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十四篇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十四篇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 篇1

去年以來,通河縣按照市紀委的部署和要求,對鄉鎮和部分縣直紀委進行了紀檢監察機構體制改革。按照市委本次調研要求進行了專題調研。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十四篇

一、鄉鎮和部分縣直紀檢監察機構改革情況

XX年4月,針對基層紀檢監察職能弱化問題,按照上級紀委有關規定,我們探索實施了紀檢監察派駐制度改革,撤銷了8個鄉(鎮)黨委紀委,成立了祥順鎮和富林鄉2個鄉鎮紀工委監察分局;撤銷了7個縣直部門紀委,成立了教文衞和農業2個縣直紀工委、監察分局。

1、配齊配強幹部隊伍。

縣委高度重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先後召開三次會議,專門研究派出機構有關問題。在編制和幹部職數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克服各種困難,在全縣優秀副科級幹部中提拔4名幹部,任正科級紀工委書記、監察分局局長,在優秀後備幹部中提拔了12名幹部,任副科級紀工委委員,為基層紀檢監察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

2、創造條件強化管理。

保障。二是分局,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得到明顯加強。一是創造條件創造創造條件。縣政府先後撥款30萬元,為4個紀工委監察分局解決了辦公場所、電腦、電話等辦公辦案裝備和設備。統一標準,制定了工作職責和制度,明確規定了紀工委監察分局幹部與紀委幹部在福利待遇、評優晉級、紀律要求、學習培訓上“四個一視同仁”,極大地調動了基層紀檢監察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3、明確職責理順關係。

根據有關規定,賦予了派駐機構檢查權、問詢權、制止權、建議權、談話權、考核權、問責權和督辦權。同時明確規定派出機構受縣紀委、監察局垂直領導,協助各黨委抓黨風廉政建設等重大事宜,做到指導不指揮,督辦不包辦。通過改革工作體制,有效解決了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虛位、協調缺位、辦案失位等體制上弊端帶來的問題。

二、鄉鎮和縣直紀檢監察派駐機構工作情況和成效

為保證新的工作體制規範運行,通河縣紀委堅持指導不指揮、督辦不包辦、參與不干預、監督不對立的原則,保證了紀工委監察分局獨立履行職責。通過對紀檢監察機構實行分片派駐統一管理,達到了促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目的。

1、積極開展了廉政教育工作。積極協調黨委把廉政教育納入了黨委的學習計劃,定期下發學習要點,組織黨員幹部學習反腐倡廉的理論、方針、政策。結合部門工作實際,組織黨員幹部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各紀工委普遍組織轄區內黨員幹部觀看了傅豐志案例警示教育片。駐農業紀工委緊緊圍繞提升黨員幹部廉潔意識,組織開展了廉政知識測試,組織開展了對145名執法人員的行政執法教育。駐教文衞紀工委緊緊圍繞醫德醫風教育和師德師風教育,舉辦了“廉政文化進校園”廣場文藝專場演出活動,營造了“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氛圍。

2、深化對重大事項監督。緊緊圍繞執行“三重一大”制度,深入開展了反腐敗抓源頭工作。成立以來,各紀工委先後參加所駐黨委會議22次,監督人事任免、工程建設、大額資金管理使用等重大事項決策29件。對基層站所負責人進行工作談話24人次,信訪談話2人,警示教育談話1人,誡勉談話1人,檢查黨委、部門各類會議記錄12次

3、積極推進了黨風廉政建設。建立了黨風廉政建設聯繫點制度。從紀工委書記到委員都確定了各自聯繫單位,深入各自聯繫點,進行面對面督促檢查和具體指導,重點查看工作方案是否制定,組織機構是否落實到位,活動記實、會議記錄是否規範,責任制是否層層籤狀,規章制度是否健全等內容。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明確了整改時限,並幫助所轄單位完善了反腐倡廉建設各項規章制度,形成了制度彙編。建立了8個黨風廉政建設示範點,對各類圖版、陣地、檔案、工作流程進行標準化建設,有力的推進了院務、校務、村務公開工作。

4、創新了工作載體。各紀工委共在轄區內黨員、幹部和羣眾中聘請黨風廉政教育宣傳員、廉政建設監督員168人,構建了黨風廉政建設宣傳和監督網絡,推進了反腐倡廉建設。以鄉鎮站所長“雙述、雙評、雙公開”活動為載體,強化了對基層站所長的管理和教育,加強了對基層幹部廉潔自律和遵守黨紀、政紀情況的監督檢查,延伸了工作手臂,促進了基層幹部廉潔從政。結合“關注民生、促進發展”最差單位評議活動,組織評議員對基層單位行風建設和幹部作風建設進行了明察暗訪,發現問題2件,及時督促有關單位進行了整改。

5、堅持了依法執紀辦案。4個紀工委成立以來,共接到羣眾來信、來訪37件,初核案件線索25件,立案18件,結案16件,處分黨員幹部17人,收繳違紀資金15萬餘元。立案案件佔全縣的50%,收繳違紀資金佔全縣的70%。在懲治腐敗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未進行紀檢監察機構改革的縣直紀委情況

我縣原有35個黨委、黨組、直屬總支紀委、監察室、紀檢組,改革後,撤消了15個黨委紀委,現還剩下20個基層紀委、監察室、紀檢組未進行紀檢監察機構改革。

1、構改革的紀委的縣直部門基本情況。全縣未進行機構改革的基層紀委、紀檢組、監察室共20個,其中,縣直黨委15個,縣直屬總支紀檢組3個,法檢兩院監察室2個。設專職紀檢監察幹部20人,行政級別均為副科級。上次改革未納入紀工委管理的部門共有38個,20個黨委和未納入紀工委管理的縣直部門共有黨員2388名,涉及副科級以上黨員幹部約270人。

2、行機構改革的紀委工作情況。近年來,縣直紀委、紀檢組、監察室能夠按照縣紀委的要求,積極組織開展本黨委的黨風廉政建設,能夠組織開展民主生活會、學習會等一般性教育活動,能夠配合縣紀委開展各類監督、檢查和糾風治亂工作。總的來説,能夠完成規定性動作,但工作創新不強,沒有特點和特色。未實行派駐管理的紀委、紀檢組、監察室作用發揮較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查辦案件力度小。從去年辦案情況看,全縣共辦案29起,其中紀委和紀工委辦案27件,基層紀委辦案2件,在查辦案件工作中作用不大。二是常規性工作質量低。從日常工作上看,個別基層紀委只是在上級檢查時臨時裝檔、補充材料,應付上級紀委,極個別的還存在壓案、瞞案現象。三是有影響、有震動的教育活動少。從開展大型活動情況看,紀工委轄區內黨委都能夠積極組織開展集中性教育活動,像衞生、教育等部門,都結合自身特點開展了行風教育活動。未實行派駐管理的黨委,往往重業務、輕教育,幾乎沒有開展有影響、效果好的集中教育活動。

3、關於對縣直紀委改革的初步設想。持“分類歸口,整合力量,集中派出,統一管理”原則。在試點基礎上,對屬地管理的黨委紀委進行撤銷整合。撤銷黨委紀委、直屬總支和紀檢組20個,紀委、監察室、紀檢組撤銷後各部門設一名專兼職紀檢委員,具體負責本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成立2個縣紀委監察局駐部門紀工委監察分局機構,即:駐政法紀工委監察分局(辦公地點在檢察院)、駐財貿紀工委監察分局(辦公地點在財政局)。根據部門工作職能相近,業務相關原則,劃分紀工委監察分局管轄部門(含常設機構)。新成立紀工委監察分局編制為4人。設書記分局長1人(正科級職位配置),副書記、副分局長1人(副科級職位配置),副科級職位委員1人,科員職位委員配置1人。駐鄉鎮紀工委監察分局、駐農業紀工委監察分局、駐教文衞紀工委監察分局人員職位職級配置按新成立紀工委監察分局職位職級配置理順。

四、派駐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1、實施紀檢監察派駐制度以後,個別黨委領導以為撤消了基層紀委就是取消了基層紀檢監察工作,對基層黨紀檢監察工作不重視、不過問,嚴重影響了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2、派駐機構的級別沒有明確定位,造成了幹部選拔、人員配置等方面實際操作中的困難。

3、派駐機構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突出表現在多數幹部為從事過紀檢監察工作,業務不熟悉,缺少必要的專業知識,工作經驗欠缺。

4、還有監督不到位的現象。鄉鎮水利、教育、衞生、林業等上管的企事業單位還存在監督不到位的情況,按照《派駐機構責任區劃分辦法》,這些單位日常監督檢查應由上口所在紀工委負責,發生案件則由屬地轄區紀工委負責查處,實際操作中卻常出現兩不管現象。

五、關於對紀檢監察機構改革的相關建議

1、基層黨委反腐倡廉能力建設。明確黨委主管領導,配齊配強基層紀檢監察委員,改變上重下輕的工作格局,實現工作重心下移。要加強基層紀委的人員隊伍建設,理順基層紀檢監察幹部職級、待遇等問題,提高紀檢監察幹部做好紀檢監察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要加強作風教育,經常性的開展各類教育、培訓活動,增強紀檢監察幹部做好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要改善基層紀委的辦公條件,在經費、設備上傾斜基層紀委,為基層紀檢監察幹部履行職責創造必要條件。

2、切實加強派駐機構人員培訓。要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對派駐機構紀檢監察幹部培訓,以紀檢監察業務理論知識為重點,以提高幹部做好紀檢監察工作方法和技巧目標,集中輔導與在崗自學相結合,全面提高幹部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

3、出台相關政策,保證改革工作順利進行。建議在對基層紀委實行派駐管理,由省市紀委與組織部門搞好協調溝通,出台相關政策,統一研究派駐機構的指數、職級、職能,為縣級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創造良好、寬鬆的政策環境。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 篇2

中介機構是市場機制運行的最主要主體之一,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承擔着比較重要的責任。近年來,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隨着政府職能的轉變,各類中介機構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據筆者調查,目前我縣經工商行政部門註冊登記的各類中介機構已經有8大類112家,這還不包括一些未經工商註冊登記的。大量的中介機構的存在,給人們的社會生活經濟活動帶來了便利,滿足了市場,也滿足了人民羣眾的需求。但是,目前,中介機構市場存在着的一系列問題,對市場經濟秩序造成了一定的擾亂,同時也給社會的信用體系建設帶來了嚴重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地加以研究,努力抓好中介機構的管理和監督工作,使其規範、健康地發展壯大。

一、當前中介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企不分或事企不分

許多中介機構的服務行為是市場行為,但一些行政因素、行政行為在干擾和妨礙市場行為,致使中介機構不是站在中立的立場上服務,失去了公正性。具體表現在:①部分行業的中介機構還沒有完全同行政部門脱掛;有的行政部門的下屬單位仍在履行本屬中介機構的業務,而一些比較特殊的壟斷性行業,只有較少的一、二家中介機構,中介機構藉助行政部門的影響承攬業務,不許他人插手。②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還有在中介機構兼職的情況;業務人員雙重身份,既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同時又是中介機構從業人員。③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以本人或以配偶子女的名義在中介機構入股,參與中介機構的分紅;有的以辦公場地摺合股份,有的以支持中介機構發展的名義直接用現金入股,還有的則以家屬子女的名義進行參股。④行政部門在中介機構報銷費用,有的甚至直接由中介機構給機關部門發放獎金、福利。⑤機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參加中介機構組織安排的高消費活動,活動的費用由中介機構承擔。由於上述一些因素的影響,導致了中介機構同行政部門的千絲萬縷的聯繫。

(二)無照經營或超範圍經營

主要表現在:①黑市中介;不註冊登記,不交納税金,無經營執照,無資金場所,從業人員無執業資格,僅憑一張廣告,一個電話,或一個簡易的招牌從事中介活動。②私下交易;不按行業規則辦事,唯金錢是從,有人肯出錢就什麼業務都可以做。③超經營範圍承攬業務;明明是經核准從事職業介紹的,但房屋出租、二手房銷售等等都做。

(三)盲目收費或只收費無相關的服務

表現在:①服務項目收費標準不明確,收費存在盲目性。②一些服務項目雖經物價部門核定,但彈性較大。③一些經營性的服務項目或壟斷性行業的服務項目收費標準高,或只收費但無相關的服務。

(四)無執業資格或業務水平低

一是對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不熟悉不清楚,對相關的行業規定也不熟悉;二是未經上崗培訓,也未參加過相關部門及上級組織的學習考試;三是服務效率低,業務不熟練。四是持有效上崗證件、具執業資格者較少。服務不是以質量取勝,而是靠拉關係、找熟人、走後門。

(五)不兑現或弄虛作假

有的中介機構為承攬業務隨意,了不兑現;有的業務承攬後半途而廢,收取的費用又不退還;有的出具的文書不真實,搞虛假證明、虛假報告,或對被服務的項目、被鑑定的物體本身就不清楚不瞭解,不進行現場的調查勘測或測定,而是憑藉服務對象的授與。

二、原因分析

(一)政府職能轉變還未完全到位,職能部門監督不力

從調查瞭解的情況看,我縣社會中介機構的管理監督工作除工商行政部門、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採取了一些監管措施外,其他一些政府部門大多沒有開展針對性的工作,基本上處於“放任自流”或任其發展的狀況。事實證明,行業主管部門管與不管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縣勞動與社會保障局監管的縣人力資源職業介紹中介機構,勞動部門無償專門提供集中經營的場地,17家中介機構在統一的平台上運營,統一發布信息,執業人員的資質由勞動部門組織培訓、考核,並由省廳對考試合格者頒發證書。17家中介機構成立了行業自治組織,建立了相關的工作規則、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等,所以相對來説我縣的中介機構勞動力職業介紹這塊就比較規範一些,問題就相對少一些。

(二)中介機構與政府職能部門未完全脱鈎,同行業管理部門還存在利益上的關係

雖然近幾年來對行政機關與所辦企業脱鈎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有的企業改制後仍然與行政機構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一是人員上有的雖然從行政機關中“走”了出去,但行政機關中的工作人員同中介機構中的執業人員都是一些老同事,有事無事還經常聚在一起。二是一些部門利用本部門空閒房屋出租給所管理的中介機構作營業房。三是少數行政部門有些工作人員在中介機構投資入股,包括有用親友、家屬子女名義投資入股的。四是事業單位改革不徹底,一些行政部門特別是國土資源、環境保護、質量技術監督等一些行政部門,無論是人員還是經費都還沒有同行政機關完全脱離關係,事業單位雖然有自己的法人,但經營並不獨立,只是搖身一變幹起了社會中介的行當,所以其行為表現為行業壟斷,受行業主管部門保護,市場競爭不充分,更談不上公平、公正。

(三)法律法規、制度還不健全,相關的法規建設還比較滯後

目前,關於中介機構的設立、運作、業務範圍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還比較少,尤其是對中介機構管理監督方面的法律法規更少,即使有的也只是原則性規定,缺乏針對性、操作性,再加上許多新型中介服務業的出現,法規建設的滯後,導致監管領域出現了真空,導致許多中介單位認為自己是“無人管”的,或是主管單位管不到的,進而在開展業務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

(四)行業協會未普遍建立,行業自律管理不夠

行業自律是規範中介組織的核心環節,中介機構應當參加行業協會,或成立中介行業協會。但現實中,各中介組織都是“自顧自”,普遍未建立行業協會,更不要説制定職業準則、執業規則、獎懲規則、信用等級制度,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規範、約束執業行為了。

三、應採取的措施

中介機構依據行業分類涉及的行業和部門比較多,就我縣的情況看,共涉及財政、司法、科技、建設、水利、質量技術監督、環保、税務、公安、民政、勞動、人事、審計等十多個部門。面對這麼多的行業分類,這麼多的形形式式的中介機構組織,要加強對他們的管理和監督,使其行為在市場運行機制的法則下,遵循自願、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按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規範運作,確實是項比較艱鉅的任務。因此,加強對中介機構組織的管理監督工作,規範中介機構的行為,是項政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行業主管部門的教育、管理和監督,需要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監督,只有綜合治理齊抓共管,才能使社會中介機構得到健康發展。

(一)行業主管部門必須認真履行職責

按照行業分類和部門之間的職能分工,各行業主管部門對本系統行業中介機構的管理與監督工作具有不可推御的責任。就我縣中介機構目前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當前各系統行業主管部門尤其要重視和加強以下幾項工作:一是要把好中介機構的市場準入關。行業主管部門對本系統行業申報設立的社會中介機構要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凡是未取得執業資格和專職執業人員少於3人的,都不得同意或批准從事中介活動。《浙江省社會中介機構管理辦法》對此明確了五個方面的條件要求,行業主管部門、工商部門不得放寬條件,降低標準,使一些不具備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相關的中介活動。二是要加強對中介機構的業務指導,開展相關的業務培訓,提高中介機構執業人員的業務素質。當前中介機構組織的執業人員業務水平還比較低,與被服務的客户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還難於令人滿意,因此,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要重視和加強業務培訓工作,使之業務素質不斷提高,從業行為進一步規範。三是要督促和幫助建立本系統行業中介機構的執業規則和管理制度,督促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尤其是行業行規,不斷增強行業的自律意識、法律意識。四是要加強對執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誠信教育。適時組織開展一些檢查、評比、考核等工作,獎勵先進,宏揚正氣;同時對一些不遵守行業行規,無序競爭,不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弄虛作假,不誠實守信的單位和個人要及時進行調查處理,通過適當的場合與形式,予以公佈和曝光。通過建立黑名單制度等一些措施,限制其在今後的中介服務方面的一些行為,使其不能或不敢違反職業道德,不得不自覺地誠實守信。

(二)部門與部門之間必須緊密配合

依據中介機構的行業分類,涉及的行業部門比較多,而且行業部門與行業部門之間在職能上還有一些重疊和交叉的。如審計機構的審計質量是由審計部門負責監督的,但審計機構的財會業務、註冊會計師的資格卻應該是財政部門負責監督管理的。這就要求各部門之間要相互密切配合,唯有這樣才能使一些監督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實。根據各部門之間的職能分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中介機構申請工商註冊登記時,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條件和要求進行審查,對條件不具備或未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不得予以登記。審計部門要加強對獨立審計機構的業務質量進行監督。縣財政、司法、科技、教育、建設、環保、質量技術監督、國土資源、公安、民政、勞動保障、人事等部門要加強對本系統行業中介機構的業務指導和日常的監督管理工作。各部門要各司其職,互相配合,真正把所擔負的管理同監督工作擔當起來。加強協調聯繫,適時溝通反饋信息,防止不負責任或相互推諉。

(三)行業協會必須從事與開展行業自律活動

從目前的情況看,大多數的行業協會都沒有發揮作用,行業協會還沒有從事行業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有的協會從設立到目前沒有開展過活動,有的協會開展了一些活動,但所從事的是一些與其行業管理毫不相干的事情。還有一些協會,以服務為名,只收費不服務,變相為單位搞創收謀福利。行業協會既無章程,又無自律規範,所以各系統部門要對加強對行業協會的領導,對行業協會的性質、職能要科學的定位,使之擔負起相應的行業管理職能。針對行業協會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行業主管部門要引導和幫助協會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加強協會內部管理,進一步明確協會設立的宗旨,幫助建立相關的活動章程。二是制定本行業的自律規範和獎懲規則,使之成為一個行業自律和監督管理的工作機構。三是開展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執業人員的素質,引導本行業中介機構上規模、上水平,指導成員單位的發展。四是建立本系統行業的信用等級制度,對違反協會章程,無序競爭,不講誠信,弄虛作假等予以公開或曝光。

(四)社會各界應當廣泛參與共同監督

中介機構的管理監督工作,是項系統工程,光靠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的工作還不夠,還必須要由全社會來共同參與。首先,要在社會上形成遵紀守法、遵守職業道德和誠實信用的良好氛圍,形成強大的輿論監督體系,形成人人遵守法律法規,遵守行業規則,講求信用。其次,中介機構組織要加強對自己業務的宣傳和公開工作,便於社會各界的瞭解同監督。尤其是服務範圍內容,服務方式,收費的依據標準等要進行宣傳公佈。第三,要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對不良行為要及時向有關管理部門進行投訴舉報。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要設立相應的投訴舉報電話,意見箱監督卡,方便羣眾;同時對一些不良行為大家要善於和敢於舉報,從而形成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羣眾廣泛參加的監督格局。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 篇3

隨着我國法制建設的日趨完善,以及法制知識的廣泛普及,人民羣眾對醫療衞生事業的服務質量的要求也逐日嚴格。儘管十年來,各地醫院的醫護技術水平已有很大的進步,但醫療糾紛卻是逐年上升。

1 存在的問題

為什麼技術水平提高,患者的不滿意率卻大幅度升高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患者參與醫療的意識增強;

(2)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降低,不盲目遵從醫囑,對各種醫療、檢查的必要性存在疑問;(3)患者對醫療技術的現狀期望過高;

(4)患者對醫療機構的服務態度、工作效率、服務質量期望過高。目前我國的醫療衞生機構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人力資源不足。護理人員配置嚴重不足,絕大多數護士終日奔波於繁重的基礎護理和簡單技術操作,無暇顧及患者的心理需求。

(2)負效應多於正效應。醫療機構近幾年在媒體上暴露出來的許多問題令廣大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降低。

(3)綜合分析差。由於科室劃分越來越細,侷限了醫務人員日常接觸的病種,因而對混合病種的患者治療難以準確把握。

(4)步調不一致。由於在日常工作中,護士與患者接觸的時間比醫生多,患者有較多時間向護士提出疑問,而護士對患者的病情瞭解不清,對患者的疑問往往解釋不清,引起患者不滿。或者醫生與護士的解釋存在分歧,使患者在理解疾病時產生混淆,無所適從,因而對醫護工作不滿。(5)醫患間信任度差。另外尚存在患者對醫生要求的各種檢查、化驗缺乏必要認識,在主觀上不能認同,存在牴觸情緒,盲目拒絕必要的檢查,由於各種工作的解釋工作不到位,導致醫患關係緊張的個案在臨牀上隨處可見。

2 措施

隨着國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及法律意識的增強,患者對醫療事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改善醫患關係,樹立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是擺在醫務人員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所以護士在進行護理工作中,應深入瞭解可能存在的護患溝通困難,有針對性地選擇有效的溝通方式,從而實現有效溝通。我院自20__年開始實施六種護患溝通方式,要求全體護理人員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逐步實現人性化護理。實現護患有效溝通的六種溝通方式是:一個要求:誠信,尊重,同情,耐心。兩個技巧:傾訴,介紹。三個掌握:掌握病情,檢查結果,治療情況。四個留意:留意溝通對象的情緒狀況,受教育程度及溝通的感受,對疾病的認識程度和期望值,留意自己的感情反應並學會自我控制。五個避免:避免強求溝通對象,即時接受事實;避免使用易刺激對方情緒的語氣和語言;避免使用對方不易聽懂的專業詞彙;避免刻意改變對方的觀點;避免壓抑對方的情緒;六個方式:預防自己的針對性溝通;換對象溝通;集體溝通;書面溝通;協調統一溝通;實物對照溝通。在工作中,全體護理人員積極按照有效溝通的方式,針對不同的患者,機動靈活地採取不同的方式與其溝通,使護患關係有了很大改善。具體總結經驗如下:

(1)患者的病情應詳細向患者介紹。強調語言技巧,用詞婉轉,避免殘酷詞語引起患者過度緊張。如為患者可能難以接受的事實,應積極與家屬溝通,確定與患者介紹病情的真實程度和一致性。並在全科統一口徑,避免出現解釋上的失誤,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

(2)各種化驗檢查應向患者解釋進行檢查的必要性,取得患者的認同。患者有拒絕檢查的權利,在講明檢查項目的目的和意義的前提下,患者仍拒絕檢查,可簽署拒絕檢查書。不可違背患者意志。

(3)重視患者的傾訴,給予適當的解釋。對患者表述的不適,應立即到牀旁檢視患者,通知醫生,對患者的不適給予相應處理或合理解釋。

(4)重視病情觀察。特別是對昏迷或麻醉未清醒患者,應加強病房巡視,主動檢視患者,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加大健康教育宣教力度。除常規的出入院宣教外,護士對患者進行的任何操作都應給予詳細的介紹目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6)強調護士的職業形象。要求言語温和,禮貌周到,稱呼適當,舉止得體[1]。現代護理學的開創人,南丁格爾説過:“護理是一門藝術,進行藝術創作需要全身心的付出,精心準備。如同畫家雕刻家創作藝術作品那樣。由於護理的對象是人,因此我必須説護理是一門最精細的藝術,他關注人類的生存狀況,嘗試對人類的困難(心理、身軀、道德、精神)作深刻的理解,護理是作為一門藝術的實踐活動。”前輩的總結十分精闢,確實,護理工作不光是要求護理工作者準確完成各種具體的護理工作,還需要大家用心靈去體會患者的不安與痛苦、快樂與喜悦,讓患者感覺到護士與他們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增加護患之間的相互信任,實現切實有效的溝通,減少醫療糾紛,從而真正構建和諧的醫療環境。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 篇4

[摘要]隨着金融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各大專業銀行及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管理模式、經營狀況都發生較大變化,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機構設置、網點佈局,機構總數下降,員工總數下降,而個體規模則不斷上升。尤其是在縣級地區,工、農、中、建等專業銀行在鄉鎮的機構全部撤銷,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也根據業務發展需要撤併了一些規模小、效益差的網點。本文以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為例,試對金融機構撤併網點產生的利弊作一探討。

[關鍵詞]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網點撤併利弊

近幾年來,各專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為防範和化解風險,確保資金安全運營,提高綜合經營效益,都不同程度地撤銷、合併了農村網點,如__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20__年共有法人和分支機構347個,至20__年10月末下降到195個,降幅達43.8%。這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強化自身管理起到一定成效,但同時對地方農村經濟金融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自身發展也產生一定的制約和影響。

一、基層網點撤併的有利影響

(一)費用減少,經營效益得到提高。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基層網點的撤銷和合並,一是減少了大量的水、電、辦公用品等辦公費用,二是部分員工提前退休,或是調離、下崗,減少了人員費用,以__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為例,20__年辦理職工內退9人、待崗58人、退休16人、辭退15人、系統內調出14人、其他34人,共減員180人,有效減輕了人員費用負擔。

(二)競爭上崗,職工素質得到提高。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基層網點撤併,在人員安置上實行的是“能者上、庸者下”的競爭上崗機制,使員工增強了憂患意識,面對激烈的競爭壓力,員工們加強了學習,刻苦鑽研業務、技能,想方設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工作責任心和工作效率也都大大提高。

(三)統籌部署,金融風險得到化解。

各大專業銀行撤併基層機構之後,給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帶來了發展機遇。原專業銀行鄉鎮網點的大部分存款流向當地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增強了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資金實力;一些發展前景好、經營效益優的黃金客户也被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吸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獲得良好效益的同時也更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經濟發展。同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根據自身網點情況,統籌安排、合理佈局,撤併了一些效益不佳或人均存款較少的機構網點,加上接收了如農業銀行等專業銀行鄉鎮網點的業務,經營環境大為改善,尤其是一些高風險社迅速擺脱窘境,有效化解了金融風險。

(四)機構精簡,監管效果得到改善。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基層網點撤併後,機構的減少也減輕了稽核監督和監管工作壓力。目前我國基層銀行業監管機構和縣級聯社都普遍面臨着監管、稽核手段滯後,監管、稽核人員較少的問題,基層的機構撤併後,網點越少越利於監管和稽核監督,越利於改善監管的效果。

二、基層網點撤併的不利影響

(一)對外宣傳力度不足,造成部分客户、存款流失。

一些基層網點撤併後,對外宣傳不夠,有些地方僅僅張貼一紙公告,而未向公眾明確撤併機構後的業務銜接具體事項,給客户存、取款造成諸多不便,加之部分不瞭解情況的羣眾產生了“由於經營效益不好,所以才撤併機構”的錯覺,進而要求銷户,導致部分客户和存款的流失。

(二)對內宣傳疏導不夠,導致一些不穩定因素形成。

部分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在撤併網點時僅注重於內部的債權債務清理劃轉以及證、章、牌、照等收繳和註銷,而未及時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尤其是村級代辦員的清退,因思想工作不到位而導致已清退代辦員鬧事、上訪等事件,影響了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聲譽,影響了社會安定。

(三)檔案資料移交不規範,給日後管理埋下隱患。

部分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在撤併網點過程中,偏重於存、貸款業務劃轉以及重要空白憑證、印章收繳,而對檔案資料的移交卻未重視,移交手續不規範,且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會計基礎資料等在移交過程中被忽視,未能完整歸檔,給日後的經營、管理帶來一定隱患。

(四)不重視形象標識管理,易帶來負面影響。

部分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網點撤走以後,沒有及時將原營業場所的招牌、標識、門面裝潢等撤掉,這樣不僅會影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形象,並且也極易引起公眾誤解,甚至還會給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廢棄營業場所非法吸收存款等造成可乘之機。

(五)服務質量有所降低,信貸資產管理難度相應加大。

部分基層網點撤併之後,現存的網點間距離增大,造成服務客户羣體分佈相應呈現鬆散的態勢,一些地理位置偏僻的被撤併網點所服務的企業、儲户難以再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務,辦理結算需要跑遠路到現有營業網點,不利於客户資金快速流通、週轉,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發展。同時,由於網點間距的增大,也不利於信貸資產的管理,基層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人員有限,一些效益好、講信譽的客户不能及時享受信貸支持,貸款增量受到影響;網點減少、覆蓋面增加也使對存量貸款的'管理和清收盤活難度有所增加,對客户的跟蹤管理不能及時、到位進行,造成逃、廢債務現象,不良貸款前清後增,佔比居高不下,影響了農村合作金融機

三、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撤併網點的建議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市場退出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它關係到社會穩定,關係到一方金融平安,因此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在撤併網點的過程中應本着“因地制宜,科學佈局,宣傳到位,手續規範,消除隱患”的原則,加強存量網點建設,進一步增加對農村金融的服務力度。

(一)科學分佈網點,做到佈局合理化。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調整網點應注意不能一刀切,要多方面進行分析和預測,如轄內的區域經營環境、金融資源、經濟發展趨勢等種種因素,來合理確定營業網點的最佳佈局和數量。如,對位於縣城內的一些業務量較小網點可以退居城鄉結合部,對經營無法保本的網點予以撤銷或就近併入相鄰的社。總之網點的設立既要能夠促進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自身發展。又要能促進所服務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當地銀行業監管部門也應加強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撤併工作的指導,及時為其辦理審批手續。

(二)加強網點建設,科學打造精品網點。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立足“三農”,且正面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形勢,農村經濟發展提速將給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應加強對基層網點的建設,積極拓展業務、創新業務,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基層網點建設方面要與vi網點標準化改

造和安全防範相結合,在網點選址、營業面積、內部裝修和配套設施等方面應制定統一標準,推進功能定位、人員配備、操作流程的標準化、規範化,安全設施要達標,服務設施要現代化,辦理業務要電子化,管理要科學規範,做到網點數量減少而質量增優,科學打造精品化的網點。

(三)提高人員素質,樹立良好人文形象。

員工素質高低對企業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應加強人力資源建設,為各營業網點配備專業化人才,加強對員工的業務技能培訓和思想道德教育。減員的同時也要增效,以實現員工全面發展為目標,打造一支業務精、責任心強、文明禮貌的員工隊伍,以良好的農金企業形象牢固樹立起每個營業網點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

(四)加大正面宣傳,做好思想解釋工作。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在撤併網點過程中,對內要向員工做好解釋工作,讓員工們明白網點撤併是實現集約化經營、應對市場激烈競爭的必然選擇;對外要通過報紙、電視、電台等多種媒體,向社會各界發佈公告,公告應包括撤併機構以及所併入的新機構名稱、地址、電話號碼等,在撤併網點的原址還應張貼告示,對大客户上門宣傳解釋,以打消客户的思想顧慮,確保撤併過程中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平穩運行。同時,還要加強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正面宣傳,樹立良好的企業社會形象,提高社會公眾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理解和認識,把負面影響消除在最低限度之內,從而實現全面、長遠發展。

(五)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安全經營。

縣級聯社對撤併網點要組織人員加強稽核檢查力度,不僅要做好存、貸款等業務劃轉及重要空白憑證、印章的上繳、封存工作,還要加強檔案資料的管理,對撤併網點的原始檔案資料進行整理、分類、歸檔,做好移交工作。銀行業監管部門和縣級聯社應加強對撤併機構的後續監督,對轄內撤併的營業網點進行全面清查,撤併網點原址的標識、招牌等要及時摘除,避免留下隱患。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 篇5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範對養老機構的管理,促進養老事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養老機構是指依照《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設立並依法辦理登記的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務的機構。

第三條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養老機構的指導、監督和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的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養老機構的指導、監督和管理。其他有關部門依照職責分工對養老機構實施監督。

第四條養老機構應當依法保障收住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應當遵守養老機構的規章制度。

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的政府民政部門應當根據本級人民的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相關規劃,會同有關部門編制養老機構建設規劃,並組織實施。

第六條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應當優先保障孤老優撫對象和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等老年人的服務需求。

第七條民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採取措施,鼓勵、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或者個人興辦、運營養老機構。

鼓勵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養老機構提供捐贈和志願服務。

第八條民政部門對在養老機構服務和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服務內容

第九條養老機構按照服務協議為收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服務。

第十條養老機構提供的服務應當符合養老機構基本規範等有關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和規範。

第十一條養老機構為老年人提供服務,應當與接受服務的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簽訂服務協議。

服務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養老機構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聯繫方式;

(二)老年人及其代理人和老年人指定的經常聯繫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證明、聯繫方式;

(三)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

(四)收費標準以及費用支付方式;

(五)服務期限和地點;

(六)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七)協議變更、解除與終止的條件;

(八)違約責任;

(九)意外傷害責任認定和爭議解決方式;

(十)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其他內容。

服務協議示範文本由國務院民政部門另行制定。

第十二條養老機構應當提供滿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的吃飯、穿衣、如廁、洗澡、室內外活動等服務。

養老機構應當提供符合老年人居住條件的住房,並配備適合老年人安全保護要求的設施、設備及用具,定期對老年人活動場所和物品進行消毒和清洗。

養老機構提供的飲食應當符合衞生要求、有利於老年人營養平衡、符合民族風俗習慣。

第十三條養老機構應當建立入院評估制度,做好老年人健康狀況評估,並根據服務協議和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實施分級分類服務。

養老機構應當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組織定期體檢,做好疾病預防工作。

養老機構可以通過設立醫療機構或者採取與周邊醫療機構合作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養老機構設立醫療機構的,應當依法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按照醫療機構管理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管理。

第十四條養老機構在老年人突發危重疾病時,應當及時通知代理人或者經常聯繫人並轉送醫療機構救治;發現老年人為疑似傳染病病人或者精神障礙患者時,應當依照傳染病防治、精神衞生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第十五條養老機構應當根據需要為老年人提供情緒疏導、心理諮詢、危機干預等精神慰藉服務。

第十六條養老機構應當開展適合老年人的文化、體育、娛樂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養老機構開展文化、體育、娛樂活動時,應當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

第三章內部管理

第十七條養老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安全、消防、衞生、財務、檔案管理等規章制度,制定服務標準和工作流程,並予以公開。

第十八條養老機構應當配備與服務和運營相適應的工作人員,並依法與其簽訂聘用合同或者勞動合同。

養老機構中從事醫療、康復、社會工作等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當持有關部門頒發的專業技術等級證書上崗;養老護理人員應當接受專業技能培訓,經考核合格後持證上崗。

養老機構應當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

第十九條老機構應當依照其登記類型、經營性質、設施設備條件、管理水平、服務質量、護理等級等因素確定服務項目的收費標準。

養老機構應當在醒目位置公示各類服務項目收費標準和收費依據,並遵守國家和地方政府價格管理有關規定。

第二十條養老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受、使用捐贈物資,接受志願服務。

第二十一條養老機構應當實行24小時值班,做好老年人安全保障工作。

第二十二條養老機構應當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職責,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實行消防工作責任制,配置、維護消防設施、器材,開展日常防火檢查,定期組織滅火和應急疏散消防安全培訓。

第二十三條養老機構應當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突發事件發生後,養老機構應當立即啟動應急處理程序,根據突發事件應對管理職責分工向有關部門報告,並將應急處理結果報實施許可的民政部門和住所地民政部門。

第二十四條鼓勵養老機構投保責任保險,降低機構運營風險。

第二十五條養老機構應當建立老年人信息檔案,妥善保存相關原始資料。

養老機構應當保護老年人的個人信息。

第二十六條養老機構應當經常聽取老年人的意見和建議,發揮老年人對養老機構服務和管理的監督促進作用。

第二十七條養老機構因變更或者終止等原因暫停、終止服務的,應當於暫停或者終止服務60日前,向實施許可的民政部門提交老年人安置方案,方案中應當明確收住老年人的數量、安置計劃及實施日期等事項,經批准後方可實施。

民政部門應當自接到安置方案之日起20日內完成審核工作。

民政部門應當督促養老機構實施安置方案,並及時為其妥善安置老年人提供幫助。

第四章監督檢查

第二十八條民政部門應當按照實施許可權限,通過書面檢查或者實地查驗等方式對養老機構進行監督檢查,並向社會公佈檢查結果。上級民政部門可以委託下級民政部門進行監督檢查。

養老機構應當於每年3月31日之前向實施許可的民政部門提交上一年度的工作報告。年度工作報告內容包括服務範圍、服務質量、運營管理等情況。

第二十九條民政部門應當建立養老機構評估制度,定期對養老機構的人員、設施、服務、管理、信譽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養老機構評估工作可以委託第三方實施,評估結果應當向社會公佈。

第三十條民政部門應當定期開展養老服務行業統計工作,養老機構應當及時準確報送相關信息。

第三十一條民政部門應當建立對養老機構管理的舉報和投訴制度。

民政部門接到舉報、投訴後,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第三十二條上級民政部門應當加強對下級民政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及時糾正養老機構管理中的違規違法行為。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養老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實施許可的民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處以3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與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簽訂服務協議,或者協議不符合規定的;

(二)未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開展服務的;

(三)配備人員的資格不符合規定的;

(四)向負責監督檢查的民政部門隱瞞有關情況、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拒絕提供反映其活動情況真實材料的;

(五)利用養老機構的房屋、場地、設施開展與養老服務宗旨無關的活動的;

(六)歧視、侮辱、虐待或遺棄老年人以及其他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

(七)擅自暫停或者終止服務的;

(八)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三十四條民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由上級行政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五條國家對光榮院、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等養老機構的管理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本辦法自7月1日起施行。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 篇6

柘榮縣藥品監督管理局自年成立以來,在加大對藥品市場的監管力度,規範藥品市場秩序上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對醫療機構在藥品使用環節上的監督管理尤為重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對某些醫療機構出現的一些不規範使用藥品及對藥品質量管理上的疏漏仍然感到不容樂觀。在這裏根據這次調研活動中所瞭解的情況,以及結合我局在這幾年的對本縣醫療機構的執法管理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及相應管理辦法作一個總結分析。

一、柘榮縣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監管的情況和方法

(一)從加強崗位培訓入手,提高人員素質。

我局在狠抓監督檢查的過程中,把事前的培訓幫助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分批分層次組織法律法規和藥學業務知識培訓,進行指導。同時採取有效方式認真督促醫療機構自身開展藥劑人員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切實提高醫療機構涉藥人員的法律意識、質量意識和藥學專業水平,為規範藥品管理提供有力的人員保證,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從規範購藥渠道入手,保證藥品質量。

為從源頭上保證醫療機構藥品質量,我局“三管齊下”,一是要求醫療機構高度重視營銷人員和供貨企業資質審驗,做到“三查五對”(即查藥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委託授權書;對身份證、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姓名、印章、授權範圍),簽訂配送質量保證協議,把好進藥第一關;二是加強藥品營銷人員管理,通過建立信譽檔案、強化信用管理措施,督促醫藥企業嚴格依法聘用營銷人員,嚴格實行對營銷人員的審查考核和業務培訓;三是大力整頓和規範藥品市場秩序,專項打擊無證經營藥品、非法渠道購藥等違法行為,有效地淨化了市場。

(三)從建立健全制度入手,統一管理“軟件”。

針對醫療機構藥品管理沒有明確的規範化質量管理體系的情況,我局在出台的《醫療機構藥品質量管理制度》中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對醫療機構藥品管理的“軟件”,即組織機構設置、人員崗位職責、質量管理制度、相關資料記錄等統一做了細化,督促醫療機構統一製作各項制度並統一上牆明示,統一對藥品採購、驗收、儲存、養護、使用等各個環節的規範操作,統一做好各種資料收集和質量記錄,使醫療機構在藥品管理上做到合乎規定,有章可循。

(四)從創建“規範藥房”入手,加強誠信自律。

為加強誠信自律體系建設,我局根據醫療機構等級規模不同,專門制定了《柘榮縣醫療機構“規範藥房”驗收標準》,分縣級、鄉(鎮)衞生院、社會醫療機構和城鄉個體診所三級制定相應的條款,符合要求的按照得分情況評為“規範藥房”。“規範藥房”採取動態管理,每年將根據監督檢查和管理情況可升級或降級,對驗收不合格的醫療機構將記錄在案並作為重點監督對象增加檢查次數,對屢教不改者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治並在新聞媒體予以公開曝光,從而充分地調動了醫療機構的積極性,主動地加強藥品質量管理。

(五)從密切部門配合入手,建立長效機制。

一是與當地衞生行政部門聯合組成了醫療機構藥品規範管理領導小組,印發了《關於加強醫療機構藥品管理的通知》,併成立了聯合檢查指導小組,加強指導;二是建立互通信息制度,衞生行政部門通報有關醫療機構涉藥違法案件和檢查情況,加強部門信息溝通,從而增強了部門溝通和藥品監督執法工作透明度,也使醫療機構更加重視藥品管理,提高了守法遵規的自覺性。

二、目前柘榮縣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我縣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各級醫院、鄉鎮衞生院及鄉村衞生室等醫療機構,由於病患者相對集中,用藥人羣大,在用藥品種、數量上相對較大,是人民羣眾藥品使用最直接、最廣泛的窗口,因此對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的監督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通過這幾年多的監督管理實踐,我們感覺到,醫療機構在監督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⒈進藥渠道不規範。由於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及經濟利益的驅動,各級醫療機構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進貨渠道混亂的問題。雖然藥監部門一而再、再而三地責令其改正,並嚴厲打擊其違法行為,但他們想方設法鑽法律空子,使得藥監部門無法有效地對其進行監管。

⒉醫療機構藥品從業人員素質低下。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法律觀念淡薄,對《藥品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缺乏必要的認識;其次專業知識匱乏,由於某些醫療機構負責人對藥品從業人員專業知識的忽視,導致了藥品從業人員整體專業水平相對低下,從而造成在藥品使用管理上的效率低下。

⒊藥房、藥庫藥品管理差。與藥品經營企業相比,醫療機構的藥房、藥庫在衞生條件、場地、設施等方面都相對較差,藥品堆放雜亂無章,灰塵較大,拆零藥品較亂,沒有藥房及藥庫管理制度,中西藥品沒有分開,藥房、藥庫設施缺乏,基本上沒有防塵、防鼠、防潮、隔熱等設施,並且在藥品驗收制度的實行方面也明顯存在不足。尤其在村級衞生所,依然還存在過期藥品未及時清理的問題

(二)我縣在對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行政執法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

我國目前在藥品研究、生產、經營等環節都制定了相應的質量管理規範,如藥品研究領域有、,藥品生產領域有,藥品經營銷售環節有等,這些規範都是嚴格按照《藥品管理法》有關條款的要求制定出來的,具有法律效力。藥品研究、生產、經營單位只有符合並通過這些規範的嚴格認證,才具有合法從業的資格,這些環節抓監管工作可以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但是在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卻遇到了一些違法行為無法追究的情形。醫療機構尤其是基層醫療機構藥品管理狀況令人擔憂,對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了極大的潛在威脅。醫療機構藥品使用質量管理已經遠遠落在了藥品研究、生產和經營等環節的後頭。在現階段,我國藥事管理法律法規在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上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

⒈欠完備、全面

我國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對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僅限於規定而規定,沒有相應的約束條款,或只有禁則而無罰則,即規定了應當怎麼做,卻沒有規定其相應的法律責任,使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難以有效地處理和解決不同形式的違法行為,致使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中許多違法行為得不到有效的威懾。而這些行為卻無形之中對百姓的健康和生命構成了潛在的威脅。如:合法票據、購進驗收有記錄是醫療機構依法購進藥品的依據和憑證,在《藥品管理法》中雖作了明確規定,但卻沒有罰則,而這在實際操作中非常重要。

⒉欠前後規定的一致性

《藥品管理法》關於醫療機構藥品使用參照什麼質量管理規範才能獲得認證許可並沒有做出象、那樣的明確規定,但在《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的第八十三條關於藥品認證含義中卻提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藥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實施相應質量管理規範進行檢查、評價並決定是否發給相應認證證書的過程”這樣的描述,顯然沒有做到法律與法規的統一。

⒊對藥品使用從業人員業務學習缺乏硬性要求

我國目前實施的執業藥師制度在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由於、認證必須配備的硬性規定,極大地促進了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從業人員學習的積極性。但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因沒有相應的質量規範,該制度很難得到醫院的重視,醫療機構藥品從業人員不學習照樣工作,無危機感,這就很難保證百姓用藥安全,更不能正確指導患者合理用藥了。

三、對規範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的設想和對策

(一)、完善補充現有法律法規

⒈在現行的《藥品管理法》的.基礎上,需對醫療機構的藥劑管理章節增加如下內容:醫療機構藥品使用須經醫療機構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併發給《藥品使用許可證》;無《藥品使用許可證》的,不得使用藥品。《藥品使用許可證》應當標明有效期和經營範圍,到期重新審查發證。醫療機構藥劑科必須具有依法經過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具有與所使用藥品相適應的藥庫、藥房、設備、倉儲設施、衞生環境;具有與所使用藥品相適應的質量管理機構或者人員;具有保證所使用藥品質量的規章制度。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管理必須按照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據本法制定的《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範》使用藥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規定對醫療機構藥劑科是否符合《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範》的要求進行認證;對認證合格的,發給認證證書。《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範》的具體實施辦法、實施步驟由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國務院衞生行政部門共同制定。

⒉制訂《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範》

制訂《醫療機構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範》必須充分考慮醫療機構的特殊性;制訂《醫療機構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範》可參照《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制訂《醫療機構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範》時除對藥庫、藥房軟硬件做出規定外,應考慮急診室、防疫室、中藥炮製室、病區藥房、化驗室、煎藥室的藥品管理問題。

(二)、醫療機構用藥行為可實行“扣分制”管理。

“以監督為中心,監、幫、促相結合”是藥監部門工作方針,為把這一工作方針運用到對醫療機構用藥行為的監管上,建議可借鑑交警部門對駕駛員扣分的作法,對醫療機構用藥行為實行“扣分制”管理。這一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按照《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對醫療機構使用藥品的規定,制訂一個扣分的標準,即扣分的內容,這一內容不宜過多、過細,但必須量化,有操作性,如

⒈藥械從正規渠道購進分

⒉建立藥械購進、驗收、登記分

⒊藥械購進、使用帳目清楚分

⒋使用正規藥品、器械分

⒌特殊藥品管理規範分

⒍依法對藥品、器械進行管理分

根據上述內容及分值,藥品監督執法人員在對醫療機構藥品進行檢查時,如發現沒有做到的內容,則此項分數全扣,當一次檢查扣分達分以下,且行為較輕的,則給予警告,限期改正外,必須視情予以經濟處罰。如全年累計扣分達分以上,則該單位必須停業整頓,同時建議衞生主管部門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如發放了《藥品使用許可證》,同時予以吊銷。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 篇7

一、實踐目的:

為了引導自己走出校園,接觸社會,融入社會。瞭解民情,探悉民生,真正認識掌握國情,使自己在校期間所學的理論和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投身社會,向羣眾學習,走與羣眾相結合的社會實踐道路,深入基層,服務人民,服務大眾,構建和諧大家園。

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培養鍛鍊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提高思想覺悟,增強服務大眾、服務社會的意識,促進自身的健康發展。通過此次關愛老人的實踐活動,幫助我更新觀念,擯棄大學生畢業後就應該在大公司、大企業工作的落後思想,樹立全新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認識國情,符合社會需要,結合就業現狀,從自身能力大小出發,充分利用客觀社會條件,抓住機遇;同時要正確認識自己,端正立場,立足崗位,埋頭實幹,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不斷艱苦奮鬥的就業觀。堅持艱苦奮鬥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與人民羣眾相結合的道路,將自己培育成為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同時,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説法,尊老愛幼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弘揚這一傳統美德,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這種思想道德建設,努力營造和諧的良好社會氣氛,呼籲人們以實際行動為老人送>温暖、獻愛心,為創建>和諧社會貢獻青春力量。雖然箭板鎮敬老院裏的老人都是孤寡無依,而且年歲以高的老爺爺,並且他們來自不同的村組,但是,進了這所敬老院,他們就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為了讓這些花甲、古稀老人感受社會的温暖,感受快樂,感受自己雖然無兒無女、無依無靠,但依然還有許多社會愛心人士一直在默默的關愛着他們,他們並不孤單。於是,我選擇了此次在敬老院做義務志願者的實踐活動。

二、實踐內容:

考慮到過年的因素,此次實踐活動被我分成了兩次來完成,第一次為1月27日至1月31日,第二次為202月6日至2月10日,前後共計10日。箭板鎮敬老院位於箭板鎮福田村二組。此處依山傍水,龍溪河從敬老院前方不遠處穿過,環境優美。敬老院由一條鄉村公路鎮上集市相連,交通便利。敬老院規模不大,但是包括宿舍、食堂、休息室、警衞室四個部分,另外還有一個院子供老人們平時休閒用。這裏居住的老人不多,一共才17位,其中有位較為年輕的張大爺智力有問題,有位李大爺是個瞎子,還有一位羅大爺有隻眼睛也有問題。這裏的老人基本上都是單身老人,個別的是兒女已故,>孤獨無依。他們都是在政府的幫助下,高興地住進了敬老院。由於敬老院人少,警衞室沒有人,平日裏就只有這17位老人和一位負責老人們飲食的陳阿姨,陳阿姨也只有在三餐的時間段才會來。偶爾會有一位章奶奶會到這裏來和他們一起聊聊天。總之,這裏少有外人到訪。

1月27日是我此次實踐活動的第一天。這天,我在章奶奶的帶領下,來到了敬老院。因為好玩的天性,我叔叔的小女兒也跟了來,她才讀四年級。到敬老院時,老人們正在看電影《唐山大地震》,我們也一同看電影。在此期間的聊天中得知這裏的衞星電視沒信號,也沒請人來調試,所以很久沒看電視了,這段時間都是在看電影。正好我在安裝衞星電視這方面略有所知,便自告奮勇,在食堂陳阿姨的帶領下找到了扳手等工具,對接收器進行了調試,最後總算是能正常播放了。此時,陳阿姨和老人們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而我感覺自己很有成就感,雖然只是這樣一件小事,但單我看到老人們臉上那燦爛的笑容時,我心裏也是暖暖的。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我便是做一些常規勞動,包括打掃衞生、為老人們晾曬衣服、整理牀被。趕集時,便和陳阿姨一起去買菜,幫陳阿姨提提菜。平時,我就陪老人們聊聊天,他們問我的學習成績好不好,學些什麼。當聽到説學普通話,而且我説普通話不容易學時,他們都很納悶,大學生了還學説話。他們感到很驚訝,電視裏那些人説的和我們説的差不了多少,居然還要專門開設一門課程來學,簡直難以置信他們還認為我選的是師範類專業,畢業後當老師,那可是鐵飯碗專業。他們崇拜知識,崇尚文化,將上學看成一件神聖的事。老人們還特別喜歡小孩,喜歡和我叔叔的小女兒聊天,喜歡逗她,妹妹年齡小,非常淘氣,又愛東奔西跑,總是弄得那位羅爺爺開懷大笑。她在這裏幾乎成了老人們的開心果,也許老人們真的是返老還童吧,找到了一位忘年之交。在1月31日那天,我隨敬老院院長唐叔叔一起去購置年貨,買了許多新鮮水果,飲料,還買了豬頭、豬腿、雞肉、鴨肉、幹蘑菇、幹竹筍。而且在這天下午,還給全院的老人發了一套新衣服。這天老人們很高興,天氣也很好,老人們在院子裏的石桌上打起了牌作為娛樂。他們沒有賭錢,也沒有下賭注,就圖個快樂。過年後,我懷着過完年的喜悦和對老爺爺們無比思念的心情來到敬老院繼續我的義務勞動。因為我妹妹和她的媽媽一起到親戚家去拜年去了,所以就沒來了。因為妹妹家離敬老院很近,平常愛和她的那些同學一起到敬老院來玩,都成這裏的常客了。然而這天卻沒有來了,老人們都説很想她。在一次打掃院子空地時才得知院內和院子周圍的那些蔬菜都是這些老爺爺們自己種的,而且這菜還長得十分茂盛。年紀稍小的李爺爺告訴我,這地空着也是空着,還不如讓他們自己來種點菜,既能活動活動筋骨,同時也能為敬老院節約一筆開銷。這幾天早上,我替爺爺們整理好牀被,打掃好院子衞生後都會陪他們去散步。他們喜歡沿着院前的鄉村公路往上走,向田野走去,他們説是要去看一看人們種的莊稼。在2月10日這天,鎮上老年協會的腰鼓隊帶着一隊人來敬老院給老人們拜年了。這天恰好有是正月初八,我們鎮上的舞獅隊在鎮上表演了節目也來敬老院免費表演舞獅了。這天是我在敬老院做義務志願者的最後一天,也是我這個寒假難忘的一天,還是敬老院異常熱鬧的一天。這天,老人們抽着煙,個個笑開了顏,精神滿面,容光煥發。

三、實踐結果:

在這十天內,敬老院的衞生一直保持良好,從老人們的表情來看,他們也都非常開心,我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們就像一家人。通過這十天的實踐活動,豐富了老人們的生活,使他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同時,也增強了我的社會實踐能力,提高了我的交際能力。也提高了我的思想覺悟,增強了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培養了我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使我感受到了付出後,別人收到的快樂更是我的快樂。除此,也真正讓我體會到了百善孝為先,我們應該聽父母的話,認真學習,早日回報父母。與此同時,更讓我看到了社會對孤寡老人的關愛還不夠,應呼籲人們尊老愛幼,關愛他人,服務人民。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 篇8

在人們日常生活患有各種疾病的時候,只有一般的小病能到藥店購買藥品治療,其他大部分疾病需要到各級醫療機構進行用藥治療,醫療機構的病患者相對集中,用藥人羣大,在用藥品種、數量上相對較大。因此進一步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管,不斷規範醫療機構藥品從購進到使用全過程的管理,對於確保我市人民羣眾用藥安全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現階段對醫療機構

的監管規範程度不及藥品生產、經營企業,醫療機構在藥品使用管理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急需儘快解決。

一、法律法規在醫療機構管理方面佔的比例小,規範的多,處罰的少。目前,對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國家都實施gmp、gsp全過程管理,而對醫療機構卻沒有相應的規範來管理;在現有的藥品管理法律法規中對醫療機構的要求大部分是規範的內容,而醫療機構違反了法律法規,只有在進貨渠道和藥品質量方面明確規定了法律責任,其他方面沒有明確處罰依據。所有這些情況使藥品監管部門對醫療機構的監管缺少查處力度,醫療機構有些違法行為不整改藥品監管部門也沒有辦法處理。

二、醫療機構診斷藥品管理不規範。在一些醫療機構使用的診斷藥品,有的不知道按藥品管理,還按試劑管理,單獨購進,有的在一些試劑商店進貨。診斷藥品一般要求低温保存,而且有效期非常短,常常有過期失效現象出現。另外診斷藥品一般都存放在醫療機構的化驗室冰箱內,有的冰箱內的濕度較大,有的冰箱內還存放其他生活用品。

三、藥品儲存的設施設備與藥品的儲存要求不相適應。有的藥品庫房門窗不嚴密,庫內温濕度無法控制,無法保持庫內衞生環境;庫內藥品擺放混亂,合格區和不合格區無明顯分界,藥品與非藥品混放,需低温保存的藥品就在常温狀態下存放;無防塵、防潮、防黴、防污染以及防蟲、防鼠、防鳥設備等等;有的大型醫療機構即有庫房,又有病房藥局,各科室也存放藥品,這樣的藥品儲存環境不僅難以達到藥品儲存要求,而且藥品管理還非常混亂。

四、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缺乏。有些醫療機構嚴重缺乏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尤其是小型醫療機構沒有專職人員管理使用藥品,從藥人員大多由醫生、護士兼職或臨時人員擔任,缺乏必要的藥學知識,對藥品的功效、毒副作用、配伍禁忌、注意事項、購進、驗收、儲存保管等知之甚少,使其使用的藥品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五、管理制度和程序不完善。缺少藥品管理相關制度和程序,在藥品購進、保管、儲存、養護、使用等關鍵環節無章可循。

六、村級衞生室醫療條件差。有的村衞生室設在醫生家裏,只有一間房間,既是藥房,又是診室,還是醫生的休息室,藥品在這樣的環境下存放不符合規定要求。

七、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書管理問題。在我市一些林場、農村的衞生所,有的長期看不到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書,對其合法性需要到主管部門進行核實,有的一個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書兩個醫生使用,還有一些鄉村的遊醫,不辦任何證件,暗中賣藥,與藥品監督管理人員打游擊戰,所有這些給藥品監管帶來很多不便。

八、有的醫療機構將科室分別承包給個人經營,這些承包個人對藥品的管理更加混亂,為了經濟效益,他們從違法渠道購進藥品,藥品質量難以保證;特別是一些中醫診所,中藥飲片質量非常不好,還經常違法自配藥品賣給患者。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提出以下建議,供參考:

一、建議國家局儘快制定相應的醫療機構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章,或者由我省自行制定地方法規,對醫療機構的藥品使用管理進一步明確細化,並明確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建議國家局對醫療機構制定出台有關藥品使用的質量管理規範,進一步規範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管理,保證藥品質量。

二、結合藥品經營企業gsp標準的有關規定,制定我市醫療機構創建規範藥房方案,分步實施,大力推進了醫療機構藥房的規範化建設。自從20xx年我市開始醫療機構創建規範藥房工作,到今年年底縣級以上醫療機構有28户達到了規範藥房標準,還有6户沒有達標;對縣級以下醫療機構還要研究具體措施,進一步推進。

三、進一步加大對醫療機構的監督檢查力度。對一些不規範的違法行為要加強指導,推進整改;對違法渠道購進藥品和藥品質量存在問題的要加大處罰力度,依法查處;對農村、林場以行醫為名(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書)無藥品經營許可證經營藥品的違法行為要堅決查處,依法取締。

四、加大宣傳教育培訓力度,使醫療機構和廣大人民羣眾對藥品管理的重要性和藥品知識有更深一步的認識,推進醫療機構建立誠信體系,形成由藥監部門一家依法管藥轉變為全社會共同監督的輿論氛圍。

五、結合農村藥品“兩網”建設工作,進一步規範我市農村、林場衞生所創建規範藥房、達標藥房,推進我市農村、林場衞生所的藥品管理,保證農村、林場衞生所使用藥品的質量。

我們要從保護廣大羣眾生命健康的角度着想,工作積極主動,尋找切實可行的辦法,監督管理好醫療機構的藥品質量,保障全市人民用藥安全有效,促進我市醫療機構健康發展。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 篇9

如何有效的做好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機構的監管,是關係到百姓的切身利益,關係到新農合醫療機構是否得到健康發展的問題。黑龍江省衞生監督順應形式的發展成立醫政四科,是個新成立的科室。該科為了做好全省新農合醫療機構的監管,不斷探索、研究,於20xx年3月22日至31日組織人員到海倫市、綏稜縣、蘭西縣的3個縣及3個鄉進行調研。調研組先後深入縣衞生局農合辦、縣人民醫院、鄉鎮衞生院走訪、瞭解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x年5月-現在:河北華達監理公司的基本情況

海倫市、綏稜縣、蘭西縣經過幾年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補償政策逐步完善,補償水平逐步提高,報銷程序逐步簡化,監管能力逐步加強,資金使用合理安全,農民信任度明顯提高,農民參合積極性不斷提高。

1、海倫市的基本情況

在省衞生廳和綏化市衞生局的精心指導下,在海倫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通過加大繳費力度、強化監管措施、嚴密核銷程序,使我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定點合作醫療機構28個,其中鄉鎮23個。x年,參合人數達到400,618人,參合率達98%;收繳農民參合基金1201萬元,合作醫療總資金達6009萬元,共為46,130名參合患者核銷醫藥費5995萬元,其中,住院核銷5836萬元,門診核銷159萬元,實際住院比例為省級45%、市級55%、鄉級65%,20xx年,全市參合人數仍為400,618人,參合率為98%總

資金6009萬元,截止到目前,已核銷總資金為1300萬元。

2、綏稜縣的基本情況

x年全縣有户籍農業人口177337人,常住農民人口140565人,有146638人蔘加新農合,按常住人口計算參合率為104.32%。為完成省、市政府提出的20xx年參合率達到98%以上的工作目標,縣政府主要領導和主管縣長親自召開各鄉鎮長新農合工作會議,落實新農合工作任務。衞生局、縣合管辦親自深入村屯對新農合政策與農民面對面答疑解惑。縣的參合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為了使參合農民得到黨的這一惠民政策,按照省、市對新農合工作的要求,科學合理的制定的我縣的補償方案,保證了新農合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更加規範安全。

3、蘭西縣星火鄉的基本情況

星火鄉轄區共5個行政村,32個自然屯;3300多户村民,常住人口15000人左右;共有5個村衞生所,18名村醫。全鄉農民參合率達到100%。鄉衞生院大廳有新農合公示板和農合辦的諮詢電話,但沒有公示具體核銷病人的基本情況。所有參合人員均持有新農合醫療證,核銷時的票據全部為機打收據。參合報銷農民的檔案基本完備。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研,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管理上的問題:

1、本次調查發現有的市到現在沒有給參合農民辦理合作醫療證,以收繳收據代替,有的辦理了,但是沒有照片等信息,給參合農民的真實身份辨認帶來了不便,形成了一些定點機構只憑參合農民口頭上説,冒名現象無法杜絕。

2、管理機構的問題:縣農合辦的組成人員存在一定的技術結構不合理,由於有的方面的人才缺乏,致使對定點醫療的監管存在技術上的問題,例如審查病例,什麼樣的病人該住院出院的標準等。新農合辦由於沒有獨立的辦公經費,其日常對醫療機構監督存在比較遠的定點醫療機構監督不到位。

3、定點醫療機構的問題:定點醫療機構的存在病例書寫不規範,標牌及程序未公示,基本藥物價格未公開。還有的存在存在掛牀現象,如開人情方、大處方以及超標準出院帶藥等。也有一些醫院"小病大養"、"短病長治"等現象比較突出。

4、參合農民的個人問題:有的利用醫院管理上的漏洞做假病歷騙保,還有的把假就醫票據直接賣給農民方便他們回家鄉報銷。還有的醫患串通弄虛作假騙取合作醫療基金的現象也比較嚴重,如病人入院程序不規範,手續不齊,身份難以核定,加之部分村委會領導證明不實事求是,造成外傷病人性質難以確定,給新農合基金造成不必要損失。

5、國家實施"以政府為主導,以省為單位的網上藥品集中採購"後,由於配送體系構建、配送費用、監管等方面的原因,一些鄉鎮衞生院反映基本藥物無法滿足需要,一些病人不得不到縣衞生院去,加上交通費、食宿費等,使一些農民的負擔加重。

6、新農合網絡信息傳輸平台,有的縣還沒有建立。

7、鄉鎮的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人才缺乏培訓。

三、解決的對策和建議

首先要明確對管理機構、定點醫療機構和患者三方監管的內容,針對基金管理和規範定點醫療機構行為的重點問題,開展法律監督、審計監督、民主監督、社會監督和專項監督等多種監督形式。

1、加強對管理機構的監管。充實監管力量,提高監管能力。省裏要加大培訓力度,使一些監督部門的監管人員的政策掌握好,防止違規違紀問題發生。新農合基金能否安全規範和有效使用,關鍵在於地方特別是縣、鄉有關部門和機構規範的管理和嚴格的審核把關。隨着新農合的全覆蓋和籌資水平的提高,必須加強新農合基金監管作為一項長期限巨的任務來抓,加大對基金管理和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全面加強對基金籌集、存儲、撥付等各個環節的監管,確保基金管理安全、運行規範,確保基金全部用在農民身上,切實提高農民的醫療保障水平。

2、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嚴格執行《黑龍江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法》的各項規定,加強對各級定點醫療機構監管,加大醫療費用控制力度,完善單病種限額收費管理,從嚴核定各定點醫療機構的住院人次和次均住院費用,嚴格控制醫藥費用,降低農民負擔,減少新農合基金不必要支出,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另外,要完善病歷與處方評價制度,定期抽取定點醫療機構病歷和處方,由新農合專家委員會集中對其評價,進一步規範醫療服務行為。

3、對參合農民的管理。首先定點醫療機構要把住參合農民身份辨認關;二是農合辦對外出人員嚴格審核。三是全省要對參合人員統一辦理證,以便真假身份的確認等。

4、加強監督隊伍建設。建議國家相關部門要儘快制訂出省、市、縣三級新農合經辦管理機構人員、編制規定,強化經辦和管理能力

建設。

5、加強監管人員及經辦機構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服務水平。

6、加大新農合網絡信息平台建設,逐步實現省、市、縣新農合資金網上審核、網上監測、網上信息彙總,及時進行預警報告,更好的對基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管。建立新農合報銷與民政部門的醫療救助資金一站式同步結算平台。

7、儘快出台新農合管理法規,使新農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大監管力度。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 篇10

隨着我市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加劇,養老服務已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如何加強養老機構建設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民生大事。9月中旬,由市政協葉樂安副主席牽頭組成專題調研組,就我市養老機構建設與管理情況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調查研究。調研組通過實地察看、座談和學習考察等方式,瞭解相關情況和收集數據。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市於進入人口老齡化城市行列,近年來老齡人口呈現出增長快、壽齡高、空巢多等特點。據統計,截至底,全市60週歲以上老年人為18.36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4.37%。我市老年人口以年均4%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xx年將達到19.8萬人。隨着我市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加劇,老年人生活照料、醫療健康、精神文化等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養老服務問題日趨嚴峻。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重視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對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市共有養老機構22家,其中鎮(街)敬老院20家,國辦社會福利院1家(市社會福利中心),合法民辦養老院1家。共擁有養老牀位2731張,佔老年人口總數的1.5%;較好地解決了500多名農村五保對象的集中供養問題,其中城鎮“三無”和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分別達到100%和99.65%。同時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機構建設,興樂集團投資5000萬建設温州市首家高端養老機構——餘霞樂園,20建成後無償捐贈給市慈善總會。民辦養老機構翁垟頤和老年公寓、北白象頤養老年公寓也已建成運行。

二、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科學規劃。目前,我市尚沒有一個養老機構建設發展總體規劃,對市、鎮(街道)、社區(村)三級養老服務機構的合理設置佈局,以及在數量、規模上的標準都沒有明確,使得養老機構建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主觀隨意性,也導致了養老機構的用地無法得到保證。此外,由於養老機構未能像學校、幼兒園、菜場等納入小區建設的配套規劃之中,使得養老機構建設缺乏剛性規定,造成養老機構建設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二)資源投入不足。一是政府資金投入不足。我市養老公共服務事業發展的費用投入在社會事業發展支出中所佔比例偏低。20xx年市財政投入到社會養老事業的經費僅為386萬元,其中用於農村五保老人和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的經費310萬元,鄉鎮敬老院建設經費76萬元。對民辦社會養老機構的投入和補助幾乎沒有,如運營資助、投資獎勵、從業人員培訓獎勵、貸款貼息補助等,均沒有落實到位。二是用地保障不足。新建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受到規劃、土地等政策的制約,土地指標難以落實。政府部門沒有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浙政發〔〕13號)規定預留、落實年度建設用地指標,新建養老機構落地難。三是優惠政策不到位。20xx年温州市委、市政府下發的《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的若干意見》“1+5”文件制定了相應的優惠措施,但我市沒有出台配套文件,養老機構在用水、用電、用氣(燃料、燃氣)、通信、有線(數字)電視優惠等扶持政策落實不到位。同時養老機構本應享受的各項税費優惠難以到位,大大挫傷了民辦養老機構的積極性。

(三)監管服務缺位。一是管理標準缺乏。我市尚未制定符合我市實際的養老機構管理標準和行業管理規範,對養老機構的建設和服務運營缺乏一套完整的准入、監控、管理標準和體系,在行業指導、接受監督和行業自律上非常欠缺。二是日常監管不到位。我市現有的一些民辦養老院硬件條件不達標,消防安全不合格,無證經營現象較普遍。如在大荊鎮一些小規模、小作坊式的家庭養老院,消防不達標,安全隱患嚴重。民政、消防等有關部門由於執法力量不足,未能進行必要的日常監管服務和指導。三是審批手續辦理緩慢。利用閒置房屋以租賃等形式舉辦的養老機構,由於房產功能的變更,補辦審批手續辦理緩慢,住建、消防、發改、環保等部門協調配合不夠,導致養老機構審批手續很難落實。

(四)隊伍建設落後。一是從業人數匱乏。我市各類養老服務機構供養老年人多人,而現有的工作人員不足300人,供養人數與工作人員數約為7:1,遠不能滿足老年人特別是失能老人的服務需求。養老服務機構專業護理人員缺乏,特別是鎮(街)敬老院未能按規配備養老護理員,專業服務人員嚴重短缺。二是專業素質不高。養老機構為降低運行成本,聘請的大部分工作人員、護工都是年齡偏大、沒有接受專業服務培訓的農村婦女,大多負責買菜、燒飯和打掃衞生等工作,只能對老年人進行最基本的生活照料。三是工資待遇偏低。社會養老服務人員待遇總體偏低,大部分工作人員工資待遇沒有達到我市最低工資標準,也沒有參加各種保險,工作積極性普遍不高,難以提供專業化的服務。

三、幾點建議

(一)強化政府主導,加強養老機構規劃和組織體系建設

一是加強規劃引導。根據我市老年人口發展速度和養老服務需求狀況,加快制訂落實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總體發展規劃和養老服務設施布點規劃,將各類養老機構建設佈局納入市政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科學統籌安排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合理配套各類資源,實現養老服務資源優化配置,為未來養老服務事業發展預留空間。

二是健全組織體系。構建相應的養老服務平台,建立具有組織、協調、指導、服務、培訓等功能的社會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完善市、鎮(街)、社區(村)三級網絡,強化對全市養老服務機構的管理和指導。加快出台和完善我市的各項養老服務政策措施,明確目標、要求、任務、扶持政策等。

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市政府要加大對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投入,將社會養老服務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建立與人口老齡化和養老服務發展需求相適應的財政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設立專項發展資金,積極支持鎮(街)福利院改擴建項目建設。加大對公辦養老機構特別是農村敬老院的資金支持力度,抓好硬件改造,改善環境,提升服務水平。

(二)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民辦養老機構建設步伐

一是落實配套補貼。對符合建設標準、運營規範、合法登記的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在省財政按照核定的牀位數給予補助的基礎上,按照省政府文件要求由市財政再給予配套補助到位。實施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做好對於重點項目一次性獎勵,新增護理型牀位補助,收住本市户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運營資助,從業人員培訓獎勵,貸款貼息等。

二是落實優惠政策。認真落實國家、省、温州市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税費扶持和融資優惠政策,對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徵營業税,對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免徵企業所得税和自用房產、土地的房產税、城鎮土地使用税。同時,加大資源供給政策扶持,對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事業,要在土地規劃、税費優惠、財政補獎、投資權益、金融信貸、收費價格等方面進一步給予政策扶持。

三是落實土地指標。市政府要根據省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要求規劃養老機構設置,預留和落實年度建設用地指標,切實落實養老服務業建設用地指標單列要求,對納入規範建設的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用地應當採取行政劃撥的方式供地,並優先予以保障。

(三)加強服務管理,推動養老機構規範發展

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出台我市城鄉養老機構服務管理辦法、養老機構管理和服務基本標準等相關行業指導性文件,建立健全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完善包括機構質量要求、發展規劃、服務管理、人事管理、安全管理、捐贈管理以及民主管理等配套管理制度。加快研究制定養老機構人身意外傷害事故的保險和處理辦法,為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和養老機構的利益提供基本依據。

二是加強分類指導。規範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管理,對全市範圍內養老機構進行全面排查,協調有關部門對民辦養老機構補辦相關手續。對有些確實無法取得完備手續的,在能確保建築合格、消防、衞生安全的前提下,有關部門要給予協調配合,方便辦理相關手續;對於不符合安全要求且整改無效的,要由養老機構所在地鎮(街)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及時予以取締,同時穩妥處置好被撤銷、取締後民辦養老機構內供養的老人轉移安置問題。

三是建立協調機制。要建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協調機構,制定部門協調工作制度,積極整合資源,加強相關政策銜接,形成工作合力。同時,建立健全部門考核機制,在細化養老服務業主管部門的考核指標的基礎上,將土地、規劃、消防等相關涉老部門所承擔的養老工作內容列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落實責任。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專業化養老服務水平

一是加大培訓力度。開展機構負責人培訓,提高管理者素質,增強管理能力;加強專項業務培訓,針對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對醫護人員、護工進行專業培訓,實行持證上崗、規範服務,從而實現人性化關懷和專業化服務。

二是提高工資待遇。建立養老機構護理員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和相適應的工資標準和福利待遇,實施護理員特殊崗位補貼制度,對取得《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並從事養老護理崗位的從業人員,按照不同等級,分別予以補貼。逐步提高養老機構服務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完善醫療、養老等基本保障,以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保持養老服務隊伍的穩定。

三是培育志願者隊伍。倡導社會各界志願者與養老服務機構開展結對活動,建立起專業人員與志願者相結合的養老服務羣體。鼓勵老年人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鼓勵健康老人、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服務。努力形成以專業人員為骨幹、服務從業人員為主體、志願者為補充的社會養老服務隊伍。

《養老機構建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 篇11

柘榮縣藥品監督管理局自20__年成立以來,在加大對藥品市場的監管力度,規範藥品市場秩序上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對醫療機構在藥品使用環節上的監督管理尤為重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對某些醫療機構出現的一些不規範使用藥品及對藥品質量管理上的疏漏仍然感到不容樂觀。在這裏根據這次調研活動中所瞭解的情況,以及結合我局在這幾年的對本縣醫療機構的執法管理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及相應管理辦法作一個總結分析。

一、柘榮縣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監管的情況和方法

(一)從加強崗位培訓入手,提高人員素質。

我局在狠抓監督檢查的過程中,把事前的培訓幫助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分批分層次組織法律法規和藥學業務知識培訓,進行指導。同時採取有效方式認真督促醫療機構自身開展藥劑人員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切實提高醫療機構涉藥人員的法律意識、質量意識和藥學專業水平,為規範藥品管理提供有力的人員保證,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從規範購藥渠道入手,保證藥品質量。

為從源頭上保證醫療機構藥品質量,我局“三管齊下”,一是要求醫療機構高度重視營銷人員和供貨企業資質審驗,做到“三查五對”(即查藥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委託授權書;對身份證、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姓名、印章、授權範圍),簽訂配送質量保證協議,把好進藥第一關;二是加強藥品營銷人員管理,通過建立信譽檔案、強化信用管理措施,督促醫藥企業嚴格依法聘用營銷人員,嚴格實行對營銷人員的審查考核和業務培訓;三是大力整頓和規範藥品市場秩序,專項打擊無證經營藥品、非法渠道購藥等違法行為,有效地淨化了市場。

(三)從建立健全制度入手,統一管理“軟件”。

針對醫療機構藥品管理沒有明確的規範化質量管理體系的情況,我局在出台的《醫療機構藥品質量管理制度》中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對醫療機構藥品管理的“軟件”,即組織機構設置、人員崗位職責、質量管理制度、相關資料記錄等統一做了細化,督促醫療機構統一製作各項制度並統一上牆明示,統一對藥品採購、驗收、儲存、養護、使用等各個環節的規範操作,統一做好各種資料收集和質量記錄,使醫療機構在藥品管理上做到合乎規定,有章可循。

(四)從創建“規範藥房”入手,加強誠信自律。

為加強誠信自律體系建設,我局根據醫療機構等級規模不同,專門制定了《柘榮縣醫療機構“規範藥房”驗收標準》,分縣級、鄉(鎮)衞生院、社會醫療機構和城鄉個體診所三級制定相應的條款,符合要求的按照得分情況評為“規範藥房”。“規範藥房”採取動態管理,每年將根據監督檢查和管理情況可升級或降級,對驗收不合格的醫療機構將記錄在案並作為重點監督對象增加檢查次數,對屢教不改者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整

治並在新聞媒體予以公開曝光,從而充分地調動了醫療機構的積極性,主動地加強藥品質量管理。

(五)從密切部門配合入手,建立長效機制。

一是與當地衞生行政部門聯合組成了醫療機構藥品規範管理領導小組,印發了《關於加強醫療機構藥品管理的通知》,併成立了聯合檢查指導小組,加強指導;二是建立互通信息制度,衞生行政部門通報有關醫療機構涉藥違法案件和檢查情況,加強部門信息溝通,從而增強了部門溝通和藥品監督執法工作透明度,也使醫療機構更加重視藥品管理,提高了守法遵規的自覺性。

二、目前柘榮縣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我縣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各級醫院、鄉鎮衞生院及鄉村衞生室等醫療機構,由於病患者相對集中,用藥人羣大,在用藥品種、數量上相對較大,是人民羣眾藥品使用最直接、最廣泛的.窗口,因此對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的監督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通過這幾年多的監督管理實踐,我們感覺到,醫療機構在監督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進藥渠道不規範。由於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及經濟利益的驅動,各級醫療機構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進貨渠道混亂的問題。雖然藥監部門一而再、再而三地責令其改正,並嚴厲打擊其違法行為,但他們想方設法鑽法律空子,使得藥監部門無法有效地對其進行監管。

2、醫療機構藥品從業人員素質低下。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法律觀念淡薄,對《藥品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缺乏必要的認識;其次專業知識匱乏,由於某些醫療機構負責人對藥品從業人員專業知識的忽視,導致了藥品從業人員整體專業水平相對低下,從而造成在藥品使用管理上的效率低下。

3、藥房、藥庫藥品管理差。與藥品經營企業相比,醫療機構的藥房、藥庫在衞生條件、場地、設施等方面都相對較差,藥品堆放雜亂無章,灰塵較大,拆零藥品較亂,沒有藥房及藥庫管理制度,中西藥品沒有分開,藥房、藥庫設施缺乏,基本上沒有防塵、防鼠、防潮、隔熱等設施,並且在藥品驗收制度的實行方面也明顯存在不足。尤其在村級衞生所,依然還存在過期藥品未及時清理的問題

(二)我縣在對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行政執法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

我國目前在藥品研究、生產、經營等環節都制定了相應的質量管理規範,如藥品研究領域有glp、gcp,藥品生產領域有gmp,藥品經營銷售環節有gsp等,這些規範都是嚴格按照《藥品管理法》有關條款的要求制定出來的,具有法律效力。藥品研究、生產、經營單位只有符合並通過這些規範的嚴格認證,才具有合法從業的資格,這些環節抓監管工作可以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但是在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卻遇到了一些違法行為無法追究的情形。醫療機構尤其是基層醫療機構藥品管理狀況令人擔憂,對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了極大的潛在威脅。醫療機構藥品使用質量管理已經遠遠落在了藥品研究、生產和經營等環節的後頭。在現階段,我國藥事管理法律法規在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上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

1、欠完備、全面

我國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對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僅限於規定而規定,沒有相應的約束條款,或只有禁則而無罰則,即規定了應當怎麼做,卻沒有規定其相應的法律責任,使之在實際操作過程

中難以有效地處理和解決不同形式的違法行為,致使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中許多違法行為得不到有效的威懾。而這些行為卻無形之中對百姓的健康和生命構成了潛在的威脅。如:合法票據、購進驗收有記錄是醫療機構依法購進藥品的依據和憑證,在《藥品管理法》中雖作了明確規定,但卻沒有罰則,而這在實際操作中非常重要。

2、欠前後規定的一致性

《藥品管理法》關於醫療機構藥品使用參照什麼質量管理規範才能獲得認證許可並沒有做出象gmp、gsp那樣的明確規定,但在《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的第八十三條關於藥品認證含義中卻提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藥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實施相應質量管理規範進行檢查、評價並決定是否發給相應認證證書的過程”這樣的描述,顯然沒有做到法律與法規的統一。

3、對藥品使用從業人員業務學習缺乏硬性要求

我國目前實施的執業藥師制度在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由於gmp、gsp認證必須配備的硬性規定,極大地促進了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從業人員學習的積極性。但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因沒有相應的質量規範,該制度很難得到醫院的重視,醫療機構藥品從業人員不學習照樣工作,無危機感,這就很難保證百姓用藥安全,更不能正確指導患者合理用藥了。

三、對規範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的設想和對策

(一)、完善補充現有法律法規

1、在現行的《藥品管理法》的基礎上,需對醫療機構的藥劑管理章節增加如下內容:(1)醫療機構藥品使用須經醫療機構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併發給《藥品使用許可證》;無《藥品使用許可證》的,不得使用藥品。(2)《藥品使用許可證》應當標明有效期和經營範圍,到期重新審查發證。(3)醫療機構藥劑科必須具有依法經過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4)具有與所使用藥品相適應的藥庫、藥房、設備、倉儲設施、衞生環境;具有與所使用藥品相適應的質量管理機構或者人員;具有保證所使用藥品質量的規章制度。(5)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管理必須按照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據本法制定的《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範》使用藥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規定對醫療機構藥劑科是否符合《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範》的要求進行認證;對認證合格的,發給認證證書。(6)《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範》的具體實施辦法、實施步驟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會衞生行政部門共同制定。

2、制訂《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範》

制訂《醫療機構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範》必須充分考慮醫療機構的特殊性;制訂《醫療機構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範》可參照《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制訂《醫療機構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範》時除對藥庫、藥房軟硬件做出規定外,應考慮急診室、防疫室、中藥炮製室、病區藥房、化驗室、煎藥室的藥品管理問題。

(二)、醫療機構用藥行為可實行“扣分制”管理。

“以監督為中心,監、幫、促相結合”是藥監部門工作方針,為把這一工作方針運用到對醫療機構用藥行為的監管上,建議可借鑑交警部門對駕駛員扣分的作法,對醫療機構用藥行為實行“扣分制”管理。這一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按照《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對醫療機構使用藥品的規定,制訂一個扣分的標準,即扣分的內容,這一內容不宜過多、過細,但必須量化,有操作性,如

1、藥械從正規渠道購進2分

2、建立藥械購進、驗收、登記2分

3、藥械購進、使用帳目清楚2分

4、使用正規藥品、器械2分

5、特殊藥品管理規範2分

6、依法對藥品、器械進行管理2分

根據上述內容及分值,藥品監督執法人員在對醫療機構藥品進行檢查時,如發現沒有做到的內容,則此項分數全扣,當一次檢查扣分達4分以下,且行為較輕的,則給予警告,限期改正外,必須視情予以經濟處罰。如全年累計扣分達10分以上,則該單位必須停業整頓,同時建議衞生主管部門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如發放了《藥品使用許可證》,同時予以吊銷。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 篇12

近幾年來,浙江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在鼓勵民營資本參與興辦養老機構,推進養老服務產業化等項中,進行大膽探索,創造了多種養老機構經營模式,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我們通過對浙江省杭州、温州、台州、寧波等地的養老機構進行的實地考察調研,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浙江省養老機構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一、國家或集體興辦。温州的紅景天養老院是由街道開辦的,為充分發揮投入的國有資本效能,提高管理和運營水平,獲取最的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讓人住老年人得到最好的照料,享受最好的服務,主管部門採取了產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方式,公開招聘經營管理人員。招投標結束,雙方簽訂合同。中標方在滿足五保、特困老人入住(收住五保、特困老人,政府給予補貼)的前提下,招收社會老人入住,享受國家非營利機構所有優惠政策。期間,經營者以租金形式分批向主管部門上交部分經營利潤。

二、集資興辦。温州永嘉的康樂山莊、玉環的夕陽紅山莊是由老年人自發組織起來,在集體的土地上個人集資興建的老年人社區。温州的紅楓山莊也應歸人此類,所不同的是該山莊由私營業主出面策劃,政府劃撥土地,私營業主只投入少量啟動資金,辦妥手續,然後按每平方米1700—2200元不等收取老人的資金建房。現紅楓山莊的經營者已經由民政登記的民辦非企業改為工商登記營利企業。上述山莊均享受國家非營利機構所有優惠政策。

三、非營利機構經辦。寧波市的頤樂園是由政府出面協調,政府劃撥土地100餘畝,並出面協調市財政、市慈善總會、大紅鷹集團共同出資1.3億元興建的。該院建築規範,環境幽雅,條件優越。出資方共同組建管理公司,在工商局登記,享受國家非營利機構所有優惠政策待遇。該院吸納了400多老人入住,80%以上是離休老幹部。因為條件好、收費低,老人常常排隊等候人住,牀位供不應求。

四、民間資本興辦。温州的水心老年公寓是由一對熱心老齡事業的下崗夫婦租用閒置的廠房開辦的,年租金15—16萬元,收住老人70—80位,滿負荷運轉。年盈餘六七千元。此種形式在浙江全省還有很多。奉化的99老人樂園是私營業主王雪飛夫婦賣掉了經營良好的企業,投資1400多萬元興建的全省規模最大的民營老年公寓,所用土地為協議出讓。公寓條件較好,現收住100多位老人。台州市崇德山莊由台州著名民營企業九州藥業集團出資興建,政府劃撥用地274畝。規劃有高檔老年人住宅、老年公寓、老年護理院、老年活動中心等,是一個設計超前、功能完備的老年人社區,現企業已投入4000多萬元,建設總投資約需3—4億元。

縱觀以上四種興辦模式,我們以為第一種模式代表着社會福利機構改革的方向,是盤活存量資產,有效利用現有養老資源,提高資金利用效能有效模式。第二、三種模式不僅不宜推廣,而且應該嚴格限制或者禁止。因為這兩種模式養老隱含着較為嚴重的問題:

國有土地資源的流失。土地是我國極為稀有且不可再生的資源,國家對土地資源的保護極其重視,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多部法律法規。永嘉和玉環的少數老年人自己組織起來,沒有經任何土地部門審批並未辦理嚴格的用地手續,即自己動手在集體的土地上集資蓋房,建起子康樂山莊和夕陽紅山莊,嚴格意義上講是土地使用的違法行為。

導致不當受益。康樂山莊、夕陽紅山莊和紅楓山莊集資蓋房,由於沒有計人土地成本,所造房屋與房地產開發房屋存在相當可觀的差價,這部分差價構成了不當受益。例如一位老人幾年前出資5.6萬元購買了一套80多平米住房的使用權,現轉手出讓賣到20多萬元,自己僅需向山莊管理機構上繳2800元的管理費即可。還有一位老人以每平方米1200元的價格,花30萬元擁有了一棟250多平方米帶車庫獨立別墅的使用權,裝修費卻花了60多萬,而在其對面僅一路之隔的房地產開發房產則為每平方米4000—5000元。

社會再分配不公。康樂山莊、夕陽紅山莊和紅楓山莊集資蓋房,參與的老人不是也不可能是最需要關注的貧困老人,多數是離退休幹部、教師或者是收入較高並有一定積蓄的老人;而真正貧困需要福利照顧的老人卻無力集資蓋房,無法享受此等優惠。結果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寧波市頤樂園人住的80%以上是離休老幹部。其中有位離休的局級幹部,夫婦二人在此居住帶有衞生間和廚房的套房,連吃帶住加上衞生保潔等費用,每月僅需開支20__元,還不到其離休金的一半,享受着超值的服務。他家裏原有的住房則可租可售,兩頭獲利,無形中每月增加了不菲的收入。社會福利屬於社會再分配的範疇,其出發點是扶危濟困,是幫助社會上最需要幫助的人羣,起到穩定社會的作用。可是人住諸如寧波市頤樂園之類高檔老年公寓的人員原本享受了應得的福利,再來這裏以較小的代價獲得超值的服務,實際上是社會福利享受對象的錯位,既違背了社會福利的本意,也造成了事實上的再分配不公。

隱含着不安定因素。温州出台以在工商登記和在民政登記為標準來區分營利養老企業或非營利養老機構的文件以後,由政府劃撥土地集資蓋房的紅楓山莊私營老闆立即提出改“民非”登記為工商企業登記,這樣就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該老闆表示這筆出讓金肯定會轉嫁到人住在該山莊的老人頭上,無形中把政府推到了山莊老人的對立面,導致政府與老年人的直接對立。對此當地有關部門深表憂慮。

存在國際化養老的誤區。浙江省有的養老機構為了增加收入,提出吸收港、澳、台甚至外國老年人來人住。如果該機構是按完全成本計價接收入住,則無可厚非,但如果是按目前通行的不計地價和造價,僅按運營成本計價的方式接納入住,就值得商榷。

第四種模式恰恰是應該大力提倡和推廣的。因為它是真正的民間資本投入,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既彌補了政府社會福利的不足,又為社會老人提供了養老服務,滿足了日益增長的老年人的需求,同時也吸納了很多下崗女工和民工,完全符合我國政府大力發展社會服務業的指導思想,理應給予扶持和推廣。但也恰恰是該種模式遇到了政策瓶頸:只有登記為民辦非企才能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可是登記為民辦非企又給這些企業帶來許多麻煩和困難。如在温州開辦水心老年公寓的一對夫婦,以公寓為家,吃住在公寓,親自買菜、做飯,慘淡經營,年盈餘僅六七千元。即便如此,按照民辦非企業的管理規定,這盈餘的六七千元也歸該公寓所有,而不能屬於個人。奉化的99老人樂園因為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受政策限制,投入大量資金蓋好的房產成為“福利機構所有”(寧波房管所、民政局出具的不能抵押貸款説明),資金問題凸現,舉債無門,經營陷入困境。台州市崇德山莊由台州著名民營企業九州藥業集團出資興建,建設總投資約需3—4億元。由於台州市發文將該山莊定性為“民辦非營利福利事業單位”,土地不能抵押貸款,將來土地上的建築物也不能抵押貸款,致使企業資金運作困難,且其投入資金將不能收回,投資商如今是進退維谷,騎虎難下。

我們發現各地對什麼是社會福利、什麼是老齡產業不甚明晰。有的地方把所有養老機構都看作是老齡產業,也有的地方把所有養老機構(老年公寓、老年住宅區)都視為社會福利事業;有的以在工商還是在民政登記為標準來區分社會福利和老齡產業;有的又以營利或非營利來區分社會福利和老齡產業。我們認為上述看法都是錯誤的。

首先,社會福利與老齡產業有着本質的區別。

社會福利是國家在法律和政策範圍內,向全體公民普遍提供資金幫助和優待服務的社會制度。它表現為國家及社會團體興辦的多種福利設施、提供的社會服務以及各項社會福利事業,講求的是公平與公正,是不計成本和盈利的。比如國家辦的養老院、福利院,國家投入了土地、資金等大量的人力物力,決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扶危濟困,穩定社會。而產業則不同,產業是指生產事業,是經營活動,提供的是商品,追求的是利潤和效益。老齡產業是隨着人口老齡化而出現的新興產業,是為老年人提供特殊商品、設施和服務,滿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行業和企業經濟活動的集合。

其次,以在工商還是在民政登記為標準來區分社會福利和老齡產業,不僅不科學,而且容易造成混亂。

比如,寧波市的頤樂園組建了管理公司,在工商局進行了登記,對外介紹其經營是盈利的。那麼能否據此斷定它是養老產業呢?結論是否定的。因為它的投資主體是國家、非營利機構(寧波慈善分會)和社會捐贈(大紅鷹集團),仍然是社會福利的性質。所謂的盈利是建立在對原始投入不計成本、不計利息、不算折舊、不求回報的基礎之上的,是僅僅以充分享受政府免税等優惠政策之後的運營成本為起算點的盈利,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盈利。極而言之,不過是福利機構管理方式的改進、福利資源利用率的提高而已。而登記為民辦非企的温州水心老年公寓、奉化的99老人樂園恰好應該定性為老齡產業,也是國家應該重點扶持的對象。

通過調研,我們感到:國家出台政策扶持老齡產業的發展很有必要。

適時出台相關政策,吸引大量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鼓勵、扶持以養老服務為主體的老齡產業大力發展,既可以彌補國家福利資金投入的不足,又可以為廣大的老年人提供優質的服務,促進社會服務業的發展,保持社會經濟協調、穩定、持續的發展,對於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質量,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社會就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政策扶持的重點和對象應該是民營養老產業。

有投入,有產出,才能稱之為產業。如果只有投入而不求回報,不計成本,不講產出,那是慈善事業,而不是老齡產業。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資本是具有逐利性的。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獲取合理的經營利潤。既然我們認定老齡產業是第三產業和社會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應當把養老服務業當作產業來對待,就應當出台真正意義上的“老齡產業政策”,重點扶持民營養老產業。其最終目的就是吸引大量民營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讓所有熱心為老服務,積極投身養老服務業的民營業主明明白白辦企業,在市場調節、公平競爭的基礎上,在講求社會效益的同時,堂堂正正地賺取合理的利潤,為日益增多的老年人提供優質的養老服務,最終使更多的老人受惠。

現行老年社會福利實施方式很有改革的必要。

我國現行社會福利制度及其實施方式是在長期的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基本上是由國家投資興建養老機構,不計成本,管辦一體。調查中我們發現,由於多數國辦的養老機構沒有進入市場,沒有競爭,經營者沒有壓力,其經營狀況往往不如非公有制養老機構。總體來説投資大,經營效益差,並存在不當享受社會福利、社會二次分配不公的現象。許多地方民政部門已經覺察端倪,開始探索社會福利實施的新方式、新辦法,如遼寧省提出,要“轉變政府投資觀念,今後政府原則上不再興辦國有獨資的養老機構”,“要實行錢隨人走的貨幣化養老方式”,採取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購買服務的辦法,發揮資金使用的最大效應,讓老年人獲取優質的服務。上海、大連市採取的居家養老模式就是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購買服務,使老年人和下崗職工雙受益的經典模式,政府的一份投資收到了雙倍的投資效益。温州實行投資與經營分離、辦管分離、公開招聘經營管理人員,有效地盤活了福利機構存量資產,提高了資本利用效能,既減輕了政府管理負擔,又使老年人享受到了優質的服務。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借鑑遼寧、上海等地的做法,改革以往國家辦福利機構、管辦一體的實施方法,改為以甄別、確定福利對象,實行貨幣化補助養老。對於已建好的社會福利設施,也應參照温州的做法,實行辦管分離,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社會福利設施的投資效能。這樣,不僅可以使國家節約大量的固定資產投資,還可以充分利用稀缺的社會福利資源,讓更多的老年人享受更多的優質服務。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 篇13

一、機構情況

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總數162個,其中:國有商業銀行類機構17個;政策性銀行類機構4個,郵政儲機構23個,農村信用社機構81個。

二、從業人員情況

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總數為1705人。其中:國有商業銀行類機構總人數為1096人,政策性銀行類機構總人數為73人,郵政儲蓄類機構總人數為116人,農村信用社總人數為420人。

三、存貸款情況

(一)存款:到6月末,銅川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為107.5億元,較年初增加8.9億元,增長9.1%,同比多增12.5億元。

(二)貸款:到6月末,銅川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51.4億元,較年初增加2.8億元,增長5.7%,同比多增3.2億元。

(三)存款結構變化:1、儲蓄存款持續增長。6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儲蓄存款餘額為72.2億元,比年初增加6.1億元,增長9.3%,同比多增5.4億元。從儲蓄存款的存期結構看: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的增量佔比為67.4:32.6,去年同期定活增量佔比為75.8:24.2,活期存款的增量佔比上升,存款穩定性減弱。儲蓄存款快速增長的原因,一是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儲蓄資金增加;二是現行的金融工具創新不足,廣大居民依然把儲蓄存款作為首選。三是各行、社為了完成上半年任務,積極開展各種勞動競賽,加大存款組織力度。2、企業存款有升有降,總體呈增加態勢。6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企業存款餘額為24.6億元,較年初增加0.76億元,同比少增3.65億元。造成不穩定的主要原因一是銅川市的企業是以煤炭、水泥等原材料企業為主,受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企業利潤空間不斷收窄,企業現金流量減少。二是季末部分大企業實行內部改制。如陝西煤業集團實行內部改制,資金統一上存,共轉出近2億元存款。

(四)貸款結構變化:在基本建設貸款等中長期貸款的拉動下,各項貸款呈現良好的增長態勢,工業貸款、農業貸款以及票據融資都有較大幅度的上升,為我市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固定資產投資持續擴張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信貸支持。從貸款發放的主體看(見表一):政策性銀行貸款投放增加,同比多增1.01億元,國有商業銀行貸款投放增緩,同比少增866.8萬元;農村信用社貸款投放增加,同比多增0.8億元,增速較同期上升7.2個百分點;貸款增量主要集中在農村信用社,較年初增加1.6億元,增量佔到全部新增貸款的57.9%。

1-6月份新增貸款分機構統計表(表一)

單位:億元、%

項目

新增貸款額

佔全部新增

貸款比重

工商銀行

0.05

1.8

農業銀行

0.52

18.81

中國銀行

-0.036

-1.3

建設銀行

0.14

5.07

農業發展銀行

0.49

17.73

農村信用社

1.6

57.89

從貸款結構分佈情況看(見表二):短期貸款同比少增,中長期貸款總量減弱,票據融資同比多增。短期貸款增量高於票據融資增量。6月末短期貸款增量佔比高於票據融資18.5個百分點。1、短期貸款同比少增。6月末,短期貸款餘額為25.9億元,較年初增加1.6億元,增長6.6%,同比少增5.3億元。

1-6月份新增貸款分結構統計表(表二)

單位:億元、%

項 目

新增貸款額

佔全部新增

貸款比重

短期貸款

1.6

56.93

中長期貸款

0.13

4.63

票據融資

1.08

38.43

短期貸款增加主要是銅川市政府去年以來出台了一系列調整產業結構的政策措施,如提高環保技術、改進企業生產工藝,促進企業由粗放經營向集約化經營方式轉變,並及時牽線搭橋以“銀企洽談會”等形式,解決銀行缺項目、企業缺資金的矛盾,使優質項目及時得到資金支持。2、中長期貸款總量減弱。6月末,中長期貸款餘額為22.4億元,較年初增加0.1億元,比同期少增2.1億元。3、票據融資多增。6月末,票據貼現餘額為3.1億元,比年初增加1.1億元,增長54.8%。票據融資增加的原因是各商業銀行加大了此項業務的營銷。

從信貸政策管理執行方面看:農發行銅川分行在全力做好政策性貸款的信貸服務同時,積極支持當地產業化龍頭企業、糧食加工企業和其他企業發展,努力搞活當地農業經濟;部分國有商業銀行根據省行下達的經濟資本總量、結構計劃和綜合業務計劃內發展業務,將經濟資本優先配置到經濟系數低、並有較高資本回報率水平的業務上,大力發展票據貼現、承兑、個人消費貸款等低風險業務上,同時有效地調整了信貸資產結構,提高了對全行業務經營的貢獻度;農村信用社認真貫徹落實省聯社《信貸投向指導意見》,“立足社區、服務三農”,適時投放,滿足轄內農業生產和重點涉農中小企業以及城鎮個體工商户流動資金的需求。

四、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整體盈利

6月末,銅川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經營效益提高,實現盈利4709萬元,同比扭虧5963萬元。其中農行銅川分行實現賬面盈利3萬元,同比增盈473萬元。效益大幅提高的因素有:一是存貸款淨利息收入同比增幅較大;二是金融機構往來淨收入增加;三是中間業務收入對財務計劃的貢獻加大;四是票據業務成為新的收入增長點。

五、業務發展與創新

銅川銀行業金融機構業務創新主要表現為各銀行機構緊緊圍繞經濟建設的中心目標,服務全市項目帶動戰略,努力尋找金融支持的切入點,重點圍繞電力、煤炭、交通、水泥及“三農”發展資金需求,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同時,綜合運用信用等級評定、簽發承兑匯票、辦理票據貼現、開立保函、資金證明等方式,為企業融通資金擴大生產創造條件,做好相關金融服務。農村信用社在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成功創建了“移民搬遷小額信用貸款”品牌,嚴格審慎經營原則,積極探索幫助農民擺脱貧苦居住環境的信貸支持方法,利用農户小額貸款的信貸工具,走出了一條實現“信用社審慎經營,農户改善居住環境”的雙贏之道。

銅川市地處西北黃土高坡,這裏多數的農民長期居住在千溝萬壑的土窯洞內,行的是羊腸小道,喝的是窖藏雨水。在上個世紀末期,銅川市各級政府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加大了移民搬遷資金支持力度。按照政策要求,在政府統一規劃的前提下,搬遷移民必須先墊付一定比例的建房之籌資金。房屋建成驗收後,由政府按户均補貼逐級彙總上報,經有關部門審核後,再撥付資金髮放給農户。正是這一時間差一度時期難住了基層政府和並不富裕的農民,銅川市農村信用聯社主動和政府部門聯繫,提出了運用信用社發放農户小額貸款的優惠政策,按政府應補金額貸給搬遷農民建房,補貼資金到位後首先歸還信用社貸款的方法予以支持。方法提出後,很快得到了農户的歡迎和政府的支持。經過幾年的摸索實踐,這一貸款工具竟成了農村信用社新的貸款效益增長點,改善了居住環境的農户在感謝黨和政府關心的同時,更加支持了農村信用社的各項工作。目前,銅川各級農村信用社已經把這一貸款方式列為農户小額貸款的主要內容。

據統計,到4月末,全市共有25家信用社向106個行政村、2666户農民發放貸款餘額2355萬元,不良貸款率僅為4.44%。真正實現了“信用社審慎經營,農户改善居住環境”。

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信貸風險控制形式嚴峻,資產質量令人堪憂。農業銀行銅川分行截至6月末,全行五級分類不良貸款餘額6.7億元,佔比達54.8%,而按四級分類不良貸款餘額已達7.82億元,佔比63.9%。四級不良大於五級不良1.1億元,四級不良較年初增加1.4億元,信貸風險控制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工行銅川分行根據總行最新的貸款減值準備管理規定,需按照貸款質量情況足額保有呆賬準備。財務重組後儘管不良貸款餘額及佔比大幅下降,但仍屬全省較高的分行之一,而且貸款劣變和形態遷徙的壓力較大,一旦貸款形態發生裂變或遷徙,則必須加大準備金的提取並直接影響到該行最終淨利潤目標的實現。

2、抑制產能過剩而引發的信貸風險必須高度警惕。根據國家發改委公佈的資料,目前我國有鋼鐵、水泥、電解鋁等11個行業存在着產能過剩現象,其中我市的水泥、煤炭、和電解鋁等行業“榜上有名”,而這些行業又是銅川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對銀行的'依存度較高,行業風險與銀行風險密切相關。具體來説,一是誘發潛在的信貸風險凸現。從統計數據來看,截止6月末,我市水泥、電解鋁兩行業的貸款餘額為13.1億元,其中,水泥行業貸款餘額 9.4億元,電解鋁行業貸款餘額3.7億元。兩行業的貸款餘額佔全市貸款總額的25.5%,這些信貸資源集中度較高,壓縮行業產能極易誘發信貸資產風險。二是行業貸款方式方面引發的貸款風險。我市的水泥行業在銀行的融資約80%是以擔保貸款或抵押形式進行。企業在向銀行借款時相互擔保,或在集團公司內部相互擔保,這些企業可能是同行業中的合作伙伴,也可能是處於產業鏈條中的不同位置,有着極高的相關性,甚至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對整個行業進行產能壓縮和結構調整時,企業之間很難起到擔保作用。同時,企業在多家銀行貸款時存在以同一資產作抵押的行為,重複抵押降低了抵押貸款保險值,銀行債權難以落實。

3、贏利手段單一,中間業務產品創新能力弱。當前,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業務發展較快,也創造了比較好的效益,但對傳統業務依賴性強、中間業務技術含量不高等問題比較突出。一是傳統的利息收入和金融機構往來收入是仍主要的收入來源。截止6月末,這兩項收入合計約佔銀行業金融機構全部收入的比重高達90%以上。由於利息收入受企業經營影響較大,而金融機構往來收入主要產生於系統內上存資金等低息資產,收入過度依賴於這兩種方式,使得利潤的增長缺乏後勁;二是現有的中間業務品種主要以低技術含量的結算、代理業務為主,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各機構攬客户、爭市場份額的手段,業務量大,收入低是直接的特徵,而類似投資銀行和財務顧問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業務品種未開發和推廣力度還比較小。

六、幾點建議

1、合理配置信貸資金,不斷優化信貸結構,規避產能過剩可能出現的信貸風險。一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逐步建立和完善信貸風險預警控制體系,提高自身的風險識別能力,關注行業發展動向,建立市場信息預測體系,準確把握市場供求關係和產業變化趨勢,實現貸款科學決策,形成靈活有效的信貸資源配置機制,加強防範行業信貸風險。二是應在產能過剩行業的結構調整中發揮信貸槓桿作用,支持企業的技術創新、結構調整和併購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

2024年機構調研報告 篇14

機構調研報告

去年以來,通河縣按照市紀委的部署和要求,對鄉鎮和部分縣直紀委進行了紀檢監察機構體制改革。按照市委本次調研要求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鄉鎮和部分縣直紀檢監察機構改革情況

XX年4月,針對基層紀檢監察職能弱化問題,按照上級紀委有關規定,我們探索實施了紀檢監察派駐制度改革,撤銷了8個鄉(鎮)黨委紀委,成立了祥順鎮和富林鄉2個鄉鎮紀工委監察分局;撤銷了7個縣直部門紀委,成立了教文衞和農業2個縣直紀工委、監察分局。

1、配齊配強幹部隊伍。縣委高度重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先後召開三次會議,專門研究派出機構有關問題。在編制和幹部職數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克服各種困難,在全縣優秀副科級幹部中提拔4名幹部,任正科級紀工委書記、監察分局局長,在優秀後備幹部中提拔了12名幹部,任副科級紀工委委員,為基層紀檢監察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

2、創造條件強化管理

保障。二是分局,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得到明顯加強。一是創造條件創造創造條件。縣政府先後撥款30萬元,為4個紀工委監察分局解決了辦公場所、電腦、電話等辦公辦案裝備和設備。統一標準,制定了工作職責和制度,明確規定了紀工委監察分局幹部與紀委幹部在福利待遇、評優晉級、紀律要求、學習培訓上“四個一視同仁”,極大地調動了基層紀檢監察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3、明確職責理順關係。根據有關規定,賦予了派駐機構檢查權、問詢權、制止權、建議權、談話權、考核權、問責權和督辦權。同時明確規定派出機構受縣紀委、監察局垂直領導,協助各黨委抓黨風廉政建設等重大事宜,做到指導不指揮,督辦不包辦。通過改革工作體制,有效解決了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虛位、協調缺位、辦案失位等體制上弊端帶來的問題。

二、鄉鎮和縣直紀檢監察派駐機構工作情況和成效

為保證新的工作體制規範運行,通河縣紀委堅持指導不指揮、督辦不包辦、參與不干預、監督不對立的原則,保證了紀工委監察分局獨立履行職責。通過對紀檢監察機構實行分片派駐統一管理,達到了促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目的。

1、積極開展了廉政教育工作。積極協調黨委把廉政教育納入了黨委的學習計劃,定期下發學習要點,組織黨員幹部學習反腐倡廉的理論、方針、政策。結合部門工作實際,組織黨員幹部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各紀工委普遍組織轄區內黨員幹部觀看了傅豐志案例警示教育片。駐農業紀工委緊緊圍繞提升黨員幹部廉潔意識,組織開展了廉政知識測試,組織開展了對145名執法人員的行政執法教育。駐教文衞紀工委緊緊圍繞醫德醫風教育和師德師風教育,舉辦了“廉政文化進校園”廣場文藝專場演出活動,營造了“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氛圍。

2、深化對重大事項監督。緊緊圍繞執行“三重一大”制度,深入開展了反腐敗抓源頭工作。成立以來,各紀工委先後參加所駐黨委會議22次,監督人事任免、工程建設、大額資金管理使用等重大事項決策29件。對基層站所負責人進行工作談話24人次,信訪談話2人,警示教育談話1人,誡勉談話1人,檢查黨委、部門各類會議記錄12次

3、積極推進了黨風廉政建設。建立了黨風廉政建設聯繫點制度。從紀工委書記到委員都確定了各自聯繫單位,深入各自聯繫點,進行面對面督促檢查和具體指導,重點查看工作方案是否制定,組織機構是否落實到位,活動記實、會議記錄是否規範,責任制是否層層籤狀,規章制度是否健全等內容。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明確了整改時限,並幫助所轄單位完善了反腐倡廉建設各項規章制度,形成了制度彙編。建立了8個黨風廉政建設示範點,對各類圖版、陣地、檔案、工作流程進行標準化建設,有力的推進了院務、校務、村務公開工作。

4、創新了工作載體。各紀工委共在轄區內黨員、幹部和羣眾中聘請黨風廉政教育宣傳員、廉政建設監督員168人,構建了黨風廉政建設宣傳和監督網絡,推進了反腐倡廉建設。以鄉鎮站所長“雙述、雙評、雙公開”活動為載體,強化了對基層站所長的管理和教育,加強了對基層幹部廉潔自律和遵守黨紀、政紀情況的監督檢查,延伸了工作手臂,促進了基層幹部廉潔從政。結合“關注民生、促進發展”最佳最差單位評議活動,組織評議員對基層單位行風建設和幹部作風建設進行了明察暗訪,發現問題2件,及時督促有關單位進行了整改。

5、堅持了依法執紀辦案。4個紀工委成立以來,共接到羣眾來信、來訪37件,初核案件線索25件,立案18件,結案16件,處分黨員幹部17人,收繳違紀資金15萬餘元。立案案件佔全縣的50%,收繳違紀資金佔全縣的70%。在懲治腐敗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未進行紀檢監察機構改革的縣直紀委情況

我縣原有35個黨委、黨組、直屬總支紀委、監察室、紀檢組,改革後,撤消了15個黨委紀委,現還剩下xx年來,縣直紀委、紀檢組、監察室能夠按照縣紀委的要求,積極組織開展本黨委的黨風廉政建設,能夠組織開展民主生活會、學習會等一般性教育活動,能夠配合縣紀委開展各類監督、檢查和糾風治亂工作。總的來説,能夠完成規定性動作,但工作創新不強,沒有特點和特色。未實行派駐管理的紀委、紀檢組、監察室作用發揮較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查辦案件力度小。從去年辦案情況看,全縣共辦案29起,其中紀委和紀工委辦案27件,基層紀委辦案2件,在查辦案件工作中作用不大。二是常規性工作質量低。從日常工作上看,個別基層紀委只是在上級檢查時臨時裝檔、補充材料,應付上級紀委,極個別的還存在壓案、瞞案現象。三是有影響、有震動的教育活動少。從開展大型活動情況看,紀工委轄區內黨委都能夠積極組織開展集中性教育活動,像衞生、教育等部門,都結合自身特點開展了行風教育活動。未實行派駐管理的黨委,往往重業務、輕教育,幾乎沒有開展有影響、效果好的集中教育活動。

3、關於對縣直紀委改革的初步設想。持“分類歸口,整合力量,集中派出,統一管理”原則。在試點基礎上,對屬地管理的黨委紀委進行撤銷整合。撤銷黨委紀委、直屬總支和紀檢組xx年來,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隨着政府職能的轉變,各類中介機構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據筆者調查,目前我縣經工商行政部門註冊登記的各類中介機構已經有8大類112家,這還不包括一些未經工商註冊登記的。大量的中介機構的存在,給人們的社會生活經濟活動帶來了便利,滿足了市場,也滿足了人民羣眾的需求。但是,目前,中介機構市場存在着的一系列問題,對市場經濟秩序造成了一定的擾亂,同時也給社會的信用體系建設帶來了嚴重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地加以研究,努力抓好中介機構的管理和監督工作,使其規範、健康地發展壯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nzk3k0.html
專題