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十三五調研報告4篇大綱

十三五調研報告4篇大綱

本文目錄2017年十三五調研報告十三五規劃物流市場調研報告格式煙酒十三五規劃市場調研報告範文“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的調研報告

而目前,由於農村金融的困境日益凸顯,農村金融服務落後,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 “瓶頸”,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掣肘因素。因此,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強化“三農”金融服務,是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破解的難題。

十三五調研報告4篇大綱

一、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一個健康、完整的金融體系對於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是不可缺少的。在新農村建設中金融投入是資金投入的主渠道。而現有金融體系在為農村服務中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農村金融機構退位,服務功能弱化。由於農村經濟貨幣程度較低,農村金融賴以生存的微觀經濟基礎脆弱,正規金融因農村的比較弱勢而選擇“自我糾正”,國有商業銀行大量退出農村市場,導致農村金融服務覆蓋面下降,農村金融出現“空洞化”和邊緣化。首先是政策性金融缺位。對農業發展銀行實行“獨立核算、自主保本經營、企業化管理”與其承擔的農村政策性銀行的職能存在一定的矛盾。農發行為我國目前唯一的政策性農業金融機構,業務範圍太窄,主要負責糧棉油收購、儲運等環節的資金提供,農業發展急需的其他貸款業務基本沒有涉足,在糧食購銷體制改革基本完成後又將面臨業務嚴重萎縮的問題,沒有真正起到支持農業開發的作用。其次,農業銀行支農功能“邊緣化”。隨着農行商業化改革的深入,其“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的經營原則與農業生產的“高風險性、分散性、波動性、長期性”向背離,農業銀行將農業資金從以農業為主轉為以工商業並舉,競爭視角從農村轉向城市,使得貸款業務逐漸離“農”。再次,農村信用社支農有限。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中占主導地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農村、農業、農民發展經濟的資金需要,較好地支持了農村經濟發展,但由於受自身經營規模和經營體制所限,其資金供給總量遠遠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對資金的需求,存在“農信難為農”的嚴重問題。

2.信貸管理制度存在缺陷,農民很難取得貸款。為防範貸款風險,面對農村貸款規定較為苛刻的條件。大部分農民貸款因提供不出相應的質押、抵押及不動產等擔保而與農貸失之交臂;另外,由於農村貸款期限、結構、金額等方面設計與農村資金需求特點不相適應。隨着新農村建設的逐漸深入,農業走向產業化、現代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對資金的需求量較大,週期長,而現實的貸款產品金額偏小,期限一般為1年,與農村經濟發展需求信息不對稱;此外,浮動貸款利率制度使農民承受能力嚴重受挫。實行浮動利率制度後,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處於壟斷地位,為追求利潤最大化,對貸款一律實行上浮,在相當程度上加重了農户的利息負擔。

3.農村金融服務環境較差,金融生態斷裂。由於社會信用環境差,借款人信用觀念淡薄,逃廢銀行債務的現象時有發生,制約了農村金融機構的信貸投入;農村信用體系尚不完善,金融機構考察其財務狀況和信貸條件較為困難,同時貸款需求總體缺少有效的擔保、抵押,使農業地區需求量大、亟須支持的大額農户、個體公商户貸款、民營企業貸款、小城鎮建設貸款、水利建設貸款等難以形成需求。另外,農户信用信息數據庫尚未建立,農户信用信息處於零散分佈狀況。

4.民間借貸缺乏規範,金融風險加大。民間借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民貸款難的問題,但良莠不齊,同時,也加大了農民的負擔和農村金融風險。由於對民間借貸缺乏有效的社會監督和正確引導,其風險、隱患日益凸現,由此引發的經濟糾紛呈上升態勢,間接殃及社會穩定;另外,民間借貸不規範,無借據、合同,缺乏擔保,隱蔽性強,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坑蒙拐騙在所難免,甚至引發刑事案件;民間借貸利率一般高於同檔次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風險集中,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此外,影響金融宏觀調控。民間借貸活動在高利率的吸引下,易誘發大量資金以現金形式流出金融機構,加大現金“體外循環”,造成金融信息失真,干擾央行對社會信貸總量的監測。民間借貸投向具有一定的趨利性、盲目性,資金流向與國家經濟政策、產業政策不能配套,使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落實效果不佳。

5.農業保障體系存在許多障礙。農業保險機構運行障礙主要表現有:保險基金規模較小,政策性農業保險與商業性保險項目界定模糊,農業險種劃分及其保費標準正在探索中,理賠及風險補償機制建立滯後,貼農、為農保險制度不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組織規模偏小,經營行為不規範;擔保機構與協作銀行關係不順,行業自律以及監管不到位,風險及補賠機制尚不健全。

二、改革提升農村金融服務的建議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要求下,現行農村金融體系需要積極地進行變革和創新,適應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廣大農户、鄉村企業多樣化、多層次金融需求

特點,積極構建以合作金融為主體,政策性金融、商業金融和非正規金融有機結合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產權明晰、監管有力、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形成有效支持新農村建設的金融合力。

1.構築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金融生態環境。要建立起政府主導、橫向聯動和金融服務“三位一體”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機制,並構建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狀況綜合評價體系,加強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評價和監測,對農村金融生態環境進行量化考核,並不斷健全金融生態環境法律基礎,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的外部生存環境。首先,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良好的信用環境是一種無形資產,能夠最大限度地節約融資成本,更好地促進經濟的發展。政府和金融機構應健全信用文化,廣泛開展誠信宣傳,強化農户誠信教育,培育農户的信用道德和信用精神,提高農户的信用素質。政府採用補助的形式開展對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培訓,強化新型農民整體素質。另外,深化農村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明晰產權關係,完善內部治理制度,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使企業真正成為合格的農村市場主體。儘快建設和健全企業和個人的誠信系統,加快誠信立法,實現銀行、政府、執法部門間的社會信用信息數據互連互通,提高社會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運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經濟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規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信評估等誠信機構,提升其公信力。建立農村信用的激勵和懲戒機制,完善企業市場競爭和退出的公平環境,創造農村金融生態良性發展的誠信環境。其次,轉換地方政府職能。政府部門要發揮主導作用。政府要加強對創建金融生態環境工作的領導和協調,指定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整體規劃、目標、任務以及切實可行的辦法和措施。切實轉換服務理念,強化農村服務意識,嚴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務質量和效率。結合當地農村經濟金融狀況,加快支農金融相關的制度建設,並保證規章制度的完善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有效保護農村投資者、存款者的合法權利。再次,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與支持力度。財政是農村金融生態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支撐。構築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金融生態環境需要以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前提,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改善從根本上來説取決於農業產業環境,投資環境和農村經濟的運行質量。加強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滿足農村金融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是構建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客觀要求。農村金融生態比城市金融生態相對脆弱,因此,需要加強國家財政與政策性金融對週期長、資金需求大的項目支持力度。同時,需要積極探索工業反哺農業,促進新農村經濟發展的可行途徑與制度設計。

2.加快法律制定,為農村金融創造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農村金融立法應循序漸進,平穩推進。應重點制定農業投資法、農村合作金融法和農業保險法等專門法律,為農村金融體系的運行創造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使之有能力和動力進行金融制度創新。首先,制定農業投資法。制定農業投資法,使國家對農業的投入法律化,通過立法規定中央、地方、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對農業的投資比例及相應的責任。另外,農業投資法在法律上要規定對農業貸款實行優惠利率,中央銀行對農業銀行的再貸款利率和再貼現利率應低於城市的商業銀行,以調整其級差收益。同時,建立農業信貸國家財政補貼制,以補償因低息貸款而造成的損失,走農村金融 “以農養農,國家保護”的路子。此外,農業銀行在完成上交存款準備金後,多存可以多貸,但必須明確年度農業信貸的結構比例和投入時期。其次,制定農村合作金融法。儘快制定農村合作金融法及配套的法規,給農村合作金融以應有的法律保護。在農村合作金融法律中,要對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的產權組織形式、融資渠道、經營機制、管理模式、運營規則、職能作用等做出明確規定。根據農村發展的實際,在資金、利率、税收等政策方面給予農村合作金融組織以優惠政策,並用法律形式予以規範。在立法中應對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的性質、經營目標、經營業務、權利義務、與政府的關係等內容做出規定。這樣既可以為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的改革和發展提供法律的依據、規範和保障,又可以規範農村合作金融市場,為農村合作金融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礎。再次,制定農業保險法。加快農業保險的立法,從法律上明確政府、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從政策和財政上予以支持,建立起確保農業持續發展和農村長期穩定的保障機制。在農業保險法中,要明確農業保險的實施範圍和實施方式。擴大農業保險的實施範圍,農業保險應包括農作物的耕種、收穫後儲藏、加工及其運輸的保險,農業生產過程中所使用財產的保險,從事農業生產的人身保險及各種手工藝和家庭產品的保險等。另外,要明確政府在農業保險中應發揮的作用。進行保費補貼,根據農業保險發展的需要和我國財力,規定保費補貼的參考比率;進行費用補貼,借鑑發達國家發展農業保險的成功經驗,由政府對農業保險的經營費用進行補貼。實行某些優惠政策,對農業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經營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免税,對其經營的商業保險業務則降低税率,對商業保險公司經營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也實行免税;對農業保險的投保人提供貸款擔保或對向投保者提供低息農業貸款的金融機構給予利息補貼。另外,要逐步建立多種形式的農業保險組織制度體系。根據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實際需要,農業保險的組織形式應多樣化,包括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地方性農業保險公司、商業性保險公司、農業保險合作組織等。

十三五規劃物流市場調研報告格式2017年十三五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物流市場調查

一、 調查背景

(1)隨着買方市場的形成,企業對物流領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潤源”開始有了深刻的認識。

(2)專業化物流企業開始湧現,多樣化物流服務有一定程度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經濟中出現的許多物流企業,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國際物流企業、二是由傳統運輸、儲運及批發貿易企業轉變其發展的一個最大障礙是很難找到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員來推動業務的發展。在這樣大的物流環境下,作為內陸地區的代表城市太原的情況又是何種態勢呢?未來的發展趨勢又如何呢?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能對此有所瞭解!

二、調查目的

通過走訪詢問與觀察,瞭解太原物流市場的現狀:從事以傳統物流還是現代物流、物流業發展的整體水平。

三、調查對象

物流市場內所有的物流企業

四、調查項目

物流企業的所有制形式、經營的業務範圍、經營的對象、主要從事業務的具體內容(如運輸的工具、距離、價格等)、與客户的關係等。

五、調查地點

太原市南內環附近的物流企業

六、調查性質

探索性調查

七、調查方法

由於我們要了解物流市場的現狀所需信息需具有時效性,應採取獲得一手資料的調查方法;由於調查之中兼有必須由物流企業內部人員配合完成的內容又由靠調查員自己觀察便可完成的內容,綜上理由我們選擇詢問調查與觀察相結合的方法。

八、、物流市場調查報告

(一)、當前物流發展面臨的經濟環境

(二)、中國物流行業概述

(三)、行業特點

(四)、總結

【2】

調研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

一種是規範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研報告”、“關於××××的調研報告”、“××××調研”等。

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陳述式如《東北師範大學碩士畢業生就業情況調研》,提問式如《為什麼大學畢業生擇業傾向沿海和京津地區》,正副標題結合式,正題陳述調研報告的主要結論或提出中心問題,副題標明調研的對象、範圍、問題,這實際上類似於“發文主題”加“文種”的規範格式,如《高校發展重在學科建設――××××大學學科建設實踐思考》等。

作為公文,最好用規範化的標題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題結合式標題。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

第一種是寫明調研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範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

第二種是寫明調研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

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研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説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研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煙酒十三五規劃市場調研報告範文2017年十三五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篇一:安徽xx規劃酒水市場調研報告

一、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a、企業的宏觀環境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理事長兼白酒分會理事長王延才表示,根據對獲證的8472家企業統計:全國白酒企業有職工93.84萬人,其中技術工人10.72萬人;年生產能力1316萬噸;固定資產6973億元;流動資金58xx萬元,這些數據説明,白酒生產業是個勞動密集型行業,技術水平較低(技術工人不足10%),生產能力大於社會需求,是典型的產大於求,資金佔用不合理的行業。全國規模以上1000餘家生產企業,資金佔1/7,而市場佔有量達到80%以上。淘汰落後的小酒廠,加強白酒骨幹企業在行業的主導地位,是協會今後加強白酒行業管理的主要工作。

安徽人口為6516萬人,佔全國人口的比重為4.98%,居全國第8位。安徽白酒歷史悠久,更為重要的是,我省是農業大省、糧食大省,釀酒資源豐富、技術領先。是產酒與酒類消費的大省。全省57家規模以上企業,安徽的酒產量XX年42萬噸位居全國第三,到XX年為22萬噸,位居全國第六。XX年在全國白酒百強企業和利税前10強企業中,我省分別佔有10家和2家。我省白酒企業過多地關注於市場的開拓,對於培育品牌的關注和重視不夠,因而在戰術上偏重於如買斷終端客户、廣告的狂轟濫炸等低層次的資源消耗戰,而非高價值的品牌戰,沒有形成強勢品牌的扎堆效應,極大地影響了我省白酒稱雄全國。

b、企業的微觀環境

1、  企業

安徽目前的酒企可分為2大類。

一是地方政府型企業。在皖北每個縣都有酒廠,行業有句話叫“辦好酒廠,當好縣長”。這類酒廠有地方財政的支持,為其創造了不完全競爭的環境。處於地方保護主義思想在本質上嚴重擾亂了安徽的市場秩序。這類企業的酒質比較好,在終端無限制的投入,採取賄賂式營銷手法,打造市場進入壁壘。

安徽的中高端企業,大部分都採取這樣的手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有一大部分企業身受其害,成為犧牲者,轉化成為今天的中小企業。原自於政府投入,其品牌背後隱藏的是無限的危機,財政的漏斗。成功與否,完全要看企業自身的造血能力,政府與企業領導班子的思想境界是否健康,這類企業的發家完全是不正當競爭和政府支持的雄厚的資金力打造的,其在內部管理結構上是健全的,執行上是鬆散的,人員官本位的思想嚴重。組織的惰性比較強,人員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在關係營銷方面比較擅長,做市場依賴的是錢打的營盤。這也是徽酒一線品牌很少能夠做成區域品牌和全國品牌的根本原因。

如高爐、迎駕是地方強勢品牌,口子相對成功在向區域品牌和全國性品牌邁進。種子、老明光、百年皖酒在自相殘殺中因資金鍊出現問題而敗北。無限制的資源消耗戰和終端的惡性競爭,儘管抵制了外敵的侵犯,確保了徽酒少數軍團在行業中的地位,取得了進軍區域市場和全國市場的機會。但同時也給象文王、古井為代表的安徽無數個有良好的釀造歷史和技術的企業以沉重的打擊和壓制。我們發展徽酒的代價太高了,少數企業的發展是以犧牲行業的大部分企業為代價的。何時政府有正確的作為了,盤整一下其背後財政的漏斗和隱藏的***,出台條例來反不正當競爭,抵制賄賂營銷,善用納税人的錢,反對酒水行業在終端搞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遊戲,還消費者與納税人以公道,打造一個完全競爭的投資環境,安徽的酒業才有望振興。

二是現今的各類中小企業主,這類酒廠大多是趕政策的機遇垂手而得的。在國企、集體企業在經歷了80、90年代的運營,遭遇管理的漏洞、營銷的匱乏、甚至與是經歷***,走到破產的邊緣。企業通過拍賣、股份制改造等方式,轉給現在的企業主的。這類企業的發展資金有限,相對實力較小,外加安徽酒業不完全競爭的營銷環境的迫使,他們不得不選擇投機性業務來維持生計,積澱資金。

他們主要收入來自於套取供應商、中間商、營銷服務機構、金融機構各個環節的利益。盲目開發新產品的目的是為了欺騙消費者榨取利潤。在暴利的驅使下,產品名目繁多,以假弄真、以次充好,擾亂消費環境,破壞行業信譽。造成的結果是行業信用危機、新品開發的成功率不足3%。正因為如此,酒水行業進入了後招商時代。現在廠家要想在一線城市迅速啟動招商成功太難了。縣城和鄉鎮的招商將是酒水企業爭奪的焦點。發展下去很快我們會在縣城和鄉鎮也無法招商了。

再此我們分析一下這類企業的問題。在業務方向上多選擇投機性業務為主,但不是每次投機都能成功。投機是有吸引力的。在投機失敗的時候會考慮常規業務和理想的戰略性業務的發展。常規性業務因環境原因又會來得太慢無法超越競爭對手,是比較麻煩的業務。戰略性業務的發展又會需要更長遠的打算,對於如何盤整企業資源、分析市場機會制定發展戰略計劃沒有經驗和能力。(由於做貫了投機性業務)企業沒有目標管理體系,對贏利目標、銷售成長目標、市場份額改進目標、如何創新、如何分散風險沒有明確的規劃和描述。這一類企業的特點是公司層面的問題比較嚴重。沒有明確的方向和思路。也原自於企業是投機得來的,公司管理當局者多半是家族成員,對空降人員缺乏信任,而自身又沒有規劃能力。往往是當機會來臨時會發現在企業發展的硬件上沒有完整的戰略、結構和系統。在軟件上缺乏人員、技能、作風、和共同的價值觀為保障。在企業運營面、產、供、銷、管、人、發、財7個方面的運作、管理、流程非常不健全。

範文二

一、 基本情況

1.市場情況

xx市城區煙草局(分公司)負責xx市區及六個郊區鄉鎮(北郊鄉、東郊鄉、南郊鄉、西郊鄉、柳園口鄉和水稻鄉)的捲煙銷售及市場管理,截止20xx年8月底,城區分公司共有零售客户4159户,其中停歇業户為321户,正常經營商户3838户。正常經營商户中電話訂貨户2335户,網上訂貨户1503户,網上訂貨率達到39.16%,雙電户比例達到100%。(除一户因殘疾無法存款未參加電子結算)

2.20xx年捲煙銷售任務指標

捲煙銷量33200箱;單箱類值12050元/箱,核算單條均價56.394元;低檔煙任務6670箱;一二類煙比重較去年上升1個百分點;零售價60-90元價位的捲煙比重較去年提升2個百分點;省外煙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3個百分點;全國前20位一二類煙銷量佔同價類銷售比重較去年不下降。

3.1-8月份任務完成情況

城區分公司20xx年1—8月份累計實現捲煙銷量24057.95箱,較去年同期增長1000.25箱,增幅達到4.34%;完成全年任務的72.46%,超時間進度5.79個百分點;

⑴省外煙銷售1xx04.52箱,比重達到44.91%,同比增5.46個百分點;

⑵低檔煙4704.06箱,完成年任務的70.53%,超時間進度3.86個百分點;

⑶單箱銷售收入12664元,超目標614元,同比增長1404元,增幅12.47%;

⑷一二類煙4705.65箱,同比增長842.21箱,增幅21.8%;所佔比重達到19.56%,同比增長2.8個百分點;

⑸零售60-90元價位的捲煙銷售2678.81箱,佔總銷量的11.13%,同比增長3.41個百分點;

⑹全國銷量排名前20位的一二類捲煙銷售3302.57箱,佔同價類比重為70.18%,同比增長519.91箱,所佔比重減少1.84個百分點;

⑺單箱毛利3641.38元,同比增長705.41元,增幅24.03%;毛利率達到28.75%,同比增2.68個百分點。1-8月份累計實現銷售毛利8294.79萬元,比去年同期多為公司創收1525.11萬元。

二、市場調研情況

1. 品牌培育分析:

城區分公司以 “有利於零售商户獲利、有利於企業增利、有利於滿足市場需求、有利於貨源穩定”為核心構建了以名優強勢品牌為主導、類別價位分佈合理、符合我市銷售實際的骨幹品牌體系,最大限度地增加捲煙經濟效益,確保了捲煙經濟運行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目前城區分公司確定的重點品牌有省產“帝豪”、“紅旗渠”、 2大系列品牌和省外“芙蓉王”、“紅塔山”、“利羣”、 “玉溪”、 “中華”、“雙喜”、“紅金龍”、“黃鶴樓” 9個系列牌號規格。其中,一類捲煙品牌 7個,二類捲煙品牌 6個,三類捲煙品牌 3個。

首先牌號體系建設在工資分配製度上有所體現,提高培育品牌的積極性主動性。為積極推進市場資源向分公司確定的重點培育品牌(規格)集中,城區分公司把重點品牌捲煙銷售納入月度和年度目標考核體系進行考核。各區總牌號得分14分,各牌號分值完成60%以上(含60%)時以考核分數為基數,每超一個百分點,增相應得分,完成60%以下不得分;

其次在考核上側重骨幹牌號的成長性考核。考核部門及客服部將部分牌號的上櫃率、銷售增長率作為衡量各線路品牌培育成績的體現,這些分配製度的實施極大提高了客户經理培育品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三,工商協同營銷力度的加大,促進了骨幹牌號體系的成長。依託方便快捷的信息溝通平台,及時把市場上的信息反饋給各中煙公司,促進各捲煙牌號規格不斷完善和各牌號的快速成長。客户經理的營銷層面從零售客户向消費者延伸,注重收集消費者的意見建議,定期反饋給中煙公司,共同培育骨幹牌號。

今年1-8月芙蓉王、軟塔山、玉溪、利羣、中華(硬)、黃鶴樓(軟藍)同比均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率,中華(軟)、黃鶴樓(硬金砂)的增長率更是超過了120%(詳見下表)

帝豪(硬金黃) -5.60% 中華(軟) 128.52%

紅旗渠(銀河之光) 7.69% 紅雙喜(硬) -54.60%

芙蓉王 32.19% 紅金龍(軟紅九州騰龍) 1.70%

紅塔山(軟經典) 45.41% 黃鶴樓(硬雅香) 6.74%

玉溪(軟) 70.02% 黃鶴樓(軟藍) 45.85%

利羣(新版) 60.50% 黃鶴樓(硬金砂) 122.65%

中華(硬) 46.94%

2.骨幹牌號成長分析:

⑴城區市場的需求多樣性導致品牌集中度進一步降低。20xx年1-8月份捲煙在銷品種規格為127個,較去年同期的101個增加了26個牌號規格。其中長白山、鑽石、北戴河、七匹狼、泰山、中南海、紅山茶等牌號為首次進入xx城區市場。其中捲煙銷量超過500箱的品牌為10個,共銷售捲煙15056.68箱,佔總銷量的62.59%;較全年同期牌號減少1個,銷量減少1270.32箱,所佔比重降低8.22個百分點。

一方面營銷中心的品牌購進逐漸增多,而每個牌號進入市場都是首先選取城區市場作為投放重點,故城區市場體現出百花競放的格局;另一方面xx作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各地遊客觀光遊覽不斷增多,帶來了多樣化的需求,而我們為了保證供應就要不斷充實貨源品種,

⑵全國強勢品牌的成長性良好。城區分公司確立的骨幹牌號體系以全國強勢牌號為主,從去年開始重點培育,今年初見成效。特別是今年以來市公司與湖北中煙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加大了與各中煙公司工商協同營銷力度,各重點牌號成長態勢良好,增長率大幅提高。

除紅雙喜(硬)由於貨源供應問題導致較大下降外,省外其他牌號均提升明顯;帝豪(金黃硬)由於紅旗渠(金紅硬)的不斷擴銷擠佔市場及其他同價位牌號的進入市場等原因,導致了5.6%的下降。

黃鶴樓、利羣、軟玉溪等牌號,在工商協同營銷力度不斷加大的形勢下,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尤其是市局提出的“三個一”工程,對黃鶴樓品牌在xx的成長指明瞭方向,明確了目標。

隨着xx市煙草公司“品牌形象店”工程的實施,利用其在市場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營銷人員協助做好櫃枱出樣、疑難解答、品牌知識講解、理念宣傳、及時送貨等個性化服務措施,必將擴大銷售名優強勢牌號的陣地,通過提升品牌形象店自身營銷能力來促進骨幹牌號的擴銷,實現市場份額穩步提升。

⑶中高檔品牌的成長性明顯好於低檔牌號,從捲煙消費市場格局變化印證城鄉居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隨着經濟水平的提升,消費者對捲煙品牌的認可從中低檔牌號向高檔牌號靠攏,從區域性品牌向全國強勢牌號靠攏。

隨着經濟快速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健康觀念的深化,促進了各階層消費水平的提高,軟塔山、利羣(新版)、黃鶴樓(硬金砂)、黃鶴樓(軟藍)、軟玉溪、芙蓉王、硬軟中華等牌號的銷售增長恰恰説明了在零售70、90、120、150、180、250、400、700等價位段固定消費羣體的逐步成長,是消費水平升級的結果。

⑷骨幹牌號的擴銷促進了單箱類值、毛利率及單箱毛利不斷提高。今年1-8月份單箱類值和單箱毛利同比分別增長了1404元、705.41元。毛利率提升了2.68個百分點,這是城區市場上以“利羣”、 “玉溪”、 “中華”“黃鶴樓”等牌號為主的骨幹牌號體系建設取得的初步成效。

⑸低檔品牌仍有一定市場。城市低收入階層的消費需求及農村捲煙消費市場的不斷開拓,促進了低檔煙的銷售,1-8月份低檔煙同比增長211.1箱。

城區分公司注重滿足農村市場和城區低檔卷煙市場需求,深入推進“村村通網絡”工程,對低檔煙科學適量投放,極大滿足市場需求。應該看到在社會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下,低檔煙對於滿足社會上低收入階層的捲煙消費需求起到很大作用。

3.價格波動情況:

一是明碼標價執行不夠到位。部分零售客户雖然粘貼的有明碼標價標籤,但還存在着不按標價銷售等惡性競爭現象,導致市場惡性競爭、商户利潤空間變小。此種情況多發生在零售商户比較集中、競爭比較激烈的地段。

二是極個別經營規模較大的零售商户存在私自批發的行為,擾亂了市場價格。一方面是資金流量較小的商户進貨不全,到大户那裏拿貨;另一方面大户為擴大輻射面,將捲煙按照公司批發價供應給其他零售商户,以低於零售指導價的價格銷售給消費者。

三是部分品牌由於進入市場時間較長,在市場上形成了消費者能夠接受固定零售價,而該價格低於指導零售價。例如芙蓉王指導零售價為250元/條,而市場價格為230元/條等等。

四是指導零售價在貨源比較緊俏時執行的較好。

4.市場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緊俏捲煙供應偏緊,暢銷捲煙不能有效滿足商户需求,特別是哈德門(精品)、黃金葉(世紀之光)等零售四元的捲煙經常斷貨,或是限量供應,最低時每户只分配到1條,遠遠不能滿足商户需求。在走訪中即使客户經理做了大量的相關解釋引導和品牌置換工作,但是客户由於缺少足夠的適銷捲煙,影響了正常的捲煙銷售促使客户滿意度有所下降。客户經常説,你不用解釋,給我煙就中,正是最好的寫照。

二是市場不夠規範,個別商户守法經營程度不高,受暢銷緊俏捲煙貨源不足問題困擾,和非正常化渠道捲煙利益較大驅使,個別商户通過非法渠道購進假煙、亂渠道捲煙,造成市場紊亂、假煙衝擊市場、亂碼、串碼等現象出現。

三是捲煙零售指導價執行不到位,部分捲煙批零差率偏低,商户利潤不高、銷售積極性不高,一定程度上也給假、私、非捲煙的繁衍提供了漏洞,影響到了整個捲煙銷售行情。市場上一些商户特別是資金較雄厚的大户,為了拉攏消費者,擴大其副食品生意,往往利用捲煙帶動其副產品的銷售,以捲煙批發價或者稍高於批發價的手段銷售捲煙,從而壟斷副食品或其他生意,甚至利用其掌握的銷售網絡來出售亂渠道捲煙。大户的低價銷售把握住了市場的主流消費行情,促使中、小户紛紛跟進低價銷售,而低價銷售的結果必然是利潤降低,這就自然打擊了中、小户經營捲煙的積極性。

四是行業業務系統不夠穩定,網上訂貨系統特別是電信、鐵通用户經常出現無法登陸煙草訂貨網站現象,電子結算系統各銀行也相繼出現過無法扣款、代扣出錯等現象,給商户及送貨員帶來很多不便。個別商户因為離銀行遠、銀行人員服務態度不好或者存錢時排隊時間長等原因,不樂意實行電子結算,同時造成部分商户對煙草公司存在不滿情緒,這些都影響和制約了捲煙銷售正常工作和網絡建設的有效開展。

五是品牌置換稍過頻繁,客户短期不易接受新品捲煙。品牌置換是為了貫徹執行國家局提出的“大品牌、大戰略”政策,同時為滿足客户捲煙貨源和多元化需求提供了保障。問題的關鍵是品牌置換稍過頻繁、新品種貨源得不到持續供應,反而不利新品捲煙培育工作的開展。很多時候新品捲煙剛剛開始做大的時候卻又面臨品牌置換或是貨源跟不上導致退出市場,給客户造成經營上的損失,同時也對煙草公司造成信譽上的影響。

五是市場上存在捲煙調包現象,在給經煙户造成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我們煙草企業的信譽,擾亂了零售市場的秩序。

六是考核評分項目與市場需求相背離,比較明顯的如城區的低檔煙指標壓力較大,市區有部分未脱離温飽的羣眾確實還只能吸食低檔卷煙但比例已大大降低,較之去年相比如今蓋房活泥工、蹬三輪、收廢品的也普遍改吸3-4元價位的捲煙了。又如全國銷量前20名的捲煙佔同價位捲煙比例要求較高,市區市場的多樣性,使得品牌集中度提高難度加大。以金紅硬紅旗渠為例,市區有很大的銷售市場,1-5月份銷售961.77箱,但是該牌號不在考核序列中,造成品牌集中度提高乏力。另外省外煙比重要達到目標不僅超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超過周邊其他地市直屬局水平,要努力完成目標要認為的控制某些品牌捲煙的銷售,直接影響了捲煙零售商户的銷售,人民羣眾的滿意度也有所降低。

七是市場竟爭對煙草業也造成一定的威脅,許多經營户被鹽商、酒商、副食商的高額促銷方式吸引,特別是在節假日和部分商家召開訂貨會時,並投入大量資金,造成經營户資金週轉困難影響捲煙訂貨,使捲煙銷售上量造成很大難度。

“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的調研報告2017年十三五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xx”規劃的中期進展情況表明: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一步加快,進一步納入科學發展軌道,但是成效還尚未鞏固,存在反覆和逆轉的可能。因此,我們建議“xx”規劃的基本思路是以“全面納入”科學發展軌道為主題,以打造經濟升級版為主線。經濟升級版包括五個方面內涵:一是綠色發展。二是創新發展。三是協調發展。四是共享發展。五是共贏發展。經濟轉型升級需要先後經歷“xx”、“xx”、“xx”三個五年規劃階段。可以從七個方面推進中國經濟的升級。

一、“xx”規劃基本思路

“xx”規劃的中期進展情況表明: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一步加快,進一步納入科學發展軌道,但是成效還尚未鞏固,存在反覆和逆轉的可能。因此,我們建議“xx”規劃的基本思路是以“全面納入”科學發展軌道為主題,以打造經濟升級版為主線。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先後需要經過三個五年規劃:“xx”時期是“初步轉型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初步納入”科學發展軌道;“xx”時期是“攻堅轉型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基本納入”科學發展軌道;“xx”時期是“全面升級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面納入”科學發展軌道。因此,我們建議“xx”規劃的主題是全面納入科學發展軌道,主線是打造經濟升級版。

二、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背景

從歷史來看,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連續性與階段性相結合的過程,如同中國經濟發展版本,需要經歷一個不斷升級、不斷“打補丁”、不斷自我調整的過程。在經濟升級這一重大問題上,黨和國家領導人具有豐富的歷史記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已先後經歷了兩次大的升級:

第一次是改革開放初期。這次升級旨在尋求一條發展經濟的新路,着力建立“充滿生機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為迎來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奠定了基礎。這一次經濟升級的戰略着眼點是通過繼續貫徹執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開始了三大戰略轉變,使得中國國民經濟建設開始擺脱計劃 經濟時期長期形成的傳統模式,初步擺脱了經濟的大起大落,轉向更為穩定的增長;初步改變了長期以來重積累、輕消費的傾向,二者協調性增強;由片面發展重工業初步轉向產業結構更協調的增長;由數量擴張初步轉向質量提高;從人民生活改變緩慢初步轉向人民生活快速提高;從相對封閉的經濟體轉向初步開放的經濟體。這一次經濟升級,使得中國走上了一條注重效益、人民得到實惠的新路,也標誌着中國經過三十多年艱辛探索、幾經曲折,開始找到一條比較適合中國國情的國民經濟發展道路。在這期間也出現多次高通脹和大起大落的情況。

中國經濟的第二次升級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1995年,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對“xx”計劃提出推進兩個具有全局意義的根本性轉變,即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在中國經濟受到亞洲金融危機嚴重的外部衝擊影響下,避免了經濟發展的“大落”或嚴重衰退,成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經濟增長幅度最大的國家,與此同時,從低質量、高增長轉向高質量、高增長,從高資本投入、高增長轉向資本投入相對下降、高增長,從高能耗、高污染排放、高增長逐漸轉向低能耗、少污染、高增長。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以及產業結構戰略調整方面初戰告捷。從計劃主要目標和指標完成率看,“xx”計劃實施“答卷”取得75分。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並非一帆風順的,也不是沒有曲折的。“十五”期間在加速發展的過程中,“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設想未能實現,“xx”時期已經初步轉變的經濟增長方式又出現向高消耗、重污染、低就業的舊有模式的逆轉。從計劃主要目標和指標完成率看,“十五”計劃實施“答卷”取得64.3分。

“xx”規劃作為科學發展觀提出後製定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自主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提高,安全生產形勢大幅好轉,地區間發展差距開始縮小,消費對gdp的貢獻有所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單位gdp能耗快速下降,經濟發展方式初步納入科學發展軌道,但是在此期間工業(重工業)主導,高消耗、高排放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變。從規劃主要目標和指標完成率看,“xx”規劃實施“答卷”取得86分。

這表明,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既是一場“持久戰”,又是一場“攻堅戰”,需要打破對傳統發展方式的路徑依賴與路徑鎖定,具有過程的複雜性和任務的艱鉅性,很難畢其功於一役。

歷史經驗表明,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版本”每隔一段時間(十年或二十年)就需要一次升級,一方面需要解決前一段經濟發展所積累的問題和弊端,另一方面更需要適應國內外經濟發展新的形勢和大勢所趨,旨在“兩個提升”:一是提升中國經濟發展質量、發展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二是提升中國經濟在世界範圍內的各類資源配置能力、國際競爭力、全球影響力。

從國際環境看,一方面,在全球金融背景危機下,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原材料及勞動力價格上升、國際市場萎縮等因素影響,使得中國經濟外需減弱、堅持出口導向經濟困難加劇。以內需拉動增長,着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成為必然選擇。另一方面,全球氣候異常變化引發的環境問題加劇,使得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傳統黑色經濟發展方式難以為繼。

從國內環境看,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與現有體制機制間深層次矛盾進一步顯露,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局部地區生態環境惡化、民生改善跟不上經濟總量增長步伐等問題日益凸顯,人民對於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更美好的生態環境和更幸福的民生提出更高要求。

國內形勢的壓力和國際環境的“倒逼”態勢,既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巨大挑戰,也是重大的歷史性機遇。中國需要主動推進第三次經濟重大轉型,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中,打造升級版。第三次經濟升級是第一次、第二次升級的歷史延續和進一步深化,並有不同於前兩次特有的含義。

打造經濟升級版的構想,是黨中央、國務院對“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發展思路的繼承和延續。這一構想,既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的重要目標和階段性目標,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深化和拓展,這就起到了“綱舉目張”的作用,抓住了實現科學發展這一主題的“牛鼻子”,找到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一主線的“突破口”。

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對“xx”規劃的主題主線和實施進展情況進行中期評估,通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三、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內涵及步驟

那麼什麼是中國經濟升級版呢?我們認為,經濟升級版也是經濟發展“上軌道”的過程,就是從已有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發展軌道轉換到新型的、更加平衡、更加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軌道上。確切地講,就是從“加快發展”的軌道轉向“科學發展”的軌道,從不公平發展的軌道轉向公平發展的軌道,從“黑色發展”的軌道轉向“綠色發展”的軌道。從十年前黨中央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就成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開端,經過“xx”規劃五年實踐和“xx”規劃前兩年實踐看,特別是中國成功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實踐經驗看,中國已經具備了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條件,這就需要“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新一屆國務院成立之後,更加明確提出了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基本思路。目前,各方都對這一思路進行調查研究、深入探討,廣泛徵求意見。對此,我們提出如下設想和建議: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就是立足擴大內需和消費,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增強創新動力,促進綠色發展,持續改善民生,共享發展成果,到“xx”規劃結束時,建立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環境友好、分配公平、民生幸福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體系。中國經濟升級版內涵就是五大發展:

1.創新發展。創新發展是科學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中國改革的不竭源泉,還是中國道路成功的根本原因。創新發展是發展觀及發展道路創新、制度建設創新、科學技術創新、文化文明創新的有機統一,制度建設更加依靠原始創新,經濟發展更加依靠創新驅動,科技發展更加依靠自主創新,文化發展更加依靠自覺創新,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創新”。創新發展要求我們提高創新自主性、自覺性和原創性,繼續開創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體人民的全面創新道路。

2.是綠色發展。低消耗、低排放和低污染將成為經濟活動的主要環境特徵,經濟活動創造的生態盈餘大幅增加,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特點突出。主體功能區佈局基本形成,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全面建成,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與經濟增長脱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國土森林覆蓋率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人與自然共處更加和諧,逐步建成美麗中國。

3.協調發展。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的根本方法。要正確認識和統籌協調發展中的重大關係,要堅持改革發展穩定協調、城鄉協調、地區協調、中央地方協調、經濟社會協調、經濟文化協調、經濟國防協調、國內國際協調、個人集體國家協調。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調動一切和諧因素,化不和諧因素為和諧因素。

4.共享發展。共享發展是科學發展的本質要求。共享發展就是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十幾億人民共同擁有發展機會,共同提升發展能力,共同提高發展水平,實現城鄉共同發展,地區共同發展。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共同創造各種財富,各得其所,共同分享社會福祉,和諧共處,共同構築幸福安康。

5.共贏發展。共贏發展是科學發展在中國對外關係中的重要體現。共贏發展就是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互利發展。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之上,同所有國家友好合作,求同存異,平等互信,對話協商,擴大共識。堅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則基礎之上,同所有國家發展經貿關係,對發展中國家,先予之,後取之,多予之,少取之。特別是對最不發達的國家,更要如此。中國與世界各國已經成為利益、命運和發展的共同體,共同構建一個和平、和諧、綠色的世界。

科學發展觀的“五大發展”。它們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相互支撐,使得科學發展進一步具體化,更具指導性,更具針對性,更具可操作性,更有效地將科學發展主題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主線有機結合。科學發展觀主題是根本方向,轉變發展方式主線是貫徹主題的突破口和切人點。

總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就是要平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各類矛盾凸顯期,實現經濟、社會和自然三大系統從惡性循環向良性循環的轉變,實現系統間關係更加協調,全面提升國民淨福利水平。

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七個抓手

如何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這就需要我們應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求好的基本原則,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全面推進轉型發展。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需要八大“引擎”合力驅動,這也是七個方面的工作抓手:

1.大力推進創新驅動戰略,打造經濟升級新動力。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充分激發創新活力。不斷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重視協同創新,實現全面創新,在開放合作中提升我國科技水平。着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促進創新要素向優秀企業集聚,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以創 新促升級,以創新贏得競爭,以創新贏得未來。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執行力度,深化創新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由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國製造”軌道進入最大規模的“中國創造”軌道。

2.大力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打造經濟升級主引擎。將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作為擴大內需、協調城鄉、改善環境的主要抓手。走以人為本、集約高效、綠色低碳、四化同步、城鄉一體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以“四化同步”破解城鄉“四元結構”,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繼續推進工業化,使工業化繼續成為城鎮化的核心推動力,並能夠“武裝”農業生產、促進農村發展,使工業和農業相互協調、共贏發展。繼續推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使信息化成為推動工業化升級的核心力量,併為城鎮化中城鄉治理和社會管理提供信息平台。最終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並在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的基礎上,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相互協調發展。落實在城鎮化相關政策上,就是要進一步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農民工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同時避免城鎮化過程中貧民窟等“城市病”的發生,促進城鄉差距不斷縮小。

3.培育不同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打造經濟升級新支柱。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不同地區比較優勢,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推進區域合作和一體化,逐漸形成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快速崛起、沿海地區率先發展的基本格局,繼續縮小地區間發展差距。按照主體功能區建設規劃佈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以培育不同地區新興城市羣為主要抓手,以大城市羣建設為主體,以中小城鎮建設為重點,以綜合交通網絡和信息網絡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連接起來。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着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4.大力推進綠色革命,打造綠色經濟升級版。要充分利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促進經濟社會永續發展、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社會福利不斷改善和生態資本不斷積累。要通過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國家與社會三方面關係,建立激勵相容的綠色改革機制。要以綠色賬户核算為基礎,綠色規劃體系為框架,為綠色發展提供頂層設計。要完善綠色法規體系,提高綠色信息有效性,加強政府部門綠色監管能力;要推行綠色價格和綠色財税改革,建立生態補償制度;要加大綠色投資力度,形成綠色金融平台,促進綠色產業發展;要鼓勵綠色技術創新,樹立行業綠色標杆,實施行業綠色標準;要加強綠色宣傳,弘揚綠色理念,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文化風尚;要推動全球綠色貿易,主動進行國際綠色合作,為全球生態環境改善作出貢獻。

5.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打造經濟升級新抓手。充分尊重市場規律,按照集聚發展、強化輻射的要求,科學合理地制定生產性服務業區域佈局規劃及政策。對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給予與工業開發區相同的政策扶持,引導生產性服務業在區域間形成分工協作體系和特色產業集羣。重點加強產業集羣生產性服務功能配套設施建設,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服務企業予以信貸支持,支持中小科技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規範服務市場秩序,取消各種不合理的收費項目,保護自主創新。鼓勵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企業間實施跨地區、跨行業兼併重組,逐步將企業發展重點集中於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和品牌運作,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做大做強。

6.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釋放改革新紅利。繼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強化政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社會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務的基本職能,切實推進從經濟增長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轉型,改革幹部工作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進一步轉變各級政府增長理念,淡化“gdp崇拜”,弱化gdp指揮棒職能,在政府考核以及官員晉升中引入如社會發展、生態環境等多種衡量指標,減少經濟增長指標比重,使各地方官員從“gdp競賽”轉向“科學發展和節能減排競賽”。要繼續深化資源型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加快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結構調整、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資源性產品價格機制和環保收費制度,大幅度減少要素價格扭曲的經濟成本,提高能源資源生產率。要加快財税體制改革,積極構建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財税體制。要全面推動金融改革、開放和發展,構建組織多元、服務高效、監管審慎、風險可控的金融體系,增強金融市場功能。

7.打造對外開放升級版,創造開放新紅利。主動降低關税水平,擴大進口貿易,建立與世界分享的“中國市場”;對最不發達和低收入國家要“先予後取”、“多予少取”,甚至可“只予不取”,實施零關税待遇、增加促貿援助、提供人才培訓,讓發展中國家收穫“中國效益”;進一步開放國內服務業市場,推動國內服裝業轉型升級,建立世界服務貿易強國,為世界提供“中國服務”;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一批業內領先的創新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造福當地人民,在全球範圍內樹立“中國形象”;積極推動綠色發展,主動參與減排承諾,大力推動農業的精細化發展,保證糧食供應,在國際社會繼續代表發展中國家爭取利益,為世界提供“中國保障”。

上述七措施緊密關聯、相互支持,是彼此不可偏廢或缺失的有機整體;八大“引擎”合力驅動,才能成功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其中:科學有序推進城鎮化建設是主引擎,通過城鎮化建設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內生力量。綠色發展是基本約束,在綠色發展框架下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系統和諧互益,協調發展。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是基礎,確保中國經濟結構優化,質量提高,競爭力和持續發展潛力增強。體制機制改革是“保障”,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營造更適宜、更完善的制度環境。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旨在強化外部支持條件,為國內經濟發展營造互利共贏的全球格局。

成功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將使得中國經濟發展邁向一個更加綠色、更加公平、更加“以人為本”的新軌道,為確保實現黨的十八大報告所提出的“兩個百年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長遠的、堅實的基礎。

標籤: 調研 十三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jg80n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