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黨建黨委講話稿 >

全面推行區域黨建聯盟建設範文五篇

全面推行區域黨建聯盟建設範文五篇

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原則,突出抓好黨組織主體責任落實,切實發揮好各級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黨委黨建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全面推行區域黨建聯盟建設範文五篇

【黨委黨建範文】一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浙江省永康市全面推行區域黨建聯盟、商圈黨委、產業鏈黨委等區域黨建聯盟建設,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黨建連接資源、以資源匯聚服務、以服務激發活動,不斷深化“黨建+社會治理”,實現了區域黨建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

因地制宜、按需而建,構築覆蓋廣泛的組建體系。堅持把支部建在產業上,打破行政村的建制束縛。在組建上,按照“便於資源共享、便於活動開展、便於管理服務”和“行業相近、地域相鄰”原則,做到因地制宜、按需而建。目前,永康全市共建立區域黨建聯盟49個,覆蓋277個村、4個社區、22個機關單位,帶動36個軟弱落後村整轉提升,發展特色產業28個,幫助75個集體經濟薄弱村“脱貧摘帽”。主要分以下四種類型:一是村村聯建。以村村聯建作為主要模式,根據區域實際、村情特點、村風民俗等劃分區域,一般村數在5-8個,發揮強村、中心村的輻射帶動作用,以強村帶弱村、以大村帶小村,做到抱團發展、共同進步。截至目前,該市已建立37個村村聯建型區域黨建聯盟。二是村企聯建。按照“以企帶村、以村促企、雙向聯動、互利共贏”的總體思路,堅持資源互補、優勢互借,通過黨建聯動、發展聯謀、活動聯辦、黨員共管,深入推進“村企聯建”,促進村企實現雙贏。如西溪鎮成立影視聯盟區域黨建聯盟,下轄10個村和2家影視文化公司,圍繞影視產業實行村企協作,把影視外景基地串點成線,帶動影視產業全域化發展。三是企業聯建。在非公企業集聚區域,建立區域黨建聯盟,依託區域黨羣服務中心,以“黨建強、發展強”企業為龍頭,協同帶動區域非公企業黨組織,靈活開展開放性組織生活。如經濟開發區金山區域以先行集團黨委為龍頭,建立金山區域黨羣服務中心,發揮黨建孵化、組織共建、活動共辦功能。四是總部聯盟。針對永康特有的總部經濟,創新設置黨組織方式,在總部中心打造總部中心黨委,整合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組織的黨建資源,因地制宜打造黨建綜合體,推動“資源共享、共駐共建”。

整合資源、服務共享,建立統籌協調的功能體系。一是整合發展資源。客觀分析區域內各村、各單位在土地、資金、人才、自然環境等方面的資源優勢,按照“一村一品”“一區域一特色”的思路,廣闢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實現資產、資源、資金使用價值的最大化。目前,通過引入社會資金、資金自籌、聯合開發等多種形式,發展特色產業68個,形成了一大片頗具規模、特色凸顯的區域。二是搭建服務平台。依託區域黨建聯盟組織,統籌區域服務資源,選擇中心村或規模較大村、發展有潛力的村,搭建區域羣眾共享的公共服務平台。建立23個區域黨羣綜合服務中心,建立8支區域性治安聯防隊伍,整合區域內組織活動、居家養老、便民服務、綜合治理等公共服務設施,實行資源共享、黨員共管、職能共擔、服務共促,進一步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礎。三是統籌隊伍管理。大力推行網格黨建,實行支部“聯姻”,共過主題黨日,將區域內村幹部、黨員、村民代表統一納入管理,統籌聯合開展結對幫扶、志願服務、設崗定責、評星定級等活動,提升管理成效。着力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對流入區域內的黨員,區域性黨組織主動接納,統一納入管理。如總部中心黨委針對區域內“兩新”組織集聚、人員流動快的實際情況,推行“黨員身在哪裏,組織就建在那裏,作用就發揮在那裏”的樓宇黨建模式,解決流動黨員的發展和管理教育問題,凝聚流動黨員的力量。

健全機制、規範運行,探索共建共商的運行體系。一是建立權責統一辦法。明確區域黨建聯盟統籌協調黨員教育管理、策劃、組織黨建活動、協調轄區黨建資源、討論決定轄區內社會管理、民主自治等重大問題的職責。同時,賦予重大村級事務初審、區域重大事務統籌處置、黨員發展預審、不合格黨員處置提議、幹部調整建議、評先評優推薦等多項權力,在制度設置上做到權責統一,推動區域黨建聯盟實體化運作。二是建立事務共商機制。建立區域黨建聯盟議事會議制度,每月至少召開1次區域黨建聯盟聯席會議,吸收區域黨建聯盟委員、聯村幹部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等參加,平等協商、羣策羣力,實現了大事共議、要事共決、實事共辦、急事共商區域議事格局。三是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市級層面,定期組織開展區域黨建聯盟書記論壇,通過你講我點他評的方式,挖掘、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分析解決工作中的難問題、棘手事。基層黨委層面,每季度召集區域黨建聯盟書記、區域黨建聯盟委員及相關部門單位人員,圍繞既定主題,開展主旨發言、經驗分享、意見徵集,凝聚共識、取長補短。

選優配強、政策傾斜,完善區域黨建聯盟的保障體系。加大扶持保障力度,引導各方面人力、物力、財力向區域黨建聯盟傾斜,保障區域黨建聯盟功能發揮。一是選優配強組織力量。優先配置“治村導師”“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等人才資源,配強配足區域黨建聯盟工作力量。全市15名“治村導師”全部擔任區域黨建聯盟書記。同時,市領導按照聯鄉幫村,全部擔任聯繫現鄉鎮區域黨建聯盟“第一書記”,加強一線指導,幫助協調解決發展難題。二是實行財政傾斜制度。採取財政撥付、黨費補充、社會籌措相結合的方法,多渠道解決區域黨建聯盟工作經費問題,確保區域黨建聯盟日常運行。針對基層黨建軟弱渙散落後村以及集體經濟薄弱村所在區域,充分利用區域內的資源,鼓勵企業帶資金、帶項目、帶技術、帶人才、帶設備、帶原料支持薄弱村發展,找準路子,幫助區域黨建聯盟解決資金問題,切實增強區域經濟整體的“造血”功能。三是推行關心關愛制度。注重對區域黨建聯盟成員、優秀村幹部關心關愛。明確涉及區域發展問題研究時,邀請區域黨建聯盟書記列席上級黨委會議。明確區域黨建聯盟書記優先推薦為“治村導師”“兩代表一委員”和各類先進。目前,區域黨建聯盟書記中36名被選為“兩代表一委員”。

【黨委黨建範文】二

xxxx高度重視社區建設,關心社區羣眾。20xx年4月26日,xx視察湖北期間,專程到武漢市青山區青和居社區看望幹部羣眾,就棚户區改造和基層組織建設進行調研。看到居民羣眾從簡陋雜亂的棚户區,搬進了生態宜居的現代化社區,xx欣慰地感慨道:“生活在今天這個時代,同幾十年前相比,真是滄桑鉅變,恍如隔世。”4月28日,xx在聽取湖北省委、省政府彙報後再次指出,“我到青和居社區考察時,看到社區黨組織在領導社區治理方面創造了許多新鮮經驗,比如,以黨建引領物業服務創新、‘三治一服務’理念、‘天天敲門十八法’等效果很好、深受羣眾歡迎,值得總結和推廣。”

為深入貫徹落實xxxx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總結推廣青和居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治理經驗,中央組織部組織二局和省、市兩級組織部門成立聯合調研組,循着xx的足跡學習、走訪、思考,從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治理的角度,深入探析青和居的滄桑鉅變。

青和居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治理的探索實踐是什麼?

構建了黨組織領導下的“三治一服務”體系

青和居社區所在地原為華中地區最大的工業棚户區,20xx年12月完成改造,成為武漢市規模最大的公租房集聚區,常住人口8230人,其中85%是棚改回遷居民和公租房租賃者,15%是在大學生公寓租住的大學畢業生。面對社區困難羣體多、外來人口多、矛盾糾紛多、治理難題多的挑戰,青和居社區黨組織把黨的領導貫穿社區自治、法治、德治和服務羣眾全過程,構建“三治一服務”體系,以有温度的黨建引領有成效的治理。

(一)以社區大黨委為“龍頭”,構建區域化的組織體系。青和居社區內有7家機關事業單位、1家物業公司和許多社會組織、羣眾團隊,縱向互不隸屬,橫向互不聯繫,過去像一團亂麻攤在社區,理不清、管不好。為解決這一問題,他們主動把黨組織建在物業公司和社會組織孵化器上,掃除了組織覆蓋“空白點”;優化組織設置,按照“虛擬組織、實體運作”原則,聯合轄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小區物業公司、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社區大黨委,每月召開大黨委會議,審議社區黨建工作重大事項,決定社區建設與管理的重大問題,從體制上加強黨的領導;創新組織活動方式,探索開放式組織生活,將不同支部的黨員組織在一起,開展“聽xx的話”主題黨日活動,共同學習xx系列重要講話,共同商議社區事務,做好服務羣眾工作。愛熙社工中心是青和居社區引入的一家專業社會組織,專門為老年人、殘疾人等困難羣體提供服務,負責人汪洋介紹,黨的領導是社會組織發展壯大的航標,每次服務羣眾時,社工們都説“是黨派我來為您服務的”。

(二)以領導“三治”為重點,構建立體化的治理體系。青和居社區成立之初,亂搭亂建、亂停亂放、亂貼亂畫、亂堆亂倒、亂養亂種等“十亂”現象突出,社區黨組織“硬話”説了一籮筐,告示貼了一滿牆,但成效卻不大。社區黨組織認識到,社區治理僅靠行政管理的老辦法已經不行了,必須把居民羣眾積極性調動起來,以自治作主線,以法治保底線,以德治樹高線,下活社區治理“一盤棋”。領導自治,他們探索“敲門十八法”,進門入户勸阻不文明行為,“敲”出了“友好樓棟”議事會、“社區我的家”懇談會等自治平台,“敲”走了高空拋物壞習慣和“十亂”老問題,“敲”來了居民自治新秩序;領導法治,他們開闢社區“順順吧”,組織法官、警官、檢察官、駐社區律師和黨員骨幹輪流值班,用法治思維幫助居民順心順氣,順出和諧法治新氣象;領導德治,他們常年組織5支志願服務隊身穿紅馬甲,活躍在社區各個角落,發動羣眾積極參與社區志願服務,用“身邊紅馬甲”引領文明德治新風尚。社區黨員杜誠誠是一名殘疾人,連續8年通過講電影的方式為盲人的世界帶去色彩,併成立志願服務隊,走出青和居為8000人次現場講電影。周邊社區的居民説,青和居過去“扯橫皮”的狠人多,現在穿“紅馬甲”的好人多。

(三)以做實“六類服務”為基礎,構建精細化的服務體系。青和居社區有一面集滿羣眾笑臉的“幸福牆”,xx視察時曾在這裏駐足凝視,並高興地講,“這些笑臉是自然的流露,判斷老百姓是否有幸福感,就要看是哭是笑”。為了羣眾幸福的笑臉,社區黨組織依託網格化服務信息平台,健全工作力量全進入、羣眾需求全收集、分類分級全解決、服務過程全評價的“四全”機制,把政府的力量、社會的力量和羣眾的力量組織起來,精準對接服務需求,共同做好“六類服務”。他們優化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聯動,實現“預約在網上、代辦在網格、服務在社區”;提升生活服務,打造“紅色物業”,以黨建引領物業服務創新;延伸法律服務,組建專業團隊,開展訴求代理、意願代言、法務代辦;豐富文體服務,組建7支文體活動團隊,3天一個小活動、每週一場大活動;做好關愛服務,緊貼老年人、兒童和殘疾人等弱勢羣體需求,創辦“社區好味到大食堂”“四點半學校”“陽光家園”等特色載體;創新黨員服務,開展“紅色基金暖心微行動”,對黨員的“小困難、小變故”及時上門慰問。他們的貼心服務,得到了羣眾點贊,社區黨組織被評為“五星級基層黨組織”。

青和居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治理成效顯著的原因是什麼?

xxxx關於基層黨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了地

黨的xx大以來,xxxx就加強和改進基層黨建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xx強調要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努力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鬥堡壘;強調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強調要主動適應城市社會羣體結構和社會組織架構的變化,推進基層黨建創新,等等。

作為棚改回遷社區,青和居成立至今還不到3年時間,但治理成效卻十分明顯。發生這一變化,從表面上看是社區黨組織因地制宜,探索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治理載體和方法,但貫穿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卻是湖北省委、武漢市委深入學習貫徹xxxx關於基層黨建的重要指示精神,將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同步推進所帶來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之變。20xx年,武漢市率先學習借鑑上海經驗,經過近一年的調研論證,重構基層治理的體制機制,街道實現了從“行政末端”向“治理中樞”的轉變;社區完成了從“忙事務”到“抓服務”的轉型;網格開始了從“治理單元”向“服務單元”的轉身。20xx年,武漢市主要領導同志牽頭負責,組成7個專項推進小組,分兵把口推動改革舉措落地落實,做強街道、做優社區、做實網格的基層治理工作理念逐漸深入人心。20xx年,在全市大力實施以“強化紅色引領、培育紅色頭雁、激活紅色細胞、建設紅色陣地、打造紅色物業、繁榮紅色文化、掀起紅色旋風、用好紅色基金”為內容的“紅色引擎工程”,強化基層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領導作用,特別是以“紅色物業”為突破口,着力解決羣眾身邊反映最突出的治理難題,闖出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新路子。20xx年,研究出台《武漢市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治理的若干規定》,將基層黨組織領導“三治一服務”的創新實踐規範化、法治化,全面構建城市基層的組織體系、治理體系和服務體系。

自上而下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反映在青和居社區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五個看得見”:一是看得見部門的支持。青山區委將與居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城管、水務、園林等13個職能部門的工作力量整合為“好樣的工作隊”,分片服務社區,明確全部區直部門對口聯繫社區,選派區直部門優秀年輕幹部掛職社區“第一書記”,讓“條線幹部”成為“街巷幹事”。二是看得見街道的責任。街道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擔任青和居社區大黨委書記,提高社區推動工作的統籌能力和權威性,街道的工作重心由“向上負責”變成了“向下盡責”。三是看得見社會的力量。在街道的指導下,青和居社區培育和引進了17個社會組織,創新打造“紅色物業”,解決了羣眾生活所盼和服務所需,社區黨組織從“服務供給者”轉變為“服務引領者”。四是看得見羣眾的參與。在社區黨組織發動下,居民羣眾自發成立“天天敲門組”,組成各類志願服務隊和文體活動團隊,社區治理從“社區的事社區辦”變成了“社區的事大家辦”。五是看得見信息化的支撐。青和居社區開通“微鄰里”微信服務號,與市、區、街三級網格服務管理平台互聯互通,服務事項源自羣眾需求,服務效果接受羣眾評價,社區服務從“以事為中心”變為“以人為中心”。

青和居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治理的經驗啟示是什麼?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基層治理實踐

青和居社區在上級黨委的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思踐悟xxxx關於基層黨建的重要指示精神,實現了黨的全面領導、黨員全面激活、羣眾全面發動、服務隊伍全面整合、服務對象全面覆蓋、服務內容全面豐富、羣眾需求全面滿足,帶來了羣眾生活質量的滄桑鉅變。青和居的實踐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藴含其中的xxxx關於基層黨建的重要指示精神,是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是源於實踐又指導實踐的科學真理,必須學深悟透、把握精髓,長期堅持、指導實踐。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創新基層治理,首要是把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落實到基層。xxxx在青和居社區調研時強調,要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引領作用,把社區建設好。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就是要擴大組織覆蓋,嚴密組織體系,提升組織能力,從體制機制上全面加強黨對基層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統一領導,通過組織帶組織、書記帶黨員、黨員帶羣眾、機關帶基層等方式,確保基層治理充分體現黨的意志和要求,始終保持正確方向。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創新基層治理,關鍵是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基層治理體系。xxxx在青和居社區調研時強調,基層黨組織擔負着領導社區治理的重要職責,要把社區居民和單位組織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在城市社區,各類組織互不隸屬、平起平坐,相互交織、平行並行。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就是要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依靠黨的力量將各類組織、各方力量、各項工作、各種資源都進行再組織、再整合,構建黨組織統一領導、各類組織積極協同、廣大羣眾廣泛參與的基層治理體系,“眾星拱月”齊抓治理,讓居民羣眾從治理成效中感受到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和温暖温度。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創新基層治理,核心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xxxx在青和居社區調研時強調,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為人民服務的政黨,為民的事沒有小事,要把羣眾大大小小的事辦好。服務是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的永恆主題,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就是要把服務羣眾、造福羣眾作為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寓治理於服務之中,做到普惠服務、公共服務與精準服務、個性化服務相結合,全面精準精細滿足羣眾日益增長的各方面需求,真正在服務羣眾中更好地宣傳羣眾、組織羣眾、凝聚羣眾,走好新時代黨的羣眾路線。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創新基層治理,根本是持之以恆抓基層打基礎。xxxx在青和居社區調研時強調,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怎麼幹都不過分,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就是要堅持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城市基層,健全市、區、街、社區“四級聯動”的責任體系和工作體系,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問題,真正讓基層黨組織説話有底氣、服務有能力、治理有手段、工作有激情,以黨組織的堅強有力保證我們黨長期執政、保證國家長治久安。

【黨委黨建範文】三

福建省委牢記xxxx來閩視察時對基層黨建作出的“務實為本,注重用實功、求實效”重要指示,以“起而行之”“馬上就辦”的緊迫感,聚焦短板,推出今年底全面消除收入1萬元以下的空殼村、用1年時間徹底消除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空白點”等一系列實招,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強基固本振興鄉村。

建好支部,築堅如磐石的根基

一個村一個村地摸排,真正把優秀人才使用起來

在不久前召開的福建省組織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于偉國再次強調,各級黨委(黨組)必須把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

去年7月以來,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鬍昌升帶着部務成員跑遍全省所有的縣(市、區),到480多個村、社區、企業,調研基層組織建設。“一個突出的感受就是,黨建強,農村各項事業發展就好。”調研後,省委組織部愈加堅定工作重心所在,“必須抓好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讓基層黨組織成為帶領羣眾脱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

“半山村被施了什麼魔法?”

僅三年時間,“垃圾村”“賭博村”變成“花園村”“文明村”,三明市尤溪縣半山村的許多遊子、故舊回到家,差點認不出自己的村莊了。

“脱胎換骨得益於選好了帶頭人。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説到“抓基礎怎麼抓到實處”,胡昌升常對組織部的同志舉這個事例。半山村黨支部書記林上鬥從空軍某旅旅長職位退休後主動回鄉,不拿村裏一分錢報酬為老百姓服務,全票當選為村支書後第一件事就是,吸納一批人品端正、才幹服眾的黨員幹部充實村兩委班子。在他和支部的帶領下,半山村實現華麗轉身。

“要一個村一個村地摸排,看看有哪些人可選、哪裏有人可選,以求賢若渴之心、三顧茅廬之誠,真正把優秀人才使用起來。”以村級組織換屆選舉為契機,福建嚴格人選標準條件,拓寬人選來源渠道,列出“五不能”“六不宜”負面清單,堅決落實候選人縣級聯審機制,以“零容忍”態度嚴肅查處涉黑涉惡等違紀違法行為。各地強化換屆政策、人選條件、選紀選風宣傳,嚴格審核把關,真正把那些黨性強、作風好、帶富能力強、願意為羣眾服務的優秀黨員選為村黨組織書記。

省委組織部會同省級資格聯審部門組建4個專項調研組,通過實地走訪查閲資料、個別談話等形式,對村級組織換屆選舉進行“回頭看”,紮實推進村級組織換屆。

南平市委主要領導帶頭深入鄉村,到幹部羣眾中訪談宣講,市委常委全部到掛點聯繫村駐村蹲點2晝夜,帶動全市221名處級領導、1639名科級幹部下村宣傳指導換屆工作;武夷山市編寫換屆選舉“順口溜”,開展“我和百姓聊聊法”活動;浦城縣開辦“萬名黨員微型黨課”學習換屆政策;政和縣利用節假日舉辦“家人召喚你、家鄉需要你”鄉親懇談會50多場,動員150多名優秀青年回鄉參選。

下沉做細選前準備,使黨員、羣眾清楚哪些人能選、哪些人不能選,把注意力從“選誰當幹部”引導到“選誰幹事業”上來。泉州市德化縣上湧鎮東山村委會主任賴王花,發揮自己經商多年的經驗優勢,籌集資金100多萬元,帶領42户羣眾成立合作社,建立佔地300多畝的“稻田養魚”基地,實現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和村民收入雙增收。在今年換屆中,黨員和村民把她推薦為“一肩挑”人選。統計顯示,今年全省已完成換屆的13021個村黨組織中,村黨組織書記是經濟能人的佔83.9%。

針對一些基層黨組織書記對抓黨建認識不到位、主責主業意識還不夠強,有的村幹部素質不高、帶富能力不強,有的黨員黨的意識弱化、發揮作用不明顯等問題,福建省持續掀起新思想大學習熱潮,舉辦培訓班1181期,將9.8萬名基層黨支部書記全部輪訓一遍。對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分級分類開展精準培訓,選派3800多名薄弱村黨組織書記到先進村掛職鍛鍊。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組織黨支部普遍開展3次以上集中學習。通過“黨員e家”、微黨課、手機黨校等網絡平台,編髮20餘萬冊口袋書,方便黨員學習。組織13.8萬名黨員到古田會議會址、谷文昌紀念館、壽寧縣下黨鄉等進行現場教學、接受黨性洗禮。

福州市向全市推廣連江縣鄉鎮黨校建設經驗,帶動村級組織設立教學點,對鄉鎮及以下在家的黨員進行輪訓。連江縣鳳城鎮黨校在14個村居設教學點,引入同步會議設備,建成全市首個“黨課直播間”,開發手機黨課,農村黨員受訓率達100%。流動黨員較多的蟬步村在鄉鎮黨校教學點和駐滬流動黨支部會議室安裝“即會通”設備,實現異地同步授課交流,解決外出黨員無法參訓難題。近年來,該村流動黨員先後捐資8000多萬元新建自來水改建、電網改造等民生工程。

今年1月,南平市集中抽調20xx多名幹部,對全市1632個村開展“黨建體檢”,逐一“把脈會診”,一村一策整頓重點村、薄弱村。推行村級黨組織達標創星活動,根據核心作用、產業發展、鄉村文化、集體經濟等方面設置爭創紅星、金星的標準,引導基層黨組織對標提升、晉位升級。

在黃柏村民中心大樓外牆上,“金星村黨組織”的銘牌閃閃發亮。該村黨支部結合茶村優勢,與街道茶葉青年聯合黨支部開展“村企聯建”,推動茶產業提檔升級,使每户年收入達20萬元左右;回收村集體茶山、毛竹山,公開招投標發包,實現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120多萬元;改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組織開展“支書講壇”、茶葉生產技能專題培訓等一系列活動服務村民。

“村支部幹有方向,做有目標,是我們的主心骨。能在這樣的村,很知足!”採訪中,三三兩兩圍過來的村民,無不交口稱讚。

為了增強基層黨務力量,南平市計劃從今年開始用3年時間,選聘3000名左右優秀大學畢業生到行政村、社區及非公企業專職從事基層黨建、羣建相關工作,培養儲備一批優秀基層幹部。

壯大集體經濟,村村有錢好辦事

開展三年行動,今年年底全面消除“空殼村”

“鄉村集體經濟實力薄弱是基層工作活力不足的癥結所在;弱化了的集體經濟實力如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xxxx在《擺脱貧困》一書中曾深刻地闡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

為解決空殼村、薄弱村的集體經濟問題,省委書記于偉國專門批示,要集中省、市、縣、鄉(鎮)各級黨委、政府的力量,採取多種多樣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做法。

按照省委的要求,省委組織部決定在全省開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三年行動”,目標是到今年年底,全面消除收入1萬元以下的空殼村;20xx年底基本消除年經營收入5萬元以下的村,年經營收入達20萬元以上的佔到50%。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促進農民增收、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是黨組織增強凝聚力感召力號召力、提升組織力的重要支撐。省委組織部專門給各設區市市委書記寫信,希望各地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集中力量堅決打好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薄弱村攻堅戰。同時,建立跟蹤調度機制,定期向市委書記、市長、組織部長通報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壓緊壓實工作責任。

一波波硬貨實招鋪撒而下。省級財政每年安排1.5億元,省委組織部從清理收繳的省管黨費中一次性安排3000萬元抓好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市、縣設立專項資金,並從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給予優惠。彙編各地好經驗好做法,推廣近百個典型案例,重點推介特色農業、資源開發、土地運營、物業經濟、資本運作、服務創收、電商助推、鄉村旅遊等各具特色的發展方式。

三明市的“破殼”行動在全省引人矚目。通過採取村集體增收獎勵、設立財政專項資金、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發展生態旅遊產業等多種務實管用的辦法,去年底,三明市247個村財“零收入”的空殼村全部消除。

沙縣西霞村率先在全省成立股份林場轉制公司,對全村所有山場進行回收,統一交公司託管經營,實行資本化運作,村集體和個人按3∶7的比例持股。該做法在三明市117個村推廣後,實現每村每年平均增收7.91萬元,最高的達60萬元。

“農民變股東,田園變景點,資源變資金。”開發產業,盤活資源,“房東經濟”,資本經營……各種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路子競相湧現。

廈門市海滄區貞庵村發動村民集資修建廈門首條村級商業街,每年為村集體創造租金收入約250萬元;莆田市籌集各級各類資金1.8億元,引導空殼村全部投資入股振興鄉村集團(國有企業),村均每年獲得不少於12%的分紅收益;漳州市對薄弱村安排每村5畝的淨集體建設用地指標,集中建造農貿市場、工業廠房、用於出租經營;平潭綜合實驗區改變一次性分發補償款的方式,利用7%預留地補償款,以資金入股參與企業分紅;福州市晉安區宜夏村黨支部牽頭成立旅遊協會,將村集體店面租給會員經營,按會員星級收取管理服務費用,村集體每年增收60萬元;龍巖市新羅區黃洋村成立村辦企業,全體村民當股東,一條心、一盤棋發展生態農業、鄉村旅遊,村集體每年增收10餘萬元……

“旅遊服務環境好了以後,遊客越來越多,我們的收入也跟着噌噌地往上漲,越來越感到離不開村支部!”傍着美麗的金湖居住,泰寧縣水際村黨員李繼文和其他村民一樣,以開遊船和經營家庭旅館為生。“因為搶客、殺價,以前一年也就掙1萬多塊。現在在航運公司上班,開船的月收入就有4000元,再加上游船入股,每年還增收四五萬元。”

村黨支部牽頭組建並參股家庭旅館、遊船、漁業三大協會,成立大金湖航運公司,整合資源、規範管理服務後,僅旅遊產業一項,村集體每年可分紅30多萬元,資產總值達1300多萬元,並輻射帶動周邊32個村1500多户入股增加收入405萬元。

“單打獨鬥成不了事,看向組織,跟着組織幹,日子才能越過越好!”多位村民對記者説出這番心裏話。

3200多家企業(商會)與貧困村、薄弱村結成“發展共同體”,地域相近、產業相近的159個先進村與374個薄弱村,聯合組建中心村黨委或跨村黨組織。以強帶弱,以大帶小,“千企幫千村”“強村帶弱村”行動也正在產生不可小覷的效應。泰寧縣音山村聯合6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等額入股成立農業發展公司,以項目招商,實現每年每村增收不少於10萬元。寧德市霞浦縣東山中心村探索“支部聯姻、村村聯建”,將東山、三坪、二坑3個聯建村的黨組織合併成立黨總支,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開發物業和發展產業並舉,使村集體和貧困户能獲得“長、中、短”收入。

“村裏發展好了,年輕人基本都回來了!”4年前,在外做茶葉生意的武夷山市南源嶺村村民陳進華回鄉,在自家宅基地上建起了民宿,僅這部分經營收入一年有50多萬元。

南源嶺村發揮離武夷山風景區門口近的區位優勢,建旅遊信息諮詢中心、發展民宿產業,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達百萬元。“下一步,我們將打造旅遊產業發展2.0版,成立村辦旅行社,流轉土地發展‘七彩田園’休閒觀光農業,兩個項目正式運營後,預計村財收入可翻一番。”駐村第一書記胡德清激情滿懷地説。

“只有集體經濟壯大了,基層黨組織才有資源、有能力為羣眾服務。”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集體經濟年收入低於1萬元的空殼村比例已經降到3.3%,5萬元以下的薄弱村佔29.6%。“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創新發展模式、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增強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斷提升村級黨組織的組織力。”

活動有場所,陣地聚民心

徹底消除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空白點”,不把接力棒往下傳

“你看,那就是村部!”在村口,村民指着不遠處上空國旗飄揚的地方,熱心地為記者指路。

灰瓦白牆,一棟獨具閩北特色風格的四層樓房,掩映青山碧水中。白牆正中鑲嵌紅色五角星,“仙店村民中心”幾個字鮮紅奪目,主樓前方廣場中央旗杆懸掛國旗。

這是武夷山市仙店村20xx年新建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配套建設黨羣活動中心、遠教廣場、便民服務中心、“四點半”學校、農家書屋等。

記者到訪時,一樓“四點半”學校房間內,六七個孩童正熱熱鬧鬧圍坐一起,讀書寫字。平時,村民中心還經常舉辦黨員教育培訓、實用技術培訓和文體、鬥茶賽等活動。

“沒有像樣的村部,就像丟了陣地,組織渙散,説話幹事都給不上勁。”村黨總支書記範建榮的感歎道出了活動場所缺失帶來的巨大隱患。

截至去年8月,福建全省無活動場所的村共計361個。省委、省政府把解決活動場所問題列為重要督辦事項,省委組織部先後召開專題部署會和現場推進會,督促指導各市、縣(區)黨委列出任務清單、責任清單,確保工作進度、工程質量、資金落實。把解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問題納入市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年度基層黨建工作督查的重要內容,建立季度通報制度,不定期開展明察暗訪、隨機抽查、調研督查,推動市、縣(區)黨委全程抓、親力抓、全力抓。

“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是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升農村黨組織組織力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在全省組織工作會議上,説到村級活動場所建設的推進,胡昌升的語氣變得更為鏗鏘有力,“不能每年都説繼續推進。沒有活動場所的在我們手上務必全部解決,不能再把接力棒往下傳。”

責任落實第一位,工作做細真推動。省委組織部先後2輪對全省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進行調查摸底,3次會商專業部門,瞭解掌握了361個無活動場所村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省委組織部會同省發改、財政、住建、國土、民政、農業等6個部門聯合發文,明確在建設資金、規劃、土地等方面給予支持。省、市分類建立工作台賬,縣、鄉實行“一村一檔”管理;指導市、縣(區)黨委組織部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新建、購買、利用國小校舍等閒置房產和拆遷安置4種類型,研究制定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場所選址、建設規模、配套資金、開竣工時間和任務分工質量監督、安全管理等具體要求;市級組織部門嚴格把關,明確建設進度計劃,採取銷號式管理,精準化推動解決活動場所問題。

南平市兩年來新建和修繕村級組織活動場所683個,覆蓋率達90%以上。場所建成後,各地累計開展各類學習教育1.52萬場次,參與黨員、羣眾32.4萬人次。“活動場所外紅星閃耀、國旗飄揚,讓人在遠處就能看到陣地在哪裏,黨在哪裏。”多位農村黨員幹部感言,“現在有場所了,制度規範了,活動經常了,村幹部的精氣神也更足了,做事更有信心和力量。”

然而,一些地方也出現活動場所建得漂漂亮亮,門上卻掛把鎖,冷冷清清。“場所成擺設”的問題迅速被省委組織部察覺。“省委書記于偉國有過專門批示強調,把活動場所建設好、管理好,發揮好作用。關鍵點在於‘發揮好作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必須堅持建管並舉,讓黨旗飄起來、陣地實起來、作用強起來。”

為此,福建省堅持一手抓場所建設、一手抓管理使用,要求在所有村部設立便民服務中心,落實村幹部坐班值班制度,每天至少有1名村幹部在村部值班,確保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門常開、人常在、事常辦。提倡“一室多用”“一所多能”,在保證辦公議事、黨組織和黨員活動等基礎上,利用場所開辦農民講習所、農民夜校,開展羣眾文化娛樂活動等,使活動場所成為聯繫服務黨員羣眾的綜合陣地,充分發揮便民服務窗口、政策宣傳陣地、文化交流平台、教育培訓站點、黨羣活動中心等功能作用。

新建綜合樓前,連江縣洪塘村每到開黨員大會,面積不足30平方米的會議室顯得異常擁擠,三位黨員常常擠坐在兩張椅子上。綜合樓建起來後專門開闢一層樓作為鄉村黨校的教學點,黨員開會、學習都有了一個寬敞舒適的環境。洪塘村還依託活動場所周邊空地打造紅色教學陣地,結合紅色領航工程,建起了融入黨的光輝歷程的黨史展廳及洪塘人文宣傳長廊,講述洪塘蘇區故事。

“好的村部就是‘聚心樓’,不僅能激發村幹部和黨員的自豪感、歸宿感,更能將羣眾緊緊地團結在一個戰鬥堡壘。”洪塘村黨總支書記吳汝朋説。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組織凝力,堡壘堅不可摧,事業無往不勝,光瀾章之,八閩大地湧動起“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汩汩希望。

【黨委黨建範文】四

幾千年來,豐收,是人類年復一年、始終不變的美好期盼。而在今天的中國大地上,豐收,已經化作人們年復一年、始終不變的歡樂場景。豐收,不只是稻花飄香、五穀豐登,更是人們心中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回望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來路,在中國土地上發生的偉大變化,源自體制機制創新帶來的活力釋放,源自億萬農民一點一滴辛勤勞作匯聚而成的力量洪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時刻,體制機制的創新變革仍在繼續,奔向幸福的奮鬥腳步從未停歇。

金秋九月,豐收時節,河北承德平泉市南五十家子鎮後甸子村的山坡上,千畝經果林鬱鬱葱葱。沿着山上的水泥路前行,一陣陣果香撲面而來,一塊塊黨員示範崗的展示牌映入眼簾。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黨員:林青軒;責任區域:西山梨園;崗位職責:負責果樹修剪技術及田間管理。”黨員示範崗展示了姓名、職責及責任區域。“脱貧攻堅過程中,我們力圖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實行‘三在產業鏈’,即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羣眾富在產業鏈。”後甸子村黨支部書記李金山説。

“近年來,平泉市堅持以‘脱貧攻堅黨旗紅’活動為抓手,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繫羣眾工作優勢,集全市之智、舉全市之力、傾全市之情投入脱貧攻堅主戰場,走出了一條以黨建促脱貧攻堅的有效之路。”承德市副市長、平泉市委書記董正國説。

4598名機關幹部與1.4萬貧困户結對幫扶

在平泉市北五十家子鎮南坡村,記者看到有關貧困户亓貴德的一份脱貧方案,亓貴德的幫扶責任人是平泉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姜東昇。

脱貧方案中列出目標:20xx年後通過後續扶貧政策實現穩定脱貧。20xx年至20xx年連續四年的幫扶措施,“協助該户簽約醫生,定期上門就診”“實現危房改造”等,一條條措施、一筆筆收入條分縷析。

“按照‘三責一體’的要求,列出具體幫扶舉措及目標,讓幫扶責任人切實擔責。”姜東昇説,近年來,平泉市把脱貧攻堅作為基層黨建的首要任務,全面推行“三責一體”工作機制。董正國介紹,“三責一體”為:統攬擔責,把政治責任扛起來。市委書記負總責,三級書記一起抓,市四大班子成員下沉兩級包鎮抓村聯户,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與駐村工作隊任務目標、工作推進、年度考核“三個綁定”,各級幹部進村入户到人,不達小康不脱鈎。清單明責,把脱貧任務抓起來。滾動制定年度脱貧工作路線圖、時間表、責任書,將8類責任主體和32項具體任務清單化管理。履職壓責,把積極性調動起來。成立市精準脱貧工作委員會和辦公室,組成檢查指導組,對各級黨組織落實脱貧攻堅任務進行工作指導和明察暗訪,好的通報表揚、差的約談召回。

把精準扶貧、精準脱貧作為鍛鍊幹部作風、密切聯繫羣眾的重要舞台。20xx年以來,平泉市實現了84個貧困村選派駐村工作隊全覆蓋、市處級領導幹部帶隊包鎮抓村全覆蓋、87個市直部門和單位參與精準脱貧全覆蓋、4598名機關幹部與1.4萬貧困户結對幫扶全覆蓋。

“沒有黨員帶頭、黨組織幫助,想都不敢想”

走進黃土樑子鎮樑後村的設施光伏農業食用菌種植專業園區,人們正在忙碌。樑後村村民鄒德富説:“現在俺已經脱貧了。沒有黨員帶頭、黨組織幫助,想都不敢想。”

“剛開始種時,很多人不敢幹。黨員這時得發揮作用,帶着羣眾一起幹。羣眾一看黨員帶頭,就紛紛加入進來。同時,黨支部建在了產業鏈上。”黨員王樹平説。

為鼓勵更多貧困户加入,園區推出系列措施,一年減免兩個食用菌棚約1萬元的費用;免費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等等。“一下子沒有了後顧之憂啊。”鄒德富笑着説。

樑後村村委會主任、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楊海玉説,20xx年,該村與北京一家光伏企業簽訂協議,1236畝土地統一流轉給該企業用作光伏發電,企業每年按每畝地1000元的標準給予村民補償。同時,該村可在企業不能完全利用的空地上建設食用菌大棚。“空中能發電,地下生蘑菇,投入零成本、經營零風險、就業零距離的‘三零’產業扶貧模式,能給老百姓創造穩定的收入來源。”楊海玉説。

鄒德富扳起指頭給記者算起了收入:11畝地流轉年收入1.1萬元;用給貧困户發放的6000元引導資金入股園區,連續三年每年收益20xx元至3000元;承包5個大棚,純收入不低於5萬元。

如樑後村一樣,平泉全市84個貧困村共成立各類經濟組織135個,建產業型黨組織97個。20xx年以來,平泉市通過實施“堡壘示範”“致富先鋒”“能力提升”“引鳳還巢”及“結對幫扶”五大工程,進一步夯實了脱貧攻堅的組織基礎。

“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平泉市北五十家子鎮南坡村曾有貧困户62户187人。“市委組織部、市國土局結對幫扶,多方協調資金,想辦法、出主意,幫着貧困户脱貧,進行危房改造、修路、建便民服務中心,變化有目共睹。”南坡村黨支部書記沈明海説。村民王海軍説:“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平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汪振剛説,通過建強基本隊伍、增強基本保障、加強基本服務,抓牢“三個基本”,築實脱貧攻堅持續保障。

平泉市實施“黨委定標準、書記定承諾、履職定實績、考評定星級、星級定報酬”的“五定”星級化管理,強化村書記抓黨建促脱貧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堅持“輸血”“造血”並重,將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由5萬元提升至村均11萬元,讓村級有錢辦事;推行“民情村解”工作機制,實現代辦服務村裏跑、小病村裏看、矛盾糾紛村裏調、農民借貸村裏幫、農業技術村裏學。

截至6月,平泉市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9596人,其中,已脱貧26396人,84個貧困村全部脱貧。貧困户收入由20xx年的2835元提高至20xx年的5522元。20xx年底,平泉市通過承德市脱貧驗收,今年3月,通過河北省貧困縣退出驗收。

【黨委黨建範文】五

近年來,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把黨支部建設作為基層黨建的重要內容,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鮮明導向,推動黨支部“有形、有樣、有效、有名”的“四有”建設,着力提升基層黨支部組織力,努力把全區基層黨支部建設成堅強的戰鬥堡壘。

推動陣地有形,增強支部的吸引力。針對服務對象的多樣需求,按照服務優先、功能齊全、便捷實用的原則,分類別分領域推動黨支部陣地標準化建設。在農村,實施村黨羣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程,合理規劃“七室兩超市一廣場”,配備一名專職管理員、一套遠程教育設備、一台社保自助終端,滿足農村黨員羣眾基本生產生活需求。在城市社區,通過購買、調劑、聯建等方式,按照每百户居民30平方米標準對社區黨羣服務中心進行提升改造,讓社區羣眾想得到、願意來。在園區企業,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園區黨建,堅持區域性、開放性、集約性、共享性原則,建成園區黨員之家,為黨員職工教育管理、學習交流提供固定場所。

推動黨員有樣,增強支部的戰鬥力。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突出“亮身份、強服務、樹形象”主題,紮實開展實踐活動,推動全區黨員當好“排頭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通過開設崗位監督欄、工作崗位職責上牆等措施,讓服務對象明白每個黨員幹部的職責所在,增強黨員幹部的責任感。推廣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黨員示範窗口和黨員設崗定責等基層好做法,培養一批崗位“明星”、業務標兵和技術能手,促進黨員走在前、作表率。開展“弘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系列活動,推動廣大黨員模範遵守職業道德、弘揚良好社會風尚。以羣眾滿意度為主要內容深入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把測評結果作為黨員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督促黨員整改提升,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

推動活動有效,增強支部的凝聚力。圍繞“有利於工作交流、有利於溝通聯繫、有利於作用發揮”目標,豐富活動的載體和方式,把黨員活動從活動室延伸到田間地頭、生產一線,從政治理論學習延伸到黨員羣眾生產生活,從單純説教延伸到感情體驗、實踐鍛鍊,提升活動參與率,增強黨員獲得感。建立“20日基層黨組織統一活動日”制度,根據支部類型、黨員類別、從業特點等不同情況,對活動怎麼開展、做些什麼、達到什麼效果進行區別化佈置、差異化指導,農村黨組織突出帶民富,社區黨組織突出促和諧,機關黨組織突出強服務,企業黨組織突出促發展,“兩新”黨組織突出講誠信,努力將基層黨支部黨員活動日變成黨員教育活動日、黨員羣眾聯繫日、黨務政務公開日、基層民主議事日、為民服務奉獻日。

推動品牌有名,增強支部的影響力。以“選培好書記、抓實好隊伍、找準好路子、完善好機制、樹立好形象”為主要內容,實施農村黨支部“五好”工程,把農村黨支部建設成引領鄉村振興的一線指揮部。注重用好本地紅色資源,圍繞八路軍、新四軍白駒獅子口會師歷史事件,充分挖掘會師事件中藴含忠誠精神、擔當精神和進取精神,打造“情境式”黨性教育基地,推動黨支部品牌建設,提升黨支部教育管理黨員、聯繫服務羣眾的情感温度。建立黨支部評星定級制度,量化考核、評星定級、動態管理,激勵黨支部比學趕超、進位爭先,先後湧現出了一批具有鮮明特點,在帶動羣眾發展致富、建設文明美好鄉村、構建和諧鄰里關係、弘揚志願服務精神等方面有一定影響力的黨支部建設品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dangjian/6n890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