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情況彙報 >

縣雙擁工作情況彙報

縣雙擁工作情況彙報

各位領導:

縣雙擁工作情況彙報

***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隔衞運河與山東省冠縣、臨清市相鄰。全縣轄4鄉4鎮、277個行政村,總人口29.3萬人,有各類優撫對象10034人,佔全縣人口的3.4%,其中“三屬”172人,傷殘軍人383人(在鄉273人,在職110人),在鄉複員軍人390人,軍屬1591户,退伍軍人7498人;烈屬、革命傷殘軍人、在鄉老複員軍人等重點優撫對象1030人,退伍軍人中帶病回鄉享受定量補助的85人。轄區內駐有61953部隊和武警縣中隊。

***縣是革命老區,在革命戰爭中有1133名烈士犧牲。***擁軍優屬的光榮傳統由來已久,戰爭年代曾被授予“支前模範縣”榮譽稱號。特別是2001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更是加大雙擁工作力度,高起點、全方位、多層次地大力開展雙擁工作,各項雙擁優撫安置政策全面落實,與駐軍結成了休慼相關、生死與共的魚水深厚情,形成了全民擁軍優屬,駐軍擁政愛民的良好氛圍。1993—2001年連續被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評為“擁軍優屬模範縣”,2002年6月首次被省委、省政府、省軍區命名為“雙擁模範縣”。

一、領導重視,把雙擁工作當作一項事關全局的政治任務對待

長期以來,歷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雙擁工作,把雙擁工作列為各級黨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來抓,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明確責任,真正把雙擁工作當作一項事關戰略全局的政治任務,納入社會發展總體佈局通盤考慮,確保了各項工作任務的全面深入開展。

1、組織健全,責任明確。為切實加強對雙擁工作的領導,歷屆縣雙擁工作領導小組一直是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第一副組長,主管書記、人武部長、主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縣直有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同時,各鄉鎮及縣直有關部門也都成立了相應組織,為雙擁工作的全面、深入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自2002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縣委常委會、書記辦公會、政府常務會、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會,專門研究部署雙擁工作,研究新時期雙擁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推動了雙擁工作廣泛、深入、健康發展。縣委、縣政府把擁軍優屬工作納入了全縣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並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明確各鄉鎮及有關部門“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主管副職為直接責任人。縣委、縣政府對各項雙擁工作及優撫安置政策的落實均制定了嚴格的考核辦法,考核結果與單位考評和個人晉升掛鈎,極大地調動了各級各部門抓擁軍優屬工作的積極性,使全縣擁軍優屬工作步入了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在

全縣形成了雙擁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部門配合共同抓,上下結合層層抓的良好局面。

2、加強宣傳,增強認識。一是利用廣播、電視台、出動宣傳車,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弘揚擁軍的光榮傳統,報道雙擁工作中湧現的模範人物及事蹟。二是在全縣交通要道、鄉(鎮)駐地和醒目地段,製作、刷寫大幅永久性擁軍優屬標語2000多幅,並將縣城最繁華的街道——政府街建成“雙擁一條街”,十字路口燈塔上製作醒目的雙擁標語。2003年又投資3萬元在新華街與309交界處製作了永久性大型雙擁宣傳標牌。為全縣1591户烈軍屬全部掛上光榮牌,臨街商户、門店全部設置軍烈屬、現役軍人優先標誌,營造了濃厚的雙擁工作氛圍。三是堅持在學校開設國防教育課,並充分利用青年學生入學軍訓、清明節到烈士祠緬懷先烈、舉辦國防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開展革命傳統和歷史教育。每年縣人武部、駐軍61953部隊、武警縣中隊選撥出豐富的教員,對縣一中、二中、職業中專的新生進行軍訓,增強了中國小生立志成材,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在全縣營造了濃厚的雙擁工作氛圍。

二、認真落實各項優撫安置政策,努力實現雙擁工作的新突破

1、義務兵優待金實行銀行發放制

為確保廣大優撫對象的切身利益,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各項

優待撫卹政策,使優撫對象時時刻刻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温暖。我縣優待金自96年實行社會統籌以來,能夠較好地發放到軍屬户手中,但也有各別鄉鎮不能夠按時發放。為保證優待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我縣將優待金由過去社會統籌轉變為政府行為,2003年將優待標準由1800元提高到户均2000元的同時,在邯鄲市率先實行了農村義務兵家屬優待金銀行發放制,縣民政局為每位義務兵家屬制發了存摺,憑存摺可直接到指定銀行領取,使優待金髮放進一步制度化、規範化。受到了廣大義務兵家屬的一致好評。

2、安置對象確保第一次就業

安置工作能否順利完成,對密切軍政軍民關係,促進國防現代化建設和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大意義。面對黨政機關機構改革,企業改制減員的新情況,縣委、縣政府把退伍安置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進行部署,要求各單位必須按時完成接收任務,確保退役士兵第一次就業。一是準確無誤地做好報表、審批、檔案接收工作、做到應安必安,對於不符合安置條件的一個不安。二是精心組織安置對象的崗前培訓工作,每年對所有安置人員進行為期7天的集中培訓,由主管書記、主管縣長親自授課,同時詳細瞭解每個安置對象的實際情況,力所能及地為他們解決回到地方後遇到的生活、住房等各類實際困難。三是努力落實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間生活費。我縣在財政特別緊張的狀況下,想法設法籌措資金。每年3月至8月,按照每人每月120元按時發放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間生活費,以保障退役士兵的正常生活。四是認真做好督導檢查工作。自98年以來,我縣需安置對象全部得到妥善安置,為使退役士兵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安置辦對98年以來安置的392名城鎮退役士兵,到接收單位逐一進行了調查,一人一檔,掌握了每一名退役士兵的上崗、待遇、生活等情況,經過我們的努力,退伍安置工作基本實現了部隊、本人、接收單位“三滿意”,連續五年被市政府評為“安置工作先進縣”。

3、優待標準自然增長機制有效實施

在落實國家有關憮恤政策,及時兑現新增標準的同時,針對人民羣眾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優撫對象撫卹補助優待標準相對滯後的問題。根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我縣出台了館政[2001]108號《***縣優撫對象撫卹補助優待自然增長面制實施辦法》,對傷殘軍人、“三屬”、在鄉老複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中部分優撫對象的撫卹補助標準均以本縣上年度城鎮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和上年度農村人均純收入為參照基數確定,按比例逐年自然增長。城鎮烈屬,因公犧牲軍人家屬在國家標準基礎上每人每年提高430元,農村烈屬,因公犧牲軍人家屬每人每年提高112元,農村病故軍人家屬每人每月提高106元,既是三等傷殘軍人又是在鄉老複員軍人雙重身份的,在國家標準基礎上每人每年提高378元,帶病回鄉退伍軍人每人每年提高165元,共計每年投入資金12.4萬元。自然增長機制制

度的落實,確保了我縣優撫對象的生活得到不斷改善和提高。

4、軍休幹部的“兩個待遇”落實到位

做好軍隊離退休幹部的安置工作,全面落實好他們的政治、生活待遇,對搞好軍隊建設,穩定大局具有重要意義。我縣認真遵照《河北省軍隊離隊離退休幹部安置工作規定》進行了妥善的接收安置。共接收安置20人,其中軍休幹部9名,遺屬4人,無軍籍職工7人。為保證軍休幹部的政治待遇的落實,我們派專人為老幹部傳送文件,每逢“八一”“春節”“九九重陽節”等重大節日進行走訪慰問,定期過組織生活。在生活待遇上,保證工資的按時發放,做到藥費實報實銷,並重點解決超支藥費。幾年來共解決超支藥費15萬元。各項待遇較好的落實,以及我縣服務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能夠讓每位軍休幹部愉快地度過自已的晚年。

三、求真務實,紮紮實實為優撫對象排憂解難

1、不斷強化優撫事業單位建設力度

縣光榮院現有院民31名,其中傷殘軍人6名、“三屬”4名、老複員軍人21名,它始建於1964年,1976年搬遷於魏徵路中段東側。該院堅持全心全意為孤老優撫對象服務的宗旨,視老人如親人,服務周到,得到了社會和省、市的認可,於96年、99年、2002年三次被命名為“省甲級光榮院”。為使光榮院老人的生活更加舒適,居住環境更加清靜優雅,2004年籌資開工建設佔地16畝,總投資550萬元的“***縣老年福利綜合中心”,一期工程——光榮院投資210萬元,建設已完工,目前正籌備搬遷。院內老人入住後初步定為餐廳5間,洗澡間4間,電視廳2間,會議室2間,娛樂室2間,宿舍由2人一間改為一人間,內有彩電、沙發、牀、衣櫃等全新設施,是全縣孤老優撫對象安度晚年的幸福樂園。

***縣烈士祠始建於1965年,曾是我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但隨着城建工作的深入開展,原烈士祠地處居民區且面積較小,無法更好地發揮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經縣委、政府研究決定,於2003年初開始遷建,並更名為“***縣英烈紀念館”,英烈紀念館佔地8畝,建築面積855平方米,總投資120萬元。館內陳列着民族英雄範築先的半身塑像,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記載了抗日戰爭時期侵略者在我縣製造的諸如南彥寺、八義莊等慘案,展示了威武不屈的陶山兒女在賈莊、北陽堡、南董固等抗擊日寇的戰鬥中取得的勝利戰果。詳細介紹了我縣1137名烈士不屈不饒、保家衞國的光輝業績,另外,還展示了歷史上14名為我縣做出重大貢獻的已故名人。紀念館莊嚴肅穆、環境優雅,為全縣人民提供了一所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為解決優撫對象的治病難問題,在原雙擁門診基礎上建設了“***縣優撫門診部”,它佔地866平方米,建築面積750平方米,醫生醫術精湛,醫療設備先進齊全,免費為各類優撫對象查體,並開展送醫、送藥上門服務,為解決重點優撫對象

治病難問題奠定了堅實基礎;

2、真誠為優撫對象和駐地官兵排憂解難

為保證擁軍優屬工作的高標準落實,我們紮實為優撫對象辦真事、辦實事,急官兵之所急,憂官兵之所憂,想官兵之所想。縣武警中隊一名戰士因病住院,由於醫療費較高,中隊經費緊張,拖欠藥費遲遲得不到解決,使這名戰士和中隊領導愁眉不展,民政局得知此事後,拿出5000元解決了縣武警中隊的燃眉之急;針對武警縣中隊缺少文化娛樂場所的狀況,縣財政當即拿出2萬元,對房屋進行了裝修,併購置了卡拉OK設備,2002年又籌資45萬元為武警縣中隊重建了辦公大樓;縣財政投資5萬元,為駐軍61953部隊其修建了高標準圍牆和藍球場,縣民政局又籌資5萬餘元,為官兵購置科技、文化書籍5000餘冊;逢年過節,縣四套班子領導都要到駐軍61953部隊、武警縣中隊、武裝部、光榮院、烈軍屬及重點優撫對象家中進行走訪慰問,縣直40多個單位也分別對駐軍、武警中隊、人武部、光榮院進行慰問,並以座談會、聯歡會等多種形式舉行慶祝活動,增加了優撫對象的自豪感、榮譽感。幾年來,縣農業局、畜牧局、林業局等部門先後為駐地官兵舉辦培訓班20餘次,印發科技資料1萬餘份,購買科技書籍1萬餘冊。雙擁辦投資1萬元為武警縣中隊購置了電腦,投資3萬元支持人武部國防教育辦公室建設和改善通信工具,大大提高了部隊的高科技裝備水平;在每年的徵兵工作中,我們嚴把城鎮兵徵集比例和徵兵質量,從未出現因政治責任退兵,為部隊輸送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新生力量,有力地支持了部隊建設;各鄉鎮為重點優撫對象減免各類提留、社會集資和義務負擔達6萬餘元,並投入科技資金13萬元,重點扶持了40名優撫對象成為了本村的税技示範户。

3、繼續實施“光榮工程”,深入開展“愛心獻功臣”活動

縣委、縣政府根據省、市指示精神,結合***實際,在全縣進一步大力實施“光榮工程”,深入開展“愛心獻功臣”活動,動員社會力量,從財力、人力、物力上幫助老烈屬等重點優撫對象解決生活、住房、醫療等方面存在的困難。縣委、縣政府連續下發了《關於在全縣進一步實施“光榮工程”,開展“愛心獻功臣行動”的安排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對重點優撫對象優撫工作的通知》、《關於提高在鄉老複員軍人定期補助標準的通知》等一系列優撫文件,併成立了實施“光榮工程”領導小組,由32個職能部門分包了32個“三難户”,制定了具體幫扶措施,共投入26200元。縣交通局幫扶一等傷殘軍人李書義,為解決他的生活困難和養殖資金問題,一交性給予李書義1500元無償資金。併為其購雛雞500只,定期請有關專家為其解決生產及養殖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現已脱貧。光榮工程實施短短一個月,全縣就捐款40.68萬元,捐獻衣被234件,食用油320斤,化肥1200公斤,電風扇3台,直接受益人236人。在縣財政十分拮据的情況下,積極籌措資金,解決優撫對象的“三難”問題。一是解決生活難。縣財政籌資82800元,使在鄉老複員軍人定期定量補助標準逐步提高,現已由原來月人均120元提高到月人均142元,確保了在鄉老複員軍人的生活不發生任何非正常問題。二是住房難。為解決優撫對象住房難問題,我們採取縣、鄉、村三級負責的辦法,為一等傷殘軍人孫如民、社裏堡二等傷殘軍人武殿起、老複員軍人武殿領、馬頭南村老烈屬張振芳等重點優撫對象。共投入建房資金9.17萬元,對9户21間破舊房進行全面維修,對7户16間危房進行翻建。三是解決治病難。我縣對二等以上傷殘軍人醫療費做到實報實銷,對“三屬”、三等傷殘軍人、老複員軍人按30%適當減免。僅2004年解決二等乙上傷殘軍人醫療費13萬元,其他優撫對象解決3萬元,共計17萬元。為方便廣大優撫對象就醫治病,縣民政局出動“優撫巡診車”100餘次進行免費查體,送醫送藥上門服務,共送去1000多元藥品;為使70歲以上的老烈屬、二等乙級以上傷殘軍人幸福地安度晚年,縣雙擁領導小組制定了館擁字[2004]2號《關於開展“送健康、祝高壽”活動的通知》,縣委、縣政府的主要領導和主管領導親自為56位老人過生日,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4、充分發揮雙擁模範和服務組(隊)的作用

全國勞動模範、***縣雙擁模範、縣付合種雞孵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付合,致富不忘擁軍,幾年來,他先後無償為駐軍官兵講授養雞技術100餘次,提供技術資料5000餘冊;為現役軍人社會性無償提供雛雞1萬餘隻,雞糞200餘方,價值4萬餘元。他的真誠換來軍人家屬的安定和富裕,他的執着換來軍人立功受獎的封封喜報。應徵青年踴躍報名參軍,現役軍人爭當“優秀士兵”,立功受獎人數逐年增加,人人爭當擁軍模範,個個爭當優屬典型,有力地促進了全縣擁軍優屬工作的健康發展。同時,充分發揮全縣1300個擁屬服務組(隊)的作用,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僅2004年為優撫對象幫收幫種、澆地等1.2萬餘畝,建蔬菜大棚140個,維修房屋700餘間,出義務幫工13000多個,拉煤、磨面、拆洗被褥等好事1.1萬多件。

四、駐館部隊擁政愛民,動真情、講實效

駐***部隊在完成戰備、訓練等各項任務的同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視駐地人民為父母,視駐地為第二故鄉,積極投入到我縣各項建設中去,與人民羣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為我縣的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每次在急難險重任務的現場,首先出現的總是駐軍官兵的身影。如在***縣造紙廠發生火災時,武警縣中隊發揚“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頭髮燒焦了,衣服燒着了,身體燒傷了全然不顧,為國家和人民挽回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駐軍61953部隊、武警縣中隊的幹部戰士,堅持多年如一日,利用節假日到縣光榮院打掃衞生,為老人理髮,修理桌椅等。駐地部隊把學生軍訓當作自已義不容辭的職責,派選思想好、作風硬、業務精的官兵作軍事教員。幾年來,參加軍訓學生達3591名,學雷鋒,做好事,義務理髮近5000人次,修農機器具、自行車、大小家電1800多件,為羣眾做各種實事3000多件;61953駐館部隊與縣魏徵中學、武警中隊與縣文化教育體育局、縣人武部與壽山寺鄉常樂寨村等均制定了軍民共建協議,軍民雙方互相學習,互相提高,既密切了軍民關係,又推動了雙擁工作的深入開展。

近幾年來,我縣的雙擁工作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這與國家和省市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今後我們將帶領全縣軍民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努力做好新時期的的雙擁工作,再創我縣雙擁工作的新局面。

標籤: 雙擁 情況彙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qingkuang/98plr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