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昆明的雨》教學實錄講課稿

《昆明的雨》教學實錄講課稿

《昆明的雨》教學實錄

《昆明的雨》教學實錄講課稿

師:今天我們學習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今日雖然沒有下雨,但陽光暖暖的照進來,和課文的愜意卻是一樣的。誰能跟大家介紹一下作者汪曾祺?

生1:大聲朗讀課下注釋一。

師:這位同學結合課下注釋説了他的生平及主要作品。老師在汪曾祺的《自得其樂》中摘錄了一些材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汪曾祺。請同學們齊讀。

生齊讀:“我年輕時愛唱戲,起初唱青衣,後來改唱老生。大學時學了崑曲。”

“我覺得宋人字的特點是少拘束,有個性。……那天喝了一點酒,字寫得飛揚霸悍,亦是快事。”

“我的畫不中不西,不今不古,真正是‘寫意’,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畫中國畫還有一種樂趣,是可以在畫上題詩。”

“體力充沛,材料湊手,做幾個菜,是很有意思的。”美國作家聶華苓來中國,“我給她做了一道煮乾絲,她吃得非常愜意,連最後剩的一點湯都端起碗來喝掉了。”

師:這些文字我們知道汪曾祺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愛唱戲、畫畫、寫詩、做菜,性格隨性……

師:汪曾祺的如此廣泛的興趣愛好使他的文章具有傳統詩畫的典雅、生活化的世俗與情趣。接下來我們就走進他《昆明的雨》。

攻克字詞

青頭菌 jùn 鮮腴 yú 籬笆 lí bɑ  黃燜雞 mèn 扳尖 bān

熾紅chì 綠釉yòu 密匝匝zā 草莖jīng

生:齊讀兩遍。

師:強調菌、莖的讀音。

速讀尋情

師:過了字詞關,就請同學們找出表達作者對昆明雨的感情的詞語?圍繞着這一情感都寫了什麼? 下面請同學們快速閲讀並標註。

(師巡視,視讀的情況來提問。)

生1:想念。圍繞着想念寫了昆明的雨、草木。

生2補充:菌子、楊梅、緬桂、木香。

(生邊回答,師邊板書。事物用不同顏色筆板書。)

師:題目是昆明的雨,作者卻寫了這些事物是不是跑題了?為什麼?

生1:沒有,這些事物都是圍繞着想念之情來寫的。

師:但是題目是昆明的雨啊,不是我想念昆明。

生2:沒有跑題,這些事物都是昆明雨季才有的。

師:是的,作者的想念不是天馬行空的,一切都是在雨季中生成的。這正體現了散文形散而神(聚)不散的特點。(請同學們寫到課本上)

師:作者幾次説他想念昆明的雨?

生:兩次。

師:兩次除了在結構上起前後照應的作用外,還深化了作者情感。作者如此想念昆明的雨,那它一定很美吧?下面我們就去字裏行間尋美,並試着説説為什麼吧!

精讀品美

在同學們找之前,老師先找了一個例子。

生:齊讀“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

師:這句話寫的昆明的雨季的特點,為什麼這樣説的?

師:示例“明亮的”:一是因為昆明氣壓不低,下下停停,停停下下,天氣是明亮的;二是色彩是明亮的,仙人掌是綠的,它的花是黃的,菌子有淺綠色、黃色,楊梅是炭紅的,小姑娘穿着“花帽”“花鞋”,緬桂花、木香花、樹木等,都是明亮的。那請同學們也結合着本段,聯繫全文找找如何解釋另外兩個特點。

生1:豐滿的:雨後枝葉都包含着水分,所以是豐滿的。

生2:雨季有各種各樣的菌子、楊梅等豐富的事物,所以是豐滿的。

師:如此明亮、豐富的雨季,又讓作者動了什麼情?

生齊:想念、喜愛、讚美之情。

師:那就請同學們用動情的聲調齊讀這句話吧!

生:齊讀。

師:短短的一句話,卻體現了汪曾祺平淡、樸實、簡練卻又意藴豐富的語言特色。請同學們找找文中是否還有這樣的詞語、句子、段落,可以結合語境、聯繫全文進行賞析。同時把你有疑問的地方圈畫出來,待會小組內討論,小組內不能解決時我們再拿到班上來討論解決。

(師巡視,觀察學生的閲讀情況,並進行適當的引導。5-7分鐘,之後討論。小組彙報。)

(在巡視過程中詢問學生預習中的困難,大部分學生反映汪曾祺的語言很難按照答題的套路去賞析,如修辭等表達技巧的套用。師這時引導汪曾祺的語言就是如此,平淡樸實,沒有技巧卻勝似技巧。)

小組討論後,彙報。

生1:“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嚴嚴的。密匝匝的細碎的綠葉,數不清的半開的白花和飽漲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濕透了。”“爬”“遮”這兩個動詞用得好,化靜為動,既寫出了雨後木香的茂盛,又賦予它生機活力,使文章有一種動態的美。

師:如此美麗的景物吸引了作者的眼球,所以作者説,四十年後還忘不了那天的情味。那天的情味,除了剛才説的木香花的美還有什麼嗎?

師:既然我們提到了按照答題方式,那我們看看能不能再用賞析字詞的方式來看看這一段的其他內容。作者寫到“看了池裏的滿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裝的陳圓圓的石像(傳説陳圓圓隨吳三桂到雲南後出家,暮年投蓮花池而死),雨又下起來了。蓮花池邊有一條小街,有一個小酒店,我們走進去,要了一碟豬頭肉,半市斤酒(裝在上了綠釉的土磁杯裏),坐了下來,雨下大了。”他寫了自己的行程,沒寫雨後的清水如何的明亮、波光粼粼,沒寫雨後看穿比丘尼裝陳圓圓的石像的心理感受,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流水賬。但這樣寫卻營造了一種寧靜的氛圍,只是默默地走,默默地看,一切都是靜謐的,就連那隻雞都是一動不動的。

雞的靜美又反映了當時小街上行人稀少,也反映了人與自然事物之間的和諧之美。這也是作者忘不了的情味之一。

師:請同學們讀大屏幕上這段話(我剛到昆明的頭二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年,三天兩頭 有警報。有時每天都有,甚至一天有兩次。昆明那時幾乎説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飛機想什麼時候來就來。有時竟至在頭一天廣播:明天將有二十七架飛機來昆明轟炸。日本的空軍指揮部還真言而有信,説來準來!一有警報,別無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做“跑警 報”。),看看可能還有什麼情味?

生:苦味。

師:在文中有沒有體現,或者古詩中?

生1:濁酒一杯家萬里,“濁酒”説明當時生活有點窘迫,沒有能力喝好酒。

生2:蓮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因為戰爭,酒店生意不好,台階上都長滿了苔草。

師:的確,這和劉禹錫的“苔痕上階綠”有點像。

師:但對於四十年後的汪曾祺來説,寫這篇文章更是憶苦思甜,為什麼説有甜味呢?作者説那天他和德熙一起散步小酌,德熙原來是物理系的,後因為喜歡文學而轉學中文系。有一次他見汪曾祺心情不好,就把物理書賣了給汪買酒喝。所以,我想他應該忘不了那時深厚的同學情誼,而且這份同學情維繫了一生。

他們在酒館飲酒又不全是喝酒,他們常常帶着書,帶着稿紙和筆,在酒館讀書創作,那時的很多作品都是這樣寫出來。我想作者應該也忘不了曾經的青春歲月和西南聯大的自由的學習氛圍。

當然,可能還有更多,希望同學們去品讀。

師:誰還有別的美的地方想和大家賞析?

生1:“賣楊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頂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繡了滿幫花的鞋,坐在人家階石的一角,不時吆喚一聲:"賣楊梅--",聲音嬌嬌的。她們的聲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氣更加柔和了。”通過外貌描寫和語言描寫,寫出了苗族女孩的嬌美,襯托出雨季空氣的柔和。

師:只是寫了帽子、鞋子、聲音,沒有細緻的繪畫某一個人的長相,就像汪曾祺的中國畫,是寫實的,更是寫意的。簡單幾筆,就勾勒出人物的情態,讀來似乎使讀者的心都柔了。説是空氣更加柔和了,其實是作者的內心被柔化了。

(師生分角色朗讀這句話,女生讀出聲音的嬌美,男生讀出柔和。)

師:請學生朗讀“乍一看那樣子,真叫人懷疑:這種東西也能吃?! 入口便會使你張目結舌:這東西這麼好吃?!”,問號和歎號連用,歎號往往其加強懷疑的語氣,請學生反覆朗讀,品味兩句有什麼不同?

生2:大聲朗讀,第一個是對乾巴菌作為食物的高度懷疑,第二個則是對自己味覺的不信任,通過前後心理的對比,乾巴菌的滋味美全出來了。

師: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體驗?

生:榴蓮、臭豆腐……

師:春天楊樹上的毛毛狗,深褐色中帶點綠,毛茸茸的……

生不約而同:這東西也能吃?!(韻味全出來了)

師:毛毛狗洗淨,用清水淖一下,與豬肉、牛肉做餡,或放稍微韭菜,包成水餃或包子,味道十分美味。

生表情瞠目結舌,流露出渴望的眼神。

師:汪曾祺的語言就是這樣,可以很雅,也可以很俗,在平淡中藴含這雋永的情感。讓我們再深情地讀汪曾祺《昆明的雨》中的部分段落。

生:齊讀。

師:希望很多年會,同學們也能想起今天一點點的情味。如果你對他的這種散文還意猶未盡,你還想對西南聯大、對汪曾祺的往事瞭解更多,就讀他的《人間草木》,如果你想讀讀他平淡中幽默的一面,你可以讀他的小説《受戒》等。

這節課到此結束,下課!

本文作者: 林元梅

來自公眾號:鳶都初語

林元梅,寒亭六中語文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yk88n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