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定遠縣政府工作報告

定遠縣政府工作報告

定遠縣地處安徽省東部,是皖東地區人口最多和麪積最大的縣,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定遠縣政府工作報告,希望對你有用!

定遠縣政府工作報告
定遠縣政府工作報告篇1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xx年及“xx”工作回顧

20xx年,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主動適應新常態,堅持穩中奮進、好中加快的工作總基調,凝心聚力,迎難而上,推動經濟社會平穩持續健康發展,各項工作卓有成效。

這一年,我們頑強拼搏,取得了一項又一項豐碩成果。江巷水庫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立項,項目可研報告上報水利部審批,列入20xx年國家重大水利工程開工項目之一,定遠人民幾十年期盼夢想成真;金山示範園獲批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發展層次實現躍升;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在全市率先落户,12月份以來村淘訂單量居全省第一;安瑞升新能源登陸“新三板”,企業上市掛牌實現“零”的突破;平安建設紮實推進,獲全省第五批平安縣稱號。

這一年,我們探索創新,打造了一個又一個特色品牌。入選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縣,成功獲批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全國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改革、全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基層醫改和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工作獲得中央改革辦肯定。在全國率先探索啟動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權證、使用權證抵押融資,通過“兩證”抵押辦理貸款1030萬元。

這一年,我們眾志成城,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攻堅戰役。積極應對,打贏了多年未遇的抗洪搶險遭遇戰,保障了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幹羣齊心,打贏了困難重重的秸稈禁燒攻堅戰,實現全年“零火點”,獲得市“秸稈綜合利用先進縣”稱號;依法依規,打贏了“三小車”治理突破戰,城市交通秩序顯著改善。

這一年,我們矢志為民,辦成了一件又一件民生實事。建立了覆蓋城鄉的特困羣體救助機制。完成了6個鄉鎮農村廣播“村村響”建設。建成了4所留守兒童學校、6 所幼兒園、3個鄉村少年宮。優化城市公共交通體系,新增公交線路4條,50輛新能源公交車投入運營;全面建成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一期布點52個,1150輛環保自行車投放使用,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一年來的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主要指標達到預期,實現“xx”圓滿收官。全年財政收入完成16.1億元,增長13.9%。預計全年,可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6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166.5億元,增長17%;規上工業增加值34億元,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億元,增長13%;外貿進出口3600萬美元,增長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00元,增長9.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70元,增長12%。主要目標任務的完成,標誌着“xx”規劃圓滿收官。一是工業支撐顯著增強。新型化工、農副產品深加工、服裝球類、新型建材、新能源(新材料)五大產業實現產值142億元,佔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94%。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產值27.4億元,增長40.4%。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完成4億元,增長35%。新增規模企業25家,總數達135家。經開區、鹽化工業園兩大平台擴容提質,工業引擎驅動力不斷增強,華塑、泉盛、中鹽東興、德輪等重點企業產銷兩旺。二是現代服務業活力彰顯。設立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基金500萬元,加快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園,阿里巴巴65個村級服務站投入運營。成功舉辦藕塘民俗文化、池河梅白魚美食文化等特色文化旅遊活動,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超過110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7.2億元。全縣存款、貸款餘額分別居全市六縣(市)第2、第3位。三是現代農業穩步發展。全年糧食總產24.6億斤,增長6.9%,實現“十二連豐”。規模化經營水平穩步提升,新增土地流轉面積6萬畝,家庭農場10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82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家。消滅集體經濟“空殼村”123個。新增造林面積5.88萬畝。

(二)“811”行動順利推進,為“十三五”奠定堅實基礎。聚焦縣委十三屆八次全會部署的“811”行動計劃,以“八大工程”為引領,強力推進“十大項目”,全力辦好“為民十件實事”,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更加穩固。一是招大引強實現新突破。以“5+2+X”產業招商為主抓手,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58個,實際到位資金92.5億元,超額完成市下達任務。中利科技、億利淨化等一批優質項目簽約落地。二是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堅持壓實責任,壓茬推進,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韭山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光大生物質發電項目加快建設;滁淮高速用地獲國務院批准,即將全線開工建設;北沿山公路項目納入“十三五”省道網規劃。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45個,竣工33個。42個省“861”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4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三是區域合作邁出新步伐。合肥-定遠城際鐵路、S322張橋-朱巷等項目納入合肥經濟圈綜合交通規劃。合肥工投·定遠創智產業園開工建設,蔣集、吳圩、二龍等6個蔬菜共建基地全面建成,縣職教中心與安徽汽車工業學校聯合辦學。與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合作的華塑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與安徽農業大學共建江淮分水嶺綜合實驗站即將開工,產學研合作實現新突破。

(三)重點改革亮點紛呈,持續發展動力更加強勁。着力先行先試,一批改革特色鮮明、形成品牌。一是農村綜合改革有序推進。全面推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成指界確認17.8萬户,佔總數的95%。進一步探索實踐小型水利工程建管長效機制,重點推廣實施“泵站串塘”模式,完成小型水利工程權屬登記和“兩證一書”發放1608處。二是行政體制改革持續深化。縣鄉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實現全覆蓋。完成政府相關機構合併,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穩步推進。啟動以“網上政務超市”為主題的行政審批第八輪流程再造,縮短審批時間42%。鹽化工業園政務服務中心建成運行,實施“二號公章”制度;建成9個被撤併鄉鎮為民服務分中心。三是經濟體制改革紮實開展。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行“三證合一”、“一證一碼”、“先照後證”、註冊資本認繳制,降低商事登記場所條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新增私營企業506家,個體工商户1772户。推進新型政銀擔合作和“税融通”貸款,設立續貸過橋資金2400萬元,開展政銀擔業務2.5億元,保障企業生產要素供給,緩解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四是社會事業改革統籌實施。成立縣總醫院醫療服務共同體,完善分級診療制度,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和服務質量。加快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試點建設,構建縣鄉村三位一體的公共圖書服務體系。

(四)城鄉環境更加宜居,羣眾幸福指數明顯提升。突出城鄉人居環境改善,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一是縣城更加生態宜居。推進“三治三增三提升”,實施“六項行動”,打造生態宜居縣城。圍繞“一山兩湖”,做好山水文章,完成城東新區規劃,縣城總體規劃修編通過專家評審報市政府審批。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暢通行動,投入1.8億元,建設新區道路11公里;S101改線、迎賓大道成功貫通;實施綠化提升行動,投入2.5億元,植綠面積63萬平方米,園林式小區達70%以上。完善公共服務配套,二中新校區建成使用,體育中心、包青天廉政文化園等基本建成;在全省率先完成縣級城市建成區地下管網綜合普查;鋪設天然氣管網130公里,城市燃氣普及率達99.3%。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實施出入口整治行動和整潔行動,北門入口改造基本完成;着力破解“牛皮癬”、渣土運輸治理和綠化保潔三大管理難題。投入近267萬元,完成16條、5.2公里小街背巷改造;投入1400萬元,取締9個“騎路”菜市;整治燒烤、滷菜攤點287處,取締37處。新建垃圾中轉站3個、公廁5個。推行拆違網格化管理,拆除違建1.5萬平方米。二是集鎮建設各顯特色。爐橋鎮新型城鎮化項目全面啟動,省國開行1億元資金投放到位,河頭村改造提升、生態隔離網建設、園區信息化提升和黃廟村拆遷安置等項目加快推進。藕塘鎮圍繞烈士紀念園遷建、令狐山景區打造等,做好紅色經典和民俗風情旅遊文章,着力創建省級優秀旅遊鄉鎮;西卅店鎮圍繞金山示範園和金山滴水寺景區建設,着力打造生態強鎮;永康、吳圩鎮圍繞高速道口,加快專業市場規劃,着力打造物流集散中心;張橋、池河鎮等鄉鎮利用交通節點優勢,着力打造商貿流通中心。三是美麗鄉村一體推進。高標準完成第二批6個美好鄉村示範點建設。岱山新村入選20xx年省美麗宜居村莊,金山新村入選省“一村一品”專業示範村。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行動和“三線三邊”整治,完成11個鄉鎮垃圾治理招標,實現省道沿線鄉鎮全覆蓋。

(五)民生事業加速發展,社會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抓民生辦實事,讓發展成果普惠共享。一是民生保障持續加強。全年民生支出40億元,佔財政總支出的90.8%。33項民生工程投入資金16.5億元。“為民十件實事”中,有6項完成任務,2項序時推進;縣第二自來水廠、殘疾人康復中心完成前期工作。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2個省級農民文化樂園,送電影下鄉2844場,送戲下鄉237場。二是扶貧開發有力推進。實現1.9萬貧困人口脱貧。投入2800萬元,實施水、電、路扶貧項目71個;紮實推進光伏扶貧工程,投入5808萬元,開工建設71個村級和1000個户用光伏電站。三是社會事業成績顯著。教育質量大幅提升,大學聯考本科達線人數再居全市第一,摘得市理科狀元桂冠。新農合大病保險實現全覆蓋;農村婦女“兩癌”免費篩查18094人;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免費篩查9243人、救治7人;新建城鄉居民健康檔案50761人。成功承辦第二屆中國農民跳繩比賽、第五屆中國農民歌會分會場、安徽省青少年拳擊錦標賽。應急、民兵預備役、國防動員、徵兵和雙擁創建取得新成績。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等羣團組織發揮作用。檔案、地方誌、氣象、物價、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老齡等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

(六)重大事件應對有力,社會治理能力顯著增強。一是社會治理水平進一步提升。穩妥應對處置了曲陽大街路面塌陷、原定遠石膏礦區地面沉降以及齊顧鄭水庫汛期險情等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明顯增強。紮實推進“平安定遠”建設,警民聯防機制覆蓋115個行政村。深入開展信訪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縣領導接訪205批1059人次,化解矛盾糾紛185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狠抓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未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強化食品藥品和特種設備監管,在全市率先推行餐飲業“明廚亮灶”工程。全面提升公安消防裝備保障水平,投入1378萬元,新增8輛消防車,組建5個鄉鎮政府專職消防隊。全面完成燃煤小鍋爐、黃標車、餐飲油煙、建築揚塵等整治任務,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39天。二是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聚焦忠誠、乾淨、擔當,紮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查擺不嚴不實問題72個、整改58個。抓好“八項規定”落實,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3.4%。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上報市政府審批。強化政府效能建設,全面推行“嚴實工作法”,從嚴治理不作為、亂作為和懶政、怠政行為。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全年辦理人大議案和建議63件、政協提案191件。加大政務公開力度,發佈政務信息4.5萬條;加強網絡問政辦理,辦結網友留言和投訴諮詢5936件,辦理回覆率98%;“百姓熱線”全年受理羣眾來電11687件,辦結11669件,辦結率99.8%。強化審計監督,審計項目146個,節約財政資金1.2億元。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立案查處違法違紀案件239起246人,其中查處發生在羣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122個。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發展,為“xx”劃上了圓滿句號。回首五年曆程,我們勇立潮頭、勇挑重擔,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和支持下,緊緊依靠全縣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難、經受了各種考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是定遠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城鄉建設進展最大、人民羣眾受益最多的時期之一,為“十三五”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年來,我們奮力衝刺,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始終堅持衝刺全省第一方陣目標不動搖,紮實苦幹,攻堅克難,經濟發展呈現總量壯大、速度加快、位次前移的良好局面。20xx年底至20xx年底,財政收入從5.1億元增長到16.1億元,年均增長25.6%,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從86.5億元增長到15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從78.3億元增長到166.5億元,工業增加值從20億元增長到48.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5.2億元增長到51億元,年均增長分別達11%、21.8%、16%和15.1%。20xx年、20xx年連續兩年被國務院和農業部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20xx年,在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考核中由20xx年的三類縣第11位上升到第6位;20xx年,縣域目標管理考核進入全市前三位;20xx年,獲得全市第二位,實現進入全市第一方陣目標。

五年來,我們主動轉型,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始終堅持綜合施策,多管齊下,深入推進結構調整,着力促轉型、穩增長,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三次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其中二產比重提升了7.9個百分點。初步形成了五大支柱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xx”末的76%提高到94%。服務業蓬勃發展,服務業增加值由“xx”末的26.1億元提高到43億元。堅持以工業理念發展農業,現代農業示範園發展到23家,其中金山示範園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市級示範園達5家;土地流轉總面積48萬畝;農民合作社總數達1140家,家庭農場從無到有發展至867家;凱源糧貿晉升為國家級龍頭企業,省、市級龍頭企業分別達到11家和30家。

五年來,我們統籌兼顧,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始終堅持立足打造生態宜居縣城和幸福美麗鄉村,在推動城鄉建設增強承載力的同時不斷提升品質。“一核兩副三軸四星多點”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7個百分點。縣城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50億元,建成區面積由“xx”末的18.2平方公里擴展為23.5平方公里,建成區人口由“xx”末的15.6萬人增長到22萬人。縣城規劃建設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加快新城區拓展、老城區改造、高鐵站區打造,開展“三線三邊”環境整治,努力改善人居環境,成功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全力打造一批特色集鎮,爐橋鎮列為國家發展改革試點和省級擴權強鎮試點鎮,“鎮園一體、產城融合”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穩步推進。爐橋鎮攜手藕塘鎮成功入圍“全國重點鎮”。張橋、永康等中心集鎮圍繞各自產業特色和區位優勢,完善功能配套,承載能力不斷增強。20xx年美好鄉村建設獲皖北片區第一名。

五年來,我們積極探索,改革活力加速迸發。始終堅持用改革辦法和開放途徑破解難題,發展內生動力和市場活力不斷釋放,創造了具有全國影響的“定遠模式”和“定遠現象”,改革探索經驗得到了國家和省市的充分肯定和多次褒獎。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和建管模式創新領先,國務院法制辦、國家水利部專題調研,為全國農村水利工作會議提供現場觀摩,20xx年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暨造林整地現場會在我縣召開。基層醫改和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得到劉延東副充分肯定。全面實施新農合大病再保險試點工作。強力推進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削減審批事項62項,精簡30.5%;完成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等機構改革,減少縣政府部門9個。

五年來,我們普惠民生,人民生活持續改善。“xx”以來,民生工程累計投入50.4億元。“三館一站”建成使用,建成全省第一家農家書屋,文化設施建設與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明顯。教育均衡化亮點突出,被列為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標準研究試點縣,成功入圍國家級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示範縣。順利推進學前教育二期 “三年行動計劃”,實現一鎮一園目標;全面推進農村中國小寄宿制管理,加速推進教育信息化,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就業扶持政策有效落實,社會保障水平逐步提升,新增就業崗位5萬餘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下。基本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醫療救助體系,獲全國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先進縣稱號。完善信訪工作“鄉為主”機制,在全市率先建成鄉鎮“一站兩中心”。

五年來,我們強基固本,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始終堅持基礎設施建設優先,構築完善交通、水利、能源和通訊網絡體系。京滬高鐵定遠站、京台高速九梓道口建成運營;累計投入15.7億元,縣鄉道和農村公路建設里程達480公里,縣域綜合交通運輸框架初步成型。“水利定遠”建設成效突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三次獲省“江淮杯”一等獎,除險加固198座中小型水庫;解決32.4萬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目標。電力保障水平明顯提升,新建110千伏變電站3座、35千伏變電站1座,建改電力線路2094公里、配電台區540個。

五年來,我們標本兼治,生態環境更加優良。始終堅持一手抓保護、一手抓治理,着力打造生態宜居的綠色定遠。新增造林面積31.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1%,比“xx”末提高2.47個百分點;城東新區生態公園、包青天廉政文化園等公園先後建成,新建街頭遊園6個,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18.4%提升至32.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由2.2平方米增加到7.1平方米。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淘汰燃煤小鍋爐59台、黃標車和老舊車2140輛,全縣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加強非煤礦山治理,嚴厲打擊非法採石採砂行為,關閉採石宕口17個,取締生產線87條。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飲用水源地保護全面加強,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定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過程充滿艱辛、成就令人振奮,進入了跨越發展的新時期。五年成就的取得,是縣委總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高效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同心同德、團結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向全縣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向駐定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和離退休老同志,向在我縣創業、工作的投資者和建設者,向關心、支持定遠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面對新一輪的發展,更加激烈的競爭,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總量不大、結構不優、速度不快的問題依然突出,壯大經濟總量、調整產業結構的任務仍然艱鉅;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欠賬較多,公共服務水平有待提升;貧困人口依然較多,脱貧攻堅的責任重大;一些幹部在執行政策時打折扣、搞變通;財政資金、項目建設、招投標等重點領域監管還不夠嚴格,存在廉政風險隱患;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少數部門和公職人員不擔當、不作為、不勤不廉的現象仍然存在,等等。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未來五年,是打造“三色定遠”、建設美好家園的關鍵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決勝期,是定遠處於大有作為的機遇疊加期。我們必須始終堅定不移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全力在增強實力、優化結構、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增添動力、補齊短板上取得新突破,努力把定遠的發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縣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確立了我縣“十三五”時期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為主引擎,以增進民生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落腳點,以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為突破口,強化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優化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穩中奮進,好中加快,能快則快,統籌推進“六位一體”建設,協同推進“四化”同步,譜寫“三色定遠”新畫卷,展示“美好家園”新形象,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十三五”的主要目標是:緊緊圍繞確保如期全部脱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任務,必須實現“521”戰略目標。“5”即實現“五個翻番”,就是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財政收入、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五項指標在20xx年的基礎上奮力實現翻番;“2”即經濟總量衝刺“全省二十強、穩居全市第二”;“1”即經濟年均增速12%以上,勇當“全市第一”。

——經濟總量顯著壯大。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全省爭先、全市領先。國內生產總值再上新台階,超過320億元,衝刺350億元。工業總產值達800億元,其中鹽化工業園總產值超500億元,經濟開發區工業總產值超200億元。培育產值超10億元鄉鎮2個,超5億元鄉鎮3個。

——產業結構顯著優化。推動三次產業結構向“二三一”轉變。新型工業化與信息化加快推進,現代服務業比重顯著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升。新產品、新業態不斷成長,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湧現。

——質量效益顯著提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顯著提高,投資效率和企業效率明顯上升。發展空間格局進一步優化。實現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財政收入突破3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企業1家、超50億元企業1家、超10億元企業10家以上。鹽化工業園爭創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縣經濟開發區創建成國家級電商產業園、省級智能裝備製造集聚發展基地。

——公共服務顯著增強。教育、衞生、文化、社保、住房、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高,體系更加健全,就業比較充分。社會治理水平明顯提高,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向好,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健全,社會更加公平正義。覆蓋縣域、配套成網、功能完善的城鄉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城鄉均等。

——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道德建設成效突出,向上向善、誠信互助、創新創業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公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定遠好人”不斷湧現。歷史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不斷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形成,文化產業進一步壯大。

——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生態文明理念成為社會共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創成國家園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省級衞生城市、省級森林縣城、省級生態縣。森林覆蓋率和綠化覆蓋率進一步提高,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和強度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達標排放,並滿足總量控制要求。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更加科學完善,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綠色生態家園魅力彰顯。

——城鄉一體顯著融合。持續推進城鄉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就業社保和社會管理一體化發展。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一主一副、雙核帶動、三軸五星、多點競輝”的城鎮發展格局全面構築。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實現脱貧、貧困村出列、省級貧困縣摘帽。

——制度體系顯著完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形成一批在全國、省市有影響力的改革品牌和改革經驗,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各領域制度更加成熟。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

實現“十三五”美好願景,關鍵是要把“五大發展理念”落實貫穿始終。

一是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必須把創新發展的着力點放在“調轉促”上,以創新驅動產業轉型,以改革激發市場活力,不斷推進產業、企業、產品、業態、管理、科技、體制創新,以創新培育新動力、拓展新空間、創造新供給,着力構建以傳統產業為基礎、現代製造業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現代農業為依託的產業新體系,不斷壯大總量、做大體量、優化質量。

二是堅持協調發展,着力構建平衡發展新格局。必須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係,重點促進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均衡配置公共資源,促進“四化”協同發展,呼應滁州“一核兩帶”戰略,推動定遠融入淮河流域特色經濟帶發展,着力增強發展的協調性、整體性。

三是推進綠色發展,着力培育生態文明新優勢。必須大力推進綠色發展,深入實施生態文明戰略,強化環境治理力度,加快形成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提升生態文明水平,打造“山青、水秀、城靚、鄉美”的秀美定遠。

四是堅持開放發展,着力實現合作共贏。必須緊緊抓住我縣重大區域發展政策疊加機遇,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引資與引智引技並重,主動參與區域分工合作、融入融合,大力推進開放向結構優化、規模提升、深度拓展、效益提高轉變,着力以大開放推動大發展。

五是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加民生福祉。必須按照人人蔘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機制,引導預期,保障基本民生,注重機會公平,統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縣人民,着力建設幸福定遠。

三、20xx年主要工作安排

20xx年是 “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調轉促的重要之年。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5%,財政收入增長12%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以上,外貿進出口增長18%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8%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1%以內,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持續優化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加快調轉促步伐,紮實推進“十大重點任務”,提高產業層次,優化產業結構,培育發展新動力,增強綜合競爭力。

聚焦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創建省級、市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為突破口,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計劃,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壯大、集羣發展。聚焦新型化工、智能裝備、新能源(節能環保)三大產業,力爭2-3個項目獲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政策支持,積極爭創省級新型化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開工建設聚合輻化、金潤科技、中利光伏配套製造、億利淨化等一批項目。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12個以上,新開工項目8個以上。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傳統企業重組和產業鏈重塑,實現傳統產業加速轉型。謀劃設立農副產品深加工園區。鼓勵農副產品初加工企業資源整合、兼併重組,積極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引導聲揚、振利達服飾等服裝企業和傑仕達、鑫宇等體育用品企業靠大聯強,做強品牌,拓展市場。促進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實施華塑、泉盛、中鹽東興等企業20個以上重點技改項目,完成技改投資38億元以上。加快“兩化”融合,爭取認定省級、市級示範企業各2家以上。積極響應滁州西部大工業基地建設決策,加快謀劃推進,充分發揮我縣特色資源優勢。

集聚發展現代服務業。修編商業網點專項規劃,開工建設紅星美凱龍商業廣場,提升遠瑞、萬匯龍建材,瑤海、瑞特家居,北極星、白馬購物休閒等專業市場檔次,推動地壹街地下商業中心運營。加快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擴大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開工建設廣和慧雲大數據平台,新增電商企業30家以上;加快鎮村電商服務站建設,促進優質地方產品線上銷售,爭創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支持壯大華塑物流,培育和引進大型物流企業,擴大企業物流服務外包。加強旅遊資源整合和歷史文化資源挖掘,藕塘烈士紀念園創建國家革命烈士陵園,打造精品紅色旅遊勝地;加快定遠古城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力爭創建4A級景區。發展壯大金融業,積極引進各類金融機構投資入駐,全年新增貸款16億元以上。

提升發展現代農業。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組織實施綠色增效、品牌建設、主體培育、科技推廣、改革創新五大示範行動,抓好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建設。出台土地流轉工作意見,規範土地流轉行為,促進適度規模經營,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全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5萬畝。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家庭農場8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60個以上。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8家,實現引進國家級農產品加工企業新突破,農產品加工產值超70億元。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增無公害農產品7個、綠色食品1個,主要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發展。全力推進金山示範園建設,修編核心區建設規劃,重點發展規模設施農業、休閒觀光農業,推進一二三產業互動發展。圍繞“四園一帶一中心”功能佈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組培中心、江淮分水嶺綜合試驗站等重點項目建設,壯大東昌農業、東興源漁業,引進億元以上企業3家以上。

(二)擴大有效投入,促進經濟平穩增長

堅持經濟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責任化,全面落實“四督四保”制度,組織實施“111”行動計劃,推動重點項目落地生根。

全力推進招商選資。實施招大引強工程,緊扣主導產業,突出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成長性產業,編制重點產業項目招商目錄,完善“招大、引強、選優”招商機制,嚴把項目質量、投資強度關,在更高層次上承接產業轉移。更加註重產業鏈招商、專業招商,瞄準京津冀協調發展、北京非首都功能性產業疏解、長三角產業轉移及其他重點發達地區和全球、全國500強、行業龍頭企業,務實謀劃招商項目,提高招商實效性。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50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6個。

着力加快項目建設。圍繞中央和省重點扶持方向,在產業升級、新型城鎮化、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加強重點項目分層分級調度,強化關鍵環節的協調服務,促進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52個以上,竣工35個以上。開工建設江巷水庫、滁淮高速、中利光伏發電、皖能垃圾焚燒發電,推動華塑、泉盛、德輪二期和光大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跟蹤推進合連高鐵、徐明巢高速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57個省重點項目,完成年度計劃投資41億元以上。

抓實企業幫扶服務。堅持和完善縣領導聯繫重點企業制度,強化幫扶服務,扶持發展一批骨幹企業,全年淨增規上企業10家以上,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38億元以上。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進一步落實各項結構性減税和普遍性降費政策,做好“放管服”,落實完善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優化金融服務環境,牽線搭橋銀企合作,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增強對實體經濟企業的輸血服務。加快企業上市步伐,提高直接融資能力,力爭“新三板”掛牌企業新增2家,完成企業股改3家。

提升園區綜合實力。立體推進園區規劃、建設、招商等工作,加強基礎設施配套,推進鄰里中心建設,完善“一站式”審批服務,提升公共服務功能,促進產城融合。加快推動鹽化工業園“去籌轉正”,爭取定遠肥東園區共建納入省南北共建規劃範圍;延伸氯鹼下游、乙炔化工、氟硅化工產業鏈,加快應急救援中心、培訓中心建設,力爭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4個,新開工、新投產工業項目分別達15個、12個以上,實現產值55億元以上。着力推動經開區提檔升級,加快園區企業重組和產業佈局調整,盤活標準化廠房,加快合肥工投創智產業園等項目建設,繼續清理低效利用土地,推進企業 “二次創業”,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2個,新開工、新投產工業項目均達10個以上,實現產值39億元以上。

(三)激發內生動力,全力推動改革創新

強化問題導向,聚焦重點改革,以改革的新成效增強發展新動力,以改革的新成果開創發展新境界。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實施農村改革深化工程,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任務,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和管護機制改革、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國有林場改革,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銜接落實國務院、省、市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鞏固商事制度改革成果,放寬對商事主體的准入管制,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推進行政審批相對集中改革,建立一門受理、並聯審批和多證聯辦的服務模式。加快招標採購體制改革,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建設。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繼續改革財税體制,擴大營改增試點,強化部門預算管理,將政府債務分類納入預算管理。加快金融改革,健全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做實做強誠信擔保公司,深入推進新型政銀擔合作,放大擔保倍數。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放寬市場準入,推行與社會資本合作。推進社會事業改革。抓好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推進醫療共同體建設。積極穩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完成公務用車制度改革。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設立科技創新引導基金,重點支持創新型企業發展,幫助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產品、企業技術中心。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家、高新技術產品2個以上,創建省級技術中心1家,市級2家。支持企業建立研發平台,提高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研發能力,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來定遠設立技術轉移機構和成果轉化基地。加快組建鹽化工研究院、省級鹽化工產品檢測中心,推進華塑公司方維海院士工作站建設。加強專利尤其是發明專利申報工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爭取授權發明專利60件以上。推進質量強縣和商標品牌建設,新增省著名商標3件、省名牌產品1個以上。

推進人才高地建設。實施人才引進培育、創新創業、平台建設和服務提升“四大工程”,廣泛集聚各類人才。加強與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等院校合作,積極組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吸引科研人員、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施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提升工程,推進縣職教中心、鹽化工業園與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訂單型”培養實用人才,加快“民工大縣”向“技工大縣”轉變。堅持政策引人、環境留人,完善公租房提供、房租補貼、隨遷子女教育等政策,健全人才服務體系,引進高端人才20名、創新創業團隊4個以上。

(四)推進城鄉統籌,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

全面落實“一尊重、五統籌”戰略思想,實施城鎮化提升工程,穩步推進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加速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進程,讓城鎮成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託。

堅持規劃科學引領。加強城鎮佈局和功能規劃,加快促進“多規合一”。完成縣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修編鄉鎮總體規劃,編制縣城綠地、防洪、排水、消防、配電、地下綜合管廊、地下空間綜合利用等專項規劃和城東新區三期控規、老城區10平方公里控規。加強城鎮設計和特色塑造,留住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和建築風格,讓人記得住“鄉愁”。嚴格規劃執行和批後監管,嚴厲查處各類違反規劃的行為。

提升建設管理水平。全面推進城鎮“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動,開展治理違法建築、違法用地和改造棚户區、城中村、老舊小區專項行動,堅持建設與管理並重、硬件與軟件同步,增強綜合承載功能。加強縣城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啟動政務服務中心、消防大隊新營區等建設,擴容花園湖學校、職教中心等,完成城鄉規劃展示館改造並免費對外開放。實施住房保障工程,建成月亮灣等5個小區45萬平方米安置房並交付使用,開工建設城東新區三期等4個小區40萬平方米安置房,加快推進東園康城等2個小區20萬平方米安置房建設,建成公租房342套。完善房屋徵收補償機制,妥善解決遺留問題,加大貨幣化補償力度。支持和規範房地產業發展,有效化解房地產庫存。提高出行通暢能力,新建泉水路等8條16.5公里道路,實施魯肅大道、嚴橋路等4條12.6公里道路“白改黑”改造。打造智能公交系統,延長公交班線。完善交通標識標線,規範車輛停放。改善城區環境質量,啟動建設黎明湖公園,實施花園湖公園改造提升、高鐵站區廣場改造工程,完成泉塢山大道北段和迎賓東路景觀綠化。實施老城區改造工程,加快老城區弱電改造和建成區供水排水管網綜合提升,實施西門入口改造、戚繼光大道中段區域改造。精心精細管理城市,實施智慧城市試點工程,推進智慧城市公共基礎數據中心及公共信息平台建設,加快建成數字城管平台,推廣各類民生服務應用,讓信息多跑路,讓羣眾少跑腿。加強經營秩序管理,整治吐舌經營、佔道經營,規範門前店招。積極開展“三城聯創”,建立健全市民行為規範,全面提升市民素質。加強集鎮建設。因地制宜推進新型集鎮建設,促進城鎮化多點開花,多核發展。加快推進爐橋鎮新型城鎮化項目,打造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發展的樣板和典範。做大做強吳圩、藕塘、張橋、永康、池河等中心集鎮,實施集鎮提升工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統籌推進其他鄉鎮集鎮特色建設。

完善城鄉基礎設施。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大力推進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建設S311改線道路、北沿山公路、拂曉跨池河大橋,完成S334淮南連接線路面改善工程,推動窯河-高塘湖復航項目建設,改造14座危橋,建設改造800公里縣鄉村道路。加快城鄉公交一體化進程,農村客運線路逐步調整為城鄉公交運營模式。除險加固12座中小型水庫,建設61個“泵站串塘”工程,實施池河治理石角橋工程。深入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加快城鄉供水一體化進程,提高縣域內自來水供應保證率,解決2.1萬人安全飲水問題。推進電網技改和農網升級,完成461公里10千伏線路、35千伏西卅店變電站建設。加快通信網絡建設,提高4G網絡、光纖寬帶和公共區域免費WIFI覆蓋率。

加快建設美好鄉村。加快美好鄉村建設由“以點為主”向“以點帶面”轉變,優先建設鄉鎮政府駐地中心村,推進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完善財政引導、社會幫扶、羣眾自籌相結合的投入方式,高質量完成20xx年度7個示範點建設,全面啟動20xx年11個示範點建設。堅持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強化美好鄉村產業支撐。健全後續管護機制,維護鄉村長久美好形象。不斷髮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確保今年消滅所有“空殼村”。

(五)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實施綠色生態工程,強化環境治理,提升生態文明水平,打造“山青、水綠、天藍、景美”的美麗家園。

紮實推進環境整治。繼續推進“三線三邊”整治,全面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抓好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縣城污水處理廠改造升級,確保鹽化工業園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加快配套污水管網建設,提高污水處理率。加強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堅決關停違法排污企業。合理有序開發礦山資源,嚴厲打擊非法採石採砂行為,完成2處關閉礦山生態環境恢復。綜合治理城區餐飲業油煙、商業噪聲污染,加強建築工地渣土整治,推動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和農村環境連片整治。

推動節約集約發展。嚴格新上項目節能環保審查,堅決杜絕“兩高一低”項目。加強對重點企業能源消耗和減排總量的監控,實施節能項目4個、減排項目13個以上。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導向,嚴格土地資源使用管理,完成永久性基本農田劃定,堅守耕地紅線,強化土地利用動態巡查監管,加大“六類土地”清理力度,盤活各類用地300畝以上。嚴格城鎮土地使用税徵管。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劃,積極創建省級生態縣。建立縣鄉村三級環境監管網格體系,強化環境監管主體責任,實行企業環境責任報告和環境違法行為“黑名單”制度;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改善水環境質量,突出抓好飲用水源地保護,保障城鄉供水和羣眾飲水安全。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繼續抓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強化建築揚塵整治、燃煤小鍋爐和黃標車淘汰。深入推進森林增長工程,新增造林5.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2.3%,爭創省級森林城市。

(六)強化民生保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積極迴應羣眾期盼,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全力推進脱貧攻堅。實行“一冊兩表”制度,做細做實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摸清底數、核准情況,加強動態管理。大力推進光伏扶貧工程,建成71個村、1000户光伏電站。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户3432户11915人易地搬遷項目。完成3.08萬户評級授信,加快金融信貸扶貧。落實省級8家、市級12家、縣級56家單位駐村對口幫扶任務,全年確保實現22個貧困村出列和3.5萬貧困人口脱貧。嚴格扶貧考核問責,對未完成年度減貧任務的鄉鎮和包保單位實行“一票否決”。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堅持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全力實施33項民生工程。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增個體工商户1500户、民營企業500家以上。新增城鎮就業崗位4000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000人以上。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動社保提標擴面,加強特困羣眾幫扶救助,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提高城鄉低保和五保供養標準。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養老服務機構。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提升學校安全保障能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和教學質量;新建一所完全學校。加強鄉村醫療衞生機構規劃建設,提高醫療能力和服務水平。全面落實國家生育政策,強化出生人口性別比治理和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積極開展羣眾性文體活動,完善體育健身基礎設施,新建5個省級農民文化樂園;加快包青天廉政文化園陳列布展,儘快實現開館;實現農村廣播“村村響”全覆蓋。做好全國第三次農業普查和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關心留守兒童成長,重視老年教育、關心下一代、婦女兒童和殘疾人工作。做好國防動員、人民防空、雙擁優撫、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統計、氣象、廣電、地方誌、防災減災等工作。

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啟動“七五”普法宣傳教育活動,推進法治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堅持訴訪分離,重視初信初訪,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引導羣眾依法行使權利、依法表達訴求、依法解決問題。建立最嚴格的食品藥品全過程監管制度,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完善公共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提高應急處置和保障能力。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推進“鑄安行動”,打好隱患排查持久戰、專項整治殲滅戰、打非治違阻擊戰,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深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密防範和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着力辦好為民實事。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繼續為民辦好十件實事,即啟動實施內城河治污工程;開工建設縣第二自來水廠;實施惠民殯葬政策,免除基本服務費用;建設中醫康復中心;實施城鄉“天網”工程;實施“村村通”路網改善工程;實施長征路菜市場改造提升;新建街頭遊園、公廁各2個;規劃建設四門和城區停車場;改造老西環路、麪粉廠巷、東后街等18條后街背巷。

四、打造人民滿意政府

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以鍥而不捨、馳而不息的決心,狠抓作風建設,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狠抓工作落實,説到做到,幹就幹好,着力打造法治政府、效能政府、清廉政府。

堅持依法行政。牢固樹立法治理念,深化法治建設,依法履行政府職能。自覺接受縣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監督、縣政協的民主監督、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切實辦好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廣泛聽取羣團組織意見。健全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決策程序,實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全覆蓋,規範政府系統重大事項決策行為,不斷提高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水平。

持續改進作風。堅持實幹興縣,大力踐行“三嚴三實”,説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按照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的要求,積極推行“嚴實工作法”,進一步建立健全督查推進和效能考核機制,把更高的標準、更實的作風、更優的服務、更嚴的要求,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實際行動。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全面推廣電子政務、網絡問政、網上辦事,打造陽光透明政府,不斷增強政府公信力。加強行政監察,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

加強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始終堅持黨紀國法“高壓線”,既充分調動幹部隊伍努力工作的積極性,為廣大幹部提供幹事創業的平台和發展進步的舞台,又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牢記底線、不踩紅線,做到想幹事、會幹事、幹成事、能共事、不出事。嚴格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加大審計、財政監督力度,強化對財政資金使用、重大項目投資、工程招投標、政府採購、國有資產經營管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管。始終保持反腐敗的高壓態勢,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努力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新常態賦予新使命,新機遇孕育新發展,新舉措開創新輝煌!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提振精氣神,匯聚正能量,創新實幹,砥礪前行,為實現定遠人民的全面小康,建設和諧美好新定遠而努力奮鬥!

定遠縣政府工作報告篇2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攻堅“xx”的關鍵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謀求新發展,保持了經濟穩步增長、民生不斷改善、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1億元,增長8.6%;財政收入14.2億元,增長17.2%;固定資產投資142.3億元,增長16.6%;規上工業增加值29.1億元,增長16.5%;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56元、8542元,分別增長9.1%、13%;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1.8億元,增長65.2%。總量上,地區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進入全市前三位;增速上,財政收入、規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均居全市第一位,地區生產總值增幅位次同比上升2位。

——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加大民生投入,積極探索民生工程建管模式,民生工程社會效益和滿意度大幅提升。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獲全國先進單位稱號,民生工程組織實施蟬聯全市先進單位一等獎。全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8960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參保率均居全市第一位。

——重點工作推進有力。項目建設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市委提出“抓大項目學定遠”號召。江巷水庫項目建議書通過水利部審查,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金山示範園成功創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全縣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在全市實現“三連冠”。農田水利建設再獲省“江淮杯”一等獎,圓滿完成全國、全市水利現場會觀摩活動。糧食高產創建及增產模式攻關工作取得成效,在全國會議上作典型發言。成功承辦合肥經濟圈城市黨政領導第五次會商會議。文明縣城創建工作進入全省先進縣行列。第三次經濟普查工作受到市政府表彰。

——深化改革卓有成效。躋身第二批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被列為全國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在全縣22個鄉鎮26個村先行推開,二龍回族鄉順利完成試點任務。率先在全市完成工商、質監和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銜接落實省市取消、下放審批事項38項,清理審批事項103項,精簡21%。基層醫改工作全市領先,率先組建縣總醫院醫療集團。農村公共圖書服務體系改革作為全省試點縣,創造了可複製推廣的先進經驗,完善了縣鄉村三位一體的公共圖書服務體系。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六個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抓項目,工業經濟穩健發展。突出工業強縣首位戰略,夯實園區平台,注重招大引強,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工業總量快速壯大。淨增規上工業企業15家,總數達119家。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135億元,增長17.1%。五大支柱產業產值佔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88%以上。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6.3%。重大項目加快建設。34個省“861”項目完成投資40.3億元,佔年度計劃151.6 %。10個市級億元竣工投產項目全部建成。華塑一期、泉盛一期穩定生產,德輪橡膠項目正式投料試車。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55個,到位資金72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35個,竣工20個。園區配套不斷完善。縣經濟開發區新建3條道路2.2公里,鋪設供水管道2.6公里,建成35KV變電站;清理入園項目25個,收回閒置、低效用地234畝。鹽化工業園新建道路4公里,51棟安置樓基本完工,消防站投入運營,污水處理廠主體建成,供熱動力中心、供水增壓站等設施加快建設。科技創新成果突出。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省級創新型企業1家、省市企業技術中心3家。華塑公司、永祥公司兩大院士工作站獲省科技廳批准登記。全年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1件。

二是聚力打基礎,現代農業穩步提升。大力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引導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大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力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農副產品穩步增長。糧食總產達23億斤,實現“十一連增”,被評為“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農機總動力增長2.5%。規模養殖比重達68%,畜、禽、水產品產量穩步上升。規模經營快速發展。新增流轉土地6萬畝。新增家庭農場107個、總數達56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15個、總數達960家。建成縣級物聯網綜合服務平台,啟用5個示範點應用工程、2個大田觀測點。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品牌達122個,成為“省綠色食品十強縣”。農田水利加大投入。大力實施小型水利工程“5588”行動計劃,“泵站串塘”模式在全省推廣。投入2.4億元,完成31座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擴挖塘壩2259口,清淤整治河溝87條237公里,新建、改造泵站64個;洛河、沛河防洪治理工程主體完工。

三是着力促統籌,城鄉建設聯動推進。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城鄉建設品質和水平不斷提高。縣城建設上,完成東部新城規劃設計,45萬平方米安置房、二中新校區等項目快速建設。體育中心等一批市政工程基本竣工。積極推進“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動,努力改善人居環境。啟動老城區“五小”改造工程,“白加黑”改造東城路等4條道路。完成東西外環等6個新建、續建道路工程。集鎮建設上,爐橋鎮、藕塘鎮入選全國重點鎮,池河鎮、連江鎮分別申報全省美麗宜居村莊和住建部優秀農房範例。快速推進爐橋鎮“產城一體”建設,佰泰新城二期和迎新時代廣場等一批重點項目基本建成。美好鄉村建設上,在全省考核中位居皖北片區第一名,岱山新村建設被人民日報頭版報道,省委主要領導批示推廣;“定遠農村有三新”在《人民日報海外版》首版刊發。20xx年度6箇中心示範村建設加快推進。“三線三邊”環境治理投入6380萬元,推進城鄉保潔一體化,中央和省級媒體集中採訪報道。基礎設施建設上,滁淮高速開工建設。S101改線紅塘埂至永康路、S311改線池河至高鐵站、客運中心等項目加快建設。建成75公里“村村通”道路。完成310個通信基站建設,實現縣城4G信號全覆蓋。

四是大力拓市場,現代服務業提速增效。完善市場體系,促進消費持續快速增長,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5億元,增長13.6%,增幅同比上升3位;外貿進出口總額3050萬美元,增長38.6%。經營業態更加豐富。開辦特色農產品網上商城,“定遠老酒”等5家企業入駐淘寶滁州館。投資10.3億元的華塑物流園一期建成;建成遠瑞廣場等九大商業綜合體。大潤發、百大、蘇果超市等商貿企業運營平穩。文化旅遊有力推進。藕塘烈士紀念園一期、金山滴水寺景區、包青天廉政文化公園、池河太平橋修復、梅白魚文化展示館等項目基本建成;拂曉至大橫山等一批旅遊公路加快建設。池河梅白魚美食文化節、藕塘令狐山民俗文化節、界牌桃文化節、蔣集葡萄採摘節等節慶旅遊活動成功舉辦,共接待遊客98萬人次,實現收入6.2億元。金融業平穩運行。徽商銀行定遠支行成功入駐。9家銀行金融機構服務網點達89處,初步實現全縣基礎金融全覆蓋。完成國有融資擔保公司增資擴股。全縣金融機構新增貸款18.5億元,增長18.5%。

五是傾力惠民生,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年財政民生支出達34.4億元,佔財政總支出89.9%,增長10.9%。33項民生工程總投入16.4億元。扶貧救困上,落實“雙包”制度,推進精準扶貧,完成11.16萬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實施扶貧項目64個、投入資金2161萬元,“雨露計劃”培訓1690人次,脱貧2.02萬人。重點困難羣體救助管理保障體系建設受到省、市積極肯定。社會事業上,積極開展人口計生新家庭計劃試點。“三館一站”全部免費開放。成功創建國家二級檔案館。探索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新模式,建立流動分館9處。建成3所鄉村少年宮、6箇中心幼兒園,34所標準化學校通過市級評定,選派64名教師支教農村偏遠學校。代表全市參加省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創下歷屆最好成績。生態環境治理上,13家礦山採石場、87條生產線全部依法關閉、拆除,大黑山採礦權成功出讓,非法採石採砂整治工作取得成效。新增造林4.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4.3%,定城鎮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鎮。強力推動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投入獎補資金近5000萬元。華塑公司等重點企業脱硫脱硝工程全面完成。加大土地衞片執法檢查力度,違法用地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平安定遠”建設上,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健全,社會治安環境持續改善。完成應急指揮平台建設,開展危化品重點縣安全生產攻堅行動,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強化食品安全責任落實,保障羣眾“舌尖上的安全”。成功創建省級衞生應急綜合示範縣。完成第九屆村民委員會換屆工作。國防教育、民兵預備役、武警、消防和人防工作得到加強,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權益得到保護,地方誌、工會、外事僑務、對台工作、檔案、統計、民族宗教、防震減災、氣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六是努力轉政風,自身建設不斷加強。認真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三嚴三實”,集中解決“四風”問題,“四庫”問題辦結率95%以上。深化電子政務建設,進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自覺接受縣人大法律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辦理市縣人大議案6件、建議49件、政協委員提案149件。在全市率先開通“4412345(4912345)”百姓熱線,完成了市長熱線、政民互動和縣長信箱整合,受理各類來電6500餘件,辦結率達99%。加大廉政建設和反腐力度,強化領導幹部經濟責任、財政資金和重點項目審計監督,切實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嚴肅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案件。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面對宏觀經濟調速、要素約束趨緊、產業轉型陣痛等多種壓力,我們真抓實幹、奮力拼搏,取得了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的新成就,保持了奮力爭先、衝刺全省第一方陣的良好勢頭。這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縣幾個班子齊心協力的結果,也是全縣廣大幹部羣眾團結奮鬥、開拓進取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縣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幹部羣眾,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與監督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離退休老幹部、老職工,向駐定部隊、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公安幹警,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定遠建設與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有效投入不足,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多;產業層次不高、結構不優,轉型升級任務重;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受到要素趨緊等多種約束;城鄉基礎設施、社會公共服務欠賬較多,民生改善還有較大差距;思想觀念還不夠解放,學習型隊伍建設有待加強;政府部門效能建設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為官不為、為政不廉、懶政怠政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對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直接面對,認真加以解決。

二、20xx年工作總體部署

20xx年是“xx”收官、“十三五”規劃編制啟動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縣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三個發展”要求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各項工作意義重大。展望新的一年,宏觀發展環境錯綜複雜,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挑戰嚴峻。但對我們來説,機遇更加難得:定遠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大縣向新型工業化轉型的快速上升期,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穩步向好向上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提速效應已顯著增強,發展勢能正在逐步展露,必將持續釋放較快發展的活力。20xx年國家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投入,基礎設施投資向中西部傾斜,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長江經濟帶戰略、合肥經濟圈、省加快皖北地區發展政策、全省列入全國新型城鎮化試點等,為我們爭取更多政策扶持帶來更大空間。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市委五屆九次全會和縣委十三屆八次全會部署,堅持穩中奮進、進中求好、好中更快的總基調,以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健康發展為主線,以經濟平穩運行、提質增效為要務,堅持精準投入擴總量,升級業態增內需,創新驅動促轉型,改善民生強保障,依法行政立規範,奮力衝刺“xx”各項目標任務,推動經濟社會更富活力、更有質量、更加惠民、更可持續發展。

綜合考慮,今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財政收入增長13%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以上,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8‰以內,全面完成年度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目標任務。

這個目標與“xx”規劃相銜接,與擴總量、調結構的要求相適應,兼顧了需要和可能。對我們來説,實現上述目標是艱鉅的,也是有難度的。但是面對全縣上下對加速發展和加快崛起步伐的強烈渴望,實現“xx”目標,為下個五年打下堅實基礎,我們必須為之一搏。我們要更加堅定衝刺全省第一方陣的信心和決心不動搖,繼續發揚攻堅克難、連續作戰的拼搏精神,努力推動新常態下的新突破,全面實現“xx”發展目標。

我們將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改革聚合力,不斷增強發展新動力

改革催生髮展動力、釋放發展活力。今年,我們要堅持重點突破、積極穩妥、有序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努力創造有特色、可複製的示範典型,爭當改革創新排頭兵。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致力推進水利改革,積極打造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品牌。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積極建立農村宅基地退出補償激勵機制。探索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鞏固健全農村“三資”管理信息化網絡平台,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逐步消滅集體經濟“空殼村”。

加快行政體制改革。全面承接落實上級政府取消下放的審批事項。深入推進權力、責任和涉企收費“三個清單”制度建設,完善追責辦法,着力形成“三清單、一辦法”封閉運行的制度體系。加快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推進衞生、計生等機構整合。加快在鹽化工業園試行一站式審批,推行“二號公章”制度。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實施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並軌。探索政府績效管理改革,推進水利中心站、國有林場改革。

推進財税制度改革。認真貫徹實施新《預算法》,完善預算制度,加大預算統籌力度。實行政府性債務分類納入預算管理,切實防範債務風險。調整財政資金支持方式,由過去直接獎補具體項目改為設立專項基金(資金),用於支持產業培育、科技創新、生態環保、土地節約、品牌扶持、人才工程、社會保障等。

攻堅投資領域改革。規範政府投資行為,大力推行PPP模式,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加快進入能源交通、金融服務、文化創意、健康養老、民生事業等領域。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力推進民營經濟發展。採取放寬市場準入、購買服務、以獎代補、貼息等多種方式,激發全民創業熱潮。進一步簡化註冊資本登記,落實“三證合一”,培育壯大各類市場主體。新增民營企業500家以上、個體工商户1500户以上。

推進市場機制改革。深化國有資產管理改革,穩步推進糧食、供銷系統改革,妥善解決企業改制遺留問題。進一步規範城市公交車、出租車運營管理。繼續深化醫療衞生體制改革,鼓勵醫生到基層多點執業,發展社會辦醫,加大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共享,健全完善城鄉一體化醫療和公共衞生服務體系。統籌推進公務用車改革、社會保障體系等其他改革。

(二)堅持工業總量擴張,推動經濟穩定協調增長

迅速擴張總量,壯大工業體量,促進轉型升級,在增量中補短板、提質量,在升級中穩增長、快發展。

堅持項目建設為綱,持續擴大有效投入。全力推進“八大工程”,重點實施“十大項目”。恪守經濟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責任化的原則,把抓項目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始終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聚力推進重大項目。着眼“十三五”發展,謀劃儲備投資強度大、產業鏈條長、事關長遠發展的項目500個以上。爭取北沿山公路、S101西移、駟馬山引江灌渠、爐橋灌區改造等重大項目進入國家和省投資計劃,重點推進韭山220千伏輸變電、北京西路延伸線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傾力推進江巷水庫工程,實現江巷水庫項目可研獲批。着力實施交通網絡再造工程,力爭全域交通網絡規劃通過省交通廳驗收。推動窯河復航前期工作和滁淮高速定遠段建設。着力引進重大項目。實施招大引強突破工程,圍繞“5+2+X”產業招商,突出上下游配套,引進一批龍頭型、基地型項目。積極開展區域合作對接工程,加強與合肥經濟圈、皖北地區合作對接,推進共建園區。深化與央企、知名民企合作,着力承接質量效益好的項目,推進全產業鏈招商和產業集聚發展,引進培育一批區域性總部、功能性機構和研發中心。力爭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00億元,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50個以上。強力破解要素制約。融資上,做大城投、工投、農美和定豐公司資產規模,繼續推進誠信擔保公司增資擴股。引導縣內金融機構增設網點,吸引1-2家域外金融機構來縣設立分支機構。積極培育企業上市,力爭實現3家以上企業上市或掛牌。加大銀企對接力度,全年新增貸款18億元以上,融資10億元以上。爭創省級優秀金融生態示範縣。用地上,加大六類土地清理力度,騰籠換鳥,盤活用足存量。全力向上爭取指標,積極開展獨立選址項目申報。用工上,深化企業招工幫辦服務,多渠道引導外出農民工回鄉就業,促進本地勞動力就地轉移,提升勞動者職業能力和技術層次。全力編制“十三五”規劃。加強24個重大課題研究,完成18個專項規劃編制,銜接好國家、省、市“十三五”規劃,進一步強化項目的謀劃、編制、申報工作。

堅持工業主導地位,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着力推動工業總量擴張、質量提升,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以上。突出工業牽引力。堅持工業強縣戰略不動搖,進一步拉長加粗鹽化工產業鏈,儘快形成“4+1”產業體系;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促進裝備製造、輕紡服裝等傳統產業創新產品、管理和商業模式,推動同業間產能整合,實現企業上規模、上台階、上水平。力爭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大力發展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力爭實現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5%以上,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以上。增強企業發展力。着力實施“十百千”企業培育工程,重點支持華塑公司向百億元企業跨越,泉盛公司向50億元企業、中鹽東興公司向10億元企業邁進,億元企業達40家。推進華塑一期達標、二期啟動前期工程建設,力爭泉盛二期、德輪二期開工。重點扶持德輪橡膠一期、雷沃重工、亞蘭密封、嘉禾植物保護劑、華甬新材料、華納化工等企業加快發展。鼓勵縣內企業“走出去”,壯大外貿主體隊伍,培育外貿增長點,促進出口快速持續增長,全年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5家。培育科技創新力。深化校企、校縣合作,加大鹽化工研究院等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建設,加強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新增省級創新型企業1家以上、市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新增省級“兩化融合”示範企業2家以上。積極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範、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力爭發明專利授權20件以上。深入實施重點人才工程,創新人才培育引進機制,加快高端技術人才、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園區承載力。進一步完善園區總體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彰顯各自特色,實現錯位發展。縣經濟開發區以創建國家級開發區為目標,大力實施提質提升工程,重點推進“四園一基地”建設,實現產業功能佈局與轉型升級有機結合、工業與商貿服務業並重發展,完善生活服務設施配套,提高園區綜合承載力,力爭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5個以上、新開工10個以上、投產6個以上,實現“3322”目標。縣鹽化工業園以打造全國具有重要地位的新型化工基地為目標,大力實施基地培育工程,做好總體發展規劃實施,完成鹽化工基地水資源論證、環境影響評價、安全評價,加快建設規劃報批,推動產業集中、企業集羣、土地集約、要素集聚。新增建成區2平方公里。力爭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4個以上、新開工12個以上、投產11個以上,實現“55433”目標。鼓勵鄉鎮利用農民工創業園和工業集中區,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發展有貢獻、有成長性的小微企業。

(三)堅持穩糧增收,實現農業轉型發展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強力推進農業園區創建工程,用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持之以恆強農業、富農民。

穩定糧食生產能力。繼續開展高產創建及增產模式攻關,實施超級稻“百千萬”項目,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24億斤左右。推進糧食收儲能力建設,實施糧食危倉老庫維修改造。加快發展畜禽和水產標準、規模、健康養殖,扶持龍頭企業建立生產基地。完成農產品檢測中心改造提升,加快推進農業物聯網工程。

抓好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打響滁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品牌,圍繞“四園一帶一中心”規劃,實施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工程,啟動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和農產品加工園建設,加快意洋草莓工廠化育苗組培中心、江南夢生態農業、江淮分水嶺綜合試驗站、東昌種業等項目建設。各鄉鎮都要建設一個核心區500畝以上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力爭再創建1個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

加快推進規模經營。健全農村土地流轉制度,規範流轉行為,完善流轉服務平台,新增流轉土地6萬畝以上。大力發展家庭農場,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加快構建以企業為龍頭、合作社為紐帶、家庭農場為基礎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力爭新組建規範化專業合作社80家以上,創建市級以上示範社10家;新增家庭農場100家以上,創建市級以上示範家庭農場15家以上。

大力實施基礎配套。加快實施“八小”水利工程,重點推進47個“泵站串塘”工程建設。開展4條中小河流治理,完成28座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新開工26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解決5.38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加快農村電網和通訊設施提標擴面,完成農村道路改建28公里,“村村通”網化工程75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橋4 座。

(四)堅持城鄉融合,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

聚力實施城鎮品質提升工程,爭取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構建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提升縣城建管水平。完成《定遠縣城總體規劃(20xx年—2030年)》審批。以“三治三增三提升”為重點,實施八大行動,加快東部新城建設,提升城東新區品質,推進老城區改造,爭創全國“智慧城市”試點縣。東部新城要完善規劃,實現產業與規劃建設同步,推進青山路等路網建設,實現3-5年拉開框架,建成6平方公里核心區。二中新校區建成投入使用,推進黨校新校區等項目建設。城東新區要全力推進體現定遠元素、地域特色的文化街區項目,與包青天廉政文化公園、濱水休閒帶和黎明湖公園等相呼應,打造城市文化創意產業,豐富城市內涵,提升新區品位。老城區要加快棚户區改造,完善功能配套,打通曲陽路、東城路和西大街。啟動城市內河道整治。改造四門出入口,完善東、西外環綠化、亮化工程和城市地下管網建設,加快推進1#地塊、原麻紡廠地塊、市場路西地塊和老舊小區改造,建設老城區地下停車場,完成城中村等安置房建設,改造市政道路16公里。加強市容市貌管理,實行常態化保潔。深入推進“三城聯創”,積極爭創省級文明縣城,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打好基礎。

打造宜居中心集鎮。完成全縣鄉鎮規劃修編。深入實施集鎮清潔工程,開展好“向垃圾宣戰”專項行動。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機制,規劃建設西部鄉鎮垃圾集中填埋場,啟動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加快爐橋、藕塘全國重點鎮建設,力爭爐橋進入全省20個重點鎮規劃,推動池河、張橋、永康、吳圩等區域性中心鎮和其他集鎮建設。以被撤併鄉鎮為重點,加快政務服務分中心建設,首批完成7個以上。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力爭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

加快建設美好鄉村。持久推進“三線三邊”環境治理,把垃圾收起來、污水管起來。堅持彰顯鄉土文化,完善提升第二批6個美好鄉村示範點建設,全力打造第三批7個示範點。切實加強農村建房規劃管理,嚴禁農村無序建房。堅持建管並重,健全環境整治、工程養護長效機制,把美好鄉村建設好、管理好、維護好。加快江巷水庫庫區移民安置點規劃編制,確保庫區羣眾遷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五)堅持培育新興業態,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

大力培育新興服務業態,促進現代服務業比重明顯提高、競爭力明顯提升。

完善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重點培育現代物流、金融保險、研發設計、諮詢評估、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商業酒店、休閒娛樂、社區商業、家政服務、物業服務、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加快推進華塑物流園、安鹽四星級酒店等項目建設。積極發展電子商務,規劃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園,引進知名電商入駐,引導縣內企業開展網絡營銷,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融合發展。支持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有序推進商住開發。

豐富拓展旅遊產品。加大旅遊推介力度,引進全國百強旅遊公司1家以上。包裝推介大橫山丹霞地質公園、虞姬墓等項目,啟動江巷湖生態旅遊區域規劃編制,加快藕塘烈士紀念園、金山滴水寺景區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工業旅遊、生態旅遊,創建一批特色旅遊示範村和星級農家樂。開發2—3個旅遊特色商品,支持池河梅白魚等各類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力爭年接待遊客110萬人次,實現收入7億元。

提升發展商貿流通。加快紅星美凱龍等專業市場建設,推進北極星購物廣場、恆瑞商業廣場全面營業。促進城市商貿業集聚發展,規劃建設商貿步行、休閒餐飲特色街區。加快推進農貿市場布點和建設工程,重點改造提升長征路等3個菜市場。繼續抓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新網工程”,建設商品配送中心和直營連鎖店10個,新發展農資店、農家店20家,新增限上商貿流通企業20家以上。

(六)持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民生是發展之本,環境是發展載體。我們要以增進福祉、保護生態、優化環境為目標,努力創造幸福生活。

守住底線,織牢織密民生安全網。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的幸福感,滿足羣眾美好生活的新期盼。鞏固提升民生工程。繼續抓好33項民生工程實施,加強民生工程項目績效管理和實施效果評價,抓好建後管養,持續發揮項目效益。建成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新增城鎮就業崗位4000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提高10%,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到70元。新建保障性住房2365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000户。紮實推進扶貧攻堅。健全扶貧開發工作考核機制,大力推進專業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鞏固發展大扶貧格局。以解決貧困村、貧困户突出問題為主攻方向,落實好“雙包”制度,提高精準扶貧、定點幫扶成效。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加強行業統籌,整合項目資金,整村推進12個貧困村,確保2萬貧困人口如期脱貧。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加快美好鄉村農民文化樂園建設。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保護與傳承。啟動中國書法之鄉創建。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優化城鄉教育資源佈局,加強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建設,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優質民辦教育,提升師德師風。啟動總醫院中醫內科綜合樓建設。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提升服務和管理水平。積極推進地名標準化建設。做好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啟動我縣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持續推進雙擁創建、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和人民防空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科協等羣團組織開展工作,統籌抓好民族宗教、通信郵政、物價供銷、外事僑務、對台、氣象、消防等各項工作。加強社會綜合治理。深入推進“六五”普法,加大法治宣傳教育力度,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把信訪納入法治軌道,發揮鄉鎮綜治維穩中心(站)作用。拓展“百姓熱線”資源,促進網上信訪,推進訴訪分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夯實應急工作基礎,成立鹽化工業園應急救援中心。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切實保障羣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深化“平安定遠”建設,完善反恐應急處置機制,加強農村治安巡查防控,開展“一村一警”聯繫制度,不斷提高人民羣眾的安全感。

保護環境,紮實推進綠色家園建設。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強重點流域和環境脆弱地區治理,共建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園。強力推進節能減排。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嚴把新上項目能評、環評關,嚴格控制“增量”;鼓勵企業使用清潔能源,開展清潔生產,大力削減“總量”。加快重點企業減排項目和爐橋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鹽化工業園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實現減排效益。延伸縣污水處理廠管網建設。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強化池河等重點流域和城北水庫等重點水源地保護,推進節約用水。加快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加大煙粉塵治理力度。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加強礦山植被恢復和水土保持,推進三和採礦區綜合治理。開展古樹、名花、奇石等地方特色資源保護。大力實施森林增長工程,完成各類造林6.1萬畝。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進海潤光伏、光大生物質發電等重點項目建設。擴大天然氣利用規模,新發展天然氣居民用户1萬户。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利用好永久基本農田劃定調整的機遇,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益。積極推進礦山資源開採利用,鞏固礦山整治成果。

突出重點,着力辦好十件實事。遵照縣委十三屆八次全會要求,今年要為民辦好十件實事,即完善特困羣體救助基金管理機制;繼續實施農村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救治工程;實施少兒關愛工程;完成農村應急廣播網“村村響”建設;加強農村公辦養老院、福利院標準化建設和規範化管理;實施村、社區衞生室改造提升工程;啟動縣第二自來水廠工程建設;實施就業幫扶工程;繼續實施縣城“五小”工程;規劃建設殘疾人康復中心。

三、切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黨的xx屆四中全會繪製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藍圖,法治中國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政府系統及其工作人員要堅持在縣委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以講認真的態度和釘釘子的精神,共同推進依法治政、依法行政,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正公開、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增強法治信仰。政府系統工作人員要牢固樹立法治觀念,提高法治意識,在尊法上更加堅定自覺,在學法上更加全面深入,在守法上更加嚴格自律,在用法上更加積極主動,時時處處以憲法和法律為準繩,堅決維護社會主義法治公平正義生命線,自覺守法、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政府系統領導幹部要帶頭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徹底摒棄人治思想和長官意識,克服急於求成、急功近利思想和不按客觀規律和規矩辦事觀念,真正把法治信仰根植於靈魂深處,自覺為全社會作出表率。

堅持依法決策。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自覺在法律約束下用權,在制度籠子裏用權。堅持重大決策調查研究、徵求意見、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公告公示等制度,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和行政複議監督。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會的法律監督,主動接受縣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高度重視輿論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

規範執法行為。堅持問題導向,切實解決好心中無法、以言代法、粗暴執法、執法不公問題,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到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維護穩定的實踐中;加強普法宣傳教育,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切實解決好信鬧不信法、信錢不信法、信權不信法的問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規範執法行為自由裁量權,切實解決好“花錢買平安”、息事寧人的問題。一切違法違規的行為都要追究,一切執法不嚴不公的現象都必須糾正。要落實好政務服務“最後一公里”,強化軟環境建設,提升軟實力,積極開展社會評窗口、企業評部門、羣眾評站所活動,持續推進行政機關效能建設。

打造陽光政務。加大政務公開力度,深入推進網絡問政、網上辦事和信息共享,不斷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進一步加強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和電子招投標平台建設,強化對招投標、政府採購、土地出讓、產權交易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管。推進預算公開,嚴控“三公”經費,把有限的財力和資源用於促發展、惠民生。

加強廉政建設。強化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始終以零容忍嚴懲腐敗,以鍥而不捨、馳而不息的決心,不斷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精神面貌要有新狀態,庸官懶政也是腐敗。要牢固樹立奮發有為的進取意識、時不我待的機遇意識、敢於擔當的責任意識,嚴格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改進工作作風規定,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反對“四風”和“圈子文化”,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以為民、務實、清廉的形象贏得人民羣眾的“點贊”。

各位代表,面對新常態,開啟新徵程,迎接新挑戰,我們倍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凝聚全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大刀闊斧抓改革,蹄疾步穩謀發展,咬定目標不動搖,只爭朝夕不懈怠,腳踏實地,鋭意進取,奮力拼搏,為創造幸福美好的新定遠而努力奮鬥!

定遠縣政府工作報告篇3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是定遠攻堅克難、轉型提質、加速崛起的一年。全縣上下面對激烈競爭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圍繞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這個中心,努力加快發展,紮實做好各方面工作,實現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預計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5億元,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5億元,增長17%;固定資產投資122億元,增長25%;財政收入12.1億元,增長1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6億元,增長17.2%;外貿進出口總額2200萬美元,增長50%;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05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15元,分別增長10%和16.1%。突出表現在:

改革創新亮點多。基層醫改和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工作穩步推進,劉延東副親臨視察並給予高度讚揚;水利發展和抗旱保收工作成效顯著,王學軍省長給予充分肯定;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暨造林整地工作現場會在我縣召開,相關工作得到李錦斌副書記和樑衞國副省長的高度評價,並受到市委、市政府通報嘉獎;二龍回族鄉村務聽證會制度受到方春明副省長的表揚和肯定;首創美好鄉村投資建設公司化運作管理模式在全省推廣。

把握機遇突破多。我縣加速融入合肥經濟圈、南京經濟圈、淮河生態經濟帶,被納入皖北振興計劃政策扶持範圍;縣工業園區成功升級為經濟開發區,金山現代農業園獲批省級農業科技園區,併成為17個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園區試點項目之一;省委、省政府對鹽化工基地建設進一步提出要求,華塑二期順利開工;江巷水庫項目建議書報送國家水利部審查,窯河—高塘湖復航工程列入省重點交通調度項目,滁淮高速前期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扶貧開發工作得到省市大力支持,並不斷取得新進展。

紮實苦幹成效多。被授予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示範縣、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桑澗鎮蔣雨村獲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基層羣眾自治示範村榮譽稱號。蟬聯省雙擁模範縣“六連冠”,榮獲省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績效考評先進縣,被列為全省美好鄉村建設試點重點縣。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養殖業發展繼續保持全省領先。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強化工業主導,工業經濟躍上新台階。“三個一千”深入推進。開展項目攻堅月、經濟運行服務月、項目前期工作聯動推進月、百日會戰等一系列活動, 25個省“861”計劃項目完成年度投資36億元,佔目標169.8%,9個“億元竣工投產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完成投資9億元。華塑公司一期、泉盛化工一期實現穩產,中鹽東興公司、嘉恆木業產銷兩旺,華塑二期、德輪橡膠等5批次總投資195億元的50個項目開工建設。“三上工程”成效顯著。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家,總數達104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1.8億元,增長19.3%。培育產值億元以上企業31家,比上年增加6家,其中10億元以上企業1家。“三大投入”增速較快。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5億元,增長13.6%;技改和科技投入25.4億元,增長39.6%;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專利申請519件,實施市級以上技術創新項目7項,示範推廣新技術、新成果11項。

(二)加快提檔升級,第三產業實現新突破。商貿服務業快速擴張,新增限上企業31家。大潤發、華潤蘇果等經營旺盛,恆瑞商業綜合體、北極星商業廣場等一批專業市場建設順利。新建縣級配送中心6家,新改建加盟店850多家。旅遊服務業快速提升,全面完成中原局三次會議舊址環境改造,藕塘烈士紀念園一期基本建成,令狐山景區成功創建3A級旅遊景區,金山滴水寺等旅遊重點項目建設快速推進。成功舉辦全國第九屆草莓文化節、金山滴水寺佛教旅遊文化節、第二屆令狐山民俗文化節和池河梅白魚美食文化節等節慶活動。金融服務業快速推進,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金融機構新增貸款17億元,增量、增速均居全市前列。徽商銀行入駐我縣設立支行。成立縣工業投資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城投和農美融資平台,全年融資近9億元,增長80%。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新開工商品房130萬平方米,竣工47萬平方米,銷售65萬平方米,完成投資29億元,產銷兩旺。

(三)注重規模特色,現代農業邁出新步伐。糧食生產持續穩定增長,實施糧食生產“三大”行動,高標準建設10萬畝水稻核心示範區,糧食總產達23.2億斤,增長5.4%。新型經營主體迅速壯大,家庭農場異軍突起,總數已達460家,位居全市第一;新增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28個、流轉土地6萬畝。全縣市級以上標準化養殖場28個,規模養殖比重達68%;肉類總產16萬噸,增長7.8%。農業示範園區加快建設,金山滴水、池河凱源和吳圩九梓現代農業示範園初見成效,總投資5億元的安徽意洋草莓博覽園一期工程全面建成。農田水利建設大幹快上,改造提升“八小”水利工程,擴挖塘壩近3000口,改造了一批小型泵站,完成投資2.2億元。大餘、崗王兩座中型水庫以及30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基本完工,新增灌溉面積1.6萬畝。森林增長工程首戰告捷,完成造林16.3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3.4%。

(四)加強區域合作,開放融入取得新成效。“兩大平台”擴容升級。縣經濟開發區新建道路4條4.5公里,鋪設天然氣管道12公里,清理收回項目用地80畝;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家,實現税收1.2億元,增長34.4%。鹽化工業園新建道路6條6.7公里,新增開發面積2平方公里,全面拉開12平方公里的發展框架;入園企業53家,竣工投產8家,實現税收1.1億元,增長43.5%。“三大合作”深入推進。強化招商首位不動搖,加大與央企、省企和知名民企合作力度,拜訪國家八大化工行業協會,成功舉辦第二屆鹽化工產業招商推介發佈會,在宜興、寧波、崑山開展招商推介系列活動。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75個,居全市之首,實際到位資金172.3億元,增長11.7%。“四大機遇”緊抓不放。對接合肥經濟圈,互派6名幹部交流掛職;舉辦合肥(定遠)夏季農產品產銷對接會,與合肥市簽訂共建蔬菜生產基地協議;金山滴水寺等首批6個景點納入合肥經濟圈精品旅遊線路。全面啟動對接皖北振興計劃工作,建立與省市和皖北其他縣市常態化交流聯絡機制。借滁州整體加入南京都市圈和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之勢,有效拓展合作空間。放大扶貧政策效應,投資1.4億元,實施扶貧開發項目80個。

(五)突出宜居宜業,城鄉面貌發生新變化。縣城建設魅力彰顯。圍繞加快“一園”、“一帶”、“三校”、“兩中心”精品城市工程和安居工程,實施77個城市建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0億元以上。包青天廉政文化園、濱水休閒帶初具規模,生態公園、實驗國小新校區、示範幼兒園東校區建成使用,縣體育中心主體完工。組織實施東門入口、老城區和棚户區等改造工程,完成徵收面積31萬平方米,建設安置房40萬平方米。曲陽世紀城、御東府等一批精品小區開工建設。西外環、上海南路主體工程完工,曲陽路人防商業街工程序時推進。深入推進“三城聯創”等文明創建活動,新增綠地22萬平方米,初步通過省文明縣城考評。集鎮建設擴容提質。全縣共開工建設集鎮項目59個,完成投資35億元。爐橋鎮投入4億元,加快推進產城一體建設,花園街商業核心區、淮溪公園基本建成,體育中心、鹽化財富廣場等項目快速推進,佰泰中央新城等項目相繼開工建設。美好鄉村全面提升。整合涉農資金3億元用於美好鄉村建設,24個示範點建設規劃全部完成,定遠第一印象—國家級示範點岱山新村和省級示範點金山新村、崗中新村等6個示範點基本建成。大力開展“三線三邊”環境整治,圍繞4條示範線實施“四治理一提升”,城鄉人居環境有效改善。投入資金2.4億元,改建縣鄉道路110公里、危橋5座。合徐高速九梓互通立交、S311爐橋至陸橋段改建等工程順利竣工。新建110千伏變電站1座、建改農村供電線路300千米。

(六)着力改善民生,社會事業有了新進步。投入資金12億元,大力實施36項民生工程。社會保障上,新開工保障性住房888套,建成468套。全面完成新型農民培訓、就業技能培訓任務,新增城鎮就業1.3萬人。城鎮職工五項保險參保人數16萬人次,在全市率先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任務。“一户多殘”家庭全部納入生活困難救助範圍。文體事業上,縣圖書館晉升為國家一級館,建成15個電子閲覽室,舉辦全國首個農家(作家)書屋創立十週年座談會。積極開展送電影、送戲下鄉3300餘場;投入540萬元,啟動池河太平橋修復工程;新建村級農民健身場所59個。教育事業上,大學聯考本科達線人數突破3000人,連續5年居全市首位。創建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示範縣通過省級評估。大力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改建幼兒園10所,縣示範幼兒園成功創建省一類園。衞生事業上,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穩步推進,縣財政新設立20xx萬元專項基金支持醫療衞生事業發展,全面完成218個村衞生室標準化提升工程,縣急救中心投入使用。在全省率先開展新農合“大病再保險”試點工作。人口計生上,建立全過程利益導向機制,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計劃生育家庭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完成手術77例。社會治理上,深化平安縣創建,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人民羣眾安全感不斷提高。堅持縣領導開門接訪、大案包保和帶案下訪制度,全年共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300多件。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事故發生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72.5%和46%。應急管理工作不斷加強,處置突發事件能力進一步提升。加大“六五”普法宣傳力度。全面啟動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工作。工會、共青團、婦聯、文聯、工商聯、科協等羣團組織進一步發揮作用,防震減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工商質檢、郵政通信、史志檔案、國防動員、氣象、保密、編制、老幹部、關心下一代等工作全面加強。

(七)堅持勤政廉政,自身建設得到新加強。主動接受縣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共辦理人大議案建議26件、政協提案133件,滿意率達98%。實施第六輪審批流程再造,清理行政審批項目14個,調整合並項目77個。加大電子政務建設力度,辦理網絡問政、縣長信箱等9112件,回覆率100%。開展“吃空餉”人員清理,追繳違規領取財政資金38萬元。全面複製市重點工作平台指揮體系和“八個一”工作推進機制以及效能建設、招標採購等做法,紮實開展“七治”和“兩評一述”活動。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有關規定,認真開展幹部住房(建房)、辦公用房清理。強化審計監督,審計核減工程款6500多萬元。加大行政問責力度,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反腐倡廉建設進一步加強。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全縣上下凝心聚力,紮實苦幹,在“xx”征程上邁出了堅實步伐,開啟了定遠加速轉型升級的嶄新篇章。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向各位代表、政協委員和黨代會代表,向離退休老同志,向各人民團體、中央和省市駐定單位,向駐定部隊、武警消防官兵、公安政法幹警,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定遠建設和發展的各界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定遠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不少矛盾和困難,政府的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經濟總量不大、產業層次偏低、產業結構不夠合理,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依然不高;全域城鎮化發展水平不平衡,基礎設施欠賬較多,綜合配套還不夠完善;社會管理還存在薄弱環節,一些影響發展穩定的問題隱患和違法行為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打擊;機關幹部的思想觀念、法紀意識、創新意識、工作作風、能力素質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積極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xx年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

20xx年是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xx”規劃的攻堅之年。當前,儘管宏觀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區域競爭日趨激烈,要素制約不斷趨緊,但就定遠而言,機遇大於挑戰,一方面,多重政策疊加實施,利好效應加速顯現;另一方面,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投產或投入使用,發展動力明顯增強。只要我們咬定目標,鋭意進取,攻堅克難,就一定能夠實現既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全會等重要會議精神,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定遠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突出改革創新的總要求,以加快轉型發展為主線,以保障改善民生為主旨,着力實施“深化改革推進年、城鄉環境整治年、工業增長攻堅年、全民創業發力年”活動,在堅持提質提效中加快發展,加速衝刺全省第一方陣。

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財政收入增長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27%,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4%,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1%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完成年度節能減排任務。

為實現上述目標,必須重點抓好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激發內生動力。堅持問題導向,積極穩妥推進各項改革,以改革破難題,以創新促發展。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積極探索地權、林權、房權的流轉租賃和抵押融資機制,推進承包經營權入股、資金互助、土地流轉、合作組織培育、小型水利工程建管等改革。不斷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創辦適合企業經營的現代種養業。探索實施“村長工程”,充分發揮基層首創精神。深化財税體制改革。認真落實“營改增”和結構性減税等

各項税收優惠政策,支持企業可持續發展。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優化支出結構,全面公開“三公”經費支出。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提高政府債務風險防控能力。完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調動鄉鎮發展經濟積極性。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把醫改工作的重點轉向加強管理,突出抓好醫療服務水平和行業監管體系建設,完善基層醫療機構內部運行、收入分配、績效考核機制,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和人事制度改革,調動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提升服務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新農合和城市居民醫保並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政府機構改革和部門職責整合,完成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改革以及衞生與人口計生機構整合。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進一步理順關係和去行政化。深化城鄉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城市資源的優化和整合,引入市場化、社會化機制,盤活存量,搞活增量,實現滾動發展。加強頂層設計,建管分離、管養分開,推進城市養護作業市場化,不斷提高作業標準。實行居住證制度,全面放開縣城以下户籍,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和就地城鎮化。探索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管理長效機制。

(二)狠抓項目建設,着力增強發展後勁。深入推進“三個一千”行動,提高幫招、幫抓、幫扶水平,力促項目落地開工、投產達效。

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實施“8931”招大引強行動計劃,完成億元以上項目到位資金100億元以上。着力招大引強,瞄準國內外500強和符合我縣發展方向的行業50強企業,力爭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關聯度高、牽動性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創新招商方式,堅持縣領導帶隊出征,高位推進;實施專業招商、以商招商,探索開展網絡招商,不斷拓寬引資渠道。注重招商實效,嚴把“投資強度、效益產出、税收貢獻”三道關口,實現招商質量和效益雙提升。加強對重點項目的跟蹤督查,提高項目履約率、開工率、達產率。

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堅持經濟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責任化。深入研究國家、省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重點在新材料、新能源、現代農業等方面力爭謀劃儲備500萬元以上項目500個。主動跑省跑部,爭取更多項目擠入國家和省計劃的“盤子”。全力推進滁淮高速早日開工建設,力爭江巷水庫項目年內獲批,加快組建窯河—高塘湖復航項目法人;力爭S101、S311改造和北沿山公路項目列入全省路網改造計劃,駟馬山四級站及引水渠項目前期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推行重點項目聯動、聯審、聯批制度,加強督查調度,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40個、竣工投產18個以上、達產14個以上。

大力開展交流合作。用好用足振興皖北政策,做好項目謀劃對接,放大政策紅利。辦好合肥經濟圈城市黨政領導第五次會商會,與經濟圈城市加強互動交流、對接合作。在基礎設施上,圍繞推進合肥經濟圈交通一體化進程,深度謀劃合作一批項目;在產業分工上,加強化工、汽車家電配套和農副產品加工等領域的合作;在人才交流上,開展互派幹部、人才招聘等方面的合作,大力引進一批高水平、高素質人才。

大力培育民營經濟。進一步落實民營經濟發展優惠政策,為創業者提供便利,培育創業主體,促進民營經濟大發展。加大扶持力度,幫助民營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小微企業、中小企業解決難題,發展壯大。進一步加快倉鎮、爐橋農民工創業園建設,搭建創業平台,爭創省級品牌,營造濃厚氛圍,吸納更多的外出人員返鄉創業。力爭新增民營企業400家以上、個體工商户3000户以上。

(三)強力打造平台,加快提升工業總量。堅持把園區作為壯大工業經濟實力的主戰場,大力推進擴區升級,完善基礎設施,培育龍頭企業,發展產業集羣。

提檔升級園區平台。縣經濟開發區、鹽化工業園要以打造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產業新城為目標,認真修編園區規劃,科學安排工業、生產性服務業、商住服務、道路交通、綠化生態用地;進一步完善配套功能,加快水、電、氣、污水處理及標準化廠房、公租房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加強孵化中心、工程技術研究(研發)中心、實驗(檢測)中心等創新平台建設。積極鍛造主導產業。着力培育做強1個首位產業,加粗加長產業鏈;按照“一區多園”模式,廣泛對外合作,吸引發達地區政府開發區、大型企業(集團)和戰略投資者領辦、創辦、共建“專業園”。縣經濟開發區要圍繞推進產城一體提升內涵,力爭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5個,實現產值28億元,税收1.5億元以上。完成建設投資1.1億元,新建改建道路4.4公里,綠化亮化美化道路5.8公里;完成徵地拆遷3000畝以上,拓展核心區面積2平方公里。縣鹽化工業園要大力提升平台承載能力,加速產業集聚,打造省級鹽化工基地。重點圍繞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着力建設特色化工產業聚集區。力爭鹽化工基地總體規劃儘快通過省政府批准,完成污水處理廠、消防站建設,新建道路8條12公里、安置房8萬平方米,延伸供水管網12公里,徵地拆遷3000畝以上,拓展核心區面積2平方公里。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2個,實現產值50億元以上,税收2億元以上。

扶持壯大優勢企業。積極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大力實施“十百千”支撐工程,深入開展“千企升級”行動,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60億元。加速打造千億鹽化產業,力爭鹽化工產業產值突破50億元。確保華塑、泉盛一期達產達效,二期實現實質性開工,促進德輪橡膠、雷沃重工等一批億元以上項目建成投產。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企業“掛大靠強”,培育壯大一批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力爭新增規上企業20家以上,培育產值超億元企業40家。

聚力攻堅新興產業。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5家以上。設立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引導優質資源向新興產業集聚。推進龍源能仁寺風力發電、京能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建設,確保完成投資5億元以上。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力爭完成技改投入28億元,新建研發機構和企業技術中心5家,專利申請500件以上。

(四)加快三產升級,大力優化經濟結構。突出重點領域,強化政策扶持,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速,總量比重增加。

大力發展物流業。依託交通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商貿物流、倉儲物流、配送物流和專業物流,促進物流業與商貿、製造、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聯動發展。圍繞鹽化工產業,加快華塑、永康和吳圩區域物流集聚區建設,引進1-2家大型物流公司,促進物流業快速突破。以“信息化高速鐵路”為帶動,謀劃推進高鐵站區高端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打造“智慧城市”新地標。

提升發展旅遊業。繼續實施“1941”行動計劃,着力打造金山滴水寺、令狐山景區等4個旅遊龍頭景區,推進包青天廉政文化園等項目建設,積極謀劃紅石峽地質公園、朗峯湖休閒度假區等項目。金山滴水寺景區、花園湖景區創建3A級景區,藕塘鎮、西卅店鎮創建省級優秀旅遊鄉鎮,瑞雲農莊等創建星級農家樂。依託現有景點,串珠成鏈,打造定遠一日遊、兩日遊精品旅遊線路。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和企業繼續辦好文化節慶活動。

優化發展商貿業。加大商貿服務企業幫扶力度,招引一批好項目早日落地、開工,推進所有在建專業市場加快建成營業,幫扶已運營商業項目做好做強,新增限上企業25家。深入實施“新網工程”,新改建農家店20個,發展農資連鎖配送10家。舉辦第二屆合肥(定遠)夏季農副產品產銷對接會,謀劃建設定遠優質農產品展示中心,使我縣更多名特優產品進入合肥市場。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引導企業“觸電”上網,爭取引進1家國內知名電商。加快4G網絡建設,基本實現全覆蓋。

(五)培育新型主體,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落實好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繁榮發展農村經濟,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抓好示範引導。加快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每個鄉鎮都要建設500畝以上連片特色農業示範基地。着力把金山、凱源兩大現代農業示範園打造成省級示範園區,全力推進吳圩九梓、連江、桑澗等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大力推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爭創無公害產品10個、綠色食品5個以上。

壯大新型主體。加大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組建和農村土地流轉力度,新增土地流轉10萬畝、培育家庭農場100個、發展農民合作組織200個以上。把養殖業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主抓手,積極與正大集團合作,大力推行畜禽規模化、標準化養殖,規模養殖比重達70%。大力發展農林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重點扶持凱源糧貿、嘉恆木業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力爭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0家,農產品加工產值超65億元。

穩定糧食生產。實施“1030”糧食增產推進計劃,繼續舉辦“曲陽杯”機插秧大賽,不斷提升糧食單產和總產水平,力爭糧食總產達24億斤以上。啟動糧食經濟產業園建設,健全完善縣級儲備糧管理機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

夯實農業基礎。推進21.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5588”行動計劃,完成32座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和爐橋電灌站更新改造工程,啟動馬橋河二期等一批水利項目建設,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1萬畝,力爭再奪全省“江淮杯”金獎。加快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改建3座變電站,逐步解決農村低電壓問題。改造縣鄉公路3條63公里、危橋4座。

推進扶貧開發。利用好省級貧困縣和振興皖北政策,主動加強與省直對口幫扶單位對接聯繫,爭取在政策支持、項目安排和資金投入上給予更多傾斜。把扶貧開發工作與美好鄉村建設、移民後扶、以工代賑、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高標準完成扶貧開發項目建設任務。

(六)統籌城鄉建設,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堅持以規劃為引領,加快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積極申報國家級新型城鎮化試點縣鎮,力爭進入下一輪首批“縣改市”行列。

着力提升縣城品位。按照現代化中等城市標準,打造宜居宜業、和諧幸福城市,注重老城改造,提升新城建設,加速實現25-30萬人口規模“台階”目標。新建續建城市建設項目100個,完成投資70億元以上。突出老城改造。高起點改造提升四門出入口及縣城周邊環境,實施組團開發,集中整治。加快東門汽修汽配市場等項目建設,大力推進南門棚户區改造,啟動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實施長征路西段改造、城北水庫渠道環境整治工程,規劃建設北門循環經濟園,儘快改變提升四門出入口形象。整治提升商業街區,重點打造麴陽路、魯肅大道、人民路、迎賓東路特色商業街,因地制宜建設街頭小遊園。實施棚户區改造提升工程,推進1#地二期等棚户區改造,新建安置房50萬平方米。完善縣城功能配套,全面提升完善縣城管網專項規劃,啟動一期不少於40公里污水管網改造,力爭2-3年內全部完成縣城污水管網提升工程。改擴建3個以上老城區農貿市場,建設改造一批垃圾中轉站和公廁。打造魅力新城。做好山水文章,整體謀劃高鐵站區、“一山兩湖”,引導城市向泉塢山、曲陽湖方向發展。全面啟動高鐵站2平方公里核心區建設和站區環境改造、泉塢山以及曲陽湖周邊綠道、黎明湖水系生態項目建設,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加快推進客運中心、定遠二中新校區等公共服務項目建設,確保體育中心投入使用。有序推進一批高品位小區建設,新開工商品房100萬平方米。加快構建內捷外暢的道路網絡,重點建設省道S311、S101分段改線工程等,全年新建改建市政道路35公里。創新城市管理。深入開展“三城聯創”,推進“數字城管”建設,強化網格化管理,逐步實現道路衞生從“清掃型”向“保潔型”轉變,城市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推進社區管理改革創新,加強社區管理隊伍建設,科學整合城市社區,健全服務網絡,爭創省級和諧社區2個。加強小區物業管理,大力推行便民“一卡通”服務,提升物業服務質量。

精心打造特色鎮村。認真落實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引導鄉鎮錯位發展。堅持“高標準、有特色、上檔次”原則,集中力量打造重點鎮、示範鎮,打造一批特色鄉鎮和經濟強鎮。爐橋、吳圩打造成國家新型城鎮化改革試點鎮。加快推進爐橋鎮園一體、產城融合,着力打造全國低碳小城鎮和全省“鎮級市”、市級經濟強鎮,加快建設自來水廠和生態公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吳圩鎮要圍繞深度融入合肥經濟圈,加快規劃修編,強力推進物流園、新區建設和老區改造三大工程,着力打造歷史和革命文化名鎮、定遠西南邊界重鎮。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新集鎮。西卅店、藕塘等鄉鎮要充分挖掘特色資源和旅遊存量資源,着力打造省內知名旅遊鄉鎮;大橋、拂曉、範崗等鄉鎮要依託區位和森林等特色資源,着力打造生態旅遊鄉鎮;池河、西卅店兩鎮要在現代農業示範園的基礎上,着力打造省級乃至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園。張橋、池河、永康等鄉鎮要依託交通節點和集鎮貿易優勢,建成1-2個農產品和工業產品物流集聚區,着力打造三產服務型強鎮。大力整治集鎮“髒、亂、差”現象,開展集鎮三年建設行動,完善功能配套,切實提高集鎮建設管理水平,打造美麗鄉鎮。把美好鄉村建設好。完善提升農美公司運作管理模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建設美好家園。高質量完成6個示範點建設,每個鄉鎮都要創造條件啟動1個以上美好鄉村示範點。着力推進“三線三邊”環境整治,把垃圾掃起來,把污水收起來,全面清髒治亂,美化家園,把“三線三邊”打造成美好鄉村示範帶,實現“兩年大變樣”。以森林城鎮、森林村莊、森林長廊創建為抓手,以“三線”補綠擴帶、“三邊”擴綠改造和城鄉“見縫插綠”為重點,大力實施森林增長工程,加強林木栽後管護,新增造林4萬畝、補植8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4.3%。

(七)破解要素制約,着力提升保障水平。把破解要素制約作為轉型跨越、深化改革的攻堅難點,創新思路,打破瓶頸,強化保障。

全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約。一手抓節約用地。在“找”、“擠”、“騰”、“控”土地上下功夫,鼓勵建設多層廠房,加大閒置低效土地清理力度,發揮土地使用税槓桿作用,實行供地量與實際投資額、產出效益等指標掛鈎,提高項目入駐條件,全力保障優質項目優先落地。一手抓指標爭取。大力推進土地增減掛鈎項目,積極爭取開展“人地掛鈎”試點,探索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拓展用地空間。加大獨立選址用地和城鎮村建設用地申報力度,爭取用地指標1500畝,盤活建設用地500畝。

全力破解資金要素制約。幫促徽商銀行儘快運營,爭取和支持交通銀行、銅陵農商行在我縣設立分支機構。密切銀政企合作,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基礎設施的信貸投放,力爭新增貸款18億元以上。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作用,加大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力度,全年提供融資擔保貸款3億元。做大做強城投公司、農美公司和工投公司,力爭融資15億元。

全力破解環境要素制約。切實加強生態建設,建立嚴格的環境監測預警機制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強水資源保護利用,切實抓好養殖業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大力開展礦山資源開採專項整治行動。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把好新上項目能評關、環評關,加強高耗能企業技術改造,依法嚴查違法排污行為。加快推進脱硫脱硝、煤改氣等重點減排項目建設。

(八)突出民生優先,提升羣眾幸福指數。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點和落腳點,將有限的財力更多地投向民生領域和社會事業,讓人民羣眾得到更多實惠。

努力擴大就業規模。加強農民工培訓,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加強創業型城市建設,着力解決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人羣的就業,全年新增城鎮就業3500人。深入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倍增計劃,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加快就業和社會保障綜合服務中心、縣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建設。

着力完善社會保障。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體系建設,推動城鎮職工醫保與居民醫保、新農合有效銜接,探索城鄉一體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對弱勢羣體扶持救助。完成縣救助站和3所鄉鎮敬老院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396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000户。

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加強農村薄弱學校建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着力抓好職業教育、特殊教育,鞏固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成果,新改擴建幼兒園5所。鞏固完善基層醫改和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成果,改善羣眾就醫條件,力爭一季度完成縣總醫院醫療集團組建工作,實現醫療服務縣鄉村一體化。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城鄉文體設施建設,廣泛開展羣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積極備戰省“十三運”。儘快啟用老年活動中心,改造提升老體育場。推動人口計生工作轉型發展,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加強國防教育和民兵預備役建設,促進雙擁工作健康發展。紮實做好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統計、史志檔案、工商質監、郵政通訊、氣象人防、婦女兒童、民族宗教、物價煙草、機關事務、外事僑務、對台事務等工作,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九)改進羣眾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抓好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以服務為先,全力破解熱點難題,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科學化水平。

深化平安定遠創建。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治安防控體系,努力提高社會治安防控能力。推行治安防控四色分級預警機制,實施“天網”工程,新增治安監控30個。突出抓好農村社會治理,整治農村治安秩序,更多關愛“三留守”特殊羣體,提高羣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提高羣眾工作水平。在全縣大力推廣“楓橋經驗”、“南陵經驗”和村級事務聽證會機制,着力從源頭上化解矛盾。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建立網上受理信訪制度,推動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改革,暢通和規範羣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努力解決羣眾合理訴求,有效化解社會矛盾。高度重視網絡問政,積極建設“網軍”,牢牢掌握網絡輿論主動權。

全面加強安全生產。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重點行業和領域監管,紮實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嚴厲打擊非法開採、偷採、盜採礦山等違法行為,加大道路交通“三超”治理力度,堅決防止重大事故發生。整頓規範市場秩序,確保羣眾食品安全。完善應急管理機制,不斷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能力。

三、着力打造人民滿意政府

跨越發展的重任,區域發展的壓力,百萬人民的期盼,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提高政府執行力和科學發展水平,努力在更高的起點上開創政府工作新局面。

着力建設與時俱進政府。堅持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和精神追求,深入學習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進幹部學習工作化、常態化、制度化。加強幹部培訓,強化人才培養,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奮發進取的良好精神狀態。不斷了解新形勢、研究新情況、把握新要求,努力提高政治辨別能力、組織動員能力、駕馭複雜局面能力和推動科學發展能力。

着力建設鋭意改革政府。在定遠新一輪發展中,破解難題、加快趕超,根本出路在改革。我們要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和責任意識,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關鍵之舉,以更大的決心和智慧推進改革,向改革要資源、要空間、要後勁,努力讓政府工作更富有創新,更富有成效。要用改革的思路推動工作,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利時機,加快推進機制體制建設,以改革促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以改革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着力建設依法行政政府。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自覺用法治思維調節經濟運行和管理社會事務。認真貫徹縣委決策部署,嚴格執行縣人大及其會的決議決定,高質量辦理人大議案、政協提案及其意見建議,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建立健全重大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決定、跟蹤問效和責任追究制度。規範行政處罰裁量權,堅決查糾執法不力、執法違法、執法尋租等行為,切實做到嚴格規範、文明執法。深入開展“六五”普法教育,引導公眾學法守法用法,履行法定義務,依法維護權益。深入推進政務公開,促進政府工作公開透明。

着力建設高效服務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的有關規定,開展好“三聯三增”活動,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敢於擔當責任,敢於直面困難,善於化解矛盾。紮實開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關注民生,解決難題。切實加強效能建設,全面落實“八個一”工作推進機制,深入開展“七治”活動,切實解決不顧大局、推諉扯皮、懶散應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陽奉陰違等不良傾向。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落實好上級下放的審批事項,再造審批流程,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優化經濟發展環境。

着力建設清正廉潔政府。堅定不移執行條規,反對腐敗,建設清廉政府。全體政府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加強人格修養,嚴守紀律和道德底線。厲行勤儉節約,嚴控“三公”經費和公務消費,嚴格執行辦公用房標準。堅持“一崗雙責”,健全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加強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嚴禁領導幹部插手政府採購、工程招投標等經濟活動,嚴查公職人員介紹、參股工程土方、供料、設備採購等與民爭利行為。堅決查處損害羣眾利益的人和事,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任何人只要違紀違法,都要堅決懲處,努力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定遠的發展正處於關鍵階段、黃金時期。時代賦予的重任,羣眾寄予的期望,全面深化改革、加速追趕跨越的神聖使命要求我們,必須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勇於擔當,在攻堅克難中實現加速發展,在化解矛盾中實現社會和諧。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保持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優良作風,紮實苦幹,拼搏奮進,為衝刺全省第一方陣、建設美好新定遠而努力奮鬥!

標籤: 定遠 縣政府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vnn03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