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2022年佛山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佛山政府工作報告

佛山市位於中國廣東省中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東倚廣州,南鄰港澳,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幾篇20xx年佛山政府工作報告,一起看一下吧!

2022年佛山政府工作報告
20xx年佛山政府工作報告篇1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時期和20xx年工作回顧

“”時期是我市加快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應對各種壓力挑戰,全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較好地完成了“”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台階。

——這五年,是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的五年。20xx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03.92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83萬元,分別比20xx年增長55%、47.7%,地區生產總值五年跨越3個千億元大關,在20xx年全國大中城市中排名第16位。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9774.93億元、增加值4406.95億元,分別比20xx年增長76.6%、69.5%。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35.5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87.22億元、外貿進出口總值657.2億美元,分別 比20xx年 增長76.5%、87.1%、27.2%,其中出口482.1億美元,增長45.9%。實現財政總收入1474.8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57.43億元、每平方公里税收0.33億元,分別比20xx年增長41.8%、82.2%、57.1%。在20xx年全國科學發展綜合實力百強區中,佛山5個區均位列前50強[1]。

——這五年,是產業轉型成效突出的五年。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比例由20xx年的1.9:62.6:35.5調整為20xx年的1.7:60.5:37.8。工業發展提質增效。實施“兩化”深度融合與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戰略,成為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搶抓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龍頭機遇,加快建設萬億規模先進裝備製造業產業基地,引進一汽大眾、北汽福田、中國中車等一批龍頭項目。20xx年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35.6%、7.3%,比20xx年提高5.4、2.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發展提速。20xx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0.3%,增速超過第二產業2.7個百分點。145個重大服務業項目完成投資1576.2億元,廣東工業設計城、佛山創意產業園等14個園區入選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西樵山、長鹿旅遊休博園獲評國家5A 旅遊景區,嶺南天地成為廣東嶺南文化旅遊休閒勝地,順德區榮獲聯合國“世界美食之都”稱號。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成為全國首批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20xx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例預計高於2.6%,比20xx年提高0.95個百分點。五年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13.97萬件、10.3萬件,均比“”時期增長超65%,累計有效註冊商標總量翻番。實施人才強市戰略,20xx年高技能人才達16.8萬人,比20xx年翻兩番。全市共有博士後工作站59家,居全國地級市之首。推進金融創新“九個一”工程 [2],20xx年全市共有上市公司43家、股權投資基金(創投公司)276家、小額貸款公司39家,分別比20xx年增加16家、220家和31家。重大產業平台擴容提質。佛山國家高新區形成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產業集羣,產業集聚引領效應突出。中德工業服務區成為省六大重大發展平台和對德(歐)合作重要載體。廣東金融高新區累計吸引252個金融企業和項目入駐,總投資額達525億元,“金融後援基地+產業金融中心”態勢顯現。民營經濟穩步發展。20xx年民營工業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達81.8%,比20xx年提高20.8個百分點。完成節能減排任務,20xx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及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均比20xx年下降20%以上。

——這五年,是城市品質穩步提升的五年。實施“產城人”融合發展戰略,成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信息惠民試點城市。完成城市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共投入1709.79億元,建成項目316個,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強中心”戰略成效顯著,組團城市建設提速,嶺南魅力小鎮串珠成線。中德工業服務區成為全國首批“中歐城鎮化合作示範區”,市圖書館、科技館、青少年宮等文化新地標建成使用。交通體系日益完善,“兩環五橫四縱”[3]高速公路網基本建成。20xx年中心城區公交分擔率達35.5%,比20xx年提高23.5個百分點。“三舊”改造五年新增改造項目925個,用地面積7.07萬畝,已完成項目367個,用地面積1.84萬畝。成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市域森林覆蓋率達34.8%。實行最嚴格環境保護和治理機制,在全省率先成立“環保警察”。20xx年全市 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比20xx年下降26.4%、30.1%[4],22條重點整治河涌水質達V類標準。

——這五年,是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的五年。完善大部門制和簡政強鎮改革,優化市、區、鎮(街)事權財權配置,基層發展活力增強;市、區兩級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995項,佔全部審批事項的48%;建成四級行政服務中心體系和網上辦事大廳,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行政效能大幅提高;實施商事制度、投資管理體制和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改革,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和市場監管體系建設,成為省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試點城市。財政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進一步完善。率先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試點工作,公立醫院分類改革有序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重組有新進展。農村綜合改革進一步深化,“兩分離”改革、“兩平台”建設成效明顯,“兩證”發放[5]基本完成。在全省率先構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成效初顯。開放合作取得新進步,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20.58億美元、境外中方直接投資11.7億美元,分別比“”時期增長44.3%、711.9%。廣佛同城化成果豐碩,廣佛肇城際軌道佛肇段、廣明高速西樵至陳村段等建成通車,廣佛肇(懷集)經濟合作區發展總體規劃上升為省級發展戰略。成為國家首批落實CEPA示範城市。積極對口幫扶雲浮、清遠,援疆援藏、扶貧開發“雙到”工作成效突出。

——這五年,是社會民生不斷改善的五年。全市財政民生支出五年累計達1654億元,比“”時期翻番,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2.7%。每年省、市民生實事圓滿完成。20xx年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98萬元、2.21萬元,比20xx年增長67.3%、77.1%。五年新增就業45萬人。建立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生育、大病保險和疾病應急救助制度。企業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每年遞增10%以上,近50萬人受惠。實現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企業職工跨區享受居民門診醫保。五年建成保障性住房3.26萬套,已安置2.85萬套。成為全省首個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市、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新市民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學校比例保持在70%以上,惠及近41萬名學生。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衞生制度,20xx年人均公共衞生服務經費比20xx年增長60%,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實現鎮(街)全覆蓋。五年新建社區體育公園144個,農家書屋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平安佛山建設深入推進,20xx年“110”日均刑事警情比20xx年下降45.7%,5個鎮(街)獲評“全國安全社區”,裏水鎮成為“國際安全社區”。生產安全事故起數、事故死亡人數比“”時期分別下降17.4%、12.1%。完成食品(農產品)安全示範市建設重點任務,升級改造農貿市場268個,建成市級以上“菜籃子”基地45個、食品安全示範點1285家,在全省率先開展肉品統一冷鏈配送和家禽集中屠宰試點。連續第7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這五年,是政府建設全面加強的五年。實施建設人民滿意政府“1+11”行動計劃,羣眾滿意度不斷提升。市、區兩級政府部門權責清單在全省率先公佈實施。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出台重大行政決策徵求公眾意見、專家諮詢論證辦法,成為擁有地方立法權的城市。根據20xx年中國政法大學發佈的中國法治政府評估報告,我市法治政府建設排名全國第3。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司法監督和社會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428件、政協提案1034件,辦復率達100%,市政府領導牽頭辦理議案、建議成為常態。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國務院“約法三章”等規章制度,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切實整治“四風”問題,幹部工作作風不斷改進。

老年人、殘疾人、青少年、婦女兒童事業,審計、糧食儲備、應急管理、民族宗教、台灣事務、檔案方誌、社會科學、人防、氣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20xx年是全面完成“”規劃的收官之年。市政府按照中央、省和市委的總體要求與部署,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為“”劃上圓滿句號。

穩定經濟增長措施有力。出台穩增長工作方案,實現有效投資不斷擴大、進出口保持穩定、社會消費持續增長。省、市重點項目分別完成投資459.52億元、222.71億元。貫徹落實各項外貿穩增長政策,鼓勵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對沿線國家出口額810.46億元,增長31.2%。推動外貿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佔出口總值比重達58.2%。推動連鎖經營和社區商業發展,成為全國首批信息消費示範城市。商品住房去庫存加快,銷售均價下降6%,銷售面積上升41.4%。服務企業務實深入。召開民營企業家大會,出台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促進創業創新40條措施。開展企業“暖春行動”,建立收集處理問題長效機制,切實解決企業發展困難。市、區兩級共同設立企業融資專項資金15億元。落實税收優惠政策,減免各項税收128.76億元。下調堤圍防護費和價格調節基金,減負5.2億元。全市年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企業12家,其中超千億元企業2家。

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依託智能製造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成為範例,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6]。出台《中國製造20xx佛山行動方案》和《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開展智能製造發展專項行動,實施“百企智能製造提升工程”。中關村“互聯網+智能製造”國際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密歇根大學國際智能製造創新中心等平台簽約落户,廣東省智能製造產業服務中心開業,機器人應用創新中心和產業創新聯盟揭牌,全球工業機器人四大巨頭[7]合作項目落户,全省首個機器人產業發展示範區在順德區啟動。裝備製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325.77億元,增長15.5%。引進千山藥機大健康產業基地、大族工業4.0高端裝備工業園等一批先進裝備製造項目,126家“工作母機”[8]製造業企業納入省級骨幹企業。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386.15億元,增長38.6%。全面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中國製造20xx對話德國工業4.0大會。與中興通訊簽訂大數據產業戰略合作協議,建設大數據產業園等項目。現代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畢馬威大中華區後援中心、泛家居電商創意產業園等項目揭牌。成為國家物流標準化試點城市,國通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過國家驗收。順德區獲評全省首個電子商務創新區。旅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速,南莊生態休閒工程、美的鷺湖森林度假區、亞拉巴海創意生態農博城等60個重點項目建設加快,總投資額982.33億元。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佛山國家高新區獲批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互聯網+創新創業示範市建設啟動。完善自主創新政策體系,出台貫徹落實省科技創新政策意見的16條措施。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專項行動方案,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8家,總數達716家。產學研合作成果豐碩。全市共有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5家,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掛牌成立。順德區與國家工信部信息中心簽約共建國家級產業眾創空間,打造全國首個創客大學。全市新增省級、市級創新團隊18個。省市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推動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打造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啟動建設廣東“互聯網+”眾創金融示範區,聯合深圳創新投資集團設立百億元規模的創新創業產業引導基金。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註冊登記企業達1614家,幫助企業融資326億元。在全省率先出台全面性債券融資扶持政策,“政銀保”合作農業貸款模式全面推廣。

城市環境得到優化提升。啟動城市升級兩年延伸行動計劃。禪城奇槎片區、綠島湖都市產業區建設加快。南海金融公園建設收尾,千燈湖公園獲20xx年全球城市開敞空間獎第一名。中德工業服務區坊塔主體結構封頂,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市婦女兒童醫院奠基動工。順德新城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區域核心帶動作用增強。高明西江新城獲“20xx創建生態文明標杆城市”稱號。三水北江新區加速成型,三水新城初具雛形。實施百村升級行動計劃,完成203項古村落活化、241項城中村(舊社區)升級改造和508項“五好”新農村[9]項目建設。逢簡村獲20xx中國最美村鎮“榜樣獎”。南海區和獅山鎮成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江羅高速佛山段、廣明高速西延線完工,魁奇路西延線、樂龍公路一期等19條“斷頭路”建成通車。佛山西站、佛山地鐵二號線一期、南海新型交通系統建設順利。光纖入户率達52%,新建公共場所AP接入點1.5萬個。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進“智慧佛山”建設。公交專用道總里程達102.6公里,新增公交車735輛。啟動海綿城市建設,清淤排水管1869公里。基本完成100項環保民生實事。淘汰黃標車5.5萬輛,完成電力行業“超潔淨排放”改造工程,整治淘汰小鍋爐495台,治理VOCs[10]排放重點企業95家。基本完成42條“一河一策”河涌整治和104個村級工業區環境整治試點,廣佛交界區域水環境整治成效在省“四河整治”[11]第三方評估中位居前列。啟動“綠城飛花”主題綠化景觀建設,新建和改造半月島濕地公園、桂畔湖濕地公園等花色主題景觀項目11個。

改革開放持續深化。出台複製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創新試點經驗實施意見,在全國率先全面實施“互聯網+易通關”。“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改革全面推行,入選“20xx全國社會治理創新最佳案例”。實現工商登記“三證合一、兩證一章同發”[12]。完善網上辦事大廳建設,市、區兩級網上服務事項5938項,達到一級、二級、三級辦事深度分別佔95.6%、92.9%、60.4%[13]。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成為“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示範基地”。成功舉辦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園)建設現場會。廣佛同城邁入新階段。南海、順德、三水區分別與廣州市荔灣、番禺、花都區簽訂協議,共建合作示範區。海華大橋動工建設,廣州地鐵七號線西延至順德區調整方案獲國家發改委批准。與中山、江門簽署合作協議推動佛中江協同發展。高明區與肇慶高要、江門鶴山、雲浮新興聯手打造“百里西江旅遊文化圈”。強化佛山雲浮一體化幫扶,佛山(雲浮)產業轉移工業園累計入駐項目265個,總投資額404.14億元。聯合德國不萊梅、漢諾威等國內外城市組建“中德工業城市聯盟”。

人民滿意政府建設紮實推進。完成人民滿意政府建設行動計劃204個年度重點項目。根據第三方調查評估,20xx年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總體評價83.81分,比20xx年提高1.35分。社會民生事業加快發展。建成城市社區公共服務“15分鐘服務圈”。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統一低保補差水平,失業保險城鄉無差異化,大病保險參保人整體待遇提高17%。成為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市、全省首個所有區(縣)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認定的城市,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試點獲聯合國“20xx中國可持續發展城市範例”獎。順利通過國家衞生城市複審,實現醫師多點執業備案制管理,非公立醫院佔醫院總數比例近半。啟動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服務示範區,南海區成為“中國曲藝之鄉”,丹灶鎮獲評全國文明鎮。成功承辦20xx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秋色歡樂節、“佛山韻律·和風鳴暢”等公共文化活動精彩紛呈。成為國家體育產業聯繫點城市,成功申辦20xx年國際籃聯男籃世界盃。實施新市民積分制,2.69萬名外來人員通過積分入户、人才引進等方式落户佛山。平安佛山建設成效明顯。治安立體化防控體系逐步完善,“3+2”專項打擊行動[14]位居全省前列,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向好。實施安全生產“三大行動計劃”[15],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5663家,生產安全事故起數下降22.9%。創建省食品安全城市試點,設立“食品藥品警察”。登革熱疫情防控效果顯著,積極應對龍捲風等自然災害。根據北京師範大學發佈的20xx中國民生髮展指數報告,佛山排名全國地級市第5。

各位代表!我市取得的每一項成績,都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下,全市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廣大幹部羣眾,中央、省駐佛山單位,駐佛山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長期關心支持佛山發展建設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國內外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突出表現在:經濟發展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產業發展層次總體不高,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增大,轉變發展方式任務依然艱鉅;創新驅動發展基礎仍不牢固,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待增強,社會創新創業活力還需進一步激發;城市建設水平與先進城市尚有差距,城市精細化管理能力亟待提升; 資源環境約束問題突出,大氣和水環境綜合治理任務較重,生態文明建設有待加強;教育、醫療、交通等民生社會事業還存在薄弱環節等等。這些問題和挑戰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切實加以解決。

“十三五”時期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十三五”時期是佛山加快轉型升級、深化改革開放的戰略機遇期。從國際看,世界經濟仍處於深度調整之中,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創造歷史性機遇。從國內看,儘管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壓力較大,但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從佛山看,我市發展雖然存在諸多問題和挑戰,但也面臨“互聯網+智能製造”、新型城鎮化、廣佛同城化、粵桂黔高鐵經濟帶、“一帶一路”等機遇。面對新形勢,我們要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科學謀劃經濟社會各項工作,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新路,對全省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起支撐作用。

“十三五”時期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按照中央、省和市委的決策部署,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內在動力,以創新驅動發展為核心戰略,以開放合作為關鍵路徑,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城市價值品質,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社會民生事業發展,確保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會。

“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奮鬥目標: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5%,20xx年達1.15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 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9%;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幅度完成省下達任務。

為此,必須着力做好以下五個“突出”:

一是突出創新引領發展。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加快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企業為主體的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發揮佛山改革先行優勢,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推進改革創新,走佛山特色的改革發展之路。

二是突出統籌協調發展。以產業協調發展提升經濟質量效益,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國有、民營與外資等多種所有制經濟協調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以區域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建設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大城市。

三是突出開放合作發展。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系,運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廣佛同城化及粵桂黔、佛港澳等區域合作,增強對粵西地區輻射帶動作用,努力把區位優勢轉化為區位責任,爭創開放合作新優勢。

四是突出綠色永續發展。樹立生態文明理念,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創造優良人居環境。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建立綠色低碳生產生活體系,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實現與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環境質量目標。

五是突出共建共享發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逐步擴大多層次、廣覆蓋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促進民生事業繁榮發展。營造機會公平的社會環境,保障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使市民羣眾擁有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

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我們要按照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的總體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提質,着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與社會和諧穩定,為實現“十三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0%-8.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0-7.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出口總額增長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0%左右;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完成省下達任務。

實現上述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

大力發展“互聯網+智能製造”。建設中國“互聯網+智能製造”試點城市,走好“工業2.0”補課、“3.0”普及和“4.0”示範[16]的轉型升級之路。重點發展智能數控裝備、工業機器人、智能家電等智能裝備和產品,培育一批“中國製造20xx”試點示範企業,打造柔性化生產、場景化應用的示範工廠。建設智能製造產業園,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機器人產業。探索制定區域智能產品技術標準,推動佛山智能產品兼容互通,打造“佛山智造”品牌。全面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互聯網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與製造業跨界融合,發揮“中國在線製造”雲服務平台帶動作用,發展基於工業互聯網的眾包設計、雲製造等新型製造模式,促進製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發展。加快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產業發展,推動浪潮集團雲計算中心、中興通訊大數據產業園及華南大數據研發平台等項目建設。辦好第二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

加快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以承辦第二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為契機,加快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產業創新基地。以“工作母機”型裝備製造業為重點,提升發展陶瓷機械、木工機械、塑料機械等優勢行業,培育引進一批創新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的重點項目,打造裝備製造業全產業鏈。積極參與構建裝備製造標準體系,鼓勵企業加強協同合作,培育一批裝備製造產業配套優勢企業。推動一汽大眾二期、千山藥機大健康產業基地等項目建成投產。以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為平台,打造高端新型電子信息、半導體照明、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羣,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

優化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支持傳統優勢產業開展智能化成套裝備和自動化生產線改造,加快機器人推廣應用。落實省工業技改事後獎補、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及先進裝備保險補償機制等扶持政策,完成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5%以上。加快專業鎮轉型升級步伐,推動陶瓷、家電、金屬加工、傢俱等優勢產業鏈協同延伸,發展區域性產業聯盟,創建國家級知名品牌示範區,打造“佛山家居”品牌。完善現代農業生產服務體系,大力發展高附加值、集約化生產的互聯農業、品質農業和生態農業。

提高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大力發展產業金融、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重大服務業項目建設,爭創國家服務貿易特色出口基地,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高端化延伸。推進製造業服務化,鼓勵企業圍繞產品功能拓展專業增值服務,開展全生命週期管理[17]等模式創新,促進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依託廣東工業設計城、順德創意產業園等載體,做強工業設計產業,建設“工業設計之都”。以建設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佛山西站會展中心為契機,發展壯大會展產業鏈,塑造會展品牌。大力發展旅遊文化、休閒娛樂、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品質化轉變。鼓勵線上線下互動,推動實體商業創新轉型。建設西樵山國藝影視城、華僑城文化旅遊綜合體等重點項目,支持石灣西片區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促進旅遊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

着力促進“三去一降一補”。圍繞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制定實施“去、降、補”行動方案,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戰。把處置“殭屍企業”作為化解產能過剩的“牛鼻子”,建立規範有序的企業退出機制,推動低效企業兼併重組、債務重組、破產清算,促進優勝劣汰和市場出清。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需求,落實穩定住房消費政策,完善公積金異地貸款機制,引導發展都市型產業地產、分享型眾創空間、綜合性養老社區等業態,政企聯動、多措並舉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落實中央和省去槓桿政策措施,做好金融風險防範工作,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環境。落實各項税費優惠減免政策,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負成本、企業運營成本和財務成本等,20xx年為全市企業減負約280億元[18]。加快提升製造業發展水平和服務業規模層次,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補齊經濟發展短板。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實施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工作方案,紮實開展質量標杆和領先企業示範活動,推廣先進質量技術、工藝和管理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企業和名牌產品,增加中高端產品和優質服務有效供給。

助推民營經濟提質增效。落實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促進創業創新40條措施,常態化開展各類暖企行動,幫助企業破解用工、用地等發展難題。引導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學習先進管理方法,強化對“創二代”的培訓。鼓勵民營企業通過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兼併重組、向產業價值鏈兩端延伸等方式做強做優,發展壯大一批百億規模龍頭企業,促進小企業提升規模層次,營造“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產業生態。

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匯聚科學發展新動能

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經濟工作總抓手,促進金融科技產業深度融合,努力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的科學發展新格局。

加快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積極參與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試點省建設。依託佛山國家高新區、廣東金融高新區、中德工業服務區、禪西產業軸、南方智谷等高端平台,打造佛山特色區域創新走廊。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落實各項普惠性科技政策,完善科技創新投入機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帶動社會資本參與創新創業。注重開發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強化科技創新對產業中高端發展的支撐作用。健全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機制,加速創新成果市場化、產業化。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落實税收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力爭20xx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1000家。實施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行動,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組建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支持骨幹企業創建國家級企業研發機構和海外研發機構,力爭20xx年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工業企業建有研發機構率分別達80%、20%。加快建設佛山中國科學院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引進一批高水平研發平台,推進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發展重點行業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區域性、行業性研發中心、質檢中心和信息中心。加快專業鎮轉型升級,完善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一批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和創新型產業集羣,推進專業鎮跨區域創新合作。

強化金融服務創新。建設廣東“互聯網+”眾創金融示範區,構建“互聯網+金融”服務體系,打造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台。發揮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全景網(廣東)路演中心等平台作用,推動佛山民間金融街升級為眾創金融街。完善中小微企業投融資機制,發揮15億元企業融資專項資金作用,研究設立政策性擔保公司和融資擔保基金,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用好100億元創新創業產業引導基金,支持互聯網企業創新創業和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鼓勵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進行資本運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優化創新創業環境。以建設互聯網+創新創業示範市為契機,以佛山互聯網+創新創業產業園為重要載體,強化創新服務改革,打破政策、行業和技術壁壘,推動各類創新要素開放集聚共享,把個體式創業、孤島式創新匯聚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洪流。實施科技企業孵化器倍增計劃,完善“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專業園區”四級孵化育成體系,高標準建設佛山國家火炬創新創業園、瀚天科技城、新媒體產業園等國家級孵化器。打造一批國內一流的專業化、集成化、開放式創客空間和創業服務平台,營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綜合創業服務環境。支持分享經濟發展,鼓勵大中型企業通過生產協作、開放平台、共享資源、開放標準等方式,帶動上下游小微企業和創業者共同發展。弘揚創新文化,營造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激發企業家創業創新精神。

夯實創新發展人才基礎。實施高層次創新人才引進計劃,着重引進高水平創新科研團隊和行業技術人才。實施科技型企業家成長計劃,引導本土企業家開展技術變革、管理變革和二次創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現代管理理念的職業經理人。實施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弘揚精於設計、工於製造的“工匠精神”,培育一批現代產業工人。推動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創建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加快新校區建設,構建“大學+龍頭企業+一流科研院所機構”新模式。紮實創建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示範市,加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北京外國語大學南方(佛山)國際學院、中德工程學院等建設,完善從中職、高職、應用本科到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人才培養模式。

三、全面深化改革,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堅持向改革要紅利,突破體制機制束縛,大力推進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培育可持續發展新優勢。

打造不是自貿區的“自貿區”。主動對接廣東自貿區建設,複製推廣自貿區改革經驗和先進做法,構建與國際標準對接的投資便利規則體系、貿易便利化體系和金融改革創新體系,努力成為自貿區的延伸區、聯動區。全面推進“互聯網+易通關”改革,降低企業通關門檻和成本。積極探索開展泛家居市場採購新型貿易方式。發揮國通保税物流中心(B型)服務優勢,完善跨境電商綜合配套服務,促進跨境電商產業發展。

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全面推行權責清單制度,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推動網上辦事大廳與“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改革深度融合,建設市民個人網頁、企業專屬網頁,爭創國家“互聯網+政務服務”試點城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強化商事活動後續監管。健全企業投資“三單”管理和政府投資決策管理制度,完善政府基建投資項目代建模式。推進財政預算編制、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機制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建立基層善治體系,完善鎮(街)領導直聯制度和村(居)民主議事制度,規範發展基層自治組織功能。完善信訪工作制度,推動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機銜接,妥善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健全“三官一師”[19]聯繫村(居)制度,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規範發展協會商會、社區服務等社會組織,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深化股權固化到户改革。規範農村集體經濟管理,完善農村集體經濟信息化監管網絡,推廣農村股權管理交易平台,建設覆蓋區、鎮(街)、村(居)的農村產權管理服務平台體系。探索農村住房抵押改革,認真做好南海區國家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工作。

四、強化區域合作共贏,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系

積極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努力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配置資源,再創對內對外開放新優勢。

積極推動廣佛同城化。實施《廣佛同城化“十三五”發展規劃》,構建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產業發展合作共贏、公共事務協作管理新格局。加強廣佛軌道交通規劃銜接,加快建設海華大橋、珠江大橋放射線接廣佛新幹線等項目,打通交界地區“斷頭路”。強化南海、順德、三水區與荔灣、番禺、花都區深度合作,重點建設“五眼橋-滘口”和“三山-東沙”示範區。

加快區域一體化發展。以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園)建設為依託,推動沿線城市在產業、環保、旅遊等方面加強合作。把握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和西江黃金水道擴能升級機遇,打造珠江-西江經濟帶江海聯運重要樞紐。建設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拓展佛港澳合作新空間。落實中央和省下達的各項扶貧開發任務,開展對口幫扶雲浮、湛江。

着力擴大對外開放。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科技和文化合作交流,鞏固發達國家市場份額,努力開拓新興市場。引導企業佈局“一帶一路”沿線投資,完善扶持企業境外建設工廠、研發中心和營銷網絡的政策體系,鼓勵有實力企業開展跨國投資。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擴大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發揮中德工業城市聯盟、中德對話論壇等平台作用,加快從德國及歐美等先進國家“引制、引智、引資”[20]步伐。

五、加強城市建設管理,推動城市功能品質提升

以高水平規劃引領城市現代化,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推動城市升級向城市升值轉變。

加快城市升級步伐。繼續推進城市升級兩年延伸行動計劃。實施“強中心”戰略,加快城市中軸線和東平河水軸線建設,打造城市發展脊樑。促進城市組團協調發展,推動順德北部片區一體化規劃建設,加快禪城老城區改造以及聽音湖片區、順德新城、西江新城、北江新區等片區建設。加快省級新農村連片示範工程建設,建成一批宜居社區、特色古村落和美麗鄉村,全面完成百村升級行動計劃。完善“三舊”改造政策,引導“三舊”改造土地更多用於實體經濟發展。支持南海區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和省新一輪深化“三舊”改造綜合試點。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佛山地鐵二號線一期、地鐵三號線、廣佛環線等項目建設,做好佛山地鐵四號線、廣州地鐵七號線西延線、廣佛江珠線等前期工作。加強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啟動一環西拓工程,力爭打通魁奇路東延線、汾江路南延線等20條“斷頭路”。加大能源、電網建設力度。推動光網城市建設,提高光纖網絡、4G通信網絡和公共場所WiFi覆蓋率。

提高城市綜合管理能力。實施大數據戰略,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推進“三網融合”[21]和國家信息惠民、信息消費示範城市建設,建立全市統一的數字城管信息系統和智能交通指揮平台,建設“智慧佛山”。深入實施城市管理“四化”工程[22]和城市管理考評,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整潔度、美觀度。健全城市應急管理機制。實施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大力推進中心城區公交一體化,積極研究BRT[23]模式,優化公交資源和線網,實現公交提速及服務提升。

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實施文化升級兩年行動計劃,弘揚陶瓷、武術、粵劇等嶺南特色文化,加快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建設文化導向型城市。加強傳統文化保護與利用,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強化公共資源品牌保護。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推進20xx年國際男籃世界盃場館等體育設施建設,辦好佛山國際龍舟賽等賽事。實施文明城市建設三年提升計劃,深入開展文明村居、文明公交及“微文明”市民活動,打造樂善之城、志願者之城。

六、推動綠色發展,打造美麗宜居城市

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

狠抓環境綜合治理。嚴格落實環境保護“一崗雙責”責任制,建立健全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開展“互聯網+”環保建設,建立全市統一實時在線環境監控系統,提升監測監管執法能力。大力整治大氣污染重點行業、機動車尾氣污染及揚塵污染,實現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開展內河涌“一河一策”整治計劃,抓好廣佛跨界流域綜合整治,努力實現建成區主幹河涌基本消除黑臭。推進100個村級工業區環境整治提升。啟動土壤污染防治,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處理試點,加快工業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建設。

發展低碳循環經濟。實施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推動工業綠色發展,培育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和示範企業,建設綠色社區示範點,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加快“3C”綠色電網[24]建設,推廣電力需求側管理城市綜合試點經驗,打造“互聯網+”能源及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推廣應用節能環保技術和裝配式建築[25],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倡導低碳出行,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配套充電設施建設。

加強生態體系建設。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加強生態控制線、林業生態紅線劃定管理,重點生態功能區實行產業准入負面清單。開展海綿城市試點,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實行低影響開發模式,增強城市水資源涵養及排水排澇能力。實施新一輪綠化佛山大行動,推進森林公園體系和“綠城飛花”主題綠化景觀建設,建設“佛山一環”環城百里花廊等項目,建成一批特色主題公園、花色主題景觀道路及濱河綠化景觀帶。

七、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促進社會事業發展

加快社會民生事業發展,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推動羣眾幸福感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提升。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落實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施方案。創建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統籌優化城鄉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推進各類教育協調優質發展。落實促進就業政策措施,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羣體就業服務,強化創業帶動就業。開展醫保城鄉一體化改革,提高六類底線民生待遇水平[26]。完善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體系,發展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推動衞生強市建設,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探索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快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完善城鄉社區“10分鐘文化圈”。以常住人口全覆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建立健全為居住證持有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工作機制。實施革命老區後續幫扶工程,夯實老區發展基礎。

集中力量辦好十件民生實事。一是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和社會救助保障水平。二是全面完成省下達的保障性住房工作任務。三是提高市屬高校生均綜合定額撥款標準和公益普惠性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擴大全市優質普通高中學校招收指標生範圍。四是完成100項環保民生實事,新建污水管網300公里。五是加強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綜合服務能力建設。六是建設15項重點民生水利工程。七是中心城區公交分擔率提升至40%。八是完成市工人文化宮新建項目,建設佛山全民健身中心、34個社區體育公園和150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九是落實新市民隨遷子女在我市參加中、大學聯考政策,實行二代身份證免費辦理居住證。十是新增公共場所AP接入點1.5萬個,全市光纖接入用户達149萬户,光纖入户率超65%。

全面推進平安佛山建設。健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嚴密防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社會大局穩定。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責任體系建設,實施安全生產“五大行動計劃”和村級工業區安全本質提升工程 [27],推進安全監管模式改革創新,防範各類安全事故發生。推進省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實施“十大食品安全工程”[28],建立健全最嚴格食品藥品監管機制,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健全應急救援機制,預防和處置好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做好國防動員、雙擁、優撫安置工作,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八、強化政府自身建設,提高人民羣眾滿意度

抓好人民滿意政府建設,提升政府依法履職能力,盡心竭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讓人民滿意。

強化依法行政。依法接受人大及其會的監督,自覺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職能,積極穩妥推進政府規章制定工作,創建珠三角法治政府示範區。認真落實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加強新型智庫建設,健全決策諮詢論證制度,提高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水平。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大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城鄉建設等重點領域執法力度,積極推行綜合執法模式,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充實基層執法力量。支持審計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推動政府新聞發佈常態化、規範化。

積極主動作為。加強整治領導幹部“為官不為”,落實“三個區分”[29],鼓勵支持各級領導幹部勇於擔當、主動作為,提振黨員幹部信心。建立健全政府部門權責清單制度,建立政府部門行政問責、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健全重點工作任務分解落實機制和績效考評機制,加大檢查督辦力度,確保事事有迴音、件件有着落。

狠抓政風建設。深入踐行“三嚴三實”,鞏固和拓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切實做到求實務實抓落實、正風正己盡責任。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推進廉潔試驗區建設,全面推行重大項目建設廉潔風險同步預防,建設黨政機關廉政風險科技防控平台,築牢制度“籬笆”,防範權力“越線”。

各位代表!“十三五”宏偉藍圖已經繪就,新的發展理念引領我們開啟新徵程。讓我們以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奮發有為,為開創我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共同創造佛山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20xx年佛山政府工作報告篇2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是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積極應對複雜形勢,堅定不移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各項政策措施,求真務實、鋭意進取,各項工作取得新進步。

——經濟實力得到增強。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603.28億元,增長8.6%;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3825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12.45億元,增長15.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60.58億元,增長13.1%。進出口總值688.18億美元,增長7.6%,其中出口467.20億美元,增長9.9%。

——質量效益得到提升。實現財政總收入1579.01億元,增長6.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00.73億元,增長14.3%。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分別佔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36.1%、6.9%,同比提高0.3、0.6個百分點。

——城市環境得到改善。城市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基本完成,城市形象品質得到較大提升。全市PM2.5下降15%、PM10下降21%[1]。單位GDP能耗預計下降4.25%,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完成省下達的削減目標。

——人民生活得到實惠。全市財政民生支出337.39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4.3%。城鎮新增就業8.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35%。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增長9.0%、9.6%。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5806.94億元,比年初增長3.7%。

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產業轉型力度,結構調整取得實效

產業轉型有新進展。工業結構調整提速。省委、省政府要求佛山作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龍頭,我們搶抓機遇,迅速行動,啟動萬億規模先進裝備製造業產業基地建設。積極落實省技術改造扶持政策,設立市優質技改創新項目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278.56億元,增長23.7%。推進“兩化”深度融合[2],22家企業獲批國家、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3]試點企業,27家企業入選廣東省電子商務百強。一汽大眾二期、福田汽車[4]、南車製造基地等項目陸續開工,阿格蕾雅光電材料、亨氏食品、村田納米陶瓷電容器材等項目投產。現代服務業發展動力增強。出台扶持服務業特別重大項目實施辦法,南海萬達廣場、萬科廣場開業,中國慧聰家電城及家電博物館項目運營,季華中央商務帶、桂瀾路千米商貿長廊建設加快,佛山華強廣場動工,國通保税物流中心(B型)獲批。廣東工業設計城、順德創意產業園成為全省有影響的工業設計產業集羣區域。長鹿旅遊休博園獲評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佛山(國際)家居博覽城、桂城平洲玉器街、樂從國際會展中心、高明盈香生態園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成功舉辦第十屆中國(佛山)機械裝備展覽會、第七屆中國(順德)工業設計博覽會。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出台農民專業合作社三年發展計劃,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44個、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0家、現代農業園區18個。

招商引資有新成果。引進超千萬美元的外資簽約項目98個,投資總額82.88億美元。引進超億元的內資簽約項目147個,投資總額963.23億元。福田汽車、風發科技智能電機生產基地等項目,本田汽車零部件、薩克米機械、愛信精機等外資龍頭企業增資擴產項目,廣東集成芯片研發與產業培育中心、廣東化工交易中心、浪潮雲計算中心等現代服務業項目簽約落户。重大平台建設有新進展。佛山國家高新區引進阿里巴巴·佛山產業帶、大金智地高端產業服務區等項目,佛山科技街初具雛形。中德工業服務區引進及洽談德國安聯財險、瑞曼迪斯集團、庫卡機器人集團等項目。廣東金融高新區引進廣東金融結算中心等54個項目,投資及募集資金90多億元。南方智谷、智慧新城、綠島湖都市產業區、佛山泛家居電商創意園、中歐科技合作產業園、廣東新光源產業基地、廣東智能製造產業基地、廣東物聯網應用產業基地、佛山塑料製品國際採購中心等平台建設和招商順利推進。

金融科技產業融合有新亮點。全市財政安排創新型城市建設資金21.07億元,帶動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投入增長。我市獲批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全國陶瓷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南海區獲批全省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綜合試驗區,順德區獲批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公共創新平台建設加快,順德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國際聯合研究院、南海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啟用,三水合肥工業大學研究院掛牌成立,佛山中科院產業技術研究院新材料產業園投入使用。新增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3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4家;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3家,總數達618家;中國馳名商標16個,總數達134個;集體商標[5]4件,總數達21件;廣東省名牌產品187個,總數達399個;百萬人口發明專利申請量995件,增長55.2%。新增省級、市級創新團隊13個,省級、市級工程中心96家,引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3人,設立院士工作室29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升。市、區財政出資5億元設立支持企業融資專項資金,幫助中小企業緩解融資困難。成立佛山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設立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基金、產業金融引導基金,啟動佛山科技保險試點。成立市金融發展與穩定領導小組,防範和化解企業財務風險,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金融創新有新進展。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融資38.6億元,佛山民間金融街引入60多家金融機構。全市新增銀行2家、保險公司4家、小額貸款公司3家、股權投資企業56家、融資租賃公司10家、新三板企業11家、上市企業2家。

民營經濟做強做大有新成績。民營工業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69.6%,比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79.8%。完善各級領導掛點重點培育企業工作機制,實施“一企一策”幫扶,研究解決重點培育企業發展難題。認真落實中央“營改增”、小微企業減税等政策,全市減免各項税收122.09億元。鼓勵實施“兩化”融合、機器人應用、品牌營銷等舉措,加強重點企業培育,全市產值超千億元企業1家、超百億元企業11家。舉辦民營企業精英研修班,引導中小民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20xx户個體工商户轉型升級為企業。

二、全面推進城市轉型升級,城市形象品質不斷提升

城市升級成效突出。“強中心”戰略深入實施。禪城老城區傳統文化氛圍濃厚,“大祖廟商圈”初具規模,嶺南天地三期加快建設,梁園周邊環境改造提升初步完成,仁壽寺改造順利推進,汾江河“一河兩岸”景觀提升工程完成;禪西新城綠島湖行政服務大廳、歐洲工業園A區啟用,人才公寓、國際中學等建成使用;桂城千燈湖片區金融公園、燈湖廣場等項目建設順利;佛山新城中歐(中德)服務中心等平台主體建成,中德高技術實驗園研發樓及人才公寓即將竣工,交通樞紐中心完成地下基礎工程。城市組團建設成效顯著。獅山博愛湖、南海市民服務中心等城市配套項目進展順利,西樵聽音湖片區雛形顯現; 順德新城保利商務綜合體、美的廣場、置業廣場封頂,華僑城文化旅遊綜合項目加快推進;西江新城基本完成核心區示範工程建設,明湖公園、秀麗河公園、麗江水廊建成;三水新城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三舊”改造穩步實施,榮獲全省“三舊”改造一等獎,北江新區“三舊”綜合改造項目、高明江灘濱河景觀工程成為樣板。

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廣明高速陳村至西樵段、肇花高速三水段正式通車。市域路網中禪西大道二期、G321南海段改造、三花公路改造、南莊至九江公路複線、佛陳大橋擴建和樵樂路、龍灣大橋、季華路快速化改造完工。貴廣、南廣鐵路佛山段通車,三水南站投入使用。佛山西站、佛肇城際線、廣佛地鐵二期加快建設,城市軌道交通二號線一期、南海新型交通系統試驗段工程開工,城市軌道交通三號線工程開展前期工作。能源、水利、通信寬帶、智能電網等建設加強。國家重點項目500千伏“西電東送”換順線工程[6]、500千伏東坡變電站、16個110千伏以上輸變電項目投產。光纖入户率達34.5%,新增4G基站8322個。成為首批國家信息惠民試點城市。

城市管理機制不斷完善。嚴格落實城市管理考核機制。開展城市道路環境衞生、建設工地和泥頭車污染源頭管控、户外廣告清理、水浸黑點治理等專項整治。整合數字城管資源,建立渣土運輸GPS監控平台和工地視頻監控平台。推動城市管理向鄉村延伸,實施農村整治“1060”工程[7],切實改善鄉村面貌和環境衞生狀況。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禪南、禪順公交一體化提速。全市新增49條公交線路、993輛公交車、4800輛公共自行車、54個公共自行車服務站點,建成38個公交首末站和樞紐站。中心城區公交分擔率提升至30.1%。

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成績顯著。建立環保責任考核追究機制,設立“環保警察”,強化環保執法。基本完成100項環保民生實事。全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擴大限燃區域至中心城區面積60%;深化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治理,整治污染企業804家;嚴厲打擊黑煙車,全年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8.05萬輛;嚴格控制揚塵污染,徵收揚塵排污費。堅持“一河一策”治理水環境污染,19條重點整治河涌基本達到V類標準。新建污水配套管網217.84公里。對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全面清理。強化固體廢棄物、危險廢物管理,積極推進南海垃圾焚燒發電一廠等改擴建,大力開展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新增國家級生態鄉鎮7個,總數達19個。新建和改造提升綠地面積720.73公頃,創建綠色建築175萬平方米。建成智慧公園、九江外灘景觀工程、麗江水廊等10個大型公園,建設和改造提升一批村居公園和社區體育公園。完成珠二環高速順德段、東平河兩岸等106公里生態景觀林帶建設。謝邊互通立交、順峯山東入口等重要節點景觀改造基本完工,完成33.9公里“五位一體”[8]沿街景觀綜合整治。

三、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城市發展活力增強

市場活力進一步激發。編制實施企業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審批清單和市場監管清單。建立以備案製為主的企業投資管理體制。商事制度改革成效顯著,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7.29萬户,工商登記“全城通辦”進展順利。在省內率先推出政府權責清單。網上辦事大廳建設提速,市、區兩級網上服務事項4971項,二級以上辦事深度事項佔97.43%,三級佔56.21%[9]。設立616台“市民之窗”自助服務終端,39萬筆行政服務通過終端辦理。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服務平台建設順利,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初步建成。成為省建設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試點城市。

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穩步實施。開展“城鄉社區建設提升年”活動,社區協同共治、社區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禪城區開展社區“一門式”服務試點,南海區開展社區網格化管理試點,三水區推行“一站式”公共服務平台。順德區試點建立社會組織綜合監管體系。各區均成立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基地,全市社會組織達4663家。成立社工人才培育基地、市社工協會和市志願者聯合會。全市村(居)完成換屆選舉工作,書記、主任“一肩挑”比例達89.9%。

農村綜合改革紮實推進。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證書頒發和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禪城區完成農村“股權固化”,南海區穩妥推進確權確股式股權改革,三水區和順德區均安鎮、容桂街道試點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市農村財務網上監控平台和集體資產交易平台交易資產累計7.7萬宗,合同標的總額426.09億元。高明區推進“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計劃[10]。三水區探索實施村民自治決策、執行、監督分開的“兩級議事會”治理模式。

開放合作水平不斷提升。全市境外投資項目26個,投資總額增長283.2%。實際利用外資26.56億美元,增長5.4%。順德區獲批國家級出口家電質量安全示範區。廣佛同城化取得新進展,交通路網和軌道交通對接進展順利,兩市金融機構資金結算技術上實現同城化,環保協作、民生合作不斷深化。佛港澳合作有新成效,匯豐環球運營中心、廣發金融中心一期投入運營。榮獲國際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獎,與德國因戈爾施塔特市、波蘭斯達洛加勒德市結為國際友好城市。建立對口幫扶雲浮工作新機制,舉辦7場招商會,投入對口幫扶雲浮財政資金4.1億元,加快佛山(雲浮)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扶貧開發“雙到”完成年度任務。對口援建新疆伽師、西藏墨脱取得新成效。

四、大力發展民生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民生保障有新提高。省、市民生實事全面完成[11]。企業退休職工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增長14.2%,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增長12.5%。城鄉低保標準提高8.5%,城鄉低保對象大病醫療救助報銷比例平均達80%,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平均增長26.4%。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加快,成為全省首個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全市五區在全省率先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國家督導評估。實施技能晉升培訓補貼,5.1萬人參加技能培訓。實施創業帶動就業政策,發放創業小額擔保貸款5616萬元,成功創業6662人,帶動就業3.6萬多人。“零就業”家庭持續動態“清零”。加快構建“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模式,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鼓勵和引導社會辦醫,新增非公立醫療機構57家。新市民入户及隨遷子女就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實施統一積分,符合條件異地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參加居民醫保享受同等財政補貼,實行異地務工人員大病救助。

文化活動魅力彰顯。重點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加快,市圖書館新館投入使用,市文化館新館封頂,佛山大劇院加快建設。祖廟、仁壽寺、梁園等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進。成功舉辦中國四大名鎮[12]城市交流活動、佛山秋色歡樂節和亞太地區龍舟公開賽等活動。“魅力佛山·四季情韻”藝術惠民工程精彩紛呈。順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美食之都”。對外文化交流廣泛開展,龍獅表演、剪紙、陶藝、香雲紗等佛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展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開展“微文明”、“微志願”活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深入推進,市民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平安佛山建設有新舉措。基層“平安村居”和各行業“平安細胞”創建覆蓋面80%。公安“六大專項”打擊整治行動獲得全省第2名,110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0%。禪桂新中心城區“禁摩禁電” [13]平穩推進。出租屋管理進一步強化和規範。開展“全國安全社區”創建和基層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試點,裏水、大瀝、北滘、倫教鎮被評為“全國安全社區”,新增安全生產達標企業6272家,總數達19251家。食品(農產品)安全示範市建設紮實推進。試點推行家禽“集中屠宰,生鮮上市”,打造肉食品“全鏈條閉環式”監管模式,新增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點100家、陽光廚房695家、市級“菜籃子”基地19個、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學校食堂100家。強化疫情聯防聯控,有效遏制登革熱、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疫情。

五、全面啟動人民滿意政府建設,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

“六個政府”[14]建設紮實推進。出台《佛山市建設人民滿意政府行動方案(20xx-20xx年)》和11個行動子計劃,籌措項目資金76.1億元,其中197項民生項目完成145項。建立人民滿意政府第三方評價體系。根據第三方調查評估,20xx年佛山市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總體評價82.46分。

依法行政不斷深化。以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為基礎,完善重大行政決策配套制度和程序。健全市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嚴格執行市人大及其會的各項決議決定,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會的法律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建議、提案273件,辦復率100%。創新行政複議機制,全面推廣集中複議制度。根據中國政法大學發佈的中國法治政府評估報告,佛山法治政府建設排名第3。

深入整治“四風”問題。認真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改進作風,全市會議數量下降2.4%、文件數量下降6.1%。深入推進市級部門預算、決算和“三公”經費預算、決算公開,市級財政預算資金全部納入國庫集中支付。建立鎮(街)領導幹部每週定期直接聯繫羣眾制度。構建全省首個狠剎“四風”網絡監督平台,打造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幹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信息管理等平台,出台領導幹部問責實施意見和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實施細則,強化對領導幹部管理和監督。

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事業,審計、糧食儲備、民族宗教、雙擁優撫、台灣事務、檔案方誌、社會科學、人防、氣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成績來之不易。在此,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幹部羣眾,異地務工人員,中央、省駐佛山單位,駐佛山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長期關心支持佛山建設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國內外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運行不穩定因素較多,穩增長任務艱鉅;產業轉型升級任重道遠,現代服務業發展有待提升;創新驅動發展的基礎不牢固,自主創新能力整體不強;企業不同程度存在經營困難;城市優質公共服務供給有待改進;環境治理任務較重,大氣和水污染問題較為突出;“12·31”事故教訓極其深刻,安全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亟需強化。對此,我們將在今後工作中深入研究,認真解決。

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市發展面臨許多有利因素,領銜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第三產業發展成效逐步顯現,一批重點項目和高端平台建設加快,經濟發展後勁增強。城市形象品質不斷提升,各項改革不斷深入,綜合環境持續優化。總體而言,我市發展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認清形勢、堅定信心,適應新常態、把握新機遇,堅定不移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轉向存量優化、增量優質的深度調整,對全省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起支撐作用,爭當全省改革發展排頭兵。

20xx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的總體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為中心,以創新驅動為總抓手,以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為動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進依法行政,提升開放水平,狠抓改革攻堅,加強民生保障,強化風險防控,完成“”發展目標,規劃“十三五”發展任務,努力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20xx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進出口總值增長3.8%; 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實現上述目標任務,重點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搶抓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機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積極研究“工業4.0” [15]計劃,結合佛山實際,推動佛山製造智能化轉型。堅持先進裝備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力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走在全省前列。

大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積極落實省政府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佈局規劃,集聚發展智能製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製造和裝備服務業等重點裝備產業,力爭到20xx年裝備製造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努力建設世界級先進裝備製造業產業基地。着力引進一批帶動能力強的龍頭項目,培育一批擁有核心部件製造技術的“高、精、專”中小型配套企業,促進裝備製造業向數字化製造、綠色製造和智能製造跨越發展,加快構建裝備製造業全產業鏈。全力推進落實重點支撐項目[16]和珠海簽約10個項目[17],加快一汽大眾二期、福田汽車、南車製造基地、陸地方舟新能源汽車等項目建設,推動項目落地,形成產能。

力促現代服務業發展提質增效。全面落實提升發展第三產業各項政策措施,重點支持發展金融、現代物流、商務會展、工業設計、服務外包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醫療健康、教育培訓、養老服務、文體休閒等生活性服務業。加快推進國藥集團中藥南方總部、蘇寧電子商務運營基地、華僑城文化旅遊綜合項目等145個重大服務業項目,14個省級服務業集聚區建設,規劃建設一批總部經濟基地,促進第三產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大力發展文化藝術、創意設計、動漫遊戲等文化產業,加快建設石灣“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等重點項目,促進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和文化資源融合,將文化旅遊創意產業打造成為我市戰略性支柱產業。

以技術改造為核心促進存量優化。貫徹落實省、市扶持技術改造優惠政策,積極爭取省財政技術改造專項資金補助,市、區財政3年配套24億元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實施全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行動計劃,未來3年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計劃完成1300億元,年均增長25%,力爭半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整合運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3D打印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端智能製造技術,加快機器人推廣應用,實施“百企智能製造提升工程”、“自動化生產線改造”計劃,推動佛山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力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智能製造先進城市。實施“兩化”深度融合戰略,加強雲製造公共服務平台推廣運用,促進更多製造企業“登雲上線”。推動企業採用卓越績效管理、精益生產管理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制定產業聯盟標準,培育細分行業龍頭,打造行業區域品牌,提升產品質量和企業效益。

以產業鏈招商為抓手促進增量優質。樹立“大招商”、“招大商”、“擇優擇強”的招商理念,進行高水平、專業化的招商策劃,把先進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作為招商重點,瞄準國內外先進地區和城市實施定向招商和主題招商,着力引進一批高端優質項目、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優秀人才。充分挖掘本土企業增資擴股潛能,重點推動我市龍頭企業與國際裝備業巨頭開展合資合作,帶動引進一批機器人系統集成商,建設機器人產業園。不斷提升佛山國家高新區、中德工業服務區、廣東金融高新區等重大平台的產業內涵和建設水平,加快南方智谷、智慧新城、綠島湖都市產業區、廣東新光源產業基地、廣東智能製造產業基地、珠江西岸裝備製造產業創新基地、中科院佛山新材料產業基地等產業平台建設,增強承接吸納國內外優質項目和高級人才的能力。

做強做優民營經濟。落實推動民營企業跨越發展各項政策,發揮民營企業在打造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中的主力軍作用,發展壯大產值超百億元企業隊伍。堅持各級領導掛點企業制度,定期深入企業,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完善中小微企業政策服務體系,鼓勵和引導中小民營企業進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推動民營資本與國際資本、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接,形成新的競爭優勢。繼續開展高級經理人、企業接班人培訓。

二、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金融科技產業深度融合

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經濟工作的總抓手,努力建設自主創新示範區,當好全省創新驅動發展排頭兵。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以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為引領,大力實施工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強化企業自主創新主體作用,實施大中型骨幹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支持美的等大型企業與科研院所聯合組建研究院,各區重點幫扶一批創新型、科技型骨幹企業。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快建設中科院產業技術研究院、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華南家電和機械檢測基地、廣東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諾爾貝機器人研究院等重大新型研發機構。加快佛山知識產權交易平台建設,積極申報中國佛山(陶瓷)、順德(家電)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全面推進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建設。

加強金融創新發展。充分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引導民間資本投入科技型、智慧型企業。加快建設省金融科技產業創新融合試驗區和產業金融改革試驗區,完善“政策金融、科技金融、民間金融”三位一體金融服務模式,充分發揮佛山民間金融街、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深交所路演中心等平台作用,創新發展互聯網金融、知識產權證券化、眾籌融資、融資租賃等金融產品和服務,構建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完善人才政策,重點引進和培養創新科研團隊、創新領軍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等高層次人才。加快“產業社區”建設,完善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和生活服務配套,努力解決人才居住、子女入學等問題。實行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相結合,在引進中高端企業項目的同時,注重引進擁有先進技術的人才團隊,實現產城人三者良性互動。

三、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城市升級向城市升值轉變

把握建設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羣機遇,全面提升佛山城市價值和競爭力。

實施城市升級兩年延伸計劃。深化“強中心”戰略,打造佛山城市中軸線[18],加快佛山新城建設、南海千燈湖片區拓展、禪城綠島湖都市產業區建設和禪城老城區提升。推動城市組團提升發展質量。加快順德新城、瀝桂新城、西江新城、三水新城等片區建設。圍繞綠島湖、博愛湖、桂畔海、明湖、雲東海等水道和生態片區,打造一批生態景觀帶和濱水區。推動城市升級向鄉村和社區延伸。實施百村升級計劃,推進30個特色古村落活化[19]、30個城中村(舊社區)改造和48個新農村建設,打造一批美麗鄉村、宜居社區。加強特色古村落歷史風貌及古建築保護,實現歷史文脈延續。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廣佛環線(佛山西站-廣州南站)、佛肇城際線建設,配合廣州地鐵7號線延伸線、廣佛江珠線前期工作,儘快啟動廣佛環線(佛山西站-白雲機場)、肇順南城際等項目。推動軌道二號線一期工程、南海新型交通系統建設,啟動軌道三號線建設準備。加快建設佛山西站、佛山新城交通樞紐中心等項目。推進高速路網中廣明高速廣州段、廣中江高速順德段、佛清從高速南段等建設,加快市域路網中魁奇路東延線二期、嶺南大道南延線、汾江路南延線、海五路西延線等建設。積極開展佛山新機場建設可行性研究。加強能源、水利、通信、電網建設。推進220千伏順德奎福輸變電站等項目建設,推動光纖入户工程,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

加大“三舊”改造力度。完善我市“三舊”改造政策,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參與改造的積極性。支持南海區開展廣東新一輪深化“三舊”改造綜合試點。提升改造村級工業園區。推進高速公路沿線改造,專項整治高速公路沿線300米範圍內舊廠房,再造百里綠色長廊。推進沿街、沿河、沿湖景觀“五位一體”改造,開展內街小巷環境綜合整治。

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水平。實施城市管理“四化”[20]工程,完善城市管理考核機制,加快數字城管建設。加強道路衞生、綠化管養、污染源頭管控、户外廣告清理等工作,進一步提升城市整潔度、美觀度。推動社會化市政管理模式向城中村、城鄉結合區域、主幹道兩旁延伸。實施大數據戰略和智能交通、智慧社區、智慧醫療等項目,加快國家信息惠民試點城市建設。

提高城市和市民文明素質。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推進文明城市“八大環境”[21]建設,強化巡查督辦和考評問責機制。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文明新風尚。持續開展“微文明”市民行動,打造佛山“微文明”品牌。支持發展志願服務,推廣南海區桂城街道“社工+志願者”社區志願服務模式,積極發動市民參與城市治理。發展公益慈善事業,弘揚樂善好施、扶弱濟貧的傳統美德。

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共建美麗佛山

對生態環境倍加重視,對資源能源精打細算,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打好環境治理攻堅戰。以藍天、淨水、綠地成為佛山新常態為目標,落實新《環境保護法》,建立健全環保綜合執法體系和跨區域聯動協調機制,強化市、區、鎮(街)、村(居)四級環保責任,實現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實施內河涌“一河一策”整治計劃,重點推進汾江河、西南涌、蘆苞湧等廣佛跨界河涌綜合整治,確保完成整治任務。加大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力度,有效提高污水收集率。整治改造小鍋爐、VOCs[22]排放企業,實施電力行業超潔淨排放,加速淘汰黃標車,依法整治黑煙車,努力實現大氣質量狀況持續改善。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和養殖場污染治理。加快全市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能力建設。開展全市供水及水源地優化整合。加快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改進垃圾分類收運體系,逐步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目標。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落實電機能效提升等扶持政策,引導企業自覺減排。對重點耗能企業和公共機構開展節能監察,加大節能執法力度。加快低碳能源管網規劃建設,擴大低碳能源使用範圍。抓好全國電力需求側綜合管理試點城市建設,加大“3C”綠色電網[23]建設力度,推廣分佈式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工程,探索光伏發電項目併網規範管理。推進綠色生態示範城區建設,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加強綠色生態建設。發展生態集約、觀光休閒農業,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和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建設,鼓勵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開展新一輪綠化佛山大行動,實施森林質量提升、城市綠化增量提質、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擴面、綠色生態廊道建設、鄉村綠化美化工程,加速構建森林生態屏障、城鄉綠地、水系濕地生態、綠色生態廊道體系,確保完成3萬畝森林碳匯工程造林任務,河涌綠化整治659公里。加大社區公園、郊野公園、濕地公園、市政公園規劃建設力度。

五、加強區域合作交流,擴大對外開放水平

以更開放的胸懷加強國內外交流合作,以更開放的舉措謀轉型、促發展,以更開放的視野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增創對外開放新優勢。搶抓“一帶一路”[24]建設機遇,以經貿往來、科技合作以及文化交流為主要內容,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把佛山打造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加強與歐美、東盟、非洲、中東、南美等地區在投資貿易、資源開發、工程承包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建設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承辦好中國(廣東)-印尼經貿合作交流會。支持鼓勵民間文化交流,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城市形象推廣,提升佛山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積極擴展與海外華人華僑的聯繫交往,發展與我市產業、文化相匹配的國際友好城市。

密切佛港澳台合作。深入落實CEPA和粵港、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加強與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在貿易投資、先進服務業、科技文化、人才教育等領域的合作交流。推動佛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大力引進港澳台現代服務業項目,謀劃打造粵港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25],鼓勵開展與香港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業務。加強佛港跨境電子商務合作,加快國通保税物流中心建設。

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積極推動廣佛同城化,抓好地鐵線網規劃對接、海華大橋建設、珠江大橋放射線接廣佛新幹線等項目,加強廣佛交界區域基礎設施、產業協作、環境治理、城市管理等對接。支持順德區與南沙加強合作,融合對接廣東自貿區。參與泛珠合作、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加強與珠江西岸城市交流合作,着力打造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加快佛山雲浮一體化幫扶,3年投入財政幫扶資金13.5億元,加大超億元優質項目招商力度,助推雲浮跨越發展,力爭對口幫扶工作在全省領先。做好新疆伽師、西藏墨脱對口援建工作。加強全市統籌規劃,落實《佛山市推進區域合作工作方案》。

六、深化各項改革,充分激發佛山發展活力

全面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把改革紅利不斷轉化為發展新動能,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發展環境。

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健全企業投資全鏈條、全流程、全行業的“三單”管理[26]模式。放寬市場準入,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投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配套監管制度,實現企業准入“寬進嚴管”。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機制改革。規範政府性債務管理,做好國資優債工作。強化財政績效管理,推進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加快建設現代財政制度。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廣行政職權標準化建設,實現量權限權。總結推廣禪城區“一門式”政務服務改革試點經驗,方便市民辦事。加強電子政務規劃建設,完善網上辦事大廳、改革發展市民建言獻策平台和12345統一服務平台,加快建設企業專屬和市民個人網頁。推進工商、質監管理體制調整,深化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推進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台建設,增強城鄉社區服務功能,優化社區工作機制,構建社區自治體系。發揮各級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基地作用,培育發展和規範管理社會組織,推動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健全社工人才評價機制,加強社工專業人才培育基地建設管理。完善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改革行政複議體制和信訪工作機制。

探索農村綜合改革。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完善土地徵收和補償安置制度,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加快推進區、鎮(街)、村(居)三級互聯互通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27]服務平台體系建設。

七、加強社會事業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深入實施民生政府建設系列行動計劃,確保完成民生政府建設重點項目任務,穩步提高市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

實施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施方案。深化創建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啟動學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動計劃,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推進普通高中優質多樣特色化發展,加快佛山科技學院新校區建設,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升特殊教育發展水平,推動民辦教育加快發展。提升就業和社會保障水平。落實促進就業政策措施,指導和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羣體就業。加大創業扶持力度,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能提升培訓,增加高技能人才總量。完善全徵地農村居民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機制,建立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機制。擴大社保覆蓋面,推動社保業務網絡延伸到村(居)。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體系。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高基層醫療衞生服務能力,推行家庭醫生式服務。做好迎接國家衞生城市複審工作。加強新市民積分制服務管理,促進異地務工人員市民化。

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啟動實施文化升級兩年行動計劃,建設嶺南風韻突出、城市形象鮮明的文化導向型城市[28]。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城鄉十分鐘文化圈”。實施藝術惠民工程,開展“佛山韻律”系列文化活動。承辦第九屆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推動佛山歷史文化街區申報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城市中央休閒區[29]。加強傳統文化保護與利用,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完善體育設施,推進社區體育公園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增強市民體質。

着力辦好一批民生實事。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確保按時完成省下達的住房保障目標任務。投入6.82億元推進河涌水環境治理等民生水務工程。新建300公里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實施100項環保民生實事。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水平。提高公益性普惠性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和免費義務教育財政撥款標準。建設區、鎮(街)、村(居)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平台,落實一鎮(街)一律師顧問團和一村(居)一專職調解員。新增市級“菜籃子”基地10個。加快推進主要公共場所無線局域網(WLAN)惠民建設。加快“市民之窗”自助服務終端布點,實現村(居)全覆蓋,推動全天候自助服務區建設。落實公交提升計劃,中心城區公交分擔率達32%。完成逕口華僑農場2629户危房改造任務。

確保社會大局穩定。深入推進平安佛山建設,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升市民安全感。做好國防動員、雙擁、優撫安置工作,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加強安全生產監管,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和企業主體責任,強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和基層“網格化”安全監管體系,提升社會火災防控能力和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做好食品(農產品)安全示範市創建深化及驗收工作,健全“從農田到餐桌”食品安全電子追溯體系,完善食品監管體系、責任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加快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進程。設立“食品藥品警察”,加大執法力度。抓好手足口病、登革熱、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熱等傳染性疾病防控,防止出現重大公共衞生事件。

八、紮實推進人民滿意政府建設

鞏固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按照《佛山市建設人民滿意政府行動方案(20xx-20xx年)》和11個行動子計劃,着力建設為民務實清廉政府。

堅持依法行政。牢固樹立“治以法尊”理念,自覺維護憲法與法律權威,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建設權責明確、便民高效的法治政府。完善重大行政決策法治化程序,制訂行政決策目錄管理辦法等制度規範。加強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推進政務公開。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推進重點領域綜合執法,推動執法重心向基層下移。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大力創建法治鎮(街),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配合做好行使地方立法權準備工作。

建設責任政府。完善行政職權清單管理制度,落實政府部門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健全行政問責制度,完善行政過錯責任追究機制,增強行政責任意識,依法正確履行職責。抓好審計監督,推動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審計全覆蓋。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社會團體、市民和新聞媒體的監督。

加強作風建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切實抓好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大對違法行政、懶政怠政的行政監督、監察力度,強化重點部門和崗位廉政風險防控,推進政府機關廉政風險科技防控平台建設。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和樓堂館所建設。完善直接聯繫和服務羣眾機制,努力實現服務企業穩增長、服務社區促和諧、服務羣眾保民生。強化政府績效管理,狠抓各項工作落實。

各位代表,把握新常態、激發新動力。展望未來,我們對佛山發展充滿信心。讓我們在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指引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決策部署,振奮精神,勇於擔當,創新有為,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佛山”而努力奮鬥!

20xx年佛山政府工作報告篇3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是全面貫徹黨的精神的開局之年。市政府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在市委的正確領導和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着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順利完成市第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10.17億元,增長10.0%;來源於佛山市財政收入1486.70億元,增長17.84%,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37.88億元,增長14.01%;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40元,增長10.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7503元,增長11.6%;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2.5;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7.86%。。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發展質量效益提升

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全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逐季抬升。“三駕馬車”實現穩定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83.65億元,增長15.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64.10億元,增長12.1%;進出口總額639.4億美元,增長4.7%,其中,出口425.3億美元,增長5.9%。

經濟結構調整取得實效。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0:61.9:36.1。以“兩化”融合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搭建“中國在線製造”公共雲服務平台,實施“百企攜萬家登雲”計劃,全市累計有106家龍頭企業、1萬多家中小企業上線運行。佛山榮獲“中國十大智慧城市”稱號。以產業鏈招商促進工業結構調整,引進北汽福田、中國南車、三全食品等一批大項目。一汽大眾項目一期建成投產,帶動45家汽配企業進駐,二期正式簽約,投資超150億元。以節能減排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新增省級清潔生產企業39家,預計萬元GDP能耗下降4.2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下達任務。三水區工業園成為國家級分佈式光伏發電示範區。實施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行動計劃,第三產業發展有新突破。歐司朗亞太總部、畢馬威大中華區後援中心、慧聰中國家電電子商務產業園、蘇寧電子商務運營基地、華僑城文化旅遊綜合體、華南新加坡城等一批現代服務業項目落户。我市成為省服務外包示範城市。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新增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36個。

民營經濟發展提速。出台推動民營企業跨越發展的政策措施,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分別推出“醒獅計劃”、“北斗星計劃”和“順德18條”,三水區實施產業培優工程,高明區建立“企業服務卡”制度。45家骨幹企業制定了做大做強計劃,9家企業實現產值超百億元,其中碧桂園集團主營業務收入突破千億元。

產業載體集聚效應凸顯。中德工業服務區發展總體規劃通過省政府審議,定位為“廣東工業服務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引進史太白技術轉移中心、VJP知識產權事務所、F+U教育集團等一批德國工業服務機構。佛山國家高新區核心區與獅山鎮實現“園鎮融合”,加快打造獅山汽車產業城,做大做強光電、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去年全省高新區考核躍升至第3名。廣東金融高新區獲批省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綜合試驗區,累計引進148個項目,總投資超過393億元。順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升格為省級開發區。南方智谷、廣東工業設計城、華南電源創新科技園、歐洲工業園、海爾(三水)創新產業園等建設加快,產業集聚效應明顯。

二、全面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創新創造能力提升

創新環境得到優化。全市財政投入科技創新資金超過20億元。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不斷完善。企事業單位申報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444項,同比增長14%,新增高新技術企業96家。知識產權戰略深入實施。新增中國馳名商標25個,總數達118個;集體商標1件,總數達16件;有效發明專利4537件,增長19.4%;11個項目獲第xx屆中國專利獎。禪城區成為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區。

產學研合作成果豐碩。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等院校合作不斷深化,新增產學研合作項目370個、成果轉化項目240個,實現產業化項目120個,帶動產值40多億元。西安交大廣東研究院、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佛山中科院產業技術研究院等17個重點創新平台加快發展,佛山火炬創新創業園、南海瀚天科技城成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重大關鍵技術攻關開展順利,選取鋁型材、陶瓷、家電、3D打印、工業機器人領域進行全球技術招標。高端創新人才引進初見成效。新增省級、市級創新團隊15個,吸引國家“千人計劃”人選6名來佛山投資創業。

金融創新成績顯著。金融創新“九個一”工程[1]順利推進。建成佛山民間金融街,吸引金融、中介機構近50家進駐;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掛牌,註冊企業已達242家,融資意向60億元;新增5家銀行機構、21家小額貸款公司、45支股權投資基金。深交所企業上市路演中心進駐南海,天交所廣東運營中心落户順德。設立產業金融引導基金,在全省率先出台小額貸款公司分類管理辦法和監管實施細則。美的集團和佛山總商會分別牽頭髮起設立民營銀行申請。中國集成金融集團、海天調味食品有限公司分別登陸香港、上海主板市場,美的集團實現A股整體上市,我市上市企業總數達39家。

三、大力推進城市升級,城市形象品質進一步提升

城市升級亮點紛呈。《佛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xx—20xx年)》通過部、省聯審,佛山城市中軸線規劃通過國際競賽確定實施方案。中心城區建設和改造提速。禪城老城區中山公園敞開綠化空間,與汾江河景觀融為一體,季華路快速化改造及沿線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禪西新城綠島湖都市產業區、佛山市外國語(國際)學校等項目動工建設,智慧新城啟動區全面建成。佛山新城中德工業服務平台等CBD九大項目加快建設,公共文化綜合體主體竣工。千燈湖片區金融公園、燈湖廣場等建設順利,金融高新區配套設施日益完善。實施獅山環境配套提升工程,博愛湖、南海中央公園、南海市民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有序推進。順德新城路(綠)網建設取得進展,43個重點項目完成10個,東拓步伐持續加快,大良、容桂中心區域明顯優化。西江新城明湖藝術公園、君御温德姆至尊酒店初步建成,體育中心、文化中心主體工程封頂,成為新城開發的新亮點。三水新城市政道路建設、北江新區拆舊建新同步推進,北江體育休閒公園基本完成。城市升級由點到面成效初顯。湧現出佛山新城濱河區、季華商務帶、千燈湖片區、西樵聽音湖片區、德勝河南岸濱水區、西江新城核心啟動區等一批片區景觀,以及江灣立交、廣珠西線順德站出入口、順峯山公園東入口、高明大道海天立交、三水健力寶立交等一批節點景觀,佛開、廣梧等高速沿線及北江沿線建設生態景觀林帶126.4公里。中心城區沿街景觀綜合整治和道路“五位一體”[2]改造同步展開,禪城區松風路,南海區佛平路(軍橋—桂瀾路段)、博愛路(佛山一環—虹嶺路段),順德區倫教羊大路、新成路、北滘林頭村道路,三水區廣海大道成為改造樣板。北滘等鎮(街)綻放小城魅力。“三舊”改造助推城市升級,嶺南天地二期對外開放,佛山國際家居博覽城開業,倫教霞石村整體改造成效顯現。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貴(南)廣、佛肇城際佛山段徵拆工作基本完成。佛山西站、廣佛環線動工建設,廣佛江珠輕軌開展前期工作,廣佛線二期完成工程總投資的15.71%,地鐵2號線TOD[3]招標完成,南海區新型公交系統試驗段動工建設。廣明高速西延線建成通車,廣明高速陳村至西樵段工程一期、肇花高速三水段完成投資過半,汾江路南延線、魁奇路東延線佛山段、順德環城快速幹線等一批重點路橋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龍灣大橋主線和油金大橋擴建工程建成通車。東平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國家重點項目500KV“西電東送”換順線工程及東坡輸變電工程建設穩步推進,佛山南部、北部電網得到加強。

生態環境建設力度加大。出台最嚴格環境保護考核辦法和責任追究制度。開展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整治工業鍋爐、VOCS[4]企業,推廣粵IV車用汽油,啟動黃標車抓拍系統,設立黑煙車檢測點,實施獎勵政策提前淘汰黃標車,更新黃標公交車695輛。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推進水口水道、西南涌、蘆苞湧等廣佛跨界重點河流治理,汾江河告別劣V類水質;啟動42條重點內河涌“一河一策”整治,豐收湧、謝邊湧等治理成效初顯。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4間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各區污泥處置設施基本建成。開展國家生態市創建工作,21個鎮(街)成為國家級、省級生態鄉鎮,順德區杏壇鎮逢簡村獲評全國最美鄉村。推進造林綠化工作,獲評“全國綠化模範城市”。新建和改造孝德湖公園、海逸社區公園、兆祥公園等一批生態公園。

城市管理水平持續提高。城市管理考評實現常態化。深入開展亂擺賣、亂搭建、建設工地不文明施工等城市“亂象”整治行動,重點區域和路段“髒亂差”現象明顯改觀。穩步推進城市生活垃圾處置工作,“五個五”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5]順利完成,“一區一場、一鎮一站、一村一點”垃圾設施全面建成,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4%。通過“管限引建”[6]推進交通治堵工作,中心城區交通擁堵局部緩解。城市公交線路持續優化,禪城、南海、順德三區公交對接加快,新增公交線路29條、公交站場13個、公共自行車4000輛、公共停車位7369個,中心城區公交分擔率從前年的22.04%提高至23.7%。

《規劃綱要》實施進入新階段。“四年大發展”考核位居珠三角第4名,“九年大跨越”[7]工作啟動。廣佛同城化取得新進展,番順公路五沙大橋擴建新橋建成通車,珠江大橋放射線接廣佛新幹線開展招標,西二環樂平互通立交開工建設。廣佛肇經濟圈建設推進順利。佛港澳合作進一步深化。佛山新一輪對口幫扶雲浮工作正式啟動,建立兩市聯席會議制度,設立對口幫扶指揮部,兩市進入攜手合作快車道。

四、積極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城市文化軟實力增強

傳統文化保護開發不斷加強。古椰貝丘遺址、順德糖廠和清暉園獲評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仁壽寺改造提升進展順利,祖廟古建築修復工程、梁園擴建工程設計方案完成。傳統文化“走出去”取得良好成效,佛山陶藝文化系列活動在國家博物館成功舉辦,佛山粵劇、武術、醒獅赴國外展演均受好評。

市民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南海區、順德區博物館新館建成使用,佛山市圖書館新館、佛山大劇院等一批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加快,村(居)全民健身工程和“五個有”[8]標準社區文化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成功舉辦20xx年秋色歡樂節、佛山龍舟文化節和佛山美食節。“尋夢佛山”異地務工人員子女文化藝術夏令營榮獲第xx屆全國“羣星獎”。“魅力佛山”藝術惠民工程順利實施,“夢想舞台”成為市民展示藝術才華的圓夢平台。

市民文明素質穩步提高。以“微文明·微志願”活動品牌,推動公民道德教育和文明習慣養成,組織“道德模範巡講團”活動,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全市註冊志願者近50萬人,佔建成區常住人口的24.5%。“創文”工作在年度國檢中取得良好成績。

五、加快發展社會民生事業,人民羣眾幸福感增強

民生實事圓滿完成。公共租賃住房開建4647套,基本建成6494套,超額完成年初目標任務。實施學前教育三年保教費補助制度,惠及學前三年户籍幼兒9.63萬人,補貼金額4589萬元。實施學前教育户籍在校生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制度,每生每年100元。全市九年免費義務教育對象擴大到所有在校生(含民辦學校)。新建6家健康村(居)。建立大病保險制度,報銷最高限額20萬元。完成未就業殘疾人摸底統計。對本市户籍居民獨生子女傷病殘或死亡後未再生育(或收養)的夫妻,每人每月扶助金標準分別提高到600元和800元。發放低收入羣眾物價上漲補貼2421萬元,惠及羣眾近6.5萬人次。新增家庭服務中心19個。率先實施生育保險新政策,共核發生育津貼3.08億元。常住人口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羣覆蓋率達99%。户籍人口殯葬基本服務費用全額免除。

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全市財政民生支出313.94億元,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64.24%。教育事業再創佳績。成為首個“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在全國率先建立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教育銜接體系。佛山科技學院新校區動工建設。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加強。城鎮新增就業9.0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26%,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3.8%,“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歸零。城鄉居民一體化社會養老保險體系進一步完善,居民住院醫保實現市級統籌,退休職工人均養老金增至2135元/月,失業保險金增至1048元/月,居民住院報銷比例達75%。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繼續深化。政府辦基層醫療衞生服務機構全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推行平價醫療服務,設立平價醫院、平價診室和平價藥包。佛山市婦女兒童醫院動工建設。穩定物價水平,新建平價商店114家。“兩建”[9]工作全省領先,在全省考評中位居非試點城市第1名。對口援建和革命老區扶貧“雙到”任務全面完成。

平安佛山建設成果突出。平安佛山細胞工程建設[10]紮實推進。公安專業化精確打擊戰略深入實施,流動人口和出租屋專業化管理在全市推廣,110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2%,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向好。城市應急綜合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企業增至1.03萬家。食品安全示範市建設成效顯著,累計完成升級改造農貿市場223個,建成省級市級“菜籃子”基地29個、陽光廚房1483家、食品安全示範點1028家、食品集中加工中心10個,全市實現肉品冷鏈統一配送。成功舉辦第二屆廣東(佛山)安全食用農產品博覽會。

六、着力推進改革創新,發展動力活力增強

行政體制改革呈現新亮點。合併衞生、計生部門,重組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調整佛山新城、樂從鎮管理體制,委託順德區管理,實行區鎮融合、聯動發展機制。佛山網上辦事大廳建設全省領先,市、區兩級行政審批事項全部進駐,全市可網上申報審批事項達97.34%,全程網上辦理事項達24.07%。市民融合服務平台實現1300多項政務服務網上辦理,“市民之窗”自助服務終端在禪城、南海成功試用,12345政務平台實現全市熱線統一呼叫和指揮調度。企業註冊登記改革全面實施,登記時間壓縮到7個工作日,初步建立“寬進、快審、嚴管”企業管理新模式。建設工程聯合驗收改革實現三級聯動,驗收時限從約100個工作日壓縮到平均7.8個工作日。順德區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在國內率先發布企業經營審批事項目錄,南海區在全省率先實現行政審批標準化、程序化和電子化運行。

經濟體制改革實現新突破。整合集中優勢資源,穩步推進政府優債工作。改革企業投資管理體制,實行以備案製為主的項目管理體制。成功舉辦第九屆城市可經營項目投資推介會。引入財政支出項目“過程績效”管理機制,擴大財政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範圍;深化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市本級國庫集中支付資金比例達100%。實施公共資源交易“管辦分離”[11]改革,規範農村“三資”[12]管理。探索統計體制改革,新增“四上企業”[13]入庫1199家,個體工商户轉企業工作推進順利。

社會組織發展取得新成績。全市新增社會組織656個,增長18.5%。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建立市、區、鎮(街)三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試行社會組織登記和年檢委託制。加強社會組織管理,引進第三方審計機構進行財務監管。建立社區服務中心等服務平台,培育發展“街坊會”、“鄰里中心”等社區社會組織,實現民辦社工機構五區全覆蓋。

與此同時,我們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的監督,認真辦理代表建議和委員提案,辦復率達100%。堅持走羣眾路線,創新開展政務微博、“微訪談”活動,通過“線上收集、線下解決”方式,廣集民意、廣匯民智、共謀民利,豐富了民主科學決策機制。嚴格落實“八項規定”,公開“三公”經費,精減文件、會議,大力整治“四風”,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案件。以打促防,強化廉政風險防控。全面推進政府績效管理體制改革,促進了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此外,審計、糧食儲備、民族宗教、雙擁優撫、外事僑務、台灣事務、檔案方誌、社會科學、人防、氣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羣策羣力,風雨同舟,成績來之不易。在此,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全體市民,異地務工人員,中央、省駐佛山單位,駐佛山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長期關心支持佛山建設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一年的工作,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在:發展方式仍然較為粗放,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任重道遠;資源能源要素制約仍待化解,節能減排形勢嚴峻,大氣、水、土壤的污染治理任務艱鉅;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發展不充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整體不強;中心城市服務功能偏弱,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面臨許多新課題;基本公共服務向外來人口全覆蓋仍然不足;政府職能轉變和作風建設仍需深化。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後工作中深入研究和切實解決。

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

從外部環境看,世界經濟緩慢復甦,國內經濟企穩回升,市場信心逐步增強。黨的xx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必將激發全國各地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從佛山實際看,產業發展基礎紮實、活力足、後勁強,支撐發展的環境和條件優良,經濟發展穩步進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新階段。特別是xx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等舉措,將有助於我市進一步發揮市場體系較為完善、民營經濟較為發達、政府服務高效快捷的綜合優勢,加快打造佛山經濟升級版,實現新形勢下新跨越。

20xx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的總體部署,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動力,以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為抓手,以“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佛山”為目標,堅持穩中求進,突出改革創新,着力激發市場活力,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產業提升、城市升級和環境優化,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20xx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 10%,人均生產總值增長9%;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0%以內;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完成省下達年度計劃。

實現上述目標任務,我們要重點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全面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增創佛山發展新優勢

發揮佛山善於改革、勇闖新路的傳統優勢,全方位匯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正能量,不斷優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着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以營造更加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為目標,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14],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教育、醫療、文化、體育、交通、通訊等公共服務領域,增加城市優質公共服務市場供給。健全土地、技術、資本、勞動力等要素市場,促進要素市場投資多元化、流動自由化、運作高效化,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化企業註冊登記改革,降低創業成本,激發社會投資活力。全面實施企業投資管理制度改革,賦予企業更大的自由投資權。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財政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改革,推進“金財工程”[15]建設,試行重大建設項目跨年度預算管理辦法。建立政府性債務風險防控和預警機制。健全“兩建”工作機制,完成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力爭在全省率先建成公共聯合徵信系統。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行“三單”[16]管理制度,構建透明公平、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新機制。推廣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規範政府審批服務,最大限度壓縮自由裁量權。以市民融合服務平台為載體,加快實施信息惠民工程,重點加大網上辦事服務力度,推進“三網融合”[17],完善12345政務服務平台,全面提升各級政府公共服務水平和社會管理能力。進一步改革行政執法體制,推進聯合執法、統一執法。進一步完善大部門制改革,調整優化機構職能配置,理順職責關係,加強對基層事權監管和業務指導。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做好事業單位法人治理、法定機構試點。

積極創新社會治理體制。開展“城鄉社區建設提升年”活動,加強城鄉社區基礎設施“六個一”工程[18]建設,增強城鄉社區服務功能,着力構建社區自治體系。推動社會組織完善法人治理機制,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充分發揮各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作用,培育發展和規範管理社會組織。完善政府向社會轉移職能制度,推廣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健全社工人才評價辦法,引導本土民辦社工機構健康發展。支持和發展志願服務組織。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改革行政複議體制和信訪工作制度,健全及時就地解決羣眾合理訴求機制。

穩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繼續推進村居“政經分離”、“政社分離”改革,加強“兩個平台”[19]監管,完善“三資”管理制度,支持有條件的區建立農村集體股權管理交易平台。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完善土地徵收和補償安置制度,探索農村集體土地直接入市機制,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保障和發展農民權益。支持南海區進行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順德區深度推進基層治理改革,三水區探索村民自治決策、執行、監督三分開。切實做好村(居)兩委換屆工作。

二、推進金融科技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堅持創新驅動,紮根實體經濟,充分激活科技、金融、人才等發展要素,助推佛山產業二次騰飛。

創新推動第三產業大發展。把做大做強第三產業作為今年重要工作任務,研究出台更具創新性和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推動第三產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大力發展工業設計、文化創意、金融服務、科技信息等生產性服務業,推進跨境電子貿易商務,促進物流、信息等相關配套產業發展;積極發展教育醫療、養老服務、文化娛樂、康體休閒、商務旅遊等生活性服務業,發揮佛山中醫藥文化優勢,做大健康產業,打造特色旅遊業;穩步推進個體工商户轉型升級、公(水)路貨運業提升發展;繼續開展“萬企觸電”電子商務行動,促進“廣貨網上行”。認真落實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行動計劃,加快廣東工業設計城等14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及國藥集團中藥南方總部、蘇寧電子商務運營基地、華僑城文化旅遊綜合體、普洛斯丹灶物流園、王府井商業中心等一批重大服務業項目建設。

堅定不移調整優化工業結構。繼續實施產業鏈招商行動計劃,着力引進一批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工業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加快一汽大眾項目二期、北汽福田、南車高明產業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形成經濟新增長極。大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依託“中國在線製造”公共雲服務平台,推動裝備製造、家電、傢俱等傳統優勢產業開展產品、服務、技術、標準、品牌、市場和商業模式創新,促進佛山製造向佛山創造轉變。加大節能減排力度,以環境保護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大力推進“三舊”改造,進一步落實“三舊”改造政策,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完善歷史用地手續,加快推進高速公路沿線舊廠房、中心城區舊村居、舊物業等改造,破解產業轉型升級的土地瓶頸。做好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工作。加大工業反哺農業力度,以農業生態園區為載體,以科技興農為路徑,大力發展優質安全、高效生態農業。創新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培育發展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生產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和社會化水平。

助推民營經濟做大做強。堅持企業需求導向,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土地、金融、財税、人才等扶持政策,實行“一企一策”,推動一批大型骨幹企業產值跨越100億元、500億元和1000億元。以美的集團、一汽大眾等重點企業為行業龍頭,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進一步提升家用電器、汽車製造等全產業鏈集羣競爭優勢。大力扶持中小微民營企業發展,鼓勵和引導中小民營企業進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繼續開展高級經理人、企業接班人培訓,不斷提高企業管理者素質。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幫助企業拓展俄羅斯、南美、非洲、東盟等新興市場。重點支持美的集團、格蘭仕集團等骨幹優勢企業加速海外生產、投資、併購步伐,打造世界名牌。

加快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啟動“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申報工作。改革政府科技投入體制和評價機制,用好用活企業研發費用税前加計扣除政策。突出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建立健全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組建產學研創新聯盟,打造一批協同創新中心和公共研發平台;推動企業與中科院產業育成中心、弗勞恩霍夫協會等科研院所、高校開展項目研究和對接,加速科技成果產業轉化和應用;推動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等各類標準制定和修訂。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支持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力爭建立一個專利技術交易平台。支持禪城區建設“廣東省科技服務業集聚區”,南海區建設“廣東省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綜合實驗區”,順德區建設“廣東省自主創新特區”,高明區建設“佛山中科院產業技術研究院新材料產業園”,三水區建設“合肥工業大學廣東研究院”。

加大金融服務創新力度。依託廣東金融高新區集聚發展各類金融創新機構和金融服務產品。創建“廣東省民間金融改革發展試驗區”,激發民營金融機構創新活力。引導民間資本參與農信社改革、設立民營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地方金融機構。積極推廣科技保險試點和國家專利保險試點,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探索區域融資租賃模式,搭建區域集優債和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發行平台。做好企業上市的各項工作,支持企業股改並參與“新三板”試點。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債、中小企業集合債券、戰略性新興產業集合票據、私募債等融資產品。

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大支撐。加快重大平台和產業基地建設。佛山高新區要認真實施產業總體發展規劃,加快核心區建設,推進一區五園協同創新發展;建設佛山科技街,促進創新資源匯聚,力爭3-5年內進入全國高新區20強。中德工業服務區要深化中德合作,加快聚集德國等歐洲發達國家高端製造業和服務業資源,打造國際化的政務服務體系、產業發展制度和生活配套環境,建設廣東工業服務高端國際合作區、廣東工業服務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華南電源創新科技園、歐洲工業園為中德工業服務區研發成果提供產業化支撐。繼續推進南方智谷、智慧新城、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中國(三水)國際水都飲料食品基地、廣東新材料產業基地、廣東(南海)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等一批載體建設。夯實創新型城市建設的人才基礎。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重點引進和培養符合我市發展需求的創新科研團隊、創新領軍人才、高級技能人才和企業生產管理人才。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評價標準,創新人才激勵政策,進一步放開各類人才入户條件,加快“產業社區”建設,解決人才居住、子女入學、科研、文化娛樂等難題,提升城市凝聚力,以良好的事業平台和優美的生活環境吸引留住人才。

三、全面實施產城人融合戰略,建設宜居宜商魅力城市

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加速推進城市升級和管理,努力打造中心突出、組團清晰、功能完善、生態優美的城市格局,讓產業更高端、城市更美麗、人民更幸福。

力促城市升級提速增值。突出“強中心”戰略,成立中心城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跨區域開發建設。禪城老城區要以中軸線規劃為統領,力爭中軸線北部門户等重要節點開工建設。繼續推動祖廟—東華里片區、蓮花路—昇平路片區等升級改造,形成濃縮嶺南歷史風情的文化高地。禪西新城要加快佛山市外國語(國際)學校、研發中心、市民廣場等優質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打造綠色低碳“華南國際化產業集聚區”。佛山新城要抓緊推進CBD九大項目和各項城市功能配套建設,確保商務中心一期、圖書館、科技館投入使用。千燈湖片區要加快萬達廣場、廣佛智城、廣佛國際電商城等項目建設,推動千燈湖特色步行街、蟲雷崗山公園等休閒項目改造升級,彰顯現代都市風貌。加快推進獅山新城、順德新城、北江新城、西江新城等組團城市重大項目建設。紮實推進城市軸線和節點更新改造。以水為媒,高標準設計和建設東平河兩岸景觀燈飾工程,力爭打造成為佛山中心城區璀璨靚麗的夜間景觀帶;以汾江河、綠島湖、博愛湖、聽音湖、德勝河、明湖、雲東海等為重點,打造一批環境優美、配套完善的濱河、濱湖生態景觀區域。全面建成佛山新城東平水道至樂從、北滘潭洲水道30公里長的濱河景觀帶。抓好各區主要道路“五位一體”改造,完成禪桂中心區29條沿街建築景觀綜合整治。實施佛山市域5條高速公路兩側300米範圍內舊廠房改造提升工程,促進城市升級形成整體連片改造效果。

打造嶺南田園魅力城鎮。以田園城市理念[20]為引領,以城鄉一體化發展為方向,立足佛山嶺南水鄉特色,遵循組團城市發展規律,依託南莊、北滘、裏水、西樵、白坭、明城等鎮(街),建設一批集約、智慧、低碳、綠色田園城鎮,努力形成“1+2+5+X” 網絡型城鄉空間結構。加快城鎮土地、產業、人才等要素融合發展,推進城鎮教育、醫療、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形成“高效率、慢生活”的高品質生活方式。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廣明、肇花、江羅、廣中江高速佛山段、佛清從南段、佛江高速公路建設,做好廣佛肇高速等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各組團間、組團內部交通路網聯接,促進組團城市加速融合發展。重點加快中心城區的禪西大道北延線、海五路西延線、綠景路東延線、桂瀾路北延線、魁奇路東延線二期、汾江路南延線、嶺南大道南延線和順德區的樂龍路(一期)、南國路東延線、濱河路、海尾立交橋、紅旗路(一期)等項目建設。加快廣佛線二期工程、貴(南)廣、廣佛肇城際軌道、南海新型公交系統建設,穩步推進佛山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廣佛環線、佛肇城際軌道7個站點TOD開發建設。加快佛山西站、佛山新城交通樞紐建設。推進城市地下空間的規劃和開發利用。抓好佛山新港碼頭、瀾石口岸碼頭搬遷工作。加強能源、水利、通信、智能電網建設,推進容桂站等一批220KV輸變電項目建設,確保國家重點項目500KV“西電東送”換順線II期工程和500KV東坡輸變電工程如期投產。推動光纖入户工程,做好4G基站佈局和服務推廣。

狠抓城市綜合管理。重點加強城市道路環境衞生和綠化管養提升、建設工地和泥頭車污染源頭管控、户外廣告清理和違法建設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的整潔度、美觀度。落實城市管理考核新機制,實行暗檢為主、明檢為次,推動城市管理工作上新水平。進一步整合數字城管資源,打造智慧城市綜合管理數據庫中心,促進各區數字城管資源聯通共享,提高監管效率和水平。開展給水、排水、燃氣、電力、電信等城市地下管線專題數據普查,促進數字化地下管線規劃建設。加快中心城區公交一體化進程,推進智能公交建設,統籌優化公交資源和線網布局,提高線路覆蓋率。

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實施《佛山市推進區域合作工作方案》,統籌推動五區協調創新發展。紮實開展對口幫扶雲浮工作,創新幫扶機制,突出產業對接重點,在基礎設施、產業園區、新城建設等多領域開展全方位對口幫扶,推動雲浮振興發展、跨越發展。落實“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加快推進48個重大項目建設。積極推動廣佛同城化,抓好地鐵線網規劃對接、佛陳路東延線接番禺新桂路(海華大橋工程)、魁奇路東延線接番禺南大幹線、三山長江路對接廣州南浦大道等工作。推動廣佛肇經濟合作區建設發展。加強與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等國家級平台對接合作。落實好粵港、粵澳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加強現代服務業合作,推動佛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把握珠江-西江經濟帶開發契機,加強與廣西、東盟地區的經濟互動。

四、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綠色美麗家園

實施低碳綠色發展戰略,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構建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動佛山實現更長遠、更持續、更高質量的發展。

優化城市功能佈局。按照新型城鎮化要求,進一步優化我市城鎮化規劃佈局和功能,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穩步推進城市開發建設,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和水平。加快建立生態建設統籌推進機制和綜合管理制度,嚴格功能區分類管理,推動各區按照主體功能定位進行開發建設和生態保護。加大對限制、禁止開發區域的保護力度,在高明區探索生態保護區試點。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支持順德區開展省城鄉土地生態利用制度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為全市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探索新路徑。

強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做好國家環保模範城市複核及國家生態市創建工作,積極申報國家級生態鄉(鎮)、村。落實最嚴格的環境責任考核,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全力推進水、氣、土壤等環境綜合治理。推行“河長制”[21],實施“一河一策”生態修復、景觀提升工程,抓好廣佛跨界重點河涌及42條重點內河涌的綜合整治。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國十條”[22],通過調整產業佈局、強化污染物指標約束、遏制揚塵污染、整治黑煙車、淘汰黃標車、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等措施,緩解PM2.5、PM10[23]等區域性大氣污染問題,改善空氣質量。今年要完成所有現役燃煤發電機組脱硫改造。全面開展土壤環境調查,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和養殖場污染治理。強化危險物品產生和經營單位管理,加快建設綜合性危險廢棄物處置中心。建立健全跨區域生態環保聯動協調機制,提升跨區域大氣、水污染聯防聯治水平。

加快低碳綠色發展步伐。優化能源結構,加快低碳能源管網規劃和建設,擴大低碳能源使用範圍。抓好全國電力需求側綜合管理試點城市建設,推廣三水分佈式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項目,推進電能替代工程,促進能源消費結構轉型。發展綠色建築,全面完成80萬平方米綠色建築建設,開展大型公共建築能效測評和標識試點。試行碳排放權、排污權交易,完善環境資源有償使用的市場機制。在陶瓷、家電試點行業,推廣碳標誌等低碳認證制度。深化禪城、順德低碳示範區建設,支持佛山新城申報國家綠色生態示範城區。開展低碳教育,創建低碳社區。全面開展新一輪綠化佛山大行動,建設國家森林城市。推進佛山植物園建設。

推進生活垃圾減量化。完善垃圾設施建設,改進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優化垃圾處理工作流程,加快建設有害垃圾終端處理設施或儲存中心,逐步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目標。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力度,讓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大力發展和規範垃圾處理行業,推廣獅山環保產業園經驗,打造垃圾處理高效產業鏈。

五、深入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打造嶺南文化名城

千方百計加快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讓文化發展與經濟建設相互促進、比翼齊飛,顯著提升佛山城市軟實力。

加強本土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紮實推進仁壽寺、梁園改造提升,加快圖書館現址改造和祖廟古建築修復工程建設。依託梁園等歷史建築改造,充分挖掘提升中醫藥和粵劇文化,在汾江河兩岸逐步形成佛山古鎮風情濃郁的嶺南傳統文化、商業聚集區。加大對陶塑、武術、剪紙、木版年畫等傳統文化資源的研究創新,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魅力佛山”藝術惠民工程,大力引進高雅藝術展演。不斷擴大“築夢佛山”文化藝術公益夏令營受益面,開展“開心廣場·百姓舞台”公益流動演出活動,努力豐富市民文化生活。辦好第八屆市運會,推動羣眾體育發展。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和村居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加快亞洲龍舟聯合會總部及洲際龍舟廣場建設,今年內建成世紀蓮游泳館户外游泳池並對外開放。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與科技、金融融合,扶持文化產業重點園區建設,大力發展工業設計、陶瓷工藝、傳媒影視、動漫遊戲等文化產業。促進文化與體育、旅遊相結合,整合祖廟、仁壽寺、南風古灶、梁園、西樵山、清暉園、黃飛鴻紀念館、李小龍紀念館等旅遊資源,打造一批旅遊精品路線。繼續辦好佛山秋色歡樂節、佛山龍舟文化節、佛山陶瓷藝術節、佛山美食節。支持南海國家旅遊產業集聚(實驗)區和佛山文旅街建設,以“一街兩脈”[24]文旅軸線為支撐,努力打造佛山文旅綠芯和嶺南文旅第一極。

着力提升佛山城市知名度。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原則,鼓勵民間文化交流,組織佛山歷史文化遺產和當代文化藝術精品到國內外巡迴展覽(演),推動佛山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加強媒體推介和新聞統籌力度,將文化、旅遊、經貿、科技、外事僑務對外資源與佛山城市形象宣傳有機結合,多形式、全方位開展城市形象推廣,在海內外進一步提升佛山的知名度。

力爭“創文”通過國家測評。今年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總測評年。要進一步強化創文工作“一把手”工程,以建設“四品佛山”[25]為抓手,全面動員,針對重點任務和薄弱環節,強化巡查督辦和考評問責機制,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大力抓好社區志願服務制度化、“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文明旅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重點工作,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顯著提升市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全力衝刺“創文”大考,力爭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堅持以人為本,更加突出富民、惠民、利民導向,持續提升市民幸福感與社會和諧度。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切實抓好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打造佛山特色德育品牌。實施學前教育提升計劃,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全面提升普通高中發展水平,深化職業教育專業發展,推進特殊教育優質內涵發展。加快佛山科技學院新校區建設。完善醫療衞生服務功能,鞏固平價醫療服務成果,鼓勵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穩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完善合理分級診療模式,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高標準建設佛山市婦女兒童醫院。探索門診醫保跨區就醫辦法,完成全市户籍人口和在我市參保的異地務工人員社保卡發放工作。指導和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羣體就業,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全面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能提升培訓工作。進一步完善預防和處置企業欠薪工作機制,切實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推進社會福利和養老服務,加快公辦及民營養老福利機構發展,試點實施民辦養老福利機構承接政府供養對象收養工作。不斷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科學調整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推進新糧食儲備庫建設。做好新疆伽師、西藏墨脱對口援建工作。

促進異地務工人員市民化。完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制,逐步推進異地務工人員基礎服務和基本保障“底線均等”,健全異地務工人員入户、就業扶持、子女入學等優惠政策,讓異地務工人員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熱愛佛山、融入佛山、紮根佛山。充分發揮工青婦、紅十字會等羣團、慈善組織優勢,培育異地務工人員社會服務中心,定期開展主題系列活動,為異地務工人員提供扶貧濟困、社交婚戀、法律維權、技能培訓等服務。

深入推進平安佛山建設。落實平安創建三年行動計劃,推廣專業化精確打擊多發性犯罪模式,確保社會大局穩定。抓好“全國安全社區”和“國際安全社區”創建工作,提升市民安全感。做好國防動員、雙擁、優撫安置工作,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健全社區矯正制度,加強特殊人羣管理。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強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和基層“網格化”安全監管體系。推進食品安全示範市建設,扶持“菜籃子”基地、“智慧菜籃子”項目建設,健全農產品交易市場和流通網絡,完善鮮活農產品儲藏、加工、運輸和配送等冷鏈物流系統,構建食品農產品安全監管社會共治格局。

着力辦好一批民生實事。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今年新開工建設公租房3360套,基本建成8339套。計劃投入6.48億元建設水環境治理等13個水利項目。加強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今年建設130公里。實施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制度向全市常住人口子女全覆蓋。城鄉同步實施免費中等職業教育。推進重度殘疾兒童“送教上門”。加快殘疾人康復工程中心建設。試點開展家庭醫生式服務,各區至少建立1個市級示範點,為簽約居民提供免費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和個性化醫療保健服務。加強公辦養老牀位建設。實施旅遊富民工程,鼓勵開辦農家樂等鄉村旅遊項目,在景區評A、飯店評星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全面啟動“市民之窗”網上辦事自助服務終端項目,確保全市四級行政服務中心佈設“市民之窗”終端設備。加大對高明革命老區和三水南山鎮的扶持力度,抓好高明苗村及附近區域鋪設自來水供水管網建設,加快推進三水逕口華僑農場危房改造。

七、深入開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堅持密切聯繫羣眾,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把人民滿意作為政府建設的試金石,全面推進“六個政府”建設。

建設民生政府。強化可持續發展理念,着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將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民生。完善經濟社會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加大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權重。建立政民互動大平台,讓羣眾參與政府治理。推動新聞發佈制度化,健全“微訪談”機制,建立改革發展市民建言獻策平台,整合民生直通車、12345政務平台等現有渠道,線上線下問計民生、匯聚民意,紓解民困,形成全方位、常態化的政民互動體系。

建設高效政府。堅持問題導向,紮實開展調研,找準改革突破口,切實解決實際問題。着力提升政府執行力,推進重點工作“項目化”,做到“任務、時限、責任人、要求、措施”五落實。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全面推行“五個一”[26]服務模式,促進治理水平現代化。深化績效管理體制改革,通過績效管理與考核掛鈎促進政府治理創新。

建設法治政府。堅持依法行政,維護法律權威,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落實《佛山市重大決策程序規定》,建立健全市政府重大決策運行機制,將公眾參與、風險評估、專家諮詢、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作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序,促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建設,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加強普法宣傳和輿論引導,重點推進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常態化、制度化。推進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深化政務信息公開,重點抓好預決算、“三公”經費公開。

建設責任政府。按照權責一致原則,推行權力清單工作制度,有序推進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權力清單制定和公佈,明確權責主體和關係。試點實施崗位職責説明書制度,把行政責任落實到具體崗位。建立政府部門行政問責、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和工作績效公開制度,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

建設誠信政府。加快政務誠信體系建設,編制政務誠信徵信目錄,開發政務誠信信息平台。保障重大政策、規劃和重點工作的延續性,堅決兑現對羣眾、企業和投資者的各項承諾,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培育誠信政務文化,增強各級政府、部門及其公務員的誠信意識。以政府誠信帶動社會誠信,營造“守信為榮,失信可恥”的社會環境。

建設廉潔政府。深入開展廉潔從政教育,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推進預防腐敗機制創新,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加強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和對重點企(事)業單位廉政風險防控。深化公共資源交易改革,提升對招投標領域的有效監管水平。加強對權力的網絡監督,完善網絡輿情反饋處理機制。嚴厲懲處失職瀆職、貪污賄賂行為。貫徹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着力整治庸懶散奢,減少文山會海,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

各位代表!新一輪改革的春天已經來到,未來發展的藍圖已經繪就。讓我們在黨的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改革創新、攻堅克難,為開創佛山改革發展新局面而努力奮鬥!

標籤: 佛山 報告 政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8m93o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