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構建共同體的雅行教育實踐與研究課題開題報告

構建共同體的雅行教育實踐與研究課題開題報告

三、開題論證後的實施方案(由課題主持人填寫)

構建共同體的雅行教育實踐與研究課題開題報告

填寫內容:問題提出、研究意義,研究綜述、核心概念界定、理論依據、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實施步驟和措施、組織領導、成員分工、研究成果及責任人、經費管理以及課題研究目前行動情況等,並附主要參考文獻。表格不夠可以自加頁碼。

(一)問題的提出

我校創辦於XX年,是一所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絕大多數學生來源於農村,獨生子女、留守兒童較多,學生家庭條件相對比較好。但多數學生因受到家庭的放縱或溺愛型教育,及對社會不良風氣缺乏正確的判斷而受到一定影響,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責任意識淡薄,還存在很多不良行為習慣。而當今社會已進入一個全球信息化、經濟一體化、高度物質文明的時代。一個舉止不雅、談吐粗俗、不懂禮儀的人在現代文明社會中是沒有品位的,是不可能走向世界與人愉快合作,也很難融入高度文明的和諧社會。有鑑於此,我們決定在開學伊始在全校啟動“雅行教育”實踐研究。

(二)研究意義

雅行教育作為一種德育新路徑,為走入困境的學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方法指引,更為德育工作的生活化、主體化、實際化、時代化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雅行教育將德育融入學科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活動及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基礎和人文情懷。雅行教育在德育觀念、德育方法、德育環境、德育內容等方面進行了新的思考與探索,對於促進學生道德認知、道德情感與道德行為的養成與發展,實現德育工作目標,提高德育實效性等方面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構建雅行教育共同體,讓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更好的培養和諧發展、人格健全的現代人才。

(三)研究綜述

目前,國內外學校以“雅”為核心開展相關的德育理論建構和實踐活動有很多。有雅行教育、孝雅教育、卓雅教育、雅教育等。雅行教育由湖北省武漢市廣埠屯國小於XX年率先推行,中央文明辦把該校的經驗作為優秀案例在全國推廣後,在全國獲得很大反響。湖北省中國小掀起了開展雅行教育的高潮,有代表性的學校有:武漢市洪山區花山中心國小以開展“雅言、雅行、雅趣”為特色、麻城地區振東學校以“學雅規、立雅標”為特色等等。上述學校開展雅行教育的主要思路是:把德育融入校園文化、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師生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儒雅博學、情趣高雅的人。實施雅行教育的學校在充分實踐的基礎上,也積極建構相關理論。但其提出的理論框架與實驗學校的實際實施情況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現在:其理論框架龐大複雜,包括學生行為規範、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教育、校園文化等內容,但大多數實驗學校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只是側重學生行為規範教育,但在學科教育、校園文化、社會實踐中滲透雅行教育的不多,同時涉及雅行教育評價的也不多。課題研究和實踐活動只是侷限於校園,沒有延伸到家庭和社會。

綜上所述,實驗學校他們都為後繼者的相關研究和實踐提供了較高的參考價值。但是應該清醒地看到:以上研究和實踐主要集中在城市國小,其生源在人口構成和文化特徵方面比較單純一致,其家長羣體的思想文化屬於較高層次。但對於城鄉結合部、農村學校,尤其是留守兒童比較多的學校,以及在家長素質普遍偏低的情況下,如何培養學生講文明禮貌、具有規範的行為習慣、高尚的人品道德、健全的人格等,如何在該類型學校內部和家庭中實行雅行教育等等,目前各校已進行的相關研究還比較忽視。另外,已有的研究大都是注重於學校內部的教育,學校.家庭.社會如何形成合力,共同作用於雅行教育,使雅行教育更具有實效,各校研究也還不夠深入。因此,我們的研究就是為了解決上述不足。

(四)課題界定

“雅”,是人內外兼修的氣質,是人內在精神修養不斷提升而外顯的文雅風範。“行”,是人知行統一的能力,是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培養出的一種較穩定的行為習慣。學生如果從小就能做到行起於正,達成於雅,將為其終身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礎。雅行的具體內涵就是要有慧中而秀外的素養。“秀外”是對個體外部行為表現的要求,其內涵包括:語言文雅、行為儒雅、形象優雅、情趣高雅;“慧中”是對個體內在知識、情感素質的要求,其內涵包括:具有內化的豐富的情意素養,如同情心、愛美之心等;具有與其年齡相對應的稍微超前的而且不斷積澱的文化素養,有道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前者是對學生情感素質和情趣特點的要求,後者是對學生知識素質或“知”的要求。雅行教育就是要實現從“反應人” 向“慧中秀外” 的人變化的過程,是“實然人性” 向“應然人性” 發展的過程。在當今社會背景下,需要考慮“能行”(實踐能力)、“禮行”(文明素養)、“善行”(公民責任)。綜合起來:博學、智識、雅行、善為、才藝。共同體是指由學校及家庭、社會共同構成的團體,團體成員在開展雅行教育過程中經常進行溝通、交流,並分享各種資源,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形成合力,共同作用於雅行教育的新型的模式。

(五)理論依據

1.中共十八大報告中,黨對教育的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雅行教育旨在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 指出,對未成年人的培養要把“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當作首要任務。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各級婦聯組織、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國小校要切實擔負起指導和推進家庭教育的責任。

3.主體道德教育理論。雅行教育是遵循學生心智規律,喚起學生道德發展的內在需要的基礎上的以人為本的教育。崇尚價值引導和情景感悟,崇尚情景陶冶和自我教育,力圖避免強制和生硬灌輸,追求由他律向自律的轉化,從而引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健康發展。

4.“實踐德育”理論。雅行貴在“雅”,重在“行”,因此雅行教育是一種“實踐德育”。長期以來,我國思想品德教育遠離社會實踐活動,表現出強烈的“書本德育”的不良傾向。學校德育應力戒簡單的品德與社會知識的灌輸和説教,注重在實踐過程中進行良好行為的自主建構,促進中國小品德與社會性素養的不斷生成。

5.“生活德育”理論。德育要回歸生活、親近社會,反映中國小的生活需要,雅行教育旨在密切聯繫學校、家庭生活、社區生活以及學生在這些空間中的生活經驗、生活事件進行教育。雅行教育還在於考慮到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社會要素、社會關係和社會活動,引導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參與社會生活,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

(六)研究目標

1、通過探索 “雅”的學校文化建設和注重“行”的系統教育,以及操作、管理方式,構建以“學校、家庭、社會”為共同體的雅行教育模式體系,培養和諧發展、人格健全的現代人才。

2、在研究過程中不單一依靠學校、教師,還充分發揮和利用家庭、社會的力量,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共同管理的體系,儘可能發揮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體的作用。

3、積極探索並構建“雅行教育”學科課程滲透體系,把雅行教育滲透於學科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從而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有效地提高學校德育工作整體效益,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4、注重對學生雅行的評價,也同樣對教職員工及家長的雅行進行評估;注重對雅行教育效果進行評價,更重視對雅行教育的過程評價;建立多種評價,把量化評價和定性評估有機結合。從而建立多層面、多角度的立體評價體系。

(七)、研究內容

1.雅行教育的校園文化建設研究。校園文化建設“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原則,“一箇中心”以創造有利於校園和諧、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的校園文化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堅持以“學深入潭、品質如玉”的玉潭內涵及雅行教育為特點的樓羣、走道等物質文化(幼兒園、國小、國中部教學樓、綜合樓、食堂分別為玉璞樓、玉琢樓、玉成樓、玉宇樓、玉膳樓;國小部、國中部、教工宿舍分別為文雅樓、儒雅樓、風雅樓);堅持以學生雅行教育內容和成果的教室文化、報刊文化、櫃窗文化等為內涵的意識文化。

2.雅行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師生員工、家長愛心語言及忌語集;師生員工、家長雅行及忌行指導手冊;師生員工、及家長文明禮儀叢書;雅行教育活動指南。

3.雅行教育的操作體系研究和雅行教育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體的實踐與研究(家校教育同盟的構建)。

4.雅行教育的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實施的研究。

5.“雅行教育”學科課程滲透實踐研究。

(八)研究思路

在本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本着“調查論證——制定方案——培訓學習——分組實施——階段反饋——活動實踐——構建體系——總結提升——形成成果”的課題研究思路。以學科教學、雅行課程、主題活動、社會實踐等為主要研究陣地,以培訓促提高、以感悟強意識、以體驗鑄行為、以評價促內化的研究進程。課題組成員既合作有分工,在課題論證、方案制定、培訓學習、課題研究等過程中,結成一個“科研成長共同體”,有效保證研究的實質性進展。

(九)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緊密教育教學實際,把課題研究落實到平時的工作中,針對課題研究過程中不斷產生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反思、調整,並提出改進意見和方法,並付之於行動。

2.案例研究法。把在雅行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生的有意義、有價值的故事,記錄下來,通過反思和感悟,形成研究案例,從中反映探究、摸索的過程和細節。

3.經驗總結法。對在實踐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進行歸納、提煉,進行分析,得出雅行教育實踐研究方面的成果,確定具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的方法。

(十)研究原則

1.科學性原則。課題組成員要組織全體教職員工及家長認真學習 掌握目標,理解掌握《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精神,組織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等相關雅行教育及其它教育教學理論,使全體教職工及家長在教育教學中尊重科學、遵循教育和兒童少年的成長規律。

2.實踐性原則。雅行教育我們堅持師生員工的主體地位,師生員工均積極參與學習、體驗活動,最終達到行為的內化,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並通過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的目的。

3.差異性原則。研究過程中我們根據學生年齡的不同、家庭教育的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每個孩子在不同方面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

4.整體性原則。學校、家庭加強長期的合作交流 ,全體師生員工、家長形成整體推進的合理,真正發揮家校教育同盟的合力;在教育內容上力求整體性、系統性。

5.創新性原則。每月開展與課題有關的活動,適時召開課題的研討會、交流會,及時總結經驗,創新研究思路和方法。

(十一)實施步驟和措施

1.準備階段(XX年4月--XX年4月)

①組織課題組骨幹力量學習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相關理論,收集資料,分析研究國內外心理健康教育在國小各科滲透的實踐研究的歷史和現狀。課題組全體成員學習有關理論、查閲資料、討論制定並修改課題方案及各項制度。

②建立研究組織,構建本項目研究的申報材料框架。組織專人就主要內容進行商討,形成初稿,約請專家、領導論證。

2.實施階段(XX年5月--2016年3月)

定期召開專題分析會,請有關專家給以指導和幫助,並及時修正,充實課題方案,使實驗不斷深入。歸納出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滲透雅行教育的新方法。

3.總結階段(2016年4月—2016年9月)

在有關領導、專家指導下,進行教學實驗總結,收集課題成果,撰寫實驗報告和相關論文,然後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再次修改實驗報告,準備結題工作。

(十二)組織領導

課題組組長及課題主持人曾章武校長,全面負責整個學校的教學工作,為中學高級教師,有着豐富的課堂教學實踐經驗積累和深厚的教育教學理論修養功底,多次榮獲市縣名優校長、名優教師、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曾有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級及省市級評比活動中獲獎,並且成功地主持過省市級教育課題的研究工作。

課題組副組長鄧茂松校長,負責國中部的教學工作,中學高級教師,桃江縣教育系統“十傑”共產黨員,湖南省優秀教師、益陽市優秀教師,桃江縣優秀中學校長。教學成績突出,是桃江國中政治把關教師,參與過多本資料的編寫工作,為省級教研課題參與人員。

課題組副組長蔡彩承諾,現任學校教導處主任,專職於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為中學語文一級教師,桃江縣首屆名師,兩次被評為益陽市優秀教師,多年來堅持參加各類進修,堅持進行教育教學理論學習,並在教學中進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嘗試,曾在各級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教育教學方面的文章4篇,具備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主持的微型課題《農村中學語文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獲縣二等獎;作為主要參與者的市級課題《農村留守兒童學習、心理現狀及對策研究》獲市二等獎;作為主要參與者的省級課題《提高農村中國小教師校本培訓有效性策略研究》獲省二等獎;

課題組其他主要參與者,大都來自教學第一線,有多年的德育課教學的實踐,他們年富力強、具有研究和創新精神,其中有不少教師曾主持或參與過課題研究。

(十三)成員分工

(十四)研究成果及責任人

(十五)課題的科研保障

領導決策有保障。上學期開始,學校大力推行德育創新教育——雅行教育,本課題由學校總校長任組長,從而從人力、物力和財力上予以課題組強有力的支持,形成了全體師生參與,重點實施研究的格局,有利地保證了課題的順利實施。

科研經費有保障。本課題是學校的總課題,屬於學校重點推出的品牌,學校將撥出專款,每年3萬元。在研究經費上給予保障,添置設備,購買資料,提供培訓。

科研時間有保障:學校儘量減輕課題組成員的課業量,使它們有較充足的時間從事研究工作;在排課程表的時候,把課題組成員的課程表排得相對集中,便於他們開展研究。

師資力量保障:本課題組成員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並且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校將建立極具特色的教師校本培訓機制,通過派教師到外地進修、聘請專家講學、組織教師自學等形式培訓教師,轉變教師的觀念,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研究能力,為課題研究奠定堅實的師資基礎,提供高質量的教師保障。

硬件設施有保障。學校已經為教師教科研工作的開展和深入提供了諸如互聯網、圖書館等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和技術支撐。另外,學校教科研氛圍濃厚,也為本課題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獎勵機制有保障:我校將建立科研獎勵機制,對在課題研究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給於獎勵,在年終考核、評先進、評職稱等方面優先考慮,並給於適當的物質獎勵,推動羣眾性的教育科研工作的開展。為使研究順利進行,該課題設立領導組織,指導組織及工作組織等三種層面的組織形式,以保障課題研究的可行性與高效益。

最後,祝願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和指導下,在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圓滿成功!

附:主要參考文獻

《1844年哲學經濟學手稿》 馬克思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人類理解論》 洛克商務印書館 1997年 ; 《心理學思想流變》 張春興 上海教育出版社,XX年 ; 《西方哲學史》 羅素 商務印書館 1984年;《中外教育史綱》 胡金平南京師範大學 XX年 ; 《士與中國文化》 余英時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論語》 《禮記》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 ;馬斯洛,《人的潛能和價值》 華夏出版社 1987年 ;索利,《英國哲學史》 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雅》 1989年 華夏出版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7pdkl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