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新聞報道 >

長方體的認識評課稿

長方體的認識評課稿

《長方體的認識》這節課你有什麼感想?當然,再好的課堂也不能面面具到,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下面是長方體的認識評課稿,為大家提供參考。

長方體的認識評課稿
長方體的認識評課稿1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認為這節課許老師做的好的方面。

一、教師能深入鑽研教材,基本功紮實,教師思路清晰,教學方法得當,問題具有啟發性,層層遞進,感覺很舒服。

二、課始,通過讓學生回憶學過的平面圖形, 課件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不但讓學生把兩種圖形做一個初步的比較,揭示出長方體是立體圖形,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課的學習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課前讓學生獨立歸納總結長方體面、稜、頂點的知識,學生對新知有了初步的認識。課上在老師的引導下逐一展示彙報,學生的回答很精彩,這一環節教師思路清晰,引導有法。

建議:

1、學生對面、稜、頂點的形成過程,缺乏知識。可以做實驗,土豆通過一刀切,讓學生觀察並認識面,再切一刀,讓學生對稜有了認識,緊接着一刀,讓學生有了對頂點的認識,實驗加深了學生形象直觀認識。

2、學生的發言很精彩,但發言面不廣,優等生髮言的機會多。

長方體的認識評課稿2

最近教研組正在進行全員參與的公開課展示活動,今天有幸聆聽了陳老師執教的《長方體的認識》。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平面圖形以及對長方體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即將學習長方體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的基礎,又是學生認識立體圖形的開始,對今後進一步學習立體圖形和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都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秉着學習借鑑的精神,走進了陳老師的課堂,聽後也有一絲感慨和不成熟的想法。

一、注重感知體驗,自主建構新知

陳老師從生活情景入手,讓學生在説説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讓學生在頭腦中檢索生活的長方體形狀,為學習新知打下了基礎,由“關於長方體你都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識?”一問,有效的把握了學生的認知起點,並以此展開教學。為了讓學生建構起長方體的特徵,陳老師在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了面、稜、頂點的概念之後,又通過讓學生動手去摸這些部位,親身去感受。接着是從數量上來認識,數數看有幾個面?有幾條稜?有幾個頂點?進而更深入地認識面、和稜還有哪些特徵。這樣讓學生在摸一摸、看一看、議一議、數一數、想一想,使多種感官協同參與教學過程,在學生親自感受的基礎上建構起長方體的印象更加深刻,不但記得牢,而且用得上,不易忘。

二、 尊重個性差異、注重學法指導

《新課程標準》修訂版明確指出: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從教學方法上來看,陳老師注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瞭解學生的認知起點。

由於長方體的面和稜都比較多,特別是稜,學生在數的時候,很容易漏掉或重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陳老師提出了“誰能有順序地指出長方體有哪些面和稜?”讓學生在相互交流談論中有序的數出面和稜。特別是在有順序地數長方體的稜時,有意地指出按照稜的方向不同來數的方法,及時、有效的指導也為接下來得到相對的稜長度相等,埋下了伏筆。

三、學習借鑑,不留遺憾

1、課堂節奏上有些前鬆後緊,導致後面的鞏固練習的處理上有些趕。

2、在自主探究這個環節,老師引導的過多,留給學生觀察談論交流的時間有些少,小組合作交流流於形式。

四、聽後所思

1、如何有效、高效的進行課堂教學,在教學中讓學生提高到什麼程度?

2、如何處理好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的時間與課堂實際教學時間之間的關係,以避免前鬆後緊的課堂節奏。

五、教育感言

教學是一門藝術,把課上好是每一位老師的應該做又必須做到了,不管是常態課,還是公開課、展示課都應該關注學生,而不應該把學生當作是訓練自己教學藝術的試驗品,因為孩子們傷不起,教學不足可以後續彌補,但誰又能為孩子所受到的影響買單。上好常態課,把每一節當作一件藝術品去雕琢,我想:孩子們的數學素養一定能有所提高。

長方體的認識評課稿3

由我們五年級五位數學老師共同設計的這節《長方體的認識》這節課,由魏老師精彩的展示給了大家。下面就由我來對本節做一下點評,如有説的不到和歉缺之處還望各位評委和老師多多包涵。 我認為本節課有四個亮點。

第一個亮點:教師講的“實”,學生學的“透 ”。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的明確,落實的有效。

本節課的知識目標是:掌握長方體面、稜、頂點的特徵,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思想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合作意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而本節課很好的完成了這兩個目標。通過學生的自學——學生的動手實踐—— 教師課件的生動的展示。學生很好的掌握了面、稜、頂點的特徵很好的認識了長方體的長、寬、高。

第二個方面:本節課教學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長方體面、稜、頂點的特徵,和長、寬、高的認識,難點是長方體a和長方體b的區別。教師始終圍繞着重點和難點來展開教學,比如教師通過讓學生觀察、比較、驗證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初步認識長方體各部分的特徵。再通過教師的面、稜、頂點,的課件的演示進一步的認識長方體的特徵,使學生很好的區別了長方體a和長方體b的特徵,紮實的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點,輕鬆的排除了本節課的難點。尤其是長方體a和長方體b的命名,使學生很清晰的知道長方體有兩種情況,很有創意。

第二個亮點:教學思路“清晰”。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平面圖形以及對長方體有初步瞭解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的,是學生學習立體圖形的開始。

而本節課最可貴之處就是教師能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的特點來對教材進行處理和設計。

為了達到知識的連貫性教師設計了由點——線——面——體的課前導入,這樣設計既滲透了“面”與“體”的關係,又使學生的認識由平面過渡到立體,使本節課的知識和以前學過的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了知識的系統性。在新課學習中教師的教學思路更加清晰可見,通過認識長方體——探究長方體——做長方體——計算長方體四個教學環節逐步抽象出長方體的特徵,教學思路清晰可見。

第三個亮點:教師基本功強,課堂氣氛活躍。

大家可以看到本節課的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相當的高,為什麼?因為教師的自身魅力贏得了學生;教師過硬的基本功征服了學生;巧妙的課堂設計吸引了學生;課件的生動演示激活了學生;高超的課堂調空能力抓住了學生。在這樣和諧、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細胞,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正因如此才會有本節課可喜的效果。

第四個亮點:課件直觀、具體、為課堂增光添彩。

本節課的課件直觀、具體,惟妙惟肖,起到了輔助教學的作用,體現了高科技教學的優越性,拓寬了教師的教學手段,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空間觀念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它是本節課成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當然再好的課堂也不能面面具到,聽完這節課之後我覺得少了一些相應的練習,為此我覺得是不是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來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教師的評價語言應該再豐富一些,教師的激情應該再高漲一些。

以上是我個人的幾點不成熟的意見,還望各位評委和老師給予批評和指正。

標籤: 長方體 評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xinwen/79dmo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