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精選12篇)

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精選12篇)

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篇1

一、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

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精選12篇)

本調查的目的在於瞭解晉城市學前教育的發展現狀,同時也為以後實習和見習提供依據。調查對象為學學前教育的相關人羣。

二、調查時間、方式及其內容

本次調查於20xx年8月1日至20xx年8月20日進行,歷時20天。採用問卷與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問卷調查採用問卷星微信小程序進行調查,發放30份,收回30份。調查主題是針對學前教育這個專業,你有什麼看法。問題涉及是否瞭解學前教育及從事學前教育的經歷和感悟等。訪談是問卷調查的補充和深入,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抽取了幾名具有代表性的人士,並做了詳細的訪談記錄。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根據對問卷數據的統計和訪談記錄的整理,我們得到的調查結果是:

(一)學前教育的發展需要更多男性教師的加入,來培養男孩子的陽剛之氣。

幼兒園裏的老師大多數都是女老師,男老師可以説是少之又少。就拿我們班來説,我們是學學前教育專業的,一個班44個女生,1個男生,還是被專業調劑過來的。在我們傳統的觀念裏,教師還是女生當合適。但我想説,在這日益發展的社會,傳統的一些舊觀念越來越不適應這個社會。社會會發展,觀念也應緊跟時代步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女老師或許比男老師更為細心,但缺乏男老師身上的陽剛之氣,讓一些小男孩不能準確的領悟到男生的責任感和大度。這其中還包括一些單親媽媽帶的孩子,或許會有人説,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等長大了就懂了。而我想説的是,孩子還小,但他也懂。

(二)孩子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家園共同督促。

身邊有很多這樣的家長,只負責把孩子送到學校,其他的都歸學校管。但孩子最終回的地方還是家裏。老師在學校要照顧的小朋友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小朋友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回到家還需要在父母的鼓勵下進行鞏固,所以,孩子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家園共同督促。

四、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的發展還存在着一定的問題。有許多人或許從沒聽過學前教育這個專業,或許只知道一星半點,而學前教育的發展還需要更多人來共同參與。學前教育這個行業,不僅僅需要女生,更需要男生;孩子健康的成長,不僅僅需要老師,更需要父母。

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篇2

一、我縣學前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基本情況

全縣城區共有幼兒園27所,其中國有1所,集體1所,民辦(私人)25所;共有幼兒班106個,其中小班37個,中班33個,大班36個;在園幼兒數3341人,其中小班980人,中班1041人,大班1320人;教職工總數252人,其中專任教師149人,專任教師中學歷合格者131人,專任教師中專業合格者71人,保育員4人,其他教職人員99人。

(二)數據分析情況

1、縣城區幼兒園國有、集體太少,只佔13.5%,私人的太多,佔86.5%

2、幼兒園班額過大,國家規定小班(3-4歲)25人,中班(4-5歲)30人,大班(5-6歲)35人,混合班30人。我縣實際:第一幼兒園小班3個,135人,每班45人,超20人;中班3個,119人,每班40人,超10人;大班3個,155人,每班53人,超18人。老幹幼兒園小班2個,65人,每班32-33人,超8人;中班2個,81人,每班40-41人,超人;大班2個,111人,每班55-56人,超20人。民辦幼兒園中,小班也有每班達40人的(小燕子),中班最高有每班48人的(中英文),大班也有50人的(小天鵝、小燕子、蓓蕾)。國家規定最多不得超標5人。

3、師資隊伍與要求差距大。國家規定,幼兒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專業合格率為80%。我縣情況為,專任教師為149人,學歷合格的131人,合格率為87.9%,專業合格的71人,合格率只有47.65%,其中,金苗幼兒園3個教師中沒有一個專業合格的幼師。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辦園條件差

一是所有幼兒園室外活動場所有限,有的甚至沒有室外活動場所,只租用了有限的民房。

二是無象樣的大型玩具供幼兒玩耍。

三是環境衞生差,安全設施不夠,特別是冬季取暖沒有空調設備,全部用碳火或電火,安全隱患大。

四是食堂普遍沒按營養搭配,購買的點心質量差。

2、師資力量弱

一是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和專業合格率與規定相差太大,學歷合格率只達87.9%,專業合格率只達47.65%。

二是教師的教學方式與現實的幼兒需求不太相適應,老套的較多。

三是幼師綜合素質不高,琴、棋、書、畫、歌舞樣樣行的少。

3、缺乏科學的辦園准入機制。如辦園的硬件條件和師資配備沒有具體量化標準,班額過大和其他辦園條件不達標沒有具體的處罰措施;還有就是缺乏對辦園的監督機制。

4、沒有科學的收費標準。如達到什麼標準收費多少沒具體標準。

二、解決問題建議思考

(一)規範辦園行為

1、規範學前教育機構名稱,不得對家長有誤導作用和與實際不相符的辦園行為。

2、嚴格控制班額,確保教學質量。

3、嚴格學前教育分支

4、加大對非法辦園的清理力度。對未取得辦園許可而擅自辦園招生的學前教育機構,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公安、司法、物價、財政、民政等有關部門依法予以撤銷,並給予相應處罰。對於被取消的學前教育機構,要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向社會公佈。

(二)規範管理行為

1、進一步完善實施分類評估制度,並把評估結果通過媒體向社會公佈。

2、實施類別動態管理制度。對學前教育機構類別實行動態管理。通過年審複評,對質量提高的要進位進類,質量降低的要降位降類。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對學前教育機構進行定期評估和不定期檢查、督導和排位排類。

3、嚴格實行辦園准入制度。學前教育機構要實行幼兒園園長、幼師和其他工作人員准入制度,要持證上崗。對不適合崗位要求和不符合任職資格的人員應及時調離工作崗位。

4、規範收費管理。各級各類學前教育機構要嚴格按《收費許可證》規定項目和標準收費。

5、加強安全工作。按照健康第一和安全第一的要求抓好安全管理工作。應建立房屋、設施、消防、交通、食品等安全防護和檢查制度,防止各種意外傷害事故發生。

(三)規範教育教學行為

1、規範興趣班的管理。在一日活動時間之外舉辦收費興趣班,按照規定,本着家長自願的原則,不能強迫幼兒參加,並向家長公示收費標準。

2、規範課程和教材管理。要按照《幼兒教育指導綱要》選擇適宜的教材,要建立符合實際、突出地方特色的教學方案。

3、規範實施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五大領域的教育,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和諧發展。

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篇3

一、調查目的

培訓調查的目的是整個培訓工作的首要環節,也是為實現培訓目標而做的前期工程。它不僅影響着培訓方案的制訂,而且對培訓的效率起着重大作用。此次調查旨在瞭解甘肅省幼兒園教師培訓的需求及其差異,為制訂不同層次教師的培訓方案提供依據,從而提高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調查過程

採用問卷調查法,其優點是可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信息。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獲取XX省XX個市州幼兒園教師培訓需求的信息。

問卷採用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問答題等形式,共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關於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包括為被培訓教師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為培訓內容和形式。發問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為100%,回收問卷有效率達100%。

三、調查結果分析

瞭解教師對培訓的需求是培訓工作有效進行的前提。培訓是否必要?對培訓對象工作的幫助程度有多大?哪些方面有需求?瞭解這些基本情況,有助於針對性地選擇培訓模塊,從而提升培訓認可度和培訓效益。

1、培訓意願。此次調查發現,教師參加培訓的意願高(佔總數的88.3%)。提升素質和教學技能成為被調查者參加教師培訓的首要動機,為培訓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依據。

2、培訓需求。教師的培訓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師實踐工作中的不足。滿足教師的培訓需求,幫助教師提升教育教學技能,是培訓工作者理應考慮的首要任務。通過調查可以發現,教師的具體需求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幼教理念為60%以上的被調查者選擇的培訓內容,幼教管理、幼教技能與實踐也成為許多被調查者最急需的教育教學知識。可見,新課程理念與教學相關知識需要在培訓過程中更多地滲透與擴充。尤其高級職稱的被調查者對“幼教理念”的需求人數比例遠遠高於其他選項。因為高級教師在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掌握新的幼教理念就成為幫助自己專業發展和科研水平邁上新台階的一種迫切需求。

(2)高校教師和實踐專家成為被調查者最青睞的培訓者,在喜歡培訓者類型中佔73.3%。高校教授能從幼兒教育理論、新理念等方面作出比較系統的闡述,實踐專家往往基於個人的實踐經驗和反思,針對教師工作中的困惑,適當地點撥和建議,從而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改進其教育教學工作。

(3)下園觀摩成為被調查者最偏愛的培訓方式。教學觀摩隨着職稱的降低,人數分佈比例越大。因為教學觀摩的過程是一個“身臨其境”全方位的學習過程,既有助於教師開拓視野,打破自己習慣性的思維定勢,又能在觀摩中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更能為以後創造性地工作積累素材,因此普遍受歡迎。

四、培訓建議

1、精選培訓教師隊伍,提升培訓對象素質。培訓教師隊伍一般由高校教師、學科專家、教學一線骨幹教師組成。在培訓過程中,針對培訓對象的不同需求,提供相應的培訓教師。聘請理論功底紮實且熟悉教育教學實踐的高校教授,就教育最新理念、科研內容、幼教理論進行專題講座;鼓勵一線骨幹教師多上示範課、觀摩課,他們豐富教學經驗的分享對於新教師的工作具有直接指導意義;加強學科專家對培訓工作作有針對性的指導並作相關的講座,使被培訓者新理念、教育理論、教學實踐能力、教學科研能力等全方位素質得以提升。

2、準確把握培訓內容,保障培訓效果。幼教理念是幼兒園教師在日常工作和科研中最欠缺的知識點,這就要求無論是聘請的專家還是高校教師,在選擇培訓內容時都必須把幼教新理念作為培訓內容的重中之重,確保受訓教師通過培養,真正獲得自己急需的新理念、新知識,以指導其今後的實際工作,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也體現了國家實施培訓計劃的初衷,保障了培訓的效果。

3、迎合培訓對象需求,擴大下園觀摩比例。由於培訓教師來自於全省14個州市,加上甘肅省東西跨度大,經濟、文化教育水平有着較大差異,使得幼兒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方面相互學習和借鑑的必要性隨之增大。因此,下園觀摩不僅是受訓教師的共同要求,更應成為培訓者為拓展培訓對象視野、創造相互學習和交流平台的一個契機。在培訓方式的安排上,講座必不可少,下園觀摩更不可少,包括省、市、縣不同等級的示範幼兒園和普通幼兒園,確保高質量地完成培訓任務。

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篇4

一、基本現狀

(一)幼兒園配置基本狀況

20xx年末,延平轄區有幼兒園138所,其中:公立幼兒園20所,在園人數4898人;民辦幼兒園75所,在園人數10264人;普惠性民辦園20所,在園人數2150人;參與加盟、連鎖、併購幼兒園22所,在園人數4382人;無辦園許可園1所,在園人員159人。民辦園個數和在園人數分別佔總量的79.2%和68%。

(二)師資力量配置情況

從教職工人數方面來看,延平轄區幼兒園職工數有1829人,其中:公立園職工總數436人,專任教師320人,具有教師資格證的320人;民辦園職工總數1393人,專任教師798人,具有教師資格證的452人。民辦園專任教師佔總量的71.4%。

從教師收入方面來看,公立園在編教師月平均工資4696元,非在編人員月平均工資1900元;民辦園教師月平均工資1700元。公立園平均工資明顯高於民辦園。

從教師學歷方面來看,公辦園教師本科生學歷142人,專科及以下學歷106人;民辦園本科生學歷98人,專科及以下學歷643人。公辦園教師本科生學歷佔比高於民辦園44.1%

(三)學前教育經費投入與收費標準情況

20xx年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為5858萬元,佔財政性教育經費比重10.83%;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100元/生年,財政撥款標準100元/生年。

20xx年公辦園收費標準在340-410元之間,普惠性民辦園收費園最高限價800元,其他形式的民辦園收費標準在150-20__元之間。

(四)到20xx年教育資源目標與需求分析情況

20xx年延平區3-5歲幼兒數為14341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8.03%,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51.2%,全區公辦幼兒園招生4298人。

到20xx年,預測全區3-5歲幼兒數有21264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目標85.2%,專任教師總量缺口1000人左右,學位總量缺口4500人左右。到20xx年擬新建幼兒園20所,其中公辦園13所,新增學位數4050人;改擴建幼兒園數15所,其中改擴建公辦園6所,增加學位數1500人,新建、改擴建幼兒園所需資金預計21000萬元。

二、主要問題

(一)幼教資源短缺。一是隨着幼兒入園壓力不斷增大,幼兒園數量少、超規模、大班額情況十分突出。國家規定最大辦園規模為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但本次調抽的夏道中心園和新東方幼兒園平均每班人數均嚴重超過國家規定標準。二是公立幼兒園數量少,特別在近幾年的招生中更出現了報名人數嚴重超過招生計劃的問題,需要通過排隊搖號入園。同時現有辦園規模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

(二)經費保障不足。雖然學前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但僅佔財政性教育經費的10.43%,並且只有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幼兒園可以享受財政補助,而補助大部分都用於日常辦公、園舍維修、設備添置、教師培訓,所剩經費不多。大部分民辦幼兒園完全靠自籌經費支撐,有的園舍年久失修,教輔玩具短缺,教學設施簡陋,師資待遇不穩定,為了節省辦園成本,經常招收半托生和日託生,處於超負荷運轉。

(三)師資力量嚴重不足。一是公辦幼兒園在編的教師嚴重短缺。農村公辦附屬辦兒班10人以下不給編制,外聘的保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民辦園為了降低成本,低薪招聘低學歷非專業人員任教,無法保證教育質量。二是教師工資待遇偏低。全區外聘的教職員工(含公辦園)月工資(含其他福利待遇)平均不到1800元,特別是民辦園幼兒教師勞動強度大,很難保證"2師1保",因此,民辦幼兒園的老師遇到待遇更好的幼兒園就會立刻跳槽,老師流動性極大,人員不穩定,不利於幼兒園的發展。

(四)安全隱患不容忽視。一是安全意識不到位,部分園不重視幼兒安全能力的培養,安全應急預案操作性不強。二是部分民辦幼兒園租用非教學用房,不符合抗震標準且無網絡設施。三是部分園餐飲衞生條件差,消毒和防蠅設備不齊全,炊事員無證上崗現象嚴重,未配備保健保安人員。四是部分幼兒園周邊環境差,門前擺攤經營小食品者較多,直接危及在園幼兒食品安全。

三、幾點建議

(一)認真落實規劃建設扶持政策。一要把學前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安排和落實。在新城開發、舊城改造中,同步配套建設相應規模的幼兒園。對現有的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幼兒園,要逐步進行改造。二要把學前教育作為落實"惠民工程"的重要舉措,抓住國家加大財政投入發展學前教育的機遇,集中建辦一批高質量、示範性、標準化幼兒園,利用農村學校佈局調整閒置校舍改建幼兒園。

(二)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一要科學安排學前教育投入。嚴格執行學前教育經費保障政策,逐步將學前教育經費單獨列入各級財政預算,新增教育經費向學前教育傾斜,對農村困難家庭幼兒、城鎮低保家庭幼兒、孤兒和殘疾幼兒入園給予資助。二要出台民辦幼兒園補助政策。目前全區民辦幼兒園75所,佔全區幼兒園總數的78.94%,在園幼兒佔全區在園幼兒的一半多,這些民辦幼兒園,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公共財政投入的不足,為全區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由於收費較低、投入不足,民辦幼兒園與公辦幼兒園相比,在基礎設施、師資力量、職工待遇等方面均有較大差距。這種公、民辦幼兒園表像上的待遇不公平,造成的最終結果是在園幼兒受教育程度和效果的不公平。因此,應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培訓教師、結對幫扶、減免租金等方式,對符合條件的民辦幼兒園給予扶持、研究出台對民辦幼兒園的資金扶持政策。鼓勵社會力量捐資助園、投資辦園。

(三)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發展學前教育事業,教師隊伍建設至關重要。要通過多種途徑,建設一支穩定合格的師資隊伍。一是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會同編制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測算和核定幼教編制,繼續向省上爭取幼教編制。二是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會同人社部門制定師資補充方案,採取引進、簽約、招考、招聘、培訓轉崗等途徑,加快幼教師資配備。同時,在職稱評定、班主任津貼評審發放、評選優秀等方面,幼教與中小教享受同等待遇。三是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把幼教培訓納入教師整體培訓計劃,尤其要把中國小轉崗教師培訓作為重點,通過園內培訓、集中培訓、遠程培訓、專家引領、專業自修等途徑,努力打造一支素質較高的幼教師資隊伍,為提升我區學前教育質量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四)切實加強安全管理。幼兒園是幼兒活動、學習、休息的主要場所,肩負着培養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重任。一要加強安全意識教育,幫助幼兒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增強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定期進行應急預演練,確保緊急情況下教職工和幼兒能夠安全地撤離、疏散。二要督促落實幼兒園巡邏值班、防火防災、幼兒健康體檢等各項安全制度,對校舍、大型教玩具、消防器材定期檢查維修,發現安全問題應立即解決。三要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法規,餐飲消毒、食品留樣、防蠅防鼠設備應儘快配備到位,食品採購加工操作要規範。嚴格校車管理,堅決遏制違法違規駕駛行為。四要堅決清理整頓無證幼兒園,該關停的堅決關停,對民辦幼兒園條件差、安全隱患嚴重、限期整改後仍不能達標的,採取強制措施予以取締,不斷規範辦園秩序,推動學前教育健康發展。

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篇5

為了深入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促進我區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根據市學院、教師學校工作計劃要求,本學期全面開展了幼兒園教育教學、師資隊伍、課程設置等方面的調研工作。具體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

據調查統計,全區共有幼兒園83 所。按性質分別屬公辦、企辦、個人辦三種。其中,公辦3所、企辦1所、個人辦79所。全區幼兒園除4所無評定標準外,均通過分等定級。全區共有一級幼兒園23 所,二級幼兒園56所,省、市級示範幼兒園各2所。全區各類幼兒園共有園長103名,專職園長45名,佔園長總數的43.6%。全區共有專職幼兒園教師365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的有131人,佔教師總數 35.9%,中專學歷 151人,佔教師總數41.4%,高中以下學歷83人,佔教師總數22.7 %。

二、全區幼兒園教師隊伍素質及教育教學現狀分析

幾年來,在新《綱要》精神指引下,我區學前教育教學取得長足進步,以來獲國家級優秀課一節、省級優秀課6節、市級優秀課9節,獲省級活動區先進單位3個、市級5個,兩項實

驗課題結題並分別獲省、市優秀成果獎。5名教師成為省級骨幹教師,11名教師成為市級骨幹教師。在07省學前部組織的幼兒教師教學基本大賽中,我區教師榮獲金獎,也是撫順市唯一一名獲金獎教師。其具體工作措施和主要做法是:

1、健全分類指導的研訓網絡。多年來,針對我區地域廣、幼兒園數量多、類型複雜,其規模和發展水平不均衡等特點,將教研組劃分為企事業幼兒園、個體幼兒園和鄉鎮幼兒園三類,通過分層次建立健全各種制度,制定所應達到的不同要求標準,明確不同類型教研組的不同教研活動內容和發揮5所素質教育基地園業務上的龍頭作用,以及以評選優秀教研組為激勵機制,形成不同類型的典型經驗,推動全區研訓工作質量的不斷提高。

2、注重實效,提高骨幹教師培訓質量。具體做法:一是研培結合,形成合力。在工作中做到培中有研,研中有培,研培並軌,優勢互補,形成合力。二是拓寬渠道,形成立體培訓。充分發揮研訓部門與基層園兩個陣地作用,有不效利用電教、科研兩個研訓部門的教育資源,通過專題培訓,拜師結對,城鄉聯誼等形式,拓寬培訓渠道,形成立體培訓模式。三是創造條件,優化環境。創造條件,實現教研員對骨幹教師跟蹤聽課,面對面進行指導,定期召開骨幹教師公開課、評優課,教學基本功大賽等活動,優化骨幹教師成長的外部環境。四是確定標準,目標調控。從政治思想,文化業務素質幾方面制定骨幹教師標準,嚴格按目標去培訓,去評定骨幹教師,保證骨幹教師質量。

3、注重專業引領,強化園本培訓意識。引導基層幼兒園在研訓部門的專業引領下,進一步加強教師培訓,建立以園為主的培訓機制,提高園長園本培訓意識和能力,積極探索園本培訓的有效方法。一是學習園本培訓。什麼是園本培訓?園本培訓的意義何在?如何進行有效的園本培訓?在各園教師們的疑惑聲中,我們在全區開展了“走進園本培訓”系列活動,使每一位園長、教師對園本培訓有了初步的認識。

1、專題講座。我們逐步建立了教育專家和學科教育專家的資料庫,組織兼職教研員、教研組長面對全區教師、園長進行理論結合實際的講座。使園長、教師明確當前課改背景下,幼兒園開展自培工作的重要性。

2、現場觀摩。現場觀摩使幼兒園園長教師對園本培訓有了更為感性的認識。幾年來,我們先後組織到省、市內的8所幼兒園進行參觀學習,現場觀摩各幼兒園各具特色的園本培訓現狀。瀋陽南寧幼兒園“以科研帶動園本培訓”的方法給了大家很多的啟示。

3、研討交流。積累了有關園本培訓的理性和感性的認識之後,我們又組織進行“如何開展園本培訓?”的專題討論。通過相互交流,各所幼兒園都總結了本園的優勢與不足,並在園本培訓的選題、組織管理、培訓形式等方面達成共識。二是實踐園本培訓。項目培訓是園本培訓的主要途徑,不同的幼兒園根據不同的辦學要求、不同的羣體、不同的需求,設計解決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的培訓項目。在我們的精心指導和鼓勵下,蓓蕾幼兒園以“突破傳統,改變幼兒的學習方式”為幼兒園課改的主要內容。區幼將“以音樂活動為載體,提高幼兒音樂素質”確定為研究課題等,使園本培訓更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通過培訓和不斷的實踐,各幼兒園的教師和幼兒都有了切實的發展和提高。目前,我區共有4所幼兒園被省確定為省級園本研訓基地,形成了科學規範的培訓網絡。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總結我區幼教工作成果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目前我區幼教工作不可忽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

1、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一些幼兒園辦園者或管理者沒有受過專業教育,缺乏科學的管理措施,不能與教師交流、研討教育方法,只是注重組織開展有利於宣傳幼兒園的一些大型活動,阻礙了幼兒園辦園質量的提高。

2、《綱要》落的不實。一些私立幼兒園園長對學習貫徹新《綱要》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行動滯後,“綱要”頒佈已多年,幾乎沒有認真組織學習過,教學中出現了嚴重的“國小化”傾向。還有一些幼兒園對如何更準確把握《綱要》精神實質,以幼兒為本、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形式、克服重教輕養等方面還存在模糊認識。

3、課程設置不盡合理。部分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要求,教學方法和內容國小化現象嚴重,忽視省統編教材的使用,把市場上推銷的成語、三字經、拼圖識字等圖書當成教材使用,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

4、教師隊伍不穩定。一些幼兒園不按編制規定配備保教人員,保育員和教師界限不清,一個班只配一名教師,造成教師缺少備課時間和教研活動時間。難於外出學習。教師待遇低,加之沒有保教管理經驗,工作信心不足,流動性很大。

三、方法對策及工作設想

我區幼教研訓工作的基本狀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要求我們必須站在現實和發展的角度去審視和探索幼教工作,也必須運用改革的思維和創新的方法去發展幼教工作,並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法對策和工作設想。

一是要加強領導,積極制定全區幼教發展規劃。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奠基工程中的重要環節。我們要站在歷史起點上開創全區幼教研訓工作新局面,就要緊緊圍繞幼兒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幼兒素質的總體要求,結合全區經濟發展的現實狀況和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去構建全區幼教工作的發展戰略。明確全區幼教工作的近期、中期和長遠發展目標,推動幼教工作的科學發展。

二是要加強幼兒教師培訓,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要廣泛開展繼續教育和園本研訓工作。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打破時間和空間對培訓內容的限制,使培訓工作具有多樣化、彈性化、柔軟化的特點。使廣大教師能夠在有效的培訓中不斷地更新、積累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全面適應幼兒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

三是要創新教育方式,更新教育理念。要徹底轉變兒童觀,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轉變教育觀,實現幼兒園、家庭和社會教育同步;轉變課程觀,使教學向着動態的、開放的、自然和諧的方向發展;要樹立兩全思想理念、發展觀理念,幼教新課思想理念和軟、硬環境並重的思想理念,推動我區幼教工作早日步入科學發展的快車道。

結束語: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以兩個幼教法規為準繩,以貫徹新《綱要》為切入點,借幼教改革的的東風,加大力度搞好全區教師隊伍建設,使全區教師隊伍的德與才、知識與能力、素質與職能得到全面協調地發展,早日建成一支整體素質過得硬的教師隊伍,以適應幼教改革的需要。

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篇6

一、促進教師發展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根本

科學發展觀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這一核心,這是馬克思主義基本思想的體現,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是我們黨的宗旨和最新的執政理念的體現,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教師隊伍建設堅持以促進教師發展為根本,正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在事物發展過程中,主要矛盾決定了事物的發展方向,主要矛盾的解決對次要矛盾的解決有推動作用,因此我們辦事情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教師隊伍建設包括政治素質、年齡結構、性別比例、團隊精神、機制建設、教師發展等多個方面的工作。而人的發展是一切發展的核心,教師發展決定了教師隊伍建設的成功,並對其他方面的工作起到推動作用。因此,教師發展是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主要矛盾,是根本和關鍵。抓住了教師發展這個根本,就牽住了“牛鼻子”。

1、促進教師發展,要從全局和發展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教師發展對於教師隊伍建設的重大意義,優先籌劃,優先安排,優先落實,充分重視教師發展,對教師提出的有利於自身發展的要求,要盡全力滿足,並鼓勵教師主動謀求發展。

2、促進教師發展,要正確處理教師專業發展與其他方面發展的關係,促進教師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教師發展包括價值觀念、心理素質、情感態度、意志水平、專業發展等多個層面,這些層面之間是互動的。“在新世紀,教師專業發展在促使中小學生成長、保障基礎教育進步方面,被看成是比任何時期都關鍵的重要因素。人們對教育專業所期望的,是能使教師工作專業化,使教師超越能幹的教書匠而成為專業的教育家”。教師專業發展是決定教師發展進程的關鍵因素,因此要把教師專業發展作為教師發展的核心。教師專業發展包含知識的積累、技能的熟練、能力的提高,也包括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等等。首先要求教師將教書育人作為一種專業理想,將教育視為一件快樂的事情而全力以赴;其次,整合專業知識和技能,內化為自身素質;再次,要求教師具有教育智慧,這是教師成熟的標誌。促進教師發展,要以教師的職業為發展取向,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着眼點,採取切實有效、針對性強的措施來促進教師良好基本素質的養成,加快教師職業人成熟的進程,從而最終確立教師職業不可替代的專業化地位。並且,除了培養教師具有專業素質外,還要在心理、情感、意志水平等方面使教師得到均衡發展,努力培養教師的社會責任感,樹立為社會發展服務的思想,使其成為有完善人格的社會人。

3、促進教師發展尤其是專業發展,要採取多種切實有效的模式。多年來,教育界探索和實踐了多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模式,並在不斷進行新的探索。校本研修作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舉措和有效模式已經成為教育界的共識,也已經成為廣大教師的內在需求。概括地説,校本研修,就是廣大教師為了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依託學校資源優勢和特色,針對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的研究。

二、促進教師發展必須“以教師為本”

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應該有以下幾層含義:首先是關愛人,即保障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其次是發展人,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進而不斷滿足人民羣眾的物質文化需要;再次,從方法論上講,為獲得發展、使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一是要從“具體人”的實際出發謀發展,二是要充分重視人的因素,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真正地發展人。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力量,這要求充分重視內因的作用。發展人就要充分重視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教師作為專業人,其勞動有目的上的社會性和責任性、任務上的複雜性和艱鉅性、過程上的示範性和嚴格性、手段上的規範性和創造性、成果上的廣泛性和長期性等自身職業的特點。

(一)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發展,就必須充分重視教師的因素,重視教師自身的職業特點,堅持“以教師為本”。

1、“以教師為本”的第一要義是尊重教師。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943年發表的《人類動機的理論》一書中提出了需要層次論: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三是歸屬和愛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內在的自尊心;最高級的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較高層次的精神需要,是受到社會和他人認可的體現。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理應受到尊重。尊重教師,首先是對教師作為專業人的尊重。既要尊重教師獨立的人格、尊重教師的教學自主性和創造性,更要尊重教師的發展需求、尊重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尊重教師成長和發展的規律,即尊重教師發展的主體性,滿足他們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尊重教師自主確定自己在專業發展上的目標,自主決定以何種方式來滿足自己的發展需求,尊重教師通過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認識,覺察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必要性,瞭解自己所需要的專業發展活動方式與內容。教師個體的需要通常和他們實際教育教學目標直接相關,要尊重教師在學習取向上的差異與發展階段的差異,承認差異,尊重教師在差異之中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尊重教師,需要喚醒教師的主體意識,促進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學習方式和歷練方式發生全方位的變革,促使教師成為真正的教學的主人、研究的主人。其次是尊重教師在學校管理之中的主人翁地位。保證教師對學校工作的知情權、決策權、監督權,增強教師對學校工作的認同和支持,激發教師的主動精神和創造意識,形成對學校的信任感和歸屬感,進而使學校領導與教師共同構建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

2、“以教師為本”的第二要義是服務。服務必須是全方位的。首先是保障教師的利益,努力提高教師待遇,為教師發展解決後顧之憂,做好生活方面的服務工作,使教師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持續發展。其次是全心全意為教師謀發展。為教師發展提供硬件支持,創造和諧温馨的辦公環境,提供各種現代設施,使廣大教師在數字化的廣闊宇宙中自由採擷,在光電傳導之中與世界對話交流;為教師發展提供展示自我的廣闊舞台,為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競賽、學術交流和培訓、研討活動提供方便,創造條件,促進教師在交流與研討之中學習,在學習中發展;為教師發展搭建廣闊的校內外交流平台,立足校本,切實開展校本研修活動;等等。總之,從物質與精神、內部與外部、軟件與硬件多個方面為教師謀發展、促發展。

3、“以教師為本”的第三要義是激勵。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教師的工作,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將對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巨大推動的作用。恰當的激勵能夠把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保持好、調動好和發展好,並對整個教師隊伍的發展起到導向作用。

(二)激勵教師,前提是實現評價體系的創新。只有對教師作出了正確的評價,才能實施正確的激勵,激勵的作用才能得到真正發揮,科學、合理、公正、嚴格的評價機制是發揮激勵作用的前提。評價要以激勵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為目的,強調教師在評價之中的主體地位、民主參與和自我反思,注重評價對象的差異性和多樣性。

1、評價主體要多元化,改變以往只有領導評價的狀況,構建教師自我評價為主,學生評價、家長評價、領導評價、同事評價和社會評價有機結合的教師評價體系,使教師從多方面獲得信息,不斷促進自身發展。

2、要堅持以教師自我評價為核心,這是教師在回答“要做什麼”、“為什麼做”、“怎麼做”、“做得怎樣”、“怎樣改進”等一系列問題的過程。

3、評價體系要立足於“向前看”,堅持發展性原則,將立足點放在教師的未來發展方面。在實施評價體系時,要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倡導教師以評價促進自身發展。研製可操作的教師自評指標,研製評價的過程管理實施方案。對教師進行自我評價教育,增強教師自我評價的意識,提高自我評價的能力。注重教師的自評結果,落實評價反饋。在教師自我評價以後,校長要儘快以談心、座談等方式給予積極的肯定,並給出建設性的意見,提出更高的希望,提供有效的幫助,使教師自我評價在促進教師發展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激勵教師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採取正確的激勵方式。結合激勵的對外競爭性、激勵的對內公平性、學校自身的支付能力三個方面,針對不同的教師,提出與之相適應的激勵方式,充分考慮物質與精神、長期與短期、團隊與個人、正向與負向的各種激勵方式,並形成具有特色的組合。“物質激勵”是使教師努力工作的重要的激勵方式,然而物質激勵必須公正,一個人對他所得的報酬是否滿意不是隻看其絕對值,而要進行社會比較或歷史比較,通過相對比較,判斷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對待,從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和工作態度;同時,物質激勵必須反對平均主義,平均分配等於無激勵。精神激勵可以有很多方式,

1、領導們自身行為的“楷模激勵”,領導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處處做教師的楷模;

2、體現領導們親和力的“情感激勵”。領導們要理解、尊重、依靠、關心、信任廣大教師,既要在工作之中為他們創設機遇,又要在政治上給予關心,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教師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以後,必定會以更大的努力投入工作,從而促進了自身發展。

3、工作之中的“責任激勵”。責任是教師身上最為寶貴的財富,體現的是得到了校長的信任並給予自己鍛鍊的機會。賦予教師責任是調動教師責任心的一種有效方式。

4、決策之中的“參與激勵”。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的參與程度越高,其積極性越高。尊重教師的意見,就是要教師自己確定目標,並努力實現目標。

5、對教師發展的“目標激勵”。大多數教師都希望自己能將工作做得更好,使自己更具發展潛力。幫助教師建立不斷超越自己的個人發展目標。等等。總之,校長要了解教師的精神需求,藝術地激發並真正的滿足所有教師追求自我發展的慾望,這才是激勵的最高境界。

“以教師為本”落實到行動之中,就是尊重教師、關心教師、服務教師、發展教師,就是盡一切努力調動教師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盡一切努力滿足教師發展的需要。

三、促進教師發展需要建設高品位的校園文化

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要促進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物質的因素不可忽視,精神文化的因素更不能忽視。一定羣體所形成的文化和大多數人的行為方式對個體的思想和行為有巨大的影響和類化作用,它會成為個體評價自我的內在尺度,去規範個體行為;它又影響並形成了羣體的需要結構,必將有效地激勵個體為未滿足的需要而不斷前進。從哲學上講,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重要條件,有利的外因對事物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教師是專業的文化人,比社會上其他職業更需要高品位的文化生活。校園是教師文化生活的主要場所,要促進教師發展,必須建設高品位的校園文化。

文化的核心正是人本身,人是有理想、有實現自身價值追求的。崇高的理想對人生、對社會有重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1、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使廣大教師以培育優秀人才、發展先進文化和推進社會進步為己任,成為為人民服務的踐履篤行的典範,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在這個過程之中,實現自己專業發展和人生價值。

2、努力塑造為全體教師認同和共有的價值理念。要引導教師形成求真、向善、尚美等價值理念。價值理念被教師內化需要過程,需要鍥而不捨的努力。可以把價值觀念滲透到學校的各種制度之中來規範;可以通過專家學者的講座來啟迪;可以通過校園活動來薰陶;可以通過校內典型人物事蹟的宣傳來示範。

3、營造濃郁的學術氛圍。通過組織專家講座、案例分析、研究課、大型集體備課、教學競賽等活動,促進教師交流學術思想、撞擊學術火花、訓練學術思維、激發學術智慧、加強學術互動、提升學術品味,進而營造濃郁的學術氛圍,激發廣大教師投身學術研究的熱情,促進自身發展。在學術研究之中,教師之間以誠相待、以業為緣,打破了自我封閉的枷鎖,提高了自身的人際吸引力,構建了良好的人際關係。

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就是一個場,它凝聚人心、化解矛盾、提升了精神生活,使學校成為教師的精神家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校。解決當前我國教育事業的主要矛盾,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勢在必行。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堅持“以教師為本”,促進教師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建設一支政治素質優良、業務基礎堅實、實踐經驗豐富、創新意識濃郁、整體結構合理的研究型教師隊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使學校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篇7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xx年度工作要點安排,4月15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霞同志帶領由人大教科委、研究室有關人員組成的調研組,在縣教育局長邱春力的陪同下,對全縣鄉鎮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先後實地察看了平邑鎮常柴希望國小、温水鎮中學、銅石鎮中學、白彥鎮後河完小、流峪鎮中學、平邑鎮東陽完小黃草教學點等單位,召開了由鄉鎮黨委政府領導、教師代表、學校負責人蔘加的座談會,認真聽彙報,廣泛徵求意見,基本掌握了全縣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目前,全縣共有鄉鎮中學20所,288個教學班,在校生14437人,現有在編教職工1865人;國小175所,1542個教學班或教學點,在校生58455人,教職工3850人。

近年來,我縣始終把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首要位置,不斷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積極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挖掘教師隊伍潛力,教師隊伍建設不斷進步。

一是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優化。有計劃的引進優秀教師,包括考錄應屆大學生和在職優秀教師。自20__年開始,對師範類畢業生的安置,採取“逢進必考”的機制,嚴把入口關,目前,已選拔了336名大中專、本科畢業生充實到了鄉鎮中國小。同時,對撤併學校的教師根據需要統一調配,實現了教師隊伍的優化組合。

二是師德創建活動成效顯著。近年來,我縣以“師德標兵”評選為抓手,以師德報告會為主要形式,狠抓了師德培訓、師德考核工作,並把師德師風建設與各類評先樹優相結合,有力地促進了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全縣農村中國小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教師、業務骨幹和師德標兵。目前,全縣農村中國小有山東省特級教師9人,齊魯名師1人,沂蒙名師6人,市級教學能手81人,縣級教學能手437人,省級優秀教師42人。

三是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從全縣鄉鎮中學教師年齡結構分析:35歲以下教師833人,佔教師總數的44.7%;36至45歲教師603人,佔教師總數的32.4%;46—60歲教師425人,佔教師總數的22.8%;鄉鎮中學中青年教師佔主體,並形成了合理的梯度。從全縣農村國小教師年齡結構分析:35歲以下教師1019人,佔教師總數的25.9%;36至45歲教師579人,佔教師總數的15.3%;46—60歲教師2327人,佔教師總數的58.8%;教師年齡梯度不明顯。

從鄉鎮中學教師職稱結構分析:有高級職稱340人、中級職稱942人,初級職稱554人,分別佔專任教師總數的18.5%、51.3%、30.1%,職稱比例比較合理;從農村國小教師職稱結構分析:有高級職稱30人、中級職稱3032人,初級職稱853人,分別佔專任教師總數的0.76%、77.45%、21.78%,教師職稱比例基本合理。

二是制度建設不斷強化。近年來,縣政府先後制定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管理的意見》、《全縣教師隊伍管理暫行規定》等10餘項促進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規定,鼓勵教師參加學歷提高教育,堅持開展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大規模培訓現有教師,形成了繼續教育、學歷提高教育、校本培訓相結合的教師培訓工作機制,全縣教師隊伍建設走上了規範化、科學化的軌道。

二、存在的問題

(一)從農村國小教師隊伍來看,有四個問題比較突出:

一是教師隊伍老齡化嚴重。全縣農村國小教師平均年齡46歲,30歲以下教師只佔15%,51歲以上教師佔42%。自20__年至今,國小教師隊伍中離崗人員已達704人。55週歲以上的男教師和50週歲以上的女教師已達845人。以白彥鎮後河完小為例,全校共有教師17名,50歲以上的教師達14人,年齡最大的58歲,這種現象在村級國小比較普遍。如果根據省裏規定的師生比例核編,我縣農村國小教師超編,但由於農村國小教學點分散,任課教師年齡偏大,不能在教學第一線的人員較多,因此,我縣農村國小實際缺教師300多名。為滿足教育教學的基本需要,教師的缺口只好由代課教師來補充。如平邑鎮常柴希望國小共有24個班,按規定至少需要50名教師,而全校只有20名正式教職工,年齡超過50歲的有18名,為了開好課,鎮裏和學校只好聘用25名人員擔當起教書育人的重任。

二是教師學科結構不合理,工作量過大。按省裏規定的“開齊課程,開足課”的要求,國小各個年級必須開齊音樂、體育、美術和社會實踐活動課,國小三年級以上必須開設英語、計算機課,這些學科都需要專業對口的教師執教。由於教師缺乏,教非所學、學非所教以及一人代多科的現象不同程度上存在。如白彥鎮後河完小的一個教學點就有一名國小教師教授語文、數學、品德、美術、體育和社會六個學科,這種做法不僅加大了教師的負擔,而且教學質量難以保證。

三是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偏低。從調研的情況來看,國小教師隊伍第一學歷中專以上的人數不多,有一部分是轉正多年的民辦教師,年齡多在50歲以上,大部分是憑經驗開展教學,自身知識更新緩慢,接受新知識、掌握新教法的能力較弱,與當代國小生的代溝越來越深,已經不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四是教師職稱福利待遇較低。一是專業技術職務不合理:全縣共有農村國小教師3850名,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30名,所佔比例僅為 0.78%。職稱比例的失調,使長期工作在艱苦環境下的教師們很難接受。二是教師工資福利低。僅在工資表上看,同樣學歷、教齡和職稱的教師,農村中國小教師的工資就比縣直中國小教師低兩三百元,而且福利待遇更是明顯低於縣直中國小教師,這給鄉鎮中國小教師隊伍的穩定帶來負面影響。平邑鎮東陽學區黃草坡教學點的劉校長説,他在這所學校工作了12年,除教師節全體教職工在一起吃頓飯外,12年加起來的福利只有200元,平均一個月不到1元4角錢。另外,代課教師工資僅300元,可是,根據有關文件精神,這些平均幹了20多年的代課老師將要被辭退,如何辭退,辭退後學校如何辦下去?都是問題。

(二)從鄉鎮中學教師隊伍來看,教師資源不均衡,有的超編,有的缺編的現象比較突出。全縣共有鄉鎮中學在校學生14437人,現有在編教職工1865人。按新標準師生比核定編制,超編300多人,特別是縣城周邊中學富餘教師較多。如温水中學,現有教職工82人,學生88名,出現了師生比例接近1:1的情況。而有些鄉鎮中學缺老師,如流峪鎮中學,24個教學班,在校生1365人,現有在編教職工71人;根據省裏有關規定,該校需要在職教師104名,目前,該校缺33名老師,為了開展工作,只得採取教師跨學科教學、非專業任教、播放磁帶等不符合《山東省中國小管理基本規範》要求的形式開課。

產生這種教師資源不均衡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我縣還未落實“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在現行體制下,鄉鎮教師的工資、養老保險等福利待遇由所在鄉鎮負責。教育系統調配教師,個別鄉鎮政府擔心工資福利支出負擔重,存有不願接納的.問題,致使鄉鎮之間的教師交流,難度大、問題多、教師資源不均衡的現象越來越突出。

三、建議

(一)要儘快落實“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建立和完善教師合理流動機制。縣政府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全面落實“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優化整合教育資源,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要完善並認真實施《平邑縣鄉鎮中學教師優化整合實施方案》,對鄉鎮中學超編的學歷較高、相對年輕的教師,進行科學合理地調配,最終實現全縣範圍內教師合理配置。

(二)要創新中國小教師隊伍管理體制。要解決鄉鎮中國小教師結構不合理的現象,縣政府一是要建立嚴格的教師准入制度,堅持新進教師必須具有教師資格和相應的學歷條件,所有教師必須持有相應層次教師資格證書上崗;要優化教師隊伍,逐步解決師資在年齡、來源、學歷、專業、職稱等方面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儘快改善我縣教師隊伍結構。二是要建立新教師年補充機制,為保證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縣政府應根據教師隊伍年齡、學科結構情況,在計劃內,通過考試的形式公開招聘新教師,逐步解決農村教師隊伍老齡化和部分學科教師缺額現象。三是要加大優秀師範畢業生的儲備,對學校核定編制時另外增加5%—10%的後備師資儲備編制。四是要建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激勵機制,為鼓勵廣大教師特別是農村中國小教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當稱職的教師,在教師職務評聘、評先樹優、年度考核等活動中,要向農村教師傾斜,不斷提高農村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儘快解決我縣教師隊伍中同工不同酬的問題。我縣目前實行的雙重管理、以鄉(鎮)為主的教育體制造成農村中國小與縣直中國小之間的教師工資、福利等存有較大差距的問題,這種同工不同酬的問題在全市已有7個縣區得到解決,我縣也要儘快研究解決。要以“讓農村孩子享受到同等的教育”為目標,提高農村中國小代課老師的工資福利待遇,並依法做好清退工作。為解決農村國小缺乏年輕教師的問題,縣政府可借鑑國家實施的西部支教的方法,給在農村任課的教師特別是偏遠地方的教師發放生活補助、交通補貼等配套措施,鼓勵青年教師到農村任教。

(四)要加大對危房改造力度。我縣農村中國小校舍維修投入相對不足,新增和潛在危房較多。在我們調研看到的三所國小中,常柴希望國小和東陽完小黃草教學點的教室,在20__年前就被定為D級危房,至今沒有改造。建議縣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徹查我縣學校危房數量和麪積,積極向上級爭取專項資金,按照上級的有關要求,千方百計地籌集配套資金,加大對校舍升級改造、校舍維修、設備維護等基礎建設的投入,儘快完成危房改造工作。

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篇8

一、調研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均GDP的增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然而,隨着人均GDP的增長,城鄉收入差距也在急劇加大。20__年全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1049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255元,兩者的收入比為3.22:1。隨着我國社會發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區之間、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問題進一步凸顯,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和諧社會的基礎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則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和核心,沒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社會和諧。教育作為推動社會變革與發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響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效率目標,又可以影響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公平目標。

社會的教育在社會流動、社會分化中具有“篩選器”的功能,又具有穩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視為實現社會平等“最偉大的工具”。按照現階段提出的新要求,我們應該以和諧理念來引領教育發展,通過推進教育的公平、公正,來促進社會的公平、公正,通過構建和諧教育,來推動構建和諧社會的步伐。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只有農村得以發展,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農村發展的基礎是搞好農村的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是地方事業,擔負着為地方培養人才的重要任務。基礎教育辦得好壞,直接關係到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然而,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卻不容樂觀。

二、調研對象

此次我調查的對象就是針對農村的基礎教育現狀展開的。基礎教育,就是人們在成長中為了獲取更多學問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識。基礎教育,作為造就人才和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國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中佔有重要地位。中國的基礎教育包括幼兒教育、國小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報告的研究範圍主要是有關我國農村地區基礎教育的現狀。

三、調研目的

1、通過進行實地調查和網上搜集資料,活的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信息。

2、分析農村基礎教育所存在的問題,並找出出現問題的原因。

3、通過分析具體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現狀的案例,切實掌握農村基礎教育問題出現的原因和解決的途徑。

4、對本地區的農村基礎教育問題進行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

5、探索解決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途徑,共同探究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方法。

四、中國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分析

自1986年國家義務教育法出台以來,特別是《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實施以來,我國的農村基礎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但由於農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後天失調,所以農村教育狀況並沒有實現質的飛躍,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一)政府投入有限,農村基礎教育經費嚴重不足,辦學條件差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一定的財政支持。農業經濟發展緩慢,農村財政緊張,各種經費特別是義務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導致農村學校的持續發展難以實現。中國是個農業大國,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在校生佔全國在校生的絕大多數。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合計約1.93億人,按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70%算,農村在校生約1.3億人。

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經費總投入中義務教育階段所佔比例過低,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佔總投入的比例始終低於60%,而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佔總投入的比重近年還不足30%。而且,在農村義務教育總投人中,政府的財政撥款所佔比例也不高。儘管近年中央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向農村義務教育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達到64.9%。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縣鄉財政與農民負擔”課題組20__年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農村義務教育的投人中,鄉鎮一級的負擔竟高達78%左右,縣財政負擔約9%,省地負擔約11%,中央財政只負擔了2%。而在國外,中央政府是義務教育資金來源的主渠道,有的國家中央政府投入佔整個基礎教育投入的比重高達80%。

長期以來,農村義務教育主要以農民投入為主。尤其是農村税費改革以前,農村義務教育事實上主要由農民承擔。税費改革後,農村基礎教育的經費來源基本是以鄉鎮財政撥款為主,輔之以農村教育費附加以及收取學雜費、教育集資等。鄉級財政在農村義務教育中承擔了全部責任。農民的“合理”負擔成為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支柱。農村税費改革之後,在農民減負的同時,教育也大幅度減收,一些地方農村義務教育財政狀況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於經費不足,農村中國小的教學設施十分落後,一些中國小的基本辦學條件得不到保障。20__年,我國農村地區危房比例仍然較高,全國國小和國中一共有4542.3萬平方米的D級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約1750萬平方米,因自然災害受損的校舍約200萬平方米,國小和國中校舍危房率分別為5.6%和3.7%。雖然20__年,國家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新的保障機制,許多學校新修了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但在教學儀器、實驗設備、圖書資料、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方面,農村中國小與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術水平更低,從而最終導致農村學生流失。

(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教學水平低,教學質量堪憂

教師隊伍的建設,在整個教育環節中至關重要。師資力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校的教育質量。調查發現,農村教師隊伍的現狀不盡如人意。

1、師資力量匱乏,農村師資“缺血”

由於農村教師待遇低,生活條件差,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嚴重,很多人不願到農村任教。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寧願在家待崗,也不願當鄉村教師。同時,家裏有門路的、教學水平稍高的教師也想辦法擠入城市。再加上這幾年城市學校擴招,一些學校的師資力量不足,也開始從農村招聘教師。隨着進城教師的擇優錄取,越來越多的優秀教師流向了城市。由於師資的流失,貧困農村的中國小校裏一個教師跨年級、包班上課的現象司空見慣。在農村許多學校美術等方面的教師嚴重缺乏,無法適應新課改後的需求。另外,造成農村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教師的單向流動,即優秀教師只具有向上的流動性。如果村裏的老師教得好,則入編進入鎮裏的學校,鎮裏的老師如果教得好,則進入縣城裏的學校。依此類推。這種帶有剛性的評選機制導致農村基礎教育系統只能得到較差的師資來源。農村師資原本“先天”不足,無奈又遭流失之痛,農村師資嚴重“缺血”。

2、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師專業化程度偏低

農村中國小教師學歷普遍偏低,學歷達標與能力達標存在較大落差,教師素質參差不齊。以湖南省為例,農村國小專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佔的比例不到城鎮的20%,國中也只相當於城鎮的一半,如衡陽市農村學校教師第一學歷合格率為22.7%。儘管通過大規模的學歷補償教育和在職培訓,農村教師學歷達標率得到極大提高,但教師素質仍然不能滿足義務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農村一些學校的大部分教師是本鎮(縣)未考上大學的高中畢業生,甚至一些國中畢業生也當起了教師,很多貧困縣還有一部分教師國小畢業。另外,相當一部分農村教師教育觀念陳舊,知識老化,教學方法落後,難以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他們無法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使得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形成不了梯隊,專業化程度不高。教師的低素質直接影響、限制了學生素質的提高。由於教學質量不高,農村一些學校的生源逐漸流失。在一些地區,“村國小到中心國小,中心國小到縣城國小,優生不斷流向縣城”已成了趨勢。長此以往,學校將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並將隨着這種惡性循環而趨於萎縮。

(三)家庭貧困,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

在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由於教育投資少,本應由財政支付的教育經費負擔轉移到農民家庭,義務教育已無義務之實,老百姓需要自己負擔學費。農民一年的收入本來就很少,大部分用來支出子女的學費,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現了教育致貧現象。農民不堪教育費用的重負,導致其子女失學、輟學。另外,近年就業形勢不太樂觀,職業教育極不發達,導致學生在大學學的知識在農村派不上用場,使得農村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一些家長認為,與其讓孩子讀書,還不如讓孩子早點出去打工掙錢以貼補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較困難而成績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財力的制約,對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連國小都沒有畢業。貧困人口失去學習機會,也就限制了他們獲得個人發展的機會。

五、營勝村基礎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調研我來到了遼寧省丹東市五龍背鎮的一個普通的鄉村-營勝村,調研結果如下:

(一)教育現狀

據xx年數據顯示該村約有人口1500多,學齡兒童接近200多,全村只有一所國小,六個年級共有教師9名,9名教師中無本科以上學歷者,7名專科學歷,2名國中學歷,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5人。調查發現,該村基礎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方面,師資力量缺乏教師不配套和跨年級上課現象嚴重,很多教師都是上了這門課再上那門,由於照顧不過來,只能讓一些班級學生自習或做作業。我們還了解到由於農村教師的待遇低,辦公條件差,農村基礎教育崗位難留人,老師調動頻繁。另一方面,教師隊伍普遍存在學歷低、職稱低、素質低的“三低”現象。大部分教師為“民轉公”教師,由於他們的年齡偏大,業務素質在短期內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臨的主要問題

1、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質偏低。由於受政策因素的制約,該村近3年未補充過教師,導致教師嚴重不足和失衡。而鎮上的中心學校和交通條件較好的學校教師普遍超編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質偏低。同時由於一批學歷低、素質不全面的人員進入教師隊伍,再加上“民轉公”教師,使得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年齡結構也不合理。農村課程改革對目前的農村教師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它要求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角色行為必須實行全方位的轉變。由於農村教師隊伍年齡資歷、學識水平、身心狀況差異較大,因此轉變過程困難很多。

2、學校管理方面有待改進。一是校長結構欠合理,老的老了,工作精力有限;年輕的又過於年輕,沒有什麼工作經歷,更談不上有較好的工作經驗。二是部分校長對學校的管理工作較為片面,只注重學校教學管理,對教學管理以外的,如學校安全管理,學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夠。

3、學校經費困難。實施“一費制”和“兩免一補”後,人民羣眾的負擔的確減輕了,但學校的辦公經費受到一定影響,由於政府財力有限,上面的撥款也難以及時足額到位,使學校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受到一定的影響,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無法實施,如校舍建設、綠化學校的創建等。

六、關於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對策思考

針對農村基礎教育出現的困難,今年我國提出了實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國家、社會團體和個人為保障適齡人口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從政策、物質和資金上對貧困地區和貧困學生所提供的援助。限於農村的基礎,農村地區難以實現教育的自救,因此,積極發揮政府的調節功能,及時實施農村地區的教育救助就成為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教育經費方面

1、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力度,同時建立農村教育財政保障機制

緩解基礎教育投入問題的關鍵是解決財政乏力的問題。教育是一種公共產品,應當由政府承擔責任。建議國家增加對教育的投入,並嚴格規定農村教育投入的恰當比例。我國許多省在農村税費改革後,農村教育費附加和農村教育集資被取消,縣鄉財政收入減少,為了保證縣鄉對基礎教育的投入,中央應確定一定比例的税收進行轉移支付,專門用於農村基礎教育。切實發揮國家公共財政資金在配置農村義務教育資源中的絕對主體作用,構建基礎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財政、省級財政承擔的財政轉移支付體制,最終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和保障農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機會的長效機制。

2、拓寬籌資渠道,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

由於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還沒有達到完全支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水平,所以從長遠發展來看,農村教育經費完全靠國家長久支付的可能性並不大。要想使農村義務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除了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保證外,還應該通過其他渠道盡可能多地籌措經費。比如可以建立“義務教育基金會”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捐助;讓全社會都來關注和支持義務教育。所得的資金由政府根據有關政策統一進行調配,切實定向用於農村教育。同時建議國家出台農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證農村教育的優先發展。

(二)師資方面

1、加強對農村教師的培訓,不斷提高農村教師的專業水平

農村教師信息閉塞,接受培訓的機會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學方式都與城市的教師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級政府要大力開發並充分利用國內外教育援助項目,加強對農村校長和教師的培訓。同時在教師繼續教育政策方面對農村教師要有所傾斜,比如為農村教師提供免費的培訓,適當增強教師培訓名額等。對農村教師進行培訓,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內容,同時還要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注重教師實際教育教學素質的提高和教師的實際教學效果,以切實提高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師流動機制

政府要採取有效措施,實現教師的雙向流動。實施“教師交流機制”,把城裏的老師交流到農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帶動農村的教育;農村教師則到城市學校去實習,充實提高,以解決農村教師單向流動的問題,切實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從根本上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從而有效控制輟學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規定,剛畢業的大學生必須到農村支教一年,並把支教作為將來評職稱的一項條件。同時給予支教大學生提前半年轉正的優惠條件。20__年,鄭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從20__年起,鄭州市將在5年內實現所有城市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1年。鄭州市教育局文件規定:從20__年起,市直學校每年下鄉交流人數應不低於全體教職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對農村有所傾斜,比如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巡迴授課,鼓勵緊缺學科教師的流動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師範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

由於農村學校條件差,工資待遇低,大部分大學畢業生不願到農村去。他們一是害怕無機會再進城市的學校,二是擔心自己到農村會被同化。因為農村教師教育觀念落後,教師專業化水平不高,再加上農村學校硬件設施嚴重不足,新教師難以進行教學改革。為吸引師範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政府就要給予到農村任教的師範畢業生一定的優惠政策。

4、充分利用農村的現有資源與條件開發本土的教育教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在硬件上相差甚遠,在短期內不能改變現狀的情況下,農村學校的教師也不能總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農村一切可用的現有教育資源,揚長避短,發揮自身的優勢,彌補不足,開發適合本土的教育教學模式,提高農村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貧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變一個人命運的重要途徑。貧困家庭在社會資源尤其是教育資源的享有方面,處於不利的地位,如果沒有輔助性的機制保證他們得到教育的公平,那麼貧困本身則有可能成為“世襲”的不幸命運。這種個人命運的惡性循環。最終使整個社會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採取措施,把對貧困學生的教育救助作為農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穩定的教育救助機制

各級政府要成立貧困家庭學生救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貧困學生救助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中國小救助受援捐贈中心”,同時還要增配全額撥款事業編制,設立中國小貧困學生救助專項資金,並將助學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標管理,明確各部門職責,整合各方面力量,統籌協調和指導本地區的經常性助學活動,推進救助貧困學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對貧困學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資金為主,繼續執行“兩免一補”政策並要落到實處。同時要以經常性捐贈活動為載體,組織和發動各界人士捐款助學,對口幫扶。目前,無論是政府的救助、社會的捐助,還是學校的獎勵與減免,總體來看教育救助覆蓋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額度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級財政要每年安排貧困學生專項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擴大教育救助範圍

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國民收入不斷提高,我國逐步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已成為可能。20__年1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京舉行記者招待會,教育部首次發佈《全民教育國家報告》。該報告列出了我國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的時間表:到20__年,使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都能享受到“兩免一補”(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費),保證不讓一個孩子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到20__年,全國農村地區將全部實行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到20__年,全國將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然而,政府、社會對高中教育的貧困救助問題,相對來説關注不夠,雖然有一些相關政策,但執行中存在若干問題。從全國範圍看,多數地區至今缺少剛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進行教育救助時,要把救助的範圍擴大到高中。

總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多管齊下的教育救助體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農村教育救助及時性、長效性的重要保證。

七、啟示與結語

通過幾天時間的調研,我對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有了初步的認識,以上就是這次實踐活動所獲得的一些具體情況,但光了解情況並不夠,既然是調研報告,就要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從調研的對象——營勝村以及參考整個中國的農村基礎教育來看,我認為,中國農村的基礎教育之所以令人堪憂的原因有:一是國家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不夠。農村本身的經濟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進經濟發展的的一個重要環節,中國是個農業大國,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不夠,教育對經濟的促進就體現不出,長此以往,便形成了惡性循環。這是中國農村基礎教育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二是師資力量的嚴重缺乏和不精。廣大農村地區師資稀少並且專業度相比之下嚴重不足,這對農村教育是嚴重不利的。三是農村家庭本身的貧困問題致使農村基礎教育始終得不到提高,“沒錢上學”是廣大農村孩子受教育的一個嚴重的障礙。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村的問題是中國的重要問題,而農村的教育問題更是解決農村問題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調研的是營勝村而言,他們就亟待靠經濟去幫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經濟、推動經濟增長,以此來實現民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才能讓營勝村變得富有,和諧,美好,才能讓中國更加強大,富強,和諧,穩定!

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篇9

一、調查背景

研究部署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政策措施時指出: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辦好學前教育,關係億萬兒童的健康成長和千家萬户的切身利益,關係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要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為此要採取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強化對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導、完善法律法規,規範學前教育管理等措施來發展學前教育。《太倉市中長期教育規劃和發展綱要》中也提出了要加快學前教育優質健康均衡發展,到20__年省市優質園要達95%。幼兒園教師作為幼兒園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幼兒教育相互依存。要打造一支勇於創新、敢於實踐、善於研究、樂於奉獻的教師隊伍,不僅是幼兒教育發展的要求,更是社會時代對教師的要求。只有加強了教師隊伍建設,提高了教師的素質,才能促進幼兒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為此,我們在太倉市城廂鎮幼教中心新毛幼兒園開展了幼兒園教師隊伍現狀的調查工作,希望通過調查,瞭解本園教師隊伍的現狀,找出制約教師隊伍建設的問題,對症下藥,加大教師隊伍建設的力度,促進新毛幼兒園的發展。

那麼,近6年來,在逐步將《綱要》中的教育理念和目標內化為自己的教育觀念和價值追求的過程中,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有哪些途徑?專門的培 訓機構和教師自身在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中取得哪些經驗?又遇到哪些困難?我們特此做了一問卷調查,以瞭解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現狀,並試圖就現實存在的問 題做一些思考。

二、調查對象及問卷設計

20__年10月,我們幼兒園隨機發放了80份調查問卷,回收71份,回收率為88.8%,全部為有效問卷。調查問卷的設計主要由反 映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途徑的四大部分構成,每部分又分若干個具體問題。前三部分主要是客觀題,採用填空式或選擇題形式;最後一部分為主觀題。調查問卷具體 內容包括:

(1)幼兒園基本情況,如名稱、地址、性質、幼兒班數和人數等;

(2)幼兒園園長與教師基本情況,如園長和教職工年齡、學歷、教職工的穩定性 和待遇、教職工工作時間等;

(3)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主要途徑;

(4)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遇到的困難以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建議。問卷由各幼兒園的園長 或業務園長根據本園教師的實際情況填寫。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幼兒園性質

幼兒園的性質是制約幼兒園發展的重要因素。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在被調查的71所幼兒園中,私人辦園比例最高,達45%,近總數的一半;其次是集體辦 園(佔18%)、企事業單位辦園(佔15%)、教育系統辦園(佔14%);街道辦園所佔比例最低,為8%。比較而言,私人辦園發展迅速,成為幼兒園教育的 主力軍;而通常所説的公辦園、街道辦園、企事業單位辦園比例逐年減少。這反映了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企事業單位改革對幼兒園教育的影響。從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到,教育系統辦園、企事業單位辦園以及一些規模較大的幼兒園的教師專業成長的條件較好,主要表現為幼兒園領導重視、外出學習機會較多、教師參加各種學習的 積極性較高等。而部分幼兒園因為園領導不重視、教師人數不足、外出影響教育教學工作,教師流動性較大、專業培訓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等原因,無法保障幼兒園 教師專業成長的權利和機會。

(二)幼兒園師資情況

園長、教師的素質是幼兒園發展之根本。調查結果顯示,幼兒園園長學歷具體情況是:有57%的幼兒園園長已取得大專學歷,37%的園長具有中專或高中學 歷,6%達到本科學歷,除個別以外,園長們取得的學歷都是學前教育專業。與10年前相關資料對比,幼兒園園長學歷有明顯的提高,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園長的學 歷提高是通過在職學歷培訓完成的。這反映了幼兒園園長非常重視自身專業水平的提升,同時園長素質的提高也是保證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幼兒園管理、教育教 學水平提高的根本保證。

與此同時,幼兒園教師的素質也有明顯的提高。從教師職稱的`統計數據看:12所幼兒園擁有幼兒園高級職稱的教師,28所幼兒園擁有幼兒園中級職稱的教 師。教師學歷的統計結果是:21所幼兒園擁有本科學歷的教師,專科學歷教師比例佔30%以上的幼兒園有40所,具大專學歷的教師比例高於中專學歷的教師比 例的幼兒園有24所之多。

幼兒園園長和教師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提高幼兒園教育水平提供了有力保證,但同時給一些負責和管理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專門的在職培訓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如幼兒園教師對更高層次的學歷培訓需求越來越迫切,對各種培訓內容、形式等的要求也更趨專業化,普遍希望培訓能與信息時代的特點、與幼兒教育改革和發 展現狀相適應等。

另外,關於幼兒園從業人員的工作時間,調查結果如下:有25%的幼兒園工作人員每日工作的時間是在8小時以上,每日工作時間為8小時的佔63%,少於 8小時的僅佔6%。從數據統計上看,幼兒園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並不算過長,但要注意的是:幼兒園一般中午有一至兩小時的午休時間,而真正能有空間有時間午 休的教師並不多,這些時間往往被很多教師用來備課和準備教具;另外,幼兒園教師下班後加班的情況也不少見,所以幼兒園教師的實際工作時間往往會更長。在統 計中我們還看到很多單位上班時間改為8點30分後,幼兒園工作人員的上班時間也推遲了,但在71所幼兒園中仍有49所(佔69%)幼兒園教師的上班時間在 7點30分到7點45分之間。幼兒園教師工作時間偏長、上班時間較早,同時工作壓力大、待遇不高等因素,造成一定比例的幼兒園教師生理、心理出現疲倦狀 態,有些甚至出現職業倦怠。在這種情況下,要求幼兒園教師主動積極地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各種在職學習以提高自身專業成長,就顯得較為困難了。

(三)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途徑

在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途徑方面,各幼兒園都表現出十分重視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同時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條件。

在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園外途徑中,專門機構培訓以30.5%的比例高居榜首,其他依次是參觀、觀摩學習、學歷培訓、區和片教研活動、專家講座。而在 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園內途徑方面,比例高達42.9%的園內教研活動是最主要的方式,其他依次是園內觀摩、業務學習、培訓、閲讀書報刊、傳幫帶活動等。 專業途徑的多樣化説明了幼兒園教師認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同時也要求每一位幼兒園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的學習途徑,在保證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更好 地促進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

(四)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遇到的主要困難

調查結果顯示,在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中,不論是幼兒園管理者還是教師本人都遇到一定的困難和問題。從幼兒園管理者的角度看,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 在教師缺乏足夠的主體意識、教師人數不足、外出影響日常教育教學活動、園內各種教師專業成長途徑缺乏足夠的專業指導、部分幼兒園特別是規模較小的私立幼兒 園信息渠道欠暢通,等等。從幼兒園教師的角度看,上班壓力大,工作量也大,教師身心疲憊,用業餘時間參加專門機構培訓較辛苦;多數幼兒園教師都是從幼師中 專畢業進入工作崗位,在進行學歷進修時難以處理好家庭、工作、學習三者之間的關係。此外,還有幼兒園園長支持度不夠,有關專業成長學習方式和內容缺乏針對 性和實效性等。這些都是幼兒園教師在進行專業成長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篇10

一、工作成果

蹲點工作內容:

一是與學科教師零距離、面對面進行交流,研究新課標及統編新教材內容;

二是深入課堂聽課。

瞭解教師對教材的處理能力、對新課標理念下課堂的把握能力和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對課堂教學現場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討指導。

1、七八年級語文教師使用新教材後,經蹲點教研指導和新教材培訓,教師們對於新教材的把握整體上比以前好得多。

2、在全市統一評價會考質量的背景下,跟蹤九年級畢業班課堂,使得複習備考中的各種問題逐步得到了校領導的重視及摸索解決,畢業班老師們尤其在對各個層次學生的兼顧問題上,有了更深入地思考,也有了一定程度地改觀。

3、在一定程度上説教課、分析內容課逐漸少了,課堂教學目標由總在課文內容上迂迴,逐步向通過內容教方法、培養習慣與能力轉變。

4、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對轉變實驗教師的語文教學理念的起了一定助推進作用,且逐漸在內化為教學行為,轉變了教師教學思想的頑疾,使老師們逐步開闊思路,着眼長遠;雖然對於成績的提升還沒明顯彰顯,但一定會使學生在大量閲讀中提升語文素養。

5、年輕教師在連續的跟蹤幫扶下,成長看得見。而且較老教師更易於接受課改新理念、新做法,敢於大膽嘗試。如三中趙玲媛老師。

6、切實提升了教研員自身的業務指導能力,提高了工作的實效性。最真切的問題來自於教學,最鮮活的經驗來自於教師,最可貴的靈感來自於課堂,最有效的指導來自於現場。蹲點包校,切實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凸顯了教研員服務基層學校工作的職能作用。

二、發現的問題

㈠學校層面:

1、學校之間對於教研室的蹲點工作重視程度差別很大。個別學校缺少認識、重視與協調。如有的被培養年輕教師思想上不夠積極上進,偶以學校內部的各種活動為藉口,被動拖沓。究其原因,除了教師自身的上進心之外,應該還有老教師消極情緒影響及學校領導要求不到位,忽視此工作的作用等因素。

2、新課標及新教材鼓勵並要求學生多讀書,這方面雖整體有了明顯進步,但學校間仍不均衡。有的學校在全旗倡導多讀書的氛圍下仍然無動於衷,沒有有效的舉措推進。這直接影響着作為長線學科的語文教學的整體成績的提高和學生語文整體素養的提升。

3、課題開展情況。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個別學校領導認識不到其作用,被動應付,校內無任何推動措施,所以實驗配套的叢書不但沒有發揮出它的最大效用,反而因浪費了家長的投入而引起了部分家長的反感。

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篇11

隨着教育工作的不斷實踐和改革,人們越來越深刻的意識到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教育部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__-20__年)》明確提出要“基本普及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習慣養成、智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保教方法,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然而,近幾年,屢屢發生的虐待兒童事件,使孩子的身心受到嚴重的傷害,因此,對於提高幼兒教師道德素質這項工作需要我們進行深刻的反思與進一步的研究。

一、幼兒教師道德素養的現狀分析

(一)幼兒教師道德素質總體良好

根據目前幼兒教師隊伍的整體現狀來看,整體教師隊伍非常年輕,並且年輕教師思維敏捷,學習新思想、新技能的速度較快,能夠迅速溶入到工作中,敢“闖”敢“做”,思想超前,工作精力充沛。但同時畢竟工作經驗較少,駕馭課堂,課後反思的能力也不象老教師那樣遊刃有餘。於是出現部分年輕教師有些心浮氣躁,又有結婚生子、照顧幼小孩子等壓力,不能把全部熱情投入在工作中。這樣一來,道德水準隨之下降。

澳大利亞未來委員會主席埃利亞德博士曾指出:“未來人需要學術性通行證、教育職業通行證以及關於事業心與開拓能力的通行證等三張教育“通行證。在這三張通行證中,最為重要的是第三張,它制約着個人學術和職業方面潛力的發揮”。

(二)幼兒教師缺乏對幼兒的耐心和愛心

對學生有愛心,才能稱為合格的老師。孔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孟憲承也説:“社會上沒有比我們享受着更多的愛的人:我們不論在哪裏,都遇着兒童的笑臉”。愛,被稱為師德之魂。作為教師,如果不愛學生,談何教育?在教學中,教師只有以滿腔的熱情去愛學生,才能獲得感情上的交流。

但有的老師由於自身的道德素質不過硬,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缺乏足夠的耐心與責任,從而導致對幼兒的傷害。如某人班幼兒由於某種原因,來幼兒園時哭了起來,這時一位教師就不耐煩地説:“你都上幼兒園還哭,還不如不上呢”。她又轉身對其他小朋友説:“他丟不丟人呀?”,其他小朋友就會一起起轟:“丟人”。這樣的教育不但不會產生積極的效果,反而導致這位哭得孩子的心理雪上加霜,不僅如此,這樣的教育劉於其他幼兒來説,也不是一件好事,他會誤導他們在別人犯錯誤時,我們可以羞辱他。從而影響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

(三)部分幼兒教師敬業精神偏低

敬業精神是指“教師能夠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入到工作中,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悟盡職守,努力工作”。具有高度敬業精神的教師能夠愛崗敬業,對教育工作充滿熱情,積極進取。

但根據調查,發現部分幼兒教師的敬業精神不容樂觀。不能安心於教育工作。尤其是有半數以上的幼兒教師存在不同程度的離職傾向,幼兒教師的敬業精神較差,隊伍的穩定性令人堪憂。具體而言,公辦園教師與民辦私立園教師在敬業精神上有顯著差異。公辦園教師的敬業精神不如民辦、私立園教師。

二、造成幼兒教師道德素質下降的因素探析

(一)幼師本身對自己工作的錯誤定位

以往對幼兒教師的要求僅僅是看好孩了不出事故,同時適當傳授一些粗淺的知識,這不僅是一些家長的看法,一部分幼兒教師也將此作為自己的職業定位,錯誤的定位必然產生消極錯誤的影響,因此一部分幼兒教師對待自己的工作熱情不高,片面強調只要將孩子的安全性保障好就可以,從而忽視了自己作為教師本身師德的建設工作。

(二)家長對兒童學前工作的忽視

家長對學前教育工作的認識和態度是教育的重要部分,但在某些地區部分家長對幼兒的學前教育問題缺乏必要的重視與認可。即使是在城市,很多家長也存在忽視學前教育對個體一生髮展的基礎作用。因此,大多數人對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狀態不夠重視。同時有些家長對幼兒教師缺乏應有的尊重和理解。這些原因可能會導致幼兒教師在權衡付出與回報之間的關係時感到不平衡。長此以往,工

作熱情會逐漸喪失,對幼兒越來越冷漠 。最終造成幼兒的教育水平嚴重的下降。

(三)政府對幼教缺乏足夠的重視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福利性事業,幼兒教育的健康發展需要政府承擔起主要責任。

但在當前,農村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門的一些領導在對幼兒教育的性質、功能等的理解上還存在着極其落後的觀念;政府在幼兒教育發展中沒有承擔應有的責任,對農村幼兒教育的投入不足,對幼兒教育的管理存在缺位現象。因此造成近年來幼兒教育方面頻頻亮起紅燈,先是校車事故屢屢發生,接着幼兒園虐待兒童事件又給我們的幼兒教育敲響了一記警鐘。

我們不但面對着學前教育尤其是幼兒教育尚沒有規範納入基礎教育體系的沉重話題,同時,有關部門對幼兒教育的管理粗放,監督缺位。開辦幼兒園准入門檻較低,導致幼兒教育機構質量良莠不齊。

三、提高幼兒教師道德素質的具體措施

針對現今發生的師德缺失現象,加強師德修養建設勢在必行。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一個教師在師德修養上是否完善,這是關乎國家、乃至人類未來的關鍵。在面對頻頻發生的師德缺失事件,我們必須全面提升教師道德素養,加強師德建設。

(一)轉變教師觀念,提高工作熱情

幼兒教師首先應認識到自身崇高的思想品德對學生思想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一個人能否成才,主要取決於他是否具有足夠的辨別客觀事物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而這一切很大一部分培養於幼兒時期。幼兒時期的教育決定着人一生的發展方向。基於如此,幼兒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所擔負這的責任與義務。幼兒教師應懷着崇高的責任感,滿懷熱情,在幼兒幼小的心靈播下希望的種子。

(二)加強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良性互動

很多家長出於對孩子的愛,往往對幼教人員情不自禁吹毛求疵。但其實,幼兒老師的工作強度非常大,壓力也很大。要想真正為孩子構建一個完美的教育氛圍,家長、幼兒園所、老師這幾個環節就要主動有一個良性互動良性循環。

家長可以從很多方面達到這樣的一個良性循環。如家長首先可以主動的同老師交朋友,因為當孩子看到家長與老師的關係很友好,他也會感到很愉快。家長應經常同教師交流,因為教師也會時常感到忐忑,不知道為孩子所做的一切是否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如果家長可以主動的把自己對孩子的教育不滿意的地方告訴老師,同時指出自己滿意的方面,這將不但給了教師改正錯誤的機會,同時也促

進家長與教師之間互動的進行。同時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學會體諒、支持幼兒教師,關注幼兒教師的感受。

(三)政府應提高對幼教工作的重視

1、提高幼兒教師社會地位

我國自古提倡“尊師重教”,並且視教育為治國之本,所以教師的地位本應是崇高的。但在我國,教師這一職業卻是工資低,責任大,很多大學生畢業生都不願做老師。同時由於教師得不到應有的地位,也導致了教師壓力過大,影響師德修養水平。而“一種職業的社會地位,主要取決於它的經濟地位和職業聲望。”所以要想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並給予教師應得的各種待遇,就要把教師的貢獻與收入掛鈎。提高教師待遇,緩解壓力,教師才能更好地投身事業,這也是高師德修養的一項重要舉措

2、加強幼兒教師職業培訓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教育改革大力進行,無論教學內容、手段、方法,都在不斷變化發展。這種形勢下,幼兒教師原有的水平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並可能會直接反映在師德修養上。因此,幼兒教師不但自身需要樹立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教育主管部門更應積極組織培訓,尤其是對幼兒教師加強思想德修養的培訓,這樣不但能提高幼兒教師的業務本領,並且對幼兒教師道德素質的提高也極為有益。

3、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

幼兒園的主管部門和幼兒園的管理層需要經常通過觀察、調查和考核,作出審慎的分析和評定,使教師能夠遵循必要的職業道德規範從事教育勞動。任何良好的願望和計劃都需要具體的制度來落實,否則就是空中樓閣、水中仙月。落實幼兒教師角色的倫理責任也不例外,它同樣需要具體的制度來提供支持。因此,幼兒教師倫理責任意識的養成需通過各項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落實來得以強化。

結語:從事了教師的職業,就意味着我們的整個人生航程將面臨着一種人格上的挑戰。我們必須鼓足勇氣義無反顧地朝着人格發展的新高度不斷攀登。“經師易得 ,人師難求”。每一位人民教師都應加強 自身修養 ,不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 ,平時嚴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師德形象為學生樹立一個表率 ,以自己的人格力量為學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貢獻一份力量。

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篇12

教育要發展,教師是根本。幼兒教育與它的從業者——教師,是相互依存的。教師作為素質教育的承擔者、實施者,這就要求幼兒園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培養一支勇於創新、敢於實踐、善於研究、樂於奉獻的教師隊伍。而每個幼兒園師資都不一樣,各幼兒園每年的師資也不一樣,以下我就以我所在的幼兒園今年的師資展開的調查情況。

一、教師隊伍情況分析

目前,我園共計教師72人,教師學歷達標情況:本科人數(含在讀)5人,比例為7%,大專人數(含在讀)65人,比例為90%,中專(高中)人數5人,比例為7%;教師工齡情況:工齡1-5年有44人,比例是61%,工齡6-10年有19人,比例是26%,工齡10-15年有6人,比例是8%,工齡15年以上有3人,比例是4%;教師年齡情況:年齡30歲以下有51人,比例是71%,年齡30-40歲有21人,比例是29%。近幾年有多名教師分別被評為“優秀班主任”、 “骨幹教師”、等光榮稱號。

二、教師隊伍的優勢與問題分析

現象一:教師的年齡結構處於年輕化。

我園近幾年陸續退休與調走了一些老教師,分配了一些新老師,使幼兒園的師資又注入了新鮮血液。根據幼兒教育工作的特點:教師需要有耐心,有口才,活潑好動,多才多藝。就目前我園教師的情況看,這樣的年輕化格局很適合幼兒教育的需要。青年教師朝氣蓬勃、容易接受新事物,是搞好教育工作的生力軍,但年輕教師的成長還將是一項任重道遠之計。老、中、青教師按比例合理組成一個體形模式,各盡所能,取長補短,才能朝氣蓬勃,保證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

現象二:教師的專業技能與知識結構不均衡。

幼兒園需要教師在專業技能上,會唱、會跳、會畫,還需要又廣博的知識。因為知識結構是形成智力和能力的重要因素,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應該由學歷、相應的文化科學知識、教育理論等組成。從學歷上看,現教師本科、大專的比例已經達到86%,已經達標。但其中一部分教師有着紮實的學科知識,知識面也比較廣泛,但是專業的技能卻不是很好;有的教師在唱唱跳跳等藝術方面的基本功很不錯,但是知識面比較狹折,有時難以回答小朋友的提問。除此之外,理論知識也是有個別老師欠缺的,還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提高,只有用理論指導教育實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象三:性別結構不合理。

不管是從在編人員還是外聘人員上看,我們幼兒園沒有一名男性教師。由於幼兒園男教師的缺乏,使得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將目光放在幼兒園這個弱勢羣體上,而且,幼兒園也不免有一些重活都是由所有的女教師攬下,遠超出女性所能承擔的壓力。不光是我們幼兒園,“女性化”跡象已在教師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的很多幼兒園出現。這將存在一些負面因素,首先在培養學生勇氣、膽量的教育活動不是被忽視就是無法開展,幼兒園缺少男教師,孩子就如同在單親家庭長大的一樣,性格可能產生缺陷,特別是男孩子的陽剛之氣無處展示,其次幼兒園女教師總會經歷結婚產子這個階段,女性教師越多,需要請假的教師和需要重新安排人員的情況也越多,這無疑是給人事工作帶來不便,也讓中途換老師的幼兒、老師有些不適應,所以教育要有女性也要有男性,讓教師在性別上趨於平衡可以更好地反映學生所生活的世界。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之我見

對策一:強調合理的師資隊伍結構。首先講求教師合理搭配;其次性別結構要合理,適當配備一定比例的男性教師,

對策二:做好規劃,關注成長。在做好規劃的同時,要關注他們的專業成長,對照計劃實現了多少,讓他們享受到成長的快樂,看到自身價值所在。

對策三:注重新老教師的取長補短。新教師思維活躍,老教師經驗豐富,在注重新教師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也要注重老教師的“思維點撥”,使其在結合經驗的基礎上活躍思維,老法新用,利己利幼。

總之,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原動力就是實施師資隊伍建設。我認為,只要確定一個目標,形成一種機制,落實一套措施,那麼,一所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一定會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vzo60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