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漯河政府工作報告

漯河政府工作報告

漯河先後摘取"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桂冠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城市,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幾篇漯河政府工作報告,一起看一下吧!

漯河政府工作報告

漯河政府工作報告篇1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漯河市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漯河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漯河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和漯河市人民一道,團結拼搏,實幹創新,漯河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漯河市經濟平穩增長。初步預計,漯河市生產總值952.3億元,增長9.2%、居全省第8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55.3億元,增長12%、居全省第5位;固定資產投資773.3億元,增長19.3%、居全省第8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2億元,增長13.1%、居全省第2位;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2.9億元,增長16.4%、居全省第7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81元,增長10%、居全省第4位;農民人均純收入10893元,增長10.3%、居全省第6位;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420.2億元,比年初增加76.3億元、增長22.2%,貸款增量創歷史最好水平、增幅居全省第3位。

———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主導產業進一步壯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549億元,佔漯河市規模以上工業的6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84億元,增長36.9%。工業1351工程紮實推進,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3家。雙彙集團榮獲省長質量獎,新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新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2家,新增省級創新型企業3家。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建設實現新突破,現代物流園區、城市綜合體等一批服務業重點項目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蓬勃發展,服務業發展水平明顯提升。

———發展動力和後勁持續增強。簡政放權力度加大,分兩批取消、下放423項行政審批事項和具有審批性質的管理事項;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激發了全民創業活力,漯河市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1.4萬户,其中,新登記註冊企業3294户,增長75.5%。2.5億元規模的生物醫藥創投基金獲得批覆,小微企業發展基金掛牌運營,食品產業基金順利啟動,萬洲國際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31家企業實施了戰略重組,引進戰略投資33.6億元。開放招商成果豐碩,成功舉辦了第十二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第十四屆全國“村長”論壇和首都經濟圈推介會等多項專題招商活動,招引了一批重大項目;實際利用外資7.9億美元,總量居全省第4位;實際利用省外資金192.2億元,增長15.7%;出口總額5.2億美元,增長104.8%、居全省第1位。重點項目建設力度加大,市定15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13億元。產業集聚效應更加明顯,漯河市6個產業集聚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00億元,從業人員達到20萬人。臨潁縣產業集聚區被評為全省“十先”、升格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摘取“二星”,漯河市星級產業集聚區佔比居全省前列。

———現代農業發展成效明顯。漯河市被農業部確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年投入和發放各類涉農資金25.4億元。新建成高標準糧田36萬畝。糧食總產174.8萬噸,實現“十一連增”。新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家、農業產業化集羣8個,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740家。蔬菜種植面積97.4萬畝,新創建6個國家級蔬菜示範園區。完成植樹造林面積5.2萬畝。

新增農牧一體的生態循環養殖場28個,漯河市被確定為全省生態循環畜牧業試驗示範市。綜合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84.5%,高於全省平均水平8.5個百分點,夏秋兩季秸稈均實現全面禁燒。農田水利建設力度加大,新發展有效灌溉面積10.2萬畝。農村土地流轉面積122.1萬畝,佔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總面積的52.9%、居全省第2位。

———城鄉建設力度加大。新型城鎮化建設實現新突破,初步預計,漯河市城鎮化率達到45.7%,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新修編的城市總體規劃獲得省政府批覆,17項城市專項規劃編制基本完成。156個城建項目紮實推進,完成投資230億元,是歷年來城市建設投入力度最大、項目建設最多的一年。城中村和舊城區改造穩步推進,完成房屋徵收面積200萬平方米,開工建設安置房面積280萬平方米。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確立了發展定位和總體佈局,管理體制得到理順。西城區開發建設步伐加快,商務中心區重大項目推進順利。“創衞”工作攻堅破難,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城市形象明顯提升。

S330等幹線公路完成大修改造,漯河沙河航運港建設快速推進。臨潁、舞陽兩個縣城建設力度加大,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新解決農村2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改造農村公路196公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成效明顯。成功創建2個省級生態鄉鎮、13個省級生態村。17個貧困村整村推進任務全面完成,實現2.4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脱貧。 ———民生質量得到提高。城鎮新增就業5.7萬人、再就業2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7萬人。社會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工作順利啟動,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户供養標準、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新農合補助標準均得到提高。使用8.5億元住房公積金,幫助5000户住房困難職工改善了居住條件。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2.7萬套,在全省率先實現公共租賃住房常態化分配。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漯河市臨潁縣、舞陽縣、郾城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驗收,籌建、改擴建9所中國小,“大班額”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普通大學聯考成績喜人,漯河高中等學校升入名牌大學的人數大幅增加。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積極穩步發展,漯河醫專、漯河職院加強軟硬件建設,學校競爭力明顯提升;漯河技師學院、漯河食品職業學院、市第一中專快速發展,勢頭很好。城鄉醫療衞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穩步推進。“幸福漯河”系列文化活動入圍全省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新增3個國家4A級景區。舉辦了8項省級以上高水平體育賽事,全民健身示範市創建工作全面啟動,為300個行政村安裝了體育健身設施。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漯河市被確定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市。漯河市市區便民自行車慢行系統投入使用。更新公交車輛120台,市內公交車IC卡實現全覆蓋。計劃生育、環境保護和土地管理三大基本國策全面落實,更加重視生態環境建設,藍天工程、碧水工程推進有力,治理水污染、大氣污染、粉塵污染成效初顯,漯河市城市河流治理滿意度測評居全省第1位,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居全省前列。切實加強土地報批,確保了重點工程和民生項目用地需求。進一步強化了審計監督,對217個單位開展了審計。統計、氣象等工作得到加強,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外事僑務、民族宗教、史志檔案、慈善事業等取得新成效。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殘疾人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國防教育、雙擁工作和人民防空建設繼續加強,軍民融合式發展進一步深化,駐漯解放軍、武警消防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在支持地方建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665件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全部辦結,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設深入推進,完成了第八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廉政建設力度加大,政風行風持續好轉。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着力解決了“四風”突出問題。

信訪和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食品藥品監管水平進一步提高,平安漯河建設深入推進,應急管理工作得到加強。漯河市榮獲全省首批依法行政示範市、全省平安建設先進市等稱號。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宏觀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漯河市不可能獨善其身。面對多重困難壓力和嚴峻挑戰,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漯河雖然發展較快,但塊頭不大、實力不強,在這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如果稍有懈怠,就會喪失機遇,就會被新一輪發展的列車甩在後頭。作為負責任的政府,必須敢於擔當,積極作為,在市委領導下,強力推進六項重大攻堅任務,不管形勢多麼複雜多變,始終堅持發展第一,任爾東西南北風,咬定發展不放鬆。一年來,在經濟運行、城市建設、招商引資、民生改善等方面,我們攻克了一批批難題,取得了明顯成效。過去一年的工作實踐,我們深深感到,人民羣眾的信任和期盼,是做好政府工作的不竭動力;科學謀劃、統籌兼顧、迎難而上、堅韌不拔,是有效推進工作的有力保障。

一年來,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我們堅定不移抓項目、備後勁。堅持以項目建設為中心,充分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性作用,建立了項目建設專項述職制度,堅持實行重大項目領導分包、重點項目例會、聯審聯批等制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重大問題,多次組織重點項目集中開工、觀摩講評活動,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持續掀起項目建設高潮,一大批項目快速推進,57個重點項目建成投運,拉動了經濟增長,增強了發展後勁。

一年來,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中,我們堅定不移提質量、增效益。堅持速度與質量並重,更加註重發展質量,在關停、拆除10家高污染、高耗能企業的同時,培育壯大了一批發展快、效益好、潛力大的中小企業,優化了產業結構,提高了經濟增長質量,漯河市工業用電量增長11.1%、居全省第3位,税收收入佔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78.3%、居全省第1位。

一年來,在日益激烈的區域競爭中,我們堅定不移強縣區、壯實力。堅持把縣區經濟作為支撐漯河市經濟發展的頂樑柱,大力支持,強化指導,促進各縣區高樹標杆、加壓驅動、明爭暗賽、競相發展,縣區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有4個縣區的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速達到20%以上,有3個縣區的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速在全省158個縣區排序中進入前40名。

一年來,在財政收支矛盾加劇中,我們堅定不移惠民生、促和諧。堅持發展與民生並重,更加註重改善民生,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漯河市各級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首次突破100億元、達到101.4億元,佔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4.8%、比上年提高了2.3個百分點,省定十項民生工程、市定十件民生實事較好完成,市區背街小巷改造全面完成、老舊小區全部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就醫、就學、就業、困難羣體生活保障等一批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人民羣眾享受到更多實惠。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能取得這些成績確實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漯河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漯河市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向駐漯解放軍、武警消防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漯河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誠摯的感謝!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漯河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政府工作與人民羣眾的期望還有一定差距。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漯河市造紙、紡織等傳統行業產能過剩,部分企業產品結構調整較慢,生產經營極為困難,給本來就總量不大的漯河市工業經濟帶來很大的負面衝擊,成為漯河市經濟發展的拖累點,雖然高新技術企業成為新的增長點,但畢竟支撐作用有限,增長點尚消化不了拖累點,致使漯河市經濟增長與年初預期目標還有一些差距;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多種剛性支出增加,收支矛盾突出;產業層次總體不高、整體競爭力不強,食品產業規模大但附加值低,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快但規模小,服務業發展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骨幹企業羣體不大,梯次結構不合理;教育、文化、醫療衞生等民生領域投入還需要持續加大,安全生產、涉法信訪、徵地拆遷、生態環保等方面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還不到位,有的地方和一些部門的工作人員思想觀念、工作作風、能力素質與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認真對待,針對存在的問題,逐一研究改進和解決措施,決心在新的一年裏開創政府工作新局面!

漯河政府工作報告篇2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凝神聚力,攻堅克難,奮勇爭先,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成效。全市生產總值861.5億元,增長9.4%;固定資產投資648.3億元,增長2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6.1億元,增長14.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7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876元,分別增長10.7%和12.8%。

——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270億元,居全省第6位;財政總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比上年增加16.9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3.9億元、比上年增加12.4億元,增長29.7%、增速居全省第2位;税收收入43.7億元,佔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81%、居全省第1位。

——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食品產業支撐作用更加明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35億元、利潤177.9億元,分別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64.2%和65.9%。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城區工業企業“退二進三”、“退城入園”力度加大,關停拆除了8家高耗能、低效益企業。服務業發展水平得到提升,實現地税收入23.4億元,比上年增加6.3億元,佔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達到64.6%。

——發展動力和後勁持續增強。“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創建工作紮實推進,全省首家“國家肉及肉製品檢測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雙彙集團榮獲省長質量獎。新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38家企業實施了戰略重組,22家企業在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開放招商成果豐碩,雙匯國際成功併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成功舉辦了第十一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中國食品名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全市實際利用外資7億美元、居全省第4位,實際利用省外資金170億元、增長26.7%。爭取上級財政性資金88.2億元,比上年增加14.8億元。150個市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25.3億元,59個項目建成投運。產業集聚效應更加明顯,全市6個產業集聚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00億元,從業人員達到15.4萬人。

——“三農”工作再創佳績。投入和發放各類涉農資金26.3億元。累計建成高標準糧田72.7萬畝,糧食總產173.6萬噸、實現“十連增”。蔬菜種植面積達92.5萬畝。完成植樹造林面積4.5萬畝。新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羣8個、年銷售收入超千萬元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9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726家,組建了全省首家大型畜牧合作社,我市成為全省生態畜牧業建設試點市。農村土地流轉面積突破100萬畝,佔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總面積的43.7%、居全省第3位。全市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3%,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快速推進。農田水利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新發展有效灌溉面積12萬畝、旱澇保收田10萬畝,新解決22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户用沼氣池3380座,新建、改造農村公路145公里。新改造農村危房5446户。完成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20個,實現2.5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脱貧。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穩步推進,累計建成住房2.8萬套,7800多户入住新居。

——城市建設紮實推進。新修編的城市總體規劃獲省政府批准,41項城市專項規劃編制加快推進。沙澧河開發建設一期工程持續完善提升、二期工程方案基本確定。新建、改造城市道路32條,107國道漯河段改造工程、241省道漯河段改建工程、交通路沙河橋拓寬改造工程竣工通車,人民路火車站區域地下通道建成投用,解放路沙河橋、太白山路沙河橋開工建設。舊城區和城中村改造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徵收房屋面積285萬平方米,啟動安置房建設面積248萬平方米。供氣、供水、排水等基礎設施和環衞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市區旱廁全面消除,市污泥處置廠建成投用。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漯河新區)總體發展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通過專家評審,西城區管理體制得到理順、開發建設加快推進,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發展規劃編制全部完成。城市公交改革攻堅破難,組建了國有控股公交集團,配置、更新了115台新型節能環保公交車輛,新開通了3條公交線路。完成了市區5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10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物業管理、違法建設等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創建國家衞生城市工作深入推進,專項整治成效顯著,城市環境明顯改善,城市整體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

——民生質量顯著提高。全市各級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達到90.9億元,佔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2.5%;省定十項民生工程、市定15件民生實事較好完成。全市城鎮新增就業5.6萬人、再就業2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1萬人。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大病補償、新農合大病補償、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全面提高。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社會救助體系和社會福利體系進一步完善。發放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6.9億元,新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1.5萬套,我市被確定為全省唯一的住房保障創新試點城市。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全市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06所,市區新建、續建、改擴建中國小9所;普通大學聯考本科上線人數繼續保持在萬人以上;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步伐加快。公立醫院改革穩步推進,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初步建立,縣區醫院病房樓和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改擴建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用,城鄉醫療衞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我市連續六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稱號。文化旅遊業加快發展,成功舉辦了紀念賈湖遺址發掘30週年暨賈湖文化國際研討會,舞陽農民畫入選全國“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週末沙澧文化超市”、“幸福漯河健康舞”榮獲全省首屆羣星獎,許慎文化園續建工程竣工,周彥生藝術研究院二期開工建設。舉辦了16項省級以上體育賽事,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計劃生育、環境保護和土地管理三大基本國策全面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我市被授予全省環境保護目標完成優秀單位。統計、審計、人防、氣象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外事僑務、民族宗教、史志檔案、慈善事業等取得新成效,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殘疾人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國防教育、雙擁工作繼續加強,軍民融合式發展進一步深化,駐漯解放軍、武警消防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在支持地方建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質量進一步提高,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設紮實推進。廉政建設力度加大,政風行風進一步好轉。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信訪和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食品藥品監管得到強化,平安漯河建設深入推進,應急處置能力明顯提高,公眾安全感指數居全省前列。我市榮獲全國法治城市創建工作先進城市、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優秀市、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市、全省安全生產優秀市等稱號。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面對嚴峻形勢和繁重任務,我們積極應對、科學謀劃,勇於負責、敢於擔當,在轉型中創新思路、在挑戰中堅定信心、在克難中加快發展。始終做到咬定目標不放鬆,深入研判形勢,加強運行監測,全力保增長,持續調結構,加快促轉型,全面提高質量效益;始終做到狠抓重點強推進,深化企業服務,現場解決問題,開展百日攻堅,強化督導問效,有力推動工作落實;始終做到創新舉措求突破,面對各種難題,勇於攻堅克難,健全規劃管理體制,完善城市“兩改”政策,創新項目推進機制,加大銀企對接力度,拓寬多元融資渠道,在改革創新中破解發展難題;始終做到盡心竭力惠民生,做決策、辦事情,充分聽取羣眾意見、充分考慮羣眾利益,在任何情況下都把改善民生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盡最大努力提升民生質量;始終做到上下同心聚合力,各縣區競相發展,各部門顧全大局,各級領導率先垂範,廣大幹羣合力攻堅,全市上下在團結拼搏、務實重幹中創造了新業績、鑄就了新輝煌。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在宏觀形勢錯綜複雜、區域競爭日益激烈、結構調整任務艱鉅、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我們能取得這些成績確實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向駐漯解放軍、武警消防官兵、公安民警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漯河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誠摯的感謝!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政府工作與自身建設還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全市經濟產業層次總體不高,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小,科技創新能力不強,骨幹企業羣體不大,服務業仍是全市經濟發展中的短板;縣區經濟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快;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鎮功能不夠完善;資源環境約束加劇,融資、用工等瓶頸制約依然存在;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與羣眾期望還有一定差距;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作風不實、服務不優、效能不高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公務人員能力素質還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極個別部門人員羣眾觀念淡薄、服務意識較差,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了政府形象。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認真對待,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xx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完成“xx”規劃的關鍵一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穩中求進、進中提升為總基調,以六項重大攻堅任務為統攬,以項目建設為中心,以作風改進為保證,着力穩增長、調結構、抓轉型、促改革、惠民生,努力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城鎮新增就業4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省定目標以內,省定節能減排目標全面完成。

實現上述目標,要重點抓好八項工作。

(一)圍繞招大引強,着力提高開放招商水平。堅持以開放招商為統領,緊盯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中央企業和行業龍頭,深入推進產業鏈招商和集羣招商,力爭招引一批重大項目。創新招商方式。突出以商招商,充分發揮企業的招商主體作用,引導企業與境內外大企業、大財團進行戰略合作;鼓勵現有企業進一步增資擴能,拉長產業鏈條,加快產業集聚。突出招商重點。緊緊圍繞各縣區、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城區的產業定位,強力攻堅招商,努力在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招引上實現新突破。尤其是對全市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食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專業園區和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招商引資要大見成效。精心辦好第十二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持續擴大中國食品名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大開放力度。拓寬開放領域,加快服務業、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等領域開放,力爭在銀行保險、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文化旅遊、科技、醫療、教育等領域引進一批合作項目。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大力引進外來資本和民間資本。

(二)圍繞重點領域,着力抓好項目建設。堅持以項目為抓手、用項目作支撐,以項目大建設帶動大投資、推動大發展。今年,安排市級重點項目150個,完成投資300億元以上,帶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0億元以上。狠抓重點領域項目。加快推進中大天然綠色科技產業園、興茂鈦業氯化法鈦白粉、裕鬆源藥業生物醫藥產業園、西盟·健客乳品工業園、中鹽公司真空製鹽等一批即將竣工投產的項目,開工建設旺旺新工業園、雙匯第二工業園二期、嘉吉(臨潁)工業園、渴望通訊等一批新項目,大力支持現有企業新上項目、擴大產能;着力抓好服務業、基礎設施、民生事業等一批重點項目,全面提升重點項目質量和效益。完善項目推進機制。堅持重點項目推進協調例會、各級領導分包代理服務、重點項目聯審聯批、定期觀摩講評等制度,實行項目建設專項述職制度,推動全市重點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再上新台階。

(三)圍繞轉型升級,着力推動工業提速增效。調整優化工業經濟結構。堅持做強食品工業,以雙匯國際食品產業園、中國食品百強工業園、中國(漯河)食品包裝機械產業園、臨潁休閒食品產業園為主要載體,強化食品工業戰略支撐作用,加快建設全國最具競爭力的中國食品名城。堅持做大新興產業,着力抓好東興電子產業園、漯河健康產業園、沙澧醫療器械產業園建設,加快建設全省重要的電子產品生產交易基地、生物醫藥生產基地。堅持做優傳統產業,整合資源,統一佈局,擴大高端化工產品規模,加快建設舞陽高端鹽化工產業基地;加快推動機械、造紙、製鞋、紡織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使之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加快培育骨幹企業羣體。在全市選定30家重點企業、50家中小企業、100家小微企業,全力重點培育,經過幾年努力,形成大型企業引領、中型企業支撐、中小企業快速提升跟進的發展格局。今年,全市新增年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30家以上、超10億元企業4家、超40億元企業2家。持續提升產業集聚區發展水平。按照產業集聚區功能定位,分類入駐項目,拉長產業鏈條,加快產業集聚。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切實提高投資強度,健全完善服務功能,推動產城融合發展,進一步增強產業集聚區發展競爭力,爭創全省示範產業集聚區,努力在全省產業集聚區考核中位次前移。進一步強化企業服務和技術創新。完善服務企業長效機制,及時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深化“科技創新三年培育計劃”,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工程,加快企業研發中心建設,支持企業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積極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漯河政府工作報告篇3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郾城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團結帶領全區人民,以“163計劃”為統攬,凝心聚力,克難攻堅,鋭意進取,穩中求進,較好完成了區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開創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一)落實“保增長”舉措,綜合實力不斷提升。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複雜局面,我們始終把保增長、保態勢作為首要任務,主動出擊,綜合施策,抓招商擴總量,抓轉型優存量,抓運行保質量。上海健康產業推介會等招商活動圓滿舉辦,健康產業、精細化工、商貿物流三個百億產業培育計劃啟動實施,一批事關全局的重大項目取得積極進展。強力實施“六大攻堅”,深入開展“兩保兩促四提升”、“駐包聯”專項行動,積極搭建銀企對接、用工對接服務平台,靈活運用土地增減掛鈎、營改增扶持政策,強化要素保障,加強運行監測,保證了區域經濟始終在合理區間運行。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8億元、增長9.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3億元、增長23.1%,固定資產投資149億元、增長2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億元、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13364元、增長1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70元、增長12.5%。

(二)加快“調結構”步伐,經濟結構更趨優化。三次產業優化調整為12:57.4:30.6。工業經濟穩步提升。“1351”工程紮實推進,企業優化升級勢頭強勁。裕鬆源藥業建立國家級醫藥監測研發中心,雙星機械、中原軋輥成為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樂天澳的利、蓮花醫療器械入選全省“百強、百高”企業。預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6億元、增長1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9.5億元、增長56%,區定重點企業入庫税金8130萬元、增長24.6%,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完成工業投資73.4億元。榮獲全省企業服務先進區。第三產業活力彰顯。特色商業區規劃完成修編,丹尼斯購物廣場開業運營,義烏國際商貿城、恆潤城市廣場商鋪啟動認籌,“自由戰士”品牌全國叫響,金鑽SOHO、建業39號公館為代表的嵩山路樓宇經濟帶初具規模,餐飲娛樂、商務會展、商貿物流多種業態競相發展。新增三產企業和個體工商户2660家,預計實現三產增加值54.5億元。現代農業穩中趨優。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西大坡高標準糧田、小農水重點縣、蜈蚣渠治理等項目順利完工,農業機械化程度明顯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歷年最好,糧食總產實現“十一連增”。現代農業規模發展,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8萬畝,新培育農業產業集羣4處、現代示範園區2處,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61家、家庭農場21家。生態林業建設全省先進,畜牧業綜合排序全省“十強”,連續7年成為全國生豬調出大區,榮獲全省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優秀區。全省新品煙草觀摩會在郾召開。

(三)集聚“增後勁”能量,發展活力顯著增強。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先後引進億眾汽貿物流園等55個超億元項目,成功促成蓮花醫療與丹麥威魯克斯等6個戰略重組項目。全區實際利用外資1.3億美元,利用省市外資金39.8億元,完成進出口貿易5300萬美元。項目建設梯次推進。義烏國際商貿城等31個超億元項目開工建設,裕鬆源一期、東風汽配等21個項目建成投產,全區5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0.5億元,重點項目數量、投資規模、建設進度再創新高。產業平台更加完善。淞江產業集聚區經十路、五台山路南伸工程順利推進,就業服務中心、公租房等配套項目加快建設,司法服務中心建成投用。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1.6億元,新增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新開工超億元項目16個,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1億元,成為全省一星級產業集聚區。漯西工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建成投運,經四路基本完工,瀾景淨水劑項目加快建設,4個超億元項目成功簽約。

(四)加大“抓統籌”力度,城鄉面貌明顯改善。城鄉建設全市先進,孟平鐵路複線、高速客運站、解放路和太白山路沙河橋等省市重點工程配合有力,太行山北路、文明路升級改造工程加快實施,改造農貿市場3個、背街小巷11條,建成星級公廁3座、街頭遊園14個、農村公路9條31.4公里。城區“兩改”穩步推進,5個項目完成丈量,7個項目啟動徵收,徵拆房屋62.8萬平方米,開工建設安置房25.4萬平方米,濱河·頤景園西區、天鑫·現代城二期、建業·壹號城邦四期等商住項目快速推進,郾城宜居品位不斷提高。鎮村建設梯次鋪開,新一輪村鎮規劃啟動修編,城關鎮蟬聯全省百強鄉鎮,黑龍潭實現撤鄉建鎮,衞星鎮和重點鎮建設取得初步成效,新型農村社區配套功能逐步完善。“創衞”工作全市領先,全域環衞體制基本形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清潔工程取得階段成效,城鄉管理水平明顯提升。

(五)辦好“惠民生”實事,保障水平全面提高。財政保障更加有力。全區民生支出12.2億元,佔財政總支出的81%,保證了各項民生事業支出和惠民政策落實。年初承諾的10件實事和教育實踐活動中追加的22個民生項目推進有力,低保、五保、新農合實現城鄉全覆蓋,企業退休養老、幹部教師津貼、優待撫卹、大病救助標準再度提高。全民創業全市先進,扶持自主創業1600人,帶動再就業1.2萬人。民生熱點問題加快解決,消除農村不安全飲水人口6萬人,免除新農合參保費2萬人,修整農村危橋21座,整治老舊小區224個。尤其是黑龍潭3萬畝除澇工程的實施,徹底解決了困擾羣眾多年的內澇問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鄉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新啟動國小建設項目1個,改擴建中學2所,順利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認定。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區人民醫院及2個鎮衞生院病房樓建成投用,中醫院病房樓啟動建設,公共場所衞生監督全市領先。便民服務網絡不斷健全,改擴建社區服務中心10個,改造基層站所15個。文化事業蓬勃發展,裴城村入圍河南歷史文化名村,伊人玫瑰莊園入選國家旅遊項目庫。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養老產業園項目已經啟動,新發展養老機構1家、幸福院19家。成為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先進區、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區、全省文化先進區、全省人口計生工作先進區、全省優秀科普示範區、全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區。全省“留守兒童之家”現場會在我區召開。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圓滿完成,信訪問題攻堅行動紮實開展,企業改制工作穩步推進,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成為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先進區、全省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先進區。社會治安、土地管理、食品藥品安全不斷強化,消防、環境保護、老幹部工作全市先進,工商、質監、監察、應急、氣象、通訊、僑務、殘聯、人民防空、外事接待、愛國衞生、史志檔案、民族宗教、民兵預備役建設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創造了新的業績。

(六)突出“轉作風”要求,政務效能持續強化。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幹部思想受到深刻教育,“四風”問題得到集中整治。累計整改到位事項106項,制定完善政府規範性制度16項,取消、規範行政審批服務項目10項,廢止、宣佈失效政府規範性文件123件,辦結各類行政服務事項4.1萬件,全面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制定《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進一步健全了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定相結合的行政決策機制。工作中堅決服從區委領導,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各界監督,累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186件,滿意或基本滿意率100%。嚴格落實減輕農民負擔各項政策,集中清查12項惠民政策落實情況,糾正了一批損害羣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問題。落實“兩個責任”,不斷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工作力度,對20xx年以來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全面審計,對新上5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實行預決算和全程審計監督,在全區推行公務卡制度,壓縮“三公”經費30%,精簡會議文件26%,樹立了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優良政風。

各位代表!

在複雜的宏觀經濟形勢面前,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這既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統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也是區人大、區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更是全區幹羣和衷共濟、頑強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駐郾部隊、武警官兵和政法幹警,向所有關心支持郾城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基礎仍然薄弱,經濟總量依然偏小,支撐郾城持續健康發展的根基還不牢固。二是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高新技術產業規模不大,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三產比重依然相對偏低,經濟發展質效仍需進一步提高。三是城鎮化率落後於全省平均水平,城鄉基礎設施還不完善,改善人居環境任重道遠。四是土地、環境、資金等瓶頸制約仍不同程度存在,城鄉管理、徵地拆遷、信訪穩定等領域還存在許多問題,改善民生、維護穩定的壓力很大。五是政府自身建設與人民羣眾的期盼還有差距,服務意識不強、辦事效率不高、工作作風不實等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更是“xx”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20xx年各項工作,對“十三五”良好開局、順利實施至關重要。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我省“三個總”發展戰略,把握總基調,適應新常態,緊緊圍繞健康產業、商貿物流、生態宜居“三個示範區”建設目標,以六大攻堅任務為統攬,以作風建設為保障,着力在深化改革創新、提高經濟質效、優化城鄉環境、保障改善民生、推進依法治區等方面實現新提升,奮力推動“實力、魅力、和諧、幸福”郾城建設再上新台階。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區生產總值增長9%,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市定城鎮新增就業、節能減排和環境質量改善等目標全面完成。

完成上述目標,實現趕超提升,需要我們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改革開放,提升發展活力。堅持以改革破難題,以開放增後勁,創新機制體制,集聚發展要素,激發經濟活力。

深化改革,創新機制體制。進一步簡政放權,落實非禁即入政策,列出政府部門權力清單,推動審批事項公開化、審批

流程規範化。優化政府機構設置、職能配置,推進有關部門機構整合,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理順區、鎮(街道)權責關係,擴大營改增試點,推進預決算公開、公務卡結算、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清理規範優惠政策,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提升財政風險防範能力。積極推進醫療衞生體制、文化體制、户籍制度、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努力實現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拓展平台,強化載體支撐。淞江產業集聚區要突出爭星進位,不斷提升承載能力,儘快完善路橋水電、綠化美化等配套設施,啟動實施太白山路北伸、嫩江路西伸工程,確保綜合服務中心建成投用。新增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新開工超億元項目16個,力爭全省綜合排序位次前移。漯西工業集聚區要突出功能提升,拉大發展框架,完善服務功能,促成一批創新型、科技型項目落地,確保新開工超億元項目3個以上,力爭早日由市級專業園區晉升為省級產業集聚區。特色商業區要突出規劃引導,儘快完成控規批覆,緊盯台灣潤泰、晉商集團等知名企業,引進一批大企業、大財團和品牌運營商,着力打造沙北商貿核心區。

擴大開放,全力招大引強。突出定向、定點、定責,創新招商理念,推動招商由拼政策向拼服務轉變。突出主導產業定向招商,緊盯“三個招商圖譜”,圍繞“三個百億產業”培育計劃,大力實施延鏈補鏈招商,補齊發展短板,壯大優勢集羣。突出重點區域定點招商,瞄準長三角、珠三角、航空港等重點區域,聚焦央企名企和國內外500強企業,實施駐點招商、以商招商和網上招商,着力引進一批領軍型人才、基地型項目和龍頭型企業。突出機制完善定責招商,完善績效考評機制, 科學定責,嚴格督責,嚴肅問責,重獎招商功臣,鼓勵全民招商,確保引進超億元項目25個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5%以上。

強化服務,狠抓項目推進。主動順應宏觀調控政策,認真研究國家投資傾向,最大限度爭取政策性項目資金。堅持集約高效用地,清理閒置土地,盤活存量土地,用好增減掛鈎政策,滿足重大項目用地需求。搭建銀企對接平台,提高淞江投資公司等融資平台運作能力,開闢多元融資渠道,逐步破解項目資金瓶頸。打造綜合信息服務平台,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落實縣級幹部聯繫企業和項目責任制,實施重大項目聯審聯批、全程代辦、專項述職制度,構建“綠色通道”,優化服務環境,狠抓項目推進。力爭新開工超億元項目30個,建成投產20個,完成投資50億元以上。

(二)堅持工業主導,提升二產質效。以先進製造業為方向,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優化工業結構,提升發展層次,加快優化升級。

突出轉型升級,做優傳統產業。以延鏈強鏈、技術改造、靠大聯大為手段,推進食品產業向綠色健康型、建築建材向節能環保型、機械製造向高端專業型轉變。支持小帥才、眾益達等企業提升層次,提高品牌影響力;鼓勵大河型材、江山建材等企業技術改造,發展綠色環保建材;引導雙星機械、博華鑄造、志捷汽車等企業配套發展,打造集聚度高、互補性強的機械裝備產業集羣,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產品知名度和核心競爭力。

突出規模支撐,做強新興產業。以技術領先、優勢互補、低碳環保為前提,大力發展健康、精細化工等戰略新興產業。依託漯河健康產業園,引進配套關聯企業,加快啟福醫藥、萬澤生物等項目建設,確保裕鬆源二期、高旗飲品等項目建成投產,全力構築規模、水平、效益全省領先的健康產業示範區。依託漯西工業集聚區,引進一批技術密集、附加值高的精細化工項目,力爭中節能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落地開工,確保新旺二期建成投產,着力形成多元支撐的新興產業體系。

突出創新驅動,壯大骨幹羣體。實施人才驅動戰略,加快“兩化”深度融合,加速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支持恆達食品、江山建材與江南大學、清華大學技術合作,幫助蓮花醫療爭創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鼓勵雙星機械爭創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促進工業由“製造”向“創造”轉變。以“企業服務提升年”為重點,持續推進“兩保兩促四提升”活動,完善常態企業服務機制,調整重點企業名錄,實施分類指導幫扶,全力支持其上項目、擴規模、增效益,着力培育結構合理的骨幹企業羣體。確保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20家以上,新發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以上,促成戰略重組項目5個以上。

(三)堅持科學引導,提升服務業比重。以特色商業區為輻射,科學規劃引導,加快特色培育,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業。優化商業佈局,鼓勵塊狀發展,重點抓好恆潤城市廣場、昌建·東外灘商業綜合體項目,加快推進正泰步行街、和眾商業街項目,不斷提升丹尼斯、義烏國際商貿城品牌影響力,儘快構築以品牌經營、商業連鎖為主的大商貿格局。充分發揮豫南陸路口岸綜合輻射功能,加快申通電商物流園、傳美物流、隆興物流項目建設,全力融入航空、高鐵網絡,加速形成現代物流集聚優勢。

積極培育新興服務業。主動對接智慧城市建設,積極發展“自由戰士”、億峯、全珍等電商品牌,推動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加快構建多層級立體化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養老服務與醫療、家政、健康、教育互動發展;鞏固提升嵩山路樓宇經濟帶,鼓勵發展金融保險、法律會計、信息中介、擔保評估等新興業態,打造現代服務業新亮點。

着力壯大休閒旅遊業。加快推進鳳凰島生態綜合開發項目,大力發展沿河觀光、鮮果採摘等生態休閒遊,着力培育裴城“中國傳統村落”、新店伊人玫瑰莊園等特色鄉村遊,精心打造化身台寺、彼岸寺經幢等歷史文化遊,鞏固提升餐飲住宿、休閒娛樂等特色服務業,致力打造一批特色旅遊品牌和文化休閒街區,不斷擴大郾城的吸引力和輻射力。

(四)堅持穩糧強農,提升農業效益。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夯基礎、優結構、強產業,加快推動現代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生態化發展。

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加大水、電、路、林等田間設施投入,加快小農水重點縣、小潁河治理、五虎廟灌區升級改造等項目建設,提升高標準良田“百千萬”示範方創建水平,加強農業機械化建設,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和防災抗災能力。新增旱澇保收田1萬畝、節水灌溉面積2萬畝,致力打造全省有影響的10萬畝高標準糧田示範基地,力爭糧食總產穩定在4億公斤以上,確保糧食絕對安全。

優化現代農業結構。堅持生產基地化、基地園區化、園區景點化。充分發揮龍城鮮桃、新店草莓、億康果蔬等品牌農業輻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特色高效現代農業,着力調整優化現代農業結構,傾力打造以郾襄路、坡大線、107國道為重點的現代農業示範帶。新培育現代農業示範園區2處,新發展無公害蔬菜3000畝,爭創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突出抓好11個雙匯肉雞產業化項目,努力實現生豬和三禽飼養量穩步增長,保持全國生豬調出大區和全省畜牧強區地位。

構建新型經營體系。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現代農業建設,大力培育專業大户、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着力構建多元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引導和規範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在保障農民權益的前提下鼓勵適度規模經營。積極發展村鎮銀行、農業保險,不斷加強涉農政策監管,促進和保障農民增收減負。

(五)堅持城鄉統籌,提升宜居品位。堅持建設管理並重,擴容提質並舉,全面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

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城鎮功能。全力配合牡丹江路、龍江路、高速客運站、解放路和太白山路沙河橋等市政重點工程,儘快打通解放路、泰山路等斷頭路,規劃建設一批環衞設施、地下管網、街頭遊園和綠化亮化項目,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全面加快衞星鎮、特色鎮建設,培育特色產業,完善城鎮功能,加速人口集聚,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小城鎮。穩步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完善提升已建社區配套服務功能,努力讓更多農村人口就地城鎮化。

抓好城區“兩改”,提升城市形象。按照“村為主體、羣眾自願、市場運作”原則,成熟一個、啟動一個,穩步推進城區“兩改”,重點加快已啟動項目安置房建設,統籌實施社區服務、便民網點和商業配套設施建設。確保李盤莊、劉莊等安置房項目快速推進,南街、小高莊、碾盤張、巴山路、五里廟四村等安置房項目開工建設。徵收房屋80萬平方米,建設安置房20萬平方米,建成一批精品住宅區,改善羣眾居住條件,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創新城市管理,提升城鄉品位。創新城鄉管理模式,加快電子信息技術在市政管理、治安防控、應急保障等領域的推廣應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全力衝刺“創衞”收官,建立健全常態化管理機制,不斷提高精細化和網格化管理水平,持續開展市容市貌、環境衞生、交通秩序等專項整治,着力打造整潔、有序的城鄉環境。強化執法力量,用最堅決的態度、最嚴厲的措施,依法推進“雙違”整治,絕不姑息遷就任何損害社會公平正義的行為!

加強環境保護,提升生態文明。強化生態文明理念,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力爭產業、村莊、土地、公共設施和生態環境“五規合一”,確保經濟增長與生態文明建設共生雙贏。加大林業生態建設力度,加快生態廊道、農田林網和環城防護林建設,完成造林面積5000畝,改造綠地面積2.2萬平方米。實施藍天工程、碧水工程和鄉村清潔工程,強化節能減排監管,加強污染治理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力爭省級人居環境達標村突破50%、示範村突破20%,致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宜居示範區!

(六)堅持民生為重,提升保障水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盡最大努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區人民。

健全更有幸福感的社保體系。積極培植財源,強化税收徵管,優化支出結構,夯實財力保障基礎。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健全覆蓋城鄉的服務體系,推動更高質量的就業創業。擴大五個基本險種覆蓋範圍,健全失地農民保障機制,加強城鎮職工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互轉銜接。加快養老產業園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等養老設施建設,健全以居家養老為基礎、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持續加強農村“三留守”人員和失獨老人關愛服務工作,積極發展社會福利事業、慈善事業和殘疾人事業,不斷強化困難學生和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加快建立覆蓋廣泛、公平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

打造更有公平感的公共服務。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鞏固提升義務教育水平,積極發展學前教育、高中教育和特殊教育,促進教育均衡和優質發展。完善“單獨二孩”政策,鞏固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本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加快中醫院病房樓、衞生計生服務中心建設,提高衞生計生服務水平。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廣泛開展文化娛樂和全民健身活動,不斷豐富羣眾文化生活。全面啟動飲水安全村水質複查,儘快解決農村新增飲水不安全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羣眾團體工作,做好質監、工商、監察、統計、消防、氣象、通訊、對台僑務、外事接待、愛國衞生、史志檔案、民族宗教和民兵預備役等各項工作。

創新更有安全感的社會管理。健全防災減災體系,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積極預防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強化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切實加強“打非治違”和隱患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理順食品藥品監管體制,加強食品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力打造食品安全放心區。統籌城鄉社會管理, 完善村(居)民自治制度,增強城鄉社區服務功能,創新流動人口、特殊人羣管理服務機制,提高社會管理服務水平。深化“四門處訪”機制,暢通羣眾訴求渠道,加快解決企業改制遺留問題,依法化解和調處各類矛盾糾紛。深入開展“平安郾城”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切實增強人民羣眾的安全感。

各位代表,民生連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此,區政府鄭重承諾,今年將圍繞民計民生,着力辦好10件實事:1、投資5000萬元,實施農村中國小升級改造,建成區第二實驗國小;2、投資2900萬元,實施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工程,完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萬畝;3、新建、改建50個村衞生室,完善基層醫療衞生服務體系;4、投資1700萬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公里,對商小線潁河橋進行改造;5、對海河路、太行山路等城區主幹道及11條背街小巷進行升級,對黃河廣場、鐘樓廣場實施改造;6、開工建設小高莊農貿市場,改造提升遼河路和華山農貿市場;7、投資2800萬元,實施1.6萬畝高標準糧田建設,補貼新購農機具400台(套);8、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配套設施投入,購置垃圾運輸車30台、移動式垃圾箱500個,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9、發放小額擔保貸款6300萬元,實現創業幫扶1600人,帶動就業1.2萬人;10、新建30個村級便民服務中心,新建改建8個社居委服務中心,完善基層管理和公共服務功能。

辦好以上10件實事,是人民的期盼,更是政府的責任。區政府將集中財力,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確保落實,堅決向全區人民兑現承諾!

三、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改革發展的新形勢,人民羣眾的新期盼,迫切要求政府有新作為。我們必須嚴格落實依法治國要求,進一步改進作風,轉變職能,創新理念,強化管理,盡心竭力把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職責履行得更好。

(一)更加註重依法依規,打造尊法守法的法治型政府。堅持以法治思維引領改革發展,用法治方式維護公平正義。尊重憲法法律權威,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法治意識,增強尊法守法、學法用法的自覺性。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新聞輿論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堅決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調節和管理經濟、社會事務,推進政府工作法制化。完善政府規範性文件和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規範行政執法程序和自由裁量權,強化執法監督和行政複議監督,確保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二)更加註重科學民主,打造開明開放的陽光型政府。正確處理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眼前利益與長遠發展的關係,不急功近利,不貪大求快,端正政績觀,樹立新導向,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業績。進一步完善公眾有序參與政府決策的工作機制,嚴格落實重大事項公共參與、社會聽證、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制度,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和各類社情民意,誠懇聽取老幹部、企業家和社會各界的意見,不斷提高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進一步深化政務信息公開,辦好電子政務和政府門户網站,拓寬羣眾問政渠道,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更加註重民生改善,打造親民利民的服務型政府。把改善民生作為最大責任,把羣眾滿意作為最大追求。凡是政府出台的政策、部署的工作,都充分尊重羣眾意願、凝聚羣眾力量、保障羣眾利益。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踐行“一線工作法”,完善領導幹部聯繫羣眾機制,深化駐村、包企、聯社區活動,切實為企業和羣眾解決更多實際問題。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不斷加強就醫就學、行路飲水、就業創業、住房養老等服務保障,努力為羣眾提供更均衡的公共服務,讓羣眾感到明顯變化、得到更多實惠、過上更好生活!

(四)更加註重作風轉變,打造求實務實的開拓型政府。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主動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傾聽民意,充分利用區長信箱、民生熱線等渠道把握民情,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下基層、接地氣、辦實事上。大興真抓實幹之風,定了就幹,幹就幹好,善始善終,善做善成,持續推進“雙提升”活動,堅定不移轉變作風、整治“四風”、整肅政風。大興開拓創新之風,主動適應科技進步、經濟轉型和社會發展要求,勇於創新突破,敢於擔當負責,遇到矛盾不迴避,面對困難不推諉,努力在新一輪改革發展中謀求新作為。

(五)更加註重從嚴治政,打造清正清明的廉潔型政府。強化“一崗雙責”,完善懲防體系,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堅決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切實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強化制度約束,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嚴格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加強工程建設、土地出讓、政府採購等重點領域和環節的監管,建立村(居)組織“陽光三權”監督體系,完善權力運行、監督和約束機制。強化勤儉意識,嚴格執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加強公共預算剛性約束,確保“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強化自律意識,堅守底線、築牢防線,敬畏權力、慎用權力,以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形象取信於民。

各位代表!

形勢催人奮進,發展重任在肩。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精誠團結、鋭意進取,鼓足幹勁、積極作為,奮力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為郾城在實現中原夢進程中更加出彩而努力奮鬥!

標籤: 漯河 報告 政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g9mqn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