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畢業論文 >開題報告 >

國中數學課題開題報告大綱

國中數學課題開題報告大綱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國中數學課題開題報告大綱

我市參加國中數學課改已有幾年了,教師們遇到前所末有的提高理論認識與教學水平的機遇。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明瞭方向,現代教育理論武裝了頭腦,廣大實驗區數學教師認真學習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精神,積極進行"分層遞進教學"、"指導自主學習"、"自學輔導"等課改課題研究,改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努力拓寬學生數學知識面,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許多教師積極開發課件,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通過新課程的薰陶,不少教師的教學水平(特別是課堂調控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

與傳統教材相比,數學課改新教材的面孔變得"親切可愛",內中除有必要的雙基知識外,還不乏有現實生活中美麗精緻的畫面、有趣的閲讀材料及自然、社會與其他學科中的生動素材。教材中設置許多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新教材編寫者不再躲在幕後,而是經常深入課改第一線,為實驗區教師詮釋教材編寫的理念、意圖與結構,與教材使用者面對面互動,傾聽使用者的心聲,交流創造性使用課改新教材的經驗。在三年的國中數學課改實驗期間,新教材編寫者經常來我市調研、指導、培訓,並及時採納課改實驗區廣大教師、教研員的合理化建議,爾後對第二輪該教材中的某些結構與內容作了修訂與改動。

前一輪國中數學課改工作雖然取得上述成績,但在新課堂教學方面還存在一些誤區,在新教材的使用方面尚有較大的不足,參加課改的老師們也遇到不少問題。例如:課堂的教學活動尚有"膚淺"、"浮躁"之嫌;一些教育心理學的前沿理論在沒能真正理解其真諦的情況下被作為課改研討或論文的"標籤"; 現行大學聯考制度尚未根本改革,要解決初、高中數學學習的銜接問題,國中課改新教材是否應適當補充一些高中學習急需的重要知識、內容與能力要求?針對本地區、本學校的具體情況,國中課改新教材應如何合理使用才能體現其最大價值?等等。以上諸多問題與疑惑時時困擾着課改教師與教研員。

及時回顧、數學課改的經驗得失,有效研究數學課改新教材的使用方法,既是一種動力,又可作為借鑑。為推進學校數學課改工作深化與發展,我們決定進行"國中數學課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的課題實驗。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本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為:促使實驗區老師正確、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促進教師、學生與新教材的共同生成與發展,推動國中數學課改工作順利進行。理論意義為:通過學習與實踐,進一步樹立實驗老師的課改理念,提高他們創造性使用課改新教材的水平與能力。

三、國內研究概況:

國中數學課改開展一輪以來,許多實驗老師在國內一些刊物雜誌發表不少有關新教材使用的文章,對幾家出版社的國中實驗教材進行分析與比較,並結合課改理念對新教材提出許多合理化的修改意見。但迄今在國內尚缺乏對國中數學課改新教材的使用方面進行系統的課題研究。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基本理念:"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2.奧蘇伯爾(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的"有意義學習理論":"不僅要以學科知識作為組織教材的理論基礎,而且要以心理學作為組織教材的理論基礎。""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應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狀況進行教學。"

3.弗賴登塔爾(荷蘭數學教育家)的"數學化"、"再創造"等數學教育思想:"數學教學必須做到'源於現實'、'寓於現實'、'用於現實'。…數學教師的任務之一是去了解學生的數學現實,並由此出發組織數學教學。" "所謂數學化的過程,就是將學生的數學現實進一步提高、組織、抽象的過程。""數學是通過自己的'思想實驗'創造數學知識的。學數學和學游泳一樣,不實踐是不會獲得真知的。"

4.華東師大出版社專家、學者對使用該社國中課改新教材的有關輔導材料。

五、課題研究的目標:

通過本課題研究,切實深化數學科課改工作,從而力求達到下列目標:

1.促進教師發展,提高教師的數學教學素養。通過對新教材的研讀,新教法的實施,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課改隊伍,培養一批研究型的教師。

2.促進學生髮展,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與終身發展的本領。

3.促進教材發展,有效實踐新課程。通過課程專家、數學教材編寫專家、實驗老師的密切接觸互動,努力使教師成為新課程的執行者、創造性使用者與開發者。

4. 促進學校文化的發展,形成校本教研的開拓創新氛圍。通過個人反思、同伴交流與專家引領,使校園充滿着生動、熱烈、有效的教學教研氣氛。

六、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本課題將包含下列四個方面內容:

1.課改新教材與教師的關係研究。在前一輪的課改實踐中,實驗教師認真研讀、使用新教材,教學、教研素養得到明顯提高,但在新教材使用與新教學方式實施諸方面尚存在一些問題,急需在新一輪課改中加以解決。在本課題實驗研究中,要認真總結以往國中數學課改的經驗教訓與心得體會,着力探討幾個"熱點"問題,例如:(1)評價機制的改革;(2)"雙基"的正確把握;(3)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4)學生的"問題意識"的培養;(5)教材的創造性使用,等等。實驗教師要在解決上述諸問題,正確、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素質,伴隨新教材一起成長。

2.教師、學生與新教材共同生成研究。要提倡教師、學生對教材進行認真的解讀與分析,促進課堂上的師生對話,養成學生閲讀數學教科書的習慣,在教學實踐中注意發現學生出色、典型、獨特的讀書旁註,並及時給予展示與交流。要挖掘教材中的有關數學思想方法,並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歸納、滲透與總結。本課題研究所涉及教材為華東師大版課標實驗教科書,該書編寫方式與體例適宜學生閲讀、思考與操作。對教材中的"導讀雲圖"、"閲讀材料"、"試一試"、"想一想"、"做一做"、"練習題與習題"等各欄目內容,要進行合理的應用,並建立案例研究。在使用中也可對該教材提出修改意見,使得新教材的編寫更為合理與完善。

3.數學學科內外結合與課程資源開發研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的內容是學習、應用的最低標準,教師在進行學科教學中應適當拓寬知識領域,整合教學資源,創新性地開發課程設置。要結合實際,充分挖掘學校資源,倡導教材使用"校本化"。要注意課內學習與課外活動、生活實踐相結合,認真使用教材中的"課題學習"內容,並進行案例研究。同時,在新教材教學中要對實踐活動材料、音像資料與信息技術、課外活動小組、其他學科、圖書館、報刊雜誌、電視廣播等數學課程資源進行有效的開發,以提高新課程的教學價值與教育效能。

4.數學新教法與教學中"偏向"問題研究。在本課題實驗中,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精神,改變以往數學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學會交流合作,並形成能力,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結合新教材進行"分層遞進教學"、"過程教學"、"成功教學"、"指導自主學習"、"自學輔導"、"合作學習"等教法研究,要加強對數學新教材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偏向"等問題(尤其是前一輪數學課改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的研究,切實提高教學效率與教育質量。

以上所述的課題研究的四方面內容,可作為本課題的子課題的分類選擇項目。

指導實驗區老師具備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能正確、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是搞好本課題研究的關鍵。而如何實現教材使用"校本化",如何引導學生閲讀數學教科書、提高自學能力,課改課堂中如何發揮學生自主性、增進師生對話、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如何更好地解決課改中初、高中數學學習銜接等問題則是課題研究過程中要突破的諸多難點。

七、課題研究的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本課題實驗得到學校領導的支持,學校數學教研組一致表示:只要我進行課題研究,所有老師都會盡全力支持協作。

對課改新教材的解讀不透徹,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閲讀課本的能力,一些課改課堂的教學活動趨於"形式化", 教材使用"校本化"不能很好地實施,…等等,則是本課題實驗可能存在的問題。

八、課題研究的措施與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採取行動研究法(邊實踐,邊研究、邊改進,在教育實踐中進行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導新的教育實踐活動)、實驗法、調查法、資料法、統計法和經驗總結法等。

研究採取的措施與手段為:教材分析、課堂筆記、教學反思、子課題研究、同伴交流、專家引領

九、課題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課題設計與啟動、研究階段):發動、理論學習、案例研究、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時間:XX.4-XX.4)

第二階段(課題研究與課題歸結、推廣階段):合作交流、撰寫論文、實驗結題報告、或其他材料。(時間:XX.4-XX.4)

課題完成時間: XX年4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iye/baogao/rjk7n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