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發展改革講話稿 >

在全市糧食補貼方式改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之一

在全市糧食補貼方式改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之一

在全省範圍內擴大糧食補貼方式改革試點,是我省繼農村税費改革之後推行的又一項重大改革。省委、省政府作出這一重要決策,目的是要通過對糧食生產和流通環節進行政策調整,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加快農村改革步伐,以適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農業發展新形勢,保護農民的根本利益,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這是一項事關全局、影響長遠的重大改革舉措。我們一定要全面認真地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切實組織好我市糧食補貼方式改革的實施,確保改革順利推進。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衡量我們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下面我再講幾點意見。一、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實行糧食補貼方式改革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做好改革工作的自覺性和責任感糧食問題,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政治問題。近幾年來,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改革的不斷深入,糧食生產、流通中積累的諸多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種糧效益不斷下降,農民獲得實惠較少,種糧積極性受到很大影響,制約了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進一步拓展,也影響了農村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推行糧食補貼方式改革,有助於保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有助於從根本上解決糧食生產和流通領域多年積累的深層次問題。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思想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決策上來,準確把握糧食補貼方式改革的主要精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自覺性,積極穩妥地推進改革並取得應有的成效。一要充分認識到實行糧食補貼方式改革是解決長期存在的農業結構性、素質性矛盾,加快發展現代市場農業的有效措施。我市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市, “三農”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需要着力解決的迫切問題。解決“三農”問題的核心,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近些年來,儘管採取了很多措施,但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不優,農業生產效益低下,農民收入增加乏力問題仍較為突出,農業的產業化、市場化程度較低,優的形不成規模,特的做不強產業,這種結構性、素質性的矛盾制約了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影響了農民收入的增長。實行對農民直接補貼的糧食補貼方式改革,為我們推進農業產業化、市場化找到了切入點。放開糧食市場,對農民進行直接補貼,可以有效地保護農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產品結構、產業結構,進一步拓展我市農產品生產及加工的發展空間,發展有市場有效益的農產品,加快培育農業特色產業,提高農業的競爭力,從而更加有效地把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二要充分認識到實行糧食補貼方式改革是適應世貿組織規則,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保護農民根本利益的現實需要。農業是基礎產業,在經濟發展中具有戰略地位。利用世貿組織規則,對農業發展進行扶持,這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世貿組織規則規定,不允許對糧食流通環節進行補貼,發展中國家在運用“綠箱”政策支持農業發展的同時,可以利用“黃箱”政策對生產者直接進行補貼。我們發展市場經濟,既要遵守規則,更要善於利用規則中對發展中國家的優惠條款,扶持農業經濟的發展,使之儘快與國際接軌,走市場化、國際化的發展路子,也只有這樣,農業的效益才能提高,農民羣眾的根本利益才能得以真正實現。從即期效應來看,實行糧食補貼方式改革也能直接增加農民的收入,將國家財政支持糧食流通環節的補貼資金直接發放到農户頭上,農民的現金收入將有可見性的增加,農民將直接在改革中得到實惠。三要充分認識到實行糧食補貼方式改革是深化財政改革,提高財政支農效果的重要舉措。長期對糧食流通環節的間接補貼,需要各級財政支付糧食風險基金,這種財政支農方式不僅資金運營效率低下,而且農民收益也不大。近年來,我市糧食虧損掛帳不減反增,已經成為我市財政的沉重“包袱”。這不僅使財政支農的效益難以充分實現,同時也使培植工業財源的財力嚴重不足,制約了工業發展,限制了工業反哺農業的餘地和空間。實行糧食補貼方式改革後,市縣兩級財政不再承擔籌措糧食風險基金的任務,財政壓力將明顯減輕。這部分財力騰出來,直接補貼給農民,就是財政直接加大對農業的投入,這符合財政改革的方向。可以預見,經過三至五年的改革,在基本消化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歷史遺留問題後,我市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將逐步加大,對糧食生產流通的宏觀調控能力也將大大增強。四要充分認識到實行糧食補貼方式改革是推進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進一步搞活農產品流通的有效措施。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長期處於市場壟斷地位,體制上的弊端造成了老職工、老庫存、老掛帳等諸多歷史遺留問題,使企業積重難返,難以適應市場競爭。實行糧食補貼方式改革,採取倒逼機制,徹底打破多年來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吃國家大鍋飯的傳統體制,將其進一步推向市場,深化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將使糧食企業自覺參與糧食市場競爭,在改革中求適應,在競爭中求發展。這次改革,對促進糧食企業體制創新出台了許多配套政策,如加大處理老糧食庫存的力度,妥善處理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虧損掛帳問題等。國有糧食企業抓住這個重大機遇,徹底轉換經營機制,將會催生出一批新的以市場化為取向的龍頭企業,這對於促進農產品加工、流通,將產生重要作用。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幹部一定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從講政治、懂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糧食補貼方式改革的重大意義,真正站在維護人民羣眾根本利益的立場上,從有利於調動農民積極性、有利於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高度,正確認識改革、對待改革,增強改革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堅定信心,紮實工作,把我市糧食補貼方式改革順利向前推進。二、着眼於發展,用改革的思路,研究和解決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今年是我市推行糧食補貼方式改革的第一年,也是開好局起好步的關鍵一年,要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精心操作,穩步推進。在改革過程中,要注意處理好三個問題。一是要堅持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不動搖,正確處理好糧補改革中涉及土地承包關係的一些具體問題。現行的土地承包政策三十年不變,這是中央既定的大政方針,是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石。實行糧食直補改革是農村税費改革的深化和發展,既要充分利用農村税費改革的成果,以二輪承包和税改中核定的計税土地面積和計税常產作為計算對農民補貼的基礎性依據,又要堅持公平、公開、透明的原則,陽光操作,認真細緻地調研、測算,科學合理地制定補貼方案,廣泛深入地宣傳改革政策,緊緊依靠廣大農民羣眾的積極參與,搞好這次糧補改革工作。要一切從維護農民利益出發,妥善處理好計税土地面積與實際使用土地面積不符、計税土地面積與計税常產上下不一致、相鄰地區農民補貼收入差異等問題,防止因工作不到位而引發新的不穩定因素。二是要堅持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不鬆勁,妥善處理好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糧食補貼方式改革對國有糧食企業來説更是一場革命,改革對國有糧食企業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作為國有糧食企業應當認識到這次改革的目的還是為了從根本上促進國有糧食企業的發展,要用長遠眼光、發展眼光看待改革,切實增強機遇意識、大局意識、市場意識,轉變觀念,順應形勢,深化改革,轉換機制,從產權制度上突破國有獨資的束縛,實行大範圍、深層次的重組再造,增強活力,發揮優勢,真正成為市場公平競爭的主體,在糧食市場化進程中加快自身的發展。各級各部門在深化糧食企業改革的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關係,繼續發揮國有糧食企業的主渠道作用,把工作做細、做實,保證糧食改革不受影響,將改革可能引發的不穩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三是要堅持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不停步,切實處理好壓糧擴經與保護糧食生產能力的關係。實行糧食補貼改革,放開糧食收購價格,放開糧食購銷市場,必將促進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改進糧食品種,提高種植效益。各級黨委、政府要因地制宜,大力引導特色產業的發展,壓糧擴經,壓縮種植業擴大養殖業,發展特色農業。要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擴大農產品出口,發展創匯型農業。要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要加快以專業批發市場為龍頭的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用產業化的鏈條,把千家萬户、分散經營的農民真正連接起來、帶動起來,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使農民真正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同時,要切實保護糧食生產能力,保證糧食安全。現階段採取以計税田畝或計税常產為依據確定每户農民補貼的方法,目的是針對當前糧食市場總體供大於求的局面,支持和鼓勵農民調整種植結構,促進增加農民收入。當糧食市場出現供應緊張狀況時,將改按糧食播種面積或農民向國家出售餘糧數量對農民補貼的辦法,鼓勵農民多種糧,多交糧。因此,要切實保護好糧食生產能力,不允許違反政策將基本農田改為非農用地,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為加強政府對糧食的宏觀調控能力,保證糧食市場的穩定,各縣、區現在就要考慮適時建立一定的地方儲備,同時要大力支持種糧大户搞規模經營。三、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確保改革工作順利推進 一是強化責任。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是糧食補貼方式改革工作順利推進的根本保證。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和新的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要把糧食補貼方式改革工作作為農村工作的一件大事,真正擺在突出位置,決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擔負起組織和領導責任,像做好農村税費改革一樣,切實加強宣傳,科學制定方案,搞好監督檢查。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進一步明確工作責任,認真落實改革措施,真心實意服務改革、支持改革、推進改革。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揮戰鬥保壘作用,廣泛宣傳和發動羣眾,確保各項政策真正落實到基層,落實到農户。二要嚴明紀律。要制定和執行嚴格的工作紀律,創造言必行、行必果的執紀環境,為糧補改革政策的落實提供保障。紀委、監察部門要牽頭制定有關的紀律處分辦法,對違反糧補改革政策的行為,提出具體的、可操作和可監督的處分規定,責任到人,紀律到人。要加大查處違規違紀案件的力度,建立通暢的監督渠道。只要羣眾有舉報,就要進行認真調查,屬於違反政策的,必須督促當地黨委和政府嚴格整改,並依照紀律規定做出處理,一查到底。三要改進作風。各級黨政領導和廣大基層幹部要以做好糧補改革工作為契機,進一步提高服務基層、服務羣眾的能力和水平,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及時總結基層創造的新鮮經驗,幫助解決改革中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增強工作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各縣(區)要加強對鄉、村工作的指導,根據鄉(鎮)不同情況,適時向鄉、村派出工作指導組,幫助鄉、村正確把握改革政策,落實工作責任,確保改革任務的全面完成。同志們,推進糧食補貼方式改革工作是一項光榮而艱鉅的政治任務,希望全市上下進一步增強歷史責任感,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發揚優良作風,克服一切困難,積極進取,紮實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這項改革任務,為加快發展,富民強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在全市糧食補貼方式改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之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fazhan/elnj7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