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黨建黨委講話稿 >

構建農村區域化黨建共同體範文五篇

構建農村區域化黨建共同體範文五篇

.每一個黨組織、每一名黨員都必須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實現自我淨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黨委黨建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構建農村區域化黨建共同體範文五篇

【黨委黨建範文】一

近年來,山東省膠州市圍繞加強鄉村組織體系建設,堅持“系統抓、抓系統”的黨建工作理念,以提升農村社區黨組織區域組織力為重點,以激發組織活力、喚醒黨員意識、培育羣眾主人翁精神為主線,構建起以農村社區黨委為“一核”、以區域黨羣組織、鄉村綜治組織、文明實踐組織、便民服務組織、產業促進組織和人才選培組織為“六維”的“一核統領、六維共振”農村區域化黨建共同體,實現了“組織一呼,羣眾百應;羣眾一呼,組織必應”,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構建“一核六維”組織體系。堅持以農村社區黨委為核心統領,以六維組織為支撐,着力構建開放、包容、競合的組織體系,為加強農村社區黨建奠定組織基礎。一是強化“一核”。 全市106個農村社區全部成立黨委,明確區域領導核心地位,轄區內所有的村莊、羣團、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學校等基層單位黨組織,全部劃歸農村社區黨委直接管理或雙重管理。細化抓黨建、促發展、優服務、強治理和揚正氣等5項基本職責,建立工作例會、巡查指導、審查監督、民主生活會、述職評議等5項基本制度,各鎮(街道)財政每年撥付1200餘萬元資金,每月給予每個社區2—3萬元專項工作經費,為社區黨委規範運行提供製度保障和資金保障。二是健全“六維”。在農村社區黨委統領下,按六個維度將各類組織予以統籌整合,劃分為區域黨羣組織、鄉村綜治組織、文明實踐組織、便民服務組織、產業促進組織和人才選培組織,每類組織都建立黨組織加強對該領域工作的領導,並形成與轄區內村莊、“兩新”組織、學校等基層單位相應組織的上下聯動,並將不同類型的羣體吸引到不同的組織中,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協同開展工作,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組織體系。

鍛造“一懂雙愛”工作團隊。統籌區域幹部資源,分層次、分類別培養輸送人才,着力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社區工作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一是打造專職化社區黨委書記隊伍。每個農村社區黨委成員均設7—11職,由機關黨員幹部、社區民警、綜合執法人員和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組成。在發展前景上,打破行政、事業身份界限,對在編在職擔任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3年以上,經考察考核優秀的選任為正股級黨委組織員;對素質過硬、業績突出的,優先提拔使用,並優先推薦為各級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範和“兩代表一委員”等人選。在身份待遇上,專門拿出一定數量的事業編制崗位,面向農村社區黨委書記實行定向招聘,並享受正股級黨委組織員待遇,工資待遇人均增長2倍,切實解決農村社區幹部的後顧之憂。二是打造職業化村黨組織書記隊伍。支持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兼任所在農村社區黨委成員,並予以明確分工,推動村黨組織書記領導能力提升。探索建立村支部書記交流任職、跨村任職等制度,實現以強帶弱、共同發展,為村級組織注入了新動力。打破村莊地域限制,實行村黨組織書記選任區域統籌,村黨組織書記既可以從本村黨員中選任,又可以從區域內其他村莊、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中選任,有效打通了村黨組織書記選任渠道。三是打造專業化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堅持力量下沉,採取鎮街選派、公開考錄等方式,向社區一線充實專職工作人員856名,各社區常駐人員達到8人,有效解決了農村社區“空心化”問題。以農村社區為單位,成立鄉村振興人才聯誼會並同步成立黨支部,培養推樹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為鄉村振興加油助力。實施“鄉村好青年”選培計劃,從各村選拔確定一批優秀青年成立好青年先鋒隊,納入鄉村振興人才聯誼會黨支部予以重點培養,對經教育培養、表現優秀的,由鄉村振興人才黨支部發展入黨,並安排到農村社區和村莊掛職鍛鍊,培養成熟後,將黨組織關係轉入户籍所在支部或農村社區所轄其他支部,具備條件的適時委任為村黨組織書記。積極發揮新鄉賢作用,建立由老黨員、老幹部、“返鄉走親”機關幹部、道德模範等人員組成的新鄉賢參事會,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健全“三治融合”治理機制。統籌整合區域社會治理資源,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着力實現治理有效目標。一是夯實自治基礎。在村黨組織領導下,建立以議事組織(黨羣議事會)、決策組織(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執行組織(村民委員會)和監督組織(村務監督委員會)為“四翼”,以聯繫羣眾機制、民意徵詢機制、為民服務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文明引導機制和黨員教育機制、黨員管理機制、黨員監督機制“八制”為運行保障的“四翼八制”工作體系,推動化解矛盾糾紛,確保村莊和諧安定。建立農村社區黨羣議事會,由優秀黨員羣眾代表、“兩代表一委員”、駐區單位代表組成,建立雙月協商制度,彙集民意民智。通過入户走訪、黨員和村民代表提案等方式,社區黨委圍繞村民最不滿意和最需解決事項,列出每年實事項目,指導各村按照“四議兩公開”的程序進行決策實施,推動實現了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二是強化法治保障。建立社區鄉村綜治中心,分設社區治保委員會和調解委員會,牽頭抓好社會治安、安全生產、“雙違”防控和矛盾糾紛化解等社會治理工作。按照“一格多員、一員專責”原則,每個村莊實名配置民生服務網格員、治安安全網格員、環衞監督網格員等網格員,依託黨建服務網實現了民生訴求、社情動態第一時間報告、辦理、反饋。依託各村聯村律師全面建立聯村律師工作室,充分運用結對幫扶、流動法律服務站和專項法律服務活動等途徑,有效解決羣眾尋求法律服務難的問題。充分發揮村規民約“村級小憲法”作用,指導各村圍繞村風村訓、公共秩序、行為準則等制定村規民約,引導村民樹正價值取向、規範自身行為。三是堅持德治引領。建立農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建鄉村文明講師團,採取鄉村故事會、身邊人講身邊事、文藝演出等方式,每月舉辦1次文明實踐活動,持續培育文明鄉風。建立鄉村道德評議會、新鄉賢聯誼會等組織,堅持每年組織開展“最美村民”、“文明家庭”、“感動鄉村年度人物”等評選活動,建立村民“善行義舉榜”,引領村莊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社會風尚。膠北街道律家莊村先後成立義務巡邏隊、愛心大姐義工團、小水滴義工團、“好婆婆好媳婦”、“好丈夫好女婿”等5支義務服務隊,目前全村有112人加入各類義工隊,佔全村總人口的13.5%,老少齊動員,為鄉村振興夯實了羣眾基礎。

建立“三級聯動”服務平台。以農村社區為依託,推動服務關口前移,搭建起鎮、社區、村莊三級聯動的服務平台,打通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一是服務民生需求。各鎮(街道)為每個農村社區建立1處農村社區黨羣服務中心,設立綜合受理窗口,實行“一部熱線對外、一個窗口受理、一次分類辦理”,對各類民需事項予以直辦、代辦、協辦,使辦事層級由原來的“鎮街—社區—村”三級壓縮為社區一級,形成“一站受理、分類辦理、一次辦好”的工作格局。膠西鎮雙馬社區黨委依託“膠西微服萬家”服務平台,建立了“雙馬一家親微信羣”,實現線上線下“雙融合”,先後辦理民生事項2500餘件,羣眾滿意度達98.6%。二是服務產業發展。着眼強化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在市級層面組建了林業、農業、辣椒、鄉村旅遊等6大產業聯合黨委,打破了行業產業壁壘,推動了資源要素、生產要素集聚,形成了發展合力。在農村社區層面,整合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濟組織,成立社區產業振興促進會,推動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發展聯動,打造鄉村振興“智囊團”。洋河鎮大相家社區黨委依託九頂蓮花山產業工程,整合山相家村、北王家莊村等4個村莊流轉土地10000多畝,創新“聯合社+支部+農户”發展模式,打造了集“吃住行娛購遊”為一體的鄉村旅遊產業鏈條。

【黨委黨建範文】二

遼寧省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始終堅持把“抓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就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理念融入具體工作中來,全面落實省委“1571”工作思路,創新研究體制機制、持續抓實載體、穩抓集體經濟,將基層黨建工作抓得更為具體、深入、紮實,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和人才保障。

創新“一個機制”試驗,為脱貧攻堅“增質提速”。制定“基層黨建+脱貧攻堅”體制機制創新試驗實施方案。新增組織部長任脱貧攻堅領導小組副組長,併兼任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組織部與扶貧辦合署辦公,採取“雙掛制”,即縣扶貧辦主任掛職縣委組織部副部長,主抓基層黨建的副部長掛職扶貧辦副主任。同時指導鄉鎮參照縣裏做法,組織鄉鎮黨委委員與扶貧辦主任合署辦公,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黨建與脱貧攻堅工作同研究、同督查、同考核機制。組織部成立7個脱貧攻堅督導組,全覆蓋走訪全縣188個村的駐村幹部,檢查指導全縣2424名黨員幹部與3078户貧困户對結幫扶成果,進一步壓實幹部在脱貧攻堅中的主力軍作用。

拓展“兩個工程”觸角,為涵養組織人才“搭台唱戲”。持續推進“三向培養”工程,堅持“育、扶、用”三措並舉,為壯大黨員隊伍儲備了充足的後備力量。注重加強頂層設計,縣財政每年列支30萬元專項經費,各鄉鎮也列支相應資金用於“三向培養”對象的教育培訓和政策扶持。實行鄉村兩級黨員幹部包村聯户制度,每名鄉鎮黨員幹部包“三向培養”工作到村到户到項目,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以百分制形式進行量化考核,確保幫扶到位。採取技術培訓等措施,開展大規模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活動,聘請農技專家、產業大户為“三向培養”對象授課。截止目前,縣鄉兩級累計為“三向培養”對象協調貸款近1億元,調劑地塊3000餘畝。作為“三向培養”延伸的“頭雁領飛”工程也取得了一定實效,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中有45%是由村幹部或黨員領辦,形成了50餘個“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村。20xx年,全縣共有“三向培養”對象1676名,共培養出頭雁型幹部、黨員和農村人才在1278名。

堅持“三步走”策略,為提升組織力“強身健體”。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增強基層組織力的重頭戲,由組織部對14個鄉鎮188個村進行專題調研,摸清村集體經濟底數,形成《清原滿族自治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分析》,為縣委統籌制定鄉村振興政策提供依據。縣財政每年列支專項資金1000萬元,各鄉鎮同時列支3~10萬元不等資金對村集體經濟薄弱村重點扶持。按照抓點帶面工作思路,分三步實施:第一步抓好17個省扶持200萬元壯大集體經濟試點村,第二步抓好5個黨費補助30萬元的貧困村,第三步抓好省市資金配套投入22.5萬元的77個重點村。同時,整合中央、省級扶貧發展專項金1081萬元,用於支持貧困户發展產業。目前,全縣有共有99個村享受上級扶持資金,新上生態旅遊、光伏發電、服裝加工、中藥材、食用菌、特色養殖等項目,基本實現集體經濟多點開花,穩步推進鄉村振興的目標。

【黨委黨建範文】三

“上個月的電費,用這張農商銀行的公務卡刷一下吧。”10月29日上午,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鍾管鎮供電所營業大廳內,沈家墩村出納員顧芸蓮確認金額後向營業廳工作人員遞上一張公務卡。輸密碼、簽字、取發票,不到3分鐘,她順利交納了村裏老年活動室9月份的316.94元辦公電費。

村級非生產性開支實行村務卡結算制度,這是湖州市開展清廉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20xx年11月,湖州市在浙江率先出台《關於建設清廉鄉村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保障的指導意見》,有針對性地圍繞清廉鄉村政治功能、紀律屏障、制度體系、文化土壤四個方面提出16項舉措,旨在通過清廉鄉村建設,紮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形成黨羣幹羣關係更加密切和諧,鄉風民風更加清朗向上,村風家風更加清醇向善的生動局面,從而提升鄉村羣眾的受益感、獲得感和滿意度,為鄉村振興創造良好的政治生態。

安吉縣天子湖鎮高禹村探索“所有決策村民定、所有幹部不碰錢、所有決定都簽字、所有財務都公開、所有討論都參與”為主要內容的“五個所有”村級事務運行規則;長興縣和平鎮每個村都有10本村級管理有關事項全程留痕記錄本,涵蓋村級資產資源管理、資金管理、工程管理等十大類23個具體事項。村裏每開展一項工作都要進行公示,在相應的記錄本上登記,並附上現場照片、招標文件、發票等印證材料,由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監委主任簽字確認。鎮紀委每月不定期開展抽查,如有違規操作,村幹部和聯村的鎮幹部都將被問責。

只有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規範好農村基層幹部用權行為,才能從根本上防範權力被濫用。今年以來,湖州各地圍繞人、財、物、事等重點領域,抓住羣眾最關注的方面、村級權力運行最關鍵的節點、腐敗最容易滋生的環節,形成用制度制權、理財、幹事、選人的長效機制,不斷規範基層公權力和村級事務的運行,清廉鄉村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通過建章立制,管好“微權力”。安吉縣通過推行“清廉鄉村建設量化評價體系”,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30個可量化、可衡量、可統計的指標,從而為清廉鄉村建設的高質量推進設計了明確的“施工圖”。南潯區因村制宜,在全區221個行政村建立“廉情懇談室”,鎮紀委和村監委每月定期接訪,開展紀律教育、聽取羣眾意見、收集信息、化解矛盾,懇談室基層廉情監督、清廉文化宣傳、矛盾糾紛處理的作用日益顯現,有力助推了清廉鄉村建設。德清縣則探索推進村級非生產性開支村務卡結算制度、村級財務網上結算試點、村級集體資金競爭性存放等工作,給農村“錢袋子”套上了“緊箍咒”,從源頭上使開支規範化、制度化。

【黨委黨建範文】四

為推動城市社區基層黨建工作提質提效,去年以來,江西贛州市贛縣區開展區直機關黨組織與城市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通過組織工作聯謀、組織場所聯建、組織活動聯辦“三聯”機制,抓實結對共建工作實效。

組織工作聯謀。區直機關黨組織與城市社區黨組織簽訂共建協議,制定年度共建計劃。每季召開一次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對社區黨建、社區組織活動開展等工作定期研究部署、調度協調。共建單位和社區黨組織每半年至少共上一次黨課、同過一次“黨員活動日”。組織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時,雙向邀請對方黨員代表列席,聽取評議意見。

組織場所聯建。該區要求共建單位主動認領社區共治項目,提供資源支持,與社區相互開放活動場所;每年籌集一定資金,幫助結對共建社區完善基礎設施、公益建設和各項服務功能;協助社區建立一個社區黨羣服務中心(站),選擇轄區內1個小區創建居民小區黨羣服務點;協助社區建立黨代表羣眾聯繫點制度,推動其切實參與社區事務、協調督促有關方面解決羣眾難愁盼問題。

組織活動聯辦。推行共建單位和社區黨組織開展活動雙向通報制度。城市社區黨組織定期向結對共建單位黨組織提供公益項目、志願服務清單,引導結對共建單位以認領項目形式參與區域化黨建,並主動邀請結對共建單位黨員幹部到社區開展各類活動,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格局。共建單位組織在職黨員到結對共建社區黨組織報到,做到“五個一”,即每年至少參加1次社區黨組織生活、與社區幹部進行1次座談、開展1次社區調研、認領1個“微心願”、當1天社區志願者。

【黨委黨建範文】五

今年以來,湖南臨澧縣把推進“支部設置標準化、組織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務精細化、工作制度體系化、陣地建設規範化”的黨支部“五化”建設作為提高基層黨建工作質量的重要抓手,着力提升組織力。

該縣將“五化”建設作為“書記工程”,縣委書記對陣地建設、經費保障等定期調度,黨員縣級領導帶頭聯繫鄉鎮(街道),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聯繫村(社區),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體系。制定“五化”建設整體推進方案,區分農村、社區、機關和兩新組織等不同特點出台具體實施辦法。建立健全“周調度、月通報、季講評”的工作機制,強化跟蹤問效,嚴肅問責。今年以來,先後對建設不力的2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給予免職處理、3名政工負責人進行警示談話。

為充實基層黨建工作力量,縣直單位、鄉鎮(街道)明確分管領導,配備組織專幹,所有村(社區)均配備1名黨建聯絡員。採取學習考察、集中辦班、召開推進會、現場模擬等形式,提高組工隊伍業務能力,採取財政扶建、部門幫建和社會助建等方式,新建和改擴建農村綜合服務平台141個。安排縣鄉村三級智慧黨建平台建設資金,開通政務服務網上平台,推動黨務、政務、商務“三務合一”。支持具備條件的兩新組織建立高標準黨員活動室,規範化建設視覺識別系統,全縣兩新組織固定活動場所覆蓋率達90%以上。

該縣將黨支部“五化”建設與全縣改革發展大局有機融合,全面落實“一村一隊”全覆蓋,在第一書記選培、黨員發展等方面對貧困村予以重點傾斜。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採取單獨組建、聯合組建、選派黨建指導員等形式,實現了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覆蓋”。開展農村黨員積分創星、黨員先鋒崗、黨代表信訪接待、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等活動,推動了黨員幹部聯繫服務羣眾常態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dangjian/qp40w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