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年度工作總結 >

市城管局2021年終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

市城管局2021年終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

【一】市城管局20xx年終總結及20xx年工作計劃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學習和實踐黨的xx大精神為指引,圍繞幸福宜春建設,不斷創新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切實推進城建三年升級戰,搶抓機遇,真抓實幹,市容環境有新的提升,城市功能有大的提高,項目建設有強的提速。

市城管局2021年終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以“市民滿意”為指引,着力美化環境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堅持“把城市當家管”理念,全面落實城市管理年活動。始終以市民滿意為指引,秉着把城市當家管理念,推行“出門就上班,上班就管事,管不好就下崗”和“集中整治與常態管理相結合”機制,全面推進省住建廳組織開展的城市管理年活動,主要圍繞“一建一創六整治一提升”,陸續開展了環境衞生、交通秩序、建築工地、違法建設、户外廣告和春節、國慶等節假日及中大學聯考等特殊期間、校園周邊等特殊地段的市容專項整治行動,解決了大量市民反映強烈的市容環境差、衞生髒、秩序亂、攤點多、反覆開挖、排水不暢等城市管理的熱點、難點問題,優化了城市人居生態環境,提升了城管水平。截至目前,共清查户外廣告2064起,違停車輛貼單6549起,糾章4800餘人次,清理“牛皮癬”10000萬餘條,拆除違法建設260起,拆除面積10624㎡,處理各類執法案件2522起,罰款972948元。

二是積極推進數字城管建設,提升城市管理科技水平。今年,我市將中心城區數字城管建設列入政府報告,3月,我局與市信息化辦草擬了《宜春市中心城區數字城管建設工作方案》,擬建設包括城市管理基礎、安全、服務、應用四大版塊及城市日常運行在線監測、地下管網、公眾服務互動、市容秩序監管等九大平台50個子系統的數字城管系統,着力凸現數字城管在保障城市運行中安全性、服務性和基礎性作用。項目概算約1800萬元,目前已完成硬件、軟件開發與系統集成的招標等工作,分別由宜春移動公司以588萬和980萬的價格中標,現正在進行基礎子系統建設和城北區數據普查。力爭年底前完成城北事部件採集、網格劃分、地理編碼以及數字城管平台基礎版塊建設。

三是全力推進城市創建活動,營造潔淨優美的生態宜居環境。結合省級生態宜居城市和文明公園、園林化小區、林蔭路及園林城市創建工作,着力為市民營造整潔優美的生活環境。目前,生態宜居城市創建活動已進入專家評審和公眾投票推選階段;我市狀元洲公園、上高縣敖陽國小、明月大道接受了省文明公園、園林化小區和林蔭路考查組的檢查;靖安縣順利通過了省級園林城市考核。

四是積極應對市民呼聲,促進城管工作進一步提升。我局始終堅持“把市民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做到有呼必應、有訴必查、信息暢通、快速反應,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促進了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我們以12319城管熱線、人大建議、政協提案、市民信訪以及網絡信函投訴為依據,認真傾聽民聲,及時處理並答覆,確保市民滿意。目前,已受理各類投訴2675件(其中違法建設:638件,流動攤點456件,環境衞生:433件),處理回覆率達100%;辦理信訪件315件,接待羣眾來信來電來訪200多人次,回覆率和重要案件領導包案率均達100%;辦理人大建議、政協提案22個,其中主辦件10個,反饋結果均為滿意或基本滿意。

五是堅持疏堵結合,積極幫扶弱勢羣體。在市容管理方面,既堅持依法辦事,嚴格管理,又以人為本,想方設法為流動攤販等弱勢羣體解決生計問題:在“不影響市容、不影響交通、不影響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優先考慮“下崗職工、失業人員、低保户、殘疾人、失地居民、4050人員及零就業家庭”人員,科學設置、規範管理一批以小型修理、縫補、配鎖、擦鞋、特色小吃、陽光早餐和本地時令蔬果為主的便民服務類攤點80餘個。針對青龍超市、加貝廣場及步步高廣場周邊人流量大、攤點聚集的狀況,由市環衞處出資近20萬元,在旗盛廣場 搭建了4處鐵棚,設置了達600㎡的便民市場,並由市政工程部門接通了電源、安裝了照明燈、對市場道路進行了改造,共規範安置周邊140餘個流動攤點入市經營,獲得了羣眾的充分肯定。

(二)以重大項目為依託,不斷助推城市建設發展步伐

一是“雙十”項目進展順利。根據20xx年《政府報告》的安排,我局承擔了十大民生實事中4個項目的建設,總投資規模約2185萬元。其中,宜陽大道和潭前路油化改造工程已竣工,分別完成投資143萬和136.74萬元。小街小巷提質改造工程,分別對30條小街小巷道路進行路面油化改造、環衞設施增設、園林綠化和亮化改造,工程造價約902萬元,其中26條已全部開工建設,共計投資484.93萬元;4條已完成招投標,確定了施工單位,預算為317.54萬元。中山路油化改造工程,全長1522.6米,路寬9米,改造面積13705.2平方米,工程造價約967萬元。因原區政府路段正開發建設,為避免重車軋路,目前,採取延期分段辦法先期對中山東路進行油化和提質改造。

二是重點項目有序推進。20xx-20xx年我局共承建項目27個,項目總投資約為10.9億元。其中,城市建設三年升級戰項目24個,總投資約8.8億元,服務業三年大會戰項目2個,總投資約為1.7億元,其他1個(釣台路延伸)。目前,豐城廣場已全面完工,宜春南路貫通工程已完成全段道路瀝青鋪設,實現全線通車。計劃今年開工的18個項目,已開工9個,其中城南幸福廣場建設等3個項目已竣工,中心城區供水管網建設工程、垃圾中轉站和公廁的新建與改造等6個項目在建;其他如綠色通道建設、動物園、植物園、春台公園提質改造等8個工程因各種原因未按計劃開工,正在努力做好前期籌備工作。另外的7個項目,計劃20xx年至20xx年開工。

(三)以服務民生為己任,持續推進市政公用事業發展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堅持以服務民生為出發點,切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硬件環境,城市功能有了新提高。如實施秀江河綜合整治,完成了平安大道、秀江御景片區、宜陽大橋下和靖安路(市委黨校)四大截污排水工程,秀江河污水直排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保護了母親河;為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對三進四民與平時收集的市民反映強烈的街巷污水冒溢、道路破損、路燈缺失等問題進行了現場勘察,均納入第八期小街小巷改造和30條小街小巷提質改造工程予以解決;在城區新裝市民健身活動點80處,公園內增設了休閒座椅;對中山路進修學校門口、鼓樓路20棟、崔家園小區等26處市民反映突出的污水冒溢、化糞池下水道堵塞問題進行疏通和改造;完成城南工業園區建築垃圾消納場擋土牆工程建設,機場B線路燈及電源安裝全面完工,對明月大道、機場A、B線等工程進行了綠化掃尾工作;根據城市交通發展需求和橋樑日常監測情況,啟動了雙橋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橋體檢測工作。

二是園林綠化管理工作成效顯著。積極開展了園林綠化企業資質申報和園林綠化項目經理審核上報工作,共審核49家企業;出台了《宜春市中心城區園林設計方案審批暫行管理辦法》,完成了城市綠道規劃。目前,部分綠道建設工程(化成濕地公園—明月大橋段)已完成施工招投標,確定了施工隊伍;完成了幸福廣場和幸福綠地的建設。

三是環衞精細化管理工作深入推進。首先,秀江片區“一把掃把掃到底”試點工作取得較好成效,從今年元旦開始,我局全面接管秀江片區的環境衞生管理工作,按主次幹道的標準和考核內容,加大了清掃保潔人員和環衞設施的投入,增設垃圾收集桶170只,購置電動垃圾清運車10輛,維修和更新了20餘輛收集板車等環衞設施,按主次幹道的標準,抓好了背街小巷的清掃保潔和居民生活垃圾上門收集工作。試點以來,該片區環境衞生得到明顯改善,獲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評。其次,渣土管理把控源頭,對建築工地文明施工規範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對工地車輛帶泥上路、揚塵污染現象進行全面整治。同時,強化對從事生活垃圾、建築垃圾清掃、收集、運輸、處置企業的審批工作,並建立了渣土運輸企業負責人聯繫會議制度。目前,已對四家新辦企業核發了《城市建築垃圾處置核准許可證》。

四是積極保障城市水氣安全供應。供水方面,通過引進GPRS大流量表流量(壓力)實時監控系統,穩步推進管線地理信息建設;加大了水、氣管網建設,對宜春南路、外環北路、濱河大道、瀘州北路供水管網進行了延伸和改造,滿足了城市發展的需要。燃氣方面,積極推廣使用清潔燃料,大力提高城市燃氣普及率,推動中心城區管道天然氣的發展,積極協調中心城區應急儲氣站的搬遷和環城西路加氣站的建設工作。按照省住建廳要求,督促各縣市完成燃氣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

五是排污建設管理穩步實施。按照省住建廳、環保廳、財政廳相關文件要求,對全市污水處理廠運營情況及各縣市污水管網建設情況進行了考核,督促各縣市按照“xx”污水管網規劃要求加快管網建設。完成了對城市污水公司泵站和截污幹管維護、運行費用的測算,啟動了中心城區公益性(排水、供水、天然氣)地下管線普查工作,城北片區的普查已基本完成;完成了污泥處置項目的前期初步設計等工作。

(四)以錘鍊素質為根本,突出抓好城管隊伍作風形象

一是抓好了黨組織建設。進一步明確了我局黨組織工作內容以及基本要求,推進了黨建工作內容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嚴格發展黨員工作程序,嚴把發展黨員“入口關”,今年吸收入黨積極分子17名;發展黨員30名。根據“黨建帶工建、黨建帶團建”的工作要求,大力支持工、青、婦等羣團組織發揮作用,將黨組織建成真正的“黨員之家”,並抓住“三八”、“五一”、“五四”等時間節點,開展了系列活動,濃厚了保證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良好氛圍。

二是提升了隊伍素質。首先,注重基層班子整體合力的提升。根據基層班子現狀,今年對科級幹部進行了大範圍的調整,平職調整幹部31人次,進一步優化了班子結構,提升了基層班子整體戰鬥力。其次,注重幹部公信度的提升。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要求,以“公開、公平、公正”為原則,共選拔羣眾信服的3名同志任副科級幹部、5名同志擔任助理,遴選8名公務員充實到一線,優化了隊伍結構,提升了幹部整體素質。第三,注重隊伍凝聚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深入開展了創建學習型機關、爭當學習型幹部活動,目前正在積極開展“謀發展、比實幹、爭先進”主題活動,不斷提升城管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

三是強化了廉潔意識。首先,突出教育為先,通過開展“三珍”主題教育活動和“轉作風、促廉潔”互評活動,全面提高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意識,引導教育幹部少出事、不出事。其次,突出廉政為要,堅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及分工要求,突出了主要領導責任,明確了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內容,並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落實了各自所承擔的黨風廉政責任。第三,突出建制為本,積極推進懲防體系建設。在堅持教育懲戒的同時,不斷完善用人、資金、項目決策、綜合執法、工程建設和招投標領域等重大事項、重點崗位的監督防腐及懲處機制。

四是推進了作風建設。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八項規定”以及關於解決“四風”問題的活動,我局出台了“九要九嚴禁”等規定,嚴格規範公務接待、公款消費、變相出遊、公車私用和酒後執法等行為,並對全系統幹部職工在依法行政、轉變工作作風和效能建設以及“紅包”自查等方面進行了10餘次明察暗訪,上交了“紅包”20xx元。

(五)以整體效應為目標,積極促進各項工作齊頭並進

一是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順利推進。加強了對局屬單位節水、節電、節油工作的督促檢查,以確保全年節能目標的實現。為進一步降低辦公油耗、保護城市環境,我局與宜春深燃公司啟動公務用車油改氣工作,對本系統執法車和公務車分批進行改造。

二是安全生產工作細緻到位。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年初,與系統各單位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督促各有關單位強化安全工作的責任落實,及時修訂應急預案、保障供給工作,確保了城市管理安全。7月初,根據國家、省、市關於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的要求,重點排查市政、園林、環衞、供水、污水等市政公用設施安全隱患,做到“拉網式、全覆蓋”,不留死角。

三是法制宣傳工作成效顯著。首先,狠抓法律學習,強化廉潔執法意識。我局確定每週一下午為法制理論學習日,組織城管執法人員對城市管理法規理論進行專題集中培訓和普法教育,樹立執法學法、學法用法、科學監管、服務發展理念,目前我局已連續十年獲得全市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其次,加強了法制工作制度化建設,配備多名專職法律調解工作人員,使法制工作落實到人,落實到崗,有規可依,有章可循。第三,宣傳工作成績喜人,先後在中央、省、市媒體刊登新聞稿件400多篇。通過正面宣傳,輿論引導,使我局的工作為社會所認知,爭取到了羣眾的理解和支持。

四是做好了招商引資工作。根據市委、市政府招商工作統一安排,到武漢等地進行鋰電產業招商,同時,加強與商務局的溝通協調,及時報送我局招商工作進展。經我局引進的炬爾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已落户市經開區,並於10月底投產。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管理體制還不夠順暢。城市管理是系統工程,其管理的各個要素,依據多項法律,歸屬多地、多部門進行管理,導致政出多門、重複管理和管理缺位。如袁州新城片區、高鐵片區、湖田片區、温湯片區快速發展壯大,中心城核心區(即現市城管局管轄範圍)與四大片區的城市管理主體不明、關係不清,容易形成死角和真空。在户外廣告設置管理上,現城區範圍內城管、公路、高管及經開區都依據不同法律進行審批。城市亮化設施既有3000多處由政府統一管理,還有近百處高層建築由產權單位維護,都無法達到城市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城市規劃等內容採取委託執法形式,審批和處罰分別由兩個部門實施,管理脱節,責權利不統一。

2、部分監管鏈條還未形成。建築工程各個環節均有嚴格成熟的監督法規和制度。市政工程尤其是地下管線工程儘管是建設工程的一部分,但又有其特殊性,完全依據建築工程的監督制度“水土不服”,而專業法規不健全,致使監管主體不明確、責任不明晰、監督環節不順暢。又如城市亮化、户外廣告設置等城市管理專項工程,在設計審查、質量監督、施工許可、驗收移交等重要環節的監督制度基本空白。如洗車場的審批權在工商等部門,但其給城市環境帶來的影響卻由城管部門監管,出現“看得見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見”,管理鏈條斷裂脱節。

3、管理科技含量還不夠高。綜合應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動通信技術手段來處理、分析和管理整個城市的所有城管部件和城管事件信息,城市管理的現代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如基礎信息數據庫不健全,多是文字資料和圖紙;動態管理、主動發現問題不夠,主要是被動處置問題;決策分析憑慣性思維、經驗多,信息綜合分析少;解決問題靠行政強制、人海戰術多,依據技術手段少。

4、經營城市理念和創新力度還不夠。城市管理的投資主體單一,95%以上的資金靠財政保障,多元化參與程度不高。作業市場主體不夠繁榮活躍,審批資質的企業不多,不能有效形成市場競爭環境,基本為建管養一體化。國有市政公用企業作為建設主體發揮優勢,主動參與市場競爭,發展壯大的積極性不高,基本上是等靠要。公共資源經營尚在探索起步,城區户外廣告資源經營權的公開招拍掛還沒有實質進展,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僅限供水、燃氣行業。

5、基礎設施存在一定的“短板”。由於歷史欠帳多和“多地上、少地下”、“多新城、少舊城”傾向等原因,城區基礎設施還有不少“短板”。如地下管線現狀資料不齊、規劃滯後,管線鋪設隨意性大。排水系統未形成有機整體,雨污混接,城南片區雨污分流形同虛設,湖田片區尚未規劃,有汽車北站、潭前等3處易澇點。雖經小街小巷改造,但部分公共區域存在無燈區,市民夜間手電出行。城區公廁、垃圾中轉站數量低於住建部標準(公廁標準每平方公里不少於3座,政府管護現有65座;垃圾中轉站每平方公里1座,現有24座),機械化清掃率僅有40%左右,離省定70%的目標還差距甚遠。城區農貿市場、停車設施數量不足且配套設施不完善,給管理造成被動。

三、20xx年工作思路

今後,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三屆七次會議和市委三屆四次會議精神,按照“1241”的思路開展工作:

圍繞一個定位:即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宜居城市,建設幸福宜春”的城市定位。

打造兩大特色:即打造生態和宜居兩大城市特色。打造生態特色,就是充分利用宜春的良好生態優勢,營造“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生態美景;打造宜居特色,就是堅持“城以人為本、民以城為家”的管理理念,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既把民生工程做好做實,更注重細微之處的民生便利,讓城市管理成為市民的日用品。

落實四個提升:即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服務質量、提升創新能力和提升素質作風。

——提升管理水平。1、管理體制。從城管系統內部開始,將原來的“條塊結合、以條為主”的模式逐步過渡為“條塊結合、綜專結合、平衡互補”的模式,責權利統一,防止交叉扯皮、防止出現空檔,逐步建立起高效的、長期性的機制體制,實現城市管理的“升級換代”。2、數字城管。全力推進“數字城管”建設,向科技要管理效率,實現全方位覆蓋、全時段監控、網格化管理,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由依靠“人海戰術”向科學化、信息化、高效化、精細化轉變。計劃20xx年6月前完成平台安全、服務、應用版塊建設並試運行;20xx年10月前組織驗收並正式運行。3、城市功能設施。全力推進政府報告涉及我局的重大民生工程項目建設,按照進度要求,積極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加快中心城區地下管線普查工作,力爭20xx年6月底前完成普查,並搭建相應管理平台,提高科技管理能力。編制完成城南片區、湖田片區的排水規劃,完成城區污泥無害化處置項目,保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防治城鎮水污染和內澇災害。按照《江西省“xx”主要污染物總量目標責任書》的規定,加快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建設,使中心城區20xx年底生活污水處理規模達到12萬噸/日等。

——提升服務質量。1、開門納諫,大眾參與。一切以人民羣眾利益為標尺,以最大限度滿足市民需要為出發點、落腳點,讓廣大市民共享城市發展成果。推進市容環境綜合整治“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軍營、進市場、進景區、進家庭”活動;集民智、聚民力、順民意、遂民願,開展“城管開放日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網民代表、新聞記者、市民建言獻策、監督檢查、評選優秀、評定最差,努力形成全民參與、共建共享宜居城市的新局面。2、落實主題活動,為民辦實事。結合“謀發展、比實幹、爭先進”活動,在全系統開展“強服務、促管理、樹形象”活動,計劃為民辦實事100件,包括推進城市亮化工程,開展照明惠民工程,消滅城市“無燈區”;完成上高廣場、春台公園的建設;增劃停車位;加大飲用水源保護力度,開展保護秀江河綜合整治行動,解決污水直排等問題;啟動小袁山公園建設;加快動、植物園項目進度,完善城市功能,方便市民出遊等。3、推進創建工作,打造優美城市。按照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一星級標準,抓好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各項指標的落實。在確保創建省級生態宜居城市成功的基礎上,朝着“中國人居環境獎”等更高目標紮實推進城市創建活動,促進城市園林綠化提檔提質。高標準完成30公里城市綠道建設任務,嚴格執行《宜春市中心城區綠化方案審批管理辦法》,從源頭上確保園林綠化質量。加強產權不清綠地、小區庭院綠化監管力度,提高綠化水平。4、以人為本,抓好攤點管理。攤點管理是市容秩序的重要內容,也是城市管理的難題。據不完全統計,中心城區有各類攤點1100餘個,在充分調研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按照“分類化、規範化、減量化、自治化”的原則,制定出台相關管理辦法。積極引導成立協會,探索出一條由政府行政管理向協會自治管理轉變的新路子。

——提升創新能力。1、管理機制創新。緊扣宜春實際,積極探索城市管理的長效機制,努力推動城市管理實現“五大轉變”:一是推動城市管理理念由“重建輕管”向“建管並重、重在管理”轉變;二是推動城市管理方式由簡單粗放向規範化、標準化、精細化轉變;三是推動城市管理模式由突擊整治向長效管理轉變;四是推動城市管理方法由單純政府推動向政府、社會、市民互動轉變;五是推動城市管理範圍由中心城區向城鄉統籌轉變。2、管理手段創新。積極穩妥推進環衞作業市場化改革,逐步將各個環衞作業面向社會進行市場化承包;堵住生活垃圾、建築垃圾污染源頭,進一步完善從事生活垃圾、建築垃圾清掃、收集、運輸、處置行業標準和服務審批工作;加大對建築垃圾消、納、循環利用能力;加大環衞基礎設施建設,按照“提質改造一批、配套建設一批、市場運作一批”,對城區公廁等進行升級改造;積極推行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增加城市道路沖洗保潔頻次。探索城市環境揚塵污染源頭管理辦法,着力抓好“兩點一線一前移兩嚴格”的管理,“兩點”指工地和建築垃圾消納場,安裝攝象頭,實時監控;“一線”指運輸路線,對運輸車輛安裝GPS,全程監管,防止跑、冒、滴、漏;“一前移”指服務前移,對擬開工項目提前介入、提前告知、提前服務;“兩嚴格”指嚴格封閉運輸市場資質審批管理,嚴格把住竣工綜合驗收關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niandu/ngy76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