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壯大##市陶瓷工業的調查與思考

壯大##市陶瓷工業的調查與思考

為更好地發揮我市陶瓷工業優勢,使之逐步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近期,我們有關企業和部門進行專題調查,就如何發展我市陶瓷工業做了初步探討。 一、全市陶瓷工業發展基本情況 我市陶瓷工業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起步階段( 1958 年— 1977 年)。這一階段陶瓷企業只有陶瓷一廠 1 家, 1958 年開工建設, 1960 年 5 月投入生產,當時有職工 37 人,用舊火車站殘存房屋作廠房,製作缸、壇等日用陶瓷製品,後增加粗瓷碗、衞生潔具等產品。 1965 年 6 月,轉產鋪地錦磚,當年產量為 0. 06 萬平方米 ,是黑龍江省最早生產錦磚的廠家。 1966 年產量增加到 3. 1 萬平方米 ,產值達到 16 萬元,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 97.5% ,被黑龍江省外貿公司評為“質量信得過產品”,出口免予複檢,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時期,企業管理混亂,鋪地磚年產量徘徊在 6 萬平方米 左右。 1973 年產量上升到 10 萬平方米, 1977 年產量達到 19. 5 萬平方米 。二是發展階段( 1978 年— 1992 年)。這一階段,提出建設東北“陶瓷城”,全市傾力扶持陶瓷工業,使之得到迅速發展。 1987 年,全市陶瓷企業發展到 6 家,從業人員達到 1862 人,年產鋪地磚、釉面磚 81. 2 萬平方米 ,實現工業總產值 1145 萬元(現價),銷售收入 1068.4 萬元,上繳利税費 60.2 萬元,利潤 74.6 萬元。 1988 年陶瓷一廠投資 3000 多萬元引進了 1 條意大利唯高公司高度機械化、自動化的 45 萬平方米大規格瓷質牆地磚生產線, 1990 年 7 月投產,經國家級檢測部門檢測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歐共體 en — 176 — 84 標準,填補了黑龍江省瓷質牆地磚的空白,成為國家部署重點陶瓷錦磚生產企業,黑龍江省重點建材產品出口基地。 1992 年全市陶瓷企業從業人員達到 2169 人,年產各類錦磚、釉面磚 77. 6 萬平方米 ,實現工業總產值 2133 萬元(現價),銷售收入 1951 萬元(現價),其中出口交貨值 58 萬元,上繳利税費 286.2 萬元,利潤 40.7 萬元。產品逐步發展到鋪地錦磚、彩色釉面磚、寶麗光錦磚、美術瓷片、外牆磚和大規格瓷質印花磚 6 大系列 200 多個品種,其中錦磚、寶麗光錦磚、彩釉磚多次獲得省優部優稱號,評為省、市名牌產品,“白天鵝”牌是黑龍江省著名商標,產品暢銷全國二十幾個省、市、自治區,遠銷到香港、新加坡、韓國、烏干達、獨聯體等國家和地區。三是調整階段( 1993 年—至今)。受各種因素影響, 1993 年起,陶瓷企業效益急劇下滑,企業紛紛停產, 1994 年,只有陶瓷一廠、鑫城陶瓷有限公司(原二陶改制) 2 家企業堅持生產,年產量 77. 8 萬平方米 ,實現工業總產值 2324.7 萬元,銷售收入 1668.9 萬元,上繳税金 20.1 萬元,虧損 848.2 萬元。 1997 年僅剩陶瓷一廠維持生產,年產量 57. 7 萬平方米 ,實現銷售收入 671.5 萬元,上繳税金 0.9 萬元,虧損 341.1 萬元。 XX 年 6 月陶瓷一廠租賃給四川客商,更名為 ## 陶瓷有限責任公司,當年 9 月投入生產, XX 年產量達 53 萬平方米,產值(現價)達 450.5 萬元,銷售收入 473 萬元,税金減免為零(應交税金 28.4 萬元),虧損 320 萬元。 XX 年, ## 貿易公司投資 1000 萬元興建了 ## 陶瓷有限責任公司,當年 9 月份試生產,到年底共生產地板磚 10 萬平方米(出口俄羅斯 2 萬平方米 ),實現產值 70 萬元,銷售收入 50 萬元,税金減免為零(應交税金 5 萬元),虧損 80 萬元。截止 XX 年,我市累計生產陶瓷錦磚 680 萬平方米,寶麗光磚 135 萬平方米,玻璃馬騫克 180 萬平方米,牆地磚 800 多萬平方米,銷售收入達 4 億多元,實現税金 4800 多萬元,利潤 4500 多萬元。 我市陶瓷工業曾為市域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其效績與豐富的資源還存在較大反差,問題不容忽視。一是設備陳舊、老化。 ## 陶瓷有限責任公司 XX 年用的仍是原陶瓷一廠的煤氣窯生產線,設備陳舊,工藝落後,耗煤、耗電量大,生產效率低,維修費用高,導致產品檔次低,質量差,成本高,截止 XX 年 6 月企業經營虧損 400 多萬元。 XX 年投資 200 萬元新建的 2 條煤燒窯,雖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寬度為 1.8 米 ,不適宜生產大規格牆地磚。 ## 陶瓷有限責任公司採用的是先進的煤燒輥道窯生產線,但球模機檔次較低,導致企業沒有達到設計生產能力。二是創新能力薄弱,新品開發滯後。企業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市場應變能力差,產品更新換代慢,結構不合理。尤其是 ## 陶瓷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產品仍是 200 × 300mm 、 250 × 400mm 內牆磚, 300 × 300mm 地面磚,雖然價格大幅度下跌,但仍然銷路不暢,只適合邊遠農村低檔消費。三是規模小,經濟實力較差。由於投入不足, ## 陶瓷有限責任公司現有生產能力達產達標後為 100 萬平方米, ## 陶瓷有限責任公司達產達標可達到 150 萬平方米,沒有形成規模生產。四是品牌意識不強,知名度不高。現有的 2 家企業只知道做產品而不知道運作品牌和培育品牌,造成品牌影響力弱,產品知名度不高,品牌名氣小,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很難與國內外陶瓷品牌抗衡。五是陶瓷原料礦產開發滯後,不能與陶瓷工業發展相配套。六是對陶瓷產業發展戰略的研究不夠深入,近期發展目標及遠景規劃不盡合理。 二、 ## 市陶瓷工業發展優勢 我市發展陶瓷工業具有突出的優勢和有利條件。 1 、生產資源豐富。我市陶瓷生產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低廉的能源和廉價的勞動力。一是原料資源富集。已發現的各類礦產有 36 種,礦產地 90 處,包括各類礦牀 19 處、礦點 53 處、礦化點 18 處,已開發利用的礦產有 10 多種,陶瓷生產所需原料配套好、礦種全、資源潛力大,是不可多得的陶瓷原料基地。可供陶瓷工業利用的主要礦種有:葉臘石、硅石、粘土、硅灰石、長石風化砂(巖)、流紋巖(瓷石)、葡萄石、鉀長石等礦產,富集的陶瓷生產原料為我市發展陶瓷工業提供了先決條件。二是燃料(煤炭)資源充足。我市是全國重點產煤市,煤炭精探儲量 2.9 億噸,遠景儲量 14 億噸,現有煤礦 42 家,到市城運距一般在 15 — 60 公里之間,年總產量可達 200 萬噸;洗煤廠 1 處,年入洗量 10 萬噸。產品為 13 — 18 級長焰煤,發熱量 4896 — 6856 卡 / 克,洗精

壯大##市陶瓷工業的調查與思考

煤發熱量可達 6000 卡 / 克,煤的揮發分含量較高,水分較低,焦油率高,結焦性低,發熱量較高,不僅可以直接燃用,還可轉化成煤氣再用於陶瓷生產。三是電力資源可靠。我市有地方火力發電廠,總裝機容量 3.7 萬千瓦,年發電量 2.1 億度,並與國網相連,新增 1.2 萬千瓦的擴容項目正在籌建中,可滿足新廠新增電量需要。四是人力資源富餘。我市 40 多年的陶瓷生產實踐,培養和造就了原料配方、產品試驗、質量控制、生產管理、產品營銷等技術人員和管理人才,鍛鍊了一大批各道生產工序的崗位技術工人。 80 年代初陶瓷工業從業人員達到 XX 多人,近些年雖然很多流向社會,但尚有很大一部分人員待崗。儲蓄的人力資源,可節省大量的人員培訓費,縮短試產時間。 2 、產品成本較低。我市建築陶瓷原料、燃料、電力、運輸等價格優勢較為明顯。一是陶瓷原料成本較低。目前我市生產的陶瓷產品—坯體所使用的本地原料,天鵝生輝公司達到 100% ,新興公司達到 95% 以上,原料到廠價僅有 60 元 / 噸左右,比山東淄博節省 60 元,比廣東佛山節省 140 元。二是燃料(煤炭)價格較低。我市陶瓷企業生產用煤到廠價僅有 70 — 80 元 / 噸,比南方陶瓷企業節省 190 元— 240 元,比中部地區陶瓷企業節省 140 元— 180 元,大大降低了單位成本。三是電費較低。我市工業用電只有 0.50 元 / 度(含基本電費),比內地省份及南方陶瓷企業節省 0.1 — 0.3 元,對耗電量較大的陶瓷行業而言,將會大大降低產品成本。四是運輸價格較低。 ## 和山東產品同樣銷往哈爾濱市,每平方米比山東節省 1.39 元;同樣銷往牡丹江市,每平方米比山東節省 2.61 元;經 ## 口岸出口俄羅斯,每平方米比山東節省 4.15 元,運輸價格優勢極為明顯。 3 、市場前景廣闊。由於我市產品銷售半徑在 600 公里之內的東北三省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市場,與南方產品數千公里進入這一市場相比佔有絕對的地緣優勢。據調查,目前,東北三省能堅持生產的幾家陶瓷廠,生產總量不足 1000 萬平方米,而我省建築陶瓷用量每年超過 1.2 億平方米,東北三省年需求量近 4 億平方米。由於受經濟收入和消費觀念影響,東北三省建築裝飾材料消費市場上,質優價廉的中檔陶瓷產品一直比較暢銷,尤其是在中小城市、鄉鎮,廣大農村,中檔產品市場空間十分廣闊。特別是我市擁有國家一類陸路口岸,距俄羅斯十月區僅 24 公里,距俄遠東地區最大城市海參崴 153 公里,擴建後的新口岸年過貨能力可達到 100 萬噸,中俄 ## —烏蘇里斯克國際鐵路接軌後,鐵路口岸年過貨能力可達 300 萬噸,搶佔俄羅斯遠東地區陶瓷市場具有其它地區不可比擬的國際市場競爭優勢。近年來,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結構加速調整,建築行業蓬勃發展,陶瓷需求量逐年增加,建築陶瓷年需求量達 5000 萬平方米以上,且尚無 1 家陶瓷生產企業,我市大力發展陶瓷工業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機遇。 三、發展壯大我市陶瓷工業的對策 為更有效地綜合開發陶瓷資源,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我們認為,必須以“上規模、提檔次、增效益”為方向,走“依託資源、藉助外力、調動民力、配套開發、加速發展”的路子,挖掘資源潛力,搞好資產聯結,延伸產業鏈條,使陶瓷工業逐步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 1 、認真做好陶瓷資源開發利用的前期準備工作。陶瓷產業發展要求原料儲量增長與陶瓷產業發展同步,而我市許多陶瓷原料資源的儲量還未查明,這就要求不斷增加勘察投資,提高地質工作發現新礦牀的能力和速度。國土資源管理局應協助各礦點儘快完成經過詳查論證的立項報告,“跑省進廳”、“跑部進京”,千方百計地爭取立項、爭取資金,促進我市地質工作的進步,為陶瓷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 、加快陶瓷產業發展戰略的研究和遠景規劃的制定。我市在陶瓷產業開發過程中,應堅持“開源節流、綜合佈局、綜合利用”的原則,將陶瓷工業的發展同煤炭、電力、化工等其它產業的發展綜合起來考慮。建議近期派出以市政府牽頭,市經濟計劃局、國土資源管理局等相關部門及新興陶瓷有限責任公司、天鵝生輝有限責任公司為主體的團組,赴廣東、山東、四川等地就發展陶瓷工業進行定項定位考察招商,廣泛宣傳 ## 陶瓷生產優勢,吸引外地客商前來投資辦廠;涉取外地經驗,高質量、高標準、科學合理地編制 ## 市陶瓷產業及原料資源開發近期發展計劃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市委、市政府要切實將陶瓷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抓,專題研究陶瓷發展的問題,儘快制定一系列加快 ## 陶瓷發展的扶持政策及意見,對陶瓷發展規劃中提出的目標和工作重點,全力組織實施。在產品開發和市場定位上不盲目求全貪高,瞄準中檔產品這一廣闊市場,避實就虛,穩紮穩打,重點扶持 ## 陶瓷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對俄出口型中檔地板磚,扶持 ## 有限責任公司開發中檔牆地磚,牽動全市陶瓷工業快速發展,力爭 XX 年 2 家公司年生產能力達到 600 萬平方米,到 XX 年民營陶瓷企業發展到 8 — 10 家,生產線達到 16 — 20 條,年生產能力擴大到 XX — 3000 萬平方米,實現陶瓷工業產值 2 — 3 億元,實現税金 3000 — 4000 萬元,建成國家重點建材產品對俄出口基地和東北三省陶瓷生產基地,提高地產陶瓷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 3 、加大為陶瓷企業服務力度。一是繼續給予政策支持。新興公司、天鵝生輝公司正處於成長期,此階段,無論企業身處於逆境還是行走於順境,我們都要時刻呵護,對新辦的陶瓷企業一律享受《 ## 市招商引資、引進人才的優惠政策及獎勵辦法》同等待遇。二是在資金上給予重點扶持。積極向上爭取培植市級財源建設專項資金、技改資金和科技創新資金,協調金融部門解決企業貸款難問題,認真落實國家計委《關於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的若干意見》,最大限度地啟動民間資金。三是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建立陶瓷行業信息中心,及時向企業提供技術和行業信息;建立陶瓷行業調研中心,總結經驗,推廣典型;建立陶瓷行業技術服務中心,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建立陶瓷科技創新開發中心,研製開發體現國際一流水平的最新產品,為陶瓷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 4 、以嶄新的姿態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一是以更開放的視野組織生產經營。我市陶瓷工業要挺進俄羅斯市場,就必須樹立新的競爭意識和發展觀念,以全球化經營的視野組織企

業生產經營活動,以開放的經營管理理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迅速把生產經營的立足點從單一的國內市場轉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二是以更新的機制加快技術創新步伐。技術是企業的生命,創新是企業的靈魂。要廣採新信息、推廣新科技、應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加快提升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特別要注重創新科技開發機制,加強產、學、研之間的合作與協調,努力提高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能力,切實做到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三是以更優的質量參與市場競爭。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的靈魂和核心。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完善售後服務措施,夯實質量基礎,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加快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開發高質量、高檔次的產品,注重品牌培育,以優質名牌贏得用户、佔領市場。四是以更精的營銷策略開拓國內外市場。要改變“重東北三省輕國外”、“重生產輕銷售”的觀念,強化市場營銷,組織精兵強將研究和開發市場。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利用信息市場,準確把握國內外市場消費結構的變化,組織專業人員對國內外市場行情、消費取向、消費者購物心態進行深入研究和科學預測,並充分了解俄羅斯的商貿政策、質量法規等,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要積極建立現代營銷方式,推進營銷體制的創新,形成市場開拓的規模效應。五是以更多的形式加強與廣東、山東、四川等地區合作。我市與外地陶瓷企業互補性很強,有廣泛的合作領域。外地陶瓷企業在資金、技術、管理、人才、品牌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我市陶瓷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低廉的能源、廣闊的市場和廉價的勞動力等優勢。面對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市陶瓷工業要立足自身優勢,加強團結協作,形成“優勢互補、取長補短、互惠互利、利益共享、共同發展、求得雙贏”的關係,通過技術合作、資產重組、品牌帶動等多種形式的合作,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從而增強我市陶瓷工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標籤: 陶瓷工業 壯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9pprk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