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黃帝內經素論》第二十七篇:離合真邪論(五)

《黃帝內經素論》第二十七篇:離合真邪論(五)

LS75—《刺節真邪第七十五》自然巡航之遷斷校註釋譯説明

《黃帝內經素論》第二十七篇:離合真邪論(五)

‖LS75—D2301→Q2423‖→‖SW27‖遷移説明:

1、 《刺節真邪》由“刺節”與“真邪”兩節湊成,義理不屬,亦非獨立論文,均宜遷出;

2、 《類經》置於十三卷四《邪變無窮》,獨立成篇;

3、 《太素》將LS75-D2401→Q2423置於卷第二十九《三氣》,獨立成篇,其處置甚是,從之;

4、遷入部份,主要論述真氣和邪氣,正補“真邪論”不足,與篇名主題相符,義理雙通。

‖LS75—D20xx→Q2201‖→‖LS75-Q2423‖→‖SW27‖遷移説明:

1、 《刺節真邪》,乃“刺節”與“真邪”兩節湊成,非獨立論文,均宜遷出;

2、 《太素》將本段LS75-D20xx→Q2201置於卷第二十二《五邪刺》,獨立成篇,楊上善雲:“五法須別為章也。”

3、 所論五邪,實為《刺節真邪》LS75-D2406→Q2422岐伯所論及五臟之五體之疾、五體之病。兩者對應關係如表:

4、本部遷入,主論五邪解結原理,解結方法,同時又是LS75-D2406→Q2422之解論。兩部關聯密切,不可分割,共同作為真邪之論,與《離合真邪論》主題相符,義理雙通。Q20xx持癰:

1、《靈樞懸解》卷二《刺節真邪》注:“持癰,蓄積癰膿也。”

2、持,久持;持癰,久持之癰邪。

Q20xx容大:

1、 姚春鵬注:“邪氣盛大,即實邪。”

2、 容者,容積也;容大,容積盛大之實邪。

Q20xx狹小:

1、 姚春鵬注:“邪氣弱小,即虛邪。”

2、 狹小,容積狹小之虛邪。

Q2101凡刺五邪之方……請道其方:

1、 《類經》二十一卷《五邪之刺》張景嶽注:“五章,五條也。”

2、 顯見之韻文,當依韻而譯,詳見譯文。

Q2102凡刺癰邪……乃散亡:

1、《內經校釋》校:“據《太素》改‘脆’為‘詭’。”

2、《靈樞懸解》卷二《刺節真邪》韻作“凡刺癰邪無迎隴,易俗移性不得膿,詭道更行去其鄉,不安處所乃散亡。”並注:“隴與隆同。”

3、《內經校釋》按:“本篇原文‘凡刺癰邪,無迎隴……虛實得調其氣存也’一段,劉衡如主張,應根據《甲乙》、《太素》改動,形成韻文。”

4、從《內經校釋》、劉衡如、《靈樞懸解》對本節語韻之識,不從其改“脆”為“詭”。因為:其一、原作“脆”意更優,脆道,即薄脆之道;其二、《黃帝內經》全經,尚未見“詭”字,當時是否造出“詭”字?存疑。其三、為歸“鄉”、“亡”之韻,“隴”宜譯作“旺”。

Q2103凡刺大邪……反其真:

1、姚春鵬注:“剽,猛急。按,此句可能是注入誤入經文。無此句正是四句七言詩。”錄經奉考。

2、《靈樞懸解》卷二《刺節真邪》注:“剽其通達之路(剽即刺也),以針其邪,肌肉親視之,毋有反其真。刺諸陽分肉之間,此刺容大之方也。”

3、《內經校釋》韻作:“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奪有餘剽其道,針幹其邪肌肉親,視之無有反其真。”並雲:“據《太素》將‘奪’後‘其’字加括號,並將‘乃益虛’三字也加括號,均不作正文。”、“又據《甲乙》、《太素》改‘通’為‘道’,與‘小’協韻。”、“據《太素》在‘針’後補‘幹’字。”、“據《甲乙》、《太素》改‘毋’為‘無’,二字本通用。”《內經校釋》注:“剽,砭刺的意思。剽其通,就是通過砭刺以去其邪氣之阻滯,使正氣運行的道路開通。”

4、不改一字,將本節經文字序微調如下:“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其有餘剽其通。針奪其邪肌肉親,視之毋有反其真。”其中原作“乃益虛”之“益”字,下遷至Q2105句“開通”之前,“乃虛”遷至“刺諸陽分肉間”句後,“奪”字由“泄”後遷至本句“針”後。“視之毋有反其真”,因刺容大之方,以刺求其平,故譯作“視邪容平氣歸真”而求其本意,歸其原韻。

Q2104凡刺小邪……刺分肉間:

1、《內經校釋》韻作:“凡刺小邪曰以大,補其不足乃無害;視其所在迎之界,遠近盡至不得外。”並雲:“據《甲乙》、《太素》改‘日’為‘曰’,據《甲乙》、《太素》將‘其’字加括號,不作為正文。”。

2、本節韻文,顯押湘楚方言之韻:“大”為dai3(歹)、“害”為hai3(海)、“界”為gai4(蓋)、“外”為wai3(崴)。既明此理,文韻立現。

Q2104其乃自費:

1、 楊上善注:“費,損也。”

2、 “其”,原位“遠近盡至”之後,現遷至“乃自費”前,作“其乃自費”,以使本節韻律得存,而後句語順。其乃自費,即邪氣就會自損。

Q2105凡刺熱邪……病乃已:

1、《內經校釋》韻作:“凡刺熱邪越而滄,出遊不歸乃無病(病音旁),為開道乎闢門户,使邪得出病乃已。”並雲:“(‘已’與‘户’為‘之’、‘魚’借韻。)據《甲乙》、《太素》改‘蒼’為‘滄’,據《甲乙》、《太素》改‘通’為‘道乎’。”

2、《靈樞懸解》卷二《刺節真邪》注:“凡刺熱邪越而蒼(越,渫越也)。蒼,當作滄,熱氣渫越,則變為滄涼。”

3、蒼,《説文》:“蒼,草色也”、《廣雅》:“蒼,青也。”即血寒之象,指熱去寒來血色之青。

4、對此韻文,坤句內微調如下:“凡刺熱邪越而蒼,出遊不歸乃無病。為開門户通益闢,使邪得出病乃已。”其中,“為開門户通益闢”,原作“為開通闢門户”,“益”字移自前文Q2103“乃益虛”之“益”,如此文意通暢,韻律得存。

Q2106凡刺寒邪……其氣存也:

1、《內經校釋》韻作“凡刺寒邪曰以温,徐往徐來致其神,門户已閉氣不分,虛實得調真氣存。”並雲:“據《甲乙》、《太素》改“其”為‘真’,對‘也’字加括號,據《甲乙》、《太素》改‘徐來’為‘疾去’,據《甲乙》改‘日’為‘曰’。”

2、原作韻文甚妙,從原作。

D2201官針:

1、《靈樞懸解》卷二《刺節真邪》注:“官針奈何?於九針中當用何針也。”

2、《説文》:“官,吏事君也。”本義:官吏,官員。官針,即官方法定之九針。

D2301癰:

1、《內經注評》引張景嶽注:“癰,壅也,即新起微腫狀。”

2、化膿性腫塊。詳見《癰疽》LS81—Q0302。

Q2401真氣:

1、《內經校釋》注:“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由先天元氣與後天氣的谷氣相合而成,並充養全身。”

2、據《離合真邪論》SW27—Q0302“真氣者,經氣也”、《刺節真邪》LS75-Q2401“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可知:真氣,即氧氣。

Q2402正氣:

1、《內經校釋》注:“指四時正常的氣候,正風,也即適時而至的風,如春季的東風,夏季的南風。”

2、正位之風,即所居之鄉的和風,或曰適宜的氣候、環境。正氣,亦即今之所謂“抵抗力”、“免疫力”。

Q2402一方:一者,同也;方者,方位也。一方,指與居住者同一方位所吹來的風,即居東方者,和東風;居西方者,和西風;居南方者,和南風;居北方者,和北風。因為環境相應,所以均為和風。一方,此指所居之鄉的和氣。

Q2402虛風:

1、《內經校釋》注:“指非當令季節所來的風,即失時之風,如春季刮的西風,夏季刮的北風等。”

2、對位之風,即虛無之鄉吹來的、特別傷人的狂風。

Q2403邪氣:

1、《內經校釋》注:“泛指四時不正之氣,也即能夠傷害人體、帶有殘賊性質的虛風。”

2、寒、熱、燥、濕、風、火六淫邪氣,此處實指異常之風氣,異常氣候,不正之氣。

Q2404正風:所居之鄉的和風,正位之風,與正氣同解,詳見Q2402之注。

Q2405虛邪:虛風邪氣,從文意看,此即八正之虛邪,詳見《九宮八風》LS77-C0109→C0119所論。

Q2406摶:

1、《靈樞懸解》卷二《刺節真邪》作“摶”,從之;

2、“搏”與“摶(摶)”,形近之誤。摶,tuan2,即團積、摶積。

Q2408癰:疑“癰”為“痛”。“不通”為“痛”之機理,正所謂“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也。更何況,此前帝有“或痛”之問,未見伯答。而“或癰”之問,後文可見伯解。

Q2418筋瘤:

1、《靈樞懸解》注:“溜與瘤通”。後文“腸瘤”、“昔瘤”同理。

2、《內經校釋》注:“原作筋溜……《甲乙》卷十一第九‘溜’作‘瘤’……故據改。”

Q2419有所結:結,淤結。指原來受過某種傷而有淤結。

Q2419腸瘤:與本論Q2418“筋瘤”之注同理。

Q2420昔瘤:《靈樞懸解》卷二《刺節真邪》注:“此推明黃帝未問之義,溜與瘤通。昔瘤,瘤成於夙者,非旦暮所結者。”

Q2421骨疽:

1、 丹波元簡注:“骨疽者,言有膿,似指骨病而言。”

2、 《靈樞懸解》卷二《刺節真邪》注:“骨疽,氣鬱於骨中而突起者。”

3、 《癰疽》LS81-Q0209“發於股脛,名曰股脛疽,其狀不甚變,而癰膿摶骨,三十日死矣。”可參。

Q2422宗氣:宗氣,胃氣與肺氣混合而成的養生之氣,其含真氣、營氣、衞氣。

Q0422肉疽:《靈樞懸解》卷二《刺節真邪》注:“肉疽,氣服於肉中,無熱無膿,堅硬而突起者。”

公眾號:其人頌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vrne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