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高中語文老師的教育感悟:守望

高中語文老師的教育感悟:守望

編者按:學生的幸福並不是以成績高低定論,相反家長要學會耐心等待這些孩子的成長,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的教育感悟吧!

高中語文老師的教育感悟:守望

“能感受到幸福的孩子,他的人生一定是幸福的。”這句話是11月2日網名“掬水留香”在《班務札記·學生的幸福(上)》後面的留言。是的,我希望我的學生將來做一個幸福的人。幸福是一種能力,需要喚醒,需要培養。

我們的《班務日誌》取名“守望幸福”。寫到今天,差不多一輪了。在兩個月的時間裏,也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幸好我們堅持了下來。這將是我們每一位學生的精神財富,也是各位家長了解學校的一個窗口。10月1日,李佳桐的媽媽在微信羣裏感慨萬端地説:“有幸閲讀了開學以來孩子們撰寫的《班級日誌》,字裏行間都洋溢着青春的熱情,孩子們的信心、決心及不忘初心躍然紙上。金老師和各位任課老師用師心和愛心點燃了高二4班每一個孩子,讓他們有了擔當、有了方向。正如各位家長所言‘少年強則國強’,有了各位眼中有光的老師,我們的孩子一定可以展翅飛翔!值此國慶中秋佳節,再次感謝金老師和各位任課老師對孩子們的鼓勵和幫助,祝願我們高二4班大家庭每一位成員節日快樂!闔家幸福!”

從措詞上看,當然有以偏概全處,比如“點燃了高二4班每一個孩子”,目前還遠遠達不到;但家長的喜悦之情,欣慰之情是真實的。

守望幸福是我們教育的終極目的,我們必須以一貫之。有時,教育者對某些特別的學生更要耐心地守望。

守望特別的學生。班級有個別同學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表面看來是習慣不好,無論幹什麼,總是一會兒摸摸這,一會兒動動那,一會瞻前,一會兒顧後,不是動就是説,一刻不能安分。周立偉就是這樣一個學生。

在跟同事和家長聊天時,同事家長都帶着不滿的口吻投訴孩子的種種不是。一般情況下,我都是面目含情,靜靜地聽。聽完後,耐心解釋:“周立偉不是有意的!”同事、家長十分驚詫:都這樣了,還不是故意的?

其實真不是他有意的。一個人的注意力,就像人的身高一樣,也有一個增長的過程。大致的規律是五六歲時,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0-15分鐘;7到10歲時,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5-20分鐘;10到12歲時,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約為25-30分鐘;12歲以上能超過30分鐘。每個人的一天時間都是一樣的24小時,在長度相同的時間裏,注意力是否集中可能是學習是否高效的重要原因。那些武林宗師或宗教鼻祖,往往都需要閉關修煉多年,才能開悟,就是這個原因。

周立偉同學雖然自然年齡是17歲,但他的注意力集中的水平大約是幼兒水平。你能説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蹦個不停,跑個不停,動個不停是有意搗亂?

聽到此,家長和同事都釋然。家長誠摯檢討:“老師説得對!我們是有很大責任的。在孩子小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反倒覺得孩子聰明活潑。打上學起,老師都批評他是‘尖屁股’……”

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長年堅持和濡養;教育也是靜的藝術,需要等待。面對這類孩子,老師和家長的最佳處理方法就是在等待中守望。可能家長會質疑:“可大學聯考不等啊!”

是的,注意力是可以訓練的,但那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不是訓一頓,罵一通,罰一罰,孩子想集中注意力就能集中的。面對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孩子,耐心守望,用悲憫的情懷看待他們,起碼會對孩子寬容很多;在我們的寬容和悲憫中,孩子也許會慢慢成長;反之,如果操之過急,在家裏會因為嘮叨(關鍵是嘮叨也無效)而鬧得急飛狗跳,在學校老師會因為不停地提醒某一個學生(關鍵是提醒也無效)而生不如死。

面對接受能力一般的學生,我們也需要守望。儘管心理學上認為天才和弱智各佔5%,其餘90%的人智力水平差不多。但因為家庭環境的影響,智力水平的開發,接受教育的基礎……到了高中,自然會產生一些智力的差異,比如注意力、記憶力、反應能力、閲讀能力、表達能力、推理能力等等。我的孩子,國中老師評為接受能力平平,我深以為然。我相信大多數家庭的孩子都跟我的孩子差不多。面對這些孩子,我們更需要靜靜等待。他們學習態度端正,很刻苦,很努力,但成績一般。這種學生每屆都有,每班都有,家長着急上火,總擔憂考不上好大學,以後找不到好工作

這種心態,其實是功利心使然,把成人社會上的功利之心傳遞到教育上來了。在物質基礎得到基本保障的前提下,幸福程度與外在物質無關,而取決於一個人的內心。試問,誰能理直氣壯地説“月薪10000元的人一定比月薪5000元的人更幸福?”

我曾寫過一篇《班務札記·定位篇》,核心主題是正確認識自己的孩子。今天這篇文章的核心主題應該是接納孩子。否則,家長和老師就會遑遑不可終日。考試成績不好,上天入地,急着尋找學習方法,希望有某個名師指點或什麼靈丹妙藥,讓孩子一下開悟;偶爾一次考得比較好,又開始膨脹,以為985、211在望:真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也?

“靜等花開”,有的花開得早,有的花開得遲。大學聯考是人生的一個經歷,而不是人生本身。

守望,是教育的一種智慧,也是教育的一種藝術!

作者|金乾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79eem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