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管理現狀調研報告4篇

管理現狀調研報告4篇

本文目錄管理現狀調研報告關於砂石土礦開採及管理現狀調研報告山區税源管理現狀調研報告社區社會管理現狀調研報告

為了詳細摸清伊金霍洛旗砂石、粘土礦產資源賦存情況、開發利用現狀、開採管理工作等基本情況,根據上級國土部門有關開展調研工作的具體要求,通過實地調查、查閲資料等方式,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形成本調研報告。

管理現狀調研報告4篇

一、砂石土礦開採及管理現狀

(一)資源賦存及開發利用和市場供需情況。

伊金霍洛旗磚瓦粘土資源主要分佈在紅海子――布爾台格――鬆定霍洛一帶及布連地區,產在第三繫上新統中,具體產地主要有滿來壕、滿齋廟北、滿齋廟、布爾台、鬆定霍洛及布連磚瓦粘土等。查明總資源儲量2.25億立方米,其中鬆定霍洛礦區保有資源儲量為1154萬立方米,基礎儲量405萬立方米,資源量749萬立方米。化學成份:ai2o3為7.63%、cao為9.29%、fe2o3為4.75%、mgo為2.85%、sio2為58.25%、燒失量為12.03%、塑性指數為14.70%。

建築用砂資源主要分佈在伊金霍洛鎮、阿鎮、烏蘭木倫鎮、札薩克鎮及紅慶河鎮等地區現代河牀中,未進行過地質調查及儲量檢測工作,多以自然狀態賦存,因自然降雨、洪水沖刷而形成。建築石料礦產地目前在新廟鎮有發現,未進行過地質調查及儲量檢測工作,由於在巖石硬度等指標上達不到多數工業建設領域用料需求,因此目前基本屬於未開發利用的狀態。

截止XX年底,伊金霍洛旗共設置砂石土礦採礦權22個,其中磚瓦用粘土18個,磚瓦用砂1個,建築用砂1個,建築用石料2個。由於屬“十五”、“xx”期間出讓的採礦權,生產規模在2萬噸/年―5萬噸/年,露天開採方式,開採技術條件簡單,多為自然剝離表土後直接作為原材料使用,採用人工輔助半機械化生產作業流程。XX年以前,磚瓦用粘土礦平均年銷售收入約200萬元左右,年利潤約20萬元左右,基本屬於隨着需求量增加而相應增加產量階段。XX年至XX年磚瓦用粘土礦平均年銷售收入約500萬元左右,年利潤約50萬元左右,屬於市場需求量較大,銷售量銷售價格等隨之上漲階段。XX年以後隨着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及生產成本的增加因素影響,同時由於新型建築材料的廣泛應用,導致需求量、產銷量明顯下降,各項經濟指標降低到XX年之前的水平或更低。

(二)地方人民政府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規範性文件情況。

嚴格執行有關禁止新上粘土實心磚和空心磚項目的規定。磚瓦用粘土資源從XX年之後未出讓新的採礦權,並按照逐步淘汰的原則,對一些城市周邊、主要公路兩側的粘土磚廠進行了拆除關閉。建築用砂石資源按照有償出讓的方式進行掛牌出讓,因資源枯竭等原因,目前僅保留1個採礦權。由於我旗境內85%以上的面積都有煤炭探礦權或採礦權分佈,受礦業權不能重疊設置的影響,近年來我旗未出讓新的砂石採礦權。為了規範砂石開採,旗人民政府於XX年批准了《伊金霍洛旗建築用砂石資源開發利用管理辦法》(伊政發[XX]126號),砂石開採以旗政府各職能部門會籤審批的方式進行管理,要求進行審批並繳納復墾保證金,在各鎮人民政府監督下進行開採及復墾,不審批採礦許可證。

(三)砂石土礦相關規劃、礦業權設置方案編制情況。

XX年旗國土資源局組織編制了《伊金霍洛旗非煤礦產資源規劃》(XX年-XX年),並經市國土資源局批覆。該規劃只對砂石資源禁採區、限採區、開採區及部分擬設置砂石採礦權的範圍進行了規劃,由於受礦業權不能重疊設置的制約,未進一步組織進行砂石採礦權的出讓。XX年底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無風險類礦種礦業權設置方案的編制要求,旗國土資源局組織開展了伊旗無風險類礦種礦業權設置方案的編制工作。上級國土資源部門已放寬在政府出資煤炭探礦權範圍內設置砂石採礦權的限制,目前方案正在進一步修改完善之中,預計XX年底之前編制完成並批覆備案。

(四)砂石土礦採礦權出讓方式、出讓年限、出讓和審批程序、審批要件及准入條件情況。

我旗歷年來嚴格執行砂石、粘土等礦產招、拍、掛出讓的有關規定,累計掛牌出讓25宗,出讓年限為3-5年,由市國土資源局委託出讓,旗國土資源局按照採礦權掛牌出讓流程具體組織實施。

二、砂石土礦開採管理好的做法和典型經驗。

(一)嚴格禁止新上磚瓦用粘土項目,對已設置在城市規劃區、主要公路兩側破壞生態環境、經營粗放的粘土磚廠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拆除關閉,恢復生態環境和地貌。同時可使採礦權佈局更加合理,緩解了產能過剩的矛盾。

(二)積極爭取有關地質環境治理的專項資金,對歷史遺留的粘土、砂石採坑進行回填治理,植樹種草,改善生態環境。

三、砂石土礦開採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砂石土礦佈局存在的問題。建築用砂資源受礦牀賦存條件影響,佈局分散而且規模較小,供需距離存在矛盾,受季節性影響強。

(二)砂石土礦採礦權配置存在的問題。由於建築用砂資源開採週期短,部分業主違法向農牧民租賃土地,實際為了圈佔或開採砂石資源,導致在掛牌出讓時出現只能由違法租賃土地者競價或競得人與土地租賃者存在後續開採糾紛的問題,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公開競爭出讓採礦權。

(三)砂石土礦採礦權審批存在的問題。一是建築用砂採礦權不能與其他礦業權重疊設置,導致基本無符合條件的可出讓範圍。二是建築用砂採礦權審批週期長,每年的4月份左右各類建設項目已開始使用原料,而按程序審批採礦權一般需幾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不能滿足開採時間要求。多數業主都是通過觀望市場行情才決定本年度開採計劃,因此業主多采取違法開採的方式,既能滿足其靈活的開採需求,且違法開採成本要比辦理合法開採手續小的多,所以其積極辦理採礦許可證的積極性也不高。

(四)砂石土礦准入方面存在的問題。申請採礦許可證的過程中,涉及各部門准入條件程序繁雜,如水保、水利、林業、安監、農業、安監、環保等部門,收取的費用多。

(五)砂石土礦依法開採、執法監察方面存在的問題。由於存在上述諸多困難和問題,導致違法開採履禁不止,依法監管措施泛力,造成國土資源部門在執法監察中處於被動監管的困境。

四、有關建議

根據中西部地區特別是鄂爾多斯地區建築用砂資源的賦存條件簡單,開採週期短等特點,提出如下建議:

(一)根據地區實際,適當給予政策傾斜。一是取消建築用砂採礦權不得與煤炭探礦權重疊的限制,因為煤炭探礦權轉採礦權期限較長,建築用砂可在一至三年內開採完畢,雙方實際不存在礦權糾紛的可能,且出讓建築用砂採礦權時可輔助採取相應的限制條款。二是建築用砂採礦權不得與煤炭採礦權重疊限制可適當放寬。因開採礦種及開採深度不同,建築用砂開採深度一般不會超過地表向下10米的深度,因此出讓採礦權時可要求建築用砂採礦權人與煤炭礦業權人達成礦業權重疊安全生產協議,建築用砂採礦權人承諾放棄因煤礦開採造成塌陷要求補償或其他補償的權力,煤炭企業開採時提前通知砂石企業停止開採、撤離人員設備。通過上述措施可有效解決礦權重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之間的矛盾。

(二)下放審批權利,簡化審批程序。目前建築用砂資源審批權利雖然已委託、或下入至市一級國土部門,但由於需要國土資源部統一配號,因此導致逐級上報的週期長,建議由市、縣一級國土資源部門直接配號、審批,報上級國土資源部門備案入檔。簡化申請採礦證的前置要件,只對採礦權價款、土地復墾、招拍掛方式有償出讓等進行前置審批,其餘要件不做為前置審批要件,由市、縣人民政府出台政策加以規範,由上級國土資源部門按年度對監督管理情況進行督查、考核。

關於砂石土礦開採及管理現狀調研報告管理現狀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為了加快我縣砂石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管理,實現市場優化配置資源,促進砂石礦業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達到合理開發利用的目的。按照上級部門的安排部署,我局對沙金蘇木沿狼山一線砂石料分佈、儲量、質量、市場需求量及磚瓦用粘土礦其它相關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資源概況

㈠、砂石土礦概況

磴口縣位於巴彥淖爾市的西南部,境內地形北高南低,南部為河套平原,佔轄區面積的五分之四,西北部山區屬於陰山山脈狼山西段,佔全縣總面積的五分之一,藴藏着豐富的各類巖石,如花崗巖、石英巖、片麻巖、砂巖等。砂、石料礦資源儲量較豐富,分佈地點較為集中,開採礦種主要為建築用砂和建築用花崗巖。通過對該區域地質儲量簡測,累計查明砂、石料礦資源約1300萬立方。其餘未進行檢測的均為黃河由陰山改道沖刷遺留區域,砂料儲量相對豐富。粘土類開發礦種只有磚瓦用粘土,分佈於南部平原區。

㈡、砂、石料礦質量

磴口縣建築用石料礦硬度高,耐風化,不易破碎,在建築、公路、鐵路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且資源分佈廣泛,除用於修建公路、鐵路外,可滿足當地及周邊建築市場。建築用砂主要分佈在狼山西段河槽與山前河牀沖積扇上,由河牀沖積形成的砂石堆積層屬古河道沉積砂礦,大多卵(礫)石混雜在一起,存在砂質細、土質大現象,需經過篩選分類各項指標符合建築用要求方可進行銷售。

㈢、利用現狀

截止XX年全縣設置砂石料採礦權11家(砂料6家,石料5家)。面積0.47平方公里,其中XX年採礦權到期砂石企業7家。11家砂石料礦經有關地質部門按照礦區範圍及深度估算,砂料總儲量88.42萬m3,石料總儲量72.61萬m3。截止XX年全縣設置粘土礦採礦權7家,年生產空心磚約4000萬塊,消耗粘土約13萬立方米。砂石土企業大部分規模較小,且零星分散,沒有形成規模產業。這些礦山企業一般都是根據市場需求確定開採規模,以銷定產,實際生產規模大多為年產砂石料3萬立方米以下,年消耗粘土1萬立方米,沒有達到設計生產規模。

二、我縣砂石土市場需求情況

巴市砂石料根據質量、用途除用於修建公路、鐵路外,主要供應城市建築,烏拉特後旗距砂石料主要消費市場臨河區平均約60公里,區域地理位置優越,市場佔有率高,砂石料除滿足本地消費外,成為杭錦後旗、臨河地區建築市場的首選區域。而磴口縣砂石料產區距臨河平均約110公里。這一區位劣勢直接影響我縣砂石料的用量及價格。如磴口縣符合高層建築用砂坑口價12元/m3,而烏拉特後旗為20元/m3,且磴口縣目前山前公路、臨策鐵路建設基本完工,下一步砂石料主要供應臨哈高速及周邊鄉鎮農村建築市場。用量少,投資回報週期長,運距遠,嚴重影響了我縣砂石料資源的市場需求。磚瓦粘土礦年生產空心磚4000萬塊,基本滿足當地市場需求。

三、砂石粘土礦相關規劃、礦業權設置方案編制實施情況

近年來編制完成了磴口縣第二輪礦產資源總體規劃(XX-2020)、磴口縣普通建築用砂石料採礦權設置方案。

主要內容為建築用砂石、磚瓦用粘土等礦種,國家和自治區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有一定限制的,市場需求不足或預測形勢不好,採選技術不過關、環境問題較為嚴重的礦種,確定為限制開採礦種,必須實行限制措施,進行保護。確需開採的必須在有效保護、合理佈局的原則下,經國土部門統一規劃合理配置,總量控制,切片開採。小規模和零星分散的礦點不允許開採,已開的要限期關閉。普通建築用砂石、磚瓦用粘土等礦種的開採禁止任意布點,可劃定專區集中開採。停止新建粘土礦,控制開採總量。

四、砂石土礦出讓方面情況

砂石土礦審批登記機關為市國土資源局,出讓年限最長為3年,砂石礦採取招拍掛方式出讓採礦權,粘土礦因礦權人前期投入較大資金購置採礦設施,只能以協議方式出讓採礦權。砂石礦出讓前需當地政府出具開採規劃意見,國土、水務、自然保護、環保、畜牧、蘇木政府等部門按照各自監管職責出具意見或證明。委託具有資質的機構對擬定出讓區域的砂石料根據質量、用途確定採礦權範圍、儲量,編制地質儲量報告。根據地質儲量報告(市局評審認定),市國土局委託有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採礦權價款評估,發佈採礦權出讓公告,審查採礦權申請人資質條件,符合資質條件的同時繳納競買保證金。組織買受人以招拍掛方式出讓採礦權。競價最高者為競得人。簽訂採礦權出讓合同,繳納采礦權價款,買受人持成交確認書及繳費發票、營業執照辦理劃定礦區範圍申請。

五、砂石土礦監管情況

我局非常重視砂石土礦的日常監管工作,每年均制定治理整頓方案,建立國土、公安聯合執法制度。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執法監察大隊、礦管、政策法規、各中心所為成員的專門工作小組,建立執法監察大隊與國土所相互制約的動態巡查機制,對非法開採砂石料行為,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處理,把非法採礦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加大礦產資源法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暢通違法舉報渠道,堅決打擊無證開採,亂採亂挖、非法轉讓、持過期採礦證開採砂石土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配合安監、公安、環保等部門對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非法使用爆炸用品、破壞生態環境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確保我縣的砂石土礦開開發利用有序進行。

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建築用砂料普遍存在砂質細、土質大、雲母含量高的現象,原料主要用於公路墊層,符合城市建築用料標準的資源少。

2、縣內普通建築用砂石料礦多數規模小,無大中型礦山企業。存在大礦小開、整礦零開的情況,容易造成資源的丟失與浪費。

3、、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式粗放, 利用效率低下,以生產原料和初級產品為主,佈局不合理,缺少科學合理的規劃。

七、砂石土資源開採建議

1.加強礦山監管嚴厲打擊違法行為

由於距山區路程遠,礦業權監督管理工作無法跟蹤管理,致使無證亂採、盜採等破壞資源的違法行為不能及時制止。建議在山區設立檢查站,實行24小時動態監管,依法切實斬斷採、運、銷一條龍的違法開採,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

2.合理設置採礦權

在設置砂石料採礦權時,按照合理佈局、合理開採的原則,各礦權統一規劃,留出一定的空間,避免過多設置砂石料企業,以此帶動調高銷售價格。一方面提高了開採砂石料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也保護了生態環境。

3、加快新型牆體材料開發

磚瓦粘土礦佔用土地資源破壞生態環境,應逐步淘汰粘土空心磚,鼓勵發展以煤矸石、粉煤灰、黃河淤泥、工業尾礦等固體廢物為主要原料的新型牆體材料,形成符合當地建築結構特點的體系滿足工程建設的需要。

山區税源管理現狀調研報告管理現狀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與之相適應的税源管理模式也在不斷改革與發展。但由於山區税源分佈、税源結構的特殊性,以及山區經濟發展的滯後性,很難適應國家以宏觀經濟發展為對象或目標所制定的税源管理模式,而應當根據各山區的實際情況進行税源管理模式的構建與選擇,主要是構建靈活機動,又相對穩定的管理框架,以促進山區税源管理的深度、廣度,提高山區税源管理的質量。

一、關於税源管理、税源管理模式及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什麼是税源管理。廣義的税源管理分為兩個層次:一個税收立法層次上的管理,即宏觀税源管理,包括對什麼徵税,税基確定,以及每個税種的具體減免、扣除、抵免、優惠政策的落實等,這都屬於立法解決的問題;第二個層次是執法層面上的實務操作管理,即微觀税源管理,主要是監督對現行税收政策的具體落實,即對具體税基的核實、監督、管理,屬於税收政策法規的實施管理。

(二)税源管理的基本模式。總結傳統的税收管理模式及其演變,税源管理模式可分為以下幾種模式:一是屬地管理。主要是責任到片、到人,各税統管,所以也稱分片管理。其特點是管理者對所管區域的情況瞭如指掌,對税源變化的掌控及時、準確。但因管理力量相對薄弱,對技術含量較高和行業特徵突出的税源,難以提高管理質量。二是集約化管理。主要是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對在當地有較大影響力,對經濟發展及完成税收任務聯繫緊密的重點税源所實施的一種管理模式。其特點是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管理資源的配置。但如果這些骨幹税源分佈不集中,或者各個骨幹税源和行業特點差異大,有可能增加管理成本,如山區小礦山、砂石廠等。三是專業化管理。也被稱為行業管理,主要是以行業為對象劃分管理組,各管理組只對某一種或一類行業進行管理。其特點是有利於對專門行業進行深入研究,通過詳細掌握行業特點,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但如果同一行業的地域分佈較廣,管理人員相對較少的情況下,有可能難以準確掌握同行業中各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變化,即掌握了行業共性卻難以準確把握企業的個性差異。四是簡易化管理。如委託扣税,或者採取簡易申報、簡併徵期、重點巡查的税收管理模式。其優點當然就是簡易,尤其是以現代高科技手段為依託的簡易化管理模式,更是今後税源管理的發展趨勢。資料顯示:隨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變化,全國納税人數量平均每年增長10%左右,與此同時,納税人的組織形式、經營方式、經營業務也在不斷創新,税收徵管的複雜性和工作難度明顯加大,如果仍沿用傳統的人盯人、税收管理員屬地管户的單一方式管理税源,顯然已難以適應,大力發展信息化管理勢在必行。五是社會化管理。主要是針對零星、分散,容易流失的税源所實行的委託代徵等管理方式。優點是在及時控制税源流失同時,相應降低了管理成本。

(三)本文研究的重點。顯然,就税源管理的概念而言,本文所稱税源管理應屬於第二層次的税收政策法規的實施管理;就税源管理模式而言,主要是指在現階段既定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狀態下,山區税源管理的模式。它不可直接套用上述某一種或幾種現存在的管理模式,而要根據山區税源的實際分佈狀況和發展變化情況,實事求是地做出科學選擇。

二、關於山區税源管理的模式

(一)山區税源的特殊性。為了選擇適合於山區的税源管理模式,必須首先摸清山區税源的特殊性。税源分散是山區税源的主要特徵,這是由於山區人口居住不集中,絕大部分納税主體都沒能離開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加之經營者文化水平不高,使其經營活動的技術含量較低,大多數納税人都只能從事亦工亦農、亦商亦家的家庭作坊式的經營,“不間斷經營週期”大多小於一個自然年度,如季節性經營。且大多數是就地取材似的生產經營活動,如農產品加工業、礦山開採業、建築材料加工業等。這種特殊的生產經營狀況,決定了山區税源大多呈現五種基本特性:一是税源分佈的分散性,這是由居住地的分散性所決定的;二是税源規模的弱小化,這是由經營者普遍較低的經營能力決定的;三是納税主體自身管理的隨意性,這是由納税主體家庭化經營所決定的;四是税源種類的零星化,這是由就地取材、“靠山吃山”的經營模式決定的。五是實施信息化管理的難度大,主要是納税主體自身落後的經營手段、不規範的財務管理狀況等,難以實現自身管理的信息化,也不具備税源管理現代化所需要的客觀條件,就税源管理而言,要擺脱傳統管理模式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二)目前山區税源管理所面臨的困境。由於山區税源本身的特殊性,客觀地要求税源管理模式的特殊性。但在實際工作中,山區税源管理很難尋求適合自身需要的管理模式,主要原因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受統一規範的制約,失去了山區税源管理的特色和靈活性。一般説來,上級統一要求的管理模式大多是根據經濟發展,或者税收工作本身發展的需要,從宏觀出發制定的,是符合整個社會發展要求的,但事物的特殊性是永遠存在的,在大多數地區普遍適用的模式或方式、方法,不一定適用特殊地區和特殊環境。二是受人為的極端因素影響,忽左忽右,搖擺不定。在如今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年代,領導層作為決策者,對工作適時地進行改革是很正常、也是很必要的。但作為政策的執行者,由於所處的工作環境有差異,若不從實際出發去執行上級政策,就不能如期帶來工作的積極進展,有時反而給工作帶來了負面影響。就税源管理工作而言,每隔三五年就“規範”一次,具體表現在與税源管理模式緊密相關的人事、機構的安排和設置上,以及表現在各種管理手段的應用上,如:一時要大集中管理,一時要設分局或實行管理員管片制度;一時要實行微機監控,一時要實施《管理員手冊》等。且每有新的模式出台,就必定要求統一實施和檢查驗收,使得山區本來有限的管理力量大量地耗費在頻繁的機構撤併,繁瑣的編造資料、手工錄入、手工記錄等無用勞動之上,也就是典型的閉門造車,應付檢查,從而很少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實地調查研究、跟蹤管理、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的工作。

(三)適應山區税源管理的基本模式。從上述論述可以得知,山區税源管理不易套用固定模式,而應根據各個山區的具體情況,如税源結構、税源分佈等情況,考慮税源管理成本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分別採用多種模式,或者綜合採用多種模式。但就目前大多數山區的發展狀況而言,屬地管理模式、集約化管理模式、專業化管理模式等,還是占主導地位的。

模式一,以屬地管理模式為基礎,輔之以集約化管理、專業化管理、簡易化管理和社會化管理模式。

模式二,以集約化管理模式為基礎,輔之以專業化管理、屬地管理、簡易化管理和社會化管理模式。

模式三,以專業化管理模式為基礎,輔之以集約化管理、屬地管理、簡易化管理和社會化管理模式。

三、山區税源管理模式的路徑選擇

如前所述,上述三種模式的選擇應根據各山區的地理環境、税源分佈、税源結構等情況具體而定,更可以突破上述模式。

(一)模式一的路徑選擇。對於山大人稀,經濟欠發達地區,可採用本模式,即以屬地管理模式為基礎,輔之以集約化管理、專業化管理、簡易化管理和社會化管理。與之相應的機構設置上,不宜採用以縣局為基層的大集中模式,也不宜以行政區劃為基礎設置基層分局(或税務所,下同)。其理由是,若在這種地區實行大集中模式,管理人員集中在縣局,而管理對象即税源卻遍佈於幾十及至上百公里之外,這會使管理人員的大部分時間被消耗在路途中,交通費、食宿費等管理成本增大,管理工作難以深入,管理質量低下,如五峯國税局就曾採用過大集中模式,全局30多名税源管理人員集中在縣局,而XX多户納税人卻頒佈在2372平方公里內的大山裏,因管理質量每況愈下,不得不重新設立分局;而若以行政區劃為基礎設置分局的話,勢必因機構臃腫和“僧多粥少”而增加税源管理成本,或者因機構多人員少而造成實際管理力量薄弱,還有可能因執行政策不統一造成税負不公等問題。而應以自然經濟區劃為基礎適當集中設立分局,如五峯縣8個鄉鎮,一共只設立了3個分局,這就兼顧了方便、效率、節約、執政政策規範等因素,具體實施路徑如下:

一是分局對管轄範圍內的各税實行統一管理。

二是對特殊行業,由縣局組織力量,通過試點探索行業管理規範,試點成功後再在全縣各分局推廣運用。如五峯縣是一個茶葉之鄉,年該縣組織茶葉行業税收管理試點,探索出了茶葉生產的能耗(電、柴)與生產量的比例關係,以及包裝物等外購材料與產品銷售的比例關係及彈性係數,通過在全縣各分局推廣運用,使全年的茶葉税收較XX年增長35%。年該局又對礦產行業實行管理試點,探索出了雷管、炸藥等控管爆破物資與礦產開採量的比例關係及彈性係數,通過在全縣各分局推廣運用,1至7月累計入庫税收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52%。

三是對全縣年税收收入達到一定規模的納税主體,或者對影響全縣經濟發展的行業,在屬地管理的基礎上,由縣局統一組織實行集約化管理模式,即縣局統一制定管理措施和跟蹤監督,由各分局分別執行,如通過信息化手段實行網絡管理、納入重點税源管理對象等。依然以五峯國税局為例:該局年1至6月平均在冊納税人2200户,年上半年實現國税收收入3715萬元。其中,該局將年納税額在30萬元以上的18納税人納入重點税源管理對象,半年來實現税收2841萬元,佔半年總收入的76%。

四是對起徵點以下或者零星税源,在屬地管理的基礎上,輔之以社會管理和簡易化管理等模式。如五峯國税局在增值税起徵點提高到現行水平以前,曾有60%的管理力量在管理着佔全縣國税收入總量3.8%的税源,後來以委託代徵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使管理員的主要力量集中到了重點税源的管理之上,實現了當年入庫税收超歷史、超計劃。

(二)模式二的路徑選擇。對於區域面積較大,但重點税源卻相對較為集中的山區縣,可以採用模式二,即以集約化管理模式為基礎,輔之以專業化管理、屬地管理、簡易化管理和社會化管理等模式。重點税源是指企業規模、經營收入、納税額等相對較大,在當地有較大的影響力,對經濟發展及完成税收任務聯繫頗為緊密的納税户。如果這類納税户分佈相對較為集中,則採用以集約化管理為主的管理模式。與之相應的機構設置可以採用以縣局為基層的大集中模式,在邊遠地區適當設立税源管理點。具體實施途徑如下:

一是以縣局為單位,配備骨幹力量,對全縣的重點税源進行集中管理。

二是對年税收額在規定數額以下的納税户,以經濟區劃為基礎,設立税源管理點(或處),實行屬地管理。

三是對起徵點以下或者零星税源,輔之以社會管理和簡易化化管理等模式。

(三)模式三的路徑選擇。對以當地特色產業、工業企業、高新技術含量較高的企業、大型商貿行業等為主導税源的山區縣,可以採用模式三,即以專業化管理模式為基礎,輔之以集約化管理、屬地管理、簡易化管理和社會化管理等模式。機構設置則根據税源的分佈情況,相應實施以縣局為單位的大集中管理模式(税源較為集中時),或者以經濟區劃為基礎設立分局(税源較為分散時)。具體實施途徑如下:

一是縣局統一組織,以當地規模較大的行業、企業為單位,成立行業管理組,分別對不同的行業、企業實行專業化管理,以提高管理深度和管理質量,如茶葉行業税源管理組,煤炭行業税源管理組,金屬礦產行業税源管理組、商貿行業税源管理組等。

二是對較大規模的行業、企業以外的企業分別不同情況進行相應管理模式:若税源分佈較為集中,可以實行二級專業化管理或集約化管理等模式;若税源分佈較為分散,可相應實施屬地管理模式。

三是對起徵點以下或者零星税源,輔之以社會管理和簡易化管理等模式。

税源管理模式只是税源管理的基本框架結構,要形成良好的管理效果,必須充實科學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如銀税聯網、税企聯網等,而管理手段、方式的創新與發展,更是税源管理工作良性、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隨着山區經濟的逐步發展,以高科技為依託的税源管理方式是現代税源管理的必然發展趨勢。與此同時,為税源管理人員減負,如整合軟件應用、簡化歸併文書等,也是不論什麼模式下都普通管用的強化税源管理的重要措施。

社區社會管理現狀調研報告管理現狀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隨着改革的深入,經濟的發展,居民對社區服務、社區安全、居住環境、文化生活、醫療衞生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社區建設的任務越來越重。為了進一步加大社區建設工作力度,加快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促進我縣城市化建設進程,全面提高城鎮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推動城市三個文明建設,強力推進街道社區各項工作上台階,創特色、爭一流。為了進一步深化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貫徹落實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提出意見,提高《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對教學環節、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我就當今社區社會的管理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採取走訪、徵求建議和意見、外出參觀學習等形式,充分聽取駐區單位和居民不同意見。調研期間共走訪駐區單位5個,居民16户50人,外出參觀學習2次。在此基礎上,本人經過認真梳理、總結,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 社區工作人員基本信息

金石社區佔地面積1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75萬平方米,擁有居民住宅樓54棟、2070套房,目前已入住居民1992户即5132人。

金石社區現有在編工作人員7人,掛職幹部1人,村官1人,勞動保障站3人。社區黨支部現有黨員130人(含預備黨員3人),下設黨小組13個,黨小組長13人。居委會下設居民小組20個,居民代表51人,樓棟長20人。

金石社區物業:工作人員75人,其中園區主管1人,報修統計員1人,維修工2人,保安19人,園區保潔11人,樓棟保潔21人(公益崗),新市區養路保潔20人。

二、近年來社區工作運行情況

(一)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金石灘街道辦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辛勤工作,辦事處現有15間辦公用房,一大間集體辦公用房和一間會議室,辦公設備基本維持正常辦公運轉。金石居委現有辦公用房7間,會議室1間,建有社區支部辦公室、警務室、計生衞生服務站、低保工作站,但距一個標準社區“四室三站一場”還相差甚遠。

(二)整合資源,合理劃分社區

金石灘街道辦根據縣委、縣政府相關規定,與民政局一同按照“管轄區域與户數適當、界線明確、區域相對集中,資源配置相對合理,功能相對齊全”的原則,將轄區劃分為2個社區居委會(金石社區、金海人家社區),9個居民小區。

(三)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

金石灘街道辦共有50名在職幹部職工,由於年齡、文化結構的參差不齊,加之人員來自四面八方,缺乏社區工作經驗,制約着社區工作的快速發展。為了全面提高社區工作效率,辦事處狠抓幹部自身教育,採取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相促進的工作方針,組織全體幹部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技能培訓,通過學習培訓和外出參觀考察,進一步提高了社區幹部對社區工作的認識,開拓了視野,明確了工作思路,增強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社區各項功能逐步趨向完善

社區的功能就是服務社會、服務居民,充當城市發展的排頭兵。近年來,金石灘街道辦根據工作實踐,逐步探索理清了以縣委政府領導,街道社區主辦,社會各方支持,羣眾廣泛參與的總體工作思路和管理格局;全面完善社區各項功能,社區黨建、社區精神文明、社區治安、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衞生、社區計生、社區保障等機制運轉良好,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功能,基本達到社區服務的要求,健全了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了“平安社區”、“文明和諧小區”系列創建活動。強化了“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自覺美化家園,愛護環境,極大的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推進了社區共駐共建工作,合療、衞生、救助制度得到健全,社區舊貌得到改變,實現了社區資源共享、快速發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社區居委會的工作行政化傾向嚴重、工作任務繁重

1、金石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過調查發現,金石社區居委會的功能當前還未能突破辦理政府行政事務為主,辦理社區事務為輔的現狀,還習慣於上級領導佈置什麼就幹什麼,工作中表現較強的依賴性,自主性、自治性沒有得到體現。一是社區自治的任務與工作要求有距離。社區居委會的自治工作應有三方面內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區服務,但實際上社區服務做得極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區事務的民主決策與管理,但實際上的效果不明顯;第三是豐富社區教育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但實際上文體活動多,教育活動少。二是社區居委會已經成為事實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了社區居委會有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管理工作的職責,具體規定了必須要協助政府部門做好社區治安、公共衞生、優撫救濟、最低生活保障、計劃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關工作。通過調查,以上這些職責應該是金石社區居委會通過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等形式開展的,但是大多數情況是金石灘街道辦事處要求金石社區居委會替政府部門填表格、建檔案、出具證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時政府部門臨時性的統計、調查任務也都通過金石灘街道辦事處落實到金石社區居委會來執行。這使得金石社區居委會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協助政府部門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組織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蓋。

我結合工作對50人進行了調查,當問到居委會是什麼性質的組織時,有35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機構,只有10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還有5人不清楚。在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祿,為人分憂”;“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幹活”的思想。在金石灘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中絕大多數都認為金石社區居委會是金石灘街道辦事處的下屬單位,理所應當地完成金石灘街道辦事處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

2、金石社區事務纏身,工作任務繁重

隨着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單位人”轉化為“社會人”、大量農民進入城市生活、本地農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動人口的大量進入城市,使金石社區居委會面對複雜眾多人口而發生的各項管理工作和事務數量增加、難度加大,“小社區,大社會”的模式,增加了金石社區居委會的工作強度。

(二)社區居委會業務經費不足

一是發揮自身職責,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活動經費較少。《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社區居委會負責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維護居民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物,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調解民間糾紛,協助政府或派出機構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衞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在當前形勢下,金石社區居委會還要做好社區治安、社區教育、組織社區文體活動、美化社區環境等工作,這些都需有必要的經費作保障,否則很難形成居民的廣泛參與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辦公經費緊張。在各項工作中,召開會議、報送信息和數據,建立台帳等文件資料的辦公消耗,加之金石社區居委會自身水、電、暖以及電話費,一年就得需要6000元左右。日常的上網費和消耗,一年也需要5000元。政府部門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牆,製作展板,每年此項支出至少4000多元。

在社區居委會經費方面,我區規定每個社區居委會每年1萬5千元。各街道辦事處統籌部分外,社區居委會實際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業務經費嚴重不足。

(三)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較低

通過調查發現,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低的問題比較突出:一是社區協管員待遇較高,如勞動、城管、矯正、治安協管員等都是由勞動部門安排的失業人員,工資比社區專職工作者(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高,不僅發工作服,而且遇年節還有福利。而社區專職工作者都是經過招考和居民選舉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區專職工作者的付出與回報差距較大。社區專職工作者承擔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險個人負擔部分後,每個人只有800-1000元月收入,直接影響了積極性,影響了金石社區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改進對策與建議

(一)應積極為金石社區居委會減負

1、是理順區街關係。要按照“條專塊統”的原則,對專業性比較強的由開發區委辦局在金石灘街道設站(所),實現條條上的一專到底。金石灘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塊塊上的綜合管理職能,具體講就是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區政府的授權或者有關職能部門的委託,使金石灘街道具有綜合協調權、處置權等,從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對城市的管理職能,對地區社會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達到高效的管理。

2、是理順街(部門)居關係。理順關係要改變過去領導與被領導、命令與服從的關係,成為指導與協助、服務與監督的關係。進一步明確社區居委會的任務。社區居民委員會作為城市管理四級網絡中的一個網格,而不是一個“級”,這個理念是理順街居關係的基礎,必須牢固樹立。按照政事分開的思路,將金石社區居委會的各項工作進行梳理,做到“兩個明確”:即明確哪些屬於街道(部門)的工作,哪些屬於社區的工作;明確哪些是政務性工作,哪些是事務性工作。在此基礎上,屬於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門)無權向社區攤派;屬於社區的工作,社區有責任完成;對需要社區協助辦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區工作準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權手續。

3是明確社區功能定位,發揮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區服務。主要是抓好四項服務:即抓好社區安全服務,保持社區的長治久安;抓好社區的文化服務,滿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區的健康服務,培養居民良好的生活習慣;抓好社區生活服務,解決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建立社區的長效服務機制,實現政事分開,建立社區公共服務社,按照市場規律進行運作;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居民需要與否、居民滿意與否、居民擁護與否為社區服務的唯一宗旨,來推動社區服務。二要保證社區居委會的自治權得到有效行使。這個權力能不能落實,關係到社區建設的成敗。社區自治權應主要體現在社區民主決策權、社區管理權、社區財務自主權、社區依法協管權以及社區對政府部門的監督權上,只有把這五項權力真正落到實處,金石社區居委會才能真正從大量的政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也才能真正把社區服務搞起來。

(二)多渠道解決社區居委會業務經費

目前的金石社區居委會經費由金石灘街道辦事處統籌安排,這雖然有利於基層社區管理工作的協調統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金石社區居委會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使得金石居委會受到資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約,難以解決居民的熱點、難點問題,制約居民對居委會的認同和歸屬,因此必須採取多渠道保證居委會業務經費。

1、金石社區居委會建立單獨帳户並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運轉,為居民羣眾辦實事、辦好事。

2、要動員發動轄區單位資源共享、共建共駐,各社區要協調轄區單位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把社區各種各樣有形的、無形的資源開發出來。

3、金石社區居委會採取多種形式拓寬社區服務領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區服務組織,在有償或低償為居民提供服務的同時,增強自身實力。

4、政府要加大金石社區業務經費的投入力度,在現有每年每個社區1萬5千元基礎上提高到3萬元。

5、建立社區工作準入制度。政府部門和街道經批准需要社區協助的工作,要做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

(三)努力提高社區專職工作者的待遇

按照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發文精神,結合區域實際,調整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在提高月工資的基礎上,可由區政府或辦事處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安排年終獎勵,同時,按照勞動法規定繳納養老、失業、醫療等保險,切實解決委員會工作人員的實際困難,保障委員會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總結

社區是城市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是“三個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大力加強社區建設,推動城區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協調社區不同利益羣體關係,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對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大連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廣大地區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連農村新社區建設,使農村社會管理和服務水平得到了提高,給廣大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解析的金石社區,雖然不能代表全市新社區中心建設的整體,卻反映了大連的基本現實。各地情況差異,發展程度不同,新社區建設措施和做法也不盡一致,但進展情況卻令人感動振奮。

大連市於XX年6月17日啟動全市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工程項目,在市民政局全面布暑安排下,按照農村社區服務服務中心實施統一設計和標準。即每個服務中心建築面積五百平方米以上,建設標準每平方米不少於1000元。提升服務中心“一場九室二市” 功能。其中有村委會辦公室、黨員和村民綜合活動室、警備室、文化閲覽室、醫療衞生室、農村物資超市、日用百貨超市、司法調解室、學齡前兒童教育室、體育健身室、村級檔案室、室外文體活動場所等。齊全周到的服務功能將為廣大農民提供貼心的服務。大連新社區建設正在儲能蓄勢,必將大踏步前行。

標籤: 調研 報告 管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pl46q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