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法治調研報告3篇

法治調研報告3篇

本文目錄法治調研報告農村法治文化建設調研報告農村法治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鄉村調研報告一

法治調研報告3篇

一、基本情況

位於**鄉政府西北部,距離鄉政府1公里,緊鄰309國道。全村共有135户,531人,2個自然莊,922畝耕地。黨支部現有20名黨員,其中女黨員2人,共有支部委員3人。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男,現年57歲,國中文化程度。

通過調查,在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方面,**村黨支部配齊配強了黨支部班子,明確分工,能及時完成上級黨委、政府交辦的工作,在帶民生產、助民增收方面能夠發揮積極作用,有較強的戰鬥力,在組織羣眾參與公益事業、落實國家相關惠民政策等方面表現出較強的凝聚力和號召力,班子成員有較強的履職能力,能勝任本職工作,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積極作用。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村黨支部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抓黨支部建設的:

(一)加強制度建設。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約束人,建立健全各項制度,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堅持,已訂的制度要落實,缺少的制度要補建。村黨支部成員特別是主要領導要帶頭執行制度,做出表率。通過完善制度並嚴格執行,形成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增強支部一班人的事業心、進取心及責任感,以便更好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把黨支部真正建成政治堅定、富民有方、團結戰鬥、務實創新的堅強戰鬥堡壘。

(二)加大發展黨員工作的力度。要及時吸收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的優秀青年入黨,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不斷增加新鮮血液,逐步解決農村黨員隊伍老化、黨的力量薄弱的問題。

(三)選好農村黨組織書記,配齊班子。通過召開黨員大會,充分發揮黨內民主,讓有能力的中青年出來挑大樑。對有問題的支部成員,要本着保證穩定,“多換思想少換人”的原則,採取措施幫助教育他們,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解決有錢辦事的問題。“有錢辦事”,就是村級集體經濟要有實力,沒有集體經濟實力,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就通通談不上。發展集體經濟,不僅是重要的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只有集體經濟發展起來,農村才能解決有錢辦事、集中資金辦大事的問題,從而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因此,要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發揮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的重要突破口,抓緊、抓好。

(五)加強培訓教育,提高黨員特別是支部成員政治思想素質和發展經濟的能力。要以提高素質,增強黨性為目標,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現代遠程教育系統等,加強黨員培訓教育。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現代科學文化知識來豐富他們的頭腦,用先進的經驗啟發他們的思路,用黨章約束他們的言行,增強他們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自覺性和帶領羣眾致富奔小康的本領,不斷提高農村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培訓教育要結合實際,注重實效,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

通過抓以上幾方面的基層組織建設,廣大黨員明顯感到黨支部的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增強了,能夠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黨委與羣眾之間的橋樑紐帶作用,以前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範、工作不到位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黨員們也大都能夠自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三、存在問題與原因分析

通過深入村組開展調研發現,雖然我村黨組織建設在縣委、縣政府及鎮黨委的有力領導下,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在基層黨組織結構設置、黨員作用發揮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影響我村黨組織正常發展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領導班子文化層次參差不齊。年輕、有一技之長的黨員多數外出,導致在家黨員均為老黨員,思想觀念陳舊,經濟基礎薄弱,缺乏解決實際問題和辦實事的能力,缺乏自己帶頭致富、帶領羣眾共同致富的創業激情與本領,制約了村級組織正常化發展。

(二)經濟基礎薄弱。一是村級黨組織班子缺乏必要的經濟基礎,即使主觀有幹事的願望,往往處於有心想事,無力辦事的尷尬境地,基礎設施與公益事業等方面多年難有大的起色。二是支村兩委辦公經費過少。由於近年來村工作業務繁重,各種檢查、會議較多,已不能滿足村級日常開支,有時甚至連基本的組織生活會都難以維持,黨的基本活動不能正常開展,黨員教育管理措施不力,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發揮不充分。

(三)支村兩委報酬低。由於當前農村工作任務繁重,低保、合作醫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危房改造等諸多惠農政策均需實施,給村幹部日常工作帶來極大壓力,90%的村幹部都成了脱產幹部。而且村幹部大多是家裏的主要勞力,每月工資已不能支持養家餬口,難以更好的激發村幹部工作激情,甚至造成個別村幹部軍心不穩,缺乏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特別是村兩委委員、村民小組長的作用難以發揮。

四、意見建議

影響基層組織正常發展,有客觀與主觀的原因,同時又是多種因素長期積累的結果。一個支部一面旗,一名黨員一顆星,集中力量抓支部,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村幹部隊伍、農村黨員隊伍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保障農村社會穩定、是基層組織建設年的關鍵。為此,我們要把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與“作風建設年”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以“分類定級、轉化提升”為抓手,突出抓好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對照“五個一”(一個好的帶頭人、一個好的發展思路、一個好的工作制度、一個好的活動陣地、一個好的保障機制)的要求,紮實開展“五好支部”創建活動。

(一)開展班子建設,發揮黨員致富幫帶能力。

一是對農村“兩委”班子實行規範化管理,把“一定三有”作為規範村務運行的根本制度,將致富帶頭人、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大學生村官、村“兩委”換屆未當選但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員,納入後備幹部人才庫,為新基層組織建設提供堅強的領導基礎。二是執行好“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發展黨員等基本制度,抓好村務公開、村規民約和村務管理等各項制度的落實,保證村級組織管理工作的規範化運作,確保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羣眾的智慧和力量,保證全村各項工作得到羣眾的支持與擁護。

(二)開展陣地建設,發揮農村支部“戰鬥堡壘”作用。

黨的活動陣地是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載體。我們要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促進社會和諧協調和以人為本、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要的高度出發,徹底改變過去黨支部忽視陣地建設的思想認識誤區,解決村級組織陣地功能不強的問題。一是實施村級辦公場所規範化建設,從根本上消除黨員幹部怕老百姓認為陣地建設是浪費、奢侈,把村級組織辦公場所打造成幹部辦公中心、黨員活動中心、村民議事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和羣眾文化娛樂中心,確立黨的陣地為黨的建設服務。二是成立村級信訪室,定期安排村“兩委”班子成員帶班坐崗,讓羣眾有苦有處訴、有理有處説、有難有人幫,使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為人民羣眾生產生活服務。

(三)開展“四個培養”,發揮黨員隊伍“先鋒模範”作用。

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解決人的問題至關重要。為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一是要大力實施“四個培養”工程,即加強思想引導,把致富能手培養為黨員;加強技能培訓,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加強示範帶動,把村幹部培養成致富帶頭人;堅持優化結構,把致富黨員培養成村幹部。通過抓好“四個培養”工作,進一步優化黨員幹部結構,提高農村幹部素質,增強農村幹部為民辦事的能力,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二是要深入細緻地做好黨員的思想工作,通過與黨員面對面的交心談心、上黨課、專題培訓、座談討論等多種形式,對黨員進行先進性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識培訓,把廣大黨員的思想統一起來,力量凝聚起來,解決人心散亂的問題。三是多在黨員的黨性觀念、服務意識和帶領羣眾致富的能力上下功夫,把那些年輕有為、退伍及高校畢業回鄉優秀青年、致富經商能手、外出務工返鄉優秀青年等吸收到黨員隊伍中來,強化後備幹部隊伍建設,把農村致富能人青年選配到村級後備幹部隊伍中,通過交任務、壓擔子,促其在實踐中增長才幹,解決黨員“雙帶”能力不強、村黨組織後繼乏人問題。四是積極做好新形勢下黨員發展工作,堅持黨員標準,注重改善結構,依託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三會一課”等措施,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切實提高全村黨員隊伍整體素質。

鄉村調研報告二

**村地處**縣西部,距**鄉政府7公里,屬丘陵山區,轄7個自然村,864人,218户,23名黨員。設一個黨支部,下設3個黨小組,村級組織健全。全村可用耕地約3000畝,以種植穀子、玉米、小麥及豆薯類為主。村內近幾年先後施建機井兩眼,蓄水池三處,用於人畜飲水和土地灌溉,人蓄安全飲水問題得到了部分解決,改造中低產田800餘畝,完成了村主街道水泥硬化建設。

一、發展目標及思路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兩委班子成員和羣眾的共同不懈努力,力爭通過努力,使我村經濟社會發展邁入健康運行軌道,全村經濟不斷有新的增強,把農村經濟和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一)經濟發展

1、轉變村民觀念,增強發展村集體經濟的緊迫感。發展本村集體經濟有利於加強本村基層組織和村民自我組織建設,有利於改善村委會、村支委和人民羣眾之間的關係,有利於促進全村剩餘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只有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了,能夠為村民提供比較豐富農村公共物品,才能增強集體統一服務功能,充分發揮集體經濟組織在生產服務、管理、資產積累上的職能作用。

2、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目標,積極發展多種產業,以“一村一品”帶動全村發展。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在條件適宜的村民組推廣以“**小米”為主導,大棚蔬菜種植和養殖多種產業發展的經濟聯合體。實現土地流轉,用以大面積生產無公害綠色小米、蔬菜。採取“村民自籌、上級爭取”的方式,同時按照“村幹部帶頭,引進優質品種,組建經濟合作社”的模式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事業,形成規模化種植、養殖,提高市場競爭力。

3、對在外務工的村民,要優化勞動就業結構,大興勞務經濟。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和培訓,按照“減少農民,增長技術,致富農民”的原則,結合“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實行評選優秀在外務工人員活動,按照優秀務工人員的傳幫帶模式,力爭達到“一人富裕,帶動一片”的效果。

(二)農村社會、公益事業方面。

1、村莊建設

建設因地制宜,規劃以人為中心。通過對用地佈局的調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達到科學合理的使用土地,創造舒適的居住環境,使村莊用地佈局有利於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條件,有利於經濟的健康發展。為加快我村的新農村建設步伐,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和村基礎設施建設,豐富村民的文娛活動和業餘生活,使村民更能真實感受到改革開放給我村帶來的巨大變化。村兩委克服困難,多方籌措資金,投資20萬元將屯絳乾渠兩岸改造並建成一個佔地3000餘平方米的村級文體綜合活動廣場。新建房實行統一規劃,要注意提高民宅設計水平,提供多種房型供農民選用,務求新穎別緻、美觀大方。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

2.道路規劃。竭力完成自然村與人行便道的硬化工程,同時尊重道路原有脈絡,滿足區域內通達性要求。

3.羣眾飲水工程。人畜飲水還存在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採用集體籌資,個人投工的方式繼續把各個自然村的飲水完全解決,為今後的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鄉村調研報告三

一、基本情況

**村坐落在**縣西部,位於**鄉東北部,距縣城十四公里左右。該村地屬丘陵山區,但地理條件優越,交通條件便捷,氣候適宜,廣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同時,外出務工作為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全村共有228户人家,共計大約946人,轄5個自然莊。村中耕地面積2900餘畝,糧田面積2500餘畝。

近年來,**村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方針,按照鄉黨委的總體工作思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利用自身優勢,發展各種產業,促進自身發展,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穩步進行,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二、發展現狀

農產品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較弱。種植業作為村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渠道,農產品結構的單一化是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所在。養殖業資金不足,存在着帶動力不足,發展不穩定的現象。同時,農民素質不高,封建思想嚴重,法制觀念淡薄,缺乏科技人才。

三、發展方向

各種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基本配套;大力發展畜牧養殖;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村黨支部達到“五個好”標準,在志村兩委的帶領下,將**建設成為村民、集體雙富,物質、文化生活寬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四、發展思路

(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

1、繼續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加快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大力推行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的發展。增加對三農的資金、技術投入,提高農業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建設現代農業。

2、推廣健康養殖觀念與養殖方式,使養殖業健康發展。同時,加大資金投入,發揮典型帶動作用,將養殖業發展成為主導產業。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活環境

1、完善道路設施建設。力爭實現100%“户户通”。

2、進一步治理村莊環境,實施村莊環境整治工程。對全村未綠化道路兩側的綠化進行統一規劃,基本實現村道兩旁綠化,鼓勵農户進行庭院美化,建設生態良好、環境宜人、村容整治、生活舒適的新農村,做到人居與自然趨向和諧。

3、努力做好全村的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完成全村的自來水管網改造,確保人畜吃水問題合理解決。

4、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繼續加大沼氣建設投入,使全村居民都能用上清潔、安全的沼氣。

(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組織培訓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上級文件精神,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素質和為民服務的能力,提高村支兩委的凝聚力、戰鬥力。同時,進一步健全村務公開制度,尤其是財務公開制度,讓羣眾瞭解並監督村集體資產和財務收支狀況,進一步規劃民主決策機制與管理制度,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

(四)提高農民素質,培養科技人才。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提高農民素質。一方面可以通過辦學校及培訓班的方式,加強農村教育系統建設,另一方面,向農村基層輸送優秀人才,加快新技術的推廣。進行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用技術與科技裝備農業,為現代農業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五)大力覆蓋社會保障機制,切實加強新農村醫療建設,提高基金使用率和農民的受益水平。逐步提高農村保障標準和補助水平,使廣大農民各方面的生活都有一個全面而詳細的保障。

(六)強化法制教育與計劃生育推廣工作。定期舉辦各種法律知識宣傳講座與培訓班,使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強法制觀念與法律意識,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同時,進一步加強農村計劃生育服務網絡和設施建設,實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生殖健康推進計劃和“晚婚晚育”、“優生優育”工程。穩定農村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

農村法治文化建設調研報告法治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城鄉一體化,必須同步實施農村法治文化建設工程。法治文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對於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思維方式或行為方式,包括人們的法治意識、法治觀念、法治思想、法律價值取向等。法治文化是法治的靈魂和源泉,是法治社會的精神支柱和內在動力。要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

法治國家的目標,建設和諧社會,離不開法治文化的支撐。只有在農村基層加強法治文化的建設,才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已成為當前的緊迫課題

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設的根本內驅力。當前,在我國加強法治文化建設,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更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黨的xx大確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偉大戰略目標。十多年來,我國在法治建設進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毋庸諱言,在農村現實生活中仍存在大量與法治社會相悖的現象,侵害農民合法權益的事情還時有發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沒有在全社會建立起深入人心的法治文化,則是最深層的、最根本的原因。可以説,離開了法治文化,一個國家的法治建設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13億人民有9億生活在農村,要加快依法治國進程,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法治,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已成為當務之急。

(二)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是基於揚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現實需要。

產生於小農經濟基礎上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從根本上來説是“人治”文化,是與現代法治觀念相悖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主要特點是:重禮輕法,重德輕刑;“人治”高於“法治”;重刑輕民,重義務,輕權利等等。這些傳統法律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仍然在阻礙着我國法治的現代化進程,特別對農村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產生着阻礙作用。要消除傳統法律文化的不良影響,就必須對中國傳統法律文化進行揚棄,並借鑑國外現代法治經驗和整個人類文明成果,努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農村法治文化。

(三)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

和諧社會,從本質上來説必然是法治社會,離開了法治的保障,和諧社會就不可能實現。農村法治文化作為和諧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和內容。首先,法治文化與和諧社會的目標具有一致性。法律是一種行為規範,其價值和目的就在於裁判世間糾紛、懲罰違法犯罪、維護公平正義。和諧社會追求的也是矛盾、衝突得到有效化解,使社會歸於和平與安寧,所以兩者在目標上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其次,法治文化是和諧社會建設的推動力。法治文化有助於社會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實現,有助於營造誠信友愛的社會氛圍,有助於保障充滿活力的新農村建設,有助於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二、當前農村法治文化建設的現狀

多年來,農村基層經過持續深入開展普法教育,法治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矛盾紛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正在成為更多農民的首選,農村的法治水平正在向建設較高層次現代法治文化的方向提升。但當前農村有的地方,受自然經濟長期形成的傳統觀念影響,法治文化的建設還相對滯後,農民的法治觀念依然比較淡漠,法律在調整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方面還未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社會法治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

當前,阻礙農村民主法治進程、影響現代法治文化建設的因素主要有:

(一)長期人治歷史造成了人們畏法息訟的心理和行為習慣。

由於我國傳統人治理念的根深蒂固,農村一些地區至今還缺乏現代商品社會所具有的那種民主政治的傳統,有一些農民的權利和平等競爭的意識比較淡漠,重傳統禮俗而輕法律規範。有的農民受封建社會“法即刑”觀念的影響,片面視法為懲罰的工具,視尋求司法訴訟為畏途,每遇糾紛和衝突,往往依憑“鄉下事鄉下了”的傳統,尋求“私了”或糾纏於行政解決的途徑,還不習慣也不善於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的權益;有的基層幹部在處理農村大量的複雜事務時,常漠視法律,依然習慣於用傳統的辦法息事寧人,一味以不擴大事態為目的,丟棄法治原則,法律調整社會關係的必要性和權威性尚未被人們所接受。

( 二)落後的社會文化環境對法治文化建設產生消極影響。

農村地區的法治文化形態是整個社會文化形態的一個重要構成,兩者息息相關。作為鄉村文化活動中心的鄉鎮所在地,其社會文化環境對法治氛圍的影響十分明顯。局部農村地區由於經濟和社會文化事業發展相對滯後,造成鄉村文化生活貧乏蒼白。在一些社會文化環境

較差的地方,文化設施還較為缺少,文化活動的品味不高,有的地方賭風盛行,迷信成風,不健康的書刊、音像氾濫,並處於無人過問的狀態,因而嚴重地毒害了社會空氣,戕害了青少年的心靈,導致有的青少年因此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三)少數地方政府的隨意行為造成農民對法律信仰的缺失。

有的農村地區,由於農民傳統上對地方行政長官的尊從,使得鄉鎮區域常常是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區域而存在的,這就使得鄉鎮執法主體的行為對區域內法治文化的狀態發生重要影響。在一些社會文化欠發達、法治環境較差的地方,有的鄉鎮幹部因自身文化和法律水平的侷限,未能依法正確有效地行使行政權力,有的甚至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區域內依然是傳統的人治氛圍;有的公款吃喝成風,參與賭博成癖;有的受地方勢力、家族利益所左右,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想方設法謀取私利;甚至有的幹部自身違法亂紀,貪污受賄。其負面效應所及,污染了一方的社會空氣,致使部分農民對法律的信仰難以養成,對法律正義的期待難有信心。

三、加快農村法治文化建設的對策

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城鄉一體化的實踐中,如何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以法律手段來規範、引導、保障農業和農村持續穩定協調發展,逐步把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納入法治化軌道,這是一項宏大的社會系統工程,是當前新農村建設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如何在新農村建設中同步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筆者認為可把以下幾方面作為工作的着力點:

(一)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宣傳,營造依法辦事的社會氛圍。

“xx”普法規劃首次將農民列為普法的重點對象,為此要通過法制宣傳教育培育農民的現代法治意識,引導他們尊重法治的理念和價值取向,營造出崇尚法治的社會氛圍,使依法辦事成為人們思維和行為的自覺,使法律成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可缺少的武器。法制宣傳教育所具有的增強公民法治觀念、提高法律素質的功能,在推進法治的過程中正是承擔着法治文化建設的重要職能。隨着新農村建設的全面啟動,在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村鎮規劃的土地徵用、基礎設施建設的招標投標、城鄉流通體系有序構建、農民工權益的切實保障、社會治安的和諧穩定等,都與法律法規息息相關。因此,在開展“法律六進”活動中,要有效地整合社會資源,構建農村“大普法”的格局,結合當地農村的特色和實際,以“關注民生,普法惠農”為主題,開展形式多梓、豐富多彩的農村普法活動,把法律真正交給農民,使農民瞭解法律,使法律的公平正義原則深入人心,使法律能夠在廣大農村紮根開花。在普法過程中,首先要滿足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要求,從“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出發,樹立人文的普法理念,從法律對農民的思維、道德、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入手,通過法治文化的傳播提高農民的法律文化素質,從而形成一種依法辦事、循法而動的行為定勢。要以村級“兩委會”成員、黨員、村民代表為重點,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注重選擇農民身邊需要的法律,開展普法互動活動,讓農民從被動接受向主動關注轉變,把事關農民切實利益的《合同法》、《婚姻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物權法》、《農業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擺在突出位置。要利用村級服務中心的農民法制學校、法律圖書角、法制宣傳欄、新聞媒體、法制文藝等平台,大力宣傳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優秀成分,並使之與現代法治精神相融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法治文化,讓農民對普法宣傳效果看得見、摸的着、記得住,並從中嚐到甜頭,得到“實惠”。

(二)完善農村民主制度,構築安定有序的法治屏障。

要以貫徹實施新修訂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契機,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強化村民自治,實現從“人治”向“法治”、“制治”的轉變。要切實保障廣大農民羣眾依法享有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民主權利,紮實推進村級事務公開和財務公開,讓廣大農民真正成為農村社會管理的主人,成為民主制度的直接受益者,切實體現“以人為本”,從而不斷促進廣大農民羣眾民主意識、法治意識的提高,實現農村社會的穩定與進步。做到“民選幹部為人民、民選幹部受監督”,同時要求村幹部主動帶頭守法,使村級決策管理和財務活動真正走上規範化、制度化、公開化的軌道,還政於民,對村民負責,受村民監督。

(三)加強道德文化建設,構建和諧農村的精神支撐。

構建和諧法治新農村,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不僅要從法律制度上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社會的公平正義,還要提供教育和引導,從道德文化上營造諒解寬容的和諧意識,提供和氣、和睦、和諧的精神支撐,為法治和諧農村奠定廣泛的羣眾基礎和堅實的社會基礎,形成社會進步的凝聚力。要建立起以法律為核心的農村新道德體系,推動法律與道德走向統一。要強化《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八榮八恥”及新農村建設方針的宣傳教育,同時,還要依靠廣大農民羣眾在農村開展禁毒、禁賭等專項鬥爭,消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取締非法宗教活動和封建迷信活動,以淨化農村社會環境,促進農村形成學法律、講道德、樹新風的文化氛圍。

(四)加強涉農執法力度,打造依法行政的法治環境。

加強對農民的司法保護,依法切實維護農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為此要合理設置基層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機構,降低農民的訴訟成本。要建立高素質的農村司法隊伍和涉農執法隊伍,保證其獨立、公正,依法行使職權。要堅決打擊各種坑農、害農的犯罪活動。加強執法力度,嚴厲打擊製售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和非法吸收農民存款、集資詐騙、賭博等犯罪活動。要落實村“兩委會”幹部職務犯罪預防。建立健全村組幹部監督制度,推動村務財務公開。要落實農民羣眾信訪工作,妥善解決農民羣眾反映的非訴類問題。強化執法監督,完備執法監督機制,嚴肅糾正和查處各種執法不嚴、執法違法行為,定期對執法、司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保證法律法規的正確有效實施,樹立法律的權威。

(五)健全利益協調製度,建立規範有效的法治機制。

建立和諧法治新農村,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必須注重建立健全規範有效的法治機制和利益協調製度。一要建立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健全慈善救濟、優撫福利、社會幫扶相結合的救助機制,完善農村貧困家庭就業、就醫和子女就學資助制度,從源頭上減少生活利益驅動而形成的不穩定因素。二要建立完善農村法律援助制度。完善農村法律服務體系,積極為農民羣眾提供法律服務,使農民的權益受到侵害後能通過法律途徑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濟。三要建立完善農村治安綜合治理機制。淨化農村社會環境,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四要建立健全矛盾糾紛處置機制。針對民間糾紛存在主體多元化、客體複雜化、規模擴大化、行為激烈化這一難題,從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大局出發,探索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結合的新途徑、新機制、新辦法,積極排查調處農村矛盾糾紛,及時化解農村不穩定因素,打牢農村法治文化建設的基礎

農村法治文化建設調研報告法治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城鄉一體化,必須同步實施農村法治文化建設工程。法治文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對於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思維方式或行為方式,包括人們的法治意識、法治觀念、法治思想、法律價值取向等。法治文化是法治的靈魂和源泉,是法治社會的精神支柱和內在動力。要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建設和諧社會,離不開法治文化的支撐。只有在農村基層加強法治文化的建設,才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已成為當前的緊迫課題

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設的根本內驅力。當前,在我國加強法治文化建設,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更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黨的xx大確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偉大戰略目標。十多年來,我國在法治建設進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毋庸諱言,在農村現實生活中仍存在大量與法治社會相悖的現象,侵害農民合法權益的事情還時有發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沒有在全社會建立起深入人心的法治文化,則是最深層的、最根本的原因。可以説,離開了法治文化,一個國家的法治建設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13億人民有9億生活在農村,要加快依法治國進程,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法治,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已成為當務之急。

(二)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是基於揚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現實需要。

產生於小農經濟基礎上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從根本上來説是“人治”文化,是與現代法治觀念相悖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主要特點是:重禮輕法,重德輕刑;“人治”高於“法治”;重刑輕民,重義務,輕權利等等。這些傳統法律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仍然在阻礙着我國法治的現代化進程,特別對農村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產生着阻礙作用。要消除傳統法律文化的不良影響,就必須對中國傳統法律文化進行揚棄,並借鑑國外現代法治經驗和整個人類文明成果,努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農村法治文化。

(三)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

和諧社會,從本質上來説必然是法治社會,離開了法治的保障,和諧社會就不可能實現。農村法治文化作為和諧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和內容。首先,法治文化與和諧社會的目標具有一致性。法律是一種行為規範,其價值和目的就在於裁判世間糾紛、懲罰違法犯罪、維護公平正義。和諧社會追求的也是矛盾、衝突得到有效化解,使社會歸於和平與安寧,所以兩者在目標上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其次,法治文化是和諧社會建設的推動力。法治文化有助於社會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實現,有助於營造誠信友愛的社會氛圍,有助於保障充滿活力的新農村建設,有助於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二、當前農村法治文化建設的現狀

多年來,農村基層經過持續深入開展普法教育,法治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矛盾紛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正在成為更多農民的首選,農村的法治水平正在向建設較高層次現代法治文化的方向提升。但當前農村有的地方,受自然經濟長期形成的傳統觀念影響,法治文化的建設還相對滯後,農民的法治觀念依然比較淡漠,法律在調整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方面還未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社會法治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

當前,阻礙農村民主法治進程、影響現代法治文化建設的因素主要有:

(一)長期人治歷史造成了人們畏法息訟的心理和行為習慣。

由於我國傳統人治理念的根深蒂固,農村一些地區至今還缺乏現代商品社會所具有的那種民主政治的傳統,有一些農民的權利和平等競爭的意識比較淡漠,重傳統禮俗而輕法律規範。有的農民受封建社會“法即刑”觀念的影響,片面視法為懲罰的工具,視尋求司法訴訟為畏途,每遇糾紛和衝突,往往依憑“鄉下事鄉下了”的傳統,尋求“私了”或糾纏於行政解決的途徑,還不習慣也不善於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的權益;有的基層幹部在處理農村大量的複雜事務時,常漠視法律,依然習慣於用傳統的辦法息事寧人,一味以不擴大事態為目的,丟棄法治原則,法律調整社會關係的必要性和權威性尚未被人們所接受。

( 二)落後的社會文化環境對法治文化建設產生消極影響。

農村地區的法治文化形態是整個社會文化形態的一個重要構成,兩者息息相關。作為鄉村文化活動中心的鄉鎮所在地,其社會文化環境對法治氛圍的影響十分明顯。局部農村地區由於經濟和社會文化事業發展相對滯後,造成鄉村文化生活貧乏蒼白。在一些社會文化環境較差的地方,文化設施還較為缺少,文化活動的品味不高,有的地方賭風盛行,迷信成風,不健康的書刊、音像氾濫,並處於無人過問的狀態,因而嚴重地毒害了社會空氣,戕害了青少年的心靈,導致有的青少年因此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三)少數地方政府的隨意行為造成農民對法律信仰的缺失。

有的農村地區,由於農民傳統上對地方行政長官的尊從,使得鄉鎮區域常常是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區域而存在的,這就使得鄉鎮執法主體的行為對區域內法治文化的狀態發生重要影響。在一些社會文化欠發達、法治環境較差的地方,有的鄉鎮幹部因自身文化和法律水平的侷限,未能依法正確有效地行使行政權力,有的甚至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區域內依然是傳統的人治氛圍;有的公款吃喝成風,參與賭博成癖;有的受地方勢力、家族利益所左右,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想方設法謀取私利;甚至有的幹部自身違法亂紀,貪污受賄。其負面效應所及,污染了一方的社會空氣,致使部分農民對法律的信仰難以養成,對法律正義的期待難有信心。

三、加快農村法治文化建設的對策

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城鄉一體化的實踐中,如何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以法律手段來規範、引導、保障農業和農村持續穩定協調發展,逐步把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納入法治化軌道,這是一項宏大的社會系統工程,是當前新農村建設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如何在新農村建設中同步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筆者認為可把以下幾方面作為工作的着力點:

(一)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宣傳,營造依法辦事的社會氛圍。

“xx”普法規劃首次將農民列為普法的重點對象,為此要通過法制宣傳教育培育農民的現代法治意識,引導他們尊重法治的理念和價值取向,營造出崇尚法治的社會氛圍,使依法辦事成為人們思維和行為的自覺,使法律成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可缺少的武器。法制宣傳教育所具有的增強公民法治觀念、提高法律素質的功能,在推進法治的過程中正是承擔着法治文化建設的重要職能。隨着新農村建設的全面啟動,在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村鎮規劃的土地徵用、基礎設施建設的招標投標、城鄉流通體系有序構建、農民工權益的切實保障、社會治安的和諧穩定等,都與法律法規息息相關。因此,在開展“法律六進”活動中,要有效地整合社會資源,構建農村“大普法”的格局,結合當地農村的特色和實際,以“關注民生,普法惠農”為主題,開展形式多梓、豐富多彩的農村普法活動,把法律真正交給農民,使農民瞭解法律,使法律的公平正義原則深入人心,使法律能夠在廣大農村紮根開花。在普法過程中,首先要滿足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要求,從“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出發,樹立人文的普法理念,從法律對農民的思維、道德、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入手,通過法治文化的傳播提高農民的法律文化素質,從而形成一種依法辦事、循法而動的行為定勢。要以村級“兩委會”成員、黨員、村民代表為重點,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注重選擇農民身邊需要的法律,開展普法互動活動,讓農民從被動接受向主動關注轉變,把事關農民切實利益的《合同法》、《婚姻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物權法》、《農業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擺在突出位置。要利用村級服務中心的農民法制學校、法律圖書角、法制宣傳欄、新聞媒體、法制文藝等平台,大力宣傳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優秀成分,並使之與現代法治精神相融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法治文化,讓農民對普法宣傳效果看得見、摸的着、記得住,並從中嚐到甜頭,得到“實惠”。

(二)完善農村民主制度,構築安定有序的法治屏障。

要以貫徹實施新修訂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契機,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強化村民自治,實現從“人治”向“法治”、“制治”的轉變。要切實保障廣大農民羣眾依法享有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民主權利,紮實推進村級事務公開和財務公開,讓廣大農民真正成為農村社會管理的主人,成為民主制度的直接受益者,切實體現“以人為本”,從而不斷促進廣大農民羣眾民主意識、法治意識的提高,實現農村社會的穩定與進步。做到“民選幹部為人民、民選幹部受監督”,同時要求村幹部主動帶頭守法,使村級決策管理和財務活動真正走上規範化、制度化、公開化的軌道,還政於民,對村民負責,受村民監督。

(三)加強道德文化建設,構建和諧農村的精神支撐。

構建和諧法治新農村,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不僅要從法律制度上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社會的公平正義,還要提供教育和引導,從道德文化上營造諒解寬容的和諧意識,提供和氣、和睦、和諧的精神支撐,為法治和諧農村奠定廣泛的羣眾基礎和堅實的社會基礎,形成社會進步的凝聚力。要建立起以法律為核心的農村新道德體系,推動法律與道德走向統一。要強化《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xxxx”及新農村建設方針的宣傳教育,同時,還要依靠廣大農民羣眾在農村開展禁毒、禁賭等專項鬥爭,消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取締非法宗教活動和封建迷信活動,以淨化農村社會環境,促進農村形成學法律、講道德、樹新風的文化氛圍。

(四)加強涉農執法力度,打造依法行政的法治環境。

加強對農民的司法保護,依法切實維護農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為此要合理設置基層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機構,降低農民的訴訟成本。要建立高素質的農村司法隊伍和涉農執法隊伍,保證其獨立、公正,依法行使職權。要堅決打擊各種坑農、害農的犯罪活動。加強執法力度,嚴厲打擊製售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和非法吸收農民存款、集資詐騙、賭博等犯罪活動。要落實村“兩委會”幹部職務犯罪預防。建立健全村組幹部監督制度,推動村務財務公開。要落實農民羣眾信訪工作,妥善解決農民羣眾反映的非訴類問題。強化執法監督,完備執法監督機制,嚴肅糾正和查處各種執法不嚴、執法違法行為,定期對執法、司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保證法律法規的正確有效實施,樹立法律的權威。

(五)健全利益協調製度,建立規範有效的法治機制。

建立和諧法治新農村,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必須注重建立健全規範有效的法治機制和利益協調製度。一要建立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健全慈善救濟、優撫福利、社會幫扶相結合的救助機制,完善農村貧困家庭就業、就醫和子女就學資助制度,從源頭上減少生活利益驅動而形成的不穩定因素。二要建立完善農村法律援助制度。完善農村法律服務體系,積極為農民羣眾提供法律服務,使農民的權益受到侵害後能通過法律途徑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濟。三要建立完善農村治安綜合治理機制。淨化農村社會環境,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四要建立健全矛盾糾紛處置機制。針對民間糾紛存在主體多元化、客體複雜化、規模擴大化、行為激烈化這一難題,從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大局出發,探索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結合的新途徑、新機制、新辦法,積極排查調處農村矛盾糾紛,及時化解農村不穩定因素,打牢農村法治文化建設的基礎。

標籤: 法治 調研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yqnp6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