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經濟發展是國力發展的核心和基礎,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的地位極其的高。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在20xx年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僅供參考。

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20xx年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篇一

這次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中央、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市第十次黨代會和市委十屆二次全會決策部署,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總結20** 年經濟工作,部署20**年經濟工作。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要強化看齊意識,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上來

去年12 月14 日至16 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在這次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講話把握大勢、統領全局、主線清晰、重點突出,既回答了對當前經濟形勢“怎麼看”的問題,也回答了對做好今年經濟工作“怎麼辦”的問題。去年12 月26 至27 日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年全省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指導性和針對性。我們必須全面學習領會,重點學習重要講話中藴含的新思想、新論斷、新部署,牢牢把握黨中央“三個重大”和省委“四個更加突出”的工作要求。重點要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要準確理解和把握黨中央對經濟形勢作出的重大判斷。這個重大判斷就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就是進入新常態”,在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要把認識、把握、引領新常態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經濟工作的大邏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全面學習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是重要講話精神,關鍵是要準確把握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個重大判斷的戰略意義和重要內涵,樹立辯證思維,充分認識發展階段變化的客觀性、挑戰性、機遇性。從國內看,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內涵發生變化,我國已從低收入國家進入中等收入國家,決定經濟增長的供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經濟形勢總的特點是緩中趨穩、穩中向好。從全省看,經濟新常態下,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主要表現為“四個新”,即宏觀政策精準有效,提供了新的更大支持;產業和消費需求升級,催生了新的發展動能;社會預期有望改善,激發了新的市場活力;綜合競爭優勢凸顯,蓄積了新的發展勢能。從我市看,經濟新常態下,再走單純依賴傳統要素投入、煤電增量擴大的老路,既行不通又走不遠,必須創造性地推動發展,開闢新的發展路徑,拓展新的發展空間,集聚新的發展動能。全市各級領導幹部都要深刻把握提出的發展形勢“兩個變化”的要求,深刻理解省委提出的發展機遇“四個新”的內涵,深刻認識到我市經濟雖然爬坡過坎,

但度過了最困難時期,發展潛力很大,發展勢頭向上,機遇大於挑戰,希望多於困難,只要我們擺脱換擋焦慮、慣性思維,堅持以改革突破制約、以創新轉換動能、以實幹爭取主動,就一定能夠努力闖出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新路。

第二,要準確理解和把握黨中央對經濟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這個重大決策就是形成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框架。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新發展理念是我們黨發展思想的創新成果,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着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如果説“經濟發展新常態”解決的是對中國經濟“怎麼看”的問題,那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解決了中國經濟下一步“怎麼辦”的問題,重點解決的是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實體經濟失衡、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失衡“三大失衡”問題。這是深刻把握經濟發展大勢作出的戰略部署,是適應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也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治本良方。全市各級各部門和領導幹部都要進一步把思想、行動、工作重點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來,把新發展理念作為指揮棒,把五大發展行動計劃作為總抓手,把五大發展行動確定的40 項重大工程作為發力點,圍繞供給側,突出抓重點,牢牢把握“三個方面”新要求,即牢牢把握滿足需求這個最終目的,把握提高供給質量這個主攻方向,把握深化改革這個根本途徑;認真落實“五大政策”組合拳,即認真落實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託底的要求;努力打贏“四大任務”攻堅戰,即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開拓發展新境界,激發經濟新動能。

第三,要準確理解和把握黨中央對經濟工作思想方法作出的重大調整。這個重大調整就是將“穩中求進”從經濟領域提升到治國理政重要原則的高度,使之成為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原則、基本方法和基本遵循。指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我們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這是黨中央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仍處於緩慢復甦進程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對開展各方面工作有着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中央強調,穩中求進的根本點在於穩定大局、不斷進取,穩不是無所作為,不是不敢作為,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在穩的前提下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省委提出,堅持穩中求進,要保持戰略定力,做好穩定大局工作;強化底線思維,堅決守住金融風險、社會民生、生態環境底線;堅持積極進取,樹立更高發展標杆。我們要看到,“穩”是大局、是發展基石,必須確保經濟增長穩、社會大局穩、政策實施穩,為黨的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發展環境;“進”是目標、是責任擔當,重點是在加強創新中培育新動能,在深化改革中激發新活力,在開放招商中拓展新空間,在改善民生中增加新供給。全市領導幹部都要深刻認識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新的要求,把握“穩”與“進”兩者的關係,實現我市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穩中有進、進中求好、更好更快。

第四,要準確理解和把握黨中央關於加強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作出的重大要求。這個重大要求就是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體現在黨領導經濟工作之中。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政治保證。具體到經濟領域,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就是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的部署,堅決維護“一個權威”,即維護黨中央權威,齊心協力,真抓實幹,把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落到實處;切實做到“兩個必須”,即把落實黨中央經濟決策部署作為重要政治責任,黨中央制定的方針政策必須執行,黨中央確定的改革方案必須落實;緊緊抓住“兩個關鍵”,即抓住想幹事、敢幹事這兩個關鍵點,堅定信心、真抓實幹、勇於擔當、知難而進。在這個問題上,省委李錦斌書記緊密結合安徽實際,提出“四個堅持”的要求,即堅持講看齊見行動,堅持抓學習強本領,堅持抓關鍵樹導向,堅持轉作風勇擔當。全市各級黨委(黨組)要全面貫徹黨中央和省委要求,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凝聚力量、推動落實,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二、要明確目標要求,全力推進經濟發展重點工作實現新突破

20** 年,我們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團結帶領全市人民,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1235”發展思路,迎難而上,埋頭苦幹,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創近年來最高,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邁出了堅實步伐。預計,20** 年全市GDP 同比增長6.5%,財政收入同比增長6.5%,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5%,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同比增長6%和7%,有多項指標超過了年初預定的目標任務,經濟發展出現許多新的亮點和積極變化。一是“去降補”取得新成效。以“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為抓手,加快去產能,關閉退出3 對煤礦,妥善安置職工2.6 萬人,退出產能495 萬噸,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加快去庫存,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減少94.4 萬平方米;加快去槓桿,融資結構持續優化,全市實現直接融資200 億元,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1 家,省股交中心掛牌企業38 家;加快降成本,制定減輕企業負擔26 項措施,直接為企業減負19 億元;加快補短板,脱貧攻堅、基礎設施、產業轉型、生態環保等補短板工作得到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二是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產業結構優化,服務業佔比同比提高1.5 個百分點,非煤工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的比重提高2.5 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 比重提高0.5 個百分點。創新能力提升,積極創建國家新型智慧城市和省級創新型城市,大數據產業基地納入全省第二批戰新產業基地。經濟活力增強,新增各類市場主體23914 家,同比增長29.7%。三是項目建設取得新成果。全年億元以上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45 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121.6%,安徽理工大學新校區一期工程建成使用,中移動(安徽)數據中心一期、新能源研究中心相繼竣工,全省規模最大的壽縣信義光伏電站併網發電,投資7.5 億元的鳳台淮河二橋、投資16.8 億元的孔李淮河大橋、投資92 億元的濟祁高速公路淮南段建成通車。四是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全年完成59 項改革任務,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國家新型城鎮化、直購電等13 項國家級和省級改革試點扎實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全面完成。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全年共引進內資710 億元,實際到位外商直接投資2.6 億美元。五是民生福祉有了新改善。推進33 項民生工程落地見效,實現34160 人脱貧、48 個貧困村出列,順利完成保障皗安居工程建設和老舊小區改造年度任務,搬遷採煤沉陷區羣眾4300 户,城鎮新增就業5.4 萬人,農村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3.7 萬人,萬元GDP 能耗下降3.5%左右,文化教育、衞生健康、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在錯綜複雜的經濟環境下,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綜合發展實力還不夠強,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在全省的位次偏後;產業轉型的步伐還不夠快,非煤電產業支撐性大項目、好項目較少;民間投資和製造業投資不多,內生動力不足;城市功能還不夠全,一些基礎設施較為薄弱;經濟發展的環境還不優,一些幹部不能為、不想為、不敢為問題突出,精神不振、不敢擔當等等,政治生態的優化,還需要一定的過程。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採取有力措施,切實予以解決。

20**年是黨的召開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20**年我市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貫徹落實“五大政策”,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為總抓手,認真落實“1235”發展思路,堅持一手抓轉型發展、一手抓從嚴治黨,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加快建設五大發展的美好淮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勝利召開。

主要目標是:20**年GDP 增長預期目標為7%以上,財政收入增長6%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以上、8%以上。圍繞實現這些目標,我們要做到“六個注重”,一是注重在穩的基礎上實現進的突破,確保今年GDP 增速“保七爭八”,財政收入增長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二是注重堅持創新引領發展,促進資源型城市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三是注重改善實體經濟發展環境,努力使各類主體在淮南創新愉快、創業順暢;四是注重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落地見效;五是注重推進城鄉協調發展,進一步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六是注重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具體要重點做好以下六項工作:

第一,突出抓主線,全力穩定經濟增長。促進經濟發展,

從根本上要靠供給側推動。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增強定力、鞏固成果、乘勢而上。

一是去產能要堅定不移,推動經濟提質增效。要樹立“退是為了更好地進,只有退夠才能進夠”的意識,繼續推動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繼續堅持市礦聯席會議制度,積極支持淮南礦業集團、中煤新集公司加快轉型升級,促進經濟新動能發展壯大、煤電傳統動能煥發生機。要注重運用市場化法治化這個手段,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法律法規和標準,依法堅決處置“殭屍企業”。要抓住人員安置這個關鍵,完善工作預案,用好財政專項獎補政策,多措並舉做好職工分流安置工作,切實做到轉崗不下崗。要堅持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協同發力,共同做好化解過剩產能、人員安置、資產債務處置、“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等工作。

二是去庫存要分類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次房地產調控,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過多問題是解決重點,對我市既是壓力,也是機遇。我們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調控房價的部署和要求,探索建立房地產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引導房地產迴歸居住功能。要以解決羣眾基本住房需求為出發點,把去庫存與促進人口市民化結合起來,落實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完善農民工市民化配套政策,擴大棚改貨幣化安置和公租房貨幣化保障,推進公租房租售並舉,吸引更多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户,有序消化房地產庫存。要以非住宅商品房去庫存為重點,嚴控非住宅用地供應,鼓勵開發企業將庫存工業、商業地產改造為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要以強化監管整頓為抓手,規範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注意盤活城市內的閒置和低效用地,繼續推進房地產遺留問題解決。

三是去槓桿要多措並舉,重點優化融資結構。當前,金融與實體經濟失衡問題比較突出。要堅持防範金融風險與暢通金融血脈並舉,支持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大力發展股權融資,積極爭取債轉股試點,用足用好壽縣IPO 綠色通道優惠政策,推進企業上市掛牌,發揮市融資擔保集團作用,抓好“税融通”、續貸過橋資金、“4321”政銀擔合作,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管道。要加強政府債務管控,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和債務風險應急處置機制,做好建發集團、產發集團融資工作。要加強對金融風險的監管,嚴厲打擊非法集資,專項整治互聯網金融,營造良好金融環境,確保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

四是降成本要加大力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要重點落實降成本減輕實體經濟企業負擔實施意見,打好制度性交易成本、用能用地成本、物流成本等降成本組合拳,堅持能取消的一律取消,能降低的一律降低,能放開的一律放開;要重點推進企業減税降費,繼續落實好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和各項減税政策,嚴格落實好涉企收費“一費制”;要繼續擴大直購電範圍,推進直供電試點,讓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五是補短板要抓住關鍵,持續擴大有效投入。項目數量不多、體量不大、質量不優是制約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短板。千道理,萬道理,上項目是硬道理,必須深入實施“四督四保”制度,擴大有效投入,優化投資結構。要抓好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繼續開展項目建設攻堅年活動,重點圍繞現代綜合通道建設、產業技術升級、基本公共服務、脱貧攻堅、水利工程、生態環保、現代農業等領域,謀劃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力爭全年完成投資1000 億元以上,持續增強經濟發展後勁。要創新融資方式,積極運用PPP 模式這個主渠道,引導金融機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進行投資,推進102 省道淮南全境改造工程、瓦埠湖大橋、楚都大道等12 個項目力爭儘快開工建設。

第二,突出抓創新,全力增強內生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闖出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必須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體系一號工程,形成對創新創業活動全週期跟進、全方位覆蓋、全要素服務的創新支撐體系,打造活力迸發的區域創新生態圈。

一是圍繞提升產業創新供給能力,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創新平台是產生創新成果的重要策源地。要實施重大科技研發平台建設工程,加大開放創新力度,提高科技研發、技術服務、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等集成功能,努力催生高新技術產業增長點。要重點支持煤炭開採國家工程技術研究院、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企業技術研究院、研究中心發展,支持安徽理工大學牽頭組建淮南現代產業技術研究院,支持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大氣物理研究所淮南研究院、中電科八所光電產業重點實驗室建設。要加快創建國家級高新區,探索在淮南高新區和市經開區規劃建設科技創新走廊。

二是圍繞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加大制度創新力度。創新創業發展是最需要改革的領域,最需要政策的支撐。要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整合完善市級財政科技項目和資金管理,建立公開統一的市級科技計劃管理平台。要深化科技金融改革,發展擔保、融資租賃等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充分發揮50 億元調轉促產業引導基金、1 億元天使投資基金的作用,探索開展“基地+平台+基金”的聯動發展模式,實現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精準對接,助推科技成果集聚和孵化、產業加速和落地。要支持安徽理工大學、淮南師範學院、淮南聯合大學建設“雙創”基地,持續推進“1+3+8”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提升各類“雙創”平台孵化、加速功能。

三是圍繞“高精尖缺”導向,推進人才強市建設。人才是創新最重要的資源。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建立編制週轉池制度,統一調劑編制,採取柔性引進、項目引進、專項資助引進等方式,加快創新人才培養集聚。要支持建設院士和博士後工作站、技能大師工作室和“50•科技之星”創新團隊,努力讓人人有創新創業機會,處處是創新創業沃土。要加快職教園區建設,支持市職教集團發展,推動產教深度融合和校企務實合作,建設技工大市。要加大創新人才激勵力度,全面落實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税政策,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

第三,突出抓產業,全力振興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城市經濟的肌體,發展水平越高,經濟實力就越強,抵抗風險的能力也越強,這是現代經濟發展的硬道理。要繼續堅持“235”產業轉型路徑,打好“四張資源牌”,加強“三重一創”建設,抓好質量品牌建設,全力培育轉型升級發力點,努力突破“一煤獨大”、實現鳳凰涅槃,增強資源型城市經濟抗風險能力。

一是全力抓好戰略皗新興產業突破發展。我市戰新產業量小、面窄,產業成長速度較慢。要按照立足當前建設一批、謀劃中期培育一批、佈局長遠儲備一批的思路,突出項目支撐,強化要素保障,加大督導調度,力爭戰新產業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要實施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工程,依託中國移動(安徽)數據中心、安徽大數據交易中心等重點工程,構建大數據存儲、交易、應用服務體系,努力建成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大數據中心。要培育具有爆發式增長潛力的新興產業和未來型產業,重點推進投資45 億元的中國航天十二院衞星綜合應用產業園、投資13 億元的中興華東大數據產業園、投資3.6 億元的中科院大氣所淮南大氣環境科技產業園、投資17 億元的中科院新能源研究所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中電科八所光纖光纜產業園等戰新產業項目,加快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戰新產業發展集聚區建設。

二是全力抓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要堅持發展新興產業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並重,實施《中國製造20xx 安徽篇》淮南推進工程,穩定工業基本面。要重點以做精做優煤電化產業鏈為引領,恢復建設投資267 億元的中安煤化一體化項目,推進投資300 億元的煤制氣項目建設,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使之成為助推經濟發展的強引擎。要深入開展“互聯網+”製造行動,推進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依託淮化集團、中電科八所、新光神光纖電纜、皖淮機電、安徽理工大學等企業、院所和高校,加快發展以軍民兩用新型材料為主的軍民結合特色產品,使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

三是全力抓好現代服務業提質升級。服務業是我市發展的短板,要堅持問題導向和市場需求導向,統籌發展文化、休閒、養老、體育等生活皗服務業,加快發展研發設計、第三方物流、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生產皗服務業。要把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放在重中之重,以建設文化旅遊強市為目標,以叫響“楚風漢韻、能源之都”品牌為引領,發揮我市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相得益彰的優勢,注重文化挖掘保護,整合旅遊資源,加快提檔升級。要推動壽縣古城•八公山景區、焦崗湖景區創建成為國家5A 級景區,加快總投資112 億元的25 個旅遊項目建設,打造一批精品景點線路、精品旅遊產品,使自然景觀悦目、文化內涵賞心,把淮南打造成合肥都市圈的後花園和全國重要的文化旅遊目的地,使文化旅遊業成為我市經濟增長極和重要支柱產業。

四是全力抓好現代農業提升發展。農業是重要的基礎性產業化創建工程為抓手,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開展綠色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試點,實現農業向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轉變。要強化品牌培育,做強豆製品,做大乳製品,做精淮南牛肉湯,做優酥瓜、草莓、淮南麻黃雞、壽縣草蓆等特色農產品,加快壽縣省級農產品出口示範基地、農產品物流園等項目建設,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向精深化、規模化、集羣化方向發展。要優化經營結構,扶持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發展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抓好農村電商、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發展,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第四,突出抓活力,全力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必須加快關鍵重點領域改革,抓好已出台改革方案和中央、省改革試點任務落實,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一是力推有利於增添經濟發展動力的改革。要持續推進“放管服”,動態完善權責清單、涉企收費清單,實施公共服務清單和中介服務清單,試行企業投資項目管理負面清單,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減政便民”專項行動,強化智能監管、信用監管,建設法治政府、服務政府。要深化國企改革,把混合所有制作為突破口,加快市屬企業市場化聯合重組和上市步伐,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優化國有資本監管方式,確保國有資本安全運營,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效。要深化金融改革創新,完善政策皗融資擔保風險補償機制,引進各類金融機構,推廣鳳台縣農村金融改革試點經驗,發展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二是多推有利於增強羣眾獲得感的改革。要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健全醫療服務聯合體,建立分級診療體系,加快農村三級醫療衞生服務網絡建設,推動“智慧醫療”發展,深化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以更加優質、更加便利的醫療服務推進健康淮南建設。要積極推進農業產權制度改革,細化和落實承包土地“三權分置”辦法,鞏固擴大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成果,穩妥推進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改革試點,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利。

三是助推民營經濟快速發展。關鍵在於抓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的落實,打通政策有效落地的最後“一公里”。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遵循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探索“不再審批”管理模式,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鼓勵國有企業投資項目引入非國有資本,讓民間資本進得來也留得住。要穩定民營企業家信心,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加強對各種所有制法人產權保護,讓企業家專注創業、安心創業。

四是重推招商引資工作形成熱潮。要加強與央企、知名民企、外企合作,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繼續堅持“三個一”制度,即市、縣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每月外出招商一次,市委、市政府每月召開一次項目落實調度會,每月對全市10 個縣區、園區招商引資情況通報一次,強化金融服務和土地要素保障,提高招商項目落地率。要依託淮河生態經濟帶開發,加快建設綠色長廊、現代農業示範區和綜合物流港口。要複製推廣上海等自貿區的成熟經驗,全面開展“三互”大通關建設改革,提高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

五是共推區域合作發展。要積極爭取省委、省政府更大力度支持,與合肥共同制定關於加快推進合淮同城化的實施意見,主動融入合肥都市圈,堅持資源共享互補,在規劃、交通、產業、公共服務等方面強化等高對接,加大全方位合作力度,在更大平台上集聚競爭優勢。加快合淮工業走廊共建區、新橋空港經濟示範區淮南聯動發展區建設,提升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基礎設施、產業配套水平,打造合淮工業走廊橋頭堡。支持合肥海關淮南辦事處升格為淮南海關,建設商檢淮南辦事處,推進貿易便利化。

第五,突出抓城鄉,全力推進協調發展。協調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加大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力度,推進社會事業均衡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持續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

一是推動城鄉統籌發展。要紮實開展新型城鎮化試點,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推動“五有並軌”和“三權落實”,促進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加速推進潘南、毛集等4 個新型城鎮化項目,提升城鄉統籌發展質量。要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推進美麗鄉鎮建設、中心村建設和自然村環境整治,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健全工作機制和長效管護機制,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可持續發展。要加強特色小鎮建設,着力培育休閒養生、農事體驗、文化創意等新型業態,力爭在特色小鎮培育上有新突破。

二是推動現代化城市建設。要發揮淮南依山傍水、山水相映的特點,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改造提升老城區、加快建設高新區(山南新區),促進城市集約緊湊發展。要加強城市空間開發利用規劃管控,推進“多規合一”,加快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優化城鄉功能佈局。要建設綜合交通網絡,推動“三環四通道”主幹路網和城鄉、園區“微循環”路網建設取得新進展,推進江淮運河工程及樞紐港綜合作業區建設,加快建設淮上淮河大橋,啟動建設孔李大橋—鳳台二橋連接線,提高交通的便捷皗。要實施“四創一建”,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加強棚户區、城中村改造整治,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保護力度,全面推進“六城同創”。要深化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完善城市治理機制。

三是推動縣域經濟振興發展。縣域經濟強則全市經濟強。要大力實施縣區、園區發展工程,各縣區要發揮自身優勢,全力發展民營經濟,因地制宜打造工業強縣(區)、農業強縣(區)、商貿強縣(區)、旅遊文化強縣(區),建設產業集羣專業鎮和“鳳還巢”創業園,形成各具特色的經濟板塊。五大園區要內抓產城融合發展,合理佈局空間,建設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配套,提升服務效能,努力營造宜居宜業的生產生活環境;要外抓招商引資工作,鼓足精氣神,強化責任心,加快招商節奏,提高引資效率,推進項目落地,努力成為經濟發展增長極。

第六,突出抓民生,全力增進羣眾福祉。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像落實發展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

一是要以“四個嚴”的要求打好脱貧攻堅年度戰役。脱貧攻堅是一項硬任務、硬指標,強調,對完不成任務或弄虛作假的,到了時間節點完不成,就要“軍法從事”。從去年12 月下旬開始,中央對各省區市脱貧攻堅情況進行評估考核,要以這次迎檢為契機,按照“嚴把源頭、嚴控過程、嚴格驗收、嚴厲紀律”要求,集中力量、攻克難關,確保檢查驗收順利過關,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市裏已經明確,今年計劃完成脱貧3.3 萬人、貧困村出列54 個。要以壽縣為主戰場,完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實施帶動能力強的產業扶貧項目,大力推廣光伏扶貧,提高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要深入實施四大脱貧攻堅工程、四大扶貧行動計劃,加強職業教育和實用技術培訓,深入推進就業脱貧,完善社保託底政策,實現合理的“兩線合一”。要建立返貧預警制度,對已脱貧人口繼續給予適當支持,確保脱貧不脱幫扶、脱貧不脱政策、脱貧不脱項目。要強化脱貧攻堅支撐保障機制,健全脱貧攻堅責任制,保持貧困縣黨政正職穩定,開展扶貧日活動和扶貧志願者活動,努力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大扶貧工作格局。

二是要以“釘釘子”的韌勁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必須抓住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羣,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一年接着一年幹,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要抓好就業這個民生之本,實施“創業淮南”行動計劃和大學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要實施社會保障全覆蓋工程,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人員供養為重點的社會救助制度,保障好睏難羣眾的基本生活。要推進健康淮南建設,創建省級衞生城市、省級食品藥品安全示範城市,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薪酬績效制度,開展健康社區、健康村鎮、健康單位、健康家庭創建活動。要加強城市棚户區、城中村和老舊小區改造,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今年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2660 套,基本建成1873 套,切實解決創業者和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租房問題。要統籌抓好教育、養老服務、人口計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三是要以“環境就是民生”的意識嚴守生態紅線。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研究制定淮南市淮河岸線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條例,推進八公山、上窯山、舜耕山等山體生態修復與森林景觀建設,加強焦崗湖、瓦埠湖、高塘湖等湖泊濕地生態保育,打造壽縣淠河生態經濟帶,加快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建設。加強煤矸石、粉煤灰、瓦斯氣、礦井水、中水綜合利用,積極發展光伏發電,開發利用農作物秸稈、生物質能,培育綠色經濟增長點。要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動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建立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切實以制度守護好青山綠水。

四是要以警鐘長鳴的思維推進平安淮南建設。平安是最基本的公共產品。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堅持“常、長”二字,經常、長期抓下去,任何時候都不能麻痺大意。要深入推進平安淮南建設,加快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建立完善大巡防機制,嚴密防範和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深化平安鄉鎮(街道)、平安村(社區)建設,織密織牢公共安全網。要深入推進社會治理創新,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重大不穩定問題清單制度和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實施化解信訪積案專項行動,開展“大接訪、大服務”活動,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要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鑄安行動”,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三、要崇尚實幹擔當,切實把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落到實處

指出,做好經濟工作,要貫徹落實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體現在黨領導經濟工作之中。全面貫徹黨中央和省委要求,就是要認真落實市委《關於學習貫徹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開創全面從嚴治黨新局面的落實意見》《淮南市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緊緊抓住想幹事、敢幹事這兩個關鍵點,進一步提高抓經濟工作的執行力、創造力、擔當力,真正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在淮南落到實處。

第一,要以看齊的意識推動幹部擔當落實。看齊是重大的政治原則,是黨的力量所在、優勢所在。全市領導幹部要增強“四個意識”尤其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把落實黨中央經濟決策部署作為政治責任,更加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各縣區、各部門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中央和省委關於20**年經濟工作的大政方針、總體思路和重大部署,結合實際創造性抓好工作,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目標和任務,細化實化舉措,確保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要認真實施重大決策部署落實“三查三單”制度,加強對工作推進、任務落實、發展成效的跟蹤檢查、督促督辦,用好考核結果,建立問責機制,不斷把貫徹落實工作引向深入。

第二,要以創新的視野引領幹部擔當落實。指出:“新常態不是不幹事、不是不要發展,不是不要國內生產總值,而是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更有創造精神地推動發展。”當前經濟形勢變化很快,面對新常態新任務,駕馭好複雜工作局面,唯一的途徑就是開闊視野、增強本領。要從加強學習入手,深入學習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同時結合工作實際,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等方面知識的學習,及時補充知識、補齊短板,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從問題導向入手,圍繞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深入調研,虛心聽取民主黨派、企業家、基層幹部、普通羣眾意見和建議,從問題清單中找差距,在創新落實上出實招。要從取長補短入手,及時發現和提煉基層羣眾的鮮活創造,教育引導幹部學習蘇浙滬、對標蘇浙滬,努力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家裏手。

第三,要以鮮明的導向激勵幹部擔當落實。重點是要抓好“兩個導向”。一方面,要端正用人導向,把好“風向標”。指出:“用人導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要堅持二十字好乾部標準,把幹事創業、勇於改革、敢於擔當、作風紮實的幹部提拔使用起來,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和從政環境。另一方面,要發揮正向激勵的導向作用,用好考核“指揮棒”。要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規範幹部政績考核機制,健全正向激勵機制,對落實黨中央及省、市委決策部署堅決有力、工作成效明顯的,要給予更多獎勵支持,改變多幹多出事、少幹少出事、不幹不出事的逆向激勵,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幹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第四,要以健全的制度保障幹部擔當落實。12 月31 日,對上海自貿區建設作出重要指示,鼓勵幹部解放思想、勇於突破,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我們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寬容幹部在改革創新中的失誤,旗幟鮮明地為敢於擔當的幹部擔當,為敢於負責的幹部負責。要全方位紮緊制度籠子,更多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構建嚴密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推進權力運行公開化、規範化,引導廣大幹部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制度意識、紀律意識,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促進各級領導幹部乾淨幹事、幹成事不出事。

第五,要以嚴實的作風促進幹部擔當落實。“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黨的以來,多次強調這句話。全市各級幹部都要牢記在心,自覺以“三嚴三實”為行為準則,以忠誠乾淨擔當為座右銘,辦實事、求實效。要提振精神狀態,把所有心思用在謀發展上,把所有精力用在幹事業上,對定下來的決策和部署要堅決貫徹,既要勇於擔責,更要主動壓責,既當好運籌帷幄的“指揮員”,又當好衝鋒陷陣的“戰鬥員”,對涉及全局的重點難點問題,對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的推進落實,要深入研究、靠前指揮,紮實苦幹、堅持實幹,一抓到底、抓出實效。

第六,要以典型的示範帶動幹部擔當落實。典型既是無形的引領,也是有形的示範。要在全市各領域、各行業、各條戰線培育挖掘一批典型人物、典型事蹟,加大宣傳力度,樹立良好榜樣,在全市各級各部門形成想幹事、敢幹事的良好氛圍。要繼續實行雙月經濟工作督查和重點項目調度機制、項目建設“四督四保”制度,激勵先進、鞭策後進,推動領導幹部由被動幹事向主動謀事成事轉變。要嚴格落實《問責條例》,加大對懶政怠政、為官不為的問責力度,倒逼各級幹部勇於擔當、奮發有為。同志們,做好今年經濟工作,方向已經明確、號角已經吹響、責任十分重大。我們要擼起袖子加油幹,把會議精神轉化為務實行動,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加快建設五大發展的美好淮南,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勝利召開!

在20xx年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篇二

同志們:

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落實中央、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去年的工作,部署今年的任務。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強調三個方面意見。

一、正確把握面臨的形勢

關於去年經濟運行情況和當前的經濟形勢,可概括為三句話:形勢喜人,形勢逼人,形勢不等人。

所謂形勢喜人,是指過去的一年,我們面對任務艱鉅的移民內安和歷史罕見的乾旱災情,在省委省政府、十堰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一手抓移民內安、抗旱救災不放鬆,一手抓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奪取了移民內安、抗旱救災和促進發展的三大勝利。成功召開了市第十三次黨代會、xx屆人大一次會議和政協九屆一次會議,確定了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特別是丹土一級路等重點基礎設施的加速建設,全市推進跨越發展的士氣和信心顯著增強。

所謂形勢逼人,是指在當前和今後的經濟發展中,我們面臨着嚴峻的挑戰。對此,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一要正確認識差距。從我市在GDP、工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四項主要指標看,20**年丹江口市這四項指標分別佔十堰市的13.9%、12%、13.6%和15.2%,到20**年這四項指標只佔12.5%、10%、10.2%、8.3%。我市的經濟規模在十堰市所佔比重正在逐年減少,發展速度已經滯後於整個十堰市的發展速度。我們關起門來找差距,並不是否定過去所取得的成績,而是要鞭策和激勵自己向更高的目標奮進。二要正確認識責任。十堰市四次黨代會號召“在全省率先實現跨越式發展”,吹響了十堰第二輪大發展的號角,陳天會書記明確要求丹江口市要“當好縣域經濟排頭兵、當好十堰漢江生態經濟帶龍頭、走在全省新一輪扶貧開發前列”。陳書記對丹江口發展的定位,飽含了對丹江口的重託和厚望,可以説發展壓力有如泰山蓋頂,在座每位同志的肩上都擔負着沉甸甸的責任。現在有一種傾向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有一些人認為抓發展是市領導的事,是經濟主管部門的事,其他部門很難有所作為;有些人認為,南水北調工程實施後,有國家對口幫扶了,我們可以坐等政策扶持,這些思想是十分有害的。丹江口的發展,每一個人、各級各部門各層次,都要樹立強烈的發展意識、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我們不要怨天尤人,不能坐等靠要,更不能消極沉淪,要以全國、全省和十堰市發展為參照系,用跨越發展的新成效樹立丹江口的新形象。

所謂形勢不等人,是指當前我市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不進則退,慢進亦退。中央確定了“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省委、省政府提出創造性地落實中央方針政策,堅定不移地推進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加之新一輪扶貧開發、丹江口庫區“兩個規劃”、南水北調對口幫扶等政策深入推進,這些將為丹江口跨越發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項目支撐。從丹江口市情看,市十三次黨代會提出了今後五年的總體要求,就是着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旅的工業生態旅遊城市,統籌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旅遊品牌化、社會管理科學化進程。如何把這個總體要求貫徹落實到具體實踐中,推動跨越發展,是一項艱鉅的歷史任務。全市上下一定要不負省委、十堰市委的期望和重託,始終保持一種“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緊迫感,緊密團結在市委周圍,心無旁騖抓發展。

二、今年經濟工作需要把握的關鍵環節

今年是黨的召開的喜慶之年,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全省開展為期一年的“喜迎、爭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圍繞主題實踐活動目標,今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實現“三大目標”,即確保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有明顯提升,確保民生有新的明顯改善,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推進“六項重點工作”,即全面鋪開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全面推進“五百工程”(百億產業、百億園區、百里工業走廊、百億農產品加工縣市、全省百強鎮)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推進丹江口庫區旅遊開發,深入推進脱貧奔小康及扶貧開發工作,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試點工作;抓好“六件大事”,即全面完成南水北調移民任務,完成丹土一級路路基工程,啟動建設城區東環路,啟動實施環庫公路建設,加快實施“一江兩岸”景觀帶建設,加快推進右岸新城開發。

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要始終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

(一)全力抓好產業培育。堅定不移地把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富民強市的第一推動力,落實在工業園區建設、重大項目支撐、產業鏈條培育和企業發展環境上,進一步強化工業的主導地位。全市上下必須進一步認識到,工業是財富之源,是全市經濟建設的第一抓手,是支撐丹江口跨越發展的“頂樑柱”。着力增強重點產業的集聚效應。加快推進“百億產業、百里工業走廊”建設步伐,引導汽車零部件、冶金、醫藥化工、綠色食品等支柱產業不斷壯大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實現產業的規模擴張和集羣發展。着力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抓住土地收儲、拆遷安置、配套設施等重點難點環節,強力推進市經濟開發區、六裏坪汽車工業園“百億園區”建設,迅速啟動城區東環路工業園建設,加快推進白果樹溝工業園“滿園工程”。着力服務好重點企業。進一步加大服務漢江集團、水源公司等駐丹企業的力度,支持駐丹企業立足丹江口發展壯大。切實加大規模以上企業的扶持力度,重點扶持32家產值過億元的企業。紮實推進“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抓好20xx萬元以下的原規模以上的企業成長工作,力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00家。堅持用工業化理念抓農業。深入推進脱貧奔小康試點工作,大力扶持農夫山泉、福潤禽業、博奧水產等龍頭企業,全力推進以柑橘、肉雞、水產、茶業為主的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加快“百億農產品加工縣市”建設。堅持把以旅遊為主的服務業,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發展重點。加快庫區旅遊中心港、武當村、古均州文化體驗區等重點旅遊項目建設,積極開發、包裝文化旅遊商品進入市場。結合旅遊業發展,改造提升和做大做強商貿流通業、酒店餐飲業。高度重視企業發展環境建設。既要建設乾淨舒適、交通便利、適應產業發展的硬環境,也要建設高效服務、理解體諒的軟環境,今後分析經濟形勢的同時,要把投資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進行分析,做到“寧願政府麻煩,不讓企業費事”。切實強化“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的理念,尊重企業家、培育企業家,要把投資者、企業家往前擺,在遵守廉政紀律的前提下,大膽地與企業家交朋友,形成“先商後政”氛圍,激發他們對丹江口的熱愛和投資熱情。

(二)着力加快城市建設。加快宜居城市建設步伐,通過實施“老城改善、新城建設、功能提升、精細管理、市民素質”五大工程,實現城市建設“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變樣”。一是加快建設新城區。適時啟動市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爭取獲得“路條”,高標準規劃建設。加快東環路、鄭州路、武當大道北段等城區道路建設,東環路的規劃標準要高,建設速度要快,力爭兩年建成通車。“一江兩岸”景觀帶建設今年要取得突破性進展。二是不斷完善老城區。加快沿江大道等老城區道路的改造升級,打通道路連接卡口,進一步完善老城區路網。加快廣場及各類專業市場的改造建設步伐,加大背街小巷和危房改造力度。三是搞活城市經營。加強城市建設資金的歸集管理。加速土地清理和經營,盤活土地資源,最大限度地調控土地一級市場,規範土地二級市場,努力實現以城建城目標。四是加強城市管理。嚴格規劃管理控制,加大違章建築等專項整治。大力實施城市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序化工程,突出環境衞生保潔、集貿市場管理、交通秩序維護、市容市貌整治,提高市民素質,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實現城市環境根本性變化。

(三)努力培育發展後勁。增強發展後勁,重點要在兩個方面下功夫:一是把項目建設作為總抓手。準確把握中央和省裏的投資政策,切實落實好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項目工作“雙百工程”,力爭國家和省對丹江口的投資有較大幅度增長。加強與金融機構對接,構建“誠信合作、發展共贏”的政銀企關係,發揮好丹投公司、擔保公司等融資平台作用,鼓勵各類市場主體融資,激活民間投資,增加有效投入。二是把招商引資作為主攻方向。按照政府想做什麼就招什麼的原則,堅持招企業與招產業相結合,依託水、柑桔等資源優勢,圍繞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等支柱產業,瞄準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多形式、多渠道推介我們的項目和企業,多引進一些有利於形成產業鏈的配套產業項目。創新優化招商引資機制,探索專業化招商新途徑,千方百計尋求合作伙伴。發揮人脈優勢,把丹江口籍的成功人士請回來建設我們的家鄉。發展“飛地經濟”,鼓勵基礎條件較差或暫不具備條件的鄉鎮在工業園區引進項目、建設項目,誰引進、誰受益,實現項目引進鄉鎮和工業園區的互利互惠。

(四)傾力推進民生改善。抓住新一輪扶貧開發機遇,重點圍繞水利建設、道路交通、人畜飲水、上學就醫、文化娛樂等最現實、最迫切、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切實改善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全面落實幫扶就業的各項措施,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開展農民尤其是針對移民的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二三產業轉移。進一步完善住房、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集中力量完成移民掃尾工作,切實抓好移民安置點配套設施建設。圍繞十堰市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目標,切實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試點工作,加大矛盾排查調處力度,確保社會治安大局穩定。認真辦成、辦好政府提出的“十件實事”,兑現我們對全市人民的莊重承諾。

三、切實抓好各項工作落實

落實重於泰山,落實決定結果。落實就是執行力,落實就是生產力,有多大的落實就有多大的結果。

首先,抓落實,必須解放思想。當前,我市發展的最大障礙就是思想障礙。要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引導全市幹部羣眾跳出丹江看丹江,以開放的思想、開明的政策謀求新思路、強化新舉措、開創新局面。不論是“五百工程”建設,還是丹土一級路、東環路、環庫公路、“一江兩岸”景觀帶、右岸新城開發等重點工程實施,都需要我們大膽突破條條框框限制,大膽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分管領導不能坐等安排,要主動謀劃,想在前、做在前,積極為主要領導當好參謀。職位可以通過一張紙來授予,但威信要通過努力幹事來樹立。各地各部門、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我們在座的同志,一定要緊緊圍繞市黨代會、“兩會”和這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出主意,想辦法,確保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儘快成為跨越發展的成效體現。

其次,抓落實,必須強化責任。凡是確定了的事情,就要腳踏實地,盯住不放,不勝不歸。要把“三大目標”、“六項重點工作”、“六件大事”等重點工作,落實到責任領導、責任部門、責任人。經常對落實情況進行督辦檢查,已經落實的要看效果,正在落實的要查進度,沒有落實的要找原因、查責任。要慎重用權、公開用權、秉公用權,落實好“一崗雙責”責任制。要從用人導向上引領,深入推進治庸問責工作,重用實幹的人,決不讓第一名與第十名一個樣。

第三,抓落實,必須真抓實幹。一個地方的發展沒有什麼靈丹妙藥,就是立足於“幹”。決定了的事,就要立説立行、不推不拖,上級有政策、有項目的,要主動對接,抓緊落實;上級沒有支持,但只要政策允許、現實需要的,要敢想敢幹,千方百計創造條件,確保定一件、辦一件、成一件。講真抓實幹,就是領導幹部自己要親力親為,以身作則,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這種落實精神。在座的各位同志,既是抓落實的責任人,又是抓落實的帶頭人,不僅要謀全局、議大事、把方向,更要身體力行抓深入、管具體、幹到位,爭做抓落實的表率。

第四,抓落實,必須真情服務。搞市場經濟,最強的競爭力是環境,對客商最大的吸引力也是環境。抓經濟工作最大的責任,就是營造一流的投資創業環境。要把誠信建設、效率建設、優質服務放在改善投資創業環境的突出位置來抓,重點解決“中梗阻”、融資難等突出問題。我們的服務在講規矩、講程序的基礎上,更要注重效率和效果,真正把優化環境的成效體現在項目落户上,體現在客商的滿意度、認可度上,體現在羣眾對政府的公信度上。

同志們,丹江口的發展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時代賦予的機會和舞台,倍加珍惜羣眾寄予的信任和厚望,倍加珍惜當前大好的發展機遇,實事求是,務實創新,真抓實幹,加快推進宜居宜業宜旅的工業生態旅遊城市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的勝利召開!

在20xx年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篇三

市委九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剛剛結束,市委、政府立即召開這次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就是要把大家的思想、認識、行動進一步凝聚到推進改革創新的總體部署上來,動員全市上下團結一致,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全力推動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關於今年的經濟工作

今年以來,面對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全面落實加快發展的各項措施,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良好開局。

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地區生產總值從一季度的8.6%、二季度的9.1%、到三季度的9.6%,呈逐步加快態勢,預計全年達到450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從一、二季度的18.1%、到三季度的20.1%,穩中有升,預計全年完成458億元,增長20%;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9.96億元,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5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950元,分別增長11.2%和12.3%;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1%;單位GDP能耗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指標,下降4.5%;CO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氨氮四項主要污染物分別消減1095噸、11847噸、8791噸和155噸,均按自治區下達目標完成任務。

三次產業協調推進。重點工業項目穩步推進,實施新建、技改工業項目226個,完成投資241億元,麗珠醫藥、福華冶金技改等52個項目建成投產。預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00億元,增長12.1%。糧食生產實現10連增,被科技部確定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平羅農村土地經營管理制度改革試驗區建設順利通過農業部中期評估。旅遊和物流取得新成就,惠農陸港口岸列入自治區試驗區建設“8+1”方案,星海湖被評為中國文化旅遊新地標,我市被列入“中國文化旅遊示範基地”。

項目建設進展有序。實施111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07億元。大地循環經濟產業園、石嘴山火車站等19個項目順利竣工。充實完善項目儲備庫,共儲備項目339個,計劃總投資4263億元。爭取國家、自治區各類資金64億元,同比增長20.1%。引進實施招商項目284個,實際到位資金389.2億元,同比增長31.2%。

城鄉統籌步伐加快。組織實施了一批街路改造工程,建設特色街區5條,改造老舊小區22萬平方米,被列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實施舊村整治25個、改造農村危房2500户,重點小城鎮和幸福村莊建設不斷加快。簡濱、紅賽等公路建設順利推進,城鄉路網體系不斷完善。

生態環境繼續優化。推進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主的“六城聯創”,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累計投入5.8億元,全力開展主幹道路大整治大綠化。實施了35個重點林業生態項目,完成綠化造林10萬畝。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淘汰落後產能185萬噸,煤炭經營集中區全部實現封閉管理。

內陸開放成效明顯。啟動實施了10個重大專項,加快試驗區建設。促進寧夏與天津兩省市政府高層形成對接機制,周邊物流通道進一步暢通,組建成立石嘴山聯合學院,與約旦亞喀巴經濟特區、法國帕亥勒蒙尼亞市締結為友好城市。創新融資方式,日晶新能源、天潤新能源和綠恆科技在天交所成功掛牌。

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市級用於民生事業投入達31.4億元,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3%。棚户區改造建成安置房7504套,60萬平方米,廉租房、公共租賃、經濟適用住房2894套,15.4萬平方米。榮獲“全國最佳教育公平示範城市”稱號,被列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全國職業培訓示範城市和百家職業技能振興活動城市。

應當説,在今年國內外複雜多變的宏觀經濟形勢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十分不易。面對工業下行的巨大壓力,我們始終堅持把提升發展質量放在首位,堅持推進結構調整,研究出台了工業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狠抓優勢特色產業培育和技改升級,推動工業四大產業集羣發展;更加註重協調運行,定期分析經濟運行形勢,及時出台電價補貼、相互採購、貸款貼息等政策,兑現扶持資金5.1億元,減免税收3.5億元,全力幫扶企業穩定生產和恢復生產,有力促進了工業經濟不斷向好。面對投資乏力的嚴峻形勢,完善“六個一”工作機制,先後組織三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努力形成更多實物投資。深入開展項目研究,充實儲備項目庫,為明年乃至今後的發展夯實了基礎。修訂完善《石嘴山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市、縣區領導帶頭外出招商,一批新項目引進建設,有力促進了結構優化,支撐了轉型發展。面對財政下滑的極大困難,進一步加強財源培植和税收徵管,多方協調,爭取自治區保持神華寧煤集團市屬企業現行核算和税收管理方式不變、上調寧夏電力公司所屬各單位增值税預徵率等政策,進一步規範煤炭經營户税收徵管秩序,努力挖潛增收,將部分常年遊離於税收徵管體系之外的煤炭經營户納入監管範圍,確保了税收穩定。財政收入逐月穩步回升,9月份徹底扭轉了負增長的不利局面。面對民生剛性需求不斷擴大的主要矛盾,堅持民生投入只增不減,全力推進棚户區改造建設,深入實施創業就業工程,加快教育、文化、衞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提高社會治理水平,不斷完善和創新社會保障制度,完成十件民生實事,得到了全市人民的充分肯定和認可。實踐證明,我們的措施行之有效,成果明顯,及時化解了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確保了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當前我市經濟結構不優的根本矛盾仍未轉變,二產過重、一三產發展緩慢的現狀沒有根本改觀,結構調整的任務還十分繁重;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不夠,缺少大項目支撐,投資接續能力仍然不足;財政、金融、房地產等領域仍有潛在風險隱患;民生需求擴大與經濟發展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在明年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明年是深入貫徹落實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推進改革創新的任務重大而又艱鉅。明年進入到“xx”規劃的第四年,對於全面完成“xx”規劃至關重要。全市上下對此必須要有充分的認識,要正確把握經濟走向,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切實增強責任意識、使命意識、創新意識,全力落實好明年的各項工作任務。

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及xx屆三中全會、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和市委九屆四次全體會議精神,圍繞主題主線,堅持穩中求進,搶抓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實施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重大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營造“兩優”投資發展環境,堅定不移推進產業、民生、生態轉型發展,深入實施“五大戰略”,加快推進“六項攻堅工程”,為建設開放富裕和諧美麗新型工業城市、在全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左右;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1%和1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完成自治區下達單位GDP節能和主要污染物減排指標。

確定這樣的指標,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是從外部形勢來看,世界經濟仍將延續緩慢復甦態勢,國家將經濟增長指標控制在合理區間,確定明年的經濟增長指標為7.5%左右,自治區也將增長指標調整到10%左右,保持高增長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們必須把發展目標從追求增長速度逐步向追求發展質量和效益方向轉變,向完善公共服務和加強生態建設方向轉變。二是從階段目標來看,我們確定了在全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完成“xx”規劃目標迫在眉睫,我們的年度目標必須以階段性目標為參照,要在合理區間內儘可能將增長指標定的稍高一些,確保年度目標與階段目標之間的協調一致,防止顧此失彼。三是從發展實際來看,隨着我市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入,在新增產能與淘汰落後的交替階段,必須要在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中作出選擇,這是一個陣痛的階段,也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我們寧可犧牲一些速度,也要把經濟結構調過來,注重長遠發展。四是從拉動增長因素來看,目前我市投資拉動的能力明顯不足,民間投資潛力的釋放是一個漸進過程,不能過高預期明年的投資拉動作用。消費方面一直是我市的一塊短板,一方面外流現象嚴重,一方面受人口基數的制約,依靠消費增長的拉動作用有限。同時,綜合考慮我市勞動力優勢減弱,發展指標基數相對較大等原因,要求我們必須合理確定明年的發展目標,確保經濟社會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三、關於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

完成明年各項任務目標,我們要集中精力推動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當前我市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經濟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增大,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大勢所趨,刻不容緩。要圍繞啟動實施《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工作方案》,堅持做強二產、做活三產、做精一產,打好產業結構調整攻堅戰,努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打造石嘴山經濟升級版。

工業抓集羣發展。石嘴山的工業企業大都小而散,特色優勢產業缺乏競爭力,必須走集羣發展的路子,堅持創新驅動,強化工業經濟運行協調,在培育、延伸、壯大上下功夫、做文章,以優質增量調存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一是發展四大產業集羣。抓住石嘴山“國家級老工業城市轉型示範區”,被列入為自治區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十大任務的機遇,圍繞新材料、裝備製造、冶金、電石化工四大產業集羣,深入實施“雙龍工程”,紮實推進工業三個重大專項,做優存量,做大增量,力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從明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1億元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專項資金,用於重大項目扶持。為鼓勵發展優勢項目和特色項目,對列入國家、自治區的重大項目減免城市配套費,提供用地保障,給予貸款貼息,並優先申報國家和自治區的專項資金。二是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把技術改造和創新驅動作為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抓手,跟蹤實施好大地輪胎、國電大武口2×350MW熱電聯產、申銀特鋼二期、力帆凱馬汽車、金晶玻璃、墨星能源煤焦油深加工、科捷鋰電材料、華儀風電等29個重點新興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12億元;抓好中色東方、西北煤機、煜林化工等194個傳統產業技改項目,加快12個循環化改造項目建設,完成技改投資135億元,確保工業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60%以上;全力對接大唐國際火電、電投低熱值煤發電、寧夏凱添能源煤制天然氣、明陽集團光伏發電等20個項目前期,爭取早日開工建設。三是突出產業龍頭培育。龍頭企業是決定一個產業發展的關鍵,發展好一個龍頭企業,就能帶動形成一個產業鏈條。要對現有企業按競爭力進行分類施策,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通過兼併重組、產業整合、上市融資等實現超常規發展,有計劃地在每個主導產業上培育1-3家龍頭企業,形成產業領軍集團。支持中色東方、大地化工、申銀特鋼等向百億元企業邁進。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0家。四是抓好園區擴區調位。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效率推進、高標準管理,完善配套四個開發區道路、供排水、供電供氣等基礎設施,提高產業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按照主業突出、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原則,優化開發區功能佈局,推動差異化發展。全力推動淄山工業園、科技孵化園等專業園區建設,爭取生態經濟開發區列入全國循環化改造試點。

三產抓提檔升級。服務業是我市產業結構中的短板,也是支撐未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潛力所在。一要引進項目發展商貿物流業。重點培育和引進房地產、商貿流通和現代物流業重大項目,帶動住宿、餐飲、娛樂和其他服務業快速發展。重點加快石嘴山國際建材城、西部吉運物流園、紅星美凱龍商貿綜合體、萬博汽修汽配城、宏泰商業廣場等項目建設,積極引進全球全國知名連鎖銷售企業,大力發展高檔次、高規格的餐飲服務業,鼓勵建設星級賓館,培育一批經營有特色、服務有品位的名店、名小吃和名街區。二要依託特色發展文化旅遊業。堅定不移地圍繞沙湖做足做活旅遊文章,按照“觀景沙湖、休閒星海”理念,加快瀾波灣、星海銀河、五七幹校文化園、北武當生態旅遊區、中華奇石山等景區建設,積極推進泰華山水葡萄小鎮建設。要重點發展奇石觀賞、休閒度假、回族風情等特色旅遊,打造精品旅遊線路,提升旅遊吸引力。同時着力營造好服務軟環境,爭取吸引沙湖百萬遊客在我市觀光消費,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三要立足優勢發展口岸經濟。深入與天津市的溝通對接,進一步完善惠農陸港功能,加快津寧國際物流園區建設步伐,積極引進北方國際集團等國際性貿易企業,着力打造以惠農陸港為中心經天津港的出海大通道。

農業抓持續增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我市糧食連續多年增產之後,生產成本上升,品種退化造成賣糧難問題時有發生,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一是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強力推進百萬畝鹽鹼地改良工程,抓好灌區續建配套、溝道整治等項目實施,年內建設高標準農田1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15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0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2萬畝,夯實農業發展基礎,使其成為保增產、促增收的重要保障。二是提高優質增效能力。高標準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設,建成8個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圍繞龍頭企業調結構、打品牌、拓市場、建基地、帶農户,推動制種、清真牛羊肉、水產、蔬菜等產業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發展,全市制種面積達到13.5萬畝,牛羊飼養量達到300萬隻(頭)。實施良種選育和推廣工程,提高農民精耕細作和田間管理水平,重點抓好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示範應用,擴大優質水稻示範基地建設規模。三是提高社會化服務能力。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年內培育家庭農場50家,專業大户1000户,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達到50萬畝以上。提升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水平,新培育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0個以上,為農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務,輻射帶動農户4萬户,推動現代農業再上新台階。

(二)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要以新型城鎮化為統領,堅持以人為本,優化佈局,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形成城市、城鎮、鄉村合理佈局、功能互補、協同發展的格局。

優化城鎮規劃佈局。結合《寧夏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對我市的功能定位,圍繞“三城三鎮”總體發展思路,對我市已編制完成的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重點區域規劃進行調整,年內完成修編。要充分考慮鄉鎮、村莊產業結構、地理位置、民族構成等因素,全面完成《全市村鎮佈局規劃》。要加大規劃的執法力度,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科學性和連續性。

提高城鎮建設水平。完善城鎮功能,大力改善居住區環境,不斷提升城鎮建設水平。加快推進大武口城市功能擴容提質、惠農城區街路改造、平羅舊城改造等項目建設,實施城市街貌亮化和道路硬化工程,完成2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紮實推進智慧城市創建,完善基礎數據庫,建成市、縣、鄉、村四級信息網絡體系,完成4G寬帶網絡建設並投入運營。全力推進與柳州東化、中基浩泰等企業合作項目,完善環星海湖區域基礎設施,實施環湖景觀綠化工程,加快水域及航道治理,在環湖區域和房地產開發密集區及時規劃配建學校、醫院、商場等公共服務設施,聚集環星海湖區域人氣。抓好黃渠橋鎮、姚伏鎮2個重點小城鎮和潮湖雅園、陽光家園等10個幸福村莊建設及2500户農村危房改造。大力推進石銀同城化公路、109黃河大橋、簡濱公路等公路建設,暢通市內外通道。

提高城鎮管理水平。城鎮管理水平是城鎮現代文明的具體體現。要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有利時機,深入實施素質提升工程,完成好公共環境整治、公共秩序整治和公共關係建設三大任務,為躋身全國文明城市創造條件。要加大城市建成區私搭亂建現象整治力度,增加公廁數量,對背街小巷衞生死角集中整治,徹底改善城市形象。重點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增添各村鎮垃圾清運車和垃圾箱,充分利用各縣區現有垃圾填埋場作用,實現村鎮垃圾集中處理。完善村鎮供排水管道建設,啟用紅果子鎮、星海鎮等中心城鎮污水處理廠,逐步實現中心城鎮集中供熱。

(三)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是石嘴山的城市名片,是打造美麗石嘴山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們增強區域競爭力的重要任務,必須持之以恆推進。

加大生態建設力度。改善生態,對提升我市城市品位和優化投資環境意義重大,我們要持續加大生態建設力度,鞏固提升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果。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在每個縣區規劃建設一個3000畝左右的市民休閒森林公園,高標準完成30個莊點綠化,全年完成植樹造林10萬畝。繼續推進賀蘭山東麓防洪體系建設,加快實施武當廟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大武口溝中小河流治理、陰曆溝、柳條溝生態水庫等工程,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深入實施主幹道路大整治大綠化工程,完成主幹道路兩側綠化350公里,綠化面積2萬畝以上,拆除主幹道路沿線整治範圍內違章建築、廢棄建築,完成高速公路城市過境段廣告牌清理,徹底改善主幹道路沿線環境。

加強大氣污染防治。要認真抓好《大氣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落實,以可吸入顆粒物和細顆粒物防治為重點,全面推進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多種污染物的協同控制。強化預警應急能力建設,建立和完善環境空氣監測網絡,實現PM2.5監測全覆蓋,並實時發佈數據。加強工業園區、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重點污染源綜合治理,應用在線監控技術,對電石、鐵合金等重點污染源實施24小時監控。炭素、活性炭企業要採取新技術對煙氣餘熱進行污染治理和綜合回收利用,新建項目必須配套建設煙氣餘熱、廢渣等綜合利用項目。持續推進煤炭市場整治,提高已建成儲煤倉使用率,有效防止粉塵污染。

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劉慧主席在全區經濟工作會上強調,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不僅要有“進”,而且要有“退”;化解落後產能、節能降耗,中央是下了決心的,自治區將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各縣區、市工信局必須按照自治區分解的目標任務,不打折扣,不找理由,抓緊謀劃,堅決完成。要通過嚴格市場準入及差別電價政策,形成產業轉型的“倒逼”機制,加大落後產能淘汰力度。年內淘汰和關停鐵合金、電石、炭素、活性炭、碳化硅等行業落後產能56萬噸。力爭三年內淘汰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電石、鐵合金、碳化硅三個行業落後產能110萬噸,較20XX年節約標煤150萬噸。用於上大壓小置換的爐型,在新項目建成投產後要全部淘汰,能耗限額超標和環保不達標的炭素、活性炭企業逐步關停淘汰,力促落後產能退出市場,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堅決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確保年內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3.34%以上。

(四)深入推進改革創新。改革創新是明年工作的主基調,全市上下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自治區和市委的總體部署上來,大力推進重要領域改革,努力開創全市改革發展新局面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我們要按照自治區的安排部署,提前謀劃,認真組織,確保完成機構改革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兩大任務。一是全面完成市、縣區政府機構改革任務。要進一步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和職能,理順部門職責關係,最大限度地解決部門職能交叉和職能分散問題。要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動公辦事業單位與主管部門理順關係和去行政化,逐步建立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要進一步理順市與轄區權責關係,明晰不同層級政府職責重點和承擔的責任,確保權責一致。二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全面清理各部門行政審批和各種收費事項,切實減少政府對經濟活動及市場主體的干預和限制,減輕企業負擔,最大限度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對國務院、自治區已經明確取消、轉移、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要認真做好落實、承接和再下放工作;對現有行政審批事項繼續進行嚴格清理,最大限度予以減少和下放;確需審批、核准、備案的項目,要全部納入大廳辦理,撤併外設分廳,杜絕“體外循環”,真正把政務大廳辦成羣眾辦事的“超市”。對所有行政審批事項要推行並聯審批,進行流程優化限時辦結。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要以推動經濟轉型為目標,加快推進國企、財税、金融等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體制保障。一是推進市屬國有企業改革。全面落實市委、政府《關於市屬國有企業重組整合的意見》,採取合併整合、重組改制、有序退出、扶持壯大等舉措,着力打造以星瀚、礦業、九柱、善道、文化旅遊五大產業集團。要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充分授予市屬國有企業經營決策權,健全經營業績考核和投資重大損失責任追究制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要積極推動市屬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範管理人員薪酬水平、職務待遇。個別需要處理遺留問題仍在部門暫時保留的企業,在明年底一律推向市場。二是深化財税體制改革。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創新預算編制方式,實施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逐步對本級財政、本級部門、“三公”經費預決算公開。加強非税收入徵管,優化支出結構,強力推進增收節支。認真落實國家結構性減税政策,積極做好營業税改增值税工作。三是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創新融資模式,推進直接融資。推動企業發行城投債、短期融資券、中小企業私募債等債券募集資金。爭取星瀚集團發行8億元城投債,西北駿馬進入證監會上市審核“綠色通道”,2—3家企業在場外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上市。要強化對民間融資的監管,切實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四是控制和化解政府債務風險。中央和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都強調要把此項工作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市財政要會同審計部門儘快研究,提出對我市政府性債務進行有效調控和管理的具體意見,對市、縣區舉債空間進行科學核定,明確鄉鎮一律不能借債,強化風險控制、量力而行的理念,切實把政府債務納入科學使用、規範管理的軌道。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我們要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契機,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一是加快文化事業單位體制機制改革。制定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文化事業建設有關政策,鼓勵、支持民營文藝團體、民間文藝社團和農民自辦文化。加大社會文藝團隊扶持培育力度,推行社會文藝團隊“星級化”目標管理機制,實現每個行政村(社區)都有特色社會民間文藝團隊。二是健全完善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激勵機制。鼓勵社會力量通過興辦實體、提供設施等形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健全政府採購與演出補貼制度,通過政府資助、志願服務等多種形式,確保專業文藝院團和社會文藝團隊參與公益演出。三是積極探索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的有效辦法和管理機制。逐步將各類學校、企事業單位圖書館、文體場館設施等公共資源面向社會開放,抓好市圖書館數字化系統改造、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項目建設,爭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西部標準70%任務達標。另外,自治區將設立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支持文化體制改革,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接溝通,積極申報、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

深入推進內陸開放。推進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是當前和今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要以三年行動計劃和10個重大專項為抓手,加快推進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力爭各項工作取得突破。一是進一步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強化與周邊地市在資源、產業等領域的開發合作,主動融入呼包銀榆、絲綢之路經濟帶,推進跨區域產業協作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深化與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東中部地區的合作,有序承接東中部地區產業轉移。加大“走出去”力度,鼓勵支持企業、商會開展對外經貿、科技等方面交流活動,拓寬發展平台。認真籌辦中阿友好城市合作論壇,探索組建中阿國際技術和產業轉移中心,加強與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二是加快推進和落實10個重大專項。緊緊圍繞三年行動計劃及分工方案,加快推進10個重大專項,制定年度推進計劃,細化分解任務,明確完成時限,狠抓督促落實。加快推進重大專項所列項目建設,成熟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着力提高資金到位率、項目開工率、建成達效率,力爭早日發揮效益。嚴格落實重大專項領導包抓責任制,把試驗區建設納入全市目標責任制考核體系,加大考核力度,嚴格兑現獎懲,力促各重大專項取得明顯進展。

(五)持續不斷改善民生。要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把更多的財力、物力投入到惠民富民上,更好滿足羣眾需求,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明年要繼續辦好10件民生實事。

促進就業創業。深入開展全民創業行動,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8萬人。加大創業基地建設力度,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活動,提高全民就業創業能力。深入實施“育龍工程”,找準服務着力點,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更多服務,促進穩定就業。紮實開展創業大賽、技能大賽等評選表彰活動,營造全民創業氛圍。依託聯合學院等拓展校企合作,藉助企業的實訓基地、技術優勢,努力培養穩定的技能型、實用型專業人才,提高各類畢業生就業率,實現學校人才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雙贏。發揮優勢產業吸納能力,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促使化解淘汰落後產能的企業職工順利實現轉崗就業,做好社會政策託底工作。

完善社會保障。要健全城鄉社會保障制度,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突出抓好零就業人員和移民參加社會保險,做好城鎮職工、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工作。鞏固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成果,全力保障城鄉居民醫療待遇水平。大力推進創建全國衞生城市進程,實施健康寧夏全民行動。繼續加強基層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落實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提高服務均等化水平。積極防控重大傳染病,推進免疫規劃工作。加強全市優勢醫學專科和推進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加快實現“病有良醫”的工作目標。

加快棚户區改造。棚户區改造既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項民心工程。按照“兩年基本完成,三年徹底完成”的總體部署,各縣區、相關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確保每一個片區有人抓、有人管。針對世紀大道兩側等尚未掛牌出讓且拆遷量較大、投資成本較高的城市棚户區,要確定合理價格出讓給開發企業,提高企業參與棚户區改造的積極性;針對尚未進行房屋徵收、土地出讓的棚户區改造片區,要加快方案審定、規劃設計、招投標等前期工作,按照“無冬閒”工作部署,確保20XX年 XX月底具備開工建設條件。各部門在依法行政的同時,要建立綠色通道,提高辦事效率,為項目按期開工爭取時間。對完不成任務的轄區政府、市直相關部門包片包抓的責任人和開發企業,政府將依據棚户區責任追究辦法嚴肅處理。

抓好移民安置工作。要繼續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嚴格按照自治區移民政策和年度工作任務,加快推進移民安置房及配套設施建設。要創新移民安置方式,逐步擴大插花安置。要高度重視已搬遷移民的教育引導、技能培訓、產業培育、創業就業、管理服務和社會保障等工作,確保廣大移民能夠儘快融入當地社會,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

四、抓好當前幾項工作

歲末年初,各方面的工作任務都很重,要注意統籌兼顧,確保今年工作有個好結尾,明年工作有個好開局。特別是當前,要注意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做好睏難羣眾生活保障。年關將至,各縣區、各部門、各單位要深入基層走訪慰問,切實解決好睏難羣眾特別是城鄉低保對象、生活困難的城鎮失業人員、殘疾人員、優撫對象等弱勢羣體的生產、生活問題,要嚴格按照有關政策,落實各項救助措施,切實解決困難羣眾的實際困難。民政、工會、殘聯等有關部門要在“兩節”前組織好對困難羣眾的慰問救助工作,使他們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温暖。

(二)抓好無冬閒活動。開展無冬閒項目建設是贏得建設時間、爭取工作主動採取的必要措施。當前,除了要完成今年各項重點項目的收尾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明年重點建設項目規劃設計、徵地拆遷等前期工作,為明年的工作做好充足準備。各縣區、各部門要超前謀劃,確保明年3月份各重點項目全面啟動。

(三)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招商引資是落實項目的前提和基礎。當前,各個企業正在制定明年的發展戰略,確定投資方向及領域,各縣區、各部門要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圍繞我市形成的產業鏈、資金鍊、設備鏈和資源鏈,積極主動地去了解信息,捕捉信息,利用開春前這段時間,加強同外地企業的聯繫,主動上門,尋找合作契機,推動北方國際貿易服務中心、中節能環保、中電新能源、西子控股裝備、徐工機械製造、中糧可樂及小麥加工、雨潤農產品加工基地等項目早日落地。同時,現在也是國家、自治區及相關廳局對明年資金、項目進行分配的時候,各縣區、各部門要加大向上爭取力度,使我市有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和自治區的盤子。

(四)切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近期中石化青島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燃特別重大事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李建華書記、劉慧主席都做出了重要批示,加之當前及後幾個月,各級“兩會”都要陸續召開,元旦、春節也已臨近,保持安全穩定的環境極為重要。各縣區、各部門及企業主要負責人要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政治敏鋭性,克服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始終保持如履薄冰緊迫感,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鬆懈,及時採取科學的工作手段和有效的工作措施,切實將各項安全制度和措施落到實處。

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對貫徹市委九屆四次全會精神、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讓我們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信心、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紮實做好各項工作,為建設開放富裕和諧美麗新型工業城市、在全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奮鬥!

標籤: 講話 全市 會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zqk4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