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旅遊調研報告範文十二篇

旅遊調研報告範文十二篇

旅遊調研報告範文 篇1

貴州發展全域旅遊之困惑

旅遊調研報告範文十二篇

最近談旅遊必談全域旅遊,什麼是全域旅遊: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貴州目前的景區旅遊,更多的是一種門票經濟,景區門票佔遊客消費比很高,這一直是貴州旅遊的短板。以貴州最有代表性的黃果樹景區來説,一日遊佔比很高,客人玩了黃果樹就回貴陽了,對安安的經濟帶動顯然有限。全域旅遊正是強調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這正是可以給當地旅遊相關產業帶來聯動式發展,實現遊客玩了核心景區,留得下來玩得盡興。目前貴州各地都在積極推進全域旅遊的情況,卻有不少環節在影響貴州全域旅遊的實施,乞待解決: 一、核心景區門票太高不給力:以貴州最有名的三個景區來講,黃果樹門票含電瓶車230元;荔波大小七孔含電瓶車215元;西江門票含電瓶車120元。一個貴州在省外最有影響力的黃果樹+荔波+西江五日遊產品地接1100元左右,僅門票就佔535元,將近一半的成本是遊客用來買門票消費,這樣的高成本如何來支撐遊客在貴州的其它消費。這樣的產品再加上進入貴州的大交通(飛機票、高鐵票)成本一般就20__元以上,組團社利潤一加更高。發達地區經常説的是貴州旅遊比出國還貴。這是不爭的事實,這樣的門票經濟產為模式下,貴州旅遊何來比較競爭力?在核心景區帶動下的全域旅遊何來競爭力?

二、車隊每天保底220公里運費結算不給力:全域旅遊強調的是區域內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也就是説全域旅遊要有一個核心景區帶動區域內旅遊業協調發展,一般是以市為區域範圍來統籌旅遊資源要素。其空間在以市為單位的話景區與景點之間距離就較近,遊客旅遊時就會集中於核心景區附近享受綜合產品與服務,體驗不同的旅遊風情。可貴州旅遊車隊是按天220公里做為車費結算的標準,事實是如果以安順黃果樹為核心設計全域旅遊產品,以三天行程來設計,可能三天下來配黃果樹+龍宮+天龍的公里數只有400公里,計算價卻要按660公里結算,這樣每人增加約30-50元的車費,這樣不合理的車費結算造成旅客成本的上升,降低貴州旅遊的競爭力。

三、旅遊執法環境不給力:傳統旅遊就在講吃、住、行、遊、購、娛旅行六要素,在全域旅遊概念之下,正是要深入開發全域內社會經濟資源服務於旅遊業,並在服務的過程中實現共同的發展。這就要有效的合理的整合區域內吃、住、行、遊、購、娛旅行要素來服務於遊客,這樣能充分的釋放區域內的`以酒店、餐飲、購物、娛樂業的發展,並通過各業態的協同效應合理的控制成本,促進遊客的進入與消費,帶動全域旅遊經濟發展。可旅遊執法環境卻不給力,分享點案例來説明:1、近期貴州某旅遊執法大隊在行業內清查低價旅遊,本來今年旅遊業比預期差很多,同行為以促銷方式進行淡季促銷刺激市場卻沒

有遊客投訴時卻開出了數張罰單;2、全域旅遊要求導遊必須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閉式管理體制嚮導遊依法自由有序流動的開放式管理轉變,實現導遊執業的法制化和市場化。貴州某景區卻在淡季清查景區帶團導遊的導遊證、行程單、旅行社對應情況,對不吻合的給予處罰,這又和全域旅遊倡導導遊市場化相沖突。

可喜的是條件相對成熟的旅遊城市赤水市,就已出台一系列方案來加大全域旅遊的實施:以季節性促銷的方式來降低遊客門票成本,對組織入住赤水的旅行社給予獎勵,加大當地有特色的旅遊購物產業的培育壯大並加強監,加大新景點的開發與推廣,引入更多的社會資本服務於旅遊產業鏈,以組合方式促進全域旅遊的積極發展,值得推廣和借鑑。

旅遊調研報告範文 篇2

今年暑假我以一種全新的角度,一種別樣的心情,一種特殊的身份,和我的好朋友們來到了我們熟悉而又覺得陌生的地方-----北鎮醫巫閭山和青巖寺兩大生態自然保護區。當我時隔3年之久,再次登上山頂的時候,回想從前和剛剛一路上山走來所看到的風景,似乎就在這麼短短的幾小時裏,我瞭解了一個成語“滄海桑田”的真正涵義。3年的時間,這裏竟有如此巨大的變化,如果形容三年前的這裏,那她還僅僅是一個青澀的少女,雖然很美,但是卻有很多的不足而且不懂得如何去自我保護;而如今的她卻已經成了一個成熟而又穩重,端莊而又大方的女強人,她早已在時間的摸爬滾打中學會如何的防禦外界的傷害。

是時間成就了她的美麗嗎?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那?

通過調查得知是一種全新的經營理念——生態旅遊,持續發展。

隨着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作為無煙工業的旅遊業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大產業,生態旅遊業已成為二十一世紀世界旅遊業的熱點,並以強勁的發展勢頭引起各國政府和學術界的廣泛重視和關注。

自然保護區在生態旅遊領域內有着得天獨厚的可開發資源和廣闊的發展前景,然而,什麼是生態旅遊?怎樣開展生態旅遊?自然保護區如何開展生態旅遊並使之在保護好自然資源的前提下健康長久的發展,是人們特別是自然和環境保護工作者關注的焦點。同樣這次調查我也循着人們對生態對環保的關注,對北鎮市的生態旅遊區進行了實際調查,通過對生態旅遊真正內涵的把握和特點的分析,提出了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應具備的基本條件;與此同時,我採取查閲歷年資料,和當地的相關人員交流討論,初步瞭解情況,又通過當地實際調研和路線考查,網上問卷,隨機訪問遊客的方法,對北鎮自然保護區旅遊資源,進行生態旅遊的現狀進行更深一步的瞭解。

隨着對北鎮自然保護景區的逐步瞭解,我分析了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並針對北鎮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的現狀,和相關部門為此

現狀制定出的生態環保措施,得出這樣一條結論:北鎮自然保護區正在走這樣一條道路-----憑藉着當地的特色歷史文化,民間習俗,特色小吃,日趨完善的服務,以及不可或缺的優美風光,吸引着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

同時,根據北鎮市自然保護區兩大景點開展生態旅遊的具體措施的不斷推進,不難看出正是這樣的一種全新的生態理念,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才使得北鎮的各方面經濟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我珍惜此次調查的機會,希望通過本次調研活動,一方面讓不瞭解這裏的人們瞭解這裏,讓來到這裏的人們愛上這裏,讓具有滿族自治縣之稱的北鎮,用這裏最最淳樸的民風習俗,特色小吃,優美風光,給你留下人生最最美好的回憶……另一方面我也在這次調查活動中鍛鍊了自己,提高了能力,學到了書本上所沒有的東西,同時使我能夠將書本上所學的知識和現實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相結合進行更好地分析與思考。

一、北鎮醫巫閭山,青巖寺的自然概況及悠久歷史

(一)四千年的文化積澱 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北鎮醫巫閭山古稱徽閭,無慮山,屬陽山山系,松嶺山脈,總面積630平方公里,主峯大望海峯,海拔866.8米為閭山的最高峯。巖石主要為花崗石所組成。蒙語:“醫巫閭”也是“大”的意思,所以醫閭山意為“大山”。

北鎮醫巫閭山歷史悠久,舜即位分全國十二州,並各封一山為鎮山,閭山即為幽州之鎮山。《全遼志》則以“醫巫閭山為靈秀最”來讚美它。因此被稱為東北三大名山之首。歷代的封建王對醫巫閭山皆有封爵,唐玄宗封其為廣寧公:金世宗大定年間封其為廣寧王;元成宗封其為貞德廣寧王;明太祖洪武二年封其為“醫術巫閭之神”,可見歷代帝王對閭山的重視程度。據史料記載,從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起,隋、唐、宋、遼、金、元、明、清歷代朝廷凡遇大典或“天時不順”“地道欠寧”,皇帝親自或派遣官員來閭山告祭。清代帝王對閭山更是推崇備至,康熙、雍王、乾隆、嘉慶、道光五位皇帝都曾親自到過閭山,焚香祭祀,遍歷勝蹟,至今仍有很多碑刻仍完好地保留在山中。

關天閭山在婁地還有一傳説: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西行東遊,遊覽了不少名山大川,後又聽説醫巫閭山形秀,風景優美,很想一遊,可遺憾的是閭山遠在幽州北部,道路難行,便想出一個辦法責令方士用“趕山鞭”將閭山跨海趕來,這個方士晝夜兼程來到閭山腳下,舉起趕山鞭,對準閭山,左一鞭,右一鞭,連打了三天三夜,從山頭打到山尾,直打得閭山鮮血淋漓,遍體鱗傷,但仍絲毫未動,

為了向秦始皇交差,方士又氣極敗壞來打山尾,又連打了三天三夜,找得山尾十三個山峯向西南一跳,跳出十二華里,再也趕不動了,趕山鞭打斷了,方士也累死了。從此閭山每到深秋季節,滿山紅葉夾在蒼松翠柏之中,真如條條鞭痕,令人回味。

閭山,四千年的文化積澱,證明了歷史上它所擁有的崇高地位。富麗堂皇的亭、台、樓、閣;星羅棋佈的碑刻摩崖;煙雲繚繞的古剎殿堂,無一不映照着它曾有過的輝煌。它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閭山,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姿態萬千,像一幅恢弘博大的潑墨畫卷,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無盡的遐想。目不暇接的奇峯怪石;千資百態的蒼松翠柏;水絲如簾的石棚飛瀑;梨花巧構的“香雪海”,真可謂人間仙境,壯美瑰麗。

正是這樣的醫巫閭山每年接待數以萬計的客人來此遊覽觀光、度假、娛樂。閭山,正以它絢麗多彩的雄姿和燦爛的文化賦予它的神韻,迎接國內外賓朋的光臨。

(二)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青巖寺位於北寧市醫巫閭山南部風景最佳處。是北寧市寺院中香火最盛的寺院,也是遼西乃至東北的佛教勝地。青巖寺有上、下兩院。進了由趙樸初親筆題“青巖寺”的山門,踏上石鋪甬道,來到羣峯環抱的山腳下,就是青巖寺下院。下院寺門上書“天開靜域”,寺院建有大雄寶殿、天王殿、配殿、禪堂等。

大雄寶殿內供奉釋迦牟尼、南海大士等佛像,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整個寺院富麗堂皇,氣勢壯觀。出下院,踏上百曲雲階,經讀山軒曲廊,進香殿,過抱曲關,走九道彎棧道,再拾級而上,使可到達上院。上院築於陡崖絕壁之畔,勢若凌空飛懸,風景絕佳。穿越上書“青巖古剎”四的山門,沿石階而下,一片神奇的天地便展現在眼前。數百米壁間退出一條天然階台,階台背靠絕壁,面臨深淵。台上古寺莊嚴鬆廕庇日,院內清泉垂瀑,霧繞雲封。

上院坐落在北部山峯中間的一個橫斷裂石縫中。石縫長 50餘米,最寬處9米,最窄處不到半米,離山底_年,這尊石雕觀世音佛像雕刻完畢,眾僧人選擇吉日,率山民抬着佛像進佛殿。可是,由於佛像高,洞口低,無法將佛像抬入洞中。正當眾人急的沒有辦法時,有人戲言,“如果老母把頭歪一下,就能進去了。”話音剛落,人們見石佛果真把頭歪向一邊,眾僧人與山民便順利的將石佛抬入洞中,穩穩的安放在蓮花寶座上。眾人吃驚,老母顯聖了,跪拜之後,便匆忙退了出來。忙亂之中,忘了請老母正過頭來,所以至今石佛仍然歪着脖子。此説雖不足為憑,然而人們出於對佛教中觀世音這位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化身的敬仰,多少年來香火不斷、熱鬧非凡。過上院,繼續向頂峯攀登,在文殊院,殿中供奉大智文殊菩薩。

青巖寺景區內自然風光優美,羅漢山峯巒疊障,戀人鬆麗影婆娑,雙人石倩影相依,龍飲澗霧索天泉,一線天劈石見日,丁瀑飛雲如煙。登上山的最頂峯——障鷹台,舉目環視,風景格外迷。

古往今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每天到此觀光旅遊,降香拜佛者絡繹不絕。尤其是每年農曆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廟會,春節、五·一、十·一、黃金週,每月的七年級、十五上香日以及青巖寺諸佛節令,更是香客如雲,紛至沓來。

二、北寧市兩大景區的現狀與危機

(一)空氣污染:北鎮市兩大景區擁有很高的森林覆蓋率,周邊有沒有什麼化工工廠,應該不會有太嚴重的空氣污染才對!但是空氣污染確已成為北鎮市兩大景區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如果沒有意識到這方面的危害性,在以後的發展過程它會表現得越來越突出,也就會越來越難的治理了。所以早發現早預防和治理,防止環境惡化的意識是不可少的。空氣污染:北鎮市兩大景區的空氣污染的具體根源在哪裏呢?

(1)景區內的燒烤。景區的消費項目會給景區帶來一定的收入和客源,但是,這種燒烤的餐飲項目會給景區的環境帶來極大破壞(大氣污染)。

(2)由於景區內有汽車道,汽車尾氣的排放是一個最大的污染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嚴重的污染了空氣。

(3)景區內餐飲繁榮(特別是燃煤)也給大氣帶來了污染。

(4)動物園的污染。北鎮森林動物園的污染也是空氣污染的一個主要根源,園動物園常發出難以言説的臭味,以至於沒有多少遊客再去光顧動物園了,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及時清理動物糞便,還容易造成更嚴重的水體污染。

(5)北鎮青巖寺的客流量大,很多人來到這裏一方面是為了休閒度假觀光美景,另一方面是為了能夠祈求神靈的保佑,因此燒香拜佛是在所難免的,因此在這裏我們能看到大量的香爐裏瀰漫着薰煙,這也同樣不得不讓我們為這擔心。

(二)水污染:水污染是北寧市生態環境破環污染之一,主要根源有以下幾方面:

(1)旅遊景區周圍尤其是上游的居民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

(2)旅客將所使用過的物體液體直接傾倒。

(三)固體廢棄物污染:從山下一直往上走,一路你會發現滿地的垃圾,這無疑是景區的一大敗筆。這與景區管理人員管理不到位,還有遊人的素質差、環保意識差有很大關係。主要表現在景區食品包裝袋垃圾污染、居民生活垃圾污染兩個方面。

(四)噪音污染:北寧市兩大景區噪音污染主要來源於汽車和人的污染。因為兩大景區內有汽車道,上游汽車可以自由出入,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景區的噪音污染。還有就是景區內做各項活動的人都有,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噪音污染。

(五)植被的破壞:有人隨便踐踏草坪,隨意攀枝摘花,這些現象隨處可見,但卻沒有人加以管理和保護,給景區製備造成了很大的破環。還更有隻為自己着想,不考慮任何其他的人把景區內的製備當成了自己家的,大肆的搬回家“精心呵護”。這種太隨意太自以為是的遊人只會給景區帶來更大的傷害。

三、瞭解真正生態旅遊的真正內涵,讓旅遊區變得更美

(一)生態旅遊概念的演變與其真正內涵

“生態旅遊”這一概念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墨西哥專家豪·謝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983年首次提出來的。生態旅遊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進行的有責任的旅遊行為,為了享受和欣賞歷史的和現存的自然文化景觀,這種行為應該在不干擾自然地域、保護生態環境、降低旅遊的負面影響和為當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會和經濟活動的情況下進行。從其定義來看,生態旅遊的內涵應包含兩個方面:

一是迴歸大自然,即到生態環境中去觀賞、旅行、探索,目的在於享受清新、輕鬆、舒暢的自然與人的和諧氣氛,探索和認識自然,增進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環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遺產等;

二是要促進自然生態系統的良性運轉。不論生態旅遊者,還是生態旅遊經營者,甚至包括得到收益的當地居民,都應當在保護生態環境免遭破壞方面做出貢獻。也就是説:只有在旅遊和保護均有表徵時,生態旅遊才能顯示其真正的科學意義。

1988年,專家學者再次給生態旅遊的定義是:生態旅遊作為常規旅遊的一種特殊形式,遊客在觀賞和遊覽古今文化遺產的同時,置身於相對古樸、原始的自然區域,盡情考察和享樂旖旎風光和野生動植物。這時期生態旅遊的概念是指一種旅遊業中的"復歸自然"、"返樸歸真"的觀念。越來越多的旅遊者更願意到大自然中游覽而不是去現代的城市和海濱度假,強調發展旅遊業中對自然景觀的開發。

1993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把生態旅遊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生態旅遊的內涵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生態旅遊不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應與自然和諧,並且必須使當代人享受旅遊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機會與後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當代人享受和犧牲旅遊資源為代價,剝奪後代人本應合理地享有同等旅遊資源的機會,甚至當代人在不破壞前人創造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前提下,為後代人建設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觀。並且,生態旅遊的全過程中,必須使旅遊者受到生動具體的生態教育。

生態旅遊是針對旅遊業對環境的影響而產生和倡導的一種全新的旅遊業, 是一種正在迅速發展的新興的旅遊形式,也是當前旅遊界的一個熱門話題。1999年是中國國家旅遊局規定的生態旅遊年。世界人士預測,以走向保護區、親近大自然為主題的"生態旅遊熱"將在全球興起。就在人們為我國旅遊業面臨難得的機遇而欣喜若狂時,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是旅遊業對環境造成的近期和遠期的危害。特別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態旅遊的旗號,而實際上卻做着破壞環境的旅遊。

真正的生態旅遊是一種學習自然、保護自然的高層次的旅遊活動和教育活動,單純的盈利活動是與生態旅遊背道而馳的。同時,生態旅遊也是一項科技含量很高的綠色產業,需要生態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的多學科的論證,方能投產。需要認真研究生態環境和旅遊資源的承受能力。否則,將對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干擾和破壞。同時,生態旅遊應該把環境教育、科學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核心內容,真正使生態旅遊成為人們學習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大學校。

四、有效的措施,別樣的美麗,生態旅遊的開始

(一)針對生態旅遊的內涵和現實所存在的問題,北寧市兩大景區採取了有效的措施,加大了環境的監管治理力度,使得我們的旅遊資源更具吸引力。

1.針對空氣污染

①禁止燒烤等污染空氣的活動在景區內進行;加大對景區餐飲店的管理,對油煙的排放制定一套合理的方案,建議使用先進的油煙淨化器;或則把景區內有可能產生油煙污染的餐飲店實施關閉;

② 建議禁止機動車輛通行,如確實需要車輛通行,可改用環保無污染的電瓶車。

2.針對水體污染

①實施截污溝工程,把污染堵截在上游綜合治理;

②對上游的居民點和殺豬廠、小作坊實施移民或者關閉,也可以引進污水淨化設備使用,修建垃圾處理站;

③加大對遊客和周邊居民的環境保護宣傳。

3.針對固體廢棄物污染

① 在步行隧道內安放垃圾箱,貼“保護環境,不亂扔垃圾”的標語,起警示作用,對故意破壞環境的要進行嚴格處罰和批評;

② 在景區內宣傳餵食猴子後自行清撿殘剩垃圾的公告,對景區管理人員進行培訓,給遊客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4.針對噪音污染

建議政府部門,把大型的機動車輛通行路線遷出景區內。

5.針對植被破壞

景區招聘多一點的景區管理人員加大巡山的力度;修警示牌,告戒遊客不要亂挖亂砍。

總之,北寧市兩大景區要想在省內外擴大它的知名度,必須打響生態城市旅遊這個牌子,只有在生態旅遊這個方面做出成績,做好對外的宣傳、廣告,才能打響自己的指名度,向省外的遊客遞出自己的名片。增加自己的經濟收入,提升自己的實力,把自身做大做強。

(二)推廣民俗文化,發展生態旅遊

北寧市兩大生態景區的發展不斷的促進特色民俗文化的推廣與發展,而這種對民俗文化的推廣也會反過來促進生態景區的發展,成為一種無形的廣告宣傳吸引更多的遊客來這裏參觀遊覽,從而進一步全方位的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作為滿族自治縣的北寧市,沿襲着滿族祖先們留下的許多生活習俗,有着很多滿族人自己的特色文化……那香噴噴的白肉血腸和那讓人直流口水的八大碗,不知引來了多少遠道而來的遊客,讓遊客們大快朵頤;那地道的滿族服飾和髮式,不知滿足了多少遊客的好奇心;還有那熱乎乎的火炕,不知温暖了多少遊客疲憊的身體……

就是在這裏,就是這樣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給北寧市的旅遊業增添了又一大特色,使人們在吃喝玩樂放鬆身心的同時,還接受着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薰陶,使遊客在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上同時得到了滿足,可以説,民俗文化推動了生態旅遊,生態旅遊也推廣發揚了民俗文化的精髓!

五、生態旅遊帶動多元化經濟的發展

隨着旅遊業的不斷髮展,北寧市憑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在黨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致富之路。

旅遊是一種新型的產業,是第三產業,是無煙工業,但無論你對它有多少稱謂,我想説的是旅遊是一種帶動性的產業,它對當地的交通運輸業,餐飲業,商品業,以至於工業等都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1.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

北寧市兩大景區以其獨特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特定的人文,民風民俗吸引着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這樣就在很大的成度上帶動了當地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使得交通運輸業更加的繁榮,有更多的消費羣體湧向這裏,促進經濟的發展。

2.對餐飲業的影響

來到這裏的遊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時也享受這這裏獨具一格的民風習俗,享受這這裏的風味小吃,享受着這裏別樣的風情。體味最具特色的鄉村生活,品嚐獨具特色的農家飯菜。

3.對商業的影響

每次旅遊時人們都不忘帶上些當地的土特產,風味小吃(溝幫子燻雞,北鎮豬蹄,溝幫子水鮮包子,滿族火鍋,薩其瑪,酸湯子,粘豆包)等,這同時也帶動了土特產的商品化生產,同時來到青巖寺的人們為了祈求平安還會帶回一些沾有佛光佛氣的飾品,這都進一步的繁榮了商品市場。

4.對工業的影響

旅遊業在宣傳自己的同時也是在向外面的世界做推銷,推銷整個地區,對於招商引資,擴大工業建設,開發當地的資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5.對農產品的影響

旅遊業帶動着當地的農產品的發展,通過旅遊的宣傳,

大蘆花的梨子

常興鎮的葡萄 都成了遠銷各地的精品。

六、啟示和結語

漫步在果園裏,陣陣的果香不免讓人沉醉,頭腦裏滿是這些天旅遊所看到的聽到的。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獲得的一些具體調查情況,看似好像是對北寧市兩大景區的宣傳。可既然是調研報告,就要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以下深入的研究與思考。下面我將結合我校在08級學生中開設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來簡單闡述和總結一下此次在北寧市兩大景區的實踐活動,以便更好地達到實踐目的——北寧市地方生態旅遊的發展及對經濟的影響。

其實,全國各地的旅遊景區真是多的不勝枚舉,但是要想在眾多的景區中找準自己的定位是很不容易的。以北寧市兩大景區為例,簡要概括為以下幾點:

首先,依託本地資源,藉助旅遊業,開發多元化特色產業。每個村落所處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交通氣候等條件都不盡相同,那麼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尋找一條適合北鎮發展的道路。這就做到了具體的問題具體的分析。

其次,由於北鎮有能力也有條件辦一些鄉鎮企業,那就要求我們既要實事求是,又要勇於創新,憑藉着生態旅遊這一平台,引進外來的資金技術人才,不斷的促進鄉鎮企業的發展。例如我們農民自己辦起的農家院,如果大規模的開發,規模化經營,一定也會像“龍泉山莊”那樣火起來的。又比如,尹家燻雞廠,葡萄酒加工廠,水果罐頭加工廠,針織廠等都在某種程度上受惠於生態旅遊業,並帶動其產業得到長足的發展,從而大大的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和當地經濟的發展,使得當地的農民生活富足。

第三,解決當地剩餘勞動力。由於鄉村人多地少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這樣造成剩餘勞動力過多,浪費了人力資源,同時也為農民的日常開銷增加了負擔,為解決這一問題,當地政府對當地的過剩勞動力採取就地解決,他們興辦了一些農產品加工廠或是紀念品製作加工廠等,使他們白天到旅遊景點做買賣或是到廠裏進行農產品加工製作。

第四,大搞山區綜合開發,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開展觀光旅遊。做到荒山上做文章,興建果園、經濟林等項目。產業結構要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爭取低投入高產出。北寧市兩大景區的周邊就根據本區山地特點,修建了萬畝果園、水果保鮮庫等,有效地利用本地資源,也做到了保護水土流失,為生態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從而也為遊客旅遊觀光增加了新的亮點。正是巧妙利用城鄉各種差異來規劃、設計----------以農業資源為基礎,以生態旅、組合旅遊產品,以引起旅遊消費慾望,滿足旅遊者食、住、行、遊、購、娛的需求以及參與新型農業技術與生態農業活動----------從而深切的感受大自然情趣。觀光農園以其山清水秀,花果滿山,魚躍禽鳴,涼亭竹棚,蕉林蔗林成片的農耕景觀,從另一方面圓了許多都市人的綠色夢,亦以農業生態的獨特魅力豐富了我國生態旅遊的內容。

雖然北寧市的兩大旅遊景點已有顯著業績,但這裏我根據調研情況仍為這兩大景點今後的發展總結了幾條不成熟的建議以供參考。我認為北寧市的兩大景區應繼續堅持科學生態觀的主題,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進行更為完善的結構調整,實施生態旅遊,帶動其他產業和各行業的發展,真正意義上的達到我們所希望的生態標準。首先,開展觀光生態農業的新項目,一方面可以提高收入,另一方面也是在變相的完善生態旅遊。其次,抓好旅遊區環境的建設,從管理上加大力度,從思想上提高覺悟,從宣傳上擴大宣傳面和強度。第三,旅遊區在景點宣傳和建設上再有新突破,以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為旅遊區再添一道亮景,以旅遊業的發展帶動北寧市的繁榮;第四,加強當地以及周邊的綠化工作,讓環保與各項事業的發展形成有機的良性循環,特別是要解決農民燒柴問題,可進行集中供暖等方式,以利於所有山木植被的保護,同時也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最後,對當地人民大力進行素質教育,提高個人素養與覺悟,用嶄新的思維方式創造生活,用全新的精神風貌建設北寧市。希望北寧市的明天會更好!

旅遊調研報告範文 篇3

吳中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風光景色秀麗宜人,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旅遊行業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旅遊發展年”、“旅遊發展提升年”和“太湖旅遊世博年”為主線,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迎難而上、務實奮進,旅遊業呈現健康穩定快速的良好發展態勢,發展環境更加優化,整體實力明顯增強,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功能更加完善,“蘇州吳中,太湖最美的地方”旅遊品牌初步樹立。20__年,全區接待國內外遊客突破110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近100億元;20__年,全區接待國內外遊客129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10億元;預計20__年上半年,接待遊客92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97億元。旅遊業各項發展指標在蘇州大市範圍內均名列前茅,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份額不斷提高。

一、旅遊業發展發展現狀

1.發展機制日益完善。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工作,對旅遊業發展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先後制定出台《吳中區旅遊引導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旅遊工作專項考核實施意見》、《吳中區旅遊產業發展獎勵實施辦法》等政策文件,區財政每年安排旅遊引導資金1000萬元,專項用於項目建設、宣傳推介、節慶活動等,極大地調動了各地、旅遊企業做大做強做優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全區有國家A級景區7個(6個國家4A級景區、1個國家3A級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7個,4A級景區和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數量在長三角地區縣(區)級中名列前茅;有11家旅行社、規模型旅遊飯店40家,其中星級酒店18家(五星級酒店1家、四星級酒店6家),度假型酒店18家,牀位總數7000

多張;有江蘇省星級農家樂46家(四星級農家樂7家、三星級農家樂18家);有旅遊職業學校1所。目前,全區旅遊直接從業人員萬餘人,間接從業人員6萬多人。

3.品牌影響顯著提升。品牌宣傳強勢推進。電視連續劇《兵聖》、旅遊形象代言人劉亦菲等大片、名人效應進一步顯現,採取在央視等主流媒體投放吳中旅遊形象宣傳片、出版發行《吳中旅遊》雜誌、改版升級“中國蘇州太湖旅遊網”等系列措施,成效顯著。節慶活動豐富多彩。連續多年舉辦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旅遊節、太湖開捕節、太湖梅花節、羊肉美食文化旅遊節、孫子兵法文化旅遊節、甪直水鄉婦女服飾文化旅遊節等重大特色旅遊節慶活動,以節造勢擴影響、借節發力促發展。營銷推介積極有效。開展碧螺春茶文化旅遊節北京推介會、日本東京旅遊説明會、太湖文化旅遊產業投資論壇等針對性強的專題推介活動,推出吳中旅遊優惠卡,不斷開拓上海、南京、杭州等周邊市場和日本、北京、山東、四川等中長線客源市場,“蘇州吳中—太湖最美的地方”的旅遊品牌得到顯著提升。

4.發展水平有效提升。強化規劃引領,重點編制完成《吳中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5大古鎮、8大山體、11個古村落以及穹窿山景區、金庭縹緲景區、東山碧螺景區、木瀆白象灣等專項規劃,精心編制完成江南文化園、上真觀、寧邦寺、啟園、香雪海等專項策劃,逐步跳出原有粗放、低效的增長格局和模式,推動旅遊產業發展不斷轉型升級。強化項目建設。積極吸引外資、民資、社會資本參與旅遊產業的開發、建設和管理,近年來,全區累計投入40多億元用於重點旅遊項目建設,太湖文化論壇、穹窿山、旺山、三山島、縹緲景區、蘇州海洋館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對外開放;太湖高爾夫俱樂部、環秀曉築等高端項目不斷湧現;三山島、淞南生態農莊等鄉村旅遊發展態勢良好;太湖國際大酒店、香山國際大酒店等高星級酒店項目不斷進駐。同時,快樂之鄉、中國工藝文化城、觀音園等超大規模項目加快推進。隨着一大批旅遊項目的建成運營,全區旅遊產品不斷豐富,正逐步形成以觀光產品為基礎、休閒度假產品為重點、特色旅遊產品為補充的複合產品體系。

5.行業文明逐步提高。規範行業行為。深入開展各類專項行動,加大對“農家樂”進行專項整治,嚴格規範賓館飯店、旅行社、景區(點)等的經營行為。加強隊伍建設。加強全區旅遊導遊員、營銷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旅遊從業人員文明素養和行業誠信度。充分發揮區職教中心校、旅遊職業學校等教育培訓優勢,每年組織培訓管理幹部、賓館飯店服務人員等xx人次以上,全面提高從業人員專業素質。開展文明行業創建活動。在全區旅遊行業開展了“創建文明單位、文明崗位、巾幗示範先進、蘇州市旅遊優秀企業和蘇州市青年文明號等活動,積極參加創建全國無障礙建設城市活動,形成行業內講文明禮貌、熱情服務的良好氛圍,20__年成功創建蘇州市文明行業。

二、旅遊業發展存在的瓶頸制約和問題

1.旅遊產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還不夠好。一是資源整合不充分、協調管理不到位,存在體制不一、多頭管理等狀況,同質化發展、低水平競爭的問題依然突出。二是引入、投入機制方面,尚未形成社會資本、民營資本、境外資本和國有資本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缺乏強有力的旅遊投融資載體和平台。三是產業特色不突出,產品開發利用上未能發揮資源優勢,產業要素髮展不夠平衡,佈局不夠合理。

2.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的推進力度還不夠大。一是主要依賴觀光旅遊的特徵仍然十分明顯,新的規模型、特色強的龍頭產品不多,度假型、商務型、文化型旅遊產品還沒有形成規模效益,夜間旅遊、水上旅遊等特色產品比較欠缺。二是旅遊要素配臵不完善。產業優勢地位尚未形成,“吃、住、行、遊、購、娛”產業集羣發展不平衡。旅遊服務系統不夠成熟,交通組織不夠完善,娛樂配套設施不夠便捷,酒店業集聚不夠理想,旅遊購物發展滯後。三是旅遊國際化程度不高。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不高,入境旅遊接待人次總量和所佔份額還比較低,沒有國際品牌酒店、品牌旅遊企業引進落户,符合國際旅遊要求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相對滯後。

3.旅遊行業管理的整體水平還不夠高。一是行業文明的水平不夠高。標準化、規範化、精細化、經常化還不到位。二是聯合監管的力度不夠大。旅遊市場秩序聯合檢查監督的機制還沒有真正形成,齊抓共管的制度還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實不夠到位。三是旅遊隊伍建設不夠完善。旅遊人才特別是高端運營人才不足,缺乏高水平的旅遊開發、經營、管理人才,一線服務人員隊伍配臵不夠齊整、素質還不夠高。

4.旅遊項目開發制約頗多。旅遊項目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發展要求,缺少有重大震撼力、強烈吸引力和市場影響力的項目;項目特別是重大旅遊項目建設普遍存在土地供給不足、指標缺乏,審批環節多、要求嚴、週期長等問題;有些項目存在融資困難、資金短缺,建設進度不快;一定程度上存在項目重複建設、佈局不夠合理、發展不平衡等現象。

三、促進旅遊業轉型發展的對策舉措

(一)發展思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蘇州市建設“三區三城”總體目標,圍繞全區開闢“太湖時代”戰略要求,按照“兩軸、兩帶、三區、多節點”的總體旅遊發展格局,以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為核心,重點突出“太湖休閒度假”和“孫子兵法文化”兩大主題,大力實施區域引擎拉動、整合創新管理、旅遊配套發展三大戰略,全力發展太湖休閒度假遊、水鄉古鎮風情遊、鄉村田園休閒遊、江南文化體驗遊四類旅遊產品,實施細分營銷、整合營銷、話題營銷和節事營銷四大營銷策略,加快太湖文化論壇、光福快樂之鄉等重大旅遊項目建設,着力提升旅遊綜合服務、旅遊交通、旅遊餐飲、旅遊住宿、旅遊購物等配套要素建設,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產業創新,提高產業素質,提升旅遊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化程度。

(二)發展目標。通過努力,近期將吳中環太湖旅遊打造成蘇州休閒度假旅遊的引領者、蘇州旅遊重要增長極和環太湖旅遊龍頭、華東地區旅遊的重要節點,中遠期打造成全國濱湖旅遊的標杆、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和國際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濱湖休閒度假旅遊名區。到20__年,接待遊客達到153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突破150億元,年均增幅保持在10%以上,旅遊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8%以上。力爭通過3到5年的努力,全區旅遊產業的規模和效益位居蘇州大市乃至長三角領先水平。

具體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狠抓總體規劃實施,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1.抓好規劃引領工作。規劃是旅遊業發展的龍頭。目前,《吳中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已經編制完成,為我區旅遊規劃體系的形成打下了堅實基礎。今後的主要工作是把增強總體規劃“落地率”做為旅遊規劃工作的核心,把重點放在各類分區規劃、專項規劃以及項目控制性詳規和修建性詳規的編制上。要突出規劃對旅遊產業發展的引領和提升作用,精心培育打造“兩軸兩帶三區多節點”的旅

遊總體發展格局。

2.抓好機制體制創新。探索區內現有景區、景點的資源和各類旅遊項目設施的整合模式,創新組建股份公司,實施集團化發展戰略,疊加發揮旅遊項目優勢開發、集中投資和統一運營等功能,提高綜合競爭力。

3.抓好政策扶持保障。執行落實好國家和省、市、區在旅遊產業發展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繼續深化完善旅遊產業振興和培育提升計劃,進一步細化明確配套扶持政策,為旅遊產業發展創造更為優良的政策環境。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科學合理使用好區財政已安排的各類專項資金,規範執行使用管理辦法,確保發揮最大效用。

(二)狠抓重點項目建設,形成多元複合的旅遊產品體系

項目是旅遊業發展的核心。要強化發展意識,搶抓機遇,按照大旅遊、大市場、大項目、大投入、大產出的要求,全力抓好重點旅遊項目的招商引資和建設推進工作,為建設旅遊經濟強區打下堅實的產業基礎。

1.加大旅遊招商引資力度。做優、做細各項服務工作,努力營造更加優越的旅遊投資環境。一是及時更新、完善和優化旅遊招商項目,編制年度旅遊項目招商指南。重點加強與專業公司合作,對全區旅遊資源進行深入調研分析,策劃1~2個震撼力大、拉動性強、示範作用明顯的綜合性旅遊項目。二是在請進來的同時,加大走出去招商的力度,每年組織開展以旅遊業為主的三產服務業專題招商活動,積極吸引外資、民資、社會資本參與旅遊產業的開發、建設和管理。重點組織中青旅、港中旅等一批專業旅遊集團來我區有針對性地考察洽談,爭取投資落户。三是加強跟蹤服務,增強簽約旅遊項目的存活率,提高旅遊項目建設的推進速度。

2.加快推進旅遊重點項目建設。針對全區重點旅遊項目存在規劃、土地等審批方面的制約,積極做好對上信息溝通、組織協調和輿論引導工作,爭取相關部門在土地、規劃等審批方面給予旅遊項目更多更大的支持。加快太湖文化論壇、漁洋山生態文化園、蘇州休閒太湖俱樂部、江南文化園、孫武書院、姚建萍刺繡藝術館擴建等旅遊項目建設進度,力爭早日建成開放;加快快樂之鄉、觀音園、中國(蘇州)國際工藝禮品城等項目報批進度,爭取項目早日實質性啟動。

3.調整優化旅遊項目投資結構。圍繞建設區域性旅遊目的地的目標,適應旅遊發展新趨勢,完善旅遊投資引導機制,引導改善和提升全區旅遊項目規模結構、功能結構和檔次結構,進一步提高旅遊市場競爭力。一是優化“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結構。圍繞解決我區旅遊產業的短板問題,着重引導投資商向旅遊購物、演藝娛樂、夜間旅遊等特色項目發展。二是優化功能性旅遊項目結構。目前,吳中區旅遊已進入高位發展、尋求突破的重要階段,必須在鞏固大眾旅遊市場的同時,向高端旅遊市場進軍。要進一步引導投資商向温泉、遊艇、高檔俱樂部、會所以及綜合性休閒度假項目發展。三是優化酒店投資結構。重點引導投資商在環太湖區域發展高端度假精品酒店,在各景區重點發展主題酒店、汽車旅館、鄉村度假酒店、特色酒店及分時度假酒店,在吳中城區重點發展經濟型酒店。

4.加快豐富旅遊產品體系。一是發展太湖水上旅遊產品。按照我區太湖水域資源、水文和氣候條件等特點,穩步推進休閒體驗、觀光互動、漁家風情、運動競技、高端商務等五類水上旅遊項目發展。加快引進組建水上旅遊經營主體,錯位實施太湖島嶼旅遊項目的開發,打造水上旅遊產品鏈。二是大力發展夜間旅遊產品。完善

夜間文化旅遊休閒景點和場所,開發夜間文化旅遊項目,做好以夜間購物、夜間餐飲、夜間休閒、夜間觀光為內容的“夜吳中”文章,滿足遊客對夜間活動的需求,豐富中外遊客和市民的夜間旅遊生活。三是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品。以旺山、三山島、淞南生態農莊、未來農林大世界等鄉村旅遊項目為載體,開發農事活動體驗、農產品展示、農產品採摘以及餐飲、垂釣、野營燒烤等具有農業特色濃郁的旅遊產品,使旅遊者感受鄉村風光與淳樸鄉情。四是大力發展商務會展旅遊產品。依託太湖文化論壇,爭取一批重量級、國際級的會展、商務、賽事等主題特色活動落户吳中。積極拓展會展旅遊的外延,大力發展面向商務會議人員的商務運動、商務度假、獎勵旅遊、公司拓展等相關產品,打響太湖會議度假的'品牌。

(三)狠抓旅遊品牌宣傳,形成廣泛高效的營銷網絡體系

整合全區旅遊資源,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市場宣傳推介,大力拓展客源市場,打響“蘇州吳中,太湖最美的地方”旅遊品牌。

1.穩步拓展旅遊客源市場。按照“立足長三角、鞏固華東線、走向大城市、開拓亞美歐”的市場戰略,全面開展吳中旅遊市拓展滲透工程。開展一系列內容豐富、主題鮮明的旅遊推介活動,不斷鞏固上海、南京、杭州等周邊城市客源主陣地,擴大長三角範圍內的區域合作;進一步鞏固深化與河南、山東等地的旅遊合作關係,組織赴東北、西南等重點長線客源市場舉辦專題營銷推介,拓展國內中長線市場;充分利用國內、國際旅交會平台,加大開拓日本、韓國、東南亞及歐美等海外客源市場。配合《兵聖》電視劇的推廣熱播,做好全區各大景區的公眾推介。全面改版《吳中旅遊》雜誌,升級擴容“中國蘇州太湖旅遊網”,擴大宣傳覆蓋面。

2.精心組織節慶活動。高標準舉辦好太湖文化論壇首屆年會,繼續精心策劃舉辦好以茶文化、漁文化、羊文化、兵聖文化、水鄉服飾文化等弘揚吳中特色文化為主題的大型特色文化旅遊節慶活動。要突出山水特色,增強品牌意識,多策劃舉辦能彰顯深厚文化底藴的特色節慶活動,突出太湖休閒度假的特色。

3.整合拓展精品旅遊線路。依託太湖山水、吳地文化、古鎮古村、民風民俗等不同特質的旅遊資源和食、住、行、遊、購、娛旅遊要素,針對不同客源市場,推出“一日遊”、“二日遊”、“多日遊”的產品,精心策劃設計集觀光、休閒、度假、體驗、娛樂為一體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精品旅遊線路。

(四)狠抓旅遊標準化建設,形成競合有序的旅遊服務體系

1.做好景區的創A升A工作。着力打造一批自然環境優美、文化內涵深厚、功能配套完善、管理服務優質的精品景區。一是加強硬件設施建設。按照高等級景區標準,進一步加快景區內外遊覽交通、通訊網絡、金融服務、供水供電、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遊客中心、生態停車場、旅遊廁所、旅遊標識牌、住宿、飲食、購物、文化、娛樂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建立健全醫療救助、安全防範、事故處理等快速應急系統,為遊客創造更為方便、安全、舒適的旅遊條件。

二是提升景區管理和服務水平。開展好系列培訓工作,提高景區從業人員素質。學習考察先進地區在景區建設管理方面的經驗做法,邀請專家舉辦講座,開闊視野,提高建設和管理水平。舉辦各類培訓活動,提高窗口和一線各類服務人員的服務禮儀水平。三是加強景區環境綜合治理。將景點周圍的環境和服務設施都納入到景區的範圍,協調相關部門加強景點外部管理,突出解決景點內和周邊農家樂、漁家樂、商店及經營攤點的管理難題,搞好規範經營和環境治理。近期工作重點是以我區特有的孫子文化資源為基礎,通過加大對穹窿山景區的扶持提升力度,力爭將其早日創建為國家5A級景區,做好光福景區創建國家4A景區工作。

2.做好酒店的創星升星工作。指導區內的星級酒店要繼續加強硬件改造和設施完善,重點加強內部管理,提高規範化、標準化水平和服務水準。做好太湖高爾夫酒店、水雲天酒店升星整改和姑蘇錦江、三德大酒店上星的前期準備工作。繼續推進太湖國際大酒店、香山國際大酒店、甪直凱菲爾酒店、東吳大酒店、嘉盛大酒店等一批高星級酒店項目建設,着力打造環太湖地區中高端星級旅遊酒店羣。實施農家樂專項整治工程,規範農家樂經營管理,建設一批高水平生態農莊和高星級農家樂。

3.做好旅行社的壯大升級工作。引進1到2家有實力的境外著名旅行社和國內大型旅行社前來我區設立分支機構,對外資旅行社的註冊資本實行國民待遇,通過市場的優勝劣汰來提升旅行社的整體競爭力;鼓勵有條件的旅行社向集團化發展,提高旅行社經營規模,實現網絡化經營;鼓勵中小型旅行社走專業化發展之路,通過市場細分,發展會議旅行社、水上游旅行社、汽車旅行社等各類專門化定位的旅行社。近期工作重點是做好吳中區內地接旅行社的培育工作,扶持地接業務做強做大。

(五)狠抓交通購物建設,形成齊全豐富的旅遊配套體系

1.加強交通體系建設。健全完善的旅遊交通體系是旅遊目的地的有力支撐和必然要求。加強交通組織。對外交通方面,在度假區設臵遠程候機樓,在蘇州火車站、汽車站開通旅遊班車,開通與長三角重點城市集散中心間的旅遊班車。內部交通方面,要增設多種類型的交通工具,實行旅遊交通公交化運營。同時,在旅遊旺季期間加強交通疏導。加強基礎工程建設。加快東山環島公路、金庭環島公路建設,加快構建起以度假區核心區為中心,連通各大景區,出入通暢的生態遊覽通道;加強通道沿線的環境整治和生態綠化建設,營造整潔、舒適、生態的遊覽環境;新建、改建和擴建部分停車場,提供充足的車位及安全保障服務。

2.加強旅遊購物體系建設。旅遊購物是旅遊產業的重要內容,是提高旅遊綜合經濟效益、帶動地方百姓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徑。針對全區旅遊購物發展相對薄弱的現狀,要從多方面入手進一步加大對旅遊購物產業的扶持、培育和指導,扶持一批規模經營和成長性好的旅遊商品生產企業;深入挖掘開發一批反映地方特色和風貌,紀念性、工藝性較強的旅遊商品;支持旅遊商品市場、購物中心和特色街區建設,完善城市旅遊購物功能。要在整合吳中區現有的旅遊購物點的基礎上,規劃建設區級旅遊購物中心,並在各景區、旅遊集散中心建設一批外觀統一、管理規範、各具特色的購物網點,構建體系豐富、立體化、主題化、特色化、規範化的吳中區購物體系。

3.加強旅遊綜合服務區建設。加快完善城市依託型(吳中城區)、交通遊憩型(高速公路服務區)、景羣型(多個景區之間)、景區型(景區內部)、汽車營地型(景區周邊)和迷你型(車站、商業區等)等六大類型旅遊綜合服務分佈局。大力拓展服務區的遊客集散、旅遊諮詢、旅遊形象宣傳、票務服務、旅行社組接團服務、旅遊投訴接待和旅遊產品、旅遊線路、旅遊商品展示等服務功能。

(六)狠抓管理服務建設,形成規範嚴謹的行業監管體系

1.強化依法治旅工作。按照旅遊市場治理整頓的屬地管理原則,建立健全旅遊秩序建設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加強聯合執法檢查和綜合治理,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經營和擾亂市場經營秩序行為;加強政府管理,健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監督、新聞監督和遊客參與的社會服務監督體系建設,完善旅遊投訴機制,依法維護遊客的合法權益。建立和完善旅遊企業和從業人員信譽公示系統,引導理性消費,規範旅遊企業和從業人員的經營行為。

2.深入開展行風建設。以創建文明行業為契機,切實提高旅遊行業文明程度和從業人員文明素質。積極做好旅遊行業誠信經營的宣傳工作,組織旅遊管理部門、旅遊企業和旅遊從業人員,通過召開旅遊質量工作交流會、導遊工作經驗交流會等形式,在旅遊企業和旅遊從業人員隊伍中廣泛開展以“誠實守信、守法經營”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和信用道德教育,增強旅遊企業的誠信經營意識。

3.加大旅遊安全管理力度。強化“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建立旅遊災害預警系統和應急救援系統,加強旅遊治安、消防、交通、食品安全體系建設和醫療急救、緊急救護體系的建設,提高對旅遊活動中發生的各種危機、突發事件的信息傳遞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現場處臵能力。抓好旅遊設施、消防、食品安全等專項治理工作,進一步加大旅遊安全聯合執法檢查和專項檢查的力度,確保全區旅遊產業實現“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統一目標。

旅遊調研報告範文 篇4

多年來,我們依託天柱山,緊扣撤縣建市目標,始終堅持把縣城作為城市進行規劃、建設和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縣城已不僅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引擎,集中展現出_風景區、開發區、度假區“三區並舉”和工業、旅遊“兩翼齊飛”的跨越發展新形象,而且正向着皖西南區域性旅遊中心城市和_次中心城市加速邁進。在當前工業化、城市化提速推進的大趨勢下,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熱潮中,在全縣開展“城市建設管理年”活動之際,如何更好、更快地推進_高標準風景旅遊城市建設,這是牽動_縣和_市乃至更大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課題。為此,我們帶着課題開展調查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近年來我縣城市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我縣以縣城為核心的城鎮迅速發展,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_年全縣城鎮化率達38%,城市規模逐漸擴張、功能日益完善,對人流、物流、資金流等各類資源的聚集能力也在穩步提升。

(一)城市規劃體系逐步完善。我縣縣城總體規劃始編於 982年, 994-995年進行了第一輪修編,_-_年聘請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天柱山風景名勝區與縣城的總體規劃進行了統一修編。城市總體規劃日趨完善,城市發展的定位更加明確:縣城作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天柱山所在地”,是“工商貿協調發展的皖西南風景旅遊城市”,這是充分考慮我縣歷史、文化和經濟發展現狀而作出的定位,切合_依託旅遊發展的特色路徑。第二輪規劃修編,充分體現了“山城一體、山城相融”的發展理念,將天柱山風景區_年來,通過多渠道融資擴大投入,x_x_間,縣城市政建設資金投入達8 72萬元,城市建設的力度逐年加大。

一是城市規模逐步擴張,城區道路總長度達57km,形成了“五縱四橫”的城市主幹道路網絡,城市主體框架逐步拉開。_年縣城建成區面積達 6km2,城市人口6萬。

二是城市功能得到完善,擴建5萬噸水廠、新建35km燃氣管網、新引進營運公交大巴,電力、電信等設施隨城市建設同步推進;目前全縣星級賓館飯店達家,其中4星級 家、3星級5家,風景旅遊城市的接待功能日趨強化。

三是城市品位穩步提升,先後完成舒州大道中段、南嶽路中段、天柱山大道景觀綜合整治,建成火車站、老城區、東門大橋、山門等城市廣場2.7萬m2,清淤城區河道6km,完成引水入城工程,整治小街小巷道路,全力陽光城、濱河御花園、幸福佳苑、水岸江南等一批住宅小區成為體現城市整體改造的新亮點。四是城市商業網絡逐步形成,建成了姚衝建材、金源菜市、旺業、財富購物等一批大市場和天柱第一城旅遊購物大市場,城市商業網絡日趨完善。

(三)城市管理水平正在提高。近年來城市管理的領域在拓寬,力度在加大,成效也非常明顯。

一是嚴格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加大了城鄉規劃法方面法律法規的宣傳,嚴格執行建設項目“一書兩證”制度,加大對違法建設的查處力度,特別是對城區房地產開發市場進行一次全面清理,有效規範了全縣房地產市場。

二是加大了城市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力度。

成立了縣投資公司,城市建設投融資渠道更寬,方式更加靈活;改革縣環衞體制,實現了環衞作業“管”、“辦”分離;城區河道由縣建設部門統一管理,避免了多頭管理的弊端;推進城市綜合執法體制改革,積極組建城市執法局,規範了城市執法,強化了管理力度;城區綜合交通整治常態化運作,有效規範了城區交通秩序,培養了城市居民的文明習慣,推動了文明創建。

同時,我們在城市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乃至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規劃仍然比較滯後,突出表現在城市發展的目標上。隨着開發區( .9km2)、度假區(6km2)的開發建設,一城三區總面積將迅速達到40km2的規模,當前的城市規劃(_年規劃)提出到_年建成“雙二十”城市的目標明顯滯後於城市發展步伐。同時也還存在規劃管理相對滯後、規劃執法力度不夠問題。

二是城市建設管理體制亟待進一步理順,目前開發區、天柱山風景區、旅遊度假區均有(或將有)自身的建設管理機構,在山城一體的城市框架下,缺乏統一的城市建設協調機制,不利於城市的整體開發建設和協調發展。

三是建設品位有待進一步提高,中心商貿區整體開發仍然不夠,風景旅遊城市特色沒有得到有效而統一的彰顯。四是城市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仍然不夠均衡,供水、供電、道路仍是部分城區發展的瓶頸制約,影響了城市功能的整體發揮。五是城市道路與05、3 8國道功能上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心商貿區交通擁擠現象長期以來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二、推進風景旅遊城市建設當前需要做好的重點工作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本着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原則,我們結合實際經過深入調研後認為,推進宜商、宜業、宜居、宜遊的風景旅遊城市建設,當前要着力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拓展城市規模。一個城市沒有一定的規模就不能成其為城市。隨着人口和產業向城市的加速集聚,拓展城市規模是必然的要求,這也符合國家發展中心小城市的政策。我們目前的城市建成區規模距現有規劃中“雙二十”的規模尚有相當大的差距,距眼下需要達到的40km2規模相比差距更大。因此,我們必須也完全能夠擴張城市規模,拓展城市發展空間。今年起,我們要結合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進一步完善並放大主城區、開發區、度假區、風景區“一城四區”的空間佈局,推進城市東擴、西進、南延、北展。一是東擴,在按現有9km2規劃,加速建成東部開發區的基礎上,推進開發區的擴模增容,提升開發區的產業承載力。二是西進,一方面,按照新批准設立的度假區規劃,拉開西部度假區6km2框架,加速“山城一體、山城相融”進程;另一方面,着眼長遠,結合 05、38兩國道改線和貫通滬蓉、東香兩高速的出口,逐步構築城市大外環線,推進城市跨潛河發展,努力建設濱河新區,進一步增強輻射帶動能力。三是南延,主要是結合開發區的擴模,推進城市向南邊毗鄰的滬蓉高速延伸,形成滬蓉高速沿線新的發展亮點。四是北展,科學利用城市北部山丘地,推進城市綜合開發。

(二)着力完善城市功能。近年來,我們不斷加大對城市建設的投入,市政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但欠賬仍然很多,城市的保障服務功能亟待提高。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老城區道路改造和新城區主幹道建設,加強城市供水供氣、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防洪以及停車場、廣場、公廁等公用設施建設,改善電力、電信、有線電視和文化教育、醫療衞生、購物休閒等條件,不斷配套完善城市功能。正是基於這方面的重點考慮,在今年的“城市建設管理年”活動中,縣委、縣政府提出要抓好“十大建設工程”,其中,城市垃圾處理場、污水處理廠、城市路網及公共交通場站建設、開發區和度假區基礎設施建設、城區供水管網改造等工程的大力實施,無疑會對完善城市功能起到重大作用。同時,這些工程對於拉動投資、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意義重大,體現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執政理念,我們要千方百計狠抓工程進度,確保工程質量,使其順利建成並早日發揮效益。

(三)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品位體現的是一個城市的檔次和形象,這要求我們高度重視城市景觀建設。

一要大力實施城市“增綠”、“添亮”、“活水”工程,繼續推進城市主幹道和河道景觀整治,全面實現城區道路包括背街小巷的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建好潛河、梅河、皖河等重點景觀帶。

二要大力建設城市精品建築和標誌性建築,注重適度開發高層建築,興建高檔小區,積極推進建築設計和建築風格的創新,全力促進城市在長大、長高、扮靚中彰顯現代氣息。

三要大力開展舊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加速推進財富廣場、嘉宜廣場、秀獅商業步行街等一批城市綜合開發項目,穩步實施原種場、農科所和桃園南路、公安局等地塊的綜合開發與改造,努力使城市面貌有大的改善,形象有大的提升。

(四)着力彰顯城市特色。特色是城市的靈魂和魅力所在。作為風景旅遊城市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我們在彰顯特色、提高吸引力方面還大有文章可做。

一要建好“3座公園”,即皖園、雪湖公園和二喬公園。皖園主要是圍繞“皖”做文章,建成以古皖文化展示為主體的旅遊休閒區。雪湖公園主要是圍繞“三湖一寨”,恢復歷史文化遺址,供市民休閒娛樂。二喬公園主要是以三國大喬、小喬為主題,建成以胭脂井為重點的民俗遊覽區。

二要完善城市旅遊配套設施。加快城區旅遊景點的開發,加強休閒娛樂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賓館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確保城市能夠滿足遊客多方面的消費需求,進而留住遊客。

三要強化城市品牌創建工作。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和旅遊軟硬件建設,努力使城市的每一幢建築、每一條道路、每一個空間都能體現歷史文化名城的風貌和風景旅遊城市的特點,積極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五)着力加強城市管理。城市發展要堅持建管並重。隨着城市建成區範圍不斷擴大,人口不斷增長,城市管理的任務越來越重,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迫切要求我們加強城市管理工作。一要加強規劃管理。切實吸取以往規劃管理中的教訓,在全面強調規劃的完整性、超前性、科學性的基礎上,確保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加大對違反規劃建築和建設行為的規劃執法力度,真正發揮規劃的龍頭引領作用。二要加強綜合交通管理。鞏固城市公共交通整治成果,加快建立以公交、出租車為主體的公共交通體系。城市公交車已經投入運營,要進一步探索建立覆蓋城鄉的大公交運營網絡體系。三要加強環衞管理。建立健全環衞管理、清掃保潔分離制度,推進環衞作業市場化。四要加強城市綜合管理。加快成立行政執法局,將市容市貌、綜合交通、環境衞生、違法建設等納入統一管理,全面提升文明縣城創建水平。五要加強建築市場和行業管理。嚴格建築市場準入清出制度,規範物業管理,促進城市建築業和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六)着力發展城市產業。城市是產業的載體,產業是城市的支撐。我們要把城市發展與產業壯大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推進風景旅遊城市建設與強化城市產業支撐的互促互動。

一要結合開發區的建設發展工業,做大做強機械機電製造、醫藥化工、紡織服裝、農產品及旅遊工藝品加工等產業集羣,加快工業強縣進程。

二要結合度假區的建設,高標準建成國家網球訓練基地、皖鎮等旅遊服務大項目,跟蹤推進皖園、温泉度假村和鄉村坡地運動中心等項目,放大旅遊產業效益。

三要結合主城區的改造提升,引進、建設大型商貿設施和專業市場,實現城市商業的大繁榮。四要結合城市綜合開發,引進有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推進城市成片開發,促進房地產業大發展。五要結合挖掘“古皖之源、禪宗之地、京劇之祖、黃梅之鄉”等文化底藴,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和休閒娛樂業,進一步打響休閒、養生、健身等品牌,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三、推進風景旅遊城市建設亟須突破的瓶頸制約

調研中,我們也感到,當前推進風景旅遊城市建設,亟需突破以下五大瓶頸制約。

一是土地瓶頸制約。突出表現在開發區和度假區建設用地指標日益緊張,以致項目的落地和實施面臨困難。當務之急一要抓緊修編城市新一輪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用地調整;二要大力開展“雙掛鈎”、“雙置換”工作,積極對上申報爭取用地指標;三要大力推行集約節約用地,搞好閒置用地清理。

二是資金瓶頸制約。目前我縣城市建設負債達_多萬元,資金缺口制約十分嚴重,同時城市建設靠政府投入的“單打一”局面尚未根本改變,多元化投資的格局尚未形成。對此,我們必須強化經營城市、經營項目的理念,多渠道籌集資金,為城市建設提供保障。要有計劃地對老城區的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等單位進行佈局調整,實施搬遷,帶動新區開發。要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重要機遇,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投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要充分發揮縣投資公司等融資平台作用,通過經營城市土地、城市資產和適度舉債等多種形式籌措建設資金。

三是拆遷安置瓶頸制約。拆遷安置一直是城市建設的難點問題,隨着開發區和度假區建設的提速,迫切要求在拆遷安置上加大力度,加快進度。要切實做好拆遷安置的宣傳動員工作,使羣眾真正理解和支持拆遷安置,對極少數無理取鬧者,必須依法強制執行。要切實加強拆遷政策實施的統一管理,維護拆遷政策的統一性和嚴肅性,做到公平拆遷、陽光操作。同時要善於學習借鑑外地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有效推進拆遷工作。

四是體制瓶頸制約。突出表現在“一城四區”之間在規劃、建設、管理上存在各行其是、各自為政的現象,協調配合不夠,致使工作出現漏洞,在環衞、路燈等管理上也由於職責不明形成了盲區。下一步我們將成立縣規劃委員會,進一步強化縣城市建設領導小組的職能作用,理順環衞、路燈等管理體制,全面加強對城市建設土地供給、資金籌措和規劃管理等工作的統籌協調。

五是人才瓶頸制約。目前我縣城市建設明顯緊缺規劃人才和經營城市人才,必須加大專門人才的外引內培力度,注重配強專門人才隊伍,為推進高標準風景旅遊城市建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調研的目的在於更好地推動工作。我們將以這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創新工作舉措,解決突出問題,更好更快地推進風景旅遊城市建設,促進_科學發展、加速崛起。

旅遊調研報告範文 篇5

為了加快xx區旅遊村建設進度,我們圍繞xx區建設旅遊村基礎條件和發展前景、存在問題,以及如何整體推進全區旅遊村建設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旅遊村建設的現狀

(一)農家樂迅速發展成為旅遊村建設“重要支撐”。xx區“農家樂”自20__年“十一”旅遊黃金週在瀛湖鎮湖心村興起以來,先後輻射到玉嵐鄉、南溪鄉、流水鎮、吉河鎮、新城辦、江北辦、迎風鄉、縣河鄉、五里鎮、恆口鎮等鄉鎮、辦事處,基本形成了瀛湖周邊“湖畔農家樂”,黃洋河、吉河沿岸“田園農家樂”,香溪洞周邊“近郊農家樂”,月河川道“庭院式農家樂”等發展模式,為旅遊村建設創造了基礎。旅遊村建設也為整合和提升農家樂發展開闢了新路子。(各地對農家樂的定義不盡統一,但基本意思相近:利用庭院、堰塘、果園、花圃、農場等自然資源和鄉村文化資源優勢,為旅遊者提供觀光、娛樂、運動、住宿、餐飲等服務的經營實體。簡單來説,農家樂就是為周邊地區市民提供吃、住、玩服務的休閒場所……)

(二)景區周邊環境日趨優化為旅遊村建設創造發展空間。隨着瀛湖、香溪洞、毛壩田園農業旅遊示範點等主要景區的道路、綠化、景點建設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有效地拓展了以景區自然景觀為依託的農家樂的發展空間,為提升農家樂檔次、整合鄉村旅遊資源、建設旅遊村,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三)統籌城鄉一體化促進旅遊村建設。圍繞“統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思路,扶貧、農業、水利、交通、環衞等部門投入項目資金,加快了旅遊村水、電、路、環衞等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7.18洪災後,各涉旅鄉鎮、辦事處結合災後重建工作,採取建設旅遊社區、打造農家樂集羣等措施,將旅遊村建設納入鄉鎮統籌發展規劃,着力改變村容村貌,使建設旅遊村基礎條件得到根本改變。

(四)立體交通網絡建設為旅遊村開闢新的客源市場。自西康高速公路通車後,旅遊交通大格局優勢凸顯。隨着西康、襄渝、陽安三條鐵路複線,十堰至天水(陝西安康段)、包頭至茂名(陝西安康段)、北京至昆明(陝西安康段)高速公路的建設和安康機場遷建,構建快捷高效的安康交通樞紐,西安、武漢、重慶、成都等大中型城市進入安康三小時生態旅遊經濟圈。屆時,以陝南風情特色為主體的xx鄉村旅遊獨具魅力,將從根本上改變目前xx鄉村旅遊客源僅以城區居民為一線消費羣體的局面。

二、旅遊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三個認識誤區”。調研中發現,大多數鄉鎮認為旅遊村就是以一個行政村為單位;認為旅遊村建設就是農家樂經營户的檔次提升;認為旅遊村規劃就是“建成一條路、房子兩邊蓋”的發展模式。產生這“三個誤區”的根本原因在於:沒有全面地理解旅遊村建設“環境生態化、居住文明化、餐飲風味化、服務標準化、管理規範化”(五化)標準,對旅遊業的關聯帶動作用、規模發展效應認識不足,尚未系統的、全方位的考慮旅遊村建設中的具體事宜。

(二)缺乏觀賞性景觀和參與性旅遊消費支撐。當前,全區旅遊村建設僅以農家樂為主體。由於農家樂自身發展缺乏觀賞性景觀和參與性旅遊消費項目支撐,導致旅遊村以“吃”(農家飯)、“麻”(打麻將)為主要消費內容,表現出旅遊檔次低、消費單一性、抗市場風險能力差、發展後勁不足。

(三)人力資源不足。突出表現在,鄉鎮機構改革後,原有的旅遊辦撤銷,鄉鎮現有從事旅遊工作的人員均為兼職人員,旅遊村建設工作人力明顯不足。此外,缺少懂旅遊、愛旅遊、有見解的旅遊管理人才,旅遊村建設工作中缺乏創意性的建設思路。

(四)資金缺乏依然是“瓶頸”。當前,僅僅依靠扶貧、農業、水利、交通、環衞等部門投入項目資金建設旅遊村水、電、路、環衞等基礎設施,投資渠道單一,投資額度有限,投入資金明顯不足。

(五)工作考核機制尚未建立。旅遊村建設工作未納入年度專項考核,旅遊工作質量競爭機制還沒有建立。

三、幾點建議

(一)政府主導、打造景觀

借鑑成都“五朵金花”等外地旅遊村建設的成功經驗,政府按照城市建設標準,對旅遊村道路、供電、供水、排污、綠化、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等公共基礎設施進行整體規劃、統一建設,力求達到城市化、現代化、集約化。按照“農户出資、政府補貼”的辦法,實施民居景觀化,突出規模發展的整體形象。特別是要依託自然資源,實施景觀打造,建設觀賞性和參與性較強的環境元素,營造良好的外部投資環境,吸引社會資金和民間資本入駐經營,走“政府搭台、業主唱戲”的路子。(為了掌握大量的一手、二手資料,研究鄉村旅遊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係,我們成立了有分管的副鄉長為組長的旅遊調研工作小組,為調研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調整規劃、打造主題

按照“規模發展”、“不同區域打造不同主題”和“宜聚則聚、宜散則散”的原則,適當調整旅遊村布點規劃。具體地説,以黃洋河為紐帶,整合迎風鄉、縣河鄉鄉村旅遊資源,融合已建成的毛壩田園、牛蹄嶺解放戰爭遺址、迎風袁台清代古建築等基本元素,以“走進田園·品位鄉村”為主題,建設新“毛壩田園”;以新城辦木竹橋村為核心,沿襲首屆東藥王殿壽文化節的影響力,將東藥王殿旅遊開發納入其中,着力打造“鄉村長壽文化”;整合瀛湖鎮湖心村、洞橋村和玉嵐鄉橋興村、清泉村等鄉村旅遊發展基礎較好的行政村,打造“湖畔漁家”主題;流水鎮窯頭村以打造“古鎮人家”為主題,展現陝南古鎮特色。四個板塊打造的四大主題,均以“親近自然·放飛心情”為主線,實現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的有機統一。

(三)產業聯動、健全要素

以旅遊村為核心,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發揮建設區域內,運輸業、種植業、產品零售業、農副產品加工業、旅館業等相關產業優勢,完善服務,豐富產品,最大限度的延長遊客消費鏈條。比如,瀛湖周邊有果樹、有茶葉、有漁業資源,除了推出摘果子、看採茶、垂釣等參與性旅遊活動外,可以深加工果品、茶葉、魚產品等,滿足遊客購物需求。還可利用瀛湖山青水美的資源優勢,開闢農家寫生基地,增添地域性文化氛圍;黃洋河沿岸羣眾擅長製作盆景和根雕,可以將其發展壯大成為傳統產業,與旅遊產業相結合,賦予其藝術內涵,為遊客增強旅遊文化氣息,增加其產品的附加值,促進實現以旅富農。

(四)創新模式、科學發展

鼓勵成立蔬菜種植協會、林果種植協會、畜禽養殖協會、農家樂旅遊協會等與旅遊行業密切相關的羣眾性協作組織,村委會以專業協會為載體,協會帶動經營户,經營户相互協作,建立經營户+專業協會+村委會的管理模式,彙集專業協會優勢因素服務於旅遊,實現行業准入、服務質量、收費標準等方面自我規範,共同促進鄉村旅遊良性發展。

(五)儲備土地、規模開發

用活土地流轉配套政策,儲備一批鄉村旅遊規模開發用地;採用適度土地補償或土地入股方式,將土地資源集約化經營,專門用於大型旅遊項目建設;避免農家樂小規模、低檔次、零星式經營。一方面要從旅遊村建設規劃入手,嚴格限定土地用途。另一方面要把好入口關,對於投資額度小、規模小、缺少特色的鄉村旅遊建設項目予以限制。

(六)企業運作、聯手促銷

採用股份制形式,整合旅遊村經營優勢,適時組建旅遊公司;圍繞主題特色,準確定位客源,創新宣傳渠道,統一對旅遊村進行整體形象策劃和包裝;積極參與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評選,打造對外整體形象“名片”;着力構建旅遊公司與旅行社利益共同體,健全科學的利益分配製度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旅行社主動宣傳推介旅遊村的能動性,建立穩定的鄉村旅遊客源市場,逐步走出一條鄉村旅遊品牌化的路子。

旅遊調研報告範文 篇6

全域旅遊是全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內涵是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我市旅遊業的發展,按照“謀全局、圖重點、強基礎、補短板、提質量、增效益、抓統籌、促全域”的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要求,緊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秦巴山區連片開發機遇,加大旅遊重點項目建設力度,在旅遊要素完善上下功夫,紮實開展旅遊扶貧培訓,注重鄉村旅遊建設,促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今年我市石泉、嵐皋兩縣被確定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瀛湖生態旅遊示範區成為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示範單位。上半年,全市接待遊客達到176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91.9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5%、18.5%。

交通條件的空前改善,生活質量的快速提升,不動產投資熱點的轉移,以及政府順應時勢而對第三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使旅遊活動、旅遊產業、發展旅遊的政策等都成為當下的社會熱點。為進一步瞭解我市全域旅遊發展情況,助動我市全域旅遊發展。根據市政協年度安排,市政協文史學習委員會就安康全域旅遊進行專題調研。現將相關問題報告如下:

一、對我市旅遊優勢資源的認識問題

離開資源,旅遊無從發展,對資源特質把握不準,旅遊就不能順利發展。調研組認為,安康資源的真正優勢不在歷史人文,而在以山水為載體的自然稟賦。而自然資源相較於外地,安康基本沒有引人入勝的、能使人在一地流連忘返的名山名水。而連綿起伏的羣山,蜿蜒清澈的河流,四季氣候的色彩變換,清潔明靜的時空環境,構成以廣地域、大分散為特徵,以步換景、賞心宜人為賣點的旅遊資源稟賦,這就是安康旅遊資源的基本特質。因此,安康旅遊消費,必然是以大範圍流動、全方位涉獵、多形式體驗為主場,以涉足局部、觀賞細處為補充;安康旅遊建設,應當以自然資源利用為主攻,以人文歷史挖掘打造為策應。安康旅遊佈局,應該是放眼全域規劃先行,着眼線路先抓節點起步。

二、發展旅遊業的統籌協調問題

我市很早就提出把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但全市統籌謀劃不足,發展旅遊的意識不強,氛圍不濃,促進旅遊業發展的硬措施不夠配套,旅遊項目招商引資、旅遊產品的推介等沒有形成合力,效果不明顯。

建議:組建全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由市上牽頭,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協調、解決全域旅遊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嚴格按照安康市旅遊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實施,打破區域分割,衝破行業壁壘,不搞各自為政,儘量避免盲目投資,把分散的景區景點和旅遊資源串成線、集成團、連成片,形成有特色的旅遊拳頭產品,在特色互補中提升旅遊產品,實現互利多贏。發揮好基層發展旅遊的積極性,保護好旅遊產業投資者的熱情。堅持以全域旅遊理念引領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規劃建設一批都市旅遊示範區和特色村、旅遊風情小鎮、美麗宜居鄉村。各縣區要準確把握資源特質,找準開發主攻方向,不能簡單複製、粗造克隆,以免出現千城一面、千景一格、千點一味的不利局面。

三、旅遊資源開發的重點問題

我市目前業已形成規模的一城一湖一山,形成了安康旅遊的核心景點景區,且仍有深度開發的潛力。但面臨周邊旅遊同質產品的強勢競爭,成為我市旅遊產業頂樑柱的任務並不輕鬆,旅遊作為產業在全市經濟總量上的貢獻率在較長時期內,可能低位徘徊。

建議:打破縣際區劃限制,突破一景一地的侷限,統籌全市拉大骨架,着眼連珠成串互補增效。開發的重點概括為“兩線、三環、三中心。”“兩線”即漢江從石泉至白河一線,可上接漢中,下連湖北,以舟船為載具,水上觀光旅遊為核心,將沿江已開發景點景區連成一線,拓展其旅遊市場;從馬池經江口到灃峪口一線,以步行探幽和自駕觀景為核心,以子午古道的人文內涵和層戀疊嶂的自然風貌,吸引關中城市羣人眾質高的旅遊羣體;“三環”即從平利、鎮坪、嵐皋到安康的環線,從石泉、寧陝、漢濱北部山地到恆口的環線,從旬陽縣城、小河、雙河到蜀河的環線。上述環線以農家田園風情和秦巴自然景觀為核心內容,以自駕觀景遊客為主要服務對象。“三中心”即以安康城區為支撐點,以寧陝龍王和平利八仙為遊客集散地的三個中心,這些地域旅遊資源富集,旅遊開發相對集中,服務半徑比較合理,且本身就是旅遊景區,應當增強旅遊服務和保障功能,打造成旅遊人羣的目的地和集散地。

四、旅遊業發展的資金投入問題。

發展旅遊的目的,無非是發展旅遊產業壯大經濟實力,美化人居環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然而,離開投資這些都是空話一句。投資行為取決於投資者的目的和利益。民間投資必然是市場化行為,以投資回報決定投資行為;政府投資因其公共資源的屬性,必然是以社會公共產品為投資對象。基於安康旅遊資源稟賦特質,投資的經濟回報總體上短期內難以達到預期,有效的市場化的投資不易形成大氣候,這就是安康旅遊發展面臨的最大困境。

建議:用活搬遷移民、城鎮化、水土保持等民生性投資政策,在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引領下,把旅遊元素融合在民居建設、生態工程建設之中,使民居及其民生工程兼具旅遊產品的價值;使政府投資具有富民公益性與旅遊產業性的雙重屬性。民眾在分享公共資源的同時,社會也蓄集了旅遊發展的潛力。

抓住國省縣村户道交通建設及生態建設等投資機遇,優先優化旅遊資源富集地帶的交通條件和生態環境,凸顯具有旅遊深度開發潛力的資源的投資價值,增強市場化旅遊投資的吸引力,助推旅遊產業的發展壯大。

利用鄉村文明建設、植樹造林以及現代農業發展等政策機遇,增強民眾保護和美化環境、文明待人接物的意識,不斷優化旅遊發展的人文環境;增強農業產業園主參與和服務旅遊活動的自覺,讓農業產業園具有提供農產品和旅遊產品的雙重功能。

加大旅遊產業招商引資力度。通過安康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分析,安康秀美山水展示,旅遊發展成果宣傳,旅遊產業發展前景展望,旅遊產品營銷,旅遊開發項目推介等全方位文宣活動,增強安康旅遊投資的吸引力。

五、旅遊宣傳推介問題

當前,旅遊宣傳推介總體上氛圍不濃,缺乏官民以及市縣鄉之間的互動,缺乏吸引國內外關注的宣傳手段和推介措施,宣傳推介引起的關注度、影響力還不夠大,效果不夠理想。

建議:在重點路段關鍵部位樹立大型廣告牌位,製作一部以自駕、休閒、度假為核心內容的宣傳片,拍攝一部以安康奇險秀美的自然風光、歷史風雲和獨特民情風俗為內容的電視連續劇,並在主流媒體播放。以漢江龍舟節和漢陰油菜花節等節慶活動為契機,不斷擴大安康旅遊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創新旅遊宣傳營銷,建立廣播、電視、移動互聯網、微博、微信等全媒體信息傳播機制,加快構建跨區域、跨平台、跨網絡、跨終端的旅遊目的地網絡營銷體系。加強旅遊商品建設,繼續打造和創新以富硒產品為主打的特色旅遊商品。

六、旅遊業所需人才問題

旅遊產業需要大量綜合性和專業性人才。我市十分短缺的是熟悉旅遊產業各個環節且善於整合各專業,能夠有序開展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管理、服務等一攬子工程的戰略型人才,以及營銷、廣告、民俗、心理、文學、歷史、地理等多學科的專業性人才。人才缺乏是制約我市旅遊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建議:實施“旅遊人才工程”,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旅遊發展資金,專項用於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圍繞全域旅遊建設,採取崗位聘任、項目聘任、短期兼職、項目合作等靈活方式,柔性引進急需的旅遊人才。每個縣市區要培養幾名金牌導遊,加強與安康學院、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合作,堅持市內與市外相結合、業務培訓與交流學習相結合,建立分層分級培訓機制,加強鄉土特色旅遊人才培養。

七、關於旅遊環境建設問題

“處處都是旅遊環境,人人都是旅遊形象”的意識有待強化,賓館飯店和出租車宰客行為時有發生,服務接待水平不盡人意,這些問題對旅遊產業的發展負面影響都不可低估。

建議:結合創衞、創文等活動的開展,教育引導公民提高禮貌待人、文明行事的自覺性,強化我為家鄉增輝添彩的責任感,讓遊客在安康處處感到友善和温情;努力提升服務行業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強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服務素質教育;加強監管和服務,及時迴應和處理旅遊投訴,在第一時間解決問題,讓受損者感到滿意,使責任者受到教育。維護好公平有序的旅遊市場秩序,構建充滿活力的旅遊發展環境。

旅遊調研報告範文 篇7

近年來,xx區委、區政府注重法治文化建設在普法工作各個環節的滲透,走出了一條有特色、重實效、重基層的法治文化建設新路,把法治文化建設作為和諧金山建設的有力助推器,全面推進法治縣區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 主要做法

(一)周密部署,紮實開展創建活動

xx區委、區政府一直以來對法治文化建設高度重視,把法制宣傳教育與和諧金山、平安金山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20xx年初制定印發了《xx區開展法治縣區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對法治縣區創建活動進行了周密部署,通過開展創建活動,大力弘揚法治文化,全面推進xx區法治文化建設。

(二)以點帶面,做好基層法治文化建設

加強指導協調,以奮鬥街道、新建社區、育林社區作為創建工作試點,加強聯繫指導,積極探索提xx縣區、街道法治化建設水平的途徑和方法。同時,全面開展民主法治社區、法治示範學校、依法治理示範單位、誠信守法企業等創建活動,以點帶面,推進全區法治化建設。20xx年6月舉辦“弘揚法治精神,共建和諧金山”法律廣場活動。借《城市居委會組織法》頒佈實施20週年的東風,xx區依法治區辦、區民政局等單位及學術機構聯合開展了有獎徵文、專題培訓、居民論壇、《居委會組織法》專題討論會、社區文化節等一系列促進基層法治文化建設的活動。

在創建活動中,xx區統籌安排,抓好落實,着力推動“法律六進”各項任務的落實。特別在“法律進社區”活動中,要求各地要着力抓好社區的“四個一”建設,即“每個街道社區(居委會)設一個法制宣傳專欄;每個月上一堂法制課;每個街道社區(居委會)配一套法書;每個街道社區(居委會)建立一支法制宣傳教育志願者隊伍。

(三)創新形式,全方位推進普法宣傳

一是創新普法形式,利用電視、報紙、徵文等形式全方位普法。改變以往侷限於擺攤設點式的普法形式,利用xx區的網、報、台等媒介開展多層面、立體式法制宣傳教育。面向全區開展了法制動漫作品徵文比賽活動,進一步擴大了我區普法工作的影響力,促進了轄區羣眾學法守法的自覺性。

二是結合重大節日,全方位推進普法宣傳,學法意識深入人心。針對特定的節日,結合各單位實際深入開展普法活動,將普法融入羣眾的日常生活中。春節期間,在轄區全面開展對返鄉人員和留守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重點針對交通安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安全生產法等進行宣傳,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風險防範和維權意識;“3.8”維權周,提高婦女兒童的維權意識;“3.15”期間,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宣傳,使廣大消費者知法、懂法;以人民調解宣傳月為契機,大力宣傳人民調解非訟、經濟、便捷的糾紛解決模式,鼓勵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矛盾糾紛時首選人民調解的方式解決問題;在“6.26”禁毒宣傳日聯合區禁毒辦開展禁毒宣傳教育,動員全民參與禁毒宣;“12.4”全國普法宣傳日前後,組織系列廣場普法、文藝普法、社區普法等活動,在全區上下營造濃厚的學法、用法氛圍。

(四)多方參與,普法聯動機制成效明顯

充分發揮區委、區政府統一領導下依法治區辦的宏觀指導職能和部門的主體作用,建立普法部門聯動機制,共同承擔宣講任務,共同履行宣教職責,合力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加強組織協調作用,統籌整合各類有效資源。

二、存在問題

1、有的部門對法治文化建設不夠重視,認為法治文化建設是軟性任務,很多東西看不見、摸不着,見效慢,不如抓經濟發展、城市建設那麼容易出政績。

2、法治文化建設的機制體制不夠完善,在管理和實際開展工作上缺少有效的規範。

3、各部門溝通協調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為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雖成立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有的具體工作往往由區司法局或依法治區辦孤軍作戰,工作開展起來存在很多困難,沒有形成應有的規模和效應。

三、有關建議

(一)強化法治文化的創新性。

創新是推進法治文化建設的動力源泉。法治文化建設面臨新形勢新要求,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不斷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一,要加強法治文化理論研究。

要通過舉辦“法制大講堂”等形式,加強法治文化理論研究;鼓勵引導支持法治文藝創作,努力為廣大羣眾提供豐富的法治文化產品。通過開展融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和娛樂性於一體的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文藝演唱會、法制攝影和書法、美術展覽、動漫展覽等活動,讓廣大幹部羣眾受到潛移默化的法制教育。

第二,要構築法治文化人才高地。

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努力培育出一批在法治文化事業各方面有號召力的領頭人和一大批專家、學者、能工巧匠。要加強基層法治文化骨幹的專業輔導,積極為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建立和完善優秀法治文化人才脱穎而出的激勵機制,將成果突出的優秀人才納入“六五”普法表彰獎勵範圍。

第三,要創新法治文化的表現形式。

推進法治文化建設必須以人們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要適應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多采用接近大眾、羣眾喜聞樂見的法治文化表現形式。應更多地依託現代通信手段和網絡等各種媒介,通過公益廣告、手機短信、普法網站,運用圖片、文藝節目、法制短信、法制動漫等多種形式開展工作,增強法治文化的滲透力。

(二)強化法治文化的實踐性。

法治文化建設同法治實踐相結合才有生命力。既不能離開經濟發展空談法治文化建設,更不能用法治文化建設干擾和阻礙經濟發展。要支持和引導法治文化建設朝着促進依法行政、服務大局等方向發展,努力推動經濟社會的法治化,形成崇尚法治的社會氛圍和文化導向。我們的法治文化建設一定要堅持服務經濟發展,服務社會和諧,服務百姓民生。要通過法治文化建設,最大限度地調動全區人民致力於科學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轉化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巨大力量。

(三)建立和完善法治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

法治文化建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其公益性、羣眾性、社會化、經常化的特點,決定了我們的工作需要不斷加強合作、交流與溝通,通過部門配合、分工協作、擴大交流,不斷提高普法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應着力把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做法上升為制度,健全領導責任、市場運作、表彰激勵等機制,以機制創新推進法治文化建設。

旅遊調研報告範文 篇8

一、市場調研背景

經濟學的角度説,研究當前國內旅遊消費對促進經濟增長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20__年全國旅遊業的預期目標為:國內旅遊人數23億人次,增長9%;國內旅遊收入1.4萬億元,增長12%。入境旅遊人數1.38億人次,增長3%;入境過夜旅遊人數5850萬人次,增長5%;旅遊外匯收入490億美元,增長8%。出境旅遊人數6500萬人次,增長16%。旅遊業總收入1.72萬億元,增長11%。此次調查以福州居民為調查對象,目的在於:為了解旅遊市場狀況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數據,為旅行社提供可行的建議,挖掘消費者潛在需求,開發福州旅遊市場。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

1 、研究內容: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福州居民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同時結合訪談法,內容涉及被調查者的個人基本情況、旅遊時間、旅遊動機、旅遊產品偏好、出遊方式等。調查共發放問卷120份,共回收問卷120份,回收率達100%。其中有效問卷118份,佔98.3%。在本次調查中,受訪男性人數65人,佔樣本總數的54.17%;女性人數55人,佔樣本總數的45.83%。

2、研究方法:採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直接訪談法和數理統計的方法。

3、調查問卷信度與效度分析。為了更好地設計出一份比較完善的調查問卷,在正式發放問卷前我們對已設計完畢的問卷進行了預調查工作,希望通過得出的初步的信度與效度的分析來適當完善問卷。為了對問卷的信度進行分析,我們在左海公園樓隨機抽取10 人,要求他們分兩次填寫同一份問卷,間隔時間為一週。根據問卷的填寫結果,我們發現兩次的填寫結果幾乎相同、誤差很小,用克倫巴赫α信度係數法求得信度係數為0.9232,這反映了我們的原始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為了對問卷的效度進行分析,我們討論了原始問卷中的問題能否全面地代表我們所研究的主題。考慮到我組題目設置中僅有少量滿意度調查的試題,因此我們選擇用邏輯分析法進行效度研究,即由研究者評判所選題項是否“看上去”符合測量的目的和要求。 經過分析,做以下幾點調整:

(1)對於第7題,考慮出遊的時間,遊客尤為關注的要點很可能不僅僅只是其中的一點,因此增加了“其他”的選項。這樣可以充分了解遊客對旅遊的真正需求而不至於遺漏關鍵點。

(2)對於14題,我們的預調查中無人選擇旅行包,一定程度上是由於被調查者對這些名詞的含義不瞭解所造成的;所以對於這些專業性術語我們將其進行註解。

三、研究結果分析

1、旅遊時間分析。調查結果顯示,每年至少出遊一次的人數比例為93.32%,每月大約出遊一次的人數佔總人數的30.07%。説明大部分福州居民有着強烈的旅遊需求,出遊頻率較高。在停留時間方面,在外停留兩至三天的人數最多,佔到48.3%,其他停留時間依次是一日遊的佔12.5%,一週的佔27.5%,停留一週以上的佔11.7%。由此可推斷,大部分人的停留時間都在四天以內,在訪談中很多人也提到出於經濟因素的考慮,他們不願意在外逗留時間太長。

2、旅遊方式分析。在出遊方式上,62.5% 的人選擇自助遊,28.3% 的人選擇跟隨社團組織出遊,8.2% 的人選擇其他方式旅遊。可見,大多數人更喜歡靈活自主且經濟實惠的自助遊。大部分的被訪者不喜歡隨團旅遊,一是因為受經濟條件所限,二是因為旅行社提供的旅遊產旅遊信息渠道分析。旅遊是一個綜合性行業,對信息的依賴性較強,表現之一就是旅遊者在選擇旅遊目的地時,需參考許多旅遊信息,包括旅遊景區和景點、旅行社、旅遊人數、交通工具、餐飲、住宿、氣象等相關因素。調查結果顯示,被訪者獲取旅遊信息的主要渠道依次是:朋友推薦、電視、網絡、報刊雜誌、旅行社、其他。被訪者認為獲取旅遊信息受朋友推薦的影響最大,因為這樣的信息可靠,準確這説明口碑宣傳是獲得旅遊信息的主要渠道,而樂於接受新事物的特點也決定了居民會將電視、互聯網作為獲取信息的另一渠道。但通過訪談可知,網絡渠道仍存在旅遊信息系統不完善,廣告的虛假成分較多,信息的可信度不高等缺陷。

旅遊調研報告範文 篇9

一、調研概述

工業旅遊是以工業企業為基礎開發出來的新興旅遊產品,而西峽作為南陽市乃至國內著名的工業城市,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生命力。

本次調研針對西峽工業旅遊的調研,調研內容涉及遊客對工業旅遊景點的意見、對工業旅遊開展的瞭解以及工業旅遊的發展的看法。

二、調研目的

西峽是南陽市著名乃至國內有名的工業城市和觀光旅遊目的地,工業旅遊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本次調研為制定旅遊業發展方向、區域價格類型、工業旅遊規劃提供科學依據,也為工業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建議和意見。

三、調研內容

1)瞭解遊客對工業旅遊景點的滿意程度

2)旅遊發展前景

3)遊客建議解決情況

4)如何進行價格定位

5)突發情況及應急措施

6)如何實現景點的可持續發展

四、調研對象

1)宛西製藥工業旅遊部分遊客

2)工業旅遊負責人

3)宛西製藥廠工人

五、調研單位

河南省宛西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六、調研方法

1)對廠方負責人訪談

2)同工人們的交流

3)對遊客的問卷調查

七、調查結果

1)對衞生狀況的滿意程度如下:

滿意、能接受、不滿意分別佔65%、25%、10%。

2)對景區服務人員態度的滿意程度如下:

滿意、一般、不滿意分別佔90%、10%、0%。

3)對該景點設施的安全保障滿意程度如下:

非常安全、比較安全、不滿意、不清楚分別佔:72%、15%、5%、8%。

4)對景區的瞭解程度如下:

非常瞭解、比較瞭解、一般、不瞭解分別佔:65%、20%、13%、2%。

5)通過朋友、報紙、雜誌、其他途徑瞭解該景點的分別佔:40%、25%、10%、25%。

6)認為西峽有必要、可以考慮、沒有必要、不清楚必要開展工業旅遊分別佔:80%、10%、5%、5%。

7)季節旅遊人次:暫無統計,但前往人數逐漸增多;

8)旅遊發展前景:前景良好;

9)遊客來源統計:一般是大、中國小生,以及同行業人員

10)遊客建議解決:根據具體情況滿足遊客需求;

11)如何進行價格定位:暫無價格,但根據發展規模,制定一個工業旅遊項目,完善工業旅遊體制;

12)突發情況及應急措施:有醫護人員、完善安全體制;

13)如何實現景點的可持續發展:和諧是關鍵,溝通聯繫其它友廠為重點;

八、調查人員主要建議和意見:

1)遊客注意安全,參觀人員要有組織有計劃的前去;提前做好參觀的準備;

2)積極與學校聯合,以工業旅遊為載體,以強化科普知識教育為目的,涵養學生消費羣體,充分發揮旅遊育人的功能;

3)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廣泛發動羣眾前去參觀,瞭解工業生產的流程,從而起到環保作用和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4)提高宛西旅遊服務質量,規範企業內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

5)樹立品牌意識,打響宛西旗幟。

九、建議與思考

1.樹立旅遊形象、發揮特色優勢

西峽縣是以我國中原地區新型的工業城市矗立於世,工業觀光旅遊可主要圍繞着龍成集團和西保集團等進行。

工業觀光旅遊對促進全民的教育素質提高有着重要的意義。要提高工業旅遊的質量,增強知識性、趣味性、生動性和全面性,宣傳企業形象,建立配套的工業博物館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

2.交通通達性

西峽縣位於豫西南。西達陝西,北達洛陽,南達湖北,東達南陽。通往西峽四通八達的交通有:滬陝高速、霍山高速、寧西鐵路、g312國道、g311國道、g209國道以及諸多省道、縣道、鄉道縱貫其中。便捷的交通使西峽發展工業旅遊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再加上距離大中城市比較近航空業也很比較便捷。

3.提高服務質量

西峽縣擁有獨特的工業旅遊資源的優勢,在工業旅遊資源發揮優勢的同時,不斷的完善其服務質量,不僅僅提高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還要建立完備的服務管理系統,開闢多種生活服務設施,如遊樂場、休閒度假村,以及建立完備的公共設施,如停車場,廁所等。但較高級別的旅遊設施不宜一哄而上,而應按照科學的規劃逐步實施。

同時,實施工業旅遊的質量提升戰略,着力提高工業旅遊項目的規劃質量、工業旅遊線路的設計質量、工業旅遊產品的組織質量和工業旅遊服務質量,以質量作為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提高產品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擴大客源市場,延長遊客逗留時間,提高消費水平。

十、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必要性

西峽縣的工業型城市,工業的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整個工業系統處在一種良好的動態平衡之中,如果整個工業系統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也必然導致整個工業旅遊鏈失去平衡,也必然影響工業旅遊的發展。

而西峽縣的工業也在可持續的發展,工業旅遊的前景也非常客觀,工業旅遊給西峽縣帶來的旅遊收入不斷的增長,會發展到產業的規模,給西峽縣的經濟的影響也在不斷的加大,因此工業的的可持續發展也非常的必要了。

2.可持續發展措施

1)樹立工業大旅遊戰略

擺脱傳統思想的束縛,打破地域和行業的壁壘,發揮社會各個部門和行業的力量,共同參與,實施工業大旅遊戰略。具體來説,工業大旅遊戰略的思想體現在:“大資源”、“大合作”、“大市場”、“大品牌”的概念。“大資源”的概念,即要改變傳統觀念,擴大工業旅遊資源的概念,挖掘潛在資源。第一在時間概念上形成歷史的、現在的和未來的三種類別的資源;第二在存在形式上注重物質資源和非物質資源的合理搭配。“大合作”的概念,即第一在工業企業之間開展合作;第二在旅遊產業內工業旅遊企業與旅遊餐飲住宿業、旅遊交通業、旅行社業、旅遊觀賞娛樂業、旅遊購物品經營業五大行業進行合作,整合“食、住、行、遊、購、娛”等要素;第三在社會組織上,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組織要加強合作;“大市場”的概念,即第一針對上海本地客源,要從學生市場、老年人市場向普通公眾拓展;第二在客源的地域分佈上,採取請進來送出去的策略,吸引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全國甚至國外的遊客。“大品牌”的概念,即要加大宣傳和推廣的力度,培育幾個在全國和全世界具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2)精品戰略

實施工業旅遊精品戰略,突出重點和特色,樹立工業旅遊品牌。旅遊品牌特別是知名旅遊品牌的創建,一是要注重要着力優化工業旅遊產品,提高產品質量,通過對資源的深度開發,進一步提升特色,形成內涵豐富、參與性和觀賞性強的拳頭產品;二是要注重包裝,加大對外宣傳和促銷的力度,提高工業旅遊項目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三是要積極組織更多的單位投入到創建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的行列中,發揮精品項目的帶動作用。

3)景區帶動型模式

景區帶動型模式,是以重點旅遊景區為依託,對位於旅遊景區內或周邊的工業企業進行旅遊項目開發,積極發展工業旅遊產品。一是可以憑藉重點旅遊景區的吸引力和充足的客源,擴大工業旅遊在遊客中的影響力,從而帶動工業旅遊的發展;二是通過工業旅遊項目的開發,可以進一步完善旅遊景區的旅遊產品體系,滿足遊客多方面、多層次的需求,延長遊客在景區的逗留時間,提高遊客的消費水平。

景區帶動型模式的主要條件:一是依託的旅遊景區一定要具有較大的知名度和客流量,這樣才能帶動工業旅遊的發展;二是工業旅遊的特質要與旅遊景區的整體氛圍相吻合,絕對不能破壞景區的整體性。

4)政府主導型模式

政府主導型模式,就是適應攀枝花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加速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要求,以政府為主導大力推進工業旅遊的發展。政府主管部門要結合上海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制定攀枝花工業旅遊的發展規劃,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該模式的意義在於:一是可以明確攀枝花工業旅遊發展的定位、發展目標、開發途徑、空間佈局、產品結構以及市場營銷;二是引導和扶持精品工業旅遊產品的開發;三是制定工業旅遊發展的政策,規範市場秩序,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四是可以將工業旅遊的發展納入到攀枝花旅遊業總體發展的框架中,在市場營銷、宣傳、資源整合、組織合作等各方面為工業旅遊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運作平台。

5)工業企業加旅遊公司模式

工業企業加旅遊公司模式,是在具有旅遊規劃、項目開發經驗的旅遊規劃公司和線路組織、市場經營能力的旅遊公司以及景點經營能力、旅遊紀念品設計能力的企業的指導下,制定工業企業旅遊的發展規劃,指導工業企業進行資源的深入挖掘、配套設施的建設、項目的設計、市場的開發、產品的促銷、服務的實施、旅遊紀念品的設計,真正實現“工”和“遊”的無縫對接。具體方式可以有四種:一是自主管理,即一些大型企業利用多年積累的公務接待經驗,通過引進旅遊專業人才,自己成立工業旅遊經營部門;二是旅行社可以將工業旅遊項目納入到其經營的常規線路中,確保工業旅遊的客源,同時豐富了旅行社的產品。

旅遊調研報告範文 篇10

一、概要

(一)目的

本報告着重就大學生假期旅遊目的地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從而瞭解大學生對旅遊目的地的偏好和基本特徵,為我國旅遊業開發大學生旅遊市場提供可參考的資料。

(二)對象

本次調研的總體界定為在校大學生。

主要調查內容為:在校期間的旅遊次數、在校期間的旅遊形式、在校期間的出遊範圍、旅遊信息的獲取途徑和對旅遊目的地的選擇因素。

(三)方法

由於本次調查時間有限,且考慮到科學性和可行性。

本組對臨近的幾所高校在讀大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

並於20_年_月_-_日,分別到臨近幾所高校及對網上的一部分大學在校生進行了隨機抽取發放調查問卷。

共計發放問卷100份,實際收回問卷100份,經我們認真審核以及與被調查者的溝通保證了收回調查問卷的質量。

二、結果及分析

(一)樣本結構分析

1.性別結構特徵

本次調查選擇在校大學生為對象,調查發放100份問卷中男性佔54%,女性佔46%。

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2.年級分佈特徵

本次調研小組對各大高校隨機問卷調查的樣本中,大一學生所佔比例為8%,大二學生佔29%,大三學生佔52%,大四學生佔11%。

結果顯示大三學生居多。

(二)大學生旅遊基本特徵分析

1.旅遊喜好

據統計結果顯示,調查的大學生中有87%選擇喜歡旅遊,其中更有35%的大學生非常喜歡旅遊。

説明在大學生羣中旅遊市場或説其潛在市場巨大。

2.旅遊次數

調查結果顯示每年至少出遊1次的學生人數比例高達88%,2次以上的人數比例為39%。

説明大部分大學生有着強烈的旅遊需求,出遊頻率較高。

3.旅遊時間

在對於旅遊時間的安排上選擇寒暑假這個時間段的人數最多,佔總人數的42%。

選擇在法定假日出遊的人數比例為35%。

最後選擇在週末出遊的人數最少,只佔到總人數的23%。

綜上可知,寒暑假的假期長,有利於長途旅行。

而在普通節假日時間較短,沒有充分時間做好旅遊前的準備工作和遊後的休整。

另外,五一、十一黃金週長假亦是旅遊高峯,故選擇法定假日的同學也不在少數。

(三)大學生旅遊目的地問題研究

1.旅遊目的地

調查顯示,對於旅遊目的地的選擇上,佔總人數45%的人偏向於在國內,而選擇省內的有38%,最後選擇在學校周邊和國外的比例分別為11%、6%。

這説明大學生旅遊已經不再侷限於室內,而延伸至省內、國內甚至是國外。

2.旅遊景觀類型

在這個問題的選擇上,調查中顯示大學生偏好於名山大川等自然文化景觀,其人數佔到總數的48%。

其次是繁華的現代都市人文景觀,人數比例佔總數的32%。

而對於其他景觀例如歷史文化景觀只佔到20%。

以上説明自然旅遊資源在對在校大學生旅遊產品開發設計當中應該佔據重要位置。

3.旅遊目的地信息獲取

大學生旅遊信息的來源:大學生信息來源比較廣泛,各種媒體方式都有涉及,如電視、報紙、旅遊雜誌、互聯網、旅行社,另外還有一個無法忽視的信息來源是朋友及熟人的介紹。

和其他的羣體一樣,朋友及熟人的介紹對大學生旅遊目的地的選擇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説明大學生的羣體意識比較強烈,同時獨立判斷能力也在增強。

目前大學生獲取旅遊信息的傳統方式依舊佔主要地位,通過同學熟人介紹(44%)和廣告宣傳(14%)瞭解旅遊信息的佔到了總體的58%;另外隨着網絡的迅速發展,通過網絡途徑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可取,調查得知有31%的大學生獲取旅遊信息的途徑是通過網絡,説明網絡對大學生出遊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相比之下,只有5%的大學生則通過諮詢旅行社瞭解旅遊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旅行社對大學生的旅遊宣傳力度還尚待提高。

4.旅遊目的

在本次調查中,我組發現大學生的旅遊動機主要為娛樂身心為主,選擇此項的人數為64人。

同時,出於增長知識目的人數為21人。

通過跟被調查對象的交談中,以探訪親友和人際交往需要為目的的旅遊並沒有我們最初預想的多,僅有15人和12人。

三、結論與建議

大學生旅遊市場是一個現階段還處於低谷期的潛力股,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綜上所述我們得出以下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

1.樣本結構分析

本次調查對周邊高校及在網上對部分大學生進行隨機調查,發放的100份問卷中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並且以閒暇時間較多的大三、大二學生居多。

從性別特徵和每年旅遊頻率的交叉分析我組得出,大學生旅遊市場中男女差別不是很大,但從我們調查統計所得的數據中可得到男生每年旅遊的頻率比女生要多出一些。

從年級分佈與旅遊消費支出的交叉分析中可得出大二、大三的學生每年的旅遊消費水平相對較高,大部分在1000-_元。

大一和大四的學生每年旅遊消費水平相對較低,平均為1000元以下。

2.大學生旅遊基本特徵分析

從調查和整理出的數據顯示,大學生出遊態度都很好,高達87%的學生表示喜歡旅遊。

這跟他們出遊意向完全相符。

從選擇出遊時間和出遊方式交叉分析中我們得出:更多的大學生選擇在寒暑假及法定假日自助遊或與朋友、同學結伴到省內或國內景點進行遊玩。

寒暑假大學生沒有了學業壓力,到省外旅遊可以擴展知識面,實現理論與實踐結合。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充足的時間促使大學生們都做出這樣一致的選擇。

而選擇週末在學校周邊和市內出遊的學生,多為大一新生或遠離家鄉異地求學的大二學生。

3.大學生旅遊目的地問題研究

從對旅遊支出、出遊形式和範圍的三者交叉分析中我們得出:在支出1000-_範圍內,選擇省內或國內自助遊的學生較多,而選擇旅行社跟團的人數較少;在支出1000元以下,選擇市內、省內集體組織形式出遊的較多,同時在同等條件下選擇旅行社跟團的略少;在支出_-3000元甚至3000元以上的,大學生則更傾向於跟家人選擇國內或國外的出遊形式。

綜上,在所有的旅遊支出情況下,自助遊的形式最受歡迎,其次是與同學朋友集體組織的旅遊。

旅遊範圍的選擇受旅遊支出的影響很大,經費充足則範圍擴大,反之僅在省內或市內。

從調查數據和與大學生的交流中,結合對大學生選擇目的地及最吸引大學生因素問題的分析可得:48%的大學生更願意選擇自然文化景觀,同時大學生選擇最吸引的旅遊目的地類型最高的為自然地域風景,其比例為60%;在其後的為現代都市人文景觀及目的地的繁華程度,其比例為32%。

在獲取旅遊目的地相關信息上,44%的被調查大學生選擇在網上查詢其景點、食宿餐飲、交通等。

朋友同學的介紹推薦也是大學生獲取相關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

其他方式如電視報紙、旅行社傳單的宣傳則很少,可見大學生並不缺少信息獲取來源。

在學習之餘大學生已經把旅遊作為娛樂身心的一個主要選擇,在放鬆的同時並不忘記增長知識和見聞。

少部分的大學生也把旅遊作為探訪親友和人際交往的途徑之一。

(二)、建議

1.提升傳統旅遊的附加值,結合網絡技術形成大學生旅遊新模式 目前在大學生旅遊消費羣中,自助或結伴遊,班級集體組織這幾種形式佔了絕大部分比例。

大學生喜歡動用身邊的資源,從調查表明,上網查找資料和好友同學介紹為主要信息來源。

而報刊廣告、旅行社傳單等宣傳對大學生影響不大。

同時調查表明,只有24%的大學生表示有班級或集體組織的旅遊活動,由此可見學校對大學生旅遊這方面並沒有足夠的關注和重視,大學生旅遊市場仍然有很大市場空間。

需要針對學生羣體,提升服務的附加值。

在目前傳統的旅遊模式外,提出“大學生特色旅遊”概念,例如:大學生社團主體旅遊活動、校際交流遊活動、假期社會實踐遊活動。

對大學生熱點旅遊目的地考察,並以此為切入點推出新穎的模式,以吸引大學生羣體。

並給體驗過的大學生留下較好的影響,以便在校園內大學生羣中擴大影響吸引更多的大學生旅遊消費。

2.針對大學生需求推出相應的旅遊產品

調查表明,大學生對出遊都抱有樂意和喜歡的態度。

在對大學生的旅遊消費中,食宿是所有大學生都重視的一項,其比重為35%。

在門票、交通、娛樂和購物上,男生和女生的選擇有些許的差異。

男生偏重門票和交通,而女生偏重娛樂和購物。

對於這些特徵,相關開發商可以設計多項套餐以供選擇,如包含食宿餐飲。

也可開發團體旅遊活動,主要以多種優惠方式拓展市場。

在大學生較喜歡的自然地域景觀建立經濟、專業化的青年旅館。

主要面向於自助外出旅遊或其他社會青年。

為他們提供經濟、衞生、安全的住宿環境,裝修設施等以簡潔實用為主,但服務一定要完善到位。

同時旅遊企業可以推出面向在校大學生的經濟型套餐,在特定時期(如寒暑假,或法定的長假)制定特殊的優惠價格。

在旅遊淡季,可以與學生社團接觸推出短期小範圍的户外活動以吸引大學生。

旅遊目的地也可參與旅遊企業的配合,共同為大學生羣體提供優惠及特色的服務。

大學生旅遊消費中的經濟問題不是單一方面所能解決的,社會各方面的參與和努力將加快大學生旅遊市場的開發,進一步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

4.營銷走進校園

針對大學生對目的地信息的獲取來源的特點,旅遊目的地和旅遊企業應樹立新的營銷理念。

首先在大學生內部建立起固定的旅遊品牌,以傳播旅遊文化,培養長期且固定的市場。

在其傳播性強的特徵上,只要企業初步獲得多數大學生認同,就能以此為基礎擴大影響和獲得更大的市場。

其次通過網絡技術的幫助加深校園內營銷的效果和廣度。

網絡上關於大學生旅遊網較多,但多為非盈利自發性組織,穩定性尚有所欠缺,且未能與傳統旅遊接軌。

因此較大的旅遊企業可以在各高校內部網設立分區或友情鏈接,組成一個專業、便捷、高效的只面向在校大學生的旅遊網絡。

旅遊企業之間也可合作共同完成旅遊網絡的建設,在網上發佈企業的旅遊信息,同時還可以為有出遊計劃的大學生提供豐富、專業的參考。

旅遊調研報告範文 篇11

發展全域旅遊是推動和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實現“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的必然選擇;是打贏脱貧攻堅戰,滿足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但是,全域旅遊這一概念自20xx年正式提出,到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出台《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仍有很多概念和路徑還需結合安康實際進一步明確。為此,根據市政協年度協商計劃安排,由市政協社會法制和資源環境委員會牽頭,組織部分委員和有關部門責任人,採取外出學習、市內調研、縣區聯動的形式,圍繞推進我市全域旅遊發展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意見和建議報告如下:

一、準確把握安康發展全域旅遊的方向

(一)正確認識全域旅遊概念的內涵外延。發展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要素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養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配置,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因此,不能將全域旅遊理解為遍地開花、全民運動,也不能搞齊頭並進,否則將產生眉毛鬍子一把抓、不分主次的問題。要正確的理解全域旅遊的內涵和外延,全域旅遊不是簡單的空間擴張,不是單純的產業擴大,全域旅遊是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模式的變革、發展路徑的轉變。要正確認識景點旅遊與全域旅遊的關係,景點旅遊是基礎,全域旅遊是景點旅遊的升級和突破。要看到全域旅遊是長期系統的工作,不可一蹴而就,必須堅持長期發展、科學發展的理念。只有解決了思想認識層面的問題,才能正確把握、科學謀劃、穩步推進安康全域旅遊發展。

(二)客觀分析安康發展全域旅遊的優勢。安康作為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區、國家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區,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既能保護安康的生態環境,又能打贏打好脱貧攻堅戰,還能滿足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能統籌促進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這些都剛好與國家對安康的發展定位高度契合。安康市第四次黨代會提出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發展戰略,而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正是將安康加快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的結合起來,有助於安康實現循環發展、追趕超越、綠色崛起。並且,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緊緊圍繞把安康建設成為西部一流、全國知名的休閒度假勝地和健康養生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形成了“一心兩廊三區”的旅遊發展格局,走出了一條以生態旅遊發展,人民逐漸富裕、生態更加美麗的“安康樣板”,探索出了以旅遊+產業+農户、旅遊+企業+農户、旅遊+黨支部+扶貧、旅遊+企業+合作社等旅遊發展模式,安康具備發展全域旅遊的良好基礎。只有正確認識我市旅遊發展的現狀和成績,才能更加增強我市發展全域旅遊的信心,才能找準安康發展全域旅遊的路徑和重點。

(三)着力引領我市旅遊產業提質增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把“旅遊供給品質化”作為全域旅遊發展的四大目標之一。因此,我市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必須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創新安康旅遊產品開發,提升旅遊產品的品質和質量,解決旅遊產業的有效供給問題。具體來講,就是要以全域旅遊的理念來引領旅遊產業全面提升品質、轉型升級。這既是國務院指導思想的'應有之義,也是安康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現實選擇。

(四)全面統籌推進各項產業科學發展。發揮旅遊“一業興百業”的帶動作用,促進我市傳統產業提檔升級,孵化一批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提高旅遊對經濟和就業的綜合貢獻水平。全域旅遊,“全”字不僅意味着旅遊發展要全面合理利用本地旅遊資源,而且要充分有效的和其他產業融合,要以全域旅遊直接刺激我市餐飲業、住宿業、交通運輸業、娛樂休閒、健康養生等服務業經濟快速增長,同時推動農業、林業、水利、製造、建築等多行業快速轉型和發展。這是對配套產業發展的需求,也是安康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契機。發揮全域旅遊最大效應,要統籌多產業發展,主抓旅遊,強化配套,讓旅遊發展牽一髮而動全身,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

(五)實施重點區域率先突破發展。安康發展全域旅遊不可能十個縣區齊頭並進,必須按照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的方式進行推進。根據安康市旅遊發展現狀,結合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工作,建議寧陝、石泉、嵐皋、鎮坪、瀛湖示範區實現全域旅遊率先突破發展。這是基於縣區產業現狀、資源稟賦、比較優勢作出的合理化考慮。為此建議市級層面加大對五個縣區的支持力度,全力引導、合理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特別是寧陝、鎮坪兩縣要做出樣板,形成旅遊+發展對社會經濟各類資源特別是旅遊資源的融合應用,使全域旅遊成為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引擎,對兩縣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引導和推動作用。當然,建議五個縣區率先突破發展,並不意味着其他縣區不發展全域旅遊,而是在全市統籌發展的過程中要有所側重。

二、推進安康全域旅遊發展的路徑和措施

(一)完善機制,構建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新格局。調研組認為:從市級層面來講,重在以全域旅遊的理念和思路推動旅遊產業提升。這方面,既要有全域旅遊的理念和視角,也要有全域旅遊的思路和行動:一是加強統籌。進一步強化全域旅遊發展的領導保障、組織保障、政策保障和考核保障,構建統籌聯動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二是提升品質。品質的關鍵是環境,環境的核心是服務。一方面是硬環境,就是優化精品旅遊線路,提升道路交通網絡化、景觀化水平,支持核心景區提等升級,加強景區景觀、引導標識、集散中心等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是軟環境,以服務標準化提升品質,積極學習借鑑外地先進經驗,引進和轉化國際先進和國內一流標準、先進技術、管理經驗、服務模式,進一步提升旅遊業服務水平。三是推進融合。以推進全域景觀化的思路實施環境整治,打造全域旅遊目的地。做足“旅遊+”文章,圍繞旅遊來統籌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把全域旅遊作為一種新的綜合改革平台和載體,通過旅遊+農業、林業、生態、文化等產業融合,推動全域旅遊與城鎮化、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四是傾斜支持。出台政策措施,重點支持、重點建設、重點突破有全域旅遊發展條件和優勢的縣區,指導重點縣區開展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工作。特別是建議對寧陝、鎮坪、瀛湖旅遊示範區實行全域旅遊重點考核,打造全域旅遊發展典型,形成可借鑑可推廣的經驗,樹立全域旅遊發展新標杆。

從縣區的層面來講,應以全域旅遊的目標和要求來引領實施重點突破。以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活動為抓手,重點抓好四個方面:一是抓規劃。對標國際先進、國內一流高標準編制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強化規劃引領機制,樹立旅遊規劃上位規劃意識,解決思想認識和目標問題,強調部門建設規劃要服從和服務於旅遊規劃,堅決破除“發展旅遊是旅遊部門、旅遊企業的事”的陳舊觀念,形成“一盤棋”的思想,共同抓旅遊的強大合力。二是抓方案。實施方案是確保發展規劃實施的路徑和橋樑,建議寧陝、石泉、嵐皋、鎮坪、瀛湖示範區突出目標導向,在完成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的同時,要從組織機構、產業融合、政策措施、產業體系等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的建立實施方案,確保發展規劃實施。三是抓考核。制定科學的考核考評機制,建議市上將全域旅遊率先發展縣區單列考核。建立率先發展縣區主要領導為當地旅遊業發展第一責任人的考核評價機制,明確分工責任,分解責任到人,量化管理,通過考核,考出壓力,考出動力,考出幹部幹事的精氣神,為實現率先發展目標聚集強大正能量。四是抓教育。全域旅遊首先是全民旅遊,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必須要強化全民旅遊意識。加強幹部教育,多組織領導“走”出去開闊眼界、體驗先進,多邀請專家學者“請”進來傳授經驗、提升境界。加強旅遊職業教育發展,進一步健全行業指導機制,持續深入推動旅遊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教育引導幹部羣眾,都能圍繞全域旅遊發展找準定位、發揮作用、作出貢獻。

當前我市旅遊局已更名為旅遊發展委員會,成立了安康市全域旅遊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出台實施了《安康市旅遊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安康市旅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等,極大地推動了全市旅遊業的發展。但也存在市縣(區)旅遊局只是更名為市縣(區)旅發委,其他並無變化;三年行動計劃、“十三五”發展規劃等規劃與全域旅遊的發展理念和要求也有較大差距;全域旅遊考核評價機制也不夠健全等問題。為此建議:一是完善相關機構配置。完善市(縣區)旅發委的機構配置,成立由市(縣區)長任主任,分管旅遊的副市(縣區)長任副主任,旅遊、公安、工商、食藥監、規劃、住建、城管、交通、國土、環保、林業、農業、水利等部門為成員的旅遊發展委員會,形成黨政統籌的旅遊發展格局,統攬全市旅遊產業發展的部署決策、政策制定、考核評價等。二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市全域旅遊領導小組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全域旅遊綜合性規劃、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要問題。三是出台相關政策措施。研究出台《安康市貫徹落實陝西省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指導意見》,制定優先保障旅遊重點項目和鄉村旅遊建設用地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農村集體組織可依法使用建設用地開辦旅遊企業的政策文件。出台推進產業融合、服務管理、酒店民宿業發展的激勵政策。

(二)以提升旅遊供給品質為重點,引領我市旅遊產業提質增效。調研組建議:一是提升旅遊產品品質。推動安康旅遊佈局由“散點式、景區型旅遊”向“景區、城市、鄉村”三位一體的“全域式、全景型旅遊”轉變,構建多層次、特色化、高品質旅遊產品體系。二是提升服務品質。加強旅遊服務,提升遊客滿意指數。完善服務標準,加強涉旅行業從業人員培訓,規範服務禮儀與服務流程,增強服務意識與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旅遊服務要素和環境質量。三是提升公共服務品質。認真落實指導意見中關於“廁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繼續在我市景區、城市、農村統籌推進“廁所革命”。高標準建設功能完善、佈局合理的旅遊信息服務中心,實現旅遊信息服務全覆蓋。構建立體旅遊交通網絡,提升旅遊交通網絡規劃建設水平,形成高效、便捷、通達的現代交通體系。依託綜合客運交通樞紐,發展旅遊集散中心,為遊客提供舒適、便捷、通達的綜合服務。四是培育提升核心景區。景區在旅遊產業要素中居於核心地位,發展全域旅遊離不開核心景區的引領示範和帶動作用。加快A級景點景區的提檔升級,全力支持瀛湖生態旅遊區和南宮山5A級景區的創建工作,進一步提升南宮山和瀛湖知名度,加大我市其他A級景區景點的提級力度和非A級景區景點的創建力度。加大寧陝悠然山、石泉雲霧山、鎮坪飛渡峽、漢陰古梯田等建設、運營較為成熟和對外知名度較高的景區的開發建設力度,大力提升核心景區的競爭力。五是精心打造精品線路。打通市內外旅遊環線,打破縣區旅遊各自為政的局面。市旅發委牽頭聯合各縣區旅發委、主要景區景點運營機構,通過科學規劃、合理銜接,將全市主要景區景點串聯起來,組建旅遊環線、旅遊精品路線、自駕旅遊線路等線路,並推出旅遊套票;與西安、重慶、十堰等周邊地區聯合起來,推出跨地區、跨省份的旅遊線路和旅遊套票。

(三)以推進融合發展為重點,大力促進相關產業進行結構調整。大力推進“旅遊+”戰略,實施旅遊業跨界融合發展,促使更多的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為旅遊高質量供給提供新動能。結合安康發展實際,調研組建議:一是做強鄉村旅遊,共建“旅遊+”鄉村新生活。用好國家鄉村振興、脱貧攻堅和發展全域旅遊的各項政策措施,統籌好各類優惠項目資金,讓旅遊業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個新的增長極。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實現廣大農村生態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鄉風美,體現鄉土風情,保留田園風貌,注重挖掘民俗文化內涵,講好獨特故事,精心打造一批集“吃、住、行、遊、購、娛”、鄉村生活體驗、田園風情小鎮為的鄉村旅遊項目,提升旅遊品質和旅遊發展效益。二是開發旅遊產品,構建“旅遊+”工業新模式。以安康鎏金銅蠶、富硒食品為底藴,積極培育安康絲綢工業製造產品和富硒食品鏈。三是推進文旅融合,構築“旅遊+”文化新高地。通過國家級非遺漢調二黃、紫陽民歌、平利弦子腔等特色民俗文化資源,精心打造與旅遊市場對接的旅遊文化演藝項目;通過安康漢江龍舟節、漢陰油菜花節等節會,進一步樹立安康旅遊的對外美好形象;依託安康深厚的茶文化積澱,利用安康富硒茶知名度,通過建設觀光茶園、硒茶小鎮、茶文化主題休閒街區來開發推介茶文化系列旅遊項目;通過漢濱牛蹄嶺、旬陽紅軍紀念館、寧陝江口紅色風情小鎮、白河三苦精神體驗園等紅色旅遊精品項目的開發和建設,大力推進紅色文化與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通過紫陽蒸盆子、鎮坪臘肉、嵐皋摔碗酒、漢陰白火石汆湯等獨特的飲食文化,大力推進飲食文化與旅遊的結合。四是加強特色小鎮建設,彰顯“旅遊+”城鎮新形象。依託蜀河古鎮、石泉老街、恆口明清古街、流水古鎮的開發建設,深入挖掘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推進旅遊與城鎮化的融合發展。

(四)以整合資金資源為重點,切實加大發展全域旅遊投入力度。調研組認為,安康發展全域旅遊主要存在資金項目不足,各部門各自為政的問題。為此建議:一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設立地方旅遊產業促進基金並實行市場化運作,充分依託市發展投資集團促進旅遊資源資產交易,加快建立旅遊投融資平台,促進旅遊資源市場化配置。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對旅遊業的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像陝文投、雲南城投等強勢企業來安康參與全域旅遊產業開發。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更多外地企業、私營業主來安康開發全域旅遊新產品。積極向中省有關部門爭取更多的旅遊項目資金,增強發展全域旅遊後勁。三是整合資金資源。整合扶貧、林業、水利、交通、住建、文廣、體育等部門的項目資金,向精品旅遊線路、重點旅遊景點、旅遊村傾斜,集中財力,拉動全域旅遊大景區建設。四是吸引民間資本投入。通過宣傳引導,制定優惠政策,吸引當地的私營企業主將閒散資金投入到全域旅遊產業開發中來,形成政府主導、羣眾參與、多方投資、共同開發的格局。

(五)以強化保障措施為重點,全面提升全域旅遊發展質量和水平。調研組建議:一是加大智慧 旅遊建設力度。搭建智慧 旅遊管理平台、營銷平台、服務平台,推進無線WiFi覆蓋工程,旅遊指揮中心建設。建設全市旅遊數據中心,科學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遊客構成、遊客行為、產品關注度和興趣點,實現旅遊與公安、交通、商務等數據信息共享,為精準服務、營銷和管理提供數據支撐。二是加強旅遊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建立旅遊發展人才庫,聘請國內外旅遊專家把脈,解決旅遊人才短缺問題。充分發揮安康現有大學、學院等高校的資源優勢,加強旅遊新業態領域的人才培訓,加大對導遊、講解員和星級服務員的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服務的整體水平。三是完善自駕旅遊服務體系。在全市交通主幹線、主要旅遊交通環線和旅遊景區建設和改造一批旅遊休憩站;完善旅遊標識系統的統一規劃和使用,在主幹道、主要景區景點、重要交通節點等位置設置旅遊標識,為遊客提供規範、高效的導引,有效提供景區、線路、交通、氣象、安全、醫療急救等信息與服務。四是加快旅遊綜合執法隊伍的建設。在機構、編制、人員上給予傾斜,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旅遊執法需求;在主要景區景點所在地設置旅遊法庭、旅遊派出所和旅遊工商所,為遊客提供良好的權益保障;建立完善的投訴機制,及時受理、辦結、反饋遊客投訴。五是營造良好社會環境。樹立“處處都是旅遊環境,人人都是旅遊形象”理念,面向居民開展旅遊知識宣傳教育,強化居民旅遊參與意識、形象意識和責任意識。

旅遊調研報告範文 篇12

為學習兄弟城市發展旅遊集團公司的先進經驗,理清我市旅遊集團公司發展思路,充分發揮旅遊集團公司的龍頭帶動作用,促進我市旅遊產業的更快更好發展,20__年元月2日至7日,市委副祕書長、市委政研室主任王國龍率市國資委副主任李來平、市旅遊集團公司總經理熊偉、副總經理章磊及市政府辦公廳、市委政研室、市旅遊集團公司有關人員組成的學習考察組,專程赴廣西桂林和貴州黃果樹學習考察旅遊集團公司發展工作。認真聽取了兩地的經驗介紹,與兩地集團公司領導和主要部門負責同志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並實地參觀了有典型經驗的景點、飯店。通過學習考察,我們既找到了差距,增強了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又開闊了視野,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思路,深感受益匪淺。他們的主要做法和經驗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借鑑。

一、桂林、黃果樹兩地的基本做法和經驗

(一)圍繞市場整合資源,做大做強龍頭企業

一是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桂林市委、市政府在組建桂林旅遊發展總公司一個鮮明的指導思想就是,對旅遊資源進行整合,不是為了救某一個企業,更不是甩包袱,而是為了集約利用旅遊資源以推動桂林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

二是確定清晰的工作思路。堅持從市場出發,找準桂林旅遊的核心競爭力和賣點,依託規模經濟優勢開展國內外旅遊市場競爭,改變桂林旅遊散、小、弱的狀況。在充分挖掘桂林市旅遊資源的基礎上,以打造能代表中國旅遊精品的“桂林三山兩洞一條江”旅遊產品為核心,把桂林市當作一個大工廠,相關行業相當於不同的生產車間,企業形成一個個班組,將所有依附於這個產品的企業,組建成一個集團公司。

三是抓好每一個工作環節。第一步,是對全部資產分類,一類為優良資產,一類為不良資產,一類為垃圾資產。第二步,是對這三類資產進行科學界定,明確一個原則,優良資產必須是有效資產,收益最少要高於銀行同期利息。第三步,是對資產進行剝離,優良資產,合併做大,組建旅遊股份公司,實現上市融資發展;不良資產,積極盤活;垃圾資產,堅決去掉。對於一時界定不下來的資產、一些枝節問題,從整個集團戰略出發,進行有原則的取捨,政策不明的先擱置下來,同時不糾纏於員工身份置換問題。

(二)強化宣傳營銷,強力開拓客源市場

無論是桂林,還是黃果樹,都高度重視宣傳營銷工作,對拓展市場不惜花血本宣傳。如黃果樹就通過通過狠抓宣傳營銷,在短短的一年半時間就實現了遊客人數從20__年的57萬人次到20__年137萬人次的歷史性跨越。

一是集團公司按照華東、華南、華北、西南、西北等6大板塊劃分市場,實行專人負責,組建國內各個省會城市和中心城市銷售網點,在鞏固老市場的同時,開拓了新市場。一支由集團公司領導掛帥的專門隊伍常年在全國各地宣傳促銷,召開客户見面會,與旅行社籤協議,在當地媒體做廣告,上街散發宣傳品,招徠遊客。

二是做好節季旅遊大文章,讓每個節假日都出彩。除國家規定的節慶、紀念日外,一些民間傳統節慶、甚至國外泊來的節日,黃果樹人都以新的運作模式和優惠辦法吸引旅客。諸如情人節優惠結伴而行的青年男女,建軍節、警察節當天軍警在景區享受最優惠待遇,金婚、銀婚伴侶遊黃果樹門票五折,父親節、母親節、老人節專為老年人降低價格門檻等。

三是開展“手拉手同闖市場,心連心共生繁榮”的活動,加強全國各地旅行社的合作,與上百家旅行社簽訂了合作協議,山南海北的旅遊團隊接踵而至。

四是藉助媒體推介彰顯品牌,引導遊客。瀑布節期間100多家海內外媒體記者雲集黃果樹,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對瀑布節組委會高層專訪聯線直播60分鐘,重慶、廣西、貴州三家電視台聯合進行100分鐘衞星現場直播等等,就一個企業宣傳的廣度和深度而言,可説前所未有。堅持務實宣傳,不盲目貪大求洋,不在《求是》雜誌做廣告,而在遊客讀者較多的一般媒體做廣告。

(三)突出環境建設,不斷提升品牌形象

黃果樹一度體制不順,市場在徘徊中有所下降。20__年,安順市對黃果樹管委會和集團公司班子進行調整,實行管委會和集團公司雙重管理模式,管委會主任兼任集團公司董事長。管委會新班子到任後,擱置體制機制爭議,以環境整治為抓手,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不斷完備旅遊要素,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打牢景區發展基礎,為景區遊客人數擴張提供有力保證。

一是大力加強硬環境建設。結合國家建設部部署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綜合整治工作,把景區綠化美化、基礎建設和容量擴張有機結合,投入數千萬元,紮紮實實開展了景區及兩鎮政府所在地環境綜合整治並取得明顯成效,被建設部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綜合整治先進單位”“西部最具魅力的旅遊景區”。投資730萬元,完成景區周邊5480畝大樹大苗綠化,是黃果樹旅遊集團提升品牌形象的大手筆之一。接着,三岔河至天星橋景區、大洋溪至石頭寨公路提級改造,大瀑布至天星橋景區內廁所三星級改造,亞洲最大扶梯建成投用,整治開放中國蠟染之鄉——石頭寨和陡坡塘瀑布,建設西南第一家汽車短程賽跑道,啟動黃果樹新城建設。景區停車場、新遊道、遊客服務中心及賓館、餐廳的提級改造工作也同步進行。

(四)不斷更新觀念,提高市場運作能力

堅持把企業當作市場來經營,把景區作為一個資本平台來運作,嫻熟運用市場經濟手段,是桂林、黃果樹發展旅遊集團公司的共同之處。黃果樹首屆瀑布節就做到了“兩個創新”:

一是活動方式創新。不是花重金請當紅演藝名星登台獻藝,而是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資源,以對山歌、民族舞蹈等獨具民族特色的節目為主,“唱山祭水”,既弘揚了民族文化,豐富了羣眾文化生活,又節省了大筆聘請費用。

二是投入機制創新。活動經費完全依靠市場運作,通過利用市場,向一些市場佔有份額大的旅行社和經濟實力較雄厚的企業發出利益共享信號,吸引移動公司傾和國內20家旅行社斥資400萬元爭搶大瀑布周邊20個山頭冠名權,甚至出現“兩個空飄氣球賣10萬元”的美事。整個瀑布節融資700多萬元,支出600萬元,完全實現了安順市委、市政府“企業承辦、市場運作、收支平衡、略有節餘”的預期目標。

桂林旅遊發展總公司組建時,在職職工2500多人,大部分年紀在40歲以上,企業改制難度較大,公司領導班子更新觀念,不糾纏於枝節問題,先不轉換職工身份,而是集中精力抓發展,通過發展提供就業崗位,實行競爭上崗,優先聘用本公司職工,在發展中逐步消化職工問題,達到了既盤活了人員,又減少了工作難度、加快事業發展的目的。同時,公司在收購、兼併相關企業做大做強過程中,堅持以是否有利於企業發展為標準,嚴格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不唯上,只唯實,有利於公司發展的事,公司就積極去做,不利於公司發展的事,即使政府或領導有要求,也拖着不辦,使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

(五)政府大力支持,幫促集團公司做大做強

桂林在資源整合中涉及到多個部門的既得利益,許多部門對整合持有不同看法,但桂林市委、市政府還是堅定資源整合的決心,通過強有力的行政劃撥手段,將交通、園林、旅遊、市政公用、文化等部門的相關旅遊資產整合到一塊,組建了由13家大、中型企業為主體的桂林旅遊發展總公司。實踐證明,桂林市委、市政府的這個“決心”是正確的,如桂林市的園林旅遊資源,劃撥前由市園林局管理,每年僅向政府上交500萬元收益,但同時,市政府要向園林局下撥500多萬元的綠化款,桂旅總公司接管後,不僅沒要政府劃撥的綠化款,還在當年就上交了400萬元財政收入。桂林市荔浦縣採取對旅遊車輛不收過路費,規定對旅遊企業收費需經縣委常委會討論,政府每年拿出30萬元對旅行社進行獎勵等措施,大力優化旅遊發展環境,短短兩年時間便由一個旅遊弱縣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旅遊強縣。安順市高度重視旅遊工作,堅持把旅遊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對黃果樹旅遊集團公司這個龍頭企業更是厚愛三分,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條件下,黃果樹旅遊公路建設仍由政府全部負責,集團公司只負責景區內基礎設施的配套工程,使集團公司能輕裝上陣,迅速做大做強。

二、桂林、黃果樹兩地主要做法給我們的啟示

認真思考桂林、黃果樹兩地旅遊集團公司的發展歷程和基本經驗,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啟示。

一是加快集團公司發展,必須把市場理念貫穿於整個工作始終。旅遊業已進入了充分市場競爭的.發展時期,必須摒棄計劃經濟的模式,集團公司的一切經營和管理活動都要嚴格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來開展,否則,必然難有作為。在資源整合的方式上,要以市場為主,立足通過搞好滕王閣自身的發展,發揮其龍頭帶動作用,吸引周邊景區景點等旅遊資源主動與集團公司對接、聯合。在資源整合的階段上,首先要是進行旅遊功能的整合,在做大做強的基礎上,其次再考慮旅遊資產的整合。

二是加快集團公司發展,必須堅持走投資多元化道路。旅遊產業區域化、集團化、規模化發展趨勢不可逆轉,那種關起門來做“老大”,實行封閉運行,僅依靠自身積滾動發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難以實現迅速做大做強集團公司目標。必須要按照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三權分離”的原則,堅持市場運作,多元投入,實行靚女先嫁,剝離不良資產,對集團公司所屬的顯化優良資產或潛在優勢資源進行項目策劃包裝,對外招商引資,廣泛吸引各種資本參與集團公司的整體擴張,以大開放促大發展。

三是加快集團公司發展,必須突出宣傳營銷這個重中之重。俗話説,酒香也怕巷子深。旅遊業更是一個通過宣傳旅遊資源吸引和“賣點”來招生遊客的特殊行業,宣傳營銷始終是其工作環節中極其重要的一環。黃果樹短時間實現遊客人數的歷史性跨越,主要得益於狠抓了宣傳營銷。旅遊觀賞價值和文化品味都堪稱一流的滕王閣,遊客人數在幾十萬人次徘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宣傳不夠,至今“養在深閨人難識”。為此,集團公司必須在旅遊景點和線路宣傳上狠下功夫,捨得投入,採取上門宣傳、藉助電視、網絡媒體宣傳等各種措施,大力宣傳和促銷,不斷拓展客源市場。

四是加快集團公司發展,必須緊緊抓住龍頭景區發展這個關鍵。桂林旅遊發展總公司的發展得益於桂林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力支撐,黃果樹旅遊集團公司的快速發展得益於龍頭景點黃果樹的龍頭帶動。南昌旅遊集團公司各項工作可謂千頭萬緒,如果在發展過程中均衡擺佈力量,勢必錯失發展良機。必須抓住主要矛盾,集中精力,做足做精做透滕王閣的文章,以核心企業的做大做強促進集團公司的快速發展。桂林黃果樹旅遊考察調研責任編輯:飛雪 閲讀:人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60eqx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