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黃帝內經素論》第四十三篇:痺論(六)

《黃帝內經素論》第四十三篇:痺論(六)

C0202伏兔:《靈樞懸解》卷三《經筋》注:“膝上六寸股外高肉。”

《黃帝內經素論》第四十三篇:痺論(六)

C0202尻:《靈樞懸解》卷三《經筋》注:“尻,尾,尾骶骨。”

C0203【月少】:

1、《靈樞懸解》卷三《經筋》注:“眇肋,季脅盡處軟肋骨。”

2、眇,miao3,季脅下挾背兩旁空軟處。

C0205維筋相交:

1、《靈樞懸解》卷三《經筋》注:“維筋,維絡頭項胸膺之筋。少陽甲木從左右行,故右目不開,左足不用,以其維筋自左而右交也,故命曰維筋相交。”

2、維者,橫也,緯也,絡也。維筋相交,即前文筋之“並蹺脈而行”,即蹺脈與筋相交。

C0205孟春痺:《靈樞懸解》卷三《經筋》注:“孟春痺,足少陽應正月之氣,義見《陰陽系日月》中。”

C0301中三指:

1、《內經校釋》注:“指足次趾、中趾而言,而以次趾為主,連及中趾。馬蒔:‘厲兑起於次趾,而其筋則自次趾以連三趾。’”

2、中間三趾或內部三趾。

C0302上循骭,結於膝:

1、《內經注評》注:“骭,足脛骨。膝,原文本缺,今據《類經》補入。”

2、《靈樞懸解》卷三《經筋》作“上循骭,結於膝。”從之。

C0304腳跳堅:

1、《內經校釋》注:“指足部有跳動及強硬不適感,《類經》十七卷第六十九注:‘跳者,跳動;堅者,堅強也’。”

2、《靈樞懸解》卷三《經筋》注:“腳跳堅,腳筋跳動而堅硬也。”

C0304【疒貴】:kui4,即潰,潰爛。

C0304口僻:僻,即歪。口僻,即口角歪斜。

C0305馬膏:

1、《內經校釋》注:“即馬油膏,其性味甘平柔潤,能養筋治痺,所以此膏可舒緩拘急。”

2、據《説文》:“膏,肥也。”(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釋者曰膏。”)可知:馬膏,即馬油。

C0305以桑鈎鈎之:

1、 張景嶽注:“桑之性平,能利關節,除風寒濕痺諸病,故以桑鈎鈎之者,鈎其正其口也。”

2、 《靈樞懸解》卷三《經筋》注:“桑鈎鈎之,使口正而不僻也。”

C0305坎:

1、 姚春鵬注:“酒樽名,形如壺。”

2、 據《爾雅釋器》:“小璺謂之坎”、《辭海》:“酒樽也。”取酒樽。

C0305高下以坐等:

1、《內經注評》注:“(將坎置於患者之側)高度與座相等。”

2、黃元御注:“高下以坐等,令坎中高下與人坐相等也。”

3、高度與患者坐下時口部相平。

C0305啖:dan1,吃。

C0305三拊:拊,fu3,《內經校釋》注:“拊,同撫。三拊,即再三撫摩患處。”

C0404仲秋:

1、《靈樞懸解.經筋》、《甲乙.經筋》均作“孟秋”;

2、《太素.經筋》作“仲秋”,楊上善注:“七月足之少陰,始起,故曰少陰;十二月手之少陰,以其陰衰,故曰少陰。八月足之太陰,以其陰大,故曰大陰;十一月手之大陰,以其陰正大,故曰大陰;九月足之厥陰,十月手之厥陰交盡,故曰厥陰;八月筋感三氣之病,故曰筋痺。有本以足大陰為孟春,足少陰為仲秋,誤耳。”從《太素》作“仲秋”。

C0503癇、瘛及痙:

1、 《靈樞懸解》卷三《經筋》作“癇”,並注:“癇,驚也。”

2、 《太素.經筋》注:“痸,充曳反。痓,擎並反,身強急也。在此,謂足少陰也。在小兒稱癇,在大人多稱癲。”

3、 癇,癲癇;瘛,zhi4,即瘈,抽搐;痙,痙攣。

C0503在外者不能俯,在內者不能仰:

1、 黃元御注:“筋脈短急,其在外者,即不能俯(外,身後也。)其在內者,即不能仰,故太陽病者,腰反折,不能俯,其經行身之後也,少陰病者,身傴僂,不能仰,其經行身之前也(少陰自前而行於後)。”

2、 《太素.經筋》注:“背為外為陽也,腹為內為陰也。故病在背筋,筋急故不得低頭也;病在腹筋,筋急不得仰身也。”

C0504孟秋:

1、《素問懸解.經筋》、《甲乙.經筋》均作“仲秋”;

2、《內經校釋》注:“關於‘仲秋’改‘孟秋’,除依據《太素》卷十三篇經筋外,張介賓、張志聰亦曾論及,《類經》十七卷第六十九注:‘仲秋誤也,當作孟秋’張志聰:‘申者,七月之生陰,主左足之少陰,故為孟秋之痺’。”

3、《太素.經筋》作“孟秋”,楊上善於C0404“仲秋”之注,義理甚明、甚正,當從。依據如下:其一、與《陰陽系日月》LS41-Q0201→Q0212十二月與十二經定位完全相合;其二、與十二月陰陽轉換規律相合;其三、與《淮南子.時則》“六合,孟春與孟秋為合;仲春與仲秋為合;季春與季秋為合;孟夏與孟冬為合;仲夏與仲冬為合;季夏與季冬為合。”(見附表《臟腑部位、十二筋、十二月、十二經對應關係》)相合。

C0601陰器:《太素.經筋》注:“足三陰及足陽明筋皆聚陰器,足厥陰屈絡諸陰,故陰器名曰宗筋也。”

C0602縱、挺不收:

1、《太素.經筋》注:“婦人挺長為病,丈夫挺不收為病。”

2、縱,縮之反義詞,取膨脹意;挺,陰器挺舉、亢奮之病態。

C0602行水清陰氣:

1、《太素.經筋》注:“陰氣,即丈夫陰氣,為陽氣虛也。陽氣虛,故縮而不收,得陰氣即愈也。”

2、行水清陰氣,即用行水清除陰部邪氣。行水,是長流水?還是五行水?未見諸家之注,存疑不譯待考。

C0701肘內鋭骨:

1、《內經注評》注:“肘內骨突之處。”

2、《內經校釋》注:“鋭骨和高骨之義同,骨高聳之謂,此處是指肘內的高骨。”

C0702頷:han4,下巴。

C0704結於角:張景嶽注:“額之上角也。”

C0704本支者,上曲牙……支、轉筋:

1、《靈樞經語釋》校:“本支者以下十八字,與前後文義不屬,並與下文手少陽經筋循行原文相同,疑係衍文。”

2、《內經校釋》校:“‘本支者,上曲牙……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四十一字,與下段手少陽之筋文重,故據《甲乙》卷二第六刪除。”並注:“牙下骨,在頰車穴處,其形曲而向前,故名。”

3、除《靈樞.經筋》作“本”、“痛”與《太素.經筋》作“其”、“病”有異外,本節二十七字,與《太素.經筋》基本相同。

4、C0704與C0803→C0804不盡相同,有“本”與“其”,“上頷”與“上乘頷”、“痛”與“病”、“支、轉筋”與“即支、轉筋、舌卷”四處之異,更何況分屬兩筋,故不宜刪。

C0801上:《太素.經筋》、《甲乙.經筋》、《靈樞懸解》卷三《經筋》均作“上”,從之。

C1001散貫賁:

1、《內經注評》注:“散佈於賁門。”

2、《太素》卷十三《經筋》注:“賁,謂膈也,筋雖不入臟腑,仍散於膈也。”

3、《靈樞懸解》卷三《經筋》注:“賁,賁門,《難經》:‘胃為賁門(胃之上口)。’”

C1002息賁:

1、《靈樞懸解》卷三《經筋》注:“息賁,喘息賁逆。”

2、《內經校釋》注:“五積病之一,肺氣積於脅下,喘息上賁,因而得名。其證見惡寒發熱,右脅痛,背痛,嘔逆等。《太素》卷十三經筋注:‘息,謂喘息,肺之積,名息賁。在右脅下,大如杯,久不愈,令人灑淅振寒熱,喘咳,發肺癰也。’”

C1101心主:《靈樞懸解》卷三《經筋》作“厥陰”。

C1101臂:

1、《靈樞懸解》、《太素》、《甲乙》均作“臂”;

2、《黃帝內經》中,“臂”與“臑”,前者為前臂(下臂),後者為後臂(上臂),均有確指,意義明確。依文序似應作“臑”,姑依原文譯作“臂部”。

C1104前:

1、《靈樞懸解.經筋》有“前”字;

2、《太素.經筋》、《甲乙.經筋》均無“前”字;

3、諸本存異,“前”,當有當無?存疑待考。

C1205賁:

1、《靈樞.經筋》作“臂”;

2、《靈樞懸解.經筋》作“胸”;

3、《太素.經筋》、《甲乙.經筋》均作“賁”,從之,如此方合筋行之序。賁,膈膜。

C1202心承伏樑:

1、 張景嶽注:“承,承於下也。伏樑,堅伏之積也。”

2、 《太素.經筋》注:“心之積,名曰伏樑,起齊上,如臂,上至心下。其筋循膈下齊,在此痛下,故曰承也。”

C1202下為肘網:

1、 《太素.經筋》注:“人肘屈伸,以此筋為網維,故曰肘網也。”

2、 《靈樞懸解》卷三《經筋》注:“肘網,肘如網羅牽引。”

3、 《內經校釋》注:“下為肘網,下,指由胸部下至臂肘部。下為肘網,是指上肢的筋有病,肘部感覺到如羅網一樣的牽急不舒。”

4、 下延形成肘部筋網。與前後文意不屬,疑為上句C1201“結於鋭骨”後竄簡,存疑待考。

C1207名曰季冬痺也:見遷移説明。

C1301右方:

1、 古人書寫時,依從上至下、從右至左之序。右方,即前方所述方法;

2、 “治皆如右方也。”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在岐伯為黃帝論述十二經筋時,當有書記官現場記錄,故而岐伯才説,治法都如前方所述。由此可以推斷:《黃帝內經》,必為官方君臣羣論之記載。

公眾號:其人頌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4rdq9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