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通用15篇)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通用15篇)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

麻田中心學校是一所農村國小,六年學制,是江西省摔跤後備人才訓練基地。《在農村國小開設摔跤運動特色課程的研究》是我校向江西省基地辦上報的省級國小體育課題。該課題於20xx年12月立項,歷經近2年多的研究。兩年中,我們以摔跤運動為依據,圍繞此課題所藴涵的主要目標“培養低段學生音樂節奏感”進行實踐研究,已完成各階段的實踐與研究任務,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課題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通用15篇)

一、課題背景

1.從新課標理念分析

體育課程標準中闡明,國小體育的課程價值是從四個方面體現:1.增進身體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強社會適應能力;4.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與技能。摔跤是一項重競技運動,可以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拼搏向上的意志品質,積極進取、勝不驕敗不餒,健康快樂的心智。從身體上與心理上兩方面結合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基礎。

2.從學生現狀分析

目前體育教學中,忽視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特長的培養,壓抑學生的個性發展,採取一種標準,一個規格,“一刀切”“齊步走”的方法來對待學生的體育學習,忽視甚至壓抑學生的體育興趣與體育特長的發展。在傳統教材上,以傳授競技運動技術為中心,以技術達標為目的,忽視全面鍛鍊學生的身體,忽視體育知識和健身方法的學習及終身體育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學校沒有按照國家體藝2+1的要求進行教學,沒有充分重視體育給學生成長帶來的益處。

3.從研究狀況分析

在國內同類課題中,有關體育方面的課題有不少,但是針對單項摔跤運動研究的課題不多。我校《在農村國小開設摔跤運動特色課程的研究》是有關如何在學校開展摔跤運動,發揮摔跤運動育人功能的研究。近幾年,隨着國家提倡素質教育,各地各校都開設了多元化的特色課程,在研究農村國小特色課程方面都有不錯的成果。但是,在如何將摔跤運動發展成一所學校的特色課程方面還沒有發現有系列的研究,也沒有形成相應的理論體系。摔跤是一項重競技運動,對學生的成長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我校就想在理論和實踐中去探索出摔跤課程的意義。

二、理論依據

在國小體育的各項工作中,必須轉變教育思想,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打破千人一面的單一局面,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儘快適應目前課程教材改革的需求。體育老師不僅要鑽研教材,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同時還要了解青少年兒童的解剖生理特點,心理髮展的基本特徵,重點應瞭解自己傳授的年級,班級學生的個性特徵。在掌握全體學生的共性的基礎上,深入瞭解個別學生的特殊情況,如體型,體重,個性心理特徵。採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體教學中給學生以足夠的自主權和自由度,注重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品質,而對不良品質及時糾正,使學生的個性不斷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在參加體育活動中,人不僅要投入較高的體力和技能,而且要求有智力,情感和行為的參與,需要反覆持續的努力,向各種困難作鬥爭,可以培養頑強,果斷,堅毅和奮力拼搏,積極進取的精神,這些個特徵都是未來社會發展所必須具有的。

三、研究目的

1、開發、優化“摔跤”課程資源: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充分挖掘、開發、改造、優化摔跤課程教育的資源。

2、鍛造“摔跤”教師,一支具有“摔跤”精神特色的教師隊伍,就必須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較強的團隊精神,不畏艱難的品質以及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

3、培養“摔跤”學生:我們的研究目標決不是指少數人或部分人具有某種技能和本領,而是指全體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智能素質、道德素質、審美素質、勞動素質和交往素質的全面提高。在延展自己的摔跤特長,發展自己的個性的同時使學生在文化知識的得以牢固掌握。在提高運動技能的同時,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全面、和諧的健康發展。

四、研究內容

1、建立“四定、四有”管理機制的研究

即摔跤訓練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有計劃、有教案、有記錄、有考核

2、構建“一三一”體育建設體系的研究

即一種體育文化氛圍;三條建設途徑——體育特色學校物化環境建設、體育訓練活動環境建設和體育特色課程環境建設;一種體育素養——指在體育活動的感染與薰陶下所形成的勇敢、頑強、剛毅、果斷、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以及靈活、機智、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和自我調節能力

3、摔跤育人功能的研究

通過對學生的摔跤知識和訓練的培養和薰陶,形成的勇敢、頑強、剛毅、果斷、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以及靈活、機智、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和自我調節能力

4、整合摔跤教育資源、編寫摔跤技能教材的研究

摔跤是一項運動,在本地適合學生學習和使用的教材少之又少,可以説是幾乎沒有。因此,學校應儘可能的整合教育資源,開發出適合學生使用的教材。 針對學生的體能發展特點,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

一、二、三年級:挑選或編寫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知識,在實踐中做到在遊戲中學習知識,注重興趣的培養。

四、五年級:挑選或編寫能夠提高學生的素質的教材,及摔跤基本功的知識,注重發展學生的素質及興趣的保持。

六年級:挑選或編寫摔跤技術性較強的教材,讓學生掌握一般的技術,注重摔跤實踐的運用。

五、研究方法

1.調查法:主要是通過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個體調查、訪談等方式對學生體育興趣進行調查並分析研究。2.行動研究法:即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檢驗,邊完善,把研究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邊歸納,邊總結,最終探索出學校開設摔跤特色課程的有效方法,積累豐富的有效課堂教學的實踐經驗。這是本課題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3.文獻研究法:通過廣泛查閲相關文獻,綜述論證,學習、借鑑和運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以保證本課題研究定位準確、方向正確。

六、課題實施步聚

(一)組建課題研究機構

學校長期以來重視教科研,並由學校教務處指導和協調課題研究,成立了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和課題研究小組,健全了體育課題研究組織機構。

1.成立了以朱志輝校長為組長的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對課題研究工作實施全程管理。

(二)課題研究的階段步驟

本課題實行分段進行研究,定期彙總。課題研究的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xx年9月—--20xx年8月

1、成立課題組,制訂課題方案,明確任務

2、建立“四定、四有”管理機制的研究

3、編一套摔跤操

4、邀請省、市摔跤教練邀請定期對全體教師進行理論知識講座,讓教師對摔跤與教育教學形成特色模式的思想上提高認識,並有足夠的理論保障。

5、完成第一階段實驗報告

第二階段:20xx年9月----20xx年8月

1、構建“一三一”體育建設體系

2、摔跤育人功能的研究

3、整合摔跤教育資源的研究

4、開發校本教材

5、公開課課例研討

6、完成第二階段實驗報告

第三階段:20xx年9月----20xx年8月

1、對實驗數據、資料進行分析,並完成分析報告

2、將教學過程中的資料、教案等進行歸檔、整理

3、完善校本教材

4、公開課課例研討

5、完成結題報告

(三)課題研究的實施策略

1、立足學校校本課程,搭建師生展示平台

以省體育局局長劉鷹題寫的“體教結合,培養人才”八字為辦學目標,立足校本課程研發、打造摔跤傳統學校、構築師生幸福樂園之路,確定了“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主體,以教育科研和體藝教育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發展模式。按照“一體兩翼”的素質教育發展模式,在校本課程的拉動之下,根據每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全員參與到摔跤、乒乓球、舞蹈、書法、英語、手工製作、音樂、田徑、籃球九個校本課程當中。這樣學生學習興趣就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得到了滿足,老師也品嚐到了課改的樂趣。

現在每天下午4:00—4:30走進麻田國小校園,豐富多彩、陽光動感的校本活動課堂就會呈現在大家眼前。極大的激活了師生創造的潛能,全面實現了課程開發和學習方式轉變的“雙贏”,培養了一大批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學生。

2、積極促進摔跤項目優先發展,狠抓科學訓練培育優秀人才

體教結合的主要目標是培育全面發展的體育後備人才,而科學的訓練和管理是學校辦好高水平運動隊、培養優秀體育人才的重要保證。麻田中心國小通過“四個到位”管理措施,高度重視摔跤科學訓練和管理工作,切實提高運動訓練的科學化水平。

多方來協調----人員安排到位。學校建立健全了摔跤傳統項目工作的管理體制,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學校教務處、德育處、總務處、體育教研組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機構,嚴格按照《麻田中心學校摔跤傳統項目實施方案》要求,確保大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實現了領導管理到位,班主任組織到位,教練指導到位,安全檢查到位,學生人人蔘與到位的良性管理體制。

納入課程表----時間調控到位。把每天上午、下午的大課間活動和體育課兩節連堂的安排納入學校的課程表與作息時間表,確保了專業隊每天的訓練時間。現在,每天上(下)午各30分鐘的大課間活動,每次80分鐘的體育課,每天4:00—5:30的專業隊訓練都開展的井然有序。

每天有重點-----內容設置到位。學校根據申報省級摔跤課題方案以及各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制訂了較為合理的學期總活動計劃、周活動計劃和每日各班級專業隊的具體安排,編寫了摔跤校本教材。按照教材一、二年級安排最基本的柔韌性練習與遊戲;三、四年級學習基本動作;五、六年級開設實戰與摔跤舞課。活動內容設置到位,並把具體安排表發給各指導

老師與班主任,做到師生一目瞭然,心中有數。

④活動更規範----組織形式到位 。學校的年級、班級之間比賽每月25號舉行,其形式多樣,既有班級、年級之間的摔跤操,集體基本功團體對抗,又有隊員之間的個體比拼。每年6月份的校園藝術節、10月份的運動會,摔跤是必須進行的規定項目,現已成為我校競技場上的亮點與特色。並且學校的摔跤舞蹈多次參加省、市、縣的文藝演出,獲得教育系統、體育系統和社會的高度關注。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2

一、課題研究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一)課題研究的現實背景

語文是工具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的習作要求。基於這樣的要求,我們必須腳踏實地的去進行語文實踐,也就是要去多“練”。但是小練筆處於怎樣的地位呢?在原《語文課程標

準》中,國小階段沒有出現“練筆”,在新《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裏提到:“加強平時練筆指導,改進作文命題方式,提倡學生自主選題。”可見,“練筆”的身份是不太明確的。 新課標教材有意識地把練筆編排進教科書,與以往的教材相比,是一個歷史的進步。

但是,由於傳統教材觀的影響,現行教材的練筆安排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次數太少。8個學期總共安排30次,每個學期只有3次或4次,顯然是重閲讀、輕寫作的表現。其次,安排隨意,未把練筆作為教材的一個子系統來通盤考慮。為什麼有的學期安排3次,有的學期安排4次,六年級下冊竟安排了6次?看不出編者明確的意圖。第三,體會太多。寫感受、表達感謝、讚揚、評價的練筆就有8次,佔26.7%。學生進行這類練筆會患“失語”症,缺乏真誠的“個性語言”。第四,練筆與習作含混不清。“篇”的訓練有10次,佔33.3%,比例過高,拔高了練筆的難度。根據以上情況分析,我們課題組認為在國小語文教學中,依託課文進行小練筆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造的能力。”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在國小課程表上,閲讀教學是天天有的,學習如何表達應該結合到閲讀當中去,把練筆當做常態的語文生活。尤其到了中高段,應該從學習語言表達的角度來組織實施語文閲讀教學。閲讀是吸收,寫作是表達,看是兩端,實為一體。“讀寫結合”是中國語文教學的精華之一。兩千年前,西漢著名的詞賦家揚雄就説過:“能讀千賦,則善為之矣!”“讀”與“為”的關係,就是閲讀與寫作的關係。而“隨文練筆”是讀寫結合的一種體現,是

一種最直接的教學行為。這種行為使作文教學有所依傍,有所參照。因此,此舉不失為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進行,指導學生寫作的教學方法與形式日益多樣化。 “隨文練筆”這種教學行為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筆者在《教學月刊》就已經有過撰文介紹當時有廣東丁有寬的“讀寫結合法”,北京景山學校的“以閲讀為基礎,先放後收”的訓練序列,人教社歷次編寫教材一直都把作文訓練跟閲讀教學緊緊相扣。當前我國的有些老師也進行了隨文練筆的教學研究,並寫了一些這方面的教學論文。如:曙光農場國小課題組的《國小閲讀課中的“隨文練筆”有效性的研究》;桐鄉市烏鎮植材國小沈娟美的《閲讀教學有效生成小練筆的實施策略》;信豐縣第四國小王瓊的《小練筆的有效性研究》。但對於進行練筆訓練的研究還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如國小語文練筆的功能,存在的誤區,如何進行實用的練筆,如何進行展開教學活動。這些都是本課題研究想解決的問題。

三、概念的界定

“小練筆”,顧名思義它是就文取材,圍繞某一個重點或中心進行小篇幅的寫作練習。它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隨機地學寫一些小片斷、小段落。“隨文小練筆”,即在閲讀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寫作因素,把仿寫的訓練有機有度適時地融合於閲讀教學之中,做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使讀寫相得益彰。

四、課題的理論依據

1.義務教育國小語文新課程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 “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中又先後提到指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學生要“有豐富的積累”。積累對於作文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僅包括字、詞、句,寫作手法等方面的知識積累,還包括對經驗的、情感的和審美的及靈感的積累。而“小練筆”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作文訓練的積累方式。

2.名家教育理論

葉聖陶:“閲讀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啟發,受到教育,獲得間接經驗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時,咱們對文章的寫作技巧必須有所領會,可以作為練習寫作的借鑑。”葉聖陶:“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閲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於永正:“當學生讀出了文章的妙處,小到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大到篇章結構,文章的立意,當讀出了自己的驚喜,才算真正的語文課堂。”葉聖陶先生説:“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

3.心理學理論 兒童最善於模仿,想象力最豐富。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知識與能力的形成,學習主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重要因素。根據兒童“易遺忘”的特點,充分利用教材中優美的句、段、篇作為讀寫結合的範本和中介,採取邊讀邊寫,學用結合的做法,符合兒童心理的做法。

4.建構主義理論

以皮亞傑為代表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建構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灌輸者的對象。學習不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創造的機會,讓他們積極參與,主動獲取知識、發展交往技能和形成集體意識。 “隨文小練筆”不但能滿足學生個體發展需要,又能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五、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和具體內容

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1.完成《國小語文隨文小練筆的策略研究》的總結報告。

2.整理資料,形成反思集,案例和論文集。

3.整理學生的實踐性作業和課堂活動總結並編成冊。

課題研究的具體目標:

1.積累學生在課堂中隨文練筆的案例,探索新課程下“隨文練筆”的策略和方法,為習作教學鋪好路。

2.提高教師整合新教材中各種教學資源的能力,選擇好讀寫結合的“點”,有效地進行隨文練筆訓練。使小練筆成為閲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節課內緊緊抓住“讀”與“寫”,從而實現有效的“隨文練筆”。 讓習作成了學生的樂事,,讓習作成為學生的需要。讓自己不再為教習作發愁,使教習作成為一種享受。

3.開展“隨文練筆”教學活動,學生養成隨文練筆的習慣,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激發學生閲讀和寫作興趣,從小練筆入手,表達獨特感受,提高小練筆的質量,為習作積累素材。轉變學生的寫作心理,從 “要我寫”轉變成 “我要寫”。

4.在指導隨文練筆過程中,教師能善於挖掘練筆訓練的內容和形式,為學生搭建高質量的練筆平台。增強教師閲讀教學中滲透小練筆的訓練意識,同時提高教師指導學生隨文練筆的能力。

5.開展課外閲讀,在閲讀中豐富學生的語言材料,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以及儲備多種語言模式的習慣。為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和人文素養創設條件。

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 為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動力,研究內容首先表現在閲讀課上,要有練筆的意識和策略,從讀學寫,讀寫結合。在完成某一篇課文的閲讀教學任務後,選擇一處着筆點,並確定“話題”,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展開合理、豐富的聯想或想象,或想象結果、改編故事,或添加內容、補充情節,或聯想其他抒發感想。

其次要喚醒沉睡的素材,讓孩子從文本中找到真性,找到感動,讓童心得以坦露,讓童趣得以揮灑,讓童真得以釋放。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可以更好的幫助孩子將孩子心理的文字細流涓涓流入紙上。

最後引導學生從課外書中學和從生活中學。從小受到經典名著的薰陶,儘早步入優秀文學的殿堂,對於提高孩子們的閲讀能力、表達能力,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啟發他們的創造性都大有好處;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思考,就會擁有豐富的寫作素材。積極引導學生從“我的世界”走向“周圍世界”,融入生活,體驗感悟,把自己真實的見聞感受通過文字表達出來。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研究對象為江山市界牌國小語文教師所執教的班級學生,主要是採用行動研究的方法結合個案研究法、文獻研究法、調查法、經驗總結法等方法進行系統研究。

行動研究法: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經常反思教學過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針對學生閲讀中發現的問題,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通過指導、訓練探索有效的隨文小練筆策略,穩步提高學生的寫話、習作水平。

個案研究法 :對單一的研究對象進行深入而具體的研究,對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個案分析或者分類研究,跟蹤調查評價,寫出個案研究報告。課題組會有選擇性地選出一些相對的“優生”和“差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小練筆訓練,發現各自存在的優勢和問題,從而做有效的小練筆指導,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一個明顯的進步。 文獻研究法:查閲文獻資料,學習相關經驗材料,為開展課題研究尋找理論幫助,奠定理論基礎。研究實踐離不開理論指導,課題組虛心學習隨文練筆的相關文獻,將理論上升為實踐,為課題研究添動力。

調查法:為了瞭解事實情況,分析事實情況,得出結論,證實某種問題,以便改進工作或形成新的研究課題。包括問卷調查、訪問調查、開座談會等等。課題組精心設置問卷,瞭解教師平時教學中隨文小練筆的落實實施情況,瞭解真實情況,為隨文小練筆的策略研究解除疑惑。

經驗總結法:這是教師可以經常使用的方法。這是教師根據教育實踐中的真實現象,進行分析總結,所得出的經驗總結,並將其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課題組將對過去的語文閲讀教學進行反思、分析、總結,爭取在隨文小練筆策略的探究中有所創新。

七、課題研究的步驟及人員分工

(一)課題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週期為20xx.5——20xx.10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階段( 20xx.5-20xx.8)

1.提出課題的設想、課題研究目的、請領導對課題進行指導。

2.做好課題研究準備工作,成立課題研究相關組織。

3.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明確本課題研究的內容。

第二階段:實施研究階段( 20xx.9-20xx.2 )

時段一(20xx.9 ----20xx.2)進行國小語文隨文小練筆的開發策略的探究工作,具體步驟如下:

1.建立課題管理制度,學習課題研究方案,明確本課題的意義及做法。

2.廣泛收集相關資料,設計調查問卷,進行前期調查,撰寫好調查報告。

3.構思、規劃、制定出本課題研究的總體方案及實施計劃。

4.各項活動有明確規劃,形成整體框架。

時段二(20xx.3---20xx.7)完成國小語文隨文小練筆的研究工作,具體步驟如下:

1.全面進行具體化目標的實驗研究。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進一步完善方案。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3

煙台第二十一中學在課程改革中,全體教師以學生全面發展和持續發展為目標,立足實踐、堅持研究、強化管理;認真學習、更新觀念,提高理論水平。突出“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課題的實施,全校上下服從課題組管理,依靠良好的研究條件,分階段有目的的實施課題研究,使該課題研究達到預期的目標。現將主要工作彙報如下:

一、課題前期工作:

(一)課題來源: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傳統師生關係制約了教育教學的高速發展,教師不良的教育手段和“架子高”等不良觀念,導致師生在教育教學的互動關係上產生了疏遠、分歧、冷漠、對抗和衝突等不和諧關係。這種不良師生關係大大妨礙了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因此,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已成為新課程改革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我校領導高瞻遠矚,適時提出“構建和諧師生關係”的課題研究,提倡研究新課程理念下的師生關係,努力探索現行的師生關係問題的成因及其解決的途徑和方法,努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經報福山教體局審批通過,確立並開展“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的.實驗研究”,組織教學骨幹和相關人員確立課題主要內容、目的與意義,並針對課題研究的重難點進行了分析,確立了研究的方法與途徑,制定了研究計劃與具體步驟。

(二)成立課題組:

在王永勝校長的領導下,召開課題研究動員大會,成立了由業務校長--負責,--等老師組成的課題組。煙台市福山教體局教研室--老師長期指導課題工作。

1、舉行開題會議,把握研究工作總體思路。

20xx年3月舉行了開題儀式,宣讀了課題研究方案,佈置了實驗工作,從20xx年3月開始,該課題實驗正式啟動。

2、研究的組織管理

本課題由區教研室督導,學校負責牽頭、保障制度、經費落實,全體教師通力協作,共同參與。採取定期會議制度和考核評估制度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課題負責人:趙永強負責課題的組織實施、撰寫實施方案、檔案管理;王傳強負責研究後勤保障配給;王盛章、黃大通負責擬寫研究方案、研究報告、蒐集資料。

課題主要研究人員:……,負責研究的主體設計和指導、討論、設計、分析、反思。

(三)確定課題方案:

1、課題研究的範圍和對象

課題“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將在全校範圍內展開,從教師與學生關係的各個角度進行探索研究。

2、規範課題研究的保障制度。

為了保證課題研究的規範運行,我們制定了一些相關的保障制度:

⑴定期彙報總結制度。 每學期一至二次。

⑵建立課題檔案,認真積累課題資料,為課題研究提供真實可靠的研究素材。

⑶定期組織教師學習課新課程理論,研討課題研究中出現的問題。每學期一至二次。

⑷制定相關的制度,在各類考核、評優工作中突出課題研究的科研含量,對成績突出的教師予以獎勵。

3、明確課題研究的操作措施。

⑴課題組經過學習和研究,確立了課題的理論依據、研究目標,課題在研究過程中,突出操作性、可行性、可能性。

⑵本課題的研究,強調師生關係民主平等和諧這一研究目標,強調以優化師生關係的途徑和方法。

4、多渠道培訓,提高課題組教師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

我們還積極地“走出去,請進來”,向兄弟學校學習,參加學習的教師在集體交流中把其他學校的經驗介紹給大家,把最新的教改動態帶回了學校。

(四)確立科研指導思想:

求真務實、科學嚴謹、反思積累、科研興教

(五)建立科研工作常規制度:

1、培訓學習制度:課題成員要積極參加總課題組學習培訓,自覺主動通過觀摩、上網收集、自學書籍等途徑不斷提高創新教育理論水平;

2、作好分析統計工作;

3、開學和期末分別召開一次課題工作佈置會、總結會;

4、每學年寫出階段計劃、階段目標、階段總結;

5、每階段進行研究教育活動討論、進行記錄、分析。

二、課題研究實施過程大事記

(一)研究前期準備工作階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

1、20xx、3、13:召開小課題研究開題會議,公佈小課題實施意見和方案

2、20xx、3、15:討論情感教育系列問卷調查實施方案的制定

3、20xx、3、17:中學生性格特點問卷調查

4、20xx、3、22:情感教育學生問卷調查

5、20xx、3、26:中學生思想情感問卷調查

6、20xx、4、12:學習有關小課題研究理論知識,

7、20xx、4、20:情感教育教師問卷調查

8、20xx、4、26:進行情感教育系列問卷調查數據統計

9、20xx、5、9:對各種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研究,並寫出調查報告

10、20xx、5、17:公佈校本課題研究組長及各自課題研究內容

(二)研究階段:20xx年6月—20xx年6月

1、20xx年6月3日:召開研究適應學生髮展的學習方法研討會

2、20xx年7月4日:為了進一步深化課題研究,促進和諧師生關係的構建,創設更優的內部環境,在多媒體會議室舉行了“構建和諧師生關係之‘吐露心聲’學生演講大會”;

3、20xx年9月:教師科研知識理論學習,課題組教師寫創新論文;

4、20xx年10月16:校本課題研究總結交流會;

5、20xx年11月10日:組織學習《示範課精選與小課題研究》,

6、20xx年11月16日:召開全校學生家長會;

7、20xx年12月9日:教育敍事徵文活動

8、20xx年1月:王少亭校長總結教研室工作並對存在問題進行處理和指導;

9、20xx年3月3日:文明禮儀教育活動

10、20xx年3月26日:“和諧高效 思維對話”型課堂教學學生問卷調查

11、20xx年3月28日:“和諧高效 思維對話”型課堂教學學生問卷調查分析研究會議,佈置撰寫調查報告

12、20xx年4月18:參觀學習,我校組織部分骨幹教師前往海陽中英文學校參觀學習,走進校園,走進課堂,感受融洽的師生關係,其勵志的校園文化、靈活的管理制度,高效的課堂教學,和諧的師生關係給我校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20xx年4月25:參觀學習體會交流

14、20xx年4月28:“和諧高效 思維對話”型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案例評選活動

15、20xx年5月:把“感恩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切入點,對全校各年級學生全方位地實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學生的健康心態,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

16、20xx年5月13:“和諧高效 思維對話”型課堂教學模式研討活動

17、20xx年6月我校制定的《德育工作序列》和《校園規則》得到了教體局領導的高度評價,我校即日開始推廣使用並着手在全區國中各學校推廣使用。

18、20xx年6月:為學生進一步理解教師的勞動辛苦,促進和諧師生關係的構建,開展學生勞動教育活動;

19、20xx年6月:在學生中開展責任活動教育

(三)結題整理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1月

1、20xx年9月:小課題研究結題工作工作安排;

2、20xx年10月:課題成果展示,表彰研究中工作突出人員;

3、20xx年12月:申請結題,彙編成果,撰寫科研報告。

三、研究工作後期反思

近兩年的課題研究,證明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深受教師和學生歡迎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它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促進了教師和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撰寫研究和調查報告 份,研究成果 份,教學案例 份,老師論文 篇, 反思和隨筆 篇,師生問卷調查 次 餘份,老師獲獎 多人次,學生獲獎 多人次,學校獲獎 。

1.通過以和諧關係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和諧關係愉快的心理過程,激發學習及協調關係的興趣,強化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進一步轉變了教師觀念,樹立了新的教師觀、學生觀、教育教學方法觀以及師生合作觀。成就了一批有一定的教育理論水平、教學研究能力和教學實踐能力,能撰寫經驗型論文和科研論文的中青年骨幹教師。帶動了學校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再上一個新台階。

3.通過本課題研究,有效解決了師生關係間存在的一些感情分歧和矛盾衝突,構建了新型的師生關係,營造了和諧、良好的師生關係氛圍。

4.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5.在課題實驗中,老師們通過家訪和問卷調查以及開家長會,讓家長了解了學校,瞭解了師生關係,能主動正確處理老師和學生以及家庭之間的關係,在教育孩子上也有了轉變。

6.三個實驗的原來的退進生全部消除,由於改變了師生關係,學生和老師成了朋友,提高也他們的學習興趣,增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成績。

(二)研究中發現的問題:

1、教師方面

教育理論和實踐發展很快,而大部分基層教師由於繁重的工作壓力,致使學習領會的機會不多而且不落實,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顯得零亂膚淺,很多東西沒有很好消化,常出現依要求做形式的問題。

2、學生方面

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為現在的未成年人提供了一個豐富的多元化知識信息平台,而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使得他們在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要求,其中要求個性化發展就是一難題,這些要求的確與現有教學條件之間存在差異,影響師生關係出現快速融洽。

四、研究成果簡介

伴隨着歷時二年的“構建和諧師生關係課題研究” 的開展,教師們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研究中得到發展和提升,取得了比較豐碩的效果。

1、通過開展課題研究,對全校教師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全面落實新課程標準,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起到了推動和促進作用;教師們增強了科研意識,普及了教科研知識,教師能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研究,給學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以指導學生的學習,如我校教科室工作人員,通過研究人的記憶規律,借鑑一些名人成功的經驗,薈萃學習方法之精華而成的《送你一把金鑰匙》,在我校經過學生試用,能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進了“和諧高效”課堂的構建。

在福山區“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教學案例和教學設計評選活動,我校共有語文、數學、英語、地理、歷史、生物、政治、化學、物理、綜合實踐活動、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17個學科提交了40篇教學設計,32篇教學案例,經過福山區教體局組織評選,我校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成績,共計35人次獲獎,

2、師生關係的融洽和諧,極大地促進了“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建設,課堂教學逐步構建起了“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涵蓋了課堂教學的主要過程,即“新授課教學模式”、“複習課教學模式”、 “講評課教學模式”、“自習課學習模式”。學生小組合作研究學習高潮迭起,自主、實踐、探究學習成了課堂的靈魂。

二年來我校學生無一人違法犯罪,無一例因對學校教師的教育不滿而上訪,學生遵紀守法,文明待人,尊老愛幼,勞動觀念、責任心、感恩心明顯增強,學生人人有理想,心中有奮鬥目標,學習氛圍愈來愈濃,空前高漲。

3、隨着課題研究的逐步深入,我校師生關係更加和諧融洽,其研究成果和帶來的效益也相當明顯。

20xx年6月我校制定的制定的學校《德育工作序列》和《校園規則》受到了教體局領導的高度評價,並作為福山區國中段《德育工作序列》和《校園規則》在全區國中各學校推廣使用。20xx年,--校長代表我區在煙台市教科院舉行的“情感教育實驗研討會”上做了經驗交流,--主任在煙台市優秀班主任報告會上做了典型發言,--老師在煙台市舉行的生物學科教學研討會上作了經驗交流,--和--老師參加了市教科院組織的生物學科《國中畢業生學習標準措施》的編寫,在二年的課題研究期間,先後有人5人獲得市級以上優質課,4人獲得市級論文獎,4人獲得市級科研成果獎,25人獲得省級科研成果獎,2人獲得國家級論文獎,21人榮獲全國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者。

4、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總評連續兩年列全區同類學校之首,連續兩年奪得福山區會考狀元,20xx年普通高中升學率高達73.2%,近年來先後被授予“六科競賽優勝單位”、會考優勝單位“、“教學質量先進單位”、“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學科聯賽優勝單位”、“文明單位”、“煙台市安全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贏得了上級領導、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

總之,結題工作結束後,擬把本課題的研究成果作推廣性和發展性研究。師資培訓和業務培訓是學校師資隊伍建設中首要任務和工作。“讓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實踐,是不斷提升教師的科研素質的行之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是本實驗研究總結出來的一條成功的經驗,我們會牢牢抓住這一條主線,開展師資培訓的工作,促進教師儘快地成名成家,推動我校教育教學再上一個台階。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4

我們宜陵國小在“九五”和“十五”期間承擔過多項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研究工作,幾年來,我校得到了上級領導,各位專家的悉心指導,為我們把脈,使我校的課題研究工作紮實、有效地開展,並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我校正在研究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和諧德育體系的研究與實驗》,我們緊緊圍繞此項課題,開展了多項措施並重,各項課題和諧的教科研工作格局。

一、構建和諧網絡

《整體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和諧德育體系的研究與實驗》這項課題的研究需要家長和社會密切配合。於是我們十分重視學校和家庭在課題研究中的作用,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立體教育網絡。

1、讓課題研究走進家庭

我們將課題研究具體落實在與家長溝通與交流工作中。學校通過家長會、電話、家訪、校訪等形式向家長了解、彙報學情況。尤其是家長學校授課活動更是有聲有色,畢業班老師們在家長會上抓住家長最關心的話題——如何讓自己的孩子順利地進入中學,設身處境地為家長解決他們心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家長們的參與熱情普遍很高,部分家長意猶未盡,會後還向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請教有關問題,班主任和任課老師都耐心地向家長解釋,直至他們滿意而歸。

2、讓課題研究走進社區

學校與社會上的各種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學校必須充分利用各種德育陣地,加強與社區的交流與互動,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努力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的社區文化氛圍。在德育課題研究工作中,學校分別邀請了市教育關工委的“五老報告團”、宜陵派出所、宜陵交警中隊來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讓學生深入社區、農村、敬老院、工廠,進行實習、考察,調查研究。

二、加強科研培訓

我校的德育課題研究成員一般為班主任老師,因此,我們在加強對研究隊伍培訓的時候,進行了培訓範圍的再擴大,將全體班主任老師以及其他有志於教育科研課題的老師作為研究骨幹的培養對象。

聘請一些知名教育專家對全校教師進行了專業素質、理論素養等方面的再學習。20__年4月份,我們集中德育課題組的成員以及宜陵鎮全體國小班主任,聆聽了市關工委黃主任所作的以“責任奉獻”為主題的班主任工作專題報告。並寫出相關的學習體會。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學習,就是將所有學習心得文章整理成集,組織全體老師再次學習,讓老師們以專家為引領,以身邊的優秀為榜樣。

每年暑假,我們都派出教師參加由揚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的科研培訓。最近,我們還參加了江都市教育局組織的課題負責人培訓班。

“青藍工程”是我校培養青年教師的一個亮點,我們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將“青藍工程”進行了移植。在簽署“青藍工程”合同的時候,將課題研究能力的培養作為合同的重要內容。徐香老師拜揚州市教育局特級教師陳萍為師,陳萍老師作為《品德與社會》教材的編委,經常進行研究討論。功夫不負有心人,徐香老師代表江都市參加揚州市《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比賽,獲得了揚州市一等獎的好成績,這為我校德育課題研究成果的獲得又增加了一枚厚重的砝碼。也激勵了老師們以教立研,以研促教的信心。

三、強化過程管理

我校加強教科研的日常管理,杜絕了“假、大、空”現象,提高了課題管理的實效性,論文的寫作已經成為很多教師的習慣和自覺行動,及時進行教育教學論文的推薦。值得高興的是,20__年來以,我校教師教育教學論文參賽的篇數和質量都有了更大的提高。

我們深感教育科研工作對教育教學工作乃至全校各項工作都有着深遠的意義,因此,幾年來,我校把教育科研工作抓緊、抓實、抓細,抓出成效。一把手校長親自參加課題研究工作。從研究隊伍的的建設,科研資金的投入以及研究的過程管理,給予了制度上的傾斜,並且將研究工作納入年終考核以及職稱評定工作。確保課題研究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有成效地進行。教師們也積極參與課題的研究,將課題研究和正常工作有效地融為一體,積極學習新的理念,收集新的科研信息,掌握最新的科研動態,重視研究成果的回收與總結。

四、張顯校本特色

1、以德育課題引領其他課題

《整體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和諧德育體系的研究與實驗》課題是我校的課題,也是研究時間最長的課題,所以在德育課題引領下,重點抓好學校各項課題的研究落實工作,理順大課題與子課題的關係,加強課題組成員的培訓力度,提高指導教學實踐、研究的實效性,確保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規範、有序。《國小生養成教育研究》、《備課組教研組年級組的功能定位與相互關係研究》、《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研究》三項立項課題在經過組織申報、成功立項後,成功進行了開題。並進入了實質性的研究階段。尤其值得介紹的是,在德育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還將村小的教師吸收為課題組成員,以尋求協調研究,共同進步,均衡發展,有效提高了村小教師的科研水平。這在我校教科研工作中又是一個創新,也是學區所有學校捆 綁的又一個重要標誌。

2、以校園文化承載課題研究

我們把校園豐富多彩的校園作為課題研究的主要平台。具有生命力的校園文化環境對人的發展的重要影響是不可低估的。我校設計在校門口左右兩邊建造兩個造型別致的宣傳欄,配合極具個性化的學校大門,讓人感覺到學校的文化氣息濃厚,校園優美。學校兩個宣傳欄張貼着百年老校的歷史與未來。樹人樓過道兩側有祖國版圖、世界地圖、加上學校的規劃圖,意在讓學生天天看到“三幅圖”,使學生放眼世界,胸懷祖國,心中裝有自己的學校。校園牆壁上的校風、教風、班風、學風及《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及《國小生守則》等規章制度。教師辦公室《教師職責》、《班主任職責》等,把校規、校訓放在最顯著的地方,真正努力實現“讓學校的每塊牆壁都會説話”。發揮了育人的作用。

3、關注留守兒童

上學期,我校對留守兒童進行了排查瞭解。目前全校共有留守兒童643人。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學生有145人,父親外出打工的學生有451人。母親外出打工的學生有47人。雖然所有學生都有了託管,但是效果不是很明顯。被委託監護人年齡普遍偏大,文化偏低,託管責任不能落實;留守兒童長期缺乏親情關愛,心理健康堪憂;家校溝通不夠,影響了兒童的品德和學習;家庭和社會不能有效對接,影響留守兒童身心。這一系列的問題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我們覺得:德育課題研究工作不能忽視這樣的現狀,我們建立了這些學生的學習檔案,並且進行跟蹤記錄,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並且通過正面引導,使學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艱難,教育學生認真學習,遵守紀律,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的辛勞,明白父母打工掙錢來之不易,養成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好習慣。同時,加強對這些學生的挫折教育和磨礪教育,培養了留守兒童良好的心理素質,特別是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性。通過一學期的努力,留守兒童的思想品格和學習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5

一、關鍵詞:角色遊戲 培養 幼兒 交往能力提高

二、研究緣由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發現、保護和引導幼兒固有的天性。”“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但在實際的教育中,還存在重智育、輕遊戲的傾向。家長更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往往認為角色遊戲就是“玩”,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多少作用。如今的幼兒自我意識強,缺乏同伴之間的交往意識,不會和同伴分享、在遊戲中不懂得謙讓合作等。而角色遊戲主要是讓幼兒通過各種角色扮演遊戲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與他人交談、合作等,對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研究目標

1、通過角色遊戲,增強幼兒之間的互動,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2、通過角色遊戲促進幼兒之間的交往,培養幼兒的交際能力。

3、通過角色遊戲,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研究內容

1、充分利用角色遊戲中的各種資源發揮幼兒的語言能力,促進幼兒之間的語言交流。

2、利用角色遊戲中的娃娃家、超市、點心店等資源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以及幼兒之間共同合作,解決困難的能力。

3、利用多變的角色遊戲促進幼兒在各種不同場合的交際能力的提高。

五、研究對象

我主要選擇4歲的小班幼兒 共 36 人 作為研究對象

六、研究方法

1、資料蒐集法;我通過網絡、雜誌等各種途徑瞭解了各種不同角色遊戲對於培養小班幼兒交往能力的作用。深刻了解,小班幼兒最為熟悉、最感興趣的就是角色遊戲,特別是“娃娃家”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愛。在遊戲中,小班幼兒能夠從剛開始的爭搶玩具,到最後分工合作,一起遊戲。小班幼兒能夠有一個明顯的交往能力的提升。

2、個案研究法;我將一些比較典型的角色遊戲活動中出現的個案,進行跟蹤、分析,然後進行間接性或者直接性的遊戲指導。最後,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行為研究法;我將多種遊戲(不僅僅是角色遊戲)安排到小班幼兒的遊戲中,然後進行以幼兒為主體的觀察、分析、反思,再行動,發現角色遊戲對於提高小班幼兒的交往能力起着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4、觀察法;觀察幼兒在角色遊戲中的表現,進行分析和比較,會發現很多有價值的東西,這也是我們常用的方法,遊戲的觀察與評價都以此為依據。我們在角色遊戲中等夠清楚地看出,孩子的社會性水平如何,然後有針對性的進行安排角色遊戲活動。

七、研究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收集資料,制定活動方案

2、實施階段:結合日常角色遊戲活動中幼兒的交往合作行為進行研究。

3、結題階段:整理資料,鑽寫研究成果。

八、研究成果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對每一個角色遊戲活動的開展都做了觀察、分析整理,發現通過角色遊戲活動,孩子們的社會交往能力有了顯著提高。在角色遊戲中,孩子們能夠合理分配角色,並按照角色進行分工合作,確保遊戲的順利進行。在角色遊戲的開展過程中,小班幼兒從零交流到難得交流到如今的正常交流合作,進步很大。

九、反思

從確定《利用角色遊戲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的研究》這一課題開始,我就展開了收集資料,瞭解開展角色遊戲的各種材料,並將材料儘可能的收集齊全,以利於幼兒更好的開展角色遊戲活動。在幼兒遊戲中,我認真做好觀察記錄,深入遊戲中指導幼兒,引導幼兒進行各類角色遊戲活動。在這過程中,我不斷的觀察、分析,反思活動,看到了許多自己的不足之處,並加以改正。孩子們在遊戲中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到的提高。課題研究對於教師與孩子們的共同成長起着很大的作用。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6

1、在本階段我們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根據園本特色我們將在區域活動中追蹤培養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

活動一:班級區域中的交往能力培養。

觀察區域活動中幼兒及交往能力的發展,並填寫區域活動記錄表:

A、我園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每班設置5種以上的區域活動,幼兒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喜歡的區域活動。

B、在班級區域活動的設計中,教師會不定期的更換區域材料或投放新的材料。

C、在區域活動中,教師作為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鼓勵幼兒積極創新、大膽講述自己對區域工作的獨到見解。

D、在區域中,幼兒可採用流動時方法,進行互換交流培養,例:體驗廚房榨的果汁,可送到娃娃家等。

E、在區域中孩子的合作意識、團結意識、也得到了提升和發展,並能在日常活動中,更好地與同伴相處。

小結:通過班級區域活動的開展為幼兒提供了寬鬆適宜的環境,我們發現幼兒的交往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幼兒對區域活動興趣極高,從被動的交往到幼兒之間主動的交往。

活動二:園所公共區域的培養

A、我園對幼兒開放20多種公共區域。內容包含:圖書區、棋區、創意畫室、醫院、話劇館等,供孩子自由選擇。

B、分年齡段進行公共區域活動,更好地促進了除本班幼兒,幼兒與同年齡段幼兒進行語言及各種交往能力的培養。

C、混齡段開放區域活動,更好地進行了大帶小活動,幫助了幼小年齡段幼兒更好的語言及行為能力的交往能力的培養。。

小結:園所公共區域的培養擴大了幼兒之間的交往,對幼兒之間的交往是一種提升。

2、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教育活動。採用集體教育活動的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利用故事、兒歌、講述、談話、表演等手段,向幼兒介紹有關社會交往的知識,教給交往的方法,創造交往的機會,指導幼兒進行交往,使幼兒建立交往的意識,形成積極的交往態度,初步學習交往的策略。如在美術活動《好玩的泥》中讓幼兒合作完成一件作品;語言活動《小猴過生日》,音樂活動《我們合作來跳舞》等等,培養幼兒團結友愛、合作遊戲的好品質,學會合作的方法。

(2、)生活活動。生活活動中發生的交往是真實的、自然的。如洗手、喝水、上廁所等是否按順序進行,不搶先、不擠別人;當同伴遇到困難時,是否主動用動作、語言幫助他。

(3、)在家庭生活中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綱要》指出:教師和家長是幼兒社會學習的重要影響,教師和家長的言行舉止直接、間接地影響幼兒,過程他們學習的榜樣。因此家長應以身作則重視自己與他人的交往,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4、)在遊戲中培養有的交往能力。遊戲能最大限度滿足幼兒內在需要,是促進幼兒社會的意識和交往的技能。遊戲是幼兒的天性,是他們自願的一種活動,在研究中,我們始終堅持“以遊戲為幼兒和基本活動形式”,發現創造性遊戲,特別是角色遊戲是培養幼兒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徑。為此我們開設了“娃娃家、民俗茶吧、超市、書吧、各個悟益智區、美髮店、醫院”等等,在這些活動區中,幼兒充當了各種各樣的角色,在這些角色中,幼兒去和不同身份的人進行交往,學會了合作、解決衝突的方法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3、注重家園配合,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平時教師經常與家長聯繫,舉辦家長開放日活動、親子游戲、元旦家長與孩子一起包餃子活動,使家長了解培養幼兒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幼兒交往能力的方式方法等,不斷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

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我們課題組成員將在現階段的基礎上,開展豐富的活動,進一步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交往,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

存在的困難及解決思路 1、對小年齡兒童進行個案觀察培養時,幼兒往往不能夠很好的配合,性格比較急躁,易哭鬧,不能夠很好地用語言進行交流解決問題。

2、對於個別性格有些自閉的幼兒,家長不能夠儘早的認識,不願意協助我們進行調查,不能夠及時對幼兒進行語言等交往能力的培養

解決問題方法案:

1、細心、耐心的與幼兒溝通,幫助幼兒解決在生活中、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成為 孩子的朋友。

2、幫助、引導孩子解決矛盾問題,讓幼兒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和方法,從而更好的獨立解決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家長之間、的矛盾問題。

3、對性格自閉的幼兒,開展個案追蹤,調查分析的方法。

4、對個別自閉的幼兒,進行家訪工作,細心與家長交談,介紹相關育兒知識方面的書籍,促進家園共育的發展。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7

面對國小語文教學中晨讀意識淡薄,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我校學生的晨讀習慣和閲讀水平,我申請了國小語文有效晨讀的研究這一課題,經過半年的研究初見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的成果,達到了預定目標。現將半年來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課題沿革

(一)課題的立項。x年12月份,上報《國小語文有效晨讀》課題研究申請,x年1月10日得到市教研室的立項批准,課題編號為1x67。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

第一階段(x年12月—x年2月):研究準備階段。

1、確定研究課題;

2、文獻研究、尋找理論依據和研究價值;

3、確定子課題,制定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x年3月-x年4月):課題實施階段。

1、確定研究的具體內容和方式;

2、進行課題研究實踐,圍繞研究目的,按照研究計劃實施課題研究,填寫活動記載,具體體現月工作或周工作計劃與總結,積累相關材料;

3、課題組總結分析實驗情況寫出階段性研究報告。

第三階段(x年5月-x年6月):課題總結結題階段。

1、總結實驗結果,彙集子課題成果,撰寫總結報告。

2、結題鑑定。

二、組建了課題小組

我校組建了課題研究小組,組長谷利明同志,組員有胡柏、賀春豔、杜苗苗同志。本課題由谷利明同志具體負責實施和研究。

三、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從量變到質變,又從質變到新的量變。事物的發展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達到一定的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會出現質變。國小語文晨讀也是如此,學生認識一個個漢字,達到一定的量,就能閲讀;閲讀達到一定的量,就能作文。正如古人所云:“能讀千賦,則能為文。”

(二)激發學生濃厚的晨讀興趣。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激發學習動機的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也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想使學生養成晨讀習慣,就得先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興趣之火。有了飽滿的讀書興趣,學生才會對晨讀產生強烈的需要,積極地投身其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生參與的原動力,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晨讀,教師必須創造某種條件或利用他們已有的其它行為動機和需要的遷移,使晨讀成為他們生活中所必需的東西。教師要善於喚起和利用學生晨讀興趣,促使他們興味盎然地去閲讀、體會,積累語言信息,使語言倉庫裏有豐厚的積蓄,需用時,才能遊刃有餘,寫起文章來,才能妙筆生花。

(三)利用各種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得學生對晨讀產生極大的興趣,就能變“要我讀” 為“我要讀”。學生擴大了閲讀面,增加了閲讀量,積蓄了足夠的內存,還怕大量而快速的輸出嗎?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一)調查法:在實驗前期、中期、後期採用問卷、談話、觀察等方法進行調查,為研究提供依據。

(二)個案分析法:選取有代表性的學生個體作為長期觀察對象,觀察並分析其發展動態,進行科學比對,最終得出結論。

(三)經驗總結法:在研究過程中,及時進行總結,既總結切實可行的有效的經驗,以便推廣;也總結存在的問題或失敗的教訓,以利於今後的提高。

五、課題研究成果

本課題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有效晨讀能力,課題研究在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以下幾種有效提高的方法和形式:

(一)晨讀方法

1、明確晨讀目標。晨讀內容要明確,這使提高晨讀課效率的前提。如課文的預習、複習,國中必背古詩文。教師應當在晨讀課開始前,最好在前一天的晚上就讓每一名學生明確晨讀課讀什麼,達到什麼樣的層次。晨讀內容要定量,這是提高晨讀課效率的保障。教師對於晨讀課的任務佈置要適中,量的確定要根據學生的能力,不宜太多或過少,要讓多數學生有信心完成任務。

2、加強閲讀訓練與指導。以領讀求規範,學生的晨讀水平參差不齊,即使學生會背誦的文章,也不代表其已經會讀。要讀好文章,晨讀課上教師就要領讀,當然也可以讓一些晨讀能力強的學生領讀,讓大家讀準、讀好、讀出享受。

3、追求閲讀形式多樣化。可以採用集體晨讀,集體背誦,小組賽讀,男女分讀,分角色晨讀、吟誦讀、自由讀、接力讀、表情晨讀、大聲讀、小聲讀和默讀等各種形式活躍晨讀課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加強目標反饋。檢查根據學生學習層次,注意優差兼顧,難易適中。比如讓學困生晨讀詞、段、篇等;中等生聽寫單詞、短語或句子;優生複述或背誦課文。只有這樣,才不會使檢查流於形式,才不會使學生養成得過且過的壞毛病。

(二)晨讀形式

1、 齊讀。有利於營造讀書氛圍。聲音洪亮、富於節奏、大造聲勢的齊讀能快速地讓學生亢奮起來,很快地進入到讀書的情境中去。

2、 散讀。散讀,或稱自由讀,最有個性特色,大部分晨讀課採取散讀的方式,需要説明的是,散讀絕對不等於放羊。

3、其他讀書方式。

(1)聲情並茂的範讀。引導學生通過語言得到美的薰陶,使學生受到老師情緒感染,入情入境地晨讀,使學生在晨讀時達到音與情融為一體。

(2)詩情畫意地配樂讀。音樂以特有的旋律和節奏塑造形象,把人們帶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喚起人們的情感。當文字與情調相吻合的音樂交相輝映時,便會產生和諧共振的效果。

六、課題的創新和意義

有效晨讀對語文教學,乃至學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義,其主要有以下好處:

(一)一夜好睡,早上頭腦清靜,思路清晰,記憶效率高,大聲讀書有利於理解和記憶知識;

(二)大聲讀書,傾聽自己的聲音,能給自己帶來自信,獲得充實和滿足感;

(三)大聲讀書,眼、耳、手、口、腦各種記憶器官的綜合運用,有利於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和智力的開發;

(四)早上大聲讀書,調動了口腔、鼻腔、喉嚨、肺部、胸腔等部位的協調運動,有利於身體健康;

(五)長久堅持,形成習慣,量的積累,質的飛躍,知識儲備會漸漸豐厚。

七、課題變更情況的説明

本課題無變更情況。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8

20xx年已在不知不覺中離我們悄然遠去,而我進行的教師個人課題研究也已開展半年有餘。現趁寒假空暇,對這半年的研究工作作一個回顧與總結,汲取其中成功的經驗,發現自己的失誤與不足,以便對新一學期的研究起到指導和借鑑的作用。

一、端正思想,勇於嘗試,不斷進取。

教師個人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在我們恩施自治州尚屬首次。課題研究總結。因此在任務下達之初,大家都有一種畏難情緒。但我轉念一想,這就和我們中國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一樣,雖然沒有現成的經驗模式能夠借鑑,但摸着石頭也完全有可能過河。就算只能取得點滴研究成果,其實對於自己也是一種收穫與提高。端正了思想,則充滿了信心。所以我勇於申報了一個自己覺得既有必須難度同時又能對自己有所促進有必須研究價值的課題——農村國小如何切實有效地開展口語交際訓練的研究。

當課題取得立項以後,我以科學發展觀作為自己的思想指導,集中自己的全部時間和精力,用勤奮認真。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去開展研究活動,以期取得哪怕只有一絲一毫的成果與進步。課題研究總結。但當自己真正融入其中的時候,卻又驚喜地發現:這項工作的開展,不僅僅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能卓有成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腳踏實地,開拓創新,循序漸進。

在20__年春季學期的最後進行課題申報以後,我首先在暑假期間對一些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調查,瞭解他們原先在口語交際課程中的感受和困惑,聽取他們對此課程的交流和推薦。然後據此寫出了《學期初調查報告》。

對農村國小口語交際課程的現狀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後,我在開學初期,經過認真地思考和準備,拿出了自己對本課題研究的《開題報告》和《實施方案》,為研究工作的具體開展指明瞭方向。

進入研究工作的實施階段後,我在口語交際活動中,用心開動腦筋,採用多種新穎搞笑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在不斷的練習中去鍛鍊和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潛力,同時也為我的研究資料帶給了豐富的感性材料,讓我能寫出具有必須價值的經驗總結文章。

三、勤於耕耘,善於發現,顆粒歸倉。

經過半年多的辛勤努力,雖然沒有取得值得炫耀的重大研究成果,但點點滴滴的收穫卻不斷湧現。學生的口語表達潛力得到了較大地提高,而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也有了新的突破。我根據自己的一些小小發現,還寫出了經驗總結文章五篇,發表在自己的博客上,供同行們和其他社會人士交流斧正。

進入寒假以後,有了必須的空閒時間,我便抓住機會來補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識。透過網上查閲資料。閲讀相關書籍雜誌等方法來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並寫出具有較深刻思想價值的讀書筆記。作好這一些準備工作,我對自己在新一年的研究活動就更充滿了信心和力量。

當然,由於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因此存在着或這或那的錯誤和不足就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説,研究的範圍還不夠全面,研究的方法也不夠科學,甚至還沒能取得像樣的研究成果。但這一切都不能讓我退縮,因為我相信自己的選取是正確的。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9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21世紀的成功者將是全面發展的人、富有開拓精神的人、善於與他人合作共處的人。由於我國以獨生子女家庭為主,孩子在家中無同齡夥伴,父母的愛十分集中,容易嬌氣、驕傲、以自我為中心、不易與人相處等問題。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由於孩子不會合作,不善於合作,所以常會因爭搶玩具而爭得面紅耳赤,然後就賭氣獨自一個人玩遊戲,不願再與同伴交流。為了讓幼兒體驗成功與喜悦,獲得合作的快樂,我們遊戲這一幼兒活動的主要方式,幫助幼兒學會合作交往,使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真正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本課題研究的“培養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的策略研究”,主要是利用一日生活的各環節,通過家園互動的形式有效的促進幼兒間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方法研究。對於幼兒來説,合作交往的能力,就是幼兒在遊戲、學習、生活中,能主動配合、分工合作,協商解決問題、協調關係的能力,包括學會分享與共享、合作與交流、等待與輪流、關愛與撫慰等。合作交往的能力是幼兒

社會性發展的一個主要方面,它也必須遵循一個知情意行的發展過程。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利用一日活動的各環節,通過環境創設、故事引導等方法有意識的幫助幼兒學會合作交往的技能。

(二)、發揮家長、教師的榜樣作用,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

(三)、根據幼兒發展的不同,開展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從而有效的促進每個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的提升。

三、 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教育理論--互動合作

教育主張:兒童的學習不是獨立建構的,而是在諸多條件下,主要是在與家長和教師、同伴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在互動過程中,兒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資源的提供者。在互動過程中,兒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資源的提供者。

(1)“綱要”中提出: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

(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藴藏其中》這一權威報告

中提出,面對未來教育的挑戰,教育必須圍繞四種基本能力來培養新一代,這四種基本能力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其中“學會共同生活”是指培養孩子在人際活動中能與人共處和合作,提高幼兒的交往水平。合作交往是人類生存、發展的要求,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備人才素質。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喬治.赫華斯博士把"與同事真誠合作"列為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把"言行孤僻,不善與人合作"列為失敗的九大要素之首。一個具有良好的身心發展和較強的合作交往能力的人,往往能較好地適應社會生活,並取得較高的成就。

四、課題研究的過程

(一)、問卷調查

為了能更好的瞭解我們在幼兒在合作交往中存在哪些不足,我們在開學初、開學末進行了兩次問卷調查,具體問題反饋如下:

1.大多數幼兒缺乏合作意識。

2.能主動有禮貌交流的幼兒也很少。

3.大部分幼兒知道説“分享”但是行動上做不到。

(二)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制定了各年齡段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發展的標準

1、小班的分享活動—從食物—玩具—情感分享。

2、中班的互助活動—利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環節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才互助意識的養成再到互助行動的發生。

3、大班的合作活動—兩兩合作—小組合作—集體合作,培養幼兒學會分工、協商。

(三)實踐活動

1、主題教學活動

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他們出現的一些共性問題,如獨生子女依賴性強,以自我為中心等,設計了專門的集體教學活動,通過有針對性地集體教學,幫助孩子養成一些良好的交往合作能力。

2、角色遊戲

角色遊戲時,孩子在自由開放的環境中模仿成人的生活。他們的交往不受限制,同時在交往中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矛盾,於是在處理矛盾的過程中其個性品質也充分地表現出來。因此,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教育契機,引導孩子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體驗人與人交往的原則,在快樂的體驗中逐步培養了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

3、藉助各種契機努力為幼兒創設愉快交往機會,提高交往能力的有效時機。

(1)、在日常生活中,時時都有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讓他們情不自禁的想表達自己快樂的心情。節日是幼兒最期盼的日子,“元旦”“新年”等等。幼兒利用各節假日,都會外出旅遊。我們為幼兒舉辦提供一個展示的舞台,讓他將自己的外出遊記的照片佈置成攝像展、還有自己的見聞和趣事以口述日記、畫畫剪貼的方式向全園幼兒展示。

(2)、大班幼兒的能力都很強,他們根據自己的需求,會向我們老師提出要求,為鼓勵幼兒積極的社會性交往,我們定期舉辦幼兒的分享會。

生日會:大班幼兒由於在幼兒園是最後一年了,他們都希望自己在幼兒園的最後一個生日,能和小夥伴一起度過。在“生日會”上,蛋糕將成為小朋友共同分享的物品。

故事會:每個幼兒的童年都是在經典故事的伴隨下成長的,尤其到了大班,幼兒不僅有聽的需求還有講的慾望了。我們就為幼兒舉辦了故事會。在“故事會”上,孩子們都希望能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當聽到同伴們的掌聲,幼兒都會主動的回家閲讀圖書,以便有新的故事與同伴分享。

五、研究成果

通過開展系列活動研究,有效的解決了孩子合作交往的能力。小班的孩子知道了有了好吃的、好玩的要與他人分享,而且有禮貌;中班的孩子知道了主動尋求幫助,並能主動幫助他人;大班的孩子知道了大家商量,共同完成任務,有時還知道輪流分工。

1、通過課題研究促使幼兒交往合作的能力的提高。

(1)、引導幼兒分享自己的心情,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時刻都伴隨着一定的情緒,但是很少有孩子會客觀地辨析自己的心情。作為教師,除了及時的進行個別教育和談心以外,更應該對全體幼兒進行情感上的教育。那首先應該讓幼兒主動分享自己的心情,為了引起幼兒對自己心情的關注,認識自己的心情,同時也為了便於教師瞭解幼兒的心情狀態,各班創設了“心情牆”,並製作了代表不同心情的心情掛件(如高興、生氣、傷心、失望等)。每天都引導幼兒掛上與自己心情相適應的心情掛件,並根據心情的變化隨時換取掛件,養成習慣,為今後學習調節自己的心情打好基礎。

(2)、幼兒之間學會正確處理矛盾

幼兒在一日生活中常會發生一些衝突,與同伴為了玩具、分工矛盾而爭吵,或丟了東西而傷心。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有意識地教給幼兒一些人際交往的技能技巧。這些技能的熟練運用,就讓幼兒避免一些衝突,也能使他們自己嘗試解決衝突。於是我們及時捕捉幼兒的不當行為,隨機開展討論。讓孩子自行去商討解決的方法。

(3)、同伴之間相互幫助,增進友誼

在課題實施初期,我們先引導幼兒關注自己的心情,識辨自己的心情,而後逐步引導幼兒關注他人的心情,能主動幫助同伴。“讓別人快樂,自己更快樂!”這是我們的口號。孩子在互助中也真正體驗到這份愉悦,這不僅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增進了感情。

(4)、初步學會了相互合作

通過設計各種教育活動。教師根據幼兒在交往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情境表演,遊戲,講故事等形式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在角色遊戲中觀察到孩子在玩小醫院的時候,每次穿護士服的時候最上面的扣子自己扣不上或者在睡覺脱衣服的時候需要幫助時,從來都不會想到主動尋求同伴的幫助。事後老師針對這種現象設計類情境表演《巧吃糖果》,是孩子們懂得只有主動去尋求同伴的幫助,兩人合作才能吃到糖果,並讓孩子學會了正確、熟練地使用禮貌用語,學會尊重他人。當需要別人幫助時説“請”而不是自己一個在那乾着急。別人幫助你了要説“謝謝”,並逐漸養成一種習慣通過兒歌《好朋友》等生動形象的學習形式,使幼兒懂得什麼是“友愛”,怎樣做才是“友愛”,在活動中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有點滴進步便及時鼓勵,強化反饋機制,例如:經常讓孩子説説你在活動中的友好行為,通過這些措施強化合作行為,使小朋友心理上產生了強烈的愉快體驗,為培養幼兒合作性,矯治不良行為提供了動力。這是孩子們在體驗友好合作成功後的愉悦心情。

六、研究反思

經過研究,不論從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收穫都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因為家長對於幼兒交往能力培養的必要性認識還不夠,,對於如何去正確培養卻往往缺乏有效的方法。他們或是擔心自己的孩子出去會“變野”,或是害怕孩子會受意外傷害,又或是怕孩子在外惹事生非,所以常會將孩子關在家裏,與電視、玩具配班,遇事包辦代替或橫加干涉,長此以往,束縛了孩子的發展。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加強家園合作,更有效的促進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的培養。其次根據個案觀察發現在交往能力的培養中幼兒間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因此對於個別幼兒的指導與觀察也是我研究的重點。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0

學校:

學院:

年級:

班級:

姓名:

我的大學這樣過!

時間悄悄地從我們身邊溜走,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在大學生活過了些許時日,適應了大學的學習,也養成了專屬於我們自己的一些習慣。在已經逝去了的時光中,有過遺憾,有過迷茫,有過悲傷亦有過喜悦~~但是不管是怎樣的一種狀態,過去的翻篇就過去了!展望明天的我們都該是積極向上的,充滿激情的!

大二了,這一年該是充滿着挑戰的。回首昨天專業課還是欠缺了很多,看看今天,曾經落下了的一定要補上。那麼,從最基礎的抓起。魏老師説“底層的東西生命力很強”,所以大一上過的課都是重中之重。雖然自認為那些很沒用,現在看來,當初的自己還真的是很無知與弱智。相信這一切現在意識到還不算太晚。大一最遺憾的是沒能意識到時間的寶貴,逝者如斯夫!逝去的便不會再來了,大學英語六級沒過這是自己意料之中的事。我以為還有大二大三啊…現實卻是,每個時段都該有屬於那個時段的事情。那麼,就是自己抽出時間來學習英語,準備12月份會如期而至的六級考試。半年前就已經買了新概念3,當初就是想好好準備六級考試聽力部分的,結果是一頁沒看,聽力也敗得挺慘的。那時的我…今年我成長了,會用心去備考,而且要全力以赴爭取高分,為了自己不會後悔。等着我!

我們專業的方向與其他班的比很簡單的,但是自己卻沒怎麼學好。這一年充滿挑戰,我想挑戰的是自己吧!高中時,班主任老説——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用心了用力了,其實事兒基本上就已經辦成了。老師僅僅是扶持着那些有決心去“前進”的人們,自己能在專業的領域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深度與廣度,其實完全是在憑自己以一個怎樣的心態去面對的。Notcomplain!路全是由自己一個人在走,不要等到已經偏離了好遠,走錯了方向時再來埋怨老師與家長怎樣怎樣…不是別人怎樣不夠優秀怎樣怎樣,而是當事人本身是否積極主動地去爭取。性別不該成為你達不到目的的一種藉口吧!很多標籤不是別人給你貼上去的,而恰恰是自己。這一年我要為自己而打好專業的基礎並盡全力的去追那些跑在我前面的那一大羣人,專業課是必須要學好的,這一年。不管以後是考研還是公務員都好,但現在你的專業必須要是在自己全力以赴去學習的,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以後的事以後再説,既然活在當下就該活好當下。

專業與英語是兩個方面,還有的就是去圖書館借一些古典的文學作品,多瞭解一些先哲與咱國家的一些領袖的事蹟,讀些歷史。自我認為,大學生應該瞭解這些方面的知識。也算是自身素質的一種提高吧!大二這一年學業方面應該會這樣度過吧,生活上就會和學長學姐們多溝通一下吧,有些不懂的模糊的就會問問他們。也會接觸一些學弟與學妹,給他們指一條光明之路,讓他們學好基礎的知識。當然這一年的最終目標我想要到的是再升大三之前自己能有進軟件公司實習的能力。因為羅老師曾經説過,學得好的兩年之後就可以在軟件公司實習。那麼我的目標,一年以後就是這個,也許現在還差得多,但是我會努力為自己爭取。

大三的時候,應該會變得成熟與穩重了吧!我希望那時的自己會是那樣的,然後聽説那一年會很忙,要學完所有的課,然後還會決定以後自己的人生,是考研,是考公務員,還是…選擇很多吧。但現在,我只能説自己沒怎麼想好,那時我的選擇會是什麼。不過那一年我還是會先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學好課程專業,然後做一些項目(這個發生的前提是大二的我打好基礎了),為自己積累一些經驗,為以後自己多一些選擇。時間總會有的,即使再忙的人也會擠出時間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我還是會讀一些有助於自身修養與素質提高的書籍,陶冶情操,豐富知識。據思修老師孜勤説—新東方的俞敏洪四年讀了400本書,當然我們也許做不到他那樣優秀,但是你先不做到那樣勤奮,不為自己多積累儲備一些知識,以後就是不想平庸也難了。計算機軟件考試,據瞭解,我們這屆的現在就已經有人蔘加考試了。那天知道這事時,有點小鬱悶,大家一起進入這個校園的—差距竟然這麼快就…那麼軟考就也放在大三開學與大二畢業的那個時段,並要考出比較優異的成績。其實也許很多事情説説挺容易的,真正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但是這個報告與其説是交老師倒不如把他當成是對自我的一種鞭策與激勵。大丈夫言出必行,應該説到就爭取做到。大三畢業之後,我期望達到的是不管會是考研還是其他,都要有一個讓人滿意的結果。然後在做人做事方面學會踏踏實實,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就好。

大四那一年,應該是準備自己的論文答辯什麼的。應該還會參加計算機軟考,還會有一些其他的技能證書。其實只要前面能打好“地基“,最後這一年就會挺愉快的,無論選擇哪方面來發展,都不會讓自己太過於頭疼。我也許會選擇考研,也許會選擇就業參加工作。公務員會考的,但不會是畢業就考,因為我崇拜的人是周恩來總理,工作幾年之後會為這個而行動吧!學長中有做的很好的,那個畢業講座,我收穫了很多,不管是誰,都得是靠着自己的汗水一步步的走向成功什麼的。大家都不容易,磕磕碰碰的過來——孜勤老師説得好,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

大學不是一個只會空喊口號,“我不要虛度”的地方。喊口號的人,永遠是弱者。大學也不是一個,四年來了,只知道迷茫的地方。或許,身處的大學,並不是你想要的生活。可是,我們要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生活。不讓屬於我們的時間荒廢掉,多去做一些有益於自己於他人的事,有意義的事情。大學之道,不過在於:對得起自己,不給自己留有遺憾,在我30歲,40歲的時候,回想起來我的大學,還會有熱淚盈眶的事情。

我覺得,能做到這些,就是成功,這也就是大學,交給我們,告訴我們的…我們的大學就該這樣過!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1

幼兒社會性發展離不開成人的言傳身教,其中身教尤其重要。教師作為幼兒成長環境中的權威,其一言一行都對幼兒起着示範作用。教師的人際交往行為是幼兒模仿的對象,在某種意義上比教師的“説教”對幼兒的影響更大。教師要注意言傳身教,幫助幼兒學習與掌握一定的人際交往原則和必要的人際交往技能。

第一,幫助幼兒學習與掌握一定的人際交往原則。根據幼兒認知、語言與情感等方面的發展水平,悦納、互利和自願應該是幼兒在人際交往中首先要學習並遵循的原則。悦納是人際交往的一個重要原則。人際交往始於個體間的接納、肯定、支持、喜愛,教師應當教育幼兒,當別人對自己表示友好時,要作出“應答”,而這種“應答”得到強化後,會刺激交往進入一種良性循環的狀態,這有利於幼兒更進一步的交往關係的建立。同時,教師還應當鼓勵每個幼兒盡力看到同伴的優點,並且身體力行。人際交往中另一個重要原則是互利原則。研究者很早就發現,學前兒童選擇同伴一起遊戲的最顯著標準是相似性,即選擇那些認知技能、社交性格、動作發展都與自己比較相近的同伴。第二個標準是互補性,即選擇與自己發展水平相似、優勢項與自己互補的同伴做朋友。這兩個常用的同伴選擇標準顯示出幼兒人際交往的主要目的是互利。在幼兒園我們經常能聽到教師對某個幼兒説:“班級裏所有孩子都是你的好朋友。”其實,這種把朋友強加給孩子的做法並不被幼兒接受,因為人際交往還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自願原則。現實中幼兒對於自己願意交往的對象有着選擇性。仔細觀察幼兒,不難發現,幼兒在一段時間內喜歡和某幾個幼兒一起玩,形成親密的同伴關係。教師強調幼兒之間要相互喜歡,出發點是好的,但事實上喜歡一個人是一種情感體驗,是很難被強迫的。教師應該允許幼兒有喜歡和不喜歡的人,與此同時可以幫助幼兒學習如何與自己不是那麼喜歡的人友好相處。教師在教育幼兒遵守這些人際交往原則時要以身作則,實踐這些與人交往的信條。

第二,幫助幼兒學習與掌握必要的人際交往技能。教師要教給幼兒人際交往技能,自己必須先掌握必要的人際交往技能,並在適宜的時機展示給幼兒,供幼兒模仿。下面就列舉一些適合幼兒園教師的人際交往技能:(1)接納、欣賞和讚美。人際交往中的3A技巧――接納(Accept)、欣賞(Appreciate)和讚美(Admire),其實就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2)動作與姿態。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能體現特定的態度,表達特定的含義,而這些含義不但成人能夠感受到,幼兒也可以本能地覺察到。例如,一個人在傾聽時如果身體略微傾向於對方,表示這個人對對方説的話很感興趣;相反,如果身體後仰或側轉則會讓説話者感到不受重視。在幼兒説話時,教師如果側過身體,那麼幼兒就會感到教師不耐煩。(3)交談。一次成功的交談不僅取決於交談的內容,更取決於交談者的神態、語氣和動作等。無論是和幼兒還是和周圍的成人,教師在交談時都要表示自己的友善之心,不能居高臨下,同時還要避免長篇大論,否則容易給聽話者帶來壓力和不受尊重的感覺。(4)傾聽。教師常常教導幼兒要耐心地傾聽他人説話,其實傾聽的技巧不僅要耐心,還要作出適當的反應,如表情自然,經常與對方交流目光,適當地點頭以示讚許,或是用微笑來表示自己很樂意傾聽。這樣,別人才更有信心繼續講下去。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2

教育科研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學期,我校的課題研究工作在區科研部的指導下,已進入了深入研究階段,並取得了一些成效,現將一年來的課題研究工作做一個簡要回顧總結。

一、規範管理,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科研教育思想。

為提高我校科研水平,調動教師全員參與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科研促教研,我們要求每位教師每月堅持自學,並做好3000字以上的學習筆記。同時要求每位教師每月撰寫課題研究案例、教學反思等等。除此之外我們還積極參加省、市、教育學會組織的科研論文徵集工作課題研究培訓活動,拓寬自己的研究研究思路。

二、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將課題研究融入日常教學中。

1、“科研興校”一直是我們辦學指導思想,為使課題的研究工作能真正落實到實處,我們在加強教師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強計劃性,着重要求教師們將課題研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中。

(1)我校組織教師按照課題實施方案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各課題小組結合學科特點從多元角度拿出方案並認真實施。

(2)教師把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繼續圍繞課題進行小課題研究活動,小組成員間相互聽課,研討交流。

(3)由課題組統一領導,落實好本學期的實驗研究工作。學校科研室跟蹤指導,帶領各小組不斷修正補充完善。

(4)每位課題組成員每月上交案例分析、課題研究反思等。

(5)本學期學校開展了“青藍杯”青年教師課題課教學大賽活動,青年教師結合學校的研究課題進行教學大賽,相互交流學習,推動了課題研究的進行。

2、我校將“小課題研究”活動納入常規工作當中,已開展多年,以學年組為單位的“小課題”研究活動,有效的促進了老師香胡交流和提高。

3、積極進行課題研究構築有效生命課堂。有效的教育、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每位教師的追求,也是我們教育科研的最終目標。教研與科研相結合是教育科研發展的必然趨勢。積極圍繞“有效生命性”這一主題開展教科研研究。我們精心研究備課教案;要求各教研組能結合理想課堂的構建,針對教學中的困惑、難點確定教研主題,然後圍繞這一主題開展了理論學習、集體備課、説課、上課、聽課、評課、反思等研討活動。

三、抓好過程管理,做好階段性總結,健全課題管理檔案。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質量。教育科研工作必須有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

就科研工作制度而言,本校從XX年起開始制訂有關教科研工作的規章制度,並逐年修訂、補充、完善。確保了我校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

在參加學校課題的研究中,我們每位課題成員都能根據自己收集到的實驗材料按時做好課題的階段性總結。學校及時總結並將過成材料歸檔。

四、課題研究初見成效。

我校的課題研究雖然開展充分顯示了它的生命力,收到了顯著的成果。教師們的教育觀念更新較快,特別是一部分中青年教師脱穎而出,成為了學校科研工作的骨幹。科研期間,我校以省、市、縣級的徵文活動為契機,鼓勵教師積極撰寫、投稿。許多教師把自己在教學中收集到的點滴寫成論文並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論文評比。我想,只要我們為之努力,爭取了,我們才有可能得到豐厚的彙報。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3

一、提出課題,成立課題研究小組。

調查數據證明,誦讀中華經典文化這一優秀傳統面臨着嚴重的挑戰。古典文化日趨衰退,古詩詞崢嶸歲月已經“流水落花春去也”,幾乎成了昨日黃花,默默向隅而泣。

究其原因,社會環境、教師因素、教學方法以及評價改革等是上述情況存在的主要弊病。上述原因,使我們的古詩文教學黯然失色,學生對於古詩文的學習也是輕描淡寫,而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經典古詩文在缺失“情感”的人們眼中變成了光禿禿的漢字,是那般的索然無味。“無為而教,無為而學”、“教之道,無教也”便成為當今每位教師古詩教學的重要突破口。如何“以詩學詩, 以詩悟詩, 以詩解詩 , 讀詩用詩”,是我們為人師者應思量的教學之重要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應背誦一百六十篇詩文。提出這個標準的主要原因,就是要着眼於學生的積累,通過積累,逐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而豐富古詩積累的主要方法就是大量誦讀,根據古詩特點,要以一首帶多首,不斷拓展誦讀空間。因此,為了弘揚經典文化,激發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豐富古詩的積累,我們提出了“雙主”古詩接龍式誦讀學習研究的校本課題,以期達到以詩讀詩,以詩悟詩,以詩解詩,讀詩用詩的理想境界。

與此同時,學校也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並確定了各自的分工,具體如下:

(一)課題指導:(提供信息,指導幫助)

(二)課題領導小組:(領導、監督課題研究的進展與實效,為課題的研究護駕保航)

(三)課題研究小組(行動研究,及時總結經驗,提供相關的研究資料)

高效、明確的分工合作,為課題的順利提出和立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撰寫方案,培訓教師開題研究。

20__年10月,由課題組的謝稱發校長執筆,撰寫並完善了《基於“雙主”的古詩接龍式誦讀學習研究》實施方案。並編印了《瘋狂背古詩》的校本教材,隨後,展開了一系列的教師培訓工作。

(一)培訓形式多管齊下。

1、強化專家引領。“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加強專家對課題組教師的專業理論的引領,使其對“雙主”古詩接龍式誦讀學習研究有了較深刻的認識,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前提,奠定基礎。 請進來的專家有:贛州市電教館的胥經華館長、於都教研室國小語文教研員段愛華主任、崇義縣教研室的國小教研員黃德新主任、贛州濱江一小的科研室主任艾琳老師等等。同時,分期分批地派課題組成員至北京、南昌、贛州參加學習,課題組成員均得到專家的專業引領。

2、抓好骨幹成員的培訓工作。在全員培訓的基礎上,通過推薦、選拔課題組內的骨幹成員參加縣、市、省組織的各種各樣的培訓。骨幹成員外出參加培訓後,要及時培訓本校課題組的其他成員。在多次的參加培訓與組織培訓中,快捷、有效地提高骨幹成員的理論水平。謝稱發、曾朝暉、李聲華、郭曉鋭、段瑞瓊、陳秋玲、樑慧英、萬海萍等都多次外出參加培訓,也多次培訓他人。

3、藉助教育教學雜誌、報紙培訓教師。

課題組成員要一期不落地訂(閲)《國小語文教學》、《國小語文教師》兩種教學雜誌,動員經常性地閲讀《中國教育報》、《教師報》、《江西教育》、《贛南教育》等報紙或雜誌,而且每天必須寫學習體會或作摘錄,每學期的讀書體會或摘錄不少於兩萬字,定期與不定期地進行交流、展示。學習成效顯著的學校給予一定的獎勵。藉助對教育教學雜誌、報紙的學習,普遍提高課題組成員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二)、培訓成效卓有成效。

因為培訓切合教師的實際,而且培訓的形式靈活多樣,關注了培訓的有效性,因此,培訓使課題組成員很快地從傳統教學的藩籬中跳了出來,革新了教育教學思想,也紮實有效地提升了他們是文化底藴,激發了他們進行古詩教學的興趣,習得了許多古詩教學的技巧。在此期間,不少教師相關的文章在各級組織的論文評比中獲獎或在各級刊物中發表。

三、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羅馬城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當然,教師的教學素養、文化底藴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經過一段時期的學習、培訓,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要做好《基於“雙主”古詩接龍式誦讀學習研究》的校本課題,還需要在接下去幾年裏讓老師不斷加強自我學習並進行歷練,也離不開專家的引領。

四、下階段工作計劃。

1、重視後續的理論培訓。注重在實踐中培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培訓,用生動、活潑、具體可感的教學實例來引領課題組成員掌握、運用好“雙主”古詩接龍式誦讀學習研究理論,不斷提升課題組研究人員的專業素養和人文底藴。

2、在總結這一階段研究工作的基礎上,調整和部署好下一階段的研究工作。

3、發動組織課題研究小組的教師們行動起來,引領學生背誦古詩、愛上古詩,為達成課題研究目標而努力。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4

學生活要接近尾聲了,家一定都對畢業設計充滿畏懼,在做畢業設計之前指導老師都會要求先寫好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家整理的《新課程背景下培養中學生生物科學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開題報告,歡迎閲讀與收藏。

論文選題的理由或意義:

21世紀將是人類依靠知識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紀,世界將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和機遇,實施素質教育,深入開展創新教育,讓科學的光芒普照中華,實現科教興國戰略,是當今教育的主旋律。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主旨的生物新課程,將科學探究作為的突破口,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發展科學探究能力。這一能力的培養與新課程的實施緊密相連,自20xx年秋學期新課程在我省全面推行以來,探究教學中暴露的諸多問題使我們意識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決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應該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和總結。

一、時代發展的要求

1、探究能力與素質教育

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來,在教育領域裏追求人的素質獲得全面發展,已經變成一種集體行動,成為國際教育的重要趨勢。在我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也已經成為21世紀基礎教育的重要方向。《中共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要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積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學生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因此,課堂教學形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探究為主的教學,着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就成為素質教育的關鍵之所在。

2、探究能力與創新教育

當前,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經成為我國整個教育的靈魂。正如文化教育學家斯普朗格所認為的那樣,“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在於它是一個人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8]。即是説,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這種創造力集中體現的是科學探究的能力和科學精神,它才是教育真正需要“喚醒”的東西。

3、探究能力與科教興國

科教興國,已經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然而,我們在科教興國的戰略問題上,往往過多地強調科技的經濟功能,偏於技術的、物質的乃至產品的層面,卻往往冷落了科學探究、科學理性和科學思想對人、對社會的根本性作用。教育的“功利性”也總是與“應試教育”一起成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最桎梏。探究教學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為核心目的,通過科學方法、態度的訓練與養成教育,逐漸使科學理性之光真正照耀於億萬人的心田,激發人們不斷思考、不斷探究、不斷髮現。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培養科學探究能力應該是科教興國戰略真正實施的表現之一。

二、課程的需要

“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是生物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生物科學素養詩民科學素養構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指公民參加社會活動、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學知識、探究能力以及相關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很顯然,探究能力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每個高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也是課程標準實施中的核心任務。探究性學習是學生認識生命世界、學習生物課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勤於動手和動腦,逐步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等,重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果學生在學校期間親身經歷了科學探究活動,那麼,當他離開學校時,對生物學會形成更深的印象和積極、正面的態度。高中畢業前,學生們應該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至少進行一次“真正的”的科學探究活動。在參與探究時,學生們應該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收集證據、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的科學探究能力。

三、探究現狀的思考

20xx年秋學期我省全面實施了新課程,通過一個多學期的探索和實踐,許多教師已經積累了眾多寶貴的經驗,這些經驗有待進一步挖掘,昇華為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與此同時,新課程的實施也對廣師生在思想層面和操作層面都造成了極的衝擊,許多困惑和不解紛至踏來。在諸多問題中,“培養探究能力的策略”首當其衝。學生不知如何探究,教師不知如何指導探究等新問題在每一所學校中都存在。根據對我市部分地區學生有關探究能力的問卷調查,比照其他省市、學科的調查結果,可以總結為以下方面:

1、學生層面。

從“高中生學習生物學的動機”調查結果看,“問題解決”作為學習生物學的動機,得分最高,其中“探索未知世界的機會”是部分學生喜歡的。從“高中生對不同生物主題的興趣”調查結果來看,“與實際應用和實踐觀察”有關的內容是學生們最感興趣的主題。從“高中生對生物學不同學習方式的興趣”調查顯示看,學生們最感興趣的是通過“參加野外實習”、“在實驗室裏進行研究”和“執行一項個人計劃”等活動進行體驗式學習(劉植義,20xx)。這説明學生樂於探究,希望通過課內外不同的探究形式解決問題,發展探究能力。但是,從“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現狀”的調查結果來看,部分高中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推理論證能力,但缺乏提出問題、設計實驗、思與批判等能力[20]。在探究實驗中多數學生還只重結果而輕過程,重數據而輕本質,沒有學會探究的方法,養成科學的態度(顧莉,20xx)。學生們渴望探究,但大學聯考這根指揮棒多偏重結論性知識的考查,使得他們“不得不”忽視探究的過程,山東省有關高中生物新課程學習狀況的調查也印證了這一點[15](賀建東,20xx)。這些情況説明,高中學生各方面的探究能力還很弱,學生們的探究願望沒有得到真正的滿足,也沒有真正轉變為實際探究中的各項能力。

2、教師層面

從影響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因素的調查結果來看,“學生進行探究的內驅力、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認知發展水平、教師的科學素養、學習資源和探究學習環境”是影響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主要因素。在這些因素中,教師的科學素養尤其是引導探究學習,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等方面的策略是重要的決定因素[29]。科學探究方法的獲得,除了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索,不斷積累以外,主要靠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加以培養和訓練,教給思維方法,指導思維路徑,使學生領會並付諸實踐,以逐步形成習慣,形成能力,並在交流中得到進一步強化[15](賀建東,20xx)。但是從“教師對探究性教學的理解和培養探究能力的教學策略”的調查結果看,部分教師雖然知道探究的主要步驟,但缺乏具體的教學策略。少部分教師甚至還不知道“什麼是探究”,農村中學的有些教師對開展探究學習排斥性依然很強。這些現象充分的表明,多數在非探究學習中培養出來的生物學教師,若不經過職後專門的探究教學策略的培養和實踐,一開始很難對學生開展有效的探究學習指導(紀琴,陸建身20xx)。此外,探究活動的開展由於受到時間、學習資源等因素的影響開展的並不普遍[16]。

以上調查結果映了在“學生的探究動機、現實的探究能力與教師的指導策略“三個方面存在着多對矛盾。學生想探究,但缺乏必要的指導和實踐,探究能力自然較低;教師想指導,但缺乏相應的教學策略,缺少解決探究活動中困難的途徑。面對這些問題和矛盾,畏難甚至退縮不前是行不通的,也是與國家推進課程的決心相背離的。我們應該找原因、想辦法,不斷探索與總結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教學策略,為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和推進提供支持。

國內外關於該課題的研究現狀及趨勢:

1.探究能力的結構與表現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動的本領,包括完成一定活動的具體方式,以及完成一定活動所必須的心理特徵。科學探究能力是一種能力,它的組成要素中不包括非智力因素,但二者會相互產生影響。國外的研究表明,科學探究能力是一種具有複雜結構的高層次能力。一般認為,科學探究能力是保證學生順利完成探究活動的具體方式和心理特徵。對探究能力的理解,可以從多元智能的角度加以體會,其語言、邏輯-數學、視覺-空間、身體運動、人際關係、內省等智能,可以助我們全面的認識探究能力。它給我們的啟示是:探究能力評價應該採取多渠道、多種形式、在多種不同的實際生活和學習情境下進行。

但是,從多元智能角度構建的探究能力結構模型國內外研究還比較少,這一點使得我們在探究能力的把握和測量上難以適從。國內有學者參照吉爾福特的智力三維結構模型,構建了基本科學能力結構模型(申繼亮,20xx)。後來又有學者以此為基礎構建了以科學(探究)過程、科學內容和科學品質為三個基本維度的科學探究能力結構模型,並以科學品質為主要維度,列舉了評價學生探究能力的50條表現。

這50條探究能力的表現是從思維的深刻、靈活、敏捷、批判和創性角度編撰的,雖然滲透探究過程的要素,外顯性強,但與中學常用的科學探究的基本程序不相吻合,而且這些表現比較繁雜,中學教師難以操作。“能力”是高中生物課程三維目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科學過程這一角度出發,明確列舉了高中階段學生應該學會的11個方面的探究能力表現[1],可以説是體現了上述模型中的核心部分。這些表現與探究教學(學習)的程序基本一致,將探究內容和品質滲透其中,以它為出發點形成教學策略,構建教學模式,進行探究能力的評價,目標明確也非常容易操作。

2.科學探究的程序和探究教學模式

能力總是和人的某種活動相聯繫並表現在活動中。只有從一個人所從事的某種活動中,才能看出他具有某種能力。科學探究能力表現在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活動中,並在活動中得到發展,過來,這種能力也將直接影響和決定探究學習的效率和結果[17]。

探究式教學,亦稱探究學習,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並獲得體驗的實踐活動。

探究教學的核心是使學生通過類似科學家的探究過程,理解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的本質,培養科學探究能力(柴西琴,20xx)。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即是教給學生自主探索自然界和現實生活中科學問題的方法和技能。使科學教育面向真實科學是當代科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理念,而科學教學要與真實的科學探究相接近,就必須首先呈現出科學探究的“形”,或者説與科學探究保持“形似”。

教學策略是教師教學時,為達成教學目標所採用的教學取向,而非特別限定的某種教學方法。

3.1強調“過程技能”的策略取向。

早期培養探究能力的策略,其建立者採用了還原論的思維方式和過程分析方法,將科學探究過程分解為一系列立的成分,如觀察、分類、假設、推論、預測等。相應地把科學探究能力分解成一系列立的技能,如觀察技能、分類技能、假設技能、推論技能、預測技能等,稱為過程技能。其基本假設如下: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是一系列過程技能的集合;這些過程技能是可以通過練習來立發展的;學生的過程技能得到發展後,就可以用來解決實際的`科學問題,科學探究能力也就得到了發展。據此提出的教學策略是,首先讓學生立地練習和發展這些技能,然後再結合起來解決更復雜的問題。

3.2強調“控制變量”等核心要素的策略取向。

有些研究者認為,科學探究的本質是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思維的一個重要特徵是運用邏輯推理來解釋相關證據。這樣就把“科學思維”與“邏輯思維”聯繫起來,並根據皮亞傑的理論,用控制變量的實驗來檢測學生的邏輯思維,把它作為科學探究能力的一個重要特徵,建立了科學探究能力的邏輯策略。這種策略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描述成能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探究的能力。從本體論意義上來看,它並不能完整的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只是培養了“會進行控制變量的研究”這個突出的特徵。

上述2種策略取向,無論是強調過程技能還是強調某一要素,都忽視了探究主體學生原有認知結構對探究能力形成的影響。針對這一問題,一些從認知科學角度出發的研究者把科學探究看做問題解決的一種形式。在開展探究時,探究者從自己的“工具箱”裏選擇“工具”。對任何一個給定的探究任務,並非需要所有的工具,其技巧就在於正確地挑選並知道如何去使用所需的工具。米勒將科學探究能力包含的成分分為三類:一般的認知技能(例如觀察、分類等等)、實踐的技能(例如,知道怎樣使用不同的測量工具)和探究的策略(例如,知道用重複測量來提高測量的可靠性)。在此基礎上,英國約克學的PACKS項目組提出了另一種培養探究能力的策略體系(Robin Millar,1998)。

這一策略體系將科學探究的主體和探究過程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具體描述了學生原有的認識和技能對科學探究過程中各環節的影響,擺脱了機械決定論和經驗主義的科學觀,深化了對科學探究能力的結構和功能的認識,對於研究和發展學生與科學探究相關的理解和能力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從上述文獻綜述我們可以知道,科學探究能力是一種具有複雜結構的高層次能力。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應該從探究能力結構的“過程維度”出發,明確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中學生應該學會的各種探究能力,並以此開展教學和評價。在具體的探究教學過程中,應該繼續保持傳統教學中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良好習慣,注意關注學生原有認知結構對探究能力形成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兼顧總體探究過程與各類探究技能的培養,同時加強對探究活動中核心要素的訓練,“以點促面”,使探究各環節要求的能力得以形成。在探究活動開展的各個階段,要重視學生的自我監控在其中的作用,最終形成完整的探究能力。

體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5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搜索國內期刊文獻可知,國內79年至20xx年直接以"自制教具"為題發表的論文180多篇,20xx年至20xx年以此為題發表的論文約58篇。從這些文章來看,絕大多數是具體介紹如何去製作和運用特定的教具、學具,少數文章逐漸涉及自制教具的功能和價值問題。另外,一些專家學者也投入到自制教具、學具研究中取得豐碩的成果,出版了一些專著。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朱正元的《物理演示實驗與自制儀器力學部分》(1978)、胡名章的《中學物理演示實驗與自制教具》(1983)、劉濟昌與張國成的《自制教具的理論與實踐》(1994)、劉炳升與馮容士編著的《中學物理實驗教學與自制教具》(20xx)等等。

在國外自制教具進行的實驗一般屬於所謂的"低成本實驗(lowcostexperiment)"。在日本和歐美等發達國家中,現代教育技術水平較高,但仍熱衷於自制教具的研究。在日本,有一大批熱心物理低成本自創實驗的教師,自創了許多高智慧的低成本物理實驗。在美國,非常重視低成本實驗,電視節目上經常製作一些趣味的低成本實驗指導學生,各學校實驗室都使用大量的自制實驗器具,甚至還佔相當大的比重,一些自制教具還有着悠久的歷史。在英國,當教師要接受制作和表演低成本實驗的技能培訓。當今的世界各國物理教學中,都對物理教師自己設計和製作的教具和低成本實驗非常感興趣,提倡利用低成本實驗來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創新思維己成為一種共識。

在新授課或者習題課教學中,會遇到很多學生存在思維障礙的問題,而一般學校實驗室的器材又很難滿足這類實驗探究的需要。自制教具的使用可以大大改善這一現狀,它能夠較大程度的根據教師的教學思想開發實驗器材,甚至能夠讓學生自己也參與到實驗器材的開發製作過程中去。

目前很多自制教具還存在着取材較為複雜、操作不夠方便等問題,不符合自制教具的應用簡潔、方便、安全易推廣等原則,這也為本課題的確立提供了機遇。通過自制教具進行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同時,學生可以通過自制教具獲得親身的體驗,再結合理性分析,往往就可以有效的突破學生思維中的困難點,切實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由於高中物理知識對學生思維水平的要求與國中相比有很大的提高,這也直接造成了學生學習物理的困難,尤其是對於高一新生而言。因此,本課題將研究對象確定為高一學生。

本課題主要針對人教版教材必修一和必修二中部分重點難點知識,進行自制教具的開發研究,通過自制教具來幫助學生突破思維的難點,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

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找到高一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的思維障礙所在、開發相應的"自制教具",並通過教學實踐來檢驗自制教具的實際教學效果,邊研究邊總結,邊總結邊修正。

基於本課題的特點,提出以下兩個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1、對於教材中的一些重難點知識,學生的思維障礙究竟在哪裏?

2、如何開發"自制教具"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障礙,提高思維能力?

三、課題研究的方法

1、行動研究法

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就自己教學中困境與難題,以科學的方法做有組織、有系統的計劃,開展行動探究,收集資料和紀錄,進行反思與改進。由於是教師自我選擇,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又源於自覺的自我反思,所以不但能反映教師的個別性和自主性,更能敦促教師在不斷反省實踐中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目標。

2、文獻研究法

收集、整理有關自制教具的資料文獻。

3、案例研究法

對典型的自制教具案例進行研究,不斷總結其自制教具在教學中的作用。

4、經驗總結和理論提煉研究

通過經驗總結和理論提煉,得到較為全面準確的研究結果。

四、課題研究的步驟

第一階段:20xx.11

確定研究課題,收集相關資料,認真填寫課題研究評審表。

第二階段:20xx.12—20xx.01

確定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適合開發的內容。

第三階段:20xx.02—20xx.04

完成必修一相關內容的自制教具開發、相關論文及階段總結。

第四階段:20xx.05—20xx.06

確定人教版必修二教材中適合開發的內容。

第五階段:20xx.07—20xx.08

完成必修二相關內容的自制教具開發、相關論文及階段總結。

第六階段:20xx.09—至今

撰寫結題報告,準備結題。

五、課題研究的成果

1、三篇與自制教具相關的教學研究論文

2、一定數量的自制教具實物

3、結題報告

六、課題反思

以上是對"自制教具對提高學生物理思維能力的實踐研究"的初步探索,由於前期已有過初步的研究,所以本課題最終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還存在一些遺憾之處。如:

(1)目前開發自制教具的數量還很不夠,還遠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的需要。

(2)自制教具的開發研究主要由我本人完成,今後應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作用,讓他們自己來發掘問題,並通過開發自制教具最終解決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o8pg0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