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新聞報道 >

課賽評課稿(通用6篇)

課賽評課稿(通用6篇)

課賽評課稿 篇1

尊敬的周校長及各位領導、老師:

課賽評課稿(通用6篇)

大家下午好!我是。我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感謝給予我學習的機會,但我想説的是我在這裏只是談談我聽了這幾節課的感受,不算點評。昨天非常榮幸的聆聽了六節精彩的課,讓我受益匪淺。他們課堂上簡練流利的課堂用語,瀟灑自如的教態,新穎獨特的教學設計,優美動聽的聲音,豐富形象的肢體語言,精美實用的課件製作,良好的心理素質,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是值得我借鑑的經驗。他們的課整體設計都很好。無論是課件的製作、教學環節的安排、教師的點撥、啟發,還是跟學生的交流,都遵循着讓學生掌握知識和培養學生能力的原則。這些都充分展示了5位選手的教學風采與智慧,展現了選手深厚的教學功底和出色的教學藝術。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亮點:

(一)從教學設計來看

教學目標既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又是教學的歸宿,它是課程標準在每節課的具體體現。從5節課來看,老師都能從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等多個方面來制定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使得目標明確具體、切實可行,體現三維目標整體要求。

(二)從教學過程來看

1、5節課教學環節完整,結構清晰,環節緊湊分明,課堂容量適當,時間佈局合理,課堂教學的常規環節方面把握較好,每一節課都基本包含了一定的新課導入、知識傳授、師生互動、當堂訓練、課堂小結等基本環節,顯示了你們5位年輕教師較強的駕馭課堂能力。

2、多種方法的靈活運用彰顯教學藝術。人們常説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如何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並進行有效的組合,正是教師教學藝術的彰顯,也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從本次大賽看,這節課都能夠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及教師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並在保證教學效率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組合。善於挖掘教材資源,用活教材,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採用形式多樣組織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學生參與面廣,反饋和評價及時恰當。比如:2號選手所執教的《三角形的面積》,讓學生通過“猜想假設——實驗探究——驗證結論”過程,發現完整的科學探究方法。總結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後,教師又不失時機提出問題,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轉化為平行四邊形,想一想用一個三角形能否轉化成平行四邊形,學生想到把等腰三角形剪成兩個完全三角形,再轉化成平行四邊形,另外,教師還用課件展示用割補法,重疊法把一個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這對有餘力的學生是一種提高,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開闊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也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3、教師基本功紮實,本次參賽的教師,都具備優秀教師的基本素質,他們語言準確流暢清晰,課堂上沉着自然、運用自如,在學生中有非常強的親和力,具有鼓勵性、啟發性。教師用學生喜歡語言,與學生共同交流,共同評價,凸顯了和諧的師生關係。選手們都比較注重對學生的評價,激勵性的語言還是比較豐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比如4號選手每提問一位學生,均能用不同的鼓勵性語言及時準確的表揚學生。

(三)從教學效果來看

1、這幾位教師的教育觀念都比較新,注重了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創設了親切、自然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從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用學生身邊感興趣的事例或者視頻導入新課,這些都是學生感興趣的,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數學來源於生活,又要服務於生活。“將數學學習迴歸生活”,是新課程理念下轉變國小數學教育觀念的一個重大命題。在實際應用與拓展環節,這幾位選手都設計了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穫。

2、這幾節課基本上均能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各位教師都能將學數學和用數學有機地聯繫起來,如有的老師讓學生拿出學具親動手實踐,操作,並且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小主人”的作用,使他們在獲取新知的同時,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也體驗了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同時也體現了教師只是數學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

3、課堂教學過程比較緊湊、嚴密,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係比較融洽,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數學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很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4、教學藝術還體現在練習設計上。這五位選憑藉對課標教材的深刻理解,針對教材內容和要求,有目的地設計了形式多樣、生動有趣、聯繫實際的訓練題目,既鞏固新知,又反饋信息,激發學生興趣,發展思維。這樣做為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提供了活動的機會,促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注重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注重課堂滲透德育教。比如:1號選手執教的《速度、時間和路程》課後播放中國高科技發展的速度視頻,讓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3號選手執教的《四邊形的認識》練習多樣化,層次分明;5號選手執教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設計的練習“我是小小設計師”體現解題方法的多樣化,學生的思維、實踐能力得到發展。

(四)技術規範

1、運用多媒體以及特色教學,是教學錦上添花。參賽選手課件製作水平很高,多媒體操作熟練。運用多媒體很好的把教學情境用課件的形式呈現出來,有效地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很好地解決了僅靠教師描述情境、學生幹聽的低效教學的問題。體現有效的輔助了教學,給課堂增添了靚麗。板書設計規範合理又美觀。比如:4號選手執教的《認識時間》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説,“時間”作為數學知識尤為抽象,掌握起來還有一定困難。在課堂教學時,張老師運用了自己製作的精美的課件,讓學生在一個直觀、清晰的鐘面圖上認識時針與分針,用課件的動態形式呈現時針或分針所經過的路程,對教學起到了很好輔助作用。充分地利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優勢。老師也非常關注學生的反應與表現,實時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本節課上老師根據學生地特點遞進式的引導學生,達到了預期效果。説明黃老師在信息技術方面也具備了相當過硬的基本功,值得稱讚。

2、課堂的和諧還體現在對學生的評價上,課堂上沒有“假”。 “大”、“空”的評價語言,出現的是有針對性、富有個性化、能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語,如“剛才同學們的發言都不錯,但這個同學的發言更加完整、準確”,“這位同學的發言思路清晰、方法簡潔”,“你很會思考”等。諸如這些簡明而中肯的語言,學生既感到親切,又一個和諧的課堂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教師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加以恰當的引導和調控。4號選手做得比較好。

(二)商榷問題。本次比賽雖然充分展示了教師的教學藝術,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縱觀這五節課也有值得商榷的問題:也是我們大家的共性問題:

(二)建議。本次比賽雖然充分展示了教師的教學藝術,但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下面我提出幾點建議:

1、要重視小組交流的有效性,不要流行於形式。稍有難度的題目上,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

2、“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在展示學生作業時,應放手讓學生自行彙報成果,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獲取知識的形成,不應急於奉送結論,多關注全體學生,教師只是學生自主探索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和幫助者,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教學活動。

3、多關注課堂細節關注,比如在板書及專業術語、過渡語的使用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加強教師的評價激勵性語言,及時準確給予學生評價,增加他們學習的信心。改進的地方還有課堂上與學生思維的準確對接、演示的規範性、學生的姿態糾正、課堂語言的語速。教師的語言要更具感染力,在語言方面應該有激勵性,可以更好地調控教學節奏。

4、注意數學學科的嚴謹性,細節的處理,認真傾聽學生的表述,不能因為老師的疏忽,給學生留下模糊甚至是錯誤的印象。當學生對知識理解不到位或彙報反饋時出現錯誤時,教師應給予説明,不要讓學生帶着疑問走出課堂。

總之,這五節課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以上是我今天聽課的感受,看法不到位,見解不全面的,希望各位老師見諒,懇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課賽評課稿 篇2

尊敬的市教科院羅主任,區教研室閔主任,夏老師,劉老師,前川五小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雖然是春寒料峭,但是黃陂前川五小卻是暖意融融,我們新老朋友相逢在這裏,共同學習探討,真誠交流,倍感親切。今天我們觀摩欣賞了三位老師的展示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認為今天的三節課有激情、有智慧、有特色、有實效,當然也有一些小小的遺憾。三位老師的課立足於學生的發展,以語文素養的提高為出發點,以引領者、合作者的身份帶領學生走進文本,真正讓學生感受語言,熟悉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師生在課文的重點,難點之處進行探索,交流互動,利用課文這個“例”,讓學生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實現“例”的增值。三節語文課,洋溢着個性,飛揚着激情,彰顯了魅力,聽來讓人心情舒暢,受益匪淺。

縱觀幾節課,亮點紛呈,精彩不斷,下面談幾點個人的感受。

一、正確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教學目標定位準。

三位老師堅守語文教學的本真,圍繞一箇中心,即以語言教學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即培養語文能力和提高語文素養來設計教學,三維目標有機整合,體現年段和教材訓練重點。例如:李慧萍老師的《壺口瀑布》是一篇語言優美,並有一定的難度與深度的課文,李老師能依據課標要求和學生的認知實際設計明確合理的教學要求,有所偏重,而不面面俱到。在教學中,她十分投入並有感染力。在教學中語言簡練清晰,善於誘導,以學生的“讀、思、悟、議、品”為主要手段,以學生的感受為主線,重視情景的創設,採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關鍵詞,突破重點段,提高課堂實效。課時目標具體實在,準確、科學、實用。

二、體現閲讀教學特色和學生認知規律,訓練過程實。

教學過程中,幾位老師善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和熱情,以巧妙的切入,動情的渲染,靈活的方法,機智的點撥,恰當的評價等多種方法組織教學。例如:白紅利老師老師執教的《雪地賀卡》,圍繞“一個帶有祕密的童年是多麼的幸福這一中心”來體會童心世界的美好與純真。以“我”發現

雪人身上的賀卡及賀卡的內容為主線組織開展教學,教學流程清晰。整節課情、景、理順序清晰,調動學生進行童真的感悟和思考,給學生以情感的薰陶,精神的滋潤。

朱娟老師在課堂上着重進行意境想象與朗讀訓練。教師抓詞眼多渠道引學生入境,並通過品讀、賞讀、引讀、範讀等多層次、多梯度的讀,體現了訓練的層層推進,步步深入的過程。既讓學生能聲情並茂地吟誦《漁歌子》,又能將《漁歌子》背後整個美輪美奐的詩詞意象銘記在心,內化感悟,受到啟迪,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以語言訓練為本,品詞、析句、明理、悟情,語文味濃。

圍繞教學目標,幾位老師引導學生細讀文本,摳詞摳句,潛心會文,認真思考,把語言文字活化為生動形象的生活畫面,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昇華了情感。不論是在認識生字、對文中不理解字詞的質疑、理解、還是理解文本的內容時都充分重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個性感悟。另外,特別關注學生的朗讀訓練。朗讀的形式多樣如(自讀、聽讀、評讀、合作讀、角色讀、配樂讀等),在讀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感悟文字背後藴含的情感,走進文中描繪的意境,把簡單的內容讀豐富,把文字背後的情感讀出來。課堂上學生誦讀聲不斷,讓學生在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受到美的薰陶。

如李惠萍老師在這節課設計了不同層次的讀。每次讀都有明確的目的,做到了讀得有梯次有提升:初讀課文,發現壺口瀑布先聲奪人的氣勢之美;再讀重點詞句,感悟壺口瀑布的壯觀之美;研讀重點句段,品味壺口瀑布的厚重之美,引導學生的思維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把學生推向一個又一個的情感高潮。

四、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教學方法活。

教學過程中,幾位老師善於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樂學、愛學、會學。”

1、揭題很有特色:李惠萍老師讓學生朗誦有關描寫黃河的詩句入手引入教學,白紅利老師用猜謎及趣法創設情境。

2、文本使用有創意:朱娟老師運用多形式品讀,反覆吟誦,讓學生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西塞山、白鷺飛、豔若朝霞的桃花、潺潺的流水、肥美的鱖魚、頭戴斗笠的漁翁在垂釣、微風細雨等、引發學生從景物、色

彩、聲音等幾個方面想象體會詩詞所描繪的意境。特別值得讚賞的是在理解“不須歸”一句時,巧妙地介紹作者的生平簡介及其哥哥所寫的和詞,運用兄弟倆作詩對答朗讀的方式,體會作者“消閒、飄逸、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不須歸 ”的情致。

3、啟發學生質疑,以疑促讀促思促悟。例如白紅利老師在學生不經意之處啟發質疑:看到這張賀卡,你有什麼疑問?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展開想象,進而深入理解文本。

4、課堂注重教給學習方法。如聯繫法、對比法、遷移法、聯想法等等。

5、課堂擴展適度。結合文本,適度擴展,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途徑。朱娟老師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她所補充的“一行白鷺上青天;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江雪》等古詩詞與《漁歌子》緊密相連,恰到好處,讓學生既加深了對本課《漁歌子》的理解,又拓寬了知識,昇華了情感。

6、課堂注重評價。教師評價語言豐富多彩,特別注意激勵性的評價,給學生以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下面談幾點不足之處:

1、白紅利老師的《雪地賀卡》一課容量過小,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理解賀卡的內容這一段,建議本課上到第四自然段為好。

2、李惠萍老師的《壺口瀑布》學生的“説”和“議”顯得過多,“讀”略顯不足。應結合具體的重點句段,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讀出情,讀出味。另外,配音讀時音樂聲要低一點,起襯托、點綴作用即可。

3、三節課給人的感覺預設約束太強,課堂上的精彩生成不夠。

課賽評課稿 篇3

孫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節精彩的課例,他和學生對話和聲細語,每給學生一個問題,都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是急於肯定和否定,而是讓學生去甄別,讓學生的口動起來,讓學生的手動起來,真正讓學生參與學習,而不是追求課堂形式上的熱熱鬧鬧。

孫老師本節課上的內容是解三角形,從課堂整體設計看是合理的,每個環節都能得到很好的落實,從引入看,通過學生計算,很自然地過渡到該課的內容:有的題目,在解決中,孫老師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引出了幾種方法。其中學生還提出了向量的方法,孫老師沒有否定,而是讓學生進行了嘗試,體現了孫老師的教學風格。在應用中孫老師敢於讓學生嘗試練習,暴露問題,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點評,從而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通過引申拓展學生的思維。本節課通過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效果是很好的。

要説本節的問題的話,我覺得在兩個方面需要跟孫老師商榷的,一是板書,一是問題設計。板書設計可以再用心處理,把一節課的要點和難點能留下,以便學生加深印象,也利於小結時用。對問題的預設要進一步研究,要使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有思考空間,不能含糊不清,也不能過於簡單,有些問題不提也罷,在學生提出用向量時,讓學生探究可以,但是,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應及時幫助學生掉頭,指出這樣想是對的,但是這題用此法不方便。

對於學生的一些解決方法要及時總結,更要找出常用方法,用於指導此類問題的解決。

課賽評課稿 篇4

聽了一節音樂欣賞課,聽後,作為外行,我補上了音樂欣賞這一課,作為語文教師,感覺受益匪淺。

一、這節課給人以非常舒服,非常美的享受

1、運用多媒體,引情激趣,營造氛圍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色彩繽紛、如臨其境的欣賞環境,從而更好的理解樂曲表現的涵義,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王老師素質高,舉手投足大氣、肢體語言和諧、優美,和學生互動自然,教師作為教學資源,是豐富的優美的。

二、突破難點,優化教學

《花兒賽歌會》的樂曲發展順序是歡歌對唱——感恩慢唱——歡歌對唱——尾聲,第一遍播放時,學生聽完後能分辨出歡歌對唱——感恩慢唱——歡歌對唱教師就表揚,並問是通過什麼來感受到情景的?引出音樂的節奏,這是音樂的語言之一,欣賞課可以通過速度的變化來感受音樂表現的情景。

第二遍,學生邊聽邊分辨一對一對歌,一對多對歌,歡呼,並引導學生思考是怎麼聽出來的,引出力度這個音樂語言,接着讓學生辨音色,輪到哪種樂器吹奏,就在屏幕上出現這種樂器,如單簧管、小提琴等,既讓學生欣賞了樂曲,又聽辨了演奏樂器的音色,認識了不少樂器。這樣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擴大了學生視野。

三、正確引導學生參與

1、“聽”的參與是欣賞作品的關鍵

對學生來説,惟有對比才能真正獲得對音樂風格、特點、形式等要素的感性認識。王老師引導學生認真傾聽,一遍又一遍的傾聽,為欣賞做好準備。

2、“唱”的參與是欣賞作品的基礎

學生欣賞完音樂作品後,對這個音樂作品已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此時,王老師又和學生欣賞了河北民歌《對花》,接着進行了師生對唱,將這節課改編成歌詞,讓學生唱,可以讓學生加深這個音樂的理解,我認為,這是這節課的點睛之筆。

整節課,給我很大啟發,如教師的激勵性評價,肢體語言,師生互動等。

課賽評課稿 篇5

在園領導的安排下,我園舉行了全園賽教活動,因為區角評比拍攝的事情,我只有幸聆聽了6位教師的課,其中有李老師的數學領域《五的分解組成》、王老師的健康領域《打獵》、肖老師的語言領域《誇誇我的好朋友》、李老師的科學領域《風》、楊老師的數學領域《認識正方體》,田老師的數學領域《10以內的單雙數》。活動中這6位教師們都有各自的特點,他們的教學方法的運用都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選擇,活動中充分讓孩子感知探索,寬鬆的學習環境讓幼兒在快樂中主動地體驗和感知。下面我就這次活動的個人收穫談談我的想法:

一、感受楊老師、肖老師多媒體技術運用的熟練和製作的精美。

這兩位老師同在大二班,但是風格卻截然不同。肖老師的'課讓人感到輕鬆愉快,她的語言具有親和力,語言表達生動活潑、有感染力,孩子們願意跟着她的引導走,在活動中通過觀察圖片,討論交流,不僅發展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發展了孩子的社會情感。而楊老師的課就比較嚴謹了,空間立體圖形本是枯燥的內容,楊老師通過引導幼兒觀察正方體的面和邊,並動手用卡紙驗證每個面的大小,最後在遊戲中設計環節,讓孩子加深知識概念。在實踐中發現知識並且運用知識。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設計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尤其是楊老師的課件設計恰當並且實用,我想今後我應該在整個方面多向她請教學習。

二、感受田老師和王老師温和的教學風格。

田老師和王老師同在我們大一班,二位老師的活動設計各有特點,風格活潑,氣氛輕鬆。田老師的活動設計的富有童趣,各環節銜接巧妙、過渡自然,課堂組織有序,幼兒的參與熱情高,從幼兒的表現看達到了預設的目標。整個活動中田老師一直對孩子們非常温和,活動過程中他也不慌不忙,張弛有度,我一個學習他對待孩子的耐心和愛心。王莉老師的活動深受孩子們喜歡,從活動前的準備,到活動中的組織,再到最後的放鬆休息,她都是有條不紊,絲毫不為孩子的嬉鬧而生氣,超強的課堂駕馭能力體現出王老師多年的教學功底。尤其是她的教具準備充分、直觀形象,而且她的教具都是信手拈來,做什麼像什麼,真是又快又好這是我最勇敢向她學習的地方。

三、感受李老師的風采。

李老師設計的小兔子,蘿蔔,房子等教具色彩鮮豔,直觀形象,可見她活動前的準備充分,這些教具恰到好處地在教學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她的活動設計層層遞進,重難點突破的方法得當。尤其是李老師還給孩子充分動手的機會,尤其是她讓孩子自己動手完成記錄表,這是我沒有嘗試過的教學行為,因為我總把孩子的能力想得太弱,以為他們沒有這樣的能力。聽了李老師的課,我想我今後應該向她學習,多給孩子動手操作的機會,就算失敗也沒有關係,孩子只有能動手才能有發展。

老師們在平時繁瑣細碎的工作中還努力鑽研教材,從她們的課堂中折射出來的光彩足以照亮每個人的眼睛。可惜的是我沒有能聽完所有老師的課。但是我相信各位老師肯定是各有所長,精彩紛呈,一定也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學習,在以後的日子裏再向你們請教。我們的孩子有你們大家,才會如此幸運。

最後説説這次聽課中我的一些淺薄的建議:

1、在組織教學時老師們要注意自己的教學機智,因為孩子們思維是天馬行空的,他們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和展示的教具、圖片時可能會回答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這就需要老師提高自己的教學機智來化解這一個個教學中的“危機”。

2、在組織活動時,教師的提問要恰當,多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避免問一些:好不好,對不對,是不是的問題。

3、在孩子開始動手操作時教師要講清楚任務,給與充分的學習模仿機會,並且提供合作探究的機會,引導孩子學會分享與合作。

總之,通過這次賽教活動我更加發現了自身的不足,也從老師們身上學到了許多經驗,接下來的日子裏,我要多多請教同仁,盡力提高自身的保教水平。

課賽評課稿 篇6

陶老師的課目標定位準確,設計科學合理,新穎獨特,課堂上氣氛活躍,師生、生生互動和諧,教學效果也比較理想。

1、教學目標定位準確

幾個活動、遊戲都能較好的體現本課的宗旨。教學內容也緊緊圍繞目標展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課堂上圍繞目標開展活動,師生,生生互動和諧,體現了新課標“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價值觀念。

另外,在處理教材上做到了有取有舍。教師上課不但要準確制定好教材目標,還要靈活運用教材。這節課上,陶老師恰當的處理了教材,選擇了三個話題:一、搜索端午節;二、我們的合作競賽遊戲;三、感受成功與失敗。這樣的取捨使得教學突出了重點,抓住了問題的關鍵,一方面在有限的課堂上能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2、教學思路層次分明獨特趣味

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老師的課上不好,效率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是教學思路不符合老師的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

陶老師的教學思路設計符合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從猜謎激趣,瞭解端午節,觀看賽龍舟後談感受,到學生表演、做實驗、唱兒歌,明白團結協助是制勝的法寶;最後在遊戲中感受成功與失敗,並寫下自己的體會,這樣的教學活動設計層層遞進,真實的反映了教學內容,同時也是符合學生的實際。

在教學上,教師既要完成常規的教學,又要有自己的創新,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陶老師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了“暢遊動物王國”的活動情景,讓學生戴上頭飾表演後採訪,使學生從表演中悟出道理:團結協助互相幫助的重要性。接着,又讓學生動手做一做折筷子的實驗,讓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團結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些都體現了教師在教學思路的獨創性。

3、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引導學生將獲得的新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中,把本學科的知識與其他相關的學科知識聯繫起來,又要讓學生把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相關的學科中去,解決相關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力求靈活性,多樣性。陶老師的課就體現出了這點。如,在課堂上有猜謎語的,資料展示交流的,欣賞錄象的,談感受的,讀詩歌的,表演的,創設情境活動等,這些教法都體現了多學科的相通。

4、課堂教學師生共生互長

在課堂上陶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現,注重給學生成功的體驗。如教師對學生活動的評價:你們真了不起!你們真是團結合作的好榜樣。你們組贏了,祝賀你們……老師的肯定,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更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又如,活動中結合同桌合作、交流等形式讓每個學生都來説一説,想一想,做一做,遊戲中老師問問學生,你們為什麼要成羣結隊地飛翔?請問你們個子這麼小,怎麼能搬得動這隻大青蟲呢?你們獲勝的法寶是什麼?另外,陶老師還參與學生的活動,如學生表演大雁、螞蟻等團結合作的情景時,老師適當的導語和適時的採訪,一句句富有童趣的話語,無不激勵着學生,在活動中增強了師生的情感,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起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4、教態明朗培養情感

陶老師在課堂上的教態是明朗的快活的,始終面帶微笑,給人以親切感。從學生在觀看賽龍舟片段後採訪談感受,到師生合作表演,到學生的“妙筆生花”遊戲,老師都走下講台融入到學生中,或與學生交談或給學生示範,都體現了教師一切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另外,陶老師很注重對學生的情感培養。品德課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成為品格高尚的人。陶老師在課中通過活動、遊戲等形式,力求讓學生體會團結合作,努力向上的快樂,引導學生有勇氣嘗試富於挑戰性的活動,積極進取的精神。

5、收集資料培養能力

學生收集資料是在品德課中老師們遇到的一個難點,如何培養孩子們收集資料的能力,陶老師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當學生們展示自己的資料時,陶老師都會問一句,你是通過什麼方法收集這些信息的,其目的是讓學生養成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資料的好習慣,引導學生了解收集資料的途徑,在陶老師的教學目標中也體現了這一點。

結合這節課的情況,我要説: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而我覺得這節課也還有可供我們思考的地方:

1、當學生猜到粽子時,能不能給他們看實物,條件允許的話可讓學生品嚐一下美味的粽子,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

2、每個環節之間的過渡語還要斟酌。

3、老師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時,可以適當的運用激勵性的語言,提高學生對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教學是藝術,品德課是最富魅力的課,它折射着人性的光輝,更需要教師用心去對待,去呵護。課堂不一定完美,但我們希望通過一次次有意義的活動,一次次深刻的反思,來追求更高的教學藝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xinwen/899me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