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保險調研報告範文十三篇

保險調研報告範文十三篇

保險調研報告範文 篇1

尊敬的醫保局領導:

保險調研報告範文十三篇

在市勞動局以及醫保局的正確領導與指導下,我店嚴格遵守和執行醫保有關法律規章制度,認真貫徹執行醫保政策。根據貴局考核內容要求以及公司規定,於x年x月x日 ——x月x日對本店醫保管理工作進行了自我檢查,現將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高度重視,加強學習,完善醫保管理責任體系。我門店醫保制度健全,藥品種類齊全;多次組織全體員工學習醫保政策,定期對員工進行相關培訓,以優質、專業服務於顧客,杜絕違規操作,依法執業。

二、醫保刷卡電腦專人專機操作,並要求操作人員學習相關制度及操作流程。為確保醫保刷卡電腦系統操作安全,公司對醫保刷卡專用電腦進行了鎖定監控管理,禁止員工登錄互聯網站,確保了設施的安全性以及數據及時準確地上傳。

三、本店嚴格遵守和執行GSP的相關管理規定,將藥品進行了“四分開”陳列存放。處方藥規範經營,並作了相應的處方記錄。四、針對自查過程中發現的不足之處,本店在公司領導的督促和監管下,及時進行了糾正和整改。感謝市醫保局各位領導蒞臨本店指導工作!

此致

敬禮!

藥店

xx年x月x日

保險調研報告範文 篇2

我們從事企業養老保險工作,經歷了養老保險改革時代,見證了全民合同工參保起步,全民固定工統籌,“兩金”合併統一徵繳比例,集體統籌納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私營個體起步參保繳費;也見證了從縣級統籌,到市級統籌,再到省級統籌的過渡;更經歷了從政策到法規,再到《社會保險法》的出台。這25年以來,養老保險制度逐步完善,由全民企業固定工統籌發展到集全民、集體、私營、個體及靈活人員為一體,不同用工形式,統一徵繳費率,統一標準核算待遇的養老保險制度。實踐證明,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發展,維護了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對於安定人心,穩定社會,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活力,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是,就在制度的改革與完善的過程中,特別是近兩年出台的參保補費政策,讓一部分曾經不具備條件或不符合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快速、低成本的加入,給按規定參保,按時、足額繳費的原參保人員,造成了心理極大的不平衡感,他們每年按100%繳費,而補費者是按60%補費,然而待遇卻一樣!義務與權利的不對等,導致近年來諮詢上訪的人員特別多,在接待來訪中,使基層養老經辦機構工作人員解答羣眾疑問時頗顯被動,筆者就一些重點疑難問題思考和辯證,以求探究,以便進一步維護和完善企業養老保險工作。

1.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即不屬於企業單位,也不屬於國家,它屬於參保職工所有。相關部門或經辦機構在出台一些政策時,應該多考慮多數參保職工的利益,適當照顧特殊羣體的利益,體現義務與權利對等。

2.對參保繳費滿15年且到達退休年齡,按全省上年度社平工資60%繳費與100%繳費的,在未達到當年當地最低工資標準90%和在調整待遇金額時應當區別60%繳費與100%繳費的待遇不同,讓參保職工感受到義務與權利的對等。

3.既然《社會保險法》頒佈運行了,我們就應嚴格執行,政策出台變動幅度應在《社會保險法》之內,這樣既給工作帶來了一種信任感,也讓一線經辦人員可以更好地開展工作。

保險調研報告範文 篇3

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市城鎮醫療保險工作的深入開展,更好地保障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幸福,根據市政協20xx年工作安排,7月上旬,市政協科教文衞體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由徐月鳳副主席帶隊,對我市城鎮醫療保險工作進行了調研。張建華主席聽取了市人社局的彙報座談。調研組深入臨渭區和澄城縣,通過聽取彙報、查閲資料、走訪座談及到醫院、藥店、社區、企業實地察看等方式,對我市城鎮醫療保險工作情況進行了比較全面深入的瞭解。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通過調研,大家一致認為,我市城鎮醫保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已建立起以城鎮職工、城鎮居民為主的城鎮醫療保障體系,城鎮基本醫保覆蓋面迅速擴大,籌資水平不斷提高,管理工作逐步規範,基層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體系逐步健全,就醫環境逐漸改善,人民羣眾得到實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城鎮醫保覆蓋面穩步擴大,醫保體系逐步健全

近年來,市政府高度重視城鎮醫療保險工作,把城鎮醫保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市政府常務會議多次專題研究、安排、部署城鎮醫保工作,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並相繼出台多項相關政策,將國有困難企業職工、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在校大學生及職業院校學生、農民工及失地農民等納入城鎮醫保範圍,城鎮醫保體系逐步健全,醫保覆蓋面穩步擴大,目前已基本覆蓋到城鎮所有從業人員和居民。職工參保人數20xx年為17萬人,20xx年底達到47.3萬人,參保率94.4%。居民醫保20xx年啟動時登記參保25.4萬人,20xx年底達到60萬人,其中參保繳費37.7萬人。全市城鎮醫保定點機構133家,定點零售藥店246家,基本滿足了參保人員看病購藥的需要。

二、醫保基金運行整體良好,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20xx年實行城鎮醫療保險基金市級統籌後,醫保基金規模迅速擴大,醫保基金支付比例穩步提高,職工醫保政策範圍內平均支付比例提高到76%,居民醫保提高到60%。醫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不斷提高,職工醫保從原來的10萬元左右提高到20萬元(其中基本醫療封頂線10萬元,大病互助基金10萬元)。起付線逐步降低,其中職工起付線平均降低了30%,居民起付線平均降低了40%。門診急診搶救和職工15種門診特殊慢性病也納入統籌基金支付範圍。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擴大到2196種。20xx年全市享受醫保待遇的城鎮職工35178人次,由基金支付醫療費用40328萬元,居民16747人次,由基金支付4409萬元。目前,全市城鎮職工醫保基金累計結餘3.2億元(含個人賬户:.5億元),居民醫保基金結餘1.2億元(含中省市今年預撥財政配套資金6129萬元)。

三、醫保管理逐步規範,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市人社部門先後制定並完善了《渭南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辦法》、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管理辦法》、《報銷程序》等10多項制度性規定,使城鎮醫保管理和經辦流程不斷完善,醫療保險管理和經辦工作基本實現了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加強和完善了對定點單位的管理,建立了對定點單位的培訓、巡查、考核、獎懲機制。加強了醫保基金管理,不斷完善監督機制和內部審計制度,沒有發現基金流失問題。建立了信息網絡平台,經辦機構、定點醫療單位和零售藥店初步實現了信息化管理。

加強了經辦隊伍建設,規範了經辦人員服務行為,有效提高了管理水平。報銷程序不斷簡化,實行了住院報銷“直通車”。全面推行便民服務,醫保“一廳式”辦公受到參保羣眾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

四、衞生服務網絡逐步健全,羣眾就醫環境明顯改善

與醫保制度的建立健全相適應,我市衞生基礎設施建設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全面加強了各級醫療衞生設施建設。特別是大力發展城市社區衞生服務,已初步形成了以社區為平台,以社區衞生服務站為基礎,以居民為中心的社區衞生服務網絡,初步形成了“小病進社區,大病到醫院”的居民就醫新模式,為城鎮居民提供了較為價廉、便捷的醫療服務。同時,積極在韓城市、大荔縣試點公立醫院改革,縣級醫院與鄉鎮醫院實行一體化管理,基本實現了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品分開、營利與非營利分開的目標定位,羣眾就醫更加方便,就醫環境逐步改善。

存在問題

我市城鎮醫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城鎮醫保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但是,與醫療衞生體制改革的目標相比,與人民羣眾的期望相比還有差距,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

一是實現全員參保難度較大。城鎮醫保制度要求全覆蓋,但目前我市全員參保還有空擋。困難企業無力繳納醫保基金使職工不能參保,下崗職工無收入無力參保,靈活就業人員有病參保、無病斷保,致使少數職工未能參保。城鎮居民醫保啟動僅兩年多時間,由於居民對醫保政策瞭解較少,認識不足,致使參保率偏低。加之鄉鎮所在地的農業居民與城鎮居民有重複登記現象,致使登記人數多,實際繳費人數少,這些都影響了城鎮醫保的全覆蓋。

二是管理服務水平有待提高。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後,一些縣級醫保經辦機構責任管理意識淡化,審核把關不嚴,增加了基金的運行風險。城鎮醫保計算機管理系統還不完善,且縣際、區域之間參差不齊,個別縣住院報銷還停留在手工結算階段,對參保對象數據的錄入也依賴手工操作完成,與定點醫院、藥店不能實現信息共享,給參保人員辦理醫保業務帶來諸多不便。經辦機構基層一線專業型工作人員不足,醫管專業人才缺乏,經辦隊伍整體業務能力有待提高。基金使用管理仍需加強,基金支付比例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患者實際承擔的醫療費用仍然偏高,存在普通人家因一人患病住院而使全家生活窘緊甚至因病致貧的現象。

三是就醫成本虛高。公立醫院改革緩慢,以藥養醫問題沒有根本改變,過度醫療問題依然突出。醫療擴張性消費狀況比較嚴重,一些大型設備、貴重醫用材料的使用率偏高,大處方、濫檢查等現象依然存在。部分醫療機構的過渡醫療和醫療衞生服務行為的不規範,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也增加了醫保的成本。

四是社區衞生服務水平較低。大多數社區門診存在着服務功能不全、人員素質不齊、設備配套不足、技術力量薄弱等狀況,不少軟、硬件建設達不到上級規定的標準,患者首診、康復沒有有效分散在三級以下醫院,還不能完全滿足參保居民“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的基本要求。

保險調研報告範文 篇4

中國保險需求模型預測

國內外經濟學者採用的保險需求預測方法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三種:一是基於計量模型作出的預測;二是基於相關指標作出的預測;三是專業機構對單個指標作出的預測。出於準確性原因考慮,我們選擇了基於計量模型的預測方法。採用這種方法,對保險需求影響因素和模型的選取,可以為我們提供較好的借鑑。第二種方法即基於相關指標作出的預測方法,以及專業機構的個案需求預測方法,在這裏只是作為第一個方法的補充或驗證。

由於影響人身保險需求和財產保險需求的因素存在着比較大的差異,所以,在預測及其分析時,將兩者進行了分別處理。

人身保險需求預測

為了避免目前已有研究成果中未做檢驗而可能導致的偽迴歸現象,我們同時採用多元迴歸和麪板模型。多元迴歸模型的形式是:

模型解釋變量的假設有三個:一是假定20xx年GDP增長率為9.405至20xx年的增長率為7.2%;二是假設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率低於GDP增長率的一個百分點;三是假設根據往年數據,人口死亡率每年遞減0.01%。這樣一來,得出如下人身保險需求預測結果。

財產保險需求預測

由於財產保險各險種的影響因素存在較大差異性,我們對需求整體規模進行預測時,只選取國民收入(GDP)和固定資產投資這些較為重要的影響因素。而且,考慮到它們之間的相互而非單方面作用關係,我們選用了向量誤差修正模型。這樣一來,就有了三種預測,第一種是隻包含固定資產投資的模型預測;第二種是隻包含國民收入的模型預測;第三種是既包括固定資產投資,也包括國民收入的模型預測。假定20xx年至20xx年平均通貨膨脹率約為2.5%。

根據預測模型,未來5年中國保險業的增長情況是:人身保險的平均增長率是15.6%;財產保險的平均增長率是16.9%;平均增幅為16.2%。

如何看待這個預測結果?有三點需要説明:一是預測結果只能是一個參數,不能是一個定數。二是要警惕“模型拜物教”的影響。三是要權衡模型預測結果的利與弊。

採用模型對保險供求總量進行預測,有兩個問題沒有辦法確定:一是模型預測需要的條件很多是假設條件;二是模型本身也是對現實作出的一種假設。因此,模型預測結果不一定能夠代表中國未來5年真實的保險需求。

那麼,真實的保險需求究竟是多少?

最近瑞士再有一個研究報告説,人均收入介於20xx至10000美元之間的國家,保費收入的增長會比整個經濟增長平均快1至2倍。那麼,我們預測的結果只是瑞士再預測的下線,即1倍的預測數。如果是2倍,那麼,增長率應該是21%以上。簡單的説,如果期間工作做得好,增長率可以達到為16%,甚至可以達到21%以上。

保險供給預測與分析

保險市場的供給能力通常用三個指標來反映:一是保險市場結構和企業數量;二是保險經營資本所承擔的風險的密集程度,常用償付能力指標和部分財務指標進行衡量;三是投入保險經營的資本規模和資產規模。按照這些指標,我們用三種模型,即法定最大自留額方法、肯尼係數方法、償付能力額度方法,分別對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的供給能力進行預測,結果如下:

(一)財產保險能力預測結果:

20xx年財產保險公司的資本為285.3億元,20xx年為306.4億元,資本的年均增長率為1.4%。

(二)人身保險供給能力預測:

採用與財產保險供給能力預測相似的方法,預測我國人身保險供給能力,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如果將償付能力充足率選定在100%,到20xx年底,我國人身保險供給能力缺口約為33億元。如果將償付能力充足率選定在120%,償付能力缺口預測值約為235億元和540億元。即到20xx年底,人身保險供給能力缺口大約在235億元,也就是説,人身保險資本缺口約為235億元。如果將償付能力充足率選定在150%,償付能力缺口預測值約為540億元。人身保險供給能力缺口大約為540億元,也就是説,人身保險資本缺口約為540億元。

三種預測方法的結果同時顯示出,保險供給能力存在缺口,且有擴大之勢。同時,不管是財產保險還是人身保險,供給能力都不能滿足保險需求的需要。靠供給拉動需求,其作用的空間是有限的。所以,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在一定意義上説,中國保險市場存在不同程度的危機問題。保險市場危機形態有兩種:一種是需求約束型危機;另一種是供給約束型危機。目前則表現為一種帶有供給約束型特徵的危機。

回顧我國20年的發展路程,任何一項經濟改革的成功,都離不開思想意識的轉變。沒有市場意識,不可能有市場經濟;沒有法制意識,也不可能有法制經濟。同樣,沒有風險意識,就不可能有風險經濟。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應該在經濟學辭典里加一個“概念”,那就是“風險經濟”。在社會學辭典裏也增加一個“單詞”,那就是“風險意識”。這樣一來,在我們國家經濟生活中就應該有了3種經濟、3種意識:市場經濟、法制經濟、風險經濟;市場意識、法制意識、風險意識。

只有風險意識增強了,與風險意識相聯繫的保險意識才能樹立起來。風險意識、保險意識是中國潛在保險需求向現實保險需求轉化的前提條件。推進保險業的發展,首先要提高風險意識。因此,我們向全社會發出一個呼籲,建議在我們的國家生活中,大力倡導風險意識。

保險教科書把保險分成自願保險與法定保險沒有錯。但如果把自願保險與法定保險對立起來就不對了。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過程中,有人擔心推行法定保險會影響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認為,這樣的認識是不對的。法定保險和自願保險都是市場經濟所需要的。

瑞士是世界上保險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它的保險密度是5660美元,排在世界第一位。究其原因,一是樹立全民保險意識;二是推行法定保險。在瑞士,不僅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屬於法定保險,就連火災保險也被列入法定保險範疇。將法定保險作為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每個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必須購買這些保險。長此以往,就慢慢形成了一種深入人心的、自覺遵守的保險消費習慣。

保險調研報告範文 篇5

摘要:近年來,隨着經濟結構調整,煤炭產能過剩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在調整期間由於煤炭價格、產量等因素的限制,再加上市場無情的衝擊,致使煤炭企業經濟效益迅速下滑,從而直接影響了煤炭企業社會保險繳納的問題。本文以山西省某煤炭企業為例進行了調研,根據煤炭企業的具體情況及省相關政策在具體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煤炭企業;社會保險繳納

一、煤炭企業生產經營概況

山西某煤業有限公司於20xx年成立,為股份制企業。原為多家股東組成,20xx年公司又重組經營。該公司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20xx年之前,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年均盈利20162。96萬元,曾榮獲煤炭工業先進煤礦等多種榮譽稱號。自20xx年以來全國煤炭經營形勢整體下行,煤炭市場陷入寒冬,該公司在生產經營方面受到了巨大的衝擊。20xx年至今煤炭售價大跌,由原來的395元/噸下降到185元/噸;企業利潤逐年下滑,對外欠款逐年增加,截止20xx年9月共欠外債23039。02萬元,以20xx年10月數據計算,資產負債率高達93。09%。企業人員流失嚴重,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巨大危機。

二、煤炭企業社會保險繳納現狀

鑑於上述情況,企業各項社會保險出現了不能按時繳納的問題。截止20xx年10月末,公司各類保險共計欠繳15730。68萬元。各類社會保險欠繳,給企業、職工和當地政府都帶來了各種問題及隱患。養老保險欠繳,解除勞動合同職工的養老保險就不能正常轉移,給職工再就業造成了困難;職工無法正常退休,給退休職工的正常生活帶來了麻煩。失業保險欠繳,失業人員就不能正常申領失業保險。醫療、生育、工傷保險欠繳,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醫療保險不能正常轉移,在職職工不能正常享受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報銷。住房公積金欠繳,職工不能足額領取住房公積金,對有意購買住房職工的正常貸款、擔保也造成了影響。綜上所述,以上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企業和職工的矛盾不斷加劇,不僅造成了不小的社會隱患,還對企業凝聚人心、走出困境產生了不利影響。經調查煤炭企業欠繳社會保險的情況較為普遍。針對以上問題,公司也採取了很多措施,以減輕社保壓力,緩解社會矛盾。如在資金排序上,除必要的生產性支出外優先滿足社保資金需求。儘管如此,由於企業在資金上確實存在很大困難,社保拖欠問題的解決事倍功半、收效不大。20xx年10月經公司相關領導與所在地政府、人社局、養老中心、國土局等有關部門召開座談會,針對企業與政府部門審批環節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了交流和協商,結果達成如下解決企業訴求的一致意見:一是關於欠繳養老保險不予辦理企業職工退休問題。解決辦法,繳清20xx年的即可辦理到齡退休職工的退休手續,並補繳齊退休職工的養老保險金。二是醫療保險的解決辦法同上,職工即可報銷醫藥費。煤炭企業社保問題得到了初步解決。

三、煤炭企業拖欠社會保險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20xx年下半年到20xx年上半年煤炭市場整體經營形勢嚴峻,煤炭售價過低,企業經營成本壓縮觸底、虧損嚴重,企業資金流動困難甚至出現斷流,無力負擔社會保險。二是由於各種原因企業未能享受政府部分利好政策。20xx年山西省社會保險局下發了晉社保局發[20xx]15號《關於山西省困難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有關問題的通知》文件,但是享受這一政策的前提條件是,企業必須被認定為困難企業。根據晉政發[20xx]43號文件中規定,認定困難企業需同時具備以下條件:一是20xx年12月底前,已依法參加社會保險,並按規定履行繳費義務;二是自20xx年三季度至20xx年一季度,企業連續一個季度以上利潤指標同比下降30%以上,出現嚴重虧損,資金週轉困難;三是20xx年1月以來企業沒有裁員,且承諾年內不裁員、不降低一線職工收入。

但大部分煤炭企業從20xx年下半年開始,經營情況就已經惡化,承擔20xx年度的社會保險費用較為困難,不能滿足文件規定的第一個條件;除此之外還有季節性波動等原因導致不能滿足文件中規定條件的第二條件;因此這些企業不能被認定為困難企業,不能享受利好政策。三是部分舊有政策規定製度不符合煤炭企業目前經營現狀下的發展要求。例如按照“五險統徵”的要求,五險必須同時繳納。企業想要抽調部分資金解決部分急需解決的社會保險問題,政府因政策限制不能協調配合,這種情況也確實存在。在目前企業資金流轉困難,經營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嚴格執行“五險統徵”的規定,也確實不利於社保拖欠問題的解決。

四、關於煤炭企業社會保險拖欠問題的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建議如下:

(一)鑑於困難企業認定難的問題,請政府相關部門在困難企業認定上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操作,放寬部分條件,降低認定門檻。這樣對改善企業經營情況,緩解企業資金流動困難,解決部分企業職工退休難、再就業難等實際民生問題具有極大的幫助。

(二)企業出現拖欠社會保險的問題,根源在於近年來煤炭企業長期虧損,企業資金困難。所以希望政府繼續加大對煤炭企業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對企業的發展方向進行指導,幫助煤炭行業儘快扭虧為贏,實現煤炭行業健康向好發展。

(三)企業要進一步自強自立,深入分析造成煤炭市場寒冬的自身因素,總結經驗教訓,積極深化機制體制改革,進行技術革新,發揮愈挫愈勇的精神,凝聚百折不撓的勇氣,戮力改善企業經營狀況,再創煤炭企業的新輝煌。(四)全省要深化煤炭企業改革,在煤炭產品深加工、轉產等方面給予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促進山西經濟發展,使現有煤炭企業逐步迅速扭虧為盈,最終靠企業自強來解決相關社會保險繳納問題。

保險調研報告範文 篇6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計算機網絡技術迅速發展,人類信息時代大大提速。全球性信息化和網絡化進程為現代社會發展創造了更高的效率。對於現代化金融保險企業而言,加強計算機網絡建設,推進信息化建設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提高工作效率,進而加快全面創新,促進金融保險企業管理水平迅速提高。

為合理規劃和建設金融保險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在此過程中,我對總部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的都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企業信息化方面的調研,便於其他金融保險機構更好的借鑑。報告從信息化建設現狀、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加快信息化建設的對策三方面進行闡述。

一、信息化建設現狀

1.管理信息系統向大後援應用階段發展,總部管理控制能力逐步在增強。

本次調研的都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於20xx年10月19日開業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公司的主要經營範圍包括:機動車輛保險、財產損失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短期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保險資金運用業務,以及經保監會批准的其他業務。

都邦保險公司在計算機網絡建設和信息化建設方面,基本上已經建設覆蓋全公司的綜合管理系統,並強化總部各部門之間、關聯分公司之間的實時溝通與協做,規範管理流程,加強內部控制和風險防範,實現跨地域、跨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管理信息系統從總部、各分公司、各部門、每個員工的局部單獨應用,逐步向跨部門、跨機構集成應用的階段發展,總部對下屬分公司的實時管控能力、業務協同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如都邦保險公司在全國擁有分公司32家,分支機構多達400餘家,服務網點500餘家,其分支機構基本全部實現了OA辦公系統、核心業務系統、銷售管理系統、財務SAP系統及網上培訓系統的上線運行,進一步規範了各分支機構的運營管理、銷售管理、財務管理及培訓管理等流程,強化了保費收入、業務費用、考核管理和培訓等關鍵控制點的事前和事中控制。

2.深入應用保險信息化系統,為做強、做大保險主業提供強有力支撐。

現階段,都邦保險公司立足於保險行業,在保險業務的各環節大力推廣網絡應用信息技術,建立了統一的業務系統標準和業務運營標準,不斷的規範業務流程和操作標準,推動保險創新產品,提升市場競爭能力和知名度。網絡信息化已成為眾多現代化企業提高工作效率、產品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3.積極推進電子商務項目,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競爭力

保險在中國已經有近200年的歷史。1979年4月,國務院同意恢復保險業務。20xx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對保險業做出“高水平、寬領域、分階段開放”承諾。20xx年5月底,中國保險業總資產已突破1萬億元。與此同時,電子商務也已登上歷史的舞台,並且已逐漸取代傳統的銷售模式,是對現代銷售模式變革創新的促進。太平洋集團公司董事長説:新技術正在改變這個世界,改變我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對企業原有的商業模式也提出了新的問題。構建以客户體驗為中心的新的商業模式,其特點就是以客户需求和客户體驗為核心。沒有這個特點,這個商業模式是沒有時代特徵的。缺乏時代特徵的商業模式會導致企業在競爭中落敗,不要説發展,生存都會有問題。

在調研期間,都邦公司充分發揮保險行業的人才和信息網絡的優勢,深入開展了網上在線銷售、網上支付、第三方銷售平台等電子商務項目,取得明顯成效。但都邦公司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和同業相比尚存差距,如人保、平安、陽光等保險公司已實現了網絡銷售的多種功能,而且平安保險公司已在20xx年實現了10億元保費收入的佳績。網上產品銷售,既降低了運營成本、規範了業務流程,又規避了暗箱操作,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公司的品牌價值也會得到提升。平安保險公司將產品銷售與電子商務系統整合在一起,使保險產品更貼近市場、貼近客户需求,使保險市場發展速度大幅提升。

4.大力開發利用信息資源,提高了科學決策和技術創新能力

在調研過程中,都邦保險積極通過數據挖掘、信息網站、知識管理等,加大力度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實施信息分級共享到下屬機構,為管理決策和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持。都邦保險採用統一對外門户平台,建立了40餘個信息門户,上網信息幾十萬個文檔,全公司員工通過信息門户系統實現了對網上信息和服務的共享,提高了效率。

但同時我們也發現,都邦公司在面對新的市場要求時,必須要增強創新意識,不受過去的模式和經驗所限,要敢於用新的視角來分析問題,用新的工具來解決問題,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要重視新技術在經營管理中的運用,努力提高互聯網技術、移動通訊技術、雲計算技術的運用水平,把信息技術作為創新的重要引擎,優化客户界面,降低經營成本,防範經營風險,提高運營效率,推動企業的.發展。

5.信息化基礎環境進一步改善,為加快發展並實現公司戰略目標做必要的準備

首先,都邦保險公司積極建立總部的信息網絡平台,以總部為核心,建立了覆蓋全國32家分支機構安全高速的專用OA辦公管理系統,有效支持了日常運營、財務管理、辦公等各項保險業務管理的應用。其次,都邦公司基本建立了總部的信息數據中心,將分散在管理中的各環節及各分支機構的業務數據資源進行整合,基礎數據存儲零亂、信息資源共享困難等問題得到不同程度地解決。再次,各類系統的信息化標準規範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為各種信息系統實現集成、共享創造了條件。最後,都邦公司信息化建設組織領導工作進一步加強。信息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主要由信息技術部門負責管理,強化了信息化工作集中管理,並自20xx年以來,都邦公司每年都會召開專門的信息化工作會議,加強公司信息化管理,對公司的信息化建設做重要的部署,根據戰略規劃,明確了下一步信息化建設發展的目標。

二、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都邦保險公司的信息系統不能滿足公司快速擴張的迫切需要,這種供求不平衡性直接影響業務的發展和管理的效率。

在大多數注重管理的企業中,新的應用需求增長速度要比數據處理部門所能提供的服務快得多,同樣都邦保險也存在此類的問題,都邦保險20xx年10月成立,三年間的時間已從最初的6家分公司,發展到全國32家分公司,

速度發展非常快,但公司的信息化建設完全不能滿足業務高速發展的需要,存在諸多的瓶頸,如系統人才匱乏、系統改造週期長、服務商質量評估及信息更新時效等問題,都直接影響到管理效率及業務發展。

2.投入成本有限,難以推動信息化建設可持續發展。

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持續的成本投入和資金支撐,而在實際的公司運營過程中,百萬千萬的成本投入也未必能使系統建設立竿見影。但是如果項目投入沒有能夠給公司帶來相應的效益增長和效率提升,那麼企業決策者無疑將揹負巨大的壓力,導致在信息化投入方面慎之又慎。相比保險行業的特殊性,盈利週期長,短期內難以見到收益,所以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是長期的,也是相當巨大的;

3. 總部信息化管理和技術隊伍參差不齊,難以承擔各分支機構根據公司發展戰略建設全局性的重任,難以推動信息化建設廣泛開展。

保險企業內一般都存在信息技術人才匱乏,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都邦保險每年都會有相當一部分信息技術人員的流失,同時也會去全國部分院校進行人才的招募工作,保證整體信息技術團隊的飽和性。但是要針對公司的業務實際定製個性化的管理信息系統,在人員流動較大的情況下,要想在技術和服務方面得到可靠的保證是很困難的。

同時,在保險企業之中,普通員工由於專業上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導致對網絡信息化的理解存有差異,在使用計算機和網絡開展工作的技能亟待提高。

三、加快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1.立足於保險行業實際,制定合理可行的信息化建設計劃。

在信息化建設時,需要從公司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科學的計劃,既要重視近期建設,仔細研究“戰術”,把工作做到實處,也要考慮長期發展,認真思考“戰略”,確保可持續發展,避免造成各機構、各部門、各項目成為“信息孤島”,使信息資源沒有互通,沒有共享,造成信息資源的浪費。同時要防止軟硬件的重複建設和投資,要把有限的人財物的資源充分發揮作用。

2.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強化信息化集成意識,充分發揮網絡優勢。

可靠、高效、安全的網絡系統,對於保險公司而言,在決策、計劃、領導、控制等各個環節都起着關鍵的作用,它能夠幫助各級領導制定決策、分析形勢,也可以輔助各層級的管理人員高效的開展工作,解決問題。

加強公司員工的信息化意識,加大對各層級員工計算機基礎技能的培訓,從繁瑣的辦公方式解脱出來,同時要增進大家對新型技術的敏感度。為此,各級員工在工作中應當多思考、多分析,一方面要強調操作規範,一方面要優化業務流程,同時大膽採用先進的技術,主動改進落後的的工作方式。

3.加強技術力量,推動信息化建設

要推動保險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足夠的技術保障必不可少。一方面可以吸收專業人才加入企業信息化團隊,充實專業技術力量;另一方面可以選送現有技術骨幹力量參加相關學習和培訓,提高知識水平,培養出一支技術過硬的科技隊伍。企業自身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使信息化建設就能夠得到基本的技術保障。另外,還可以與專業的網絡服務公司建立全面合作關係,充分利用他們的信息資源,為企業提供更為廣泛有力的技術支持,進而不斷完善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4.規範系統管理,保證運營網絡良好運行。

計算機網絡既有它快速高效的一面,也會有信息安全隱患和威脅的一面。在公司日常運營過程中,軟硬件的故障、病毒的侵染、黑、客的攻擊都是我們日常所要面臨的問題。為了保證系統網絡能夠正常運轉,保護系統數據的絕對安全,使網絡系統的功能在工作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應當加強對其進行規範的管理,不斷強化員工規範使用網絡資源的意識。

四、報告綜述

保險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是一項複雜的工程,它需要保險企業自身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良好的經營狀況,還要同時滿足功能完備、快速高效、安全可靠和便於擴充等各方面的要求,存在着投資大,有一定風險和投資期長等問題,所以應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在做好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開展信息系統建設。

計算機網絡是為了在企業高速運行而搭建的電子平台,計算機網絡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它伴隨着企業的發展,會同企業一起成長,同時也只有把它與公司各項實際運營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在計算機網絡建設中積極創新,加快信息化的發展,能夠促進公司的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可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從而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市場競爭中確立更大的優勢。

保險調研報告範文 篇7

工傷保險制度是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工傷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工傷風險的重要途徑,其覆蓋面廣、涉及職工職業領域之大以及其社會保障功能,是其他社會保險險種所不能比擬和替代的。也正因為其社會保障功能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原因,使其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前提下,對保障工傷職工,特別是農民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顯得尤為重要。我國自20__年1月1日實施《工傷保險條例》以來,形成了以《勞動法》為核心,以《工傷保險條例》為基礎的工傷保險法律體系框架,行政法規所具有的權威性和強制性為維護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特別是20__年6月1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關於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對保護農民工傷職工這一特殊弱勢羣體的合法權益提供了政策依據。我縣工傷保險工作現狀

我縣截止20__年3月底,全縣各類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約850户,除去約170户停業户外,其餘680户共有職工約38000人,其中各類參保單位約350户,參保職工約24500人,在參保單位總户數中破產停業户約200户,職工人數約11300人,未參保單位約330户,職工約13600人。在參保單位之中,基本能夠正常營業並繳納工傷保險費的單位約60户,佔參保營業單位户數的40,佔營業單位總户數的12.5;職工人數約7000人,佔參保營業單位職工人數的53,佔營業單位職工人數的26.2。在全縣各類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的所有職工人數中,農民工約有19000人,佔全部企業和個體工商户職工總數的50,而參保農民工僅約2700人,僅佔農民工總數的14.2;且約86未參保的農民工主要集中在煤礦、鐵礦、磚廠、石料場以及冶煉、製造等勞動密集型、工傷高風險的行業。從近年我縣工傷事故發生情況看,農民工工傷事故發生人數約佔到了工傷事故總人數的75左右;且農民工在工傷認定、醫療救護、康復及待遇補償方面頗費周折,因而農民工的職業安全與工傷保險在我縣發展縣域經濟,構建和諧安陽縣的建設過程中成為政府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

農民工傷職工合法權益被侵害的主要原因

就我縣農民工特別是農民工傷職工在維護其合法權益方面遇到的困難來看,造成農民工傷職工合法權益被侵害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對工傷保險特別是為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認識不到位。調查中發現,各類企業普遍存在工傷保險“不夠本”和“不划算”的錯誤認識。有的企業認為,農民工素質低,人員流動性大,人員不容易管理,加上企業的“近視”行為,只顧眼前既得利益,只算眼前帳,認為為他們參加工傷保險會增大企業成本,不利於企業在競爭中的生存和發展,因而不願為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且在農民工發生工傷事故時,許多企業不但不積極救治,反而百般拖延、拒絕支付農民工補償、醫療救治等合法費用。

2、農民工勞權保護存在制度上的漏洞。我國勞動者權益保護方面的強制力度小,對資方違法的處罰力度和對勞動者應予補償方面的保護力度均較小,客觀上起了保護資方利益,損害勞動者利益的作用。如在勞動合同的訂立方面以及在對拖延、拒絕支付工傷職工補償的處罰方面,強制措施和力度在資方面前顯得蒼白無奈。

3、農民工自身維權意識淡薄,特別是對工傷保險政策缺乏足夠認識。調查中發現,許多農民工對勞動法、對工傷保險知道的很少,把工傷保險混同為商業性保險,甚至認為工傷保險是“正式職工”的事,與自己這些“臨時工”不沾邊。

切實維護農民工傷職工合法權益的途徑和措施

鑑於安陽縣農民工工傷保險狀況和造成農民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被侵害的具體情況,為了切實有效地維護農民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作為政府應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大對農民工特別是農民工傷職工所享受合法權益的宣傳力度。政府應利用各種媒介資源加大工傷保險普法宣傳,使廣大職工能夠自覺運用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使廣大企業能夠從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以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對待工傷保險工作,充分認識給職工特別是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的重要意義,充分認識對農民工傷職工給予合法補償和積極救治的重要性,為維護農民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2、加大對工傷保險工作的推進力度。政府通過調動各方面的社會資源和力量,加大工傷保險工作推進力度,例如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加大行政干預,引導和迫使企業參加工傷保險;通過對侵害農民工工傷保障案件的查處、制裁,使未參加工傷保險的企業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應擔負的法律義務,提高它們參加工傷保險的積極性,為維護農民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3、在從總體上抓好以上兩項工作的前提下,在當前維護農民工傷職工合法權益具體工作的各個環節上,要解放思想、拓展思路,解決好每一個環節上的具體問題。例如在工傷認定、待遇補償方面,政府在積極為農民工傷職工依法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同時,可協調勞動保障、工商行政、安全生產監管、環境保護、公安司法、信訪等行政部門以及社會名流,組成一個由政府負責組織的、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除依法行政外最有處理農民工傷職工工傷保險問題的權威機構,以便使在當前形勢下最快、最好、最大限度的把切實維護農民工傷職工合法權益的工作落到實處。

20__年7月12日

保險調研報告範文 篇8

養殖業保險試點工作是遼寧省一個新生事物。20xx年,按照省市縣各級畜牧業保險工作的統一部署,中華財險與人保財險共同承擔20xx年黑山縣養殖業保險試點工作。3月15日,黑山縣政府召開養殖業保險啟動大會,全面啟動20xx年黑山縣養殖業保險工作。通過三個月的宣傳和實際試點操作,養殖業保險呈現出平穩推進,農户的保險意識和風險防範能力不斷提升,為涉農保險全面鋪開積累了經驗。

一、試點情況

(一)業務範圍。中華財險負責黑山縣養殖業保險市場份額30%的業務規模,包括新興等5個防疫所管轄的9個鄉鎮,共122個村。

(二)試點項目。目前開展的養殖業保險項目有育肥豬、能繁母豬和奶牛保險三個險種。其中,育肥豬保險期限為150天,每頭豬保費30元,農户自負6元,死亡賠償標準為 20-40公斤賠償200元、40-60公斤賠償300元、60-80公斤賠償400元、達到80公斤賠償500元;能繁母豬保險期限一年,保費60元,農户自負12元,死亡賠償1000元;奶牛保險期限一年,保費420元,農户自負84元,死亡賠償7000元。

(三)承保情況。截至6月16日,承保總數為203002頭。其中,能繁母豬18116頭;育肥豬184534頭;奶牛352頭。承保總筆數569筆,總保費6770820元;個人部分保費(20%)1354164元,參保農户6533户。

(四)理賠情況。截至 6 月23 日,中華財險共受理出險報案1777 起,已決件數764件,已決賠款573044 元;未決950件,未決465835元。

二、主要做法

政策性養殖業保險是黨和政府支農惠民的重要舉措,中華財險錦州中支作為承辦機構,高度重視,採取一把手掛帥,全力推進試點業務的穩健發展,全力把養殖業保險辦成政府的放心工程,農民的暖心工程。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強隊伍建設,配備精幹隊伍。

目前,參與日常養殖業保險承保和理賠工作主要有三部分人員:村級防疫員、鄉鎮防疫所協檢防疫人員和保險公司查勘人員。為保證養殖業保險穩步推開,中華財險錦州中支加強養殖業保險的隊伍建設,配備精幹隊伍,一是將中支農險部4人全部投入養殖業保險的工作中,另外又從公司客服抽掉1人加強養殖業保險的理賠工作,黑山縣服務部4人全部投入養殖業保險的承保理賠的工作中來;二是從黑山招聘5名專職查勘員,常駐5個鄉鎮防疫所,主要任務是隨時與防疫員、協檢員一道完成養殖業保險的查勘定損任務;三是強化人員專業素質培訓,公司先後組織三次專題培訓,提高協檢員的承保、理賠和合規操作能力。

(二)加強硬件建設,配備理賠設備。

按照養殖業保險理賠要求,中華財險為5個動監所配備了5台符合防疫要求的理賠查勘車,實行24小時無假日上門查勘理賠服務。同時配備6台手機移動查勘設備,現場查勘完畢後及時將照片上傳公司的理賠系統,保證了查勘定損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三)加強流程管理,規範承保操作。

公司以村、社、場為單位組織投保,填寫承保清冊簽字,防疫員協助收取保費,與投保人一併將保費送交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為其開具收款收據。

(四)加強理三方聯動,快速查勘定損。

在農户報案後第一時間,中華財險查勘員與防疫員、協檢員三方一併到出險位置,現場對保險標的查勘取證。每天將出險標的“豬鋼子”帶回動監局核對出險數量,由防疫科長簽字生效,做到當日事當日畢。

(五)加強防疫管控,確保無害化處理。

查勘取證後,立即使用專用查勘車,將保險標的送到無害化處理點,進行無害化處理,採取保險公司查勘員1人、防疫員1人、動監局1人三方現場監督的方式,保證無害化處理過程落實。

(六)加強理賠服務,簡化賠款手續。

中華財險嚴格實行定損理賠公開到户和限期理賠制度。對於理賠款,通過省公司,將理賠款直接打入出險農户的直補卡,簡化了農户領取理賠款的手續,實現快捷理賠服務。

三、問題與建議

(一)保險覆蓋範圍不能完全滿足農户需要。

現行條款規定,投保育肥豬體重必須在20公斤以上。而實際情況是20公斤以下的育肥豬死亡率相對於20公斤以上的育肥豬較高,根據公司黑山養殖業保險三個月的試點數據,15-20公斤育肥豬死亡為512頭,佔死亡1551頭15公斤以上育肥豬的33%。參保養殖户強烈要求保險保障範圍要覆蓋15-20公斤這部分育肥豬,增加保險覆蓋面。

建議:一是將保險標的擴展到15公斤育肥豬;二是將賠償金額重新設檔,15-20公斤賠償200元,20-40公斤由現在賠償200元調整到300元,40-60公斤由現在賠償300元調整到400元,60-80公斤由現行賠償400元調整為60公斤以上賠償500元;三是擴大承保面所產生的風險,根據試點經營結果,適當調整收費標準。

(二)承保規模依賴於地方財政補貼能力。

現行政策規定,中央補貼40%,省級補貼25%,市縣補貼15%。對於黑山縣這樣的農業大縣,財政負擔較重,縣級財政能力有限,對養殖業保險的補貼難以承擔太大的負擔。

建議:加大省級財政的補貼力度,減輕縣級財政壓力。

(三)保險公司費用嚴重不足。

中華財險承擔着黑山縣5個鄉鎮防疫所管轄的9個鄉鎮,配備了5台專用查勘車,招聘了5名保險查勘員,並且公司農險部和黑山機構有4人專職服務於養殖業保險,目前費用壓力比較大,遠遠不能支撐開辦養殖業保險所投入的人力成本和固定費用。

建議:增加對保險公司經辦養殖業保險的費用政策支持。

保險調研報告範文 篇9

民生問題,是關係到社會經濟發展和穩定的重大問題,但由於種種原因,我國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緩慢,農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大大落後於城鎮居民,這已經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不和諧因素。中央政府從“三農”問題到推進新農村建設,再到__大報告首次單列篇章闡述“民生”問題,這些無不表明中國的社會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民生正成為我們黨工作的重點,而在當代中國,積極構建完善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已成為解決民生問題的重中之重了。本文試圖從農村社會保障的三個主要方面即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農民養老保險、農村合作醫療的現狀出發,探尋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80%,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對加快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農村經濟與社會相互協調發展,保持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覆蓋面低、資金來源不足等問題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如何完善我國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成為政府相關部門當前一項急需解決的重要任務。提高服務水平,進一步健全工作制度,規範各項管理,明確工作職責,加強協作溝通,形成工作合力,優化辦事環境,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服務技能,強化宗旨觀念,提升服務質量,有效做好各項社會保障工作,做到應保盡保,應收盡收,不斷擴大社會保障工作的影響力,着力提高廣大農村的社會保障工作水平。

一、農村社會保障的現狀

首先是傳統的農村社會保障功能削弱。在以前的舊中國,農村的社會保障是完全依賴着個人家庭的。"百善孝為先"。就是靠着這個"孝"字,靠着孝道,我們家庭中的老年人才得以有一個比較安穩的晚年。隨着社會發展和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農村家庭結構日趨小型化,出現了一對中年夫婦將要承擔雙方父母四人的"生老病死"和一個或兩個子女的撫養責任,這將使未來家庭不堪重負。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遠離家鄉,來到大城市裏打工,造成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等現象。

其次是農村社會保障任務加重。農村人口老年化問題日益突出。有資料顯示,截止20xx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到1.14億,佔總人口的10%;其中65歲以上人口1.1億,佔總人口的8.5% 。目前,全國70%以上的老齡人口分佈在農村地區,農村老齡化問題較為突出。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增長速度快於預期,並且以年均3.2%速度持續增長。人口老齡化導致社會勞動人口減少、社會負擔加重等一系列問題,客觀上進一步加重了農村養老的壓力。疾病問題

依然是困擾農民的瓶頸。雖然現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已經在農村實行起來,但那畢竟還只侷限在某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方,還不能全面的實行。在經濟落後的貧困地區依然數以億計的農民處於醫療無保障的困難境。農民工社會保障權益亟需保障,與城市的人相比,受到種種歧視,不僅就業機會少,而且就業後待遇不公。而且在保險待遇上也與正式工存在很大的差別。

最後是現有的農村社會保障水平低。有關社會保障水平的研究表明,社會保障支出佔GNP的比重,1991年全國是6.2%,城市是10.3%,農村是1.5%;至1994年,全國是6.0%,城市是10.8%,農村是1.3%。佔我國總人口80%的農村人口,只享有社會保障支出的10%左右,佔總人口20%的城市人口卻佔有近90%的社會保障費用。從人均社會保障費用看,城市居民是農村居民的20倍以上。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的實際水平遠遠低於適度水平,這種狀況至今一直沒有大的變化。

二、現在農村社會保障的主要方式

一是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國家和社會為保障低收入難以維持最基本生活的農村貧困人口而建立的社會救助制度。傳統的社會救濟方式一般不規範,不統一,實施中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救濟方式以臨時救濟為主,定期救濟以集體救濟為主,而且只對五保户和困難人口提供救濟。1995年國家民政部門在部分地區開展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試點工作,改革了以往的農村社會救濟工作,保障了真正困難的農村人口的生活。二十世紀末,全國農村實行最低生活保障的縣佔全國總數的90%以上,覆蓋農村人口近四個百分點。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由國家和集體籌集。但從目前來看,由於經費短缺,需要救濟的人很多,因此,該制度只能按照最低標準提供待遇,在經濟不發達的地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難以貫徹落實。

二是農民養老保險。隨着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生活水平的顯着提高,農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問題逐漸凸顯出來。計劃生育政策實行以來,農村家庭子女逐漸減少,老年人的比例逐漸增大,家庭的養老功能相對弱化。隨着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條件的改善,農村人口平均壽命也在延長,老齡化問題也比較突出。隨着近年來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步伐的加快,青壯年遠走他鄉,留住人口中老年人佔絕大多數,他們的生活保障問題逐漸呈現出來。依靠土地養老面臨風險,農民基本上還是靠天吃飯,況且農民失去土地是近年來我國農村一個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近年來,在我調查的家鄉及其周圍,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大約可以領取90元左右,這個政策對農村的老人來説可以解決最基本的生活問題。

三是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目前我國農村的醫療保險主要有合作醫療、醫療保險、統籌解決住院費及預防保健合同等多種形式,其中合作醫療是最普遍的形式。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支持,農民羣眾與農村經濟組共同籌資,在醫療上實行互助互濟的一種有醫療保險性質的農村健康保險制度,從20xx年起,中央和地方財政不斷增加財政投入,加強以鄉鎮衞生院為重點的農村衞生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衞生服務和醫療救助救助體系。但是農村的醫療衞生狀況並沒有多大的改善,特別是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空白點仍然較多。其主要原因表現如下:經驗不足、資金籌集十分困難、觀念難轉變、合作醫療管理操作難。

三、農村社會保障存在的問題:

一是範圍小,保障性差。現有的農民養老保險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均採取農民自願參加、政府和集體適當扶持的辦法。源於農民自身對保障的認識差異、實際支付能力不足和村級集體經濟扶持能力不同,以及地方公共財政缺乏對農民社會保障的現實支付能力,現有的農村社會保障形式、保障內容、保障水平等存在較大差異,總體表現為保障意識區域差異大、保障內容和形式缺乏規範、保障水平低和覆蓋面小、保障功能差。另外一些地方的鄉鎮企業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片面強調GDP和吸引外資,不考慮農民利益,在對農村勞動者的社會保障上基本上是一片空白,這種情況,損害了勞動者的基本權益,也影響了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二是保障水平低下。由於我國農村經濟長期處於極低的發展水平,農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也極其有限,所以他們用於社會保障方面的消費,也只能是一種低水平的社會保障。自1992年開始在全國推行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儘管民政部門和政府其他部門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但距離農民最基本的養老需求的滿足尚有相當距離。其次農村的醫療保障制度也基本上處於同樣的境地。農民很多情況下都陷入缺醫少藥、療費昂貴、毫無醫療保障的窘境,農村集體衞生室基本承包給了赤腳醫生,同時政府鼓勵社會化辦醫,農村出現大量個體開業診所,這為方便羣眾就醫、緩解就醫矛盾起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使各級醫療衞生單位已經從合作關係變成了競爭關係,縣鄉兩級醫院門診量下降,設備利用率低,特別是鄉鎮衞生院人才大量外流,而非專業人員膨脹。衞生資源在市場配置中更多地傾向了城市,有些地區農村再度出現缺醫少藥的局面,醫療價格大幅上升,有相當一部分農民醫療狀況惡化。有調查顯示,占人口80%的農村居民,僅享受社會保障的11%,可見保障水平之低。

三是資金籌措困難。目前農村社會保障的資金主要由個人或集體負擔,而由於國家長期對城市和工業的政策傾斜,導致農民收入水平低,多數農民沒有參保能力。有些經費緊張的地方,農村社會救濟工作處於停頓狀態,這樣不僅造成了資金來源的不足,降低了保障標準,而且也影響了農村參加養老和醫療等保障的積極性,加大了保障工作的難度。所以我國應儘快改變目前這種資金來源方式,尋找適合我國農村地區實際情況的多渠道的來源方式。

四是社會保障管理混亂。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的現狀是城鄉分割、多頭管理、各自為政。既無統一的管理機構,也無統一的管理辦法。從管理機構上看,部分地區在國有企業工作的農村職工的社會保障統籌歸勞動部門管理,醫療保障歸衞生部門和勞動者所在單位或鄉村集體共同管理,農村養老和優撫救濟歸民政部門管理,一些地方的鄉村或鄉鎮企業也建立了社會保障辦法。但由於這些部門所處地位和利益關係不同,在社會保障的管理和決策上經常發生矛盾。由於多家分割,政事不分,缺乏監督,使本來已經夠亂的管理體制更加混亂。另外,農村社會保障還存在發展不平衡,發展緩慢,對國民收入再分配功能差等問題。

五是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由於農村社會保障體制尚未確立,社會保障尚未立法,更沒形成法律體系,使農村社會保障工作無法可依,無章可循,致使農村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約束,資金使用存在風險大,無法解決保值增值的問題。有的將社會保障基金借給企業週轉使用,有的用來搞投資,炒股票,更有甚者利用職權貪污盜竊,致使基金大量流失,嚴重影響基金正常運轉。

總體看來,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的現實狀況存在着保障水平低、社會化程度低、政府扶持力度小、覆蓋範圍窄、法律制度缺失等諸多問題。農村社會保障不僅滯後於城市,而且滯後於農村自身對社會保障的現實需要。構建適應市場經濟的社會保障,即使説農村目前尚未達到城市那樣的燃眉之急的地步,但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在農村也已經是當務之急。農村社會保障的發展和推進關係到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健康發展,關係到農村的社會穩定,也關係到國家的社會穩定。在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條件下,要一下子就實現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太可能,但我們國家和社會要正確認識農村的實際情況,在增強農業生產能力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國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為更好地實現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城鄉融合和共同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努力!

保險調研報告範文 篇10

我市自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和實施以來,市政府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關於開展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有關精神,緊緊圍繞“社會保障全覆蓋”的目標要求,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來抓,不斷完善政策制度,加大擴面徵繳力度,加強醫保基金監管,醫療保險覆蓋面迅速擴大,醫療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基本形成了廣覆蓋、多層次的醫療保險體系,較好地保障了人民羣眾的基本醫療需求。截止今年5月底,全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64.05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人數37.88萬人,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人數26.17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1%,基本實現全覆蓋。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滾存結餘63416萬元,預計可支付12.2個月;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基金累計結餘19822萬元,預計可支付16.5個月。

着力加強制度建設,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體系逐步健全。市政府及人社部門堅持把政策研究和完善制度作為總攬,相繼出台了一些政策規定和辦法,完善了相關工作制度。目前,全市已建成了以職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為主,以大病統籌醫療保險、企業補充醫療保險為輔的多層次醫療保障政策平台,相繼出台了困難企業職工和軍轉幹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等羣體參加醫療保險辦法,基本滿足了不同人羣、不同層次的醫療需求。尤其是最近三年,各項政策的出台完善,使得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體系日趨健全。

着力加強擴面徵繳,城鎮職工和居民醫保基本實現全覆蓋。市政府及人社部門堅持把參保擴面和基金徵繳作為基礎工作來抓,採取積極有力措施,強力推進。將參保擴面納入政府目標考核管理體系,層層分解,將責任落實到各級各有關部門。同時,加強宣傳,增強了用人單位和職工參保意識和自覺繳費的積極性。近年來,我市醫保基金平均增幅在20%左右,為基金支付打下了堅實基礎。

着力完善醫保統籌機制,保障水平穩步提高。近年來,市政府及人社部門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則,不斷完善醫保統籌機制,持續提高城鎮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和支付比例,適當降低了轉院和藥品自付比例,增加了門診大額疾病病種和基金支付範圍,提高了部分病種支付限額,20xx年所有參保職工住院報銷比例都對應增加2個百分點;城鎮居民大病保險由15萬元提高到45萬元,有效減輕了參加患者個人負擔,提高了參保人員的醫療保障待遇。

着力強化監督管理,基金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市政府及人社部門切實加強基金監管,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事前監督、事中抽查、事後稽核的監管辦法,不斷加強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支預算管理和支付管理。一是強化了對醫療保險各個環節的監督審查,積極預防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運行中的各種違法行為發生,做到嚴把住院申報關、轉診轉院審批關,嚴把巡查預防關,嚴把費用報銷核查關,有效預防和打擊冒名住院、掛牀住院、利用虛假髮票等方式騙取醫保基金的行為。二是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管理。經辦機構對定點醫院實行服務協議管理,明確權利和義務,確定定點醫院的部分單病種限價標準和人均定額標準、監管方式和違約處罰措施等,引導定點醫院自覺約束醫療行為,依法依規為參保羣眾提供醫療服務。基本形成了制度、經辦、監督三位一體的醫療保險基金監管體系,從源頭和制度上杜絕違規行為,確保了醫保基金的安全。

着力優化經辦流程,提升醫保服務質量。市醫保部門加強醫保網絡信息化建設,從參保登記到繳費、待遇支付全部實現網絡辦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透明度。目前,已實現了參保職工可到太原市26家及省內已開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系統的醫院看病並即時結算醫療費用。市醫保部門在精簡優化業務流程上下功夫,規範了業務工作,簡化了就醫環節,改進了醫療保障服務,讓參保患者辦事更加便捷。

存在問題

我市的城鎮醫療保險制度實施以來,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

參保擴面和基金徵繳比較困難。擴面徵繳困難情況複雜:一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大都屬小微企業,員工數量少、用工期限短、流動性大、勞動關係建立不規範,擴面操作難度大。二是部分企業經營不景氣、虧損嚴重,出現大量欠費現象。三是有的單位和員工參保意識不強,法人代表過分追求自身利益,為員工參保和繳費的積極性不高。同時,基金收支面臨巨大壓力:今年1—5月份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當期結餘為-3433萬元,首次出現基金當期支出大於收入,給我市醫保基金支付帶來明顯壓力。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與新農合存在重複、交叉、遺漏參保現象。儘管明確界定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參保範圍,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與新農合分屬兩個系統經辦,城鎮居民以個人為單位參保、新農合以家庭為單位參保,造成了部分城鄉居民重複參保、財政重複補貼。這種制度分設、管理分割、機構重疊的運行機制,既提高了管理成本,又不利於城鎮化的推進。

醫療保險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醫療保險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監管工作量大,醫保制度改革要求降低參保職工個人醫療費負擔與“兩定”機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矛盾突出,對“兩定”機構的醫療監管方式和工作機制仍需進一步健全。

配套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一是醫保經辦力量有待加強。目前的醫保經辦機構專職工作人員不足,醫保管理專業技術人才缺乏。隨着城鎮居民醫保的全面展開,工作量大、涉及面廣,現有工作力量和辦公場所難以滿足日常工作需要。二是醫保配套建設有待完善。我市城鎮職工醫保系統開發較早且軟硬件投入經費不足,導致軟、硬件設施比較落後,難以滿足社會保障卡相關功能的推廣應用需求,給城鎮職工、居民參保繳費、信息查詢等帶來了極大不便。

幾點建議

進一步加強部門聯動,做好擴面徵繳工作。市政府及各職能部門要加強協作,形成人社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協作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整體聯動工作機制,促進醫療保險擴面徵繳工作向縱深拓展。要不斷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創新宣傳思路和方法,深入基層、企業、社區,以點帶面,將醫保政策宣傳好、講解透,通過有效宣傳,加快城鎮醫療保險向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及各類就業人員延伸,提高廣大羣眾對醫療保險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認知度,使羣眾自願參保、積極繳費,實現應保盡保。

進一步加大整合力度,積極推進醫保城鄉統籌。要學習借鑑先進做法,按照歸口管理、整合資源、政策並軌的思路,統一政策,統一信息採集,統一醫療保險檔案,統一窗口服務,逐步建立起統一的社會醫療保險體系,實現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種制度相互銜接流轉,提高醫保管理效率。有些問題屬政府及有關部門職權範圍內的,要及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有些問題需上級政府解決的,要積極反映,爭取支持。

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切實加大監管力度。根據醫保政策規定和工作實際,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規範辦事程序。一要建立定點醫療機構准入和退出機制,加強對定點醫院和定點藥店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杜絕漏洞。二要加強醫保經辦機構內部監督制約,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嚴格醫療費審核把關,縮短資金結算和撥付週期,為參保職工羣眾提供方便。三是加強基金監管,加大依法查處和打擊套取、騙取基金犯罪行為的力度,確保基金安全高效運行。

進一步核定支付標準,逐步提高醫療保障水平。要根據權限和基金使用結餘情況,在認真調查研究和科學測算論證的基礎上,適時調整醫保待遇水平,對醫療費報銷範圍、比例和最高限額,對單病種範圍和費用標準,對重症慢性病用藥範圍和報銷標準等進行合理調整,以適應醫療消費水平的需要,努力減輕參保職工醫療費負擔。

進一步加強經辦機構建設,提升管理服務水平。要加快醫保信息系統工程建設,科學配置醫保經辦機構現代遠程設備,全面提升醫療保險信息化管理水平。要加強經辦機構建設,配齊醫保經辦機構人員編制,給足工作經費,引進醫保管理專業技術人才,確保工作高效推進,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保險調研報告範文 篇11

比年來,黨中間、國務院明瞭發起擴大內需的目標。可是,消耗對經濟拉動的本領仍然偏低,消耗率已經降到改革開放25年以來的最低點。職工工錢增加遲鈍,特別是農民工羣體收益偏低,收益得不到保險,是消耗率連續走低的緊張身分。我國美滿的社會保險系統還沒有建立起來,人們對將來餬口生涯保險決議信念不敷,重儲蓄,輕消耗,成為消耗率連續走低的又一身分。

我市本年7月1日將進步最低工錢標準,由540元進步到620元,經過議定出台政策標準,保險職工的長處,進步了他們收益,有益於拉動消耗。另外一方面,還要穩步促成社會保險系統的改革,早日建立起全社會人員參加的社會保險系統,使百姓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居有其屋。屆時,百姓將不再辛苦攢錢,勇於把錢用於消耗。

建立美滿的社會保險系統,一項 重 要 的 內 容 就 是 加強 社 會 保險徵繳工作。自客歲全市展開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工作以來,建鄴區共查抄用人單位3010户,新增參保單位824 户,查抄人數4萬餘人,結束擴麪人數12034人,結束徵收金額903萬元,但存在的題目也不容忽略。

1、當前社保擴面工作中存在的題目

如今在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工作中存在的題目緊張表如今:

一是認識不敷。因為一些用人單位當真人對社會保險緊張意義認識的不敷,導致工作者應保未保、已保未繳、已繳停繳等現象家常便飯。在工作保險法律人員上門做工作要求其為工作者辦理參保手續時,他們總會採納“游擊戰”等各種方法來應付工作保險法律人員。凡是是本日去老闆不在,明天將來誥日去管帳不在。儘管老闆在也只談他的交易,把法律人員晾在一邊不睬不睬,常使得法律人員非常難堪。

二是用人單位法律意識不強。履行市場經濟後,用人單位根據市場 經濟的模式運行,履行自立策劃、自負盈虧,有些用人單位當真人只珍視經濟效益,不珍視保護工作者的合法權柄。諸如,用工事前過後不辦理錄用備案手續,不與職工簽訂工作公約,不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等,辦理上採納家長制、一言堂、老闆一人説了算,工作者誰發起合法要求,誰就隨時會被解僱走人的大略。

三是用人單位漏報、瞞報繳費基數。在稽查中,很多單位未能真正做到工錢收益與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對應干係,明白過失較大。如以現金式樣發放的崗亭營養費、保健費等,單位廣泛覺得那是對職工的福利,應作為福利費不計人社會保險繳費基數,而社會保險定義的福利費應是單位以什物式樣發放的福利費用開支。別的,很多企業改制履行了股分制,企業職工以持有的內部職工股分的多少年末分紅,而不作為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四是勞務人員的參保有盲區。比年來,外省市勞務輸出人員愈來愈多,但因為該部分人員的社會保險費已由用人單位匯至勞務輸出單位,致利用人單位謝絕為勞務人員參保,而該部分人員的社會保險干係也沒法核實。是以,對勞務人員的參保方法應儘快訂定,禁止參保人員及基金的流失。

五是制約辦法不力。儘管《工作法》和《工作保險監察條例》早已明瞭法則,對不按法則參保或踐諾繳費任務的單位和責任人可懲罰款,而在實踐工作中,可操縱空間太小,加上各個方面干係網等諸多幹擾身分的存在,懲罰辦法難以完全落實到位。

六是宣揚力度不敷。有些用人單位法人和工作者對參保政策明白甚少,造成不肯辦理參保手續。跟着企業改制連續深切,民營企業日趨增多,已撐起地區經濟的分裂分割。廣大民營企業、私交易主、個別工商户及其從業人員成為當今社會保險擴面的重點,這些企業用人大都是外來人員,有的老闆覺得本身便是下崗賦閒人員,自謀職業不簡單,為謀求長處的`最大化,不肯給被僱用的工作者參保。有的企業老闆固然願給工作者參保,但有的外來工作者則不肯參保,覺得打工不鞏固,只願面前目今每個月拿幾百元現錢放進本身的日袋才安心。這些現象較普到處存在着。

七是相干部分貧乏互助和諧。盡人皆知,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工作是加快建立自力於企奇蹟單位以外的社會保險系統的一項根本工作,擴面徵繳工作應是全社會的任務。而從近兩年的實際工作來看,相干部分貧乏有機互助,集體聯動難度大,從而構成工作保險部分唱獨角戲的場面。

八是配套政策有待美滿。在實際工作中凡是碰到一些用人單位以不具有法人主體資格為由謝絕參保,如有些食物業、酒業、醫藥、打扮品、電器類等利用的促銷員,奇蹟單位利用的臨時工,季候工等非正規就業人員。另有的小企業老闆東躲西藏不見面,不供給賬號、地税登暗號,對法律人員下達詢問關照書、動靜媒體的報導等全然不顧,做出一副“死豬不怕熱水燙”的架式。對以上這些行動,政策上異國明瞭的典範,工作法律進程中,可操縱性不強。

九是稽查人員的本質有待進步。稽查人員在稽查工作中,工錢主觀身分較多,如對熟悉的單位稽查標準不嚴,原始數據收集不全,對堅苦企業抱有查了也是白查的立場等等,造成稽查口徑不聯合。別的,稽查人員的專業知識有待進步。

2、做好擴面徵繳工作的對策

針對如今存在的各種題目,為適應新局勢成長的必要,竭力做好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工作,仍應富裕闡揚社保徵繳包辦機會商工作保險監察機構的龍頭效用並採納響應的必要辦法:

一是加強構造帶領,搞好響應部分派合。當局要建立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帶領小組,採納首長當真制,要展開本色性工作,按時“議事軌制”等。因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工作觸及面廣、難度大,要加強税務、工商、財務、審計、體改等部分和諧互助,各司其職,集體作戰,構成齊抓共管的場面。

二是加大宣揚力度,營建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工作的強勢氛圍。經過議定廣播、電視、報刊等進行社會保險政策宣揚,營建參加社會保險利國利民的濃厚氛圍,做到盡人皆知,人人皆知,切當辦理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認識上的不敷和見解上的誤區。強化用人單位和工作者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意識 。

三 是加強依法徵繳力度,兑現社會保險的逼迫性。社會保險包辦機構要嚴厲根據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徵繳暫行條例》和省、市有關文件法則做好徵繳範疇內各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險掛號和徵繳工作。要富裕利用社會保險費徵繳的稽查伎倆,按期、不按期的有重點稽查用人單位報告的基數、比例、工錢總額及員工工錢發放環境等,強化基金徵繳力度。對違背《條例》法則的行動要堅定予以禁止,並採納響應懲罰辦法,做到懲罰一户教誨一片的目標。

四是加大工作保險法律查抄力度,擴大工作保險監察工作的覆蓋面。最終增加工作保險監察人員,加強工作保險交易培訓,建立一支政治本質好、交易技巧精、能吃苦、肯辦事的工作保險監察步隊,做到機構人 員到位,經費投入到位、構造保險到位。如許,有益於依法加大工作保險監察力度,有益於擴大工作保險監察工作的覆蓋面。根據科學化、典範化、軌制化的運行機制進行周全的長效辦理,利用人單位養成據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自發性。確保做到應保盡保、應收盡收。

保險調研報告範文 篇12

摘要:在現在社會,社會保險跟我們息息相關,本次社會保險調查,我對身邊的家人朋友進行社會保險調查,通過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這兩種常見的以及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以及生育保險這另外三種社會保險進行了調查,發現多數居民都沒有實現這五種社會保險,多數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事業保險這三種社會保險,少數只有醫療和養老這兩種社會保險。通過此次調查,可以看到,很多居民對於社會保險有更高要求,城鎮户口和農村户口居民在享受社會保險保障方面也存在差異,部分單位也並未很好的落實對員工的基本社會保險。

一、調查設計

(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1.調查目的

通過對居民,包括城鎮户口和農村户口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需求和落實情況進行調查,瞭解居民的社會保險情況,並通過了解找到不足,從而更好的推廣社會保險。

2.調查意義

通過此次調查,讓我對理解社保政策、社保需求、社保運營等方面有了更好的認識。

(二)調查地點、範圍及調查對象

1.調查地點:蘇州某住宅區附近。

2.調查範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種和事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二、調查的主要內容及調查結果分析

(一)當地社會保險政策及社保開展情況

1.當地政府推行社保政策、主要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覆蓋城鎮户口居民和農村户口居民。

2.社會保險政策最近幾年有變化,保險金額有所增加,但保險保障更有保障,更符合被訪問者的.利益。

3.基本實現了人人社保,但是城鎮户口居民和農村户口居民的社會保險有所區別,具體體現在保障額度上。

(二)單位提供保險的基本情況

1.被訪問者的工作單位能提供社保,多數為3險1金,能提供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這3種社會保險和住房基金。少數為5險1金,主要是事業單位人員和公務員能享受。

2.被訪問者的工作單位在社保上,單位和個人大致提供多如下額度。交納的社保:基本養老險、基本醫療險、生育險、失業險和工傷險。單位繳費比例依次為:20%、7%、0.5%、2%和1.5%。

個人繳費比例依次為:8%、2%、0%、1%和0%。

繳費基數為當月標準工資或上一年崗位平均工資。

(三)被訪問者參加保險的基本情況

1.被訪問者基本都參加了社會保險。有參加基本養老險、基本醫療險、生育險、失業險和工傷險這5險的,但為少數。也有參加基本養老險、基本醫療險和失業險這3險的,為多數。少數居民只有基本養老險和基本醫療險。分別由政府、工作單位提供,少數人自己為自己提供社保。被訪問者自己也有不願參加的情況,因為他們更願意目前拿到金錢,而不是等將來。這些人的收教育水平都不高。

2.被訪問者參加社會保險,很多人認為自己繳納的這個額度或者比例不能夠承受,因為他們覺得佔自己工資的比例有點高,他們更希望比例能有所減少。對於生育和工傷保險,他們更願意接受,因為不需要被訪問者交納保費。

3.從調查看,社會保險一般能夠滿足被訪問者的需求,少數人對此希望有更高要求。部分人也購買了商業保險,但主要是集理財與一起的,所以他們認為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相互之間是補充關係。

三、當前社會保險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政府推行的社會保險政策類型少、覆蓋面小,很多個體經營者尚未覆蓋到全面的保障,不同户口的居民享受的保障也有不同,以及很多受教育水平低的人羣不願意自己掏錢去支付社會保險,他們更希望國家免費提供,對於部分家庭困難者,他們很難去為自己提供良好的社會保險。

2.單位在提供社保中存在問題,很多單位並沒很好的為員工提供全面的社保,很多員工只能享受到養老和醫療,並且享有的保障都比較低

3.個人參與社保存在問題,具體表現在部分城鎮和農村居民由於文化水平較低,以及在觀念和認識上存在問題,很多人保險意識不強,對保險就存在誤看,還有個人對社會沒有認識,他們認為個人辦理社保或者領取社保金的手續繁雜。另外,由於社保給個人補償標準過低,一些人認為這對自己可有可無,因此他們不願意參加社會保險。

四、完善社會保險政策的對策

1.各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險實行“統一繳費險種、統一繳費基數、統一繳費辦法”,即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險合一”;同時明確,用人單位如果不按規定繳納各項社會保險,將承擔相應責任。

2.國家要要明確財政對社會保障的責任。近幾年來,國家財政對社會保障的投入力度在持續加大,但缺乏對政府承擔社會保障責任的明確界定,具有一定的隨意性,這對於社會保障這樣一項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制度安排而言,顯然是有嚴重缺陷的。

3.加大宣傳社會保險給居民帶來的切實利好,並提高社會保險對居民的保障,減少居民在社會保險的個人負擔比例。

五、自己的體會和總結

我認為社會保險對全民來説是完全有必要的,對個人來説是一種很好的規避風險和保障自己的方法,每個人都必須認識到社會保險的必要性。但就目前來説,社會保險確實存在很大問題,這在政府,單位,個人上都有問題,解決問題要各方面一起努力,我們在發現問題後肯定能很好的處理問題,這就是社會保險要調查的意義。

保險調研報告範文 篇13

解決被徵地農民老有所養問題是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我們調研,在建立和完善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工作中,還有許多存在問題需認真加以解決。

一是由於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村與村、户與户之間經濟收入水平差異很大,現行“一刀切”的社會保障制度難以實行。

二是農村集體經濟依然薄弱,集體補助部分不能到位。

三是失去土地後收入不穩定,被徵地農民個人經濟實力較弱。

四是被徵地農民理解政策有偏差,參保意識不強。

五是被徵地農民未及時就業,造成未參加企業養老保險。六是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相關配套政策急需進一步完善。

加快解決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問題的步伐,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使農民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在今後一段時期,應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統籌解決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問題,逐步建立適合被徵地農民的“經濟補償、社會保障、就業服務”三位一體的新型模式,使被徵地農民充分享受城鎮化、工業化建設帶來的成果。

二是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制定符合被徵地農民養老特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養老保險政策。

三是積極研究完善具體的配套制度,解除被徵地農民的顧慮和疑問,使被徵地農民最關心的一系列問題都能從中體現並解決。

四是促進被徵地農民及時就業。加快項目建設,推動和引導三產的快速、健康發展。完善勞動力市場,幫助文化程度較高的被徵地農民及時就業。制定三年培訓規劃,為儘快轉崗打下基礎。

五是完善土地徵用制度,加強徵地工作的管理,時調整現行徵地政策,提高土地補償標準,充分保障被徵地農民的基本生活。六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使廣大被徵地農民轉變他們“子女養老”的傳統觀念,樹立“保險養老”的新觀念,不斷提高他們參保的積極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eyqjj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