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調研報告大綱

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調研報告大綱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縣積極實施人才強縣戰略,緊緊抓住培養、吸引和用好人才三個環節,把人才資源開發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用抓好人才第一資源來支撐發展第一要務,使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的發展與經濟社會的發展更加協調為我縣全面進入快車道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調研報告大綱

一、基本情況

截止2011年底,我縣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7623人。其中高級職稱537人,中級職稱4528人,初級職稱2518人;全縣高級專業技術人才321人,引進各類人才653人,其中高層次人才78人;中青年成為技術人才隊伍的主要力量。人才的學歷層次有較大提升。具有碩士學位以上學歷2人,本科學歷3052人,大專學歷4996人。

近幾年來,我縣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力度不斷加大,通過內聯外引、公開聘用等手段,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總量、結構、分佈、整體素質等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專業技術人才在各自行業和領域為縣域經濟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但站在實現科學發展的高度來重新評估我縣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現狀,不難發現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總量大但行業分佈不平衡。從我縣專業技術人才行業分佈情況看,我縣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目前正處於一種畸型發展態勢,個別專業技術人才呈膨脹型增長,如教育、衞生行業類專業技術人才高達4601人,佔全縣專業技術人才的58.56%,與此相反,直接創造經濟效益的農業、工業生產一線等行業專業技術人才比較少。其中農業專業技術人才僅佔專業技術人才總數的2.45%,工程技術人才佔專業技術人才總數的比例為3.13%。其他行業專業技術人才更是增長緩慢,全縣專業技術人才統計類5人、新聞類3人、播音類1人、體育類1人,另外翻譯、藝術等為空白。二是專業技術人才層次不高,質量偏低。一方面,表現為學歷偏低,高學歷的專業技術人才短缺。全縣專業技術人才中,研究生學歷的只佔專業技術人才總數的0.038%,大學本科學歷的只佔專業技術人才總數的30.2%,而大專以下學歷的佔到專業技術人才總數的41.95%。其中在大專及本科學歷的專業技術人才中,有約30%以上是通過函大、電大、業大、自學考試等渠道獲得的學歷,沒有經過系統的正規教育,存在着先天性的“營養不良”。另一方面,表現為職稱結構不合理,高素質的人才匱乏。目前全縣在職稱評審方面“重年齡輕能力、重資歷輕水平”的問題還比較普遍。三是專業技術人才流失率較高,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具有中高級專業職稱的特殊。

二、具體做法

1、領導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基礎不斷加強。一直以來,縣委、縣政府從戰略高度、長遠利益出發,嚴格按照“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要求全面加大了人才和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力度,每年年初都專題召開縣委常委會議研究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制訂人才發展規劃,突出加大了對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傾斜和財力投入。在政策傾斜方面:先後出台了《關於加強全縣科技人員管理的意見》、《關於人才興縣的若干規定》、《關於機關事業單位選拔使用專業技術人才的實施辦法》等文件,其中《關於加強全縣科技人員管理的意見》就明確規定縣內科技人才在經濟建設中成績突出的,當年可享受縣人民政府“特殊貢獻津貼”,並予以優先晉升專業技術職務或行政職務;對個別業績顯著的,可破格晉升一級職務或低職高聘;連續三年享受“特殊貢獻津貼”者,可作固定津貼終身享用。各方面扶持政策的出台為全縣人才和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縱深開展提供堅實的保障。在財力投入方面,縣委、縣政府在財力每年投入10多萬元用於人才隊伍建設,每年確定一個專題加強對全縣專業技術人才進行繼續教育培訓和知識更新,促進了專業技術人才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的不斷提高。此外,近年來我縣也逐步加大了向上爭取專項人才隊伍建設經費的力度,如XX年就從省財政廳爭取外國專家培訓經費5萬元,XX年又從省財政廳爭取血吸蟲病防治技術員培訓經費5萬元。縣委、縣政府通過“廣種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的方式為全縣人才隊伍建設營造了一個“惜人才、聚人才、重人才”的良好氛圍。

2、內聯外引,人力資源開發力度不斷加大。一是專業技術人才開發力度加大。通過充分利用與省、市建立的人才交流共享平台組織縣內相關單位參加省、市組織的人才交流會,先後為縣內各企事業單位引進中、高級人才1000多名,有力地改善了全縣專業技術人員的結構。二是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力度加大。一方面實行內部培養,先後聘請湖南農業大學、中科院長沙農業現代化研究所、岳陽職院等科研機構的教授專家授課,組織專家解難釋疑。同時專家服務室聘請縣內21名具有高級職稱的縣級學科帶頭人和科技拔尖人才,分設農作、植保、土肥、經作、蔬菜、水產、畜牧、獸醫、林業、農機、工業等七個小組進行技術培訓,每年培訓農村實用人才達500多人,使目前全縣農村實用人才所佔農業人口比重較改革開放初期增加二十多個百分點。另一方面選派培訓,先後選送萬庾鎮水產場甘德華、東山鎮大眾村洞庭大口鰱養殖大户易大慶、東湖漁場唐雲兵參加省農科院組織的培訓班,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水產養殖技術學習;推薦小墨山莊醬菜廠吳鋒等2人蔘加省農業新技術培訓學習;推選東湖漁場蔡琪等4名全縣農業龍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赴省進修,增強 了農村實用人才專業技能。第三方面就是加大了農村實用人才的制度化建設,對農村實用人才實行“綠色證書”管理,同時加大了對農村實用人才的職稱評審,每年由縣人才評估委員會牽頭對農村實用人才進行鑑定,並對其中比較優秀的農村經濟發展帶頭人予以破格提拔使用。自XX年開始,我縣每年向上爭取3~5名公務員錄用名額用於解決農村優秀實用人才,促進我縣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

3、深化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力度的加大,也不斷強化了專業技術人才對地方經濟的反哺功能。每年三月是約定的技術諮詢月,五月是技術巡迴演講月,充分利用現有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搭建科技服務平台,定期組織縣內有關專家開展下鄉服務“三農”活動,走鄉訪鎮主動送技術上門。同時積極深入各企事業單位進行技術指導。如縣插旗芥菜有限公司醃菜殘液污染農田、芥菜變爛的問題通過省農科院的專家得到了妥善解決;縣同興石材有限公司營銷策略滯後,通過現場指導得到了有效化解。從1978年插旗鎮農科站技術員劉純輝選育出的“32系”優質棉種使畝產量增加15.19%~24.5%並陸續推廣至全國各地到XX年“農雜棉62”的研發推廣,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創造出的各類專業技術成果在不斷為縣域經濟的全面發展提供支撐。另一方面在引進人才的同時也引進了技術,如從武漢大學生物系引進的生物藥劑和上海引進的蔬菜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為全縣蔬菜業的規模化生產提供了一條真正意義上的綠色通道。農村實用技術人才通過建立示範基地,近年來先後組織建立了韭菜示範基地、優質稻示範基地、養雞示範基地、河蟹養殖基地、大口鰱養殖基地,利用經濟效應進行技術推廣服務當地經濟發展,促進了農村經濟結構的合理調整,提高了農民人民均收入。科技成果的轉化,拉動了gdp增長近2個百分點,使社會經濟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

三、建議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增強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活力。重點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製度。改革用人制度,突出解決能進能出的問題,將事業單位人員聘用管理納入勞動合同管理、由編制管理為主逐步過渡為經費管理為主,人事關係實現社會化管理,變養人為養事,真正做到單位自主用人、人員自主擇業、政府依法監管。改革分配製度,突出解決能高能低的問題,開展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改革和績效工資改革,嚴格實行“以崗定薪,崗變薪變”,積極推進工資制度和養老保險制度的配套改革,全面提高專業技術人才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力。

2、完善教育培訓體系,提高人才綜合能力。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整合全縣職業技術教育資源,以縣職業中專為基地廣泛開展職業技術培訓,加大職業技能培訓的投入,根據政府引導、單位自主、個人自願的原則,開展以“新技術、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識”為主要內容的繼續教育。建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制度,選送機關事業單位優秀專業技術人員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術實力雄厚的單位進修、脱產學習。組織實施“名師工程”、“名醫工程”,注重抓好社會人文類等方面專業人才的培養。培養選拔一批思想品德好、技術業務精,有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崇高的敬業精神,在我縣各個學術和技術領域起骨幹核心作用的科技領先人才。

3、培育農村人才市場,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實施農村實用人才開發戰略,加大對農村人才培養的資金投入,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民教育“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和“縣鄉村實用人才工程”等計劃工程,加速培養一批農業科技推廣人才和農村實用鄉土人才。加大農村人才資源開發投入,逐年增加對農業科技和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財政投入,加強人才智力扶貧制度化,定期組織專家、科技人員進行智力支農服務;建立有利於農村人才發揮作用的獎勵制度,鼓勵和引導農技人才和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村工作,創辦企業和其他經濟實體;實施農村人才獎勵傾斜政策,重獎在農業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科技知識推廣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和取得較大經濟效益的農村人才。

4、創新人才引進方式,加強人才隊伍儲備。出台《關於加強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見》,進一步落實和完善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完善人才儲備制度、公開招聘制度、人才住房補貼制度,提高高層次人才引進的競爭力。進一步落實和完善人才引進渠道,建立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放寬人才准入限制,加強與高校、研究機構、人才市場、中介機構聯繫,積極和省、市外國專家局對接,加大高級技能型人才引進力度,提高我縣高層次人才隊伍規模。逐步推廣人才派遣制度,實行以智養智,不斷提高我縣人才發展的綜合水平。

5、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人才有序流動。加強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為人才創新創業搭建平台,推進人才市場向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加強人力資源信息庫建設,積極發展網絡人才市場,實現與全省各市(州)、縣人才市場及部分企業、院校之間的信息聯網,推進人才市場由集市型向信息化轉變。結合三封工業園、石佛工業園建設,充分利用省、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士後工作站的有利條件,實行資源共享,充分發揮園區吸引高層次人才、轉化科技成果和推進創新創業的重要作用,推進縣域經濟的縱深發展。

6、加強組織領導,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成立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引進的人才進行評估認定,負責優秀人才的評選表彰。進一步健全黨管人才工作運行機制,將招才引智工作列入鄉鎮和縣直單位的目標管理考核內容,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把人才資源開發使用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全面創新人才工作管理機制,建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人才工作機制,大力營造以事業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的環境,為人才成長與創業提供條件,加大對人才資源開發工作和人才創新創業的宣傳力度,努力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環境氛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4ddly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