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淺談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轉變

淺談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轉變

淺談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轉變 黨的xx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並明確指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等要求。隨着中國加入wto,中國經濟正快速融入世界經濟,政府職能轉變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不僅中央政府的職能需要進行根本性的轉變,特別是地方政府職能的轉變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 轉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必然性 政府行為是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發展環境的主體要素,哪裏政府行為規範,投資成本低,辦事效率高,服務環境好,哪裏就能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反之,政府行為不規範,不能依法行政,不進行制度創新,在激烈的環境競爭中就會落敗,也無法實現當地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在政府行為中最主要的就是政府管理行為、服務行為和收入支出行為,但不論是政府管理、服務還是收入支出行為,目前都存在着一定的異化,即缺位、越位或錯位,新形勢要求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要儘快轉變到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上來,特別是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要做到到位、適位。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縣級政府職能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縣級政府必須在實踐中適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才能取得領導市場經濟的主動權。當前,縣級政府職能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仍然存在着很多不相適應的方面。 一是市場經濟觀念轉變不到位。在縣級政府,有些同志儘管口頭上講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行動上卻或多或少地停留在計劃經濟的軌道上。一方面要求政企分開,另一方面還對企業進行不適當的干預;一方面講要把國有企業推向市場,自負盈虧,另一方面卻仍用老辦法,熱衷於向上級要項目要資金,坐在那裏“等靠要”;一方面講要按市場經濟的法則指揮生產,另一方面卻沿用老辦法催耕催種或向企業攤派等。 二是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縣級政府職能的轉變關鍵在於三個方面:政企分開、還權於企業和搞好服務。現在一些領導幹部仍喜歡運用手中權力從人、財、物等方面對企業進行干預,造成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關係理不順,政府部門捨不得放權,企業不敢用權。一些企業既想擺脱政府部門過多的干預,又想躺在政府的懷抱裏“等靠要”,企業缺乏生機活力。縣級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在農業上的表現是一些領 導幹部錯誤地認為,搞市場經濟就是政府撒手不管,農民想種啥就種啥。這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種很膚淺的認識。 三是經濟體制改革不到位。現在強調政企分開,一些企業法人事實上成為企業財產的所有者和經營者,由於產權不明和監督機制不全,對企業財產支配和生產經營的監督權力隨着自主權的下放和行政干預的減少,企業法人在經濟運作中的權力越來越強化,導致經營權侵害所有權,這種關係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造成政府與企業的利益分配不合理和國有資產的流失。同時,由於市場機制不健全,企業生存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因素不協調,制約縣級國有企業的發展。有相當部分縣級企業虧損,處境困難。在農村,由於“統”與“分”關係處理不當,重分輕統,土地切塊分户承包經營對實行規模生產帶來的侷限性逐漸暴露出來,加上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夠健全,這種侷限性越來越約束規模型社會化市場經濟的發展。 此外,一些縣級領導幹部在思想作風和工作方法上還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在思想作風上存在脱離實際,説多幹少,不敢負責,短期行為,弄虛作假,貪圖安逸等問題。在工作方法上習慣於行政命令,搞羣眾運動,指導工作一刀切,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思維單一僵化,習慣於按老辦法行事。一講貫徹上級精神就馬上想到開大會、傳達文件;一講重視就想到出席會議的人規格高、人數多、規模大;一講加強就想到要擴充編制,增加機構和人員;一講抓落實,就想到搞檢查評比、統計數字報表等等。這些意識形態領域中的問題嚴重製約着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變的方向和任務 黨的xx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轉變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是黨的xx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政府職能轉變的方向、任務和具體內容要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而逐漸深化。 黨的xx大提出,完善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督、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這次《決定》提出,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隨着改革實踐的發展,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已經由過去直接干預微觀經濟活動逐步轉向主要從事宏觀調控,組織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監督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就縣級政府而言,轉變經濟管理職能的落腳點應放在依法行政和搞好服務方面。 依法行使經濟管理權 《行政許可法》已於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部法律的出台,標誌着我國政府對經濟社會事務的管理正不斷走向制度化、規範化、法制化,對政府管理理念、管理職能、管理體制、管理方式等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就經濟管理而言,應注重抓好以下幾項制度建設。 建立現代企業產權制度。產權是經濟體制改革繞不過去的問題。如何實現基本經濟制度與現代產權制度的有機結合,是經濟管理職能轉變的關鍵問題。xx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要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這就要求把現代產權制度結合到基本經濟制度中去,從而使公有制和其他所有制經濟都能按照現代產權制度來運作,包括產權界定、產權配置、產權運營和產權保護。按照xx屆三中全會《決定》的要求就是: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這樣做,不是削弱或否定基本經濟制度,而是有利於基本經濟制度的鞏固和發展。按照這樣一種改革思路,不僅企業的財產關係將明晰化,而且整個社會的財產關係也將出現明晰化趨勢;不僅公有財產權將得到保護,而且私有財產權也將得到保護;不僅有利於促進整個社會各類資本的流動和重組,而且也有利於增強企業和公眾創業創新的動力,有利於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礎和市場秩序。 從定興縣強力水泥、醫藥公司、華建機械等國有企業改革成功的實踐看,要把國有企業推上市場經濟的軌道,出路在於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一個“產權明晰,責任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體制。只有明確界定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關係及其責任,才能保證

淺談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轉變

企業資產的保值 增值,使企業充滿生機活力。 建立放寬民營資本市場準入制度。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微觀經濟基礎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據統計,到XX年底,全國私營企業300萬家,註冊資金3.5萬億元。全國個體工商户2300萬户,從業者4600萬人。加上其他非公有制經濟,目前非公有制經濟就業人員約佔城鎮就業人員總數的三成,創造的增加值約佔整個gdp的1/3。現在,民營經濟發展遇到了一些困難,為了使這一微觀經濟基礎進一步得到強化,首先,在指導思想上,應充分認識到非公經濟在當前市場經濟中發揮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牢固樹立“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理念,並且“必須毫不動搖”。第二,在政策上,放寬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領域,除涉及~及必須由國家壟斷的行業外,其他領域都允許民營資本進入,清除各種歧視性規定,使其在諸如投融資、税收、土地使用以及進出口等方面與其他企業享有同等待遇。在政策支持、經濟信息、融資等方面給予更多、更快捷的服務,加大金融機構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積極鼓勵民營企業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公用事業等領域,在貸款、土地使用等方面享受優惠政策。xx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放寬市場準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這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決策。定興縣在舊城改造項目中放開手腳,大膽引進民間資本參與開發建設,有效緩解了政府投入不足而無力開展建設的問題,現開發商投資興建的新興街已經初具規模,徹底改變了舊城區髒亂差、經濟滯後的面貌,收到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從實踐來看,應儘快制定市場準入的標準和操作辦法,以便有所遵循,促進民間資本的湧入,加快發展步伐。 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機制。做好政府對企業的有效監督,這是企業公平競爭所必需的,也是企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失去有效的監督,就會助長企業權力的膨脹,導致企業經營權越軌,侵害所有權的利益,滋生不正當競爭行為。要轉變政府對企業的微觀管理模式,把政府從企業獲取的利益主要放在依法納税上,只要企業依法經營,照章納税 ,政府就不要過多幹涉其生產經營。在監督的同時,還要全力抓好市場秩序整治工作,查處與工農業生產和消費者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假冒偽劣商品,做好對糧油、生產資料等重要物資的價格監測和跟蹤,穩定商品價格,打擊囤積居奇、製假售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牟取暴利的不法行為,引導企業依法經營、誠實守信,營造公平競爭的良好氛圍。 建設廉潔高效的服務機制和環境 抓好統籌規劃。加強發展規劃的研究和制定,是轉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重要任務和途徑。這就要求縣級政府要總攬市場經濟大局,從實際出發,制定本縣經濟發展思路、規劃,包括長、中、近期發展規劃,並提出切實可行的目標和實施辦法,有效地動員全縣人民為實現目標奮鬥。隨着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提高,經濟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多,特別是國際經濟發展趨勢的變化,對國內經濟的影響日益廣泛和深入,各種新的矛盾和問題與以往存在的深層次矛盾交織在一起,使我們面臨很多新的重大課題。只有加強對影響經濟全局的重大問題的研究,正確判斷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趨勢,才能從統籌城鄉、統籌地區、統籌經濟社會、統籌人與自然相和諧、統籌國內經濟與對外開放的高度,從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提出符合縣情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發展的重大戰略、基本任務和產業政策,把經濟增長的潛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使縣域經濟能夠在較長時期保持快速健康增長,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定興縣本着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經濟工作的原則,立足“人緣、地緣、業緣”實際,結合中央、省、市有關政策,組織計劃、統計等有關部門,聘請專家學者,深入調研,多方徵求意見,反覆論證,制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長遠規劃,並針對優勢產業現狀,制定出工業經濟發展規劃及汽車產業規劃等,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指導思想,確保了經濟建設平穩有序進行。 抓好全方位服務。政府行政部門和行政人員,首先是強化服務觀念,政府及行政機關的義務就是全力維護納税人的權利,即“納税~利中心觀”,維護納税人的自然權利和法律權利;要樹立優化服務的發展觀,將服務融於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全過程,實現服務與發展的良性互動。其次是建立順暢、高效的服務運行機制,以計算機網絡為依託,改革現有的管理模式和流程,以強化公共服務為目的,重新配置整合服務資源。三是建立服務承諾機制,通過行政機關的自我約束和自我規範,改善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滿意度。四是建立服務監督機制和評價機制,建立起由行政監督、社會公眾監督、~監督、中介組織監督等內外部組成的監督主體,確保及時掌握服務狀況、監督服務計劃的正確執行和及時改善服務狀況。 定興縣在扶持民營經濟方面,通過強化服務探索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和活躍市場等方面的作用,在對民營經濟發展狀況的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積極協調上級和社會各界加大對長城、大迪、天馬、華鑫等30家重點企業給予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走出去”,尋求發展機遇,開拓市場,引進項目,為企業搭建雙向開放、招商引資的平台,一大批帶動性強、科技含量高、具有一定品牌優勢的民營企業成為新的縣域經濟增長點。 抓好發展環境。縣級政府要實現對市場經濟的權威性領導,要抓好軟硬兩個環境的優化。一方面,抓好行政環境建設。通過建設良好的服務環境、法制環境、市場環境、政策環境、社會誠信度等軟環境,着力營造“親商、安商、尊商、富商”氛圍。為行政相對人提供滿意的服務是黨的宗旨決定的,是參與全球經濟競爭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民主建設進程的加快,行政相對人的民主意識、法制意識、競爭意識和參政意識不斷增強,對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政府要切實負擔起提供治安、教育、交通、國防外交、醫療、環保、民政社保等公共服務職責,保證為行政相對人提供全程配套到位的服務。提高政府辦事效率,搞好勤政廉政建設,要做到不批條子,不認條子,一切按規矩去辦,提高辦事透明度,反對權錢交易,以良好的形象樹立縣級政府領導經濟建設的權威。政府的實體管理和程序

管理都必須公開、透明,特別是與人民羣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政事項,除涉及~、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以外,都應向社會公開,給行政相對人以更多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增強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特別是要加強政策法規的透明度,包括對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建立統一有效的政策信息網絡,做到政策法規信息的及時發佈、及時宣傳、及時更新。行政管理的手段要以便捷、多元化為標準,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和聯絡方式,如郵寄、電話、傳真、網絡等,實現具體行政行為,如行政審批、許可、確認、給付的管理高效。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要遵循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則,把層級審批改為一級審批,把多部門分別審批改為整體聯動審批,把多次審批改為一次審批,並提供規範的標準化流程。另一方面,要抓好基礎設施硬環境的改善。本着“規劃超前、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原則,加快城區建設,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增強對外吸引力。搞好水、電、路和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高起點地建設行政區、文體活動區、商住區、工業區、商貿區,把縣城建設成一個具有現代氣息的新型城市格局,為招商引資創造良好條件。 抓好人力資源。堅持以人為本、人才、科技興企戰略,在全社會唱響“企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經濟要提速、人才是動力”的主旋律,打破傳統的管理模式,積極引入競爭機制和先進管理制度,改革和優化選任激勵約束機制,造就一大批適應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和要求的企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制定極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高薪聘請人才,並在投資創業、子女入學、住房等方面提供便利。放寬對人才流動的限制,利用人才市場,建立人才信息發佈制度,制定各類人才資源供求指導目錄,並實現網上發佈,促進人才供求對接,特別是對“兩高一急”人才,開闢“綠色通道”,打破限制,特事特辦,從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選拔經營、技術、營銷等方面的人才,把一批年富力強,懂經營、懂管理、講奉獻的優秀人才推向企業管理的重要崗位,提高企業研發能力,實現科技創新,完善激勵機制,激發企業潛能,提高經濟效益。 抓好科學決策。完善政府重大經濟社會問題的科學化、民主化、規範化決策程序。充分利用社會智力資源和現代信息技術,增強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正確決策需要掌握豐富的知識和大量的信息,為了避免決策的失誤,必須深入調查研究,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逐步形成一套適合縣情又與時俱進的制度和程序,並使之規範化,防止民主決策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利用互聯網、熱線電話、市民接待日等方式建立社情~反映制度;建立與羣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和社會聽證制度;完善專家諮詢制度,建立各類專家組成的諮詢委員會等組織,隨時為政府出謀劃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3n6k0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