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市委、市政府今天召開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目的在於貫徹國務院、省政府有關民辦教育、職業教育、農村教育會議精神,進一步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解放思想搞改革,真抓實幹發展教育事業,重點研究民辦教育、職業教育和農村教育問題,使我們這樣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不僅能夠辦大教育,而且能夠辦好教育,切實為加速推進“三個轉變”、實現“三大目標”、加快實現**發展新跨越提供可靠的人才和人力資源保證。會上,***同志傳達了省上會議的精神,***同志、***同志對今後的教育工作作了很好的部署和要求。下面,我着重強調三個問題。

一、解放思想,積極促進民辦教育

(一)充分認識發展民辦教育的重大意義。XX年9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為發展民辦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民辦教育尤其是民辦職業教育的典型和經驗説明,發展教育產業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現實選擇,尤其是民辦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一致,適應市場能力強,學生畢業好就業,政府少花錢少操心,既在經濟上投資回報率高,又能滿足人們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社會效益好。我們要堅持在政府加強義務教育的同時,把民辦職業教育作為一個大產業來抓,放手讓那些既有教育家辦學思想又有企業家運作能力的投資者參與我市教育事業,堅持投資主體多元化,以產業化的方式推進我市民辦教育事業快速發展。

發展民辦教育,當務之急是要着力解決思想觀念問題,消除對民辦教育認識上的誤區和偏見。現在社會上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錯誤認識,比如有了公辦學校,再辦民辦學校沒有必要的“多餘論”;民辦學校衝擊了公辦學校的“衝擊論”;民辦教育質量難以保證的“懷疑論”等。此外,有的地方存在着一些對民辦教育、職業教育的歧視性政策,民辦學校申辦難、運轉難,一些地方民辦學校師生不能享有與公辦學校師生同等的地位和權利,一些地方對民辦教育管理存在錯位、越位或缺位現象。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雖然解決教育經費不足問題是發展民辦教育的重要因素,但我們決不是僅僅把發展民辦教育作為解決政府錢多錢少的權宜之計。因為,發展民辦教育的目的不僅於此,民辦教育的作用也不僅於此。教育要為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服務,要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必須和市場接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是一個多元化的經濟體制,必然要求形成多元化的教育體制與其相適應。要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不僅提高了國家的經濟實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並且動態性也越來越強,其特徵是多樣化、多層次、多規格。而大一統的、單一的計劃教育體制和辦學模式,抹殺了教育的豐富性、多樣性,無法敏鋭地反映市場的需求,缺乏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變化的壓力和活力,無法滿足社會和家庭對教育的多樣化需求。民辦教育的發展為各種類型的教育創造了一個更具競爭性的環境。民辦學校之間、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之間的競爭,增強了民辦學校的質量意識、效率意識和服務意識,促進了公辦學校的全面改革,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辦學效益。全省民辦教育和農村教育工作會議組織與會者參觀的**外國語學校就是民間資本投入普通教育領域的一個成功的例子。這所學校1999年才開辦,XX年就被評為**市重點中學,XX年被評為**省校風示範學校,同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13所享有保送資格的外語學校之一(是我省的唯一一所)。XX—XX年,該校三屆大學聯考上線率均達100%。去年,**市大學聯考的文科、理科狀元桂冠均被該校學生摘去。今年又有12名學生考入北大、清華,並有13名學生被保送到北大、清華、復旦等重點大學。可以説,**外國語學校的異軍突起,有效打破了**市長期以來只有四、七、九等幾所公辦高中名校的傳統格局,使廣大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也使傳統的重點中學增強了競爭的壓力和動力,這對我們的辦學思路應有很大的觸動和啟發。近年來,我市的**市機電工程學校等4所民辦股份制學校,以靈活的運行機制、全新的辦學理念,為促進我市職教職業發展創出了一條新路子。目前這4所學校的招生規模已達3000人,校園佔地面積8.5萬平方米,設備設施總值250多萬,充實了我市職業教育總量。由此,不難得出結論,民辦教育同公辦教育一樣,都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學校應與公辦學校“並存、並容、並重”,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實現形式在教育領域的體現。相比之下,我市民辦教育起步晚、規模小、質量弱,與**、**相比差距都很大,高中階段民辦教育相當薄弱,急需大力加強。我們必須解放思想,樹立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意識,搶抓機遇,創造機遇,真抓實幹,加快民辦教育的發展,進而促進職業教育、農村教育的發展。各地各部門一定要統一思想,更新觀念,認真貫徹《民辦教育促進法》,抓緊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加

大宣傳力度,營造環境,把法律中關於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各項規定落到實處,採取公辦民助和全部民辦等多種形式辦學,切實、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民辦教育的積極性,大力發展民辦教育。

(二)為民辦教育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發展民辦教育,當前要重點抓好四個環境建設。一是政策環境。要着力消除體制性障礙,重點在土地使用、税收、用水用電、師生待遇等方面做到與公辦學校一視同仁,在招生、收費、金融支持等方面給予更加優惠的政策。二是法治環境。要全面貫徹《民辦教育促進法》,儘快制定我市實施《民辦教育促進法》的規範性文件。堅持依法行政,切實保障民辦學校舉辦者、校長、教職工、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三是政務環境。要着力構建服務型政府,加快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建立和完善民辦教育的社會中介服務體系。四是輿論環境。要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大力宣傳發展民辦教育的方針政策,宣傳民辦教育先進典型,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和參與民辦教育發展的輿論氛圍。

二、狠抓改革,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一個重要來源,是實現人才資源變人才資本的一個重要途徑。只有發展好職業教育,才能更好地實現土地、資金、人才資本的集聚、投入、轉變和增值,才能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方向是:使我市職業教育辦學規模明顯擴大,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辦學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職業教育結構和佈局更加合理,促進職業教育與我市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建立適應我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結構合理、靈活開放、特色鮮明、自主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更好的應用型人才。

(一)深化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要逐步建立“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新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促進我市職業教育大發展。12月15日,市委常委會決定,成立**市民辦教育暨職業改革發展領導小組,並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制發文件,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促進民辦教育發展和加強農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央和省上的要求,市(地)級政府在新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中承擔着主要的統籌責任。一是要統籌規劃。政府要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出發,統籌規劃和指導職業教育,促進職業教育適應經濟建設和勞動力市場的需求。二是要統籌政策。政府要積極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和行業組織,研究制定有利於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為職業教育提供優質服務,營造良好環境。三是要統籌辦學。政府要合理調整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結構,發揮和保護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引導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四是要統籌資源。要通過政府強有力的統籌,打破部門和學校類型的界限,整合教育資源,防止低水平重複辦學和資源浪費。要與我市創建全省丘陵經濟示範區結合,對現有公辦職業學校採取合資合作、公辦民助、民辦公助等多種形式,一校一策實行改革。要根據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合理調整職業學校的佈局和專業設置,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

(二)深化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改革。要形成政府主導,行業、企業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多元辦學格局,促進我市職業教育的大發展。一是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在職教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對中等職業學校的統籌協調,重點辦好起骨幹示範作用的職業學校;二是各行業主管部門舉辦的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以及各企業,都要強化自主培訓功能和責任,加強對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的教育和培訓;三是要實行企業和學校之間的多種形式聯合辦學,加強校

企合作,開展訂單培訓,積極作好培訓後學生的就業安置工作。企業要為職業學校提供兼職教師、實習場所和設備。企業舉辦的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應面向社會開展教育和培訓,使更多的勞動者提高自身素質掌握一技之長;四是要積極鼓勵、大力扶持民辦職業教育的發展。我們支持和鼓勵所有國辦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通過“公辦民助”、“民辦公助”、“股份制”等途徑,嫁接改造成為公民合辦或完全民辦的學校。要進一步擴大開放、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鼓勵市外、省外、國外組織和個人依照法律,到我市舉辦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

(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當前,我市有些職業學校辦得很好,很有特色,但也有的職業學校辦學困難,難以為繼。我認為重要原因是學校辦學脱離了市場需求,形式單一,專業設置不合理,教育教學方法落後。今後我們必須堅持市場導向,突出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儘快地將職業學校推向市場。一是端正辦學思想,樹立全新的辦學理念,以市場經濟為導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加強職業道德、文化基礎、職業能力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二是要克服單純學歷教育的弊端,實行靈活的辦學模式和學習制度。職業學校要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結合,全日制與短期培訓相結合,職前教育與

職後教育相結合,努力辦成面向社會的、開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培訓中心。要根據不同專業、不同教育培訓項目和學習者的實際需要,為學生工學交替、半工半讀、分階段完成學業創造條件。三是要根據市場需求和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設置專業和課程。要把教學與生產實踐、社會服務、技術推廣緊密結合起來,保證實踐教學時間,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四是要大力提倡學校與企業、學校與農村的協作聯合,加強職業學校與行業、企業、農村等用人單位的聯繫,利用其設施、設備等條件開展校外實踐。改革招生與畢業生就業制度,建立職業學校與勞動力市場密切聯繫的機制,形成職業學校學生良好的進出渠道

(四)深化勞動就業制度改革。要實施嚴格的就業准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促進我市職業教育的大發展。今後,凡用人單位招收錄用職工、從事國家規定實行就業准入控制的職業,必須從取得相應職業學校畢業證書或職業培訓合格證書並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中錄用。要建立起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並重的教育培訓制度,學歷文憑與職業能力並重的用人制度,嚴格執行勞動者就業前或上崗前接受必要職業教育的制度。勞動社會保障、人事、工商管理等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就業准入制度執行情況的監察力度,查處違反就業准入制度的人和事。

三、保障投入,切實加強農村教育

農村教育事關廣大農民羣眾的切身利益,是整個教育工作的重點。在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上,中央指出今後一個時期,農村教育發展的總目標是:在鞏固“兩基”成果基礎上,努力實現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同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促進農村各類教育協調發展。這為我們明確了農村教育工作的努力方向。結合我市實際,今後我們要着重在三個方面切實加強農村教育。

(一)保障投入,鞏固提高“兩基”成果。我市雖已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一些地方教育基礎薄弱,經費投入不足,辦學條件差,辦學水平低,鞏固提高“兩基”成果的任務還相當艱鉅,“兩基”成果的鞏固與提高工作仍是農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各地要保持和發揚當年實現“兩基”達標的精神,“領導苦抓,部門苦幫,羣眾苦幹”,採取有力措施,保障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增強師資力量,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農村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根據《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精神,基礎教育實行“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體制。各地要以中央的精神為準,統一政策、細化措施和要求,完善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切實履行各級政府的責任,切實做到“保工資、保安全、保運轉、促發展”。鄉鎮教辦撤銷後,鄉鎮長及協管人員必須依法履行當地教育的管理職責,抓好教育改革與發展工作,做好學校管理工作。要及時明確鄉鎮中心校校長管理教育教學業務的職責,建立新的工作機制,決不能因為撤銷了鄉鎮教辦而使農村義務教育工作和質量出現滑坡。要全面推進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安全。近幾年來,我市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取得了顯著成績。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共排除中國小危房39萬多平方米,竣工建築面積40多萬平方米,中國小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但由於我市經濟發展相對滯後,教育投入不足,致使中國小長期存在的危房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以致目前全市還有21萬多平方米的危房,其中d級危房16萬多平方米。大量存在着的中國小危房,不僅嚴重威脅着廣大師生的生命與財產安全,而且也嚴重製約着農村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按照“xxxx”重要思想的要求,充分認識加快中國小危房改造的重大意義,增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站在執政為民的高度,加快中國小危房改造步伐,千方百計地消除中國小危房,讓廣大農民的子女都能夠在安全的教室裏上課,在比較好的校園環境裏學習,讓人民羣眾對自己的子女在學校學習和生活能夠放心、能夠滿意。

要切實把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減輕農民負擔,鞏固税費改革成果。從經費和政策上都要對教育事業給予全力支持和保障,要真正做到“三個增長”,要嚴格執行省政府制定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要保證農村税費改革轉移支付的資金多數用於農村教育並足額落實到學校,確保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不低於税費改革前的水平,並隨着經濟發展逐步有所提高。要將維護、改造和建設農村中國小校舍所需經費納入政府經常性預算。要認真清理核實農村中國小教育欠債,摸清債務來源和使用情況,並盡力償還。舉辦義務教育是政府的責任,農村“普九”債務主體是政府,縣、鄉兩級政府要全部承擔“普九”債務,不能因為債務問題而影響農村中國小正常的教學秩序。要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的傾斜,各級財政新增教育經費要主要用於農村教育,財政再緊張也要確保教育投入。中國小收取的學雜費只能全部用於公用經費開支,各級財政不得統籌和變相統籌學雜費,不得

統籌中國小預算外收入。任何單位對學校經費的檢查都不得以收費和罰款為目的,重在教育和規範管理,要真心實意地去愛護學校、幫助學校,為教育創造一個寬鬆而有序的環境和秩序。

(二)深化改革,全面提高農村中國小辦學水平。農村教育改革必須更新教育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為“三農”服務的方向,在辦學體制、運行機制、教育結構和教學內容與方法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當前,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推進教學改革。農村中國小要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促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二是推進辦學體制改革。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嚴格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盡職盡責,把義務教育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農村高中階段教育和幼兒教育,要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資金,努力形成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多元辦學格局,要加快創建示範性校(園)的步伐,竭盡全力創建成一批高水平、高質量的示範性高中和幼兒園,努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滿足人民羣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三是推進農村中國小人事制度改革。要着眼於建立能進能出、富有活力的教師管理制度,依法執行教師資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師聘任制、任期制,積極試行校長公開招聘、競爭上崗。要採取有效政策措施,吸引優秀人才到農村任教,鼓勵城鎮教師到鄉村任教,通過定向招生等方式培養鄉村教師,切實解決鄉鎮學校缺少合格教師的問題。四是推進“農科教結合”和“三教統籌”的綜合改革。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業、科技、教育等部門的合作機制,有效整合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資源,構建相互溝通、協調發展的農村教育培訓網絡和科技推廣網絡。

(三)加強領導,確保農村教育健康發展。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責,民以支教為榮。確保農村教育健康發展,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職責。對一個地方的黨政領導來説,重不重視教育,是衡量其是否有遠見的重要標誌。各級黨政領導要站在實踐“xxxx”重要思想和執政為民的高度,把加強農村教育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做到領導到位、工作責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

要完善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

教育,市、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定點聯繫學校,部門要定點幫扶學校的工作制度和措施,經常深入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民辦學校、職業學校,瞭解實際情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市委、市政府要制定具體方案,建立領導聯繫和部門幫扶教育工作的考評制度,建立對市級部門和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機制,並將評估結果作為考核領導幹部政績和部門工作的重要內容。市委、市政府對縣(市、區)目標考核中要有教育工作內容,且應有較大的權重。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大力宣傳教育改革發展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在全社會形成重視、支持民辦教育、職業教育和農村教育的濃厚氛圍和良好風尚。

同志們,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我們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必須從現在做起,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充滿感情地去抓教育,舉全市之力,把教育紮紮實實地搞上去。否則就有可能喪失機遇,甚至會貽誤現代化大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教育上去了,就會大有希望。我們相信,有以xx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有各級黨委、政府的盡職盡責,有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有全社會的大力支持,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一定能夠在我市得到落實,把我市教育事業做大做強做優的任務一定能夠完成,我們一定能夠成功地開創教育事業的新局面,教育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巨大作用一定能夠更加深遠地體現出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vgme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