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規章制度 >

校本管理制度十篇

校本管理制度十篇

校本管理制度 篇1

隨着素養教導的深化實施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行,對現在職老師舉行系統、規範的校本培訓,是時代長進的需要,是教導改革和創新的需要,也是老師成長的需要。

校本管理制度十篇

二、成立領導小組,負責制定、組織實施校本培訓計劃和年度培訓方案。方案要有針對性、系統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三、校本培訓組織者和實施者必需按校本培訓計劃規定的內容組織培訓活動,並記好筆記,每次有出勤統計,有過程記載。每學年對老師參與校本培訓的狀況舉行考核,考核結果分合格、不合格兩個等次,無故不參與校本集中培訓三次以上視作不合格。考核不合格的老師,在老師年終考核中扣分。

四、校本培訓的考核狀況將作為老師年度考核評優、職務聘任、晉升的.必備條件並與績效工資掛鈎。

五、老師培訓的方式要靈便多樣,切實可行,不搞形式,不走過場。對不同層次老師提出不同的培訓要求,但都應在原有基礎齡上提升。

使老師由逐步實現由初任向勝任轉化,由勝任向骨幹轉化,由骨幹向知名轉化,由知名向專家轉化的奮鬥目標。

六、做好校本培訓的考核與總結工作。考核要堅持嚴格、全面的原則;總結中要絕對成果,發覺問題,對培訓工作舉行全面分析,總結閲歷,提出改進措施,保證培訓工作向着正確的軌道健康進展。

七、經費保障。國小樂觀籌措資金,加大投入,為順當開展校本培訓提供須要的物質基礎,保證培訓經費佔公用經費的10%以上。

八、後勤支持。後勤為培訓服務,主動、準時提供物質保障。

九、明確職責

1、 領導小組職責

制訂本校老師培訓方案、建立評估考核措施、建立老師業務檔案。

定期檢查指導培訓老師的學習與教學、協助老師解決學習與教學中的懷疑困難。

期末總結師訓狀況、評估考核。做好骨幹老師的培訓。

2、 骨幹老師職責

上好示範課、專題講座,幫助國小,做好新老師的傳幫帶工作。

3、 老師職責

樂觀參與國小、學區、老師進修國小組織的培訓活動。

仔細學習新課程的有關理念,提升自己理論水平,做到讀書有筆記,學習有體味,教研有案例,討論有論文,課題有成績。

新理念要與教學實踐討論反思相結合,學習實踐,反思提升,探究新課程理念,並把新課程理念從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來。

收拾自己的業務檔案。

校本管理制度 篇2

一、校長是校本研訓的第一責任人,業務校長是直接責任人。

二、實行校本研訓領導小組專題引領制度。校長、業務校長、教研組長每學期必須做一個專題講座在校內或教研組內交流。

三、實行外出培訓教師彙報制度。凡外出培訓教師返校後在校內做專題講座或公開課進行學習彙報。

四、實行“三查三評”反饋制度。教導處要做好三次查評的反饋工作,以此進行全員培訓。

五、實行學習研訓例會制度。各教研組每學期開展不少於12次的`教學專題研討。

六、實行月專題學習制度。由值月領導負責擬定課題方面的學習內容,進行集體學習交流。

七、實行人人上公開課、學科帶頭人上示範課等教研活動。全體任課教師必須人人上公開課,對特殊課堂的教師必須書寫專題報告,在全體教師會上進行交流;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的示範引領作用。

八、實行聽課及學習制度。每位教師每學年整理學習筆記5000字,相互間聽課20節以上。

九、實行教研活動登記制度。各種教研活動各參加人必須進行嚴格登記,無故缺席者按曠職一天對待。凡要求教師上交的教研案頭材料,必須及時上交,對無故不上交或者質量過差着,將給予批評或處理。

十、實施課堂教學反思制度。要求每位教師每週書寫一篇教學反思。

十一、加強課題管理。在做好市級課題研究的同時,各教師必須切實投入子課題的研究。

十二、實行校本研訓考核制度。每學期對教師在校本教研方面的參與情況、案頭材料的完成質量進行評價,並列入學期綜合評價。

十三、實行校本教研管理人員述職制度。校長、業務校長、各教研組長、以及縣級以上教學能手均要總結每學期在校本教研中的組織領導和參與情況。

十四、做好每次考試的分析研究工作,找出問題,尋找對策。

校本管理制度 篇3

一、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務

深入瞭解並及時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困難和部下。按照"為了學校,在學校中進行,在教育教學中研究"的設計策略思想,不斷探索,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校本課程開發的能力。

二、校本教研的形式及教研活動要求

(一)校本教研的形式

以"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行動研究"為主要活動形式。以新課程為導向,靈活運用案例分析,問題解決,調查研究,實踐探索,信息交流等多種活動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倡導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等多種教研形式。

(二)校本教研活動要求

1、營造務實,民主,寬鬆的教研氛圍,改變教師教學研究各自為陣和孤立無助的狀態,有效開展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研究。

2、加強自我研究意識,形成理論學習與實踐反思習慣,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狀態。

3、各個教研小組必須作好教研活動計劃並按計劃組織了教研活動,做好活動記錄,資料收集整理,活動總結工作。

三、校本教研的促進措施

1、將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情況與對教師的年終考核相掛鈎。

2、每學期開展一次教研小組評優活動。

3、對於優秀的教師個人,派出參加各級專業培訓。

4、引進競爭機制,把在校本教研活動中成績突出的教師吸收到教研員的隊伍中來,給他分任務,壓擔子,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評選優秀教師或學科帶頭人。

四、校本教研的後勤保障措施

1、學校後勤工作人員樹立為教學服務,為校本教研服務的意識。

2、積極創造條件為校本教研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技術環境。

3、學校後勤應創造性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其在校本課程資源開發中的'作用。

4、保證經費投入,確保校本教研工作的正常進行。

五、校本教研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略)

副組長:(略)

成員:(略)

職責:

1、制定學校校本教研實施方案,指導各教研組,學科組,課題組開展研究工作。

2、具體落實校本教研工作,組織開展種教研活動。

3、收集,整理學校校本教研資料,總結學校校本教研的經驗及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建議。

4、定期完成對教研組,學科組,課題組,教師個人的評價。

5、適時聘請上級教研部門的領導來校指導校本教研工作。

校本管理制度 篇4

老師是教導思想、方向、辦法最集中的體現,他不僅打算教導質量而且制約教導事業的進展水平,所以《中國教導改革和進展綱要》中就明確指出“振興民族教導的希翼在教導,振興教導的希翼在老師,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養,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老師隊伍是教導改革和進展的根本大計。”

因此,為適應該前全國素養教導形式的進展要求,全面落實黨的教導方針,提升我校老師的道德、業務水平,加快學問更新,完美學問結構,增加創新意識,適應新課程教學的需要,搞好我校老師的繼續教導培訓工作,培養一支高素養的具有創新精神的老師隊伍,提升我校的教導教學質量,特制定老師校本培訓管理制度:

一、校本培訓的目標:

努力建設一支“愛崗敬業、務實勤業、博深精業、開闢創新”的.符合我校教導事業進展需要,家長同學愜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素養的老師隊伍。

二、明確職責:

1、領導小組職責

1)制訂本校老師培訓方案、建立評估考核措施、建立參培老師業務檔案。

2)定期檢查指導培訓老師的學習與教學、協助老師解決學習與教學中的懷疑困難。

3)期末總結師訓狀況、評估考核。

4)經費和時光保證。樂觀投入資金,為順當開展校本培訓提供須要的物質基礎;開展培訓時,領導要大力支持各個負責人的總做,確保老師的培訓時光,國小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礙老師參與各式培訓。

2、骨幹老師職責

按照骨幹老師的詳細狀況,骨幹老師要幫助國小,擔當老師培訓任務。並能上好示範課、專題講座,做好分工,擔當老師的傳幫帶工作。

3、老師職責

1)樂觀參與國小組織的培訓活動。不得無故缺席和遲到、早退,活動考勤納入老師每回目標管理考核之中。

2)仔細學習新課程的有關理念,提升自己理論水平,做到讀書有筆記,學習有體味,教研有案例,討論有論文,課題有成績。

3)新理念要與教學實踐討論反思相結合,學習實踐,反思提升,探究新課程理念,並把新課程理念從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來。

4)收拾自己的業務檔案。

三、培訓內容:

1、有關課程改革的教導教學能力、教研科研能力的培訓。

2、師德培訓。利用各種形式加強老師的師德培訓,培養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的老師隊伍。

3、對老師現代教導技術學問的培訓,要求老師普遍把握現代教導信息技術。

4、各教研組日常教研活動。

四、培訓形式:

1、集中學習和簇擁學習相結合,點面相結合。

每學期開學初的老師會上,由教科處佈置本學期培訓的重點內容要求、辦法。以組為單位組織學習;利用集體備課、教研活動,專題講座等方式組織老師集中學習。掌握好“點”與“面”的關係,將培訓的主要內容合理科學地化解為若干部分,組織老師分塊學習。

2、專家指導

在校本培訓過程中,應切實避開閉門造車現象,主動邀請優秀老師來校指導。

3、充分通過現代教導信息技術,開展校本培訓。老師可以利用專家講座,上網查閲教改信息等各種現代信息技術方式參與校本培訓。

4、開展師徒結對子活動。利用以老帶新,師徒結隊的方式,提升青年老師的師德素養、業務水平和科研能力。

五、檢查評估

詳細要求以《校本培訓考核細則》為準。

校本管理制度 篇5

校本教研是以解決學校、教師在實施新課程、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自身專業化成長中所面臨的問題為指向,選擇學校、教師在實施新課程中經常遇到和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進行的教育教學研究。教師的專業水平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生命。為了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特制定校本教研管理制度。

一、校本教研組織機構。

1、校本教研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校本教研實施小組:以教研組為單位,各教研組主要指導與組織者分工如下:

午次星期上午下午

星期一計算機

星期二政治語文

星期三歷史數學

星期四化學、地理英語

星期五生物物理

學科教研組組長及主抓領導安排表

組別組長主抓領導

職責:

①制定學校校本教研的總體規劃。

② 領導小組成員必須深入校本教研第一線,下到有關教研組組織指導教研活動,並每人承擔1~2項校本教研課題研究。

③為教師開展校本教研提供良好的軟、硬件環境。

④適時聘請專家來校指導校本教研工作。

職責:

①制定學校校本教研的工作計劃、指導各教研組課題組制定教研計劃,落實開展校本教研工作。

②收集、整理學校校本教研的各種資料、總結學校校本教研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及時向“校本教研領導小組”提出建議。

③定期完成對教研組、課題組、教師個人的評價。

⑤向領導小組推薦各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人選。

3、校本教研專家組。

①區外專家:聘請省教科院、大專院校的有關專家。

②區內專家:市教科院領導、教研員、區教研員及市內其他相關專家。

③校本專家:本校市區級“學科帶頭人”及部分中國小高級教師。

二、校本教研的主要任務。

深入瞭解並及時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按照“為了學校,基於學校,在學校中進行,在教育、教學中研究”的設計策略思想,本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宗旨,不斷探索、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校本課程開發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努力提升辦學品位。

三、校本教研的形式及教研活動要求:

1、校本教研的形式。

以“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行動研究”為主要活動形式。以新課程為導向,靈活運用案例分析、問題解決、調查研究、實踐探索、信息交流等多種活動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課例研究、課題研究為突破口,倡導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等多種教研形式。

2、教研活動要求。

①營造嚴謹、務實、民主、寬鬆的教研氛圍,改變教師教學研究各自為陣和孤立無助的狀態,淡化功利主義,杜絕為追求新穎、捨本求末、貪大求全的形式主義,反對理論與實踐脱節,有效開展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研究。

②加強自我研究意識,形成理論學習與實踐反思的習慣,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狀態。

③各教研組必須作好校本教研活動計劃並按計劃組織好教研活動,做好活動記錄、資料收集整理、活動總結等工作。

④全體教師必須嚴格執行學校制訂的教師培訓制度、聽課評課制度、集體備課制度、教研活動制度等有關制度。

⑤教師參加校本教研活動的情況將作為教師業務考核的主要內容。

四、校本教研的促進措施。

1、以“教師業務考核記錄”作為年終考核教師的重要內容。

2、每學期開展一次校本教研組評優活動。

3、對優秀的教師個人,派出參加校外各級專業培訓(將培訓作為一種獎勵)。

⒋引進競爭機制,把在校本教研中成績突出的教師吸收到教研員的隊伍,給他們分任務、壓擔子,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然後在此基礎上評選出“骨幹教師”或“學科帶頭人。”

五、校本教研的後勤保障措施。

1、學校後勤工作人員供應樹立為教學服務,為校本教研服務的意識。

2、積極創造條件為校本教研提供良好的信息技術環境。

3、學校後勤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其在校本課程資源開發中的作用。

校本管理制度 篇6

校本研訓是學校實現教師職業專業化,推進教師隊伍建設,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的有效途徑,是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促進我校的教育教學發展,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現遵照省、市校本研訓的有關文件精神,針對我校教師隊伍的實際情況,制定我校校本研訓的管理制度。

一、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研訓計劃

(一)合理安排教學工作,確保教師按時參加集中研訓。

參加校本研訓是每一位教師的權利和義務,要保證教師公平的享有參加研訓的機會;要鼓勵、支持教師參加校本研訓;要合理安排教學工作,為教師解決工學矛盾,確保教師能夠按時參加集中研訓活動,因此學校和各教研組要安排專門的集中研訓時間。

(二)要結合本校實際,認真研究制定校本研訓的工作方案。

圍繞學校發展的整體目標,根據學校教育教學及教師隊伍的實際需要確定研訓內容,開展有針對性、實用性的研訓。

二。、加強對校本研訓的.過程管理,把研訓工作落到實處

(一)認真研究、制定校本研訓管理制度,並抓好落實。

學校要做出學期、年度研訓計劃,把研訓內容、研訓時間、研訓要求等以制度的方式固定下來,成為教師必須遵守的規範。

(二)嚴格執行考勤制度。

對教師參加研訓的出勤情況要進行真實的記錄,記入教師繼續教育檔案。教師參加研訓的情況是教師年度考核、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學校將把教師參加研訓的情況同教師的評價掛鈎,鼓勵先進,鞭策後進,努力營造校本研訓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對研訓工作的各環節要有具體明確的要求。

要求教師參加集中研訓要做好記錄(包括研訓時間、地點、主持人、活動負責人、研訓內容等)、參加學科活動和研討後寫出教學反思等。對以上環節,學校要及時檢查,督促落實,組織教師做好總結交流,實現共同提高。

三、根據本校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本研訓工作。

要堅持研、訓結合,實行研訓一體。堅持集中研訓與個人研訓相結合。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校本研訓模式,創造校本研訓的最佳效果。

四、加大經費投入,確保校本研訓正常運行。

校本研訓工作是教師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保證經費投入是校本研訓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一方面,學校對教師參加各種研訓活動要給予政策和財力的鼓勵和支持。另一方面,學校要按照實際需要,加大學校硬件建設,尤其是現代教育技術設施、圖書音像資料等建設的投入,為校本研訓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校本管理制度 篇7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優化課程結構,充分利用學校和地方課程資源,進一步調動學校自主開發課程和自主管理課程的積極性,逐步形成適應地方、學校和學生特殊需要的,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學校課程體系。

二、管理原則

1、以學生髮展為本,學校課程的研究與開發活動必須認真考慮學生的需要、興趣與經驗,一切從學生的健康發展出發;

2、充分發揮校本課程對學生髮展的不同價值作用,體現學校辦學特色;

3、校本課程的教學要重視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儘可能地採用合作、參與、探究和體驗等有助於學生主動學習的學習方式;

4、在鼓勵教師及有關人員創造性地開發課程的同時,要明確各自職責,加強教學和教材的規範管理;

5、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注意發揮家長和社會力量的作用;

三、課程開發

1、在校本課程開發中,教師要確立“針對校本,面向課程,凸顯個性,動態發展”的目標。“針對校本”,就要以學校為本,以學校為基礎,針對缺陷,發揮優勢,挖掘資源,組織人員,在學校中開發校本課程。“面向課程”,就要認真做好涉及校本課程開發的環境分析、課程目標設置、課程組織、課程實驗和課程評價五個部分工作,加強三個環節的研究,即確定開設的.科目;形成校本課程的指向;制定校本課程開發、實施、評價的計劃。“凸顯個性”,就要在課程開發時,把張揚學生個性,體現老師個性和強化課程個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動態發展”,就是説校本課程是動態發展的,好的課程不斷完善,新的課程不斷加入,一些不受學生歡迎或準備不足、教學效果不好的課程將被淘汰。

2、教師提出課程開發構想與意向,並以教研組為單位在學期第三週向教導處遞交課程綱要。課程綱要包括:課程目標、內容簡介、課程進度計劃、課程評價方案、選報(人數)要求等。

四、課程實施

1、經學校審核同意開設的校本課程,由教務室在第四周將擬開設課程目錄會同年級組向全體學生公佈。

2、教研組長負責安排校本課程教學任務。擬開設的校本課程原則上由申請該課程的教師本人承擔,特殊情況也可由教研組統籌安排。

3、教師在接到校本課程開設任務通知後,應認真做好上課準備。待學生選課結束後,由教務室正式下發開課通知。原則上每門課程應有10人以上學生選課才准予開課,特殊情況則由教導處與開課教師商定。

五、教師管理

1、接到教務室開課通知的教師應按要求到指定教室(地點)上課,做好學生出勤登記。

2、教師按照課程教學進度計劃組織教學,在教學中應認真聽取學生意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計劃作出適當修改。

3、教師做好所開設課程的學生成績考核工作,在校本課程結束後把學生考勤登記冊、學生成績冊交到教務室歸檔。

4、開發校本課程的教師應自編講義(或課件)。

5、教師開設學校課程情況應記錄在教師業務檔案中,並作為教學工作內容之一。

六、學生管理

1、學生應根據自身發展需要自願選擇學校課程,根據教導處公佈的學校課程擬開設目錄認真選擇。如學生所選課程因選課人數等因素未能開課,應在接到教導處通知後重新選擇。

2、學生在收到校本課程上課通知後,應服從學校安排到指定教室(地點)上課。

3、學生應認真參加校本課程的學習,不得隨意缺課,如無故缺席1次或因故缺席3次不得參加該課程考核,並按學籍管理的有關規定處理。

4、學生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建設,有權向任課教師提出合理化建議和要求。

5、學生達到出勤率的要求並參加該課程的考核合格可獲得該課程的學分,成績按優、合格、不合格記錄歸檔。

七、教務管理

1、教務室應會同教研組根據學校教導處的安排提前做好校本課程開設目錄。一般在第四周確定開課課程,第五週確定選課名單,第六週正式上課。

2、做好選課指導。對首次選報未成功的學生應通知學生重新選報,並將選課情況下發到班級,及時向學生公佈。

3、教務室認真排出校本課程開課課表,確定上課教室(地點),在可能情況下滿足教師對教室或設備的要求,編制學生名單和考勤登記冊,交到上課教師手中。

4、做好日常教學檢查,負責處理調課、代課,師生請假等事宜,並收集校本課程的問卷調查情況。

5、做好校本課程資料收集、歸檔等工作。

八、課程評價

1、每學期校本課程結束後,學校將評選出優秀校本課程,以備推薦優秀校本課程評選、交流與推廣。

2、學校鼓勵優秀校本課程教師在教學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在專家指導下形成校本教材。

校本管理制度 篇8

一、校本課程開發管理制度

1、校本課程開發應該按照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途徑和程序進行。

2、在開發前要進行前期調研工作,調查學校師生的課程開發趨向,調查主要採用問卷、採訪等方式進行。

3、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由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審定委員會擬訂校本課程總體開發方案。

4、教師編寫校本課程文本應該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審定委員會提交新的校本課程門類申報方案,並制定校本課程綱要,再進行課程文本的編寫。

5、校本課程各門類任課教師應該具備與該課程相關的專業素質,在自主推薦與學校統籌安排結合的基礎上產生,分工到人,責任到位。力求課程實施順利進行,確保校本課程的質量與數量。

二、校本課程備課管理制度

1、每學期第一週進行學校校本課教學例會,由擔任校本課教學任務的教師制定學期教學計劃,並上交教導處。

2、任課教師必須認真完成編寫活動設計、課堂教學、教學反思、課後作業的檢查。

(1)、活動設計中要確立活動目標,制定活動方式,突出學生活動。

(2)、課堂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培養學生探索精神,發展動手、動腦及合作能力。

3、擔任校本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每月集中進行一次集體備課。

三、校本課程課堂教學管理制度

1、教導處負責學校校本課程課堂教學管理和評價工作。

2、教學中要積極動用現代教育技術,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有效利用學校課程資源開展教學活動。

3、教師應嚴格按照課表上課。

4、教師在校本課程課堂教學中要遵照校本課程評價方案實施教學。

5、分年級段成立校本課程開發教研小組,確定組長,由組長組織教師定期開展教研活動。

四、校本課程的'評價制度

1、校本課程課堂評價參照《周集國小校本課課堂評價表》實施。

2、任校本課的教師要認真做好校本課的評價工作,對學生參與校本課的學習情況做出適當的並能體現課程特點的評價(學生評價表)結合學生自評、師評一同進行,並定期將評價情況反饋給學生和家長。

3、校本課程實施小組成員每月要對任教校本課的教師活動設計方案,校本課等進行綜合評價,與月教學常規工作評比掛鈎。

4、校本課程實施小組定期對評價方案進行研究、探討,結合教學實際、學生實際不斷修定完善評價方案。

5、學校對校本課程教師的工作進行定期評價,每學期期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優秀工作者評比”。

校本管理制度 篇9

校本培訓考核評估,是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師培訓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學校對中國小教師培訓工作的考核鑑定。

校本培訓考核評估分兩個方面,一是對學校培訓工作情況的考核評估。該項評估由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師培訓業務主管部門組織評估專家小組進行評估;二是對教師個體的培訓結果的考核鑑定。該項考核鑑定由教師所在學校考評小組負責進行。其考核評估工作要求如下:

第一、組建校長負責下的`學校校本培訓考核評估小組,並接受社會和學生、家長的監督;

第二、每學期一次預測評估,每年一次終結評估;

第三、對學校校本培訓工作考核評估的結果作為評價校長任職績效的重要內容之一,納入校長任職考核之會考評,與校長評模和學校評先掛鈎;

第四、對教師個人培訓考核評價的結果,以學分方式計入教師繼續教育證書,作為教師年度考核的內容之一進行考評,與教師晉升職務和職稱掛鈎;

第五、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師培訓業務部門,每年對校本培訓情況進行一次督導檢查;

第六、結合校本培訓考核評估對學校培訓工作加以指導和改進;

第七、校本培訓考核評估過程:自評估;他評估;評估小組評估;評估小組寫出評估報告;將評估結果報縣市繼續教育業務主管部門審查備案;公佈評估結果;提出改進設想或方案。

校本管理制度 篇10

為了加強全鄉國小教學管理的常規活動,提高教研整體水平,學校必須將教研活動與教師培訓結合起來,組織和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大膽改革,走出一條具有校本特色的教研之路。

(一)成立教研活動小組

設立以下教研組:語文教研組、數學教研組、綜合教研組

(二)開展方式不同的活動

1、開展學習式教研活動。通過教學設計討論、學生問題診斷、教師聽課交流等形式把教師參與到教研活動中來。

2、開展活動式教研活動。根據各學校的特點,開展“常規教學”和“優質課教學”的“教學雙優”活動。

3、開展專題式教研活動。組織教師圍繞在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共同問題開展專題式研究。

4、開展課題式教研活動。建立以校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組織教師開展課題實驗研究。

(三)開展聽、評課活動

1、聽隨堂課,聽新教師的課,聽教學經驗豐富教師的課。

2、聽課後必須認真進行點評,分析一堂課的得失,為今後上課總結經驗。評課中應注意遵循以下原則:

(1)實事求是,對課不對人。

(2)坦率誠懇,不馬虎了事。

(3)區別對待,分層評價。

3、評課時充分發揮評課卡的作用。

(四)加強師資培訓工作

1、組織教師集體備課、寫教學反思、教後記、教學隨筆,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

2、組織教師參加學科培訓。

3、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聽課等。

4、請專家來校講課。

(五)教研活動的具體要求

1、根據學校工作的安排,開學初要制定教研活動計劃,定期組織教師參與教研活動。

2、每學期語文、數學、綜合三個教研組各開展的教研活動不少於4次,並做好活動記錄,記錄中要有活動計劃和總結。

3、每位教師聽課每學期不得少於學校規定的節次,中層幹部不得少於15節。每次聽課都應該尊重講課教師,在預備鈴響前進教室,聽完課(下課後)才能離開教室;聽課過程中不

與其他教師交談,不做任何影響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事,不準打接手機,更不可隨意走動。聽課時要認真思考,細心觀察師生中每一環節的進展情況以及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等方面的優缺點。每聽一堂課都必須按聽課筆記欄目填寫好聽課筆記,寫出聽課意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guizhang/ozgx4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