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培訓方案 >

新大學生入職培訓方案

新大學生入職培訓方案

篇1

新大學生入職培訓方案

一、實施新員工“C。A。N。”計劃的背景及目的

20xx年,中信銀行擁有30家一級分行、20家二級分行、493家營業網點、15,070名員工,並於07年4月在上海、香港兩地同步上市,經營和管理步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隨着業務的快速發展,機構和人員規模不斷增加,每年全行都有幾千名新員工加入。其中,既有大學畢業生也有社會招聘人員,個人的經歷、背景等存在很大差異。業務的快速增長和現有人員緊張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求新員工更快地適應崗位工作要求。

20xx年以前,全行新員工培訓缺乏統一規範的要求,各分行在新員工培訓內容、形式、組織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培訓效果也參差不齊。內容方面,有的分行僅對新員工進行點鈔、辨偽、計算器等業務技能的培訓,有的已經系統安排了企業文化、主要業務發展戰略、禮儀、溝通、公文寫作等方面的培訓;形式方面,大部分分行停留在單一的集中面授培訓階段,做得比較好的分行已開始綜合採用拓展訓練、模擬銀行上機操作、師傅帶徒弟、管理培訓生制度等多種形式;組織管理模式方面,普遍缺乏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新員工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沒有充分調動起來。一方面,新員工上崗後,對中信銀行的業務和管理規章制度不夠熟悉,難以很快獨立承擔崗位工作,業務壓力大而人員相對緊張的矛盾沒有得到緩解,更重要的是存在潛在的操作風險;另一方面,由於缺乏合理的引導,新員工難以儘快融入新的團隊和集體,原本對工作的滿腔熱情和憧憬轉變成滿心失望,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出現新員工在試用期內離職的現象。

如何讓全行的新員工都接受統一、標準化的培訓?如何讓他們具備基本的職業技能和素養,掌握崗位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如何讓這些來自不同背景的新員工儘快接受中信文化,融入所在團隊?如何縮短他們的適應期,更快地成為一名合格的員工?這些已成為全行培訓管理者必須儘快解決的問題。

二、新員工“C。A。N。”計劃的主要做法

從培訓對象角度看,新員工是一個特殊羣體,他們從事的崗位工作覆蓋銀行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要做到統一,首先必須深入瞭解我們的客户,也就是全行各用人單位對新員工培訓的期望,把握新員工羣體共有特點,明確各個崗位對新員工的整體要求。為此,20xx年3至4月,中信銀行總行培訓中心啟動了新員工培訓調研活動,發放了近百份問卷,全面覆蓋總行各部門、各分行人力資源部、業務部門及重點支行,瞭解了對新員工的培訓期望、各分行現行的新員工培訓做法。同時,對IBM、微軟、英特爾、索尼、惠普、海爾、聯想、宜家等國內外企業新員工培訓進行了調研。

在調研問卷分析中,我們結合邏輯思維方法和數量關係分析方法,對全部調研問卷分別從經營/管理、所在地域、分行規模等多個維度進行分類彙總分析、歸納、整理,力求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新員工培訓的內在規律,滿足各方面對新員工培訓的需求。通過整理調研問卷和走訪調查,我們認識到,新員工入職培訓體系建設需遵循以下基本的原則:

一是要基於新員工能力素質要求設計培訓課程和培訓形式;二是要在推出課程體系的同時提供分行拿來即用的標準化的培訓課程;三是要輔之以規範化的制度要求來確保培訓體系的落地實施;四是要有特色的包裝設計來樹立中信銀行新員工培訓的品牌。

為此,我們明確了以下總體思路:中信銀行新員工入職培訓體系以“新員工能力模型”為基礎,以“管理為體、課程為用”為基本架構,採取在線學習、集中面授、基層實習、在崗培訓等階梯式、混合式培訓形式,以全程“學分制管理”為保障,最終實現將新員工轉化為合格的“中信人”、“職業人”、“崗位人”的目標。

(一)新員工能力模型

根據美國學者斯潘塞1993年提出的的素質冰山模型,個體素質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現,是容易瞭解與測量的部分,相對而言也比較容易通過培訓來改變和發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會角色、自我形象、特質和動機,是內在的、難以測量的部分。它們不太容易通過外界的影響而得到改變,但卻對人員的行為與表現起着關鍵性的作用。

根據這一理論,我們從知識、技能、職業素質、核心價值觀四個維度構建了新員工能力模型。同時明確,具備團隊合作、自我發展、壓力管理、溝通、問題解決、服務意識等職業素質,可以成為“職業人”;掌握行業及行內的各類知識和技能,可以成為“崗位人”;形成誠信、創新、融合、奉獻、卓越、凝聚的價值觀,才可以成為“中信人”。

(二)新員工培訓體系架構“C。A。N。計劃”

通過對新員工從入行到轉正的全流程進行深入分析,我們制定了新員工培訓的“C。A。N。計劃”(即CampingLearning培訓營、ActionLearning基層實習、Navigation在崗培訓這三階段的首字母縮寫),寓意整個體系是以能力為導向的,新員工入行後通過C、A、N三個模塊的培訓,迅速實現從“不能”到“能”的飛躍。

1。培訓營(CampingLear-ning)

培訓營階段是新員工入行後接受系統培訓的第一階段。為了設計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我們首先對新員工能力模型中的各項能力要素進行解析,從中提煉出該要素的內涵,並導出其對應的培訓要點;其次,將培訓要點進行歸類整合,明確課程名稱、編碼、課程目標、課程對象、課程來源、學習方式、評估方式、學時、學分等要素,形成具有中信銀行特色的新員工培訓課程體系。

培訓營階段包括在線學習和集中培訓兩個階段。在線學習階段,新員工自行登錄網絡學院學習電子課件;集中培訓階段,採取封閉式集中面授的方式,學習組織文化、組織架構、規章制度、業務知識、職業素質等。講師主要由本單位的領導、業務骨幹、外部講師組成。同時,安排拓展訓練、業務模擬操作和新老員工座談會等活動,時間不少於五天。考核方式為筆試,合格可獲得相應學分。在這一階段,重點是強化新員工對制度流程、業務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提高職業素質,感受並認同中信銀行文化,快速融入中信銀行這個大家庭,完成向“中信人”的轉變。

在線學習階段,針對核心價值觀、行內通用知識模塊,我們將企業文化、銀行業務和產品、規章制度等製成“新人珠峯攀登之旅”系列電子課件,利用網絡學院學習平台,為全行新員工提供統一化、標準化的培訓課程資源。為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和挑戰性,該系列電子課件以攀登珠峯的形式展現,每個節點是一門課程,點擊後進入單門課程的學習,具體包括:

“中信之道”:中信銀行陳小憲行長對新員工培訓體系建設高度重視,專門錄製了《行長寄語》,表達對全行新員工的殷切期望;《中信發展史與戰略規劃》,採取文字、聲音、視頻、多媒體動畫等方式,詳細展示了中信銀行的發展歷史、組織發展、競爭優勢、戰略方向等。

“中信之業”:由總行各主線業務部門負責人講解我行公司銀行、零售銀行、國際業務、資金資本市場業務、投資銀行、汽車金融、託管等業務的發展戰略、業務流程,錄製成流媒體電子課件。同時,根據主線業務產品手冊製作基礎業務介紹的電子課件。

“中信之治”:由總行各主要職能管理部門負責人講解風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合規文化與管理、計劃財務管理、會計管理等管理模式,錄製成流媒體電子課件。

“中信之規”:將銀行業從業人員職業操守、中信銀行員工行為守則(試行)、中信銀行員工廉潔從業規定、中信銀行勞動合同制管理辦法(試行)、中信銀行員工考勤管理辦法等16個規章制度,製作成電子書。

“新人珠峯攀登之旅”系列電子課件推出後,我們根據我行經營管理的發展情況不斷對其進行更新。例如,20xx年6月我們啟動了課程更新升級工作,第一批開發的19門課程中有17門進行了局部內容更新,公司銀行、會計管理這2門課件進行了全面重新錄製開發,同時新增錄製了信貸管理、託管業務、資金資本市場業務等3門課件,電子課件內容不斷豐富完善。

2。基層實習(ActionLearning)

在基層實習階段,新員工在分行的對口部門輪崗及支行一線進行上崗實習,熟悉分支行基本業務流程和操作程序。實習期間,培訓主管部門還會組織新員工進行課題研究或組成讀書小組,統一推薦選讀書目,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柯維著)、《從優秀到卓越》(柯林斯著)、《創新的十個面孔》(凱利著)、《贏》(傑克·韋爾奇著)、《幸福與經濟學》(弗雷、斯塔特勒著)等。基層實習時間一般為1-3個月,分行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新員工在實習期間要至少完成一個課題的研究,並在實習結束後提交課題研究報告和學習心得。實習單位對新員工實習期間的表現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可獲得相應學分。這一階段,重點是使新員工瞭解基層業務,提升職業素養,完成向“職業人”的轉變。

3。在崗培訓(Naviga-tion)。

在崗培訓階段主要採取導師制的方式,由所在部門為新員工指定管理人員或業務骨幹擔任導師,通過正式和非正式的途徑將知識、經驗、技能傳授給新員工。時間從應屆畢業新員工上崗開始到試用期結束為止。在崗培訓期間,培訓主管部門還可組織新員工到優秀分行、同業進行參觀交流。輔導期結束後,由導師對新員工上崗期間的工作、學習及思想品德等表現進行評估。考核合格可獲得相應學分。這一階段,重點是通過導師的輔導,使新員工儘快掌握任職所需的知識、技能,解答新員工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實現向“崗位人”的轉變。

(三)管理制度

為確保新員工培訓的順利實施,我們制定了《中信銀行新員工入職培訓管理辦法》:

一是明確了總分行培訓管理部門、用人部門、實習單位等的職責分工。其中,總行培訓中心和分行培訓主管部門是新員工培訓工作的組織管理機構,總行培訓中心負責把握方向、制定標準、引領前沿、整合資源,分行培訓主管部門是分行新員工培訓和總行新員工基層實習的組織實施部門。用人部門負責向培訓主管部門反饋新員工的培訓需求,協助培訓主管部門制定新員工的基層實習計劃,並負責於新員工的在崗培訓階段為其指定導師,有效推動導師制的實行。基層實習單位負責按照新員工基層實習的具體方案組織實施;

二是詳細規定了從新員工培訓計劃制定、課程資源準備、師資資源準備、導師資源準備到相關材料準備的規範要求。培訓主管部門應於新員工入行前備妥《中信銀行新員工學習手冊》,於新員工入行時發放給每位新員工。另需準備好《中信銀行在崗培訓導師指導手冊》,並於新員工上崗結成“師徒對子”後發放給導師。

三是規定了“C”、“A”、“N”各模塊的培訓實施、考核評估和學分管理要求。新員工培訓期間,所有考核的結果按權重累積,並於培訓結束時計算出總分。新員工轉正定級前必須修滿所要求的學分,其中培訓營階段不少於45學分,基層實習階段不少於15學分,在崗培訓階段不少於15學分。

統一、規範的管理制度成為“C。A。N。計劃”順利、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但是,僅僅制定了制度還不夠,企業管理者遇到的最為頭疼的問題是有制度不執行。為此,我們將各分行新員工培訓執行情況作為年度分行培訓工作考評的重要指標之一,同時根據新員工考核結果評選優秀新員工並進行表彰。以20xx年總行新員工培訓為例,我們經綜合小組自評、分行推薦和實習報告評審,從九個小組中共評選出九名優秀學員,在新員工培訓總結會上進行公開通報表彰。在這些優秀新員工身上,體現了總行員工的精神風貌,他們在認真學習的同時給分支行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

(四)宣傳與推廣

從市場營銷的角度看,一個好的培訓產品要獲得市場的認可,必須配以合適的宣傳推廣策略。新員工入職培訓體系是中信銀行歷第一個體系建設項目,為了讓全行上下了解並真正落地推行,我們設計了詳細的營銷推廣方案:

一是統一編寫《新員工培訓管理手冊》、《新員工學習手冊》、《在崗培訓指導手冊》、《新員工培訓在線電子課程示例》,並印刷成冊,分發到每位新員工手中;

二是統一設計宣傳展板、海報、易拉寶、摺頁、logo、主題標語,並將印刷版刻錄成光盤下發,各分行可以自行印刷;

三是在20xx年全行培訓工作年會上,總行培訓中心向各分行詳細介紹新員工入職培訓體系,各分行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和培訓管理員近60人蔘加。大家對新員工入職培訓體系的研發背景、核心理念、主要階段、管理要求、電子課件等有了系統把握,同時就如何結合各分行新員工培訓工作的實際情況有效推廣落實進行了深入研討。全行培訓管理人員共同參與,積極投入,羣策羣力,為新員工入職培訓體系的推廣落實奠定了基礎。

新員工入職培訓體系推出後,各分行積極響應,結合分行實際進行了有效地推廣和實施。自20xx年起,各分行在新員工培訓方面全面採用了“C。A。N。”計劃,並因地制宜,創新地開展了“新人珠峯攀登之旅學習雙月”活動、“新月計劃之五星訓練營”活動,編寫《人聚四海、才納八方中信銀行杭州分行新員工培訓十二講》等等。“新人珠峯攀登之旅“電子課件登錄學習率達到100%。全行新員工培訓實現了統一化、規範化、標準化,經過培訓後,新員工能夠很快適應崗位工作要求,達到了預期效果。同時,打造我行新員工培訓的品牌,提升我行在人才市場上的影響力。

以總行20xx年新員工培訓為例:當年總行共招收了41名新員工,培訓營階段,總行各部門負責人為新員工講授了公司銀行、零售銀行、國際業務、資金資本市場業務以及風險管理、合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辦公管理、行政管理、支行經營管理等課程。部門負責人對業務戰略和管理模式的解讀高屋建瓴,生動精彩,在課堂上贏得了陣陣掌聲。基層實習階段,新員工分別趕赴總行營業部、大連、南京、杭州、重慶、武漢、瀋陽、西安和蘇州等九家分行實習三個月。期間,新員工撰寫了大量學習報告,對各階段的實習內容和心得體會進行了及時回顧和總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導師制”在崗培訓階段,總行培訓中心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拜師儀式。新員工敬茶拜師,一聲“師傅,請喝茶”表達了新員工拜師求教的真心;導師贈書收徒,一本本《我與中信》傳遞了導師收徒授業的真情。一陣陣的掌聲見證了師徒的情義。一杯香茗,一份薄禮,深深一躬,這種傳統的方式帶着新的活力、新的寓意,將師徒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這種深深的情誼是新員工步入工作崗位後更快成長的強有力基礎。

總之,中信銀行新員工入職培訓體系的推出,實現了新員工培訓工作的“四個統一”:統一了全行新員工培訓的組織形式,統一了課件體系,統一了培訓操作流程,統一了考核機制。通過統一、規範的培訓,為新員工灌輸統一的價值觀、經營管理理念,系統瞭解我行的業務流程、規章制度,為做一個合格的中信人打下了基礎。

三、開展新員工“C。A。N。”計劃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C。A。N。”計劃統一了全行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組織形式、課件體系、操作流程、考核機制,改變了以往各分行在新員工培訓方面參差不齊的狀況。“CAN計劃就像一個模子,是我們打造合格新員工的一個模子,是有中信銀行特色的模子”,總行培訓中心總經理如是説。

(二)“C。A。N。”計劃有效提升了全行新員工培訓的質量和效果,大大縮短了新員工適應崗位工作的時間,獲得了各分行和總行各部門的充分認可,提高了用人部門的工作效率,為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提供了合格的人力資源,最終促進了業務的持久發展。20xx年以前,新員工上崗後往往需要近一年的時間才能基本適應崗位工作要求,同時試用期結束時,由於缺乏約束機制,轉正成為了一種形式;實施“C。A。N。”計劃後,用人部門普遍反映,轉正成為一種有效的激勵手段,基本上新員工在試用期內即可勝任崗位工作要求,而且主動學習意願、參與意識和創造性更強了。有的新員工不僅很好完成了本職工作,還就部門的其他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見和建議,“新員工不再是‘生手’的代名詞,而真正是部門的新鮮血液,是帶着活力、激情、創造力的一股清泉,團隊整體的績效都提升了”,業務部門負責人如是説。

(三)“C。A。N。”計劃促進了新建行業務儘快步入正軌。新建行成立之初,幾乎全部都是來自不同企業、有着不同背景的新員工,新員工培訓的成效決定了新建行業務能否正常開展。20xx年以前新建行培訓採取總行業務指導的形式,“C。A。N。”計劃實施後,新建行員工的培訓得到了系統的指導和支持,不僅掌握了業務知識和技能,而且儘快融入了中信銀行的文化,促進了新建行的業務發展。“作為新建分行,有了CAN計劃,我們心裏更有底了,業務發展更有後勁了”,新建分行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如是説。

四、問題及進一步完善新員工“C。A。N。”計劃的設想和計劃

從20xx年至今新員工“C。A。N。”計劃的實施情況來看,該計劃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該計劃僅覆蓋新員工通用知識和技能培訓,尚未與我行各專業技術序列崗位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培訓有效配合;二是隨着業務發展和新員工素質結構的變化,該計劃培訓內容需要持續的更新和完善。

下一步,總行培訓中心將針對各專業技術序列新員工所必備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培訓內容和培訓活動進行深入研究和設計,進一步豐富新員工“CAN”計劃的內涵,全面提升新員工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同時,適時組織研發集中培訓階段的面授課程研發,同時根據銀行戰略發展和業務需要對原有的珠峯攀登之旅系列電子課件進行更新和完善。

五、結論

新員工入職培訓體系建設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實踐,為我行今後領導力培訓體系和專業技術序列培訓體系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在實施該計劃的過程中,我們深深體會到,人力資源管理者要深刻理解業務合作伙伴這一角色的深刻內涵。把業務部門當作合作伙伴,遵循“以客户為中心、以價值為導向”的原則,我們的培訓工作就有了不竭的動力和源泉。從這個角度看,培訓也要以客户為中心。只有“以客户為中心”,我們才能跳出培訓來看培訓,找準自己的定位,將我們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程度滿足客户的需求上;只有“以客户為中心”,我們才能做到“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務”,在提出管理要求的同時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只有“以客户為中心”,我們才能找到評價自己工作的準則,才能不偏離培訓工作的價值創造的軌道,在為企業培養出更多的優秀員工的同時,為全社會的人才培養與發展貢獻力量!

篇2

新員工能在一個企業長期工作,關鍵是要解決兩個問題:保障基本生存和個人持續發展,在保障基本生存方面,很多企業的很多崗位都能滿足,但他不是讓員工長期留在企業的根本原因。新員工願意和不願意在某些企業工作,其給根本差異還是這個企業的環境——人文環境,即能否給員工提供信任、和諧的團隊氛圍和不斷成長的機會。

理想與現實間總是存在着難以消融的差距。在信息爆炸、競爭加劇的時代,學歷僅代表過去、能力僅代表現在,唯有學習才能成就未來。時常聽人講起大學畢業升就業難,工作低,即便幸運地謀得心儀的職位,在面對全新的工作環境時,是喜悦、是陌生、亦或是茫然?萬事開頭難,怎樣才能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從而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呢?

現在創力行動學習中心關於新員工如何儘快勝任新崗位,做出以下新員工培訓分析:

一、結果定義:

企業需要為客户創造價值,而只有結果才可以滿足客户需求,客户才願意用錢來交換;企業是靠結果生存,沒有結果就註定被淘汰,達成結果是企業的商業底線;企業所必須達成的結果則需要依靠各位員工的齊心協力而共創!

“在規定的時間內達成特定的結果,同時保證質量和控制成本。”——這就是企業和員工共同需要的“結果”。

作為員工,誰是我們的直接客户呢?用人單位是我們的客户,領導是我們的客户,上級部門是我們的客户,我們所服務的下級部門也是我們的客户……我們為客户提供等價值交換的結果了嗎?

任務不等於結果。發稿件傳真是任務,確認對方收到清晰地文件是結果;開會時任務,解決問題是結果;上班時任務,創造價值是結果;正如挖井只是任務,挖出水才是要達成的結果……

態度不等於結果。“我已經按照你説的做了”、“我已經盡努力了”、“我該做的都做了”。雖看似執行任務卻無果而終……對客户沒有價值的結果,無論你多麼辛苦,都是一文不值!

職責不等於結果。盡職盡責,也未必達成結果。比如門衞的職責是“沒有通行證就不能進入”,現在有位重要客户到訪,但與之接洽人員聯繫不上。如果門衞斷然拒客户於門外,按照職責評判,他是無責任的,但卻可能喪失客户而阻礙公司結果的達成。

辦法總比困難多。“2:8定律”在職場中依然使用,20%的“主動做”和“邊問邊做”的優秀員工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初入職場,我們是80%,還是20%呢?即便已是20%的優秀者,我們如何才能成為20%中卓越者呢?

二、成功邏輯:

我們要結果不一定真有結果,結果達成的第二個必備條件是要有“成功邏輯”。即根據以往的經驗證明,要確認我們設計的達成結果的每個步驟是可以成功的,也就是可以達成結果的。我們不僅要對結果又強烈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要對其中的過程要有十足的把握。不能盲目地認為“我們是最棒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就開始行動,其結果往往是打不成結果,讓實施者對這種方法與理念失去信心,甚至是對領導對公司失去了信心。

“成功的邏輯”離不開一下兩點:

1、程序性知識。即在正常情況下,怎麼做會達成什麼結果,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家住A,工作單位在C,乘坐公共汽車上下班,需要在B換乘。從A到B需要20分鐘,從B到C需要15分鐘,公共汽車發車間隔為5分鐘/輛……

2、預備方案。程序性知識是正常情況下的成功邏輯,不代表適合於所有情況,每件事都會有其獨特的地方,為了保證結果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備份”準備。

三、100%責任:

個人與企業一樣,成功來自於追求卓越的淨勝和不斷超越自我的努力,承擔才能成長,責任勝於能力。步入社會,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都需要我們以積極的心態承擔100%責任。

下面是關於“責任”小思考:

加入某日我在十字路口等待過馬路,看到人行道綠燈亮起時才起身通行,但是剛剛走到馬路中間,一輛汽車疾馳而來……很不幸,我被酒後駕車的司機駕駛的未通過年檢的車輛給撞死了。

是誰的責任?

消極的邏輯、法官的邏輯:闖紅燈、酒後駕駛、車輛未通過年檢者的責任,賠償、刑判、槍斃;

積極的邏輯、當事人的邏輯:即使將肇事司機判刑、槍斃,我也不能死而復生。承擔的後果,就要對自己承擔責任。哪怕是在綠燈過馬路,也要看一看是否有可能帶來危險的車輛。

是誰在承擔這個不幸的後果?我們能為避免這種後果的發生做點什麼?是任由結果的發生付出沉痛代價,還是個人承擔責任,採取行動、影響結果、改變結果?

如果我們以積極的邏輯思考問題,就不會抱怨:工作中的成績得不到認可、不被領導重視、部門之間不協作等任何問題。因為預期無濟於事地抱怨,不如以100%的責任來改變飢結果。

有道是:“沒有優秀的個人,只有優秀的團隊。”步入職場,我們不再是自我的個體,而是整體的一部分,是關鍵鏈中的重要一環,整條鏈條的承重能力由最薄弱的一環決定,任何一個環節的斷裂都可能導致整體的土崩瓦解。

承擔責任就是各盡其職、各負其責,絕對不用別人的錯誤來證明自己的正確;為了達成團隊的結果,一100%的責任來承擔自己的結果。

綜合上面所説的,企業75%的戰略失敗在於執行,有效策劃在戰略中得到有效執行的不到10%,72%的CEO認為執行好戰略比制定一個好戰略更難!企業不缺乏偉大的戰略思想,而缺乏百分百的執行。

執行力就是持續達成結果的能力!執行力差就是沒有結果或者沒有持續的結果。結果定義、成功邏輯、100%責任等基石奠定結果邏輯驅動執行鑄企業競爭優勢而基業長青、祝員工勝任崗位而大展宏圖!

祝新員工:努力進取,早日從菜鳥轉送脱穎而出,成展翅翱翔的鯤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peixun/jwev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