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政府經濟工作會議講話

政府經濟工作會議講話

政府經濟作為整個國家行政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實現其各項施政方針的物質保障。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政府經濟工作會議講話,僅供參考。

政府經濟工作會議講話
政府經濟工作會議講話(一):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我縣20xx年經濟工作,部署20xx年經濟工作。等下,光鑫書記將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講五個方面的意見。

一、攻堅克難,奮力拼搏,20xx年經濟社會發展保持穩中有進態勢

過去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按照縣委決策部署,全縣上下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繼續深入推進“3+2”發展戰略,全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基本實現全年預期目標。

(一)主動應對下行壓力,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面對經濟增速全面放緩、自然災害嚴重等諸多困難,全縣各級各部門着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扶持重點產業做大做強,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全縣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62.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13.4億元、財政總收入11.18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0.6%、22.6%、6.1%。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比調整為23.1:39.8:37.1,第三產業比重提高1.5個百分點。新型工業化取得新的成效,全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2家,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45億元,同比增長10.9%。完成工業投資66億元,海螺水泥一期、泰森科技等新上項目建成投產,渣滓溪礦業、湘安鎢業、聖德錳業、成大生物等骨幹企業重大技改成效明顯。完成園區基礎設施投資3.2億元,新建標準化廠房6.09萬平方米,實現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15.9億元,佔全縣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5.3%。現代農業建設加快推進,實現糧油總產28.5萬噸,新增中藥材種植面積9810畝、高產油茶麪積6500畝,新建改造果園9150畝,養殖產業健康發展。茶產業實現逆勢上揚,新建改造茶園基地2.5萬畝,實現茶葉產量4.95萬噸、綜合產值78億元、茶業税收1.2億元,繼續穩居全國重點產茶縣第三。“全國安化黑茶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籌建工作深入推進,新增1個安化黑茶中國馳名商標、3個省著名商標和8個湖南名牌產品。消費持續旺盛,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6億元,同比增長12.6%。實現旅遊收入7.9億元,同比增長25.8%。龍泉洞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景區,辰山綠谷禪茶旅一體化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正式簽訂,被業界授予“中國最佳養生休閒旅遊勝地”和“20xx中國最具價值文化(遺產)旅遊目的地”等稱號。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城鎮化率達到28.5%,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進展,小康整體實現程度達到79.6%,提高7.9個百分點。

(二)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有效。堅持在國家、省重大部署和宏觀調控中捕捉髮展機遇,努力爭取上級支持。先後成為全國第一批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全國生態建設與保護示範區、省直管縣體制改革試點縣,到位上級政策性資金28.01億元,交通、電力、水利、信息、城鎮、生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獲得國、省大力支持。馬安高速由社會投資改為政府投資,並於年底順利開工;積極爭取安官高速提前到“xx”實施。茅東公路完成擴改投入使用,S225平煙公路全面恢復正常施工,梅城至黃柏界公路擴改啟動,硬化農村公路273公里。完成電網建設投資5665萬元,實施3個電力主網、10個批次配網和60個行政村電網擴容改造,“兩鄉一場”全面實現轉網供電。開工建設各類水利工程6708處,除險加固病險水庫9座,解決10.17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建通訊基站329個,行政村寬帶覆蓋率達81%。城鄉建設統籌實施。積極開展新一輪縣城、鄉集鎮和村莊規劃編制,強化規劃引領。加快縣城擴容提質,完成縣城迎春路二期改造和陶澍大道綠化亮化等一大批市政重點項目。大力推進創衞網格化管理,縣城環境衞生、市容市貌和管理秩序明顯改觀。成功爭取保障性住房小區外配套基礎設施項目,鄉鎮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鋪開。農村清潔工程深入實施,建設農民集中居住區2個,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生態建設持續深化,全年造林6.04萬畝,培育珍稀樹種4萬畝,被評為國家珍貴樹種培育示範縣。爭取並啟動了國家新一輪長防林、退耕還林工程項目,百里畫廊“一點、兩帶、七景”綠化工程全面完成。生態治理多管齊下,完成木子養殖小區整體搬遷和羊角塘鎮養殖環境污染連片治理試點,關閉煤礦和非煤礦山17家。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基礎工作順利通過省環保廳現場審核,柘溪水庫被納入國家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庫區航道安全和漁業秩序整治有序開展。

(三)加快推進改革開放,發展動力活力迸發。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引領帶動其他改革,按照省、市部署,縣委、縣政府重點推進9大類55項改革,一批重大改革初見成效。加大投融資改革力度,縣農村信用社組建農商銀行順利完成,安化湘淮村鎮銀行籌建工作正式啟動,省中小擔安化辦事處掛牌營業,梅山小額貸款公司獲批籌建;建行“助保貸”、華融湘江銀行小水電模式化經營、農信社“個十百千萬支農惠民行動”等金融創新服務和產品有效支持產業發展。國有資產歸集和融資平台重組取得階段性成果,清查核實602家行政企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註冊成立湖南梅山資源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城建投、交發投、創圓投融資到位資金8.16億元。穩步推進國企改革,完成6家國企改制任務,最大限度享受了改革紅利。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暫停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140項,接收省、市下放管理項目35項。有力推進工商登記註冊制度改革,新登記註冊企業户數同比大幅增長。認真抓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引導土地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着力強化招商引資,全年新簽約項目36個,其中開工26個,實際到位資金36.2億元。成功引進國電集團芙蓉山風電、湘電新能源天子界風電、南方黑茶交易中心等投資逾億元項目,為我縣經濟發展注入了新能量。

(四)致力惠民利民,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發揮社會政策託底作用,加大民生投入,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民生財政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達到70%以上。推進各類社會保險擴面提標,合併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全面完成14項24個為民辦實事項目,新增城鎮就業4937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260人,新建廉租房276套、公租房1742套,改造城市棚户區3089户、農村危房1900户。落實城鎮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原民辦代課教師和鄉村醫生生活困難補助、重度貧困殘疾人護理補貼、老工傷人員社保等政策,提高城鄉低保月人均救助標準。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全面完成貧困人口識別建檔立卡工作。落實庫區移民後扶政策,移民避險搬遷解困三年試點項目基本完成。積極有效開展防汛抗災,受災羣眾生產生活得到妥善安排。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13092元、6196元,分別增長9.4%、8.3%。社會事業繼續發展,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醫療衞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繼續加強,文化、廣播電視、體育等事業取得新進步,食品藥品安全整治力度加大,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和“全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縣”。社會治理進一步加強,法治安化建設穩步推進,“六五”普法中期工作獲得全國先進。建立健全了民調機制,信訪接待、人民調解機制不斷完善,綜治工作躋身全省先進。社區居委和村委依法自治有力推進,全面完成第九次村委會換屆選舉。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平安安化建設取得新成效。

20xx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成績來之不易,這得益於我們始終堅持“3+2”發展戰略不動搖,得益於近年來產業發展慣性的積累、項目建設優勢的疊加、要素保障動能的釋放,更得益於全縣上下攻堅克難、真抓實幹。這些寶貴的經驗,要在20xx年經濟工作中一以貫之,繼續堅持和發揚。

二、分析形勢,把握機遇,科學確定20xx年發展思路和目標

新一年的經濟工作,我們面臨着更加複雜的形勢,更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必須科學分析形勢,堅持用辯證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積極應對國際國內環境的大變化,理性把握安化發展的大趨勢,牢牢掌握經濟工作的主動權。

第一,要深刻認識嚴峻性。綜觀宏觀經濟形勢走向,外部環境給安化帶來的直接影響主要是 “四大壓力”。一是穩增長壓力大。去年,受宏觀經濟形勢嚴峻影響,我縣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工業增加值、財政總收入等指標增速下滑。當前世界經濟復甦動力仍然不足,國際金融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大,這將導致我縣礦產品價格短期內難以大幅回升,礦產業難以強勢擴張;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市場投資意願下降,招商引資形勢難有明顯改觀,將導致我縣項目建設特別是大項目、好項目青黃不接。從消費看,房地產市場需求持續下滑,城鄉居民消費預期減弱,難以形成有效消費需求拉動。面對壓力,我們要結合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針對我縣產業、企業的實際,逐一分析研究,尋找回旋空間,謀求經濟增長。二是轉型升級壓力大。我國經濟正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工作重心將集中到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環境治理、化解矛盾上來。而我縣經濟總量不大,產業結構單一,且發展方式粗放,大都處於低端狀態。加之我縣屬於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影響生態的高能耗、低效益產業、企業要逐步退出。新常態將倒逼我們更加註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轉型升級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三是財政收支壓力大。經濟不景氣將導致税收增長乏力,加之近年來税收預繳包袱重、政策性減收因素多,今年財政增收將面臨更大困難。而剛性支出特別是民生支出呈大幅增長之勢,財政收支矛盾將更加突出。這要求我們及早謀劃,科學化解。四是工作方式轉換壓力大。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要求觀念更新、認識到位、方法對路、工作得力。而我們部分領導和幹部的思想認識和工作方式滯後,對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的知識儲備不足,創新意識不強,這對我們引領新常態、戰勝新挑戰是一個重大考驗。對形勢的嚴峻性分析,要求我們把風險和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對策和措施準備得更周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紮實一些,趨利避害,化解風險。

第二,要充分把握機遇。挑戰空前嚴峻,機遇更是前所未有,尤其是政策機遇千載難逢。從宏觀層面看,新常態下,國家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將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更加註重定向調控、結構性調控,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針對“三農”,加大對農村產業、基礎設施、民生的投入;今年是全面完成“xx”規劃的收官之年,各級將加快規劃項目的落地,甚至將符合開工建設條件的中長期項目提前到“xx”實施;我縣被列入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政策輻射範圍,等等。這些政策和信息含金量重、空間很大,將這些政策、項目、資金爭取到位,將極大地促進我縣發展。從微觀層面看,我縣成功獲批全省第三輪特色縣域經濟重點縣,茶產業發展連續三年每年可以得到省級層面不低於6000萬元的資金支持;被確定為省直管縣體制改革試點縣,既有利於我縣擴權放活,又便於我們加強與省直主管部門的無縫對接,在各個方面爭取更大份額的支持;柘溪水庫國家水質較好湖泊生態保護項目將為庫區治理、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完善提供強力支撐;同時保障住房政策性資金規模大、項目多,搶抓機遇,科學合理安排,對加快我縣新型城鎮化將發揮重要作用。從縣域身份看,我縣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每年可獲得一定數額的專項轉移支付支持,且逐年增加;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縣以及比照實施西部開發政策縣、大中型老庫區等特殊身份,能給我縣帶來更多投資機會、更多項目佈局、更多資金扶持。只要我們及時捕捉、把握、運用好這些政策機遇,就可以更好地藉助外力加速發展。

第三,要善於發掘優勢。近年來,我縣致力打基礎、強產業、破瓶頸、聚能量,孕育了一批新優勢,客觀上為迎接挑戰做了準備。基礎設施方面。今年馬安高速將全面開工建設,二廣高速逐步復工,且安邵段將建成通車,不僅直接拉動固定資產投資10億元以上,帶動相關基建產業發展,更重要的是將打通我縣連接南部開放經濟帶的高速通道,逐步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集聚安化。產業發展方面。華萊生物冷市二期、中茶安化茶廠改建等項目建成投產,第三屆中國•安化黑茶文化節隆重舉辦,安化紅茶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100週年,茶產業又將迎來產銷豐收年、市場拓展年、品牌升級年。海螺水泥二期有望立項獲批建設;高明鎢鈷廢料加工產業隨着税收優惠政策落地,可望全面復甦;湘安鎢業完成技改並將向外擴張,礦產業孕育着新的生機。辰山綠谷禪茶旅一體化開發、安化(柘溪)藝術創意園等項目的落地建設,以及茶馬古道、梅山文化園景區的擴建升級,旅遊業將步入快速發展軌道。特色農產品和中藥材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成大生物擴建、國藥控股湖南有限公司合作項目的落地,中醫藥產業園和食品加工產業園呼之欲出,將發育成為我縣新的主導產業。要素保障方面。農商銀行和村鎮銀行的組建,融資擔保體系和保險、證券機構的健全完善,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國、省土地調規以及永久性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的開展,可藉此機會預留髮展空間。面對良好的發展態勢和基礎條件,我們必須進一步整合優勢、擴張優勢,發揮優勢、乘勢而上。

第四,要切實提振信心。信心激發鬥志和潛能,信心凝聚智慧和力量。我們要自覺把信心建立在對宏觀經濟形勢的科學把握上,建立在對自身發展優勢的努力挖掘上,建立在對廣大幹部羣眾智慧和力量的充分發揮上,切實提高幹部羣眾的工作信心,切實提高投資者、企業家和消費者的信心。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全縣各級領導班子、廣大幹部羣眾進一步堅定信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戰勝困難,變壓力為動力,變優勢為勝勢。

根據對當前形勢的判斷,立足安化實際,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以及xx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繼續着力打基礎、擴總量、抓改革、練內功、促創新、惠民生,深入實施“3+2”發展戰略,致力綠色崛起,突出抓好全面深化改革、“十三五”規劃編制、高速公路建設、第三屆中國•安化黑茶文化節舉辦、縣城總規修編和創衞攻堅、國家公園爭取、法治安化建設等工作重點,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努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9%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財政總收入增長6%以上,城鄉居民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小康實現程度提高4個百分點以上,這是我們的底線目標。市委、市政府給我們的工作目標是“兩個確保”,一是要確保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二是要確保各項指標20xx年在20xx年的基礎上有增長,這是要努力爭取的工作目標。全縣上下要圍繞工作目標,統一思想,制訂計劃,拿出措施,真抓實幹,讓安化發展能夠更快一些,人民得到的實惠更多一點。

三、揚長補短,挖潛培新,在穩增長的同時為未來發展打好基礎

20xx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和重點是穩增長,一切工作必須圍繞這個中心軸轉動,具體要在“揚長、補短、挖潛、培新”上下功夫。

“揚長” 就是要按照優勢優先原則,進一步培育、擴大優勢。相對我縣而言,良好的生態是最大的優勢。要進一步保護生態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彰顯生態特色,發揮生態效益。一要強化底線思維。生態資源是我縣最寶貴的財富,要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條必須守住的底線,堅持重點生態功能區定位,在生態修復、環境治理等方面出實招、求實效,實現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特別是在項目推進上要做到“四個堅決不上”,即:對自然山水有重大破壞的項目堅決不上,對生態功能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堅決不上,低水平重複建設的項目堅決不上,高污染高能耗的項目堅決不上。今年要以滿足生產建設基本需求、最大限度減少生態破壞為原則,對石煤開採、採砂採石場重新規劃佈局,對其它採礦項目繼續實行零審批,完成3家煤礦、5家非煤礦山關閉任務。二要強化生態建設。搶抓政策機遇,進一步發揮六步溪自然保護區、柘溪森林公園、雪峯湖濕地公園、雪峯湖地質公園等國家級園區和全球最大的冰磧巖資源優勢,積極向上申報國家公園,推動生態優勢資源捆綁開發利用。加快生態項目建設,高標準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繼續抓好百里畫廊、石漠化治理和長防林工程建設,確保完成造林6萬畝,建設秀美村莊72個。優化和調整地質脆弱地區林種結構,大力發展鄉土珍稀林種、苗木花卉產業和林下種養經濟,辦好1-2個林下經濟示範點,培育3-5家規模林業企業,推動林業轉型升級。強化林地管理和生態公益林保護,繼續執行商品林採伐限額每年減少10%的規定,強力整治木竹非法加工企業。加快完成國有林場改革,探索林場經營新機制。三要強化環境治理。認真貫徹實施新環保法,嚴懲企業“三廢”超標排放行為,嚴控“三高一低”新上項目,持續淘汰落後產能,推動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努力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積極創建省級循環經濟示範縣,推動兩型社會建設,確保建成兩型鄉鎮2個、兩型學校3所、兩型村莊1個。嚴厲整治非法採礦行為,嚴格執行河道採砂許可管理制度,堅持抓好重金屬污染、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切實修復生態環境。認真落實國家水質較好湖泊年度治理任務,抓好庫區網箱和攔網養魚退出計劃實施,從今年起用3年時間,將網箱總量控制在生態承載能力範圍內,並建立起生態養殖模式。啟動洄水淤積治理,建立庫區水面保潔長效機制,使柘溪水庫真正成為雪峯山的明珠、安化人民的聚寶盆。完善國家生態功能區重點縣分類考核績效評價體系,增強指標監測能力,確保現場考核順利過關。四要啟動生態農業強縣建設。生態資源要轉化為有形資產,真正為安化人民造福,一靠旅遊,二靠生態產品的開發和輸出。我們要利用全社會越來越重視舌尖上安全的機遇,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和生態環境,對縣域內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實行嚴厲管制,力爭用3-5年時間,把有毒、有殘留的農業投入品徹底阻擋在縣域之外。同時,建立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檢驗檢測標準化、信息化體系,實施分級分類產品認證制度,最終打造生態、有機農產品“安化”品牌,使農產品有效升值,為打造生態休閒養生旅遊創造良好條件。今年重點要完成縣食品加工產業園的選址和規劃,並啟動“三通一平”建設。啟動湖南長泉生物5萬噸乳酸及生物質發電、羊角塘金龍山茶油生產線等項目建設,扶持山山食品、水井巷等特色食品企業擴規提質,包裝一批特色農產品加工招商引資項目,着力培育一批綠色食品精深加工企業和特色知名品牌。

“補短”就是要致力補齊短板,破解發展瓶頸,夯實發展基礎。一要織好交通、水利、電力、信息 “四張網”。將今年確定為我縣“高速公路建設年”,全力開展高速公路建設大會戰。創造條件,支持馬安高速全面開工建設,二廣高速恢復施工、安邵段年內建成通車;配合抓緊完成安官高速前期工作,力爭與馬安高速同步建成通車。紮實推進幹線公路建設,完成S225平煙公路除平口資江二橋以外的全部主體工程、S224梅城至黃柏界公路擴改工程、二廣高速梅城互通至S224連接線建設,基本完成安化大橋主體建設,完成東梅公路方案優化並正式開工,完成東平公路前期工作,爭取作為“十三五”首批開工項目。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力爭全面完成鄉鎮至行政村通暢工程。加大水利設施建設力度,解決1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除險加固小Ⅱ型水庫58座,治理中小河流5段24.6公里,完成“五小”水利工程和小農水重點縣年度建設任務。加快推進資水治理防洪封閉圈項目建設,努力爭取並抓好地質災害治理與搬遷避讓項目實施。電力項目重點抓好江南涼水井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和芙蓉山風電配套110千伏線路建設,加大村網改造力度,力爭廖家坪水庫近區用電村年內實現轉網供電、柘溪至馬路10千伏複線年內建成。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擴大4G業務覆蓋面,加快信息惠民和智慧城市建設,整合政策資源,全面統籌規劃,分步建成智慧政務、教育、醫療、社保、產業、城市指揮與安全、社區等系統,並實現與各級應用系統的互聯互通,提升全縣信息化水平。年內完成全縣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編制、電子政務核心機房和基礎網絡平台建設,抓好教育信息化“三通二平台”應用工作,升級改造行政審批系統,完善“12345”市民服務熱線平台,真正讓我縣信息化建設開好局、起好步。全面啟動農村廣播“村村響”工程,恢復重建農村廣播系統。二要提升城鎮承載能力。抓緊完成新一輪縣城總規修編,完成所有鄉鎮總規和控制性詳規編制,優化城鎮體系和城鎮發展佈局。上半年召開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現場會,使新型城鎮化成為我縣今後幾年新的經濟增長點。強力推進縣城創衞,全面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強化專項治理和示範街創建,基本完成省級衞生縣城創建主體任務。把省級衞生鎮創建作為城鎮管理的重要抓手,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所有建制鎮創建任務,今年所有建制鎮必須實行鎮區街道保潔市場化運作。堅持適度開發原則,制定房地產中長期開發規劃,引導企業理性投資,健康有序推進城鎮開發。全面推進“兩供兩治”、“兩房兩棚”及其小區外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推行PPP等新的投資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社會資源,完善城鎮基礎設施。抓住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實施契機,支持梅城、平口發展成為區域性中心重鎮,加快羊角塘、奎溪、高明、清塘鋪、樂安、大福等市際邊界城鎮發展,着力打造一批商貿重鎮、特色產業強鎮、旅遊名鎮。全面放開縣城、建制鎮落户限制,完善配套政策,鼓勵農民進城發展、購房置業,加速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一步抓好國土資源、城鄉建設、房地產市場“打非治違”專項整治,堅持露頭就打,切實規範城鄉管理秩序。三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抓緊編制完善城鄉一體化、農民集中居住區等規劃,加快新農村建設。推動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傾斜,加快編制農村客運短途班線公交化改造中長期發展規劃,為構建城鄉公交一體化打好基礎。繼續抓好農村清潔工程,開展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改善村莊衞生狀況。鼓勵開展美麗鄉村創建,每個鄉鎮年內至少辦好1個美麗鄉村示範點。加快扶貧攻堅步伐,實施精準扶貧和定點扶貧,抓住省委領導聯點扶貧、省扶貧辦和省農信社開展金融扶貧的機遇,大力推進產業扶貧,積極倡導和鼓勵社會扶貧,提升扶貧開發水平。認真抓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實施,完成移民避險搬遷解困項目掃尾工作,推動庫區同步協調發展。

“挖潛”就是要充分挖掘現有產業潛力,堅持創新驅動,強化集羣發展,爬好轉型升級的坡,過好結構調整的坎。一是做強做響茶業品牌。全力備戰今年秋季第三屆中國•安化黑茶文化節,推動安化茶產業提質升級。目前,縣委、縣政府已經成立了節會執委會,基本確定辦節思路和活動方案,開展了前期宣傳。現在距節會正式舉辦不到7個月的時間,下階段工作任務還很重,一定要抓緊時間籌備。執委會要按照“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突出特色、放大效應”的總體思路,進一步完善方案、抓好統籌、細化任務、責任到人;陶澍文化廣場、安化大劇院、中國黑茶博物館、黃沙坪古茶市、黑茶大市場等節會活動主要場所建設責任單位必須立下軍令狀,倒排工期,全力以赴,確保在節前兩個月完工並試運行;經合、工信、茶業、旅遊、農業等部門單位以及重點企業要精心搞好項目包裝,科學制定推介方案,做好項目、訂單集中籤約準備;各地各部門一定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主動配合,積極參與,確保節會取得圓滿成功,實現效益最大化。要圍繞實現年內新建改造茶園2.5萬畝、茶葉產量5.6萬噸、綜合產值100億元、税收1.5億元的工作目標,繼續着力抓好茶園基地建設、龍頭企業培育、品牌建設,加快組建安化黑茶產業聯盟,促進產業協作和資源整合。支持白沙溪、華萊生物、中茶安化茶廠等骨幹企業在飲用便捷化、功能多樣化等方面研發新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基本完成規模茶企清潔化、標準化生產改造,對所有茶葉企業生產實行24小時在線監控。完善安化黑茶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功能,強化“安化黑茶”地標、證明商標授權使用管理,確保“全國安化黑茶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創建成功。順應安化紅茶市場快速擴張和綠茶佔有份額較大的良好態勢,支持抓好品牌整合、推介和精深加工,提高茶產業綜合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二是做深做穩礦業經濟。提升產業層次,以銻、鎢、錳、鈷等傳統冶煉產業為重點,支持渣滓溪礦業、湘安鎢業、聖德錳業、金源新材料等礦企瞄準產業高端,制定全面改造提升計劃,在優化產品結構、提升工藝技術裝備水平、延長產業鏈條等方面下力氣,提高企業生產效能和市場競爭力。調動一切資源,抓住一切可能,全力爭取海螺水泥二期年內上馬。強化創新驅動,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企業牽頭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加快企業技術中心、實驗室、質量檢測中心等創新平台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支持企業與產業技術研究院、高等院校開展產學研用合作,強化科技對產業的支撐作用。真心幫扶企業,實施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幫助企業解決融資、用工、社保等問題,從而逐步釋放礦企多年積蓄的潛能,力爭今年礦產規模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利税增長10%以上。三是做實做活旅遊產業。樹立發展大旅遊理念,圍繞民居建設民俗化、項目建設景緻化、村莊建設景點化、城鎮建設景區化的“四化”目標,抓好頂層設計和佈局建設。搶抓“大梅山文化旅遊協作區”、“武陵山旅遊聯盟”建設機遇,加強旅遊項目專項策劃和專業招商,集中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和景點集羣。重點抓好茶馬古道國家5A級景區和梅山文化園4A級景區創建,辰山綠谷禪茶旅一體化開發和安化(柘溪)藝術創意園項目的落地建設,建立完善旅遊電子商務平台,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力爭全年旅遊基礎設施投資突破1億元,接待旅遊人數突破2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0億元。切實抓好生態、歷史文化遺存保護,重點挖掘梅山文化、茶文化,突出蚩尤、陶澍及羽毛球世界冠軍的文化研究和成果運用,積極參與萬里茶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申報,以文化為催化劑,推動茶旅文一體化發展。四是做大做好園區經濟。認真落實省創新創業園區“135”工程要求,確保園區完成4億元基礎設施投資,建成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安化黑茶產業園要加快“三通一平”和配套設施建設,加快項目落地進度,今年要確保華萊萬隆一期建成投產,完成3家以上已簽約企業主體工程建設,實現園區基本成型的目標;梅城工業園要抓住二廣高速安邵段年內通車的機遇,積極對接珠三角、長三角產業轉移,提高標準化廠房使用率;高明工業園要加快三期工程開發建設,確保完成鎢鈷企業關閉整合入園任務,創建省級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各鄉鎮要解放思想、創新思維,符合國土空間利用規劃的,要積極創造條件創辦鄉鎮工業小區;沒有條件的,依託縣級園區平台開展招商引資,“寄養”、“培植”項目,税收按比例分成,實現互利共贏。

“培新”就是要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善於“無中生有”,加快培育新興產業和新型經營主體。一是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借鑑茶產業發展思路和做法發展中藥材產業,引導中藥材產業由盲目自發轉變為規範有序發展。要迅速健全中藥材產業發展機制,明晰牽頭單位和責任主體,成立產業發展協會,高標準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出台支持產業發展政策措施。加快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制訂發佈常產品種規範化種植(養殖)標準操作規程,重點培育推廣杜仲、厚朴、百合、玉竹、木瓜等10個左右標誌性品牌藥材。大力培育林下藥材經濟,扶持發展種植專業合作社,爭取納入全省中藥材種植基地示範縣。着力推進中藥材精深加工,重點引進培育集種植收購、生產加工、物流配送於一體的中藥材龍頭企業,支持縣中藥飲片廠擴建升級、成大生物做大做強,爭取國藥控股湖南有限公司合作項目儘快落地。積極與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對接,年內啟動安化中醫藥產業園建設。規劃建設中藥材集散中心,組建產、學、研、貿一體化中藥材產業聯盟,把安化打造成名副其實的“湘中藥庫”。二是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重點培育適度規模經營的農户家庭農場、專業大户,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引導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專業大户、農民專業合作社創辦農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轉型升級,鼓勵工商資本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流通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農户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規模經營。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抓緊抓實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推動集體經營性資產明晰產權歸屬和折股量化。充分發揮農村土地(林地)流轉服務和交易平台作用,引導土地經營權、資產股權規範有序流向新型農業經營組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和股份合作。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財政扶持、項目安排、用地保障、金融支持等重點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上半年縣政府將召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座談會,明年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將對其中的優秀代表予以表彰獎勵。今年要重點創建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1個,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力爭國家級龍頭企業實現零的突破。三是積極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順應消費新趨勢,着力培育新興業態。推動“指尖消費”,出台扶持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和措施,鼓勵企業建設或加入電子商務平台,使電子商務成為我縣新的商業業態。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標準化配送中心等生產性服務業,規劃建設東坪、梅城、平口物流園區,引導道路貨物運輸朝着規模化、集約化方面發展。加快推進安化標準化捲煙物流中轉站建設,支持南方黑茶交易中心在園區建設集倉儲物流、黑茶交易、質量認證、電子商務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平台。拓展“大眾消費“,改造提升商貿流通、住宿餐飲、家政服務、健康養老、社區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加快萸江農貿大市場建設進度,確保縣城南區農貿綜合大市場投入運營。抓好羽毛球等體育產業和汽車4S店建設,不斷滿足居民消費需求。

四、切實改善民生,加強依法治理,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保障改善民生是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要高度重視民生事業,促進全體社會成員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一是鼓勵全民創新創業,促進就業。落實支持創新創業的財税金融政策,完善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台,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營造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和退役軍人等重點羣體的就業工作,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依法保障殘疾人等困難羣體就業,確保新增城鎮就業48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00人以上。

二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善醫保城鄉統籌,實施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制度。推進五險合一徵繳,努力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實現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管理透明、運行規範。認真落實《社會救助暫行辦法》,進一步抓好城鄉低保“陽光行動”和動態管理,有效減少因災因病致貧現象。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抓好鄉鎮敬老院和農村五保之家建設。關心和支持殘疾人事業,加快發展公益慈善事業。

三是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切實抓好義務教育薄弱學校項目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全面啟動縣職業中專整體搬遷項目建設,加快建設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快醫院擴改、搬遷建設進程,深入推進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啟動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積極發展民營醫院。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偏遠貧困鄉村醫衞和教師隊伍建設。抓實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紮實抓好文化惠民進萬家活動,深入開展全民健身,豐富人民羣眾文體生活,加強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做好人口抽樣調查,建成縣綜合檔案館。

四是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深入推進法治安化建設,大力開展全民普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形成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建立羣眾訴求依法有序表達、及時就地解決的機制,依法終結信訪事項。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做好社區矯正和法律援助工作。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發展基層民主,健全基層選舉、議事、公開等機制,做好第九次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快推進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創建兩個以上省級安全生產示範鄉鎮。強化公共安全保障,提高突發事件應對能力。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重點專項整治,保證食品藥品安全。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切實維護社會公眾安全。

五是堅持不懈為民辦實事。要在認真總結以往為民辦實事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入、拓展內容、提高標準、完善措施,從組織領導、責任分解、進度安排、督查落實等方面着力,確保省、市、縣三級為民辦實事各項目標任務年底不打欠條,讓人民羣眾實實在在感受到每年都有新變化,每年都能享受到新紅利。

五、破解發展難題,優化發展環境,確保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圓滿完成

一是要充分發揮項目建設的引擎驅動作用。要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意識,強化項目帶動,着力擴大投資。一是科學謀劃項目。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是今年的一項重大任務,全縣上下要統一思想,精心組織,謀劃未來發展。全面分析預測“十三五”期間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形勢,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提出發展戰略、思路和對策,及時完成“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重點行業、產業、區域發展等專項規劃編制。抓住國家、省對重大項目進行集中佈局調整的機遇,科學建立“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庫,並努力爭取將重大政策和工程、項目擠進上級規劃。黨中央已經做出了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決策,“十三五”將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後一個高峯期。我們要利用這一契機,力爭在“十三五”期末徹底解決交通、電力等制約安化發展的基礎設施瓶頸問題。要抓好規劃協調,統籌推進產業發展規劃、城鎮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編制,併力爭“三規合一”。在項目的策劃與包裝上,要有風險投資意識,要捨得花錢藉助外腦,策劃、包裝一批有吸引力和良好效益的精品項目,為立項爭資、招商引資打下堅實基礎。二是努力爭取項目。要堅持立項爭資、招商引資“兩條腿”走路,加強政策研究和引資爭資,把國家政策用好用活用足。針對今年是“xx”與“十三五”銜接之年的特點,盤點“xx”規劃期間的項目,並努力爭取到位;抓好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生態文明示範縣、循環經濟示範縣、低碳經濟示範縣等國家重大政策、項目的跟進,確保擠進籠子,並早日落地。力爭全年到位政策性投資34億元以上,今年將對立項爭資工作進行定期調度。要創新工作舉措,下更大力氣開展招商引資。以鎢鈷深加工、茶產業、食品加工、中藥材加工和旅遊業為重點,加大項目對接洽談力度。力爭在引進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項目上取得突破,力爭全年引進重大投資項目15個以上,引進資金35億元以上。三是全力建好項目。今年,縣委、縣政府將在生態建設、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民生等領域,選定20個重點項目,強力推進。繼續堅持縣級領導聯繫重點項目、企業和定期調度制度,全程 “保姆式” 跟進服務,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中的困難與矛盾。建立倒逼機制,嚴格時間節點控制,保障項目建設進度。出台全縣重點項目管理辦法,建立項目績效評價機制,形成“獎懲並舉、績效掛鈎”的激勵導向,向科學管理要效益,用有限的資金建成更多的項目。縣督查局將對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督查考核,實行一月一通報、一月一問效,確保重點項目有力推進。加強對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的監管,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確保每個項目都經得起歷史和羣眾的檢驗。

二是要切實強化生產要素的聯動支持作用。要千方百計破解要素瓶頸,切實增強發展的保障能力。資金方面:要發揮金融信貸主體作用,積極培育金融主體,確保梅山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按期掛牌營業。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大力推廣“助保貸”、“互惠貸”、“小水電模式化經營” 等貸款新業務,加強與省、市中小擔的合作,力爭全年金融貸款規模新增16億元以上。支持優質企業上市融資,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強化投融資平台作用,建立健全政府性債務管理機制,在堅持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明確舉債主體,儘快向省政府爭取發行政府債券,確保平台融資5億元以上,力爭發債8億元以上。以商事制度改革撬動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建設,按照“非禁即允”的原則,放寬民營資本准入領域和條件,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醫療、養老等公益事業。鼓勵開展公私合作(PPP)、社會資本特許經營等多種融資方式。土地方面:國土部門和鄉鎮要充分利用今年永久性基本農田劃定的機遇,做好土地總體利用規劃微調,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加大土地開發和整理力度,確保新增耕地3000畝以上。積極向上申報用地指標,通過清理閒置土地、退出低效用地,增加有效土地供應,保障重點項目、企業用地需求。人才方面:要大力實施人才強縣工程,為安化未來發展積蓄人才優勢。制定人才引進、培養、管理和使用辦法,重點引進工程建設、金融、環保等緊缺急需人才以及其他高層次人才,大力培育專業技術人員,壯大實用人才隊伍。

三是要突出提升環境優化的服務保障作用。要以省直管縣體制改革試點和政府機構改革為契機,積極推進行政管理體制創新,整合部門職能,優化機構設置。抓好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市場準入負面清單 “三張清單”制定公佈工作,做好行政審批項目的承接落實,進一步削減行政審批事項。組建縣公共資源產權交易中心,嚴格規範交易行為。進一步發揮監察、優化環境部門職能作用,嚴肅查處亂收費、亂罰款和行政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遷就,努力營造公正、公開、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增強普法效果,努力營造人人支持發展的社會氛圍。嚴厲打擊強裝強卸、強攬工程、強買強賣、阻工擾工等違法行為,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讓一切投資者安心創業、放手發展,讓全社會創業活力充分迸發、財富充分湧流。

四是要不斷硬化制度紀律的激勵約束作用。堅持用制度管權、管錢、管人,發揮制度紀律獎懲作用。一是嚴格工作考核獎懲。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沒有落實一切都是空談。要建立健全抓落實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嚴格執行行政問責、過錯追究制度,確保責任落實到人、到崗,做到年初有目標,季度有形象。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和辦法,將績效考核結果與領導幹部提拔使用直接掛鈎。建立幹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機制,給想幹事、能幹事的人以作為空間,讓不能幹事、幹不好事的人退出舞台。二是不斷加強審計監督。要嚴格審計制度,提高審計質量,樹立審計權威,審計工作必須貫穿重點項目建設、重點領域工作全過程。今年將選擇10-20個重點項目進行解剖麻雀式的審計,仔細查找制度建設、項目管理、工程質量和效益等多方面的問題,並對突出問題依法依規嚴厲處置。嚴防滯留、擠佔和挪用建設資金,保障項目資金使用安全和效益最大化,嚴防腐敗行為發生。三是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堅決反對鋪張浪費,把有限的財力用到促進發展、改善民生上。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20xx年要繼續壓減“三公”經費。嚴格控制以各種名義興建樓堂館所,決不允許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脱離實際的“政績工程”。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嚴肅查處各種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同志們,新常態提出的新要求催人奮進,新常態孕育的新發展前景美好。我們一定要積極適應新常態,堅定信心,開拓進取,奮發作為,紮實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為全面建成小康安化而努力奮鬥!

政府經濟工作會議講話(二):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我市今年經濟工作,安排部署明年經濟任務。根據市委會研究的意見,我講四個方面問題。

一、今年經濟工作回顧

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以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持續求進,好中求快”總基調,把穩增長、保態勢作為突出任務,把調結構、轉方式作為主攻方向,全市經濟總體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態勢,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初步預計,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842億元,比上年增長8.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75億元,增長9.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40億元,增長16.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10億元,增長9.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66億元,增長1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10.3%。

(一)工業經濟穩定增長。一是加強工業運行調節。建立了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及中小企業服務綜合平台,設立了工業企業應急還貸週轉金,先後舉辦了紡織服裝及鞋業產品展銷會、電動車展覽會、食品博覽會、製冷裝備博覽會和阿里巴巴·商丘產業帶線上線下聯動展會,着力破解資金、市場、土地、用工等難題。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50億元,增長14%。二是推動工業結構優化。食品加工、服裝服飾、現代家居、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六大高成長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78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29.5%,比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關停神火集團商丘鋁廠6萬噸電解鋁產能,鋁、鋼鐵、化工、電力等高耗能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的比重較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三是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強力推進產業集聚區基礎建設、項目引進、科技創新、公共服務等工作,全市產業集聚區建成區面積達100.9平方公里。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677家,增長33%;完成工業增加值405億元,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1200億元,增長10.9%。澳柯瑪冷藏車、歐萊克斯製冷設備等一批主導產業項目先後落地。四是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以國家智慧城市、數字城市建設為契機,加快城鄉信息資源管理和服務平台建設,成功建成全國首個百萬級“全光網城市”。經常性應用信息化開展業務的大型企業達100%,企業裝備數控化率達70%,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35.4億元。

(二)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0.5%。一是突出發展商貿物流業。加快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建設,商丘保税物流中心獲批。開工建設了電商產業園、大學生創業園、傳化物流港。圍繞火車站區域升級改造和高鐵商城建設,打造市區北部高檔商業圈。二是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強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阿里巴巴·商丘產業帶已入駐企業1005家,累計交易額突破10.8億元。全市電商企業達到1300餘家,快遞完成1988萬件,增長79.3%,居全省第4位;業務收入增長53.4%,居全省第5 位。三是加快發展金融服務業。交通銀行、中信銀行進駐商丘,新增村鎮銀行1家、保險機構4家、證券機構3家。科迪乳業在深交所上市,亞太能源、愛己愛牧、東和環保裝備成功在新三板掛牌。金融業增加值佔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7.4%。四是積極發展文化旅遊業。重點打造商丘古城文化旅遊區和黃河故道生態文化旅遊帶,全年接待遊客突破1000萬人次,增長12%;實現收入22億元,增長13%。五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出台了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實施古城拆遷補償貨幣化安置政策,打通商品房、安置房和保障房轉換渠道,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暖。

(三)現代農業穩步發展。一是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大力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新建高標準糧田50.7萬畝,全市糧食總產110億斤以上,實現“十二連增”。二是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果蔬花卉種植等高效農業、生態農業、創意農業、休閒農業,建設現代農業生產基地、示範園區和都市農業工程。推動奶牛、生豬、家禽、肉牛肉羊集羣發展,加快建設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基地。三是培育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羣。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產品集中區和農產品市場體系“三大載體”建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270家,銷售收入超億元的88家,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產業化集羣8個。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健全土地流轉機制,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8125家。四是加強農業基礎建設。投入水利建設資金15億元,實施任莊、馬樓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小農水重點縣工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增強抗旱排澇能力,新增和改善灌溉除澇面積194萬畝,解決了108萬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五是做好扶貧開發。鞏固發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扶貧格局,實施好我市大別山區域扶貧攻堅與小康建設規劃,129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15萬人實現脱貧。

(四)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積極穩妥、規範有序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全市城鎮人口354.2萬人,城鎮化率47%。一是強力推進中心城區建設。《商丘市城市總體規劃(20xx—2030)綱要》已經完成。以高鐵商貿區、商務中心區、古城文化區三大區域建設為重點,統籌推進道路、管網、綠化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打通和升級改造城區道路100條,完成了6條河道清淤擴容和3條河道貫通工程。開工建設漢樑文化公園、華夏遊樂園,完成了火車站南廣場、火車南站廣場、金世紀廣場升級改造工程,中心城區新增綠化面積338萬平方米。繼續開展“六城”聯創,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基本達到國家驗收標準,圓滿完成全國雙擁模範城驗收工作。先後開展了户外廣告、門頭牌匾治理、通信電力線路規範整治、三輪車電動四輪車專項治理行動,城市面貌有所改善。二是大力發展縣城組團。按照“改造老城、發展新區”的工作思路,加快縣城新城區、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建設,推進舊城改造步伐,增強縣城輻射帶動能力。三是有序推進小城鎮建設。24個區位優勢好、產業基礎強的小城鎮建設不斷加快,交通、通信、文化、衞生、物流快遞等功能向重點鎮延伸。4個鎮入選全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全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四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新農村規劃編制工作。我市被定為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市,持續推進“美麗商丘·整潔村鎮”活動,完成了3160個行政村整治任務,佔全市行政村的82%,建成了一批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

(五)基礎支撐能力不斷增強。一是打造綜合交通體系。鄭徐客運專線建設加快進行,商合杭高鐵開工建設,連霍高速商丘段、商登高速建成通車,鄭民高速正在強力推進。商丘機場項目上報到國家發改委。積極推進幹線公路升級改造,加快實施農村公路“三年行動計劃”,提升道路暢通能力。二是加強能源基礎支撐。積極推進與中電國際合作,2×35萬千瓦民生熱電聯產項目開工建設。加快電網升級改造和西氣東輸豫東支線二期工程,積極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垃圾發電、生物柴油等新能源。三是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成立7個專題招商組,市主要領導帶隊外出招商,引進固定資產投資3億元以上項目45個,總投資439億元。組織開展百日攻堅、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90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10%。累計爭取各類項目1037個、資金23.3億元,金鋭金剛石、賽琪工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等重大項目順利推進。

(六)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全市44大項201小項改革任務,已完成95小項,正在實施74小項。一是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制定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清理行政審批事項,市政府部門原保留行政審批項目208項,清理後保留111項;有序推進工商、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職責和機構整合,積極推進“三證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二是完善財税體制改革。認真落實新預算法,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推進政府和部門預決算公開,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完成了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確保了全市“三公”經費支出只減不增。三是統籌推進各項改革。紮實推進不動產登記制度改革。積極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改革,穩妥推進水、電、油、氣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階梯電價、水價政策,探索排污費徵收調整機制;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落實户籍制度改革措施;穩步推進商電鋁業集團破產工作。四是理順城區管理體制。優化空間管理範圍,將市商務中心區和高鐵新站區納入示範區統一管理,賦予示範區市級經濟和社會事務管理權限,增強了發展活力;產業集聚區與鄉鎮行政區域實行管理套合;積極理順城市建設管理體制,推行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五是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全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商丘電商產業園、梁園區眾創電商產業園、睢陽區電商產業園、商丘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等一批“雙創”平台正在形成。實施科技創新主體培育工程,全年共安排各類科技計劃項目89項,爭取重大科技專項3項,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家、省級創新團隊3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別達到42家和41家。梁園、虞城產業集聚區申報省級高新區,已通過省科技廳專家評審。

(七)切實改善人民生活。認真辦好省定十項民生工程和市定十件實事,民生支出完成312億元,佔全市公共財政支出的80%。紮實推進就業工作,城鎮新增就業6.5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4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簽訂率達80%以上。不斷完善基本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市級統籌,健全醫療保險門診統籌管理機制,社會保險覆蓋面穩步擴大。優化城鄉基礎教育配置,新建、改擴建國小22所、國中1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市文化藝術中心、市體育中心開工建設。完善基層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做好重大傳染病、慢性病防控救治和各類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處置,病媒生物防制通過驗收達標考核,為我市創建國家衞生城市奠定基礎。開工各類保障性住房3.2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率100%。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施“藍天工程”、“碧水工程”和“鄉村清潔工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治污減排力度,堅決關停了一批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的企業。實施林業生態提升工程,完成造林16萬畝。淘汰黃標車1.8萬輛。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四項基層基礎制度,圓滿完成“六五”普法任務。依法做好防範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全面抓好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社會治安防控和信訪維穩工作,進京非訪、越級訪控制指標居全省前列,道路交通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火災亡人事故為零。抓好應急救援和安全生產監管,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

今年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也標誌着“xx”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勝利實現。初步預計,全市生產總值由20xx年的1146億元增加到20xx年的1842億元,年均增長10%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10億元,是20xx年的2.6倍,年均增長20.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超過6500億元,是“xx”時期的2.3倍,年均增長16.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66億元,年均增長10.5%;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2%、13.2%;城鎮化率達到47%;三次產業結構為22.0:43.2:34.8,二三產業比重較“xx”末提高4.1個百分點。商丘進入了蓄勢待發、跨越發展的新階段。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短期看,受整體經濟下行、工業和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放緩,對經濟發展的拉動能力減弱;部分行業生產經營形勢仍然困難,煤炭、電解鋁、化工等產品市場價格仍處於低谷,製造業綜合成本居高不下;財政收入增速放緩,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增加工資等剛性支出增長,財政收支矛盾比較突出;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偏低,進出口貿易形勢不容樂觀。長期看,經濟總量偏小,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總體低端化的狀況還沒有明顯改觀,傳統產業鏈條短,自主創新能力弱,質量效益不高,綜合競爭力不強;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資金、土地、勞動力等瓶頸問題依然存在,安全生產和非法集資監管任務較重,生態環境總體上仍處於破壞與保護、污染與治理相持時期;統籌城鄉發展任重道遠,城鎮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區帶動和輻射能力不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較大;區域競爭日益加劇,與省內先進市、與周邊城市相比,部分指標差距還在拉大。這些問題都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下大力氣努力解決。

二、明年經濟工作形勢和目標

明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綜合來看,整體形勢對我們有利。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仍處於金融危機後的復甦和變革期,明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值為2.9%—3.6%,略好於“xx”時期,加上各國普遍加大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力度,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特別是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形成新的生產方式、商業模式和增長空間,為我們迎頭趕上提供了機遇。從國內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整體進入“三期”疊加階段,經濟增長從高速向中高速增長轉變。總體上看,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進入攻堅克難的決勝時期,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蓬勃興起,帶動了新產業、新業態的快速發展。國家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有利於優化供需結構、擴大有效供給。明年預期增長6.5%—7%。從全省來看,河南省經濟總量始終保持在全國前五、中部第一,中原城市羣加速崛起,“米”字型高鐵網正在形成,綜合實力和發展質量持續提升。“十三五”期間,我省將繼續實施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三大戰略規劃,加快對接“一帶一路”戰略,積極謀劃建設自貿區,經濟發展有望延續好的發展態勢。全省經濟增速預計在8%左右。分析國內外形勢,我市經濟發展面臨着難得機遇,也具有很多優勢。我市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是全國66個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之一,隨着鄭徐、商合杭、京九三條高鐵以及商丘機場的規劃建設,我市將成為全省第二大交通樞紐,有利於發揮現代立體綜合交通優勢,形成大樞紐帶動大物流、大物流帶動大產業的發展態勢。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市產業集聚區、服務業“兩區”等產業發展的載體日趨完善,各縣(區)都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集羣,產業的吸引力、競爭力、帶動力持續提升,有利於在承接產業轉移中爭取主動、搶佔先機。我市是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是人力資源大市,土地使用成本較低,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新機遇,我們一定要堅定發展信心,敢於擔當,勇於創新,攻堅克難,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持“持續求進,好中求快”工作總基調,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目標,以開放招商、推動“雙創”為突破口,以項目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產業集聚區建設、商務中心區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四化同步發展,為“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起好步、開好局。

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速8.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外貿出口增長8%左右;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8%左右;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環保、節能減排等約束性指標完成省定目標。

實現上述要求和目標,必須立足我市發展基礎和階段性發展要求,牢牢把握六個關鍵點:一是突出經濟發展。我市作為傳統農區、人口大市,發展任務繁重,和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必須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有質量、有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商丘的比較優勢,發展得更好更快。二是突出結構調整。針對我市經濟發展中供給側結構不合理、煤電鋁產能過剩、商品房庫存過多等問題,結合國家淘汰落後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政策,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攻堅戰,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三是突出轉型升級。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探索傳統農區轉型升級新途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有效需求,努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城鄉體系、現代創新體系、現代市場體系,強化交通、信息、水利、能源、生態保障能力建設,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四是突出改革開放。通過改革創新激發發展活力,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破解資金、土地、人才等發展瓶頸。深入實施對外開放,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加強區域合作,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吸引更多的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在商丘集聚發展,拓展發展空間。五是突出生態改善。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推動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着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六是突出統籌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必須正確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控風險的關係,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的關係,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找準平衡點和結合點,把握好工作的力度、節奏和方法,多措並舉,綜合施策,力求最佳效果。

三、明年經濟工作重點

明年經濟發展,要着重抓好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我市自身結構性矛盾還比較突出,必須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重點圍繞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促進人力、資本、土地、技術等要素優化配置,提高供應體系的質量和效率,為經濟穩定增長、提質發展提供動力保障。

提升工業發展質量。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高端消費品工業。深入實施千百億級優勢產業集羣培育工程,重點打造“三城五基地”,淘汰落後產能,去掉過剩產能,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構建現代新型工業體系。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推動電動車產業結構優化和產品升級換代;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發揮富士康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引進更多智能終端生產和配套企業入駐電子信息產業園;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提升生物製藥新品種研發能力,擴大市場規模,爭取引進廣藥集團落地;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拉長產業鏈條,走精深加工發展路子,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傳統產業加快培育裝備製造、食品工業、紡織服裝製鞋等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羣,調整產品結構,構建上下游銜接的產業鏈,基本形成產業佈局合理、區域特色突出、結構明顯優化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科技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和旅遊、文化、健康養老、體育、信息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以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為平台,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快物流園區和配送中心建設,積極發展基礎信息傳輸、電子商務、雲計算和物流網等信息服務業。建設電子商務示範市,深化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在互聯網金融保障、電商人才培訓、電商業務、電商生態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努力打造集電商主體、綜合服務、人才支撐等為一體的電子商務生態鏈和生態圈。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加快推進商丘古城保護開發、黃河故道生態文化旅遊、清涼寺景區等重點旅遊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國家A級景區創建。

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積極參與國家、省三年智能製造試點示範行動,加快從區域、行業、企業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光網城市”建設成果,深入開展市級“兩化”融合產業集聚區創建,提升產業集聚區核心競爭力。加快工業智能改造升級,積極推進智能生產工廠、智能生產車間建設,引導企業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工藝和生產流程,實現信息技術在傳統制造業的全面滲透、綜合集成和深度融合。

推進農業穩步發展。推進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堅守耕地紅線,推廣農業科技創新,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實施現代農業產業集羣培育工程,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蔬菜、果品、漁業等特色高效農業,建設全省重要的優質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創新農業經營方式,鼓勵引導農户採取轉包、出租、互換、入股等方式流轉承包地,提高農業集約經營水平。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計劃,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提升農業生產要素、資源環境、供給需求、成本收益等信息化水平。

(二)擴大有效需求,增強經濟發展拉動力。從供需兩端同時發力,以創新供給帶動需求擴展,充分發掘消費潛力,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實現穩增長和調結構互為支撐、互促共進。

擴大有效投資。這是穩增長的首要選擇,也是提振信心的有效手段,更是增強商丘發展後勁、推動結構優化、保障改善民生的現實需要。要發揮好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釋放民間投資潛力,着力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要擴大工業項目投資,把資金投向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整合提升特色產業,認真抓好籤約項目的落地、開工、建設和投產工作。要把投資重點向工業技術改造、農田水利設施、保障房建設、交通、能源等方面傾斜,為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圍繞我市發展的薄弱環節,加強重大項目謀劃儲備,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全省盤子。

擴大消費需求。推動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大力發展住房、汽車消費,增強對消費的帶動作用。積極培育通信、旅遊、休閒、健身等消費熱點,發展健康養老、醫療保健、教育培訓、家政服務等服務消費,引導文明健康的文化娛樂消費,健全便民、安全、快捷的商業網絡,發展信貸消費、網上購物、租賃消費等新的消費方式,促進假日和節慶消費。擴大農村消費,推進農村商貿流通和市場體系建設,引導鼓勵城市大型商貿流通企業經營網絡向農村延伸,全面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活動,20xx年底覆蓋我市80%的行政村。

擴大房地產需求。正確引導房地產消費,鼓勵通過消化存量商品房安置棚改居民,完善農民進城購房政策,對購買普通商品住房政府實施補貼,鼓勵自然人和各類機構投資者購買庫存商品房,鼓勵房地產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消化庫存,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從明年起不再新建公租房,主要通過發放貨幣補貼、由政府購買存量商品房解決。出台棚户區貨幣化安置指導意見,提高棚户區貨幣化安置率,加強土地供應調控,優化土地供應結構。

擴大出口規模。引導外貿企業轉型升級,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培育出口品牌,提升外貿核心競爭力、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優勢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對外承包工程以及對外勞務合作,努力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帶動設備出口。培育年出口超千萬美元的企業8家,5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22家,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超過195家。

(三)推進新型城鎮化,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加快“一城、五組團、10個產業集聚區、24個重點鎮”建設,20xx年全市城鎮化率計劃達到48.8%,城鎮人口達到362萬左右。

加快中心城區建設。強化城市規劃意識,提升城市規劃水平,完成城市總體規劃(20xx—2030)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重點實施高鐵商貿區、商務中心區和古城文化區建設,統籌做好道路、綠化、亮化、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對北海路、凱旋路、黃河路等城區道路進行新建、打通或提升改造,實施日月湖、內河、公園綠地和城區道路綠化,開工建設城市中心公園、商都公園、花博園等,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提高污水處理能力。

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統籌城鄉發展,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鄉關係。堅持產城融合、以產促城,把產業支撐作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圍繞主導產業,在二三產業集聚化、高端化發展基礎上,推動都市生態農業發展,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羣,引領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抓好美麗鄉村建設,實施農村危房改造、農村清潔工程,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特色鮮明的新農村。發揮示範區的示範引領作用,重點推進傳化物流港、靜脈產業園、豫商智能機器人、特色商業街、萬達廣場等產業項目,日月湖景觀、日月河、學校、醫院等社會事業項目,長江路跨京九鐵路橋、暢通路、華商大道東延等基礎設施項目,完善教育文化、醫療衞生等公共設施,啟動商合杭新區站、植物園規劃建設,為全市城鄉統籌發展提供經驗借鑑。

加快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落實好農民進城購房補貼政策,加快落實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證制度,做好進城落户農民的社會保障、就醫就業、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務,維護好進城落户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解決農民落户城鎮後顧之憂。加快縣城和重點鎮建設,促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向農村延伸,增強吸納人口能力。抓好4個全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六城”聯創為抓手,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堅持重心下移、權責一致、綜合執法、管養分離的基本原則,構建權責明晰、機制健全、以區為主、網格管理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建立環衞作業、市容市貌、市政設施維護等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提高機械化清掃率,重點加強沿街商店、流動商販和施工工地、建築垃圾管理,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為市民創造良好生活環境。

(四)加強基礎支撐能力建設,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加快發展載體建設。產業集聚區加快集成配送、倉儲加工、展示交易、信息交流、人力資源等綜合服務平台建設,完善教育、醫療衞生、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務,重點引進智能手機、智能傢俱、高檔服裝面料及製鞋、中高端食品、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大力承接龍頭企業和全產業鏈轉移。20xx年全市產業集聚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3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42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800億元。“兩區”積極引進樓宇經濟、總部經濟,發展信息諮詢、科技研發、金融服務和健康服務、教育培訓、養老居家等新興服務業,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加快新建項目集中佈局,全市“兩區”完成年度投資100億元,新增就業6000人。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我市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還有許多短板,擴大投資有很大提升空間,要堅持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全面加強交通、能源、民生等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領域,做好高鐵配套市政工程建設,保障鄭徐高鐵投入運營、商合杭高鐵加快建設;支持鄭民高速民權段建設,做好連霍高速豫皖界至商丘段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積極推進幹線公路升級改造,加快實施農村公路“三年行動計劃”,提高公路通達能力;爭取商丘機場、沱澮河航運工程夏邑段項目開工建設。能源領域,繼續推進與中電國際合作,加快2×35萬千瓦民生熱電聯產項目建設,開工建設中電國際垃圾發電項目;推進電網升級改造,建設現代化堅強智能電網,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積極發展新能源動力汽車。民生領域,統籌做好事關人民羣眾切身利益的民生項目,加快推進市文化藝術中心、市體育中心、市實驗幼兒園新園區建設,做好市委黨校搬遷,以及商丘市民中心、商丘會展中心、市一高、市一中、商丘師院、商丘醫專新校區、示範區三甲醫院、市中醫院門診大樓、市中心血站建設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任莊、馬樓2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完成虯龍溝、小堤河、沱河3條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實施惠濟河平原窪地治理工程,完成三義寨引黃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進一步增強水資源調控和抗禦水旱災害能力,夯實農業基礎,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進一步提高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水質達標率和供水保證率。

(五)強力推進改革開放,培育新的發展動能。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促進土地、資本、技術、人力等要素優化配置,釋放經濟發展活力;實施“東引西融”,積極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努力擴大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市成效。

持續深化改革。落實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紮實推進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的各領域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建成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把分散在多個部門的公共資源交易項目納入統一平台,實現公共資源在統一規範的平台上交易,構建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服務新格局。完善財税制度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穩妥推進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強創新團隊和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加大金融支持創新創業力度,設立商丘市創業創新專項扶持資金,鼓勵和支持多元化投資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生科技園、創業服務中心等載體,建設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動科技、產業有機融合,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社會徵信體系建設,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

推動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圍繞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等領域,重點在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智能終端、功能材料、生物質能等方向,組織實施重點研發專項,着重支持創新水平高、產業帶動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成果的研發及產業化,力爭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強與中科院、央企的合作,與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商丘師院等開展市校合作,支持央企和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在我市建立研發基地,促進新技術新成果轉移轉化。

擴大開放招商。各縣(區)要按照主導產業,錯位發展,重點圍繞製冷家電、紡織服裝製鞋、超硬材料、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產業,針對薄弱環節和產業鏈缺失,突出延鏈、補鏈,完善配套能力,拉長產業鏈條,壯大產業規模,重點加強與行業龍頭企業的聯繫和對接,定向出擊、定向突破,提高招商引資針對性、精準性。發揮專題招商組、專業招商隊伍作用,創新協作招商、以商招商、老鄉商會招商、行業協會招商等方式,吸引客商來商投資興業。精心組織,辦好20xx中國·商丘國際華商節。力爭引進國內外500強或行業龍頭企業30家以上,引進投資3億元以上項目50個以上。

抓好招商平台建設。加快商丘保税物流中心建設,做好鐵路一類口岸的申報工作,爭取將商丘鐵路一類口岸和商丘綜合保税區納入國家“十三五”口岸發展規劃。建立大通關服務體系,與連雲港、日照、青島、烏魯木齊等沿海、沿邊海關或港口建立穩定的溝通聯絡機制,確保商丘進出口貨物無障礙、零滯留通關。

營造良好招商環境。做好招商項目的落地和保障工作,在土地供應、融資支持、並聯審批、施工環境等方面搞好服務,加強高校、職業院校與招商引資項目的聯繫,實施訂單培養、定向培訓,滿足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確保招商項目落地發展。

(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增強經濟發展可持續性。深入實施藍天、碧水、整潔村鎮、城市河流清潔行動計劃,建設生態美麗商丘。

繼續實施“三大工程”。實施“藍天工程”,嚴格機動車環保標誌管理,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控制城市施工和道路揚塵,積極開展餐飲業油煙污染治理,進一步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實施“碧水工程”,組織開展重點河流環境綜合整治,推動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確保達到流域規劃目標要求。加強水源地保護,確保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實施“鄉村清潔工程”,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確保完成省級生態鄉鎮、生態村創建任務。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圍繞化工、鋼鐵、電力等傳統行業,實施清潔生產,建立固廢循環利用、中水回用等資源再生利用體系;推進種植業、養殖業、林業、水產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之間的循環鏈接,提高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水平。

着力保障發展容量。加強主要減排任務的宏觀把控,強化年度目標管理,落實污染物排放許可、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集中有限指標保障重點項目建設。開展環保專項執法檢查,堅決對違法開工建設、違法投入生產、違法排污、超標排污等環境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圍繞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做好高速公路防護林、生態廊道網絡、平原沙荒造林、農田防護林、城鎮社區綠化、森林撫育與改造等工程。抓好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建設,加快申甘林帶國家森林生態公園申報進度,做好迎接國家森林城市評審的各項準備工作。

(七)切實保障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好十件實事,增加基本民生支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共享發展。

保持就業穩定增長。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做好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搭建好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橋樑。繼續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做好農民工技能培訓、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等工作,落實好扶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做好全民參保登記試點工作,完善靈活就業人員、城鎮個體工商户等羣體的繳費辦法,研究農民工等中斷繳費羣體的參保措施。完善基本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市級統籌,研究制定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銜接措施,將公務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

做好扶貧攻堅。嚴格落實商丘市扶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實施精準扶貧,抓好扶貧措施和資金落實,完成15.3萬貧困人口的脱貧,完成130個左右貧困村的整村推進任務。

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第二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項目建設,按時完成中國小標準化建設任務,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做好商丘博物館陳展及免費開放工作。組織做好“舞台藝術送農民”活動,繼續開展“百戲進百鄉”活動和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推進全市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持續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加強基層衞生服務能力建設,推進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落實“全面兩孩”政策,加強計生服務,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抓好安全生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全面加強交通、消防、危爆物品等公共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強化食品藥品監管,嚴格責任追究,確保不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完善信訪工作機制,暢通人民羣眾利益訴求渠道,排查化解社會矛盾和問題,切實維護羣眾利益。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提高社會救助工作水平。切實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體系,加強技防項目建設,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增強人民羣眾安全感。加強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預警、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完善應急管理體制,強化社會危機管理,不斷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

四、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

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證。

增強謀劃全局的能力。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深水區,推動我市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面臨諸多機遇和挑戰。能不能正確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能不能抓好新常態下的經濟工作,是對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重大考驗。全市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增強把握大局、服務大局、推動大局的能力,牢固樹立全市上下“一盤棋”的思想,從宏觀上謀劃和掌控經濟工作全局,把握正確方向,掌握工作主動權,謀劃發展大事,解決現實難題,把時間、精力更多地放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重大方針政策制定上,確保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

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困難和挑戰,根本途徑在於提高領導幹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全市各級領導幹部,尤其是各單位“一把手”,要認清發展大勢,科學研判形勢,善於從經濟發展變化中把握方向,抓好機遇,創造發展條件,掌握髮展全局;要遵循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善於從錯綜複雜的現象中抓住本質,分析利害得失,做出科學決策;要提高應對市場經濟中複雜問題能力,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分清輕重緩急,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駕馭各種複雜局面的能力。

提升經濟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各種問題,既符合經濟運行規律,又是保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現實需要。全市各級領導幹部,必須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堅持法治思維,增強法治觀念,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始終牢記法律底線、嚴守法律程序,保障經濟在法治軌道上有序有效發展。

倡導務實重乾的工作作風。鞏固“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深入開展“不想為、不能為、不敢為、不作為”專項治理,進一步強化黨員幹部宗旨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效率意識,促進各級領導幹部轉變作風,勇於擔當,主動作為,雷厲風行,不動搖、不折騰,辦實事、求實效,營造務實重乾的良好氛圍。建立和完善作風建設長效機制,落實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規範權力運行,用心工作,潛心幹事,對黨負責,對工作負責,對人民負責。

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加大輿論宣傳,堅持正面引導,對經濟社會發展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進行大張旗鼓地宣傳,着力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調動積極性,樹立幹事創業導向,激發幹事創業熱情。嚴格考核獎懲,完善考核評價體系,讓肯幹的人受到重用、得到實惠,讓能幹的單位得到榮譽、獲得支持。加強效能監察,對不求進取、精神不振,為官不為、為官亂為的行為,堅決追究失職瀆職責任,在全市形成幹事創業、推動發展的良好氛圍。

標籤: 講話 會議 政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rx8o7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