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規章制度 >

課後延時作業管理制度範本(精選3篇)

課後延時作業管理制度範本(精選3篇)

課後延時作業管理制度範本 篇1

為加大對中國小生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管理力度,創新完善社會服務體系,解決我市中國小生校內課後服務需求,緩解學生家長實際困難,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中國小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基一廳〔20xx〕2號)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中國小生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桂政辦發〔20xx〕144號)精神,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課後延時作業管理制度範本(精選3篇)

一、充分認識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重要性

開展中國小生校內課後服務,是培養學生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困難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解決家長後顧之憂,使人民羣眾具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各級各有關部門和中國小要立足於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高度,切實做好中國小生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為廣大學生和家長排憂解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校內課後服務工作基本原則

(一)量力而行原則。中國小應根據實際確定是否開展校內課後服務。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學校利用閒置設施向學生提供早餐、午餐和午間住宿等校內課後服務。嚴禁將非閒置的教室、功能室改造為食堂和午間住宿場所。

(二)自願參加原則。學生是否參加校內課後服務,由學生和家長自願選擇,任何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強迫學生參加校內課後服務。

(三)公益惠民原則。校內課後服務堅持公益普惠性,不具備條件但又有校內課後服務需求的'地方,鼓勵探索政府和學校支持、家長合理分擔運行成本的做法;有條件的地方應以財政投入為主,免費為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四)民主管理原則。校內課後服務由學校統一組織或參與實施,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安全措施、費用標準等事項要公開公正,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

三、校內課後服務內容

校內課後服務工作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校內課後服務時間主要是正常上課日的早上、中午和下午課後,不含晚上及週末、節假日、假期等休息時間。校內課後服務內容主要是向學生提供早餐、午餐、午間住宿等服務,以及安排學生做作業、自主閲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團隊活動、娛樂遊戲、拓展訓練、開展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觀看適宜兒童的影片。堅決防止將校內課後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

四、校內課後服務方式

開展校內課後服務,應堅持以學校為主,校外機構或社會培訓機構為有益補充的模式。對校內具備條件且有課後服務需求的學校,應充分發揮師資、管理、資源等優勢,切實做好課後服務工作。學校提供早上、中午時段課後服務的,在“早餐+午餐+在宿舍休息”方式的基礎上,探索“早餐+午餐+在教室休息”、“早餐+午餐+在校內開展文體、自修類活動”等多種服務方式。

對校內確實不具備條件但課後服務需求強烈的學校,要積極發揮校外機構(校外活動中心)和社會上有資質的培訓機構的專業優勢,在充分徵求家長意見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校外機構或社會培訓機構與學校合作開展校內課後服務。

五、校內課後服務運行管理機制

(一)校內課後服務材料報送

舉辦校內課後服務的學校在每學期開學前1周內將校內課後服務籌備情況報告主管教育部門。各縣區教育部門在每學期開學1個月內將轄區學校開展校內課後服務材料彙總報市教育局和市發展改革委。材料清單如下(其中:下列2、3、4項材料僅在首次舉辦或有變更時提供):

1.籌備情況報告(包括學校名稱、地址、學校建築消防備案情況、消防器具配備情況、教職工消防培訓情況、服務項目、收費標準、服務時段安排、設施設備和管理人員配備、內部管理體制、課後服務人員勞務報酬發放標準、經費籌措與管理使用等情況)。

2.課後服務管理制度:

(1)課後服務管理機構以及工作職責;

(2)課後服務經費管理制度;

(3)課後服務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4)傳染病防控管理制度及應急預案;

(5)課後服務管理人員工作制度;

(6)課後服務准入和退出管理制度;

(7)課後服務協議書。

3.提供早餐、午餐、午間住宿的學校,還需提供以下材料(核驗無誤後留存複印件):

(1)宿舍建築工程消防驗收合格證明材料(不設午間住宿的學校不需提供此項材料);

(2)學校食堂統一配餐的,提供《餐飲服務許可證》或《食品經營許可證》、從事餐飲服務人員的《健康證》;

(3)由有資質的餐飲服務企業供餐的,提供《營業執照》、《餐飲服務許可證》或《食品經營許可證》、從事餐飲服務人員的《健康證》、《税務登記證》;

(4)收費公示。

4.學校引進社會信用良好的校外機構、社會培訓機構參與校內課後服務的,提供以下材料:

(1)學校與引進機構簽訂的合作協議;

(2)引進機構合法設立的證照或文件(核驗無誤後留存複印件)。

(二)校內課後服務經費來源

開展校內課後服務的學校,根據所具備的條件提供早餐、午餐、午間住宿等課後服務的,由家長合理分擔服務成本。學校按照不高於當地發展改革部門核定的最高限額確定收費標準,報當地發展改革部門進行收費審批,嚴格按核定的收費標準進行收費,嚴禁學校以校內課後服務名義違規亂收費。

校外機構、社會培訓機構與中國小校合作開展課後服務的,可以在堅持公益性的前提下,由校外機構或社會培訓機構作為收費主體,學校提供必要場所和設施設備支持,家長合理分擔服務成本。服務項目、收費標準要根據參與學生人數、服務內容、課時、課後服務人員勞務報酬和設施設備損耗、維修等成本,按照不高於當地發展改革部門核定的最高限額確定收費標準,報當地發展改革部門進行收費審批,按規定進行公示。

(三)校內課後服務經費管理

學校、參與校內課後服務的校外機構和社會培訓機構要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專項管理賬目,專款專用,定期公示收支情況,自覺接受學生及家長的監督;不得挪用服務項目經費,嚴禁學校、參與校內課後服務的校外機構和社會培訓機構以校內課後服務名義違規亂收費。審計部門和教育部門要定期對學校校內課後服務經費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督查。

(四)校內課後服務勞務報酬發放

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要積極創設良好的校內課後服務政策環境。校內課後服務人員的勞務報酬由學校結合本地勞務水平,制定校內課後服務崗位勞務報酬標準,合理發放。鼓勵和支持中國小教職工在按質按量完成正常職責工作任務後,參與校內課後服務工作並取得相應的勞務報酬。

建立健全教職工參與校內課後服務工作報備制度。參與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教職工經所在學校同意後,報本級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備案內容包括個人基本情況、本職崗位職責、參與課後服務工作的機構、勞務報酬收入等。教職工參與校內課後服務工作取得的收入不納入學校績效工資範疇。教職工參與由中國小舉辦的早餐、午餐、午間住宿等校內課後服務收費項目的,勞務報酬從學校收取的專項費用中列支。教職工參與由校外機構或社會培訓機構舉辦的校內課後服務的,勞務報酬由舉辦機構按規定從收取的費用中列支。落實税收優惠政策,在中國小校內開展食宿類校內課後服務的納税人,按規定享受相關税收優惠。

(五)校內課後服務安全管理

各縣區教育部門要建立健全校內課後服務安全管理制度,明確課後服務人員責任,加強師生衞生教育、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加強與政法、公安、衞生健康、市場監管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強化校園及周邊安全隱患排查,切實消除交通、場地、消防、食品安全、安全保衞等方面隱患,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學校、參與校內課後服務的校外機構和社會培訓機構要強化活動場所安全檢查和門衞登記管理制度,制定並落實考勤、監管、交接班制度,建立學生意外傷害、食品安全事故、消防安全事故、傳染病疫情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校園周邊交通壓力較大、校門前交通易擁堵的學校在開展校內課後服務時可積極探索“錯峯放學”或“彈性離校”。

參與校內課後服務的學生家長要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服從學校管理,按時接送學生。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嚴格管理。各縣區要建立政府統籌、部門監管、社會參與的校內課後服務工作機制,明確部門職責,落實工作責任。教育部門要牽頭做好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管理和協調;公安部門要加強對學校安全保衞工作的監督指導;財政部門要加強校內課後服務資金監管,規範財務管理;衞生健康部門要監督和指導學校做好傳染病預防、控制等工作;應急管理部門要加強學校消防安全的監督指導;審計部門要定期對校內課後服務經費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督查;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收費項目與收費行為的監管,監督和指導學校做好食品衞生與安全管理。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要切實落實屬地責任,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定期開展專項檢查,確保學校安全穩定。各中國小要成立校內課後服務組織機構,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制定工作方案,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任何單位或個人違反規定擾亂教學秩序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二)充實隊伍,優化服務。各縣區要加強校內課後服務隊伍建設,廣泛動員優秀教師和人員,吸納民間藝人、能工巧匠、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五老”人員、大學生志願者等參與校內課後服務工作,提升校內課後服務能力。學校及相關機構要對參與人員嚴格把關,杜絕道德敗壞、品行不端人員混入校內課後服務工作隊伍,要明確參與課後服務工作人員的條件和工作要求,與其簽訂服務協議和安全責任狀,加強培訓,明確各自的權利與義務。

(三)加大宣傳,凝聚共識。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各有關部門和中國小要加強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宣傳,要大力宣傳校內課後服務是一項惠民生、得民心的民生工程,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共識。要及時總結推廣校內課後服務的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七、附則

(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本縣區中國小生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具體實施辦法。

(二)如國家、自治區對校內課後服務工作有新的規定,從其規定。

課後延時作業管理制度範本 篇2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大會精神,積極迴應廣大家長對中國小生課後服務的迫切需求,根據教育部和教育廳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總體要求

中國小課後服務是發揮中國小校在課後服務中的主渠道作用,利用中國小校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在規定教學任務之外開展的便民服務,是減輕中國小生過重課外負擔、促進中國小生健康成長,幫助家長解決後顧之憂的重要舉措,是教育為民服務、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民生工程。各區、縣(市)和學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從“以人民為中心”的高度出發,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切實做好中國小生校內課後服務工作。

二、基本原則

(一)學校為主體原則。校內課後服務的實施主體是中國小校。對於家長要求在校外另行實施的,學校要主動提醒家長選擇有資質、有保障的課後服務機構。

(二)自願選擇原則。中國小校要充分徵求家長意見,主動向家長告知服務方式、內容、時間、場地、師資、費用等事項,由學生及家長自願選擇。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參與,嚴禁以任何方式拒絕或推諉學生參與。

(三)規範服務原則。圍繞培養學生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科學合理確定服務內容及形式。

(四)公益普惠原則。建立完善成本分擔機制,採用學校支持、家長合理分擔運行成本的做法,堅持公益導向,不得營利。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以財政投入為主,為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

(五)穩妥推進原則。統籌考慮城鄉差異、學段差異、地域差異等因素,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把好事辦好。對確實不具備條件但有課後服務需求的,區、縣(市)教育部門要積極協調學校、社區、校外活動中心等資源,做好課後服務工作。

三、課後服務對象

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優先保障殘疾兒童、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建檔立卡困難家庭子女等亟需服務羣體。

四、課後服務內容和形式

學校圍繞幫助學生培養興趣、發展特長、開拓視野、強化實踐、提升能力,提供豐富多樣的課後服務。義務教育階段要重點落實我市“體藝2+1項目”的實施要求,開放體育、藝術場館,提供各類體育藝術器材、設施,開展體育、藝術項目培訓和輔導,組織體藝特長認定,落實每天鍛鍊一小時。各中國小校也可充分利用課後服務時間,結合學生個性特長、興趣愛好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培養;可根據學生實際因材施教,開展答疑解惑活動學科拓展訓練,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並切實加強創新拔尖型人才培育。但不得利用課後服務時間開展集體教學,不得上新課、補課和考試訓練,不得加重學生課業負擔。

國小階段:一、二年級以團隊活動、體藝活動、課外閲讀、實踐活動、手工操作類作業輔導為主,不得借課後服務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年級以上以體藝活動、課外閲讀、作業輔導、興趣小組、科技創新、團隊活動、綜合實踐為主。

國中階段:以體藝活動、作業輔導、答疑解惑、課外閲讀、興趣小組、綜合實踐、科技創新、團隊活動為主,對學有餘力的學生進行拓展提升、對學困生進行補缺補差。

五、課後服務時間

國小、國中階段每天課後服務原則上不超過三節課時間(包括午間和下午放學後),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晚於18:00。

特殊情況需報教育主管部門核准。

六、課後服務組織方式

(一)利用自身資源開展課後服務。師資以本校教職工為主,向其發放合理報酬。學校師資力量不足的,可以臨時聘請退休教師、體育教練、文藝科普工作者、能工巧匠、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等校外專業人員參與校內課後服務,臨時聘請人員應具備相應資格,學校依法與其簽訂勞動合同或勞務協議,按合同或協議支付勞動報酬和保障相關待遇。

(二)聯合公益組織開展課後服務。積極動員社區、志願者團體等公益組織力量,到校開展課後服務工作。學校提供場地、設施等條件,公益組織提供經費、師資等支持。

(三)引入社會機構開展課後服務。確因學校師資力量不足、但學生有需求的課後服務項目,可以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具有專業資質和良好社會聲譽的社會機構參與校內課後服務工作。學校與社會機構簽訂合同,並按雙方協議組織實施。

(四)組織優秀教師開展課後服務。市教育局組織名校長、名師、骨幹教師、教研員,通過長沙在線學習中心,定期開展專題講座、主題報告、在線答疑、個性輔導等,免費服務學生課後個性學習需要。

七、課後服務實施流程

各中國小要按照學生申請、班級審核、學校立項、統籌安排的原則制定實施方案,並報教育主管部門備案。以學期為節點,以需求為依據,分項目混班編排,開展針對性課後服務,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

(一)摸底調查,徵求意見。學校對本校功能室、儀器設備、活動場地、師資等及區域內實踐場地、企業或設備等資源進行摸底調查,建立工作台賬。根據摸底調查結果設計課後服務學生意向調查表,廣泛徵求學生課後服務需求。

(二)編制目錄,告知家長。學校結合學生需求和校內外資源,依據學段和學生年齡結構,編制課後服務內容目錄,並通過家長會等形式將開展課後服務的時間、內容、安全保障等事宜告知家長。

(三)學生申請,班級審核。按照學生申請、班級審核、簽訂協議、學校統一實施的原則,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根據學生自身實際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課後服務項目或內容,確保課後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統籌規劃,分類實施。學校依據學生申請,在充分考慮可利用的校內外資源的基礎上,依據學段和學生年齡結構,分類組織實施,並根據服務條件的變化及學生需求對服務內容進行動態調整。

(五)加強研究,不斷完善。學校要將開展課後服務工作納入校本教研,密切聯繫綜合實踐活動、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社團等工作,開發課後服務內容,形成相應的精品課程,推動課後服務工作深入開展。

八、加強組織管理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強化擔當、落實責任,制定本地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具體實施細則,統籌規劃各類資源和需求,努力形成課後服務工作合力。各學校要對教師開展課後服務、學生參加課後服務的過程進行監管,要對每種課後服務的人數、內容、時間、形式等進行檔案資料留存,做到過程清楚,有案可查。要加強對課後服務問題研究,創新服務模式,不斷提升課後服務質量。

(二)做好經費保障。各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爭取資金支持,不斷完善經費保障機制。可根據課後服務性質,採取財政補貼、收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設定服務性收費的,應當堅持成本補償和非營利原則,具體收費事項按市發改委、市教育局文件執行,每生每期只能收取一次費用,收取的費用必須建立專賬,專款專用,專項用於課後服務工作方面的開支,嚴禁挪作他用。嚴禁以校內課後服務名義亂收費。

(三)切實保障安全。要堅持把學生安全管理放在首位,不斷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確課後服務人員責任,加強對師生安全衞生意識教育,強化活動場所安全檢查和門衞登記管理制度,制定並落實嚴格的考勤、監管、交接班制度和應急預案措施,切實消除在場地、設施設備、消防、食品衞生、安全保衞等方面的安全隱患,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四)爭取社會支持。充分發揮學校家長委員會的優勢,鼓勵家長自願參與課後服務管理並提供相關支持。積極爭取社會各方支持,鼓勵無條件向學校捐贈專業器材、圖書資料,提供經費支持和各類志願者活動。要加強宣傳,推動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共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五)嚴格監督管理。各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監管。嚴格上下學制度,嚴禁縮短教育教學活動時間,杜絕名不副實的課後服務。嚴禁將放學後的課後服務時間作為正常教學時間集體上課。對成建制上課的、以各種形式變相集體教學或補課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並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嚴禁學校和學校引進的第三方機構重複收費,堅決禁止、嚴肅查處學校、家委會、社會團體等公益組織違規補課和借校內課後服務之名亂收費等行為。加強對參與課後服務的社會機構資質審核和監督管理工作。學校要定期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報告方案及執行情況。

各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和省、市直中國小校,市管民辦中國小校、子弟學校要將開展中國小生校內課後服務工作有關情況報市教育局,每年6月30日和11月30日將相關紙質材料交學生工作處,電子稿發至郵箱:。

課後延時作業管理制度範本 篇3

一、凡在高地面2米及以上的地點進行的工作,都應視作高處作業。凡能在地面上預先作好的工作,都必須在地面上作,儘量減少高處作業。

二、擔任高處作業人員必須身體健康,患有精神病、癲癇病及經醫師鑑定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不宜從事高處作業病的人員,不準參加高處作業。凡發現工作人員有飲酒、精神不振時,禁止登高作業。

三、高處作業均須先搭建腳手架或採取防止隊墜落措施,方可進行。

四、在壩頂、陡坡、屋頂、懸崖、杆塔、吊橋以及其他危險的邊沿進行工作,臨空一面應裝設安全網或防護欄杆,否則工作人員須使用安全帶。

五、峭壁、陡坡的場地或人行道上的冰雪、碎石、泥土須經常清理,靠外面一側須設1米高的欄杆。在欄杆內側設18釐米高的側板或土埂,以防墜物傷人。

六、在沒有腳手架或者在沒有欄杆的腳手架上工作,高度超過1.5米,必須使用安全帶,或採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七、安全帶在使用前應進行檢查,並應定期(每隔6個月)進行靜荷重試驗,試驗荷重為225公斤,試驗時間為5分鐘,試驗後檢查是否有變形、破裂等,並做好試驗記錄。不合格的安全帶應及時處理。

八、安全帶的掛鈎或繩子應掛在結實牢固的構件上或專為掛安全帶用的鋼絲繩上。禁止掛在移動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九、高處工作應一律使用工具袋。較大的工具應用繩拴在牢固的.構件上,不準隨便亂放,以防止從高空墜落髮生事故。

十、在進行高處工作時,除有關人員處,不准他人在工作地點的下面行或逗留,工作地點下面應圍欄或裝設其他保護裝置,防止落物傷人。如在格柵式的平台上工作,為了防止工具和器材掉落,應鋪設木板。

十一、不準將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擲,要用繩繫牢後往下或往上吊送,以免打傷下方工作人員或擊毀腳手架。

十二、上下層同時進行工作時,中間必須搭設嚴密牢固的防護隔板,罩棚或其他隔離設施,工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

十三、冬季在低於零下十度進行露天高處工作,必要時應該在施工地區附近設有取暖的休息所,取暖設備應有專人管理,注意防火。

十四、在6級及以上的大風以及暴雨、打雷、大霧等惡劣天氣,應停止露天高處作業。

十五、禁止登在不堅固的結構上(如石棉瓦屋頂)進行工作。為了防止誤登,應在這種結構的必要地點掛上警告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guizhang/ozygm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