業20家以上。緊緊圍繞重慶市場發展餐桌農業和健康農業,積極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推進農產品商標註冊,加大農業產品宣傳推介,培育特色農產品品牌。根據區域優勢和鄉(鎮)特色,強化產業分類錯位發展,實現產業更加集中高效推進。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加快發展專業大户、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以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民脱貧致富。加快推進旅遊產業化。按照“1166”總體佈局,立足山地旅遊基本定位,走山路,唱山歌,豐富提升生態和人文內涵,積極打造“省級生態文化旅遊創新區”。加快景點景區建設,重點抓好大沙河仡佬文化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雲頂山仡佬文化生態旅遊度假區、平模山國際生態休閒度假區等旅遊項目建設,積極打造洛龍古鎮、“中國儺城”等文化旅遊景點,支持三橋鎮申報“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仡佬族三幺台習俗)之鄉”,提升隆興花園、洛龍大塘等一批鄉村旅遊示範點,力爭建成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2個和3A級景區2個。加強旅遊路、鄉村賓館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連點成線、連線成片、區域聯合、整體推進。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和旅遊產品開發,促進文化旅遊進一步融合。全力打造避暑養生與康體運動旅遊品牌,積極開發温泉、漂流、探險、科考、野外拓展、山地運動等休閒度假旅遊產品,着力打造“中國最美休閒基地和户外運動營地”。加大對仡佬民族文化遺產項目的挖掘、保護和開發,繼續辦好“中國·道真仡佬儺文化藝術節”等節慶活動,着力宣傳推廣“三幺台”、“仡佬族儺戲”、高台舞獅等仡佬文化品牌,成功申報“中國民族民間(儺戲)文化藝術之鄉”。力爭“十三五”期間實現接待遊客58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54億元。

(三)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建成美麗道真新家園。堅守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牢固樹立綠色GDP(36)理念,始終堅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突出護、管、治、建、產“五個關鍵環節”,全面推進國家級生態縣創建,努力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突出生態管護。加強生態環境監管,用好森林保護“六個嚴禁”(37)和環境保護“六個一律”(38)“兩把利劍”,強化生態紅線保護和環境污染防治“兩個問責”,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深入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水生物保護工程、農田生態保護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等重點管護工程。加強重點水土流失區的生態保護,實施芙蓉江流域及庫區周圍天然林保護工程,對天然林實行封禁,優化區域林分結構,提升區域森林生態功能。突出生態治理。圍繞治水、治氣、治渣,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全面推進工業廢水治理、生活污水處理,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努力消除羣眾“心肺之患”(39);加強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縣、鄉、村垃圾處理體系。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減排任務。加強污水、垃圾處理和環境監測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鄉(鎮)污水處理體系全覆蓋。建立健全環境專項治理常態機制和風險隱患排查、督查考核制度,着力解決影響羣眾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突出生態建設。按照“兩年村變新、三年鎮變美、五年建成國家級生態縣”的要求,推進國家級生態縣創建工作,確保到20xx年實現創建目標。大力實施山水田園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綠色貴州三年行動計劃”和“月月造林”工程,加強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流域保護等工作,推進縣城環線林帶和城鎮、農户庭院綠化美化工程,加快以高速公路、出境公路為重點的“生態走廊”工程建設,到20xx年,完成各類造林18.5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5%。突出生態產出。用經營的理念抓好生態建設,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大力發展生態產品,積極培育林業生態經濟,實現清潔生產、資源節約、環境友好。

(四)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突破發展瓶頸。全力打好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謀劃實施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形成適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協調、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網絡體系。着力抓好大交通體系建設,按照“一環三高四橫四縱”和村級路網建設規劃,圍繞“打通出境路、提升主幹路、連通閉合路、完善旅遊路、配套產業路”的思路,加快推進交通設施建設。建成道真至武隆高速公路、G243線(三江至大磏段),改造道真至務川公路,提高出入境公路等級;全面改造縣城至鄉(鎮)通道,構建縣城為中心的“一小時交通圈”;抓好產業路、一事一議等項目,推進公路向村、組延伸,提高農村公路通暢能力;建成大磏經三橋至陽溪到洛龍等旅遊公路。到20xx年,建成通村油(砼)路1133公里,新(改)建旅遊及產業公路500公里,全面實現村村通油(砼)路、組組通公路目標。着力抓好城鄉用水保障體系建設,大力實施骨幹水源、區域提水調水、防洪抗旱、農村人飲、城鎮供水等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及小山塘治理、水土保持治理等項目,從根本上解決工程性缺水、季節性缺水和農村人飲問題;建成沙壩水庫(加高擴容)和涼天溝、雙壩、大巖角水庫,開工建設富強、甘家溝、龍塘水庫;建成一批重點產業基地和園區的供水工程;新建涼天溝水廠,擴建縣城水廠。着力抓好電訊和能源網絡建設,統籌推進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新建110kV變電站1座,增容35kV變電站4座,新建110kV線路27.2公里,新(改)建10kV及以下線路1029.4公里,新增配變307台,實現從“有電用”到“用好電”的轉變。加快通訊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加速城鄉光纖“到樓入户”和向鄉(鎮)、村延伸,提升全縣信息傳輸能力和網絡覆蓋率,實現2G網絡100%覆蓋、3G和4G網絡覆蓋率均達98%以上。統籌抓好天然氣管道建設,加快形成城區、園區生產生活管網。

(五)強力推進民生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滿足羣眾生活期盼。堅持民生為本、人人共享理念,始終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千方百計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提升羣眾幸福指數。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牢固樹立“窮縣辦大教育、辦優質教育”思想,全面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鞏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紮實推進普及十五年教育。新增幼兒園36所、改(擴)建幼兒園5所、引資新(遷)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3所,改(擴)建中國小33所,建成城區第四國中、第六國小等項目,確保學前三年入園率90%以上、義務教育鞏固率97%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0%以上。協調推進衞計事業,更加突出健康為要,像抓教育一樣抓好醫療衞生事業,進一步深化醫藥和公立醫院改革,加強醫療救助和醫療衞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到20xx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生數不低於2人、註冊護士不低於2.5人,每萬人全科醫生數2人,確保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在10‰以內、7歲以下兒童預防接種率97%以上、法定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570∕10萬以內;完成縣醫院改擴建和14個鄉(鎮)衞生院、106個村衞生室升級改造。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執行一對夫婦可生育2個孩子的政策,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6.5%以上,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長率分別控制在12‰和5‰以內。積極創建全國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縣。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以“道德講堂”為載體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加大文化產品創作;完成體育館、有線數字電視延伸覆蓋、調頻廣播電視轉播台、鄉(鎮)燈光球場等為重點的文體基礎建設,舉辦農民運動會等羣眾體育活動,完成舊城明真安州古城垣修繕工作,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建設和仡佬文化生態保護區創建,力爭到20xx年建立結構合理、設施配套、網絡健全、保障有力、運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城鄉一體化公共文體服務體系。統籌抓好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快完善城鄉居民養老、城鄉醫療保障和社會福利制度;建立健全就業再就業、失業預防與失業保險制度聯動機制。建設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平台,建立健全社會福利服務體系、住房保障供應體系和最低生活保障體系。全面完成殯葬一體化項目,推進農村公益性公墓和城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

(六)強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環境建設,增強貫徹主基調推動力。全面增強政府執行力,將發展主基調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落實於政府執行工作中。圍繞深化改革強推動。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落實好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經濟社會建設。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簡政放權,優化政府工作流程,制定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管理辦法,實行投資項目審批代辦制,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能,切實糾正多頭執法、重複執法和行政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行為。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緊緊圍繞關係羣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加快教育、衞生、文化等領域綜合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管理制度。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完善投融資發展平台,積極拓寬融資渠道,推進農村信用社改製為農村商業銀行,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助等方式,積極引導金融、企業、社會資金多渠道投入基礎建設和產業發展,逐步形成政銀企合作的金融服務體系。圍繞對外開放強推動。強化招商引資,採取產業鏈招商、中介招商、網絡招商和以商招商等方式,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到縣投資發展,確保“十三五”期間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80億元。加快對外開放平台建設,加強與重慶、上海等地區的對接融合,積極對接和落實上海市楊浦區、貴州茅台集團幫扶政策,確保幫扶成效;充分利用區位和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同珠三角、長三角、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等區域交流合作,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形成產業互補、市場互通、資源互用、政策互動、共同繁榮的對外開放格局。圍繞優化環境強推動。不斷優化政務環境,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社會治理方式,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大政務公開力度,自覺接受監督,提高工作透明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不斷優化市場環境,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原則,引導生成更多市場主體,加強市場監管,規範窗口行業服務,依法保障市場主體自主經營。不斷優化社會環境,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認真抓好“七五”普法。深入開展嚴打整治、社會治安防控、安全生產攻堅等專項行動,強化交通、社會消防、非煤礦山、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加強特殊人羣管控,確保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優化用人環境,緊扣發展需要,育管用之才,聚急用之才,着力抓好“三農”、金融和新產業、新業態的人才隊伍建設。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暢通用人渠道,加大幹部培養力度,大力營造“尊重人才、愛護人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氛圍。圍繞自身建設強推動。認真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推進依法決策、民主決策、科學決策;自覺接受人大及其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持之以恆反對“四風”,加大執紀審查力度,加強民生監督,強化專項整治,切實解決幹部身上的不正之風和損害羣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認真踐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教育各級黨員幹部更加註重改造提高,更加註重接受監督,切實把修身、用權、律己和謀事、創業、做人貫穿工作生活方方面面。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規矩,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恪守“兩個責任”(40),執行“一準則一條例”(41),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努力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0xx年工作重點

20xx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是: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5.1億元、增長16%;20xx萬元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6.7億元、增長3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4億元、增長26.8%,其中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55億元、增長30%;財政總收入8.5億元、增長13%,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38億元、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8億元、增長20%;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5240元、增長1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5元、增長13%;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確保65億元。圍繞上述目標,我們將紮實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堅持平台建設與招商引資並重,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實現工業總產值36億元、工業增加值7.5億元,其中20xx萬元以上規模工業產值25億元;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2億元。堅持園區建設主戰場,優化工業園區功能佈局,加快完善園區路網、電網、供水管網、污水處理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抓好角木塘、官莊、浩口水電站建設。切實加快鋁土礦資源整裝勘查項目進度,力爭啟動鋁土礦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積極推進浣溪煤礦建設,確保早日投產。以“百千萬”工程(42)和“雙服務”(43)行動為抓手,深入企業開展調研,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徵拆難、用工難等問題,加快推進企業項目建設,促進其早日投產達產。加大工業招商力度,重點圍繞大健康醫藥、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等產業開展招商,確保引進資金20億元以上。

(二)堅持穩步開發與提升品位並重,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完成城鎮建設投資40億元以上,城鎮化率提高到42%以上。全線貫通竹王大道,建成迎江二路、迎賓大道、迎江八路、迎江三十二路等路網及十二盆山地公園、玉溪河排污、體育公園及金星中學片區排洪排污、竹王大道垃圾中轉站等城市配套功能建設。開工建設商品房50萬平方米,力爭建成40萬平方米,加快篁竹郡、公園王府、林達陽光水岸等房開項目建設。加快黃家院子片區、老城片區等棚户區改造;加強統建房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小城鎮建設“8+X工程”,逐步完善城鎮功能,加快推進舊城鎮省級示範小城鎮、洛龍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建設。發揮延邊優勢,着力加快洛龍大塘、平模順河、大磏三元邊貿集鎮建設。以鞏固國家衞生縣城創建成果、爭創國家文明縣城和生態示範縣為載體,不斷加強城市規劃管理。加強城市亮化、美化、綠化、淨化及智能化建設,深入推動城市背街小巷、集貿市場、河道沿線、居民小區樓院等環境整治,努力提升城鎮品位。

(三)堅持示範帶動與優勢主導並重,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總產值40億元。穩定種植烤煙8萬畝以上,確保收購煙葉18萬擔,新增茶園1萬畝、中藥材2萬畝,發展商品蔬菜10萬畝。實現糧食總產量12萬噸以上、畜牧漁業產值8.5億元以上。加快“黔韻紫海”香草休閒農業旅遊綜合體和“百草谷”農業旅遊示範區等項目建設,積極發展藍莓、油牡丹、西洋參等產業,打造2萬畝高粱基地、換金有機農業生態觀光園, 支持陽溪、洛龍萬畝藥山和三橋萬畝花椒基地建設。積極培育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啟動道真茶城建設,新建茶葉初加工廠2間,新增茶葉市級龍頭企業2家、茶農專業合作社5個,新建茶青交易市場3個,新增中藥材省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3家。啟動貴州洛龍國家生態公園建設;加快推進玉溪淞江、舊城河西水果園,忠信新格林速生柳產業園,隆興花園濕地公園,上壩東山紅豆杉、獼猴桃產業園建設。全面完成2.62萬畝退耕還林工程和6.8萬畝綠化造林任務。

(四)堅持品牌打造與綜合推動並重,加快第三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旅遊業,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億元以上。加快推進大沙河仡佬文化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建設,確保建成“野人谷”、“中國儺城”,啟動大磏新城副中心建設。加快農業旅遊一體化進程,着力推進“仡山茶海”省級4A級現代農業旅遊景區、七彩浣溪高山休閒農業養生度假區和大磏拓創山雲澗、山苑美地旅遊地產項目建設;啟動雲頂山仡佬文化生態旅遊度假區、“三江·七橋”生態美食休閒旅遊開發區和平模山國際生態休閒度假區建設。認真落實“3個15萬元”政策(44),新增微型企業300家以上。引導、鼓勵更多自然人及社會組織成為市場主體,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000户以上。積極拓寬銷售渠道,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着力推進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建成12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力爭實現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全覆蓋,電商年交易額達20xx萬元,積極打造電子商務示範縣。

(五)堅持確保基本與提質增效並重,加快脱貧攻堅進程。按照“精準扶貧”要求,全力推進脱貧攻堅,鞏固縣級“減貧摘帽”成果。按照“五個一批”(45)要求,認真落實“六個到村到户”扶貧措施,整合抓好茶葉、中藥材、商品蔬菜、鄉村旅遊和特色養殖業等扶貧產業,確保產業扶貧到村到户;着力推進職教培訓扶貧“1户1人”三年行動計劃(46),積極開辦農民夜校(47),完成農業科技培訓1萬人以上,確保教育培訓到村到户;完成農村危房改造9500户,確保農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建設生態移民安置點4個,實施易地扶貧搬遷4864人,確保扶貧生態移民到村到户;圍繞“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抓好小康六項行動,確保基礎設施到村到户。減少貧困人口9189人,貧困村出列20個以上,貧困人口發生率下降2.7個百分點,小康實現程度達95%。

(六)堅持基層末梢與重點骨幹並重,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做好G243線(三江至大磏段)建設前期工作;完成道南公路改造,爭取實施道務公路改造;力爭啟動道真至武隆高速公路建設,建成大磏磏壩匝道互通;完成縣鄉道改造工程122公里以上。加快小康路建設進度,建成通村油(砼)路300公里。力爭改造河口星可橋、玉溪土城大橋,新建三橋烏朝壩橋。加快實施紅關埡至湘院子、三元至黃泥洞、三橋至陽溪、大塘至磨盤旅遊路建設,啟動大磏至三橋、陽溪至大沙河、陽壩至卡門、冷水台經黔韻紫海至平模山等旅遊路建設。加大農村公路管護力度,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安、綠”一體化發展。加快大巖角、雙壩水庫和沙壩水庫(加高擴容)工程建設,開工建設涼天溝水庫,加快富強、關口、龍塘、關壩等水庫前期工作;開工建設上壩集鎮防洪工程,完成讓壩、冷水溪、水溪坪、茶天坪等病險水庫工程;加快實施20xx年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啟動平模河等中小河流流域治理;解決5.1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實施黔北仡佬民居1萬户以上,完成50户以上小康寨建設180個,“四在農家·美麗鄉村”新居覆蓋率達86%。完成8000萬電網建設投資任務,積極做好220kV上壩至堡上輸電線路項目協調服務工作,新建或改造10kV線路54.83公里、0.4kV及以下線路372.93公里,新增配變156台,全面完成農村木電杆改造任務。完成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9億元,新建2G基站12個、3G基站46個、4G基站388個,實現信號覆蓋率97%以上。

(七)堅持鞏固成果與縱深推進並重,加快社會發展進步。鞏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加快普及十五年教育,開工建設縣城區第二、第三幼兒園,完成三橋、舊城、洛龍3個鄉(鎮)幼兒園和城關二小、民族中學、曙光國小、上壩中學等擴建工程,啟動道真中學等15所中國小和幼兒園擴建工程,確保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0%,義務教育鞏固率96%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9%以上。啟動全國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縣創建,全面推進醫療救助精準扶貧,加強公共衞生服務,確保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在14‰以內、7歲以下兒童預防接種率95以上、法定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574∕10萬以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保持在97%以上,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8%以上;完成縣中心血庫、疾控中心業務用房、縣醫院住院大樓二期工程建設和縣中醫院門診大樓升級改造,開工建設玉溪鎮社區服務中心,建成上壩鄉、三江鎮、河口鄉、舊城鎮、棕坪鄉衞生院項目,完成16個村衞生室建設項目。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確保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6.5%以上,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控制在10‰和3.5‰以內。全面完成縣城體育館、有線數字電視延伸覆蓋、雲頂山調頻廣播電視轉播台、14個鄉(鎮)燈光球場等文體基礎建設項目;完成數字廣播電視地面覆蓋工程和縣城應急調頻廣播網絡建設;啟動文化館、圖書館和公共文化基本服務項目建設。舉辦野釣大賽、山地自行車越野賽和農民運動會等羣眾體育活動。完成舊城明真安州古城垣修繕工作。啟動仡佬文化生態保護區創建申報工作。抓好社會保障事業,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10%以上,農村敬老院入住率50%以上;強化科技平台建設,繼續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行動,確保新增城鎮就業3300人以上,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7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力爭通過招商引資興辦1所200張牀位以上的福利機構;啟動不動產登記,力爭報批用地150公頃,通過“增減掛鈎”新增建設用地指標60公頃。

(八)堅持重點強化與全面覆蓋並重,加快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強化源頭治理,切實解決好矛盾糾紛和信訪突出問題;加強法律法規和典型案件宣傳,引導羣眾依法按程序反映訴求,有序啟動“七五”普法工作。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增設城區治安崗亭,提高天網工程覆蓋率,進一步提升羣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強化紅線意識,突出抓好道路交通、社會消防、建築安全、非煤礦山、特種設備、食品安全等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的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民族特色村鎮建設、民族民間文化挖掘整理及民貿企業申報認定工作,維護民族團結和諧良好局面。

(九)抓好民生十件實事。一是新建保障性住房11萬平方米,完成舊住宅區綜合整治2045户49.29萬平方米。二是實施易地扶貧搬遷4864人,農村危房改造9500户,完成黔北仡佬民居1萬户以上。三是新建城市一類星級公廁5座、村級文體廣場3個。四是建成殯葬一體化項目。五是完成5.1萬人農村人飲工程。六是新增縣城區停車位1800個,逐步解決縣城區“停車難”問題。七是開工建設縣城區第二、第三幼兒園。八是完成河口鄉、棕坪鄉、三江鎮衞生院整體搬遷工程和舊城鎮、三橋鎮、忠信鎮、桃源鄉衞生院升級改造,新建16個村級衞生室。九是建成園區污水處理廠和三江鎮、桃源鄉、舊城鎮、棕坪鄉、大磏鎮、隆興鎮、忠信鎮污水處理項目;建成縣城區垃圾中轉站2座。十是建成通村油(砼)路300公里。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我們感慨萬千,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道真自治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凝聚全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開拓進取、改革創新、紮實工作,把人民的期盼變成前進動力,把肩負的使命化作實幹行動,牢牢抓住歷史機遇,勇敢面對各種挑戰,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為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和順利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為建成縣強民富生態美的新道真而努力奮鬥!

道真縣政府工作報告篇2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自治縣七屆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自治縣委的堅強領導和自治縣人大、自治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加速發展、加快脱貧、追趕跨越”主基調,大力實施“工業強縣、城鎮帶動、產業富民”主戰略,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和持續多雨等不利因素影響,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速度快、質量好的良好態勢,為如期如實實現“減貧摘帽”①、同步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20xx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9.75億元、增長17.8%,佔“xx”規劃目標的98.76%;5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4.98億元、增長22%,佔“xx”規劃目標的121.46%,其中20xx萬元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3.48億元、增長18.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6億元、增長41.1%,佔“xx”規劃目標的98.07%,其中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51.26億元、增長27.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6億元、增長13.8%,佔“xx”規劃目標的65.54%;財政總收入6.58億元、增長40.1%,佔“xx”規劃目標的164.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17億元、增長25.7%,佔“xx”規劃目標的144.0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947、增長10.08%(新口徑),佔“xx”規劃目標的141.3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85元、增長13.5%(新口徑) ,佔“xx”規劃目標的133.14%;金融機構存款餘額64.71億元、增長15.6%,貸款餘額29.51億元、增長27.3%;全縣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34.7︰18.6︰46.7;貧困發生率下降6.62個百分點,在55個貧困縣扶貧工作考核中名列第17位,獲得“優等縣”;綜合經濟預測評在全省非經濟強縣中排第25位,其中地區生產總值增速排第1位,經濟發展羣眾滿意度排第7位;小康實現程度達82.9%。

一是工業經濟明顯提速。全年完成工業投資23億元。強化園區平台建設,全年完成園區建設投資15億元;1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重慶產業園一期路網已建成投用,巴漁創業園一期路網已完工,4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和重慶產業園、巴漁創業園二期路網已動工建設;已入駐企業61家,其中獨立選址35家、入駐標準廠房26家,已投產31家。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58家(其中20xx萬元以上24家),比上年增加24家。角木塘、浩口、官莊電站已開工建設。鋁土礦勘探已獲資源量2.7億噸,其中已備案8000萬噸,並積極推進招商引資開發工作。共生產水泥65萬噸,發電7億度;全社會用電量3.2億度,其中工業用電量1.3億度。

二是城鎮建設明顯加快。全年完成城鎮建設投資26.9億元,城鎮化率提高到38%。新開工篁竹郡等5個商品房項目共75萬平方米;林達陽光城等6個商品房項目30萬平方米已竣工。韓家坡棚户區改造項目主體已完工,黃家院子等棚户區改造項目有序推進。迎賓大道等新城區路網建設全面推進。濱河景觀及玉溪河河道整治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已全面開工。完成縣城區22條次幹道和2.5公里河濱公路升級改造。尹珍客運站、體育場、州綠城市綜合體加快推進。兩江假日酒店、嘉聯酒店建成投用。整治旱廁451座,啟動了6座一類城市公廁建設。完成竹王大道綠化亮化提升工程和60個城區景觀節點及人行道綠化升級改造,縣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6.8%。深入實施小城鎮“七個一工程”② 建設,累計開發集鎮道路14公里、商品房8.1萬平方米;舊城鎮成功列入省級市列示範小城鎮。依法查處“兩違”建築5.6萬平方米,城鎮管理進一步規範。

三是農業產業明顯優化。深入推進“53111”農業產業化工程,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農業總產值23億元,完成糧食總產量14萬噸。共收購煙葉17.09萬擔,實現產值1.97億元;新增茶園面積1.9萬畝,投產茶園6.92萬畝,產茶2076噸,產值9342萬元;新增中藥材3萬畝,道真玄蔘、洛黨參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發展商品蔬菜10萬畝,全年蔬菜產量18萬噸,產值3.5億元;完成畜牧漁業總產值6.1億元。“仡山茶海”茶旅一體化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加快推進,配套硬化茶區幹道17公里,新建茶園2.8萬畝;啟動特色中藥材產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生產中藥材4.9萬噸;實施營造林、天保、石漠化治理等項目,森林覆蓋率達55.41%;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7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3家。實施土地開發整理5萬畝,啟動了基本農田劃定工作,轉讓新增耕地指標2036.6畝。

四是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全面推進水利建設,建成小水窖5773口,新建和整治微型水庫115座,建設季節性水源人飲工程308處,維修運行不正常人飲工程142處,解決了人飲最困難地區6.8萬人飲水問題;大沙河水庫工程即將下閘蓄水,大巖角、雙壩水庫已全面開工,沙壩水庫(加高擴容)工程已啟動建設;涼天溝、富強水庫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已進入驗收階段。強力推進交通建設,實現行政村100%通油(砼)路;道安高速公路(道真段)已完成投資25億元;建成通村油(砼)路95公里;新開工通村油(砼)路200公里;巴漁至大田公路改造工程已完工,平勝至平模公路已完成路基開挖;芙蓉江大橋、荒田溝中橋即將完成,長巖大橋已完成兩岸基礎建設;道真至武隆公路(道真段)已完成級配碎石鋪設,道真至南川公路(平勝至石人段)改造工程實質性動工。改造農村電網197公里,220千伏上壩至堡上輸變線路進展順利,建成110千伏洛龍變電站和35千伏平模變電站。紮實開展“小康訊”行動,累計完成投資8231萬元。

五是保障水平明顯提升。紮實推進“精準扶貧”③工作,共爭取扶貧資金6442萬元,實現2萬人脱貧,忠信鎮順利實現“減貧摘帽”。農村低保、城市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1980元、每人每月370元。全年共有4萬餘人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計發放各類保障和救助資金8447萬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綜合參保率達97.11%,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6%。新增城鎮就業302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6%;共招考和引進各類專業人才279人。完成產業培訓和“三位一體”培訓近1萬人次。實施農村危房改造3800户、地質災害搬遷780户。常年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整治和“打非治違”④、“六打六治”⑤專項行動,累計投入安全生產各類經費20xx餘萬元,排查整改各類安全隱患7395項,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紮實開展“六五”普法,深入開展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集中化解專項行動,接待受理羣眾來信來訪494件2190人次。不斷創新社會管理,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人民羣眾安全感測評滿意率為98.41%,位列全省第12位、全市第4位。

六是社會事業明顯進步。深入推進教育“9+3”計劃⑥,教育改革和發展穩步推進。道真中學、玉溪中學、城關二小順利實現整體搬遷,上壩中學、曙光國小等6個城區學校改擴建工程和中職“百校大戰”、第四國小建設順利推進;16箇中國小寄宿制工程已完工15個;11個教師公租房項目已完工6個、5個正在主體施工;大學聯考成績創歷史新高,一本上線人數344人,2人考取清華大學。計衞整合有序開展,持續推進醫藥體制改革,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加大衞生人才隊伍建設,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不斷加強,免疫規劃接種率達95%,傳染病發病數下降26%,住院分娩率達98.4%,孕產婦死亡率為32.58/10萬、嬰兒死亡率為7.28‰、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8.8‰。計生“雙降”目標持續鞏固,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98.85%、人口出生率9.6‰、自然增長率3.4‰。縣檔案館全面建成投用,成功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管理省級示範縣。5個鄉鎮敬老院項目已竣工投用,實現了鄉鎮敬老院全覆蓋;社會福利中心、中心敬老院項目已建成投用。建成7個村級文化廣場和2個社區全民健身中心;農村數字廣播電視延伸覆蓋工程已完成10個基站建設;民族博物館已完成升級改造;仡佬族“三幺台”成功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成功申報省級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桑木壩村獲“中國特色民族村寨”稱號;開展“仡山歡歌”文體活動52場,羣眾公共文化活動不斷豐富。

七是發展活力明顯增強。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成立道真駐重慶、廣州、上海招商分局,全年共引進項目43個、簽約資金330億元(含意向性項目),其中已納入省級招商引資統計平台30個、簽約資金61.1億元、到位資金26.15億元。認真落實“3個15萬元”⑦政策,新增微型企業140家;民營經濟佔生產總值比重從20xx年的38%提高到43%,新增各類企業180家、個體工商户845户。共出讓國有土地20宗54公頃,獲批城鎮建設用地20.8公頃、工業用地18.9公頃,完成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300畝。累計爭取國開行、農發行等金融機構貸款13億元,已到位9.34億元,其中20xx年到位5.3億元,金融信用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金融機構運行平穩,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經濟發展;爭取上海幫扶資金550萬元。農村綜合配套改革有序推進,全面啟動了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農村房屋確權登記、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等試點工作;全面推進土地流轉服務,規範流轉土地15萬畝。旅遊業健康發展,引進重慶名豪集團駐縣開發建設大沙河仡佬文化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百草谷”農業旅遊示範區和“仡山茶海”茶旅一體化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已具雛形;“黔韻紫海”香草休閒農業綜合體項目開工建設;雲頂山仡佬文化生態旅遊度假區、“中國儺城”項目前期工作有序開展;升級改造農家樂6家,新增農家樂40家。成功創建“中國最佳生態環境宜居縣”, 省級文明縣城創建已通過驗收,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創建已通過技術評估,國家衞生縣城創建順利通過暗訪並接受了技術評估。成功承辦了全市項目觀摩、工業、農業、水利、小城鎮建設等方面的現場會,成功舉辦“中國·道真首屆仡佬儺文化藝術節暨國際儺文化學術研討會”,對外形象明顯提升。

八是十件實事完成較好。共新建保障性住房22.22萬平方米,建設黔北仡佬民居8340户,其中捆綁實施農村危房改造3800户,實施生態移民搬遷336户。縣計生婦幼保健院和縣醫院急救中心已完成圖紙設計;2個衞生院業務用房項目玉溪已開工,上壩已完成施工圖審查,正在落實土地;30個村衞生室項目全部完工;5個鄉鎮衞生院職工週轉房4個正在基礎施工、1個已完成主體;2個村級計生服務室建成投用。殯儀館已完成選址和規劃設計,火化和公墓設施已啟動建設;建成投用“村級文體廣場”7個、社區全民健身中心2個,完成3個數字無線覆蓋安裝工程,雲頂山無線覆蓋擴建工程即將開工建設。10個寄宿制攻堅工程項目已全部完工。200公里通村油(砼)路正在路基土石方開挖,道真至武隆公路(道真段)進展順利,巴漁至大田公路改造工程已完工,平勝至平模公路已完成路基開挖,大磏至三橋、梅江至凌霄、芭蕉灣至桃源、大田至陽溪等縣鄉道大修工程和三橋至陽溪、大塘經磨盤至鷹嘴、陽壩至卡門、三元至黃泥洞、紅關埡至湘院子等旅遊公路已完成施工圖設計,龜塘溪中橋改造工程正在開展招投標。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已提高10%,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980元,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370元。十二盆山體公園已開工路網建設。完成企業招工“三位一體”培訓20xx人次、產業培訓8000人次;實施中職助學資助學生2269人、“圓夢行動”資助大學生217名;新增城鎮就業3020人,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的111%;共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3830人。建成小水窖5773口,建設季節性水源人飲工程308處,解決了人飲最困難地區6.8萬人飲水問題;大磏集鎮補水工程已完工,忠信、舊城、梅江、隆興集鎮補水工程順利推進。110千伏巴漁輸變電工程已完成設備基礎澆築,完成10千伏及以下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197公里,新增和更換變壓器105台。

九是自身建設明顯加強。順利完成縣政府機構改革;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服務。嚴格執行中央、省委、市委和縣委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的相關規定,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強化“四風”⑧專項整治,共查找整改“四風”問題22條,加強制度建設,新建19項、修訂完善5項、廢止4項,圍繞“五件民生實事”和“三大熱點問題”開展整改工作,新農合、農村低保、村級財務管理等工作取得實效。集中開展了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清理,共清理“吃空餉”人員77人。積極做好政務公開,暢通民意溝通渠道,擴大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提高政府運行科學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水平。及時向縣委請示、向縣人大報告、向縣政協通報工作,共辦理落實人大代表建議96件、政協委員提案27件,及時調查處理30多件網絡輿情,依法接受人大及其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羣眾的社會監督和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強化廉政監督,加強財政監管、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堅決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行為,共立政紀案件19件,行政處分20人,維護了政府清廉的形象。

同時,統計、調查、物價、保密、供銷、郵政、保險、水文、氣象、移民、工會、老齡、殘聯、消防、科協、科技、檔案、工商聯、共青團、民族宗教、婦女兒童、人事人才、外事僑務、機構編制、智力支邊、國防動員、國防教育、人民防空、紅十字會、計生協會、老年委、關工委、自然保護區和住房公積金管理等工作均取得了明顯進步。

各位代表,回顧20xx年的工作,我縣經濟發展明顯加速,城鎮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城鄉面貌明顯改變,社會事業更加協調,民生保障更加有力,道真形象不斷提升。這些來之不易的成績,是上級黨委、政府和自治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自治縣人大、自治縣政協監督和支持的結果,是各位老領導、老同志關心幫助的結果,是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奮力拼搏、不懈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自治縣人民政府,向所有參與、關心、支持和幫助道真經濟社會發展的同志們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產業結構不合理,縣域經濟實力弱、“個頭小”的基本縣情仍未改變。二是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教育、醫療、衞生等社會事業欠賬較多,實現“減貧摘帽”、同步小康的根本任務仍很艱鉅。三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地方政府性債務、金融性矛盾等引發的風險加大,融資難、用地難、就業難等要素問題制約經濟持續增長的矛盾仍然突出。四是改革不足,開放不夠,“三化”互動、改革推動、創新驅動、投資拉動和區域聯動能力不強,實現增長方式轉型升級的任務更加緊迫。五是結構性和政策性減税明顯,民生支出剛性增強,自然災害時有發生,安全基礎仍很脆弱,財政增收保障與改善民生的壓力更加凸顯。六是一些部門和單位動力不足、活力不強、作風不實、擔當不力,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服務發展的意識不強、能力不足,效果不好,發展環境與發展方式轉變之間的差距更加明顯。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不斷探索、勇於實踐,認真加以解決。

二、20xx年工作任務

20xx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確保地區生產總值47億元、增長18%,完成“xx”規劃目標的116.8%,力爭48億元、增長19%;5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確保7億元、增長40%,完成“xx”規劃目標的170.7%,力爭8億元、增長60%,其中20xx萬元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確保5億元、增長43%,力爭6億元、增長7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確保90億元、增長36%,完成“xx”規劃目標的133.7% ,力爭100億元、增長52%,其中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確保70億元、增長37%,力爭80億元、增長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確保12.3億元、增長18%,力爭完成“xx”規劃目標;財政總收入確保7.57億元、增長15%,完成“xx”規劃目標的189.3%,力爭7.9億元、增長20%,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確保3.8億元、增長20%,完成“xx”規劃目標的172.7%,力爭3.96億元、增長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確保22863元、增長14%,完成“xx”規劃目標的162%,力爭23063元、增長1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確保7891元、增長16%,完成“xx”規劃目標的154.8%,力爭7959元、增長17%;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確保50億元、力爭60億元。減少貧困人口2萬人以上,貧困發生率下降6.6個百分點以上,小康實現程度達到87.6%,全面實現縣級和鄉鎮“減貧摘帽”目標。

圍繞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擴總量、調結構,全面推動產業發展轉型升級。堅持發展導向,做大經濟總量,轉變發展方式,調優經濟結構。既要“趕”又要“轉”是我們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經濟發展面臨的雙重任務。

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繼續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不走神、不散光,完成工業投資28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30億元。突出加快園區建設,完成園區建設投資20億元,建成園區標準廠房40萬平方米,建成道真重慶產業園二期路網、二期統建房,並配套完善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完成園區河道治理、污水管網工程,建設污水處理廠,新架設園區雙向10千伏輸變電線路,遷改電力、網絡、通信等各類杆線。突出抓好工業招商工作,力爭引進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20個以上,新開工建設產業項目15個以上,工業招商到位資金15億元以上;力爭引進獨立選址企業10家以上,引進標準廠房孵化培育企業20家以上。突出抓好企業培育,改造提升傳統工業產業,培育規模工業企業30家以上、力爭50家以上,其中20xx萬元以上企業15個以上。突出加快資源開發,力爭啟動鋁土礦開發項目,加快角木塘、浩口、官莊水電站建設。加快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爭取建設500席位的黔北呼叫中心產業基地。加強工業經濟運行調度,生產水泥70萬噸,發電5.5億度。

加快發展山地高效農業。繼續實施“產業富民”戰略,推動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發展,不斷培育壯大支柱產業,確保實現農業總產值26億元。深入推進“53111”農業產業化工程,突破主導產業規模,種植烤煙8萬畝,確保收購煙葉18萬擔,新增茶園0.5萬畝,補植補造茶園1萬畝,種植中藥材8萬畝以上,發展商品蔬菜10萬畝。穩定糧食生產,實現糧食總產量14萬噸以上。加大畜牧漁業發展力度,增加規模養殖量,拓寬市場流通渠道,實現畜牧漁業產值7.5億元以上。堅持以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加快“黔韻紫海”香草休閒農業旅遊綜合體、“仡山茶海”農業旅遊景區和“百草谷”中藥材旅遊景區等建設,建成浣溪烤煙科技示範園區,促進農業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堅持以加工為突破口,培育引進一批中藥材、茶葉等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新建茶葉初加工廠7間、中藥材初加工廠6間,新增茶葉市級龍頭企業2家、茶農專業合作社5個,新建茶青交易市場3個,新增中藥材省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3家。

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加快發展以旅遊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突破“一圈兩帶”⑨旅遊產業發展格局,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億元以上。加快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建成大沙河仡佬文化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一期工程和“中國儺城”,並爭取舉辦第二屆中國·道真仡佬儺文化藝術節暨第一屆大沙河仡佬文化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推介會。加快農業旅遊一體化進程,推進洛龍大塘、隆興花園、舊城長壩、河口大田、平模山等農業旅遊示範點建設,實現園區、景區和社區的融合,爭創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示範縣。加快發展以物流、電子商務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努力建設黔北物流園區和“中國藥城”,推動道真渝南黔北通道樞紐建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完善和落實好民貿民品政策,探索發展總部經濟⑩;爭取和落實“3個15萬元”優惠扶持政策,新增微型企業300家以上。加快發展建築建材產業,鞏固和提升我縣道橋建設和在外勞務用工的傳統優勢。開工建設50萬平方米旅遊地產,促進房地產業轉型發展。完善商貿物流規劃,努力構建以縣城為重點、鄉鎮為骨幹、村級為基礎的農村消費零售網絡。

(二)優佈局、強功能,不斷加快城鄉統籌發展進程。繼續實施“城鎮帶動”戰略,推動城鎮“倍增計劃”,加快城鄉統籌發展,城鎮化率提高到40%以上。

優化城鎮空間佈局。拓展新城區建設,實現城區、園區和景區一體化發展。優化和拓展城市新區,實現南部新區、重慶產業園區和紅關埡旅遊度假區三區融合一體化發展。堅持以城聚產、以產興城,把產業發展作為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支撐,不斷提高城鎮產業支撐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防止“有城無市”,避免市民變遊民,新城變空城。堅持以優化學校、醫院、銀行、商場、市場、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佈局為導向,推動城鎮空間結構調整。積極穩妥推進鄉鎮行政區劃調整,進一步優化城鎮空間佈局。堅持因地制宜,科學安排建設規模,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鄉鎮建設過程,打造具有山水風光、民族風情、特色風物的示範小城鎮。

完善城鎮配套功能。充分利用市場手段經營城市資源,鼓勵社會資本通過PPP㈠等模式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統籌推進供水、供電、供氣、排水、排污、通訊、信息、防災避災、停車場、公廁、加油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為社會公共參與經濟、政治、文化活動提供保障。繼續實施城市綜合體、體育場館、濱河景觀及河道整治等項目建設。加快迎賓大道、芙蓉江東路、迎江九路一期、迎江八路等路網及十二盆山體公園、五峯公園、玉溪河排污等城市配套功能建設。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鞏固創建國家衞生縣城、爭創國家文明縣城和省級雙擁模範縣為載體,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快速、高效打擊“兩違”㈡的運行機制,強化“兩違”管控。加強城市亮化、美化、綠化、淨化及智能化建設,深入推動城市背街小巷、集貿市場、河道沿線、居民小區樓院等環境整治,努力實現環境衞生、市容市貌、市政設施、城市管理效能和管理隊伍建設大提升。強化市民意識,提高市民素質,引導市民積極參與城鎮管理,形成“人人愛城市、人人管城市”的良好局面,着力建設宜居、宜遊、宜業的“黔北門户”新城。

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加快縣城開發,開工建設商品房100萬平方米,力爭建成60萬平方米,加快篁竹郡、景典迎江天地、大固未來等房開項目建設及行政中心東南側商業綜合體開發。加快黃家院子片區、老車站片區等棚户區改造。加快小城鎮建設,按照“8+X”㈢要求,加快推進舊城鎮省級市列示範小城鎮和洛龍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建設,啟動一批鄉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深入推進“七個一工程”,逐步完善城鎮功能,有序實施鄉鎮集鎮地產開發,支持洛龍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建設。以“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和小康六項行動計劃㈣為抓手,充分發揮村級主體作用,千方百計籌集資金,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確保建設30個小康寨,打造10個“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版示範點,實施黔北仡佬民居7000户,“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覆蓋率達60%。完成土地利用總規修改和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大力實施國土整治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項目,新增耕地4000畝。

(三)強建設、重管理,加快突破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充分發揮投資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堅持以項目為主抓手,突出抓好以路、水、電、訊等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擴大投資規模,夯實發展基礎,破解發展瓶頸,持續鞏固經濟向好發展的勢頭。

加快交通建設。按照“全力配合高速公路建設、積極實施國省道改造、努力維修縣鄉道路面、提前實施通村路計劃、鼓勵實施村組通達工程、負債加快產業路建設”的思路,不斷加快交通建設。積極做好道安高速公路(道真段)建設協調服務工作,確保年底建成通車;努力做好道武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完成道武公路改造,實施道南公路改造,爭取實施道務公路改造。完成縣鄉道路面維修工程60公里以上,全面維修縣城到鄉鎮損毀嚴重的公路。繼續打好農村公路建設大會戰,提前實施交通建設“十三五”規劃,建成通村油(砼)路150公里。以獎代補,鼓勵原建制村和30户以上未通公路的集中村寨實現100%通達。整合產業發展基礎配套項目和資金,實施一批烤煙、中藥材、茶葉、旅遊等產業路建設,不斷改善產業發展基礎條件,加快實施紅關埡至湘院子、三元至黃泥洞旅遊路建設,力爭啟動大磏至三橋、三橋至陽溪、大塘至磨盤等旅遊路的建設。以創建省級農村公路試點縣為目標,堅持“建管養運安綠一體化發展”思路,做好公路養護管理、安保設施及綠化工作。

加快水利建設。堅持“生活第一,生產兼顧,生態優先”的原則,全力實施水利建設三年大會戰。大力推進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基本解決全縣飲水困難問題。整治微型水庫50座,新建微型水庫10座以上,提升產業和景觀用水保障能力。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力爭開工建設洛龍河二期、上壩集鎮防洪工程。抓好骨幹水源工程建設,加快沙壩水庫(加高擴容)工程建設,力爭開工建設涼天溝水庫。加快大巖角、雙壩水庫建設,完成富強、甘家溝、關口等水庫前期工作。加快推進水務一體化改革進程,積極推進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建立健全水利管護機制,提高灌溉和居民用水保障能力。

加快電力通訊建設。按照“生活第一,安全為先,生產為要,產業為大”的原則,完成電網建設投資任務,續建和新建項目27個,建成110千伏巴漁變電站,力爭啟動35千伏梅江變電站;積極配合協調220千伏上壩至堡上輸變線路項目,開工建設10千伏及以下農村電網建設工程65公里,完成農村木質電杆改造工程,完成“十三五”電網規劃編制工作。加強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通信建設投資1.15億元,新建2G基站10個、3G基站132個、4G基站314個,全面掃除10户以上集中居住村組通信盲區,努力實現信號覆蓋率95%以上。

(四)辦實事、惠民生,努力提高社會事業保障水平。堅持民生為本,把人民的期待變成我們的行動,把人民的希望變成生活的現實,持續提升羣眾幸福指數。

決戰決勝“減貧摘帽”。堅持把扶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按照精準扶貧“六個到村到户”㈤的要求“因户施策”,實現貧困人口精細化管理、精準化扶持,扶貧資源合理化配置。大力實施新型農民培養工程,創辦“農民夜校”㈥,努力提升農民素質。積極爭取專項扶貧資金,整合各方資源,推動項目建設,切實改善農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確保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91元以上,減少貧困人口2萬人以上,貧困發生率下降6.6個百分點以上,完成河口鄉、桃源鄉、平模鎮和縣級“減貧摘帽”任務。

努力抓好就業創業。扶持小微企業300家以上,以創業帶動就業。扶持工業園區企業,以企業促進就業。重點扶持加工製造、科技創新、創意設計、軟件開發、民族手工藝加工和特色食品生產等6大行業,做大企業,引領創業,增加就業。完成駐縣企業吸納本地農村勞動力崗位培訓10000人次、“致富能人”及“技術能人”培訓5000人次、創業培訓300人次;新增城鎮就業3000人以上、轉移農村勞動力4000人以上,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75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全面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力實現“三個率先”㈦目標,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全面完成中職“百校大戰”建設任務,完善高中階段學校辦學功能,擴大高中辦學規模,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在90%以上,在全省率先實現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建成縣城區第四國小,完成玉溪國小、城關二小、民族中學、曙光國小、齊心國小、上壩中學改擴建工程,義務教育鞏固率在95%以上,在全省率先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啟動城區第二公辦幼兒園和2所民辦幼兒園建設,利用富餘資源改造建設村級公辦幼兒園21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2.5%,在全省率先實現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目標。鼓勵和引導民間資金進入教育領域,通過獨立舉辦、合作舉辦等多種形式興辦民辦學校,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

切實加強社會保障。進一步加快衞生計生、低保、養老等社會基本保障體系建設。深入推進衞生計生資源整合組建,加快衞生計生體制改革和醫藥改革;加強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高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標準化程度;加強傳染病防控、婦幼衞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工作,提高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衞生服務水平,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保持在96%以上,努力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和90%的羣眾就近就醫的目標。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建成縣計生婦幼保健院,強化人口綜合管理和基層自治,提升優質服務水平,確保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控制在9.8‰和3.5‰以內,持續鞏固“保類進位”成果。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養老保險制度,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10%以上,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綜合參保率達95%以上。全面啟動星級敬老院創建工作,促進敬老院規範化管理,實現農村敬老院入住率50%以上。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仡山歡歌”公共文化品牌質量,確保通過國家公共文化示範區創建驗收;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傳承和保護工作;加快推進檔案管理規範化建設和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體育館建設;完成縣城調頻廣播、全縣應急廣播網和15座農村無線數字電視基站建設;建成鄉鎮及社區全民健身中心3個、村級文體廣場6個;積極組織參加貴州省第九屆運動會。

辦好民生十件實事。一是新建保障性住房50萬平方米,實施舊住宅綜合整治5399户64萬平方米。二是升級改造玉溪、上壩、三江、河口4個鄉鎮衞生院業務用房。三是建成隆興、平模、洛龍、河口4個鄉鎮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台及縣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四是加快殯葬一體化建設項目,完成火化和公墓設施建設,開工建設殯儀館。五是完成民族中學、曙光國小、城關二小、齊心國小、民族國小等5所薄弱學校改造,玉溪、上壩、洛龍、三橋等4所鄉鎮公辦幼兒園改擴建和羣益國小地質災害治理。六是建成通村油(砼)路150公里,完成道武公路和道南公路改造。七是建成道真體育場、十二盆森林公園、五峯公園,全線開通竹王大道。八是建成洛龍、陽溪污水處理廠,啟動三橋、舊城污水處理項目。九是實施農村危房改造5000户,完成地質災害搬遷700户、扶貧生態移民搬遷200户。十是基本解決7.5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全面完成全縣木質電杆改造。

(五)抓改革、促開放,不斷激發經濟發展動力活力。改革是最大的紅利,但就當前道真實際而言,一定程度上開放比改革更為重要和緊迫。我們要堅持發展導向、民生導向和問題導向,倒逼改革,促進開放,以改革促發展,以開放促開發。

突出招商引資。創新招商合作模式,激發市場活力,撬動社會投資激情,轉變發展和投資方式,從倚重政府投入轉向更加註重市場和依託社會,確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資50億元以上,力爭完成60億元。進一步轉變招商觀念。要轉變招商只是引項目引資金的單一招商觀念,不僅要通過招商引資引進資金和設備,更要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與方法;要變“政府要我招商”為“我為自己招商,我為道真招商”,更要樹立“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意識。進一步完善招商政策。要不斷完善招商引資政策體系,在原有招商引資政策基礎上,結合國家政策制定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特別要抓好招商項目土地儲備,確保為投資客商提供適宜項目發展的土地。進一步改進招商措施。實行縣級領導帶領分管單位組成小分隊叩門招商,請駐縣企業現身説話以商招商,駐外招商分局定點招商,搶抓節會推介項目招商,選派幹部外出掛職招商,不斷創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落實好首問負責制、全程代辦制、限時辦結制,建立健全項目特事特辦、跟蹤服務、一事一議等服務機制,特別是規劃、國土、環保等部門,要做好項目選址、供地、環評、實力考察等工作。進一步提升招商質量。要促進簽約項目儘快落地,落地項目進展順利,建成項目效益明顯,特別要提高能礦開發、中藥材加工、旅遊開發等領域招商質量,切實引進有實力、信譽好的企業落地發展,確保政府和企業實現雙贏。進一步加強招商考核。要完善招商引資工作考核方案,將目標任務分解到縣領導和工作部門,落實具體責任;要細化量化考核細則,實行一月一通報、半年一考核、年終一結算;實行招商引資風險責任金制度,據實考核,嚴格獎懲。

全面深化改革。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瓶頸和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着力抓好重點領域改革,並以改革創新的成果,抓好“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圍繞簡政放權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推行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鼓勵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服務供給,進一步擴大縣域經濟和企業經營自主權。圍繞要素保障深化投融資體制和財税體制改革,推進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健全政銀企溝通協調機制,促進政府與社會資本深度合作。圍繞科技創新大力開展科技服務能力建設,加大科普宣傳,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科技創新。圍繞人才隊伍建設深化人才服務體系改革,暢通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引進一批經濟人才、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努力打造一支發展型、開放型領導幹部隊伍和專業人才隊伍。圍繞民生改善深化社會事業領域改革,力爭啟動機關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並軌制度,規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津貼補貼調控機制,創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體制機制,深化救助、養老、扶貧、教育、就業、醫療、衞生等社會事業領域改革,使各項改革相互促進、良性互動。

強化區域合作。堅持把開放帶動、區域聯動作為後發趕超的戰略支撐。積極對接融入長江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認真謀劃爭取實施一批重大項目。繼續抓好上海對口幫扶工作,積極爭取幫扶項目、資金和政策。立足黔北務正道,着眼成渝地區,利用區位優勢,主動發展汽摩配件等配套產業,形成產業鏈條;利用成都、重慶都市“騰籠換鳥”㈧和工業轉型升級的機會,承接裝備製造、信息產業空間轉移;利用高山生態氣候與重慶火爐温差,承接重慶、成都度假避暑消費的剛性需求和人口流動柔性轉移;利用地道藥材資源、鋁土礦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聯合正安務川,發展現代醫藥建設“黔北藥庫”,開發鋁土礦建設“西南鋁城”,挖掘民族文化創建“仡佬文化體驗中心”,實現區域共建、借力發展。

(六)防風險、除隱患,切實維護經濟社會和諧穩定。新常態伴隨新問題、新矛盾,特別是我縣正處於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我們要高度重視,做到防患於未然。

強化政府性債務風險防控。要按照嚴控增量、區別對待、分類施策、逐步化解的原則,認真研究落實國發43號、國發62號等政策措施,積極應對投資融資、企業發展、招商引資等方面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分清償債責任,多方籌措資金,有效管理、化解和防範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要堅決查處截留、擠佔、挪用涉農、扶貧等資金的行為。要進一步提高經營資產的能力和水平,拓寬經營渠道,推動滾動開發。

強化金融領域風險防控。要針對重點領域開展風險排查,加強風險預警,及早處置化解。堅決打擊非法融資、非法集資、高利貸等活動,為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要鞏固和強化政府、企業、銀行“鐵三角”關係,加強對企業的服務和支持,防止企業發生資金鍊斷裂等問題,防範系統性金融性風險。

強化社會治理風險防控。要建立和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和化解的常態機制,創新信訪維穩調節機制,高度重視拖欠農民工工資、徵地拆遷等各類社會矛盾化解,堅決杜絕避免重大羣體性事件。深化“平安道真”建設,強化以流動人口、重點人員和特殊人羣為主的實有人口管理,推進社會治理的網格化。要加強對道路交通、社會消防、煙花爆竹、特種設備、食品藥品、地質災害等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嚴格安全生產工作責任追究,堅決杜絕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七)重保護、嚴治理,着力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進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我縣的寶貴資源和發展優勢,以創建生態示範縣為載體,樹立綠色GDP㈨理念,堅持源頭嚴防、過程監管,努力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積極落實綠色貴州三年行動計劃,認真做好生態示範縣及鄉鎮規劃編制工作,啟動生態示範縣和生態鄉鎮創建工作,力爭7個鄉鎮通過創建評估。大力實施封山育林、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工程,推進縣城周邊綠化、城鎮綠化、農户庭院綠化美化工程,加快以高速公路、出境公路為重點的“生態走廊”工程建設,完成造林綠化10萬畝,確保森林覆蓋率達57%。開展森林保護“六個嚴禁”㈩執法專項行動,全力抓好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鞏固林業生態建設成果。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全面深化林業改革,大力發展林業產業。

強化生態環境治理。大力實施石漠化治理、流域治理工程,完成14平方公里的石漠化綜合治理。大力加強河道治理和流域保護,嚴厲打擊非法網、電、炸、毒等漁業行為,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大力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固定源、移動源、面源污染治理,確保人民羣眾無“心肺之患”I。大力實施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完善城鎮、園區、企業環保設施,全面啟動人口集中村寨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轉運工作,力爭啟動桃源、棕坪等污水處理項目,加強縣城區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運行調度。嚴格執行環境監管“六個一律”II,堅決關停一切污染嚴重的企業。嚴格環保“三同時”制度III和環境影響評價,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探索建立廢棄物分類收集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制度。

(八)轉作風、提效能,努力建設為民務實清廉政府。深化效能政府、法治政府建設,提高行政效能、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提升駕馭改革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轉職能。貫徹依法治國方針,推進依法治縣進程,堅持依法行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完善政府機構改革,正確履行政府職能,進一步激發市場和社會主體的創造活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認真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努力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自覺接受人大及其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

改作風。不斷鞏固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繼續抓好問題整改,堅決反對和糾正“四風”,着力整治“庸懶慢浮貪”和羣眾反映強烈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嚴肅查處“吃拿卡要”等行為,發揚“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政風,關注民生訴求,多謀民生之利,多解羣眾之憂。始終保持“三嚴三實”IV的作風,苦幹實幹、以上率下、身體力行,一級帶着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用務實的作風保證發展的效益,用幹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羣眾的幸福指數。

提效率。堅決貫徹執行縣委的各項決策部署,做到縣委有部署、政府就有落實,縣委有要求、政府就有行動,與廣大幹部羣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幹”,努力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加大督促檢查力度,轉變工作考核方式,更加註重效能,徹底扭轉平均主義,用數據説話、靠實績吃飯、按結果算帳,切實增強執行力、提升工作效率。

樹形象。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政府廉政建設,嚴格“兩個責任”,堅持忠誠、乾淨、擔當,堅決杜絕重大腐敗案件的發生。嚴格“三公”經費V支出,把有限資源和財力用在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上。堅決執行《貴州省黨員幹部政治紀律“十嚴禁”》、《貴州省黨員幹部作風“十不準”》和《貴州省黨員幹部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八個決不允許”》。自覺接受輿論監督、社會監督,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強化政務公開,增強政務透明度,確保政府的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維護政府公平公正、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當前,我們正處在改革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百舸爭流,破浪者領航;千帆競發,奮勇者爭先。面對“減貧摘帽”的歷史責任,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我們重任在肩、使命光榮。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道真自治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以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為指引,進一步提振精氣神,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以百倍的信心和幹勁,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闊步前進!

道真縣政府工作報告篇3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自治縣七屆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列席會議的各位同志提出寶貴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是我縣特別不平常的一年。這一年,在自治縣委的堅強領導和自治縣人大、自治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搶抓國發2號文件機遇,認真貫徹落實“加速發展、加快脱貧、追趕跨越”主基調和“工業強縣、城鎮帶動、產業富民”主戰略,遠謀近施,攻堅克難,初步走上了“奮戰融入重慶、實現一體化跨越式發展和奮戰脱貧攻堅、實現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條符合時代要求和道真實際的後發趕超之路。

一是經濟增長提速。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4.58億元、增長15.8%;人均生產總值突破萬元大關,達10520元;規模工業增加值2.1億元、增長23.1%;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6.17億元、增長9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億元、增長19.7%;財政總收入3.61億元、增長48.6%;地方財政收入2.38億元、增長56.7%;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3148元、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4119元、增長16.4%;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為46.96億元、17.93億元,分別增長15.7%、22.9%。全省綜合排名比上年上升了5位。

二是發展勢頭強勁。投資拉動效果明顯,共編制項目576個、總投資1620億元,爭取上級投資項目179個、到位資金7億元,實施項目364個,新開工311個。招商引資效果明顯,共簽約項目110個,先後引進中鐵、信發、重旅、凱迪等一批央企和知名民企駐縣開發,與山東信發集團簽訂了150億元的鋁煤電一體化項目投資協議,有望今年開工建設,與重慶旅遊投資集團簽訂了總投資50億元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一、二期項目已落實,景區開發已進入策劃階段。資源勘探效果明顯,共提交鋁土礦詳查資源6000萬噸,頁巖氣勘查正在開展參數井鑽探,啟動了5座風能發電測風塔前期工作。企業培育效果明顯,共新增各類企業246家、個體工商户1432家,民營經濟佔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36%,建成了天豪生物科技項目,凱迪生物質能發電項目已進入主體施工。資本、土地、節能減排等制約發展的瓶頸破解效果明顯,組建了城興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興園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和惠農中小企業投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得到了省信用聯社、農發行、國開行融資支持,已獲批貸款6.65億元;共儲備園區和城建用地3000多畝,爭取到1621畝城建用地和721畝工業用地指標,完成了400畝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任務;生產原煤22萬噸、水泥 42萬噸,發電5.8億度,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2%,完成了節能減排任務。

三是城園互動推進。城鎮“倍增計劃”成效顯著,新增城鎮人口6900人,城鎮化率提高到34%。編制優化了8個城市建設重點項目規劃、4個鄉鎮集鎮控規和29個村莊規劃,建成縣城規劃展覽館。加快城市框架建設,9公里長、50米寬的迎江大道全線推進。實施了4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9萬平方米安置房、25萬平方米商品房和道真客運站等項目,累計完成城市開發投資17億元。開展了城區道路“白改黑”及市場建設、風貌整治等城區環境整治工程,共升級改造城市道路近20公里、人行道8萬多平方米,新(改)建3個城區市場、6個休閒廣場和5個停車場,新增城區綠化面積3.3萬平方米。啟動了小城鎮建設“七個一工程”①,累計開發集鎮道路9.6公里、商品房2萬平方米。園區建設在城市擴容中順利推進,累計完成園區建設投資3億元,編制了道真重慶產業園和巴漁創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實施了道真重慶產業園長3.5公里、寬50米的1號道路工程和5萬平方米標準廠房、9萬平方米統建房。共引進入園企業8家,意向入園企業10餘家。

四是路水設施改善。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08億元,同比增長107%。編制了“一環三高四橫四縱”②路網建設規劃;道真至甕安高速公路(道真段)實質性破土動工;全面啟動了239公里通村油(砼)路建設,即將實現通客運車輛的村100%通油(砼)路;對道武公路出城段、上壩新路口至水泥廠、道南公路出城段進行了大修改造;三江至207省道連接線建成通車;共改造農村公路危橋2座;實施農村公路特別危險路段安保工程143公里。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15億元,同比增長15%。編制了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水利普查工作全面完成;大沙河水庫建設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1.6億元;實施病險水庫治理5座,解決了4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啟動了20xx年度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和三橋、洛龍集鎮防洪工程;開展了沙壩、涼天溝、關壩、大巖角、雙壩等水庫建設前期工作。

五是減貧力度加大。種植烤煙10.9萬畝,收購煙葉24.55萬擔,實現產值2.64億元。產茶1800噸,實現產值8000萬元。新增茶園3萬畝、花椒5.48萬畝、其他中藥材2萬畝。常規農業和畜牧漁業穩步發展,實現糧食產量15.5萬噸、畜牧漁業總產值4.3億元。新增省級龍頭企業4家、市級龍頭企業4家。營造林13.4萬畝,排查涉林糾紛2134件。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91.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02%,共有5.8萬人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萬人次享受計劃生育利益導向“四項制度”補助,民政救災救濟9.3萬人次,兑現養老保障金9585萬元、新農合補助8139萬元、城鄉低保補助6311萬元、各類救災救濟資金1395萬元。完成產業化培訓20xx人、“三位一體”培訓3000人。共爭取扶貧資金8550萬元,同比增長71.67%。減少貧困人口2萬人,舊城、棕坪等重點鄉鎮“減貧摘帽”③工作有序推進。

六是社會事業進步。成功創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榮獲全省人口計生執法工作先進縣,20xx年度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98.34%、人口出生率8.87‰、自然增長率4.05‰,順利實現“雙降”目標。全面推進教育“三項突破”工程,新(擴)建7所城區學校、11所鄉鎮幼兒園、22個農村中國小學生宿舍、7560平方米教師週轉房,實施了總投資20xx餘萬元的多媒體“班班通”工程,兑現了2400多名民代師生活補償,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全面實施,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0.79%、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2.2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74.2%、中職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共有282人考入一類重點院校。全面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啟動了縣級公立醫院改革、6個鄉鎮衞生院建設和縣中醫院“二甲”創建工作。加大殘疾人扶助力度,免費實施殘疾人康復手術387例。加快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仡山歡歌”等羣眾文化活動常年開展,舉辦了七縣“長壽杯”老年門球賽,整治了網吧等文化娛樂場所,加強了民族民間文化的挖掘、傳承和保護工作。新增城鎮就業517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共招考、引進專業技術人才500人,重點充實了教育、衞生人才隊伍。

七是發展形勢穩定。紮實開展“六五”普法,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和信訪突出問題化解,共排查矛盾糾紛2355件,調處成功2209件。全面推進村(居)民自治,成立了83個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探索建立了“自管委”、“重大決策風險評估”等管理模式。強化誠信體系建設,共建成信用鄉鎮6個、信用村52個。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公安機關滿意度和羣眾安全感均列全市第一。常年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整治和“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共新增專(兼)職道路交通安全協管員、食品安全監管員246人,排查整改各類安全隱患4500多項,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八是對外形象提升。省級文明縣城創建取得階段性成效,市民素質不斷提高,城市環境不斷改善,初步獲得社會好評。成功籌辦全省煙葉基礎設施建設管護現場會、全市第三季度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暨經濟工作調度會、全市工會現場會、全市養老保險工作會。與省科技廳、省信用聯社、市交通運輸局等多個省、市部門建立起友好合作關係。根據縣委統一安排,先後到6個省20多個縣(區)考察交流10多次。

九是十件實事完成較好。完成了125公里通村油(砼)路建設,建成產業公路121公里。共新建水利渠道105公里,河壩、毛村溝病險水庫已治理,大路等3座病險水庫正在治理,解決了4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玉溪河二期防洪工程和換金排洪洞工程正在抓緊實施。建成洛龍110千伏和平模35千伏輸變電站,共改造農村電網246公里。712套廉租房和24套公租房即將交付使用,4萬多平方米廉租房、公租房、統建房和棚户區改造項目正加快推進,共改造農村危房4000户、新(改)建仡佬民居3147户、扶貧生態移民搬遷20xx人。啟動了縣城新區供水工程。完成了縣城區主道路“白改黑”工程,城區市場、廣場、停車場、路燈、公廁等明顯改善。縣職教中心中職教育實行了全免學費招生。建成鄉鎮公辦幼兒園9所、村級計生服務室5間,忠信計生婦幼保健中心站正在開展主體施工,陽溪鎮衞生院主體已完工。共安裝廣播電視“村村通”5010套,建成14個鄉鎮文體廣場,體育館已完成規劃設計。推進“天網工程”二期建設,共建成3個出城口治安卡點、6個城區治安崗亭,安裝監控視頻探頭45個。十件實事中,除第四國小未能按期開工外,其餘均基本完成。

十是自身建設加強。認真貫徹執行縣委決定和縣人大決議。落實“三重一大”工作制度④,進一步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水平。完善項目審批、資金管理、工程審計和招投標管理辦法,行政審批環節進一步減少和優化。及時向自治縣委、自治縣人大報告,向自治縣政協通報工作情況,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主動邀請人大代表視察,主動與政協委員座談,共辦理落實代表建議122件、委員提案46件,及時調查處理了20多件網絡輿情,依法接受了人大及其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了政協的民主監督、羣眾的社會監督和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紮實推進政務公開、村務公開,政務信息透明度進一步提高。堅持依法行政,行政行為進一步規範。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行為,共立政紀案件29件,行政處分領導幹部29人,開除公職2人。

同時,統計、調查、物價、保密、供銷、郵政、保險、氣象、老齡、殘聯、檔案、消防、科協、工商聯、共青團、民族宗教、婦女兒童、人事人才、外事僑務、智力支邊、國防動員、國防教育、人民防空、紅十字會、自然保護區、住房公積金管理等工作均取得了明顯進步。

這些來之不易的成績,是上級黨委、政府和自治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自治縣人大、自治縣政協以及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各族幹部羣眾真抓實幹的結果。在此,我代表自治縣人民政府,向所有參與、關心、支持道真經濟社會發展的同志們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仍然很小,發展速度仍然不快,農業基礎薄弱,工業發展滯後,城鎮功能不足,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問題依然突出;仍有近10萬羣眾未脱貧,“減貧摘帽”的任務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差距大;徵地拆遷、企業改制、安全維穩等社會矛盾凸顯,教育、就業、社保、醫療、住房等關係羣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還很多,特別是“2·18”、“11·13”兩次交通事故,讓我們愧對全縣羣眾,給我們以深刻教訓。對於這些問題,我們絕不能忽視,將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20xx年主要任務

20xx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確保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8億元、增長17%,力爭29.3億元、增長19%;確保規模工業增加值2.63億元、增長25%,力爭2.94億元、增長40%;確保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2億元、增長60%,力爭47億元、增長80%;確保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2億元、增長20%,力爭10億元、增長22%;確保財政總收入4.7億元、增長30%,力爭4.9億元、增長35%;確保地方財政收入3.1億元、增長30%,力爭3.2億元、增長35%;確保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5252元、增長16%,力爭15515元、增長18%;確保農民人均純收入4860元、增長18%,力爭4943元、增長20%;確保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3億元、增長45%,力爭55億元、增長50%;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控制在10‰和4.5‰以內。

圍繞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實施三大戰略,進一步做大經濟總量。

1.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牢固樹立以生態文明和科技創新引領工業發展的理念,依託資源優勢,集中精力突破一批工業項目,努力邁上工業化發展軌道。突破鋁工業,啟動鋁煤電一體化項目,加快資源勘探進程,確保年內提交鋁土礦詳查資源1.5億噸以上。突破園區建設,積極爭取建設省級經濟開發區,全力啟動鋁工業園,重點推進道真重慶產業園,加快完善巴漁創業園,着力園區道路、標準廠房及配套設施建設,努力形成“一區三園”⑤雛形。突破入園招商,加大入園企業引進力度,突出承接產業轉移,新增10家以上企業入園發展。突破能源開發,完成凱迪生物質能發電項目一期建設,實質性開工角木塘、浩口電站建設,升級改造一批小水電站,爭取啟動風能發電項目。統籌推進頁巖氣、煤炭等資源勘探工作。加強工業運行調度,實現年產原煤25萬噸、水泥50萬噸、發電6億度。

2.實施“城鎮帶動”戰略。圍繞打造1個城市綜合體、10個特色小城鎮、100個新農村和鄉村旅遊示範點的目標,紮實推進城鎮建設,確保城鎮化率提高到36%、城區綠化率達30%。集中力量打造新區城市綜合體,確保迎江大道全線通車,加快五星級賓館、道真客運站、行政中心二期、40萬平方米商品房開發等工程建設,形成新區城市整體框架。全面推進小城鎮建設,支持鄉鎮改革創新,探索建立破解用地、融資等難題的政策措施,大力推進“七個一工程”,加快集鎮道路、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快鄉鎮集鎮地產開發和功能配套速度。按照建設“美麗鄉村”目標,加快“四在農家”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啟動100個新農村和鄉村旅遊示範點建設,力爭開工建設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示範點10個以上。深入開展省級文明縣城、園林縣城、衞生縣城創建活動,完成遵義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創建工作任務,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區市政設施,改造廣場5萬平方米,新建垃圾中轉站和收集點40個、污水管網40公里。加強城市綜合管理,規範城市管理執法行為。完善城鄉規劃體系,實現縣城區建設規劃、鄉鎮控制性詳細規劃和村莊規劃全覆蓋。

3.實施“產業富民”戰略。圍繞“5311”農業產業化工程⑥,穩定糧食生產,突破主導產業規模,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確保實現農業總產值16億元以上。種植烤煙11萬畝以上,新增茶園2萬畝、中藥材11.7萬畝。加快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積極創建“仡鄉茶海茶旅一體化高效產業示範園區”和“黔北藥庫特色中藥材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積極打造洛龍、隆興等烤煙基地單元。加強產業配套設施建設,強化後續管理,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後續扶持政策,加大產業發展技術培訓力度。着力企業培育,積極引進茶葉、中藥材等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力爭新增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家。積極申報“中國玄蔘之鄉”和“中國硒鍶茶鄉”。注重農超對接,促進產品流通,強化農產品質量監管和產品認證,集中精力打造1—3個特色農產品品牌,並支持其走進大中城市、高速超市。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原則,引導農民走向市場,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2個。

(二)全力促進投資與消費,進一步增強發展動力。

1.千方百計擴大投資。牢固樹立投資拉動理念,進一步加強項目儲備、爭取、實施和管理。更加註重項目爭取,積極對接上級政策,加大項目策劃、論證、包裝和爭取力度,編制重點項目100個以上,爭取落實項目150個以上。更加註重項目調度,進一步完善月調度、季考評、倒排工期、重獎重懲的固定資產投資管理辦法。更加註重環境優化,進一步完善工程審批、招投標、審計、監理、驗收等管理辦法,全力化解用地、羣工等主要矛盾,促進重大項目早落地並形成更多實物量。

2.全面加強招商引資。依託資源,加強與駐黔駐渝等商會合作,認真謀劃、編制、推介一批招商引資項目,廣泛開展招商引資推介活動,全力引進一批大集團、大企業駐縣發展。有針對性地組建專門招商機構和隊伍,跟蹤對接,上門招商。大力營造領導帶頭招商、部門協同招商和全民招商、以商招商氛圍,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項目特事特辦、跟蹤服務、一事一議等服務機制,促進項目早落實、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用。

3.推動文化旅遊發展。加快仡佬文化生態旅遊度假區建設,實質性啟動大沙河旅遊景區開發。加快沿邊開放,突破沿邊以旅遊地產為主的地產開發,支持有條件的鄉鎮先行先試,並給予項目、資金、政策傾斜,努力打造1—2個沿邊開放開發試點。注重民族民間文化的挖掘、傳承和保護,籌辦好首屆中國仡佬儺文化藝術節,組織參加第五屆全省少數民族文藝匯演,推進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體育館、檔案館建設,豐富“仡山歡歌”等羣眾文化活動,進一步加強文化市場和娛樂場所監管,確保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4.加快第三產業發展。強化市場硬件建設,加快城區綜合市場和鄉鎮農貿市場建設進度。抓好星級賓館、物流中心建設,不斷提高服務水平。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促進廣播電視網、電信網與互聯網“三網”融合,加大3G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引導、鼓勵更多自然人及社會組織成為市場主體,新增各類企業300家以上。大力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確保民營經濟佔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繼續落實扶持微型企業發展各項政策,新增小微型企業260家。

5.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在抓好財源建設、財税徵管、支出結構優化的同時,大力發展金融業,爭創金融信用縣。創新農村金融服務,加大對“三農”、龍頭企業發展、就業再就業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加大對居民消費的放貸力度,不斷優化存貸款比例結構。組建農村商業銀行,推進農村“三權”抵押融資,增強資源資產變現能力,努力改變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拉動不力的現狀,提高農村居民消費能力。

(三)全力改善基礎設施,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

積極爭取黔北機場選址道真,全力做好道真至甕安高速公路(道真段)建設協調服務工作。重點抓好通村油(砼)路、產業路、主幹道大修和危橋改造項目,建成通村油(砼)路80公里,實現100%的建制村通油(砼)路和客運車輛;啟動大磏至三橋二級公路建設和道真至武隆(道真段)路面改造工程,力爭改造平勝至平模、舊城至棕坪公路和改線陽壩至卡門公路;力爭改造長巖大橋和荒田溝橋。實現大沙河水庫蓄水並啟動渠系配套工程。啟動大巖角和雙壩水庫建設。加快沙壩水庫擴建加高項目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完成涼天溝、龍塘水庫項目前期工作。治理鳳山、大欖、後灣、腳池寺、程家河溝5座病險水庫。認真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項目,新建渠道100公里。突出抓好農村安全飲水,解決好4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加快縣城新區供水工程進度。完成玉溪河道治理和三橋、洛龍集鎮防洪工程建設任務,力爭開工建設三江、平模、上壩集鎮防洪工程。

(四)全力推進社會建設,進一步提高羣眾幸福指數。

1.優先發展教育。深入推進教育“三項突破”工程和“9+3”義務教育及三年免費中等職業教育計劃,實現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1%以上、義務教育鞏固率94%以上、國小輟學率控制在2%以內、國中輟學率控制在3%以內、國中畢業生升學率達9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76%以上。全面完成農村寄宿制攻堅續建項目21個,新建6個學生宿舍和12個學生食堂,實現鄉鎮國小生寄宿率30%以上。穩步推進縣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完成隆興國小和洛龍國小整體搬遷、大磏國小D級危房拆除新建、道中新校區和職教中心改(擴)建,開工建設城區第四國小,新增城區第三國中,力爭啟動城區公辦幼兒園1所,全面完成鄉鎮公辦幼兒園建設任務並實現秋季招生,建成教師公租房646套。完成54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學實驗儀器設備、圖書購置。推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建設全省示範職教中心。

2.努力促進就業。貫徹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就業促進增收,新增城鎮就業20xx人以上,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6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加快創業型城市建設,完善創業服務體系,鼓勵和扶持返鄉民工就地就近創業,推動全民創業。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實現外輸與內轉相結合。加強職業教育培訓,提高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加強就業管理和服務,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就業管理服務體系。強化勞動監察執法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3.持續扶貧攻堅。認真實施產業扶貧、集團幫扶等“減貧摘帽”工程,減少貧困人口2萬人以上,實現隆興、大磏“減貧摘帽”目標。積極爭取落實9000萬元世行貸款用於新農村發展、1億元國開行貸款用於產業發展。大力開展智力扶貧,推廣普及實用技術。積極幫助扶貧龍頭企業爭取貸款貼息,推進村級互助資金試點。加強“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完善城鄉低保動態管理,實現應保盡保。加強脱貧鄉鎮後續發展,鞏固“減貧摘帽”成果。

4.完善保障體系。進一步加快住房、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分別達90%和95%以上。不斷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生育、工傷保險制度,加大五保供養、城鄉醫療救助、大病臨時救助力度。穩步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和醫療衞生體制改革,全面加強鄉鎮衞生院、村級衞生室建設和衞生隊伍建設。加大食品藥品監管力度,確保食品藥品安全。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聯動機制,完善縣、鄉、村自然災害救災應急預案,突出抓好防災減災和救災救濟工作。加強水庫庫區移民安置和重點項目建設區被徵地農村居民生活保障。抓好“兩院一站”⑦建設,鼓勵支持民間資本興辦社會養老機構;積極開展社會救助,嚴格落實各項優撫政策。

5.創新社會管理。加強實有人口管理,強化對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外出務工人員等弱勢羣體和精神病人、吸毒人員、勞教釋放人員、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人羣的管理和服務,建立健全輿情監測機制,推進社會管理規範化。加強基層民主管理,完善村級事務管理制度,加大村務公開力度,促進村級組織規範化建設;探索社區管理新模式,積極開展“新型社區”創建。着力鞏固“國優”成果,穩步提高人口計生工作在全省的排位,確保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達96.5%以上,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和4.5‰以內。加強民主法治建設,深入開展“六五”普法。深入推進“平安道真”建設,鞏固“無毒縣”成果,落實“嚴打、嚴管、嚴防”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完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和應急管理機制,規範和暢通民意表達渠道,真情接待羣眾來信來訪,維護羣眾合法合理訴求。

6.強化安全生產。毫不鬆懈抓好道路交通、煤礦、非煤礦山、建築、社會消防等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進一步加大安全生產工作責任追究力度,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追究辦法》和《安全生產風險考核獎懲辦法》,加大安全生產監管、隱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堅決杜絕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徹底扭轉安全生產工作被動局面。

7.注重環境保護。大力實施營造林工程,抓好天保工程建設,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推進植樹造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確保森林覆蓋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嚴格基本農田保護,啟動2.4萬畝土地整治項目,確保實現縣內耕地佔補平衡。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開展沙壩飲用水源專項整治,加強縣城污水處理運行調度,加快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爭啟動玉溪、三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引進項目嚴格執行環保門檻,堅決摒棄“先污染,後治理”的做法,完成省、市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

8.辦好十件實事。落實辦理好十件實事,進一步解決民生熱點、難點問題。一是建成通村油(砼)路80公里、產業路80公里,升級改造道真至武隆(道真段)公路40公里。二是開工建設大巖角、雙壩水庫,實施鳳山、大欖、後灣、腳池寺和程家河溝5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全縣病險水庫治理任務,解決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三是啟動濱河景觀工程,升級改造縣城區背街小巷道路,開展沙壩水庫水源保護專項整治,新改建縣城區公廁3座,啟動五峯公園建設和縣城周邊綠化工程。四是新建廉租房1萬平方米、公租房2.1萬平方米,棚户區改造4.3萬平方米,新改建黔北仡佬民居3000户,改造農村危房3000户,扶貧生態移民搬遷560户2350人。五是完成6個鄉鎮衞生院和縣衞生監督所辦公樓建設,新建縣計生婦幼保健中心和梅江村、陽溪村2間村級服務室。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衞生隊伍建設。新改建15個村辦公樓,全面完成全縣村級辦公陣地建設任務。六是啟動博物館、新區體育場等文化體育項目建設,建成投用14個鄉鎮“仡山歡歌大舞台”,實施5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448户廣播電視“户户通”工程、5個數字電視無線覆蓋及雲頂山轉播台擴建工程。七是啟動縣城區第四國小建設,完成14個鄉鎮所在地中國小學生宿舍樓建設。八是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10%以上,建立城鄉醫療救助專項基金,提高大病醫療救助標準。新建7個鄉鎮敬老院,開工建設社會福利院和殯儀館。九是完成企業招工、企業培訓、企業用工“三位一體”培訓20xx人以上、產業培訓5000人以上、實施“陽光工程”及農業產業化培訓1000人以上,轉移農村勞動力2800人以上。十是完成農村電網升級改造10千伏線路225公里、低壓線路236公里。

(五)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

嚴格執行中央、省委、市委和縣委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的相關規定,大力改進文風會風,簡化辦事程序。加強政府執行力建設,始終貫徹落實“三個敢於”的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奮鬥精神。落實政府“一崗雙責”,踐行廉潔從政承諾。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完善政府運行規則,加強政府制度建設,大力推行政務公開,暢通民意溝通渠道,擴大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提高政府運行的科學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水平。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進一步完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加大違法違紀案件查處力度,嚴肅追究失職瀆職行為。進一步規範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資金調度、工程招投標等制度,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強化廉政監督,加強財政監管、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堅決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牢固樹立厲行節約、勤儉辦事意識,努力維護清正廉潔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黨的吹響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號角,縣委七屆四次全體(擴大)會和縣七屆二次黨代會全面部署了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任務,我們生逢其時,重任在肩。讓我們在中共道真自治縣委的堅強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加速發展、加快脱貧、追趕跨越,為如期如實實現“減貧摘帽”、全面小康而不懈奮鬥!

標籤: 縣政府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knnp8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