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學習心得專題 >

解讀十八屆三中全會21個關鍵詞

解讀十八屆三中全會21個關鍵詞

解讀十八屆三中全會21個關鍵詞

解讀十八屆三中全會21個關鍵詞

第1個關鍵詞:新起點和自信心。 過去 35年的改革開放,無論從思想認識、國家體制,還是從思維方式及現實舉措,都已經遇到很多瓶頸和困難, 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治、環境等幾乎所有領域的建設和發展,都陷入各種利益衝突和矛盾困擾之中。在這種局勢下,中國的改革和發展必須“強勢突圍”。 因此,新一屆中國執政集團,必將大膽走出傳統的思維定勢,通過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新起點,將從思想、體制和制度層面,優化並打造一個新的改革發展的平台,着眼於從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並不斷增強執政黨領導改革開放及各項建設事業的自信心(三個自信)。

第2個關鍵詞:黨的執政能力。 儘管近幾年來,海內外民眾,對於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和執政能力多有責備,而且新一屆執政集團也深刻認識到作為執政黨,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就目前中國客觀局勢而言,唯有中國共產黨有條件、有資格、有能力統攬改革大局。因此,十八屆三中全會, 將會從改善和強化執政黨執政能力的角度強調: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使執政黨能夠肩負起“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第3個關鍵詞:民主政治。 近十多年來,中國公眾對於民主政治建設的呼聲越來越高,但由於種種原因,過去較長時間裏,執政集團,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策略地迴避了這個問題,因此 導致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步伐明顯落後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其他各個方面。 現在看來,這個問題已經無法迴避,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可能會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注入新的、既與時俱進又適合中國國情的內容和舉措。 不少人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可能不會涉及“民主政治”問題,但有跡象表明,新一屆執政集團可能會開明地正視這個問題,並提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原則、方向和事宜的舉措。

第4個關鍵詞:社會活力。 由於中國持久的經濟改革,一致是黨和政府強勢領導和主導,而且改革開放帶來的諸多成果,廣大民眾沒有得到公平的分享, 特別是進入 21世紀以來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在很多方面極大低傷害了人民的感情,導致廣大民眾,對於黨和政府倡導的很多事情缺乏參與的熱情和活力,人民大眾在很多時候要麼麻木不理、要麼袖手旁觀。 任何國家治理的偉大創舉,如果失去民眾的關注和參與,註定很難成功。因此, 如何激發民眾的熱情和活力,也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直面應對的一個問題。 而最有效的舉措則是:一方面“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設計和實施全新的改革,另一方面大幅度減少權力對經濟活動的干預,通過完善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實現民眾創業、就業和發展機會的公平均等,從而最大程度地調動各階層民眾的積極性。

第5個關鍵詞:改革目標。 既然要從新的起點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發展走出目前困局,步入新一輪健康的增長期,那麼今後十來年的改革方向和目標是什麼呢?其實,“市場化”的大方向已經敲定,“到 2020實現小康”的大目標也已明確,但是更加具體的實施目標和階段性任務是什麼呢?日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向公眾展示的改革方案,提出了這樣的基本思路: 新一屆執政集團的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富有活力、創新導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並建議將改革 分為三個階段,即 2013年至 2014年的近期改革、 2015年至 2017年的中期改革和 2018年至 2020年的遠期改革。這大致告白了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意圖。

第11個關鍵詞:勞動就業及社會養老。 縱觀當今世界各國的民生與政務,如何有效解決勞動就業和構建運行好一個國家的社會養老保障機制,已經成為困擾執政集團的一大難題;已經深陷債務危機的歐洲和此類麻煩越來越大的美國,給中國最大的教訓應當是: 國民養老制度的構架設計及運行機制建設,一旦預埋了隱患,必將為今後的國家治理事務製造越來越多的麻煩,為執政安全,造成越來越大的威脅。 因此,十八屆三中全會不能不客觀對待這個問題。但是考慮到這個問題的複雜性、艱鉅性及現實困難,可能會採取高度重視、深入研究、統籌考量的策略審慎對待。正如xx前不久所言:“就業問題業是永恆的課題, 更是世界性難題。現在養老問題越來越突出,中央非常重視,正研究措施。加強養老公共服務,內容上要多樣,財力上要傾斜,全社會一起努力。”

第12個關鍵詞:反腐敗及官員個人財產。 雖然今年以來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的反覆策略,民眾終於看到了新一屆執政集團取信於民的決心,但是海內外就“公開官員個人財產”問題言辭尖鋭,甚至越來越多的民眾“揪住”這個問題不放,認為不公開官員財產就不是真心反腐敗;而相當一些而體制內中高層人士對這個問題也有很大爭議。 在不少人看來,十八屆三中全會恐怕不會觸及這個問題,但是有跡象表明,此次全會將對這個問題作出闡述和要求,而且公佈官員個人財產問題,將會與完善公務員收入及管理制度有機結合起來, 把各階層公務員的收入和“好處”放到明處,接受公眾監督。同時通過頂層制度設計, 規範崗位權責,減少政府官員自由裁量權,構建 “不能貪、不敢貪、不願貪 ”的防腐機制。可以預見,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 官員公佈個人財產的進程會逐步加快。

第13個關鍵詞:生態文明。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以來,失範無序的改革開放,給中國和世界造成的最大傷害,不僅破壞了中國城鄉民眾的生存生活環境,也破壞了地球的生態系統。對此,全社會各階層民眾已經切身感受到生態環境惡化給當代人及子孫後代的傷害。因此,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會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可能的思路和舉措將是:確定中國今後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規劃、構架、思路和舉措, 一方面從加強法律法規制度入手,着眼於的生態機制生態機制建設,實行更嚴格的環保制度和強制性處罰刑罰措施;另一方面,提高並逐步強化公民生態文明意識, 從生態教育、行為習慣、生產生活等各個方面,倡導約束性、技術性和規範性的行為舉措。

第14個關鍵詞:勤儉節約。 近年來,從官坊到民間,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 講排場、比闊氣、大手大腳、奢侈浪費現象,司空見慣,這不僅極大地浪費了社會財富,也受到國內外民眾的鄙視和責備。特別是官員和富豪階層的奢靡之風,極大地敗壞了中華民族的 傳統美德。因此,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中央制定下發了《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加大懲戒問責力度。因此,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會嚴肅地重申這一問題。

第15個關鍵詞:創新驅動。 從長遠看,提高中國的綜合競爭力必須建立在科技進步的基礎上。但是近些年來, 由於僵化的體制和諸多腐敗因素,導致偽科學、假科技、劣質人才,以多種形式掩蓋在科技進步的大旗下,偷食國家財力。無論是高等院校還是科研機構,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間機構,無論是中央層面還是地方機構,政府以多種形式和方式,投入到科技進步方面的資金越來越大,而真正有技術含量的科研成果卻非常稀少。 説到底,中國並沒有形成真正的“創新驅動”的科技進步機制。對此,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可能會特別強調:以“創新驅動”推進科技進步及各項改革開放事業,並可能提出若干策略性建議。比如:通過營造公平競爭和包容寬鬆的創新環境、完善政策激勵及考評機制,增強全社會創新的內生動力。

第16個關鍵詞:打破壟斷。 客觀地説,現階段中國整個國民經濟異常沉悶、喘不過氣來,在很大程度上是國有資本壟斷日益加劇而自身競爭機能逐漸弱化的結果。如果十八屆三中全會再不正視和設法逐步破解這個問題,其他方面的改革將無從談起。可以預見的舉措將是: 重新界定國有資本職能、並推動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的市場化融合,使國有資本逐漸退出競爭性領域。一方面,強調國有資本在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國家安全等領域的角色和運行方式;另一方面,逐步引導國有資本退出競爭性領域。 在具體實現方式上們可以借鑑海內外好的經驗。於此同時理順國有資本與財政的關係。

第17個關鍵詞:金融改革。 金自中國加入 wto以來,整個中國金融業的改革和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協調,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的真個金融系統,所掩蓋的問題、矛盾和危險因素越來越大, 金融業已經學了西方金融業一些壞習慣,也滋生了不少自身的壞毛病。虛假的金融業的繁榮與萎靡的實體經濟,形成明顯比照。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金融業的改革定位、力度、策略,一直“猶豫不決”的態度。這種局面,已經導致整個金融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缺乏有效的服務和推進功能。因此,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重點就金融改革定調和提速。 比如在開放商業銀行准入門檻、加快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步伐、推動區域中小股份制銀行建設與發展、設立存款保險制度等方面,應當有所觸及。

第18個關鍵詞:財税改革。 中央與地方日益“緊張”的利益衝突,迫使中央必須加快財税改革。上一輪的分税制改革,直接導致中央財政大大“擠兑”了地方利益,地方政府被迫“學壞”,通過權力以各種方式“斂財”。但是現在,很多地方政府財源拮据,陷入深度債務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新一輪税制改革迫在眉睫。 十八屆三中全會,應當對此項改革定調。有消息稱,新一輪 財税改革將優先調整事權、帶動財力重新配置; 特別是針對現存的政府事權不清、收支結構不合理、地方債務風險突出等問題,出台跟切合實際的、適度向地方傾斜的改革舉措。與此同時, 將調整和優化税源結構,研究和實施切合中國實際的房產税徵收政策。

第19個關鍵詞:公平公正。 越來越多的現象證明,形形色色的不公平、不公正,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 廣大民眾對社會、對政府高漲的怨恨情緒,主要歸因於政策、機會、公共資源分享、生存發展環境等諸多方面的不公平,特別是對司法不公的埋怨。 所以,十八屆三中全會,應當會特別強調,黨和政府將致力於營造公平競爭和包容寬鬆的創新環境,構建公正公平的政策環境、法制環境,並優化全社會公共資源和公共利益的分配機制。

第20個關鍵詞:自貿區。 中國改革開放首先發跡於引進外部資本、技術、智力和經驗,可以説吸引外資和對外貿易奠定了中國開個開放的基礎。但是,面對日趨強烈的全球化態勢和日益廣闊的全球市場,中國必須加快外貿體制改革,以更有效的策略把握全球化機遇和獲得全球化能量。上海自貿區設立的意義和策略,雖然尚未被很多人認知,但新一屆中央政府的這一舉措及後續助理策略無容置疑。十八屆三中全會,可能會針對上海自貿區建設發展及未來自貿區建設發展的政策,表明中央的態度和意見

第21個關鍵詞:户籍改革。 中國特色的户籍制度,無疑是幾千年封建社會的產物,這項政策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 面對改革開放後新的歷史時期,這項制度不僅大大束縛了生產力的解放、限制了很多經濟要素的流動,而且導致極大的歧視和不公。 其實,對於户籍制度的危害性和改革去除它的必要性,黨內外多數人士早已經認識的非常透徹,但是由於諸多“難言之隱”,一直沒有有效實施,民眾因此呼聲很高。 既然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推出系統性的改革方案,那麼逐步剷除户籍管束制度,將是一大亮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xinde/8ny6q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