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城建環保講話稿 >

在全市推進城鎮化工作會議上講話

在全市推進城鎮化工作會議上講話

流星劃破夜空,會觸動文人的心靈;瀑布飛流直下,會觸動詩人的心靈;鳥兒輕吟低唱,會 觸動才子的心靈;大自然被污染,深深觸動了我們的心靈。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城建環保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全市推進城鎮化工作會議上講話

【城建環保範文】

今天的全市工業園區建設工作現場會,是在全國自上而下開展園區清理整頓的特殊時期召開的,目的非常明確,既是為了檢查部署工作,更是為了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堅定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的信心和決心。總的來講,當前工業園區的發展態勢是好的,值得肯定,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等一下,厲市長還要作重要講話。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看到差距,客觀評價工業園區建設的現狀

工業園區是我市實施兩大戰略、開展兩年活動的載體和平台,是我市經濟發展新的極點。目前,全市已有各類工業園區45個,其中省級各類工業園區(包括開發區、特色園區和專業區)28個,剔除園中園,分別為37個和20個,規劃面積160多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50多平方公里。

繼去年創下園區建設"三個歷史之最",今年園區工作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推進速度加快。1-9月份,全市工業園區新開發土地面積21.3平方公里,是年計劃的2.13倍,增長57%,特別是金屬製品園區建設,4天完成測繪任務,10余天完成首期1670畝土地徵用,2個多月完成300餘萬方的土石方平整,創造了"衢州速度",充分展現了我市經濟作戰能力。項目推進速度也較快,項目開工率達69%、投產率達39%,同期分別提高24個和6個百分點。二是投入強度增大。生產性投資和基礎性投資同步快速增長。1-9月份,全市工業園區工業招商實際到位資金26.6億元,增長1.03倍;基礎設施投資9.6億元,為年計劃的96%,增長61%,其中市開發區、沈家開發區和龍遊開發區均超億元,園區檔次隨之提高,如東港園區、高新園區都以城市組團的標準來實行配套。三是集聚效應顯現。1-9月份,全市工業園區協議入園企業631家,是年計劃的1.05倍,其中市外投資299家,佔47.39%,同期增加54家,實際到位市外資金18.6億元,佔70%,是年計劃的1.86倍,同期增長1.86倍。並且,大項目增多,1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171個,同期增加108個,增長1.71倍,已開工104個,開工率達61%。四是經濟效益上升。1-9月份,全市工業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75億元,增長33%,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5%;工業入庫税金3.66億元,為年計劃的70%,增長66%。五是管理體制趨好。全市各園區基本推行了一個窗口辦公,一條龍服務,辦事效率較高。特別是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關於完善市區工業園區管理體制的通知》和市政府出台的《關於市區各開發區執行財政獎勵政策的實施意見》,對理順市區工業園區管理體制,促進良性競爭協調發展起到了較為明顯地推動作用。

然而,在講成績的同時,今天更要講問題,大家務必清醒認識到,我市工業園區建設與發達地區還有一定差距,與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要求也有距離:

(一)橫向比與發達地區差距較大。截止去年底,從規模看,全省工業園區建成面積753.57平方公里,其中寧波、嘉興工業園區建成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我市為28.88平方公里,且佈局分散,單體規模小,規劃面積不足2平方公里的有8個,最小的僅40.5畝,而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面積已達34平方公里,規劃面積達203平方公里;從投資密度(單位面積內吸收的資金)看,全省工業園區平均投資密度為38.23萬元/畝,其中温州最高,達80.52萬元/畝,我市為22.17萬元/畝;從經濟密度(單位面積內實現的銷售收入)看,全省園區平均經濟密度為45.96萬元/畝,其中温州最高,達83.01萬元/畝,我市為20.01萬元/畝;從經營效率(單位面積的投入產出比)看,全省園區平均經營效率為1.2,即每投入1元的產出回報為1.2元,其中杭州最高,達1.65,我市為0.9。

(二)園區發展的瓶頸制約加劇。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電力。據測算,今年來,因限電已直接影響我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幅2.6個點,且今後幾年,我市用電將呈跳躍式發展,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已成為當前制約經濟發展的首要瓶頸。二是資金。今年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可達150億元,如按15%的增幅測算,明年投資將要超過170億元。而另一方面,隨着金融政策、房地產政策的結構性緊縮,不少園區的建設資金已頻頻告急。三是土地。今年全市用地規模已達3.3萬畝左右,明年估計至少要3.5萬畝,而省裏分配給我市的指標僅3500畝,缺口巨大,如不解決,園區就將失去最根本的發展前提。四是用水。當前我市正面臨着多年不遇的供水緊缺狀況,烏溪江供水源、龍遊洪畈水庫、沈家及烏引乾渠沿線工礦企業用水都十分緊張,缺水問題已十分現實地擺在我們

面前。五是用工。據調查,我市技校、職校每年的畢業生80%都赴外就業,市內規模以下企業很難招到本地工,部分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外地工使用比例已達50%,甚至已有服裝加工企業因招不到工而停產多月。而明年,隨着今年新增項目的相繼投產,新增用工預計將超3萬人,這個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重視。

(三)園區建設進度相對滯後於項目入園的要求。隨着兩大戰略的全面實施和兩年活動的深入開展,今年經濟發展呈現較好態勢,1-9月份全市GDP增長14.2%,工業增加值增長18.7%,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1.6%,拉動GDP增長7.3個點,特別是投資需求旺盛,項目特別是大項目增多。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我市工業園區建設進度比較快,但仍跟不上項目入園的需要,熟地儲備明顯不足,項目等地的現象普遍存在,已直接影響項目推進。並且,各園區開發建設的進度不平衡,有的省級工業園區今年新開發面積僅40畝,有的縣熟地儲備為零等等。

(四)園區發展環境仍需進一步改善。一是園區配套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調查顯示,目前我市91%的園區未建立技術開發研究中心和園區企業貸款擔保體系,88%的園區未建立產品質量檢測中心,56%的園區沒有建立職工培訓、企業服務及其他支撐體系;二是園區優惠政策兑現未完全到位。據調查,有13%的企業反映税收優惠政策沒有落實,23%的企業反映各項收費優惠政策沒有兑現,32%的企業反映銀行貸款優先制度沒有落實;三是園區信息化建設薄弱,56%的園區尚未在互聯網上建立自己的主頁,園區信息資源共享水平較低;四是園區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仍需提高。調查顯示28%的入園企業認為目前園區的服務機制還不夠完善,21%的入園企業認為園區的辦事效率不高,59%的入園企業認為園區對企業相關供求信息提供較少。

二、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堅定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的信心和決心

總的來講,全市對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的思想是統一的,認識也比較到位。但近段時間來,由於全國自上而下開展園區清理整頓,以及金融放貸的結構性緊縮,客觀上增加了工業園區工作的壓力和難度,有少數地方對園區何去何從感到迷茫,辦園區的信心有些動搖,這種心態已直接影響園區的推進速度。針對這一情況,這裏,我要強調"三個不動搖"。

(一)堅持工業園區主戰場地位不動搖。主要基於以下三點認識:首先,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具體體現。工業園區是推動生產要素集聚和產業升級,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重要環節,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對於調整和優化工業產業佈局,培育企業集羣,形成產業規模優勢,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率,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促進勞動力轉移等具有積極的作用,符合走新型工業化的宏觀導向。其次,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是衢州加快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市處於工業化國中期,建設資金有限,而基礎設施又需鉅額投資,這種情況下,理性的選擇就是立足非均衡發展,實行極點開發,通過極點的迅速增長及其產生的較大地區乘數效應,促進和帶動整個地區發展,而工業園區就是這個極點,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符合區域經濟的發展規律。第三,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是推進衢州製造業基地建設的必由之路。省裏提出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市委四屆十次全委會也專門研究部署衢州製造業基地建設,並出台《衢州市制造業基地建設規劃綱要》。而製造業基地建設絕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散兵遊勇式的到處點火和冒煙,必須集聚發展,這就需要有集聚的平台,工業園區就是這個平台,也就是説,工業園區是構築產業集聚平台和產業帶的基本依託和重要切入點。可見,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符合國家宏觀導向,符合衢州市情實際,必須堅定不移地將其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

(二)堅持以速度求生存的理念不動搖。在當前形勢下,園區經濟實質是一個速度經濟。首先,有速度就有競爭力。園區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為經濟發展提供土地要素。由於土地是稀缺資源,在當前土地政策趨緊、土地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誰儲備的熟地越多,誰在資本爭奪就佔據優勢,也就更具競爭力,進而也有有了更強的生命力。其次,有速度就有後勁。園區的開發建設是一個滾動的過程,一般都要經歷"大投入小產出"、"中投入中產出"、"小投入大產出"三個階段,也就是説,隨着園區功能配套的逐步完善,產業的逐步集聚,園區投入成本將相應下降,產出將相應提高,為此,有了速度,就意味着可儘快進入發展的更高階段,後勁也就越強。第三有速度就有效益。無論是從土地徵用成本,還是從資金運作的財務成本來看,都是速度越快,成本就越低,產出率越高,園區開發建設的效益也就越好,這點比較好理解。

(三)堅持各種要素向園區傾斜不動搖。堅持工業園區主戰場地位不動搖和堅持以速度求生存的理念不動搖,歸根結底要靠堅持各種要素向園區傾斜不動搖來保障。為此,首先,在體制上,要進一步加強領導,繼續研究創新擴大園區經濟管理權限,深化和細化園區協調委員會的職能,提高其綜合協調服務功能,提高園區運作效率的措施,重點研究考慮如何提高大配套為園區服務的運作效率。其次,在財力上,要進一步加大對園區的投入強度,針對園區建設量加大,進度加快、負債率提高的客觀狀況,繼續提高基礎設施建設貼息,並引導金融資本、民間資本等向園區傾斜。第三,在合力上,要進一步探索整合一切可控資源為園區服務的新辦法、新思路,如儘量把園區道路納入國、省道建設,把園區水系建設納入農灌體系等,園區內學校、醫院等也應統盤考慮。

三、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努力開創工業園區工作的新局面

下一步,我市工業園區工作總體思路是,以與全省同步基本實現現代化為目標,突出非均衡發展,立足極點開發,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做大、做強、做優、做美工業園區,為工業經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把工業園區建設成為我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城鎮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着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正確對待,抓好園區清理整頓。根據國務院和省政府有關會議精神,省政府督查組於本月19日到23日,來我市檢查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工作,其中園區清理整頓是一項重要內容。從反饋情況看,總體情況是好的,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對此,市政府將作專題研究,各地也要正確對待,既不能動搖軍心,也不能掉以輕心。一是要正確把握。這次省政府對園區清理整頓提出 "禁、撤、整、改、擴"五字方針,大家要認識到,這既是宏觀政策要求,也是我市園區自身發展要求,今後園區再不能走"鄉鄉辦園、鎮鎮建區"的低水平建設路子,只有集中財力,做大做強重點園區,才能促進工業園區工作再上新台階。二是要積極整改。對於這次省政府督查組檢查以及各地自查自糾中發現的問題,要排出整改時間表,落實整改責任人,區分不同情況,提出具體處理意見,力爭按督查組的要求於11月15日前完成處理工作。三是要創新思路。各地要針對當前形勢,積極創新,深入研究園區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特別是對明年園區工作的目標、思路和措施要儘早研究,儘早明確,儘早落實。四是要高度重視保護失地農民利益。羣眾利益無小事。省國土資源廳已明確,從明年起,凡兩年連續被列入國土資源信訪重點管理的縣(市、區),其農用地轉用、土地徵用報件須經廳信訪部門進行審核,如有羣眾信訪的,報件予以退回,由當地做好信訪工作後再進行報批。可見,保護失地農民利益至關重要,直接關係穩定與發展。

(二)超前規劃,注重園區擴容提升。園區擴容提升,前提是超前規劃,包括四個層面:一是園區體系規劃。園區是製造業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和Y型工業走廊的連接點,必須精心做好園區體系規劃,使園區與城市緊密銜接,相互依存,並要講求園區的合理佈局,使各園區之間的產業定位、設施配套、發展空間走向等相互融合,以降低日後開發建設成本,加速產業集聚。二是生產要素配置規劃。對此,市裏已着手研究,由市計委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分1個總課題和11個子課題,總的考慮就是要按照實現"三步走",與全省同步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定位,指明政府在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生產要素配置水平,繪製一張經濟發展的作戰圖。這是一件大事,涉及各地配合的,各地必須傾全力配合。三是園區單體規劃。要充分考慮園區的擴張需求,超前規劃發展空間,科學佈局園區內部功能,努力完善功能配套和降低建設成本,提高規劃經濟性。特別是要加強土地利用規劃控制,力爭把最好的地塊留給最好的項目。四是園區開發建設規劃。要做好各類專項規劃的融通工作,力求進度統一、步驟一致,減少在具體開發建設中的磨擦,加快建設進度。規劃確定後,就要加強規劃控制和管理,真正做到長遠規劃、分步實施,特別是在項目安排上要做到寧缺勿濫。

(三)排難攻堅,突破園區發展瓶頸。當前,各地的經濟發展瓶頸制約都在加劇,可以説,誰先解除瓶頸,誰就搶佔先機。我們必須要集中各類要素向園區傾斜,重點突破電、資金、土地、水和用工五大要素制約。一是用電。措施主要有四條,其一要儘量爭取省裏在安排用電方案上的傾斜;其二要致力搶建一批電源,包括水電、熱電、餘熱發電、自備電,技改貼息向此傾斜,力爭明年全市新增10萬負荷的頂峯能力,同時加強對有庫容水電的調控,發揮其頂峯作用;其三要加強監測和調度,科學安排用電方案,使有限電力發揮最大效益;其四要加快輸電變工程及城網、農網改造步伐,提高我市電網承載能力等。二是資金。措施主要有四條,其一要繼續做大融資平台,疏通融資渠道,提高融資承載能力,並做好以地生財文章,堅持"變期貨為現貨",促使土地效益最大化;其二要繼續積極爭取金融部門支持,抓好國家開發行的資金到位和項目安排,並積極探索引進外來銀行和挖掘農村信用聯社的潛力;其三要加強項目前期,注重項目包裝,繼續開展融資項目推介會,最大限度地吸引社會資本;其四要加強國有資產管理,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加強資金運行管理,簡化資金運作環節,降低資金運行成本等。三是用地。措施主要有四條,其一要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通過調整農保田範圍,調劑用地指標和圍墾造田、土地整理等措施,繼續保持土地供應總量。特別是折低指標,鼓勵市內調劑,嚴控外調;其二要繼續做好項目包裝申報,爭取更多的項目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其三要優化供地結構,重點向園區、大項目傾科,滿足園區建設和擴容。其四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對新進項目要嚴格按投資密度、投入產出率、科技含量等控制指標供應土地,今後投資密度原則上不得低於規定標準。四是用水。針對目前用水緊缺的狀況,要加強宣傳和調控,提高社會節水意識,扭轉無序用水局面,並致力優化資源配置。同時,各園區要切實加快供水設施的規劃建設。五是用工。今後,在用工方面,要採取一些措施,探索建立用工單位和就業者兩個環節的政策導向機制,優先保證本地企業的需求。

(四)基礎先行,快速拉開園區框架。總的要求是"大配套為園區服務,園區配套為企業服務"。一是要按照現代物流理念完善基礎設施網絡。通過統籌規劃,整合鐵路、高速公路、水運碼頭等物流資源,以園區為產業核心,加快現代化的交通、信息等網絡體系建設,儘快形成一體化、信息化、高效率的大物流系統,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經營管理需求,進而提高園區競爭力。二是要快速拉開園區框架。合理調度資金,科學組織施工力量,排難攻堅,加快"五通一平兩化"的進度,增加熟地儲備,滿足項目入園的需求;對規劃開發建設的區塊,其道路框架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用地,經依法批准後,可先行動工建設,以此來提高效率,快速拉開園區框架。三是要完善園區功能配套。充分依靠市場力量,本着經濟實用的原則,科學設計,分步實施,加快啟動為園區配套的學校、醫院、廣場等公建項目建設,並加強園區綠化和環衞管理,努力提高園區品位,增強園區吸引力。此外,要高度重視技術中心、信息中心的創建,特別是高新園區的孵化器建設要儘早啟動等。

(五)狠抓項目,加速園區產業集聚。加速園區產業集聚,主要是依靠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是抓緊抓好項目推進。這是重中之重,各地要切實扭轉"重招商、輕推進"的局面,藉助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的力量,對簽約項目作一個全面排查評估。已開工的,要提供好服務,促進早投產早出效益;未開工的,要認真分析原因,如果園區配套已到位,開工期限已到,就要催建,對催建無效的,特別是對那些無資質、無項目、無誠信的"三無"企業,要果斷收回土地,不能手軟。並且,今後要把項目推進的關口前移,在制度設置上,強化項目前期評估,項目協議中就須明確動工時限,原則上3個月要動工,6個月不動工便調整土地。且首期支付土地款不得低於一半,對預留髮展用地的,應分期交付,掌握調整主動權;在項目管理上,要完善機制,及時協調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特別是對於重點項目,應指定專門的聯繫跟蹤服務小組,實行一對一的對口服務。市裏已建立市級機關部門聯繫服務重點工業項目制度,各聯繫小組的組長和市級有關部門必須按要求履行好職責,各縣(市、區)可參照執行。二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繼續鞏固完善現有各種招商手段,如小分隊招商、委託招商、網絡招商等,並要認真分析投資者需求,積極創新招商方式,增強招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注重資源招商,加強礦產資源、水資源及其他自然資源規劃保護和有序開發,留足發展空間和水電路等配套走廊,以降低日後建設成本,為大項目落户奠定基礎;要注重產業招商,做好做活化工、建材、鋼鐵、農產品等產業的延伸擴散文章,以較低的產業配套成本吸引投資。同時,要繼續擴大標準廠房規模,降低企業前期投入,吸引高新精尖類小項目入園孵化發展;要建立重大項目的快速反應機制和高效協調機制,樹立全市一盤棋觀念,對重大項目引進,可由市委市政府統一協調,項目選址第一信息地優先,確需異地落户的,可考慮項目所在地與第一信息地利益分享,努力提高引進重大項目的成功率。

(六)強化創新,提高園區行政效能。這是老問題,但確實至關重要。一是要勇於衝破行政區劃的禁錮。園區的擴容提升,特別是在執行省政府的"禁、撤、整、改、擴" 五字方針時,勢必會涉及不同行政區域的利益重組。各地要積極探索把行政區與產業區的利益統一起來,集中力量做大做強重點園區,對有能力的鄉鎮,要鼓勵參與重點園區開發建設,其投入及引進的項目,可在園區產出利益中予以體現。二是要擴大園區經濟管理權限,只要不是涉及安全生產、環保及其他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都要重心下移,特別是要沿着政策找路子,積極研究在新形勢下,如何提高園區在項目用地報批、供地、發證等方面的效率等。三是要優化園區管理決策機制。工業園區的工作涉及面廣,時效性強,隨着園區規模擴大、工作量成倍增加,決策不及時,就會貽誤良機。為此,當前各地很有必要對現行的園區管理決策機制重新審視。前段時間,市開發區對此作了些調整,把以往的以"條"為主改為"塊"為主,實行兵團式作戰,效果較好,各地在這方面也要多作些探索,並推廣成功經驗。四是要致力提高辦事效率。要按照靈活高效的原則,研究建立小政府大社會,小機構大服務高效服務機制,要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服務,並明確辦事責任人,推行告知承諾制。對一般審批或登記事項充分授權,減少審批環節,提高辦事效率;對重點項目要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五是要加強園區幹部隊伍建設。園區工作是一項綜合工作,既要有較強的行政管理協調能力,又要有較強的經濟開發建設能力,還要有較強農村工作能力,為此,對園區幹部隊伍素質的要求普遍比較高。各地應把最傑出的人才充實到園區隊伍中,並給予充分的關心支持。園區幹部也要加強自身培訓學習,特別是由於手中的權力比較大,與企業打交道比較多,千萬要廉潔自律,保護好自己。

同志們,加快我市工業化進程的任務十分艱鉅,工業園區是實現我市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平台、載體和加速器。各級黨委政府和各工業園區務必要抓住機遇、知難而進、紮實工作、切實推進工業園區建設,促進工業園區大發展。

【城建環保範文】

同志們:

在全市農村牧區經濟工作會議上,我們確立了“立草為業、為養而種、以種促養、以養增收,建設綠色大市、畜牧業強市”的農牧業發展新思路,經過三年的實踐,農牧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農牧業產業化有效推進;去年年底,我們召開了全市工業工作會議,提出了“堅持工業立市,走高起點、高科技、高效益、高產業鏈、高附加值、高度節能環保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思路,必將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奠定堅實的基礎。今天,市委、政府又召開全市推進城鎮化工作會議,就是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大和自治區第七次黨代會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全局,實現城鄉統籌,“三化互動”,推進二次創業,率先實現跨越式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目前,我市的城鎮化率為43.5%,高於全國、全區平均水平,但以城鎮經濟總量、基礎設施狀況和文化教育、醫療衞生、社會保障、收入情況、消費水平、生活質量等城鎮化標準來衡量,我們的城鎮化水平並不高。城鎮發展與經濟發展是相互依託、相互促進的,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求城鎮化與之相適應,反之就會制約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立足於更寬的視野和更高的起點,從長遠的、全局的、戰略的高度,來充分認識加快城鎮化進程的重要意義,把推進城鎮化作為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口,把推進城鎮化作為縮小與發達地區差距的重要抓手,把推進城鎮化作為我市率先實現跨越式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舉措,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經濟社會有新的發展、有質的飛躍,在下一輪競爭中贏得主動。

推進城鎮化,是推進二次創業、率先實現跨越式發展迫切需要,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增加農牧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然要求,是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體現。隨着城鎮化的推進,必然會導致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變革,引起體制和政策的相應調整以及利益格局的巨大變化。因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關於推進本資料權屬轉載網絡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轉載網絡城鎮化的目標、思路及措施,一會兒佔林同志將要作具體的安排部署,各旗區、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認真貫徹。下面,我想講一講如何處理好推進城鎮化過程中的幾個重大關係問題,目的是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努力把握規律性的東西,更加理性地推進城鎮化。

一、正確處理立足當前和着眼長遠的關係

城鎮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一定要正確處理立足當前和着眼長遠的關係。立足當前就是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認真解決好眼前的發展問題,改善城鎮基礎設施條件,完善城鎮服務功能。着眼長遠就是要樹立城鎮化是一個長遠發展戰略的觀念,遵循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發展的客觀規律,統籌規劃,嚴格按照城鎮規劃分期建設、有序推進。立足當前是城鎮化發展的現實基礎,着眼長遠是城鎮化發展的內在要求。因此,要克服急躁心理和短期行為,對城鎮化發展既要積極,又要穩妥,決不能脱離實際,急於求成,盲目發展,搞所謂的“政績工程”,造成新的重複建設,導致資源配置上的浪費。

城鎮規劃是城鎮未來發展方向的指南,一個良好的規劃是城鎮建設的龍頭和靈魂,是城鎮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過去,我們在城鎮建設中普遍存在着規劃落後於建設和隨意更改規劃的現象,城鎮規劃執行過程中隨意性大,人為干擾因素多,甚至脱離規劃隨意建設,直接導致了盲目建設、交通擁擠、功能不全、佈局混亂、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在城鎮規劃上一定要有遠見卓識和戰略眼光,廣泛聽取包括專家學者在內的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充分考慮未來城市發展的新趨勢和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對城鎮化發展的要求,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編制出具有超前性、分階段性和科學性的城鎮發展規劃,留足城鎮發展空間,確保規劃幾十年不落後。規劃既要考慮全市城鎮的總體佈局、網絡體系,又要考慮每一個城鎮的佈局,做到科學合理,對道路、排污、園林綠地等城鎮基礎設施和工業、商業、住宅、學校、醫院、文化等設施都要統籌規劃,使地面建築與地下設施、平面佈局與立體景觀、經濟效益與環境質量等協調統一,做到分區科學、佈局合理、設施配套、交通方便、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城鎮規劃一經確定,就要以立法的形式把它固定下來,強化監督管理,嚴格執行,保證其嚴肅性、權威性和相對穩定性,既不能因領導的變更而更改,也不能因領導興趣的變化而改變,即使要修編也必須按法律程序辦。

二、正確處理城鎮發展與產業支撐的關係

城鎮發展與經濟發展是相互依託、相互促進的,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求城鎮化與之相適應,沒有城鎮化的相應發展,經濟發展就會失去依託、受到制約。產業發展和聚集是城鎮建設與發展的物質基礎,沒有產業的支撐,城鎮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城鎮化不是單純的農民進城,不是城鎮規模的盲目擴大,更不是簡單的旗變市、鄉變鎮,城鎮化是人類文明的演變過程,是經濟生活空間的轉移,是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生活模式的變化,所以城鎮發展必然要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例如,阿鎮經過幾十年的建設,人口規模僅有2萬多,而烏蘭木倫鎮通過產業的集聚,促進了人口的集中,小城鎮迅速發展,不到20xx年時間,人口猛增到4萬。因此,推進城鎮化,必須堅持城鎮化與產業協調發展的原則,緊密結合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根據城鎮的功能和性質,確立城鎮優先發展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配套產業和服務產業,提高產業之間的關聯度,使工業和第三產業成為推進城鎮化的動力源泉和物質基礎,加快產業發展和佈局調整,努力實現以城促市、以業興城的良性互動。

二、三產業是城鎮經濟的主體,也是推動城鎮構建框架、擴張規模和完善功能的經濟基礎。推進城鎮化進程,要根據城鎮的類型和功能,搞好產業定位,把新興產業的培育和傳統產業的轉移擴散有機結合起來。要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突出地區特色,積極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大企業、大集團進入,引導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培育和壯大主導產業和骨幹企業,以產業的特色化和集中化,發揮聚集效應;狠抓項目建設,擴大總量,優化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充分運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發展具有地本資料權屬轉載網絡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轉載網絡方特色和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園區建設,優化生產力佈局,謀求城鎮集聚經濟效益;積極發展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不斷開闢就業空間,走“高起點、高科技、高效益、高產業鏈、高附加值、高度節能環保”的新型工業化之路,儘快形成具有地區特色的工業體系,全力提高資源轉化水平和效益,為加快城鎮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要努力提高第三產業的質量和效益。我市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既影響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也延緩了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要着力改造提升商貿流通等傳統第三產業,大力發展以旅遊業為重點的現代新型服務業,充分發揮商貿、流通及旅遊業等第三產業帶動作用,使第三產業儘快成為擴大就業容量、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為城鎮化發展提供持久的後續力量。

【城建環保範文】

加快城鎮化進程,核心是提高城鎮產業的集聚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增強輻射帶動能力,促進經濟快速發展。這是城鎮現代化的發展要求,也是現代城市共有的特徵。城市特色的塑造是一種文化的積澱,需要一個過程,千萬不能急於求成,不可急功近利,要植根於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土壤,並善於借鑑國內外先進的城市設計思想,但不能照抄照搬,成為別的城鎮的“複製品”,必須因地制宜,從地理位置、資源優勢、文化傳統、產業特色等方面進行科學設計、準確定位,突出區域特色。沒有特色就沒有生命力,只有突出特色,形成鮮明個性,才能創造優勢,增強吸引力,在競爭中更好的發揮集聚效應,對城鎮現代化建設起到良好的促動作用。因此,建設現代城鎮,要將時代特徵與地區特色相融合,着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層次,努力塑造城鎮的產業、地域以及民族特色,不能一味攀高、貪大、求洋。要強化精品意識,堅持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嚴格把好城市建設規劃、設計的論證、決策、審批關,精雕細琢搞好每一項建設。要強化窗口意識,建設一批能夠真正代表城鎮發展水平的高檔次、高品位且具有無窮魅力和長久生命力的標誌性建築,以此體現特色,展示現代城市的精神風貌。文化是城鎮的靈魂,是體現城鎮民族特色和地區特色的重要內容。一個無視歷史文脈的繼承和發展,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不高的城鎮是沒有生命力的。每個城鎮都應該根據自已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環境的特點,突出城鎮建設的特色,加強城鎮文化建設,提高城鎮文化的品位。鄂爾多斯有着悠久的歷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鄂爾多斯文化是我市的寶貴財富,也是我們展現城市個性魅力的獨特優勢。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優勢,充分挖掘潛力,營造氛圍,在不斷豐富城市內涵方面做好文章。一方面要繼承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發掘歷史文化勝蹟,努力營造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另一方面要與時俱進,繼承創新,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將民族文化與經濟、城鎮環境的發展進步有機融合,逐步培育出民族文化、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有機結合、渾厚綿長的城鎮內涵,形成歷史文化傳統與時代氣息相互輝映、和諧共存的城鎮風格。

正確處理擴大規模與提高質量的關係

所謂規模就是要素的聚集。城鎮化的過程,是各種生產要素不斷在城鎮集聚、促進城鎮發展由量的擴張到質的提高的過程。推進城鎮化進程,必須擴大城鎮規模,努力做大、做強區域性中心城鎮。城鎮的規模上去了,城鎮的功能才能充分發揮和體現,才能為現代化、專業化、集約化和高附加值的生產提供有利的環境和技術支撐,才能高效利用土地、人力、貨幣、信息資源和科技成果,增強城鎮的綜合競爭力。城鎮的功能的完善、質量的提高,反過來會促進要素的聚集規模的擴大。因此,加強城鎮建設、擴大城鎮規模,必須正確處理擴大規模與提高質量的關係,遵循科學規律、循序漸進,堅持擴容與提質並重、走內涵式發展的路子,避免出現無計劃盲目擴大城鎮規模、“攤大餅”的現象。要從城鎮發展應有的等級性、有序性、多樣性出發,合理構築城鎮發展體系,做到大、中、小並舉,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進程。要以東勝-青春山-阿鎮為核心,全力打造鄂爾多斯區域性中心城市,統籌、銜接、有序搞好城鎮基礎建設,合理擴大城市本資料權屬轉載網絡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轉載網絡的地域和人口規模,提高城鎮集羣建設緊密度和城鎮資源的共享化程度,增強對外承接輻射和對內輻射帶動的能力,充分發揮其在全市城鎮化發展中的“龍頭”帶動作用。要以109、201國道為紐帶,以沿線旗府所在地、經濟開發區和經濟重鎮為核心,擇優、重點建設一批中心城鎮,形成我市工業化模式下的基礎城鎮羣體。要結合撤鄉並鎮,大力加強有優勢、有特色的農村牧區小城鎮建設,完善城鎮功能,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促進城鎮發展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成為帶動農牧業產業化、市場化和推動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載體。不論是發展大中城市,還是發展小城市、小城鎮,都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和城市環境建設,搞好科技、教育、文化、衞生、體育等社會服務設施的配套建設,提高城鎮品位和質量,吸引生產要素集聚,引導集中發展。要按照“城鎮建設入帶、工業發展入園、住宅建設入區”的原則,科學合理地搞好城市的功能分區建設,增強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為人民羣眾創造更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城建環保範文】

推進城鎮化進程,政府引導是前提、是基礎,市場推動是根本。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必須走政府引導和市場推動相結合的城鎮化發展路子,通過運用市場機制來建設城鎮、經營城鎮。目前制約我市城鎮加速發展的關鍵問題是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尚未形成,市場化運作機制還沒有建立,城鎮建設仍以政府投入為主,沒有發揮出經營城鎮的資金引導作用,使基本屬於吃飯的市、旗區兩級財政負擔沉重。因此,我們要正確處理好政府引導與市場推動的關係,面向市場,拓寬思路,牢固樹立經營城鎮的理念,不斷加快我市的城鎮化進程。

要按照“統一規劃,合理佈局”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把城鎮的各種要素作為一種資源和商品,以資源換資金,以存量引增量,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城鎮建設的多元化投入體制,逐步實現投融資主體多元化、籌集手段市場化、資金來源多樣化。各旗區政府要將財力主要投向城鎮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事業的引導性資金上,以緩減財政壓力;要依法調控土地市場,經營好城鎮建設用地,壟斷土地一級市場,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制度,走以地生財、以財建城、滾動發展的路子;要按照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規律的要求,認真研究解決制約城市化進程的體制問題,特別是行政管理體制、財政體制、户籍制度、投融資體制和社會保障制度等,打破長期實行的城鄉分割的體制和政策,消除造成城鄉分割的種種體制障礙、政策障礙,推進制度創新,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和生產要素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建立有利於人口、產業向城鎮集聚、促進城鎮發展的新機制,為加快推進城鎮化創造條件。

城鎮發展要有新的思路,要運用市場經濟的辦法推動城鎮建設,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城建資金籌措機制,採取靈活手段,創造優良環境,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城市供水、污水處理、城市用氣等公用設施建設,改變單一的投資格局,實現滾動發展。要把構成城鎮的生成資本及其相關的延伸資本逐步推向市場,用市場這一“無形的手”來調節供需,優化配置城鎮資源。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的思路和辦法,激活城鎮建設的籌資體制和機制,採取“誰投資、誰建設、誰經營、誰受益”的方式,拓寬城鎮建設資金渠道。對商業性項目建設用地實現公開招標拍賣,籌集大量建設資金;對城鎮公園、道路等命名權向社會招標拍賣,積極實施基礎設施經營權轉讓,利用城鎮無形資產、有形資產變現籌資;運用BOT、TOT等多種方式,吸引外資參與城鎮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鼓勵民間資金投資城鎮建設,激活大量民間閒置資金。大力推行基礎設施有償使用,公用事業合理計價,引導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建設由公益性向公益性與經營開發性並舉、以經營開發為主轉變。把房地產開發作為帶動城鎮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極,繼續搶抓國家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大力開發經濟適用住房、商品房、商用房和部分高標準住宅,以房地產開發促進城鎮建設。

正確處理加強建設與科學管理的關係

城鎮管理與城鎮建設是推進城鎮化的重要兩翼。從某種意義上講,城鎮的管理水平決定着城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的程度。如果一個城市規劃、建設都不錯,但管理水平不高,交通混亂,治安不好,到處髒亂差,這個城市就沒有吸引力。因此,推進城鎮化,要正確建設與管理的關係,既要重建設,更要重管理。

高效、協調、有序的城市管理,既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又是推進城鎮化的內在要求。目前,我們的城市管理還有很多漏洞,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要積極吸收國內外城市管理的先進方法來管理我們的城市,使城市管理更科學、更規範、更有效,使要素流動更順暢,人民生活更方便。要增強服務功能,在服務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城鎮管理搞得好,可以出效率、出效益、出生產力,相反,就會浪費財富和資源,失去競爭和發展機會。要從根本上克服城鎮化發展中“重建輕管”的問題,堅持把城鎮管理放在與規劃、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創新管理體制,改革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要適應新形勢,強化依法治市的意識,加強城市管理法制建設,建立一整套系統、規範而又便於操作的城鎮管理制度,促進城鎮管理走上科學化、規範化軌道。城鎮管理要從基礎抓起,從突出的問題抓起,從羣眾關心的問題抓起。要抓難點,加強市容市貌的綜合整治和專項治理,落實長效管理措施,徹底改變城鎮交通、環境、安全等方面髒亂差的現象;要抓基層,加強以社區為基礎的城鎮管理,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抓關鍵,加強對城鎮居民的城市意識和社會公德教育,規範城鎮居民的行為,提高羣眾文明素質和自我管理能力。

【城建環保範文】

我市城鎮化水平大大落後於工業化發展水平,與發達地區相比差距很大,這就要求我們加快發展、超前發展。但是,前幾年在加快發展的過程中,由於認識不到位、措施跟不上、管理不嚴不細、功能不全,攤子過大、質量偏低,舉債過多、財政負擔加重等問題逐步顯現出來。這些問題的出現,重要的一點就是各地各有關部門沒有正確把握和處理好適度超前與量力而行的關係。

從發展的角度講,適度超前建設城鎮是全市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經濟發展理論表明,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能夠帶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城鎮化對經濟發展起着巨大的推動作用。從“工業立市”的角度看,需要充分發揮城鎮在吸引和集聚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方面的強大功能和集約利用各種資源的比較優勢,打造工業經濟發展平台,以城鎮化促進工業化。從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城鎮化的目的就是要將農牧業人口轉化為非農人口,通過減少農牧業人口,縮小城鄉差別,最終實現全面達小康。我市尚有85萬人口居住在農村牧區,農牧區的城鎮化任務十分艱鉅。因此,必須把適度超前、加快發展作為我市推進城鎮化的基本方略。首先規劃本資料權屬轉載網絡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轉載網絡要超前。搞規劃要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總體規劃、體系規劃和詳細規劃配套編制,做到50年不落後,120xx年內不後悔,杜絕建了拆、拆了建的低水平重複建設。其次,基礎建設要超前。要堅持“規劃先導、基礎先行”的原則,對城鎮主幹道路、配套管網、重大建設項目,統籌佈局,系統建設,力求基礎設施建設的超前性和功能服務的主動性。

但這種“超前”必須是在科學預測經濟社會發展前景和充分估計地方財政承載能力基礎上的適度超前。要根據本地區經濟實力和發展的需要,既要考慮城市基礎設施適度超前,也要考慮產業支撐和企業發展後勁,統籌兼顧,合理安排,量力而行,實現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集聚的協調發展。當前,我市經濟和城鎮化地區間發展極不平衡。絕大部分旗區和蘇木鄉鎮可用財力不足,有的保機構運轉都成問題。加快發展的任務又十分繁重。在這種情況下推進城鎮化,必須本着積極穩妥、量力而行的原則,有多大能力辦多少事情,絕不能一哄而起,盲目亂上,超出地方財政承受能力,過度舉債,搞“攀比風”,唱“空城計”,勞民傷財。但也絕不能借口量力而行而放鬆城鎮化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堅持積極穩妥、量力而行,要突出重點,循序漸進。全市城鎮建設的重點已經確立,就是要構建以東勝、阿鎮、青春山開發區為中心組團,以210和109國道沿線為主軸,以旗府所在地和經濟重鎮為重點的城鎮化體系。我看至少到20xx年這就是我們建設的重點。市級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抓好中心組團發展和建設。旗區要集中精力抓好所在地和經濟重鎮發展壯大。在城鎮建設資金缺乏的情況下,寧可預留建設的位置和空間,也不能為所謂的政績,搞短期行為,急功近利,盲目建設,給今後城鎮的發展留下“後遺症”。要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多層次、多渠道籌措城鎮建設資金,並要合理安排年度建設項目,重點投入,集中建設,確保建一個成一個,積極有序地推進城鎮化。

正確處理推進城鎮化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戰略。推進城鎮化進程,促進農牧區人口轉移,必然帶來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的深刻變化,引起資源及生產要素佈局和使用上的變化。如何科學、合理地確定城鎮化發展目標和方向,避免出現環境和生態惡化,留下先發展後治理的隱患,是我們必須思考的重大問題。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強化可持續發展意識,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因此,我們必須自始至終把合理利用資源,提高人口素質,保持生態環境,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條件和城鎮化發展的重要目標,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高度統一。要以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城鎮化的前提,實施好資源轉換戰略,推動農牧業結構調整;要圍繞建設“綠色大市”的目標,進一步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加強環境保護,積極防污治污,搞好城鎮“綠化、美化、淨化、亮化”,努力創建優美、舒適,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城鎮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要大力實施科教興市和文化塑市戰略,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不斷豐富城市發展的精神和文化內涵,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

同志們,推進城鎮化進程,事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意義十分重大,任務非常艱鉅,各級黨委、政府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這次會議精神,紮紮實實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努力開創我市城鎮化工作的新局面,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實現跨越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chengjian/eln8j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