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活動總結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 >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目標在各年段具體實施的探究》課題研究報告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目標在各年段具體實施的探究》課題研究報告

課題研究背景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目標在各年段具體實施的探究》課題研究報告

1、社會現實意義的需要: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經濟預示着人類社會生活將發生新的巨大變化。知識經濟時代是以創新為特徵,以知識創新為動力的時代,創新是其靈魂。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新,誰在知識創新中領先,誰就能在經濟競爭中佔據優勢。 我國目前最緊缺的就是創新型的人才,因此教育承載着這個迫切的任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這個緊要關頭應運而生。

2、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50年來真正設計和實施的一門實踐性的必修課程,具有清晰的課程目標、學習活動內容領域,是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課外活動、活動課的繼承、發展和規範。它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以學生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在培養目標上是綜合的。它強調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整體發展,體現這門課程是密切聯繫學生生活,重視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聯繫的整體認識和體驗,同時還必須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3、學校自身的追求:

我校是福建省農村示範學校,也是泉州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校,現有學生3000多名,其中外來生XX多名。莘莘學子不遠而來,就是因為學校嚴謹的教風、濃郁的學風、嚴格的管理和過硬的教育質量。潤物無聲,凌雲有志,鋭意進取,開拓創新是我校百年的精神傳承。

因此,我們在發現了實施課改的幾年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探究、參與活動的慾望還不夠積極;動手操作能力、解決問題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有待提高;創新能力不盡人意;不善與人合作交流等的問題時,我校本着着力培養既有底氣又有靈氣、具有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生動活潑的學生,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這一理念及創建品牌學校的信念。於是,在 XX年七月,申請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綜合實踐活動及其師資建設》福建省分課題-----《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目標在各年段具體實施的探究》。

課題研究內容

一、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定位。(包括課時設置,任課教師的配置)

二、各年段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定位。

三、不同領域活動主題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

四、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

課題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採取理論研究與行動研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行動研究領先,在行動研究中比較、總結經驗,形成理論與實踐模式。改革實驗研究實行滾動推進,先從實驗班開始,逐步形成系列,向全校鋪開。

課題研究步驟

一、嘗試階段(XX.4-XX.8)

1、組織相關教師研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關文件,資料,收集優秀案例。

2、選擇一、二個課題開展活動,初步瞭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形式。

3、召開一次案例研討,觀摩課,為XX年9月進行研究作好準備。

4、制定並修改課題方案。

5、擬訂“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和“年段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二、實驗階段(XX.9-XX.6)

1、由專門教師在2-5年段組織具體年段研究工作

2、在2—5年段專門開設綜合實踐課程,每週兩節。

3、每週到1個年段瞭解活動組織的動向,收集相關資料。

4、每月聽取4節學生活動彙報課,開展1次彙總會,總結本月4堂實踐活動課的優缺點,記錄相關經驗。

三、總結階段(XX.7-XX.8)

四、推廣階段(XX.9-今後)

課題研究成果

一、課題研究的成效

在課題研究實驗中,我校大膽實踐創新,廢寢忘食地付出艱辛的勞動,忘我無私的奉獻,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同時也獲得豐碩的成果。

1、多位老師在全國總課題組、省分課題組、泉州市、晉江市各級論文、案例評選中獲獎;多次在全國、省、市的課改教學活動中推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研討課、示範課,深受與會者的肯定。XX年4月在全市舉行 “晉江市綜合實踐研討活動”中,我們推出了不同課型的研討課並展示課題研究實驗的成果;XX年5月,在全國綜合實踐活動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中提供《玩具總動員》和《閩南民藝雜壇》兩節研討課,獲得了北京專家組的肯定;XX年10月,在“泉州市綜合實踐研討活動”中提供《多彩的服裝家園》主題生成研討課,受到各級領導、專家、老師的好評;XX年4月《走進南音》活動策劃課參加晉江市、泉州市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堂錄像比賽,均榮獲一等獎;XX年10月,在福建省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展示《人際交往活動》生成策劃課,榮獲一等獎。研究實驗活動已經產生很大影響,對本市的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產生一定的輻射作用。

2、課題研究實驗給校園帶來了令人驚喜的變化,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學生思維活躍,熱情高漲,學生樂於動手、實踐、創新,樂於蒐集處理信息,獲取新知,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能自主形成研究的課題,並針對課題研究分成合作小組,採用科學的方法收集,整理材料,採用多種形式進行彙報,宣傳。三年來共開發142個小課題,共完成 “課題研究活動記錄表”1105份,,“採訪卡”756份,“調查表”572份,“評價表”近960份,“問題卡”225份,撰寫“體驗日記”2120篇,“活動感言”2057篇,“自創作品”392份,“手抄報”620張。

3、在課題研究實驗中,全體成員的思想素養,業務素質,開拓創新精神,對課題研究的態度,更新觀念意識,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整理收集了“實踐·收穫·啟迪”、“創新·成長·領悟”、“課題實驗組教師論文案例集”、“課題各階段計劃和小結集”、“師生活動剪影”等五本書,其中收錄優秀案例,課堂實錄,精選論文、學生用書、學生活動剪影以及創作的作品。

4、在課題研究實驗中,專家指導組、行政、課題組成員、互相配合,通力合作,深入第一線,共同研究,取得了很多寶貴經驗,這些寶貴經驗將會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煥發出精彩的光芒。

二、課題研究實驗的啟迪

(一)在課時設置上

在進行課題實驗的過程中,我們得到學校教導處的大力支持,在課時的設置上給予了靈活變動和調整。第一年,我們嘗試在每個實驗班設置兩節連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實驗了一學期後,我們發現:活動內容如果是動手操作性較強的課,學生一般能在兩節課中保持高亢的熱情。而如果是產生主題的背景課、設計活動方案課或彙報課,一般都很難保證學生的活動熱情能持續到第二堂課的結束。而且我們還發現:低年級的學生因為自我約束能力較差,有意注意不夠集中,如果兩節課連續上,極容易呈現出疲憊的狀態。為此,在第二學期,我們就嘗試調整為彈性課時制,即任課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安排,把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和其他學科的時間進行調整,而這樣做的侷限是:任課教師必須兼任本班其他學科的教學,才能保證課時的安排得到落實到位。一個學期下來,覺得這樣的課時設置還是不夠合理。於是,在第二年裏,我們又進行了新的嘗試:每週三節課,一節單獨,兩節集中。據大部分教師的反映,這樣設置合理、有效。一節單獨課便於落實上個星期佈置的任務,或者進行主題的生成,或者對這個星期的活動作個安排,而兩節集中課又剛好可以開展活動,或者進行彙報。這是較多老師滿意的一種設置方式。因此,為保證課時落實到位,同時又考慮到該課程主題的靈活性、生成性等特點,現在,我們課時的設置是每週三節,一節單獨,兩節集中。

(二)在師資配備上

權衡學校任課老師的功課安排及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本身對任課教師的要求,我們因校制宜,因課用人,在師資配備方面對任課教師進行了合理的開發。第一年擔任綜合實踐活動的老師既有本班的班主任,也有科任老師,還有跨越年段的其他老師,其中我們發現:跨越年段擔任綜合實踐活動,由於老師有時不易把握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等問題,在對學生做活動的具體指導有時不容易到位。第二年,基於綜合實踐活動有時需要家長的配合,班、科任老師擔任方便與家長聯繫,而且與學生相處的時間較長,可以及時和學生交流信息的考慮,我們保留了原來本班的班主任、科任老師繼續擔任綜合實踐活動。同時,也安排了同年段的老師跨班擔任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後,我們發現:綜合實踐活動由本班的班、科任老師擔任,在功課緊張時不容易保證課程的課時數,經常會挪作他用,不能保證課程的正常實施;而採用同年段老師跨班擔任的效果最為理想,既保證了課時數,也較為熟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水平,利於操作。同時,在第二年下學期,我們還發現了因為信息技術是屬於一種專業性比較強的科目,由綜合實踐活動的老師擔任,只有實用性,而沒有系統性。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不紮實,不利於學生今後的應用。所以,在第三年的實驗中,我校從三年級開始,每週增設一節信息技術課,由專職的信息技術老師來擔任對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操作的指導。這樣,每週就有三節專門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一節信息技術課程。這樣的設置,一方面保證活動有效地指導,一方面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實施效果顯著。

(三)在課程資源上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其豐富性、多樣性遠遠超過單一的學科課程資源。我們根據本地區、本校的實際,把可以為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實施服務的一切因素髮掘出來,利用起來,使這門課程的設計更為科學,實施更為有效。

1、主題確定由完全由學生生成到學校有規劃的“預設與生成”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由國家設置,由地方和學校根據實際開發的課程,這就決定了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生成性。在第一學期的實驗中,由於對課題生成性的片面理解,認為施於學生的任何活動主題都是生成的,導致活動進程緩慢。同時發現如果完全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而獨立自主地選擇並確定研究主題,有的活動主題泛、大,有的沒有研究的價值,影響學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師指導的有效性;但如果是教師為學生預先選擇並設定研究主題,則會遏制學生自主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從而影響學生對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因此,在第二學期裏我們立足社區環境資源特色,確定學校總課題——《走進安海》。再根據不同年段的年齡特點和探索能力,產生了不同方面,不同層次的子課題:二年級以“家鄉的風味小吃”為主線、三年級以“家鄉的風俗習慣”為主線,四年級以“家鄉的支柱產業”為主線,五年級以“家鄉的名勝古蹟”為主線來開發課程資源。實驗了一學期下來,發現這樣雖然有利於學校的整體規劃,但違背了綜合實踐活動的本質特性——生成性。生成性,意味着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活動方式、活動過程,都要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生的現實生活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活動的主題,從而自主確定和選擇的。因此,在這些預成的主題下,我們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自我生成和建構。如二年級,在學生品嚐了安海的各色風味小吃後,發現學生最感興趣的是“桔紅糕”,就產生了《品説桔紅糕》這一主題活動。五年級的學生在獲知安平橋(五里橋)被列入泉州十八景,他們想進一步探索安平橋的過去和現在,就產生了《漫話安平橋》這個主題活動。隨着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不斷生成,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興趣盎然。

因此,我們發現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規劃和周密設計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為了使其生成性發揮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當然隨着活動過程的展開,學生在與情境的交互作用過程中會產生出新的目標、新的問題和新的對結果的設計,要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就要求我們教師要肯定其存在價值,認識到這些生成性目標與生成性主題的產生的必然性,從而將活動引向新的領域。

2、活動課題主線由單一地關注家鄉擴展到關注“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三大主線。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貫穿着“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三大主線,這就要求我們應該多方面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構成活動內容的豐富多彩。在實施一學期的“走進安海”系列活動後,我們發現我們探究的範圍太狹隘了。於是,在第二個學期實驗時,我們重新確定學校活動課題總主線——《童眼看世界》,再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探究能力,生成各年段的活動課題的子主線。如:二年級以“小小的我”為主線,包含:我的出生、認識我自己、我的身體、我愛我自己等;三年級以“我的家庭”為主線,包含:我的爸爸媽媽、父母的節日、尊老愛幼等;四年級以“我的學校生活”為主線,包含:我的同桌、我的老師、我的學習用品、我的校園、我為學校出謀獻策,校園植物户口簿等;五年級以“我們成長的地方”為主線,包含: 家鄉的風味小吃、家鄉的風俗習慣、家鄉的名勝古蹟等;六年級則以“我們與社會對話”為主線,包含:環保、青少年成長話題,社會問題等。這個活動主線包括了政治方面、經濟方面、文化方面、藝術方面、科學方面、環保等方面,可以與學科教學相結合,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經過將近一年的實施,我們發現產生的活動主題範圍擴寬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很多,為探究與深度體驗做了有利的保證。

3、活動模式由表演式的彙報課到主題策劃課到方法系統指導的常態課。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嶄新的課程,如鄒開煌教授説的“上什麼,怎麼上?”對於大多數老師需要的不僅僅是理念,而是具體的操作。因此我們在XX年的4月召開了第一次的案例研討活動,初步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形式:確定主題→制定方案→採用各種手段收集資料→整理→進行交流彙報。教學實踐的結果顯示,一開始就要求學生提主題,設計活動方案,收集處理信息,教師往往要用很大的力度去逐個指導,而且活動週期長。

因此我們思索,是不是在開展活動前,應該先要讓學生知道綜合實踐活動要做什麼,如何做。例如,要培養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學會設計活動方案;學會進行調查、進行訪談、進行實驗;學會處理收集回來的資料、撰寫活動總結或報告。實驗中,我們首先把第一次案例研討活動中學生的所有活動過程的錄像和學生彙報時的資料呈現給孩子們,讓學生們看看錄象中的學生是怎麼樣生成課題,怎樣探討活動方案,怎樣利用課餘時間到菜市場、水果攤、新華書店、超市等地進行調查的實況錄像,以及他們採用了哪些形式進行彙報等一些形象生動的資料代替了教師枯燥無味的解説,讓學生先模仿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但是不是所有的綜合實踐活動都必須經歷四、五個活動階段?是不是所有的彙報都要逐個地介紹?我們又進行了新的摸索。我們把原來的活動課程的內容和綜合實踐的調查,採訪相結合,在低年級推出了短週期的活動。如《品説桔紅糕》和《玩具總動員》這兩個活動都只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確定要研究的內容,並進行社會簡單的調查。第二個階段把調查的內容進行簡短的彙報,並當場在課堂上進行設計和製作。而在《漫話安平橋》的彙報課上,我們打破了常規的課堂模式,讓學生們離開座位,自由選擇想要了解的內容到其他小組去參閲收集到的資料,然後討論交流自已的感想、困惑及收穫,這樣就把自主性學習延伸到課堂。

同時,我們還發現在許多綜合實踐活動中,老師們容易偏重活動形式,忽略具體活動方法的指導;偏重學生活動方案,忽略教師指導方案等,學生的深度體驗不夠,個別存在着“形式化”的傾向。因此,我們認為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時,教師應增強活動方法指導的有效性。於是我們結合某個活動主題的某個情景側重對學生滲透一、兩種活動方法和能力的培養,不斷地以內容為載體,進行系統、有趣、實效地活動方法指導,從而強化、促進學生科研能力的成長。如:在《多彩的服裝家園》主題生成課中,教師重點對學生進行制定和設計活動方案、蒐集與處理資料的指導。在《走進南音》活動策劃課裏,教師既放手讓學生探究,自己找路走,又恰當指導,讓學生生動形象地學會了問卷調查、上網查資料、採訪、宣傳等探究方法。在《網絡“利”與“弊”知多少》的主題活動中,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怎樣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怎樣進行調查,怎樣做好活動的總結及寫好活動的結題報告

如今,綜合實踐活動在我校已經成為一種實實在在的常態課,課堂上老師們能輕鬆駕馭,活動中學生們能自主、順利、有序、深入地開展。

4、評價形式由教師的單向評價向各種形式相結合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促進本課程的開展,因此對學生的評價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環節。

剛開始實驗時,我們強調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成長,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給予激勵性的口頭評價或書面評價。如:關注學生在活動中是否積極投入,努力想辦法解決問題,主動地與同學討論。還將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和活動產品如研究報告、模型作品、主題演講等作為評價他們學習情況的依據。但是這樣的評價還是教師單方面的評價,是單向的評價。

第二個學期,我們開始在每個活動過程中引入評價表,評價表中有小組評、自評和教師評。小組評即小組長組織大家用舉手表決的辦法來評定;自評就是給機會給學生提出小組評自己評得不合適的地方;教師協調就是教師介入組織學生重新評,幫助學生公正的評價。在評價完成之後,充分考慮學生是否接受評價成果,給學生“申訴”的機會,這不僅體現了評價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過程,更體現了評價是民主、平等的過程。

第二年,我們又採用了星級評價。通過觀察,關注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行為、情緒情感、參與積極性等表現,並將其作為評價他們的標準,儘可能地抓住他們的閃光點,採用即時評價的方式,及時地獎勵各種激勵星。如:在小組中團結合作,就能得到一個“合作星”;在成果彙報時表現突出就能得到“彙報星”;在活動中積極動腦筋,想出了新方法新點子,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等,就能得到“智慧星”;在活動中能蒐集整理好資料,就能得到“資料星”……這樣讓每個孩子及時地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強了自信心,激發了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為了便於學生蒐集在活動過程中所得的星星,及時地瞭解自己的表現,我們在學生的“成長記錄卡”上設計了一個“光榮榜”,讓學生把所得的各種星貼在上面,同時學生每得5顆星就可以換一件小禮品(一張表揚卡、一個成長記錄袋、一張活動照片、一本記錄本等),在學生中形成了你爭我奪的氛圍。

現在我們的評價方式靈活多樣,有口頭語言評價、書面評價、星級評價、表格評價、成長袋評價、網上自助評價;有自評、互評、師評、家長評。真正地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做到既關注過程又兼顧結果,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評價,讓評價真正成為一個發展的過程。

(四)在課題組制度建設上

綜合實踐不是校本課程,但是依託校本開發的管理和機制。教研不是口號,其真正有效的開展,需要有一定的體制和機制的保障。

1、定時間、定地點,定主題的研討。規定每雙週二下午2-3節全部課題組教師集中多媒體教室進行專題教研。教研的內容主要有:圍繞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開展主題教研、觀看課堂教學錄像和專家講評,教師的專題講座,集中的課堂觀摩與交流等。

2、採用在職培訓。對綜合實踐課題組的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的培訓,組織對大學課程《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與原理》進行的學習,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為指導學生奠定基礎。

3、量化評估與精神激勵相結合。期初每位實驗老師必須制定本學期的實施計劃、活動枱曆、活動設計,每學期最少要提供一堂校級公開觀摩課,要有教案,課堂實錄、反思。期末對整學期進行回顧和總結,提交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有價值性的資料,課題組用《養正中心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期成果考核表》來評價和考核教師的工作,肯定有突出成效的教師,推選在課題組中作講座。

總之,通過三年的課題研究,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經歷了一次次成功的探索,迎來了萬紫千紅的春天,真正地與新課改走到—起。成績只能説明過去,未來從今天開始。今後,綜合實踐活動的常態化實施,我校仍將風雨兼程,保持着旺盛的熱情,弘揚科研精神,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思考,不斷創新,不斷追求,力爭再創另一個新輝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odong/zonghe/9zej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