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税務系統國税税收可持續增長調研報告

税務系統國税税收可持續增長調研報告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縣税收持續增長,國税收入連續五年保持20%以上的高增幅,更是高位運行,完成各税收入8689萬元,同比增收2322萬元,增幅高達36.5%,創下超歷史、超同期、超計劃的喜人業績,並實現了税收總量三年翻一番的巨大突破。

税務系統國税税收可持續增長調研報告

然而,從我縣税源的結構特點及發展趨勢來看,我縣國税收入在達到一定規模之後,要實現持續增長,尚存在許多有待調整與改進的問題。

一是缺少一批具有相當影響力的納税大户。市60強企業中,我縣僅4家入圍,所佔企業份額在7縣市(含市直)中位居末位,這與當年縣市税收總量排名基本一致。缺少一批分量足、影響大的重點税源,是我縣税收在全市排位中遲遲難有增進的重要原因。

二是行業税收增長仍以粗放型為主導方式。我縣冶金、非金屬礦物製品和非金屬礦採選三個行業合計納税佔生產、製造類行業税收總額92%,這意味着我縣税收增長主要依靠能源高耗型和資源依賴型行業,耗能高,污染重,粗加工,附加值低,利潤空間小,嚴重依賴自然資源,抗市場風險能力差,粗放型增長方式與科學發展要求存在差距。

三是特色產業尚未形成税收增長集聚效應。目前我縣形成一定税收規模的產業羣僅旅遊與硅鐵兩大產業,而具有本地資源優勢的大理石、石灰石、石英石生產加工企業雖然在數量上已形成規模,但由於產品多為淺加工,附加值低,且生產經營分散,因此税收規模與企業數量不相匹配,以石材行業為例,全縣石材行業近150家企業共計實現國税收入332.55萬元,尚不及硅鐵產業三家企業納税總額的十分之一,石灰石、石英石生產加工企業所納税收則更少。

四是區域經濟發展失衡制約全縣税收增長。從各鄉鎮税收完成比例情況來看,全縣14個鄉鎮(含縣直)中,縣直、通羊兩家單位完成税收佔全縣國税總額83.1%,其他12個鄉鎮税收所佔比例均不到5%,其中有8個鄉鎮不到1%,慈口、楊芳兩鄉鎮全年完成國税不足10萬元,廈鋪、燕廈出現較大幅度減收。鄉鎮經濟發展失衡已成為制約我縣税收快速增長的另一重要因素。

要實現我縣國税收入快速、全面、協調和可持續增長,就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以下五個方面做文章:

第一,做足企業分量。我縣税收總量要上級次,就必須不斷提高企業份量,通過引進、培植、組建、整合等形式,力爭培養出更多規模企業,樹立起更多品牌,特別是我國增值税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之後,有利於企業增加固定資產投入,購進機器設備,擴大生產規模,政府部門可以在徵地擴產和資金週轉等方面給予企業政策上的支持。

第二,做優行業結構。“一核三高”建成後,我縣我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將大大提高,招商引資環境將更加有利,但在引進客商和利用外資上,應當有所為,有所不為,加大低耗能、低污染、技術密集型企業的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風電、水電、食品加工等行業,從源頭上對行業結構進行優化。同時,藉助增值税轉型機會,政府部門應當鼓勵、引導企業更新機器設備,改良生產技術,增加產品附加值與科技含量。通過以上兩條途徑,標本兼治,努力實現我縣行業税收增長由粗放型為主轉為集約型為主,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加大資源利用深度,有效優化行業結構。

第三,做大產業規模。首先要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加快大理石、石灰石、石英石等礦產資源的產業化開發利用;其次要實現量與質的統一,既要企業規模,更要資源利用的深度和廣度,逐步改變過去氾濫開發,簡單加工,自由銷售的混亂局面,努力向規模化開發,板塊化生產,品牌化經營模式看齊;此外還要進一步鞏固硅鐵產業在我縣國税收入中的支柱性地位,進一步拓展旅遊產業相關產業發展,進一步壯大風電、水電、食品加工等綠色產業在國税税源中的補充力量。

第四,做齊鄉鎮經濟。不求各鄉鎮税收收入平分秋色,力求各鄉鎮經濟發展齊頭並進,一是要對經濟發展緩慢鄉鎮進行重點扶持,加大人、財、物力傾斜力度,特別是要加大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同時既要向上級爭取相關扶持項目,又要引導投資向這些鄉鎮傾向。二是要鼓勵各鄉鎮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合理開發優勢資源,做強做大特色經濟,如洪港的楠竹,燕廈的石材,慈口的柑橘,大畈的水產等等,努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第五,做好税收徵管。促進税收增長,投資是前提,消費是重點,徵管是關鍵。税務部門要不斷加強隊伍素質建設,提高税收徵管水平,加大税務稽查力度,依靠税收徵管的科學化、精細化、專業化,穩抓基礎税源,保證基礎税源有所增長;狠抓重點税源,確保重點税源有所突破;緊抓潛力税源,實現潛力税源有所作為,實現學、管、徵、查四位一體,共同促進全縣税收快速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nz3q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