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臨汾政府工作報告

臨汾政府工作報告

臨汾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幾篇臨汾政府工作報告,一起看一下吧!

臨汾政府工作報告

臨汾政府工作報告篇1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二中、三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紮實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重點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23.6億元,同比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661.8億元,增長12.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18.2億元,增長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936元,增長10.3%;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7768元,增長12.6%。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積極應對下行壓力,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全力扶持實體經濟。認真落實中央、省宏觀調控政策,推出煤炭25條、強化經濟運行20條、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等政策組合拳。開展煤礦基本建設年活動,新增投產礦井20座,新增產能2340萬噸,全市原煤產量達到7041萬噸。先後組織全市煤炭、煤焦、煤電、銀企和重點項目供需對接會,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困難,促進了經濟的平穩運行。

強化投資支撐。紮實開展項目推進年活動,實施省市重點項目394項,全年項目儲備完成20888億元,項目簽約完成3019億元,項目落地完成1705億元,項目開工完成1407億元,省市縣重點工程建設完成1157億元,項目投產完成1250億元。在項目工作12項全省排名中,我市奪得2個第二、3個第三。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千億元大關,完成1036.3億元,增長26%。

加快市場建設。社區便民商圈、蔬菜直銷點、萬村千鄉、新網工程等城鄉流通體系建設成效明顯,錦悦城、華納新天地、居然之家等投入運營,奧特萊斯、紅星美凱龍、生龍國際、上東世紀等有序推進。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75.5億元,增長13.7%。

二是着力推進轉型綜改,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明顯加快。

綜改區建設紮實推進。制定實施了轉型綜改區建設《三年實施方案》和《20xx行動計劃》,全面鋪開產業轉型、生態修復、城鄉統籌、民生改善四大任務,紮實推進五規合一、户籍制度、用地制度、金融創新和醫藥衞生體制等五項重大改革,確定了10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58億元。省級試點侯馬市、市級試點堯都區在村改居、金融、土地、區域協同發展機制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經濟帶建設取得實效。堅持規劃指導、基礎先行、產業入園、兩區同建,加快建設百里汾河新型經濟帶。《經濟帶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完成;濱河東路南北延路基工程基本完成,河道水利工程洪洞至襄汾段基本完工,生態綠化完成1700多萬平方米;18個工業園區銷售收入佔到全市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的63.9%,10個農業園區有8個形成規模,6個物流園區有4個開工建設,5個文化旅遊園區全部實施開發,11個兩區同建工程啟動實施。經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特別是沿汾各縣(市、區)的艱苦奮鬥,百里汾河新型經濟帶可以説已經初具雛形,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活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正在成為臨汾轉型跨越發展的強大引擎。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工業加快轉型提升,焦化行業45户企業完成省定兼併重組任務,鋼鐵行業完成立恆整合中宇工作,淘汰落後鍊鐵產能75萬噸、鍊鋼產能100萬噸。實施新裝備、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轉型項目104個,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23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9家,新興產業投資增速達到50.6%。農業獲得穩步發展,大水網涉臨工程進展順利,累計完成投資2.81億元。全年完成灌溉面積214萬畝,水土流失治理41.6萬畝,生態修復80萬畝。糧食總產達到23.2億公斤,再創歷史新高。四個百萬畝基地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規模進一步擴大,新發展設施蔬菜4.4萬畝、水果14.2萬畝、乾果19.8萬畝、中藥材11萬畝。大力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户,新確立一村一品專業村232個,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513個,家庭農場達到1348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62家。三產呈現蓬勃興起,物流業規模持續擴大,山西國際陸港園區建設加快推進,正在積極申報臨汾綜合保税區。旅遊業穩步發展,共接待國內外遊客2143萬人,旅遊總收入達到195億元,4A級景區達到6個。金融、保險等服務業迅猛發展。三產所佔比重提高1.82個百分點。

三是統籌推進城鄉建設,城鄉一體化進程全面提速。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8025公里,同比新增209公里,全省排名第一。霍永高速東段和西段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吉河高速路基和橋涵完成60%,大運高速土門連接線拓寬改造工程全面完成。霍侯一級路北段改造和桃臨線霍州至汾西段竣工投用。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31公里,其中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村公路36公里。臨汾機場航站樓和高架橋主體完工。大西高鐵、中南鐵路、張台鐵路加快建設。

城市建設加快發展。完成河西新城和空港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臨汾高鐵站地下空間利用等規劃,市區控規覆蓋率達到85%;建成市規劃展覽館、市行政服務監察中心、中大街中段貫通等工程;啟動實施了五一東路、二中路、北外環拓寬改造、秦蜀路南延、市民廣場一期、集中供熱九期、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市區天然氣置換等工程;城市管理得到加強,多年困擾市區交通秩序的三輪車得到有效整治。縣城建設取得顯著成績,城市功能進一步健全,控規覆蓋率達到70%。

新農村建設取得新進展。30個新農村連片示範區、300個重點推進村建設任務全面完成;農村五件實事超額完成年度任務,行政村街道亮化全面完成。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先後出台綠色生態工程、創建園林城市、PM2.5防控、市區大氣污染防治等實施方案,狠抓節能減排、大氣污染防治、水環境修復治理和農村生態保護,實施節能改造項目76個,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3.5%,六項主要污染物減排超額完成省定任務。按照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價,市區二級以上天數達到167天,其中一級18天,空氣質量指數全省排名第三,PM2.5達標率好於省定標準。汾河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分別下降37.93%和20.93%。大力實施兩山兩網兩林兩區和雙保林業五大工程,新造林62.6萬畝,超省定任務19個百分點。澇洰河河道治理工程全面啟動,完成投資1.87億元。

四是夯實基礎落實責任,發展環境更加和諧穩定。

集中教育整頓活動成效明顯。認真開展夯實基礎管理、落實工作責任集中教育整頓活動,圍繞安全生產、社會穩定、民生改善等方面,共查找整改安全隱患和突出問題1.5萬個,建立制度15452項,構建了分級負責、層層落實的制度體系和責任體系。

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開展安全生產穩定年活動,強化兩個主體責任,推進隱患排查、專項整治和打非治違三項行動,不斷加大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力度,實施ABCD分級分類動態監管,加強對煤礦、非煤礦山、尾礦庫、危險化學品、森林防火、冶金、食品藥品、道路交通、地質災害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監管,關閉取締非法企業439家。全年生產經營性事故同比下降132起,沒有發生重特大事故,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社會治理持續加強。全市信訪工作連續兩年實現四下降一好轉。全面推廣安澤縣311基層服務管理、鄉寧縣三化一卡、侯馬市345流動人口管理、鐵路安全線格化管理等先進經驗,積極創新社會治理。深入推進平安臨汾創建,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妥善應對和有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五是盡心竭力改善民生,人民羣眾得到更多實惠。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市圖書館、博物館等工程加快實施。市直學校改造工程全部投用,5個縣薄弱校改造全面完成,全市新建、改擴建農村學校169所、公辦標準化幼兒園30所、村級幼兒園65所。臨汾新醫院建築工程竣工,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市精神病醫院主體完工,市第三人民醫院遷建工程進展順利,市第四人民醫院和市婦幼保健院成功創建三甲,完成9家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新農合參合率達99.12%。市區成功創建省級衞生城,16個縣被評為省級以上衞生縣城。人口自然增長率、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三項計劃生育指標圓滿完成,被省政府評為綜合先進市。

扶貧開發紮實推進。實施百企千村產業扶貧工程,啟動7個項目,總投資17.4億元。與陝西省榆林市合作,實施呂梁山有機蘋果產業開發項目,在全國率先實現產業扶貧項目跨省協作。認真開展易地扶貧搬遷、住村聯户、片區開發、整村推進等工作,實現貧困人口脱貧6.1萬人。

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全年新增城鎮就業6.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84%;各項社會保險累計參保人數達到468.2萬人;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26333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8000套。雙擁優撫、國防動員和民兵預備役工作紮實開展,外事、僑務、人防、統計、氣象、地震、地方誌、檔案、老齡、殘聯、工商聯、紅十字會、婦女兒童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績。

市政府自覺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政府系統承辦的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全部辦結。依法行政和xx普法工作紮實開展,廉政建設、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和糾風工作進一步加強。大幅度精簡行政審批事項,提高辦事效率,市本級保留行政審批事項112項,縮減75%,平均審批時限由3周壓縮為1周。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和約法三章,清理違規公務用車331輛,停止新建樓堂館所23個,三公經費支出比上年下降15.8%。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在嚴峻複雜的形勢下,我們克服各種困難,全市經濟社會實現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成績來之不易,彌足珍貴。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一心、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級幹部,向駐臨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發展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

主要是:發展不足、發展不優、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較為突出,轉型升級任務艱鉅;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縣域經濟總量偏小,扶貧開發任重道遠;安全、環保壓力依然較大;民生事業欠賬較多;思想解放的程度、改革創新的力度與形勢任務的要求尚有差距,政府職能轉變、效能提升和工作落實仍存在薄弱環節,四風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等等。對於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xx年主要任務

20xx年是貫徹落實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總體上看,我市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黃金髮展期,中部崛起、轉型綜改區建設等政策疊加效應更加凸顯,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的空間更加廣闊。同時也要看到,全國經濟進入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交織階段,我市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更加複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前進道路上還有更多的挑戰和困難。對此,我們既要做好應對困難局面的準備,又要堅定發展信心,牢固樹立戰略思維和底線思維,全力推動轉型跨越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xx屆二中、三中全會和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精神,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深入開展改革創新年、轉型攻堅年、環境提升年、服務羣眾年活動,着力推動發展,着力深化改革,着力改善環境,着力保障民生,加快建設文明開放、富裕和諧的新臨汾。

臨汾政府工作報告篇2

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xx”時期工作回顧

“xx”時期是我市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緊緊依靠全市人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省委“五句話”要求,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加快實施“六權治本”,着力推動“六大發展”,紮實推進“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積極應對挑戰,奮力攻堅克難,不斷開創弊革風清、富民強市新局面,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經濟發展穩中有進。20xx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61.1億元,“xx”期間年均增長7.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34.4億元,年均增長8.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01.2億元,年均增長2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8.2億元,年均增長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72億元,年均增長12.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98元,年均增長1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6元,年均增長11.9%。我市綜合經濟實力邁上了新台階。

產業結構更趨合理。現代農業穩步推進。糧食總產達到23.億公斤,比“xx”末增長22.%。“四個百萬畝”基地建設成效顯著,新增設施蔬菜12萬畝、水果42萬畝、乾果35萬畝、中藥材90萬畝。20xx年,全市農民合作社達到10059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339家,農產品年銷售收入達到73億元,是“xx”末的1.4倍。傳統產業實現優化升級。煤、焦、冶、電等傳統產業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裝備製造、鑄造、現代煤化工、新能源、新型材料、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共實施新興產業項目330個,完成投資814.3億元,佔全市工業領域總投資的67%。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商貿物流、電子商務、文化旅遊等現代服務業不斷髮展壯大。建成運營居然之家、生龍國際、嗨都國際廣場等一批商貿轉型項目。我市被確定為全國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全市電商企業發展到400餘家,交易額突破100億元,侯馬開發區被確定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大力推進旅遊景區建設,累計完成投資52億元,全市新增5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總數達11個,位居全省第一。20xx年,全市旅遊總收入達到295億元,比“xx”末增長152.9%。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7.∶58.3∶34.2優化為7.8∶48.5∶43.7,現代產業體系正在加快形成。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邁出重大 步伐,累計承接、取消、下放、調整行政審批項目290項,行政審批時限壓縮了三分之二,市縣兩級權責清單全部公佈。建成市政務服務中心,實行“一委一辦三中心”的管理體制。完成了煤炭焦炭公路銷售體制改革,所有煤焦站點和涉煤票據全部清理取消。商事登記制度、醫療衞生體制、國有林場、財税體制、投融資體制、國有企業、集體林權配套制度、開發區擴區等各項改革都取得了積極成效。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實際利用外資由7757萬美元增長到15660萬美元,年均增長15.1%。在全省率先啟動招商引資2.0模式,“xx”期間累計簽約項目899個,簽約資金14319億元,是“xx”的4.6倍。

項目建設力度空前。深入開展了“項目落地年”“項目推進年”“項目見效年”和“項目提質增效年”等活動,堅持統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六位一體”各項指標連年位居全省前列。五年累計實施省市縣重點項目4116項,完成投資6053億元,超額完成“五年五千億”的目標任務,投資額是“xx”時期的3.6倍,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市公路通車裏程達到18245公里,位居全省第一。新改建幹線公路797公里、農村公路3135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車裏程267公里,臨汾北環、臨吉高速、霍永高速等一批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大西高鐵、中南鐵路開通運營,臨汾民航機場正式通航。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一城三區”、侯馬曲沃同城化、12個大縣城和60個重點鎮建設紮實推進。全市啟動實施城中村改造工程47個,新建城市公廁318座。市區先後實施了22條城市主幹路和古城公園二期、市規劃展覽館、大西客運站站前廣場等市政工程;全面鋪開了總投資159.9億元的市區17項重點城建工程,城市管理全面加強,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引沁入汾和川取水輸水工程、五馬水庫、清峪水庫等項目順利完工,14條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和45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全面完成,水利建設總投資達到101億元,是“xx”的3.9倍。

“百里汾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取得突破。“經濟帶”總體規劃納入《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覆,6個專項規劃通過國家級專家評審。設立了百里汾河生態文明保護區,加強了汾河流域生態保護。投資42億元的濱河東路貫通工程通車運行,投資43億元的汾河河道生態治理工程全面竣工,投資58億元的澇?河生態建設工程初見成效。打造了“百里汾河文化長廊”,規劃建設了汾河非遺生態保護區。“經濟帶”內18個工業園區的銷售收入佔到全市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的63%,8個現代農業園區初具規模,5個物流園區開工建設,17個文化旅遊景區全部實施開發,11個“兩區同建”工程進展順利。“百里汾河生態經濟帶”已成為我市加快發展的新引擎,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活力和前景。

“三個突破”深入推進。金融振興方面,積極引進培育金融機構,全市銀行業金融法人機構達到23家、保險經營主體33家、證券分支機構5家、各類交易市場4家,初步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產權交易等各業並舉、功能基本完備的金融體系。積極培育企業上市,在“新三板”上市企業達到5家,總量居全省第二;在山西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達到143家,佔到全省總量的11%。積極破解企業融資難題,設立了5000萬元的“企業應急週轉保障資金”,引導籌集1.56億元的“企業應急週轉互助資金”,累計投放金額8.7億元。市投資集團公司累計融資244.8億元。科技創新方面,共實施國家、省、市科技計劃項目418項,累計投入科技研發經費1.4億元。培育省級科技示範園區2個,市級科技示範基地34個;建成院士工作站2個,博士後流動工作站1個。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3家,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家,省級行業技術中心1家。全市專利擁有量達到329件。民營經濟發展方面,出台了《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措施》,共創辦小微企業9000家,培育“小巨人”企業42家、“小升規”企業69家,建成5個省級中小企業創業基地。20xx年,全市中小企業工業產品銷售產值達到682億元,佔到全市工業產品銷售產值的54.%,民營經濟成為拉動我市經濟增長的主力軍。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環保工作再上新台階,持續開展環境建設年、環境提升年等活動,累計投資15.5億元,實施了169個環保項目。完成5家電力企業脱硫脱硝治理、16家焦化企業焦爐煙氣治理,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5.12萬輛。成功創建省級環保模範城市。20xx年,市區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266天,按新標準比20xx年增加99天,PM2.濃度比20xx年下降21.3%。全市新建垃圾處理場14座,實現生活垃圾處理場縣級全覆蓋。汾河出境斷面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低於入境斷面。全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在100%。節能減排呈現新亮點,五年累計實施節能改造項目288個,累計淘汰落後產能1675.2萬噸。全市新增和更新新型環保公交車580輛,其中20xx年市區新購純電動車223輛。我市入選“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城市”,堯都區城東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納入國家試點,浮山縣入選國家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範基地,古縣入選首批省級低碳縣試點。生態建設取得新進展,五年營造林246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7.47%增長到31.91%。紮實推進水土保持重點工程,累計完成治理面積214萬畝。持續推進採煤沉陷區、採空區、水土流失區、煤矸石山等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工程,西山7縣成為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

安全生產全面加強。全面推進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五個全覆蓋”,組織開展了“安全生產穩定年”“安全生產強基年”和“知責、履責”“打非治違”等活動,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切實加強重點行業和領域安全監管,強化安全檢查全留痕、企業ABCD分級分類監管和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等安全管理措施。20xx年,全市安全生產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比“xx”末分別下降14.5%、25.8%,工礦企業連續7年未發生重特大事故,安全生產形勢實現持續穩定好轉。全面加強信訪、綜治、應急、輿情監控等工作,建立了市級領導包聯信訪事項制度,開通了“市長熱線”“市長信箱”,完成了“六五”普法任務,全面推廣安澤“311”基層服務管理、鄉寧“三化一卡”、侯馬“345”流動人口管理、鐵路安全“線格化”管理等社會管理先進經驗,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民生質量顯著提高。文化方面,完成17個縣(市、區)的文化館、圖書館標準化建設,新建臨汾市博物館、晉國博物館、丁村民俗博物館等16個博物館。全市有300多件文化作品獲“山西廣播電視獎”和“全省優秀廣播電視欄目獎”。教育方面,投資4.億元的臨汾新 高中建成投用,市第三中學、市第一國小等市直學校改造和17個縣(市、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新改擴建公辦標準化幼兒園144所、農村幼兒園134所。20xx年大學聯考達二本線16189人,比20xx年增加7112人,達線率上升19.1個百分點。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民辦教育全面發展,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衞生方面,臨汾新醫院和10所縣級醫院建成運營,全市醫院總數達到116家,醫療衞生機構牀位數總量達到13805張,分別比“xx”末增長20.%和22.3%。新創建“三甲”醫院3家,創建省級以上衞生縣城15個。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7%,人均籌資水平提高到470元。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實現全覆蓋。社保方面,五大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477萬人次,是“xx”時期的2.5倍。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78725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48232套。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控制在3%以內。我市被確定為“國家信息惠民試點城市”。扶貧方面,大力推進扶貧開發,實現脱貧25萬人。重點推進光伏扶貧,實施了127個村級光伏電站和9個10MW以上地面小型電站工程,建設總規模達到134.5MW,走在了全省、全國前列。圓滿完成新一輪農村“五個全覆蓋”和農村“五件實事”。大力推進城市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全市新增供水管網280公里,城鎮供水普及率達到99%;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539萬平方米,城鎮供熱普及率達到78.5%;新建燃氣管網1012公里,城鎮燃氣普及率達到85%;完成了市區10萬户天然氣置換。連續兩年實施“六大惠民工程”,羣眾得到了更多的實惠。

積極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國防動員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得到加強。民族宗教、外事僑務、老齡、殘疾人、紅十字會、婦女兒童等事業都有了新進步,人防、統計、工商、質監、地方誌、氣象、檔案、地震、住房公積金等工作均取得新進展。

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我們始終把建設人民滿意政府作為努力方向,不斷加強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堅持向人大及其會報告工作,向人民政協通報情況,主動自覺接受監督。五年共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717件、市政協委員提案1326件。堅持依法行政,完善政府決策規則和程序,深入推進政務公開。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紮實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討論落實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文風會風”持續改善,“三公”經費連年下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順利推進。全面落實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加強“一崗雙責”,深入推進“六權治本”,不斷加大監察和審計工作力度,從嚴從實整治“四風”和不作為、懶作為、亂作為等突出問題,政府廉政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剛剛過去的20xx年,是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非常繁重的一年。一年來,我們認真落實中央、省一系列政策措施,堅持抓減負保增長、抓生產保產值、抓資金保運行、抓銷售保市場、抓合作促共贏,實行週報告、月調度、合署辦公、督查約談,狠抓項目建設,全力以赴保增長,實現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開創了弊革風清、富民強市的新局面。20xx年,我市5大類52項年度目標考核任務,除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三項預期性指標因市場變化沒有完成外,其餘指標全面完成。

回顧這五年,我們深切體會到,推動臨汾經濟社會持續平穩發展,實現富民強市,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堅決落實“兩個責任”,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必須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必須堅持改革創新,解放思想、求新求變,在搶抓機遇中走在前列,形成引領發展、率先發展的強大勢能;必須堅持底線思維,牢牢抓住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關乎全局的重點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羣眾得到更多的實惠,增強羣眾的獲得感,不斷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各位代表,我市“xx”時期改革發展成就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大力支持、有效監督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羣眾攻堅克難、開拓奮進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駐臨部隊、武警官兵和所有關心支持臨汾改革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企業仍然面臨諸多困難;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步伐不快,產能過剩問題亟待化解;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高,轉型發展任務艱鉅;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發展後勁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民生社會事業存在薄弱環節,脱貧攻堅任務艱鉅;城市建設相對滯後,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安全生產基礎仍不牢固,生態環境壓力較大;發展環境需要優化,作風建設任重道遠,等等。對此,市政府將本着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以“三嚴三實”的作風,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快解決這些問題。

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任務

根據市委三屆七次全會精神及“十三五”規劃《建議》,市政府編制了“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交大會審查。

《綱要(草案)》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強調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推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廉潔和安全發展,明確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提出要把臨汾建設成為中西部經濟強市、旅遊強市、生態強市。

經濟強市就是要推動我市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投資效率和企業效益明顯提升。重點實施投資112億元的沃特瑪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產業園、投資145.5億元的汾西其亞年產240萬噸氫氧化鋁及60萬噸高精鋁板帶箔、投資30.2億元的臨汾空港倉儲物流園等一批帶動能力強的重大產業項目。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達到10%以上,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7%左右,主要經濟指標人均水平進入中西部地級市前列。

旅遊強市就是要加快旅遊景區景點建設,形成“核心突出、佈局合理、業態多元、協調發展”的旅遊產業體系,基本建成全國著名旅遊目的地,成功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投資26億元的陶寺遺址保護利用項目。實施“旅遊暢通”工程,規劃建設投資65億元的霍州―― ―侯馬城際輕軌、投資33億元的環城高架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投資39億元,新建改建旅遊專線公路655公里。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旅遊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5%,旅遊業成為全市綜合性戰略支柱產業。

生態強市就是要高標準完成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低碳經濟發展等國家和省試點任務,打造國家級光伏發電示範基地和全國電動公交綠色出行示範城市。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取得新成效,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化水平顯著提高。加強沿黃地區水土保持和生態修復,加快推進投資452億元的黃河古賢水庫、投資260億元的西山七縣主體功能區建設等工程,構築呂梁山生態脆弱區、太行山水源涵養、百里汾河經濟帶濕地植被恢復三大生態屏障。全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森林覆蓋率、城市建成區綠化率明顯提高。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

圍繞這一總體目標,今後五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是:

--經濟綜合實力實現新提升。到20xx年,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630億元,年均增長7%,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35000元、13150元,年均增長6.5%和7%;每年減少貧困人口6萬人以上,到20xx年末,全市現有26.5萬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脱貧;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0%。

――轉變發展方式取得新突破。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着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推進改革開放形成新格局。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成效,支撐資源型經濟轉型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建立,技術創新體系、金融支持體系、平台帶動體系、政策服務體系全面完善。開放型經濟和對外合作體制基本形成,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

――文化強市建設得到新發展。文化強市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文化發展主要指標、文化事業整體水平、文化產業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實施精品培育戰略,搭建文藝作品創作和展示平台,創作生產更好更多的優秀文藝作品,促進全市文化大繁榮。優化文化產業佈局,建設文化產業基地、園區和特色產業羣,推動文化產業融合性發展,使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創新公共文化服務,豐富羣眾文體活動,到“十三五”末基本建成上下聯動、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保障改善民生達到新水平。就業持續增加,教育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穩步提升。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顯著提高。

――民主法治建設再上新台階。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服務型政府建設成效顯著,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進一步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綱要(草案)》經本次會議審議通過後,我們將全力抓好落實。只要全市上下同心協力,真抓實幹,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經過五年的努力,一個經濟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生態更加優美、人民更加幸福的臨汾必將呈現在平陽大地!

三、20xx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十分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決策部署,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做好“三去一降一補”工作,努力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指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7%,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約束性指標: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22%,其他約束性指標按照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示範城市的要求及省下達任務全面完成。

確定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主要是考慮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考慮經濟下行壓力和推進結構性改革。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主要是考慮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促進投資合理增長和結構優化。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以上,體現了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的要求、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要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7%,充分考慮了結構性減税、企業減負、非税收入減少等因素。綜合分析各方面情況,今年我市發展面臨的困難更多、挑戰更為嚴峻,我們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準備,要搶抓機遇,主動作為,積極進取,狠抓落實,“跳起來摘桃子”,圓滿完成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重點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積極主動作為,推動經濟持續平穩發展

精準幫扶實體企業。進一步強化“五抓五保”措施,加大市縣領導包聯企業力度。認真落實國家、省裏和我市的一系列惠企政策,建立完善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引導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削減非生產性開支,降低人工、物流、財務等綜合成本。推動煤電聯營、煤化聯營、煤焦鋼聯營,支持企業“抱團取暖”,增強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積極開展政銀企對接,用好用活“過橋資金”,政府採購優先使用本地產品,幫助企業融通資金、開拓市場、穩定生產。全市原煤產量達到7000萬噸、焦炭達到1800萬噸、生鐵達到1100萬噸、鋼材達到1200萬噸、發電量達到210億度。

切實抓好項目建設。緊緊圍繞省“四個方面、十大領域”投資方向,完善雙包雙聯、用地專供、聯動建設、每月專題調度等項目建設機制。全年項目儲備完成20xx0億元,簽約20xx億元,落地1510億元,開工1520億元,建設1300億元,投產132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70億元。創新投融資機制,完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招商方式,繼續推進招商引資2.0模式,大力開展精準招商,積極組織自主招商活動,努力引進更多的大項目、好項目。

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持續推進“百里汾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力度。繼續加強路網、水網、電網、通訊網建設,實施百里汾河生態文明保護區規劃,推進汾河綜合治理,實行嚴格的產業和環境准入制度,優化生態功能分區,打造優質人居環境。加大工業、農業、物流和文化旅遊園區的建設力度。發揮“兩區同建”工程示範作用,推動新農村和農業園區、居民社區建設。

(二)紮實推動供給側改革,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着力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努力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穩妥處置“殭屍企業”,全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推動煤炭行業脱困轉型。按照“五個一批”要求,着力化解不安全產能、不環保產能、不先進產能、不經濟產能,合理發揮優勢產能。圍繞煤炭“六型”轉變,着力推進煤礦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延伸煤炭產業鏈條。今年新增生產礦井10個,煤層氣鑽井投用1000口。精心組織煤炭企業合理生產,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生產經營行為,加強煤炭銷售,加快煤炭行業脱困轉型步伐。

促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焦化產業:加快向焦化並舉、上下聯產轉變,將煉焦產能過剩劣勢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積極探索傳統焦炭轉型路徑。冶金產業: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推進產品結構調整、裝備水平提升、產業整合重組三大工程,向集約型、集團化、高端化的方向發展。電力產業:按照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的要求,實施兆光、大唐等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加快推進晉能洪洞、蒲縣宏源等低熱值煤發電項目,以及安澤2×1000MW坑口電站、鄉寧2×1000MW坑口電站建設,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能發電項目建設。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產品、產業、業態,創造高質量的供給。裝備製造和鑄造業:發揮侯馬市、翼城縣、襄汾縣、侯馬開發區的傳統鑄造優勢,以華翔、東方恆略、平陽重工、好利閥門等企業為重點,積極發展特色鑄造產業和鑄造產業集羣,打造全省鑄造業和裝備製造基地。鋁產業:抓住我省推動現代載能產業發展的機遇,加快汾西、蒲縣、古縣鋁資源開發。重點推進汾西其亞鋁業年產240萬噸氫氧化鋁60萬噸高精鋁板帶箔項目、蒲縣100萬噸氧化鋁、古縣70萬噸鋁產業等項目建設。煤層氣產業:大力實施煤礦瓦斯抽採利用全覆蓋工程,實現應抽盡抽、抽採達標,積極探索煤層氣多通道、多途徑利用。重點推進永和―大寧―吉縣―鄉寧煤層氣片區勘探開發。電動汽車產業:抓住我省支持電動汽車發展的政策機遇,支持電動汽車研發生產和使用推廣。重點建設沃特瑪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產業園、侯馬威爾捷新型太陽能電動汽車、錦江物流園汽車服務產業基地、深圳金錢潮公共充電樁等項目建設。輕工食品產業:發揮我市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培育壯大一批輕工食品骨幹企業。重點推進山西頂吉10萬噸蘋果深加工擴建項目、山西偉濤日產40萬盒速凍便當等項目建設。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文化旅遊業,以建設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為目標,重點推進陶寺遺址保護利用,啟動建設陶寺遺址博物館,積極申報陶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撬動社會資本融入建設堯文化旅遊產業園,逐步打造以塔兒山為中心的古文明旅遊圈,做好“最早中國?一座都城”這篇大文章。加快壺口瀑布、人祖山、雲丘山、仙洞溝、廣勝寺、七裏峪、乾坤灣等旅遊景區景點建設,推進大槐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全年旅遊總收入增長20%以上。物流業,重點抓好山西方略保税物流、山西晉潤物流園、海吉星物流園、怡和明農副產品交易物流配送中心、興榮物流園區配送中心擴建等項目建設,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和多方物流。電子商務業,積極推行“互聯網?物流”模式,建設淘寶特色中國臨汾館,完善馬上購、寶得網等本土電商平台,促進電商與物流協同發展。積極發展新興業態,推動互聯網與煤炭、金融、現代農業、文化旅遊等產業的融合。加快航空經濟發展,逐步提升臨汾民航機場客運、貨運功能,推動航空旅遊與航空運輸、航空產業協同發展。

推進健康養老、家庭服務、房地產業等生活性服務業發展。

(三)全力做好“三農”和脱貧攻堅工作,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切實加強耕地保護,穩定糧食生產面積,推進糧食高產創建工程,提高農機化綜合作業水平,確保全年糧食生產穩定在20億公斤。以綠色、有機為發展方向,實施啟動“東山以中藥材、雜糧為主,平川以糧食、蔬菜、水果為主,西山以水果、雜糧為主”的三大區域板塊。紮實推進“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和農業產業園區發展,啟動西山七縣“果畜循環”示範區計劃,全面提高特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積極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互聯網+現代農業”。

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把農民增收擺在突出位置,落實種糧直補、良種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充分發揮政策的惠農增收效應。

積極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發展,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引導農民參 與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產業扶貧開發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民務工收入。有序推進土地流轉,增加農民土地流轉收益。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全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4萬人。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培訓農民工6萬人次,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推進大學生返鄉創新行動、農民工返鄉創業行動。

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脱貧。按照“六個精準”和“五個一批”要求,瞄準扶貧對象,壓實扶貧責任,強化政策支持,完善幫扶體系,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根據西山沿黃特困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生態脆弱及農民增收困難的實際,積極探索生態補償扶貧機制,探索解決貧困地區社會事業發展、空殼村和留守老人、兒童等問題。大力開展產業扶貧、片區開發,持續推進光伏扶貧,圍繞我市光伏扶貧“兩個全覆蓋”的目標,繼續抓好100KW村級光伏電站建設,啟動建設總規模1000MW的10MW以上小型電站80座。啟動實施消費扶貧,推進“互聯網+消費扶貧”。同時,實施好金融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千村萬人就業培訓等扶貧重點工程,紮實開展定點扶貧和幹部駐村幫扶活動。全年完成6.5萬貧困人口脱貧任務。

(四)着力引深“三個突破”,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 發揮好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產學研用合作,加強與中科院北京分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推進企業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後流動工作站,支持企業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中心建設,扶持建設眾創空間、大學生創業園、科技孵化器等創新平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積極對接、申報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組織實施具有創新性、引導性、示範性的市級科技項目。加大科技人才培養引進力度,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

發揮好金融要素的支撐性作用。大力引進和培育金融機構,做好我市首家民營銀行籌建和村鎮銀行普設工作,推動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和上海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在臨汾設立分支機構。推進金融創新,支持堯都農商行發展壯大,加快農信社改制工作。強化對企業上市的培育引導,推動華翔、光宇、方略、市投資集團公司、堯都農商行等企業上市,爭取年內再有6家企業掛牌“新三板”。積極推進金融去槓桿化,鼓勵在山西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企業進行股改。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強化金融風險監測與防範,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進一步優化金融環境。

發揮好民營經濟的生力軍作用。落實好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實施民營經濟“幫扶、培訓、提升”三大工程,抓好企業家、專業技術人才、技術工人“三支隊伍”建設。大力支持民營經濟轉型發展,引導民營經濟進入非煤產業、新型產業、新興產業。實施中小微企業成長工程,新創辦小微企業20xx户以上,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户以上,新認定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1-2個。

(五)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全面深化各項改革。加快推進綜改區建設,制訂實施轉型綜改“十三五”方案和20xx年行動計劃,完成好國家、省部署的改革任務。重點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推進“六權治本”,健全完善政務服務中心管理體制,加快建設“一張網絡”“兩個平台”“五大功能”“四級聯辦”的政務服務網絡平台,全面落實“兩集中,兩到位”。推進市縣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構建規範的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加強權力運行的全程跟蹤監管。加快開發區擴區與園區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推進臨汾、侯馬開發區擴區改革,做好襄汾一區兩園和洪洞趙城煤焦化深加工園區申報省級開發區工作。深化農村改革。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加快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年底前縣市區全部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集體林權配套制度、國有林場、水權制度、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和農業水價改革,健全農業保險制度。做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

着力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主動融入京津冀、環渤海,加強黃河金三角“三省四市”等區域交流合作。充分發揮方略保税物流中心的作用,推進外向型經濟發展。

(六)積極推進城鎮化,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完善城市建設規劃。以科學規劃引領城市建設,加快編制《臨汾市近期建設規劃(20xx-20xx)》、《臨汾市快速交通專項規劃》、《臨汾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規劃》等規劃。啟動百里汾河經濟帶、“一城三區”、侯馬曲沃同城化等建設規劃。着力推動各縣(市、區)“十三五”近期建設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各類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

加大中心城市建設力度。加強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海綿城市,增強承載能力,提升城市品位。全力推進鼓樓南北街拓寬改造、山西師大搬遷、濱河西路與彩虹橋立交橋等市區17項重點城建工程建設,啟動實施市區河西片區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加快堯都區西關社區、盤龍社區、堯廟鎮郭村、劉村鎮澗頭村、韓家莊,臨 汾開發區高河店、北孝等城中村改造步伐。

加快推進城鎮化。圍繞“一帶兩圈多點”的城鎮化佈局,紮實推進12個大縣城和60個重點鎮建設。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吉河高速公路通車運營,霍永高速西段二期、長臨高速完成年度建設任務,開工建設浮山縣城至長臨高速連接線、古縣縣城至長臨高速連接線工程,完成農村公路建設500公里,完成國道209線魯家河至十里河段吉縣過境改線工程、省道洪永線車家坡至岔口段改建工程。健全城鎮化推進機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行居住證制度,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户,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3%。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堅持“建管並重”的原則,健全完善“網格化”、片長制、街長制等城市管理機制。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探索建立綜合、快速、高效的城市綜合執法體制。狠抓市容市貌和環境衞生管理,加強城市綠化。紮實開展國家衞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促進城市環境面貌持續改觀。積極化解房地產庫存,穩定房地產市場。

持續抓好城鄉人居環境改善。實施城市人居環境改善工程,推進城市道路、水氣熱管網、地下綜合管廊、防洪排澇等設施建設。新開工保障性住房120xx套。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完成1192户地質災害搬遷任務,做好蒲縣、鄉寧、洪洞等採煤沉陷區治理工作,改造農村危房11180户,新建農村老年日間照料中心90個,完成36個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推進60個畜禽糞污治理示範點和70個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建設,抓好美麗宜居示範村創建工作,改善提升城鄉環境面貌。

(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圍繞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目標,嚴格落實新《環保法》、新《大氣法》,強化全市環境保護網格化監管,推動與省環保廳合作協議順利實施。集中力量打好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建立完善應對霧霾重污染天氣長效機制,實行“一城三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建立平川7縣(市、區)一體化治理機制。全面推進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紮實開展工業企業污染、煤煙污染、建築施工工地揚塵、道路揚塵治理、機動車污染等專項治理,市區新增純電動公交車200輛,投放公共自行車5055輛;整治“一城三區”燃煤小鍋爐8000台。制定水污染防治計劃實施細則,做好汾河生態公園水質治理試點工作,抓好重點河流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確保重點河流跨界斷面主要污染物濃度明顯下降,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加大土壤環境監測投入,開展污染場地環境風險評估制度建設和污染土地修復治理試點。

加強節能減排工作。認真實施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項目。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促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節礦。紮實開展六大高耗能行業能效對標活動,有效控制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碳排放。加大公共機構節能,推廣綠色建築。開展循環經濟重點領域示範創建,推動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

構築生態安全屏障。按照“三加三不減”的要求,大力開展造林綠化,深入實施林業“五大工程”,重點抓好呂梁山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霍永高速通道綠化等造林綠化工程,完成營造林45.77萬畝。加強對現有森林資源的管理管護。加快汾河流域生態修復步伐,實施吳村段、澇河堯鄉園等4個濕地工程,澮河侯馬段、黑河等4個水系整治工程。抓好澇?河生態工程建設。推進西山七縣主體功能區建設。

(八)抓好社會治理創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毫不放鬆抓好安全生產。嚴格落實新《安全生產法》,全面推進黨政同責“五個全覆蓋”,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要求,健全完善安全檢查全留痕、安全專家會診和安全生產標準化等三個機制,深入開展各行業、各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堅決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加大考核問責力度,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實施企業重大隱患、事故掛牌督辦和黑名單制度,確保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和重點案件領導包案制度,創新城鄉基層羣眾自治和社區治理,推進城鎮社區“網格化”管理。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加強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紮實推進“平安臨汾”“法治臨汾”建設,持續開展打黑除惡等嚴打整治行動,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提高羣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加強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妥善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九)堅持以人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推動文化強市建設。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進市圖書館和市非遺傳承基地項目建設,啟動奧體中心、文化中心和廣電中心項目,推動縣級“四館一場一院”建設。着力打造具有濃郁臨汾地域特色的文藝精品,突出“堯文化”“晉國文化”“根祖文化”“丁村文化”“黃河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壯大,重點發展印刷包裝裝潢、體育健身休閒、旅遊景區演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製造、城市數字電影等文化產業。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繼續抓好教育黨政一把手考核和“三名”工程,啟動實施優秀班主任、優質高效課、優秀教研團隊“三優”培養選拔工程。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完成永和、鄉寧、大寧、隰縣、蒲縣5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縣驗收工作。積極扶持民辦教育,規範民辦教育辦學行為。抓好師資隊伍和師德師風建設。深入推進“百校千企”工程,努力提升職業教育水平。

加快發展衞生計生事業。繼續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完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加強重大疾病預防控制,加快推進分級診療。推進市區醫療資源整合,啟動實施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市榮軍康復醫院項目。積極穩妥實施全面“兩孩”政策。

夯實食品藥品安全基礎。推進可追溯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強化市場監管,狠抓食品藥品綜合治理。紮實推進食品安全城市創建,保障羣眾“舌尖上的安全”。

推進信息惠民試點城市建設。加快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工程項目建設步伐,啟動建設電子政務工程、雲計算和大數據服務平台,實施惠民社區、教育、醫療、養老等信息工程,提升惠民服務質量。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穩步提高社會保障待遇水平,健全失業保險待遇與物價水平聯動調整機制。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籌資標準。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推動社會保障由制度全覆蓋到人羣全覆蓋。

實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完善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政策。落實經濟困難的高齡與失能老年人補貼以及百歲以上老年人補貼新標準。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時,我們還要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支持駐臨部隊、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和人防建設;支持工會、婦聯、共青團等人民團體工作;認真做好審計、統計、工商、質監、檔案、水文、地震、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和老齡等各項工作。

各位代表,今年,我們要繼續實施“六大惠民工程”。

實施學前教育優質普惠工程。深入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新改擴建農村幼兒園24所。紮實推進《臨汾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與使用管理辦法》的實施,規範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90%。

實施鄉村醫療服務提質工程。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繼續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提質工程。全面推進縣鄉醫聯體建設,強化鄉鎮衞生院和村衞生室服務一體化管理,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水平。

實施農業強基工程。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力開展土地整治、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力推進大水網涉臨工程,加快西山沿黃提灌工程、引沁入汾浮山供水工程建設。紮實推進“小水網”建設。

投資1.49億元,實施中央財政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維修養護和膜下滴灌等項目建設。

全年完成實灌面積249萬畝,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13.7萬畝,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6.8萬畝。

實施飲水安全工程。進一步加強龍祠水源地保護工作。抓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實施規模以上集中聯片供水工程的水質化驗室建設、水質不達標工程的水源更新改造、水質淨化與消毒設備完善配套建設。

實施城市綜合整治工程。深入開展門店招牌、户外廣告、臨街建築門面等專項治理行動,積極創建3條省級保潔示範街和3條市容市貌示範街。實施城市餐廚垃圾處理場建設工程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繼續實施“放心早餐工程”。

實施就業創業援助工程。全方位落實就業扶持措施,積極實施大學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計劃,統籌開發就業援助項目,加大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力度。

加大援企穩崗、職業技能培訓、公共就業服務力度,推動創業創新,帶動城鄉就業。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3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5.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

(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推進廉潔從政。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嚴格執行“一崗雙責”。鞏固“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國務院“約法三章”,持續狠剎“四風”,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嚴控“三公”經費,樹立為民、務實、清廉政府形象。

嚴格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及其會的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依法健全重大行政決策制度,促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規範化。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規範行政執法行為。

加強作風建設。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精神,繼續深化“冬季行動”。強化實幹意識、擔當意識、執行意識,促進政府重大決策、重點工作和重要項目的落實。加強效能建設,加大問責力度,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

各位代表,實現新發展任務艱鉅,創造新業績使命光榮。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凝心聚力,團結拼搏,確保“十三五”良好開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標籤: 臨汾 報告 政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49348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