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 >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4篇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4篇

本文目錄2017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國中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國中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討論稿)理想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4篇

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發生的最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是學校最基本的形式和最主要的渠道,是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的最根本的途徑。緊緊抓住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學習與借鑑先進教學理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探索適合我校實際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保證課堂教學的低負高效。以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為保證,突出重點,深入研究,全面提高我校的課堂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思路

1、“一箇中心”:要始終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一中心,創辦優質教育為目標。把握住課堂教學、教材的重點,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效率。抓課堂教學質量,開展一系列的課堂教學的觀摩、比賽、研討、交流等活動。

2、“一條原則”:不放棄每個學生的原則。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學,有所發展。

3、“五項工作”:抓好教學常規的科學管理與質量;強化落實並抓好備課組集體研究教材備課的管理;抓好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環節的基本要求;強化課後反思及教學問題的研究與解決;抓好青年教師的管理與校本培訓的工作。從這五項工作入手,科學、細緻、有重點的開展活動,逐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三、具體實施措施

1、切實抓好校本研究,有針對性的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系列活動。如學科組活動,以學習先進理念、經驗、優秀教學設計等內容為主,開展説課、評課、交流、講座研討活動;教研組活動,以問題研討、教後交流等內容為主,開展有主題的組內研討活動,使組內教師互相學習;備課組活動,以集體研究教材、集體備課為主,共同設計教學方法及學習方法,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2、建立校級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1)備課:作到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相結合,超時備課。備課的個環節完整,每一課後有針對自己教學設計的短小的課後反思;單元后有全面的客觀的教學反思,及時分析教學中的得與失,改進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2)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全面性。嚴格執行侯課制度。課堂上教師精講,學生多練,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每一節課上都有收穫。杜絕教師的隨意課和一言堂。

(3)作業佈置:作業佈置作到少而精,分層佈置,讓各類學生有所學。

3、加強備課組的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資源共享”,使學校教師均衡發展,每月的前兩週時間的各學科組集體備課活動。有發言人,組內成員和分管領導積極參加,探討教學重難點,以及教法、學法和精典問題的設計,真正作到多人一備,一課多備,達到深鑽教材、資源共享的效果。

4、領導以“推門課”為主渠道,深入課堂聽課評課

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每週要深入課堂進行聽課和一對一的評課指導。對於個別教師在一段時間內進行跟蹤輔導指導,使其進步。領導班子成員要不斷學習,與教師共同成長,在業務上學校內上下形成學習、上進、提高的氛圍。

5、課後反思細思量

每一堂課後,教師要及時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反思,在一段時間內對發現的教學問題進行研究與反思,解決問題,得到提高。如學校一直堅持的教師一月一次的教學病例收集,針對典型問題進行的交流研討等。這些都是對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促進。

6、使用現代教育技術

充分使用現代教育設備和技術進行備課和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7、校內培訓練本領

學校對青年教師進行基本功的培訓。如演講、鋼筆、粉筆的現場書寫比賽,課例分析、課件製作等。通過這些培訓,一學期一賽,提高教師的個人素質,練就紮實的基本功。

8、外出學習開眼界

“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會走許多彎路,所以對青年教師,學校派出學習,吸取先進的教學經驗,改變觀念,提高個人的執教水平,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

9、教師自學充能量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自己有淵博的知識,才能教給學生知識。所以學校提倡教師並規定教師自學業務方面的有關知識,充實自己,提高業務水平。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最主要陣地。學校通過切實有效的各項措施,保證並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向課堂教學要質量,全面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真正作到為了一切的學生和為了學生的一切。

國中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2017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2) | 返回目錄

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人地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是教育適應新時代的必然要求,針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進行大膽探索與改革,遵循“先學後教、先練後講、合作探疑、競爭展示、當堂達標”的原則,逐步形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與交流、點評與小結、課堂檢測”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開放式教學,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真正減負提質。結合國中部實際,結合上一年度課改的成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課堂教學改革領導機構

顧 問:洪xx 周xx 易xx

組 長:徐xx

副 組 長:廖xx 顏xx 彭xx

成 員:易xx 周xx 徐xx 易xx 楊xx 左xx 陽xx

陳國偉 陳xx 周xx

説 明:在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各年級以年級組長為核心,以班主任為骨幹成員,組成年級課改研究小組。

二、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目標

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靈活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以小組學習為組織核心,切實用好學部的學案,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課堂教學模式要按照“先學後教,當堂達標”的要求,要求每堂課學生的練習不少於十分鐘,學生參與面不少於80%,當堂達標率為80%以上。

2、各班按要求建立學習小組,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七、八年級全面推行導學案進行教學。

三、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要求:以學論教

1、由評教師的講解精彩度為主變為評學生的參與度為主;

2、由評教學環節的完備性為主變為評教學結構的合理性為主;

3、由評課堂的活躍度為主變為每個學生真正進入學習狀態為主;

4、由評師生的交流互動為主變為評學生的交流展示為主;

5、由評教師的板書設計為主變為評學生的作業、筆記等練習為主;

6、由評教師的基本功為主變為評學生聽、説、讀、寫的基本能力為主。

四、課堂教學重要環節的調控

1、加大班內學習小組的調控力度。學習小組的組建要根據學習成績和性格特點等情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每個組6人左右,每個組可設文科組長、理科組長各一名,小組學習實行任務驅動,競爭展示,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加大教師講解時間的調控力度。一節課教師講解時間一般不得超過20分鐘。課堂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即:講學生提出的問題,講學生不理解的,講知識缺陷和易混易錯知識,“三不講”即:學生不預習之前不講,沒問題不講,有問題學生不講之前不講。課堂上要及時糾正錯誤,給出正確答案,改變教師作用,由教、領變為啟發、督促、幫助。

3、加大學生練習方式的調控力度。讓學生掌握和推行練習的基本方式,如提問、對話、複述、爭辯、閲讀、默寫、摘抄、作業、實驗、設計、小結、表演、遊戲等。達到“以練習為主線,以思維為主攻,以發展為主旨”的目標。

4、加大交流展示的調控力度。充分地讓學生展示。激發比、學、趕、幫、超的興致和願望。交流展示要更多地關注中下游學生。

5、加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調控力度。根據授課內容的不同,可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亦可在課中自學,自覺目標要明確,任務要具體,晚自習時間一般要求教師不講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學習。

6、加大檢查落實的力度。加大對學生作業、隨堂練習、隨堂筆記、校本學案、單元檢驗試卷等的檢查力度。

五、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步驟

1、教師培訓:由教務處組織培訓,統一思想、落實精神。

2、各年級按學校規定完成班級小組架構建設,定人定座次定小組成員職責。由年級組長、班主任具體落實,在第七週前完成。

3、第八週由教務處組織召開全體學習小組組長會議,落實小組合作學習各項規章制度。

4、組織聽評課活動。方式主要有:每年級每週至少上一節課改示範公開課,年級組長安排與隨堂聽課相結合,教研組組織聽評課。教師聽課後要及時寫出點評。

5、及時評估反饋。在七、八年級全面推行課改,及時對小組進行評價,每月一次班評,每期一次校評。每月對校本學案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小結。每月對課改情況進行總結,在“長鴻杯”教學競賽中充分展示課改成果。教務處負責備案,學部負責抽檢,學期期中、期末教務處公佈各教研組課改量化分。

6、期末各教研組、教務處寫出總結。

xx實驗學校國中部

xx年下期

附1:學習小組考核標準

1、常規紀律:與學校百分賽要求量化得分。

2、小組制度:班級制訂小組制度,組員積極參與課堂小組討論,認真解答學習問題,積極參與課堂展示與交流,積極參與組員之間互幫互學活動。①有規範的小組自我管理制度,並得到全組同學的遵守;②小組內分工明確,合作意識強,組長能認真擔負起職責,值日生值日任務能及時完成。3小組成員之間要建立一對一的互幫互學的合作學習關係,即學習優秀的學生對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的輔導幫助,以及學生之間在學科學習方面的輔導幫助。

3、作業規範:主要檢查落實校本學案的使用情況。

4、學習效果:班級根據每月月考及其它學習情況進行小結,及時表彰先進小組。

附2:集體備課一些要求

1、在研究自主學習環節實施時,要以課程標準、教學內容為依據,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和具體要求,任務的提出要注重基礎知識,充分考慮任務的可實現程度,儘可能避免任務過泛、過難的情況。

2、在研究學生合作探究環節實施時,要精心挑選典型情境,按科學嚴謹、明確清晰、難易有度的要求設置問題,併為問題的解決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方法指導。

3、在研究展示與交流環節實施時,要對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有基本的框架,對交流範圍和交流內容做到心中有數,能夠有效駕馭和指導。要充分考慮課堂教學的生成狀況。

4、集體備課要備校本學案,組內統一如何最高效的使用好學案。

4、及時做好教學反饋和教後反思的工作,記錄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狀況和問題,提出今後的改進的辦法和發展方向。

國中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討論稿)2017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3) | 返回目錄

一、指導思想

以“始於學生需求,終於學生滿意”為宗旨,以“快樂學教、張揚個性、共同成長”為目標,以“以學定教、先學後教、多學少教”為基本理念,以“自主、合作、探究”為學生學習的基本方式,以教師的專業發展與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為支撐,構建國中課堂教學新模式,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

二、基本模式:

課堂教學模式是課改理念的載體,也是實現課改理念的抓手,更是課堂教學改革的必要條件。通過構建課堂教學模式,讓已懂得課改理念的教師,把課改理念變成實踐的行為;讓不完全理解課改理念的教師,能夠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操作方法,在不知不覺中實現課改理念下的課堂目標與課堂效果。

根據國中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三種課型,即學導課、拓展課和講評課。在此基礎上,增設每週一練,供學生業餘時間進行自主學習。

(一)學導課流程及基本要求

1、學導課流程:任務導學——互助合學——師生答疑——達標檢測——配餐作業。

所謂任務導學,是指學生在學習任務的引導下進行有針對性、計劃性的獨學。

所謂互助合學,是指學生在獨學的基礎上,通過同伴互助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起到“兵教兵”“並帶兵”“兵強兵”的作用。

所謂師生答疑,是指在獨學、對學、羣學的基礎上,針對學習過程中還未解決的問題與困惑,通過師生共同展示的方式予以解決。

所謂達標檢測,是指在學習任務完成之後,利用書面或口頭的方式,對學習目標的達成度進行評估。

所謂配餐作業,是指學導課結束後,教師根據本節課內容的基本要求,精選不同層次要求的題目,供課後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的完成,並對當堂所學內容予以鞏固。

2、學導課基本要求:

(1)任務導學環節(20分鐘)

教師的任務

①、出示學習目標。要依據“課時目標具體化,具體目標行為化”的原則陳述學習目標。

②、創設教學情境。注重與學生實際認知水平的聯繫,注重與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的聯繫,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

③、進行學法指導。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怎樣讀、怎樣想、怎樣練上。

④、佈置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主要包括:看什麼,想什麼、記什麼、寫什麼、練什麼。在佈置學習任務的同時,對學生提出相應的學習要求。

⑤、提出探究問題。問題設計的原則:以學科問題為基礎,以學生問題為起點,以教師問題為引導。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學習探究(合作、互動)化。

⑥、提供學習資源。補充材料、微課等。

學生的任務

①、獨學的流程:看與畫——寫與記——想與做——標疑惑。

②、獨學的方法:“裸學”(自己看)——助學(藉助工具書)——記學(不看資料記憶)——量學(學會舉一反三)。

③、獨學的要求:學生獨學時坐姿要直,頭要正,切忌伏桌書寫;翻動書本、練習本要輕,凳子儘量不要響動;獨學過程中不要提問或交頭接耳,遇到與己無關的情況不能分神,更不能抬頭張望;要盡力獨立完成教師佈置的學習任務,不能敷衍對待,更不能抄襲他人答案;要提出自己的觀點或疑問;書寫要跡清晰、工整規範,行平列直,切忌潦草應付。

在獨學階段,教師要高度關注各小組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在巡視過程中,要留意學生獨學過程中遇到的障礙,收集獨學中存在的問題,思考並分析產生障礙或問題的原因與對策。在獨學環節完成後,教師可以就學生獨學時的狀態(態度與方法、知識與技能)對各組進行即時性點評,達到激勵、引導、提高的目的。

在起步階段的獨學環節,教師要做好由教讀向自讀的過渡。

(2)互助合學環節(8分鐘)

教師的任務

①、提出互助合學的基本任務。

②、關注各小組互助合學的進展情況。

③、在起步階段,每節課至少深入一個小組進行互助合學方法的指導。

④、在巡視過程中,對各小組互助合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及時予以解答,不能解答的留給後續環節解決。

⑤、掌握各小組互助合學的亮點,為師生答疑環節做好準備。

學生的任務

①、對學與羣學,可以合稱為“合學”。對學指兩名同等學習程度學生的合作學習;“羣學”指小組內不同程度學生的合作學習或具體指“學習對子”間幫扶學習。“學習對子”是指學習小組內相鄰層次學生相互結成對子,進行學習幫扶,以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學習共同體。對學、羣學環節仍然是以解決問題為主線。

②、對學的流程:分享——求教——討論——結論或疑惑。對學的方法:對議(共同商議)——對抗(爭議問題辯論明晰)——對問(互相提問)——對查(互相檢查)。

③、羣學的流程:幫學——合學——研學——提出班級討論問題。羣學的目的:解決個性問題、發現新問題、探究新問題。

④、合學注意事項

第一,組內合作交流,必須依據由小到大的原則,即對子——分組——整組;對子交流:把自己的觀點或疑問與結對子的同學進行交流、解惑;小組交流:把與自己結對子的同學也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小組內討論交流。

第二,交流時聲音適度,以雙方及組內聽清為準,切忌大喊大叫,小組交流起立時,不要擁擠;學生交流離座,要把凳子輕輕放入桌下,便於交流活動;交流時,鼓勵暢所欲言、神采飛揚、各抒己見的積極表現,反對緘默不語、麻木遲鈍、人云亦云的依賴心理;嚴禁假交流,隨意交流,更不能借交流之機嬉戲、玩耍;合作分工時具體明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行動要迅速,切忌遊手好閒。

第三,組長負責選擇適合本組的合學形式。形式一,組長依次講解,組員傾聽、質疑;形式二,組長重點講解,組員發問;形式三,潛能生説,中等生補充,優等生總結;形式四,中等生講,優等生追問,潛能生提問;形式五,獨立思考,爭議討論。

(3)師生答疑環節(7分鐘)

①、答疑的內容。要針對共性度高的問題或有價值的問題進行答疑,比如易錯點、重點、難點、焦點、典型題等問題。

②、答疑的方式。念答案,講思路,談感悟,説規律。

③、答疑的要求。

第一,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答疑,強化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意識。

第二,在答疑過程中,要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倡組與組、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對抗、辯論和質疑。

第三,能讓潛能生答疑的儘量不讓優等生答疑,能讓學生答疑的教師儘量不去答疑。

第四,學生答疑後,教師要採取肯定、否定、完善、解疑的方式進行及時校正。

第五,在答疑的基礎上,要注重方法的總結、規律的探尋、學習的過程中的新發現、新思考、新成果等。

(4)達標檢測環節(5分鐘)

基本要求:

①、檢測要針對本節課基礎性學習目標進行。。

②、檢測形式要符合國中生特點和學科特點,可以是背誦,也可以是默寫,也可以是做題。

③、教師要對檢測結果進行簡單的口頭評價。

(5)配餐作業環節

基本要求:

①、每個學導課都必須留有相應的配餐作業,量要控制在學生20分鐘以內完成為宜。

②、配餐式作業的題目,要符合本節課的基本要求,教師要精心篩選,要有一定得層次性,可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

③、佈置的配餐作業,教師要及時批改,收集存在的問題。

(二)拓展課目的與基本要求

所謂拓展課,是指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一定量的限時性訓練,旨在強化基礎知識、基本方法的落實,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

1、拓展課的流程:發放題單——獨立完成——合作糾錯——收集問題——跟蹤練習。

2、拓展課的要求:

(1)拓展課要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表現在訓練課目標的確定、內容的選取、訓練過程中的組織、調控及存在問題的處理。學生的主體作用主要表現在學生動手、動腦的時間和程度上。

(2)訓練的內容要以當前所學為主,要突出即基礎性、針對性、及時性、實效性。所謂基礎性,是指訓練的內容要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為主;所謂針對性,是指訓練的難易程度既要考慮教學大綱要求,更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所謂及時性,是指訓練課與學導課時間間隔不宜過長。所謂實效性,即指訓練課必須要有明確的達標意識(不僅要看讓學生做了什麼,更要看學生做了以後的效果怎樣)。

(3)訓練目的要立足於知識的識記、知識的理解、知識的應用上。

知識識記主要解決“是什麼”的問題,在要求方面有初步瞭解、準確表述、概括性表述、完整性表述等。

知識理解主要解決“為什麼”的問題,在要求方面有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熟悉知識的基本用途、掌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等。

知識的應用主要解決“怎麼做”的問題,在要求方面有能不能做、會不會做的問題,也有做的是否熟練、是否準確的問題。從訓練的複雜程度來看,一般可分為簡單應用和綜合應用兩個方面。

(4)訓練的方式原則上要以題單形式進行,訓練的量要控制在大多數學生30分鐘內能夠完成。題單由備課組集體商討後確定,並提前交付文印室印刷。

(三)講評課任務與基本要求

講評課的任務:解決平時遺留的問題,包括配餐作業與周練中存在的問題,注重知識的整合,注重規律與方法的總結,並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

講評課的目的:通過解決問題,首先要使學生知道自己哪些知識還沒有記住,哪些核心概念或基本原理沒有理解,哪些方法還沒有掌握。然後在配以必要的練習予以鞏固和落實。

教師要撰寫教學設計。具體要求詳見《教學設計基本要求》

三、實施步驟

1、策劃準備階段:xx年8月

(1)確定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起草《國中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2)組織國中教師就課改意義、課改理念、課堂操作三個方面內容的進行專題培訓。

(3)組織教師進行討論交流,每位教師撰寫一節學導課的教學設計,並就此進行説課。

(4)以備課組為單位,做好第一週課堂教學的有關準備。

(5)完成各班學習小組的劃分工作,並對全體學生進行學習觀念、學習方式兩個方面的培訓。

2、嘗試運行階段:xx年9月-xx年10月

僅限於七年級、八年級年級,九年級年級可參照此方案,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適度變革。

(1)每位教師從一開始都要採取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2)以備課組為單位,每週進行一次研討課。各備課組提前將研討課主講人、內容、時間、地點上報級部。

(3)從第二週起,由教科研中心牽頭,組織有關人員深入課堂進行調研,幫助教師解決疑惑與不足。

(4)每週召開一次教學診斷會,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5)每月召開一次研討會,由各備課組彙報課改的進展情況,交流體會與困惑。

(6)期會考試前,召開本階段課堂教學總結會。

3、達標過關階段:xx年10月——學期末

僅限於七年級、八年級年級,九年級年級可參照此方案,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適度變革

(1)教科研中心依據課堂教學基本要求,制定達標課評價標準。

(2)組織教師學習達標課標準,在級部統籌安排下,每人準備一節學導課,並將達標課時間、內容、地點上報教科研中心。

(3)由教科研中心,組織相關人員對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估。

(4)學期末,每位教師圍繞課堂教學改革,撰寫一篇教學反思,在此基礎上,召開經驗交流會,並對達標課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表彰。

4、總結完善階段。xx年2月-xx年6月,

(1)在達標課的基礎上,利用假期召開國中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

(2)總結一學期以來的得與失,逐步完善三種課型的操作,在此基礎上,制定《教師教學行為規範》和《學生學習行為規範》,使課堂教學逐步走向規範化。

四、保障措施

1、轉變教師教學觀念

教師觀念轉變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難點,也是重點。因此,需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通過通識培訓,使廣大教師進一步明確課改的意義與理念。

(2)通過課改的實踐活動,使廣大教師逐步感悟到課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提高廣大教師課堂教學改革的自覺性和科學性。

(3)通過教學反思,不斷修正自己的教學行為,使得課堂教學改革逐步走向規範化和精細化。

2、合理使用學科課時

(1)七年級年級:

語文:學導課4節,閲讀課1節,拓展課2節,講評課1節

數學:學導課5節,拓展課2節,講評課1節。

英語:學導課5節,拓展課2節,講評課1節

生物:學導課2節,拓展課1節,講評課1節(訓練課與講評課隔週上)

政治:學導課2節,拓展課1節,講評課1節(訓練課與講評課隔週上)

歷史:學導課2節,拓展課1節,講評課1節(訓練課與講評課隔週上)

地理:學導課2節,拓展課1節,講評課1節(訓練課與講評課隔週上)

(2)八年級年級:

語文:學導課3節,閲讀課1節,拓展課2節,講評課1節

數學:學導課4節,拓展課2節,講評課1節。

英語:學導課4節,拓展課2節,講評課1節

物理:學導課3節,拓展課1節,講評課1節(訓練課與講評課隔週上)

生物:學導課2節,拓展課1節,講評課1節(訓練課與講評課隔週上)

政治:學導課2節,拓展課1節,講評課1節(訓練課與講評課隔週上)

歷史:學導課2節,拓展課1節,講評課1節(訓練課與講評課隔週上)

地理:學導課2節,拓展課1節,講評課1節(訓練課與講評課隔週上)

3、認真撰寫教學設計

(1)學導課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

①、具體內容:學習目標、學習任務、預設問題的解答、達標檢測題、配餐作業、教學反思。格式為:

任務導學環節的主要內容:

第一,創設教學情境,出示學習目標。

第二,佈置學習任務。主要陳述讓學生看什麼、做什麼、想什麼等。

第三,提出學習要求。通過口述的方式對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程度作出明確規定。

第四,留有一定空白。收集該環節出現或存在的主要問題。

互助合學環節的主要內容:

第一,互助合學的內容。主要説明,針對哪些學習任務進行合學,什麼內容採取對學方式,什麼內容採取羣學方式。

第二,提出合學要求。

第三,陳述本節課重點指導的學習小組和指導的內容。

第四,留有一定空白。記錄該環節出現的行為問題和存在的只是或方法問題。

師生答疑環節的主要內容:

第一,對準備答疑的內容做出預設。包括哪些問題將進行重點答疑,以及答疑的內容、答疑的主體;除此之外,還有方法、規律、啟示、感悟等方面的總結。

第二,記錄好生成性問題,並説明是否在課堂上加以解決。

達標檢測環節的主要內容。

第一,檢測目的。

第二,檢測方式。

第三,點評內容。

配餐作業環節的內容:

第一,留了什麼樣的作業?

第二,説明不同層次作業的指向性和具體要求。

教學反思環節的主要內容:

第一,教學流程的流暢性怎樣。

第二,學生學習的狀況如何。

第三,學習目標達成度評價。

第四,教訓與感悟。

②、基本要求:教師要根據學導課的任務,結合學導課教學設計的具體內容,提前撰寫教學設計。跡要公正,書寫要規範,內容要詳實。

③、格式:

(2)講評課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

①、內容包括:講評課目的、講評的內容,包括收集到的問題、出錯原因的剖析、正確解答的過程、拓展延伸的內容等;以及針對共性問題和重點問題設計反饋性練習和課後跟蹤訓練;課後完成教學反思撰寫,包括記錄仍然沒有徹底解決的問題,反思前面教學的得失,提出下一步教學的建議等。

②、基本要求:教師要根據講評課的具體內容,提前撰寫出講評課教學設計。跡要公正,書寫要規範,內容要詳實。

4、科學安排每週一練

(1)語數外不超過60分鐘,其他學科不超過40分鐘.作為學生的週末的家庭作業。

(2)每週一練的內容以當前所學為主,以共性問題和重點問題為主,難度控制在中等偏下,以試卷形式命制,試題要精選,教師要全批全改。批改後,每位教師要做好記錄,並將存在問題彙總給備課組長,作為期中、期末考試的測試內容之一。

(3)每週一練的由各級部與備課組,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提前做好統籌安排。

5、注重學習小組建設

學習小組建設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保障,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是小組建設的指導者和促進者。

(1)小組劃分

學習小組一般以4—6人為宜,劃分時遵循 “異組同質、同組異質”的原則。

(2)成員分工。組內成員要有明確的職責,設“小組長”一名,全面負責小組的學習、紀律、衞生等情況。設“學科長”,負責本學科學習活動的組織和學習成果展示的安排,負責收集自學過程中生成的問題,負責與班級課代表或任課教師的溝通和聯繫。

(3)文化建設。顯性文化包括,組名、組徽、座右銘或誓言、組歌等。隱性文化包括,團結協作的精神、積極向上的氛圍、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等。

(4)過程管理。做好組內各成員過程性表現的記錄,定期進行自評與互評,強化組內各成員之間得相互監督與相互促進。

6、紮實做好集體備課

(1)時間:各備課組每週集體備課時間不得少於2小時。

(2)內容:

①、彙總上一週教與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並簡單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商討解決的辦法。比如,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哪些障礙?如何引導學生自學最有效?如何提高互助合學的效率?如何提高展示交流的質量?設置怎樣的課堂檢測題效果更好?

②、圍繞學導課、講評課的教學任務與相應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共同商討下一週學導課、講評課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流程。重點確定學生自學範圍、自學內容、自學方式、自學時間、自學要求。

③、共同商討訓練課的內容,確定命題制卷人及完成時間

④、商討周練試卷的命制,確定命題制卷人及完成時間

7、加強學教過程管理

(1)對教程的管理與評價。《詳見教師教學常規考核細則》

(2)對學程的管理與評價。《詳見學生過程性評價實施細則》

五、總體要求

(一)一定要站在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高度,認識此次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從外部條件來看,離不開上級領導的支持,也離不開社會的認可。從內部條件來看,取決於教師的專業發展,取決於學生的認可度。而課堂教學改革正是得到支持和認可的切入點,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增長點。

要想得到社會的認可,第一,必須提高教學質量;第二,必須注重對學生的人性化管理,使學生能夠健康、快樂並且有個性地成長;第三,我們的課堂必須是高效的課堂,使他們感到學有所獲;我們的課堂必須是生動活潑的課堂,能夠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二)一定要站在落實新課程基本要求的角度,看待此次改革的成敗與得失。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的改革目標,即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課程改革力求達到以下幾個目標:第一,課程內容的突破——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內容,增強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經驗的聯繫,拓展視野,引導創新與實踐。第二,課程結構的創新——構建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課程結構,以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適應社會對多樣化人才的需要。第三,建立新型的教學方式——鼓勵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創設有利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改革評價機制——建立發展性評價體系,改進校內評價,推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建立教育質量監督機制。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對待課改中出現的問題。有兩種心態,一種是積極地心態。即冷靜思考、尋找對策、不斷完善。一種是消極的心態。即迷失方向、徘徊彷徨、全盤否定。前一種心態是我們應該抱有的心態,只有這樣,課改才會不斷髮展。課改如此,社會的變革亦如此。

(三)一定要本着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全力以赴做好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的各項工作。

我們知道,改革是需要承擔風險的,這種風險最終要體現在學生的身上。如果説,由於我們工作的失誤或者不到位,給學生髮展帶來不良後果,不管我們的初衷怎樣,我們都無法推脱責任。

改革是需要勇氣的,更是需要付出的。只要我們有一種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憑藉我們全體教師的實力和智慧,就會想出規避風險的辦法,就會投入足夠的精力,去把過程做細做實,就會取得預期的效果。

(四)一定要樹立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我們的行動提供明確的方向。

一個人擁有一些正確的理念,不見得能立即成功;但是如果缺乏正確的理念,就算一時幸運,終究還是會打回原形,難逃失敗的。

如果説理念決定行為是正確的話,那麼,只有來自內心深處的理念,才能產生正確的行為。也就是説,一個強加於自己的理念,是不能為自己的行為起到指導作用的。

本方案從xx學年開始實施。

xx中學

二〇一四年八月

理想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2017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4) | 返回目錄

構建理想課堂實施方案

xx年是教育局提出的教育科研年,區教研室力推集體備課,我們根據上級的有關要求和本校實際確立以集體備課和教育科研為雙翼,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工作新思路。讓集體備課夯實理想課堂的基礎,讓教育科研為理想課堂插上飛翔的翅膀。

一、基本理念

(一)通過課堂教學改革,使課程適應學生的學習,讓課堂適應每個學生的發展。課堂上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有參加教學活動的機會,尤其是那些“學困生”。

(二)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三)樹立“先學後教,合作高效、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觀念。

(四)授課中體現精講多練。對於難懂的,教師要啟發,適當點撥,指點迷津。一堂課學生訓練支配的時間不少於15分鐘,使學生充分地自讀、自解、練習、糾錯、思考等,提高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改革目標

課堂教學改革應致力於提升各學科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全面提高課堂的效益;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性、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摸索出一套適合於學校實際、學科實際的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學習,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努力達到課堂操作的基本要求:

(一)落實“三主”—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

(二)倡導“三自”—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三)鼓勵“三動”—動腦、動口、動手

(四)實現“三會”—學會、會學、會用

(五)發展“三維”—認知、情感、技能

從而達到大容量、快節奏、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確立模式

學校嘗試構建“雙五”理想課堂教學模式。“雙五”即課堂教學滲透“五主”理念,課堂操作落實“五環節”。

“五主”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練習為主線,以探究為主翼,以發展為主題”的理想課堂教學改革理念,促進學生主動、健康、全面發展。

“五環節”即“導、預、探、練、測”。

導: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一個好的導課設計,意味着成功了一半。這裏因科目、課型不同,採用複習舊知、遷移類推、謎語、兒歌、講故事等多種方法,創設情境,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預:預習反饋,找出問題。預習因教學內容不同分課前預習和課內預習兩種,但不管是哪一種,教師都要進行預習指導,讓學生帶着問題預習。教師課內檢查預習情況,找出哪些問題學生會,哪些問題學生不會。做到心中有數,為精講做準備。

探:嘗試探究,點撥昇華。對找出的疑難問題,採用小組合作探究方式來解答,教師適時點撥指導,對好的做法和困惑之處可以用口頭、板書等形式展示給全班同學,集體學習探究。

練:練習展示,鞏固新知。教學中要精心設計練習,採用多種形勢和方法進行練習,有坡度,有密度,有難度,拓展學生思維向深度發展,做到“放優生、促後進生”,大容量,快節奏,高效率。結合教學內容可選取設計基本練習、對比練習、變式練習、綜合練習、實踐練習的形式,在小組內展示或部分板書展示來進一步鞏固新知。

測:課堂作業,達標測試。把作業權還給學生,師生都減負,要求各年級段不超過10分鐘的作業時間。教師批改一般執行一、二年級當堂批改,三、四、五年級當堂做完。

四、操作流程

(一)集體備課:

每週三(語文)、四(數學)、五(英語)下午兩節課後,每個備課組成員帶着自己的先周備課參加學校組織的集體備課,同級部同學科的老師根據自己備課的體會談對該課的理解,觀點,設計思路和方法等。特別是重難點如何突破,學生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掌握到什麼程度,老師要作充分、全面的估計。備課組成員之間互評教案的成功與不足,提出改進的方法和措施。預設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改思路。同時確定好授課人員。

(二)下一次集體備課之前進行聽、評課。備課組成員由一人執教公開課(同一備課組成員之間輪流執教),其他人聽課,在整個聽課過程中,看老師如何突破重難點,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度及對授課內容掌握的程度,集體備課的內容在課堂上是否得以體現。課後授課教師先談課堂的得與失,提出改進的思路。然後小組成員評課,針對課堂的方方面面表達真實的想法,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提出建議,思考自己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其目的一是集體備課中注意的問題是否避免,重難點的突破方式運用是否到位,是否關注了學生?二是從聽課中反思自己的教學:我在上課時,哪些是成功的地方,我要與人共享;哪些是失敗的地方,我該如何改進。在這種“討論—上課—反思評價”中,給老師們提供一個良好的觀摩、學習機會,達到了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指導督促。每次集體備課時間,教務處人員分工到各備課組去指導,聽取老師們的意見和建議,還積極參與展示課和評課反思活動,與大家同摩同研。每個備課組的活動情況每月展示一次,由全校教師為其打分(滿分10分),四次記錄的平均數按20﹪納入老師的考評。若遇上大型教研活動,被推出的備課組酌情加分。“績”的考核也有所改變:與兄弟學校相比,學校總的成績佔教師個人“績”的考核的60﹪,個人成績佔40﹪,合起來納入教師個人的“績”的考核。調動備課組成員的積極性。

全體教師充分發揮教學主人翁精神,合作研討,集中羣體智慧,揚長避短,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師特長,不斷提高整體教育教學水平。

五、措施保障

學校高度重視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充分認識到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教學工作的重點,作為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建立健全機制,完善制度,加強學習和研究,大膽實踐,全面提高我校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益。

(一)成立由校長為組長,教務處成員及語、數、外教研組組長為組員的改革領導小組,負責制訂學校實施方案,並督促實施。

(二)抓實校本教研,務實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如:校公開課、推門聽課、片際研訓、教研組、備課組活動。

(三)堅持“自修+反思”型校本培訓模式,着力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加強對教學過程、學習效率的反思研究。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策劃活動―實施活動―總結提升”的過程,改變課堂教學行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四)借鑑洋思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大膽實踐,不斷創新,構建我校“雙五”理想課堂教學改革模式。

(五)充分發揮中層領導和骨幹教師的積極性,堅持骨幹先行,典型引路。

(六)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努力實現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資源的現代化。

(七)科學引用區“理想課堂”評價標準,從而引領課堂教學的發展方向。

構建理想課堂活動安排:

時間

活 動 安 排

九月

1、“理想課堂我來談” 專題研討:

如何構建理想課堂?

如何搞好課堂評價?

如何上好預習課?

2、新調入教師公開課

十月

1、名師示範課

2、學校公開課

十一月

1、舉辦理想課堂研討會(如何優化課堂教學)

2、教務處,教科室組織課堂教學調研與反饋

十二月

1、“三課型”練課達標活動

2、理想課堂總結

xx年1月

搞好期末複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shishi/d49r3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